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教学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技术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技术教学

篇1

【关键词】作品教学 教育技术作品教学 作品教学法 作品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21-01

一、作品教学的理论

作品教学的理论包括对基本概念、思想、设计和体系等内容的研究。

1.作品的概念

对“作品”一词的普通解释是“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教育技术作品是指部分或全部使用数字技术和艺术手段创作的作品。

2.作品教学的概念

作品教学是指以作品的学习、创作、管理(包括实现、评价、制度或规定)等为内容的教学。“作品教学”的说法及其思想,是各种关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开展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自主创业等思想、活动、说法的进一步的作品形态和教学形态的落实。作品教学属于终端性、成果性教学。

3.作品教学的功能

作品教学是解决若干教育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作品教学同时具有三个重要功能。第一,激活作用。作品创作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师生个人和群体的各种素质潜力,使他们有可能通过亲身投入创作实践,“深知创作的甘苦,并在创作实践中练出了灵敏活跃的艺术感悟力”。[1]第二,表征作用。学生作品成果反映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有效地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教师作品成果反映老师的个人水平和综合能力,能够满足学生对教师的要求。第三,带动作用。作品教学能够带动系统的知识、技能或学术、技术、艺术的学习乃至整个人格的培养。[2]

4.作品教学的思想

大学以大师、大楼(指优越的设施、设备和技术)、大作为条件,以出成果、出人才为天职;以能力培养能力,以成果培养成果,以人才培养人才,是大学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师进行作品教学的能力,是一个根本的教学条件。教育技术作品教学的思想,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独有的能够广泛深入地联系到各种先进的理论和实践领域的表现力,创作出任何别的技术、艺术形式难以表现的作品,为人类和社会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5.作品教学融入现行教学生态问题

在作品管理上,把作品教学内容和要求纳入到现行的教学计划管理体系之中;在作品学习上,要能在作品系统和现行的知识系统、技能系统之间实现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作品创作上,要把基于数字技术的“技术――艺术”手段同传统的基于实物、人工技能的“技术――艺术”手段结合起来,把“技术――艺术”创作手段与创作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统一起来,即实现“科学•技术•艺术”的统一;在作品使用上,把作品创作同社会服务统一起来。

二、作品教学的体系

作品教学体系包括一般作品教学体系和学科作品教学体系。前者适用于作品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理论的教学,后者适用于对某一学科的具体的作品教学。本文主要讨论一般作品教学体系。

1.作品教学内容

教育技术作品教学的内容,应当同时练习创作多种作品类型和突出个性特长的作品类型;课程方面,应当在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作品研究》课;基于对“知识•技能•作品”三类教学内容的关系的考虑,在现行的教育技术专业课中,练习、考试设计中的作品内容,要占到一半左右。

具体的作品教学内容,应包括如下主要教学单元:作品的理论、结构、内涵、创意和方法;优秀作品的学习、研究和模仿;完整作品的设计制作和总结。

2.作品教学方法

模仿、创作、展示、竞赛、电子档案袋等方法,“干中学习”“样例学习”的方法,所有这些在一般知识和技能教学中提倡和使用的方法,在作品教学中,有着更多的机会、更直接的条件和更明确的要求。

作品教学方法中,特别需要强调提高教师的作品能力;强调在创作中学创作的方法;强调感觉教学,即注意发现、表述、交流、体会、积累、强化、使用各种所需要的作品感觉。

作品教学方法中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思维的方法,二是实做的方法。关于思维的方法,我们特别强调开设专门的教育技术思维课程,以强有力的思维理论研究,总结、描述成熟的和正在发生的各种思维经验,用来启发、指导师生的作品思维实践;[3]关于实做的方法,要充分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作品教学,要强调并落实作品创作的训练强度,要鼓励师生参与各种社会服务以及竞赛、竞标等活动。

3.作品教学管理

作品教学管理应体现全体性和层次性两个原则。要组织全体学生和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作品教学活动,并对其作品进行评价;要区分类型与层次,并以尽可能高层次的作品成果,来激励整个作品教学工作。管理上,要把过程管理、结果管理、定量管理以及设备管理、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落到实处;要研究团队合作进行作品创作的各种形式以及教师对学生进行作品指导的方式和具体的工作量计算办法;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作品考核和评价体系。

三、结论

作品教学过去、现在和未来,都面临着极大的难度与挑战。教育技术作品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需要我们密切关注教育行业以及相关领域的技术、艺术等领域的新动向,尤其是要紧跟教育技术作品及其教学领域不断涌现出来的新作品、新思想、新方法,及时调整、改革现有的作品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人才和作品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陶文鹏.学习钱钟书.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抽象出理论来[J].文学遗产,2003(5):9

篇2

关键词 教育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1-023-02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系统科学方法论为方法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和手段,以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目标,以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为研究和工作内容。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和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等鲜明的特点,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形成了强大的技术优势。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达到高等教育的预期目的提供功能强大的技术支撑。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所谓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个定义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运用:一是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二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两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资源;二是优化教学过程,即探索如何为教学建构有效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或学习空间,探索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融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结构或模式。五个操作: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由此可见,对教育技术媒体的应用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当前,对教育技术媒体正朝着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方向发展,即利用计算机把包含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的教学内容以联想的方式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荧屏上,使学习者通过程序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从而集成并显示在荧屏上,使学习者可以通过程序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从而实现自己的学习目的。

多媒体的特点是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与其他技术相比,它有五方面的优点:(1)多重感官刺激;(2)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3)信息传输质量高;(4)使用方便,易于操作;(5)交互性强。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应用是教学现代化的需要和趋势,是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应当看到,传统的媒体手段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黑板粉笔,最为简便快捷,随时可以按照课堂情况书写内容;投影片,易学易用,经济高效。这些教学媒体在中小学得到了广泛使用,是目前主要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并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当然,现代教育技术并非是指单纯的物质技术,它更重要的是指设计和运用教育技术的现代思想观念或方法。离开了恰当的思想或方法,技术的运用不仅不能产生积极的意义,相反会带来比不用更为消极的后果。比如,如果我们仅仅把现代教育技术嫁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势必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或应试教育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教育技术不仅不能发挥其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反而成为强化传统教学模式的手段,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教育现代化点缀。因此,确立教育技术包括物质技术和思想方法的观念,特别是强调教育技术运用的思想方法,具有很大的意义。

教学技术实践的指导思想应当是系统教学设计思想,也就是说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技术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运用系统的方法来整体地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媒体、方法、结构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1,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有益的学习资源,或学习的空间,使教育摆脱学校中心、课本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束缚,让学生自由自在的倘佯在丰富的学习资源的海洋里,拥有一片自由的学习空间。

2,突破学习信息表现单一化的局限,使学习信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的、图像的、数字的和声音的或者多种表现形式混合为一体的形式。这将使往日呆板和僵硬的表现形式得到极大的改善,教材表现力的提高将使学习更加有趣味、更加简便,也更为有效。

3,有利于个别化教学,使教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媒体创设的个别教学的环境下,每个学生能过自己的努力都有可能在自己天赋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4,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媒体能起到“迫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作用,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养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

篇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推动着我们教学形式的变革,对提高我们教学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误区着手进行分析,从而要求我们学校要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师要加强具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明确职业教育教育技术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合理运用教育技术的基础上来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育技术;计算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职业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在教育技术教学形式越来越多,在职业教育活动中,我们从事教学一线的职校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我们所有的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积极学习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从而更好地利用教育技术辅助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比如,我们现在所采用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微课教学,计算机网络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为我们提高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误区”

1.学校只注重硬件建设和使用率

现在很多的学校也喜欢搞面子工程,认为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运用的越多越好,甚至有的职业学校干脆就取消了黑板的设置,有时候甚至认为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不成功的教学,所以大家都用电脑习题取代书面作业,用扫描图片来展示挂图、插图和模型,用电脑“模拟”实验来代替易做的学生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往往只有视觉冲击力,缺乏多种感觉的刺激,很显然不利于提高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的亲手实践能力。

2.课件质量良莠不齐,教学应用模式单一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课件作为一种教学载体,课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质量。所以在一些优课评比的过程中,大家都想制作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来为自己加分,但是由于受到教师的课务较多,计算机水平不高等限制。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都是从网上下载的,然后对此进行修修改改,所以会受到别人课件设计思想的限制,不能够较好地将自己的想法添加到课件中去,往往会造成教学应用模式单一的情况。要想改变这些情况,我们必须加强教师对计算机和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从而帮助我们的教师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3.忽视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实质,放弃了对教学需要的深入钻研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老师认为只要我们的课堂有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我们的教学形式就一定是“新颖”的。所以往往会出现我们的教师片面的追求课件的动画、图片、声音以及版面背景等的精美设计,反而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感知规律。这样的课堂,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时间久了,必将会容易产生心理疲劳,甚至还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其实,我们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怎样设计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才是最主要的,也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二、加强具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

1.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虽然我们老师都在学习和采用多媒体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但是我们学校在评价教师上课的时候,关于课件的评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因素非常大,所以有时候会让一些老师本来非常精心准备的课件没有得到认可,这必将会让这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这样就不利于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学校的领导要重视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健全我们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让多媒体教学的质量评价朝着良性方向的发展。

2.加强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学习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我们所有教师的青睐,比如微课、翻转课堂、计算机网络课堂等,所以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必须要加强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学习理论的学习,只有不断地去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教育部分的相关培训,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够把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好,虽然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只是辅助我们教学的一种手段,但是要想利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较好地来辅助我们的教学,我们就必须要努力地去加强理论与实践学习,也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我们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从而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缺点,在制作课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比如在上课的过程中,多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所以,我们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明白:我们每个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师都要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因为只有充满教师个性和人格魅力的课堂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教师要加强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明确职业教育教育技术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

当前,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教学的硬件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和学校资金的投入,而教育技术教学建设的软件则主要依靠我们教师对传授知识的掌握、加工和转化,这就对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中,我们教师自身要加强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的能力、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等提出了崭新的全面的高标准的要求。作为一名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对提升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自己的教育观念上要学会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所组织的各种相关的培训,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与此同时,要注重结合本专业和课程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技术手段,学会设置合理的信息传授架构,在我们的课件制作和教学设计过程中能够提供丰富而适宜的的信息内容,从而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达到不同的课对我们职业学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我们从事职业教育教师在教育技术教学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和重要职责。

四、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在我们学校教育技术能力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于我们从事职业学校教学来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只有我们教师自身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对我们的学生加以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当前,我校教师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水平相对于前几年,虽然很多方面都有了极大地提高,但是在创新能力方面还十分欠缺。另外许多教师对计算机和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目标和运用效果等方面关注还不够。因此在教育技术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技术的适时应用

尽管我们说,教育技术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多的便利,但并不是说我们所要上的每一节课都必须要使用多媒体,制作一个精美的课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地、灵活地掌握我们的教学形式,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合理地加以运用,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技术发挥最大功效,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2.教育技术的适处应用

尽管教育技术提供的“形象”优势有助于理性思维,但也不能总是借助着“形象”的拐杖去引领思维,那样抽象思维能力也就确立不起来,所以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的权衡使用相应的技术,这肯定是我们以后在运用教育技术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3.教育技术的适量应用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能过分依赖于教育技术,更不应把人机交互作为教学全过程唯一的交流形式。我们要把握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控制教育技术使用的量,保证教育技术利用的质,只有在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下,我们再来考虑是否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所以说:虽然我们积极提倡使用教育技术来帮助我们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课都必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定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教学需要来适量地应用教育技术。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外,还是要加强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一方面,是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往往反映了教师面对教育技术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教育技术素养反映了教师利用教育技术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及网络的应用操作能力。教育技术在我们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我们的日常教学更加生动而富有效率。我们应走出当前教育技术运用中的误区,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好教育技术,发挥其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教师在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正视目前在职业学校中运用教育技术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努力地去克服这些问题。其次我们教师要明确职业教育教育技术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从而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提高自己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最后,我们要学会从适时、适处、适量几个方面来合理的运用教育技术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相信我们的教学质量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一定会有很大地提高。

作者:陈登山 单位: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尚安民.浅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中教师“问题意识”的培养.网络财富,2009,(06).

篇4

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中心环节。儿童的阅读要通过内部的语言把阅读材料变化成自己理解的内容。通过阅读,不仅对儿童的字词学习起到巩固记忆、扩大联想和加深理解的作用。而且,为儿童的写作提供范例和心理准备,不仅对识字、作文有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多种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二十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大量的动画、大量的视频资料。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现以九年义务制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为例,浅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些体会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转化教师的角色,变"演员"为"导演"。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教学方法,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示范、演示,学生相应地吸收、记忆、存储,课堂上圈划重点,课后反复抄写、背诵。事实证明,这种以应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不再以教师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前台的"演"转为后台的"导",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先的备课上,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

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通过分析,明确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为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学习,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查找资料,把教学要求、教材说明、学习方法、播音员的朗读录音、生字的音形义、重点词句和段落的分析、课后练习以及杨梅树和果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杨梅的产地及生长情况、杨梅的营养价值、杨梅的食用和药用方法、当地围绕杨梅而形成的产业情况、果农收获杨梅时的欢快情景、杨梅产业为当地人创造的价值等有关资料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按一定的秩序制作成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课件。

由此教师较好地完成从"前台"到"后台"的活动空间转变,完成从"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

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语文学习能力密切联系。学生对语文越感兴趣,语文能力也就越好。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情境教学是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创设教学需要的特定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学校校园网的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教学创造了优异条件。

教授《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教师首先通过计算机向学生展示杨梅树、杨梅果的诱人图片及视频资料并配以播音员朗读课文的动人声音,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要了解、探究杨梅树、杨梅果的欲望。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灵活地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气氛,制造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他们更加兴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愈加强烈。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喜闻乐见,处于愉快的教学情境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与愉悦的心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立在科学人性观基础上的主体教育思想要求确立和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充分释放和发挥人的巨大能动作用,让他们意识到并主动地追求和实现个人在教育过程、自我发展中的价值,充分调动积极性,能动地进行学习、工作与社会生活。旧式教育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因此,在旧式教育下,只强调社会制约的一面,抹煞相对独立的一面;强调受动的一面,否认能动的一面;强调外因的一面,忽视内因的一面;把学生的发展看成是教育注入的结果。因此,在课堂上,一味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在教育活动中,则是老师说了算,学生跟着转,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一批唯唯诺诺、平庸驯服的"书呆子"。主体教育是对旧式教育辨证的否定,它要求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把学生当成有自主意识的主体,让学生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教育者的作用在于推动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塑造或代替他的发展。教师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基础上的专断的权威。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计算机网络创设的智能化学习环境,是实现主体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想环境,是儿童智力、能力、心理发展的一种理想环境。在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获得知识是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通过独立探索或者和同伴协作交流,在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下进行的。

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二段时,如何把雨中杨梅树的可爱讲清楚呢?教师首先出示动画片:一幅细雨如丝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自主"观看",来理解春雨的特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紧接着,在教师的指导下,计算机显示杨梅在细雨如丝的背景上不断长大,让学生观赏杨梅树贪婪吮吸春雨的诱人画面,在那身临其境的境界中去体会"贪婪"、"吮吸"的含义。再接下来,教师把杨梅树吮吸甘露,不断旺盛生长的样子通过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此时面对那翠滴的杨梅树不由产生了喜爱之情,觉得它是那么可爱。最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一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的?"学生在计算机上读有声读物,看提示加以思考,并调出描写杨梅树生长的动画片进行学习,动画片中配合教材组织的画面,配以播音员有感情的朗读,能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写作方法,体会出雨中杨梅树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样子。

在讲杨梅果时,教师也同样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成功地完成了第三段的教学任务。学习时,学生特别对杨梅果那鲜红的果肉和那甜津津的味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面对画面中的儿童吃杨梅果的样子,仿佛自己就置身其中,谗得口水直流,使学生们产生了对杨梅的喜爱,从而更加增加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语言文字是学习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认识的工具。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是小学生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对获取新的知识,实现教育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乃至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篇5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

首先,让我们探讨一下什么是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交叉的科学领域。教育技术包含“教育中的技术”和“教育的技术”两个方面:教育中的技术是指教育媒体所反映的技术。它包含每种媒体可能用来提供信息的手段,涉及到教育和训练中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信息的传播与传输技术,二是教育信息存贮与检索技术,三是教育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技术,四是教育信息的显示与拷贝技术。

教育的技术是指如何选用教材和教具,安排教学活动的计划、分组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控制、评价、管理方法、策略等问题。它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教育的技术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技术相比,更突出了“现代”二字,其目的是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具有时代特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曾对教育技术作了新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呢?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对象是“学习过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学”而不在于“教”。学生应始终处于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应在“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重点放在学员的“会学”和“学好”而不是教员的“教好”上。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越来越多的知识,现代教育技术更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把重点放在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上。

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习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学、课堂教学。加强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有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索知识、提高能力。有了完善、正规的学习资源,学生只要能和学习资源发生联系,就能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更加注重研究与实践的系统性。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爆炸”成为现实,面对众多的学习内容,只有系统地研究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源,优化学习过程,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而不至于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学习知识的罗列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各个层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教”与“学”这一过程,包括教育规划、教学管理、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开发等各个领域都渗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全领域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更加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学模式的关系

多少年来,军队院校传统的战术课教学改革一直是在一种既定的模式下,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策略的改进、改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战术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1、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学模式的技术基础

现代教学模式是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之上的,没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也就谈不上构建现代教学模式。大家知道,构建教学模式的基本成分有理论基础(包括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等)、教学环境和资源(硬件、软件等)、教学活动及其各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内容和媒体)。其中的许多因素都与教育技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媒体等。没有技术进步的支撑,教育水平尤其是教育质量的提高仅靠体制改革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应当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作为教育改革的基础环节来抓,要构建现代教学模式,就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技术基础。

2、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形成

教学模式是在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观念的综合作用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学校的基本教学模式目前有二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由于受教育手段的制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靠的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学生凭的是“两只耳朵一双眼”,要想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又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显然,这种模式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特别是对高技术条件下中级指挥员培养的要求,就显得过于单一和呆板,非常不相适应,必须加以改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但它需要是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好为此提供了这一条件,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水平与进程,将直接影响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3、现代教育技术将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一是阅读方式的变革。传统的阅读方式是纯粹的文字阅读,后来,电视机、录像机的出现,使得阅读方式扩大到了视频阅读,有了活动的图像,也有了可以听见的声音。现在,电子出版物向人们展示出全新的、高效的超文本阅读与检索方式,除了阅读多媒体电子读物,还可以在资料库中进行检索式阅读。

二是练习方式的变革。传统的练习方式是用笔在纸上进行的纯理论的练习或利用实物进行的辅练习,现在的练习方式在传统方式之外,还有多媒体交互式练习、网络互通练习,甚至在虚拟现实环境下的模拟仿真练习等。

三是交流方式的变革。传统的交流方式是通过纸、笔、口、耳进行直接的交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可以互在不见面,互不相识的情况下进行实时的、有当面交流效果的交流。

四是考核方式的变革。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要集体进行、统一行动,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现代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方式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方式,学生的考核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纸上的、口上的、多媒体上的或网络上的等等,考核的时机也可以根据学生各自学习情况进行,而不必全体学生统一进行。

4、现代教育技术将带来教材样式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给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制带来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可以使“专家诊断式”的教材、“智能化”的教材、“开放式”的教材、“可扩充式”的教材、“可编组式”的教材等成为现实,使静止的、封闭的、模式化的教材变为“开放的”、参与式的”、“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活教材。

三、构建战术课新型教学模式的方法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学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的综合体现。

战术课是教学学科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要求,战术课教学模式的设计,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型教学模式。

战术课教学模式设计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分析学科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第二,设计、选择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和资源。

第三,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和学生自主性活动的方式。

由于战术课授课形式的多样性,所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战术课教学模式设计就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其最根本的原则是“以学为中心”,对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设计:

1、对于理论课程,实行教导模式。教导模式就是以教师讲授与提示为主,辅以课堂多种媒体组合教学的模式。理论课程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与逻辑性,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基本概念、原理及各种论证有较深刻的理解。采用教导模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重点地、系统地阐述知识,受教育者可以用较少的精力,获取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尽快地掌握课程的理论体系,把握课程的学习重点,因此,教师的讲授是完全必要的。同时,由于战术课程通常没有过多的深奥道理要理解,所以,教师讲授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提示到要点即可。作为对理论讲解的辅助方式,应利用各种媒体的组合方式,如广播、电视、网络、幻灯等,对理论讲解内容进行战例演示、逻辑分析等。

2、对于想定课程,实行辅导模式。以学生独立学习与作业为主,辅以教师的作业指导。想定课程,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过程,也是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能力,应以学生自我学习、自我作业为主,教师在这里只是起辅导作用,帮助、指导学生完成想定作业。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上,应发挥各种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开展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式教学方式。

3、对于演练课程,实行咨询模式。咨询模式就是利用教员与媒体的信息优势,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主动咨询,完成教学任务的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咨询模式的开展提供了条件。战术演练课程,是军事教学中一项比较特殊的课程,由于缺乏合适和必要的演练环境与条件,演练课程往往成为一种游戏式的工作,演练的结果往往是对演习计划的一种具体操作,达不到真正的演练效果。在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学员可以在教员的指导下,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资料与信息,并完成各种演练科目。通过网上演练,可以为学生提供模拟环境下的战役战术背景,使大家在网络上看到接近于演练需要的环境,同时,网上演练还可以使大家近似于实时地进行相互间的协作。

4、对于野外课程,实行教导模式与咨询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以野外现场讲解为主。野外课的教学往往需要较为广阔的模拟战场环境,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员往往不能全面地了解作战所需的各种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事先通过各种媒体,为学员提供有关的地理、社会、作战资源等情况,使学员对相关作战信息有大致的了解,现地教学时,可以利用有线与无线网络系统对野外教学学生进行远距离资源共享与情况处置,并使分布于各教学点的教员与学员可以实现交互式的指导与咨询以及相互间的信息传递与学习交流。

5、对于考试考核,实行主题模式。主题模式就是确立考试主题,使学员在该主题下自主地完成各种考试内容,而不拘泥于教科书的条条框框。考试内容集中在某一主题范围内,而不仅仅是某一课程、某一教材上。考试方式应实行灵活的能力考核与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考核,破除原来死记硬背的考试方式。在传统考核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个别化交互式的考试,让每个学生依据自已的学习水平、学习进度进行独立式考试,而不仅仅进行全体集中式的考试,这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范围会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有能力学生也将会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战术课新型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模式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以落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着力于追求全体学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注意:

①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造可参与性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获得知识和能力。

②重视发展个性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要用于传授知识,还应注重能力的培养。

③注意培养学生认识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索等途径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继续学习能力。

2、要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当今有许多先进的教学理论可以借鉴与应用,如:布鲁纳的“建立结构,发现学习”理论;布鲁姆的“确定目标,掌握学习”理论;巴班斯基的“优化方法,择优学习”理论;罗杰斯的“学生中心,参与学习”理论等。

3、要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六个方面的优势,促进教学深化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六个主要优势:一是教学信息的多媒体化。二是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三是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四是教学信息的大客量储存。五是教学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六是教学信息处理的智能化。

4、要重视教学过程要素中“媒体”要素的作用,并促进各要素作用的转变。教与学的活动过程简称“教学过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通常要应用多种媒体,所以还应该加上“媒体”这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关地简单组合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要注意实现教学过程中这四个要素的转变。即:

①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

②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篇6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创新能力 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实践性,在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部在2007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具备以媒体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等为核心的实验技能,以及相关的实践操作与应用能力;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指导思想的教学设计能力及其引申出来的项目设计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成为教育技术学学科基本理论发展与创新,以及前沿应用的实践研究的有生力量。

一、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见习和实习三个部分。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存的专业,实践教学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对于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实际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对于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从国内各大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可以看出,实践实验教学总学时在教学大纲中的体现非常有限。

2.实验教学基本从属于各门理论课,缺乏系统性。

从本科教学计划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验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依附理论课的教学,没有独立与理论课程之外的实验教学,而且实验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依据理论课程的开设体系来确定,实验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体系结构不完整,同时开设比例远远低于理论教学。

3.见习形式单一,见习操作体系未理顺。

学生的实践教学同样依附理论教学,通过教学大纲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阶段除了大纲中规定的实习之外,并没有明确的见习内容,学生的见习主要是依附某门课程的开展,主要是以听教师的讲课和座谈为主,形式较单一,加上见习时间有限,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见习效果往往并不显著,缺乏有效的操作规范。

4.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

实验室、实习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品质的基本物质条件。但从目前的实验室配备情况来看,实验室整体设备有待加强,缺乏必要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利用率不高;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是学科教师自行联系,主要是通过和任课教师的个人联系达到见习的目的,未能实践真正意义上的见习,对于见习学校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导致见习过程中学生的见习内容受到很大的限制。

5.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欠科学。

实践教学是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的重要环节,建立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业成绩考核方式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但在本科教学大纲中,未出台对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没有完整的实践考核制度,导致实践教学的考核没有落到实处。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1.转变教学观念。

在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背景下,本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却陷入困境。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壮大教育技术学专业?如何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教师和学生是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创新培养的所有理念得到落实,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必然依赖他们在教与学中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和感悟。要搞好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教学工作,首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

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大纲可以看出,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的设置偏少,实践教学一般占总学时的20%左右,而国外高校一般为35%左右;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环节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说,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已经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学校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转变观念,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上下工夫。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新世纪高等教育“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目标要求的提出,实践教学在教学工作中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成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转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改变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服务的传统教学思路,重新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教学的检验、深化和延续,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使实践教学为培养合格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服务,确立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应有地位。

2.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开展基础创新活动。

实验教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改革实验教学,合理设置实践课程知识体系是进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首先应改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独立设置实验课。要系统地考虑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原有的专业实验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从而使一些实验课程独立于理论课开设,许多原依附于理论课的实验内容,也应整合到相应的独立实验课程之中,减少实验内容的重复,使实验课程体系更趋合理;其次,应加强实验内容的改革。目前的实验内容主要是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偏少,不符合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所以改革实验教学,应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能够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创造性实验,同时加大开放实验数量,让学生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实验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优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向能力、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目前实践经验少、实践能力弱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最大的障碍。因此,在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必然之路。为了给学生提供实习条件和环境,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采取各种措施,根据各个专业学生发展的需要,积极拓展实习基地,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实习锻炼。

从课堂内的实验扩展到课堂外的校内基地实训,再扩展到校外基地实习,统筹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善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进一步施展才能的扩展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培养质量,满足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并不是单纯的实践,而是在做中学,通过做,理解所学的知识,巩固所学的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内化所学的知识;通过做,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荣瑞芬,闫文杰.实践教学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3).

[2]曹冬岩.对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24).

[3]侯清麟,肖文兴.高等学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5).

[4]曾小彬.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2).

[5]林贤进.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05).

篇7

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过程,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其中,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尽管高中生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可是他们还是更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充满兴趣。可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大多语言枯燥,不易引起学生兴趣,这样往往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现代教育技术由于其声情并茂的特点,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就更容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通过与教师的探讨互动,可以对内容有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此外通过这种交流,也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使以后的教学活动也更容易开展。

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寻求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并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学生则需要自己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找到所需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在整个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才是关键性的,充分表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发展,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的唯一信息来源,学生可以通过因特网、电子图书馆和卫星电视等各种渠道获得大量学习资源,这样就真正改变了师生的角色地位,确立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建新型学习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改变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被动听讲的单调模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电脑网络获取与学习有关信息,完成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学生可以以外部的实际操作与内部思维操作相结合相作用,实现认识深化。这样的课堂不仅丰富多彩,富有趣味,而且能够大大优化教学环境。

四、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加大教学密度

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而现代教育技术却能很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教师可以将要讲解的课程内容制成课件,上课时,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用投影仪把它们投射出来,这样就可以省去教师板书的时间,无形中增加了课堂教学时间,就可以向学生传递更多信息,而且内容更加规范端正,整齐清楚,表达效果也更好。但要注意给学生留下接受、思考、记录的时间。

五、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丰富信息资源、拓展课堂时空

篇8

繁多的缩略语在现有的词典中很难查到或根本查不到,阅读和理解的需要已不是仅仅依靠传统的词典就能胜任的。例如,目前俄罗斯修正很多传统的社会和文化观点,但课本中以往的传统东西却仍然保存着。这对以后俄语人才的培养将造成极大的影响。现阶段俄语教学的教材仍是老版本,与俄语国家的发展形势相脱离,已经不能适应当各个方面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更好的为政治、经济发展服务。当教授的知识点过于浅显时,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只能满足日常需要,却不能满足日后的工作中更高层次的需求。当教授的知识点过深时,学习难度过大,大量生疏的词汇,使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产生了困难。陈旧教材和缺乏生动趣味的教材内容性,让多数学生对俄语的学习产生了乏味感。

2优化俄语教学

网络的出现和大范围应用为解决俄语教学中的难题与障碍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互联网的利用使过去旧时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讲授模式得到了改变。俄语教学环境得到优化,学生的选择余地较大,实践环节能自行创造,使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效果得以大幅提高。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即时性是互联网主要特点。网络为学生提供的良好语境很好的补充了俄语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互联网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联网的许多功能还能扩展学生的思维,改善阅读问题。另外,互联网是一座资料丰富的图书馆。极大地提高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使得学生视听能力大大提高,动画、影音为师生拓展学习空间。

作为一名俄语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重视,还应该对我们的教学目的进行思考,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扩展,研究新的教学形式,以求确保自己的学生不仅有牢固的语言基础,而且能用俄语来进行社会交往和工作需要。我们既要认识到,科技手段应用于外语教学的艰巨性,也要充分意识到网络不足,电脑不能替代人脑,我们要通过人脑,使用电脑,将先进的硬件设备及成熟的网络技术应用于网络教学,使其与课堂教学完美的合二为一,人本身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提高教师自身能力成为主要任务。只有如此,才能在多变的社会新趋势下成为优秀教育人。另外,俄语作为一门语言,想要学好俄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说",于是语言环境就极为重要。大家都知道,学习一门语言"交流"是终极目的,而想要学好外语,就要在不断的交流中,不断的成长。

3结语

篇9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现代”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将系统的观点引入教育技术中,指出教育技术是对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二是它注重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应用于教育领域。于是,在教育技术定义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学者把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表述如下: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一)有利于学员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实现了学员线上、线下学习的有机整合。学员的学习形式将更加宽松自由,而且不会受到时间、地点限制,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学习短板自行选择学习内容,从而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选择性,对于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学习效率也会获得提高。

(二)课程内容新颖,形式灵活

采用慕课形式进行课程设计,能够增加课程灵活度,尤其是在慕课制作过程中,一般时长需要掌握在十分钟内,这就促使教员在内容制作上“优中选精”,在十分钟内展示更多的知识精华,从而对教员的课程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一课程设计模式改变了长期以来教员以课堂为核心的教学流程,学员能够利用更多碎片化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习。

(三)有利于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但能够在线学习课程,而且还为学员和教员提供了在线讨论、互动、答疑等功能,有效缩短了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学员之间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展开讨论,或者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等结成网络互动小组,实现课程内容在课下的有机扩展,提高课程内容衔接性,以此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人才

有关调研显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中,发散了学习者的思维、改变了学习氛围,加深了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多数教员意识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应用方面还缺少重视度,还有的教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就把这些原因归结为自身技能的缺乏和不懂相关的理论,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学生们也认为学习效果不好。

(二)学习质量和完成率问题

由于学员选择在线课程的目标、能力基础、学习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学员对于课程的期望值也有一定差异。如果仅以学员的主观判断作为评价依据,那么就会造成评价结果缺乏说服力。在线课程学习质量和完成率的评价已经成为后续完善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在线课程的质量和实施效率的提高。

四、应用于教学中需注意的几点

(一)及时更新现代教育理念

正确、合理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导向。纵观国内外众多的案例表明:观念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发展,作为教员,必须时刻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研究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它引入教学中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篇10

论文摘要:教育技术是新兴的教育方式,也是有效的教学培训手段,本文论述了教育技术对当前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方面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教育技术新兴学科,历史虽短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却有着它重要的地位。它是当今教学领域里不可缺少的、越来越受重视的重要手段。不论是对其他学科如物理、机械、化学、数学等等学科都会体现出它的应用效果和价值,都会促进各种学科在教学方法和效果上的创新。就其教育技术学科本身来说也是一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

1教育技术展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展了教学内容

当今社会要求人才要有高素质、要有创新能力,仅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教育技术教会了学生跨越课堂探索知识的能力,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博览到全球各大图书馆、资源库等找到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和信息,可见教育技术是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这就无形中跨越了课堂扩展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能力、自学能力和生存能力。

2教育技术改革了教学、培训方法

现代教学媒体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是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它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会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对话交互方式,而且可以有立即反馈的效果,就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先生作过两个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还能提供交互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应用教育技术手段开发的电力安全生产教育多媒体系统中为使职工感受震撼而受教育,模拟出的事故现场非常逼真,使人身临其境,视觉、听觉感受强烈刺激真正起到教育作用。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实验证实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边听边看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效果将会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现代的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学模式与方式

信息化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多元的教学模式,各种教学模式之间并不完全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单一的教育模式无法完成教学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式基本是以教师为主角的“一言堂”方式,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技术使得教师的讲变为了导,学生的听变为了学。教师讲课应该变为向导式引导,教师的角色应该从传统的专家变为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合作者与引导者,即在介绍了基本的知识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索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作用,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同时学生应承担更多的责任,要有更大的主动性,才会有更大的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运用学习的技能,独立从书本、教师、互联网、资源库等处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获得的知识会更加深刻、巩固。

4现代教育技术更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