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民族形成; 形成特点;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058-02
民族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内容和特征?它是怎样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广泛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论著主要有: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恩格斯《马尔克》(1882年)、恩格斯《论日耳曼人的古代历史》(1882年)、恩格斯《法兰克时代》(1882年)、恩格斯《爱尔兰史》(1870年)、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等。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形成的基本观点
1.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民族不是从来就有的,民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族形成以前,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把人联系在一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品交换、阶级分化开始出现,这为民族形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随着氏族、部落的共同耕作制度的消失,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血亲制度不断地受到冲击,血缘联系变得松散、脆弱。而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使氏族部落内部成员之间出现不同的利益集团,氏族制度逐渐失去作用,民族因此应运而生。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提到:“在氏族制度下,只有当联合在同一个管理机关之下的各部落融合为统一的人民时,民族方才产生,像阿提卡的四个雅典部落、斯巴达的三个多立安部落、罗马的三个拉丁及萨宾部落那样。”[1]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谈到雅典民族产生时进一步指出:“由于农业与手工业、商业与航海业间的分业的进一步发展,氏族、胞族及部落的人员,都很快的杂居起来。……这就扰乱了氏族制度机关的正常活动,……相邻的各部落的单纯的联盟,已经由这些部落融合为统一的民族所代替了。”[2]
2.人类曾经处在杂婚阶段
摩尔根在追溯家庭起源的历史时得出一个结论:认为曾经存在过一种原始的状态,那时部落内部盛行毫无限制的关系,因此,每个女子属于每个男子,同样,每个男子也属于每个女子。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给了积极地评价。人类早期处于杂婚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过渡到群婚,其突出标志是实行族外婚。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这样描述:“一个部落分为好几个母系血缘亲属集团,即氏族,在氏族内部,严格禁止通婚,因此,某一氏族的男子,虽能在部落以内娶妻,并且照例都是如此,却必须是氏族以外娶妻”。[3]“原始历史的研究向我们表明了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男子过着多妻制的生活,而他们的妻子同时也过着多夫制的生活,所以,他们两者的子女都被看做大家共有的子女。”[4]根据摩尔根的意见,恩格斯从这种杂乱关系的原始状态中发展出了几种家庭形式: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并指出,氏族制度,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是从普那路亚家庭中直接发生的。这种制度虽然没有绝对排除父亲和儿子或母亲和女儿属于同一婚姻集团的可能性,但是却不许父亲和女儿或母亲同儿子处在同一婚姻集团内,从某种程度上上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3.母系社会占据漫长而重要的历史时期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在一切形式的群婚家庭中,谁是某一个孩子的父亲是不能确定的,但谁是孩子的母亲确是知道的。即使母亲把共同家庭的一切孩子都叫做自己的子女,对于他们都担负母亲的义务,但她仍然能够把她自己亲生的子女同其余一切子女区别开来。因此,只要存在群婚,那么世系就只能从母系方面确定”。[5]因此,妇女作为母亲,作为年轻一代的唯一确切知道的亲长,享有高度的尊敬和威望,这种尊敬和威望达到了完全的妇女统治。对此,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总结道:“最古是:过着杂交的原始群的生活,没有家庭;在这里只有母权能够起某种作用。”[6]
二、民族形成的特征
1.共同的语言、地域,是形成民族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强调,共同的语言、地域,是形成民族的必备条件。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曾说:“民族这一称号适应于许多印第安部落,因为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却独特地拥有一定的方言和地域”,“民族之划分和地域之划分是有密切联系的”。[7]恩格斯也指出:“民族的自然分界线,即语言的分界线。”他在《法兰克时代》中进一步指出,作为整个民族生活制度的基础的血统联盟,随着人口数目的增加和民族的继续发展,已经愈来愈被人们忘记了,余下来的仅仅是共同的历史和共同的方言。[8]
2.民族形成是有其规律的
民族的形成先后经历了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几个阶段,这个阶段是血缘关系减弱,地缘关系增强的阶段。恩格斯认为,氏族一旦成为社会单位,就必然的从这种单位中发展出氏族、胞族及部落的全部组织,而这三种集团代表着不同程度的血缘亲属关系。“亲属部落间的联盟,常因暂时的紧急需要而结成,随着这一需要的消失即告解散。但在个别地方,最初本是亲属部落的一些部落从分散状态中又重新团结为永久的联盟,这样就朝民族[Nation]的形成跨出了第一步。”[9]部落联盟的建立意味着这种组织开始崩溃,同时意味着民族开始形成。
3.民族形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
民族是由部落发展而来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总结出三种典型的形式:雅典在没有受到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暴力干涉下,直接从氏族社会中产生的。在古罗马,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古代社会制度被破坏后,代之以一个新的、真正的国家制度,氏族和平民不久便溶化成一个新的共同体――罗马民族。德意志人是通过武力征服罗马人并与被征服民族溶合而形成新的民族的。
三、了解民族形成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是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我国更是有56个民族。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决定了我们要加强学习、研究关于民族形成与发展观点的重要性。另外,在实际生活中,仍有忽视甚至违背民族观的情况,如少数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常常会发生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等问题,因此新形势下,重新学习和研究民族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民族问题
当今的世界依旧不太平,民族问题仍然很突出。巴以问题、爱尔兰问题、印巴问题等所折射的民族问题,只是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在一些国家甚至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些国家的存亡与否,直接取决于民族问题解决的如何。要正确认识世界民族问题,首先要正确了解民族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只有借助正确的民族观,才能把握世界民族问题的关键,才能找到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
2.有助于我们解决国内民族问题
民族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尽管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在民族地区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民族矛盾问题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在于,一些人不仅不了解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还肆意歪曲,妄自夸大,宣扬种族优越论,鼓动民族对立。这是典型的极端民族主义的表现。如任其蔓延,极可能出现群体性的民族对立和长时期的民族隔阂,不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对此,我们应该加大民族观教育,让其正确认识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1][2][7]马恩全集第45卷,第426、126、426页
- 上一篇:小学生语文课教案
- 下一篇:新闻宣传奖励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