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清收激励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收账款清收激励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造成中小企业形成应收账款的因素
1.市场竞争环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要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销售是重要方式,而与之带来的赊销情况却日趋严重,尤其是市场疲软、银根紧缩的条件下。
2.库存周转需求。中小企业往往存在战略定位不准的情况,企业产品过于单一,不占据竞争优势,使其固有市场份额不断缩水,而生产能力又过盛,造成了产品或商品的库存积压,必然带来现金周转压力。
3.结算过程滞后。中小企业的销售期与收款期无法实现统一,形成应收账款,但经济活动中货款的结算通常需要时间周期,因此结算时间越滞后,结算的周期也就越漫长。
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货物赊销带来的呆账坏账。中小企业在经营初期,出于扩大销售的考虑,在与客户的业务往来中常常被动采取赊销方式。但企业在选取客户时,企业受到销售量和短期利益等影响,忽略了客户的信用度调查,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导致了呆账和坏账的产生。
2.运营模式存在漏洞。一味追求经营指标,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经营盲区,过度重视销售业绩,忽略了应收账款的管理,纵容了呆账、坏账的发生,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工作带来困扰。
3.企业内部制度的不健全。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组织机构也相应简单,比较突出的是一人多岗情况,增加了管理难度。而兼职兼岗的用工模式也使员工任务繁重,忽略了员工素质提升,使应收账款等管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4.经营合同审核漏洞。中小企业与客户签署合同时用词往往不严谨,缺乏对于合同书面内容的审核把关,致使所签订的合同书面内容出现条款不齐、内容不全的情况,使得合同在实际履行中存在诸多隐患。
三、管理应收账款的方案
(一)事前把关
1.树立正确的管理与营销理念。中小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市场竞争环境、潜在客户群体等因素综合制定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平衡销售额与持续运营发展的关系,提前预判市场风险,保证企业在良性循环中发展,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对追缴应收账款实行责任落实机制,根据行业货款结算周期制定相应的计划,明确债、权、责关系,强化营销人员的职业责任,使收款追缴落到实处。严把实行核销应收账款制度,账龄分析准确,计提坏账分列明细,强化财务管控。
2.合理运用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企业应收账款机制的重要内容,合理运用信用政策需要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条件、信用标准和收账政策,三者的变化将对各项指标产生的影响。企业还应编制账龄分析表。
(二)事中控制
1.执行赊销审批机制。中小企业应健全赊销审批流程和制度,对应收账款进行控制审核。应收账款应及时记账,财务监管部门周期进行检查,预防过度赊销现象加重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
2.强化奖惩激励机制。在经营中,中小企业需加强日常应收账款管理:首先为客户建立相应的信用档案;其次,强化销售人员和催款人员的相关培训,包括销售技巧、追讨债务技巧、合同条款、收款程序、经济法相关知识等,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调动催款人员主观积极性。
3.强化合同的管理。除现金供货以外的业务往来均须签订正式合同,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合同条款和要素齐全。另外,销售部门还要将合同影印几份,以备风险预警与监管。
(三)事后跟踪
1.跟踪应收账款。中小企业对应收账款采取跟踪处理,保持与客户的联系,进行账款到期提醒,时时关注企业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问题,出现问题,及时处理,降低企业自身的损失。
2.严把催收责任制。催收应收账款直接细化落实到个人,将回收应收账款与催收人员的工作绩效挂钩,凡逾期未回收的给予负责人员相应地警告,而对提前回收的应收账款负责人员给予奖励。
3.催缴应收账款。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凡到期应收账款须交至清收小组统一进行催收工作。清收小组的职责范围与管理职能应做到:一是应收账款的原经办人、所在部门领导、单位负责人以责任人身份加入清收小组工作,服从清收小组负责人的安排调配;二是清收小组人员按客户不同进行分工,对回收目标进行分解,细化落实;三是清收小组做到严格考核,实行奖罚激励,调动催讨人员的积极性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潘爱玲.财务会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郭锦绣.小议应收账款管理[J].新西部,2009(8):63.
[4]Jan R. Williams ,Susan F. Haka ,Mark S. Better. Financial and Managerial Accounting[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5.
[5]张志宏.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6]吴应宇,陈良华.公司财务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7]王太威.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商情,2008(34):31-32.
[8]David H. Marshall, Wayne W. McManus, Daniel F. Viele.Accounting:what the number mean[M].Quebecor World Hawkins,Inc.2002.
[9]Robert S. Kaplan, Anthong A. Atkinson. 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M]. Prentice Hall,Tnc.1998
篇2
【关键词】现金流 企业施工 财务管理
现金流在地勘企业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利用手中资金,产生最大的资本效率和保持一定的流通性,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严格现金流预算的管理和控制。在预算编制方法上,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实行全面预算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现金流预算编制。年初,施工企业财务目标下达后,各基层单位提出本项目的现金流预算方案,呈报总经理办公会;总经理办公会审查各施工项目的现金流预算草案,进行综合平衡,拟定整个企业的现金流方案;方案再反馈给各单位征求意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修改平衡后,再经公司董事会通过,最终形成正式现金流预算,逐级下达各单位、各部门执行。其次,做好现金流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在执行过程中,各项目部通过记录、计量、对比和分析,找出实际与预算的差异数额,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及时向上一级反馈,预算管理部门则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保证实际的经济活动尽可能符合预算的要求。
(2)实行现金集中统一管理。取消施工企业所在地各基层单位、各部门的银行账户,除在外地施工开立专用账户外,统一由成立的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统收统支,材料采购由物资部门统一办理。物资部门依据各施工单位的施工计划,于月初提出现金使用计划,经主管领导审核,总经理审批后,由财务部门实行分阶段拨款,禁止各单位用现金直接购买物资等。第二,在外施工的各项目部在工程所在地实行“资金中心专户”、“项目部专户”管理。“资金中心专户”账户用于存放从建设单位收到的工程现金,由企业结算中心负责监控;“项目部专户”账户用于工程项目的日常开支和结算,收到工程现金后,项目部将现金使用计划报送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经总会计师审核、总经理审批后,由资金结算中心将现金由“资金中心专户”账户转入“项目部专户”账户,“资金中心专户”账户的现金在保障工程所需资金的情况下,可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调剂、灵活使用。
(3)强化物资管理,缩短存货周转期。首先,物资采购要坚持立足于小库存、优库存、快周转、促施工的原则。其次,强化定额管理,按计划购料,按需要供料,按限额发料,实行物资领料责任制,坚持经济合理,比质比价。最后,把清仓利库,挖掘内部潜力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物资部门要建立库存动态信息库,随时掌握材料、配件等收、发、存的情况,并将库存动态信息及时反映给采购人员和施工计划人员,以便物资部门合理安排采购,使物资储备既能保证施工,又能缩短存货周转期。
(4)利用多种支付手段调剂现金余缺,盘活现金流。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和短期银行贷款相结合的方法调剂现金余缺。如某一施工项目,需要施工单位先垫资,在开工之初,施工方预测采购材料等需要资金400万元,可通过向银行贷款200万元,自筹100万元,办理银行承兑汇票100万元使资金得以落实。
(5)利用商业信用,盘活现金。施工企业要争取商业银行最高的信用等级,也就是“AAA”等级,进而取得商业银行高的信用额度。有了这一额度,施工企业在投标时不需要缴纳保证金而只需要办理投标保函;在收到预付款时不需要缴纳预付款保证金而只需要办理预付款保函;履约合同时不需要缴纳履约保证金而只需要办理履历约保函。这样可以将有限的现金用到“刀刃”上,加快现金流周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6)注重现金流的流速管理。首先,推行项目模拟法人,建立和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度,将应收账款周转率纳入单位负责人主要考核指标,如项目部不能按期收回应收账款,不得对项目经理兑现承包奖;应收账款未清收完毕的单位和工程项目,其单位负责人或项目经理不得调离和免除应收账款的责任。其次,财务部门设立专(兼)职人员负责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应收账款确认后,由财务部门及时建立应收账款台账,对超过一定额度的应收账款按项目“一项一档”的原则建立建金欠款档案。对重点外欠款,必须与清收责任人签订责任书,落实清欠责任。最后,建议在企业内部设立独立的催款队伍,并制定奖惩激励制度,按清收难度分为A、B、C、D、E五级,根据其对应的难度系数清欠金额进行奖惩;对恶意拖欠的单位,采取诉讼或仲裁的方式清收。
(7)建立现金流风险预警体系。首先,建立现金流风险管理专业机构,由施工企业主要领导和财务、审计、概预算、物资、工程技术等人员组成,定期或不定期地提出现金流风险分析报告,对现金流进行预测。其次,对现金流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定性分析主要分析国家政策、经济环境、行业企业内部管理状况等变化情况,采用调查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主要是对现金流的结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获取现金的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趋势分析,重点应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借款总额、现金储备额等指标。最后,建立现金流分析跟踪制度,及时发现现金流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使企业保持一定的现金流动性,防止现金流断裂,又可防止现金流过剩,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参考资料:
篇3
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但目前国内经济体制和管理方法上的不完善,从而容易出现主观上的失职,甚至违法违纪形成大量的呆坏账。因此,针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机制,从源头上化解应收账款风险已是刻不容缓。
【关键词】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管理;赊销
应收账款指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来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管理是指在赊销业务中,从销售商将货物或服务提供给购买商,债权成立开始,到款项实际收回或作为坏账处理结束,销售方企业采用系统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对应收账款回收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其目的是保证足额、及时收回应收账款,降低和避免信用风险。
一、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
应收账款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合理的应收账款对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应收账款的发生意味着企业有一部分资金被客户占用,同时企业持有应收账款也是有成本的。企业之所以持有应收账款是因为应收账款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增加销售作用和减少存货。
市场竞争激烈时,信用销售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信用销售方式能够吸引客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和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客户总是希望通过赊欠方式得到需要的材料物资和劳务。其次,许多客户希望保留一段时间的支付期以检验商品和复核单据。因此,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某家企业不采用商业信用销售方式,那么市场就会萎缩,销售收入和利润就会减少,最终可能导致企业亏损甚至倒闭。我国目前的市场基本上都是产品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各行各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增加销售收入而采用这种信用销售的方式。赊销具有比较明显的促销作用,对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大部分情况下,企业持有应收账款比持有存货更有优势。从财务角度看,应收账款和存货均属于流动资产,但两者性质是不同的。应收账款是一种可以确认为收入的一种债权,而存货的持有成本较高,比如储存费等等。若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需上述支出。因此,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都可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就要销售商品,取得销售收入,收入的多少是检验经营成果的依据,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无经营成果,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所以说企业只有有收入才能有利润,而企业为了取得销售收入就会采取多种方式促进销售,而赊销是重要手段之一,赊销产生了应收账款,它吸引了大量客户,扩大了销售额,为企业带来了效益,所以说应收账款对企业的经营有着重大的影响。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应收账款管理是一种营运资金的管理,良好的应收账款管理可以创造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和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降低企业资金成本。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
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客户的信用等有关情况的调查
信用销售是应收账款和坏账形成的起因,企业过于盲目信任客户,又没有设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制度缺失,几乎处于无信用管理的状态。主要表现在:(1)客户的档案不完整,信用的决策和控制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2)各部门间缺乏必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往往割断了客户各类信息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信息的完整性,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对客户做出整体的认识和判断。(3)将财务对应收账款的收款工作视作信用管理,信用管理的资源和要素配置不齐全,认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仅是财务部的职责。而实际上财务部的控制更多的是事后控制,不能承担信用管理的全部职责。从赊销活动的业务流程看,企业仅仅注重交易后的应收账款追讨,而忽略交易前的客户审查和交易过程中的跟踪管理,其结果是事倍功半。如果企业面临大量的逾期货款,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追讨债务,结果是花费大、效果差。
(二)应收账款跟踪控制不到位
很多企业未建立应收账款跟踪控制制度或未遵守制度。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跟踪控制缺乏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财务部门不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账龄老化。(2)企业未实行应收账款定期对账制度,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的传递、记录等都有可能出现差错,而这些差错很容易造成应收账款逾期。
(三)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力度不足
1.缺乏日常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企业为了能增加销售量也用尽了手段,不惜扩大应收账款的信用期限,导致应收账款的平均账龄较长。而应收账款的账龄较长也决定了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坏账概率的上升,据调查,应收账款逾期的时间越长,追账的成功率就越低。据专业部门的调查分析当逾期时间为一个月时,追账成功率为93.80%,当逾期为半年时,成功率急降至57.80%,一年之后,成功率会锐减为26.6%。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仍未做好定期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缺少定期与不定期的对账制度,致使企业不能及时发现隐患,降低了应收账款的收现率,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然成为坏账。
2.销售人员的奖励机制不完善
在实行职工工资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中,由于只有要求而未有与之配套的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使得企业的奖励制度未能有效严格的执行,这使销售人员产生偏差认识,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只关系个人的利益,而一味盲目地采取赊销手段,也使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而且有些企业为了暂时的利益聘请一些文化素质低、专业素养差的工作人员参与销售,由于他们只顾眼前利益,并不管企业发展的持续性,直接造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风险的出现。一方面是销售人员急功近利的销售方式,另一方面是企业资金链的每况日下,如此恶性循环使的我国企业发展受阻。
3.财务部门职责尽不到位
财务部门没有专门负责对应收账款定期、定向清欠;没有建立定期清查制度。许多企业长期不与欠款单位对账,或对账后没有形成有效、合法的文字对账依据,仅仅口头承诺。财务人员没有及时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如应收账款抵借和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等,不能很好的利用手中的债权及时转嫁风险,解决企业所急需的资金问题。
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竞争压力大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逐渐出现了供高于求的局面,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日益突出,出于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盲目赊销,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大大增加,风险也随之加剧。
(二)企业缺乏风险意识
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机制下,我国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但要在成本、价格上下功夫,而且必须大量运用商业信用促销,要提供的信用条件与其他竞争对手相当,甚至更优些,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但是,许多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对客户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有多大,客户的偿债能力如何,缺乏必要的科学分析和评估,对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不予重视,更是忽视信用机制的建立,导致赊销企业在未对客户资信情况作调查或深入调查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只注重赊销给企业扩大了销量,增加了产品的市场份额,减少企业库存,减少了存货和管理开支,增加了企业的账面利润,却忽视了赊销在带来的夸大企业的经营成果等问题。再加上部分赊购企业信用意识极差,故意拖欠账款,恶意逃债,社会诚信普遍缺乏,造成赊销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大大冲减了赊销优惠政策给企业带来的诸多优势,也是企业未来的良好经营和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
(三)应收账款内控不足
目前在国内的很多企业中还没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应收账款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方式单一,缺乏应有的谨慎性原则。具体表现在:没有专门的针对借款企业的信用调查机构;缺乏周密的赊销规章制度,增加了涉及记账的人员的道德风险;缺乏稽核制度,导致了账款未能及时清收。
四、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信用制度
1.建立客户档案
客户资信状况管理是全程信用管理的基础。只有建立、健全客户资信状况调查与管理,才能进一步科学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和核定信用额度。信用管理部门要及时将上述来源的客户信息进行处理,并及时更新。企业应事先确定档案的有关项日,以保证资料搜集的完整性。客户信息有多个来源:一是通过专业的资信调查机构获得;二是业务部门在销售过程中主动收集,这需要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部门通过采访、询问、考察来了解客户的资金运作状况和信用状况,加强对客户基本情况的审核,审查客户供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为每个客户建立信用档案,详细记录其有关资料。
2.制定适当赊销政策
对一类客户给予较高的赊销额度、无需提供担保、较长的付款期限以及优惠的价格;对二类客户给予一定的赊销额度和比例,设定中等的付款期限及价格;对三类客户,要求提供一定比例的担保,给予较低的赊销额度和比例、较短的付款期限、浮动的价格;对于评级较差的客户不予赊销。对二、三类客户或在付款期较长的情况下,可以与客户签订附带条件的销售合同,在货款未全部付清前,货物的所有权归卖方。使客户群的信用程度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使应收账款回收周期不至于很长,甚至缩短款项回收时间段,减少坏账风险和资金占用量,保障现金的及时回流,使公司经营更加稳定。
(二)加强应收账款跟踪控制
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欠款而不是消极地等待对方付款。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既然应收账款是存货变现过程的中间环节,对应收账款试试追踪分析的重点就要放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如果有必要并且可能的话,赊销企业也可以对客户(赊销者)的信用品质和偿债能力进行延伸性调查和分析。企业要对赊销者今后的经营情况、偿付能力进行追踪分析,重点跟踪逾期客户,及时了解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挂账时间长、交易次数频繁或信用品质有疑问、经营状况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财务部应该每日出具清单,科学分析,提出处理意见,企业应建立定期与客户对账制度,做好记录,及时与客户对账,核对业务发生时间、金额、经办人等信息,同步获取到客户的经营情况信息,及时分析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减少应收账款的呆账、坏账的发生,以防患于未然。同时落实具体负责人,给客户发催款函,要求客户列出还款计划,做出承诺,使得货款及时回收。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措施,如要求这些客户提供担保等来保证应收账款的回收。
(三)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第一,加强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对于可能成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应当报告有关决策机构以明确是否确认为坏账。一般情况下,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业必须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如果账龄分析显示企业的应收账款的账龄开始延长或者过期账户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则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率。则首先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如果属于企业信用政策的问题,应立即进行信用政策的调整;再具体分析拖欠客户的情况,搞清客户发生拖欠的原因是什么,拖欠的时间有多长,拖欠的金额有多少;然后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方案;最后应注意对尚未过期的应收账款也不应放松管理和账龄分析,防止发生新的逾期拖欠。
第二,形成定期与不定期对账制度。在账款彻底结清前,企业应当与客户保持联系,必要时给客户发对账函,以确保企业账务记录的准确、真实与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如发现差错应及时处理。
第三,改善销售人员的奖励机制。在应收账款管理中,有了销售人员的积极参与会使得应收账款的管理有事半功倍的结果。针对目前销售人员“只售不收”的现状,只有改变销售人员的激励机制,才能标本兼治,鼓励全员参与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主要是将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与应收账款挂钩,也可以避免销售人员盲目赊销。根据客户的信用记录和财务状况对客户有一定的筛选,以降低公司应收账款的潜在风险。这样一来,销售人员也会在压力的驱动下,主动与催收人员配合和客户沟通协调应收账款的问题。销售人员是第一批与客户接触的人员,在能更了解客户脾气和性格的同时也能给客户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
第四,提高财务部门的业务水平,学习先进的应收账款管理经验。在企业资金出现困难时,学会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活动(比如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债券化),以缓解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
总之,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因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与执行力的缺乏,信用政策的不健全,买方市场的存在,销售渠道的局限性以及激烈的竞争等原因,应收账款管理以及存在的问题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因此,在短期内应收账款的坏账是一个无法消除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将应收账款处于有效的管理及控制下,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将坏账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薛鹤.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4(01)
篇4
信用这一概念涵义非常广泛,从经济层面理解,信用是“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获得一笔收入的预期”,信用风险则是指因为对方违约使得这个预期没有实现而给债权人带来的可能损失。若放入营销过程中来定义,信用便是指建立在信任基础上,在暂不支付货款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取商品或服务的一种能力,信用风险则是授信企业没有按期收回因赊销而产生的应收账款,或者完全不能收回货款而产生坏账的风险[1]。
企业销售渠道中的每一个交易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①选择客户;②谈判;③签约;④交货;⑤收取货款。在这个交易的过程中,企业以信用为基础,通过信用手段将货物卖出去,如果不能及时收回货款从而引发的营销风险即为营销信用风险。这五个阶段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产生营销信用风险。据统计,在全部拖欠案件调研中,大约70%直接产生于货物发出之前的各个业务环节,如对客户不了解,或结算方式、信用条件选择不当;大约35%的拖欠案件是由于从货物发出之后直到货款到期日之前这段时间,对应收账款缺少严密的追踪和控制;约有41%的案件是在拖欠发生之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2]。信用交易手段有一下几种常见的方式:(1)赊销,又称为信用销售,是一种“先给货,后收款”的销售方式,即允许客户在拿到货物后的一定期限内支付货款。赊销是国内供货商,特别是小型供货商常用的销售政策,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信用交易方式,它以货款的大小遍及各种大小交易中。(2)分期付款,是交易双方签订分期付款协议,买方接收货物后,分若干批次付清货款,每次交付货款的日期和金额均事先在协议中写明。(3)延期付款,即顾客可以对所购产品在一定时间内交付款项。其与分期付款不同的是,延期付款一般只是一次性,在规定的时间里一次付清。延期付款可以暂时缓解顾客的经济状况,使顾客有充足的筹款时间,可以吸引那些对产品有期待,但又一时缺乏支付能力的顾客。这些信用交易手段的共同优势都是有利于增加销售量,满足客户的需求,但与此同时也造成资金成本、坏账损失等费用的增加,甚至面临难以收回货款的风险。
二、中小企业营销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普遍存在的问题。所谓信息不对称,是信息获取使用的双方由于处于不同的地位或角度,造成一方处于信息优势,另一方处于信息劣势;或者双方的信息量一致,但由于认识的不同,对相关信息的理解不同造成的差异。信息不对称导致机会主义行为,一般情况下,信用市场中受信主体与授信主体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是不同的,前者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及其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后者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他们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在信用合约签定之前,非对称信息将导致信用市场中的逆向选择;而在信用合约签定之后,产生信息优势方即受信主体的道德风险行为[3]。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信用市场中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授信主体的信息成本就越高,市场的交易费用也就越大。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单个企业坚持信用经营可以看作是一种风险。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为严重。
2.中小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
内因是问题的关键,我国中小企业不能适应当前以信用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竞争环境,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中小企业内部在信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存在很大一片空白,信用管理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一是客户资信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交易前缺乏客户资信方面的资料,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以销售为主导,凭主观判断做出决策,出现风险后又不能及时加以补救,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对信用管理的认识也还远远不够,很多企业在谈到“信用风险”时,都把责任推到社会,坐等政府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这种认识已经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了。而在发达国家中,企业已将信用管理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职能在经营管理中加以运用,信用管理部门像财务部门、销售部门一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是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关于应收账款管理,许多中小企业已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这些管理制度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并且,在信用政策的制定方面,没有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结合起来,考虑三者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的影响,对于“促进销售额增长”和“保持应收账款合理比重”这样两个目标的均衡和一致也兼顾不够,偏重一个目标而忽视另一个目标的做法常常导致信用营销战略的失败,一些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给予客户过于宽松的信用条件,虽然暂时取得了一定的销售业绩,但企业的最终利润却没有增加。因此,只有系统化科学化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才可以明确企业与客户的信用关系,分清企业内务部门和各级决策人员的权限和责任,使应收账款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3.社会诚信环境欠缺
由于信用本身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当绝大多数企业都讲信用时,少数不讲信用的企业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但是,当大多数企业不讲信用,只有少数企业讲信用时,少数讲信用的企业只能是单方面受损,在诚信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信用的这种外部选择性表现的更加强烈,因为诚信环境较差表明完全讲信用的企业只占少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圈的商业信用环境的欠缺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些债务人违背诚信原则,违约赖账。一些企业不是没有能力偿还货款,而是因为试图用所占用的资金去投资获得更多利益,这就使得另一方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这是一种社会道德水准不高、缺乏诚信的表现。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对违反诚信经营的行为高度容忍。据中国零点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有40%的企业经营者对其他企业违反诚信经营的行为采取了高度容忍的态度[4]。这种情况表明,在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下滑的情况下,我国不少企业即使自己能够做到诚信经营,但对其他企业的不诚信的经营行为,却不愿意加以制止。
三、中小企业营销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
美国风险管理学者詹姆斯德阿克指出,“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其价值创造目标的实现和企业战略的成功实施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立企业营销风险控制体系,使营销风险管理工作融于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可以从内部消除营销风险产生的根源,并在营销风险产生以后快速地进行有效控制。
(一)加强事前预防:降低营销信用风险的最有效手段事前预防主要是对客户的资信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以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据国外资料统计,追账成功率随逾期月份的增长急速下降,从逾期一个月的93.8%降至逾期24个月的13.6%。从世界范围来看,商账追收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据统计,世界各国收账机构每年为债权人追回欠款的数量,超过法律机构追回欠款的数量,约占商业纠纷的60%。但是就算追回了部分应收账款,化解了经营风险,企业也要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渠道信用管理过程中预防即交易前的信用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事后的追讨措施很可能会让它们本就不堪一击的资金体系陷入困境。
1.加强对客户资信的评估分析。对客户资信进行调查评估,是客户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防止和降低营销风险的重要手段。要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首先要获得客户资信评价的各种信息,这就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客户交易台账,对每笔业务往来有详细记录;二是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收集有关客户经营及资信方面的信息,并对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靠。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其履行各种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和信用限度。对客户的考核与评估体系主要是通过5C评估,包括客户的品行(Character)、资金实力(Capital)、经营能力(Capacity)、是否有抵押(Collateral)和条件(Condition)五个方面。定期对客户的5C进行评估打分,按由高至低评出若干个信用等级,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给予相应的信用政策。对于初次合作的客户,第一次均不享受公司的信用政策,只有在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中留下良好记录的客户,才能享有相应等级的信用资格。记录越良好,赊销就越大,信用期限也就越长。
2.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往往宁愿冒客户违约的信用风险,也不愿丧失扩大销售的可能,这是许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特性。这样,企业就必须通过其他手段来控制与防范信用风险,其中,依据客户的资信水平采用适宜的结算方式,即为一种有效的重要手段。如果客户企业的资信度较低,就应采取安全性高、风险性小的结算方式。如预收货款销售、银行汇票、本票、汇兑、支票结算方式等。如果客户企业的资信度较高,就可以采取风险比较大的结算方式,以吸引客户。如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商业汇票和分期收款销售等。企业应根据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选择相宜的结算方式,简单地说就是: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强、信用状况好的客户,可以选择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扩大销售网络,提高竞争能力;反之,对于情况不熟悉的新客户及信用状况较差的客户,则应选择风险比较小、约束能力强的结算方式。
3.依据企业现状选择宽严适度的信用政策。一般而言,以下情况可考虑采用宽松的信用政策:企业的库存过大;产品即将过期;开拓新的市场;推广新的产品;市场竞争过于激烈;法制环境良好等。以下情况可考虑采用严格的信用政策:产品供不应求;市场需求强劲;客户的特殊规格产品;生产周期长或成本高的产品;微利的产品;法制环境恶劣等。
(二)做好事中控制:控制营销信用风险的重点环节
1.制定合理的现金折扣及信用期限。在企业营销过程中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给予现金折扣以及改变信用期限来实现的。现金折扣是债权人为了鼓励债务人提前付款而给予债务人低于发票价格的优惠,包括折扣期限和折扣率。关于信用期与现金折扣的决策分析,企业可以采用差量分析法。即计算方案改变所引起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以计算差量收益。如果差量收益为正,则方案改变是有益的。
2.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制定正确的收款策略。企业发生应收账款,就应制定出正确的收账政策,积极组织催收。企业制定收款政策应是十分谨慎的,掌握好宽严程度,如制定的收款政策过宽,会导致逾期未付货款的顾客拖延时间更长,对企业不利;收款政策过严,催收过急,又可能伤害无意拖欠的顾客,影响企业未来的销售和利润。企业在进行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同时,将增加收账的次数也增加收账费用,而应收账款平均回收天数和坏账损失比率将减少。
因此,企业要根据收账费用、坏账损失、应收账款的平均收回天数三者关系,制定收款策略,始终把握一个原则,就是所花费的收款费用必须小于回收的应收账款的得益金额,即小于坏帐损失和机会成本的减少数。
3.提取坏账准备。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是企业防范应收账款风险,消化坏账损失的一个有效措施,是稳健性原则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应用。它要求企业在发生赊销行为时就考虑可能的坏账准备,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按一定比例从有关费用中计提。表面上看,提取坏账准备金增加了企业的费用,影响了企业的效益,但它能够分解坏账损失,以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反之,如果不提或少提坏账准备金,,会削弱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根据我国现行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在年度终了时,按照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提取坏账准备。有些中小企业对坏账准备金制度的认识不够,认为计提坏账准备很麻烦,既不计提坏账准备,也不对坏账进行核销,更重要的是计提坏账准备会减少企业当期的利润,有些企业领导为了显示其在职时的业绩,不愿让会计人员计提坏账准备,这样在无形中加大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总额。
(三)强化事后追讨:降低营销信用风险的补救措施
1.未收款催收。未收款是指在双方约定的、合同规定的时期内未收回的款项。针于这部分款项进行的催收属于早期催收。对超过约定期限尚未收回的应收款项,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取如下清收方法:第一,派业务人员直接去催收;第二,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第三,给予优惠条件;第四,从债务人那里取得一定的有价值的货物,折价抵偿其债务;第五,由债务人划出一部分应收款项给债权人以抵偿自身的债务,但这部分应收款项必须是债权人愿意接受的;第六,争取债转股,将应收款项转为对债务人的投资;第七,向法院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第八,委托讨债公司去催收。
2.拖欠款清欠。拖欠款是指未收款未能如期收回,即早期催收失败所转成的款项,清欠就是清理欠款,是发生长期拖欠的情况下所运用的一种补救措施。在这个阶段就需要有专门的清欠人员在外追踪货款,但是,这种清欠是一种事后措施,往往收效甚微,也会增加企业对应收账款回收的成本。不过如果实施得好的话,对企业来说也会是一线希望。拖欠款清欠要实行“划片分类、分片包干”的清欠方式,债权不满一年的,实行“谁销售,谁清欠”的原则。其次,要采取适应的清欠手段,包括发送“催款通知书”或“法律顾问意见书”、签订“还款协议”或签订公证还款协议、分年限采用现金比例折扣实现债权、货物抵款、诉诸法律、组合清欠(即把有“三角债”牵连的企业连在一起解开债务链)。最后,还要注意清欠的激励,实行积极的清欠政策,对专职清欠人员采取按比例提成或进行奖励的措施。
3.呆坏账处理。国际上对应收账款两年以上视为完全坏账,一年以上以50%计算为坏账。按照我国有关规定,企业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①因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②因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③债务人较长时期内(如超过3年)未履行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呆坏账的处理主要由销售部负责,对需要采取法律程序处理的由公司另以专案研究处理;进入法律程序处理之前,应按照呆坏账处理,处理后未有结果且认为有依法处理的必要,再移送公司依法处理。对已经形成的呆账,在移送公司依法处理前,可以采用以物抵债、债务重组、应收账款出让等形式加以处置。
摘要: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信用风险的存在,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本文对中小企业营销信用风险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并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营销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就营销信用风险的预警和防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营销信用风险;应收账款
对中小企业而言,机遇和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存在没有风险的市场商机,企业的营销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和回避风险,企业应在抓住市场商机的同时尽可能地把握营销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风险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对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和信用风险的规避及防范对策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将会对我国中小企业营销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孙利沿,骆洵.论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4):71-73.
[2]黄晓莉,王富荣.谈企业营销风险管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6):96.
篇5
关键词:酒店行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区域经济;危机应对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肺炎疫情对山东酒店行业影响概述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来看,2020年一季度,全国星级饭店7101家,平均出租率22.83%,同比下降53.31个百分点;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为72.58元/间夜,同比下降56.54%;每间客房平摊营业收入为1.49万元,同比下降53.26%。2020年一季度山东有459家星级饭店,同比减少53家;营业收入11.05亿元,同比减少11.88亿元,降幅51.81%;平均出租率只有21.72%,同比下降50.01个百分点;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57.28元/间夜,同比下降50.37%;每间客房平摊营业收入1.47万元,同比下降48.96%。酒店出租率方面,二星级为19.37%,三星级为25.75%,四星级为20.42%,五星级为16.01%。随着2020年二季度山东大批量企业复产复工,酒店业也逐步回暖,但每个季度收入均未达到同期水平,山东第二、三、四季度酒店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7.49亿元、28.21亿元、25.92亿元。山东第二季度出租率为38.07%,同比下降31.87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出租率53.87%,同比下降12.15个百分点;第四季度出租率为47%,同比下降15.21个百分点。山东酒店业第二、三、四季度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同比分别下降40.57%、20.33%、19.00%。虽然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步好转,但是不管是从单个季度还是全年来看,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酒店业的影响程度仍旧存在。
2山东省出台的主要惠民政策
2.1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在面对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采取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简单来说,“实体法”是指面对这种突发性卫生事件相对应的减征或者免征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免征增值税、关税、增值税附加、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税收减征或者免征力度最大;“程序法”是指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延期申报或延期缴纳税款等。2.2房租减免优惠政策。面对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有企业需承担服务山东大局的责任与担当。2020年3月山东省政府国有资产管委会下发了鲁国资财监字[2020]7号文件,文件中指出,要严格落实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鲁政办[2020]5号文件关于权属国有企业需对下游租户落实租金减免的优惠政策。之后,在《关于加快企业项目全面复工达产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实施细则》第5条中明确租金减免时间“一季度全免,二季度减半征收”。鲁政办字[2020]77号文件中规定,在上半年租金减免的基础上,将对中小企业减半征收租金的优惠政策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租赁经营的住宿业租金费用占比很高,政府出台的这些优惠政策缓解了企业的经营压力。2.3贷款优惠政策。面对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对重点受灾行业在企业贷款方面给予了多项补贴与优惠政策。降低贷款利率,鼓励银行机构压降成本费率,确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低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费率,取消反担保要求;国有五大银行开通防控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并推出防控专项信贷政策,加大对受灾严重的中小企业的信贷力度等。
3酒店业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3.1全面预算管理。尽管全国逐渐复工复产,但是对于酒店业冲击仍然很大,2020年11月27日,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在第五届中国国际饭店大会上指出,10月份餐饮收入增速首次转正,达到0.8%,第三季度酒店业营业额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0%。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酒店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根据国家政策与酒店的经营状况合理预测收入与产出。优化资源配置,科学、高效地利用资源,避免资源、资金等的浪费,加强预算的管理与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不能只靠传统的酒店预算管理方式,需要用更适宜的敏感性预算分析方法来进行预算管理,特别是零基预算管理,在特殊时期建立新的预算管理模式。一要完善预算管理组织架构,预算不仅是某个部门或某个岗位人员的职责,还需要各部门全面配合,协助做好预算相关工作,进一步强化预算决策与预算执行。二要全面、细化预算,进行经营业务预算、资源配置预算、财务预算、风险预算、资金预算等,对于客房收入、出租率、平均房价、Revpar、餐饮上座率等实行零基预算管理模式,并结合弹性预算法,对特殊时期不同销售量与客房、餐饮成本之间的关系合理编制预算。对人力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房屋租金、长期待摊费用等实行增量预算管理模式。三要特别注意资金预算,资金链是企业的重要命脉,在客房、餐饮收入的基础上,预测酒店的直接人工成本、餐饮与客房成本,同时做好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预算等,预测酒店的现金余缺,根据企业的规模性质,合理调整企业货币资金,利用非常时期国家融资政策帮助企业合理融资,根据行业繁荣程度,跨期综合平衡企业资金运作,编制短期滚动预算。四要强化预算执行的考评与奖励机制,将财务指标的执行情况与个人绩效相结合,既要纵向与往年指标项对比,也要横向与同行业相对比,制定合理的适合本企业的奖励机制。同时,预算管理委员会须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纠正酒店运营执行预算过程中的偏差,通过奖惩等激励手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3.2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目前酒店收入达不到往年水平,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保证资金链的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管理。一是制定一套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合理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并根据客户的经营情况随时更新客户信用等级,对客户按照风险等级进行管理,对连续一段时间评估为高风险的客户予以特别关注,与持续评估为高风险的客户及时解除合作关系,合理避免客户信用风险。二是确定合理的赊账金额及期限。根据客户的信用度、财务状况、前期回款情况及消费情况等,确定合理的赊账金额及期限,同时要加强执行度,任何人不得擅自扩大赊账金额及期限。比如通过混淆S账和AR的方式扩大赊账金额等,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按照规定完成相关流程的审批,严控赊账金额及期限。三是限制个人担保金额及权限。个人担保能力有限,如果给予个人太大的担保金额,会给酒店造成较大的风险,可以设置担保人员范围,比如只针对中层以上人员发放担保权限,同时根据个人在公司的任职级别、工资水平、个人信用等确定个人的担保金额,合理避免因个人担保能力不足给企业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四是加强应收账款回款考核管理。将应收账款的清收与个人绩效挂钩,同时明确责任到人,加大考核力度,一方面防止出现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而无人管理的状态,形成超期账款,造成坏账损失;另一方面责任到人后,可以与客户始终保持联络,避免后期出现客户失联,增加清收难度和成本。五是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管控。对应收账款实行全过程管理与监督,针对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找出解决方法,增强应收账款的管控,同时在管理过程中,随时关注风险,充分做好全链条风险分析工作,降低坏账风险。六是合理控制应收账款与销售额的比重。根据酒店的实际情况,分析历史数据,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比重,避免应收账款占用较大资金,合理保障企业正常运营的资金需求。3.3加强业财融合度。酒店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酒店的方方面面,而其财务的日常工作缺乏系统性,与业务运营相脱节。国内大部分酒店都缺乏业财融合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导致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独立运行,财务人员作出的经营分析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以上问题更为凸显。酒店财务人员要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经营中,熟悉各业务流程和相关制度,全方位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充分融合财务专业知识,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作出专业的分析,为高层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完善企业的业财管理软件,以会计ERP管理流程为核心,逐步融入企业费用支出签批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前台收入系统,使资金流、信息流得到实时反馈,实现企业信息动态管理,让酒店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企业各项风险。3.4采购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收入降低,企业为了生存必须节本降费,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对采购成本的控制,降低采购环节的风险点。第一,要全面跟踪采购质量,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对酒店日常采购的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类等产品实行标准化管理,对大小、尺寸、颜色、产地等制定验收标准;第二,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通过比价、招标等方式选择供应商,同时不仅要关注供货商价格,更要注重货物品质,加强对供应商的风险评估,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第三,科学合理制定采购清单,结合客流量,选择最佳采购时间与采购数量,既要满足日常消耗,也要防止出现采购过度造成的库存积压与资金占用问题;第四,加强预付款风险评估,酒店日常采购的原材料很多来自于中小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更要提高对这类供货商的评估,了解供应商整体的经营情况,防止坏账或断货情况发生,保证资金安全,并做好风险应对措施;第五,利用互联网信息透明、公开、规范化等优势,增加网上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地防止采购人员“吃回扣”等现象的发生。3.5税务管理。建立税务管理风险机制。设置税务管理部门,建立一支税务工作团队,参与到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全方位评估企业税务风险,提出解决方案,降低企业纳税风险;在大型企业中,部分管理者缺乏税收筹划意识,公司运营过程中只重视经营销售业绩而容易忽略税收管理与筹划工作。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国家出台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帮助受灾严重的企业渡过难关,尤其是对酒店、餐饮旅游等中小企业优惠力度较大,企业需要根据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及时作出调整,否则就容易出现税务风险,同时因为没有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而造成资金流失;企业还应将税务管理纳入财务人员业绩考核中,从根本上提高财务人员税收筹划的积极性,规避税务风险,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同时还能降低企业不必要的税务支出;另外,还应加强税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对国家出台的各项会计政策变更要迅速反应、理解到位,帮助企业降低税务风险。
4结语
酒店业作为服务产业,应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内部控制理念、创新发展,才能使酒店健康发展。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基础,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与效率,才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提高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明,汪晓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收政策探讨[J].财政科学,2020(02):17-23.
[2]白彦锋,唐艺宁.中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财税政策的对比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0(07):17-29.
[3]梁志宏.酒店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8):169-170.
[4]李钢.酒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20(29):187-188.
篇6
公司通过集中战略规划、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核心职能,实现了公司的集约化经营、集中性研发、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协作,促进了公司运营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主要工作成绩
2013年,中国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紧紧围绕公司年度方针目标和重点工作,以管理提升为契机,以全面预算为抓手,以降本增效为目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了各项预定的工作目标。
(一)以管理提升为契机,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按照中国南车和公司要求,2013年初财务管理部制定了与公司总分架构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提升工作目标,内容涵盖财务预算、资金、财务业务标准化、会计报表、成本费用、价格管理等专项工作,按计划完成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预算管理持续加强,资金管理成绩显著,物耗成本同比下降,财务报告进度加快,存货占用有所下降。
在推进管理提升工作的同时,财务人员围绕公司总分架构和集权管控模式,对预决算、资金、成本、价格、税务等财务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归纳,编撰形成了六篇专业论文,并已集中对外刊载。总结巩固财务管理成功经验,有助于今后更好地履行财务管理各项职责,更好地提升公司经济效益。
(二)以全面预算为抓手,持续加强预算管理
通过季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的形式,持续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本着以查找问题为主的原则,财务管理部狠抓了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为公司决策提出改进意见,包括项目成本管理、子公司亏损、质量损失、业务外包等方面,通过摆问题、查原因、提措施、促整改,进一步强化了公司经营管理,对降本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进一步落实成本管控的两个延伸
针对以前成本调整流程不规范,责任判定不明晰等现象,2013年,财务管理部优化了有关工作流程,完善了有关工作要求,明确了有关工作责任。通过成本管理基础工作的不断夯实,加强了各单位和各部门成本管理责任,促使各单位各部门提高了降本节支意识,推进了成本管理链条向设计、工艺、采购等源头延伸。
(四)加强了质量损失管理工作,延伸了管理链条
质量损失是一种无效消耗,吞噬了企业的盈利空间,而公司目前的质量损失管理薄弱,存在着流程不完整、责任不确定、考核不到位、损失追溯不充分等问题,为了降低质量损失,财务管理部组织召开了加强“质量降损”财务管理工作会议,统一了各部门的认识,明确了要着力解决质量损失责任不明和缺失的问题,利用ERP管理平台,对发生的每一笔质量损失及其原因分析、责任判定、责任追究等全程监管记录,加强供方和第三方责任导致的各种质量损失的追索赔偿管理,确保追索赔偿及时足额到位。公司相关部门对此也引起了高度重视,按照会议精神开始前期启动准备工作,为形成完整、系统的质量降损体系打下了基础,确保质量损失控制在公司指标以内。
(五)完善项目成本管理,提高出口产品盈利能力
为提高出口产品盈利能力,确保实现公司经营目标,财务管理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体现制定项目预算,实施利润导向型的目标成本管理,根据产品生产特点,建立以责任制为中心的成本分解管理体系,推行责任成本制,及时制定下发了项目管理产品成本指标,力促在产品设计及工艺方案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经济性评价,结合项目进度和成本目标进行对比,及时掌握成本完成情况,分析成本偏差,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完成了预算目标。
(六)强化资金调度,改善筹资结构,财务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融资规划,创新融资方式,提升融资能力。根据短期波动性资金需求,以三个月以内的短期融资为主,优化融资结构,努力降低融资成本;充分挖掘和发挥进出口合同融资功能,通过金融机构在海外低息融资节约利息支出;在贷款利率低于现金折扣率的情况下,加强与主要供应商磋商,提前付款取得现金折扣,减少财务费用;此外,按照资金成本最低化原则,适时采取委托金融机构贷款、代融资以及通过中国南车香港公司进口付汇等渠道,节约财务费用。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难以预料,财务管理部将规避汇率风险与海外低息融资相结合,以出口订单融资为依托,适时与金融机构协商,通过锁定海外银行放贷及远期还贷汇率等措施,既实现了低成本融资,又有效规避了汇率风险。
(七)加强经营性现金流管理,提高盈利质量
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预测,强化对公司现金流量的监控,实施大额资金的跟踪监控,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精准化资金管理,完善细化资金计划,按月滚动预测货币资金收支,提前筹划、以收定支、严控支出;综合平衡、合理调度资金,在保证公司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所需资金的同时,减少闲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应收账款回收管理方面,制定月度清收计划,指定专人分解、落实清收指标,严格执行月度应收账款绩效制度,减少坏账损失,防范经营风险,及时回笼资金,努力完成经营性现金流指标。
(八)加强价格管理,积极落实“保增长”措施,降低物料采购成本
2013年,财务管理部在贯彻实施最低价中标采购策略的同时,加强了采购标底价的管理,对市场采购的物料,在充分掌握市场行情的情况下,做好与同行业的对标工作,按孰低原则提供标底价;对专供商供应的自备料物料,采取重新核定工艺资料来确定标底价,通过以上措施使标底价更加科学、合理、严谨,最大限度的维护公司利益,而严格的标底价管理为降低采购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公司国际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拓,公司投标报价、询价报价工作量日趋繁重,为满足营销需求,财务管理部不断完善、优化公司产品报价系统,快速反应、精益求精,全年完成对外投标及报价询价近百(批)次。
(九)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为切实改善公司会计基础管理工作,总部对各分(子)公司、分部会计基础工作进行专项检查,主要是对照检查、总结交流、整改提升三个阶段,深入检查了各分子公司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及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内容;另一方面对部门领导下达了具体的会计基础工作检查方案,通过互检、自检,由上向下推动,促使各单位积极整顿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防范了风险,提高了管理水平。
2013年完成了财务标准化手册编制工作,工作手册范围涵盖了预算管理、资金业务、采购业务、销售业务、成本费用、资产管理、财税业务、财务报告及其他业务九大模块45个业务项点,并对财务管理部全部岗位职责、财务制度、常用财务表格进行了汇编,同时修订和完善了相关制度,夯实了会计基础工作。
(十)加强财务决算管理,快速反映经营结果
财务决算工作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成果的重要途径,决算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着企业的经营水平,是对全面预算的检测手段,2013年,公司决算工作主要突出筹划进度,将筹划中重点、难点工作表单化,做到了优化各项财务指标、堵塞管理漏洞,同时全体财务人员加班加点、辛勤工作,克服总分架构下层级多等困难,季度决算报表比股份公司要求提前三天完成,各所属公司在上报时间、质量均到达预定目标,为经营活动分析奠定了基础,决算报告通过了会计事务所的验审,并得到集团公司的肯定。
二、几点不足
回顾总结2013年以来的工作,中国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仔细分析,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目前公司在质量损失管理方面存在着统计不全面、流程不完整、质量责任不确定、责任考核不到位、损失追溯不充分等问题。
第二,去年下半年开始推行成本管理向总部延伸、向工艺设计源头延伸,但在执行过程中基础工作不扎实,如何优化目标尚待探索。
第三,在总部架构下对分公司的管理模式有待改进,以便更全面的评价分公司业绩,调动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如某分公司已有非资条件的采购权,仍延用分公司的目标成本管理方式不能全面评价业绩。
第四,对销售部门归口的销售费用的约束和激励方式需改进,现既纳入预算管理,也执行营销提成办法,建议完善提成办法。
篇7
公司年度工作计划一:20xx年,管业公司在集团总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经全体员工的积极努力,顺利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指标,并超额完成了任务,实现了管理和效益的双丰收。
20xx年,将定位为管业公司"管理升级"年,要稳中求变,稳固基础管理,强化执行力度,力求创新发展,力争产值利税上台阶,管理水平上层次,做好宇龙管业公司的市场定位,确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新各项经济指标。
20xx年管业公司各项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更新观念为根本,以搞活机制为手段,以创新管理为基础,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以增长效益为目标,把握机遇,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形象工程企业。
20xx年管业公司总的工作目标是:
1、钢管产量:较上年度的43630吨,提高xx.5%,实现50000吨,争取突破6万吨;
2、产品质量:确保在体系规定的97%以上;
3、钢管销售:在确保产销率90%的前提下较上年的44250吨(含临时销售)增长30%,争取实现58000吨;
4、销售收入:较上年1.849亿元增收22%,实现2.25亿元,争取突破2.3亿元。
5、利润指标:实现利润550万元,争取突破600万元。
6、税费:完成400万元。
7、应收账款:至20xx年年底力争保持在1000万以下。
8、安全指标:力争全年零工伤,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为确保年度工作目标的实现,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确保指标落实,强化绩效考核工作。
公司对各部门、各科室实行目标管理、指标考核、责任落实的政策,在公司总体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将指标分解落实,层层考核和落实责任。签订责任合同,分解落实到基层,使公司员工人人头上有任务,人人身上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保证各岗位人员积极投入到岗位工作上去。
二、强化执行力度,完善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
为了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经营效果,公司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工作。
1、强化绩效考核的责任机制,将公司的各项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
2、重申岗位工作标准,确保执行力畅通,强化公司的基础管理工作。
3、强化全面管理,公司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年度计划的指导安排去实施。各部门都要通过各自的工作计划去管理、控制、检查和落实。
4、加大考核工作力度,优胜劣汰,建设一支素质高、技术过硬,纪律严明的员工队伍。业务员进行业绩考核,车间技工进行技术评比,优胜劣汰。
5、建立员工培训的有效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摒弃固有的聘请模式,主动派遣先进人员走出厂门,进行考察学习,培养自己的企业的技术人才,师夷长技以自强。
三、进一步加大经营开拓工作力度,开创经营工作新局面。
1、正视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积极调整思路,适应市场形势的发展,在去年打下的基础上重点投向于省内外大型招标项目。
2、认真研究市场,以市场定策略。
3、加强品牌意识,巩固市场地位,拉开层次差距,塑造企业形象。(针对华通和富源)
4、加大区域市场开拓辐射的力度,做好自我营销。
5、提高应收账款清收力度,加强经营风险防范和控制。
6、确保公司稳定的联营合作,和伙伴单位保持较好的共赢关系,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四、强化生产组织工作,确保合同履约,确保经济指标全面实现。
1、提高"市场"和"用户"意识,转变墨守陈规和按部就班的生产组织观念。严肃生产指挥,严密生产计划,灵活生产调度,提高应变能力,确保生产计划实施。
2、努力提倡科技兴企,鼓励技术改造,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3、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选择既能保证质量和进度、价格又适中的合作伙伴,来加速我们的发展。
4、节能降耗,兴旧利废,降低消耗和费用,努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5、强化"6S"管理体系的运行,营造先进的企业形象,为集团公司树立形象标杆。
6、加强对质量、安全的监控,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安全教育与安全检查常抓不懈,有章必依,违章必究,对事故责任实行主管领导、车间主任、班组长、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联保措施,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
五、做好成本管理工作,降低成本和费用,降低资本风险。
1、去年让我们看到了成本控制,节能降耗的明显效果,今年一定继续保持切实做好成本核算、增产节约和降低费用的工作。生产部门严格执行《生产管理奖惩规定》和《原辅材料消耗管理规定》;业务部门应做好应收账款的清收工作,降低财务费用。
2、在去年减员增效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坚持此策略,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和人工成本,改进绩效,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对员工造成一种从业压力,促使人们自我提高,努力争先,提高工作负荷与效率,优胜劣汰,提高公司人力资源质量。
3、继续注意盘活库存资产,减少资金占压,节约成本。
七、做好员工培训,深挖内部潜力。
1、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加大对新员工的培训力度,使其快速发展,融入团队;增加老员工的自身压力,激发其自主积极性,杜绝其懒惰情绪的滋生。
2、善于发现、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做好人员配置和劳动管理工作,提高生产效率。3、通过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有效留住人才。
八、弘扬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
20xx年公司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来逐步确立和运用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以及员工价值取向,以此来提升企业形象,使员工自觉维护企业信誉,增强凝聚力。
1、通过灌输员工行为规范,确立公司核心价值观,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作好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好企业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工作;
3、大力倡导在职提高,支持管理和业务工作范围的研究实践,鼓励自学成才,创建一支学习型团队。
4、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员工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公司年度工作计划二:根据《物业管理公司发展思路及具体实施方案》的计划,和公司在20xx年的情况,在综合考虑研讨的情况下,制订物业公司20xx年的工作计划。
20xx年,是物业公司致为关键的一年。工作任务将主要涉及到企业资质的换级,企业管理规模的扩大,保持并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管理服务质量等具体工作。物业公司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发展扩大。因此,20xx年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公司业务的拓展方面来。为能够顺利的达到当初二级企业资质的要求,扩大管理面积、扩大公司的规模将是面临最重要而迫切的需求。同时,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将调整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提高物业公司的人员素质。继续抓内部管理,搞好培训工作,进一步落实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公司的管理质量水平稳步上升。在工作程序上进行优化,保证工作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
一、对外拓展:
物业公司到了20xx年,如果不能够拓展管理面积,不但资质换级会成为一个问题,从长远的方面来讲,不能够发展就会被淘汰。因此,公司的扩张压力是较大的,20xx年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这方面来。四川成都的物业管理市场,住宅小区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仍是最大市场,退其次是综合写字楼,再就是工业园区。按照我公司目前的规模,难以在市场上接到规模大、档次高的住宅物业。因此,中小型的物业将是我公司发展的首选目标。同时,住宅物业是市场上竞争最激烈的一个物业类型,我公司应在不放弃该类物业的情形下,开拓写字楼、工业物业和公共物业等类型的物业市场。走别人没有走的路。在20xx年第一季度即组织人员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就得出的结果调整公司的拓展方向。
经过20xx年的对外拓展尝试,感觉到公司缺乏一个专门的拓展部门来从事拓展工作。使得该项工作在人力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市场情况不熟,信息缺乏,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未能有成绩。因此,20xx年必须加大拓展工作力度,增加投入,拟设专门的拓展部门招聘高素质的得力人员来专业从事拓展工作,力争该项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起来。投入预算见附表5。
目前暂定20xx年的拓展目标计划为23万平方米,这个数字经过研究,是比较实际的数字,能够实现的数字。如果20xx能够找到一个工业园区则十万平方米是较为容易实现的;如果是在住宅物业方面能够拓展有成绩,有两个项目的话,也可以实现。目前在谈的大观园项目等也表明,公司20xx年的拓展前景是美好的。
二、换取企业资质
按照四川省的有关规定,我公司的临时资质是一年,将于20xx年5月份到期,有关行政部门根据我公司的管理面积等参数来评审我公司的企业等级。据我公司目前的管理面积,可以评定为四级企业。如果在5月份之前能够接到一个以上物业管理项目,则评定为三级企业,应该是可以的。所以,企业等级评审工作将是明年上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换取正式的企业等级将更有利于我公司取得在市场上竞争的砝码。因此,在20xx年第二季度开始准备有关资质评审的有关资料,不打无准备之仗。争取一次评审过关。
三、内部管理工作:
(一) 人力资源管理:
物业公司在20xx年中设置了两个职能部门,分别是综合管理部和经营管理部,今年将新设立拓展部。分管原来经营管理部的物业管理项目的对外拓展工作。同时,在现有的人员任用上,按照留优分劣的原则进行岗位调整或者引进新人才。在各部门员工的工作上,将给予更多的指导。
在员工的晋升上,更注重于不同岗位的轮换,加强内部员工的培养和选拔,带出一支真正的高素质队伍。推行员工职业生涯咨询,培养员工的爱岗敬业的精神。真正以公司的发展为自己的事业。在今后的项目发展中,必须给予内部员工一定的岗位用于公开选聘。有利于员工在公司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员工的资源优化。
在培训工作上将继续完善制度,将员工接受的培训目标化,量化,作为年终考核的一个子项。员工进入公司后一年内必须持证上岗率达100﹪。技术性工种必须持相关国家认证证书上岗。20xx年的培训工作重点转移到管理员和班组长这一级员工上,基层的管理人员目前是公司的人力资源弱项,20xx年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来加强该层次员工的培训。
(二) 品质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在20xx年开始推行,其力度和效果均不理想。除了大家的重视度不够外,还在培训工作上滞后,执行的标准没有真正的落实。为此,20xx年将继续贯彻公司的质量体系,为公司通过ISO9000:20xx的认证认真的打好基础,争取能够在20xx年通过认证。
在20xx年2月份以前组织综合管理部和公司的主要人员对质量体系文件修改,使得对公司更加合适而有效。针对修改版的文件,组织精简有效的品质管理培训。对新接管的项目实施项目式的质量体系设计,对单独的项目编写质量文件,单独实施不同标准的质量系统。
20xx年将实施品质管理项目专人负责制,公司每个接管的项目都指定专人配合品质主管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在该项目的质量内部管理、业主的投诉及处理、管理的资料档案收集、制作项目质量管理审核报告等。同时,配合项目业主(业主委员会)的需求进行年度的质量管理分析调查,获得有效的内部管理信息和业主的建议,以便对项目的不合格项进行整改。
20xx年12月拟将进行一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将严格依照ISO9000:20xx的要素进行,这次内审将是物业公司的第一次品质管理总结会议。
(三) 行政工作:
综合管理部在20xx年中,未能彻底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一定欠缺。工作有停顿,许多问题没有细致的落实。在公司和员工之间没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手段,大部分员工对工作情绪低沉,得不到高层主管的工作帮助。为此,在20xx年综合管理部要加强管理,做好人事、劳资、档案外联等各项工作。在公司内设置建议信箱,具体设置在公司总部和各项目处,用于公司员工就公司的现状和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咨询,由行政主管人员抽专门的时间了解,并回复。同时公司每个季度必须召开一次集体工作会议,或者阶段性的质量体系审核。
20xx年物业公司的消耗物品采购将由综合管理部进行统一采购。采购的形式采取固定供货商合同制服务,有利于节约成本和规范化操作。每月的20-25号各管理处报下个月的材料采购清单,30-下月3号领取所采购的物资,在有力保障项目处正常运转的同时,注意费用的有效控制。
20xx年物业公司还要慢慢的溶进四川成都乃至西南的物业管理市场,参加行业协会,参与政府主管部门或者其他单位举办的各类专业活动。对四川省的物业管理行业进行理论性的研究,为公司发展指明道路方向,同时也在物业管理行业打下华神物业的烙印。
(四) 企业文化和品牌打造:
华神物业是年轻企业,依托华神集团和四川的大经济环境发展,华神物业继承了华神集团了优良传统,打造企业品牌,铸造朝气逢勃的企业文化。在20xx年物业公司将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来铸造公司的品牌和文化。如:岗位技能竞赛、服务水平竞赛、篮球赛、棋类牌类赛等,以此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严肃工作纪律,从细小处做起,如:着统一服装上班、见面问好、主动为业主提供帮助、下班整理自己的办公桌等等。再就是举办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同时积极参与有关物业管理的各种会议和培训,在业界建立形象。
三、经营管理工作:
20xx年,经营管理部主要工作是在公司已有和新接的各项目中挖掘项目的相关资源进行经营,指导项目部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核算项目部的经营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和计划来调控,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20xx年的两个经营项目,在年底都进行了剥离。因此,20xx年经营管理部主要进行物业管理项目的经营工作,兼而寻找新的项目。
四、收支预测:
收入:按照先前的预测,20xx年扩展23万平方米的管理面积,按目前已经有可能的大观园项目方案来计算,已经有15万平方米。年开支72万,收入74万,收支相抵,除去不可预见的因素,则该项目持平。若按另外扩展8万平方米面积,每平方米0.4元计算,则年收入38.4万。预测利润率为10﹪,即3.84万元。综合计算,若在3月份前进驻大观园项目则盈利不超过1.5万元。若在换取企业等级资质后,顺利拓展8万平方米的项目,预算盈利1.92万元。随着管理面积的扩大,利用资源可开展多种经营项目,但由于可变性和不可预测性,在此不对此做测算。据此,综合计算,公司明年总收入24万(工业园)、74万(大观园)、38.4万(拓展新项目),共136.4万元。
支出:工业园管理处全年支出预算22.8万,大观园项目全年支出预算68万,拓展新项目支出预算34.56万,公司本部支出10.4万,则全年总支出为135.76万元。
篇8
A市是区域性重工业城市,工业经济具有较长发展历史,基础雄厚,该市已于2011年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分析该市经济转型特点对于把握新常态下工业城市经济转型特点具有典型意义。
1.经济增速放缓,GDP中工业占比降低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换挡回落,工业城市GDP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压力较大。作为资源型城市的A市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该市GDP增速由2005年均13.42%左右的高速增长逐步转变为2014年7.4%的中高速增长。在产业结构上,产业主体逐步由第二产业让位于第三产业,经济对于工业增长的过度依赖性将逐渐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成为长期趋势。据统计数据显示,A市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66.8%、29.1%发展到2014年的55.9%、40.6%,两者之间的比率之差由37.7个百分点缩小为15.3个百分点。
2.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发生转变
近年来工业城市发展过程中,投资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大量消耗,随着工业经济转型步伐加快,需求主体逐步由投资需求让位于消费需求,要素与投资驱动的结构逐步向创新驱动转变。随着经济下行和经营风险的加剧,企业投资意愿降低、投资项目减少,投资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降低,与此同时社会消费加速增长,A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08年末的29.6%提高到2014年末的34.4%,消费需求上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资源的逐步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资本的投入难以支撑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必须将发展的动力由要素、投资向科技创新转移,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2014年,A市代表创新型工业的新材料、精细化工、新医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装备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33.8亿元,增长8.76%,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5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创新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3.工业经济效益增长遇到较大阻力
工业城市特别是重工业城市,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偏老、偏重,产能过剩问题相对较为突出,随着当前“三期”叠加的影响持续放大,产能过剩行业占比偏大的问题更加明显,随着国家转调力度的加大,工业企业不同程度的遇到了市场需求不振、企业资金紧张、生产经营成本偏高等问题,影响了企业效益的持续增长。从2014年末数据来看,A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主营收入11264.9亿元,增长4.25%,增幅同比回落2.95个百分点;利税1183.4亿元,下降7.30%,增幅同比回落9.19个百分点;利润687.4亿元,下降9.80%,增幅同比回落10个百分点。
二、商业银行支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制约因素
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工业城市经济增长趋势性放慢,工业经济转型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诸多制约因素,致使区域商业银行的发展由高增长、高利润常态将让位于中速增长、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常态。
1.工业企业的兼并重组加剧了金融风险
工业企业是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吸纳能力最强的企业。从当前工业城市发展情况看,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占比过高,环境保护压力及成本较大,严重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能力。结构调整过程中,过剩行业、落后产能的“关停并转”的力度明显加大,部分缺乏先进生产技术、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面临着产业政策、环境治理、市场淘汰等生存危险。该类企业一旦发生经营风险,直接体现为信用风险、客户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旧有客户群退出和新型客户群承接断档的风险。随着各类风险的积聚,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大幅增加,不良贷款清收处置难度加大。2014年末,A市不良贷款余额高达75.08亿元,较年初激增22.51亿元,不良贷款率也升至2.96%的水平,较年初上升了0.76个百分点。
2.现有产行业结构致使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A市作为重工业城市,以钢铁、化工、造纸、纺织、发电、建材、炼油、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比较大,具有明显的“两高一剩”特征。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信贷资源过多集中于此类行业,致使产能过剩行业授信占比较高,2014年末上述行业的信贷总量占比高达23%,受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信贷政策限制,增量授信较为困难。与此同时,代表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消费产业等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较大的客户群体,企业户数少,规模小,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成为替代传统产业的主导力量,商业银行在上述行业的信贷投放的有效增长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和足够的承贷载体。
3.社会信用体系和相关配套措施尚不完善
当前政府、银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政府对银行信贷政策执行的评价体系不完善,企业虚假出资、抽逃资本、财务造假、利用虚假交易套取银行资金的现象还较大程度的存在,部分中介机构更是参与其中,加上银行自身识别风险能力不强、绩效利益驱动过重等问题,导致部分信贷资金流向了劣质企业,影响了银行信用的流动性。同时,社会诚信、惩戒体系没有实现制度化、法制化,社会担保机制尚未建立,各级政府出资控股的担保公司相对较少,远不能满足广大企业的担保需求,企业担保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4.商业银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随着商业银行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信贷管理水平没有跟上信贷规模的加速扩张,信贷投放求大求快,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内在平衡被打破,信贷管理较为粗放,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商业银行历来具有大企业、大项目的信贷投放偏好,工业企业过度授信较为普遍,对新兴工业中的优质项目、成熟型、创新型小微企业投放不足,且小微企业担保难、融资贵的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同时,随着“两高一剩”行业结构优化和社会风险的加剧,商业银行更加注重存量客户中的结构性优质项目,以及居优势地位的龙头客户,其余企业融资将更加困难。近两年A市信贷投入率逐年下滑,2013年末、2014年末信贷投入增长率仅为9.82%、6.41%,分别较2012年末下降2.41、5.82个百分点。
三、商业银行支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的措施建议
面对新常态下工业城市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商业银行应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和行业发展实际,加快实施源头锁定、全程跟进、精准高效、扶微扶新、生态金融等服务策略,加大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实现银行自身与当地经济的协同发展。
1.主动融入战略布局,实施源头锁定服务策略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战场,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引导作用,主动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一是主动实现与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要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出发点,在信贷投放的行业、项目和客户选择方面,加快推进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对符合战略布局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科学制定信贷投放规划,保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二是主动引导和推动国家战略布局。要准确把握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积极主动地调整信贷政策,努力以信贷投向的合理性和前瞻性调整,引导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合理布局。三是加大重点战略行业扶持力度。要依据国家战略布局需要,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业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钢铁、水泥、造船、纺织、水泥等行业的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四是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服务于产能输出战略,紧跟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对合理向境外转移产能的企业,通过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债权融资等方式,增强企业跨境投资经营能力。
2.密切关注招商引资,实施全程跟进服务策略
招商引资工作历来是政府经济建设的重要课题,随着工业经济发展能力的深度挖潜和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业城市招商引资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融入政府招商引资全过程。要充分发挥融资优势和综合服务优势,主动亲自参与政府招商引资谈判、评估、融资、落地全过程,确保政府引进项目符合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提高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二是为政府招商引资提供合理化建议。要充分利用自身信贷投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对政府招商引资项目的产行业现状、市场竞争力、技术水平、发展前景做出分析,提出自身专业角度的意见建议,降低招商引资风险。三是加大招商引资项目扶持力度。对于配合政府引进的项目,要充分发挥当地金融主渠道的作用,及时签订授信合约,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多元化、个性化的融资服务,以此增加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3.优化政策资源配置,实施精准高效服务策略
在贷款规模受限的情况下,要坚持“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原则,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对重点项目、战略新兴产业、县域经济和小微企业合理配置信贷资源,确保信贷资源作用最大化。一是提供个性化服务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日益优化和升级对银行服务提出更高的的要求。商业银行要立足于“个性化、精准性、时效性”原则,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客户组建服务运作团队,根据客户需求特征出具综合服务方案,探索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模式,突破信贷服务瓶颈,搭建链接上下、联动左右的直接营销平台。不断研发和推出满足客户要求的理财业务和满足大众客户要求的特色产品和服务,走一条差异化、集约化、综合化的道路。二是明确信贷支持重点。要加强与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营销对接力度,扩大项目贷款投放,支持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同时,多渠道了解重点项目立项信息,按照项目基本情况实行名单制管理,由专人做好进度跟踪,适时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三是密切关注辖内企业的大额融资需求。要灵活运用债务融资工具、银赁通保理、银团贷款、股权融资等产品特点,增加客户大额度、低成本的融资渠道,提升商业银行的服务层次。四是提供高效率的融资服务。要严格保证企业融资的时效性,提高申报资料质量,努力提高审查审批效率,尽可能缩短审批时间,缓解企业资金链压力。
4.加快创新业务模式,实施扶微扶新服务策略
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业务经营转型,加快业务模式的创新,必须着眼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推进银行业务和盈利渠道的多元化,使商业银行业务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巩固、服务更加全面,最终实现从传统的融资中介向全能型的服务中介转变。其中扶微扶新服务策略是业务转型的一大重点。小微企业、创新性企业是国家重点扶持领域,虽然在信贷支持过程中存在较多障碍,但应把该领域作为战略性支持重点,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拓展服务支持空间。一是提高对小微企业业务的重视程度。要围绕核心客户供应链上下游客户、国家(省)级产业园区、“新三板”等客户集群,在掌握小微企业全面信息的基础上,视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盈利情况,与小微企业建立长期型、合作型、伙伴型的关系,将小微企业作为重要客户进行营销、培育、合作。二是简化信贷审批流程。针对小微企业融资周期长的实际,重新设计小微企业融资产品流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适当放宽准入条件,减少审批程序,缩短审批周期。三是创新抵质押方式。主动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融资产品,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采取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缓解小微企业抵质押不足的矛盾,提高小微企业信贷融资产品比重,切实加大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四是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加快服务机制创新,逐步完善创新性企业风险定价、考核激励、贷后管理、信息通报等工作机制,对创新性企业简化办贷流程,提高办贷效率,建立为该类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长效机制和服务平台,降低创新性企业融资准入门槛。五是充分发挥业务创新后发优势。吸取国际先进银行在面对类似情况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金融的特点和客户结构,在经营理念、业务转型、风险管理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活动,全面提高金融创新的水平。
篇9
同志们:
倍受全市社会各界关注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在省和长春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各有关部门、各乡镇以及粮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历时四个多月时间,已经全面完成了职工竞聘上岗、富余人员分流等各项工作,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下面,就前段粮改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重点,我讲以下两个方面意见:
一、前期粮改工作的简要总结
我市的前期粮改工作从2004年11月15日动员大会正式开始,到2005年3月25日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全部产生基本结束,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期准备阶段。省和长春市粮改工作动员会议召开以后,我市的粮改工作进入了前期准备阶段。首先是层层成立了粮改领导组织,为粮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其次是组建联络指导组,全市抽调了28名副局级以上干部和28名乡局级后备干部组成28个联络指导组,经过短期培训后,深入到基层企业指导粮改工作。第三,起草制定了《A市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施意见》、《A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富余人员分流方案》,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相关配套文件以及粮改政策解答,为我市粮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第二个阶段是宣传动员阶段。去年11月15日,全市召开了粮改动员大会,标志我市的粮改工作进入了操作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粮改作为一项全局性的重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各乡镇的党委书记、乡镇长高度重视和关注粮改工作,亲自坐阵粮库安排部署。由于这些年来各购销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好,职工的各方面利益得到了较好的保证,职工对企业的依赖心理十分严重,对改革有抵触情绪,基本上是不理解、不接受。因此,在粮改动员会以后,各单位都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深入宣传粮改政策精神,层层发动,广泛动员。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发动,使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增强,广大职工对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逐步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也逐步从抵触情绪中转变过来,以正确的认识来理解改革,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改革,以自觉的行动来参与改革,从而为粮改的顺利进行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第三个阶段是稳步实施阶段。我们按照既定的方针,严格履行粮改的各项程序,在企业领导班子产生、会计委派、职工竞聘上岗、富余人员分流工作中,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每个程序、每个环节都认真按照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操作,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在上访职工当中,没有一人是因为竞聘上岗不合理而来上访的。这一阶段的工作时间跨度较大,有些工作是在其他阶段结合进行的,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抓了五个重点环节。一是加强了企业党支部班子建设。根据改革需要,调整了企业党支部班子,对于缺额人选采取全系统公开推荐的方式配齐配强,为企业的改革和稳定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全力抓了稳定工作,加强了企业的“四防”安全工作,确保了粮改期内“不出事故、不失火、不死人”,特别是认真接待职工上访,综合运用思想工作和法律手段,有效地维护了职工队伍的思想稳定。三是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组织职工竞聘上岗。四是按政策进行富余人员分流。五是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核的方式产生了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今天粮食局已经和法人代表签定了责任书。第四个阶段是政策兑现阶段。职工竞聘上岗结束以后,因为粮改资金严重不足,不能及时到位,我市的粮改工作陷入了停滞状态。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多次亲自找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为最终解决粮改成本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粮食、财政的有关领导多次协调省、市粮改办、财政部门,通过大量艰苦不懈的协调和争取,赢得了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使粮改所需资金最终得到了解决。春节前,省里下拨的粮改资金陆续到位。我们立即组织进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富余分流人员的政策兑现工作。对此,市粮改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部署,粮食、财政、劳动、社保以及金融部门都能从维护改革大局出发,全力搞好配合,加班加点,昼夜奋战,仅用了五天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分流人员解除劳动关系的手续办理、经济补偿金的发放和拖欠职工工资的补发工作。
截止3月20日,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6,907名在册职工全员解除劳动关系,全部办理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发放经济补偿金5,860.4万元。其中:春节前办理完解除劳动关系手续的有5620人,占职工总数的81.4%;发放经济补偿金4,450.9万元,占经济补偿金总数的75.9%;发放拖欠职工工资1,532万元,补缴拖欠社保养老保险费2,221万元,占拖欠养老保险费的50%;补缴拖欠社保失业保险455万元,占拖欠失业保险的百分之百;补缴医保中心医疗保险300万元。全市竞聘上岗职工709人,占职工总数的10.3%;安置按政策不予辞退的职工402人,占职工总数的5.8%,其中:干部22人,因工致残人员、伤残军人33人,内部退养人员285人,其它人员62人。全市富余人员分流工作基本完成。
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之所以能够迈出比较坚实的一步,这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得益于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得益于粮食、劳动、财政、公安、、社保以及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宣传、工会等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和通力合作;得益于全市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对粮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总结前段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是确保粮改顺利进行的政治保证。粮改伊始,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就清醒的认识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去解决已经积累了50多年的历史问题,一次性分流近6,000名企业富余人员,肯定是一场硬仗,要想完成这个硬任务,必须把粮改作为一项全局性的重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粮改工作,每到关键阶段,都有明确的指示和具体要求。粮改期间,市委书记高凤昌同志在中央党校学习,多次打电话询问粮改的进展情况,并提出指导意见。市长张焕秋同志在家主持工作,在粮改的每个关键环节都要亲自主持召开粮改领导小组会议或常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粮改工作。市委副书记冯耀实同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宋荫卓同志,副市长杨国奇同志亲自坐阵,主持粮改日常工作。自11月15日至春节前这段时间,先后召开70多次会议对粮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个步骤都精心策划、精心研究、精心组织。市里五大班子其他领导对粮改工作都非常重视,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粮改进行到职工竞聘上岗、富余人员分流的关键阶段,提供了大量领导力量,深入到基层,每个重点企业都有市级领导包点,他们不辞辛苦,帮助企业研究实施方案、审核竞岗人员资格、耐心细致的做下岗职工的思想工作。各乡镇的党委书记、乡镇长充分发挥粮改第一责任人的作用,经常深入到辖区粮库,帮助企业解决粮改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我市粮改工作也得到省、市政府、粮食、财政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尤其是长春市李伟副市长、粮食局赵贵军局长、李树华副局长,多次来A市指导粮改工作,帮助协调解决粮改资金,破解难题。可以说,正是因为有各级党政领导对粮改工作的高度重视做保证,才使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得以顺利的向前推进。
2、粮食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是确保粮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我市粮改前一阶段工作之所以运行的比较顺畅和平稳,在很大程度上与粮食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参谋助手作用和协调各方狠抓落实分不开的。一是基础性工作准备到位。在这次粮改过程中,粮食部门思路清晰,准备超前,工作细致。为了准确掌握各方面的基础情况,提前组织了“老粮”、“老帐”、“老人”的调查摸底,全市粮食系统从去年3月到5月,分成三个时段,对粮食库存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核实,摸清了库存底数,为粮改锁定库存奠定了基础。7月初,粮食部门又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市国有购销企业的“老帐”进行清理核查,摸清了“老帐”的基本情况。“老人”的调查摸底可以说是动手最早。从2002年底以前,就将附营企业职工分流统计到国有购销企业人员之中,不但使这部分职工享受到了与购销企业职工的相同待遇,也为下一步粮食系统附营企业改革减轻了负担。正是由于粮食部门超前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基础性工作,才使得我市的粮改工作在省、市动员部署之后,适时启动实施,争得了工作上的主动权。二是关键环节精心谋划到位。政策的宣传,程序的规范,资金的筹措是这次粮改最为关键的三个环节。为了把粮改政策宣传到每一位职工和家属,粮食局把我市粮改的一系列配套文件汇编成册,直接下发到所属各个企业,并对职工关注的相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粮改政策解答》,发到每位职工手中。同时,各基层企业还利用各种形式、各种会议广泛宣传粮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在涉及到职工工龄的认定、竞岗的资格条件、应得的经济补偿金、补发的工资、拖欠的各项保费等职工切身利益问题上,及时张榜公布,置于广大职工的共同监督之下,做到公开透明,阳光作业,保证粮改工作平稳有序的进行,得到了大多数职工群众的认可。改革成本的筹措和落实,是粮改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粮食部门从研究利用政策入手,数十次反复算帐,充分挖掘各方面的潜力,多次到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为最终解决粮改资金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体来说,我们争取到的粮改资金是比较宽裕的,全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可以全部兑现,拖欠职工的工资、医疗保险、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垫付款等所需资金基本可以兑现,可以说,粮食部门在争取粮改资金工作上作了大量工作。同时,粮食部门在粮改运行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上,都能对形势作出比较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时的向粮改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很好的发挥了参谋和助手作用。三是经常沟通协调到位。粮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仅靠粮食部门一家所能完成的,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粮食部门作为这次改革的牵头部门,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完成大量基础性筹划和组织工作,同时还能搞好纵向和横向的沟通和协调,一方面是经常与省、市行政主管部门和邻近市、县保持经常沟通和联系,就粮改过程中遇到的有关政策问题及时进行协调,以确保能够准确把握粮改的相关政策和信息,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另一方面是主动与财政、劳动、社保等有关部门沟通和协调,得到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充分发挥粮食部门的改革主体作用,保证了各个环节运行顺畅。
3、各部门团结协作,紧密配合是确保粮改顺利进行的有力支持。在粮改的实施过程中,各有关部门都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从维护改革的大局出发,不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干部,每一位参与改革的同志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大家都能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坚持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真正做到了一切以改革为重,一切服务于改革,一切服从于改革。劳动局、社会保险局与粮食部门紧密配合。杨佰军和武凤和局长全程参与,日夜兼程、连续作战,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近7000名职工身份的审核认定、欠缴保费的清理核查和并轨试点所需的各种手续。财政局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财政局长肖志华同志多次向长春市财政局、省财政厅沟通,积极作好粮改资金的协调、筹措和落实工作。同时还加强了对粮改资金使用的监管,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特别是在经济补偿金和拖欠职工工资发放过程中,财政、金融和粮食部门,通宵达旦,不辞辛苦,指导和组织企业做好资金发放工作,在短短的几天里,就完成了7000多万元的经济补偿金和拖欠工资兑付工作,确保了企业富余人员在春节前能够如期分流。这次粮改除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参与外,纪检、组织、宣传、人事、工会等部门也都全力配合,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公安部门、部门全程参与粮改,出人出力,为粮改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4、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A市具体情况运筹谋划是确保粮改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粮改进程中,我们坚持“无情改革,有情操作,以人为本,善待职工”的原则,在严格执行省、市粮改政策一些大的原则前提下,尽量利用政策,争取政策,在上级政策框架允许范围内,结合A市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一是在基层领导班子产生上,我们采取了先建立基层党支部,由党支部领导企业粮改工作,党支部书记代行法人代表职责,待职工竞聘上岗和富余人员分流结束后,由竞聘上岗职工在党支部成员中选举产生企业法人代表和副职领导的办法。实践证明,这种办法既减少了矛盾,又保护了一批干部。二是在会计委派上,我们采取了现职会计暂时代行会计职务,在粮改中实际考察,职工竞聘上岗结束后,经竞聘上岗的职工中进行民主测评,合格的再进行委派。三是在职工身份置换上,按照上级要求要全员解除劳动关系,竞聘上岗的职工也要办理解除劳动关系的手续,经济补偿金由企业出欠据,而我们竞聘上岗的职工在办理解除劳动关系的同时,直接发给经济补偿金存款折,竞聘上岗的职工经济补偿金,暂由企业保存,待解聘后发放给本人,这样做虽然多支付了一笔改革成本,但是使竞聘上岗的和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在心理上都得到了平衡。四是在补发拖欠职工工资方面,我们采取了粮改前按实际工资支付,粮改后按上级有关规定支付的政策,这样做虽然多增加了一些改革成本,但是我们也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职工利益。此外,在养老保险的补缴接续、医疗费的报销、垫付款的兑付、统筹外补贴的续交等方面,除养老保险以外,其它的款项上级根本都没列入改革成本里来,这些我们都做了安排,近期内陆续都能兑现。
5、突出抓好稳定工作是确保粮改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这次粮改与历次改革相比,问题和矛盾更加突出,全市涉及改革的人数近7000人,有近6000人面临下岗重新择业。下岗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都面临着挑战和考验,这给稳定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给安全工作带来许多隐患。要使粮改稳步向前推进,必须创造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工作中,我们注意抓了以下几点:一是抓防范,确保粮食安全。为了防止购销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粮改之初我们就责承各乡镇的主要领导和派出所的干警,先期进驻粮库,负责粮库的安全保卫工作,并及时召开了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安全工作会议,重点对职工队伍稳定、安全隐患整改、安全生产、粮情检查、值班值宿等方面工作进行认真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公安局长刘振华同志亲自召开了派出所长会议,部署任务。由于各乡镇和派出所认真负责,有的干警甚至吃住在粮库,各粮库的领导班子成员也都能够自觉担当改革的主角,认真负责的做好本单位各项基础工作,化解各类矛盾、排除各种隐患,保证了改革期间职工队伍的思想稳定。整个粮改富余人员分流阶段真正做到了不失火、不死人、不被盗、不坏粮,杜绝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二是抓难点,妥善处理职工上访问题。自粮改开始以来,由于职工对有关政策不理解、不接受,每天到市政府、粮食局上访的职工陆续不断,一般每天在150人左右,多者达400人以上,持续时间达40多天,在接待上访职工过程中,我们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负之以责”的原则,局和粮食局的工作人员采取了礼貌和理智的态度,以极大的耐心回答职工提出的问题,耐心细致的向他们宣传和解释政策。市委副书记冯耀实同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宋荫卓同志、副市长杨国奇同志都亲自接待上访职工,耐心细致的做上访骨干的思想转化工作。由于我们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大多数上访职工能够理解改革、支持改革,上访的势头逐渐减弱,极大地缓解了矛盾,维护了稳定的局面。三是抓重点,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在认真接待和处理职工上访问题的同时,帮助有困难的上访职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春节前,市政府拿出5万元、粮食局筹措2万元,对100多户下岗的困难职工进行慰问,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总的来说,我市的稳定工作基本上做到了苗头发现得早、问题处理得好、矛盾化解得了、事态控制得住,保证了粮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前,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富余人员分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和在座的各位同志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但是,大家也必须看到,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和不够完善的地方。由于个别单位执行政策有偏差,工作方法简单,思想工作不到位,引发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给粮改第一阶段收尾工作增加了难度,也给做好稳定工作埋下了一些潜在的隐患。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继续发扬前一阶段面对困难、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一鼓作气,连续作战,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善始善终地完成粮改的各项任务。
二、下步重点工作的基本要求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全面推进,粮食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全局,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粮食市场供应稳定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粮食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今年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要继续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步伐,对于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适应新形势下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当前要抓紧做好富余人员分流的收尾工作。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对尚未最终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的职工要继续采取领导包保的方式,逐一做好每个人的思想工作,讲清形势、讲明政策、分析利害关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明确一个具体的时限,使之能够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全部彻底、不留尾巴地完成富余人员分流任务;要组织企业与竞聘上岗人员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确立新型的劳动关系;要妥善做好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切实做到身份解除一个,关系理顺一个;在做好富余人员分流收尾工作时,要继续高度重视做好接待工作,认真分析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确保社会的稳定。二是要着力抓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要从改革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入手,通过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职工全员合同制,工资分配激励制,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做到经营管理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新的经营机制,确保企业生存发展有活力、生产经营不亏损、职工生活有保障。三是要超前研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要本着超前思考、积极探索、科学谋划的工作思路,提前搞好企业国有资产的清查和评估工作,为下步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依据。要立足本地的实际,对现有的企业进行分类排队,尽可能利用企业场地、库房及设施等现有的优势条件,组织对外推介,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推动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要注意了解和掌握国内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动向和信息,并适时走出去进行实地学习考察,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地的实际,探索企业重组及组织结构创新的形式,以便待省里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出台后,及时组织实施。
第二,要加快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下,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更好的履行职责,做好粮食流通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是要尽快更新思想观念,转变行政职能。粮食部门要按照《条例》的规定,尽快转变职能,由过去的主要管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转变为管理全社会的粮食经营企业;由过去管理国有粮食企业的一些经营活动改为管理主体的准入和行为规范;由过去的主要采取行政手段管理转变为依据《条例》进行法制化管理。把法制手段和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结合起来。同时,也要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做到指导、协调、服务与监管并重,通过指导、协调和服务来加强监管。二是抓紧组建粮食流通管理的执法机构,实现依法管理。要按照省里的要求,抓紧设立监督检查机构,加大行业监管的力度,逐步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行政执法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粮食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主要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和质量检验关,认真做好入市收购资格的审核工作,增强工作透明度,对所有申报经营粮食的企业审核的标准、程序、结果要向社会公布,操作过程要公平、公正,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同时,要切实做好对经营者的粮食收购、储存、销售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确保粮食供应市场的安全。三是要加强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要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统计报表体系,依法将从事粮食收购、储存、加工、批发、零售企业和以粮食为原料的饲料、工业企业等粮食经营者全部纳入统计范围。要通过粮食流通统计,对纷繁复杂的粮食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析,确保各项统计数据的科学、客观和准确,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四是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粮食市场监管工作。粮食部门要与工商、质检、卫生、物价等有关部门一起,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切实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共同维护粮食市场秩序。
第三,要加强粮食管理搞活粮食经营。加强粮食管理,确保粮食安全,是粮食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日益深化的新形势下,做好粮食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指导企业做好各类粮食经营管理工作。要加强对库存政策性“老粮”的管理,将政策性“老粮”与企业自营的市场粮严格分开,实行专账、专货位管理,保证库存“老粮”的数量和质量。并按省里的统一部署,有计划地做好“老粮”处理工作。要高度重视对陈化粮的监管,严防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保证粮食市场安全。二是要搞活粮食经营。目前,正处在备耕阶段,我市农民手中的余粮大约还有50万吨以上等待出售,粮食企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紧紧抓住大连松源公司这样有实力的老客户,采取代收、代烘、代储的形式组织好粮食收购。对于企业当年新收购的粮食要按照“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做到库存新粮不积压,生产经营不亏损。三是要全力做好“四防”安全工作。粮食安全责任重大,要继续保持粮改期间安全工作的好势头,进一步加大“四防”安全工作的力度,认真抓好安全防火、安全生产以及库存粮食的日常保管工作,要在总结以往安全防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隐患排查制度,形成安全防火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大督促检查工作力度,全力做好安全防火工作。要从加强职工的培训入手,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对安全生产的每个环节必须严格把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先安全后生产。要坚持实行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防止各类火灾事故、生产事故及坏粮事故的发生,保证粮食安全。四是要认真抓好企业的减亏增盈工作。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依靠政策性补贴生存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目前企业锁定的政策性“老粮”的数量已经十分有限。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在抓好粮食经营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加强企业费用管理,压缩费用,节约开支。此外,要加大对企业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组织力量对应收账款进行清理排查,落实专人清缴,确保企业债权不悬空。要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改革后的企业在扣除历史性因素后,绝不再发生新的经营性亏损。
篇10
一、认真执行政策,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㈠、新发放贷款与新增库存值保持一致。
截止本月,我行累计发放粮油收购贷款XX万元,累计收购粮食价值XX万元,用于收购的存款和现金XX万元,当年新发放粮油贷款与新收购增加库存值比率达到xx%。
㈡、粮油贷款收回率XX%。
截止本月,我行累计收回贷款xx万元,其中收回销售回笼款xx万元,其它来源收回xx万元,退耕还林收回xx万元,实际收回专项补贴应收贷款xx万元,粮油销售收入中应收回贷款xx万元,粮油贷款收回率xx%,高于省行核定指标xx个百分点,同比去年提高xx个百分点。
㈢、贷款利息收回率xx%
截止本月,我行应计贷款利息xx万元,实际收回贷款利息xx万元,收息率为xx%,比去年同期上升xx个百分点。
㈣、其它不合理占用贷款及挤占挪用贷款下降xx万元。
截止本月,我行其它不合理占用贷款xx万元,较年初下降xx万元;挤占挪用占用贷款xx万元,较年初下降xx万元。
㈤、信贷资金运用率xx%。
1-11月份,按旬平均余额统计计算,我行信贷资金运用率为xx%,高出上级行核定指标xx个百分点。
㈥、企业消化本息挂账贷款未发生变化。
截止本月未,我行企业消化本息挂账贷款xx万元。较年初未发生变化。
㈦、全面完成保险业务。
截止本月我部已完成保险任务,实现保费xx万元,其中车险xx万元,财产险xx万元。
二、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切实加强信贷基础工作
一年来,我部人员群策群力,开拓创新,狠抓业务规范化管理,井井有条地把规范化管理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了信贷管理水平。
㈠、按“控制风险,择优扶持,全程监管,按期收回”基本原则,并考虑到流转贷款的新特点、新要求,狠抓贷款投放、库存监管和收贷收息三个关键环节的管理。
首先,在贷款投放上,我部狠抓贷款投放风险管理,采取的具体措施是:⑴严密了贷前调查、审查及审批手续。在收购初期制定了《当前收购指导意见》和《收购资金贷款管理暂行规定》,对信贷人员贷前调查的范围及要求,特别是对企业风险准备金来源调查进行详细规定,确保信贷调查材料真实有效。⑵及时按上级行要求成立了贷款审查委员会及贷审办,实现了审贷分离的管理机制。(3)为增进企业法人代表经营管理意识,实行“公贷私抵”---企业法人代表住宅抵押手续,截止本月共办理抵押贷款xx笔,抵押贷款金额为xx万元。(4)实行了流转粮收购最高限价管理办法。根据省行不同时期下发的信贷支持参考价格,我行及时调整贷款投放标准。四季度,我部先后两次调整信贷支持价格,水稻由原来坚持xx元/斤调整到xx元/斤;玉米由原来xx---xx元/斤;大豆由xx下调到xx元/斤;超出支持价格的资金由企业自行解决。⑹坚持贷款申请报账制。信贷员按日核打企业收购码单,序时登记银行台账,确保收购贷款投放与粮食收购进度相一致。
其次,在库存监管上,在继续坚持出库报告制度和定期查库制度及仓单管理基础上,采取了如下作法:⑴明确了今年投放的不同种类贷款形成的库存粮食要分品种分仓垛单独保管、单独核算,不得与“老粮”及其他粮食混放。⑵实行了每日巡查库存制度。信贷员对新收购粮食每日必须巡查一次,熟悉新粮存放地点,切实做到心中有数。⑶及时设置临时仓单,对新收购粮食进行仓单管理。⑷健全了库存核查记录单及工作底稿的实用性,按期核查库存,杜绝企业私自销售及挪用农发行贷款行为发生。
第三,在收贷收息环节上,信贷员及时跟踪企业销售活动,确保销售货款及时足额归行。同时按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地分解相应的贷款本金、利息和费用,跟踪管理企业销售账、商品账及应收账款,保证贷款本息及时、足额收回,做到应收尽收。
㈡、明确了各岗位人员职责,制定了本部考核方案、加强了内部管理,规范化验收取得喜人成绩。
㈢、强化基础管理,发挥服务功能,有效发挥报表、数据在全行业务经营中“晴雨表”的作用。
首先,按时准确上报各类固定统计信贷报表,并根据上级行要求及时完成了2000多份临时报表的上报工作。大家都知道,临时报表的特点是要把动态的数据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准确地上报。由于我行业务量较大,业务数据反馈参差不齐,经常给审核、汇总带来困难。为了不延误上报,加班就成了家常便饭。“老粮、老账”, “三查一落实”的认定及审计需要的报表是今年临时报表的工作重点,进入秋粮收购时期,临时报表更是与日俱增,平均一天就上报数份临时报表,而且每个临时报表都要有说明。据初步统计我部今年形成较有价值的临时套表200多套,撰写了近百万字的各类临时报表的说明材料。同时按照信贷部提出的临时性报表要“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的管理要求,加强和完善信贷计划临时报表档案化管理,将临时报表全部装订成册,档案化管理,真正做到“让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的思想,建立健全了信贷计划、现金计划、财政补贴等统计台账,及时、真实、全面记录资金信贷计划管理活动情况,即为今后信贷资金计划管理提供了依据,也为全行的经营决策提供报务。其次做好信贷人员台账、月报等统计分析工作。使其按规定分职责及时准确登记电脑台账并汇总形成月报表,并就每个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企业财务状况,商品销售等情况,写出较有质量的购销企业信贷运营分析报告。
㈣、认真测算信贷资金需求情况,力求准确、及时编制资金计划。
严格资金规模管理,专项贷款规模按笔申请,确保无超规模、无计划发放贷款现象发生,实时监控资金规模使用情况;加强资金调度,确保资金运用率保持较高水平;严格资金头寸限额管理,坚持提前上报资金需求计划,小额勤调信贷资金,确保信贷资金及时、足额供应,减少闲置资金占用,确保信贷资金运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五)、以业务经营分析要做到“分析致用”为目标,提高分析质量,不断完善业务经营分析手段。
(六)、以推动现金、利率管理迈上规范化轨道为目标,加强检查监督,严格账户管理,认真纠错改偏。
我部按照年初制度规范化管理要求,按季对辖区内购销企业的现金使用、利率、商品库存、销售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在信贷员自查的基础上,全年共分四次组织信贷人员开展信贷基础工作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支行作了专题汇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部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错、改偏,使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其次做好现金、利率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2004年我行会计科目及存贷款利率均作了重大调整,引起贷款利率政策的相应变化。为了使行信贷人员准确执行贷款利率政策,我部结合(农发银发[2004]238号文件精神,对每个贷款会计科目的利率执行标准进行了明确,制成表格下发给每个信贷员参照执行,受到信贷人员的普遍欢迎。同时做好利率政策的上传下达工作,及时与营业部沟通,将利率管理落到实处。今年以来,我部认真执行当地人民银行和上级行下达的现金投放计划,自觉做好现金投放工作。严格掌握支取现金范围,按照人民银行和上级要求认真建好现金分析日报表,分清来源,用途逐日登记;坚持加强大额现金管理,完善内部审批制度,杜绝不合理大额提现;同时,认真执行了账户管理规定,加强对开户企业库存现金的管理,对收储企业库存现金按规定核定了限额。始终把正确贯彻执行各项利率政策作为促进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保证农发行经营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正确执行各项利率政策,按照要求规范操作,较好地发挥了利率的杠杆作用。
三、立足当前,抓好各项阶段性工作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农发行信贷工作遇到新的问题和困难,工作重点随之变化,阶段性任务较多较重。我部严格按照上级行各文件、会议精神和行务会决议精神,及时召开专题业务研究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详细布置,经过紧张而高效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各项阶段性任务。
㈠、结旧转新,做好资料归档和各项结转工作
对2003年所有文件、报表、台账、单据、有关资料等逐一整理分类、装订归档,达到整齐有序、便于查找的现实效果,为去年的工作打上圆满的句号;根据上级行的有关规定,认真细致地对信贷月报和项目电报进行结转,确保数据衔接一致和利于操作,为全年的计划信贷报表等系列工作打下良好的铺垫。
㈡、集中开展商品粮油结算资金贷款清理工作,完善信贷监管,堵塞管理漏洞
为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提高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水平,按照省市分行的统一布置,我部于3月份集中精力、扎实彻底地开展了商品粮油结算资金贷款清理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我部集中力量逐企业逐笔认真核查企业账务,不仅包括已反映在各结算资金占用贷款科目中的结算资金占用贷款,还全力清查了是否存在隐含在库存占用贷款、各类专项补贴占用贷款等各个环节中的结算资金占用贷款,将贷款科目余额与企业贷款占用的实际情况逐一核对,真正做到全面、彻底。通过清理未发现与台账和报表不符及结算资金占用贷款反映不准确的项目。
通过本次结算资金占用贷款清理工作,我部加大了对结算资金占用贷款的日常管理力度,根据企业货款占用情况的变化,及时准确登记台账,反映结算资金占用贷款的真实情况,加强我行的相关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销售和货款回笼情况的监管,将从粮食出库到货款回笼归行的全过程严格置于我行信贷监管之中,严防企业利用货款结算套取、挪用收购资金,确保我行货款回笼收贷工作顺利完成。
㈢、做好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粮油企业实施统一授信管理,是为了适应粮油购销市场化,加强粮油贷款管理,更好地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提高我行信贷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务水平的需要。我部根据上级行文件精神要求,认真调查核实企业情况,规范操作程序,精确测算企业授信额度,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使企业进一步树立信用意识,改善经营管理,优化贷款条件,按照省市行的统一布置,我部于5月份集中力量开展了粮油贷款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了预期成效。
⑴、加强领导,周密组织部署
市分行文件下发后,行长非常重视,召开行务会及时部署此项工作,将其摆上主要工作日程,要求信贷部集中力量按期按质搞好此项工作。分管行长督促指导计划信贷部全体人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集中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切实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了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形成了行长亲自抓,信贷人员具体抓,集中力量搞好工作的积极局面。
⑵、及时宣传,密切银企协作
我部将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有关精神,迅速向相关企业传达,强调我行严格搞好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慎重态度。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是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农发行衡量开户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促使企业强化风险承受能力,增强诚信观念,改善经营管理的主要措施,取得了粮食企业的理解和配合,督促企业积极申请信用等级评定,促进了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按期顺利开展。
⑶、精心部署,圆满完成任务
我部严格按照上级行的具体要求,将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作为目前阶段性的主要工作,集中力量扎实开展。
①是确定信用等级评定企业范围。通过学习文件,请示上级行核准,我行将现有十六个粮食购销企业全部作为授信评定企业,同时增加对密山市冰灯米业有限公司和绿华米业有限公司的信用等级评定。
②是集中力量逐企业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我们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文件和总行信用等级评定与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总行规定的统一标准和计算办法逐企业、逐项目评定打分,并且创造性地设置了复核程序,确保客观、公正、准确地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和信誉程度,为我行衡量开户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实行信贷准入机制建立基本依据。我们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将报表数据提取、带入公式计算、电脑录入数据、按评定标准打分、评分审核、撰写评估报告、整理资料装订成册等环节工作分阶段逐一落实到人,提高效率,形成合力,有效克服了人手少、时间紧的客观困难,保证了按期按质完成工作任务。通过评定,xx和xx信用等级为A级企业,xx为B级企业,xx等级为C级企业。
⑷、总结经验,切实加强管理
通过本次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我们认识到必须认真落实信用等级评定的有关精神,切实加强企业信用等级管理。要根据此次信用等级评定结果,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按照因企制宜、因企施策的原则,对开户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根据企业信用等级,择优扶持,实施精品客户管理。同时加大对粮食加工企业的信贷倾斜力度,支持其做大做强。
㈣、做好“三查一落实”的阶段性检查工作,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今年3-8月份,按照总行的统一部署,根据省、市行要求,我们继续开展了“查企业库存、查企业财务、查贷款风险和落实贷款管理制度办法”的活动,在行长和分管行长的组织带领下,我部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许多困难,严格按照上级行规定的检查内容和程序,多次深入企业,集中检查,核实企业库存,清查企业账务,掌握了企业的第一手资料,规范了企业经营管理行为。首先逐笔核查企业会计账,重点放在现金账、银行账、往来账以及三项费用、库存粮油、销售收入上。二是本着“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的原则,核实企业实际库存,并结合企业的保管账、实物账和仓单,搞清库存的数量、性质、品种、成本和权属。三是结合账务和企业实物,综合分析我行贷款风险。四是现查现纠, 根据xx省粮食局和xx省分行联合文件《关于转发国粮调[2004]89号文件的通知》(黑粮计字[2004]30号)文件精神,我行及时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购销企业沟通,使银企双方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对粮食销售发生的损失损耗,要随发生,随处理,随记账。截止到2004年8月未银企双方共处理商品挤占挪用及损失损耗xx万公斤,金额为xx万元。其中:小麦损耗xx万公斤,金额xx万元;水稻损耗xx万公斤,金额xx万元;玉米损耗xx万公斤,金额xx万元;大豆xx万公斤,金额xx万元;其它商品损耗xx万公斤,金额xx万元。通过多次库存核查,有效地化解我行信贷风险,为提高收购资金管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㈤、积极配合审计工作,摸清底数,确保全面真实地掌握和反映企业情况
通过此次协同审计、财政、粮食局等部门对企业商品库存进行清查,共清查出新增商品粮损耗xx万公斤,金额为xx万元。其中:小麦损耗xx万公斤,金额xx万元;水稻损耗xx万公斤,金额xx万元;玉米损耗xx万公斤,金额xx万元;大豆xx万公斤。我部认为此次审计认定,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真实面貌,为下一步新老粮划段奠定了基础。现审计结果已报送省审计厅,等待批复后,再由银企双方进行账务处理。
㈥、结合企业陈化粮认定,及时进行银行台账业务调整,使台账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商品性质。
2004年10月份,我部抓住企业新认定一批陈化粮时机,组织信贷人员,集中精力对企业的陈化粮鉴定报告单进行审核,及时进行银行贷款科目调整。将调整结果及时与企业统计、财务报表核对,查找差额原因并及时进行调整。从超期库存调整到陈化库存xx万公斤,金额xx万元。其中:小麦xx万公斤,金额xx万元;水稻xx万公斤,金额xx万元;玉米xx万公斤,金额xx万元。通过此次调整,解决了以往台账与企业陈化粮报表数据不相衔接的问题。至此本月银行台账与企业商品账及实物库存中陈化粮数据保持一致,使银行台账真实反映企业商品性质。
四、今后工作打算
㈠、继续加强对信贷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教育。
我部认为要提高信贷业务质量,关键是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做好人的工作,制定合理的学习教育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信贷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习教育活动,整顿思想,增强工作责任心,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和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可借鉴“三讲”教育经验开展类似的学习教育活动,并加强考核,把学习效果与工资、资金挂钩,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㈡、从制度入手,不断提高信贷监管水平。
①是延伸“三个监管链条”即从对贷款物质的监管延到企业整个资产的监管,从对仓单库存的管理延伸到库存物质变化的动态管理,从对回笼货款数量的监管延伸到企业资产构成及来源的管理。②是建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要积极引导和监督企业参加财产保险,并按照“多方筹集,权属不变、银企共管,专款专用”的原则建立贷款风险金补偿机制,用于弥补企业经营性亏损。③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发行内部岗位风险责任制。加大对信贷人员的激励和约束力度,通过制度约束来增强信贷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㈢、积极参与企业改革,切实防范企业改革不规范带来的风险。
当前粮食购销企业进入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新阶段,我们面临着严峻的信贷资产保全压力。我部所管粮食企业正在不同程度的进行改革改制运作,我们对企业的各项变化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企业改革改制,认真把握企业改革改制的进程,切实做好信贷风险防范工作。⑴是积极主动参与当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的制定,介入企业改革的全过程,引导企业规范操作,杜绝企业借改革之机悬空和逃废债务。⑵是强化对改制企业的债权管理。对实施重组、兼并、出售等改革措施的企业,要坚持“债随物走、资产和债务相统一”的原则,及时变更或重新签订借款合同和借据,落实好农发行债权,并对改制后的企业要及时进行贷款资格认定,其结果作为信贷支持的依据。⑶是加强企业有效资产抵押担保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开展企业有效资产的抵押担保,做到操作规范、内容完整、要素齐全,确保抵押担保的合法有效。⑷是加强对企业人员分流资金来源的监督,严密监控企业变卖有账外资产的合理合法性,防范企业将设有农发行抵押债权的资产私自变卖,用于支付企业人员分流费用,督促企业改革成本的落实,严防企业套取和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用于改革改制,确保我行资产安全。
㈣、积极化解存量风险。
①是加大促销力度,化解“老粮”风险。对高价位库存,凡有省政府促销政策,同意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价差亏损补贴的,可实行先销后补。②是加大督促和协调力度,积极消化财务挂账,大力清收不合理占用贷款。③是扎实开展企业有效资产抵押担保工作。④是要切实加强已停贷企业的监管,特别是库存监管,严防企业私自卖粮。⑤是认真做好粮食风险基金的监管,督促风险基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农发行收贷收息目标和粮食企业业务经营的正常运转。
㈤、完善信贷计划管理方式。
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信贷计划管理要求,研究实施区域信贷政策的新思路、新方法,增强计划的调控作用,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使资金计划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同时加强信贷计划的指导作用,做好信贷资金需求预测,指导收购资金的供应。
㈥、进一步完善审、贷、查三权分离体制,突出风险控制,保全信贷资产。
①是规范贷款审批程序。贷款的审批程序应该坚持前后台分离的原则,强化审、贷环节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上下级报告制度。②是严格落实贷款责任。贷款调查评估人员,承担调查失误和评估失准的责任;贷款审查、决策人员承担审查、决策失误的责任;贷款发放人员负责贷款的监管和收回,承担检查失误、清收不力的责任。③是改进信贷风险管理手段。要根据上级行信贷政策、贷款管理办法的调整情况,及时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同时,在风险管理中要重视计算机、网络等高新科技手段的使用,提高信贷管理的技术含量。④是落实岗位制约、专业检查、会计监督、稽核监察再监督的“四位一体”监控措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内控机制框架。⑤在继续做好贷款资格认定、信用等级评定、有效资产抵押担保等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控制贷款上限与贷款支持的价格上限,尝试授信管理,推广风险保证金,探索信用等级管理等做法,有效控制了增量贷款风险。积极与财政配合,促进有关补贴政策的落实,盘活了库存占用贷款。支持企业改革改制,并督促企业在改革中落实银行债权,有效保全了存量信贷资产;加强对贷款风险预警、监测与反映,促使信贷资金运营步入良性循环。
今年,我部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行领导和上级行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冷静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一是业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将制度规定全面落实到业务工作的各个岗位各个环节中去;二是业务学习培训还有薄弱环节,信贷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需要;三是由于财政补贴到位率的影响,贷款利息收回率指标的完成还存在难度。
以上问题将是我部以后工作完善和改进的重点,今后,我们将严格加强管理,增强培训力度,高标准严要求,在上级行和行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任务。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应收账款新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