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建设实施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文明建设实施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关于两次会议精神及“六高”目标的落实情况对于省局“6·18”半年工作会议精神,大新公司和太旧公司都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了传达,其它单位没有相关会议记录;对于临汾、运城现场会会议精神及“六高目标”的落实,各单位都及时召开会议进行了传达和学习,特别是对于“六高”,各单位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有的单位还组织职工写出了学习“六高”心得体会。京大公司、太祁公司和太原处在落实“六高”方面还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尤其是太祁公司运营部的六个领导每个负责落实“六高”的一个方面,并分别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在职工队伍中推广临侯公司的管理经验,进行军事化训练和“一口清”训练。祁县收费站还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了关于贯彻落实“六高”目标的实施意见,是北片所有基层单位中“六高”落实的最好的单位。
存在的问题是:各公司下属的基层单位在落实“六高”方面不平衡,有的单位有学习计划、有实施意见;有的单位只有学习计划,没有具体的实施意见;有的单位没有学习计划,也没有实施意见,只进行了一两次学习;有的单位甚至连一次学习也没有进行(晋中服务区和吕梁公司部分站、区、队)。
二、关于信息化建设
各单位都制定了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完成了与省局信息网络的联网工作,办公自动化进一步提高,但各基层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少主动性,没有自己的信息化建设计划与目标,被动等待上级配置。
三、关于规范化管理
各单位都认真推行了九千质量管理体系,新单位大新公司和太祁公司近期已了九千文件,老单位也进行了内审工作。在质量管理年活动方面,原太公司、太旧公司和太原处开展的比较好,管理年活动方案制定具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其他单位管理年活动方案不够具体、贯彻执行的也不够好。基层单位质量管理年活动普遍开展得不理想。
四、关于机关建设
各单位在公文处理方面都基本符合规范。值班记录和电话记录完整齐全。
五、关于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
各单位和大多数基层单位都能认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精神文明建设机构健全,新单位的文明创建活动也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但部分基层单位的学习记录不齐全(原平收费站和晋中服务区)。
篇2
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1月15日。全面布置法治建设,动员全省人民认真贯彻《法治建设纲要》加快推进依法治省,全面建设法治。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的依法治省进程进入了全面深入推进的新阶段。为贯彻落实好省委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安排,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研究新形势下建设法治的各项工作,今天,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这里召开各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就是专题研究部署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建设法治。
李书记在全省立法工作会议上代表省委提出,去年11月17日。要通过健全立法、公正司法、依法行政、依法监督、纠正违法、普法教育等各项任务的实施,逐步实现我省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努力建设一个人人知法守法、各个方面都严格依法办事的法治。这是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统筹协调三个文明全面发展、实现“两个率先”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我省推进依法治省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年以来,围绕制定出台《法治建设纲要》省委加快了推进依法治省进程。
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省委提出建设法治的目标和要求后。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司法厅抽调人员,12月初迅速成立《法治建设纲要》起草小组。由于我省提出建设法治省份的目标,全国还没有先例。为此,起草小组首先认真学习了党的大报告、届一、二、三中全会文件和省十届六次全会有关法治建设的论述,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做好起草的各项案头工作。先后召开了法学家座谈会、省级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各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研讨会,就建设“法治”内涵定义、目标体系、具体内容及实施措施等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此基础上,拿出了纲要》草拟稿”几经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分送各省辖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省级机关有关部门和局部法学专家教授征求意见。吸收了各方意见后形成“送审稿”又于2月20日召开了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讨论修改。
省委书记李源潮主持召开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全体成员会议,3月19日。讨论并原则通过了纲要》送审稿)和《省年依法治省工作要点》对《纲要》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见。5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又将法治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写进了决议。根据省委意见,又邀请了省政协委员和局部法学专家进行了研讨,吸收大家意见形成了省委常委会讨论稿”6月22日,省委常委会讨论并原则同意《纲要(讨论稿)常委会纪要认为“纲要》十易其稿,广集民意,既具有创新性、科学性,也具有可行性,体现了特色,可以作为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的基本纲领”尔后,省委书记李源潮亲自主持政协民主协商会征求意见,并在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法治高层论坛上,进一步听取了专家学者的意见。吸收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了最后推敲、研究和完善后报省委印发。
二、围绕贯彻《纲要》切实抓好建设法治的启动工作
从现在起到今年年底,根据《纲要》今明两年是省建设法治的启动准备阶段。省各部门和各市要抓紧提出贯彻意见方案,为明年全省完成动员部署创造条件。
第一。结合全省动员部署建设法治电视电话会议和《纲要》传达、学习,加大法治的宣传力度。要以《纲要》为基本依据,重点宣传省委这一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宣传法治的实质内涵、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宣传各地各部门推进法治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典型经验。一是要抓好媒体宣传,要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上开辟专栏、专版和网站,进行集中宣传;二是要抓好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通过组织法制讲座、提交领导干部学习笔记、论文、体会文章等形式,把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省委的决策上来;三是要积极组织成立各类宣讲团,尤其是面向广大基层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的宣讲团。省厅将及时印发《法治建设宣传提纲》供各地宣讲用。四是各级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如板报、橱窗、知识竞赛、宣传一条街、法制广场、法制文艺等等,不时提高宣传的吸引力和效果,营造广场、法制文艺等等,不时提高宣传的吸引力和效果,营造建设法治的浓烈氛围。
第二。层层制定出台面向2020年的贯彻《纲要》实施意见,确保《纲要》全省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二是要抓紧制定动员部署建设法治工作的方案,报当地党委批准实施;三是要着手规划-年本地贯彻《法治建设纲要》工作规划,并通过年度工作计划予以落实。各地起草贯彻《纲要》实施意见,首先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省里《纲要》精神实质,吃透情况,同时也要实事求是结合外地的具体实际,确定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纲要》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精神贯穿始终。要根据省辖市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规划意见的内容,努力发掘各地的典型经验,使方案凸显当地特色。各地各部门传达贯彻7月15日电视电话会议情况请于8月底前报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年底将制定出台贯彻《法治建设纲要》实施意见报依法治省领导小组。
第三。确保法治建设落到实处。建设法治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战略性系统社会工程,必需发挥党委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只有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才干真正使法治有利于维护“两个率先”发展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实际利益、有利于巩固党对社会政治生活的领导。一是完善市、县委领导,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市、县委书记负总责,分管市、县委领导同志专门抓的领导责任制。地方党委要专门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布置任务,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由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的工作机构,明确专门处室承担具体工作任务,确定信息联络员,从而形成上下左右沟通连贯、运转有序的组织网络。三是要抓好业务干部培训和骨干培训,加强队伍建设。要定期组织专门从事法治建设工作的业务干部进行轮训和培训,通过交流、学习、惩处,不时提高他专门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同时抓好骨干的培训,通过他联系社会各界,通过宣传,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法治实践中来。各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清形势,紧紧抓住法治建设的重要机遇,高度重视、乘势而上,建立健全和完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切实肩负起推动各市法治建设的重任。
迎难而上,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振奋精神。积极当好党委、政府的顾问和助手。法治的提出标志着我省加快推进依法治省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是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省工作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纲要》起草历时七个月,从一无所有到基本幼稚、正式印发,凝聚了司法行政干警的智慧和辛劳,虽然司法厅承担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压力很大,尤其是起草站的角度高,对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法治建设提出工作要求,有“小马拉大车”之感。但是也清醒地认识到办公室设在司法厅,并将《纲要》起草重任交给我省委、省政府对我最大的信任。各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站在市委的高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奋发有为。作为决定地位,作用决定权威”困难再大、压力再大、任务再艰巨,也要迎难而上,克服困难,竭尽全力完成好这项重任,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对我信任。
不时提高工作水平。要深入基层,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到法治建设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充分认识法治建设的要求,掌握好工作的着力点。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各地实际需要,站在党委角度,深刻认识和分析法治建设的工作目标,不时探索、总结胜利经验,创新载体,推进我省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依法治市办公室综合协调、上传下达的职能作用,掌握情况、培育典型,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不时开创依法治省工作的新局面。建设法治要积极主动地善于发现和挖掘典型,还要花大力气培育引导和总结提炼,以及适时适度地舆论造势。必需在典型的总结推广和宣传弘扬上下大功夫,宏观造势,彰显先进,推动和促进面上的工作。
第四。必需立足久远,契而不舍地狠抓落实,必需从工作机制入手,进一步明确建设法治的推进机制、推进措施。6月22日省委常委会上。李源潮书记也明确要求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纲要》确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研究提出落实《纲要》配套措施。目前办公室正在拟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初步设想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责任机制,即按照《纲要》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要求,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大、政府、政协、两院等,明确工作分工。第二部分是工作机制,包括四个方面,即领导责任制、工作体系、调研检查制度和考评办法,着重强调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一府两院”实施,全社会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以及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工作职责要求,推进法治建设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要求、调研检查措施和制定法治建设的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含奖励、惩处、惩罚措施)等。第三部分是保证机制,这部分设想争取几条硬性的措施。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建设,设立专门的工作班子(临时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定员定编)落实专门经费(财政保证)添置必要的设备,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希望各地在起草实施意见时,结合当地实际,也要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
篇3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现就我镇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创建目标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学习型家庭是三个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是做好新时期家庭工作的最佳载体。要在家庭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交通沟通的基础上,引导家庭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崭新的学习风尚,提升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家庭文明程度及家庭成员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营造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形成家庭互动学习的生动局面,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家庭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到2014年底,在全镇形成较为完善的家庭学习体系与网络,构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有学的良好学习环境。
二、基本要求
学习型家庭应具备如下基本特点:
1、家庭成员都能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成为学习的重要场所。
2、在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形成父母与子女,长辈与晚辈间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互动式学习氛围,在互帮互学共同启发中增强家庭成员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促进家庭的共同进步。
3、既重视学习书本知识,更注重在生活、实践、社会和大自然中学习,具有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和理智化解家庭矛盾的能力。
4、能激发家庭成员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不断发展智能素质的情趣,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塑造高尚人格魅力。
三、实施步骤
我镇首批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计划二年半左右时间完成,具体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培育典型。
时间:2012年9月—12月
内容:1、制定创建学习型家庭实施意见,对全镇的创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2、拟定创建学习型家庭评估标准。
3、确定典型,镇选定一个社区教育中心作为试点单位。
4、树立典型,每个选区推选1—2户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家庭作为镇级学习型家庭联系户,力争将联系户培育成全镇学习型家庭的示范户。
第二阶段:组织发动,实施创建。
时间:2013年1月—2014年8月
内容:
1、组织召开创建学习型家庭现场会。
2、开展家庭读书知识竞赛和亲子读书活动等。
3、组织开展学习型家庭示范户事迹演讲。
4、不断发现,培育学习型家庭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5、推进家庭上网工程,普及上网知识,实现家庭信息化。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评比表彰。
时间:2014年9月—12月
内容:
1、按照创建学习型家庭评估指标,各社区教育中心要做好学习型家庭申报评比工作,镇社区教育委员会会同镇成人校对所申报的学习型家庭进行考核评比,并做好总结表彰工作。
2、认真总结镇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经验和做法,展示成果,为开展第二批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具体措施
创建学习型家庭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和积极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全镇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在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各村社区教育中心建立创建学习型家庭工作站,各村民小组建读书小组。各级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推进创建学习型家庭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
篇4
1月1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法治*建设,动员全省人民认真贯彻《法治*建设纲要》,加快推进依法治省,全面建设法治*。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的依法治省进程进入了全面深入推进的新阶段。为贯彻落实好省委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研究新形势下建设法治*的各项工作,今天,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这里召开各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就是专题研究部署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建设法治*,依法治省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去年11月17日,李书记在全省立法工作会议上代表省委提出,要通过健全立法、公正司法、依法行政、依法监督、纠正违法、普法教育等各项任务的实施,逐步实现我省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努力建设一个人人知法守法、各个方面都严格依法办事的法治*。这是我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统筹协调三个文明全面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我省推进依法治省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年以来,围绕制定出台《法治*建设纲要》,省委加快了推进依法治省进程。
省委提出建设法治*的目标和要求后,在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司法厅抽调人员,12月初迅速成立《法治*建设纲要》起草小组。由于我省提出建设法治省份的目标,在全国还没有先例。为此,起草小组首先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一、二、三中全会文件和省十届六次全会有关法治建设的论述,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做好起草的各项案头工作。先后召开了法学家座谈会、省级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各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研讨会,就建设“法治*”的内涵定义、目标体系、具体内容及实施措施等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在此基础上,拿出了《纲要》的“草拟稿”。几经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分送各省辖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省级机关有关部门和部分法学专家教授征求意见。在吸收了各方意见后形成“送审稿”,又于2月20日召开了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讨论修改。
3月19日,省委书记*主持召开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全体成员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纲要》(送审稿)和《*省20*年依法治省工作要点》,对《纲要》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见。5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又将法治*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写进了决议。根据省委意见,我们又邀请了省政协委员和部分法学专家进行了研讨,吸收大家意见形成了“省委常委会讨论稿”。6月22日,省委常委会讨论并原则同意《纲要(讨论稿)》,常委会纪要认为“《纲要》十易其稿,广集民意,既具有创新性、科学性,也具有可行性,体现了*特色,可以作为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的基本纲领”。此后,省委书记*亲自主持政协民主协商会征求意见,并在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法治*高层论坛上,进一步听取了专家学者的意见。在吸收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了最后推敲、研究和完善后报省委印发。
二、围绕贯彻《纲要》,切实抓好建设法治*的启动工作
根据《纲要》,今明两年是我省建设法治*的启动准备阶段,从现在起到今年年底,省各部门和各市要抓紧提出贯彻意见方案,为明年全省完成动员部署创造条件。
第一,要大力抓好法治*的宣传。要把建设法治*宣传作为“四五”普法宣传的重点内容,结合全省动员部署建设法治*电视电话会议和《纲要》的传达、学习,加大法治*的宣传力度。要以《纲要》为基本依据,重点宣传省委这一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宣传法治*的本质内涵、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宣传各地各部门推进法治*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典型经验。一是要抓好媒体宣传,要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上开辟专栏、专版和网站,进行集中宣传;二是要抓好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通过组织法制讲座、提交领导干部学习笔记、论文、体会文章等形式,把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省委的决策上来;三是要积极组织成立各类宣讲团,尤其是面向广大基层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的宣讲团。省厅将及时印发《法治*建设宣传提纲》供各地宣讲用。四是各级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如板报、橱窗、知识竞赛、宣传一条街、法制广场、法制文艺等等,不断提高宣传的吸引力和效果,营造广场、法制文艺等等,不断提高宣传的吸引力和效果,营造建设法治*的浓烈氛围。
第二,要认真组织制订贯彻落实《纲要》的实施意见。一是要有一个贯彻《纲要》的纲领性文件。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于近期制定《关于扎实做好法治*建设工作的意见》。各地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层层制定出台面向2020年的贯彻《纲要》的实施意见,确保《纲要》在全省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二是要抓紧制定动员部署建设法治*工作的方案,报当地党委批准实施;三是要着手规划20*—2010年本地贯彻《法治*建设纲要》的工作规划,并通过年度工作计划予以落实。各地起草贯彻《纲要》的实施意见,首先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省里《纲要》的精神实质,吃透情况,同时也要实事求是,结合本地的具体实际,确定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纲要》的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精神贯穿始终。要根据省辖市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规划意见的内容,努力发掘各地的典型经验,使方案凸显当地特色。各地各部门传达贯彻7月15日电视电话会议情况请于8月底前报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年底将制定出台贯彻《法治*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报依法治省领导小组。
第三,要建立健全充实完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确保法治*建设落到实处。建设法治*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战略性系统社会工程,必须发挥党委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只有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才能真正使法治*有利于维护“两个率先”的发展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实际利益、有利于巩固党对社会政治生活的领导。一是完善市、县委领导,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市、县委书记负总责,分管市、县委领导同志专门抓的领导责任制。地方党委要专门召开会议,听取汇报、部署任务,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由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的工作机构,明确专门处室承担具体工作任务,确定信息联络员,从而形成上下左右沟通连贯、运转有序的组织网络。三是要抓好业务干部培训和骨干培训,加强队伍建设。要定期组织专门从事法治建设工作的业务干部进行轮训和培训,通过交流、学习、表彰,不断提高他们的专门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同时抓好骨干的培训,通过他们联系社会各界,通过宣传,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法治*实践中来。各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清形势,紧紧抓住法治*建设的重要机遇,高度重视、乘势而上,建立健全和完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切实肩负起推动各市法治建设的重任。
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积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法治*的提出标志着我省加快推进依法治省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是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省工作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纲要》的起草历时七个月,从一无所有到基本成熟、正式印发,凝聚了司法行政干警的智慧和辛劳,虽然司法厅承担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压力很大,尤其是起草站的角度高,对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法治建设提出工作要求,有“小马拉大车”之感。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办公室设在司法厅,并将《纲要》的起草重任交给我们,是省委、省政府对我们最大的信任。各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站在市委的高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奋发有为。“作为决定地位,作用决定权威”,困难再大、压力再大、任务再艰巨,也要迎难而上,克服困难,竭尽全力完成好这项重任,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信任。
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到法治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认识法治建设的要求,把握好工作的着力点。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各地实际需要,站在党委角度,深刻认识和分析法治*建设的工作目标,不断探索、总结成功经验,创新载体,推进我省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依法治市办公室综合协调、上传下达的职能作用,掌握情况、培育典型,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不断开创依法治省工作的新局面。建设法治*要积极主动地善于发现和挖掘典型,还要花大力气培育引导和总结提炼,以及适时适度地舆论造势。我们必须在典型的总结推广和宣传弘扬上下大功夫,宏观造势,彰显先进,推动和促进面上的工作。
第四,研究制定建设法治*推进机制。建设法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立足长远,契而不舍地狠抓落实,必须从工作机制入手,进一步明确建设法治*的推进机制、推进措施。在6月22日省委常委会上。*书记也明确要求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纲要》确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研究提出落实《纲要》的配套措施。目前办公室正在拟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初步设想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责任机制,即按照《纲要》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要求,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大、政府、政协、两院等,明确工作分工。第二部分是工作机制,包括四个方面,即领导责任制、工作体系、调研检查制度和考评办法,着重强调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一府两院”实施,全社会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以及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工作职责要求,推进法治建设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要求、调研检查措施和制定法治*建设的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含奖励、表彰、惩罚措施)等。第三部分是保障机制,在这部分设想争取几条硬性的措施。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建设,设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常设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定员定编),落实专门经费(财政保障),添置必要的设备,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希望各地在起草实施意见时,结合当地实际,也要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
篇5
2005年5月份,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关于建设“平安**”的决定》,提出用三年的时间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将我县建设成为政治环境稳定,治安环境良好,法制环境规范,发展环境优良的“平安**”目标,使我县成为全省最安全的县(区)之一。
为此,我乡于2005年6月13日召开了“平安**”建设活动动员会议,进行了动员部署,计划通过三年时间的建设,构建严打整治的经常性工作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情绪疏导机制、公共突发事件处理应急机制等工作体系,实现全乡各村(居)、机关单位全面达到平安建设标准,将我乡建设成为政治稳定、治安环境良好、法制环境规范、发展环境优良的“平安**”。
自我乡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以来,在县综治委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乡广大干群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乡党委]政府、乡综治委和基层综治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一年我多来的“平安**”建设活动取得明显。在“平安**”建设活动中,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势推进平安创建活动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活动,把它作为小康社会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三个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作为工作重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的和一票否决制,并把“平安**”建设纳入综治考核,与综治工作的同部署、同检查、同推进。乡党政联席会议多次听取“平安**”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主要领导亲自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乡党委、政府还多筹措资金,仅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就达2.4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平安**”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乡综治委把“平安**”建设活动作为提升综治工作水平的主要抓手,充分发挥组织、牵头、协调作用,根据乡党委、政府的安排和部署,及时制定下发了“平安**”建设实施意见、考核表彰暂行办法和检查验收实施细则,多次召开“平安**”建设活动经济交流会。各村(居)、乡直机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乡党委、政府的安排和部署,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贯彻意见,细化工作要求,扎实深入推进创建活动。2005年底,经过检查、考评,全乡共有20个村(居)5个机关单位顺利通过“平安村(居)”、“平安单位”验收,带动了我乡整体平安创建工作。
二、加强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们高度重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启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351”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了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刑事案件得到了有效控制,突出治安问题得到及时整治,影响社会治安全局的多发性案件稳中有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我们加强“技防”建设,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居)干部家中、乡镇所在地商业门点率先安装红外线防盗报警设备,提高盗窃案件防控能力。我们进一步完善专职巡防队建设,切实增强专职巡防队巡逻、防范能力。我们在仲兴街道、沱河街道等公共复杂场所,建立治安岗亭、报警点。我们在何圩、张巷、棠棣、沱南、中陈、张秦设立治安卡点,实施联勤布控。我们完善治安联防户长工作机制,建立治安信息员队伍,增强村民自防、自治能力。我们指导派出所科学确定巡区、巡段、巡逻时间、方式和路线。我们组织开展沿街单位、门面实施警民联防,形成社会面的专群防控合力,实现了社会面无打架斗殴、无盗窃抢劫、无流浪乞讨、无种种刑事案件发生的“四无”目标。我们在村级开展“小喇叭”活动坚持常年规范性巡逻。我们要求机关内部单位严格落实“四防”措施,切实抓好安全防范工作。我们按照县综治委的要求,建立刑事案件、刑释解教人员、流动人口、出租、“监外五种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五个治安信息资料库。我们还认真作好法制副校长的选拔教育和管理工作。切实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建立健全“大调解机制,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利益格局调整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大量增加,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日益繁重,为此,我们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治综治牵头协调、调处中心具体运作、司法部门业务指导、承办人能部门共同参与,集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于一体,整合资源、整体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
我们加强乡调委会规范化建设,乡调委会已以达到“四有六统一”的标准。我们进一步排查调处组织健全,各级调解工作规范,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调解网络。我乡实行领导干部“开门大接访”活动,成立了“矛盾纠纷暨受理中心”,每天有一位班子成员、四名工作人员接待群众来访,行使分流指派权、协调调度权、检查督办权、责任追究建议权,对各类矛盾纠纷“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有效整合了上下级之间和社会各方面调处力量。我们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成立了“综治驻村巡回服务队”,按时到村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各项维稳工作,深入到群众中,实地、现场解决问题,及时发现和控制矛盾纠纷及苗头,切实把矛盾纠纷和隐患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的目标。对于矛盾纠纷和问题,我人产还坚持定期排查、分级调处、信息报告、协调督办、领导包案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制度,并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隐患问题档案,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调处、早化解。我们还建立健全信息预警机制,对做到早了解、早掌握、早预防、早控制。实现了无民间纠纷激化引起的自杀事件、刑事案件、群众性事件和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
四、认真抓好基层基础建设,夯实平安创建根基
推进平安创建活动,重点在基层,关键是抓好基层基础建设。去年,我们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仲兴”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广泛开展基层创建活动着力抓好村(居)、单位的平安创建,最终达到全乡的平安创建目标。
目前,我乡基层综治组织健全,村(居)两委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普遍得到增强,治保、调解、普法、帮教、治安巡逻等综治队伍健全,群防群治形成网络,人员经费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效果较好。
我乡“平安仲兴”整体建设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深切地感到,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要求和全乡5.3万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面临的任务仍还艰巨。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国及省、市、县政法综合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哪个地区混乱就整治哪里”的原则,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长治久安的总体目标,继续加大力度,创新举措,完善机制,继续深入推进“平安仲兴”建设活动,努力把我乡建设成为全县最安全的乡镇之一,实现“政治稳定、治安环境良好、法制环境规范、发展环境优良”的“平安仲兴”建议目标。
篇6
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建设,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来促进其发育和完善,即通过改革来理顺各种关系,既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发育,又依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促进其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
一、我县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各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平台,以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全面推动了我县文体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到目前为止,列入全县文化体育统计范围的文化经营单位8家,出版物、音像经营单位9家,网络文化经营场所16家,印刷复印个体经营55家,工艺美术装璜6家,从业人员3000人。从农村来说,建成的乡镇文化站18家,村级文化活动室560家,农家书屋60家,村级文体活动广场460处,农村自乐班、文化活动大院570多个。总体来看,全县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大有改善,文化生活非常活跃,民间文化有所弘扬,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文化市场渐趋繁荣。从经济类型划分,民营企业和摊点户数占到95%以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从经营方式来看,已由最初的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可谓“百花齐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得到提升,民间剪纸、监军战鼓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文化事业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目前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县文化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全市先进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1.文化产业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县城虽有“两馆一院”,体育场、馆,文化活动广场等,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严重滞后。18个乡镇还有4个乡镇文化站达标;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还未覆盖全县,个别农村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存在困难。
2.文化产业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县财力有限,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钱用于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建设不能与经济建设同步,严重错位。特别是国有文化经营单位举步维艰,生存都较为困难。少数的中、省投资又是杯水车薪,难以扭转产业的发展困境,民营资本投资在利益效应下又却步畏难。
3.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然处于低水平
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市场培育力差,多数网吧、书报刊音像零售出租门店规模小,档次低,竞争无序。导致有的经营业主违规经营,私自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营业,严重影响着青少年身心健康。
4.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缺失、老化,青黄不接且后继乏人
近几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有文体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绝大部分“吹、拉、弹、唱”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都是自娱自乐,没有经过专业辅导,演唱、演技、创作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村更缺乏会经营、懂管理的文化产业经纪人。
5.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
多数乡镇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淡漠,甚至缺失。片面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费钱费力不讨好,长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三、加强我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艰巨任务。根据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部署,针对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特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干部应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向前向深层次发展。乡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分类指导、实施意见,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互促互动、共同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落实各项农村文化经济政策
县、乡、村每年都要抽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财政部门应确保文化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农村文化服务项目和内容而需要增补的经费的问题,保证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并为乡文化站、村文体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政策性资金、设施、器材及书刊,用于扶持农村文化事业,以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和各类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3.加快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设施的作用
应充分调动和发挥乡、行政村、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富裕农民的积极性,大力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尽快构建出乡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各个行政村有文化(体育)活动室、自然村里有文化活动户、农家书屋等多层次文体活动网络。
4.培育引进人才,不断强化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
要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我们应尽快配齐乡文化站专业人员,理顺体制,落实编制,妥善解决其归属、工资待遇等问题,以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从根本解决农村文化队伍老龄化、人才断层和青黄不接的问题。
5.加强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开发
篇7
1、1-10月份,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15.4%。预计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亿元,同比增长15%。
2、1-10月份,全区集市贸易成交额12.60亿元,同比增长9.1%。
预计全年全区集市贸易成交额15.30亿元,同比增长10.8%。
3、1-10月份,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0.6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镇、街道完成37.5亿元,同比增长15.5%;批发零售贸易和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1.7亿元,同比增长15.8%。
预计全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4.97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镇、街道完成50亿元,同比增长15%;批发零售贸易和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6亿元,同比增长13.9%。
4、1-10月份,全区亿元以上商品市场成交额达到170亿元,同比增长12%;重点专业市场成交额完成2*亿元,同比增长28.3%。
预计全年我区亿元以上商品市场成交额达到215亿元,同比增长12%;重点专业市场成交额完成250亿元,同比增长22.2%。
5、1-10月份,辖区运力总量达到33万吨,已超额完成全年30万吨的目标任务。
二、*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召开全区服务业发展大会,明确工作目标。
今年3月15日,我区召开了全区服务业发展大会,明确了全区今年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措施,出台了《镇海区关于扶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相应出台了配套的《关于扶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实施细则》,完善了20*年全区服务业经济的考核体系,加大了考核力度。*年镇、街道三产投入考核确保指标为4.5亿元,比*年2.4亿元确保指标增87.5%;*年镇、街道三产投入考核力争指标为5亿元,比*年3.2亿元力争指标增56.3%。可以说,*年是区对镇、街道三产投入下达考核指标力度最大的一年。
以打造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为契机,委托同济大学初步完成了《镇海区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
(二)强化食品监测,确保居民消费安全。
抓实基础性工作,健全市场运行监测网络,扩大监测范围,目前,建立健全市场情况分析制度,为促进消费安全,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大力开展屠宰肉类安全检查、酒类登记备案、农药残留检测以及粮油市场治理等专项检查,积极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建立全区20个蔬菜农残检测点和9个“六合一”检测点,共抽检蔬菜样品48985个,不合格41个,销毁有毒有害蔬菜140.6公斤,合格率99.92%;抽检水产、腌制品、年糕面条等样品10442个,检出不合格样品231个,销毁不合格食品747.5公斤,合格率97.79%。组织开展了15次全区范围的肉品安全专项检查,全区城乡市场生猪定点屠宰执行情况良好,无一例私屠滥宰和病猪上市等违法行为发生。
(三)突出招商引资,流通服务业领域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
积极组织参加浙洽会、*经济合作论坛等重要的招商活动。本次浙洽会服务业共计签约8个项目,项目签约个数是历年来最多的,项目签约的总投资额也是历年最大的,总投资额达46.26亿元人民币。在*经济合作论坛上,总投资16000万美元的镇海新城箭湖星月商业广场项目成功签约。传化集团的物流商贸信息中心和公路运输物流基地成功落户我区,充分发挥了重点项目的带动效应。
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传化集团投资兴建的物流商贸信息中心(投资4.5亿元、13万平方米)和,该项目正在办理开工前期手续,预计在*年上半年动工建设。传化集团公路运输物流基地(第一期投资3.1亿元、占地230亩)进入项目报批阶段。维科CBD家世界开发地块已正式开工建设;粤港天府大酒店和大唐新古典会所等高档餐饮企业已开业;物流商务信息港、开发区入口的商贸楼项目、骆驼综合商贸服务中心、陈倪路商贸中心等项目已成功出让,斯柯达4S汽车展示中心、宁兴奔驰4S专卖店、名爵汽车4S专卖店项目相继开业和竣工。配套服务总投资5532万元的钢材市场改扩建项目也已投入使用。总投资2000多万元、一期占地面积达46800平方米的木材市场已竣工。厚恒物资城已于上半年开业。这些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或建成投用,为提升我区流通服务业设施档次,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奠定了扎实基础。
(四)便民利民,实事工程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1、积极实施农村再生资源行业整治。出台了《镇海区关于农村可再生资源回收业规范管理的实施意见》,配合相关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取缔无证经营活动以及规划建设集中堆放点的工作,使这项实事工程得到顺利启动和有序推进。全区7个集中堆放点中,一个年底可以竣工使用,其余6个点明年3-4月可以建设完工投入使用。
2、继续推进菜市场改造。列入20*年整治计划的10家建设改造菜场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其中已有6家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2家正在进行建设方案和结构图纸设计,2家将于年内完工。
3、实施煤场搬迁工程。通过前两年的基础性工作,11月1日正式举行了煤场搬迁和新煤场启用仪式,关系到城区居民生活环境的实事工程即将完工,总投资2.3亿元,占地6*亩的新煤场正式启用,新煤场环保安全设施的档次和水平得到了提升,配套服务设施更加完善。腾空的830亩老煤场土地为物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五)迎难而上,菜篮子工程和粮食安全工作水平稳步提高。
今年以来,面对全国性、区域性的副食品供应问题,全区各级积极研究应对措施,确保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稳定、安全放心。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政府“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区领导视察我区“菜篮子”工作时提出的要求,做好猪肉等主要“菜篮子”商品保障供应工作,提出政策措施、制定储备方案、确定储备品种,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组织生猪货源,确保市场均衡供应。二是成功举办第五届迎新春名优菜篮子商品展销会和九龙湖葡萄品尝周展销会,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丰富了节日居民的菜篮子。
保证粮食安全,认真完成订单任务。面对今年我区耕地面积减少,产量减少,收购量减少的严峻形势,我局粮食收购企业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主渠道作用,全力以赴做好粮食工作,全年预计收购早、晚稻谷690万公斤,同时,积极向外采购粮食,建立粮源基地,修订粮食应急预案,保证全区粮食供应,确保我区5500万斤的粮食储备量。
篇8
1 目前我国农家书屋建设的基本情况
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到2010年底,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基层图书馆(室)30余万家,预计到2012年建成基本覆盖全国农村的基层图书馆(室)。“农家书屋”这一惠民工程,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农村的具体实践形式和创新成果。
2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2.1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宏观规划。农家书屋建设的随意性随机性非常强,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成后分布不平衡、资源浪费等问题开始显现;二是缺乏经费投入的财政保障机制。农家书屋建设大多是由各级公共图书馆承担的,本身没有专门的财政经费投入。公共图书馆自身能力有限,大多数图书馆自身就存在文献购置经费不足的问题,因此,不可能拿出更多的经费来支持农家书屋建设。三是管理水平低下。目前,大多数农家书屋没有专业人员管理,图书的学科比例配置不合理,图书内容大多陈旧落后,不能满足农民的知识需求。更有甚者,农家书屋长期关闭,农家书屋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2.2 影响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从根本上制约着农家书屋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1,扩大到最近的3.24:1。这还只是账面数字,如果再加上社会公共产品占有和享用的差距,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在6:1,甚至更多。在这样的经济现实中,农家书屋要发展存在种种障碍,如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工资以及用于购买新书的经费等在很多的农村都没有解决,有的农家书屋甚至处于瘫痪状态。农村文化科技落后、生活水平不高,农民不可能在解决物质需求之前先行考虑精神需要。
二是:社会资源配置不均、城乡社会发展失衡等社会因素影响农家书屋的发展。农家书屋发展停滞,从社会的大环境来考虑,是社会结构不完善以及功能机制不健全的结果。我国现在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是以权力机制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社会资源的配置呈现出与权力大小和身份地位高低成相关关系的分配状况。公共权力私有化、市场化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产生了占据着社会“总体性资本”的权力精英群体,这种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农村文化事业远远落后于城市,不能不归咎于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责任不到位,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农家书屋的持续性发展就障碍重重。
三是: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导致农家书屋建设缺乏经常性财政保障。目前,农家书屋建设基本上是由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和各级公共图书馆承担的,没有纳入地方政府发展规划,更没有规范的财政保障机制。地方政府重视不够,责任缺失是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
3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家书屋,推进公共文化发展均衡化需要农家书屋。因此,确保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农家书屋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是要把农家书屋的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和总规划。农家书屋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我们各级政府应把《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落到实处,把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农家书屋成为文化设施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主管部门要对农家书屋的发展作出硬性规定,落实责任,结合文化先进乡镇、村的评比,检查、督促,促进农家书屋可持续性发展。
篇9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好、落实好中央、省、市年乡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全面开放、跳起摸高”的工作基调,围绕“两个加快、两个翻番”的统一部署,以创建沼气化县(区)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乡村沼气发展理念,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发展措施,扎实推进乡村能源建设健康发展。
2、主要目标任务:全市全力争取省级以上项目建设资金1000万元以上,完成乡村户用沼气池1万口以上、1座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和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万立方米建设任务,新建30个以上物业管理服务网点,推广应用玻璃钢等新型建池材料的比例达到50%以上。
二、工作重点
围绕全市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好“五大工程”,努力打造乡村能源建设的亮点。
1、乡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户用沼气池建设带动改厨、改厕、改圈、建园,积极推广猪一沼一果(粮、茶、菜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和乡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2、乡村清洁工程。配合有关部门集成组装农业生产和乡村能源新技术,全面推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不断提高废弃物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
3、养殖沼气工程。配合有关部门,在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督促业主建设与之配套的沼气工程,积极推广“生态养殖业一沼气一有机肥料——高效种植业”内循环模式,治理环境污染,获取优质能源,生产有机化肥。
4、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在污水处理管网难以覆盖的区域和小城镇、中心村兴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抓好乡村污水、垃圾处理,实现乡村环境卫生优良化,全面推进我市乡村能源建设。
5、沼气建设示范村镇工程。要充分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及成片推进新乡村建设,全力打造一批乡村沼气建设示范村镇,年内每个县(区)完成1个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建设。
三、工作措施
1、切实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项目实施地方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乡村沼气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广泛宣传沼气建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及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作用。通过宣传发动,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群众节能、环保、生态意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参与乡村沼气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负责、社会支持、群众自办的浓厚发展氛围。
2、积极争取和实施好项目。
进一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乡村能源建设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全市新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紧紧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开展,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机遇,积极组织各县(区)努力争取好年国债沼气建设项目,认真做好现有乡村沼气项目实施的进度、质量、资金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项目支撑,促进我市乡村能源建设工作全面开展,确保“民生工程”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3、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乡村能源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省乡村能源条例》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乡村沼气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内府办发〔〕73号),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乡村能源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乡村能源工作的重视。加强乡村能源建设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我市乡村能源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适应国家对项目申报乡村能源技术人员实行资格准入制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乡村能源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实施工作进度进行全面分析,找准工作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工作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帮助各县(区)解决好工作经费,确保沼气建池、管理和安全使用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快乡村沼气建设进度,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4、积极推广应用乡村建池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提高乡村建池工厂化水平。
今年省上已经明确要求推广应用玻璃钢等新材料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各县(区)要尽快行动起来,选择有条件、有基础的村社先行搞好试点示范,在此基础上,各县(区)都要组织好参观学习,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大推广力度。确保任务的完成。
5、积极发展乡村沼气专业合作组织,切实抓好乡村沼气后期物业管理。
各县(区)要认真实施好服务网点建设国债项目,在项目村建立以沼气生产工为基本队伍、沼气设施维护维修和综合利用技术指导为服务内容的物业管理站和沼气协会。要充分发挥好现有服务网点的功能,为沼气用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的服务,确保项目农户长期受益得到实惠。
6、充分发挥沼气功能,切实抓好乡村沼气的综合利用。
积极围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乡村沼气建设的作用,围绕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需要上,以全市新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认真做好“三改三结合”,充分发挥乡村沼气建设的作用,在沼液使用上做好文章,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认真建好生态家园,不断提升沼气项目村支柱产业水平,努力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乡村环境优良化,全力打造一批示范村、示范乡镇。
7、进一步理顺城镇沼气管理体制。
各县(区)要认真贯彻落实《省乡村能源条例》和市政府三号令及《市乡村能源管理暂行办法》(内府发[]95号)、《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沼气建设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内府发[]42号)等文件规定,切实理顺城镇沼气管理体制。各级乡村能源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维护好全市沼气建设管理秩序。
8、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要经常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系统职工安全生产意识。要把安全生产责任真正落实到部门、到施工单位、到具体的责任人,确保安全生产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去落实。全面启动农户建池和沼气生产工的保险工作,切实降低管理风险。要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全市全年沼气建设安全。
篇10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根据县政府高政文件要求,组织实施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环保、水利、农业、统计、财政、企业服务中心等有关职能的部门的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污染源普查办公室,专门负责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开展和协调。(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名单附后)。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污染源普查的认识和意义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撑握县、镇状况的重要手段。搞好污染源普查能准确了解污染物排放情况,有利于正确判断环境形势;有利于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有利于提高环境监督和执法水平;有利于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普查对象范围
1、工业源:主要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类产业中除建筑业外的39个行业中的所有企业,普查对象分为两类:一类为重点污染源,包括国控和省控重点污染源,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排放,11个重点污染行业和16个重点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另一类为一般污染源,指工业源中除重点污染源以外的工业企业。
2、农业源:农业污染源普查主要对第一产业中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对象为分散农户、专业户、养殖场、农场。
3、生活源:普查对象为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源,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医院及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主要指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场)等。
四、切实做好污染源普查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县污染源普查方案中普查内容、程序和时间节点,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
1、组建普查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抽调骨干力量,强化普查工作,做人员迅速到位,接通全县普查网络,同时加快聘用污染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培训工作,做好宣传发动。。
2、会同有关部门在县普查办的指导下对污染产业活动单位情况进行调查和检查,组织开展全镇各排污单位的填报、数据录入、审核工作。
3、普查根据分类统计、分析、评审、补充完善各类污染源普查数据。
4、保证普查经费足额到位。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