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政策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教育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教育政策

篇1

①对“学校是否考虑签约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生”的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有53%的学校考虑签约,20%的学校不考虑签约,27%的学校选择“无所谓”。②学校最缺乏的学历人才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就们可以看到,选择“中专”学历和“大专”学历的没有,选择“本科”学历的占26%,选择“研究生”学历的占74%。③对是否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任教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有硕士以上学历任的学校占40%,没有的占60%。

二、对农村中学选拔

人才的标准的情况调查。①对招聘时注重教师哪方面能力的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选择“注重教学能力”的占80%,选择“科研创新能力”的占13.3%,选择“管理能力”的占6.67%。这说明招聘中学教师首先看重的是“教学能力”。②在招聘时最关注的是应聘者哪类学习成绩情况调查。这是一项多选题,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基础课成绩”的占86.6%,选择“专业课成绩”的占93.3%,选择“实习成绩”的占80%,选择“其他”的占13.4。③招聘时最重视应聘者哪类品质情况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选择“敬业精神”的占93.3%,选择“责任心”的占86.7%,选择“工作积极主动”的占73.3%。(5)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有关方面的情况调查。①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总体满意度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选择“很满意”的占20%,选择“基本满意”的占66.7%,选择“不满意”的占13.3%。②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是否适应中学教学的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完全适应”的占33.3%,认为“基本适应”的占60%,认为“不适应”的占6.67%。③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查。这是一项多选题,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选择“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占60%,选择“好高骛远、不安心本职工作”的占40%,选择“缺乏责任心”和“缺乏踏实、勤奋精神”的分别占13.3%和20%。所以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三、启示和建议

课题对农村中学领导及老师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认识理解、有关部门对政策的执行、农村中学对农村教育硕士的需求情况、选拔人才的标准以及教育硕士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真实可靠的。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有关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认识、理解、执行等情况,农村中学对教育硕士的需求情况,毕业的教育硕士在任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农村教育硕士招生政策的调整和修订以及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调整和完善“招生政策”。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城市来说差距很大,这将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创新“农村教育硕士招生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调查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大“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宣传力度。从农村中学领导或教师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非常了解的只有13.3%,不了解的占40%。这就说差不多半数以上的老师甚至领导不知道有这么一项政策。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这项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来。(2)加强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执行的监管力度。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各有关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重视不够,上面根本没有切实可行的一个政策执行的监控计划。以致于有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互相推诿扯皮,敷衍了事。所以有必要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政策执行监控措施,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不断修订招生政策。(3)重视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经费不足问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培养经费不到位,46.7%的人认为培养经费没有落实。实际也存在教育部门与财务部门互相推诿扯皮,人事局、财政局等部门以种种说辞不落实农村教育硕士的工资关系,以致于许多农村教育硕士工资福利及政策规定的其他待遇都得不到落实。所以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经费可以由国家财政统一划拔管理,直接下拔给培养学校。(4)扩大农村教育硕士招生对象的范围。从调查结果我们看到,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招生对象应该是具有本科学历的中小学教师,而不应该只有应届本科毕业生才有资格。所以有必要扩大农村教育硕士的招生对范围。

2.按农村中学所需人才标准修订培养方案。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60%以上中学是没有研究生学历的老师任教,而又有73.3%的学校认为最缺乏的学历人才是硕士研究生,农村中学急需硕士研究生人才,而数量也比较大。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适合农村中学教学的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以便于能培养出适合农村中学教学的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重视农村教育硕士教学能力的培养。从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中学在聘用教师时,80%的学校看重的是应聘者的教学能力,所以有必要调整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减少理论性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和技能课,如开设一些技能大赛、模拟上课、评课等课程。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应紧密切合农村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农村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2)加重专业课的课时量,减少公共教育理论课的课时量。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农村中学在选拔人才时首先看重的成绩是“专业课成绩”,所以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教学,适当增加专业课的课时量,少开一些公共教育理论课。(3)加强对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农村中学对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到,“很满意”的只有20%;对教育硕士毕业研究生存在的问题调查中了解到,教育硕士研究生存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好高骛远、不安心本职工作等问题。这就说教育硕士研究生在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还有所欠缺,各培养单位务必重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2

关键词:教育政策;农村家庭;教育消费;影响

教育政策是实现整个国家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反映了政府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对教育发展不同途径和方向的选择,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志与愿望。从1985年开始的教育体制改革到2006年这22年间,年均出台88.8件教育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家庭教育消费,特别对收入增长缓慢的农村来说,教育政策变化影响着他们的家庭生活消费。

一、教育政策的变化发展

(一)不同类型划分的教育政策变化分析

1、教育管理政策的内容及主要变化。一是各种宏观指导性的政策,主要包括法制建设、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该政策的变化主要强调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弘扬社会主义精神风貌。二是教育经费的政策,主要包括拨款、学费、国家助学贷款等方面的政策,其变化始于1985年。在这之前,中国教育财政体制主要是单一的国家供给制,无论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由私人分担的比重都不大。1985年后,基础教育实施财政分权改革,基础教育投资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地区教育筹资负担加重,特别是非义务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提高了教育收费标准,使家庭分担教育成本的比例不断上升,其变化对家庭教育消费影响较大。三是教育管理的政策,包括教育举办权、后勤社会化等问题,该政策的变化强调了教育决策的自、不同层次办学主体的资格以及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问题。四是教育环境的政策,该政策主要强调包括校园周边环境、学生外出活动安全、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

2、教育教学政策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变化。教育教学政策主要包括以下5种政策:一是教学的各种具体政策,包括课程、教材、教学计划等方面的政策;二是关于教师的政策,包括教师的培养、培训、聘任等问题;三是关于学生的政策,包括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等问题;四是关于质量的政策,主要反映在优秀人员奖励、教学评估等方面;五是有关学术的政策,包括学术组织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单位自主办学条件下的教学活动规范化管理,其变化对农村教育消费的影响很小。

(二)不同层次划分的教育政策变化分析

1、基础教育教育政策变化。基础教育是提高整个人民群众和民族的文化素质,关系到整个民族文化和素质的根本。因此,国家不断地集中精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制定和出台政策指导来支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投资责任的变化:基础教育投资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地区教育筹资负担加重,为了扭转了农村教育政策不力的状况,2006年起开始实行了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重要政策。

2、高等教育教育政策变化。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一种非义务教育,且其常具有十分突出的专业性。中国的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等教育收费由国家主要供给逐步向个人负担转变,大众化教育使得高等教育不断扩展,特别是1999年后的扩招,高等学校的数量急剧上升,为了适应时代对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来规范和引导高等教育。这些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而且这些政策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产业化

和市场化。

二、教育政策变化与农村教育消费的影响

(一)农村教育消费变化状况

本文以中部地区的江西省1995~2007年农村居民的教育文化人均现金支出为例来说明农村家庭教育消费的变化状况。

1、农民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成为家庭消费的主要部分。从表1可以看出,文教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一直维持10%以上,最高达16.23%。对于广大农村家庭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消费支出在农村家庭总支出中居于首位,这多是以农村家庭一部分成员取消享受资料、发展资料,仅维持低层次的生存需要为代价的。

2、农民家庭教育消费结构比较单一,学费支出成为教育消费的主要部分。农村教育消费比较单一,消费支出主要为学费支出,学费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例基本上都在75%以上,特别在高校扩招和还没有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那几年,学费支出基本上占教育支出的80%以上,最高达84.94%。这一点说明农村除了缴纳学费以外,用于提高综合素质的其他教育却很少。

3、国家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使农民受益。2006年开始在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实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重要政策,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教育消费占收入和占消费支出的比例从2006年开始有所下降,到2007年均下降近2个百分点。

(二)教育政策变化对农村教育消费的影响

教育政策对农村消费影响最大的政策就是教育经费的政策,其变化特点若拿“90后”的话来说就是“以前读小学要钱,读大学不要钱,轮到我们现在是读小学不要钱,读大学出大钱”,这说明了基础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在收费方面的差异。由于目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免除了学杂费、书本费,初中生每学年的收费仅400元至800元,对于农村来说负担也不算不大。随着中考和高考升学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进入高中或中职学习,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高职)及高等教育的教育消费支出大增。以江西省调查为例,高中生每学年的收费为2000~3800元,另外由于乡镇级的高中制学校较少,基本都集中到县城及以上,所以农村学生多数都是住校,因此住宿费、伙食费等费用的支出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偏高。

另外,高等教育消费年年递增,已成为一些农村家庭的最大负担。从1995年至今,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飙升至4000-8000元不等,学费猛涨约15倍。40%的农村家庭认为教育消费支出负担重,50%认为较重,只有10%认为轻。这道出了教育体制的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单一供给向多渠道筹集转变,多种渠道的学校自筹经费在高校经费投入结构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使得高校向受教育者收取较高的学费,这对大部分农村家庭的教育消费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教育消费支出对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影响

教育政策使农村的文化水平大幅上升,科技文化给农民增收带来了收益,农村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改善,农村教育消费支出增加。但在农村出现的教育消费型贫困与当前教育收费居高不下密切相关,使得农民不堪重负。从表1数据可知2007年江西省人均可用于储蓄的金额最大为1102元(用收入减去生活消费支出),而1位大中专生1年的学费最低在4000元以上,也就是说,农民家庭中4人才能送1个大中专生上学。而因“家庭收入低-没钱投资教育-子女就业机会少-子女收入低-新一代家庭收入低”,这成为一个贫困代际传递的“怪圈”,“教育消费型贫困”带给许多农民担忧的前景。

三、提升农村教育消费的对策

(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致富能力,提升教育消费能力

虽然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使农村文化水平得以提高,但农民的教育消费质量和水平依然不容乐观,现行的高教收费政策对广大农民来说压力依然巨大。因此,积极关注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出台具体的支农措施,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致富能力,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教育消费的承受能力。

(二)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教育投资回报率,增强农民教育消费的信心

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接受教育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其接受教育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但其收益却并不明显,这显然会抑制农村教育消费的增加。各级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要积极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组织指导和管理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搭建各种双选平台,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另外一方面可以对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提供补助或提供创业基金,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消费的投资回报,提高农民教育消费的积极性。

(三)加强金融部门对农村教育国家助学贷款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金融部门要在教育消费方面有所作为,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助学贷款政策,及时了解掌握贫困学生助学贷款的实际需求,加强助学贷款品种和服务方式创新,探索将保险引入助学贷款业务的新途径,对符合条件要求助学贷款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贷款支持。

(四)设立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支持农村学生,减轻农村家庭教育消费负担

政府可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投放更多的资金用于国家奖学金、助学金项目,鼓励学校通过各种途径设立更多的奖学金项目,这样既可以鼓励农村贫困的品学兼优学生勤奋学习,有可以为农村家庭教育消费减轻负担。

参考文献:

1、谢维和.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走向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教育政策数量变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

篇3

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始于1985年,其核心思想在于两点:一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二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十几年中,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一直是“以乡镇为主”。这种体制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且使用效益不高,政府投资比重持续下降,投入水平的区域差距日益扩大等。而且由于我国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民承受能力差异极大,使得农村基础教育普及和发展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教育经费短缺及由其引起的教师外流、师资不足问题异常突出。2000年开始在各地陆续展开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两项政策,使原有的农村教育经费筹措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基础教育的开展举步维艰。安徽省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发源地,税费改革较大幅度地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基层政府的收入也随之减少。2000年1776个乡镇财政供给人员达66万人,仅工资一项就需要49.5亿元,而当年乡镇可用财力约46亿元,连乡镇人员工资都不够,根本无力举办农村基础教育等公用事业。为此,国务院2001年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投资、管理体制。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也强调: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从政策上实现了由“以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投入体制的过渡。

从政策层面上明确规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应以县级财政支付为主,使基础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向前迈进了一步,但其实践意义不大。“以县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县内教育投入的贫富差别得以平衡,但仍无补于一个县财政的绝对匮乏。事实上县财政和乡(镇)财政有着相似的困难处境,很少有地方乡(镇)发展较差而县财政却能“风景那边独好”。即使把权责由乡上升到县,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义务教育投入短缺的现状,这一点可以从目前依然存在的教师工资拖欠现象得到印证。当前我国的财力分配格局中,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但基本摆脱了负担基础教育的责任;县乡政府财力薄弱,却承担了绝大部分基础教育经费。小马拉大车,大马拉小车,这种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不对称是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的制度成因。教育经费短缺及由其引起的教师外流、师资不足问题的基础教育现状,要求我们在当前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投资体制。

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理论基础和国外经验

(一)、基础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理论基础

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基础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基础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传授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满足社会公众对初等教育的需求,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基础教育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整体素质水平的高低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较弱的私人性,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对于农村而言,通过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劳动素质,使其提高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研究表明,教育是缓解贫困的重要手段。

基础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基础教育不仅可使个人获益,也可使他人获益。教育收益通常并不能被限制在某个地理区域,也不能被限制在某个产业部门。人们一旦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就具有了更强的判断能力,能提高自己的涉世处事能力。基础教育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达到社会民主与法制的必由之路,其社会收益是显而易见的,显著的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基础教育必须由政府来进行投资。根据世界银行高级教育经济学家普萨卡拉波罗斯对教育投资回报率进行研究表明,不同阶段的教育回报率是不同的,初等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和社会回报率相对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要高,而且初等教育的社会效益更加明显。从区域来看,农村基础教育的外部性比城市更要加强。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民子弟通过高考走进大学,他们毕业后很少回到农村,从而使农村基础教育成为城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城市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收益者。所以,农村教育单纯由农村县、乡两级地方政府财政来投资不符合公共产品投资与受益的相对公平性。

(二)国外基础教育投资体制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特别重视教育的发展,根据基础教育的特点,将其投资举办责任归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为多,并以州政府为主。

美国是三级政府共同负责的,以州政府为主组织基础教育。1992年,公立基础教育资金来源中,联邦占6.6%,州政府占约46%,地方政府(包括城市、镇或县的一部分)占47%。基础教育是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也是最大的支出(1991年占州和地方政府总支出的1/4,占地方本级支出的40%)。1992年,50个州共有36个州的州级教育资金占教育总支出的40%,有46个州占比达到30%以上。

法国有中央、大区、省、市镇政府四级体制,基础教育由省和市镇共同承担,但以省政府为主。省政府负责初中教育,占全部基础教育投资的85%左右。小学教育由市镇财政负责,仅占全部教育经费的15%。

在澳大利亚,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支出责任完全在州政府,州政府负责管理和经营学校,并负责学校所有的资金来源,地方政府没有任何支出责任。在巴西、墨西哥,基础教育是中央和省的共同责任。在德国、印度、阿根廷,基础教育主要是省(州)政府负责任。

三、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制度的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必须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我们确定教育发展目标、规模和速度,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教育的均衡发展相对教育大起大落更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财力有限,更应当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确立与当地经济相适应的基础教育目标,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提高教育的投资效益。

(二)、构建新的基础教育投资格局,明确各级政府在基础教育中的投资比例

作为公共物品的基础教育应当按照公共经济学理论,同时借鉴国外基础教育投资体制的先进经验,明确各级政府在基础教育投资中的投资责任。把基础教育的责任安排在中央和省级政府,同时县级财政也承担重要职责,最终形成多级政府承担基础教育职责的财政保障格局。就当前而言,可以解决县、乡两级财政的投资窘态,调整基础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与义务不对称现象。就长远来看,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基础教育分布不均的问题,实现政府的教育宏观调控目标。

具体由中央按照因素计算法确定基础教育的公共支出的基准数额。按照在校生和教师岗位计算经常性支出费用,按照各省学校数量和规模确定校舍基础建设经费。中央按照基准数额的一定比例(参照他国可以为10%-20%)划到各省;各省依照此标准至少承担40%,经济条件好的,可以增加资金数额;县级财政拿出基准数额的40%-50%,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增加数额。三级政府的资金共同组成基础教育资金,成立专门帐户严格管理。乡镇政府不在承担基础教育支出,而负责辖区内的基础教育组织工作。

(三)、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政府基础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

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投资的分担比例已经明确,但对基础教育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贫困地区的落后的基础教育。通过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可以在基础教育正常开展的同时,实现政府对教育因经济地区差别导致的地区失衡进行宏观调控,进行教育政策引导。

(四)、以税收制度保障各级政府基础教育投资的资金来源

在保证现有的税制结构和税收总量的情况下,明确一项或若干项税种为义务教育专项税,宏观调控义务教育。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美国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各州的财产税,另有一些国家把个人所得税收入专项作为教育资金来源。采用这种征税办法税基稳定丰富,税收来源不会因为经济的波动而有较大的起伏,保证了教育经费的稳定和充裕。

篇4

地方政府教育职能与责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政府管理教育职能作出明确规定,政府对学校的管理要转变职能,由行政、直接管理向服务、宏观管理的方向转变。

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积极、全面执行国家与中央关于教育的宏观政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要实事求是,立足于地方教育的发展特点,灵活运用国家的教育政策,因地制宜,不断发现地方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与纠偏,推动当地教育资源完善,提升地方教育质量。

二、地方政府职能缺失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一)城乡资源不均衡,教育公平严重欠缺

一是在硬件方面,农村的教学设施简单、教学配备单一低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在教学设备的运用上,很多农村学校仅仅是摆设,为了应付检查。平时的教学活动、实验课、操作课上,学生很少接触到相关的教学设备,从而仅仅学到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实践操作基本一片空白。

二是在软件方面,农村师资力量薄弱,且不均衡。优秀教师都想向城市发展,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偏低,缺乏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教师在教育的发展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教师的缺乏,使得农村教育的发展进步缓慢、提升困难。

(二)政绩观建设重点学校,拉大校际质量差距

地方政府在发展教育的同时,没能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机械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去落实当地的教育,这样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对于当地的教育水平的提升只能是弊大于利。地方政府很多时候片面的追求教育绩效工程,不惜集中大量财力去建设所谓的重点学校,而这些重点学校只能让少数的学生受益,对于大部分普通学生是不利的,他们所在的学校教学基础设施依然简陋,对于地区间的教育公平会逐步拉大,校际质量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三)政府财政分配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城市与农村的义务教育费用均由政府财政拨款。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城市的财政收入远超过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在相应的教育投入上就会产生差距。同时地方政府在农村中小学投入方面,缺乏相应的完善机制。经费的规划、使用上存在太多的随意性、主观性。地方政府在经费的监管上也存在缺失,没有相关的匹配制度进行规范。

三、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地方政府职能缺失的对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均衡教育资源

为了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当地政府应当改善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取消重点、名校的建设,同时向落后、偏远的学校提供更多的资金、人才扶持,全面提升偏远学校的教学设施与师资力量。并结合当地学校的发展情况来调整教育投资结构,同时响应国家的“精准扶贫”战略,重点扶持落后地区教育发展,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改善学校办学的硬件设施。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当地政府一方面要加大投入的资金、改善办公环境,吸引有志教育事业发展的青年教师来此任教。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可以建立偏远地区教师帮扶项目,每期委派一定量的教师到偏远地区任教,设置2年轮换期,来解决当地偏远地区教师资源稀缺的问题。

(三)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促进办学质量提高

完善评价制度建设,正确评价学校与教师。当地政府与学校、教师共同探讨,设置出科学的评价机制。此外必须建立教学督导评估报告,定期学校、老师教学的评估报告。在督导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与家长,真实、客观了解教学情况,从而全面、公正评价每个学校的教学绩效,及时纠正教学上存在的偏差与不足。

(四)制定有效措施,关注农村教师成长

当地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完善教师的工资补贴制度,加大对偏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相应补贴,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教学评价与教学督导,设置绩效工资方案,使得真正工作的教师劳有所得,增强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与竞争感,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当然,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在设置奖金、补贴的标准上要结合本校实情,不可过多加重学校财政负担。

对于农村学校的优秀青年教师,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不仅要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发展规划,还要建立合理、公正的教师晋升渠道,帮助青年教师全面发展,以此推动农村教师队伍的壮大。

篇5

关键词: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143-03

党的十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的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难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是今后教育改革与工作的重点。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和一系列政策制度设置的限制,我国农村中学的教学资源缺乏、教育观念落后,因而教学质量改善相当迟缓。以思想政治课程来说,该课程除了能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政治理论和基础知识外,在青年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修为等方面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与影响,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可以说,这与现阶段党和国家提出的通过教育来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助推中华民族早日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并不是十分契合的。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的基石,青年群体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与亿万农村青年学子的道德品格紧密相关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研究与关注。

一、农村中学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校方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和行动选择不当。如果说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学生所在家庭和学校三方的话,那么其中的第三方即校方对学生的影响往往带有客观化制约的性质。一般而言,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学生、家长的“主观”视角乃至更宏观的外在社会环境去考虑教育效果和质量问题,但因为学校的某些导向或课程设置可能引起的问题缺乏关注。就以中学思想政治课为例,以笔者的体验和观察,学校的态度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变量。

首先,学校不够重视思想政治课。当然,不重视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比如带有一种“约定俗成”色彩的普遍现象――课程安排就能反映出问题。很多农村中学的课程安排表上,思想政治课通常安排在下午第二、三两节,有些学校即使安排在上午,也是第三、四节,其安排考虑的因素不言而喻。

其次,从代表学校的校长、班主任到普通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政治课不是主科,与英语、数学、语文以及数理化等课程不能相提并论。这种认识和观念不仅是他们自己达成的,而且会通过讲话、交谈、劝导直接传递给学生。

再次,农村中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教学环境差,大部分学校不具备图书室、微机室等基础设施。即使具备图书室的学校,一般不会给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投入资源,因而这一类书籍几乎难以找到。学生除了课本外,没有可以参阅的其它书籍,很难在这方面培养起兴趣。

最后,出于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态度和看法,学校以升学率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标准,对政治任课教师的培训、培养力度不够,政治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没有良好的平台和氛围,甚至与其他主科老师相比,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此外,很多学校在组织开展的各类课程竞赛、教学竞赛方面,也基本上不考虑思想政治课及其任课老师。这种情形既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扭曲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中学政治学科在学校里的地位由此可见一般。

2.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问题。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普遍被人们看作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遗憾的是,受学校大环境的制约与影响,除了对思想政治课存在认识方面的问题外,任课教师本身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过于死板、僵硬,缺乏对学生的指导性。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过强,过于深奥,难以应用于现实,这是农村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普遍评价,而这一评价与教师的教学存在紧密关系。据笔者在自身所在学校的调查了解,有近40%的同学认为政治课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基本上都是老师站着讲,学生坐着听,教师缺乏积极调动,学生缺乏主动参与,这与学生对政治课堂中出现一些趣味性、实践性东西的期望存在很大差距,因而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对政治课感到厌倦。

二是教学评价不客观、不全面,难以让学生信服并产生学习热情。教学评价指以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评判,分析目标实现程度,从而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笔者的调查显示,约有61%的同学认为教师只是按照教材讲,不主动启发同学们的思维,而且对一些理论观点的评价主观性太强,存在与学生的理解期待不相符的现象。23.5%的同学认为教师对某一思想政治观点评价过于单一、不全面,也不注重实质;还有 18.7%的同学发现教师对一些政治现象的分析、评价不客观,主观性太强,甚至不全面、不准确。在农村学校环境较差、教师素质难以提高的背景下,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想见,这样的课堂和师生关系必然会使思想政治教学变得越来越被动、越来越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落后,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调查显示,在农村中学,目前基本上仍旧是围绕高考指挥棒而动的应试教育,“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依然十分普遍。据笔者在学生中的访谈了解得知,大多数政治课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因而无法以具体的任务内容为指导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加之教学方法固化、僵硬、缺乏创新,仍然单纯以讲条条、背框框为特征的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式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则以接受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机械地背诵所学内容,无法更深层次地去理解、把握、运用所学知识内容,常常出现的情况是一节课下来感到毫无收获,反倒是越听越疲惫、越听越没劲。

四是部分教师职业素养不够,缺少教学激情,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笔者调查了解到,有约20%的同学认为教师的言行举止、个性及对待学生的态度存在问题。的确,有些教师注重自己的进修学习、评职称等,分散了课堂教学的精力,对学生不是很负责,导致教学水平下降。甚至有些教师缺少专业素养,思想理论水平不高,有时对学生产生误导。可以想象,如果政治教师是抱着“任务观”的态度走进政治课堂的,他的政治课还怎么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呢?

3.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许与学校、老师对待政治课的态度有关,学生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也十分有限。笔者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19.6%的同学在政治课堂上完全不认真听课,干别的事或思想开小差;40.5%的同学对部分感兴趣的内容会选择性听,不感兴趣内容则睡觉、看小说等。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思想政治内容大多属于记忆性的,平时少花费时间或者不花费时间没有关系,只要考前突击复习,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同时,因为思想政治不是主科,学校和教师也对该科成绩不够重视,因而学生有了轻视的充足理由。

二、农村中学政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呢?可以说,没有哪位学生是一开始就排斥或厌倦思想政治课的,之所以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认识和行为选择,外在的环境影响和自身的判断都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正是借助于环境的支持,人类才得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环境,使之有利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首先,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无法与城市相提并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缓慢,无论是办学的硬件还是软件条件,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这就使得一方面大量农村地区学校缺乏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室和电子阅览室等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支撑,另一方面也没有资源吸引足够的优秀教师前往任教,因而很多教学目标和理想都难以实现,常常是显得力不从心。

其次,是学校环境的影响。如前所述,目前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还是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语文、数学、英语在升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政治学科的地位则比较低下。虽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阵地,但是实践却并没有沿着这样的认识逻辑推进,其原因众所周知。

再次,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具有情感性、潜移默化性、差异性、灵活性等特点。然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千千万万的农村家庭父母都进入了流动人口大军,他们在谋求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要么遗忘了孩子的教育、要么无力顾及孩子的道德与情感教育。这种家庭教育的缺位也直接导致农村中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上的一些问题。

最后,是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所有的课程学习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准备与有效参与。政治课本来是个较为枯燥、侧重理论性的课程,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准备或主动参与,其教学工作势必将失去活力和吸引力,成为学生的负担。从笔者调查的情况看,农村中学生很少在学习政治上花费工夫,除了课堂时间之外,在课余时间还学习政治的学生比例仅为 5.1%。学生之所以不愿在政治课程学习上花费时间,除了兴趣爱好没有培养起来外,最主要的是他们担心会耽误其它主要学科的学习。因此,通常是学生没有提前预习要学内容,更没有思考或者查阅相关资料,教学就开始了,且老师也不会过多地去组织、引导和要求学生参与。

三、农村中学政治教学提升的对策分析

一如前述,农村中学政治教学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因而提升其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对策也应该在多方面思考。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着力加以促进的。

1.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毋庸讳言,良好的教学条件与环境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与保证。就目前来看,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是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制约包括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在内的所有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为了提高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水平,促进农村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要重新审视、高度认识政治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取实际有力的措施来保证政治课教学,因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应当重视加强农村中学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学校教育设施发展尽快步入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2.提高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调查和研究一再证实,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感染力、亲和力以及良好的教学态度与科学的教学手段等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学习情绪影响都很大。为了有效减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厌倦心理,提高农村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或措施,有效加强对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培训。比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沿性政策解读、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讲授技术、其它实用教学技能、知识与拓展等方面的培训等,这些都是迫切需要加强和提高的。

3.建立有效的政治课教师评价制度。针对目前思想政治课和任课教师不被重视的实际,学校应制定有效的政治课教师评价制度,特别是建立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评价制度,积极引导师生对政治课以及政治教师形成客观的评价和合理的期望,从本质上改变教育评价体系中不符合实际的成分。同时,通过有意识地加强培养思想政治理论科学带头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尊重人才的校园氛围,设法提升政治课教师的地位,给予农村政治课教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进而建立起关心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和谐文明的教学环境,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氛围。

4.加强引导,积极转变学生观念。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实际就是学生普遍对政治课产生了厌烦心理。因此,转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够重视的观念,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应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对此,学校和教师都承担有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在课程安排、课程考核评价、教师聘用与管理等方面协调开展工作,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和对于自身成长发展的价值。

5.打破应试教育束缚,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农村学校由于各方面的环境和条件较差,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和孩子本人,都将升学和最终能够通过高考实现大学梦当作目标与追求,因而在长期的教学和学习实践中,从来都是围绕高考指挥棒在努力,可谓深受应试教育之害。在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后,打破应试教育束缚,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学生德育教育的重任,在素质教育推进中理应率先迈出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闫桂琴.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明云.高效课堂中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J].科学教育,2009,(12).

[3]全,宋乃庆.现代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6

一、农村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病

1. 课堂教学呆板,学生学而无趣。思想政治课的一些特点:条条、框框,传统政治课教学模式:划划、背背,造成学生心目中的思想政治课成了空洞说教,单调呆板,脱离实际,无色无味的学科,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倦、效果极差的现象,与我们的教学目标严重的相背离。

2. 不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课堂教学中,不注意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讲一些假、大、空的理论,而不与学生的思想、心理、体验相结合。政治考试只考课本中的条条、框框,老师只会“教本本”,学生只会“学本本、背本本”,出现读死书、死读书、死方法、能力差的教学弊病,这是难以实现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也不符合教学改革中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3. 不注意学生能力培养。农村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被忽视,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考试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单调的传授知识,并且常常是“填鸭式的满堂灌”,不注意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试想,教师长期的替学生思考问题并整理好答案,让学生去抄抄、背背,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大脑懒惰,只等教师给一个正确答案,而不会去动脑思考,就像“复印机”一样,非常消极、被动。

二、消除弊病的对策

l. 培养学生兴趣。兴趣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至关重要。贴近学生实际,培养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农村初中政治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用真诚爱心感化学生,用渊博的知识打动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亲近教师,达到“新其师,重其道”的目的。

其次,以精彩的开头吸引学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头和导语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用灵活的教法感染学生,好的教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2.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思想政治的重要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产生亲切感、认同感,有利于发展其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篇7

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

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担负着多重的角色。在平时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担负着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任,特别是在农村中学缺少心理学专职教师的背景下,更要担负起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因此,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知识储备上,除了要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学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必须拥有一定的中学生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还要特别注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典型案例,从中学习、掌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这些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思想政治教师掌握得越多,就越有利于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能够 “信手拈来”,从而“驾轻就熟”地进行心理健康渗透教育。当然,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因为教师的优良心理品质会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要深挖细掘教材资源,寻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由于农村中学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教学设备相对落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一些思想政治课教师感到很困惑,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实,在我们的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是我们在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是我们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切入口。例如,七年级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编写就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教材以“成长中的我”为中心,以“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与他人交往”“正确认识社会”等为主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等,以此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格。新版思想政治教材这些内容的编写,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实际,易于学生感知和接受,只要我们政治教师细心地把这些心理教育资源挖掘出来,不失时机地加以心理引导,一定会使学生有所感悟,情感得到触发,并在情感交流中引起心理共鸣。如果我们细挖思想政治教材的每一课,会欣喜地发现每一课都能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再把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给予学生,对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会大有裨益。

三、要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拓展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空间

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性的内容较多,特别是一些理论本身就非常晦涩难懂,听起来更是枯燥无味,容易让学生感到心理厌倦,难以调动学生健康的心理情绪。因此,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非常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情境,教师可为学生创造出宽松、恬静、优雅的课堂气氛,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放心灵空间,让学生多一分活力,增一分灵气,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例如,在讲“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两个小动画片,一个是“拔苗助长”,另一个是“庖丁解牛”。在观赏优美形象的动画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领会了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又如,在讲“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时,我给学生讲了 “愚人吃饼”的故事,让学生在笑声中领会哲学思想……巧妙的情境设置,让学生感受到:原来枯燥乏味的哲学课也可以具有如此情趣,原来的畏难厌倦情绪也就悄然而逝,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心理转变。由此可见,恰当的情境设置,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营造出积极主动、轻松活泼、健康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满意、愉快、羡慕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拓展学生心理发展的空间。

四、要精心设计课堂小结,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升华

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成功的课堂小结既要做到能帮助学生总结重点,加深理解整堂课的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做到余音绕梁,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形成端正理性的态度、积极向上的情感和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例如,在“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课堂小结中,我先引用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六个兄弟姐妹,亲如一家”这段歌词,然后富有深情地说:“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耳畔响起这熟悉的歌声时,我想每一位具有时代责任感的青年,都会受到感染,都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的和谐局面,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手挽手、心连心,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这样言简意赅,富有情感和启迪性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余音绕梁的作用,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升华。

篇8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课程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46-0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 优化信息技术, 并将其有机地融入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使整个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等要素保持一致, 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动的力量。[1]整合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手段、知识和能力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丰富和扩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能力。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现

状及具备的能力分析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现状是:1.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该用时不用,或者无人利用,将信息硬件资源白白浪费。如:不会下载远教资源、不会制作多媒体课件。2.传统的教育观念依然存在,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意识或观念薄弱,“以教为主”的教学观念依然盛行。3.许多教师缺乏管理教学资源和监控教学过程的能力,不能有效地将信息化资源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较弱。

根据以上现状,及时进行课程整合时应具备的能力有:1.拥有随时更新教育观念的能力。

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也已经从简单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上升到对伦理道德等新观念的研究。[2] 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处理好教学各环节的关系。2.熟练使用信息设备的能力。掌握设备常用的技巧和方法,充分了解设备的性能和结构原理,将信息整合、加工,再通过媒体呈现给学生。3.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各项能力,用知识武装头脑,培养网络能力、协作学习和积极创作的能力。4. 获取网络教育资源的能力。(1)熟练使用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等),进行资源的下载、分类、整理和加工;(2)收藏各类教育教学网站,储备教学资源。使用起来快捷、方便、省事;(3)关注优秀教学论坛,获取有效资源。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高的策略

由于“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谁也不能提出一套适合所有学科的整合策略。本文有以下几点策略:[3]

(一)必须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整合。课程整合不仅是对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推广过程,更是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课程的有效组合过程。运用多种教育理论,特别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构建先进模式,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学习。学校要积极确立“教学要发展,信息要先行”的理念,为推动本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正确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提高教学实施能力、优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 实施教学设计方案的能力, 是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高低的集中体现[4]。在设计观念上,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以学生为出发点,改变重 “教” 轻“学”的传统观念 ;在设计策略上,树立系统观和课程融合的思想,使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全面的融合;在设计方法上, 分析师生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三)注重信息化资源和环境的建设。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信息化教学资源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信息化教学资源也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再造,能够促进课程的动态生长。学校要积极和上级教育部门沟通,从多渠道争取投资,尽量使信息化硬件资源进一步改善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建设。

(四)正确对待课程整合中的伦理道德。丰富的网络资源,给今天的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对师生的伦理道德造成了某些方面的负面影响。(如:信息污染、信息滥用、信息安全等。)教师要积极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观念,自觉获取有益的资源。积极引导学生获取有用信息和有益资源,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 [5]

(五)做好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评价。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评价,在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以及课外各项活动中都有所涉及,检测学生的体系更完善、涉及面更广。信息技术教学工具下的教学评价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到一定的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合理的评价,最终将评价结果用于提高整合效果,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六)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中小学要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培训,在信息技术教师的带动下让所有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技术理念、多媒体硬件设配操作能力和学科课程整合能力。对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软件操作、课件制作、卫星资源接收使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等相关知识的全面培训和学习,努力从整体上提高中小学师资队伍的信息化水平。因地制宜的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三、结束语

中小学课程整合要求,教师应具备多种能力与理论知识。以现代教育观念和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作为前提,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教学设计是核心;教学实施是集中体现;还要关注信息技术伦理问题,做有益的课程整合,达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积极、有效、健康的整合。

参考文献

[1]徐艳伟.中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7(9).

[2]赵建功,戴维,张桂荣,崔勇.信息化社会教师现代教学技能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7(9).

[3]季锦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的教师能力培养[J].才智,2008(19)

篇9

教师节前夕,总理在河北调研时所作的《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情真意切地深入分析了办好农村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新思路、新举措。报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农村教育理论,为未来农村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育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去看待。

第一,农村教育事关科学发展大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取决于农业与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有力支撑。“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农业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着力发展好农村教育。要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水平,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对于河南来讲,作为一个人口过亿的农业大省,把农村教育办好了,庞大的人口压力就能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农村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支撑力、抓竞争力。特别是去年以来,河南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持续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其关键在人才,根本出路在教育。必须自觉着眼大局、站位全局、融入全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第二,农村教育事关民生改善大计。总理讲“办好农村教育事业是一项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是农村的希望之路和光明之路。”“两个工程、两条路子”指出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关键所在。发展农村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时代要求。农村教育事关全国8亿多农民的福祉,是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统筹好城乡教育资源,调整好教育资源布局,解决好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等热点难点问题,就能使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创业,使在家务农的农民充满希望;就能更好地顺应民心、体现民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第三,农村教育事关民族复兴大业。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关键在人,在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是与教育直接相关的。日本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是同日本基础教育发达,开发“人的资源”分不开的。重视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得比较快的要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民素质得到很大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教育发展缓慢,农民文化素质与社会发展进步要求不能完全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正常提高,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进而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必须始终把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放在首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这样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充满后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才能早日实现。农村教育是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深入贯彻落实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农村教育是各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坚持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科学规划,完善措施,努力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

第一,切实加大投入,始终保持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投入是支撑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优先安排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上优先保证农村教育,政策优惠上优先考虑农村教育。一方面,要始终保持“勒紧裤腰带办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在义务教育等基本教育领域,扎实履行义务,发挥主导作用,切实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另一方面,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办学,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及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二,不断完善机制,着力加强农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农村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是农村教育的第一资源。促进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师资力量的充实和配置。目前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创建农村教育师资培养机制,一是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把适合教师工作的人才吸引进来,同时严格落实各项优惠措施,创造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使优秀教师能够留下来。近年来,河南加大特岗教师的招聘力度,教师待遇不断提高,进一步充实了农村教学力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要建立经常性培养进修机制,创造条件和机会使教师不断提高素质能力。三是要改进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的内容、标准和办法,以师德表现、教学能力和工作实绩为考核重点,建立教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横向与纵向评价相结合、学生及其家长适当参与评价的新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以新方法、新手段促进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篇10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评估策略;指标体系

2012年1月,美国农村学校与社区信托组织(Rural School and Community Trust)了《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2012)》(Why Rural Matters 2011-2012)报告,通过5个分类指标和25个独立指标,全面描述并分析了美国50个州的农村教育状况。这是自2000年以来,美国农村学校与社区信托组织对外正式公布的第6份评估报告,其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科学的评估方法、先进的评估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评估背景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改进运动是美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尽管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如大规模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资金优先投入政策、农村教师援助项目等,但城乡教育不均衡至今仍是美国教育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自2000年以来,美国农村学校与社区信托组织连续了5份主题为《为何农村事关重大》的评估报告①,结果显示:一方面,随着美国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的经济、环境与人口状况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教育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及影响因素的多元性,政策制定者难以对农村教育状况进行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判断,现有政策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在此背景下,美国农村学校与社区信托组织的第6份农村教育评估报告《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2012)》,在修改完善原有报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首次加入了纵向指标,加大“结果指标”(政策绩效指标和学生学业成就指标)比重,目的是全面描述美国50个州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现状和效果,揭示各州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挑战,帮助决策者更加科学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1]。相对前5份报告,《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2012)》的评估体系更为成熟,研究方法也更为完善。该报告公布后立即引起了美国政府与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也为我们了解美国农村基础教育质量问题的政策绩效和评估策略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分析蓝本。

二、评估策略

(一)指标的改进

《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2012)》报告共包括5个分类指标和25个独立指标。5个分类指标分别是:重要性指标(importance)、学生及家庭多元性指标(student and family diversity)、教育政策成效指标(policy outcomes)、学生学业成绩指标(educational outcomes)、纵向指标(longitudinal gauge)。相对于以往的评估报告,新报告的指标体系有了明显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分类指标方面,新加入了一组发展性指标,即“纵向指标”,并以此替代了先前指标体系中的“贫困度指标”。所谓纵向指标,就是强调相关核心指标的历史发展和变化趋势,如农村学生人数的历史发展趋势以及少数族裔的学生在农村学生人数中所占比例的年度变化趋势等。从促进改善和发展的角度看,对某个指标进行比较时,将以往的成就水平作为参照系,是一种更为合理的做法。加入纵向指标有利于观察各项教育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可以从时间维度上评测教育的发展情况和教育政策的执行效果。

第二,在独立指标方面,加大了结果性指标的比重,增强评估结果对现实问题的驱动力。比如说,在新报告的“教育政策成效指标”分类指标下的独立指标就有一个重要的调整改变,即用“州财政收入发放到地方学校的一美元的衡量指数”替代了之前的“州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距”,减少了用性质单一的描述性指标来衡量政策的成效,而是用一美元的衡量指数将客观困难指标与主观政策成效指标结合起来,综合评价了教育经费政策的绩效。再比如,在“学生学业成绩指标”中,主要变化是,将之前采用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测评的数学、阅读的综合成绩,改为国家教育进步评价项目(NAEP)测评的四年级和八年级的数学、阅读分科成绩。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各州为迎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要求,降低各自的学业标准,从而造成全国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采用NAEP的分科成绩就是为了达到全国统一的学业标准,实现具有一定“学术内涵”的评估标准,以此衡量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此外,《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2012)》针对其他的指标也进行了诸多改进,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2]

(二)指标的计算与排名

1.独立指标的计算与排名

《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2012)》系列调查报告的一大亮点就是利用“权威数据”对所涉及的5个分类指标展开全景扫描。所谓“权威数据”,就是指各种渠道的官方统计数据,如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NCES)、美国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等机构的相关数据。第6份报告对5个分类指标所涉及的25个独立指标,以州为单位进行1~50范围内的全国排名,目的是为了显示在某一个点上各州的农村基础教育状况。以“小型学校占农村公立学校比例”指标的评测排名为例,该指标是为了反映农村学校中学生数低于美国所有学校平均学生数(537人)的学校比例,比例越大,排名越高,说明该州在小型学校问题方面面临的问题就越严重,越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2.分类指标的综合排名

为了将不同类别的各个独立指标的评估结果综合起来,呈现某一类评估指标下各州农村教育的状况,《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2012)》在完成同一类指标的5个独立指标的计算排名后,接着算出此5个独立指标排名的平均数,然后把得到的平均数以升序方式排列,得出各州在同一类指标评估的全国排名,目的是为了将其呈现在某一条线上,如在“农村学生及其家庭的多元性”这一条线上各州农村教育状况。排名越高,说明该州农村教育问题在相应方面面临的困难越大,政策成效就越小,或改善的状况就越差。以“教育重要性”指标为例,该指标的综合排名就是在计算了其涵盖的5个独立指标排名的平均数后得出的结果。如表2所示,综合排名越高的州,表明在农村学生人数,小规模学校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就越大,政策改善的情况就越差,就需要投入更大的努力。[3]

3.教育优先度排名

优先度排名,即将5个分类指标的排名数继续平均,平均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出各州农村基础教育的全国综合排名。目的是为了全方位地呈现在整个面上各州农村教育的状况。排名越高,说明该州的农村教育状况越糟糕,就越需要优先考虑。例如,教育重要性和教育政策绩效,纵向比较3类指标的优先排名,依照程度高低分为“引起注意”“严重”“非常严重”“及其严重”4个程度。《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2012)》在把5个分类指标的综合排名分数平均后,得出最终的教育优先度排名情况,具体如表3所示。[4]

三、评估特点

(一)构建“条件—过程—结果”三位一体的指标体系

如前所述,《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2012)》系列评估报告的完成是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从最初的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来看,报告重点描述的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条件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这样就会造成基于条件和过程指标的评估与基于结果的评估相脱离,削弱了评估结果对于问题改善和政策驱动的力度。《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2012)》在反思之前工作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指标体系的构建,加大了“结果性指标”的比重,将学生学业成绩指标和教育政策绩效指标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构建了“条件性指标—过程性指标—结果性指标”三位一体的指标体系。换言之,农村学校与社区信托组织构建的是一种新的教育评估范式,其结果性指标既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涉及政策制定者能够控制且影响成绩的结构性因素[5]。这种评估体系的优点是:一方面,改善了以往评估报告只停留于简单的“数据汇总”和“信息公开”的层面,促使《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2012)》系列评估成为信息反馈、政策调整的策略和手段;另一方面,通过加大结果性指标的比重,促使教育质量提升问题成为教育评估的主要内容,并使政府对各州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问责成为可能。

(二)形成“点”“线”“面”三维空间的评估模式

农村学校与社区信托基金会的农村教育指标体系不仅包括农村教育自身的指标,还包括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指标,表明了该指标体系设计的全面性[6]。与此相应,《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2012)》在评估策略上形成了一种“点”“线”“面”的模式,即独立性指标排名、分类指标排名、教育优先度排名三维立体的评估方法。具体的实践策略是:首先展示25个独立指标的排名情况,说明各州在不同点上的教育情况;其次呈现5个分类指标的综合排名,反映各州在某一条线上的农村基础教育状况;最后将5个分类指标的排名数继续平均,在整个面上呈现各州农村教育的状况。这样做一方面是能够全方位体现评估对象的趋势和特征,避免传统评估以偏概全的不足;另一方面,能够更加深刻地反映农村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依照各州情况的不同展现问题的具体层面和差异性,帮助相关利益主体清晰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工作的改进及政策的调整都有所裨益。

(三)体现绩效问责和质量改善的评估理念

《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2012)》报告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三维空间的指标来全面反映美国各州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和产出,评估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对于《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2012)》报告的评估,重要的不是提供信息,而是对信息的解释和后续的改进、运用,发挥信息对农村教育测评和改进的双重功能。《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2012)》不仅从以数据信息为基础展现了美国各州农村教育的状况,而且还对相关的各种数据以及不同州所面临的不同情况与挑战进行了详尽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与建议,体现了一种绩效问责的先进评估理念。因为如果评估的结果不能导致相关利益主体后续的改善行动,那么为之投入的时间、金钱和努力都是不值得的[7]。作为政府对农村教育质量问责的一个重要环节,美国农村学校与社区信托组织所体现出的先进的绩效理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注释:

① 即《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00)》《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03)》《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05)》《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07)》《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09)》。

参考文献:

[1][2][3][4]Rural School and Community Trust. Why Rural Matters 2011-12[EB/OL]. http:///wrm2011-12/WRM 2011-12.pdf,201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