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人心理辅导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心血管病;护理管理;效果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心血管病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工作节奏的增快,日常生活中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减少、不良生活方式增多、日常节奏加快以及社会心理压力加重等问题越来越频繁,这些因素容易引起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的发生,而血压、血脂、胆固醇恰恰是血管病变的主要驱动力,其水平的增高易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并趋于年轻化。如何通过有效地干预手段来预防控制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护理人员要准确把握患者的疾病特点及心理特点,通过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本研究以2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我科住院的2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符合研究纳入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多样式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其中观察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35~77岁,中位年龄57.5岁;疾病类型:31例冠心病心绞痛、33例高血压、16例心肌炎、10例心肌梗死、6例心肌病及4例高脂血症。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35~77岁,中位年龄57.5岁;疾病类型:35例冠心病心绞痛、42例高血压、10例心肌炎、6例心肌梗死、4例心肌病及3例高脂血症。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由责任护士承担,向患者简单讲解高血压病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等一般性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服务方式如下。
1.2.1健康教育指导
为了提升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需要加强老年人的认识,提高老年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正确认识,才能够实现更好的疾病预防和管理控制,采用口头宣教方式,加强图片宣传,及时对患者开展心血管疾病及其相关的教育工作,提高老年人的正确认识,从而能够在生活中尽量避免一些影响因素,保持情绪良好,降低疾病发生率。患者从入院开始即由老年资护士担任的健康教育专职护士建立档案,运用多样式健康教育辅导,协助患者掌握预防控制心血管疾病的自我管理方法。(1)建档式健康教育:专职护士根据实验组入选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年龄、病程、家族遗传史、发病时间、用药情况、并发症、潜在疾病、自理能力、社会背景、心理状态、合作程度、文化水平等建立个体化档案。通过对患者发病情况的初步了解选择有针对性的多样式健康教育指导。(2)辅导式健康教育:专职护士针对老年患者制订合理用药,规律生活,适量运动,合理膳食等辅导方案:①遵照医嘱规律服药,不自行加减药量及停药,定期就医复诊;②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心绪平和稳定,避免情绪激动;③日常生活规律合理作息,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运动强度指标为运动后心率增加20~30次/min,频率为每周3~5次,每次30~60min;④控制饮食戒烟限酒,饮食以清淡为宜,钠盐的摄入限制每日3g以下,少加工食物。(3)互助式健康教育专职护士组织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结成帮扶互助小组,学习高血压防治保健知识,彼此分享疾病自我管理的经验和体会,提出问题共同探讨。互相督促,互相鼓励,邀请血压控制良好,生活习性健康的患者进行传、帮、带,共同掌握疾病用药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
1.2.2饮食护理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保持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根据患者日常的饮食习惯以及营养物质需要,能够做到定时、定量、少吃甜食和油腻的食物,多食一些零食或者是素菜之类的,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1.2.3运动锻炼在锻炼开始前,康复科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确定患者的运动量,制定完善的运动计划,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的运动计划,帮助患者去执行,控制好运动节奏和运动量,实施安全锻炼,同时在运动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进行运动,将运动量逐渐从小变到大,调整运动结构,提升运动效果。
1.2.4心理疏导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且病程较久,在护理工作开展时,心理是一个影响患者病情康复和治愈的重要因素,经常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大的不良影响,针对此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加以正确认识,针对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及时的加强心理疏导和说明,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不佳情况,能够及时的加以指导,鼓励患者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保持心态良好,提升自控能力,做好心理自我管理,护理人员同时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指导措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遵医程度,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高效。
1.2.5用药护理在用药方面,护理人员需要监督和保证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将有关的用药记录和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做好记录,从而选择适合的用药方式,提升药物疗效。
1.3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现场调查,主要包括服药、生活方式、门诊随访3个大项,每项3个小项,每个小项计1分,得分越高证明患者依从性越好。生活质量量表:本研究采用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即SF-36量表进行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属于普适量表。该量表可用于普通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信度、效度和反应度良好。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组护理干预前后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干预前患者依从性各项指标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干预后患者依从性各项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前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环境因素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干预后患者依从性各项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会对其疾病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临床护理过程中要实施有效地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可有效排除其心理障碍,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健康教育指导是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前提。可以帮助老年患者正视疾病,纠正不良生活习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科学管理自己的晚年生活,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随着心血管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专科护士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心血管疾病治疗护理的前沿理论知识,并且学以致用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我科室结合相关资料探索开展多样式健康教育模式,由资深护士担任健康教育专职护士与老年患者开展一对一教导学习,通过疾病知识指导培训等多方面干预,达到全方位调整老年患者的自我健康行为。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是行之有效的健康干预新模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老年患者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等因素都有一定程度的退化,具有特殊性。需要健康教育专职护士在教导过程中针对老年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科学制定个性化教导方案,让老年患者从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到身体力行的实施健康行为,有效的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护理干预过程中,护士要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向患者介绍治疗过程,使其了解心血管疾病是可以康复或得到控制的,因此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负面情绪,分析心理问题的发生原因,对其进行耐心开导与宽慰,为其提供精神支持,缓解其精神压力,提高治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篇2
建立稳定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应在对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和成本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需要支出的公共养老服务费用,列入年度预算;根据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状况以及养老服务扩展需要,确定养老费用的年度增长目标,并以规划或立法的形式予以明确;公共养老服务费用应由省级政府与市、县政府共同承担,并争取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政府投入应以满足特定人群(“三无”老人、高龄老人和需要特殊扶持的老人)的基本需求为目的。建立养老服务工作专项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并根据老年人增长比例等情况每年适当递增。依据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目标管理考评结果,建立奖励机制。对各级政府养老服务工作实行考核,并通过以奖代拨的方式予以补助。此外,要加大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建设的扶持力度,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范围及力度。按照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加大政府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并改革和完善财政投入方式,提高投入效益,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
健全保障体系
1.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覆盖面是构建江西养老保障体系的首要任务。当前应把扩大覆盖面的重点放在工业园区、民营企业、灵活就业人员,确保到2015年做到应保尽保。
2.扎实推进“新农保”试点。一是在全覆盖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保险费的收缴档次。一般农民最低缴费标准应以达到领取年龄时,领取养老金标准不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基数。二是准确设定财政补贴标准,农民多缴财政多补,充分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三是用好补缴政策,充分体现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对试点时已达到领取年龄的参保人,可根据年龄进行适度补缴;距离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予以补缴足15年。这样才能提高待遇和保障水平,才能达到保障效果。
3.提升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一是要明确农村敬老院性质。农村敬老院应该成为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依法赋予其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明确资产产权归属,保障其独立开展业务活动,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二是要确保“五保”经费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30%~50%,同时通过募集、慈善等渠道,积极扩大资金来源。三是对敬老院的房屋要定期维护,确保老人安全。四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工作、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到农村敬老院服务。五是从长远看,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布局,在区划调整、拆迁安置的基础上,将一个地区的敬老院整合成若干个农村养老机构,扩大规模,进行规范化设计建设,内部布局拉开档次,使之适应农村不同层次的老年人居住。
4.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各级政府要十分重视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与保障,成立农村老年社会组织,帮助留守老人解除后顾之忧。
5.逐步实现高龄津贴全覆盖。力争在2015年实现全省80岁以上老人分档次享受高龄津贴,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不断提高津贴标准。
6.做到不同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从现在起就要谋划不同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其中包括“新农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的衔接。
7.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以房养老”也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金融机构,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1]建议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在南昌、九江、赣州等城市开展试点,2020年在其他城市全面推行,2030年在全省城乡全面推行,以辅助解决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提供法律保障
1.出台符合本省实际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细则》。在国家没有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出修订前,江西省有必要出台(或修订)符合本省实际和司法实践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细则》,以应对快速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2.建立法律援助平台。公民养老权作为一项法定权利,权利的救济离不开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一是为养老权诉讼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负责解答老年人的法律咨询、指导老年人办理养老权诉讼案件。二是建立老年人维权诉讼费用减免制度。三是树立诉讼服务意识,加快基层司法制度改革,建立便民诉讼机制。对老年人的诉讼案件采取灵活开庭形式,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实行上门开庭,加快案件的裁决,加大对养老权案件的执行力度。[2]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1.保障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把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规划。对纳入建设规划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优先审批,并在下达给各地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给予优先安排。乡(镇)村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经批准可以使用集体土地。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对闲置厂房、民用设施改(扩)建来办民办养老机构。新建住宅小区要按30平方米/百户的标准配备养老服务用房。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对纳入规划建设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应采取行政划拨的方式供地,并优先予以保证。对不具备划拨用地条件的,也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供地,但应严格审批,确保土地真正用于养老事业。
2.减免养老服务机构相关税费。对经民政部门审批认定的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营业税,暂免企业所得税,暂不征收自用房产、土地、车船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免收城市人防建设资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新型墙体基金、教育地方附加费、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绿化补偿或占用绿地费。对卫生防疫、物价、消防等部门的相关年检收费给予适当减免。暂不征收污水排污费。减半征收人防建设费、义务植树费、房屋产权登记费。用电、用水、用气按民用价格缴费,使用固定电话执行住宅电话交费标准,有线电视减半收取初装费,收视维护费按居民收费标准收取。
3.对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的财政投入,列支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公益金相应配套。按1∶10的比例配备农村敬老院工作人员,明确其工资来源渠道,提高其工资标准,省财政给予相应补助。在满足公办养老服务对象入住的前提下,允许公办养老机构为社会化养老服务。积极探索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对象到民办养老机构养老的新途径。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省市县有计划地安排建设一批重点养老服务项目。积极探索公办民营的路子,加快内部管理、用人用工和分配制度等改革,完善运行机制。
4.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建设和运营补贴。对按标准建设、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证书》的民办养老机构,由省财政给予补贴。对用房自建且建成投入使用的,按2000元/床位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对用房属租用且租用期在5年以上的,按核定床位数分5年给予100元/年•床位的租赁补贴;对已开业运营的,按入住老人实际占有床位数给予600元/年•床位的运营补贴。市、县(市、区)财政也应给予相应补贴。对接收安置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的民办养老机构,当地政府按规定标准支付供养对象的生活补助费,并按自费最低标准酌情给予补差。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所办医疗机构已取得执业许可证并符合资格条件的,按有关规定申请并经批准后,可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5.对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建设进行扶持。要完善现有社区养老服务网点的基础设施,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结合城乡社区建设,新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具备生活照料、文体活动、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功能的示范性社区老年服务中心。采取财政补助新建网点、购买公益岗位、提供服务场所等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家政服务企业等社会力量兴办居家养老服务业。对按规划和标准新建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点,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所在市、县(市、区)财政给予相应配套补助。
建立老龄事业制度评估体系
评估具有监测、评价、导向、纠错等功能。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有必要建立老龄事业制度、政策评估体系。
1.出台老龄事业制度、政策评估指标体系。
2.委托独立的评估机构,根据评估指标对老龄事业制度、政策的执行、落实、效果进行评估。
3.评估结果反馈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供相关职能部门调整政策、修订制度、进行奖惩时使用。
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共同应对
人口老龄化是全社会面临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形成合力,共同应对。
(一)整合为老服务资源,建设养老工作队伍
养老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为老服务资源也分布于民政、妇联、工会、文化教育、劳动人事及企业等各部门,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为使这些有限的为老服务资源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必须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把各种社会资源和已有的各种服务整合起来,涉及部门之间的协同,应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老龄机构),协调、整合各类服务资源,盘活闲置资源,连通所有为老人服务的社会机构(医疗卫生资源等)和专家。比如,整合民政部门福利服务资源与卫生部门医疗保健服务资源,发挥区域内养老机构与综合性医院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指导和辐射作用。建设专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把建设养老服务队伍与促进社会就业结合起来,将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与再就业培训体系,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工资水平,落实社会保障待遇,促进养老服务队伍稳定。鼓励城镇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户、长期失业人员、低保边缘户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到养老服务机构就业与再就业。积极发展志愿者队伍,探索建立义工服务时间储备制等互助服务体制。组织实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推进养老服务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和专业职称评定等工作,实行持证上岗。
(二)发展涉老教育事业
1.发展老龄教育事业,实现“老有所学”。设区市2015年前至少要有一所政府资助的老年大学,街道要有老年大学的分校,社区要有教育培训机构;政府要加大对老年教育培训的投入,尽量做到无偿或低偿,以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学”的需求。2.学校应开设为老服务专业。相关中专和综合性大学都应开设为老服务的专业,如老年心理、老年营养与膳食、老年护理、老年社会工作等专业。目前我国有失能和半失能老人3000多万,按照1∶3的比例,大约需要养老护理人员1000万左右,而全国现有养老护理人员仅30多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不足10万人[3]。学校开设为老服务专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养老护理专业化、职业化的需要,此举在提升老年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可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3.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2011年7月1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力争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全科医生的服务。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我们应该加快培养全科医生的速度,在专业院校扩大全科医生招生比例,提高在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待遇。
(三)把心理慰藉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
精神健康是老年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全社会应当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精神健康是衡量老人“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生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的。维护老人精神健康的意义,丝毫不亚于为老人提供经济生活保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建立老年人心理慰藉体系,在社区建立老年人心理咨询机构,成立针对老年人的心理辅导队伍,制定老年人心理干预方案,宣传老年心理健康教育,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四)整合社会资源,提高为老服务水平
江西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点就是“未富先老”“未备已老”,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养老机构、设施、人才等都不可能一步到位,离老年人的需求还有较大距离。这就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满足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要注意整合社会养老资源,提高为老服务水平。整合各种适应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将社区内的闲置、剩余资源转化为养老服务资源,动员有关单位将学习、文体、服务性设施向社区老人开放;整合各种医疗卫生资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制度性联系,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康复服务,同时将富余的医务人员充实到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中去,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五)创建城乡社区老年人社会组织
社区老年社会组织是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参与可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发挥老年人的潜在优势和作用。社区老年社会组织是“互助-自助”的重要渠道。我们把60~69岁的老年人称为轻老年,70~79岁的老年人称为中老年,80岁以上称为老老年。轻老年一般身体健康,工作经验丰富,可以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他们为中老年和老老年提供服务,既可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又可作为互助的时间储存在社区,自己进入中老年或老老年后可以在社区兑换其他轻老年对自己的服务,在社区形成“互助-自助”的良性循环。社区老年社会组织是老年人表达利益诉求和维护权利的重要载体。老年社会组织可以在政府职能部门、司法机构与老年群体之间搭建老年人利益表达和权利维护的桥梁,方便政府职能部门能更及时、更准确了解和掌握老年的利益诉求,帮助老年人解决困难,方便司法机构更快捷地帮助老年人维护权利。政府要降低城乡社区老年社会组织组建时的准入门槛,协助城乡社区老年人建立自己的组织。政府应该给社区老年组织的建立给予资金和场地上的帮助,给予优惠政策,提供孵化基地,使老年社会组织能够顺利发展。
(六)加强管理、监督
严格执行行业准入制度,健全养老服务机构监管体系。我省应尽快出台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性管理制度,对其设置条件、服务管理、扶持与优惠、监督与评估、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规定。加强对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管理,凡以财政和福利彩票公益金投资为主体建设的养老服务机构必须用于养老服务,严禁改作宾馆、饭店、写字楼和其他商业用房,并完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收费制度。在服务人员管理方面,对于专业服务人员,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形成服务人员的激励、退出机制。同时,还要建立志愿者、义工队伍管理制度,以利于志愿者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促进老龄产业发展
在未来50年,江西省老年人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在迅速增长,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产业应运而生,这就是老龄产业。发展老龄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代际和谐、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政府要加强对老龄产业的宏观指导和调控,制定江西发展老龄产业的中长期规划;根据老龄产品的不同性质,制定和完善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老龄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根据不同属性,走“政府主导、社会支持、企业参与、市场推动”的老龄产业发展之路;加大老龄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强老龄产业人才培养。四、转变观念,营造氛围,把应对人口老龄化纳入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转变观念,营造氛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战略任务。要加强舆论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敬老氛围。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尊老、爱老、助老教育,转变社会养老观念,倡导新型孝道文化。
(一)转变观念,改变对老龄社会的悲观态度
人口老龄化固然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挑战和压力,但只注意挑战和压力,把人口老龄化当成包袱,这是不准确也是不客观的。
1.老年人口不应被片面看成是社会的负担,而是具有生产性的重要资源。应该重新深入老年生活本身来理解老龄社会和构建老龄社会,在生产性老龄社会的思路下完善社会经济生产体制。许多退休人员经验老到,技术过硬,而且在具有同等工作能力、付给相同薪水的情况下,聘用企业还不必为退休人员缴纳社保金,这能节省20%~30%的成本开销。
2.传统的老年赡养测算方法,把每位65岁以上的人算作是处于工作年龄者的依赖者。然而,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许多年龄超过65岁的人并没有丧失劳动能力,也不需要他人的照顾,相反,他们还能为别人提供照顾。社会应该充分发掘这部分资源,让他们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实现“老有所为”的人生价值。
3.为老服务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老服务的主要内容有:老年生活保障服务、老年医疗保健服务、老年生活照料服务、老年精神生活服务、老年权益维护服务等。为老服务在老龄社会应该得到较快较大的发展,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进入为老服务行业人员大多都应该接受教育和培训,这样又可以促进教育和培训事业。
4.老龄产业将促进经济结构转型。老年人的发展性需求和价值性需求的满足,是21世纪老龄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充分关注和满足老年人的这些需求,必定促进老龄产业大发展。老年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为老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老年人收入不断提高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人口老龄化直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包括出口导向向内需导向的转型,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型,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型,非均衡发展向相对均衡发展转型等。
篇3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社区护理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并发症日趋严重,成为人们常见的主要慢性疾病和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1]。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比10年前高出3~4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患者往往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进行治疗,多数患者通过医院诊疗后需要在社区治疗。因此做好糖尿病人的社区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1一般资料
选择社区及附近村庄糖尿病患者50例,男 20例,女 30例;年龄40―70岁。对象符合1999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II型糖尿病患者47例,I型糖尿病患者3例。
2 护理
2.1 护理方法 建立病人健康档案,对不同病人进行针对,并发放糖尿病宣传资料,开通咨询电话,解答疑虑,对所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和正确护理。
2.2 护理内容
2.2.1 健康教育: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手段之一,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地配合治疗,有利于控制疾病,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一些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较轻、或者是在常规身体体检中发现的患者,让他们了解慢性高血糖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让他们看到糖尿病的可防性和可治性,以及不防不治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对临床症状较重或出现不同器官并发症患者,也让他们明白延迟和制止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展和恶化,减少糖尿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2.2.2饮食护理: 是治疗各种类型糖尿病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病情必不可少的措施,有效的饮食控制,目的在于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纠正代谢紊乱。糖尿病饮食护理原则是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食物的组成比例及分配为碳水化合物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提倡粗制米、面和一定杂粮;脂肪:每日0.6―1.0/kg,约占总热量的30%,蛋白质:每日0.8―1.2/kg,约占总热量的12%―15%,三餐分配按食物成分将上述热量折算成食谱,分配为:1/5、2/5、2/5或1/3、1/3、1/3,同时食用富含高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2.2.3运动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太极拳、球类运动等,运动的强度以病人的心率应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即心率=170―年龄,这样运动是安全有效的。对糖尿病人是非常有益的。因为运动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和受体的亲和力,并且能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有效改善糖代谢,降低血糖。并且运动还能降低血脂和降血压,强壮肌肉,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2.4 用药的护理合理用药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指导患者要严格按医嘱使用降糖药物,特别要教育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观察病人血糖、尿糖、尿量和体重的变化,观察药物疗效和药物剂量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要密切观察和预防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常见有低血糖反应与胰岛素使用剂量过大、饮食失调等。多见于Ⅰ型糖尿病病人。表现为疲乏、头昏、心悸、出汗、饥饿,重者可引起昏迷。对低血糖反应者,立即平卧休息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如糖果、饼干、含糖饮料以缓解症状。昏迷者应立即抽血、查血糖,继之静脉推注50%葡萄糖30~50mL。根据情况调整胰岛素的有效使用剂量和时间、定时定量进食及适量运动是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关键。注射胰岛素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防出现组织硬结使胰岛素吸收不良;局部消毒应严格,以防感染。
2.2.5 心理辅导不同年龄及病程的患者对自己患糖尿病的反应不一样.病人开始患糖尿病时往往紧张、恐慌、焦虑情绪,病程长的患者尤其老年人表现为孤独、抑郁、绝望。因此,社区护士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过程,告诉他们只要合理地控制饮食,配合运动及药物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完全可以使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2]。
2.2.6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经常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指导患者血糖应保持在正常范围水平,减缓病情的发展;同时应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确定治疗的有效性,及时进行相关治疗方案的调整。定期复诊可使并发症得以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3结果
通过实施社区护理使街道社区及附近村庄的糖尿病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生活信心明显增强。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50例糖尿病患者接受护理后病情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