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灾害应急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灾害应急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U2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的主要气象灾害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气象灾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气象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9年颁布的《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针对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给出了明晰的指引。为了加强对城市气象灾害的服务,针对城市规划和布局中存在的不合理使城市容易形成城市积水内涝、高温热浪、雷电灾害以及城市特有的“热岛效应 ”、“狭管效应”等气象灾害。
1.1城市内涝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生产活动和特殊地面结构共同作用于大气,使大气边界层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使得“雨岛效应”加剧,城市降水量增大。研究证实,城市及其下风方向“雨岛效应”明显。由于“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易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而高层建筑对气流的强迫抬升作用加剧城市的局地暴雨。加之城市大面积硬化直接导致城市降雨时渗透性不好,阻碍了雨水向地下的渗透,增大了地面径流,也加重了出现城市内涝的机会。城市区域性内涝的加重,引起公路、街道因排水不及造成汽车熄火。交通堵塞,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大的暴雨对城市安全产生威胁,会导致洪水机会增大,加剧了城市的防洪压力。暴雨导致的洪水能冲毁道路、输电线路等设施、中断城市的运输、供水供电等。
1.2雷电灾害
城市在长高,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的电子器件也在不断增多,电脑网络、程控交换机系统及家用电器一天天增多。随着各类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的应用。致使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在逐年上升。而这些电子产品抗干扰能力弱,特别经不起感应雷击。据气象专家介绍,造成雷电灾害的原因有多种,而城市新建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加是导致雷电活动不断加剧的原因。
雷电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其中的大量事故发生在城市。建筑物内的现代化通信、计算机等抗扰能力较弱的现代化设备越来越普及是雷电灾害频繁的客观原因。还有不少高层建筑物的防护设施不完善使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隐患;大量通信网络等设备未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进行防雷设计便投入使用,也容易导致雷电灾害的发生。雷电灾害造成建筑物及大量电子设备被损毁。
1.3雾灾
雾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在“城市“热岛和干岛效应”下,城市上空的云、雾会增加。“干岛效应”使有害气体、烟尘在市区上空累积,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而城市的高楼又抑制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且以人工地物代替自然地表,引发风向、风速的变化或风的生、消。形成严重的城市大气污染加剧了雾灾。雾天能见度极差,易造成交通事故增多。还影响微波及卫星通讯,使其信号锐减,噪音增大。同时雾天空气污染加重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影响。
1.4“狭管效应”带来的灾害
“狭管效应”是城市建设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所谓“狭管效应”就是由于城市高层建筑间距小,大风迎面吹来后无法顺畅通过只能聚集在很小的空间内。狭管效应”在城市特殊环境下会“放大”气象灾害。如城市街道两侧整齐划一的高楼产生的“狭管效应”,会使局地六七级风速时通过高楼之间的瞬间风力可以达到十二级以上。“狭管效应”其威力大小,和一个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间距、建筑物的位置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高层建筑物越多、体积越大、间距越近,出现“狭管效应”的机会越大。城市“峡谷风”是各大城市面临的新问题,有关国际组织早已将其列入大都市面临的20种新的城市灾害中。由于高层建筑布局不合理,空气流动产生城市建筑间的“狭管效应”,会加重城市某些地区的大风危害,吹毁设施、火灾增多、致人伤亡、汽车被砸等事件。
1.5“热岛效应”带来的灾害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下垫面大量人工构筑物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都市中大多是钢筋水泥等构物的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都很高(水泥面上的温度57℃时,柏油马路的温度可达到63℃),且建筑物本身对风具有阻挡或减弱作用,热量更多地以显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空气升温。随着城市绿地的减少,水泥地表对太阳光的吸收率较自然地表高,使城市高温现象越来越突出。加上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各种机动车辆及大楼空调设备所排出的热气更加剧了高温热浪的危害。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对策2.1加强科技研究,提高科技贡献率 气象科学是防御气象灾害的“尖兵”,在防灾、减灾中起着先导作用,加强科学研究,应围绕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应对,组织精干力量对乐清市暴雨、大风、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发生的物理量场特征进行总结,提炼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关键物理量特征指标,对上级气象部门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进行本地化。加快未布点乡镇的自动站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乡镇天气预报业务服务,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关键性天气,不仅要力求报出落时落点、量级范围,还要延长预报时效。 2.2加强预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升城市气象服务能力继续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积极推进水文、国土等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和气象防灾知识普及能力,充分发挥部门协同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提高城市气象服务的敏感性、针对性和主动性。根据气象灾害轻重程度的预测结果,及时完成影像、图标警示信号的制作,迅速气象灾害信息。在城市中心或人流密集区设立电子显示屏,争取最大的信息覆盖面,为防灾减灾争取时间。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站、因特网、咨询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气象预警信息。通过人机交互实现灾害性天气的最终识别和预警,建立基于GIS的省-市-县灾害性天气临近预警联防系统。 2.3完善预案编制,提高社会防灾综合能力 应高度重视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强度增大、频次增多的客观事实,提高城市防汛排水系统的防御标准,加强城区排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城镇一级的各种预案,全面考虑可能发生的气象及衍生灾害,并纳入预案,使得救灾人员和物资第一时间投入应急处置,并有效发挥作用。
预防和减轻城市气象灾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需要一个强大的公共防灾、救灾体系,体系建设应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以人为本为原则。
2.4改善城市生态气候,重视气候资源保护 改善城市生态气候是防御城市气象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程度的空气污染都与大气中的空气流动、温度、降水等气象条件有关。日照在城市总体布局中也有重要作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要考虑日照的年、季、日变化规律。城市绿化对净化大气、改善市区生态气候有重要作用,可起到降温、增湿、降低风速和减少噪音的作用。 建设生态城市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气象灾害,还可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气象局应抽调精干力量,研究建立城市气候模型,将气候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使城市和建筑物与城市气候相适应,作出最优化的建筑设计,创造出适宜居住的城市生态环境。
3结束语
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造成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城市环境、资源和灾害问题突出。面对快速持续的城市发展趋势及带来的严重问题,需要极大地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提高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服务系统建设。城市公共气象服务义无反顾地履行着它的职能,诊断城市气象灾害病症,排查城市气象风险,力求让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更强、城市公众气象服务更精。
参考文献:
[1] 董旭光,王栋成.济南城市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C].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2005. [2] 胡晓梅,钟琦.城市气象灾害监测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17-18.
篇2
关键词:地震灾害;次生灾害;预防措施;对策
Abstract: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will produce a lot of seismic secondary disasters, such as flood, fire, building collapses, hazardous and harmful gas leakage, especially in the city, the school, hospital, office, shopping malls, business and other important places with dense population, if not timely preventive measures, induced secondary disasters will be more, danger will be stronger. This article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secondary disaster of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and researched, and strive to promote the cause of reducing city secondary disaster of earthquake.
Key words: earthquake disaster; disaster; prevention measures;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U457+.5文献标识码:A
1.防止地震火灾。
1.1使用火具设施、器械等的安全化。
现代大城市内使用着大量的火具设施设备,从国内外历史地震灾害状况分析,地震时火具设施设备起火的危险性是极高的,为此,在城市应基于防火的有关条例与规定,大力普及带有抗震安全装置的石油天然气燃烧机、火具设施设备周围留有标准安全距离、消防用灭火装置的成品油天然气等各种配置安全措施。同时,为保证火具的使用功能,要建立完善的火具设施设备使用的检查、维修、鉴定等安检制度。
防止电气器具等起火。作为地震时住宅等电气器具及配线的安全对策,应开发研制应用带有感震机能的分电盘和带有感震机能的万能插口。
1.2危险物品设施等的安全对策
1.2.1液化石油天然气消防设施。
首先对经营销售者进行必要的科学指导,并制定相关制度,以确保其安全;其次,根据有关规定,加强对液化石油天然气设施设备的抗震维修加固,如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最大限度地阻止容器转倒和配管破损,防止液化石油气泄漏引发二次灾害。
1.2.2火药类储存。
火药类危险物品在地震时由于受冲击摇晃和地震等引发灾害的危险性是极高的。因此,负有贮藏火药危险物品义务的部门,应严格按照危险物品条例或有关规定,在技术上严加管理;火药类危险物品的所有者、管理者应定期对其贮存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做好对物品的检验及现场安全检查。
1.2.3石油等危险物。
地震发生时不仅仅易起火成为火源,而且还是引起火灾蔓延扩大的主要因素。对此贮存设施设备要加强其构造的抗震设防,完善各项检查制度。
1.2.4化学药品。
在阪神等大地震灾害中出现过化学药品等转倒、倾翻泄出造成火灾的事例。对生产、存放、使用化学药品的部门,如学校、医院、科研所,对其贮藏设备和化学药品要进行定期检查,采取防止倾倒漏出的具体措施,制定具体的不同药品类的安全防护措施。
1.3加强指导居民的防火对策
为彻底防止地震时家庭火灾的发生,要加强对城市每一个居民的防火知识和防火技术方法教育,定期进行应急演练,让居民学会使用各种消防器具。做好自防自救。
1.4建设和完善消防水利工程,防止火灾蔓延扩大
目前,为防止地震发生时火灾蔓延,必须加强消防水利工程的规划与建设,城市应分等级分区域建设消防水利工程。对原有的水利工程机能进行维修加固,同时对重要地区建设防火水槽,对社区、街道和居民集中区也设地下水槽、抽水机井等,尤其是消防水力不足地区、人口密集的住宅地区应加强防火水槽、雨水贮藏和水上公园等水源建设,以便应急情况下备用。
对于沿海、沿河沿江等城市具有巨大水利资源的区域,应大力建设引入城市内或周围的净水场、供水场、贮水池、上下水处理等设施,确保消防用水安全。
2、防止悬崖、峭壁、组合墙体等发生破坏的安全化措施
2.1陡倾斜地的安全化。
陡倾斜地在地震发生时最易发生崩塌、下滑等破坏现象,而且对人和物造成的伤害也极其严重。因此,对陡峭倾斜地区的防止崩塌对策中最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危险性分析、评估鉴定,视其危险性和紧迫性,决定移民或进行有效的加固措施。
2.2悬崖、峭壁的安全化。
一般地讲,在悬崖峭壁附近建设建筑物都是比较危险的,尤其是处在地震危险性评估情况高的地区内更为危险。最佳对策是远离悬崖峭壁。如原因特殊,应请有关灾害预防专家进行指导,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建设安全。
2.3组合墙体的安全化。
城市市区重要街道,尤其是作避难通道和学生上学路两边的组合墙体、护墙,应在抗震评估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维修加固措施;新建的墙体,应在基础、配筋、柱桩等方面严格按照建筑物抗震设防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3、防止窗玻璃和广告物等落下物伤人的安全对策。
在国内外的地震灾害实例中已经证明,有许多窗玻璃、户外广告物、屋上突出物等在地震灾害发生时而被动摇晃落下伤人的情况。因此,在地震危险区内的城乡建筑物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应对窗玻璃、屋内外广告物的设置、稳定性、牢固性、安全性进行评估分析,并加强维护管理。
4、防止危险物灾害对策。
4.1对高压气体设施等的安全对策。
大城市内为数众多的高压气体经营者和高压气体设施分布在城市各个街道、社区。高压气体一方面具有城市生活的方便性;另一方面,具有潜在的有毒性、可燃性、爆炸性等危险,在地震灾害发生时更易引起次生灾害的发生。因此,对于城市内的高压气体设施要给予合理安全的规划和布置,以便满足市民的需要,方便市民;对其设施要依法按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防、抗震设计、抗震鉴定及抗震维修加固。对高压气体设施所需的防火应急物资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以备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应急抢险使用或调用。对其组织者、管理者、经营者,要加强培养、教育和训练等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其应急管护能力。
4.2对剧毒物品及其储藏保管设施的安全对策。
对剧毒物品及其储藏保管设施除进行抗震鉴定、抗震维修加固外,为防患于未然,还要建立严格的检查、培训和事故发生时应急措施、定期举办防火演练等活动。对使用剧毒物品的部门如教育部门、科研部门、化学实验室等药品保管部门及其场所,要建立完善相应的安全检查制度,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保证地震时容器、棚架等不翻倒、不散落,减少事故的隐患。
4.3水源设施的维修加固。
水源设施一定要进行抗震维修加固,以免在地震灾害发生时水源设施被破坏而造成水患和水灾。同时,消毒用的液化盐素(CI)要加强管理,避免洩漏引发的二次灾害,最好用其它安全性高、易处理的消毒剂及其设备代替它。
4.4放射性作用设施的安全对策。
放射性同位素(RI)的使用、销售、废弃处理的部门如城市医院、卫生等部门要对所属RI保管容器可能出现破损事故的处理、测定可能泄露的放射性、设定危险性、进入管道等进行强化管理体制,并有相应的应急措施。
4.5危险物品等运送的安全对策。
2000年新疆乌鲁木齐从市区运送危险物品到郊区处理,运送过程中由于颠簸摇晃而起火泄漏,引发一场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运送石油类、高压气体多是应用罐车、卡车、铁道、轮船海上运输,应特别注意安全,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防止转倒、翻落;要有明显的警示标识,要备齐备足消防器材器具等防灾物资。同时,还应完善危险物品在运输过程中装卸及地震时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和应急机制等。
篇3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1月中下旬,四川东部、重庆大部、贵州大部、广西大部、湖南西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安徽、江苏、新疆北部、东北北部降水偏多。四川、重庆、湖南和贵州四省(市)的部分地区仍有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及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地区通报,做好应对最坏可能的准备。国务院应急办发出预警通知,对有关工作作了总体部署。为切实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防范应对雨雪冰冻以及暴风雪等灾害工作,现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强防范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工作,认真总结和吸取去年有关应对防范工作的经验教训,针对今年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应对各项工作。
二、做好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保障工作。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企业要加强对管网设施的巡查检修,及时排除故障隐患,确保管网设施安全正常运行;要提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管网设施在受冻和融冰过程中受损;要做好有关设施设备及其零(配)件的储备和调配,一旦发生故障及冻裂泄漏事故,要迅速组织抢修,防止出现大范围、长时间停供现象。饮用水水源为地表水的城市,要注意水源保护,加强源水水质监测,防止雪化后水源受污水或有机污染物的污染,供水企业要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消毒药品,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各地要加强对城市供水源水水质、供气气源、供热用煤等情况的指导和监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城市自来水、燃气、热力的供应,确保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三、严密防范次生衍生事故和灾害。各地要加强对恶劣天气下重点行业和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指导和督促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在建工程施工单位要对工地现场及农民工集中居住区采取有效的保暖、防冻、防滑等措施,一旦遇有暴风雪等恶劣天气,应立即停止室外作业。房屋管理部门和物业单位要督促房屋的产权人、使用人和管理单位提前做好危房排查和加固工作,及时清扫大跨度轻型屋盖积雪,防止发生垮塌事故。各地市容环卫部门要做好除(融)雪(冰)机械、药剂的储备调配工作,及时清扫和处置城市道路桥梁上的积雪和覆冰;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维修单位要加强对桥梁结构受损情况的检查,及时做好应急加固、抢修工作,保障安全畅通。城市园林及风景名胜区管理单位要加强对景区内道路和有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及时提示和劝阻游人不要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冒险出游,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篇4
关键词:地震;疏散;博乐
中图分类号:P315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范畴,应急避难疏散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科学的应急避难疏散规划能够在灾难来临之际减少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场地,经过科学的规划与建设,带有一定功能设施,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保障及救援、指挥的场所;城市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包括救灾通道和疏散通道,救灾通道是灾害发生时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的主要路线,避震疏散路线是确定将灾区人员从受灾地点转移到达安全地带的路经。
2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2.1应急避难区域划分
2.1.1疏散分区
划分疏散分区的根本目的是引导灾民在一定范围内合理避难,并建立在区域统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人口及避难用地资源的分布情况而确定的,并适当考虑城市主要干道的位置及穿城而过的河流对疏散分区的影响,共划分为5个疏散分区,为便于各街道办统一组织协调,划分既考虑了行政界线,又考虑了城市不同功能区的需求。
2.1.2疏散单元
疏散单元是进行应急疏散组织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应急中转场地面积控制的基本单元。疏散单元的划分应充分依据以下原则:①应结合现状社区的分布,保持现状各社区的完整性;②不跨越城市的主要道路;③充分考虑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④规模适中;⑤考虑穿城铁路、河流。
2.2应急避难场所总体布局
2.2.1布局原则
避震疏散场地分紧急避震疏散场地、固定避震疏散场地和防灾据点。应急避难场所的确定首先要在基础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现状可用作应急避难场所的用地资源情况,如现状可利用的公园、街头绿地、体育场、广场、操场等,然后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相关的专项规划确定规划可用作应急避难场所的用地资源情况,再分析总量能否满足疏散人口的避难要求,如果用地资源较为充裕,则择优利用,如果用地资源较为紧张,则要充分考虑规划区周边附近的可利用资源。
2.2.2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布局
固定避震疏散场所是供灾民较长时间避震避震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重要场所,博乐市城区最终规划确定固定应急避难场所20处,人均占地3.5m2,在《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其他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室外)规划纲要》中,固定型避难场所用地指标2―3m2人进行控制。表1 固定避震疏散场地要求一览表
项目 技术评价指标 备注
类型 面积较大、人员容置较多的公园、广场、操场、体育场、停车场、空地等。是供灾民较长时间避震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重要场所。 大多数是地震灾害发生后用作中长期避灾的场所。
交通设施 道路不小于15米,有多个进出口。而且,人员进出口与车辆进出口尽可能分开。 可以利用交通工具进出和保证物资运输。
救灾道路要求 应具备不小于15米宽度的道路,保证救灾需要。 保证有效净宽容许消防和救灾车辆的顺畅进出。
服务范围 服务半径2~3公里,步行约1小时之内可以到达。 考虑避灾人员的承受能力和人员的流动需要。
规模 宜选择短边250米以上、有效利用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的地域。 可以利用较大面积进行物资运送、储存以及满足联络、医疗、救援的需要。
避灾面积要求 一般不小于2平方米/人。 满足避灾人员一定的生活活动空间需求。
防火带 与周围易燃建筑物或其它可能发生的火源之间设置30~120米的防火隔离带或防火树林带。 考虑潜在火灾的影响规模。应当有水流、水池、湖泊和确保水源的消防拴。临时建筑物和帐篷之间留有防火和消防通道。严格控制避震疏散场所内的火源。防火树林带设喷洒水的装置。
基础设施要求 用水、排污、供电照明设施以及卫生设施,设置灾民栖身场所、生活必需品与药品储备库、消防设施、应急通信设施与广播设施、临时发电与照明设备、医疗设施以及畅通的交通环境等。 满足避灾人员的长期生活需求,发挥避灾场所的救援功能,满足各种防灾要求。避震疏散场所内的栖身场所能够防寒、防风、防雨雪,并具备最基本的生活空间,通常以家庭为单元居住。物资储备库应当确保避震疏散场所内居民3天或更长时间的饮用水、食品和其它生活必需品以及适量的衣物、药品等。
其它 土地坡度不大于30。
与发震断层距离大于15米。
无具危险性的次生灾害源。 考虑其他防灾要求。
2.2.3紧急应急避难场所布局
紧急避震疏散场地规划要求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包括各单位、小区内的公共绿地、街头绿地等。其主要功能是供居民临时避震疏散,也是居民转移到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过渡性场所,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1m2。
表2 紧急避震疏散场地要求一览表
项目 技术评价指标 备注
类型 城市居民住宅附近的小公园、小广场、专业绿地以及抗震能力强的公共设施等。 大多数是地震灾害发生后3分钟~5小时用作紧急避灾的临时场所。
交通设施 道路不小于5米。有多个进出口,便于人员与车辆进出。 考虑到城市的部分地区房屋密集,若房屋倒塌破坏,应扣除瓦砾堆积物的影响。
救灾道路要求 应具备不小于8米宽度的道路。 应保证有效净宽容许消防和救灾车辆的进出。
服务范围 服务半径500米,步行10min内可到达。 考虑避灾人员的承受能力和人员的流动需要。
规模 不小于1000平方米。 考虑不少于500人。
避灾面积要求 不小于1平方米/人。 保证避灾人员一定的活动空间。
防火带 一般不小于10米。 考虑潜在火灾的影响规模。
基础设施要求 临时用水、排污、供电照明设施以及临时厕所 满足避灾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和防火要求。居民住宅区和各单位内的道路以及居民住宅区内的小花园、小游园和专业绿地应安装照明设备,小花园和绿地应设洒水设施,并按《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14-87)规划建设公共厕所。
其它 土地坡度不大于30;与发震断层距离大于15米;无具危险性的次生灾害源。 考虑其他防灾要求。
3 应急疏散规划
3.1救灾道路规划
城市救灾通道,是灾害发生时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也是城市自身救灾的主要路线。与城市出入口、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相连的救灾主干道有效宽度不宜低于15m。对于救灾主干道两侧建筑倒塌后的废墟的宽度按建筑高度的2/3计算,对于救灾主干道两侧建筑倒塌后的废墟的宽度按建筑高度的1/2计算,博乐市共规划4条不同方向的救灾主干道,分别与省道及周边县市道路相连。救灾次干道有效宽度不宜低于10m。
3.2疏散道路规划
根据人口的分布,道路在城市路网中的功能,以及道路在城市应急疏散中担负的主要职能,分别确定应急供应干道、疏散主干道、疏散次干道。应急供应干道除满足救灾物资运送的基本功能外,还承担着区内部分疏散的任务,因此道路设计建设应能确保震后15m以上的汽运通道宽度。疏散主干道和疏散次干道能分别确保震后15m以上和7m以上的汽运通道宽度。重点加强防灾供应干道和疏散主干道两侧建筑物的高度、退让道路红线距离控制。充分考虑建筑物倒塌“影响”范围,经相关部门研究,建筑物倒塌“影响”范围一般为“10+H2m”,其中H为建筑高度,确保影响范围之外留出标准的汽运通道宽度。
4 应急疏散标识规划
应急疏散标识规划是整个城市地震应急疏散规划的细节体现,为将来的规划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应急疏散标识的设置对于应急疏散的全过程影响巨大,尤其是道路沿线和道路交叉口处的标识更是直接影响着疏散的距离、时间,疏散过程的秩序性和疏散人群的心理,而一些人流汇集重要的道路交叉口处,更需要规划加以明确。规划充分考虑应急避难场所的路线可达指示,对重要道路交叉口进行重点控制和引导,设置方向指示标识,使疏散人流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指定的应急避难场所。
5 应急设施规划
从通讯设施、供电设施、供水设施、消防设施、医疗设施、供应设施等6个方面进行规划,具体可分为2个层面:一是从城市宏观系统层面进行应急设施统筹;二是从避难场所内部微观系统对应急设施进行规定,以城市宏观系统层面统筹为主。城市宏观系统指城市整体的应急设施系统,除了基本的市政基础设施外,还包括消防系统、医疗救助系统、供应系统。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站、大型的商场、超市、粮库等都属于具体而重要的城市宏观应急设施。避难场所内部微观系统指避难场所内部配置的应急设施,包括应急通讯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消防设施、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等。博乐市食品最少贮备量为2200吨(贮备天数按10天计),博乐市城区现有粮食库的库容能够满足需要。
6 实施措施和建议
6.1实施措施
⑴本专项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做到规划实施与公园、广场及各类绿地、中小学的规划设计相结合;与博乐市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相结合;与数字化城市的建设相结合。并结合公园、广场、操场改造建设,完善功能,同步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⑵建立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图纸联合审查制度,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图纸审查时应当有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⑶加强对地震应急疏散规划的宣传,通过设置应急疏散标识,开展防灾公园(广场)命名,编制应急疏散手册等多种方式,对地震应急疏散规划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让群众熟悉避难场所的位置和疏散路线。
⑷落实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维护专项经费,市政府应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避难场所建设和维护。
⑸制定完善社区应急疏散预案,适时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各系统配合能力和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7 结语
灾害使我们警醒:发展不是全部,可持续、安全的发展才是城市追求的和谐境界。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道路的规划建设是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极为有效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多灾害综合预防和处理工作,建设安全城市,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博乐市抗震防灾规划(2010―2025年)》.
篇5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应急后备预案 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U984.19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全国主要城市都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群体大、运行压力大、技术高、可靠性期望较高,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或应急运营处理不当,社会影响巨大,且现阶段,高水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人才缺口较大。因此必须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类型和原因,研究轨道交通各系统的应急后备运营方案,并完善设计、建造、响应、联动等方案,并采用预防,预案,联动等综合手段,力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正常、高效、优质”的服务质量目标。
1 突发事件类型及原因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100年内所发生的170起轨道交通运营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后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应急事件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自然灾害类:泛指天灾、地质灾害、恶劣气候等。主要表现形式及症状有:振动、断层、滑坡、塌陷、沉降、雷暴、台风、暴雪、大雾、洪水、冰冻、高温等。(2)恐怖事件及战争:主要是战争、恐怖袭击、恶意破坏等活动。主要表现形式及症状有:恶意破坏、毒气、爆炸、劫持、人身伤害等。(3)设备系统故障:指认为或设备系统可靠性等,主要表现形式有断电、荷载变化、侵限、误操作、干扰、失控、老化、稳定性降低、乱码等。(4)临时性情况:主要是指社会活动等其他因素带来的临时性情况,主要表现形式有: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旅游旺季、节日等引起的大客流、乘客跳轨或误入轨行区、火灾等。
虽然进行了分类,但是有些应急事件会引发出其他附带的应急事件,比如冰雪天气除了轨道交通除了要应对冰雪之外;设备可靠性也会降低,可能出现设备故障。因此现实中应急事件会发生多种类型并发或相互触发的情况。结合所收集的城市轨道应急事件数据,发现因设备故障引起的事故频发衍生现象最为严重,共95件,占总数的57%;临时情况次之,达到了41件,占总数的24%,以跳轨或误入轨道居多;恐怖事件、自然灾害分别发生21起、11起,分别占总数的12%,6%,如表1、图1所示。
2 突发事件的主要应急后备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的突发事件应急后备措施应当目的明确,优先保证基本运营服务和安全,在能够保证运营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以人为本,兼顾效率及服务质量。应当达到预防及时准确、处理稳定成熟、预案简单有效、联动迅速高效的效果。
2.1 自然灾害类主要应急后备处理措施
对于自然灾害,由于难以从源头消除,只能尽量准确地预警以及采取相关有效措施来规避相关影响。对于预警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共享的预警系统,通过联动机制为轨道交通提供相关的预警服务,如地震监测预报、气象监测预报、不良地质监测预报、水位采样等。与此同时,除了社会共享的预警系统以外,轨道交通系统内部也应当有专项的预警系统,如对隧道及路基沉降进行监测预警,室外的相关系统设备进行状态监测,水泵水位监测等。这样通过内外预警结合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小自然灾害对地铁运营的直接影响。此外,还要充分评估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的设备系统故障以及临时性大客流等情况。近期极端天气较多,城市大面积排水内涝也成为城市轨道需要重视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排涝应当堵截和疏通相结合。在冬天极寒条件下,应当重点排查接触网结冰和道岔融雪是否完善,高架车站应排查是否有雨雪飘入站内通道,预防乘客及工作人员滑倒摔伤。夏天,应重点防范台风、热浪等极端气候,空调温度调节应及时,高架车站的雨棚及室外附属物应当排查加固。并准备好相应物资。此外在后续工程中,应当充分反思优化设计,如车辆段选址的标高,高架站应采用适当封闭结构,雨棚室外附属物应采用成熟稳固的工艺,排水设计标准应当适当提高,出入口应适当高出地面,并且加盖等。
2.2 恐怖事件的主要应急后备处理措施
恐怖事件的发生也是轨道交通运营部门不可预见的,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来减小此类事件发生的概率。目前一线城市均举办过国际性大型展览会或运动会,在轨道交通也均配备了安检安防系统,效果良好,并且现在建设部也已经发文建城[2010]94号“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防设施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配置安检安防设备。通过必要的安检程序,可以有效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几率。此外,配置城市轨道交通专门的消防和公安部门,并进驻相关车站,可以有效提高相关恐怖事件的处理能力。此类事件应急处理,必须充分重视疏散和通风排烟,尤其是电扶梯、屏蔽门、自动售检票闸机这些设备系统需要状态良好,建议此类设备在车站控制室内具有应急后备控制功能。此外运营人员要做好人员疏导和应急指挥工作。并配合公安、消防等其他部门抢险救灾工作。
2.3 设备系统故障的主要应急后备处理措施
由于设备系统故障主要为轨道交通内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可控的。从最开始工程设计上,应当充分考虑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对于系统的应急后备模式,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强调后备模式的功能,要求后备模式功能尽可能接近正常运营;另一种观点是过分强调后备模式功能是对系统正常模式稳定运行补充的表现。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的建造和设计应当兼顾这两种观点。重要系统应当采用冗余、热备、环网、分布式、集群、异地灾备等结构,尽量提高系统可靠性。并且设计原则应当采取故障导向安全原则,防止误操作原则,逻辑锁闭原则。最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容错性和安全性。
除此以外,对于设备的维护维修,应当采用“状态修”的理念,最大程度上减小设备系统故障对实际运营的影响。
重要的系统设备应当具有后备运行模式:如信号系统的后备模式,除正常CBTC模式以外,还需具备站间联锁、点式ATP以及点式ATO功能。供电除正常情况外还需要具有UPS及EPS。此外,对于一些设备还需要有现场手操,硬线后备控制等功能。控制中心也具有异地后备控制中心功能等。在此类设备系统故障,处理,传统一线城市地铁运营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可充分借鉴运用。
现在一些城市的轨道交通出现了跨江长大区间,对于跨江隧道长大区间内的列车及其他设备故障抢险,需要进行相关专题研究。此外,由于轨道交通很多设备为委外维修,因此当设备系统出现故障时,应能保证设备厂家能够第一时间到现场响应排查故障。并且联合轨道交通运营部门调度、值班、维修、客服人员一起进行相关的作业预案处理。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若设备系统长期稳定运行,运营人员也会对自动化设备有较大的依赖,因此应当定期进行设备系统瘫痪下的人工作业运营。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技能及职业素养。
2.4 临时性情况的应急后备处理措施
对于临时性大客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设计、运营方应充分考虑评估可能发生的各种工况,做好相关设计预留和运营措施、预案的建立。如节假日和相关大型社会活动,可以通过相关预警情况,进行相关客流的评估,增加发车密度或者采取相关的限流措施等。并每年通过必要的实际演戏演练,来培养处理这类临时性情况的应急后备能力,逐步把这种“临时性”转变成为“常态性”。
3 城市轨道交通处理突发性事件应急后备措施的合理化建议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水平距离国外先进运营水平尚存在一些差距,尤其是新兴城市,运营经验少。但从之前的事故分析来看,突发事件处理中掌握的信息越多,联动功能越丰富,那么处理和预防效果较好,因此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应大力推广集成系统和信息交互系统:如综合监控系统,综合维修管理系统,综合培训系统等。
另外,地铁公司应当和城市应急救灾、气象、预警、公安、消防、交管、电力等部门进行相关联动协同工作。并且平时进行相关的协同演练和培训工作。最大程度上,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联合应急后备处理能力。
最后,建议每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立起专门的应急指挥中心,可以进行网络化协调操作,创建专门的应急后备处理数据库,并定期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和评估,进行相关的仿真与模拟演练,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评估处置方法和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锐.谈ATS系统备用模式.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0(3).
[2] 居理.移动闭塞后备系统的应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
篇6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保障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经济社会影响,制订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为主,实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有效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统一领导,对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实施分级管理、属地负责;密切协作,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职责,强化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应急合力;规范有序,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运转协调,发挥最大防灾减灾效益。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1.4适用范围
1.4.1市行政区域气象灾害或其次生、衍生灾害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1.4.2气象灾害虽未发生在市行政区域,但省、市相关
应急指挥机构、事发地市(市、区)应急处置机构需要我市提供相关协助、保障。
1.4.3本预案中的重大气象灾害,指由于台风、暴雨(雪)、寒潮、霜冻、低温、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霾等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涉及公共安全的气象灾害。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市、乡(镇、街道)、村(居)分级设立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
2.1市气象灾害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由主管副市长担任总指挥,市政府主管副主任、市气象局局长担任副总指挥。市气象局、市应急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牧局、市林业局、市卫生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广播电视台、市人防办、市安监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商务局、市供销总社、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市电力局、市各保险公司的有关负责同志为成员。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气象局局长担任。
2.2市气象灾害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2.2.1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职责
指挥部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级以上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下,领导、组织全市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全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制;制订全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案,并监督实施;在发生重大气象灾害时,负责指挥、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决定启动和终止实施应急响应,以及其他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处置重大事项。
2.2.2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负责执行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调度指令,贯彻落实指挥部工作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协调处理气象灾害应急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组织有关部门会商灾害发生发展趋势;收集、调查和评估气象灾情;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预案;管理气象应急物资和装备仪器;建设和完善气象信息监测预警体系。
2.2.3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制订、完善与本预案配套的应急处置预案;根据职责与分工组织实施本部门、本单位的气象灾害应对、防范工作。
2.3乡(镇、街道)、村(居)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乡(镇、街道)、村(居)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在上级指挥部和本级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和指挥本地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指挥机构的构成、职责与分工参照本预案执行。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监测、预报与报告
3.1.1市气象局负责管理并承担市域内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收集、预报预警等工作。对可能发生重大气象灾害时,气象局将监测、预报信息报送市政府。
3.1.2发生较大级别以上气象灾害事件后,知情单位和个人应及时通过气象灾害报告电话等多种途径报告有关信息。报告内容主要是报告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报告时间、气象灾害种类和特征、发展趋势、发生时间、地点和范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3.1.3建立以乡(镇、街道)、村(居)为基础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
和风险区划工作,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3.2预警预防行动
市气象局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信号,将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情况报市政府和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达到预警级别的,向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通报并提出处置建议,由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是否启动相应预案。对可能达到重大、特别重大预警级别的,事发地乡(镇、街道)、村(居)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应及时报告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由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并在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下,提出预警措施和应对方案。
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应急准备工作。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需要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及时将准备情况报市政府。
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按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防御指南,积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
3.3预警支持系统
3.3.1市气象局应建立和完善以灾害性天气监测、气象预报
分析处理、气象信息传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加工处理为主体的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保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建立和完善以灾害性天气监测、气象预报分析处理、气象信息传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加工处理为主体的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在国家气象监测网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建设气象灾害加密监测站和应急移动气象灾害监测系统。
建立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收集、评估系统,为市政府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同时将人民防空警报系统作为城区灾情警报的重要手段之一,实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权威、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渠道,完善我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综合体系。
3.3.2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统一部署,建立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本部门气象灾害紧急处置信息系统。
3.4预警级别与
按照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紧急程度,气象灾害预警级别分为一般(IV级、蓝色)、较大(III级、黄色)、重大(II级、橙色)和特别重大(I级、红色)四级。
一般(IV级、蓝色)预警,由市气象局向社会;较大(III级、黄色)预警,由市气象台向社会;重大(II级、橙色)和特别重大(I级、红色)预警,由省气象台。
4应急响应
4.1应急响应级别
按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严重性和影响程度、范围以及气象灾害预警级别,气象灾害应急启动级别设定为IV级、III级、II级、I级四个响应等级。
4.1.1四级响应(蓝色)。当达到IV级气象灾害预警时,由市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向上级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发生或可能发生地的乡镇应急指挥部也要迅速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4.1.2三级响应(黄色)。当达到III级气象灾害预警时,由市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向省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4.1.3二级响应(橙色)。当达到II级气象灾害预警时,由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4.1.4一级响应(红色)。当达到I级气象灾害预警时,由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由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向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请求启动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4.2应急响应启动
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对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进行研判,并及时向市政府应急主管机构报告。必要时,由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会商,及时向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通报并提出处置建议,经授权后响应、解除响应或更改响应级别的命令。
当发生气象灾害没有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损失和影响时,根据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影响在综合评估基础上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4.3应急响应行动
当启动应急响应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进入相应应急响应状态,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按照各自职责和预案采取相应措施和行动。
4.3.1台风、大风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台风、大风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及时提供指定区域相关气象因子变化情况。
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采取措施,巡查、加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督促有关单位加固门窗、围板、棚架、临时建筑物等,必要
时可强行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露天广告牌等设施。
交通运输、农业等部门督促指导水库渔民加固有关设施,督促所有船舶到安全场所避风,防止船只走锚造成碰撞和搁浅;督促运营单位暂停运营、妥善安置滞留旅客。
教育部门根据防御措施建议,通知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停课准备;避免在突发大风时段上学放学。
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部门通知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单位做好防风准备,必要时采取停止作业措施,安排人员到安全避风场所避风。
电力部门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除危险、排查故障。
农业部门根据不同风力情况发出预警通知,指导农业生产单位、农户和畜牧水产养殖户采取防风措施,减轻灾害损失;农业、林业部门密切关注大风等高火险天气形势,会同气象部门做好森林草原火险预报预警,指导开展火灾扑救工作。
各单位加强本责任区内检查,尽量避免或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居民委员会、村镇、小区、物业等单位及时通知居民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灾害发生后,民政、气象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并及时向市政府应急主管机构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4.3.2暴雨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暴雨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及时提供指定区域相关气象因子变化情况。
水务部门组织开展洪水调度、堤防水库工程巡护查险、防汛抢险及灾害救助工作;会同当地政府组织转移危险地带以及居住在危房内的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险。
国土资源部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会商,确定地质灾害等级,及时地质灾害等级预报;会同当地政府组织转移危险地带以及居住在危房内的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险。
安监部门组织开展尾矿库坝体巡护查险、防汛抢险及灾害救助工作;会同当地政府组织转移危险地带以及居住在危房内的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险。
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教育部门根据防御措施建议,通知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停课准备。
电力部门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除危险、排查故障。
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
农业部门针对农业生产做好监测、预警,落实防御措施,组织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
施工单位必要时暂停在危险地带的户外作业。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灾害发生后,民政、水务、气象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并及时向市政府应急主管机构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4.3.3暴雪、低温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低温预报和暴雪、道路结冰等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及时
提供指定区域相关气象因子变化情况。
发展改革部门密切关注煤、电、油、气等要素供应情况,及时做好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和运输协调工作。
教育部门根据预防措施建议,通知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停课准备。
公安部门加强交通秩序维护,注意指挥、疏导行驶车辆;必要时,关闭易发生交通事故的结冰路段。
电力部门注意电力调配及相关措施落实,加强电力设备巡查、养护,及时排查电力故障;做好电力设施设备覆冰应急处置工作。
交通运输部门提醒道路行驶车辆采取防冻、防滑措施,提醒高速公路、高架道路行驶车辆减速慢行;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积雪情况,及时组织力量或采取措施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务等部门做好供水系统等的防冻措施。
卫生部门采取措施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正常开展,并组织做好伤员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病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加强危房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动员或组织撤离可能因雪压倒塌的房屋内人员。
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并为受灾群众和公路、铁路等滞留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农业部门组织对农作物、畜牧业、水产养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灾害发生后,民政、气象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并及时向市政府应急主管机构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4.3.4寒潮、霜冻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寒潮、霜冻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了解寒潮、霜冻影响,
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民政部门采取防寒救助措施,开放避寒场所;实施应急防寒保障,特别对贫困户、流浪人员等应采取紧急防寒防冻应对措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林业等部门对树木、花卉等采取防寒措施。
农业、林业部门指导果农、菜农和畜牧水产养殖户采取一定的防寒和防风措施,做好牲畜、家禽和水生动物的防寒保暖工作。
卫生部门采取措施,加强低温寒潮相关疾病防御知识宣传教育,并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4.3.5沙尘暴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沙尘暴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了解沙尘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农业部门指导农牧业生产自救,采取应急措施帮助受沙尘影响的灾区恢复农牧业生产。
环境保护部门加强对沙尘暴发生时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为灾害应急提供服务。
交通运输、铁路部门采取应急措施,保证沙尘暴天气状况下的运输安全。
民政部门采取应急措施,做好救灾人员和物资准备。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4.3.5高温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高温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了解高温影响,进行综合分析
和评估工作。
电力部门注意高温期间的电力调配及相关措施落实,保证居民和重要电力用户用电,依据电力部门制定的有序用电方案,必要时执行拉闸限电措施;加强电力设备巡查、养护,及时排查电力故障。
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务等部门做好用水安排,协调上游水源,保证群众生活生产用水。
建筑、户外施工单位做好户外和高温作业人员的防暑工作,必要时调整作息时间,或采取停止作业措施。
公安部门做好交通安全管理,提醒车辆减速,防止因高温产生爆胎等事故。
卫生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高温中暑事件。
农业、林业部门指导紧急预防高温对农、林、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4.3.7干旱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干旱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了解干旱影响,进行综合分析;适时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减轻干旱影响。
农业、林业部门指导农牧户、林业生产单位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加强监控,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准备工作。
水务部门加强旱情、墒情监测分析,合理调度水源,组织实施抗旱减灾等方面的工作。
卫生部门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旱灾导致的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所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民政部门采取应急措施,做好救灾人员和物资准备,并负责因旱缺水缺粮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民政、水务、气象等部门做好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并及时向本级政府应急管理主管机构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4.3.8雷电、冰雹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雷电、冰雹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灾害发生后,有关防雷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做好雷击灾情的应急处置、分析评估工作,并为其他部门处置雷电灾害提供技术指导。
安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提醒、督促施工单位必要时暂停户外作业。
电力部门加强电力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营监控,及时排除危险、排查故障。
农业部门针对农业生产做好监测预警,落实防御措施,组织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
各单位加强责任范围内检查,停止集体露天活动;居民委员会、村镇、小区、物业等单位提醒居民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和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减少使用电器。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民政、安监、气象等部门做好灾情调查、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并及时向本级政府应急管理主管机构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4.3.9大雾、霾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大雾和霾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措施建议,适时增加预报密度;了解大雾、霾的影响,进
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电力部门加强电网运营监控,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发生设备污闪故障,及时消除和减轻因设备污闪造成的影响。
公安部门加强对车辆的指挥和疏导,维持道路交通秩序。
交通运输部门及时雾行安全通知,加强行车安全监管。
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4.4信息共享和处理
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等信息实行分级上报,由气象部门归口处理,实现共享。
气象灾害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当快速、准确、详实。重大气象灾害应在事件发生2小时内初报灾情,6小时内上报重要灾情,24小时内上报调查的灾情。因客观原因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当及时报告基本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4.5通信联络
进入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状态的单位应向市政府应急主管机构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送应急联系人、联系方式。参与气象灾害应急的单位应当保证通信畅通,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4.6指挥和协调
预案启动后,由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成立现场指挥部,具体负责指挥事发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灾害现场的指挥与协调以灾害发生地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成员单位和相关的组织、单位、个人应当按照现场指挥部的要求统一开展工作。必要时,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参加现场指挥部工作,提供相关专业咨询,供现场指挥部决策参考。
4.7紧急处置
4.7.1基本应急处置
气象灾害发生后,灾害发生镇乡政府应组织当地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先期应急处置,并根据需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全力控制事态扩大,努力减轻气象灾害的损失。
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利用信息平台,跟踪全市气象灾害发生情况,监控和接收气象信息。根据已形成或有可能形成的气象灾害情况,提出处置建议。
4.7.2应急处置措施
重大或特别重大的气象灾害发生时,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在省、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专业应急队伍及现场指挥部,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灾害发生地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迅速组织人员,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进行保护。必要时,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向社会征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
4.8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参加现场应急工作的有关部门对灾害发生地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保障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为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需要群众参与时,应向群众讲解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
4.9群众的安全防护
灾害发生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指导人员疏散,尽量避开灾害可能影响和波及的区域,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10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各单位要积极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志愿者队伍和群众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4.11灾害调查与评估
市(县)级以上气象部门负责组织气象灾害评估。
跨市(县)级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评估由等级气象部门负责或由其指定单位负责。
气象灾害评估结果及时报市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
气象灾害评估结果可作为气象灾害救助的依据。
4.12新闻报道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将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监测预警情况,因灾伤亡人员、经济损失、救援情况等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
4.13应急响应结束
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由相应级别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出解除应急响应状态的建议,报上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和本级政府应急主管机构批准后,解除应急响应状态的命令。
5灾后处置
5.1灾情核实
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会同有关部门核实气象灾害评估结果,报上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和本级政府应急主管机构,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灾害评估结果可作为灾害救助的依据。
5.2灾后救助
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后,市政府组织民政等有关部门设立灾民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依法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款物的接收、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民政部门负责接受并安排社会各界的捐赠。
有关部门应及时归还征用的物资、设施、设备或占用的房屋、
土地;不能及时归还或者造成损坏的,应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偿。
5.3保险监管
保险监管机构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和给付的监管。
5.4调查总结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结束后,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对灾害应急工作进行全面的调查总结,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报上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及本级政府应急主管机构。
6保障措施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6.1.1通信保障
以气象部门业务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和国家公共通信网络为基础,建立快速、安全、稳定、可靠的气象灾害信息通信专用网络,确保监测、预报、预警和灾情报告等信息的传输。
应急救援现场应与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保持通信畅通;灾害发生地政府协助现场应急处置的通信保障。
建立气象部门与公共媒体及公共场所管理单位畅通的联络渠道,确保气象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
6.1.2信息保障
市气象局在现有业务平台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市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并与市政府应急平台及其他相关部门实现互联互通。
健全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开展全市气象灾害调查评估,摸清全市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建立各种气象灾害区划数据库,编制全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指导气象灾害应急防御工作。
市气象局负责本行政区域气象灾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
评估和处理,并按有关规定定期或不定期报送市政府应急办公室和应急指挥部;重要信息和已报信息的变更应当立即报送。
市气象局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媒体资源和公共场所预警信息资源进行调查了解,建立完整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资源库,明确和规范本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具体办法,传播渠道和方式等。
各成员单位和相关应急责任单位应及时将与气象灾害有关的信息报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6.2应急支援与保障
6.2.1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
各单位要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和减灾等方面的专用物料、器材、工具、医疗器械、药品的储备,建立相应的物资数据库,并对其购置、库存、使用和销毁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市气象局要加强装备、弹药的日常管理,确保一旦接到指令,能够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6.2.2应急队伍保障
武警、公安消防部队等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应按照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开展气象灾害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市和各乡镇(街道)应当组织引导预备役部队、民兵、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社会资源组建各类群众性的气象应急救援队伍。
6.2.3交通运输保障
公安部门对气象灾害现场实行道路交通管制,维护道路运输秩序;市政部门及时做好城市道路的清障工作;交通运输、铁路部门应迅速组织专业队伍对受损公路、铁路设施进行抢修;必要时,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可紧急动员和征用社会交通设施和装备。
6.2.4治安保障
灾害发生地政府和社区组织应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治安联防,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治安保卫工作。
6.2.5经费保障
市、乡镇政府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需要安排专项资金,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提供经费保障。财政、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
6.2.6社会动员保障
各乡镇政府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的社会动员机制。
6.2.7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建设适用于气象灾害避险的城市和乡村紧急避难场所,并完善各类指示标志。紧急避难场所建设可与公园、广场、体育馆、人防工程、学校等建筑相结合。
6.3技术储备与保障
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建立气象灾害应急专家咨询机制,成立专家委员会,为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依托相应的气象科研机构,建立相关的气象灾害应急技术支持系统。组织相关机构和单位开展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综合防灾减灾的技术研究,做好气象灾害应急技术储备。
6.4宣传、培训和演习
市、乡镇政府及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化、气象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的有关知识,提高群众防灾自救能力。
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对本部门本单位应急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定期组织本部门本单位人员开展气象灾害预警、救援应急演习。
7附则
7.1名词术语
(1)气象灾害预警:是指各级气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监测或判定出某一区域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某种气象灾害,为避免其影响,气象部门利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各种手段和途径发出气象灾害警报,提醒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采取对应防御措施的过程。
(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通过媒体传播给社会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符号、语言、文字。通常由符号、颜色和对应的防御指南组成,符号表示气象灾害种类,颜色表示气象灾害的强度级别,对应的防御指南明确了有关部门、单位和公众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3)干旱等级:
极旱:指基本无土壤蒸发,地表植物干枯、死亡。
重旱:指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地表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落。
中旱:指土壤表面干燥,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
(4)地质灾害等级:
2级:可能性较小,预报预警时间内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加强监测。
3级:可能性较大,预报预警时间内对地质灾害隐患24小时监测,启动市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受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人员撤离。
4级:可能性大,启动市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迅速撤离。
5级:可能性很大,启动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立即撤离。
(5)森林火险等级:
二级:轻度危险,林内可燃物可能燃烧,森林火灾可能发生。
三级:中度危险,林内可燃物较易燃烧,森林火灾较易发生。
四级:高度危险,林内可燃物容易燃烧,森林火灾容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快。
五级:极度危险,林内可燃物极易燃烧,森林火灾极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极快。
7.2预案管理与更新
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预案的日常管理,并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情况及时修订。本预案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各乡镇、街道应根据本预案,制定本地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报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
7.3奖励与责任
7.3.1奖励
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7.3.2责任
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由于,严重影响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后,对于谎报灾情或知情不报,或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置职责,或拒不配合、阻碍、干扰灾情收集和救助工作,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单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本级政府或上级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对其主要负责人、负有
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篇7
从2005年到2012年底,湖南省成功预报避让地质灾害317起,避免人员伤亡22727人,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显著成效,防治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湖南省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地貌起伏大,降雨时空变化大,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高中易发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7%。同时,发灾时段集中、突发性强,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截止2012年底,全省已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12229处,直接威胁人口数量达91.5万,潜在经济损失超过150亿元。从2005年到2012年底,全省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12199起,因灾伤亡485人,直接经济损失29.6亿元。同期,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成功预报避让地质灾害317起,避免人员伤亡22727人,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土资源部的关心支持下,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加强防治体系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完善相关政策体系。2011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下发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相继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切实抓住机遇,本文由收集整理进一步加强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省政府迅速下发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2012年湖南省出台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湘政发〔2011〕51号文件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以及《湖南省“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三个重要文件,初步确立了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框架体系,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地质灾害防治职责分工,提出了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1358”工作目标。
二是狠抓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实施。2007年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累计投入地质灾害治理资金8.46亿元,实施了一批地质灾害勘查、治理、搬迁避让和应急补助项目,为近50万人解除了地质灾害隐患威胁,配套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应比较强烈的地质环境问题。从2010年开始,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实施了30个重点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查项目,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将为地方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还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等偏远落后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避险解困。
三是进一步强化应急体系建设。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建立了定期联席会商机制,做到密切配合,信息共享。组建了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正在加快构建省、市、县三级,覆盖国土资源、气象、水利等部门的预警预报信息共享平台,年内将实现省市两级及重点县市区的互联互通,形成了以各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和属地化地勘队伍为技术支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地质灾害应急监测预警网络。
四是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作用。群测群防是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湖南省1.8万余名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承担着全省1.2万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防范任务,近五年成功预报了突发地质灾害182起,避让人员伤亡10413人,避免财产损失3.34亿元。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湖南省提前完成了94个县市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今年,湖南省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浏阳市等14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示范县创建活动。
进一步分析形势,认真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近年来,受极端气候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除自然因素外,一些企业和单位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防治意识薄弱、防治措施不落实,对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一定要进一步细化措施,
明确责任,狠抓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扎实搞好调查评价。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调查评价要先行。只有在查明灾害成因、危害程度,掌握灾害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的前提下,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采取各种灾害防治措施才具有科学依据和针对性。
“十二五”期间,湖南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完成100个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开展500处以上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勘查,推进重要矿区1∶1万矿山地质环境普查,实施长株潭城市群、市州中心城市及重要城镇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评价。
切实强化监测预警。成功避让地质灾害的实践经验告诉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监测严密、信息准确、预警及时,是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只有坚持预防为主,切实强化监测预警,及时掌握汛情灾情,才能做到科学应对。要严格执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值班值守和灾情速报等各项制度,将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落实到单位和责任人,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要强化信息能力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山区等偏远地区紧急预警信息能力建设,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灾害威胁群众,避免人员伤亡事件。
注重应急体系建设。各地要及时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逐点制定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逐人逐户发放防灾责任卡和明白卡,做到防治方案编制到乡、应急预案制定到点、防灾责任落实到人。中型以上的隐患点在汛前或汛期要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避险演练。要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确保省市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之间,以及和气象、防汛抗旱、应急管理等部门应急指挥系统的互联互通,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提供技术支撑。各地要认真做好应急准备的各项工作,确保一旦出现突况,能快速高效做好人员搜救、灾情调查、险情分析、次生灾害防范、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
篇8
关键词:应急避难场所 现状 问题 对策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人类最主要的聚居点,在现代化进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城市需要应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海啸等,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物质资料不断丰富,人口增长、城市化水平越来愈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灾害的种类以及造成的破坏性后果都有了更为复杂的特点。如何在灾害发生时,将损失降到最低,如何紧急疏散人群,如何进行人员安置这个问题受到了更多人的思考和关注。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现代城市中建筑密度打,可用的土地资源有限,而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大型露天停车场等因为空间大,也因此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首选,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中,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场地及灾后救援的场所,具有“直接启用”的特点。为应对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的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减轻灾害影响、增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能力的重要举措。
最近几年由于人类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汶川“5.12”地震暴露出中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应急避难场所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农村和乡镇人口聚集在市区,必然会造出城市市区人口密度过高,建筑密度加大,住房高度变高,容积率大以及基础设施相对缺乏等问题,加之城市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灾害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城市首先是考虑其安全问题,因此合理规划、分期建设、健全管理机制的城市避难场所是非常重要的。
一、我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发展现状
我国的应急避难场所起步比较晚,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才有了对防灾避难的初步认识,但并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直到最近几年由于自然灾害的频发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直到2003年,才建成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位于北京的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在安全方面的需要,首先在北京城中心建立了29所应急避难场所。2011年,北京市又《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应急体系发展规划》时指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将达300处以上。对于300处以上应急避难场所,北京市“十二五”规划要求面积将达1500万平方米、可容纳600万人,可基本保障突发事件发生后,居民疏散和避难需求;同时明确建设“步伐”,各区县政府每年至少建设2至3处,其中每个区县5年内至少建成1个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这也为全国的应急避难场所提供了一个模板。
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后,各个城市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刚要,居民也认识到在自己身边的城市建立应急避难场所的必要性,随着关注度的增加,各地加快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这也促进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进度。而我国地域辽阔,呈三级阶梯分布,各个区域的地域特征、自然植被及人口分布等情况有很大的差别,一些地处山区丘陵地带、河谷、滨海的城市,需要结合自身所在地的特点探索研究合适的方案应对灾害。由于各个城市的差异性,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当地条件,不再盲目的进行整齐划一的建设。其中,天津市推出了《应急避难场所标志》地方标准,市政府还将全市28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列入市民手册,上海市在大连路绿地公园建造了首个地震应急避难所,区县和街道的避难所建设纳入了规划。重庆市由于地处山地,市中心楼房密度大楼层高、空地少的地域特点,充分利用公众场所较为开阔的地势,建立临时和应急避难所,按照居民所在社区划分不同的疏散群体,将奥林匹克公寓体育场、各高校露天操场、城市公园作为临时避难所。但同时也应看到这些已建成或是在建中的应急避难场所,是不能满足城市对于避难场所的要求,同时很多已经建成的避难场所设施也存在着配套设施不足,数量少、面积小,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一些相应的饮水、医疗、物资供应等生活服务缺乏的问题。
城市绿地,是指那些具有开阔空间,宽阔的交通道路,并且有天然的绿色植物的场所,使之成为了应急避难场所的首选,居民最为熟悉的就是城市公园。在汶川地震期间,成都市民有超过50万人在城市各个花园中避难,而北京已经建成的29所应急避难场所中,就有21座是公园,成都公布的26做避难所中也有13座是公园。公园在避难场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已建成的大部分应急避难场所型公园还处于设备简陋,科技含量不高的初级阶段,因此就如何利用好公园型的避难场所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在城市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中,应对不断总结当地的建设经验,合理布局,多增加科技含量的基础上,在灾害发生时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减少灾害损失
二、我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存在的问题
(一)避难场所布局不合理
从分布区域来看,避难场所原则上是应该根据灾害的分布情况来合理布局。但现实状况不尽合理,因各地政治经济地位不同,往往形成省会城市、东部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分布相对较多,而在灾害相对频发的西部山区地带以及中小城市相对较少的格局;从区域协调来看,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很明显的功能分区,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大部分是针对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很难实现应急避难场所的整合与协调:从城市建设来看,初期往往会忽略掉应急避难场所的基础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作,而后期则一般是在公园等容易改造的空旷地区进行建设。居民集中区,由于人口众多,建筑群集中,在避难场所建设的时候,应该以临时避难场所为主,并结合所在区域的特征,以满足城市发展对应急避难场所的需求。
(二)避难场所综合防灾能力弱
建成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很多都只是针对于单一灾害进行的规划的短视行为,往往会造出应急避难场所定不准确、防灾减灾功能受到削弱等问题。目前,我国现有应急避难场所主要还是以抗震为主,还没有系统的设置防御多种灾害例如火灾,洪水,海啸等其他自然灾害的规划工作,急需要将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从单一防灾向综合防灾减灾发展,做到系统和长远的规划工作
(三)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不完善
城市的应急避难场所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全国各地正组织开展《城镇防灾城市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做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的贯彻,但是我国避难场所的构建工作人处于试点和摸索起步阶段,缺乏统一的建设规范与标准,使其防灾减灾作用受到严重的制约。在这个方面还应多学习国外的经验。
(四)应急避难场所的称谓存在差异
现有的就有“避震疏散场所”、“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避难疏散场所”和“防灾避难场所”等几种说法。其中,避震疏散场所主要是指用于地震时受灾人员疏散的场地和建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则是指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防灾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很多城市居民还不清楚避难所具体的指向,也没有具体分辨其标志,所以造成了灾害发生时居民不知道往哪里疏散的问题。由于这两个定义在范围上都有一定的不太完备,也没有包括提供给灾民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其在灾前或灾后紧急避难的安全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等。
(五)多头领导,参与避难场所建设的部门多导致职责区划不明确
我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很多未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中来,布局也不合理,特别是在一些人口众多的旧城区,避难场所数量更是寥寥无几。在实施过程中,负责建设避难场所的部门很多,有建设与规划局、地震部门、人防部门、园林部门和民政部门等都单独建设过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许多城市的避难场所建成以后却疏于管理,并不能发挥其避难功能。再加上城市中的灾害本身具有的关联性、复杂性和突发性性,更加重了各个部门直接的管理协调难度,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的事情也常有发生。而现阶段,我国应急避难场所在管理中存在职责不明、协调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六)应急避难场所的法律支持不够
在我国,有关应急避难场所的法律政策缺少权威性,也未及时的出台相关法律措施。法律政策,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规划的法律依据,也是应急避难场所管理与使用的行动指南,因此完善并建立相关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国民生命的安全防线,这是政府的义务通过立法或制定政策保障其建设和使用,及时满足其国民最基本生存产权利需要。
三、改进我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举措
国家《城市抗震救灾规划标准》规定了避震疏散的标准和内容,其中提到了在规划建设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之前要对所在区域需要疏散人口数量及其人口分布情况进行估计,合理安排避震疏散场所,设计出合理可续的避震疏散道路。即先开展基础调查,对本区域的人口数量、密度及城市现有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馆、人防工程和大型露天停车场等进行普查、摸清因灾需要疏散人数以及地震防灾避难场所资源状况。也要针对现有的避难场所不同类型特点,按照及时、安全的原则,采取远近结合的方式,合理规划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提前设计出疏散通道,确保在发生灾害时,居民能快速逃离灾害现场,到达事先准备好的避难场所,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并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充分考虑市民的居住环境和建筑情况,以及附近可以用作应急避难场所场地的实际条件,充分利用可以用地资源;其次也要多关注特殊群体的诉求,充分考虑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在避难疏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疏散道路的设计、残疾人代步工作的准备、以及储备物资的品种的供应、临时厕所的建设等。同时也要做到让弱势群体能充分获取应急避难的相关信息。而且也需要对一些个体或团体需要特殊照顾,因为任何事件的发生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不同宗教群体,他们在饮食、起居习惯上会有很大的差异性。同样的,外来游客常常是一类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因为初次到访对语言不通,他们很难辨别出避难场所的位置,也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得到援助服务。
避难场所的建设要遵循政府的引导,必须要严把质量的关,并且在避难场所使用时,要依据各部门的相应分工,积极相互协调配合,要做到权责统一、协调一致。
(二)城市绿地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相结合的原则
篇9
(一)编制目的
为切实做好冰雪天气灾害防范与应对工作,建立健全灾害快速处置应急体制,做到迅速、积极、有序、高效地处置冰雪灾害事件,将冰雪天气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减少到最小,为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省和市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编制预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5.《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6.《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7.《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8.《市区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9.《省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10.《市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三)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应对,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区城市防雪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区冰雪天气除雪、除冰工作,使分散的社会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各单位、部门、街道、驻岚单位根据其职责,分别负责组织、协调区域范围内的除雪工作,力量不足时可请求区城市防雪应急指挥部支援。
3.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资源共享原则:冰雪天气应急需要动用人力、物资等不同资源,要扎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装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到资源共享,减少资源储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优先原则:城市冰雪天气除雪、除冰工作重点保证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高架道路、桥梁等交通畅通。
5.坚持社会联动的原则: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作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应对冰雪灾害。
(四)适用范围与启动条件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城区范围内冰雪天气灾害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本预案所称冰雪天气灾害,指受寒潮、低温、大风、冰雹、霜冻等天气而造成的大范围降雪和冰冻灾害,包括其次生、衍生灾害)。
应急处置工作主要是城市道路车行道、人行道除雪、除冰,重点要保证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高架道路、桥梁、公交线路集中的道路、特殊需要部位等的冰雪天气应急处置。
根据气象信息提供降温、降雪天气警报,预测有道路积雪或降水结冰情况下,启动本预案。
二、城市冰雪天气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冰雪天气应急组织指挥机构
区人民政府设立区城市防雪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区指挥部),统一领导全区城市防雪、除雪、除冰应急工作。区指挥部总指挥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担任。区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城市防雪、除雪、除冰工作日常运行管理和事件处理,办公室设在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主任由住建局分管副局长担任。
区指挥部成员单位由区武装部、区宣传部、经信局、教育局、公安分局、财政局、住建局、交通局、广电分局、卫生局、执法分局、环保分局、公路局、港、供电部、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等组成。
(二)冰雪天气应急组织指挥机构职责
1.区指挥部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冬季除雪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2)建立由区指挥部、应急救灾通讯网、应急队伍、应急保障所组成的应急救援处置系统,提高冰雪天气应急救援处置快速反应能力。
(3)及时掌握降雪信息,并将防雪情况及时通报各有关单位。
(4)代表区政府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城市除雪工作。
(5)组织召开各有关单位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审核冰雪天气应急工作的规章、工作计划、经费预算及使用情况。
(6)做好冰雪天气预防和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公众冰雪天气安全和积极参与除雪应急工作的意识。
(7)加强区域合作,交流除雪经验。
(8)承担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应急事项。
2.区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负责传达区指挥部工作指令。
(2)具体协调处理冰雪灾害应急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3)负责冰雪灾害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会商、评估工作。
(4)及时将灾情报告区人民政府,并向区指挥部成员单位通报。
(5)制定冰雪天气灾害应急方案。
(6)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
(7)完成区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区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冬季除雪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2)在区指挥部领导下做好冰雪天气灾害预防和宣传工作。
(3)参加区指挥部召开的工作会议。
(4)除雪、除冰实施各责任单位,采取分片包干的形式,将所属除雪、除冰任务分解至承担具体除雪、除冰作业任务的队伍,并落实各片责任单位责任人、监督单位监督人以及材料贮备、车辆、人员等各项工作。
(5)监督、检查责任单位,分片巡查并及时掌握除雪执行情况,督促各项相关工作的落实。
(6)保障本单位或本系统的应急力量和资源处于随时可用的良好状态,及时按区指挥部办公室要求参与除雪工作。
(7)根据本单位职能,制定切合实际的应急工作程序,参加除雪、除冰应急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8)各级指挥机构要坚持收听天气预报,遇有降雪预报时坚持昼夜值班制度,按照“下雪就是命令”的要求,出现降雪、道路结冰过程时,各相关责任单位要立即组织人员除雪、除冰,并要加强信息反馈。
(9)在冰雪天气应急行动中,向区指挥部提出合理建议。
区武装部:负责调动预备役部队支援地方主要地段、路段的除雪、除冰工作。
宣传部:负责组织新闻媒体对城区道路冰雪天气灾害应对处置的相关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经信局:负责协调组织供电公司灾害期间电力供应,加强对电力设施的抢修和维护,全力恢复和保障电网正常运行;负责协调通讯公司确保冰雪天气信息、应急处置中的通讯畅通。
教育局:负责组织各学校及周边支路道路的除雪、除冰工作;做好中小学雪后安全教育工作;在遇有重大紧急情况下,组织高中以上学生支援主次干道的除雪、除冰工作。
公安分局:负责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员、救灾物资安全,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负责对城市道路、高架道路除雪、除冰作业的交通措施配合和交通疏导工作,对事故易发、多发路段进行严密监控;做好维护运送应急物资、人员的车辆秩序等工作。
财政局:负责调拨城市冰雪天气灾害防御资金,确保防灾储备物资、机械等经费足额到位,并监督资金使用。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全面负责城区道路冰雪天气除雪、除冰工作的组织、指挥和督导检查工作;负责主城区管理权限内主次干道机动车道、广场、公园、景区等除雪、除冰工作。
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协调客运站、所辖公路城市出入口、立交桥、坡道等地段的除雪、除冰工作;同时,要协调有关客运公司制定营运应急措施,合理调配运营线路和车辆,对车辆驾驶员冰雪天气下行驶加强培训和管理,确保行车安全;负责主城区管理权限内城市主次干道机动车道的除雪、除冰工作。
广电分局:负责及时、准确播送冰雪天气情况信息。
卫生局:负责组织医疗救护队,做好城市防雪应急准备,接到通知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执法分局:负责做好城市冰雪天气应急处置中有关执法及督导检查工作。
环保分局:负责做好城市冰雪天气环境污染的监测工作,发现污染后立即向区政府报告,并提出消除污染的措施建议。
公路局:负责城区管理权限内城市主次干道机动车道的除雪、除冰工作。
港务局:负责港区及童海路机动车道等除雪、除冰工作。
供电部:负责做好城市冰雪天气应急处置中供电设施、线路的抢险维修工作。
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负责保障冰雪天气信息及应急处置中的通讯畅通。
各单位、街道、驻岚单位办事处:负责辖区管理权限内有关城市道路机动车道的除雪、除冰工作;负责划分各自辖区内的除雪工作责任区,落实“门外三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除雪工作。
各成员单位职责中未尽事宜,由区指挥部根据工作需要安排;非成员单位根据市指挥部安排,组织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三、预警预防机制
建立预警预防机制,通过分析预警信息,判断危险程度,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将冰雪天气带来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一)预警信息
1.密切关注气象局冰雪预报预警,相关单位应及时注意气象预报,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2.有关交通信息提供车辆在道路行驶中的情况,相关单位应及时了解发生的各类事故,做到快速到位处置。
(二)预警预防行动
1.区指挥部对冰雪灾害信息进行分析评估,达到预警启动级别的,启动预警命令,并电话通知有关责任单位,责任单位要有明确的回执报告区指挥部。区指挥部成员单位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做好参与冰雪天气应急行动的准备工作。
(1)区指挥部办公室密切关注冰雪天气形势的发展态势。
(2)相关单位加强值班、值守,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专业除雪作业队伍开始值班待命。
(4)应急保障队伍就位、应急设备、物资准备就绪,随时可以调动。
2.预警预防行动的监督检查
(1)监督检查内容:应急值班、应急人员、除雪队伍、物资的准备情况等。
(2)检查可采用电话查询、实地检查等方式进行。
(3)区指挥部办公室统一负责各责任单位专业除雪队伍、应急人员的监督检查。
(三)预警支持系统
1.公众通信网
公众通信网提供冰雪天气警报以及为各级除雪单位、应急指挥提供通信服务。区指挥部成员单位以应急预案工作小组人员的电话、手机等,构成一个较完善的应急预案通讯网络,保证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通讯畅通和及时。
2.新闻媒体网络
主要指报刊、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
(四)预警级别及
1.按照冰雪灾害的影响范围、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IV级)、较重(III级)、严重(II级)和特别严重(I级)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2.IV预警
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冰雪天气过程,24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等有影响的降雪和结冰,并将造成一定危害和社会影响,由区指挥部决定启动IV级预警,并通过通信网络及新闻媒体网络向区指挥部成员单位及社会。
3.III级预警
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较大的冰雪天气过程,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等有较大影响的降雪和结冰,并可能造成较大危害和社会影响,由区指挥部决定启动III级预警,并通过通信网络及新闻媒体网络向区指挥部成员单位及社会。
4.II级预警
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的冰雪天气过程,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等有重大影响的降雪和结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等有较大影响的降雪和结冰并可能持续,可能造成较大危害和社会影响,由区指挥部决定启动II级预警,并通过通信网络及新闻媒体网络向区指挥部成员单位及社会。
5.I级预警
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特大的冰雪天气过程,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等有重大影响的降雪和结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等有重大影响的降雪和结冰并可能持续,由区指挥部决定启动I级预警,并通过通信网络及新闻媒体网络向区指挥部成员单位及社会。
四、应急响应与处置
(一)应急响应级别
1.IV级、III级响应
IV级、III级预警后,区指挥部成员单位实行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及时监测冰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并将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报告区指挥部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单位。
2.II级、I级响应
II级、I级预警后,区指挥部成员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按照统一部署,做好抢险工作,并上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
(二)冰雪天气城市道路除雪、除冰应急处置
1.应急要求
(1)各专业除雪、除冰作业队伍要做到雪中与雪后除雪并举,保证及时对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高架道路、桥梁、公交线路集中的道路、特殊需要部位等重点位置进行除雪作业。各单位、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辖区内人行道及其他道路的清雪工作,要重点发挥好各居委会的作用,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门外三包”的要求做好除雪、除冰工作。
出现白天降雪情况时,各级专业除雪作业队伍要密切关注道路积雪或结冰情况,出现积雪及时组织除雪,要在雪停后两小时内或在下午16∶30前完成融雪剂播撒任务,重点部位、交通要道要随时做好撒沙防滑工作;出现夜间降雪情况,路面出现积雪或结冰时,各级专业除雪作业队伍要在早7∶00前全部完成融雪剂播撒任务,同时在重点部位、交通要道撒沙防滑;出现连续降雪情况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置,保证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
公交营运线路除雪时间由公交客运公司按有关规定自行安排。各单位、街道办事处、单位“门外三包”的除雪工作标准参照专业队伍的工作时间要求执行。
(2)融雪材料主要采用融雪剂,融雪剂应选用当前较环保的品种,严禁使用钠盐产品用于融雪、除雪。人行道的除雪要采用清扫的方式进行。
2.处置办法
(1)当气温降至摄氏零度以下,降雪量不大,仅有少量积雪,各专业除雪作业队伍到位,组织抢险人员,采用“融雪和扫雪相结合”的作业方式,清除道路上的积雪。
(2)当降雪量较大,路面开始结冰,道路通行条件趋于恶化的情况下,实施洒水车喷洒融雪剂,并配合人工洒融雪剂和防滑沙,以保证车辆正常通行。须控制单位面积的融雪剂用量,每平方米洒融雪剂溶液(浓度为20%)不得大于200克。
(3)降雪量特别大,路面结冰情况严重,使用机械铲雪、除冰,配合人工融雪剂,以保证车辆正常通行。
(三)冰雪天气城市道路交通应急处置
1.公安分局接到上级指示或其他部门和群众提供的相关信息,经确认需要启动本部门制定的《市区恶劣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保障预案》,由区公安局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批准,在下达启动或解除命令的同时,报区指挥部,由区指挥部通知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分工迅速进入状态。
2.区指挥部授权区公安局协调新闻媒体向全社会恶劣天气条件下各项有关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
(四)信息和应急结束
区指挥部负责组织新闻单位及时向社会冰雪灾害预警信息,报道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根据冰雪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和灾情发展情况,区指挥部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终止时,区指挥部应当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同时通过公众通信网及新闻媒体网络向市指挥部成员单位及社会应急响应结束的消息。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理
1.城市道路除雪、除冰工作形成的废渣、沙土等剩余物料,在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监督下,由各道路保洁单位和“门外三包”单位在雪融后两天内打扫、清运完毕。
2.当冰雪天气有所缓和,各养护管理单位应组织力量对喷洒过融雪剂的设施(特别是高架道路、桥梁)等进行冲洗,最大限度的减少融雪剂对设施的不利影响。
(二)调查和总结
1.除雪、除冰工作完成后,各责任单位要继续跟踪和掌握设施损坏情况,收集、汇总有关除雪、除冰工作情况及信息,及时报区指挥部,由区指挥部办公室将除雪工作总结上报区政府。
2.区指挥部会同各有关责任单位对事件进行评估,总结成功经验,提出应急预案改进建议。
六、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1.区通信管理部门和电信运营企业应确保城市道路除雪、除冰应急通信的畅通。
2.区指挥部应配备与现场指挥、各除雪单位之间的紧急通讯系统,为现场救援工作提供保障。当地政府应做好协助工作。
(二)人员保障
1.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区交通局、公路局、港集团分公司以及各单位、街道办事处等具体实施单位成立应急预案工作小组,该小组由行政分管领导牵头,各级、各部门有关人员参加。
2.应急处置预案启动后实行统一指挥,各应急预案工作小组应成立应急处置现场指挥小组,担任指挥人员应当有组织、协调应急处置能力,熟悉应急预案。
3.各有关单位要建立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除雪、除冰应急作业队伍,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各责任区的除雪、除冰工作。应急队伍人员应参加业务培训,熟悉市政道路设施情况,掌握相关专业技术,在现场指挥领导下能有序地执行所承担的职责。
(三)物资保障
1.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区交通局、公路局、港务局以及各.单位、街道办事处等具体实施单位,应按照应急处置预案的有关规定准备应急车辆、工具、材料和通讯设备,并保持良好状态。车辆停放地点,材料堆放点、工具存放仓库都要有明确位置,以便应急时按照指挥小组要求及时到位投入使用。有关设备由各使用单位负责日常维修、维护。
2.融雪剂由区指挥部负责组织统一采购、调配,监督消耗情况,提出采购申请;防滑沙等其他材料由各单位自行贮备,其数量须满足责任区内道路及重点部位在冰雪天气时播撒的需要。
(四)交通保障
交警大队负责对城市道路、高架道路、桥梁等除雪、除冰作业的交通措施配合和交通疏导等工作。
(五)技术储备与保障
区指挥部负责制定冰雪天气除雪、除冰操作技术、规程,同时负责监督检查、分片巡查并及时掌握除雪、除冰执行情况,并督促各项相关工作的落实。
(六)其他保障
在应急处置中,执法部门、医疗救护等社会公共部门根据突发事件情况的需要,各司其职,行使保障职能,共同做好冰雪天气下的应对措施。
七、监督管理
(一)宣传、培训和演练
1.宣传
区指挥部应加强冰雪天气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使公众了解冰雪天气安全知识、区指挥部职责以及相关预防、应急常识,增强应对冰雪天气突发事件的能力。
2.培训
(1)区指挥部负责对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2)各实施责任单位对各自应急队伍人员开展除雪、除冰专业知识培训,区应急指挥部承担相关指导工作。
3.演练
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本单位应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组织应急演练。
(二)奖励与责任
1.区指挥部将视情况对在除雪、除冰应急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
2.对于在除雪、除冰应急工作中拒不执行本预案,,造成损失或影响的单位或个人,区指挥部将予以通报批评,违反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监督检查
区应急管理办公室会同区有关部门、单位对本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保障应急措施到位。
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负责城市主次干道除雪、除冰工作的督导检查,分片巡查并及时掌握除雪、除冰执行情况,督促各项相关工作的落实;区执法局负责城市支路除雪、除冰工作的督导检查,分片巡查并及时掌握除雪、除冰执行情况,督促各项相关工作的落实;辖各单位、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内“门外三包”单位除雪、除冰工作的督导检查,分片巡查并及时掌握除雪、除冰执行情况,督促各项相关工作的落实。
八、附则
(一)除雪、除冰作业区域划分
1.主城区
(1)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负责城区管理权限内城市主次干道车行道的除雪、除冰工作。
(2)区交通局负责主城区管理权限内城市主次干道车行道的除雪、除冰工作。
(3)公路局负责主城区管理权限内城市主次干道车行道的除雪、除冰工作。公路管理局管养路段:204城区段;342城区段;高速路出入口。
(4)港务局负责港区及童海路。
(5)其它:
除雪、除冰工作“门外三包”责任区范围:横向从责任单位(包括临街单位、经营户、住户)的建筑物的墙基或围墙至主次干道人行道路缘石线以内,城市支路及以下级别道路,以道路中心线为界;纵向以相邻建筑物的中心线或用地界线为分界线。
主次干道快车道之间、快慢车道之间的区域,道路绿化分隔带部分由养护管理单位负责除雪、除冰工作,其他部分由相应的道路除雪、除冰单位负责。
道路两侧正在建设、开发的工程区域所对应的道路除雪、除冰工作,由工程建设单位负责。
除区里统一安排的道路以外,其它道路(包括背街小巷、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的除雪、除冰工作由各街道统筹安排。
已实行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由各住宅小区管理处、物业公司负责小区内道路的除雪、除冰工作。
各公共场所,如城市广场、停车场、绿地、公园、火车站、汽车站内的道路由负责管理的部门负责除雪、除冰工作。
公共汽车始发站、终点站、停车场的积雪和结冰,由公交客运部门负责除雪、除冰工作。
(二)预案管理与更新
1.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对本预案进行评估、修订更新,预案修订更新须报区政府批准。
2.下列情况应对预案进行修订更新:
(1)国家相关法规、方针政策发生变化;
(2)行政机构或有关单位、部门职责发生变化,需对组织结构与职责作相应调整;
(3)每年除雪、除冰作业结束后,经总结评估,认为需要进行修订更新。
(三)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区城市防雪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四)实施时间及其他
篇10
兴宾区主要活动分工方案
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a”,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围绕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特制定我区主要活动分工方案如下:
一、开展一批防灾减灾宣教活动
根据行业灾害事故风险水平和抵御灾害综合能力,围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创新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形式,按照“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面向社会公众普及洪涝、台风、地震、风雹、地质、森林火灾、生物、生态环境等各类灾害以及生产安全、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分头落实)。
向社会公众有序开放消防训练基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设立专区开展防灾减灾公众体验活动(区应急局、消防救援大队、气象局等负责落实)。
充分发挥“全国防灾减灾日”公益短信、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作用,扩大宣传活动覆盖范围,提高宣传教育实际效果。(区委宣传部,区应急局等负责落实)。
二、开展一批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各有关部门针对本行业各类易发灾害事故可能带来的威胁,组织专业队伍,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等参与,重点针对社区、学校、医院、敬老院、福利院、建筑工地、火车站、城镇燃气、城市地下管网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开展全面、系统的灾害事故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灾害事故隐患,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加大各方面投入,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提供有力保障(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分头落实)。
三、开展一批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根据自身职责,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注重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重点针对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台风、地震等灾害以及生产安全、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灾害事故预警、应急指挥、人员疏散和搜救、群众生活救助、伤员救治、物资调运、信息共享、社会力量参与等演练活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教育体育局、兴宾生态环境局、卫生健康局、应急局、消防救援大队等负责落实)。
四、开展一批防灾减灾新闻宣传报道活动
组织区融媒体中心,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对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以及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防灾减灾经验做法等进行集中报道,营造防灾减灾良好舆论氛围(区委宣传部负责落实)。
以上各项活动,请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组织协调,逐项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