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经济的影响

篇1

关键词:数字化经济;劳动力市场;经济;社会

数字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的商务模式,数字化是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数字化经济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数字化经济带来了电子商务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所以有必要研究适应数字化经济变化和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便提升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和促进就业,进而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数字化经济的产生

数字化经济,是指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人类社会在信息化和网络化下的一种经济形式。数字化经济,实质是指一个经济系统,并且在这个经济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地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根本变化。数字化经济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和技术数字化的全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数字化经济还包括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是指应用计算机、网络及通信设备等,来实现政府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整合与优化。电子商务是指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

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也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今,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主要包括三种:新增劳动力、失业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如图1所示,2002年第1季度,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约有3320740名求职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岗位,到2010年第4季度,这一数据增加到8700720,增长了158 %,这充分说明,劳动力市场逐渐成为中国劳动力配置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传统产业诸如工业、农业的就业需求大量减少,而第三产业的就业需求却大量增加,现代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已成为国家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平均每年新增就业人口近700万。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

2013年上半年中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三)新兴产业高技能岗位人才缺乏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新技术高科技人才缺乏。相关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劳动力供给有8.4亿左右,其中90%以上的人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没有人力资本,也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新兴产业人才严重欠缺,高技能岗位人才尤其匮乏。

三、数字化经济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变革,必将推动中国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向数字化经济转变,这也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其中主要包括了劳动力市场结构、工作方式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变化。数字化经济带来电子商务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同时,还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冲击。

(一)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

数字化经济是以数字化技术大量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改变了劳动活动过程中生产工具与劳动力结合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是使劳动力市场在数字化经济技术下进行的,这样就在微观和宏观层面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影响。

(二)影响劳动力的供求关系

数字化经济带来了新服务和新产品需求,导致市场供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进而就引起了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和优化,最终将直接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四、国外劳动力市场对我国的启示

经济数字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人力资源在全球的流动。数字化经济时代,互联网技术在美国经济和社会中大量普及,越来越多的经济投入和经济产出以数字化形式出现,工作实际活动场所的作用逐渐弱化,虚拟工作场景和远程作业模式却随之出现。根据世界薪酬协会统计,2001~2008年美国从事远程作业的人数迅速增大,如图2所示。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在中国经济、环境和社会领域的大量运用,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一)新的工作模式出现

数字化网络技术变革带来了全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作为21世纪的新作业模式的远程就业在中国也已经开始出现了。

(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

美国在数字化经济进程中,通过有效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远程就业,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配置效率,通过开展职业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同时积极引进国际人才以保持科技竞争力,进而形成了“产出人才、培养人才和吸引人才”的高素质人才供给体系。这些都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

五、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调整策略和建议

面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这些新变化,只靠劳动力市场的自身调节是不能解决失业问题的,我们需要采取更加适应数字化经济的劳动力市场策略,发挥其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能效。

(一)建立互联网服务就业平台

互联网可以大大降低信息技术传递的成本。为了使劳动力供给与需求更加匹配,我们可以构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搭建劳动力供需信息交流平台,使求职者可以通过网络有效获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从而降低劳动力的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的信息技术沟通成本。我国的网络化就业平台可以包括“岗位信息网”、“技术培训网”和“工作交易所”这三个基本信息库,进而形成“岗位匹配、职业引导及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综合就业平台模式。

(二)实施提高技能的职业培训计划

随着网络数字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少,新岗位及新工作模式需要具有大量的知识技能,因此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是知识密集型的大量高素质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了阻碍中国网络数字化经济及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瓶颈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以提高技能为重点的职业培训计划,发展以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的职业教育,通过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改善其在劳动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加速中国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训,确保网络数字化经济的稳定顺利转型。

(三)优化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要适应数字化经济的发展,针对数字化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根据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状况,结合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发展形势,设定当代大学的使命和目标,改进和优化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制订符合国情和学校情况的人才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开发学生的第二课堂,加大实训实践课的教学,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实际能力,办中国特色的品质大学,培养高素质的特色学生,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适应数字化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四)制定有利于引进人才的人才发展政策

数字化经济加速了全球化经济发展,加速了人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步伐。我们要制定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优化人才引进的机制,改善人才引进的环境,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大幅度地吸引和引进国外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以弥补国内对STEM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匮乏。同时,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完善人才成长的职业规划,改善人才成长的环境,加快人才培养的力度和步伐,吸引和引进人才的同时留住和培养人才,促进人才的更快成长,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而减小数字化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数字化经济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样带来电子商务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同时,还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带来了更加敏捷迅速的就业模式,延扩了劳动力市场匹配的虚拟空间,进而引发了劳动力产业间的流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现状,针对数字化经济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并且学习了国外劳动力市场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劳动力市场适应网络数字化经济变化的方案和策略,进而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并以此来促进就业,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信息技术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和谐的数字科普环境,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优势,开展数字科普学术交流,推进“数字北京”,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滕远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完善策略[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9).

[2]田大洲,田娜.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特征分析[J].全球科技经济嘹望,2013(28).

[3]翁杰.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07).

[4]Samira Borouji Hojeghan,Alireza Na

zari Esfangareh.Digital economy and tourism impacts, influences and challenges[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19).

[5]Ana C. Dammert, Jose Galdo, Virgilio Galdo. Digital labor-market intermediation and job expectations: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J].Economics Letters,2013(120).

[6]梁晓滨.美国劳动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7]何枭吟.经济数字化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3(08).

[8]Kazuhiro Kurose. The dynamics of the labour marke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relation to the speed of demand saturation.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13(24).

篇2

农业技术的发展横跨了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时期,在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效率等各个方面由始至终都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在现阶段的农业发展中,农业技术的推广又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其对于经济增长方面的良好作用。本文主要从当面的农业技术推广出发,分析当前农业推广投资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均衡;经济的增长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的开始快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农业的发展,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的基础经济产业。因此,为了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积极改革创新农业技术。

1农业技术当前的发展情况

现阶段,农业科技的成果一般和公益挂钩,同时具备准公物品的特征。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具有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低下等特点,相比较而言农业企业大型化是比较缺乏的。因此,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资金注入。现如今,政府主要是将财政收入作为我国农业推广的主要资金。与此同时推广专项技术、推广农业技术等都属于财政支出的一部分。而当前我国的财政拨款主要由省级及以上部门执行,其财政经费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保障;通常而言,农业推广的基础部门,其运行费用主要来自自收自支出、差额拨款和财政拨款等这几个方面。通过相关数据表明,整个农业支出在财政方面所占比例较小,而农业推广的费用在农业支出中所占比例更小,通常占农业支出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现阶段的工作就是逐步提高农业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

2具体分析推广农业技术对经济的增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当前,我们常做的就是通过对新技术的推广来提升技术使用的普及率,进而提高对土地和资本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新技术的推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劳动者的素质,这能在关键部位提升生产力的转化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不得不说的是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很大一部分制约因素是农民自己存在的低素质,我国目前的农民大多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缺乏创新意识,对于新事物也缺乏本该有的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的农业技术无法得到更好的普遍性使用。在新技术推广始初,由于风险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人是不愿意主动尝试并承担其风险的,只有少数客户存在跃跃欲试的心态,因此在实验进行初期,农业技术上的领先使用者地位已经早已产生,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在示范实验中不断获得新的突破,能源源不断的吸引采用的人数,技术跟进时的使用者越多其扩散曲线的斜率也将越大,而新技术采用者越多却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扩散曲线的斜率。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采用新技术的人员会不断增多,当总量增长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出现产量的增加,与此同时,农业经济的增长也就紧步而来。

3农业技术的投资与农业经济之间的联系

众所周知,农业技术的快速扩散和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一个运行相对完善的体系,即我们口中常言的农业技术推广。通常我们通过对经济分析法的运用来使得农业技术的推广获得投资,进而研究其与农业经济之间的联系。从时间上来看,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推广农业技术的投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但是,从农业推广投资的短期绩效而言,农业总产值一般较小,而长期绩效中的农业总产值较大。通常而言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业技术的推广无法稳定的一致向前,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需要足够的时间,而只有新技术在应用范围中大放异彩时,才能获得广泛的运用和生产,进而使得农业经济获得增长。

4关于农业技术投资的具体研究和应对建议

通过对我国当前的推广农业技术投资绩效与现实情况进行的对比,发现投资总量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始终处于增长的地位,但是财政对于农业推广的投资力度太低,使得农业推广无法得到较好的推广地位。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误差修正和协整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农业经济的长短期动态绩效。研究得出,推广长短期农业技术投资对于农业经济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这也从侧面表明目前使用的推广农业技术投资战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对农业推广技术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意见的建议和应对方式。首先,政府方面需要加强财政对于农业方面的支持力度,使得在农业技术能够得到充足的推广资金。并且政府需要给农业技术的推广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机制,使得农业技术推广能够从口头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农业技术推广时政府不但需要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还要给予一定的政策保障,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能够实时到位,保障其能在高效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广。在注入推广资金的同时,不仅在注重总量的增长,还需要注重其资金注入的结构。完好的协调好项目费和事业费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在事业费用是使用时,及时协调平衡好业务活动和人员费用之间的关系,以便后续活动的顺利运行,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得到最好的影响效果。其次,我们需要及时建立一个立足于多元高效前提下完善运行的农业技术投资机制来取代传统的“自下而上”旧传统模式,进而使得农业技术投资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多元高效的新机制运行能给我们带来满足当前现状的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融合当前的农村合作机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农户,使得农业科技得到最好的发展。我们也要逐渐加强对于农民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各种农民技术培训班和现场演示培训,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强调不同技术层次区别加强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强调技术的实用性,并且有针对性的授予不同农民不同的新技术,给予其一定的接受时间,在农民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优点是,在循序渐进的向其传授深层次的科学技术,久而久之农民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会得要瓦解,建立新的思想观念。例如有机农业培育出的农作物具有更好的口感,因此具有更好的销售市场,进而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这一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农业技术的长期使用。

5.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情形下,农业技术的推广对于现代农业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构建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方面,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进而建设我国农业经济繁华的场面。

参考文献:

[1]石晶,肖海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4,01:41-45.

[2]冉莉.探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4,11:8.

[3]王新波.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J].法制与经济,2014,18:115-117.

[4]邹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5,20:49-50.

篇3

关键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5-1230-0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子商务技术比赛已开展两年,竞赛目的是以电子商务技术比赛为平台,通过大赛营造和优化职业院校电子商务应用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职业院校电子商务学科建设,大力推进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1]。竞赛内容分为知识测试、网络营销、在线交易等三个模块。笔者做为该竞赛项目的指导教师,在训练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电子商务技术竞赛对教学的影响,现对竞赛各模块进行分析。

1 通过知识测试模块,指引电商理论教学方向

知识测试内容涵盖了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的应用、物流基础知识、电子商务支付体系、电子商务安全基础知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主要考查选手对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的识记、判别和灵活运用程度,着重考查选手电子商务综合职业素养。

由于知识测试的命题是在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人才培养要求命制的,符合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向,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指引了方向。因此,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可参考知识测试的范围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理论教学。

2 通过网络营销模块,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教学

网络营销主要包含店铺装修、商品拍摄、商品图片处理、商品描述与上传、论坛营销等内容,本部分是比赛的重点,占比赛成绩65%。比赛主要考查选手对计算机应用、网络营销策划和商品推广等方面的技术,着重考察技术应用和业务处理的规范性和创新性,以及实践操作、团队协调和市场应变等方面能力。

2.1 店铺装修

网店的店铺装修与实体店的装修相同,都是为了让店铺变的更美,更吸引人。掌握店铺装修技术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可参照比赛要求,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过程中,开设店铺装修设计教学内容。

学习店铺装修设计,首先需要学习VI标志设计。使用Photoshop、Fireworks或Illustrator软件实现设计,并遵循标志设计的艺术规律,创造性地探求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锤炼出精当的艺术语言,使所设计的标志具有高度的整体美感、获得最佳视觉效果。其次,要求学生学习如何进行店铺介绍、设计店铺招牌,加入店铺名及Logo标志,加入宣传广告词。接着,还需要学习设计网店促销区,对指定商品进行促销宣传,突出商品特性及促销手段。

2.2 商品拍摄

比赛配备摄影设备有三星PL20数码相机、存储卡、相机电池、相机说明书、数据线、相机三角架,金银反光板、对开亚粉纸、柔光箱、U盘等。比赛要求在提供的十件商品中,从中选择3件不同材质的商品进行拍摄,每件商品要求拍摄5张不同角度的照片,要求照片清晰度高,并能充分体现商品的属性和特色。

学习商品拍摄首先必须熟悉数码相机性能,学习如何设置相机参数,掌握曝光量与光圈、快门组合的关系。其次,要求对商品有机的组织、合理的构图、恰当的用光,将这些商品表现的静中有动,栩栩如生,将商品的形、质、色充分表象出来,通过你的照片给买家以真实的感受,吸引买家的注意力。另外,在商品拍摄中,背景在表现主体所处的环境,气氛和空间、画面色调及其线条结构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背景处理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商品拍摄的成败。但由于比赛时仅提供白、蓝色的亚粉纸做背景,在比赛训练中无法选择背景。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不同的背景元素,充分了解背景色彩的冷暖关系、浓淡比例、深浅配置、明暗对比,从更好的突出主体对象的前提出发,将主体和背景的关系处理得合理协调。

2.3 商品图片处理

比赛中要求对每张商品照片进行添加水印和美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照片上传到竞赛平台中。而商品图片处理的主要评分点是图片整体效果、图片数量、清晰度、色彩、角度、画面、设计、水印等,要求上传的图片大小不能超过500KB,该部份考核的是选手图片处理的能力。

淘宝上说过一张好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图片是商品给顾客的第一印象。为了吸引顾客注意,商家有必要对商品图片进行美化处理。因此,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图像处理无疑是一门重要课程。可以通过开设Fireworks或Photoshop课程,使学生掌握图像处理技巧。

2.4 商品描述与上传

比赛要求对选择的三件商品进行分类,定义商品名称,完成商品描述并上传到网店,比赛平台支持文档编辑和常用格式jpg、gif、swf文件插入。

因此,在训练中首先要求学生先确定好商品描述页模板,在模板中加强页面美工效果,做到页面设计精美,效果震撼。并对所描述的商品内容进行分栏目设计实现,各栏目可展示商品参数、商品全貌、商品功能、商品细节等内容,在设计中要求记录模板色号、图片与文字的大小、位置。其次,要求学生掌握常用动画设计技术,使商品宣传页中具有动画效果。另外,还要求学生博识各类商品的功能及特性,提高对商品了解度,加强文字描述功底,要求能够随机应变,并创建商品的文字素材库,尤其是要求整理出各种材质特性的通用型文字,当商品包装上无文字说明时,可以用文字素材库中的通用文字替代。

2.5 论坛营销

论坛营销内容是要求在专用模拟竞赛系统上,完成论坛发帖的操作,发帖内容应突出对商品的宣传推广作用。评分点主要涉及帖子标题设计、帖子内容及帖子排版,论坛支持文档编辑和常用格式jpg、gif、swf文件插入。论坛发贴应注意细节,一是帖子标题必须吸引人,让顾客有点击链接的强烈欲望;二是论坛帖子内容的组织与策划;帖子中不要有明显的推销字样,可以打温情牌,通过促销手段、或讲故事、或叙述的方式,自然地引入商品的宣传与推广,达到煽情作用;帖子内容要求无错别字,也不能存在明显的逻辑性错误,如电话号码等。三是帖子排版;要求设计画面精美,让人耳目一新。

依据比赛的论坛营销要求,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则需要在网络营销课程中讲授如何写软文,让学生掌握发帖技巧。要写好软文,首先需要明确目标群体和软文目标,应根据目标客户的各类型需求和喜好,学会换位思考,做出有价值、有吸引力的文章,来吸引他们到来,并持续进行访问互动,为网站聚集大量的人气。其次,选择合适的话题类型,如热门话题、争议的话题、行业性话题等。接着,通过各种渠道如论坛、博客、评论、微博、热点、上升关键词、QQ群等,来发掘更多的软文素材。

3 通过线交易模块,拓展电子商务软件应用

在线交易主要考查选手对电子商务C2C业务流程的理解、操控能力,完成在交易过程中卖家、买家和物流公司的交易活动。买家主要实现下订单、付款、签收、申请退款等功能;卖家主要实现发货到物流、同意退款、签收退还商品等功能;物流公司主要实现发货到买家、发货到卖家等操作。在线交易细节要求操作一次到位,不能重复操作、误操作或忘记密码。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在线交易流程。可以采用天行健君电子商务模拟教学平台进行模拟操作,也可以应用其他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如博星卓越电子商务教学实验系统等,让学生通过软件模拟买家、卖家、物流用户,熟悉电子商务平台的流程操作。

综上所述,通过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子商务技术项目的比赛模块的分析,从知识测试、网络营销、在线交易三个方面入手,该文详细剖析了电子商务技术竞赛对教学的影响,并遵循比赛所指引的专业发展方向,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内容,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引了方向。

参考文献:

篇4

1.1政府投资为主

就当今国内农产业的发展状况而言,农业技术投资推广还停留在以往的认识中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支出为主要模式,造成这种现象多数是因为国内农产业的相关经济效益差,而且以农产业为根基而建立的相关主体企业的发展潜力有限等诸多原因造成。当今国内的农业结构还是以农民个体为主要组成部分,而相关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受限于成本支出高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对农民进行较大范围的农业科技推广,诸多不利因素致使当今的推广投资仍然由政府来承担。

1.2教育、科研、推广脱节

有效融合产、学、研3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但受限于当今管理上存在的诸多矛盾,3者之间未能形成有效合力,各自为政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国内的农业技术投资推广过程中,农业科研以及相关教育机构共同参与其中,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核心部门,没有充分参与其中,致使诸多农业科研成果无法及时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或转化效率低下。同时,也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前沿科研技术,知识体系更新速度慢,从而与现实的农业生产经营需求形成巨大反差。

1.3投资带动力不足

目前,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链的投入,特别是对于农业技术投资推广也是逐年增加,但从實际反馈效果来看,推广投资强度却未达到预期效果。国内的农业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较,仍旧存在较大偏差,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另外,从现在的农业财政支出看,国内对于农业技术投资推广力度较小、投资数额不大,在国内的农业财政支出所占比例较低,很难从根本上取得实际进展。

2.农业技术投资推广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2.1加强财政支持力度

健全农业技术投资推广的发展机制,相继出台有关倾斜政策,加大农业技术投资推广强度,有效利用农业技术投资推广资金。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应注重于农业技术投资推广的监督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系统,提高农业技术投资推广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相关部门在加强农业技术投资推广总量的同时,也应有效改善以往经费使用结构,根据现实状况,有效调整项目与事业费用的比例,有效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工资费用占用全部资金的80%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资金就会受到限制。因此,政府对于事业费用的比例拨款应加大比重,最好控制在25%以上。

2.2加强农科教结合工作

加强农业支柱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应丰富农业经济的经营模式,以多元化、核心化等方式并存的模式齐头并进,积极培养高素质农业推广技术人才,加大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源头上改善农业支柱产业链的结构。一方面建立校企、政校合作机制。加强科研单位、企业以及政府各个职能单位的协作能力,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充分发挥产、学、研各个职能部门的最大功效,提升技术转换效率,提高各个职能部门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品种示范等相关活动,在实践工作环节中做好示范带头作用。结合当地农业技术现状,开展科技示范村等活动,通过科学管理与发展,建立具有良好促进作用的形象品牌,从而更好地辐射和带动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升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2.3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旧的农业技术推广形式仅单方面注重于应用推广,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农业推广形式,没有充分考虑到现实市场的实际需求。因此,应建立由下至上的技术推广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实现农村科研机构、科研所等相关部门协力发展。另外,应积极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放宽农业信用社、银行等相关金融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贷款门槛,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投资机制。同时,也应科学分流非技术推广人员,大力兴办经济实体。加速非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分流工作,提高其相应的工资待遇,保证基层推广人员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利益,有效促进非技术推广人员致力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提升推广机构的影响力,合力处理好经营与推广之间的关系,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补充以及推动作用。

篇5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不仅引起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更多数量的流动,同时也使企业间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对中国物流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费用,提高国家物流竞争力。另外,随着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对外经贸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结构不断调整,对为之服务的物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是中韩两国建交20周年,随着经济往来与贸易、物流规模的不断扩大,两国的物流技术合作需求不断升高。分析、比较两国物流技术竞争力,可以正确地把握中国与韩国的物流技术竞争关系,对提升中国物流技术水平及其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可为国家竞争力奠定理论研究基础与分析依据。运用因子分析技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众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来方便地找出影响国家物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力(权重),为国家物流竞争力分析提供很好的依据,因此,本文综合应用国家竞争力理论与现代物流理论以及因子分析法,对中韩两国的物流技术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中韩物流技术竞争与合作建议。

    二、中韩物流技术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中韩物流技术概念比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将“物流技术”一词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现代物流技术除了搬运、运输和物资保管等技术之外,更多的是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个领域技术创新结果进行综合和集成,如物流信息与网络技术、物流管理技术、物流标识技术、物流仓储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卫星跟踪定位技术等。

    韩国将“物流技术”定义为:使物流职能(运输、装卸、搬运、仓储、包装和物流信息)更有效、环保、安全和标准化的设施、设备和软件的技术,以便在物流领域(采购、制造、销售、回收、收集和处置)实施物流业务(运输、操作和服务)。根据此定义,韩国设定了物流技术的范围。换句话说,通过四个维度,包括物流领域、物流业务、物流功能,以及产品的组合可以设定物流技术的范围。

    在对物流技术分类方面,中国更注重基于流程的分类,而韩国则依据“基础技术”、“支持技术”和“系统操作和管理技术”进行分类,使分类体系更为明确富有层次。

    由此可以看出,两国对于物流技术概念的理解有所区别,但是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标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既包括涵盖物流基础设施及物流装备在内的物流硬技术,又包括以物流信息技术及物流管理技术为主的物流软技术。

    (二)中韩物流技术发展特点

    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特别在物流技术方面,还比较落后,物流管理水平还不高。中国物流技术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先进性、信息化、多样性与专业性、标准化与模块化、系统性与可扩展性、智能化与人性化、绿色化与节能化等特点。另外,中国越来越关注物流技术领域研发,很多企业希望通过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借助于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重建自己的物流系统,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韩国物流深受欧美物流发展的影响,起步较早,发展水平相对中国更高,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物流技术发展趋势特点如下:降低物流成本是重要关注点,JIT、快速响应(QR)、供应链管理(SCM)等现代物流技术在韩国得到大力发展。专业化的基于ASP物流信息网络的专业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务在市场上受到认可,包括海陆联运,海铁联运等在内的多式联运技术逐步发展起来。随着韩国B2B电子商务业务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物流技术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配送车辆自动定位技术、电子文档交换技术等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开始大行其道,由于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韩国人对复杂运输系统下“一站式”的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中韩物流技术合作与竞争

    随着中韩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两国间贸易量不断增长,以及两国间贸易品类的日益繁杂,两国贸易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技术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需要两国在不断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所以加强中韩物流合作,不仅可为两国经济技术合作提供支持,良好的合作将提高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效益和效率,提高两国的经济竞争力。

    三、中韩物流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物流技术实力是一个国家物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建立国家物流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科学、全面、系统评价物流实际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根据物流技术的内涵与特征,经过反复筛选,从物流需求规模、物流供给能力、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技术人才与物流发展宏观环境等6个方面建立了国家物流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物流需求规模。包括人口总量、国民经济核算、商业、对外贸易、财政等二级指标。一般说来,这些指标对物流需求有正向影响,即数值越高,物流需求越大。

    2.物流供给能力。应用铁路、公路、水运的货物运输总量来反映物流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供给规模。

    3.物流技术基础设施。包括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等指标,反映一个国家物流技术发展的基础水平以及间接决定一个国家物流技术的发展潜力。

    4.物流信息技术水平。从邮电通信业务水平、通信终端总量、网络覆盖率、数据交换能力等方面提取邮电业务总量、有线电话覆盖率、移动通信覆盖率这三个指标,对国家物流的信息化程度及信息技术水平进行总体评价。

    5.物流技术人才储备及研发实力。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校数、招生数、在校学生数及专任教师数等硬性指标来分析物流人才的培养能力与物流技术研发潜力。

    6.物流发展宏观环境。从交通区位条件、地理区位条件、产业发展规划、国家政策力度与物流装备竞争力等方面,以定性的指标分析外界环境为物流技术发展所提供的客观条件。

    四、中韩国家物流技术竞争力影响因子分析

    由于中国国土面积是韩国国土面积的96倍,总人口的27倍,若将中国整体指标与韩国相比,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另一方面,中国物流技术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无论从物流总量还是从物流技术水平上较中西部内陆地区有明显的优势,若 不分区域地对中国物流技术进行评价,会产生忽略优势,掩盖劣势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对中国区域划分标准,将中国大陆地区的31个行政区域(省、区、市)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其各区域划分标准及构成如表1。

    (一)数据采集

    本文构建的国家物流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1个指标。表2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物流需求规模、物流供给能力、物流基础设施技术、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人才为定量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0》、《韩国统计年鉴2005-2010》、《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5-2010》、《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发展报告2005-2010》、《韩国物流发展报告2005-2010》等文献资料;物流发展宏观环境为定性指标,将其划分为9个等级,即(极好,很好,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很差,极差),分别对应区间的整数,采用专家评价方法进行打分。以2009年为例,各指标数值如表2所示。

    (二)评价过程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指标数据进行计算,步骤如下:

    1.定义变量,设置相关的求解算法。

    2.求出所有变量的共同方差数据,提取分析因子。

    3.计算各因子的解释总方差,如表3所示。

    

    

    2.表中数据金额为当年现值;

    3.表中采用2009年美元对人民币平均汇率1:6.8310,美元对韩元平均汇率1:1276.33。

    

    可以看到,第一个因子特征值为15.333,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49.463%;前3个因子共同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近100%,几乎反映了原有变量的全部信息,分析效果非常理想。其中,第一个因子特征值很高,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最大。

    4.得到变量的成分矩阵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的特征,物流信息技术水平和物流需求的变量在第一个因子上负荷很高,将第一个因子命名为物流信息技术水平因子,将第二及第三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物流技术政策因子和对外贸易及投资因子(见表4)。

    

    5.求出各公因子得分,计算得出综合得分。

    采用回归估计法得到每一地区各个因子得分,并以各因子方差贡献率为权重,由各因子的线性组合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函数,计算综合得分。即:

    

    其中W为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见表5)。

    五、中国与韩国物流技术竞争力结果分析

    (一)中国与韩国物流技术水平整体评价

    根据表1中中国各区域土地所占比重及人口比重,分别求得中国整体物流技术水平评价结果如表6。

    由表5分析可知,我国仅有东部地区物流技术竞争力得分为正数,其余皆为负数,区域物流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明显,且中国整体物流技术较韩国差距较大。中国物流技术竞争力具有以下特点:

    1.物流技术发展水平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逐渐降低,在西部地区达到最低值-1.62。这与中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现状相吻合,说明经济发展是物流技术发展的根基,且直接决定物流技术发展程度。

    2.全国大部分地区物流技术水平较低,仅东部地区发展较好,其面积仅为全国总面积的9.55%,人口的36.79%。

    

    (二)中韩物流技术差距

    1.中韩物流最大的差距在于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水平因子韩国高达4.12,而中国所有地区皆为负值,这与中国物流产业重有形的物流设备,轻无形的信息及管理技术有直接关系。相比韩国,中国物流目前信息化程度低,且多依靠传统通信手段。

    2.物流技术装备企业竞争力也是影响中国物流技术竞争力评价的又一重要因子。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制造企业与韩国物流技术设备制造企业差距主要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且多停留在基础的托盘,货架等劳动、能源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的制造,高端物流技术设备的制造鲜有涉及。

    3.中国在公路、铁路里程上拥有绝对优势,但是在物流供给能力因子上得分很低。其原因是,设施与货运量的比重偏低,映射到物流技术层面上就表现为中国物流技术设施利用率低,虽然拥有高的吞吐量,但是相比于巨大的设施总量,这一比率变得相对较小,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中国物流技术水平竞争力相对较小的结论。

    (三)中国物流技术优势

    在所列关键因子中,中国在物流政策因子的评价中高于韩国。虽然中韩两国都十分重视本国物流技术的发展,制定了相关的规划与政策,但是在执行层面上,中国明显优于韩国,无论是近几年物流园区、港口的建设,还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对中国物流技术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中韩物流技术合作建议

    根据上述比较分析,结合中国物流技术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中韩物流技术合作建议:

    1.建立合作机制

    建立中韩两国物流技术交流合作机制,包括成立研究中心、企业研发部门。定期组织相关学者进行交流学习,增进相互了解。通过对中韩物流技术竞争力比较分析(表5),建议优先与东部地区进行区域物流合作,再逐步扩展至其他地区。

    2.国际物流关键技术共同研发

    针对国际物流、国际通用物流技术应加强合作,共同研发,如信息技术、装卸设备关键技术等。这对促进中韩贸易及物流联运拥有深层次的影响。

篇6

关键词:综合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安全性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多见于30~4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1]。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肿块、白带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周期缩缩短,可逐渐发展为恶性肿瘤,在一定程度下须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可综合观察盆腹腔结构与解剖关系,又能扩展手术视野,提高手术部位的清晰度[2]。本文具体探讨了综合护理中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安全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2011年3月~2014年1O月在我院妇产科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纳入标准:①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②存在月经过多、压迫、继发贫血症状;③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④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d。排除标准:合并恶性病变,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变。患者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6.02±6.29)岁;肌瘤直径4~14cm,平均为(7.13±1.98)cm(以术前B超检查为准);肌瘤数目2~5个,平均为(3.10±0.24)个;疾病类型:单发肌瘤61例,多发肌瘤17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肌瘤直径、肌瘤数目、疾病类型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前准备对患者全面检查,对病情全面了解和评估;积极进行肠道准备、腹部皮肤准备与血常规检查。患者选择全身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铺无菌巾。气腹针经脐孔穿刺形成气腹,建立四孔气腹,腹压达13mmHg时放置腹腔镜,检查子宫等部位情况,根据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确定肌瘤位置并进行纵行切开;用抓钳钳夹肌瘤,钝性分离子宫肌层,至肌瘤完整剥出;缝合子宫,加固缝合浆膜层。所有患者术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常规监测生命体征与进行整床护理。治疗组术后给予基于护理路径的综合护理措施,具体步骤如下:成立临床护理路径技术管理委员会、临床护理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和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科室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负责实施小组与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间的日常联系,指导护理路径实施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积极收集相关临床护理路径资料,为下一步制订临床护理路径作参考。在临床护理路径表单中,包括病情检测、评估、诊疗、护理及病情变异记录。积极组织各专业人员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知识培训,使医生、护士和其他科室人员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并加强沟通以形成共识。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各表单在术后开展实施工作,并在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实现临床护理路径。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选择(x±s)表示,组间与组内对比采用t检验;而计数数据组间对比采用χ2分析,等级资料对比采用轶和检验,P

2 结果

2.1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经过观察,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最高体温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

2.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经过观察,治疗组术后皮下气肿、皮下血肿、切口感染、切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

2.3满意度对比 出院时经过调查,治疗组的护理整体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与住院相关满意度分别为97.4%、100.0%和100.0%,而对照组为82.1%、84.6%和82.1%,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生育年龄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具体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体内性激素水平及生长因子等有关。在手术治疗中,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优点是术中出血少、手术野清晰、操作顺利、手术时间也并不增加,但是对于术后护理的要求也在提高[3]。同时腹腔镜微创技术的推广应用一直存在争议,尤其对肌壁间肌瘤,其手术操作困难且术中转开腹的危险性高,使对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争议更加剧烈。本文两组术后1d与术后7d的舒张压、收缩压与心率都在正常范围内,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腹腔镜手术具有比较好的安全性。

在综合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对服务对象的健康负责的护理人员等联合为某一特定的诊断、处置而制定的一套"最佳"标准的服务与管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全新的医疗管理模式随着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对于提高医疗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最高体温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

最理想的外科手术是建立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仍能保留器官的正常机能,腹腔镜下手术具有对于患者的损伤小、术中出血少、腹部不遗留疤痕、切口美观等优点。而相关研究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无逻辑关系),认为临床路径可缩短住院天数,规范护士主动护理行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有学者认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不仅省去临床工作中反复抄写的麻烦,还可以避免护理差错及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本文治疗组术后皮下气肿、皮下血肿、切口感染、切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

总之,术后基于护理路径的综合护理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的应用能在保障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保障患者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柳友清,陈素玉,张爱君.缩小肌瘤体积的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切除24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527-528.

篇7

关键词 纳洛酮 舒芬太尼 静脉镇痛

纳洛酮是一种纯μ受体拮抗药,它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自控镇痛。小剂量纳洛酮的具体剂量暂无定论,剂量范围尚存争议【sup】[1]【/sup】,本研究观察全麻后舒芬太尼复合不同剂量纳洛酮行PCIA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9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1~60岁,体重42~73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A组(舒芬太尼组):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150μg加盐水稀释至100ml,B组(纳洛酮-舒芬太尼组):在A组基础上加纳洛酮0.05μg/(kg・小时),按50小时计算,C组(纳洛酮-舒芬太尼组):在A组基础上加纳洛酮0.25μg/(kg・小时),按50小时计算。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芬太尼3~4μg/kg、咪唑安定0.01mg/kg、异丙酚2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行气管内插管。术中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顺式阿曲库铵维持肌松。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前10分钟给予芬太尼0.05mg负荷剂量,并用新斯的明1mg和阿托品0.5mg拮抗肌松。镇痛泵均选用上海奥格兰,容量100ml,背景剂2ml/小时,PCA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分钟。

观察指标:分别记录术后2、8、16、24及36小时时间点疼痛、恶心、呕吐及镇静评分【sup】[2]【/sup】。

结 果

三组镇痛指标的比较:术后的48小时VAS评分比较B、C组VAS评分各时段普遍较A组低,但只有0~2小时、2~8小时、8~16小时有显着性差异(P<0.05),B、C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术后2~8小时、8~16小时PCIA有效按压次数/实际按压次数比B、C组显着高于A组(P<0.05),B组显着高于C组(P<0.05),见表1。

镇静评分:B、C组在2、8、16、24小时时间段内镇静评分在2~3分显著多于A组(P<0.05),B、C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24小时内复合纳洛酮VAS评分明显低于单纯舒芬太尼组,在术后24小时内复合纳洛酮组的镇静评分显着高于单纯舒芬太尼组组。间接说明了复合纳洛酮在镇痛效果上优于单纯的舒芬太尼组,而且两组的生命指征、SpO【sub】2【/sub】无显着性差异【sup】[3]【/sup】。但是在复合纳洛酮中,0.05μg/(kg・小时)剂量组有效按压次数/实际按压次数比较0.25μg/(kg・小时)组大,提示在复合纳洛酮剂量中,0.05μg/(kg・小时)剂量要优于0.25μg/(kg・小时)剂量。本实验提示在舒芬太尼静脉PCIA镇痛中,复合小剂量纳洛酮能够增强其镇痛作用且减轻其不良反应,复合0.05μg/(kg・小时)剂量要优于0.25μg/(kg・小时)剂量效果,在本实验中只是对复合两种剂量纳洛酮进行了比较,但是对复合多大剂量纳洛酮最为合理仍然不能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1 姚鹏,孟凌新,崔健君,等.小剂量纳洛酮对术后吗啡静脉镇痛效果及血浆阿片肤浓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497-500. 2 姚鹏,孟凌新,崔键君.超小剂量纳洛酮对吗啡PCIA镇痛效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4,10(6):341-344. 3 Lesscher HM,Bailey A,Burbach JP,et al.Recep2tor2 selective changes in micr”,delta2 and kappa2op ioid recep tors after chronic naltrexone treatmentin mice[J].Eur J Neurosci,2003,17:1006-1012.

表1 三组镇痛指标的比较(X±S)

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商投资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工业经济中的地位

(一)外商投资工业企业资产占到工业资产总量的1/4。外商对我国工业的持续投资积累了大量资产,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资产比重从1995年的15.2%上升到2000年的20.4%、2004年的25.8%;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工业资产增量的贡献率,从1995―2000年的29.1%上升到2001―2004年的34.1%。

(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工业产出和利润的贡献份额均超过1/3。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工业总产值增加额的贡献率不断增长,从“八五”的25.5%上升到“九五”的50.2%,虽然2001―2004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着36.5%的份额。

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利润和税收的贡献较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我国利润和税收的贡献稳步增长,2004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占工业利润的比重为32.5%,占上交税金的比重为19%,对工业税收增长的贡献率1995―2000年期间为27.8%,2001―2004年期间为21.1%。

(三)我国1/3的市场份额为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占有。2004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32.7%,比1995年的19.1%提高了13.6个百分点。从1995―2004年的10年间,国内市场销售增量的近40%是由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提供的,汽车、移动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化妆品等商品的品牌多数为外资企业拥有。

(四)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我国就业贡献巨大。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大量吸纳了我国的劳动力,缓解了就业压力。

(五)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出口的贡献超过内资企业。1990年以前,我国出口增长额主要来自内资企业,内资企业贡献率超过80%,外商投资企业不足20%,“八五”时期,外商投资企业对出口增量的贡献率上升到45.1%;“九五”时期超过70%,2001―2004年期间虽有所减弱,但仍保持着62.8%的份额。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及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三次产业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其合同项目比重和合同金额比重都在70%左右,其中制造业又占绝大比重;而第一产业利用外资比重一直偏低,多年不足3%;第三产业比重则始终在20--30%之间。

(二)外商投资流向对我国工业结构的影响

1.外商直接投资对轻、重工业结构的影响。1998年以前,外商投资于轻工业的比重高于重工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倾斜使我国轻工业品的生产能力大大增加,为缓解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消费品短缺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的充分竞争,到1997年,我国工业消费品出现了相对过剩。1998年以后,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都加大了对重工业的投资,2003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轻、重工业之比为39.45:60.55,重工业比重增长是由于我国仍处于重化工业阶段,外资则更多投向计算机、通信设备、制药、汽车等高技术行业。在轻、重工业变动中,外商直接投资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1998―2003年,轻工业增长了81.4%,其中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贡献率为38.6%,拉动31.4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了152.9%,其中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贡献率为34.2%,拉动52.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外资工业的结构倾斜对我国轻、重工业的结构影响非常明显,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2.外商直接投资加快了我国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进程。外商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又主要集中在加工工业,对加工工业的影响大大高于对原料工业的影响,对我国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3.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工业行业结构调整。外商直接投资的工业行业分布具有强烈的倾向性,一方面促进了我国技术和资金密集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张。

根据2004年工业行业数据计算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业偏向指数表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偏向指数最高,达到3.29,说明该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最为集中,对外商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偏向指数排第5位,达到2.29,也是具有较高吸引力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偏向这些技术密集型行业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橡胶制品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外商投资的偏向指数也比较高,均在2以上,推动了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外资偏向指数最低的行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行业,指数值均在0.5以下,这与我国对一些行业限制外资进入有关。

4.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及其贡献率。从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构成看,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高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有最高份额,为28.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8.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6.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5.1%。前4个行业合起来占49.2%,具有非常高的行业集中度。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高技术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贡献也较大,从各项总量指标计算的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在行业中的比重可以看出,外商投资企业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产出比重超过60%,占有绝对优势;比重在40―60%的行业中,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外,主要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与内资企业平分秋色;而在其他行业,特别是能源、原材料行业,外商投资企业处于劣势。

(三)外商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

1.利用外资及外商投资企业的东、中、西分布。从2004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产出的东中西分布看,主营业务收入东部占73.28%, 中部占16.18%,西部占10.54%,进一步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利用FDI领域拓宽,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同时服务部门外商投资企业比重上升,旅游、商贸、金融和其他中介服务行业正成为投资热点。工业领域资本与技术密集

型行业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大大增加,通信设备、计算机、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的制造等产业成为重点投资领域,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支柱产业,比重高达31.3%。相比较而言,中部和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于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占绝对优势,支柱产业均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较少,第三产业发展较慢,甚至中西部优势明显的旅游业等服务部门,外商投资也微乎其微。

中西部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结构的另一个明显差距是外资与本地产业的关联度低。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外资与本地产业高度关联,形成了一批配套条件好、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群体,如电子信息业、IT产业、汽车制造业等。与东部相比,中西部吸收的外资则没有与当地产业有效配合,未能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配套条件。

3.形成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巨大差距的原因。首先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造成的,我国对外资的引进利用是从东部向中部、西部梯度推进的,国家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对东部地区倾斜的投资政策,是东部得以大规模吸收外资的重要原因。其次是东部地区历史上形成的基础设施雄厚、科研创新能力强、市场发育程度高、产业集聚配套能力强等,其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远远优于中西部地区,必然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三、外商投资企业对推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一)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途径 技术转移效应是指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投资并形成资本的同时,将技术转移到东道国,对提升当地产业的技术水平产生的积极影响。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的技术转移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外商投资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货物和加工工艺,提升国内产业的技术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投资项目大多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项目,这些项目带来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填补了我国的一些技术上的空白,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达311.6亿美元,占进口额的9.6%。第二,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引进新产品实现技术扩散,例如1990年我国轿车占汽车总产量的比重仅为6.8%,外资的进入使我国轿车产量增长很快,2004年轿车占汽车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5.6%。第三,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能够带动我国研发水平的提高。1995年上海贝尔实验室、IBM中国研究中心在我国成立,1998年11月,微软中国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截止到2004年底,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的科技机构达569家,占32.9%。

技术溢出效应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实现技术的当地化过程中,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技术示范、市场竞争、人力资本流动等途径带来的东道国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其途径主要有:第一,通过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和示范效应,促进国内企业技术进步;第二,外商投资企业与当地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链和集群,带动国内配套产业的技术进步;第三,外商投资企业的员工本土化以及人力资本流动,为国内企业带来了技术和管理的溢出效应。

(二)外商的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对我国产业技术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外商投资企业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1995―2004年年均增长了23.7%,比工业年均增速高8.1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是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第二,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带动了我国产品结构的升级。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在科技力量投入上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大中型外商投资工业企业1995年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的比重为4.3%,2004年上升到27.2%;科技经费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14.1%上升到2004年的44.9%。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有力地带动了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和我国产品结构的升级。2004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新产品产值达到6530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11.1%,特别是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率高达41.7%,主要是外资企业大量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带动了汽车品牌、车型的快速更新。据海关统计,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2183亿美元,占出口量的28.64%,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篇9

[关键词] 抗癫一号;癫痫;戊四唑;自由基;神经元

[中图分类号] R74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1-0020-02

癫痫是以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随着近年来自由基与癫痫脑损伤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渐深入,自由基在癫痫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抗癫一号由石菖蒲、郁金、柴胡等中药组成,具有豁痰熄风、活血开窍、补肾疏肝、宁心益智的功效。本实验拟采用抗癫一号治疗戊四唑诱导大鼠癫痫模型,观察其对癫痫大鼠自由基及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SPF级Wistar大鼠,体重180~220 g,雌雄各半,中国人民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军)2007-005)。

1.1.2 药品 抗癫一号由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提供,含10.12 g生药/g,批号:101018;苯妥英钠片,东北制药总厂生产,批号:200909102;癫痫宁片,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0610。

1.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戊四唑(PTZ),美国Sigma公司;多聚甲醛,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F20091203;乌来糖,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T2009081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批号:20110112;丙二醛(MDA)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批号:20110114;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ELX800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PTZ大鼠点燃模型 取体重180~220 g Wistar大鼠150只,雌雄各半,隔日腹腔注射以生理盐水新鲜配制的浓度为1%的PTZ溶液,即为40 mg/kg的亚惊厥剂量,并在注射PTZ后观察动物的行为变化,记录发作潜伏期、发作分级和发作持续时间。发作分级按照Racine′s[1]的6级分级法:0级:无惊厥;1级:点头或头部抽搐;2级:全身肌阵挛;3级:头部抽搐加前肢阵挛;4级:阵挛惊厥加后肢站立;5级:跌倒;6级:全身强直-阵挛惊厥。连续观察28 d,凡连续5次出现2级或以上记录的大鼠,即为点燃模型大鼠。停药1周后,再次用同样方法测试,如仍保持在2级以上发作,则视为点燃成功。

1.2.2 分组及给药 取模型成功大鼠,分为6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另取16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抗癫一号低剂量组(8.11 g生药/kg)、中剂量组(16.22 g生药/kg)、高剂量组(32.44 g生药/kg);癫痫宁片组(1.705 g/kg);苯妥英钠片组(0.027 g/kg),给药容积为10 mL/kg,每日1次,连续给药30 d。

1.2.3 对癫痫大鼠血清中SOD、MDA含量的影响 每组取8只大鼠,雌雄各半,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中SOD 活性及MDA 含量,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4 对癫痫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 各组取8只大鼠,雌雄各半,麻醉后,开胸暴露心脏,0.9%生理盐水灌注冲洗后灌注4%多聚甲醛,见四肢强直后断头取出脑组织,置于4%的多聚甲醛中固定24 h,脱水,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癫痫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变化。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检验分析。均数±标准差表示,评价整体性差异,组间均数采用One-Way ANOVA方法分析,并结合LSD分析方法进行组间比较。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2.1 抗癫一号对PTZ癫痫大鼠模型血清中SOD、MDA含量影响

药物干预组可降低癫痫大鼠血清中MDA含量,增加SOD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2.2 抗癫一号对PTZ癫痫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

镜下可见PTZ癫痫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结构改变,且细胞层次紊乱,细胞核固缩、染色质着色不均匀,组织间水肿,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各给药组可见海马神经细胞结构、形态有所恢复,与模型组比较,细胞数目增加、大小较均匀、形态结构较清晰,核固缩变形和组织水肿现象有所减轻,偶见散在的炎性细胞,见图1。

3 讨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PTZ点燃癫痫大鼠模型可产生大量自由基,抗癫一号具有潜在的抗氧化作用,降低MDA含量,增加SOD水平;且可抑制由自由基产生所带来的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有研究表明,癫痫发作可使体内自由基增多,并损害周围组织。因此,学者们假设可清除癫痫发病过程中自由基的物质将成为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新型抗癫痫药物,无独有偶,近期的大量实验数据也恰恰证明了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在治疗癫痫方面的有效性[2]。Frantaeva[3]等对杏仁核点燃大鼠癫痫发作后自由基产生情况及其对神经元的损害研究中发现,自发点燃大鼠模型的海马区自由基产生增加,神经元细胞减少,给予抗氧化产物(维生素E及谷胱甘肽)则可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及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死亡;Ilhan等研究发现[4,5],抗氧化剂可显著抑制癫痫大鼠的发作,减少自由基的产生。这些数据均提示自由基参与了癫痫发作及其病理过程。此外,电生理学研究也证明了通过短暂性增加兴奋性神经递质,同时减少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促使大鼠海马、纹状体的自由基-过氧化氢复合物的超兴奋性。

在大量的癫痫动物模型中,PTZ点燃后可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过程,包括细胞膜磷脂酶,蛋白酶和核酸酶的激活。最明显的改变是细胞膜磷脂酶的代谢可导致游离脂肪酸、甘油二酯、类花生酸、脂类过氧化物及自由基的释放[6-7]。生理情况下,受到自由基损害的组织可通过抗氧化系统进行防御。SOD为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与自由基发生反应后可阻止组织损害。MDA则由自由基攻击所产生脂质过氧化物分解的终产物。我们的实验结果支持PTZ点燃癫痫发作的同时伴随自由基增多的假设。本实验中,模型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由此可推测抗氧化酶活性的改变可增加脂质过氧化物。抗癫一号则可降低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与文献结论一致[8,9]。这些结果提示抗癫一号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来阻止PTZ点燃后所产生的自由基对组织的损害。

癫痫发作时脑内的自由基含量增加,而增加的自由基通过促使蛋白功能丧失,干预细胞氧化还原反应后的细胞周期循环等多方面作用,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死亡的神经元可再次增加脑内自由基的含量,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可减少神经元的死亡,反之,增加神经元的生存率亦可减少自由基对脑内组织的损害。研究表明,脑内海马区与意识及控制反馈有关[10],并对产生的自由基特别敏感,所以可用来进行癫痫发作时神经元损伤状况的观察。本研究结果表明,抗癫一号可增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数量,恢复神经元形态及结构,减轻核固缩及水肿,充分证实了抗癫一号在阻止PTZ点燃后产生的自由基损害上神经保护的角色。

综上所述,阻止癫痫发作期间自由基的产生可成为治疗癫痫的另一靶目标,且对癫痫病人给予抗氧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抗氧化剂治疗的临床研究更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贾冬,齐越,夏素霞,等. 癫痫清片对慢性致痫大鼠海马区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2):303-304.

[2] Kabuto H,Yokoi I,Ogawa N. Melatonin inhibits iron-induced epileptic discharges in rats by suppressing peroxidation[J]. Epilepsia,1998,39(3):237-243.

[3] Frantseva MV,Perez Velazquez JL,Tsoraklidis G,et al. Oxidative stress is involved in seizure-induced neurodegeneration in the kindling model of epilepsy[J]. Neurosci,2000,97(3):431-435.

[4] Ilhan A,Iraz M,Gurel A,et al. 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 exerts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n CNS against pentylenetetrazole-induced seizures in mice[J]. Neurochem Res,2004,29(12):2287-2292.

[5] Ilhan A,Aladag MA,Kocer A,et al. Erdosteine ameliorates PTZ-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in mice seizure model[J]. Brain Res Bulletin,2005,65(6):495-499.

[6] Obay BD,Tasdemir E,Tümer C,et al. Dose dependent effects of ghrelin on pentylenetetrazole-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in a rat seizure model[J]. Peptides,2008,29(3):448-455.

[7] Silva MIG,Silva MAG,Neto MRA,et al. Effects of isopulegol on pentylenetetrazol-induced convulsions in mice: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GABAergic system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J]. Fitoterapia,2009,80(8):506-513.

[8] Hamed SA,Abdellah MM,El-Melegy,N. Blood levels of trace elements,electrolytes,and oxidative stress/antioxidant systems in epileptic patients[J]. J Pharmacol Sci,2004,96(4):465-473.

[9] Thomas K,Chang H,Abott FS. Oxidative stress as a mechanism of valproic acid-associated hepatotoxicity[J]. Drug Metab Rev,2006,38(4):627-639.

篇10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维库溴铵;维持时间;影响

[中图分类号] R6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6(a)-005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on muscle relaxant and demand of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of Vecuronium in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Methods 50 cases of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by general anesthesia in the Firs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Huizhou City from March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had 2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of Vecuronium,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pre-injected Dexmedetomidine before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of Vecuronium. The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HR) at the time before the infusion (T1), 5 min after intubation (T2), 15 min after intubation (T3)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the muscle relaxant, Vecuronium deman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orups. Results At T1 time, the SBP, DBP and HR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 but at T2 time and T3 time, the SBP, DBP and HR of 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The Vecuronium onset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5%, 50%, 75% and 90% recovery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Vecuronium demand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Dexmedetomidine can shorten the onset time of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patients with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of Vecuronium, extend the duration of Vecuronium action, reduce the demand of Vecuronium in surgery.

[Key words] Dexmedetomidine; Vecuronium; Duration; Influence

相比传统手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虽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术中手术操作依然会引起剧烈的疼痛不适,为此,临床上常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而目前所有的麻醉方法在患者置管时均会引起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等应激表现,容易导致患者术中出现意外,因此,临床上常使用肌松药来减轻患者应激表现。维库溴铵属于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是目前组胺释放最小的肌松药,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具有药效稳定、组胺释放量低、血浆无蓄积、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也存在起效时间长等缺点[1-2]。右美托咪定属于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选择性激活中枢神经及外周血管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进而产生剂量依赖性镇静、镇痛及抗交感作用[3]。已有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并没有直接的肌肉松弛作用,但是术前预注右美托咪定能强化罗库溴铵的神经阻滞作用,缩短其起效时间,延长其作用时间[4]。维库溴铵与罗库溴铵的化学结构类似,且均经肝脏代谢,因此推测右美托咪定对维库溴铵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目前还无有效的实验证实。为了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靶控输注维库溴铵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50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通过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②术前不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患者;③未有癫痫史和用影响神经肌肉传导药物史患者;④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Ⅰ~Ⅱ级;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9~68岁,平均(46.4±4.5)岁;平均体重(64.0±9.9)kg;平均体重指数(21.3±2.2)kg/m2。观察组患者,年龄19~65岁,平均(45.8±4.7)岁;平均体重(63.7±10.2)kg;平均体重指数(21.9±2.4)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半小时予以阿托品(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501242)0.5 mg肌注,入室后给予开放静脉通路,连接相关仪器,常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等变化。采用TOF-Watch(r)SX(荷兰)肌松监测仪监测患者肌松情况,将仪器刺激电极置于患者左手臂尺侧近腕处,换能器探头与左手拇指指腹相连,采用四个成串刺激法(TOF)进行刺激,监测并记录TOF的第一个肌颤搐反应(T1),设定TOF的T1值占对照值(Tc)的百分比(即T1/Tc)=5%。麻醉诱导前15 min内,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连云港新晨药业,批号14081732)泵注,负荷剂量为0.4 μg/kg,10 min内输注完成,之后120 min以0.4 μg/(kg・h)剂量维持泵注;对照组以泵注方式予以同剂量生理盐水输注[5]。然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咪达唑仑(江西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50108)0.05 mg/kg、丙泊酚(AstraZeneca公司,批号cf569)2.0 m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41217)0.4 μg/kg进行麻醉诱导,期间予以面罩行人工辅助呼吸,控制SpO2在98%以上,待患者意识完全消失后,进行维库溴铵(Organnon公司,批号1432285)靶控输注,诱导时血浆靶浓度控制于0.3 μg/L,当T1/Tc=5%时行气管导管插管,插管后根据及时调整维库溴铵血浆靶浓度以使T1/Tc值维持于5%水平。术中采用静脉泵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予以麻醉维持。

1.3 监测项目

①血压和心率(HR):监测两组患者维库溴铵输注前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插管后15 min(T3)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HR情况。②肌松:记录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注射维库溴铵后至T1/Tc降为5%的时间),25%、50%、75%、90%恢复时间(维库溴铵输注结束至T1/Tc值恢复至25%、50%、75%、90%时间)。③维库溴铵需求量:记录整个手术期间维库溴铵的输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T1、T2、T3时点的血压及心率变化比较

T1时刻观察组患者的SBP、DBP和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2、T3时刻,两组患者的SBP、DB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肌松作用指标比较

观察组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25%、50%、75%和90%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维库溴铵需要量比较

观察组维库溴铵需求量为(9.97±2.33)mg,对照组维库溴铵需求量为(13.51±3.86)mg,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更加舒适的医疗环境,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为了帮助患者更加安全、舒适的度过围术期,临床麻醉用药仍在不断突破与创新。右美托咪定是近年来使用效果较好的一种药物选择[6]。余飞帆等[7]研究报道指出,右美托咪定属于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具有抗交感、镇静和镇痛的作用,不抑制患者呼吸,从而达到与常人睡眠相似的镇静效果。曾兆东等[8]研究指出,右美托咪定对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是可乐定的8倍,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半衰期短、用量很小等优势。顾美蓉等[9]研究指出,使用右美托咪定能够帮助降低麻醉剂的用量,维持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患者术中发生心肌缺血的可能。李嵩山等[10]研究指出,右美托咪定在维持镇静中的作用不逊色于咪达唑仑和异丙酚,能够减少瑞芬太尼的用量,成功应用于临床镇静及各种临床手术麻醉。

肌松药物的起效时间是决定气管插管时机的重要保障,起效时间越快,实施全麻诱导时间越快。患者经麻醉诱导后,自身保护性反射将受到抑制,患者在麻醉诱导后与气管插管前易发生胃内容物反流,从而导致发生误吸的可能,特别是对于急诊或病重饱胃的患者来说,发生误吸的可能性更高,为了帮助临床上快速达到气管插管的效果,选择一种快速起效的肌松药显得尤为重要[11]。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来说,琥珀胆碱的使用率较少,作为去极化肌松药物,琥珀胆碱虽然具有起效快的优点,但不良反应较多,多数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酸痛、血钾升高以及胃内高压等反应[12]。临床上更多的是采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物,该药物通过与受体上的乙酰胆碱结合,从而阻碍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使得离子通道不开放,无法产生去极化的效果,进而阻碍其神经肌肉兴奋的传导,与此同时与乙酰胆碱结合后非去极化肌松药物并不会影响其受体构型[13]。维库溴铵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中时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能够快速达到气管插管要求,与琥珀胆碱相差无异,但作用时效较琥珀胆碱更久,不释放组胺,不良反应较小[14]。沈广旭[15]研究指出,维库溴铵作用部位主要位于突触前受体,作用的消除则是通过突触后的作用来完成。周其富等[16]报道指出,大剂量使用维库溴铵,易导致患者恢复指数增大,该药具有药物积累现象,因此在临床麻醉应用时,应注意避免大剂量使用。

靶控输注是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为载体,以药效学和药动学为基础,调节目标靶位的药物浓度,以维持临床上所需要的麻醉深度[17]。纪浩聪等[18]研究指出,维库溴铵靶控输注能达到设定肌松水平,还能准确维持该肌松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同时对维库溴铵恢复水平和用药量无明显干扰。已有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并没有直接的肌肉松弛作用,但是术前预注右美托咪定能强化罗库溴铵的神经阻滞作用,缩短其起效时间,延长其作用时间[3]。维库溴铵与罗库溴铵的化学结构类似,且均经肝脏代谢,因此,推测右美托咪定对维库溴铵可能会产生积极影响,但目前还无有效实验证实。

本研究结果显示,T1时刻观察组患者的SBP、DBP和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主要是因为T1时刻两组患者均未输注维库溴铵,但是观察组患者此时输注右美托咪定,而右美托咪定具有镇静、维持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之作用,而在T2和T3时刻,两组患者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合用右美托咪定与维库溴铵对血液动力学并无叠加作用。本研究结果中还显示,观察组维库溴铵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其25%、50%、75%、90%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右美托咪定会对维库溴铵靶控输注药效学能够产生一定影响,具有缩短起效时间、延长肌松作用时间的作用。原因主要是右美托咪定能够产生有效的镇痛、镇静、抗交感作用,同时减少肝、肾血流,而维库溴铵的代谢主要也是通过肾脏进行的,右美托咪定减少患者肝肾血流,进而影响维库溴铵的药代动力学,使之作用效果增强、半衰期明显延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起效时间变短、肌松效应时间延长[19-22]。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维库溴铵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维库溴铵靶控输注的需求量,避免了过量输注带来的副作用,原因可能与右美托咪定能够影响维库溴铵的代谢、提高其血浆浓度、延长其作用时间有关。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能够缩短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靶控输注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延长其作用时间,降低术中维库溴铵的需求量。

[参考文献]

[1] 何军,胡慈贤.老年围麻醉诱导期不同时机应用右美托咪定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3):87-90+98.

[2] 尹红,吴健,陈卫民.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对全麻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 29(12):1181-1183.

[3] 姜远旭,陶明哲.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芬太尼用于无肌松药下全麻气管插管[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371-373.

[4] 徐懋,王军,李民,等.硝酸甘油控制性低血压对罗库溴铵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26(12):908-911.

[5] 严明,周薇,李祖阁,等.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2):294-295.

[6] 章玲宾,樊理华,卢向红,等.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8(10):1144-1147.

[7] 余飞帆,何少一.盐酸右美托咪啶对老年人麻醉苏醒期拔管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5):414-416.

[8] 曾兆东,许德奖,庄少惠,等.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全麻拔管期间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 8(1):1-3.

[9] 顾美蓉,张兆平,房宁宁,等.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苏醒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6):988-990.

[10] 李嵩山,刘志恒,黄绍农,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手术全麻围拔管期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 12(16):128-132.

[11] 闵佳,赵为禄.右美托咪定用于中老年癌症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4):326-328.

[12] 郑旺福,雷李培,占正一.右美托咪定预防喉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20例[J].医药导报,2014,33(5):612-613.

[13] 刘奕君,莫桂熙,莫坚.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靶控输注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6):1507-1508.

[14] 陈恭达,夏瑞,毛庆军,等.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药物诱导对全麻患者BIS及插管和拔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32(22):2998-3000.

[15] 沈广旭.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手术拔管期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5):75-77.

[16] 周其富,胡双燕.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胸科手术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13, 22(9):1105-1108.

[17] 孙建国.不同物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9):1170-1173.

[18] 纪浩聪,孙岸灵,纪浩旋.右美托咪啶对维库溴铵靶控输注药效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0):1355-1356.

[19] 刘义超,郭庆艳,杨文超,等.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108-110.

[20] 占霖森.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4):595-597.

[21] 薛峰,周军.右美托咪定在ICU无创通气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0):171-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