自主学习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主学习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主学习的问题

篇1

心理学研究及课堂实践证明,学生对有兴趣的问题、表述简洁的问题和有明确操作指向的问题,比较有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自学问题时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问题要有趣味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探究感兴趣的问题,是儿童学习最大的动力。因此,问题设计要从趣味性出发。怎样才能让问题有趣味性?通常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儿童的视角去解读文本,选择或重构教学内容,贴着学生的心去阅读体验,去发现问题。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就是来自学生心中的问题,是真问题,是有趣味性的问题。另外,鼓励学生提问,如果自主学习问题来自于大家心中的疑问,是学生迫切解决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去探究。

二、问题的内容要精

有的教师在一课导学单上就设计了五六个问题,学生没读完就感到头大了,这就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如,教师在教学《卧薪尝胆》一文时设计了以下自学问题:

1.用“―”画出表示“卧薪尝胆”意思的句子,并指出“卧”“薪”各指什么?

2.用“~”画出他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3.什么叫“万般无奈”?勾践为什么万般无奈?

4.用“―”画出体现勾践受屈辱的词句,轻声读。

5.除了文中讲的,你还知道他受了哪些屈辱?小组内讲一讲。

6.谈一谈生活或学习中自己遇到的最委屈、最丢脸的事,说一说当时的内心感受。

课文只有320个字,教师设计了6个问题,而且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过于琐碎繁多,学生根本关注不来。尤其是第5和第6两个主观题问题,没有教师的激发和情境的创设,学生很难有兴趣去完成。

如何精简问题?通常问题的设计,首先要观照两组因素来考虑,即课文的内容理解与语言运用、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其次要结合学段目标和文本的教学目标,因此通常从内容理解、学习表达和练习朗读或讲述这三个角度出发考虑设计。回顾上文案例中问题1至问题4都是围绕课文内容设计的,可以把它归纳成一个主问题,即勾践是怎样卧薪尝胆的?为什么要卧薪尝胆?以这个问题贯穿整篇课文的教学,重点突出,清晰明了。

三、问题的表述要简,要儿童化

自学问题的设计,不仅要目标明确,还要表述清晰,语言简洁,操作性强,语言具有儿童化,带有激励性。下面是一教师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设计的问题:

1.牛郎、织女和王母娘娘各是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画出句子并用词语概括。

2.哪些情节打动了你,画下来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

3.练习讲这个故事。

这样的导学单就比较清晰明了,而且抓住了文体特征和训练重点,学生一看就知道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因此很快就投入到了学习中。

再看另一教学案例:在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时,一位教师这样设计自学问题:

1.默读7~14自然段,画出三处评价鲁滨孙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及自己的生活实际写批注。

2.这本书女孩子要不要读,为什么?

3.写读书笔记要关注什么?

篇2

关键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068-02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

1、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案例1在“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

兔子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公里处,兔子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公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公里,当他追到1/10公里,乌龟前进了1/100公里;当他追到1/100公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公里……

(1)分别写出相同时间断里兔子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

(2)兔子能否追上乌龟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2、创设新异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案例2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引出抛物线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之后,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就是抛物线,而今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的抛物线从字面上看是不一致的,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你能找出这种内在的联系吗?

此问题问得新奇,这自然会引起学生探索其中奥秘的求知欲.此时,教师注意点拨:我们应该由y=x 入手推导出曲线上的动点到某定点和某定直线的距离相等,即可导出形如动点P(x,y)到定点F(x ,y )的距离等于动点P(x,y)到定直线l的距离。大家试试看!学生纷纷动笔变形、拚凑,教师可安排一学生板演并进行讲述:

x =y

x +y =y+y

x +y - y=y + y

x +(y- ) =(y+ )

它表示平面上动点P(x,y)到定点F(0, )的距离正好等于它到直线y=- 的距离,完全符合现在的定义.

这教学环节对训练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3、 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案例3在“均值不等式”这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强调“=”成立的条件,可设如下案例:函数y=x+ x∈(0, 〕最小值为( )

A B C 1 D 0

教学时,根据学生练习的反馈信息,有意识地出示如下一种典型错误解法:

y=x+ 2 =2

故正确的结论为A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辨析:若y=x+ 最小值为2,则x= ,有x=±1都不在x∈(0, 〕内,故A不正确。在此情况下,只能用函数的单调性来完成:y=x+ 在x∈(0, 〕为减函数,因此x= 时,y=x+ 最小值为 ,故选B

进行上述引导,让学生比较定义,找出了产生错误的在原因即是忽视了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条件。

通过上述问题的辨析,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增强了防御“陷阱”的经验,更主要地是能使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自觉地辨析正误,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3、 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案例4在横线上补充恰当条件,使直线方程得以确定:直线y=2x+m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直线AB的方程.

①|AB|=4 ②若O为原点,∠AOB=90°; ③AB中点的纵坐标为6; ④AB过抛物线的焦点F。

此问题涉及到的知识有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中点坐标公式、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两直线相互垂直的充要条件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4、 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

案例5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一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某超市在“十一”前对某品牌电视进行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方案一:是第一次打a折销售,第二次打b折销售;方案二:是第一次打b折销售,第二次找a折销售;方案三:是两次都打 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对于这个问题,大都能归结为比较ab与( ) 大小的问题,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ab≤( ) ,即可得a +b ≥2ab。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此时,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已是水到渠成。

以上这个应用问题,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6、创设已有知识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生长点

案例6在"曲线和方程"的教学中,对于"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概念的引入,可利用函数图象设计如下问题序列: ①下列各图中哪些能作为函数图象?(无解析式) ②如何修改可作为函数的图象? ③再添上图下的解析式,并问:图与式相一致吗?请改图形(或改关系式)使两者相吻合. ④既然图象与解析式存在着这种对应的关系,怎样反映这种关系呢?

至此,学生对“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就能够理解曲线和方程的“纯粹性”及“完备性”的含义,也就理解了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7、编拟读书提纲,引导学生阅读自学

案例7在高一数学(下册)“§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可拟一下阅读提纲,让学生阅读自学:

前面学的公式一的作用是什么?

公式二、公式三推导的方法是什么依据?公式二、公式三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公式四、公式五的推导依据了什么?

公式一到公式五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 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原则:

难度要适中,要有梯度,要循序渐进,既要考虑到大多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兼顾尖子生的接受能力。

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

要注意时机,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二、 几点体会与认识

1、要充分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应当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形成几个.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2、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加强学法指导

从发展性的要求来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而更重要的是“会学”数学,学会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在问题情境设置和学法指导两个方面.学法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使他们在学习中把摸索体会到的观念、方法尽快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篇3

一、我国高等数学自主学习的特征

(一)主动性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我要学,它与被动的要我学不同,我要学是学生自主性学习,反应的是学生自主的学习需要,相反,要我学则是强制性学习。[1]可以说,只有当学习的责任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才会自觉地进行高等数学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的自主性行为。

(二)独立性

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这一点也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自主性学习要求培养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学习能力,都有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独立学习由于低估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丧失,这不利于学生高等数学的学习。在改革中,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鼓励学生学习,从而进行独立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影响当前高校大学生高等数学自主学习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储备

数学自主学习者必须具备数学知识,要“能学”。因为数学学习者不具备学习能力很难完成数学自主学习的过程。原有的数学知识对新知识具有促进作用。此外,原先掌握的数学知识会对新知识的理解起帮助作用,是新知识的“生长点”。[2]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学习方法,快速转变为自身的能力,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尽可能地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这点也是影响着其今后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二)学生的学习观及学习动机

学习是学生主动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根据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运用自己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观是指学生对学习的的理解。学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行为说明其具有积极的学习观。反之,则具有消极的学习观。学习动机与学习观也有一定联系。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思维跟不上”,必将会影响知识的掌握,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是学生对知识本身充满了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去学习,必将会主动去学习、去探究。

(三)已掌握的数学学习方法

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是数学自主学习的重要保障,是“会学”。数学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活动方式。为了达到一定的数学学习目标,学习者对数学学习策略的使用过程包括元认知活动、数学学习方法的选择与执行、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监控三个过程。[3] 因而,学生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

(四)学习内容的影响

当前,我国高等数学学习的内容脱离实际,学习内容枯燥,很多学生认为现在的高等数学枯燥无味,对学习没有兴趣。由上可见,高等数学的学习内容可以提供认识解决新问题所必要的方法,帮助学生积极的学习。

三、高等数学自主学习改革的基本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加上对此有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地、自主地进行数学学习。我们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为“我要学”。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二)改进教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高校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学习。[4] 同时,教师还要使学生学会自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形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采用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从事学习活动,独立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篇4

一、单生自主学习活动问题分析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这种学习活动形式的优点是:教学目的明确,在单位时间内,教师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通过学生的展示交流(尽管没有做到充分交流),形成生生之间互相探讨以及思想的碰撞。

这种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是:首先,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受课堂时长和班级人数的限制,做不到检查监督每一个学生是否在进行有效学习或者学习的结果到底怎样。其次,交流是由少部分学生来完成的,少数代表了多数(况且有的回答并不规范),其他学生是不是真懂真会了呢?是否有新的见解或问题呢?对此教师一无所知,因此也没有办法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第三,问题是教师在课前预设的,教师控制着教学进程,加上学生交流没有形成全班化,参与面、参与度不够,当然也就影响了探究的深度,更无法促使课堂上教学新资源的生成,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罢了。

2.解决问题的对策

要克服单生自主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到学生,从教材处理到活动实施必须深入细致,务求科学、扎实,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班情、学情,在下达学习任务后,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尽可能地检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困生,关心中等生,鼓励优秀生,从而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二是教师要结合学情和学习内容,分层次设定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该学的,尝试拔高的,领会创新的,最终使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都能学会,都能学好;三是教师要用足用实学生之间展示交流这种学习活动形式,要尽可能注意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为每一个有想法的学生提供表达的时间,只有给每一个学生展示的机会,才能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强化训练、形成共识,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不可用少数学生的意见代替多数学生的想法,更不能由教师直接给出答案,使学生对学习结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回到以前硬性灌输的老路;四是“教”是教师的事,“学”是学生的事,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好、让学生学会。因受传统教育教学习惯的影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对自己仍抱有老师讲啥我学啥的想法,对教师或多或少仍存在着依赖心理。这种情况也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保证单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关键。

二、生生互助学习活动问题分析与对策

这种学习形式又称小组合作学习,相对于单生自主学习形式,它是把班级中座位相邻的学生划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教师将学习任务下达到小组后,由学习小组中的学生共同探究来完成学习任务。

1.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形式,通病是落实不到位。其一,教师组织不力。下达学习任务后,学生不能很快投入到讨论学习中,说笑、走神甚至打闹现象都有,使得合作学习得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关注不够)。其二,交流往往做不到广泛和充分。从教师方面看,对即将发言的各小组在时间上分配不当,对率先发言的小组关注时间过长,对回答中衍生的问题又常常接连发问,因此忽视了其他小组的活动。加之课堂时长有限,教师生怕内容讲不完,做不到全班交流也就成了很常见的事了。其三,学生参与交流的积极性也会影响交流的进程。积极、外向的学生往往抢着发言,反应快,回答快,不给其他小组机会发言(教师又不能不让说)。此时,教师一旦把握不当,就形成了一两个学生“演独角戏”的场面,也就更没有其他学生参与的份了。其四,教师受自己事先预设课堂问题和教学环节的困扰,担心局面失控,课不完整,不自觉中操控着课堂,按照预设的授课路线走,更无精力捕捉学生交流时出现的有探讨价值的新问题、新的生成资源,去引导学生深入研讨。

2.解决问题的对策

篇5

关键词:商务英语;自主学习;主观能动性;可用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7)03-0065-05

世界上主要的英语国家和一些教育事业发达的国家,早就把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看作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这些国家高校的课堂授课时间大大低于我国高校的平均学时,教师在课堂上也极少以“主讲人”的角色实施“满堂灌”,反而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我国的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教育机构,近年来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重要性。2007年2月,我国教育部的第l、2号文件中都强调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商务英语作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教学活动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自主学习”这个问题。

一、商务英语教学对“自主学习”的强烈需要

商务英语作为特殊用途英语的一种,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特点决定了其对结合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的强烈需要。Nick Bfiger在Teaching Business En-gfish Handbook中指出:商务英语教学的内容涉及语言知识、交流技巧和商务知识3个方面,而且这3个方面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相互交融而非相对孤立的关系,才能真正达到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够在商务环境中,运用英语语言和相关的语言文化和商务知识,完成特定的商务交流活动。

基于这一对商务英语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认识,更接近商务英语教学目标诉求的“交际教学法”相对于其他的教学法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交际教学法认为只有当学习者能够完成符合交流目的或意图的语言输出,即能够通过运用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或意图,才算完成了对语言的“习得”。强交际教学法甚至认为语言的输入也应该通过语言的运用来实现,而不是语言运用的前提。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实践中,交际教学法特别强调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训练,从而在教学法的研究中不断开发和应用能够促使学习者更多地运用语言的教学活动,如:信息弥合活动、角色扮演活动、仿真模拟活动、任务式数学活动等,并使这些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交际教学法的确起到了相当的积极作用,但也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如:强交际教学法把语言输入的实现绝对化为语言运用的结果,但当学习者对语言运用的交流环境本来就很陌生,尤其是对一些抽象概念缺乏感性了解和认识的时候,学习者的语言运用就会受到极大的阻碍,甚至中断,通过语言运用来获得语言输入也就难以实现。再比如,为了使基于交际教学法设计的课堂活动不至于演变为“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确保交际性的课堂活动结果能够与教学的整体目标设定相吻合,这些课堂活动本身就具有复杂的管理规则和实施步骤,而了解、领会并遵循这些规则和步骤将花费学习者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使教学进程缓慢或使学习感到“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试图既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又一并解决上述问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结合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的有效组织和开展就成为了补充和推动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从而产生了商务英语学习者对结合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的强烈需要。

二、“自主学习”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现关和问题

很多商务英语教师已经明确地认识到结合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对学习者的重要性,常常向学生强调,仅靠课堂教学时间内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课外加强自主学习,积累和拓展语言、文化和商务知识,锻炼交流技能。绝大多数学习者对此也表示认同。很多高校为了配合“自主学习”的开展还专门为“自主学习”设定学分,配套设施,购买资源。但在真正实施课外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学习者开始的时候都觉得新鲜,决心很大,计划宏伟;时间一长,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直到完全放弃或演变为纯粹的形式上的应付(主要出现在为“自主学习”设定学分的学校)。

教师们常常以“学得还不够认真”、“时间花得还不够”、“没有真正用上心思学习”等简单而宽泛的评论来解释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却很少能够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建议以及具体、有效的对策。

对上述现象深究下去就会发现,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大多数学习者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自主学习怎样才能持久有效地进行”等问题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和模糊认识,往往简单地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一个人学习。在我国使用的对应“自主学习”的英文多为“self-teaching”或“independent learning”,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和学习者对“自主学习”的认识程度。

三、对结合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目前,国际上对应“自主学习”使用较多的英文是“self-access learning”或“autonomous learing”,强调的是“学习资源的可利用”和“对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在“‘自主学习’是否一定就是学生一个人自己学习”这个问题上体现了很大的突破。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我国结合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至少从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角色、自主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自主学习可用资源的提供等方面重新认识“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活动:

1.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角色 从“自主学习”的形式上来看,Dickinson(1987)划分出了“结合课堂学习的短期自主学习”、“结合课堂学习的全程自主学习”和“完全自主学习”。结合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_”,根据情况,显然属于前两种之一,有着不同于“完全自主学习”的特点,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在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我国商务英语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结合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一个人学习”的阶段。因此对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往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只是提出“学生应该进行自主学习”的要求,却对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不闻不问。有的教师会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但是作业的要求既不具体,也没有针对性,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也缺乏有针对性的评价和评价的反馈。教师角色在结合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中的缺失导致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盲目性,减弱了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的“契约感”,并使学习者难以对自主学习的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

2.自主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激发 从“自主学习”的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来

看,Little(1990)和Kenny(1993)认为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和针对学习内容的心理状况”。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社会心理认同需求、学习风格等变得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往往会成为影响学习者对待“自主学习”的态度的关键因素。

英语国家的商务英语教学对象多为出于工作或事业发展需要、具有明确而强烈的学习需求并且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英语语言基础的学习者。由于这种学习者对需求和目标的认识已经非常清晰,他们的语言基础也使他们能够更加容易地在学习决策中保持自尊和获得学习团队的支持,他们的内在动机往往是自发的,相对易于激发。而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多数是在校学生,加之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较多地注重“我能够学到什么”,而忽略了对“为什么学”、“应该怎样学”等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他们对自主学习的需求和目标的认识常常局限于满足学校教育的要求,对学习过程与目标达成之间的关系感到难以把握,因此在学习决策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尊,常常采取一种封闭式或防卫式的学习策略,形成了喜欢被动接受信息的学习风格,在自主学习中往往呈现“集体妥协”或“集体放弃”的态势,而他们对学习团队归属感的追求则使自主学习的氛围进一步恶化。

3.自主学习可用资源的提供 从“自主学习”的可用资源方面来看,它是影响自主学习便利程度,从而间接影响自主学习者对待自主学习态度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一直提倡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商务英语教学也因此受益良多。显然现代技术的发达为学习资源的充足提供和便利获得提供了可能性,而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主管部门的敦促下,对技术和设备投入的增加则为学习资源的充足提供和便利获得提供了现实性。在支持自主学习的物质资源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同时又出现了部分物质设备缺乏维护,由于损坏度高而降低了使用率的问题;管理人员匮乏,设备长期空关,有资源等于没有资源的问题;学习资源种类繁杂、良莠不齐、重复交迭、目标指向不清的问题等,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更多选择反而无从选择”的后果。

四、解决“自主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教师对结合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的适度参与、对影响自主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因的深入考察和教学管理部门对自主学习资源可用性的认识和理解,实际上可以在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资源之间形成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对帮助解决自主学习中的“教师角色”、“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和“自主学习可用资源的提供”等方面的问题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教师对结合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应进行适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控制

如前所述,结合商务英语教学的自主学习不同于“完全自主学习”。当商务英语的学习者尚处于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之中,教师仍然需要适度地、有针对性地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进行指导和控制。

在自主学习的各个阶段,教师的指导和控制程度应该有相应的调整。比如在自主学习初期,教师的指导和控制可以比较具体和严格,可以从帮助学习者进行学习需求分析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学习者结合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辨认和确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料等。这一阶段,教师对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的重点应在于着力培养和提高学习者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缺陷和提出对策的习惯和能力,为自主学习的进一步深化打下基础。而当学生已经具备了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特点和薄弱环节的自我认知能力时,教师的指导作用则可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自我学习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估以及评估反馈方面,比如,教师可以参与学习者制定阶段性自主学习计划和目标的过程,但要鼓励学习者自己担当起学习决策者角色,而教师只是通过适时的提醒引导学生修正学习决策的思路,并监督执行学习者已经制定好的学习计划,且定期对学习者的阶段性自主学习成果做出详细的评估和信息反馈等。当学习者已经初步具备了结合学习目标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的能力时,教师则应更多地引导学生研究和反思自主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程度和对应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够从一个更高的层次全面地俯视自己的自主学习活动,从整体上把握自主学习成败的关键。

教师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适度参与还能够起到加强课内、课外学习内容的融会贯通,提高自主学习过程与效果之间的关联度,以及及时修正自主学习者努力方向的良好作用。

2.帮助自主学习者转变功利主义的学习观,充分挖掘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从短期来看,直截了当转变学习观的教育活动是解决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主观能动性不足的治标之法。比如,中国现代社会中,由于各部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中普遍存在着“唯文凭论”、“唯证书论”,导致了学习者从小就被各种各样的考试、考证、考文凭的学习观念和教育观念所包围,在学习中形成了功利主义的学习习惯和策略,和“唯考试论”的学习效果评价观念。因此教育者,即教师,应通过正面引导学习者考察自己的学习动机、认识学习过程的规律,向他们揭示短期学习效果和长期学习效果在对学习过程要求上的本质差异。这样的活动可以采取开设“学习方法与策略”等课程或讲座的形式,着重从理论上向学习者进行介绍和说明。从中期来看,教师锲而不舍地组织和循环往复地执行有利于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活动,并在活动期间注重选择和推荐对学习者个体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也能够帮助加速学习者学习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则可以利用学习者已经形成的一些观念(如“唯考试论”的学习效果评价观念),对自主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做形式上的调整(如在自主学习效果考核环节中对评估学习效果的方式进行调整),从而因势利导地促使学生不得不转变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和重视对学习过程的研究。但从长期来看,根本上解决自主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问题,还要依靠全社会学习观念的根本转变,尤其是学习者家长和社会各部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人才观”的转变。

自主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高既是自主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又是衡量自主学习效果的指标之一。教师通过转变学习者的学习观来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主观能动性,,从而能够使学习者在课前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做好大部分语言输入的准备工作,而在课堂上充分实施基于交际教学法的课堂语言训练活动;而如果通过基于交际教学法的课堂语言训练活动,学习者能够成功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他们就更愿意通过自主学习配合教师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甚至课后的学习活动。

篇6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环境;学生心理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它通过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将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这三者有效的连接在了一起。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及空间的约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度的学习。给学生的深层次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过学习的中心完全变成了学生个人,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要求。因此,有必要对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给出相应的调节方案,以便于学生远程开放教育效率的提高。

一、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学生心理现状及问题

远程开放教育有着诸多好处,能极大的给予学生的学习自由,也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但是,在完全自主的学习环境下,由于缺乏一些特定的学习环境,极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适应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往往会对远程教育的学习效果造成极大的阻碍作用。下面重点介绍一些远程开放教育下对学生会出现那些心理不适应的情况。

1.知识体系及教学体系问题导致的学习不适应

远程开放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是大学课堂的超视距化、函授化。因此要求学生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育基础,会对现在的远程教学起到很大的影响。接受远程开放教育的人群往往年龄偏大,且教育的基础薄弱,且习惯于传统面对面的授课形式,对当前远程开放教育的模式,无论在教学体系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有不适应教学的情况。

2.社会角色与学生角色带来的双重心理压力

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学生,往往年龄偏大,多数都是有工作的社会人。部分学生已经成家立业或者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因此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在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还要承受学习的压力。一方面是压力大,一方面又是自由度高。远程开放教育的自由度极高,由于缺少教师的直接督促和同学共勉的学习氛围,需要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意愿配合。使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缺乏外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激励,降低了学生远程开发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也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同时,对上班族而言,要进行远程开放教育还需要单位的支持,否则因为的工作安排与学习考试之间的冲突就会打乱学习计划,对远程开放教育造成不良影响。

3.学习方法欠缺导致的学习难度和压力过大

远程开放教育不同与传统教育,自由度很大。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课程。虽然在学习兴趣方面有所提升,但是由于缺乏符合自身的高效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还不如传统教学方法对知识点记忆与掌握。这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加大了学习压力。导致不少学生出现畏难心理,出现缺课甚至退学的情况。

二、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策略

远程开放教学下,对自主学习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远程开发教育的一些特点,往往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对远程教学课程的质量和后学的教学活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消除学生的不适应心理,解除他们远程开放教学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学习压力,远程开放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该由决策部门、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共同努力,对前述的问题实行的针对性的调节策略。

1.提供多种形式的远程教学支持

对于基础较差的远程教学学生,可以提供基础性教材,根据学生特点指定对应教学计划等措施。提供给学生包括文字、录音、视频等多种手段的课件教材,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在教材讲解中详细剖析教学中的各个知识点和知识结构,方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知识结合和学习要点。克服基础薄弱的情况。

同时,利用远程教学模式,优化学习的手段,如利用互联网、计算机、CAI课件等方式,全面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速度,并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在答疑方面,远程教学方面需要提供多种形式的解决方案,包括完善网络邮件答疑、QQ、微信咨询答疑、电话答疑、网站在线答疑等多种形式的解惑方式,为学生的远程教学的效果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支持。

2.远程教育的教师要发挥引导性教学作用

远程教育的主题是学生,且学生拥有高度的自由。但是毕竟教师才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性的给予中肯的意见,帮助学生在选课阶段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在学习指导阶段,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选择是适合自己的教材和学习方式,还要帮助学生摸索出适合自身的高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教材知识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并对学生的课程作业和复习考试做出相应的指导。

3.帮助学生进行压力的舒缓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更好的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压力,迎难而上,为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不懈努力。其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压力,才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保证学习的时间和效率。最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虽然在教学活动中是师生关系,但是在平时的空闲时间,教师和学生是可以成为朋友的,平时的沟通和鼓励,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对远程教育的质量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

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高的要求,由于种种问题往往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远程开放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远程开放教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资料:

[1]贾民力.关于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模式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102-104.

[2]高勤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要素及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4:15-20.

篇7

关键词:自主学习中的提问方式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平常教学工作中,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但是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生理状况完全的自主是不可能的,教师必须加强引导逐步培养自学能力。因此课堂提问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有效手段。

课堂教学提问既可用于传授新知识,又可用于复习巩固,在化学课堂上自主学习中尤其重要。其作用有如下几种: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初中化学课程设置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年,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而化学又才进入起始阶段的学习,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将不会把精力放在学习化学这一门课上。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自主学习新课前,教师应紧扣教材,设置悬念,提出疑问,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明确学习目标,突出重点、难点。

在自主学习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实现三维目标,通过一系列的课堂问题可引导学生的思维达到学习目标。通过问题的难易程度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三、提高学生在化学自主学习中的阅读能力。

初中化学课堂自主学习中应该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也就是说在学生阅读教材时,注意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而不能有口无心地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师就要善于质疑,鼓励学生探究,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事,而学生只管一个字——答。但事实并非如此,提问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更是学生的事。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提问,能使自己不断地发现问题,对知识本身由浅到深的认识过程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名言, 对于教师把握课堂质疑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

化学课堂上不论是学习教材、实验,还是图表、习题都要用到提问,提问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一、先提出问题再自学。

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案例:4.1我们的水资源

[阅读思考]请结合下列问题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思考:1、地球表面水所占的面积大还是土地所占的面积大?2、有人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3、水与人类有什么关系?4、自然界中的水分布状况如何?我国水资源情况怎样?5、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在节约用水方面你是怎样做的?6、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危害性是什么?怎样防治水污染?通过学生阅读、理解然后回答就可以掌握整节课的学习内容,这种自学方式在所有科目的教学中都有应用,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方式。

二、先阅读,再提问。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虽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经常出现,但是要比第一种更有难度。

案例:3.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教师先交代阅读教材以后会提问,然后学生阅读。教师在学生阅读完以后提问:1、过氧化氢在什么条件下能产生氧气?2、如何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3、什么物质叫催化剂?

这种提问方式,一方面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解释事实,以便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真正理解: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对实验及概念进行对比,区别其本质的不同,达到更深入理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教材中主要内容是什么,老师会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用什么语句清楚、简洁的回答。这样会不断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自主学习后学生提出问题。

当前面两种方式运用很熟练以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学生的化学专业知识有一定量的储备,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会自动的生成一些问题。在做中考复习题时,学生通常会提出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自己一边提问一边自己解决了,有些问题通过就近的学生讨论后解决了,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提示全班共同解决。

案例:在硝酸银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过滤后滤纸上一定会有哪些金属。学生做题时会问:

1、铁粉能与哪种溶液反应?2、铁粉与这两种溶液反应有先后顺序吗?3、铁粉是适量、还是少量、还是过量?分别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篇8

关键词: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分析研究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186

1 对学习能力的理解

在一定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教学条件的影响中学生个人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和学习技巧的能力称为学习能力。人又多种能力其中学习能力是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在校学生来说听、说、读、写、计算、对问题的思考等学习各种课程方面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课程改革以来,比较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主要是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意义和情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做出正确地自我评价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目标和个人学习进步做出价值方面的判断,没有针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整理出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行详细地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由于不了解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要想对症下药的解决问题是比较困难的。

2.2 学生在学习时间安排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时间安排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学习前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确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的具体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时间安排不固定;在做作业时没有按要求的时间按时完成,无故拖延完成作业的时间;没有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表现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秩序,前松后紧;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注意有效利用时间,没有把全部心思用在学习上,学习的效率低下。

2.3 学生在学习时注意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的同学在学习时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保持的时间比较短,经常出现走神现象,在学习时身边往往有一些画报、杂志、报纸等,经常是在学习中边学习边看看其他东西。在家中有时候是边学习边看电视或听音乐,分散了自己的学习注意力。有时候在学习时还会想象自己未来成为什么人物等想入非非的感觉。有时候还会在学习中与同学聊天、说笑,甚至戴上随身听听音乐等,没有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学习方面上。

2.4 学生在学习兴趣和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什么学习兴趣,看到学习用的教材、学习资料头脑就发胀,对学习没有兴趣可言,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时候学习的主动性比较差,特别是在家里时,靠家长督促才能进入学习状态。有的学生从来没有认识到自主学习、强化学习对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只是认为学习是为了完成家长交给自己的任务。在学习方法方面没有认真地探讨好的方法,只能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对问题的记忆方面一般采取强化记忆的机械方式,效率比较低。同学之间对学习方法的交流方面比较少,同学之间甚至没有认真地交流过学习方法问题。遇到问题不喜欢向老师请教,思路比较狭窄,对课外读物没有主动去研究学习,知识面比较窄。

3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3.1 制定自主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目标是学生把握学习的方向,是学习的动力。每个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具体分解落实到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对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学习方法和技巧主动地根据自己自主学习的目标有选择性地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认真思考、进行加工,提取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对此进行学习消化,甚至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学习起来主动性高,学习效率自然就高,日积月累对学习内容扎实积累,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3.2 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方法是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手段,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甚至存在着智力方面的差异,学生自己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既有学生自己内隐的心智活动,又有外在的动作行为,因此把握自主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实际上是一方面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又进行了自己心智方面的训练。学生平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注意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做笔记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概括总结的能力等学习方法。如果我们掌握了老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就像交给了我们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这样才能够真正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探讨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培养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由于其年龄小心理发育并没有成熟,在学习方面不能完全把握自己,凭兴趣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有时候决心很大,但比较缺乏恒心和耐心。在学习中一般需要老师帮助我们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作为老师应不断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志力。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我们在课堂上老师营造的课堂气氛越轻松、愉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越高涨。例如,老师在课堂上经常采用设疑布难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情趣高,思维就比较活跃,对课堂讲授知识的接受能力就会加强,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3.4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己学”,在创新方面应该有自由的想象和宽松的氛围,在课堂上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适当评价和总结。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注意正确运用预习的学习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课程的预习提纲,确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的问题。经过独立性自主学习预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学生可以独立获取课程的基本知识,这样在老师授课过程中可以把握学习重点内容,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预习的长期训练,进一步掌握了预习的学习方法,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能力,老师就会逐步精简预习学习提纲,最后让学生完全丢掉“导学提纲”这个拐杖,顺利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

篇9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导”的情形下,学生围绕学习对象,通过自主、合作两种途径进行学习,以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该模式中,我认为有几个认识方面的问题,应该予以澄清。本人在这里谈谈一些个人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学生是主体,教师只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位置是不容质疑的,教师只能是起“引而导之”的作用。“导”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导”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教师必须使“导”具有启发性、兴趣性。

但是遗憾的是,如今这个观念还不被大多数教师所真正接受。教师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置,突显学生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起到“引领”作用,轻轻敲敲,慢慢诱导,起到“敲边鼓”的作用。总之,教师千万不要“一讲到底”,把痒痒的嘴闭一闭,把宽大的嘴收一收,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务实地还给学生,这才是智者的做法。

2.形式是表象,“智动”是关键

课堂形式(如学生座位编排,课堂的活跃等)是表象,而关键的是:教师把课堂的学习氛围营造好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起来没有?他们进入学习状态没有?如我们看到的有的课堂,表面好像“死气沉沉”的,而认真仔细观察,确是“静水深流”,学生反映强烈,思维活动一刻也没有间断的迹象。这是何等的高明呀?

与之相反的是,有的课只是课堂氛围活跃,显得热烈,无论你从什么角度看,都只是形式而已。这样的课,让人觉得可惜;还有的课,既没有形式也没有内容,有的只是教师的声音和学生的无赖之象。所以,课堂形式的活跃不等于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启发,要启而发之。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形式与实质统一在一起,不是更好的吗?

3.课堂是开放民主的“立体式”

所谓的“自主”是指学生白己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合作”是指在学生个体探索的基础上,开展生与生,或者师与生间的互相合作性探讨,进行开创性学习。教学课堂就是开放的、民主的,课堂就不再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学”。学生也不因教师的讲而听厌烦,教师也不会因学生的厌烦而厌教,从而达到和谐的课堂学习形式。

4.自主学习是第一位的,合作学习是第二位的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能力 培养

一、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学生一旦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够树立独立学习的意识,从而懂得独立获得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那些学生容易理解、和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课文内容,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主动自学,而这时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引领者。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去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对于文章思想的把握还不够深刻,如果全部放手让学生去自主阅读,势必会影响学生阅读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不能放任自流,随意撒手不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课文的内容进行一步一步的指导,让学生在轻松自觉中学到语文知识。当然,该放手的时候,教师也要勇于放手。对于那些学生能够看懂的内容,教师可以不再进行讲解,避免浪费时间;对于学生能够自主发现的知识,教师不要进行点拨,必须让学生自己去挖掘,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也就是对于小学生,教师应给予充分的信任,要大胆解放学生的思维,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实现自我创新、自我提升。

二、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自主构建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语文知识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体现,这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打下了基础。学生只有在自主学习下才能构建系统的语文知识。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发展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为此,要想让学生通过自学构建语文知识,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不但自己要倾听学生的发言,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因为听是说的基础,学生只有精心听别人讲话,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善于倾听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学生只有做到善于倾听才能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水平。

(二)要引导学生敢于发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的小学生不爱说话,非常腼腆,在课上也不喜欢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不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要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敢于发言、勇于表达观点,这是学生自我学习的基础。因为学生只有敢于发言,才能够树立自信心。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展示自我,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信心和勇气。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自主参与的积极空间。当学生展示学习体会时,教师要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不要随便打断学生的发言,必要时要用眼神和提示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等学生说完了再给予学生评价,这样看上去“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其实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前提。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但可以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还可以培养了勇于思考、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

三、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思维从疑问开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帮助学生来解决疑难问题的。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对于一个语文问题模糊不清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相关的讨论探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互动,共同提高,从而找寻更精确的答案和结论,这就是自主学习的探究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的。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要善于发现疑问,从看似平淡的内容中发现问题,这是自学的关键。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有的学生认为课文的题目中“借”写不准确,应该是“骗”,因为借一般情况下是征得了别人的同意后拿了还归还,而本文却不是,曹操是被诸葛亮骗了。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甚至可以组织一场辩论赛,让学生进行正反两方的辩论,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自主巩固

学生的自主学习还可以贯穿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一些训练题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要想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思考方位的转化很关键。教师让学生转化自己的角色,以教师的身份进行命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教师命题的认识,对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有很大的帮助。设计练习题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学生设计习题要努力做到有新颖性、趣味性、创新性、综合性。在实际教学中,多数问题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如果教师让学生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学生的思路就会被限制,在教师的制定的框框中走不出去,这样,学生的学习还是被动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受到束缚。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选择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的比较表面和肤浅,有的比较有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要进行整理,逐个解决。不管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还是学生提出来的,教师都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这样才能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让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中来,通过让学生的各种感官真正动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范艳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N].教育导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