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融合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融合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有利于贵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四新”主攻“四化”、促进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
全力推进产业振兴可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不竭源泉。贵州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客观上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把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作为重点产业,突出山地特色,与贵州特色山地农业融合,做优做特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做活做精第三产业,着力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农村产业融合成为农民生活富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新动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为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充分释放
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潜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地省,如何发挥自身山地特色优势,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贵州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充分盘活乡村资源,释放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潜力,借助二三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与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多元价值的增值,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有利于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贵州面对国际和国内双重竞争压力,能够守住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底线,持续挖掘和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潜力和价值,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三)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重要支撑
贵州明确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相互联动的发展关系,新型工业化不仅能够加速贵州的工业化进程,推动全省工业倍增行动,而且能够为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开辟广阔前景,加快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更好地链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强化三者紧密的联动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水平的城镇化带来对高品质、安全农产品的更多需求,带来对农村旅游业、乡土文化、田园风光、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市场需求,助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四)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实现农民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增强群众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是拓宽农村居民就业增收渠道的根本之策。随着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农民分工分业加快、农业生产集约度提高,传统农业生产经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的需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将传统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职业农民,并参与到产业链的各环节中来,真正让农民分享到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二、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困难与挑战
党的十以来,贵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产基础弱、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业主体发育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一)一产基础弱,难于支撑农村产业融合
第一产业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础,实现农村产业深度融合需要强大的一产作为支撑。但贵州农业发展基础薄弱,2019年,贵州一产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仅为3.2%;粮食产量1051.24万公斤,仅占全国比重的1.5%。全省生态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多年,但产量仍然较少。受地形地貌限制,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质量效益低下;生产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现代生产要素难以引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对一二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难以提供有力保障。
(二)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业融合合力无法释放
产业链延伸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产向后延伸不够。一产是“压舱石”,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全省相当部分的农旅融合产品单一、缺乏特色、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带动作用不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普遍偏低,产业链条较短,贵州农村产业融合经营主体虽然在山地特色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但融合模式主要采用“种植+加工”“种植+销售”模式等,都是二次产业简单融合,产业链延伸、产业融合的增值收益不高。除酒、饮料和精制茶等加工业外,其他农副产品加工附加值低。二产向两端拓展不足。第二产业是纽带,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与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工业发展对矿业、白酒业、装备制造业等少数行业依赖大,占比达70%以上,产业结构刚性明显,抗风险能力弱。依托工业园区建设的特色食品、医药、白酒业等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效应,但总体仍呈散沙状态、规模过小。三产向高端开发滞后。第三产业是发展新引擎,引领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业价值链高附加值的绝大部分都在加工、流通、营销等环节,受教育水平低、地形多山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因素制约,农村地区营销水平、电商、物流、供应链等发展滞后,产业链条难以向高端开发领域延伸,直接导致农村只能售出低附加值的原产品。
(三)融合主体孱弱,小而散小而弱问题突出
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增长较快,但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是家庭农场、合作社及本土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户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尽管市场前景广阔,发展势头较好,但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竞争力弱,产业融合引领作用不强。现有各类行业协会多数属于松散组织,在推进区域化、品牌化方面服务能力不足。
(四)农户不能充分分享农业产值和附加值
贵州在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方面作了很多扎实有效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实力的新型农业主体比较缺乏,而参与农业经营的龙头企业又大多涉足非农领域,农村居民不能够充分分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大部分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实际作用中显得十分脆弱,一方面很多新型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利用其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获取了产业发展的大部分利润,而农民处于产业链的弱势地位,主要还是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销售,而产业链利润主要集中于二、三产业,导致农民难以获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利润,进而导致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和农户在合作中地位不平等,合作诚信度低,导致订单违约率高,没有形成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与共的局面。
(五)农村产业融合要素供给不足
贵州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能力不足,严重制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深入推进。贵州作为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地省份,国土面积的92%是山地和丘陵,喀斯特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1.9%,天然限制了土地资源供给,其中农业用地尤为稀缺,导致土地流转成本过高,难以满足现代产业融合发展对大量土地资源集中使用的要求。农业因前期资金投入大、周期长、经济效益见效慢、资金回收时间长,对投资吸引力不足;又因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影响,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近年来,贵州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严重,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老人和妇女,新型职业农民总量低、青年后备力量较弱、文化程度较低,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三、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从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培育新型融合主体、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对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立足自然资源特征,打造特色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精耕细作、精深加工、精准扶持,打造精品农业,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夯实山地特色种养业的基础上,拓展多种产业,深挖农业的多功能性,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和扩大农业农村服务业,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聚焦区,让贵州山地优质农产品实现就地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商贸流通、市场开拓、电商业态、旅游农业协调发展。
(二)促进产业链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推动农业产业价值链上下贯通、充分延展,促进山地特色农业与二三产业纵向融合,实现山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种、养、加一体化生产及商、贸、服一体化运作。促进农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及乡村康养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效融合,在创新商业管理运行模式、共享基础设施配套、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开展有效合作。调整财政投入、贷款担保等扶持资金向农村产业链协同发展项目倾斜,积极引导产业链之间互补共融,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
(三)培育多元化、多向性的新型融合主体
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综合实力雄厚、运营模式先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推进“三变”+“三联”的联动模式,发展多领域、多种形式股份合作。不断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运输、现代营销、智慧农业等。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农户能力,强化作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
(四)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
以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持续增进农民福祉为核心,引导“三产融合”主体之间及其与小农户之间紧密合作,形成风险共担、互惠共赢、包容互促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创新订单农业,建立订单农业信用体系,鼓励、支持农业经营主体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发展“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大力推广毕节“六联六带”的利益联结模式,实现有利可联、有法可联。
(五)强化要素保障,激活市场活力
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公共服务;金融服务
Abstract: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how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and its profound significance in China’s rural market. It plays a vital role not only in enhancing the financial service level focusing on promoting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but also in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public service,as well as satisfying the needs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At present,problems such as low coverage of the rural financial network,insufficient competition are very obviou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ural financial and public service level,two factors need to be highlighted,namely,government guidance and market allocation. In addition,we need to insist on developing the network layout and service innovation, to meet the service needs of local farmers.
Key Words:rural finance,public services,financial services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0-0038-04
随着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对农村金融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获得长足发展,但与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与农村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网点覆盖面低,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效率不高、配套设施不全、服务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结合山东省潍坊市实践,就如何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并与公共服务互动融合发展进行探讨。
一、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金融服务“三农”水平,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中央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提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具体到金融服务,城乡不均衡的问题尤其突出。我国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之一,就是要引导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更多地走向农村,通过推动金融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配置,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2004年以来,每年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金融机构要履行服务“三农”的义务。应该说,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符合中央政策要求,符合金融发展规律,符合农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
(二)完善金融服务网络,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实现
当前,随着公共财政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深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大量民生投入向农村倾斜,大量公共服务走向农村。2011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实际投入突破1万亿元。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补贴”资金达1406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近9倍。就山东省潍坊市来讲,2011年涉农公共支出项目涵盖文教、农业、企业、社保四大项29小项,金额达37.6亿元,其中涉及直接支付到农户的新农合、新农保、最低生活保障、良种补贴等20项,金额达27.3亿元。但是,在政策落实过程中,由于金融支付服务体系的滞后,农民很难在第一时间查询、领取补贴,以便及时转化为农村生产、生活资源,惠农但不便民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民生政策有效落实、公共服务真正惠及农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对财政与金融服务的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以农村金融支付体系建设为切入点,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加快农民自助服务终端等现代化金融机具的布设,优化农村金融财政公共服务网络,帮助农民实现“不出村、无风险、方便快捷”支取涉农补贴、开展金融交易,打通民生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做到惠民又便民。
(三)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方便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1990年代以来,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和市场定位的转型,四大商业银行大规模收缩了农村的网点,撤并地县级以下的分支机构,分流精简人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日渐减弱。近年来,尽管出现网点布局“回流”农村现象,但与城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就潍坊市来讲,截至2011年底县域银行机构网点365个,平均每个乡镇对应3.97个银行机构网点,每个网点服务1.85万人;城区银行机构网点354个,每个网点服务0.53万人。大多数农村居民如需要查询、存取款、转账、刷卡消费等基础金融服务时,往往要到附近乡镇以上地方才能完成,费时费力,又增加了交通支出。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农民对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农村金融服务不完善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在农村推广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向县域以下延伸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一是能够使农民享受现代化金融服务,大大提高资金结算效率,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二是有效降低农村地区大额现金安全隐患和假币风险,保障群众财产安全;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培养金融意识,转变消费观念,提升金融消费能力,刺激和培育农村消费市场。
(四)加快金融创新,拓展农村金融市场
随着城市金融服务供给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城市金融服务市场日渐饱和、竞争日趋激烈,而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金融需求日渐旺盛,农村市场逐步成为金融机构业务拓展的新兴增长点。农村金融支付体系建设,为金融机构渗透农村市场提供了良好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适当竞争,也能够促进各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创新,推出更适合农村、更贴近农民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实现惠农与自身持续发展的双赢。
二、潍坊市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
潍坊作为农业大市,是全国著名的农产品出口和加工基地,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支撑的要求尤为迫切。为此,潍坊市坚持把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狠抓金融组织、服务环境和信用体系三个重点,着力打造“金融机具村村通、银行折卡户户用、足不出村存取款、乡间地头可转账”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模式。
(一)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繁荣发展
通过鼓励银行业机构到县域和村镇开展业务、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方式,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一是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农合机构股份制、银行化改革。寿光、青州、安丘农商行先后成功组建,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二是支持村镇银行加快布局。制定出台了一次性开业补助和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鼓励银行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全市已有5家村镇银行开业运营,居全省第一位,年底实现村镇银行在各县市区全覆盖。三是小贷公司迅速成长。出台了《关于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意见》,使其发展到45家,居全省第一,实现了县域全覆盖。截至2011年底,累计贷款101.7亿元,其中为5381家农户发放贷款51.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一半以上。
(二)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率先推进
坚持将完善农村金融支付体系作为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在2009年就制定印发《潍坊市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方案》,并列入全市金融重点工作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项目,持续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其中,寿光市坚持专业市场示范带动,形成了“农民足不出户可缴费,身不出村存取款”的“寿光模式”,山东省和全国农村金融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现场会先后在寿光召开。诸城市借助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的契机,建立完善了覆盖辖区的农村社区金融支付服务体系,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安丘市坚持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与财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实现了涉农公共支出全部通过银行账户和银行卡发放,有效地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方便了农民群众。截至2011年底,潍坊市农村地区银行卡发卡量达到795万张,人均持卡1.18张,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设置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1001台,占全省的24%。为推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全面铺开,2012年又专门召开了全市农村金融财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支付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2012年底前全面消除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点,金融支付服务体系覆盖全市100%的行政村。
(三)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断完善
针对农村贷款存在的“担保难、抵押难”问题,坚持完善担保体系、扩大抵押范围和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三管齐下”,为农民和涉农企业提供系统性的信贷服务。一是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目前全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已发展到57家,资产总额达到54亿元,其中注册资本过亿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23家,截至2011年底担保余额达到148亿元,累计为6151家农户提供了7.2亿元的担保服务。二是扩大农村有效抵押物范围。积极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蔬菜大棚抵押贷款模式,并将抵押物范围扩大到林权、海域使用权、旅游景点、商铺经营权等8大类,全市累计发放此类贷款30亿元,活化了农村生产要素,提高了“三农”融资能力。三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和《信用信息共享办法》,多渠道采集农户和涉农企业相关信息,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城乡一体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积极开展“信用户、村和镇”评定活动,大力推行农户信用评定和贷款需求“双覆盖”工程。除个别不具备信用条件的老年户、违法户外,全市170万农户全部进行了信用评定,基本实现了市域全覆盖,为农民贷款奠定良好基础。
三、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与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思路举措
促进农村金融与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是保障民生政策有效落实、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遵循金融发展规律、促进两者共同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对实践的思考,要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和公共服务水平,必须注重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两个方面的作用,坚持网络布局和服务创新同时推进,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群众的服务需求。
(一)放活发展,推动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设
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向县域镇域延伸,形成有效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准入门槛,鼓励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增强农村金融活力。结合农村实际,发展符合农村现有产权制度、覆盖广大农户的农户贷款担保组织,着力解决农村贷款担保难问题。
(二)因地制宜,加快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财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一是科学规划建设。立足当地实际,根据辖区内镇村地理位置、规模人口、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需求等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好金融支付网络布局,分层次配置相应的金融支付工具,保证农民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金融财政公共服务。要考虑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趋势,超前考虑网络布局的适用性和可持续性,多采用便于迁移、容易拆装的移动设备,避免投资浪费。二是保持适度竞争。鼓励涉农金融机构采取不同形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多形式终端服务,让农民群众自主选择,以适度竞争促进服务水平提升。三是给予一定政策支持。针对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位置偏远、人口数量少和经济相对落后的村,布放金融基础设施成本较高、见效较慢等问题,对银行机构在农村的电子设备投入及运行维护费用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扶持,以提高银行机构参与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三)融合互动,打造金融财政公共服务新模式
各级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注重利用好金融服务网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农民群众。改进涉农补贴发放方式,尽快梳理、整合各类能够纳入农村金融支付服务体系的涉农补贴项目,力争全部通过银行发放,实现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直接到达个人账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交通、教育、水电等公共事业缴费的应用,扩大市场基础,实现降低运营成本和方便服务群众的共赢。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以最低的收费、最优的服务、最好的网络,配合好各项民生政策和公共服务的落实。
(四)鼓励创新,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进一步完善终端支付功能。从尊重农民现金支付习惯出发,改进现有终端和支付工具,研发推广操作简便、兼具现金及非现金支付功能的终端,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众需求。主动适应农村新生代农民、知识型农民日益增多的趋势,加强与网络通讯部门的合作,推动应用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型电子支付方式。二是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进一步丰富银行卡产品的服务内容,促进银行卡和农户小额贷款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资金需求。根据农民贷款“小、散、频、急”的特点,积极推进抵押担保创新,进一步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建立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三是大力拓展金融服务。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针对性地推出个性化金融产品,提供套餐式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利用完善的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生产、投资、理财和就业等方面的咨询与指导,促进农民增收。
(五)健全制度,切实防范农村金融风险
在推进农村金融财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特别注意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的把握,最大限度保障农民群众的资金不受损失。一是健全内控防范措施。针对新型支付工具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监管制度,通过强化管理、技术防范和加强警示教育等手段,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确保农民资金安全。二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支付领域联合预防机制和信息报告制度,严厉打击农村地区利用支付结算工具违规套现、民间借贷等非法金融活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相互传递,营造“用卡放心、支付安全”的良好农村金融环境。三是优化农村信用体系。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选活动,建立个人征信记录,制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制度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四是培养农民群众的现代金融意识。以农村金融网点柜面宣传为主阵地,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让广大农民群众熟悉支农惠农政策和金融服务知识,培育农民群众用卡习惯,有效提升农村地区对非现金支付方式的认可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加快农村金融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朱强.基于农户需求变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构[J].调研世界,2010,(6).
篇3
关键词:贵州 农经网 概况 市场环境 主要做法
一、背景
(一)贵州农经网情况
自2000年贵州省政府安排部署贵州农经网建设以来,一是建立起覆盖全省有效的信息采集与服务体系,纵向为1个省级中心(已完全落实地方编制和运行经费)、9个市级分中心、87个县级服务中心、1452个乡镇服务站和35000余个村级服务点,横向为1000余个各级涉农部门、200余个农贸市场、500余家涉农企业和10000余个种养大户,专兼职信息员1.5万余人。二是建成较大规模的涉农信息网络平台,贵州农经网日平均更新信息10000余条,信息总量达8000万余条,连续多年获评“中国农业网站100强”;实施“万村千乡”网页工程,建成乡镇(街道)、村(社区)网页21126个,覆盖100%乡镇和行政村。三是创建了“多位一体”农村信息传播服务模式,集成互联网、声讯、短信、微信、电子屏、数字电视、信息大篷车等为一体的信息传播服务体系,覆盖了80以上的农村人口,有效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2013年省政府以贵州农经网为基础成功申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贵州农经网以此为契机,申报建立“贵州省农村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施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承接“淘宝・贵州馆”运营,入驻商家6780家,累计交易额13.1亿元;建立了省内自有和唯一的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淘黔宝”,主推全省地标产品、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和民族工艺品。依托于众多服务农业农村的信息应用系统,贵州农经网2016年建成了贵州农经云,农经云是“云上贵州”的一个建设部分。贵州农经网通过对农经云本身体系的构架,大数据应用中心的构建,以及整个涉及农业农村数据全面的收集、整理、挖掘和对外开放共享,服务于农村发展、服务于农业生产、服务于农民生活。
(二)市场环境
随着贵州铁路交通迈入“高铁时代”,县县实现通高速,贵州交通里程碑式的突破促进着贵州经济高速发展。2015年全省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91.66亿元,同比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1.36亿元,同比增长11.7%,城镇、乡村消费同步高速增长。同时,我国正在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微型金融组织共同组成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功能互补、相互协作。另外,贵州省通信和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较好。贵州省4G用户突破1000万户,电话普及率突破100部/百人,宽带接入用户达到391万户,10550个自然村通电话,9952个行政村通宽带,基本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
1.农村金融。在整体市场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服务存在一定的空缺。贵州农村金融网点覆盖不足,存取款难,贷款难,融资成本高。在各项政策的影响下,农村地区获得贷款支持的农户数量有所增加,但农户的信贷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征信体系缺失一直是横在农村金融中的一个难点,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突出。目前,只有27%的农户能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农户难以获得贷款。开展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服务“三农”,把更多的金融资金、资本引入农村,引入农业,助力三农发展。存在一定的市场机遇。
2.农产品上行。贵州省农村商品流通、网络、规划滞后,布局不合理;农村商品流通的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成本高;农村商品流通网点数量不足,基础设施比较简陋。农产品名牌少、档次不高,缺少有整合和带动作用的地域性强势品牌;有些销路较好的农产品,却没有自己的品牌。以贵州农经网为品牌带动,规模化集约化开展农产品经营外销成为可能。
3.工业品下乡。工业品下乡过程中经销环节多、价格高。尤其是大宗工业品因经销费用大,下乡存在一定的难度。引入比如汽车等大宗工业品下乡网上销售,开展金融信用分期贷款支付,存在一定市场商机。
4.便民服务。在农村,机票火车票、酒店代订,水电费代缴,日常农业保险购买都极为不便,开展相关服务也成为可能。
5.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仍然不强,可处置、经营的资产总量不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无经营收益或收益较低的村社占多数,集体经济“空壳村”普遍存在。利用村集体经济开展相关业务。既使集体经济脱壳,又依托村委会天然公信力开展相关业务,具有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以助农增收为目标,以贵州农经网现有网络平台及延伸到县的服务体系为主要载体,以村级集体经济为运营主体,整合村委会现有设备、服务场所、工作人员,开展以行政村为基础的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利用贵州农经网农经云大数据平台,构建全省大数据农村现代综合服务体系。
2.具体做法是通过战略协同贵阳银行,由贵阳银行投入金融终端设备,利用贵州农经网的品牌影响力融通各县级政府签约推进建设,引入企业开展服务社建设和运营,形成互惠的合作模式。每个服务社配置POS机、自助金融终端机、保险柜、电脑、打印机、点钞机、摄像头等价值4.56万元设备;村委按照一处场所、一条网线、一套办公桌椅、一块门^、一个管理人员等“五个一”的标准配置。服务社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乡村旅游服务、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服务、便民服务、大数据应用服务与村级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服务通过相关业务实现生存发展,通过产业培育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农业经营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社会治理方式的全面转变。
3.依托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农村金融服务站)渠道体系和贵州农经云、在建的服务社应用管理系统等网络平台,搭建业务平台,开展管理和运营。业务平台整合叠加第三方公司业务,沉淀数据资源,开展大数据应用服务。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和农村金融服务站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一个遍布全省乡村、覆盖全体村民的最后一公里渠道服务体系。服务社作为服务三农的最贴近村民的机构,创新金融信贷产品,降低信贷门槛,简化信贷程序,通过农户基本信息加上农户交易及消费数据等增信数据,对农户进行“画像”,完成信用评级及信用额度授信工作,实现贷款从抵押文化向信用文化的转变。整合各方资源,兼顾各方利益.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创新金融服务,助力农业农村发展。
4.依托贵州农经网承担建设贵州农经云、在建的服务社应用管理系统等网络平台,以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农村金融服务站)为渠道,搭建业务平台。运营的商业模式是“平台+第三方业务”,业务平台整合叠加第三方公司业务,沉淀数据资源,开展大数据应用服务。以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农村金融服务站)应用管理系统、淘黔宝商城、贵州农经网应用系统、第三方应用管理系统为核心集成的大数据应用管理平台,是众多数据的沉淀池,也是大数据金融信用产品的生成平台。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和农村金融服务站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一个遍布全省乡村、覆盖全体村民的“最后一公里”渠道服务体系。服务社作为服务三农的最贴近村民的机构,创新金融信贷产品,降低信贷门槛,简化信贷程序,通过农户基本信息加上农户交易及消费数据等增信数据,对农户进行“画像”,完成信用评级及信用额度授信工作,实现贷款从抵押文化向信用文化的转变。依托贵州农经网公信力,整合各方资源,兼顾各方利益,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创新金融服务,最终形成融合农产品供应、金融支持的服务平台。助力农业农村发展。力争建成中国权威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成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现代农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
三、实践情况
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32.3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7.017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点,切实做好推进“三农”工作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与现代农业进程的关键。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分析农村金融现状,总结农村金融发展困难,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对于提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广大农村金融工作者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努力发现和总结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反思,积极总结,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金融工作的健康发展。
1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保证我国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仍存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一是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多,个别地区的农民要想办理金融业务需要奔波很远的路途,不能保证业务办理和咨询等一系列业务的时效性;二是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产品有待丰富,其服务手段和方式有待提高,同时服务内容也有待完善,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的需求;三是农村的经济环境决定的农村金融市场机制有待完善,农民融资困难是普遍现象。
1.2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农村贷款的利率有待进一步调整,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而言,利率还是偏高,极容易出现“惜贷”现象。同时还存在一些“民间贷款”的现象,影响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大环境。其次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辅助行业发展缓慢,例如与农村金融相关的咨询、法律、服务等,不但影响农村金融健康发展,还影响整个农村市场环境。
1.3支持农业信贷的资金投入有待提高
导致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近年来农业贷款质量普遍不高,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银行不敢大力投入;二是部分地区对于农业金融重视程度不高,影响了农村信贷比例;三是金融机构对于农业信贷的投资热情不高。
2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建议
2.1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部分地区已经成立了农村村镇银行,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农村金融服务,其他地区要加快村镇银行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其服务农村金融发展的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银行的支农作用,科学合理的扩大放贷权限,拓宽农业信贷范围。同时还要努力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切实满足农村金融发展所需。更要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质量,强化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2.2多措并举,积极解决农村融资难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财政对于农业发展的支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可以适当降低税收,或者通过一些农业补贴,通过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共同解决农村融资难题;二是可以适当制定奖励和补贴政策,提高金融机构的收益,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三是积极制定和完善农村金融信贷法律法规,规范农村金融信贷行为,尤其是对于民间贷款的约束十分关键,以免出现民间信贷纠纷,不仅容易使人们财产受到侵害,还会影响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
2.3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营造诚信环境空间
随着治理水平的提高,要加大农村金融环境的治理力度,对于银行信用体系,担保机制,以及风险的降低,支农力度的增加都具有显著意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放贷权,从行政区域上来说基本集中在h级及其以上的分支机构,在乡(镇)的分支银行基本没有放贷权。然而在乡(镇)的分支银行对农户的状况比较了解,相比能够较为准确地甄别出农户的资信状况。治理水平的提高,放贷权的下放,有利于银行甄别并接收信用好的农户所传递的信号。
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农业发展和使自身经营效益受到影响的金融部门给予适当的政策性补贴,以激励其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有效减少“惜贷”的情况。加快信用担保体系、法律、会计和咨询等金融辅助行业的发展,以有效规范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金融环境诚信化。一是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普及法律和金融知识;二是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贷款用户信用指数数据库,定期审查企业和农户的信用情况,将其与贷款利率、贷款规模、贷款抵押比例挂钩;三是制定逃避债款的惩罚办法,严厉打击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促使人人诚信,营造一个诚信的环境。
3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瓶颈问题,必须立足于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难题,克难攻坚,迎难而上,同时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多措并举,积极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营造诚信环境空间等举措来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难题,提高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明,安秀梅,李茜.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06).
[2]李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金融创新[J].学习论坛, 2007,(04).
篇5
关键词 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路径;浙江丽水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80-0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93号)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因此,探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对于促进农、旅战略性产业融合,推进农村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科学赶超、生态惠民具有重要意义。
1 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2011 年以来,丽水市陆续出台了《丽水市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和《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农业发展规划》等生态休闲产业发展规划,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指明了发展方向。丽水市地处浙西南,位于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交界处,市域面积173万hm2,其中山地占88.40%,森林覆盖率达80.79%,具有最完整的生态系统。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连续10年稳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2013 年丽水市荣膺“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近年,丽水市在发展生态农业的状态下以民宿为主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也快速兴起。回归乡野、返璞归真的休闲旅游消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景区旅游,而以生态农业观光、生态农耕体验、生态蔬果采摘等个性化生态旅游渐成趋势。目前,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已成为丽水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具有高关联度、产业链长的特性。一方面,乡村旅游是生态农业的传播纽带和营销载体,可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是乡村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灵魂,有助于夯实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金融基础、人才基础,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存在耦合关系,通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促进,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型产业。
2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与特点
产业融合是伴随技术变革与扩散过程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现象[1]。在不同的产业内,产业融合会以不同的方式演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构建出融合型的新产业体系[2],主要分为3种方式: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产业融合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5类模式(表1),其中各模式还可以重叠交叉。
3 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3.1 掌握市场动态,明确农、旅融合新业态发展导向
丽水市地形以中山、低山地貌为主,绵延起伏、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丽水市政府关于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的定位和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丽水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任何新业态都是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产生的。因此,必须展开生态农业与旅游市场的调查,摸清现状,掌握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必须要以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去研究产业融合问题,探索产业融合契机,寻找产业融合切入点;必须以新角度研究分析市场,挖掘旅游业与生态农业产业的共性,才能发掘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才能在掌握“农”“旅”2个产业市场动态的基础上,开发出新型的、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农、旅融合新业态产品。
3.2 整合资源,构建新型农、旅融合产业链
当前各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4条路径[3]。通过对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的资源、技术、市场和功能的整合,满足旅、农融合需要以及新型业态自身发展的需要。整合资源,合理布局。一方面,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增强农业被动融合和主动融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大现代高新技术在旅游项目开发上的应用,为产业融合提供技术支持。近年来,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在丽水山区快速兴起,但现在乡村旅游中“乐”的功能欠缺,过分依赖餐饮,项目建设出现同质化倾向。利用乡村旅游功能,融入特色生态农业内容,对于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拓展旅游产品功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大加快了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而且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3.3 建设软环境,建立农、旅融合协调组织
乡村旅游是阻止农业衰退、促进农民致富的有效手段[4]。重视乡村软环境建设,是实现农、旅融合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年建设,丽水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服务环境等软环境仍存在“短板”,需迎头赶上。通过软环境建设,确立农、旅融合的协调组织,发挥组织效应。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积极引导农户利用电商平台,参与各种有利于营销的商业活动和组织,如合作社、协会、公司/企业等,是推动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产业融合的有力措施。政府可利用调整社会资源配置手段,搭建平台,建立起基于政府、乡村、社会间有利于信任、规范、学习、创新的乡村社会组织,增强其推动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集聚融合的功能作用。
3.4 创新营销传播方式,完善有利于农、旅融合的市场经营制度
根据乡村自然景观和资源特点,以生态农业创意为特色,从生态、审美、康体疗养等角度创新营销传播方式。比如,打造特色田园风光、花卉苗圃果园,特色养殖园、生态休闲庄园等,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此外,完善市场经营制度,促进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融合并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政府应通过银行贷款贴息的形式对农户和乡村旅游企业进行资金支持,或者通过大力发展区域性银行、担保、租赁等金融机构的形式形成生态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转型资金需求的多层次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建立明晰的契约关系,从利益角度来锁定主体关系,明确各自定位,制定联盟之间的规则以及分工合作、运营的规章制度、各类商业活动的制度等,实现利益的锁定。
4 参考文献
[1] 张功让,陈敏姝.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1(1):67-68.
[2] 木德夏.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经济,2009(22):146-147.
篇6
【关键词】新型农村 合作金融 发展问题
目前在我国资金互助等形式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正在不断地蓬勃发展起来。尽管这种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之路仍处在探索阶段,并且出现了非常多的棘手性问题,但是这并不妨碍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彰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所在。我们要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多样化问题处理的分析与研究。有效解决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需求发展,解决各种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促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事业的发展作出必要的贡献。
一、建立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原因
我国过去传统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存在制度上的缺陷,下面这个问题我们做系统分析。
传统的制度环境在已经形成的法律、法规的影响下,其改变的方向有着一定的规则,有效的制度会大大减低成本的输出。但是当时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是远远得不到国家有力的支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我国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存在诸多漏洞,致使”无法可依“。本来该得到保护的对象不受保护,该惩治的对象找不到依据。另一方面,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不仅作为农村体制改革的产物,还是其重要的组成成分,但是自发形成的合作组织在竞争的洪流中得不到国家的帮助和扶持,致使一些发展规划胎死腹中。
现存的制度变迁有一定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就会严重影响到现有制度的延伸和发展,不能给发展的提供有力的依据。事实上,现存的制度往往是因为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发展的不完整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缺陷,以商业金融为主的农村金融就是变相的曲解本意,使得商业金融对农村金融造成垄断形势,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从而失去了自己的主导地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就一定会受到排斥。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预期收益严重超出了预期计划的成本输出。这样重大的资金当时是没有能力完成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还会伴随着一些未知的事物的发生,这种不可知性给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带去沉重的打击,没有任何人会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完成微乎其微可能性的项目。
并且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也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规划。非正式的制度对合作组织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这种非正式的制度与合作金融组织发生融合,就能慢慢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但是如果一旦相抵触就会变成杀伤力最大的生化武器直接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扼杀在摇篮之中。
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现状
当前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现在的形势就是处在法律问题上的欠缺,致使其无法规范化的发展。虽然中央下达了一些利于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文件指令,但是立法中却没有这方面内容的针对性文件。这种的法律欠缺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就会一直影响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并且这种身份不明的境地也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困扰,不知道该如何站位。一方面担心着违法犯罪的发生,另一方面还顾虑着缺少国家扶持的后台不稳的情况。
还有一种更为可耻的行径:部分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打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旗号,挂羊头卖狗肉既有专业合作组织合作进行独立核算,还有更甚者根本不合作还挂旗合作,欺骗民众。
还有比较重要的形势就是经营水平的缓慢进程根本不能跟上信用合作资金的扩张。聘用一些文化程度和知识程度不高的人员进行这方面的工作,;还有体制的不完善和不合理也是管理方面的最大漏洞。
专业合作的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风险问题,这些问题一旦积聚起来将使人头疼不已。有些状况的发生,比如说,市场行情的转变和天灾人祸的发生都是无法避免的,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阻碍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进程。
三、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建议
根据上面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将给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帮助解决面前的问题。
首先尽快的解决立法中有关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改变“无法可依”的不利局面。给明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正向身份,让民众清楚他的合法地位。同时要建立明确的监管行为者,制定专门的监管制度,做到完善这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有些状况要视具体现状进行分析再进行决定。尽量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不能“想当然的”进行处理。工作的流程要做到系统规划,要保证合理、高效地解决问题。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措施,慢慢地规划进程就会有效地加快步伐。
其次要建立正确、合理、完善的推出市场系统。不能让非法人事利用某方面的漏洞就大做文章。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要完善市场的推出机制去改善违规经营、风险恶化、不良经营的多种问题现状。建立相关制度保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快、准、狠。
最后就是控制服务对象的范围,保证资金的供给,坚持可持续发展,使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逐步稳健走向光明之路。
加大力度的支持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建设一直是国家的重点工作项目。前几年,国家对贫困地区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合理化地整改。国务院的扶贫办已经出台相关的政策去健全和完善此项工作。例如,国家建立了河北、山西等省份试点进行村级化的扶贫互助。还有,银监会的新型政策《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等等相关的文件。而且吉林也在不断地意识并且完善这方面的不足,开设了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使新型银行机构有了新的界定。现在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正在沿着正确的轨迹飞速的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农村文化;重要性;问题;建议措施
1 发展农村文化的重要性
发展农村文化首先要认识到什么是文化,目前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而广义上的文化主要是人们在从事自然生活和各项活动中创造出的各种社会成果以及财富。而我们目前大多对文化的理解是精神财富的创造。其中农村文化是指在我国农村地区进行的各项生产生活活动中,所进行的关于知识、信仰、艺术以及各种人们共同接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我国的农村地区是我国人们分布较多的地区,在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沉淀后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体系。而农村文化的形成不仅是一种时间的沉淀,也是人们的兴趣爱好所在,因此农村文化也需要加以高度的重视。
发展农村文化也要对农村文化的特点有足够的认识,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也在逐渐的向城市靠拢,其中文化的融合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而农村自身也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发展好农村文化,对于提高农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素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农村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是农村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农村文化被很多人认为是落后的文化,人们开始逐渐的接受了新的文化理念而抛弃了传统的农村文化,这样也就直接影响了我国农村文化的发展建设,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
2.1 对农村文化的发展没有足够的重视
农村文化建设中缺少足够的基础设施,并且当地的政府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很多农村地区不仅没有图书馆、文化馆等娱乐活动场所,在资金的投入建设上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国政府每年在农村文化建设上所投入的比例相对较少,而在其他文化方面的建设上投入的比例相对较多,这样也使农村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
2.2 农村文化发展方向不明确
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但是农民对于农村文化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方向,认为农村文化也影响了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这样就使很多农民们崇尚学习城市中的文化,而忽视了对于农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这也是农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2.3 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中有才能有知识的青年农民纷纷涌入城市,造成了农村人才流失,留守的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对文化的接受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足。加之村干部对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和科学知识引导,文化活动缺乏统一组织、管理,无法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是长期制约农村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2.4 一些腐朽、落后的糟粕文化在农村依旧占据一定市场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个别偏远乡村存在着普及率底下等种种不足,诸如烧香、算命、看风水等封建旧思想的残余依旧大行其道。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农民良好文化氛围的养成,也更是阻碍了先进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农村形成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
3 农村文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发展农村文化,农民是关键。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农村发展的前提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长远之策和治本之策。大力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用先进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农民,使之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按照不同需求实行定向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农村文化发展增添活力。
3.2 明确农村文化发展方向
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掌握住农村文化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农村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农业生产、生活实际、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相结合。真正可以帮助农民思想进步,积极参与生产生活,促进农村和谐繁荣,使农村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3.3 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
要改变农村文化形式比较单调的问题,将农民从腐朽文化中解放出来,必须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推广网络信息化建设,教农民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在网络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分享现代化成果,跟上时代步伐。加大力度建设农村图书室,增添农民感兴趣的书籍,如养殖、农作、增产、科技等,组织农民定期阅读。
3.4 加大农村文化事业资金投入
农村文化建设,政府是主导,资金是基础,政府的资金投入是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只有资金有保障,各项建设才能有效开展。政府应把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作为重要项目安排,并且把农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逐步加大文化事业的支出比例,为农民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保障。
3.5 完善文化活动基础设施
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和载体。不断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抓好硬件设施建设,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加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如文化站、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等。同时注重老人、妇女和儿童所需的文化活动场所,为农民参与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平台。
3.6 农村文化,科学发展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农村文化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应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走歪路、邪路、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我们党在领导各项事业过程中,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发展农村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始终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必须坚持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立足于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差距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培养具有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是一项切实造福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伟大事业。推动农村文化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繁荣,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张兴平.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力量契合[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20.
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业经济;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重视和支持,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发展农民、农村、农业已成为新时代农业工作的共识,我国出台了相关文件,颁布了支持“三农”发展的相关政策。
1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优势
1.1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在传统经济环境下,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不大,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够。此外,存在着许多不健全、不公正的金融交易行为,例如人为占用农业发展资金,利用农业贷款进行违规操作等,造成农业金融的混乱和不稳定因素。强化对农业金融发展的制度约束,是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充分保障,也是农村金融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进行制度约束,可以有效避免农业金融发展中的市场混乱,对人为操纵金融市场活动进行集中治理,保障金融市场主体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避免农业金融资金的不当使用,造成不必要的金融农业风险。
1.2合理引导农村金融资金流向
我国农业金融在受到政策制度约束之前,存在着资金流向不合理、资金结构不科学等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农业金融向国有农场以及农业合作社等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倾斜,而对农村微型农业企业和个体农户的支持不足,造成农业金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由于缺乏政策资金的支持,许多农业经济中小企业和农户往往面临高息借贷的困境。而且许多由于非法集资,非法套取农业金融资金的人还存在着无法偿还金融贷款的可能性,他们或成为老赖,或继续高利借贷,给农业金融发展造成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政策制度约束对发展农业金融、规范发展方向和资金流向、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具有特殊意义。
1.3加快农村金融资源流转
农业金融的发展逐渐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改变了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方式。一方面,我国农业金融也在逐步规范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积极地根据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金融服务模式,改变金融经营方式,在金融资源的配置和配置比例上也趋于合理,促进了农业金融资金的快速流动。并且农业金融积极主动地调整业务工作方向,积极向农业农产品销售领域拓展,农业金融积极投资于农产品销售渠道,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农业经济走上网络销售模式,对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能力具有特殊的金融支持作用。
2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
2.1定向支持重点农业产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提高农业金融发展潜力,利用农业金融服务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对我国农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农业金融支持重点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建立现代农业金融管理机制,保障农业金融具有较强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强化农业金融的发展内涵。改变传统农业金融的发展方向,加大农业金融对农业农村产业孵化项目的支持和投入,支持农业金融业务的发展转型,促进农业金融拓展发展空间,改变业务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2.2完善农村金融资金结构
就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农业金融的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更为显著。通过金融支持,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帮助,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改进了农业机械技术,更新了农业发展的管理技术手段,先后形成了智慧农业等项目。因此说,农业金融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农业金融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金融资金结构失衡、资金向农业大行业流动、农业金融债务风险急剧上升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农村金融的资金结构,优化农村金融的资金业务比例,调整业务资金流向。农业金融可以根据国家政策调整资金供给方向,把资金投向微型农业企业、农村贫困人口、现代农村技术合作社等产业,利用国家的政策补贴,增加农业金融的收益点,还可以改善农业经济中资金不平衡的状况,使农业经济中的弱势群体获得资金流动,帮助这些企业和个人实现发展目标。
2.3保证农业金融资金合理流动
保障农业金融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农业金融的发展一方面需要金融资金的支持,但由于资本具有趋利性,因此在农业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许多金融资本都被高收益的企业所占有,如国有农场等。在某些急需资金的农业经济领域,财政资金的流动性较差,导致许多农业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且,许多农业金融资金长期被大型国有农业项目占用,这些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周转时效长,造成了农业金融市场资金短缺。这一现象表明,我国农业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在许多领域都存在资金分配不均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农业金融产业的资金管理能力,提高社会资金流动的效率,提高农业金融的资金流动的预见性,保证农业金融资金的周期性合理流动,使农业各领域的资金分配趋于平衡。
3结语
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1-0075-02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信贷支持情况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以信阳为例,该市农村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改进创新支持方式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一是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信阳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是从无到有,稳步推进。截至2010年9月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各项贷款余额3165万元,比2009年增加了1124万元,增长55.6%。其中:社员贷款2183万元,法人贷款982万元。目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辖内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涉及茶、蚕、果、鱼、禽、花、种植、加工等产业。二是创新信贷品种。信阳农信社系统在“公司+合作社+信贷”、“公司+基地+合作社+信贷”、“合作社+社员+信贷”等成熟农业信贷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订单+信贷”的订单农业贷款、“合作社+合作社+信贷”的合作社联贷联保贷款、“合作社+农业担保公司+信贷”的担保贷款、“社员+合作社+信贷”的社员销售收入作抵押、合作社作担保的双保证贷款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抵押贷款等多种信贷支持模式,积极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需求,实现银社双赢。
二、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优惠扶持政策力度不够
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同时,国家鼓励和支持包括供销社、科协、教学科研机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农业企业等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政策、技术、信息、市场营销等服务。但目前国家、省、市、县各级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缺乏具体的实施措施。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程度不高
一是法人治理不健全。从大的方面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法可依,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仍存在“三会”不健全、内部管理粗放、监管机制薄弱、自治能力较差等问题。二是产业化发展层次水平较低。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水平不高。如精深加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不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相对较小,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农业产业化链条简短且脆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机制仍处于初级松散型阶段。三是“小、弱、散”现象比较突出。信阳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当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资本金较少,利益关系联结不够紧密,合作社对社员、对农户的带动作用较弱。
(三)金融服务不相适应
一是农村金融服务不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元化需求。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涉及领域广泛、组织形式多样、对外交往频繁等特点,迫切需要资金、结算、保险、理财、信息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而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角的农村信用社无论在服务品种上还是在结算手段上都比较单一。二是农村金融的经营原则不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需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矛盾:信贷需求的长期性与信贷资金流动性的矛盾、资金需求急频快的特点与信贷资金安全性的矛盾、农业生产的低效性与信贷资金效益性的矛盾。三是信贷管理的规范性不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的松散性。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滞后,致使其发展不够规范、管理比较松散,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而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更加完善,责任追究更加严厉,贷款发放慎之又慎,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供求矛盾日益加剧。
(四)农业生产风险较大
一是技术风险。作为农业科技应用者的农民,大部分文化层次较低,科技应用效果较差。获取信息不及时、不全面,一方面在内容涵盖上不全面,如在市场供求与价格、科技、政策法规、生产、资源环境,特别是国内外市场行情、产销形势的分析预测等方面欠缺;另一方面受经济与教育状况所限制,农民对于信息的敏感程度、信息的收集与接受渠道、处理信息的手段与能力等都受到很大限制。二是自然风险。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及其变化的频繁性,也可能造成农业生产在地区、季节、年度之间的巨大反差,给农业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三是市场风险。一方面市场调节滞后,市场机制对农产品产量和生产结构的调节,是根据现行的生产价格而不是未来的生产价格进行的,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所以生产无法迅速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季节性强,错过季节,损失就难以避免,对于鲜活产品,一旦流通受阻,后果不堪设想。
三、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和落实配套扶持政策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信息、培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推广等服务。二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其社员提供技术服务或劳动所取得的收入,应免征所得税,对从事农业农机作业、排灌、病虫害防治以和技术培训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三是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建立风险保障基金。
(二)改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
一是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应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支持对象,尽快确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的相关领域和制度安排,由县级银行具体实施。同时,改进农村信用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二是培育充分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应认真落实银监会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鼓励在农村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满足区域内农民对金融服务需求的信贷政策等的考核与评价。三是开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等级评定。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强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协调配合,发挥自身的信息优势,定期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分类评级,作为农村金融机构评级授信、择优支持的参考依据。农村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民合作社贷款业务的特点,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建立符合合作社贷款业务特点的信用评级、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制度。
(三)创新信贷管理方式,不断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信贷需求
一是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平台上,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办法,在合作社内成立农户联保小组,大力发展联保合作社,通过互保,放大信用总量,强化信用约束,扩大农户联保贷款的覆盖面。二是应本着“分别对待、择优扶持”的原则,设计相应的分类支持制度,借鉴农业主管部门的评级分类结果,及时调整信贷措施,优先支持规范化程度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尝试发放由龙头企业信用做保证的信用贷款。三是认真研究不同生产经营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前、产中、产后资金需求状况,推出风险度小、推广价值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专项贷款新品种。降低门槛,适当放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条件的要求,在贷款形式上,可把小额信用、支农信用卡、财产抵押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四是创新贷款担保抵押方式,积极探索采用无形资产、应收账款、订单等多种抵押形式,允许自然人、法人、核心股东等提供的以其个人财产或权利为抵押的担保。
篇10
关键词:银行;同业合作;农村金融
一、 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农村金融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的包括存款、贷款、汇兑、保险等在内的各种金融服务。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三类金融机构。其中,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主的商业性银行,主要是面向农村工、商企业开展信贷业务,从事农村商业化的金融业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承担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提供农业较大项目的中长期贷款;农村信用合作社主要侧重社区农户、社员以及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性贷款和生活困难临时性贷款等金融业务;此外,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性,还有部分由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即通常所说的民间金融。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农村金融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通过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中央资金的扶持,农村信用社在资产质量、经营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均有了显著提高;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改革和服务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农发行在原有粮棉油收购贷款政策性业务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逐步拓宽支农领域;邮政储蓄通过优先为农村信用联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将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使用,并创新开发了小额质押贷款。可以说,农村金融改革初步取得了成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金融资源总量供给不足。一是金融机构的网点覆盖率较低,在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县域经济的背景下,全国县域涉农金融机构网点数出现下降。二是农村信贷资金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农村目前超过1亿农民有贷款需求,每年资金缺口约为1万亿元人民币,现只能满足60%,农村小企业贷款的满足率仅50%,我国农村存贷差就超过3万亿元,涉农贷款占GDP的比例近几年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农民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往往通过非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进行融资。
3. 农村金融业务结构仍显失衡。农村信贷供给大部分以小额贷款为主,大额贷款受到严格限制,资金支持多局限于传统小农生产,难以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第二、三产业发展等规模资金需求;贷款期限以短期或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中长期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比重过小,从而影响了对结构调整项目的支持力度。
4. 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不高。在目前的农村金融格局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化改革的导向下逐步退出农村市场;政策性银行支农范围狭窄,支农作用有限;村镇银行、农村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还处于发展阶段,发展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其合作金融的“自愿、互助、互利”的性质体现不多,在实际运营中效率损失较大。
二、 加强银行同业合作,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可行性
1. 国有商业银行综合实力较强,服务手段齐备,具备支持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能力。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多元的业务结构、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规范的风控流程,能够根据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需要,提供全面、优质、高效、安全的金融支持,使农村金融机构以较低的成本、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盈利能力。
2. 双方在网点分布和客户结构方面互补性强,能够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双赢。在网点分布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各有侧重,存在较强互补性,能够通过加深合作实现双方经营网络的进一步延伸。农村金融机构则可以利用国有商业银行遍布全国大中城市的经营网点和众多的海外机构、海外行,以及全球领先的网上银行,弥补区域化经营和发展的不足,全方位拓展服务空间;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将服务区域覆盖至农村地区,有效弥补因历史沿革及撤并低效机构所留下的市场空白。
在客户结构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也具有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农村金融机构以服务三农为目标,发展的目标客户主要集中在农村当地居民和企业,在区域范围内具有相对丰富的客户资源。国有商业银行可通过支持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进一步扩大在农村地区的客户影响力,丰富和拓展客户资源。
3. 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国内领先的信息科技实力,为服务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硬件资源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先进水平的数据处理中心和计算机网络,能够确保业务的高效、安全运行。在软件资源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大多自主研发了功能全面的核心应用系统,涵盖了业务处理类、经营管理类、决策分析类和服务渠道类的所有业务,为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国有商业银行拥有较强的系统设计和研发能力,在运行维护方面也积累了成熟的经验,有能力根据农村金融机构的需求设计和推出服务,并结合合作进程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金融支持。
4. 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多元的业务结构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支持。在产品支持方面,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向农村金融机构输出投资理财、支付结算、票据业务、融资业务、外汇资金、银行卡、网上银行及其他业务等核心产品,以及根据合作需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使农村金融机构弥补了自身产品线方面的不足,也能够拉动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
在技术支持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拥有信贷管理、客户信息、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综合统计系统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各项业务运作等方面也形成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通过向农村金融机构输出相关技术,有效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提高经营管理能力、防范业务风险。
在服务支持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在各项业务领域具备丰富的经验,可以通过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的人员培训,全面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三、 合作思路
1. 合作思路。农村金融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合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借助国有商业银行的科技优势与创新发展能力,国有商业银行向农村金融机构输出管理系统、技术咨询与培训的技术合作方案,以银银、银保、银证产品为代表的多产品体系合作方案,以及以信贷管理、资产负债管理为代表的多业务管理制度合作方案,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产品研发、科技水平、风险控制等存在短板的问题,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同时,通过共同做大市场规模,双方协商分配增加的业务收入。
2. 合作原则。农村金融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合作可以秉承以下原则: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原则,以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为产品与服务创新导向,有效促进农村金融发展。
3. 合作方案。双方合作的具体方案如下:农村金融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合作,通过双方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使农村金融机构客户能够购买国有商业银行投资理财等成熟的产品与服务,国有商业银行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后台清算、风险管理等一揽子服务,视农村金融机构需要输出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农村金融机构分享相关收益。双方系统互联后,在业务范围上可以支持黄金、理财、基金、汇款等产品,支持客户从农村金融机构网银、柜面等多种渠道发起业务。双方系统互联合作可以有两种模式:模式一,国有商业银行统一开发与农村金融机构间的系统接口,农村金融机构根据接口进行本行系统改造,也可直接由国有商业银行为农村金融机构开发网银系统或采取双方网银链接方式构建业务处理平台,客户在农村金融机构柜动开立与国有商业银行具有绑定关系的结算账户。双方结算账户建立绑定关系的是账户登记簿或零余额账户,不留存客户资金。客户购买国有商业银行投资理财产品时,认申购资金从农村金融机构结算账户实时划转至国有银行;赎回资金先划至国有银行,并实时自动划转至农村金融机构结算账户。模式二:通过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实体账户与农村金融机构结算账户的绑定关系来实现银银合作业务处理。客户购买国有商业银行投资理财产品时,在农村金融机构柜台使用农村金融机构介质发起交易,农村金融机构验证客户身份后通过接口将交易指令传递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使用与农村金融机构建立绑定关系的客户实体账户资金为其办理投资理财产品买卖交易。如客户账户资金不足,须先发起一笔农村金融机构账户向国有商业银行账户的转账,再进行产品购买;赎回资金先划至国有银行,由客户选择是否划转至其在农村金融机构的结算账户。
按照上述思路和兴业银行的合作模式,农村金融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如能顺利推进,将对推动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借助国有商业银行,运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覆盖面,满足农村客户全方位和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让农民得到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二是有助于涉农金融机构逐步摆脱营业区域局限、地方经济影响、技术力量不足和业务资质获取困难等因素的制约,以较低成本获得国有商业银行成熟的产品、技术和经验,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客户关系维护,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解决目前涉农金融机构产品少、服务方式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较低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三是在业务运作模式和实现方式上,可操作性强,能够有效满足涉农金融机构的实际需要。四是有利于促进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利用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资源和客户资源,拓展产品营销与服务渠道,以较低的成本延伸服务,培育潜在目标客户,扩大业务规模,增加吸收同业存款,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提高同业竞争力,增强国有商业银行对基金公司、国债公司、保险公司等上游委托机构的影响力。
四、 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一,农村金融机构应具有较好的业务系统和较强的系统开发能力,根据国有商业银行提供的技术接口开发或改造自身的系统,而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农村金融机构技术力量薄弱或系统不健全,难以自行完成系统的改造与开发,需要将系统开发工作委托给第三方进行,沟通协调成本高、开发投入大,开发周期长、效率低,从而增加推广应用难度。
第二,农村金融机构的资质问题。双方合作涉及到银保业务、银证业务、银行投资理财等业务,根据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相关规定,农村金融机构要具备相关的保险销售资格、基金销售资格和黄金交易资格,并能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销售责任人的义务。双方在选择合作对象时,要审查对方信誉及相关资质,以确保交易本身具备合法性。
第三,成本和收益的匹配问题。在上述合作模式下,合作双方都需要有一定的成本投入,特别是在合作初期。由于经营效益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基础,因此双方应坚持采用成本收益分析,努力各施所长,合作共盈。今后,随着我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国有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将实现共同发展,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成长,打造农村金融和谐共生和多赢局面。
第四,银行同业合作主要存在以下三类风险:一是法律风险。主要是指双方产生法律纠纷或争议以及银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风险。可通过审查合作银行的信誉和业务开办资质,降低业务开办风险,确保各项业务合法合规;通过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保密条款和法律后果,以此规范交易行为;合作双方认真落实反洗钱规定。二是操作风险。是指产品或业务流程控制不当以及银行业务人员违规操作或外部欺诈而造成的风险。可通过科学的业务流程设计,严控交易合法性,并对客户身份进行校验;采取实时清算并通过交易额度参数设置降低资金风险;建立对账机制和差错处理机制,避免账务差错风险;拟定业务管理办法,防范操作风险。三是信息系统风险。主要是指银行间系统的网络传输、数据信息安全、程序处理等风险。可通过专线方式连接、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等措施确保双方数据传输安全;通过前置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前置服务器和银行核心系统之间用防火墙进行隔离;根据不同的安全级别,不同安全区域,每个安全区域之间通过防火墙进行隔离,防范病毒入侵和黑客攻击的能力;建立每日对账机制,及时对异常账务进行处理来防范信息系统风险。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8:12-38.
- 上一篇: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
- 下一篇:消防技能考核标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