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检验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检验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检验计划

篇1

关键词:检验和试验计划;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点;应用与实践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inspection and test plan of the definition and basic content, lists the steps of guidanc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network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inspection and test plan of quality management control duties characteristics, provide a natural gas pipeline engineering line construction inspection and test plan example, that the inspection and test pla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units concerned and using effect, of the natural gas pipelin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has a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words: inspection and test plan;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points;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C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本文介绍了检验和试验计划的定义、内容、编制步骤和要求,并以广东省管网建设项目为例,提供了管道工程线路施工检验和试验计划的示例,指出了检验和试验计划在参建各方应用情况及使用效果,对目前国内管道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1 概述

1.1 检验和试验计划的定义

检验和试验计划,英文为Inspection and Test Plan,简称“ITP”,是施工承包商或产品制造商为保证工程建设或产品制造全过程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使每一道施工工序或制造工序的质量达到施工或制造规范标准及合同要求,针对作业步骤的具体质量控制内容,而设定的检验和试验项目,形成计划和安排。

1.2 检验和试验计划的作用

检验和试验计划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的主要作用有[1]:

(1)统一了质量控制标准与模式。这点在参建承包商众多的长输管道建设项目中的作用更为明显。

(2)明确了施工和作业过程中的各阶段、各工序和各步骤质量控制点。

(3)明确和落实了各方质量控制要求与职责,有助于发挥各级质量责任主体责任。

(4)便于业主方检查和监督。

1.3 检验和试验计划的基本内容

不同施工承包商对质量管理精细程度、标准高低、管理主体不同,将制定不同的组织框架和内容的检验和试验计划。一个完整的检验和试验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2] [3][4]:

(1)作业描述。制造或施工过程中的工艺过程、工序控制和检验活动项的简单描述,必要时,绘制施工作业流程图。

(2)依据的控制文件。作业活动依据的文件,如规范、标准、图纸、程序等。

(3)接收依据(Acceptance Criteria)。检验和试验应符合的政府法规、规范、标准、规格书或设计文件。

(4)检验和试验方法、程序描述。由流程图、状态表或活动步骤的简述或所进行的作业和需测试的特性等组成。

(5)工作或施工步骤分解。从施工组织与准备到完工验收各阶段中的工作或施工步骤分解。

(6)质量(检验和试验)控制点。各工作或施工步骤中的质量(检验和试验)控制点。在这些质量控制点上确认作业/工作与相关要求的相符性,并充分考虑到参建各方的要求。

(7)质量(检验和试验)控制要求。包括参建各方对工作或作业工序的质量控制要求。根据可质量控制点的重要程度的不同,相应控制要求可分为五类:停止点(H),见证点(W),验证点(V),随机检验点(RI)和文件审查点(RD),分别定义如下:

•停止点(H):是指已完成相对完整的阶段工作,并经检验员检验合格,承包商以书面形式提前通知业主代表,在未经检验合格之前,后续工作不能进行;

•见证点(W):是指在相应的检验通知发出后(一般情况应为书面通知),若无业主代表见证检验或业主代表提供免除见证检验的书面批准,后续工作不能进行;

•验证点(V):是指在相应的检验通知发出后,承包商的工作可以继续进行而不必等待业主代表的检验;

•随机检验(RI):是指工艺、程序等的符合性随机检验,属于一般性日常检验工作,随机检验应形成检验记录或报告;

•文件审查(RD):所有归整到质量保证档案中的工艺程序、试验方法、试验记录和检验报告等,必须提交业主审查或批准。

(8)文件/记录要求。检验和试验活动应作的检验和试验记录、报告要求,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等。

2.应用与实践

2.1 质量风险与质量控制点的分析

质量风险辨识与分析即对将施工准备、材料采办与验收、施工过程、质量评定与验收等各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按步骤或工序进行了分解,日后分析和识别了各步骤或工序的质量风险和控制措施,并最终形成了涵盖了管道建设项目的线路工程各阶段、各工序、各步骤的质量控制点的质量风险,为检验和试验计划中各工作或步骤的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提供了依据。

2.2 质量控制职责的划分

广东管网将各质量控制点的质量控制职责进行了划分,分别分为:自检、核检、质量监查、质量抽查、质量监督,具体职责如下:

(1)自检:指承包商的作业人员对各施工工序与步骤的质量控制点是否符合图纸、规格书、施工规范及有关详细技术资料的自我检查和确认;

(2)核检:指参建承包商的专业检验人员对各施工工序与步骤的质量控制点是否符合图纸、规格书、施工规范及有关详细技术资料在报验前的进一步核实和确认;

(3)质量监查:指工程监理和业主代表分别以停止点(H),见证点(W),验证点(V),随机检验点(RI)和文件审查点(RD)的方式,对各施工工序与步骤的质量控制点是否符合图纸、规格书及有关详细技术资料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或检查。

篇2

关键词:建设工程 竣工规划验收 三维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046-02

城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是为满足城市规划管理的需要,为科学的制定城市规划,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关系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规划实施、落实的一项法规性的测绘工作。通过对项目的规划审批图纸与实际实施情况进行对比测量,反映出施工与报建的不符情况,以达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时进行跟踪及规划监督。

目前珠海市的城市竣工规划验收测量主要贯穿建设项目的开始、进行、完成阶段三个阶段,以二维平面测量为主,并加测了建筑面积及楼高数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规划管理的要素也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复杂,二维的竣工图结合面积及楼高将不能满足规划管理的进一步要求。

本文结合珠海市当前竣工规划验收测量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阐述,同时对未来城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技术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1 竣工规划验收测量的应用现状

1.1 建设项目的开始阶段

建设工程定位放线。

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相关报手续和设计图纸后,委托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具有相关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建设工程定位放线。

建设工程定位放线的主要技术依据有《城市测量规范》、《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相关的报建图纸等。

测绘单位首先对建设工程的相关报建资料进行核对,再对报建总平面图上的各报建建筑物坐标、轴线、边长等与单体报建平面图进行核对,确认总平面图上的建筑物引注坐标正确无误,并符合用地红线图中对建筑红线的退让要求。

建筑物定位放线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放样,使用PDA电子手薄进行全过程的记录。放样前必须对所使用控制点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进行放样。放样结束后,要求换测站,换定向点对所有放样点进行放样平面精度检查,并对所放建筑轴线点进行相对边长检查,以保证所放建筑物轴线的相对精度。

1.2 建设项目的进行阶段

建设工程灰线、±0.00检验。

为检验建筑物在建设初期是否按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报建图纸进行实地建设。当测绘单位对建筑物轴线定位放样后,要求施工单位对建筑物轴线复核后撒出灰线。由测绘单位至施工现场对建筑物轮廓是否与报建图纸相符进行实地核查,并对灰线(轴线交点)进行实地测量。采集其二维坐标,内业对现场采集的坐标与规划报建设计坐标进行比对,生成坐标比对表。对点位误差是否符合要求(S≤14.2 cm)作出判断,出具《珠海市建设工程验线记录册》,以供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验。

当建筑物建设至±0.00平台时,要求测绘单位再次对建筑物的轴线交点及±0.00标高绝对高程值实地进行测量。内业与报建设计坐标及报建±0.00绝对高程值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在《珠海市建设工程验线记录册》中反映出来,供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验。

1.3 建设项目的完成阶段

建设项目的完成阶段即建设项目已完工,现场已具备竣工规划验收条件。由测绘单位对报建的建设项目,现场进行面积量测、楼层地坪、楼层高度、配套设施、竣工地形图测量等。

1.3.1 建筑物竖向高程的测量

为检查建筑物层高及建筑物各层地坪绝对高程是否按照规划报建审批图纸进行施工。要求在建筑物竣工时,对每一幢相对独立的建筑各层地坪绝对高程进行实地测量。将所测高程、高差与报建高程、高差填入《报建批准标高与规划验收勘测标高对照表》。

建筑物竖向高程位置应选择与报建图相对应的位置,测量每幢的地下室、室外地坪、每层楼面、登高面(最高一层的楼梯面)、天顶面、建筑高度的高程。

(1)建筑物竖向高程测量位置。

1)地下室。

有地下室的建筑物必须实测地下室各层地面及地下室天花面的高程。

2)室外地坪。

室外地坪指建筑物外散水坡最底处(外边缘)或进入楼梯间的最底位置。

①一幢只有一个楼梯(单元)的建筑物,只测一个室外地坪。

②一幢有多个楼梯(单元)的建筑物,如室外地坪基本水平的,任意测一个室外地坪即可;如室外地坪不水平的,则每个单元的室外地坪都要测量。

③一幢建筑物下部为裙楼,上部为几个独立单元,则分别测量裙楼和各个单元的室外地坪。

3)每层楼面。

实测每一层的楼面高程的测量位置。

如每层的室内与梯间高度相同,可测室内或梯间;如每层的室内与梯间高度不相同,则测室内高程;有错层的楼房,按各边的楼层测量。同时建筑物每一层的净高要求外业用手持测距仪测量净高,以便对采用实测高程计算出的楼层高进行检核。

4)登高面。

每幢建筑物最高一层的楼梯面为登高面(顶层为复式的,复式下层的楼梯面为登高面)。一幢建筑物下部是裙楼,上部是几个单独单元,则分别测量各个单元登高面;顶层为复式,复式上层有向楼梯开门的,要在测量成果中说明。

5)天顶面。

一幢建筑物中,天面为水平的,测一个天面高程;天面为斜屋面的(≥45度),测一个最低点,一个最高点;如各单元天面不同高,分别测各单元的天面高程。

6)建筑高度。

一般指一幢建筑物的最高女儿墙顶高程。

(2)建筑物竖向高程测量方法。

用全站仪对边测量功能观测高差(盘左、盘右各测高差,取中数,盘左、盘右观测的高差较差应小于5 mm),组成高程导线。高程导线应起闭于图根三角高程导线(垂直角应有对向观测)点或高等级高程控制点。附(闭)合高程导线的路线闭合差≤±40(mm)。

1.3.2建筑面积测量

建筑面积指在一个建筑中所有由墙体围合的有顶空间(含墙体)的面积。建筑面积的计算依据规划审批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及珠海市规划局于2008年1月印发的《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面积计算以建筑单幢为一个单位,分层计算,住宅、商业、公共设施功能等单元均应单独计算。

面积计算首先要使用报建图纸复印件作为工作用图。在实地对照报建图纸,对每幢建筑物的外部及内部相关尺寸进行详细丈量,并对建筑物的细部构造与报建图纸进行认真比对。对不相符的地方,应现场仔细复核确认,并在工作图上详细的绘制变化的尺寸及注明变化内容。在实地对照建筑物现状,在工作图上分别注明计算100%建筑面积的部位,计算50%建筑面积的部位,不计算建筑面积的部位。记录数据和测量草图应字迹清楚、工整。

在对外业丈量的尺寸数据进行平差整理后,在计算机上用Auto CAD绘制与实地相符的房屋各层平面图。图形要求绘制建筑物的外墙、每户间、户与共有建筑间的墙体,并绘制每户内的内墙。实地与报建图纸尺寸、细部结构不符的地方,要同时采用不同的颜色和线型绘制报建图图形(叠绘),并加注说明报建为什么,现状为什么,由此是否引起了面积计算的变化,增建或减建面积多少都应在图面上加于说明。

如有层高超出《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规定的相关标准(厂房层高超过8米,按两倍计算建筑面积;商铺面积小于150 m2,且层高超过4.5 m的按两倍计算建筑面积;住宅层高大于3.3 m,小于4.4 m的按1.5倍计算建筑面积;住宅层高大于4.4 m的按2倍计算建筑面积)有面积增计现象的,也应在图面上加于备注说明。

在Auot CAD图形中求取每一个图元的面积,通过计算最后算出每户的套型建筑面积、本幢建筑的各功能面积、大于90 m2的住宅面积、小于90 m2的住宅面积、阳台及住宅其它面积、基底面积、总建筑面积等。然后将报建批准的相关指标和验收指标一一对应的填入《珠海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记录册》,形成直观的报建和验收指标对照表供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验收。

1.3.3 竣工规划验收平面勘测图测绘

竣工规划验收平面勘测图主要反映建设单位是否按照规划报建批准的建筑间距、建筑物退让建筑红线、用地红线、小区配置停车位个数、绿化面积等相关规划要素进行实地建设。竣工规划验收平面勘测图在进行测量时,要求各工序必须保证竣工规划验收平面勘测图的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要素完备性、图形质量等质量特性满足国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和《珠海市规划局竣工规划验收现状地形图测绘要求》的要求。

(1)地物点平高精度: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小于0.05 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小于0.10 m;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应小于0.15 m。

(2)竣工规划验收平面勘测图要素分类、代码及分层要求:按南方测绘公司开发的南方CASS9.0成图系统的分层方法进行分层(房屋层、交通层、管线层、水系层、地貌层、绿化层等)。

测绘仪器使用测角精度不低于DJ6级,测距精度不低于Ⅱ级的全站仪,应用南方测绘公司开发的南方CASS9.0成图系统进行地形图编绘。

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数据格式按全战仪测图法成图规定的编码格式,外业数据应及时传输整理和备份。

竣工验收平面图勘测过程中,加强测前第三方向、观测过程中仪器的对中整平、测后归零的检查。针对不同的碎部点采用了不同的测量方法,针对建筑物拐角点、路灯等棱镜无法直接立镜的情况,使用反射片和偏心测量的方法;建筑物顶部的屋檐使用免棱镜红外测距,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确保成果资料精确性。

竣工规划验收平面勘测图中除要按图示要求表示一般的地形要素外,还要求表示用地红线、建筑红线、退让建筑线距离、建筑物之间距离、建筑物至建筑红线距离、用地红线点坐标、验收建筑物主要房角点坐标,室内地坪、室外地坪等特殊要素。

2 三维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技术应用展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城市中各种三维信息的表达与处理日益迫切,不仅需要表达单个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还需要建立整个城市景观模型,并希望利用这些模型进行有关城市的规划设计、应急指挥等工作。

2.1 三维竣工规划验收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

使用Auto CAD对竣工规划验收建筑物的房屋分层图、DWG地形图进行处理。删除不必要的图层,仅保留建筑物、标注、绿地、道路树木以及等高线所在的图层,提取其中的等高线图层,然后对等高线数据进行内插处理,生成地形DEM。把处理好的数据导入到ArcGIS中进行拓扑检查,对那些没有闭合的建筑物轮廓线进行闭合处理,以保证后面的建模可以顺利进行。将处理好的建筑物数据与楼层标注信息进行空间关联,给建筑物赋以楼层属性,并按照实测的建筑高度设置建筑物的建筑高度。从而形成建筑物的平面轮廓数据和高程信息的矢量数据。

对卫星影像进行纠正和投影变换,并使用Photoshop进行调色处理,使其符合美观自然的原则,作为地形纹理或者说是三维城市的“底图”。

建筑物的纹理分别通过近景数码照片提取和影像提取的方式。拍摄竣工规划验收建筑物的近景照片,并在Photoshop中对近景照片进行处理,主要是综合利用裁剪、拼接、自由变换和拉伸等一些基本操作。建筑模型的顶面纹理则是从遥感影像中采集。

最后使用3DMAX等软件将以上数据进行合成,最终形成城市三维模型。这样规划管理人员就不仅可以获取常规的二维审批要素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室内就可以直观、方便的查看竣工建筑物是否按照规划审批方案进行得建设,还可以直观的进行日照分析、净空分析、建筑物外立面设计效果分析等规划审批工作。

城市三维模型的建立,将以全新的方式表达和处理地理空间信息,并且可以实现对城市三维模型库的动态更新,所得数据都是高精度的实地测量数据,对于城市规划管理的项目选址、规划方案评审、旅游、交通管理、领导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结语

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特殊城市工程测量。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城市建设中提供了准确的、可靠的建设项目规划竣工验收资料,也有效的帮助了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审批与监督管理,确保了规划管理目标的实现,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发展。目前,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成果的二维加层高的模式不能充分、逼真地反映现场实景。未来的三维竣工测量技术将为规划竣工验收提供更具体、更详细、理易认知的建筑三维实景,将进一步促进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珠海市规划局.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C].珠海:2008.

[2]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信息集成;建筑工程;风险管理;防范

一、建筑工程风险涉及的相关方面

(一)建筑工程风险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包括三个维度:服务维度,包括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的整个服务环节,工程勘察、设计、咨询、策划、监理、科研、运营、维护、物业、交通、设备管理等各个部分;区域维度,包括土木和房屋建筑区域;风险维度,包括有内部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有组织管理、技术、安全、法律风险等,外部风险有市场、环境风险等。

(二)建筑工程风险严重性评价

建筑工程风险严重性评估,其具体内容包括:风险目标的明确性、可侧量性、不稳定性、现实性等;根据相关风险,结合项目施工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战略计划和方案;综合分析可利用的综合资源,分析战略计划的不确定性。以此推进风险动态评估过程。风险严重性由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量决定,在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中,其工程信息具有独特性与局限性,建筑工程的风险很难用发生概率和损失严重性这两个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一般将风险分为三个等级:风险水平最高、较高、较低。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将风险分为这三个等级,进行分别的应对处理。

二、建筑工程信息集成化分析

(一)建筑工程信息集成化的概念

信息集成化是依托服务对象的需要,以信息为形式,以服务为目标、以网络技术为手段的信息管理方法,将需要的信息资源有效收集并融合,促进信息的动态管理与体系的重构。建筑工程信息集成化过程,是将项目相关的每个子系统与用户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实施统一的编码,实现相同标准的信息服务方式,能够实现对信息的共享,确保各个软件间的相互兼容,并促进工程管理的多元化。建筑工程信息集成包括三个维度:第一、参考信息与建议信息,包括设计、计划、施工等相关信息;第二、建筑工程的产业链环节,包括监理、勘测、咨询等各环节;第三、建筑工程的每个区域,包括土木与房屋建筑区域等。

(二)建筑工程信息集成化的功能

建筑信息覆盖在建筑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包含了建筑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和每项管理业务。在建筑工程管理和服务的每个阶段,各部门、各分项之间都可能存在协调分工、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不同种类和各阶段产生的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项目部分的实施,信息集成能够最大化的突破工程组织限制,实现信息高效传输、完整还原、真实信息收集、引导决策分析的作用,从而有效支持和引导决策者做出分析和决策,也促进建筑项目各阶段工作的顺利完成。信息集成化能够实现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和处理,也能够提供信息存储、检索、分析与反馈,通过收集信息到反馈信息,引导对信息的有效利用,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实效。在工程项目应急决策时,能够快速提供全面的准确信息,使得决策者能够全面了解复杂问题,做出有效决策;在实施预警决策时,通过信息集成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并结合已有项目实际经验作为参考,做出预警决策,信息,将风险控制于未然。通过对建筑项目的有效协调与控制,实现降低工程风险,有效提升工程质量的目标。

三、建筑工程信息集成化风险控制分析

(一)建筑工程信息集成化风险管理过程

建筑工程信息集成化风险监控是指在整个施工项目展开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实现信息共享,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评价,并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处理。尽可能的发现和管理建筑工程整个项目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保障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和质量提升,最终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目标。风险监测和化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实时更新,实施风险监控,需要紧跟随风险化解的进程,采取动态监控、跟踪和过程控制的手段进行。

可以从这几个步骤入手:第一、结合收集的信息,进行参考分析,并对照风险识别图,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技术复杂点、变更因素等进行监测、分析和识别。第二、再结合实际情况和信息,对建筑工程整个项目的风险进行对照、纠正和分析,判别出各个风险潜在的严重性,根据其化解难度,将风险划分为下面三类,一类是已经解决的风险,不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影响的范围内;二类是一般控制风险,风险解决措施尚在研究,需要进一步的实时跟踪与管理;三类是重点待解决风险,会产生新增风险,或者对建筑工程运行过程产生很严重的安全和质量影响,需要决策者和施工者高度重视。第三、根据不同风险的严重,针对性的找出控制其风险的重点解决措施,依据各个阶段各项工作的重点,实时跟踪风险的进展情况、风险等级,并找出最根本的风险产生原因,提供决策者最有用的数据变化信息,以此通过数据信息,挖掘出建筑工程每个阶段和每个环节管理风险的关键举措,提升风险预防和管理的效果。

(二)建筑工程信息集成化风险管理作用

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使得决策者、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专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等都能够及时快速的了解工程运行情况,实时了解风险监控和管理的信息,做出及时决策和应对措施。建筑工程的风险包括安全、环境、经济、法律、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风险,通过对这些方面风险的监控、识别、分析和应对,促进有效组织和管理,并做出高质量的决策,提升工程质量。建筑工程信息集成化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不仅仅能为决策者提供非常实用的信息;也能为承包商给予相关建议,使得承包商能结合参考信息与给予的建议信息,做出更实效的决策和计划;同时,在有效缩短建筑工期、提升工程质量、节约工程建设成本等方面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每个环节和部门间,也能够加强信息共享、分工合作、协调管理力度,促进建筑工程高效、高质量的完成,并达到建设目标。

四、总结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是企业长期稳定生存发展的关键,如果想要提升市场份额,抢占市场先机,就需要从内部和外部风险管理出发,加强风险管理措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也提升综合竞争力。建筑工程信息集成化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它能够通过共享信息的方式,处理和协调建筑工程实施各阶段工作,结合信息收集、快速传递、高效处理、有效存储、实时检索、快速分析与反馈等形式,实现对每个工程管理阶段的风险预测和监控。信息集成化是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优化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关键举措,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及时代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实施信息集成化风险管理是提升建筑企业服务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鹏、谢五平等.信息集成化对建筑工程服务业风险管理的研究[J].中国科技成果,2012(19).

篇4

1.1指数分解模型LMDI指数分解是一类在研究环境问题时被广泛应用的分析工具,为了找到其中哪一种指数分解方法是首选,BWAng在2004年研究讨论了多种指数分解方法的特性进而推荐使用LMDI方法(logmeanDivisiaindexmethod),正是由于该种方法优良的理论基础、适用性、易用性和合理的结果解释等令学者们满意的特性。LMDI各个变量的定义如表1。根据表1中的变量定义,ΔPE代表末端治理效应和资源循环利用效应之和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ΔPi代表清洁生产效应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ΔPs和ΔPY分别代表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如果某种效应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那么P是负值。目前,工程技术减排措施主要分为3类:末端治理、资源循环利用及清洁生产技术。因此,LMDI方法中的PE(末端治理效应与资源循环利用效应)与PI(清洁生产效应)的加和就可以表示工程技术对减排的贡献量。根据式(9),让计算一段时期内工程技术对污染物减排的贡献成为可能。

1.2工程技术减排贡献度概念模型根据图1所示,人类活动可以直接通过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影响环境。其中,因为增加了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人口增长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负面影响。在经济增长方面,由于高收入人群对环境质量往往具有更高的要求,而低收入人群则更看重经济收益,从而导致了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正面效应,而在发展中国家却产生负面影响[12]。科技进步能够提升人类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对改善环境质量起到积极的贡献作用。对于中国而言,只有科技进步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科技进步的减排贡献利用IPAT计算得到。科技进步在改善环境方面的措施包括工程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和监督管理。工程技术则包括末端治理、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三方面影响因素,通过LMDI计算这3个影响因素的减排效应从而得到工程技术的减排贡献。LMDI计算结果在IPAT计算结果中的比重代表工程技术在污染物减排中的贡献度。

1.3化工行业相关数据本文中,“十一五”期间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13],见表2。

2结果与讨论

2.1科技进步对典型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环境影响方程IPAT中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荷体现在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三方面。根据公式(2),“十一五”期间人类活动造成的化工行业COD和SO2排放量分别为-10.64万t和-17.89万t,即人类活动对化工行业污染物指标的减排有所贡献。逐年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化学需氧量减排方面,在2008-2010年期间人类活动的贡献作用逐渐减弱直至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二氧化硫减排方面,人类活动的负贡献则出现在2009-2010年期间。“十一五”期间,人口增长造成的化工行业COD和SO2排放量根据公式(3)分别为2.337万t和5.471万t,逐年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对环境产生了相对较小且稳定的负效应。2006-2010年间,中国人口增加了0.033亿,但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使人口增长体现出相对较弱的环境负效应[10],最终体现在较小的化工行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上。此外,如图2中所示,人口增长造成的污染物排放远远小于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影响,这符合Liddle[14]提到的人口增长在发展中国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于经济增长的结论。“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造成的化工行业COD和SO2排放量根据公式(4)分别为104.81万t和245.38万t,对环境产生较大的负效应。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环境污染程度随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上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环境污染程度则逐渐下降[15]。根据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正处在倒U型曲线的前半段,两者之间巨大的矛盾与冲突不能简单依靠停滞经济增长缓解环境恶化或快速发展经济将倒U型曲线尽快带入后半段来解决。一方面还需缓解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带来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也绝不能轻视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潜在的反作用[16]。“十一五”期间,科技进步对化工行业COD和SO2的减排具有相当大的贡献,根据公式(5)减排量分别为117.79万t和268.74万t,如图2所示,科技进步的减排贡献量具有与经济增长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同的变化趋势,进而削减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对环境产生的负效应从而保证了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人类活动在“十一五”期间整体维持了正面的环境效应。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中还提到,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人类活动的环境污染成正比例关系,根据2006-2010年间的经济数据,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7%、23%、18%、9%、18%,在2008年后急剧下滑甚至跌入10%,而正是2008-2010年间,人类活动在化工行业COD和SO2减排方面的环境贡献逐渐减小,直至呈现出负面效应。

2.2工程技术对典型污染物的减排效应根据公式(9),“十一五”期间,工程技术对化工行业COD和SO2的减排量分别为90.77万t和208.85万t,工程技术在科技进步中的减排贡献度分别为77.1%和77.7%,超过2/3的比例体现出了工程技术在化工行业污染物减排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监督管理并未发挥明显的减排效应。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大部分化工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专业化水平低、规模效益差,因而造成竞争力弱、污染治理能力差、低产出以高污染为代价的产业结构问题。而监督管理落后则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过分强调投资和技术,使企业看不到或不愿看到由于监管落后造成的巨大浪费和污染。根据计算结果,“十一五”期间工程技术中的末端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分别对COD和SO2发挥了25%和38%的减排效应,清洁生产发挥了75%和62%的减排效应。从图3可以看出,2006-2010年间,除了2009年清洁生产的减排贡献为负值以外,清洁生产在工程技术中占据比较明显的贡献比例,这说明清洁生产在化工行业污染物减排方面具有显著成效。2009年清洁生产呈现出的环境负效应可以由学者Hicks等[17]的研究解释,研究表明中国的清洁生产被很多限制条件制约,包括有限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这些限制条件归根结底都与资金投入有关系,而根据上文中提到的,200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9%,达到“十一五”期间最低,这对于清洁生产的直接影响就是减少了该年的资金投入。然而国家在2009年的节能减排计划仍需要完成,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方面要比2008年降低3%,因此,无形中提升了末端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在减排中的重要性,此外,末端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也具备自身优势,即相对于清洁生产较低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对于化工行业而言,清洁生产是一条协调生产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推行清洁生产不仅能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具备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我国化工企业注重规模效益的生产经营模式和末端治理的污染控制方式,导致单位产品物耗、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在原料深加工、物料循环重复利用、废物综合利用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仍然具有巨大的清洁生产潜力[18]。化工行业应该依据清洁生产的理论,按照资源最优化、消耗最小化、过程无害化、技术可行化的要求,积极推进化工清洁生产,合理规划化工行业发展,控制和减少化工污染,推进绿色化工战略的实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化工行业清洁生产推广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9]:资金、技术瓶颈阻碍清洁生产技术的采用;中小型企业污染防治困难;地方环保部门及企业领导认识不足;激励措施不到位等。所以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转变观念,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努力推动和完善清洁生产相关政策。

3结论

篇5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network lab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 system of network engineering. They need multi-research, feasibility studies,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rational planning of their needs.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lab based on engineering are to provide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practice sites for students to achieve quasi-corporate environment. Post-graduate students can quickly meet the business needs of the knowledge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关键词: 工程化;网络实验室;工作过程

Key words: engineering;network lab;working process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153-02

0引言

目前全球范围内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二次产业转移浪潮正席卷而至,以互联网和物联网为代表的IT行业,其发展前景已成朝阳产业之一,网络人才成为目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最紧缺的人才之一。

Forrester公司统计,到2012年,中国市场对于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将高达130万,在未来的5年内,中国市场对网络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因此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未来的人才需求尤为重要[1]。

1网络实验室建设的作用和地位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符合计算机网络课程本身的特点,该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而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很多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必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提高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2]。

教育专家认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有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而基于工程化的网络实验室建设和实施,是提供学生实现准企业环境的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和实习场所。

2网络技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许多高校中的网络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调研,总结网络技术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缺少与理论教学紧密配合的必要的实验环节,因此学生能实际动手的机会很少,很难将抽象的协议应用与实际网络环境联系起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目前企业的需求。

也有一些高校在实施网络实践教学时,把实践重点放在windows网络的基础应用上,如简单服务器配置,或某一特定网络产品的使用,如网络硬件的集成与安装、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等。实验内容陈旧,不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 (设计的实训简单、不系统、随意性大)。缺少进行实践的相应实验环境(硬件成本高)。实践教学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式呆板、机械)。因此探究新的网络技术实践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下面谈谈我校网络技术实践教学中的经验。

3科学规划实验室的建设

建设网络实验室要有符合学院人才培养的目的,专业人才岗位需要,因此在建设网络实验室是应注意以下两点:

3.1 以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来设置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2 重视工程化的网络实验室建设实际情况:投资大、设备多、结构复杂,布局多样等特点[3]。因此在建设实验室时,就考虑到:投入使用应具有先进性、系统性、社会性、前瞻性,发展趋势、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社会效益等,使网络实验室建成后充分发挥工程化教学、科研应有的效率[4],并且建成后的实验室设备应能在5年内适应网络工程发展的要求,因此基于工程化的网络实验室建设所用设备情况应考虑到超前性,其配置清单和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

4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内容―面向工程化的实训项目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有了好的硬件实训条件,还要设计和规划好切实可行的实训项目。我院在建设网络实验室时就考虑到,培养学生面向企业的岗位需求的技能,从“建网、用网和管网”这三个方面进行网络实训项目的开发。我们立足校园网,着眼企业网,因此,以构建我院校园网为教学实例,把构建校园网作为一个工程,根据这个工程要求,把它分成构建办公室网络等7个项目,其中每个项目又可分成不同的任务,如图1。

5建设后的教学效果

我院是H3C网络学院,在实践中聘请H3C网络工程师作为指导教师,辅助以学校中青年教师的配合,边学习、边管理,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图1所示的任务驱动教学、分组实验教学、实实在在的案例教学法等方法的综合利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做中学”、“用中学”、“练中学”中获得组网、用网、管网的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毕业后的学生能很快适应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英.“新四代网络实验室”助大学培养实用人才[J].计算机世界,2010年4月26日第056版.

[2]赵乃东.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方案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9).

篇6

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考研成绩查询入口

考生如对考试成绩有疑义,可申请成绩复核。根据有关规定,成绩复核只核查考生答卷是否有漏评、加分错、登分错,不重新评阅答卷;复核结果只向考生提供所复核科目成绩总分,考生本人不得查阅答卷。

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复核可于2月5日—6日,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站(shmeea.edu.cn)进行网上登记(不再接受现场登记)。

篇7

关键词:网络技术;建设工程;使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rough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network planning technique application not ideal reason analysis, and network planning technique in China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est model is discussed.

Keywords: the network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project; use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额巨大、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建设工期较长、整体性强、具有固定性等特点。传统的静态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网络计划技术作为一项动态的管理技术,能根据不断变化的项目内外因素,及时做出优化与调整。以保证工期计划和成本计划的顺利实施;网络计划通过时间参数的计算,清晰地表明各项工作对紧后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合理安排各工作的实施时间和机械设备的进场时间,以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确定,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的依据。

网络计划技术广泛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各个领域,尤其应该作为在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工程索赔的管理工具和理论依据,广泛进行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已被许多国家公认为是当前最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职业资格考试中也会常常考到,也充分说明了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建设工程的重要性。通过国内外大量施工实践证明,如果能够很好的使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与管理施工进行很好的结合,能够缩短工期20%,降低成本10%左右。但是在我国建筑业当中,使用情况却不是很理想,笔者所经历过的多项工程项目,以及所了解到的工程项目,对网络计划技术使用都不是很好,以下通过调查笔者进行分析总结。

1、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多年来,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对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普遍性不高,针对应用水平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并得出了研究成果。结果资料认为,造成网络计划在我国应用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工程设计多变、工期的确定受到行政干扰的比较多、工程进度付款能够很好的与网络计划联系上、工程款拖欠严重以及企业自身素质差等原因。如果消除了以上原因,我国的网络计划应用现状必将好转。然而,专家们并没有完全揭示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五十多年不能推广的最根本的原因。

2、网络计划技术在中国建筑业发展应用的最佳模式分析

2.1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我国于1965年引进网络计划技术,1991、1992年才了行业标准JGJ/T1001-91,《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和《网络计划技术》(术语、画法和应用程序),2000年新颁发了JGJ/T121-99,《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代替了原标准。这些网络计划技术的标准化文件在促进网络计划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该一系列的标准都是推荐性的,没有配套的法令,更没有建立了网络图编制和管理的专门机构,使得我国网络计划技术推广无力。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在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措施如下:

(1)社会培训,领导当先。加强对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培训,增强他们对网络计划的重视。

(2)专设部门,法令齐全。结合我国建筑业的实际,加快建筑工程网络计划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颁布法令并设置奖惩办法,这是进行网络计划技术推广的基本工作之一,有规定就要落到实处,这是先进技术顺利实施的保障;另外,应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网络图编制和管理的专门机构,加强服务和监督检查,在还没有尝到该技术的甜头的时候,就应当对企业形成一定的压力,帮助他们渡过困难期。

(3)公共项目先行,做好示范。政府应该起示范带头作用,在一些公共项目中率先实行网络计划实施研究。

2.2积极培养网络计划技术需求市场

体制和认识上的误区束缚着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企业没有经营自,所以网络技术作为一项计划决策技术,缺乏其生长的土壤,只是在少数领域发挥了一定作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企业经营自的逐步放大,直到今天的企业行为市场化,可以说体制上的阻碍已经完全解除,网络技术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了,但由于企业认识上的误区,网络技术仍然不能获得发展。企业认识上的误区表现在:从技术的角度看存在重视硬技术,忽视“软技术”的倾向;从行为的角度看,存在重视“市场发展”行为,忽视“内部管理”行为的倾向;从决策的角度看,重视“获得生意”机会的决策,而忽视“即得生意”机会的决策。这样,网络计划技术作为一项内部管理技术,操作性决策技术,很难引起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领导者的重视。自然地就阻碍了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应当加强对企业领导层的培训,只有提高了领导意识,才能使整个企业重视;同时,对业主的培训也可以增加对新技术的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业主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不知道网络计划技术,更没法理解该技术的先进性。我国特有的买方市场决定了业主在推广先进技术方面的特殊地位。通过宣传与培训,让业主知道网络计划技术能够为其带来巨大效益,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甚至主动要求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在项目中实行网络计划管理;另外,施工单位也可以主动提出应用该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共同的需要将会进一步推广网络计划的应用。

2.3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基层行业协会,形成认证制度

目前,我国高层次网络计划管理人才缺乏。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教育力度,工程类院校大都开设了类似课程,预算员、施工员、造价师和建造师考试也已经开展多年,可以说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大批管理人员都经过了基础理论培训,只要进行简单的指导,进行计划的日常管理已经没有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既能精通技术又能精通管理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十分匮乏,各级政府和协会应当加强活动,通过组织研讨班等方式,联系工程实践和我国实际,为各施工单位培养实用型计划编制和控制人才。

2.4建立行业协会和企业信息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日益提高,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建造和生产过程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进度管理人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熟悉和了解项目的情况,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和信息;另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也要求管理人员快速做出反应。因而,除了要求管理人员掌握必要的项目管理软件以外,还应当借鉴已有的经验教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立详细的基础数据库显得十分重要。数据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行业协会应当建立基本的原材料、人工、机械和工期等详细的数据库,并不断更新,供协会会员了解平均消耗水平使用;第二层,大型公司还应当对已完成的项目建立一个详细的、完整的数据库,并注意对已完工程进行施工项目管理后评价,作为公司管理人员内部参考,由于切合地方和公司实际,将会进一步提高进度管理的效率。

3、网络计划在我国的应用展望

网络计划技术是当前最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成功采用数十年,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成效。我国研究网络计划也已经五十年了,推广阶段也已经历十数年,虽然效果不尽人意,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已经有了完备的理论基础,也有了大批具备网络计划技术初步技能的技术人员,只要给以实施的环境,网络计划技术必将像雨后春笋,遍地发芽。我们建议,该是政府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 卢向南.网络计划技术在大型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 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0(03)

篇8

关键词:房建工程;造价;作用;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造价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房建工程经济效益

在对房建工程进行施工之前,通常需要开展造价预算审计工作,审计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施工方合理安排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也可以起到顺利筹集资金的作用。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预算,可以将材料用量以及机械设备用量等计算出来,施工方就可以根据计算结果合理运用施工技术、安排施工进度以及开展相应的核算,从而确保有效控制成本以及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

2、有利于顺利开展招标、投标工作

招标以及投标是建设公平、公正市场机制的必要条件,在房建工程的投标以及招标工作中,投标报价以及招标标底是两项不可或缺的内容,为了保证报价以及标底的合理性,则在进行招投标之前必须编制造价预算计划。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必须重视工程造价控制以及预算工作,从而保证有效开展招标及投标,并由此提升工程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竞争力。

二、房建工程造价的优化措施

1、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的优化措施

决策阶段主要是对建筑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筛选或决定的阶段,也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论证,合理的建筑造价是建筑工程项目决定的前提和基础。在决策阶段实行的时候,相关人员应多收集相关建筑项目资料,对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详细的研究,有用的资料要通过文本形式对文件进行存档,可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在建筑工程决策阶段,建筑企业要建立投资造价和风险评估的机制,以防止建筑过程中出现风险时无法快速解决,导致建筑工期推迟。最后还要建全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建筑项目获批后,从经济、技术两方面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优化措施

设计阶段主要是对整个建筑工程做的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设计阶段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从招标过程中来引入设计方案。以下从三点概括了,设计阶段过程中各环节对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2.1严格拟定设计招标制度方案

建筑工程项目获批后,建筑企业要对招标程序,拟定合理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以公平竞争为前提进行招标。建筑企业在评选招标时,要注重设计的方案进行考核,通过对整个工程的造价和技术来衡量方案的可行性,还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指标的权重,从而选择合理的经济设计方案,这样有利于更好的降低工程的造价。且在设计招标方案时,设计人员首先要明确其目的,还要结合建筑工程的操作程序,制定合理的中标规范,以确保在符合相关规定后,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控制和管理。

2.2严格实施限额设计和标准设计方案

在设计阶段,确定项目招标合格后,按照建筑工程的规模、内容和合格标准,要对整个工程的造价,实行工程限额设计方案,且要以可行性的工程为限额设计的基础。限额设计的方案主要用于,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时,能够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而在设计阶段的标准设计方案,是依照工程的相关规定,对设计方案进行的编制,而且标准设计方案还可长期的循环使用。所以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严格实施限额设计和标准设计方案,可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3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

在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方案实施进行之前,设计人员还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这样可有效的控制投资的额度。设计人员对方案进行优化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主要以到最先进的技术与工艺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优化调整设计方案来保持平衡的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性价比例。

3、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优化措施

实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时,要严格控制造价要求对工程进行管理,可通过对工程量的造价清单相互对比,来选择合适的中标单位。而工程量的造价清单方式是由招标单位向投标单位提供造价清单文件,清单文件内容包括对造价额度、现场施工情况及建筑质量要求等多方面都要详细的概括。而投标单位要结合市场价格标准和建筑企业定额条件进行招标信息。的招标信息可根据辅助部门提供的耗量造价来编制招标内容,整理清楚后就可把招标信息文件发放给投标的单位。投标单位在接到文件后,还要对招标文件内容详细阅读,以防止文件内容出错或不合理,如投标单位发现文件内容有问题,可询问招标单位,但不能私自改动文件内容。投标结束后就要进行评标环节,在评标过程中评定人员要根据有科学性的相关标准和技术方法进行评测,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另外,招投标单位还要对投标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查,通过对信誉度、财务状况等实地的考察,以防止低劣投标的单位参与,从而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

4、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优化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好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为了能更好的管理施工阶段工序。以下,通过对施工现场、工程签证、设计方案和文件合同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了合理的控制。

4.1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采取有效的方案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可有效的控制估算外的费用支出。在对施工现场管理时,建设单位也要配合做好组织设计工作,且要从人、财、物三方面考虑安排工作。通过有序的安排,有利于施工的进度提高,工程的质量也有所保证。其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求有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来完成相应的建筑工序,且管理人员还要要求施工人员持上岗证作业,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质量问题。其次,因为建筑材料的造价费用是整个建筑工程最大支出出口,所以相关人员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没问题的情况下,对材料成本进行控制。并还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防止材料的质量不合格造成返工,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进度。最后管理人员还要制定合理的方法,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起到造价控制的作用。

4.2加强签证管理

在建筑施工阶段,签证环节是确保建筑流程正常施工的前提。对于签证要加强施工设计的图纸准确客观的进行,结合相关法规来办理签证,且还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工程质量等工序的管理。如果进行的是现场签证形式,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的地点、施工的时间和数据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以防止签证内容更改,造成施工过程出现问题。

4.3降低设计变更的次数

对设计图纸进行更改,容易造成建筑工程造价难以控制。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降低设计图纸的变更次数,首先要监督施工单位在建筑过程对设计进行更改,相关人员还要对较大的变更设计,进行详细的核算,以保证工程的造价成本降低。

4.4加强建筑合同的管理

建筑合同是确保建筑工程可以依法的进行,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通过加强合同的管理,不仅可以保障施工合法、合理的进行,还能维护建筑企业与施工人员的利益。在双方签订建筑合同后,双方应要认真的保管文件合同,对合同的执行力度相关人员还要进行监督,以免影响工程的造价,加强合同的管理有利于施工过程出现问题后可以顺利解决。

5、竣工阶工程造价的优化措施

对工程竣工阶段进行交接,主要是以建筑的定额、材料的价格、结算的标准来进行工程的造价的结算。且工程的竣工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环节,所以管理人员要详细的阅读竣工结算书,防止造价重复计算或漏算发生,导致工程造价成本提高。且还要做好工程结算的文件档案,清楚的标明工程量的增加和减少因素,避免后续双方发生争执。

结束语

房建工程造价管理的涉及面较广,难度较大,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通过政策引导,提升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其他相关部门大力配合,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实践;研究

将先进科学技术理论转化到生产实践中以实践为核心,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正是化工原理课程基本目标,也是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后备人员的具体要求。农业院校中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弱项,我们依据化工原理的课程的具体内容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和专业发展的特色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

1教师的指导思想

在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农业工厂化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有工程学方面的思想,而化工原理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个学习实践过程。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与创新思想为主,以教师引导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就目前已经实行的教师的指导方式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1)课堂直接讲解。将课程设计的步骤采用课堂讲解教学的方式,利用适当时间,集中给学生讲解课程设计的机理和原理,同时讲解机理与原理在相关实例的具体应用。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容易接受,参照实例完成设计比较顺利、比较容易地进入设计、出现问题较少,学生比较适应该方法。不足之处是学生依赖性强,主动学习差。(2)开放式。这种方法基本放弃课堂讲授,学生通过提供的参考资料的学习,根据自己的思路来解决设计中涉及的每一个问题。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设计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种做法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教学方法的转变使他们难以接受,表现比较茫然,手足无措,通常在设计的第一天,同学们进入实质性设计的较少。直接请求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或者设计方案比较粗糙,不合理。这个过程花费时间较多。教师需要耐心的将学生的被动性学习方式引导到主动性学习的过程中。

2建设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

提高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平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学指导队伍的建设问题,建立一支高素质精通化工设计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保证课程效果的前提条件。因此,指导教师成员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组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引进了从事一线设计工作多年,设计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学生课程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在设计课程中常见问题给以解答,及时更正,良好的规范了学生在设计课程中操作。指导教师在学生设计过程中也不断查漏补缺,对化工原理课程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整理,并且在教学组中进行相关讨论进行解决,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

3结合专业特色设计题目的设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本身具有特殊性,学生要完成设计任务,必须对化工单元操作、生产工艺等有深刻了解,除了所应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设计技能,与课程设计相关的知识不可能完全通过课堂教学获得,而必须通过生产与教学实习和学习,不断实践才能积累。因此,通过工厂现场教学,使学生对化工单元操作、生产工艺和设备衔接等有个初步的认识。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应不强化向学生灌输工程学观点,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认识单元操作和工艺过程特点,善于全面面考察问题和分析解决设计中的问题。为今后毕业与走进实际生产工作开展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一次真实训练。在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应尽可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剖析、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4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

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使用以及对工程观点的深刻认识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合理的对学生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采用综合评价比较合适,为此我们采用评定课程设计有几个部分:(1)考查学生的课程设计过程:检查学生对相关参考资料掌握情况,在设计室进行设计活动,教师随时随地掌握不同学生的设计进展和碰到的问题,彼此交流讨论。通过学生的设计,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对能按规定对学生进行考勤,对能够按照要求基本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计入平时成绩。(2)对学生撰写课程报告的评定: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必须撰写课程报告,对设计及工艺过程进行计算,并画出单元设备装备图和工艺流程图,得出设计结论并对课程设计进行小结讨论,提出设计过程不足之处和提出改进途怪。该部分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与具体表现。(3)考核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细节把握:在具体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是初次进行工程类课程设计,所以我们通常都是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强化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规范性,减少随意性。

5结束语

根据社会发展要求与专业课程的需要,选择符合专业特色恰当的化工原料设计课题,加强专业特色、工程特点、知识的积累、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指导。提高了课程设计的效果,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工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对社会有生产实践与管理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的目标。

作者:张建峰 朱学军 张洁婧 胡可心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瑞江,张业旺,李红霞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02):92-94.

[2]王任芳.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04):325-326.

篇10

【导语】

各位硕士考生:

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调整近期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安排的通知》(市研招办〔2020〕2号)相关要求,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时间调整为2020年2月20日。后续具体安排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及研招办微信公众号。

北京化工大学研招办

2020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