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问题
1.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经济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经济收入的有限必然导致教育投入的缩水。尽管国家特别关注教育问题,并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了修订,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但是,对于有些农村学生家长来说,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的经济收入一直呈低水平,对其子女上初中、高中、大学的经济支持度就低。
1.2“读书无用”思想泛滥
近年来,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打破了过去上了大学就包分配、吃国库粮的格局,大中专毕业生不再统一包分配,而是实行“双向选择”,机关事业单位招录都是“逢进必考”。也就是说,举全家之力供养孩子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找得到好的工作,这种现实严重挫伤了农村家长希望孩子读书成才的积极性,使他们滋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
1.3 思想政治课中考分值比重小
随着中考体制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初中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无论是在教师眼中还是在家长和学生眼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成为名副其实的小科,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视程度降低。例如,2011 年临沂市中考,总成绩860分,思想政治课50 分,还不到总成绩的6%,分值比重很小。
1.4 思想政治课教师力不从心
由于思想政治课在中考中所占分值有限的缘故,平时教学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时间安排相对不足。不论是自习时间还是辅导时间,见到的往往是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教师的身影。
同时,有些教师也给学生灌输学习思想政治无用的思想,致使思想政治课学习时间被占用现象时有发生。
1.5 学生歧视思想政治课现象严重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思想政治课程受到学生的严重歧视,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即使是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做数学题或者学习其他科目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思想政治课学习量很难保证。 转贴于
2对策
2.1 多种措施提高农村经济收入
2.1.1 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对农村农民经济扶持和帮助力度,为农村子女上学提供可靠经济基础和保障,缩小城乡差距。
2.1.2 农村农民积极进取,抓住国家的一切惠民政策,如种粮补贴、生猪养殖贴息贷款等好政策,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努力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等,为家庭增产创收。
2.1.3 积极响应国家的好政策,主动争取国家的各种贴息贷款,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发展生产、发展经济,从而使他们各自的家庭收入逐年增加。
2.2 强化教育,杜绝“读书无用”思想
读书是农村学生改变命运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举措。即使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实行统一分配,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不管在哪行哪业的人都要有较全面的知识。成才不在于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3 转变教师思想政治课教育观念和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观念
2.3.1 转变教师思想政治课教育观念。尽管思想政治课在中考中占有比较小的比重,但是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一样重要。一方面,利用校内的资源,如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来扩大自己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争取和利用校外现有的资源,如去当地的公安派出所、法庭、工商等部门,看看他们是如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来维护国家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从而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把课堂知识用来指导社会实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与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为教师讲课只有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排忧、解惑,才会使学生感到政治课的实际用途。
篇2
关键词:教育现状;教育结构;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239-01
一、建国63年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
建国初期,中国的教育基础极为薄弱。走进农村学校,满眼是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中、小学中,相当多的学校甚至连黑屋子也没有,孩子们夏天躲在树荫下,冬天围着太阳满地转着上课。在改革开放最初阶段,由于国家与各级政府财力严重不足,群众集资,成为当时改善农村教育条件的主要途径。63年中,随着政府公共职能的逐渐到位,义务教育彻底实现了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根本转变,使农村教育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三农”问题也被提上日程,农村教育又一次昂首阔步地向前迈了一步。
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农村教育受狭隘的教育观念影响,大部分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仅仅是脱离“农门”,出人头地。为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教育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很多家长包括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都并未意识到教育是提升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途径,教育具有单一应试性、离农性。
其次,在教育的重点上,农村教育不是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偏重于智育;在智育方面,不是力图促成学生智力均衡,全面地发展,而是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在知识的传授方面,不是立足于农村的实际,忽视了关于农村发展和如何做一个现代化农村建设者的诸多知识,而是偏重于传授于考试相关的知识。同样,因为把应试升学作为教育主要目的。
最后,家庭环境的影响。一是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低,家庭教育水平低。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淡薄,认识程度不够,思想狭窄,存在小农意识。对孩子的学习发展没有引起重视,听之任之。头脑中存在“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念。二是家庭经济困难也是影响农村教育的主要因素,没钱满足孩子教育支出,没法使孩子享受现代教育资源,甚至没钱上学,致使孩子辍学。
三、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策
1、确立“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理念
农村教育的振兴,首先需要的是观念上的更新,确立“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理念。因为,政策理念是制定政策的向导。有“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的理念,才会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就目前情况看,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农村教育却覆盖了大部分人口。因此,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
2、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
以多种途径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供给。解决农村教育债务、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等,都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除改革教育预算体制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来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供给:(1)国、省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教育部分必须全额用于农村教育;(2)统筹优质公办学校的部分借读费和择校费,将其“反哺”农村教育;(3)在财政状况比较好的乡镇,把乡镇财政节余的财力和村集体经济的收益用于农村教育;(4)鼓励和引导社会教育资金投向农村地区,教育基建项目、新建学校等也主要放在农村地区。
3、依法治教,加强政府责任
政府要依法行政,按照《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依法保证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要依法保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对各种违反国家规定,侵犯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的行为,随意改变教学计划、削减思想品德课、体育课的行为,非法印制复习资料、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传播、贩卖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印刷品和音像制品的行为等等,进行重点监督和查处。
4、加大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优化组合
篇3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而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农村人口中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教育观念上仍受到旧时代的影响,农村各级学校的办学物质条件普遍较差,农村教育一直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对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儿童的基础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农村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一切都离不开有文化、掌握技术、懂得经营的新型农民,而新型农民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于是,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又归结到了对农村教育的改革和提高上。通过对当前农村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加以改进,从而逐步建立和形成农村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新机制。
一、农村教育的概况
在我国,农村教育一直是国民教育的重点。但在近些年来,我国的农村教育并没有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发展,而且与城市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当前在全国上下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环境下,农村所需的建设人才空前短缺,虽然在此之前我们已经从各个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在大力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客观地认识到当前农村教育中依然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口中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只占5%。
(二)在教育观念上仍受到旧时代的影响
农民是最讲实惠的,送子女到学校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跳农门,成为吃皇粮的人。但现实却不容乐观,能否上大学还是个未知数,如今大学毕业找工作困难更抑制他们的求学热情,教育投资对于农村大部分家长视为是奢侈的,孩子们能早点为家庭分担重任最实在。因此初中一毕业或辍学外出打工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方面对于女孩子更是认为读书无用,识几个字就回家种田或早早嫁人改变家中境况。
(三)农村各级学校的办学物质条件普遍较差
现在很多偏远农村地区,能保证一人一桌一凳的条件都比较难,在许多新闻中,我们依然还能看到几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问教室上课,一个教师轮流教授全校学生的情形。因此,农村人口能够学习到新知识的机会很少,由于没钱,农民多数挣扎在“活着”的层面,谈文化消费那就太奢侈了。
(四)农村教育一直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
就师资素质而言,“双师型”的比例仍然较低,大多数教师对农科教结合、校企及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上。在农村的基础教育阶段,偏远学校的民办教师一直是主力,受过专f-JN练的师范学校毕业生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地方工作。而民办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继续教育条件都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很多地方的初中毕业生就能将就着当老师了,这样做的结果势必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
二、对农村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自1986年我国通过《义务教育法》开始,农村教育就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点,近十多年来,农村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90年代的“六配套”工程,是对农村教育一次大的促进。但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不但没有同城市拉近差距,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状况呢?因此有必要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农村教育发展减速的外部原因
我国教育总投资的不足导致了农村教育发展的减缓,从而使农村教育产生了两个问题:
1.由于教育投资不足,对教师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导致农村教育质量的下滑。
2.由于教育投资的不足,导致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得不到改善,从而影响教育的质量。
(二)农村教育发展减缓的内部原因
1.农村教育的管理上还不完善。由于农村每个自然村都要求有小学,而生源却严重不足,使得学校办学规模过小,造成了极大的教育资源浪费,从而造成管理上的分散,组织配备极为散乱,财务制度不健全,学校领导难以对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难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另外,有些农村学校的领导很多是由于教学成绩较好而被提的,因此造成很多学校领导缺乏必需的管理知识。
2.对现有的农村教师缺乏应有的培训机制。在我国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农村教师很难得到培训提高机会.有的七八十年代师范毕业的教师其知识结构还是七八十年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如何能满足现在学生的求知欲望呢?更不要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了,其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通过对现今的农村教育的分析,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上还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三、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儿童的基础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机制
孩子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再穷不能穷教育。因此,目前我国关于农村教育的立法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还是远远不能适应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的,所以制定专门的《农村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法》,以制度或法律的形式界定义务教育投入的主体及各级政府投入的责任,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确保农村教育优先发展也是必要的。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任务,提出要重点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四大工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坚定不移地实现职业教育的新发展。而农村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承担起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功能。
(三)加强农村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农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我国城乡教育差距,除了资金投入的差距,最主要的还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城乡教师的素质、待遇之间的差距。收入低、工资被拖欠、工作量大、负担重、没有学习培训机会、默默奉献,是农村教师的写照。因此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国家、政府也应采取一些切实的措施。一是尽可能的提高农村教师的收人。二是保证农村教师进得来。现阶段,我国农村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同时缺编,造成队伍结构失衡,缺少外语、美术、音乐、体育等专科教师。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对部分长期在农村学校工作的骨干教师,职称评定时在学历要求上可适当放宽;在评比条件上,不一定要与城镇教师完全相同。在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评出的名、特、优和高级教师,应当从批准之日起,规定在本校工作不少于一定时间方可流动。城镇学校也可考虑教师是否到有到当地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来缩短或延长其评聘高级职称和名、特、优教师的年限。
(四)依靠社会各方力量改善农村各级教育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的投入
篇4
基础教育发展是整个农村教育的重要根基,教师作为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者已成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村教育硕士是我国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骨干教师的一项举措,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问题
1.农村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建设广西新农村必须把握其具有后劲、潜力的环节。农村教育是文化教育及其他领域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中最具有后劲和潜力的一部分。
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还较低,有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猖獗,赌博斗殴现象。也时有发生;同时,这些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总体仍然偏低,远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搞好农村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当地农民素质为建设新农村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还能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最终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教师――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农村的基础教育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普九”验收工作逐年推进,41个攻坚县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全区基本实现“普九”;教学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初中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全区教师培训工作的展开,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得到更新,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整个初中教学更进一步地实现了素质教育;在初中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基础上,计划于2008年开始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
然而,农村教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是当前困扰广西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离开了教师,任何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只会流于形式,师资的数量和质量又决定着农村教育的成败。然而,由于农村的生活、教学环境及工资待遇与城市相差较远,使得能力较强的教师调离农村。正是由于农村缺乏优秀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影响到农村经济、民主的发展。
总之,农村教育要发展,就要培养留得住的优秀教师。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为建设新农村教育培养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这也是发展农村教育,培养建设新农村人才的关键。
农村教育硕士――农村教育发展的生力军
为了解决中西部农村教师匮乏和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我国教育部2004年开始启动、2006年正式推动实施了“农村中学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在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大学生中,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52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高中任教,培养优秀中学教师,以此来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1.农村教育硕士的含义及性质
关于农村教育硕士的含义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我国为了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水平、减少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背景下设立的政策性的专业教育硕士学位,它的招生对象是自愿到农村支教的优秀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是我国农村中学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培养对象。这些学生可以获得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的入学资格,目前国家规定的条件是必须在农村地区服务至少5年,服务期满后,原则上鼓励农村教育硕士在农村长期任教。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两种,2004年规定的是:“1+1+3”的模式,即第一年农村教育硕士到指定的扶贫县高中任教,第二年到培养学校脱产学习研究生课程,第三年回工作岗位通过远程教育继续学习,撰写论文,完成答辩,获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第四、五年在任教中学承担教学任务。2006年国家新规定,实行“3+1+1”的培养模式,即到农村中学任教3年,第四年回到培养学校学习,第五年回到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完成论文写作和答辩,获得硕士学位和学历证书。由于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是一种新生事物,还处在起步和进一步的完善阶段,农村教育硕士培养计划的实行,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和谐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研究性人才的重大责任。
对于农村教育硕士的性质的理解可以在与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相比较中可知。农村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及教育硕士的区别如表所示:
2.教师职业认同――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必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为免费培养,毕业走向上是鼓励在农村任教。“‘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政策实施其基本价值是解决农村基层中学教师缺乏,教师队伍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分布不均,教师的观念、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其最高价值是完成引领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履行中学教育教学研究学科带头人的角色和责任。”因此,在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实施中,教师职业认同的培育便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课题,只有注重了对农村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农村教师的培养才成为可能,从而才能实现农村教育的改观,实现经济与教育的有效互动。
所谓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本人对“教师”这一职业肯定性的评价,“教师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当下教师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农村教育硕士作为我国“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对象,理应具备较高的教师职业认同,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职业认同才能将个人的人生价值实现融入对事业的追求之中,从而实现该计划为农村培养优秀教师的目标。
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由“1+1+3”到“3+1+1”的改变,提高了在农村教育教学实践的环节,这恰恰说明了我国对农村教育硕士教师职业认同培育的重视。国外研究表明在教师的职业生涯初期,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相对较低,随着从教年限的增长,教师对职业认同的感知趋向积极。
然而,农村教育硕士毕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尚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一所有资格进行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
学校,在培养机制上还存在着不利于农村教育硕士教师职业认同发展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农村教育硕士的选拔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个体选择教师职业的动机与教师职业认同程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相关”。选择教师职业是自我价值实现需要的教师,其职业认同度比选择该职业纯粹是为了谋生的教师的职业认同度要高很多。职业认同度越高,专业化发展越高、越快。教师的职业认同是其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因此,从农村教育硕士的选拔上看,选择动机应作为考量的标准之一。由于农村教育硕士未来职业定位在中西部国家扶贫县高中教师,因此,其选拔除了要考察学习、能力的条件外,更重要的是个人参与选拔的动机。教育硕士应选择那些立志从事教师职业,愿意为农村教育事业做贡献的理想高尚的师范生。只有具备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走向工作岗位的农村教育硕士才能克服中西部国家扶贫县不容乐观的客观条件,成为真正“留得住,用的上”的人才,最终实现“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真正价值。相反,如果只是看重农村教育硕士免试入学及免费培养等物质性的条件或把其作为人生发展的“跳板”,该培养计划的实现将成为泡沫。然而,根据我们对农村教育硕士所做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可知,就“您选择农村教育硕士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有25%的师范生选择农村教育硕士是因为“可升学读研究生,先过渡一下,再图发展”,仅有30%的是因为对教学本身感兴趣。而且大多数的师范毕业生在选择就读农村教育硕士时,对该项政策只是一般了解,考虑并不是太多,非常了解,并作了仔细思考的寥寥无几。
其次,从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上来看,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水平作为教师职业认同的基本方面直接影响到其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和教师直接生涯发展阶段。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性质是专业性、应用性及实践性,其培养方向为研究型中学优秀教师,因此,无论是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还是在导师的遴选上都应与培养方向相一致。国外教育硕士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上理论性较强,比如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硕士课程主要有课程发展、教育政策、教育哲学、比较教育中小学教育、教育社会学及各学科专业课。然而,在我国,农村教育硕士在学校只有一年的时间,远程教育措施并未配套,特别是在广西这样的中西部地区,因此,开设过多的理论课并不现实,也不合理。由于其服务面向的特殊性,农村教育硕士课程开设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与实际教学问题的结合上:“在开设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专题、普通教育教学改革前沿热点专题、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等公共课程基础上,还需开设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专题、职业理想教育专题、个人素质训练选修专题等”。在我们的调查中,针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完善这一问题,部分农村教育硕士生提出应该有专门的培养方案、合理安排课程的建议。一位农村教育硕士生在毕业小结中写道:“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它的措施不够完善。比如,在农村教育硕士的课程安排方面就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只是安排我们跟全日制硕士生上课,但一年又不能拿到规定的学分,于是,又要参加教育硕士的学习。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比较乱,没有规律性。还有,在我们如何完成学业,如何完成学位论文方面没有一个规范的管理和安排,使我们不得不各自为政,只能自己十分主动地到处打听,显得比较盲目。”由于近几年的研究生扩招,大学的师资和培养条件都跟不上扩招的规模,专门的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的“双师”型导师也不足,更谈不上农村教育硕士所需要的特色课程。
第三,配套性的保障性政策不够,难以保证农村教育硕士队伍的稳定性。通过网上调查,大学生在择业中考虑的除了经济压力、精神需求等问题之外,对到基层就业还有一些现实的生活顾虑。以上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种种顾虑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在鼓励农村教育硕士期满后继续服务于农村时,要采取相应的保障性政策,不仅让他们下得去,还要留得住,要让其乐意在农村中学工作,并能安心在农村工作,努力解决其到农村中学就业后在生活和个人发展上的后顾之忧。在所做的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经过5年的农村教育硕士生活,其教师职业认同程度较高,当提到“如果政府让您去农村小学、农村幼儿园或农村职业学校任教,您愿意吗?”大多数都选择了愿意;但是当提到毕业后,如果原单位要继续留用你,你是否回原单位时,而绝大多又回答是不确定;而在提到改进策略时认为该政策是好的,关键是落实政策的程序问题,建立落实政策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
完善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机制,提高其教师职业认同对策探讨
完善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机制,通过培养机制的改进提高农村教育硕士的职业认同,坚定其为农村教育服务的信念,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大力宣传我国的“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培育高等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为选拔优秀的愿意服务于农村教育事业的人才做准备。调查表明大多数的师范生在选择农村教育硕士时对该政策是一般了解、考虑不多,只有少数对该政策非常理解并作了仔细思考。该计划的宣传不得力导致了许多优秀而又愿意从事农村教育事业的师范生与进修农村教育硕士失之交臂,加大对“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宣传,让师范生了解该政策的优惠政策及要求,将大大提高生源质量,有利于该政策的贯彻执行。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改革高师培养模式,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应做到以下几点:整体规划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对话;注重培养师范生科研、反思能力的培养,实现由专业到职业的自然衔接;改革师范生实习模式,学导制实现高校与中学的有效对话。
第二,完善培养模式,注重农村教育硕士的特殊性。农村教育硕士特殊性首先体现在“农村”上,是为农村培养优秀高中教师,因此在课程的开设上要增添有关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课程;结合我区实际,在农村教育硕士培养中应注重开设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培养其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注重开发教育技术课程,提高其教育教学实际能力;注重开发远程教育课程,不断完善其学习及应用能力。另外,其特殊性还体现在实践性上,为了提高农村教育硕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在导师的遴选上实行“双师制”,即应该有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家的培养也应该有中学一线优秀教师的指导,由此,才能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技能的提高共同发展,才能充分满足农村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对教师在质量上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在拓宽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职业精神、教育理念、教学技能及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强化教学实践和案例教学,组织专家专题报告、学科教育教学沙龙及社会考察。
第三,配套措施要得力。当前,我国第一批农村教育硕士已顺利毕业,在既取得教育硕士学历又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后,农村教育硕士生要实现引领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履行中学教育教学研究学科带头人的角色和责任,还需要相关的必要措施来激励和保障,具体建议如下:
篇5
2012年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然而,在该意见近三年后,笔者作为吉林省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深切感受到农村义务教育存在诸多布局问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的城镇化困局
原镇所属每个自然村存在的小学撤并殆尽,部分地区仅镇上存在小学,周边自然村的学生均要到镇上小学就读。初级中学数量也大幅减少,仅在部分城镇设置。政府部门部分论调甚至提出对农村学校“不予重点建设”,资金几乎全部投放到了县城和主要集镇,使县域教育“过度城镇化”。农村百姓不得不选择进城陪读,导致“城镇学校学生人满为患”和“农村学校老师比学生还多”并存的现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未来如何布局尚没有统一的政策和决定性结论。许多人把农村教育发展方向定位在“城镇化”,有人把城乡教育一体化直接等同于农村义务教育城镇化,甚至提出“小学进镇”“初中进城”直至“消灭农村义务教育”的观点。
二、农村义务教育城镇化的反思
笔者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不否认“乡校衰败”的事实,但这成为“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理由是值得存疑的。“乡校的衰败”说明的正是城市教育与农村义务教育之间的不平等状况。中国既要解决城市化问题,还要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而且,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新型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许多产业完全可以向农村聚集与转移,城市与乡村融合的田园城市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片面地将城镇化教育等于农村教育城镇化,不仅会导致城镇学校的畸形发展和班额的严重超标,也将使居住在城镇偏远地区的农村家庭的教育成本增加,进而损害农民子女的教育利益和教育热情,也违背了我国农村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发展规律。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方向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前提假设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否则就不是“城”“乡”教育一体化而是农村义务教育城镇化了。要发展农村教育,就必须推进城乡教育的双向一体化,即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达到一定阶段后,通过破除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和机制障碍,推动各类教育要素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双向流动,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要素合理流动和城乡教育互动发展。为此,需要建立城乡教育双向一体化的制度体系。
(1)要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就近入学的权利,强化办好必要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农村人口的居住地点较为分散,撤并地处偏远的村小和教学点不仅剥夺了农村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就近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还额外增加了学生的上学距离和时间,导致学生人身安全风险的增加和课外业余活动时间的减少,使被动辍学可能性增大。对于那些负担不起陪读成本的农村家庭来说,他们的子女就无法接受同等质量的义务教育。因而,要在保持现有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数量前提下,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合理的区域设置,增加师资力量、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设施配备、提高教师待遇,建立符合农村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评估、评价标准,进而保证提升农村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2)要突破完全市场化的城乡教育要素流动机制,强化政府导向的“城市教育反哺农村”的新型农村教育机制。目前,笔者所在的吉林省永吉县城乡教育差距十分明显,如果仅仅通过市场调节的方式,根本无法实现优良的教育、教学资源从城镇逆向流向农村,因而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城市教育反哺农村”的新型农村教育机制。笔者建议国家或省级政府制定农村教育的基本指导政策,规定享有优势教育资源城镇地区定向帮扶落后的农村地区,并将帮扶效果纳入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目标。可以采取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城镇小学与农村小学“结对子”的方式,由城镇小学为农村小学提供网络远程教学、教师培训、学生交流等支援,促使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援助农村。
篇6
教育政策在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扮演主要角色,体现了党和国家在特定时期对教育发展方向的期望与要求。同时,教育政策的落实也直接影响到每个家庭的教育支出,尤其城乡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消费在他们的消费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2教育改革与变迁
2.1不同类型划分的教育改革
2.1.1教育管理政策的内容、改革。一是起全局作用的宏观政策。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建设。这些宏观政策的变动主要体现了新时期的办学路线以及如何树立正确价值观。二是关于教育经费的政策。主要有国家拨款,政府助学贷款、学生学费等方面的方针政策。而1985年是一个分界线。1985年之前,我国教育财政体制基本是国家供给值,各种教育支付中,个人支付的数额和比例都较小。1985年之后,我国基础教育实行财政分权改革,基础教育的投资职责层层下堆。西部农村地区教育筹资难度逐渐加大。尤其在是非义务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中上提了教育收费标准,进而导致家庭承担教育费用的比例不断攀升。三是教育管理在政策方面的改革。包括举办教育、学校后勤社会化等。这些政策的凸显出教育政策的自主决定权、办学者的法律资格和后勤问题。四是关于教育环境的政策。比如: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周围社会环境等。
2.1.2教育教学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变革。教育教学政策主要包括以下5种政策:一是教学具体政策,包括教学计划课程、教材、等方面的政策;二是关于教师的政策,包括教师的培训、聘任等;三是关于学生的政策,包括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等问题;四是有关质量的政策。[2]主要体现在优秀人员奖励、教学评估等方面;五是有关学术的政策,包括学术组织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变迁主要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单位自主办学条件下的教学活动规范化管理,其变化对低收入家庭教育消费的影响不大。
2.2不同层次划分的教育政策变化分析
2.2.1、有关基础教育的教育政策变化。基础教育是提高全面文化素质的关键,关系到整个民族文化和素质的根本。[3]所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也不断制定、出台各种政策来支持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基础教育投资责任上:基础教育投资责任层层下放,西部农村教育筹资负担更重,为了扭转了农村教育政策不力的局面,从2006年起,实行了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政策。
2.2.2、高等教育的教育政策变化。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别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一种非义务教育,且其常具有明显的专业性。中国的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等教育收费由国家主要提供逐步向个人负担转化,大众化教育让高等教育迅速扩展,特别是1999年后的扩招,高等学校的数量急剧上升,为了适应时代需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来指引高等教育。这些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并且这些政策的改变还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产业化。
3教育政策变化对农村教育消费的影响
3.1农村教育消费变化状况
本文以中部地区的湖南省1996~2008年农村居民的教育文化人均现金支出为例来说明农村家庭教育消费的变化状况。1、农民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成为家庭消费的主要部分。从表1可以看出,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一直维持30%以上,最高达49%。对于广大低收入家庭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消费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位于首位,这显示了这些家庭把本应作为其他支出的费用用于了子女教育费用上。2、农民家庭教育消费结构非常单一,学费支出成为教育消费的绝大部分。农村教育消费比较单一,消费支出主要为学费支出,学费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例普遍上都在70%以上,特别在高校扩招时期以农村未实行义务教育时期,学费支出基本上占教育支出的75以上,最高达885%。这一点说明低收入家庭除了缴纳学费,用于生活其他费用相当少。3、国家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使城乡低收入家庭受益。2006年开始在中西部地区普遍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教育消费占收入和占消费支出的比例从2006年开始有所下降,到2007年均下降近2个百分点。
3.2教育政策变化对城乡低收入家庭教育消费的影响
所有教育政策中,对城乡低收入家庭消费影响最大的政策就是教育经费的政策,由于目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免除了学杂费、书本费,初中生每学年的收费仅400元至800元,对于农村来说负担也相当小。随着中考和高考升学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进入高中或中职学习,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高职)及高等教育的教育消费支出大增。以湖南调查为例,高中生每学年的收费2200~4000元,另外由于农村高中较少,基本都集中到县城及以上,所以农村学生多数都是住校,因此生活费用的开支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不低。
还有,高等教育费用每年都涨,给低收入家庭造成不小的负担。从1996年至今,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升至每年6000元-10000元。55%的农村家庭认为教育消费支出负担重,45%认为较重,只有8%认为轻。这说明教育体制的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单一供给向多渠道筹集转变,多种方式的学校自筹经费在高校经费投入结构中的比例逐年上升,导致高校收费也逐年增高,给大部分农村家庭造成巨大经济压力。
3.3教育消费支出对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影响
教育政策普遍提高了农村文化水平,科技文化有为农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农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村教育消费支出也相应增加。但在农村及城镇低收入家庭出现的教育消费型贫困与当前教育收费居高不下有紧密联系。从表1数据可知2007年湖南人均可用于储蓄的金额最大为1001元,而1位大专生1年的学费最低在4550以上,就是说,农民家庭中4人才能供1个大专生。[4]由于收入低、子女不好找工作,低收入家庭逐渐失去投资教育的信心。
4提升低收入教育消费的对策
4.1切实增加低收入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收入,增强其教育消费的能力。主要途径有:积极发展地方优势产业,落实惠农政策,帮助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农民致富能力,拓宽农民增收的路子。对于城镇低收入家庭,要积极引导其就业,同时做好低保办理工作。
4.2政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提升低收入家庭对教育消费的信任度。政府应该牵头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相关主管部门应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创造条件。
4.3建立、健全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助学贷款体制。助学贷款是提升教育消费的有效途径之一。金融部门要在教育消费方面发挥作用,协助相关贯彻已经出台的各项助学贷款政策,及时掌握贫困学生助学贷款的相关信息,助学贷款种类和服务方式创新,探索将保险引入助学贷款业务方法。
4.4创建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支持农村低收入家庭学生完成学业,降低低收入家庭教育消费压力。政府可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设立更多的奖助学金项目,这样不但能鼓励农村低收入家庭学生勤奋学习,还能减轻农村低收入家庭教育消费负担,提升低收入家庭消费信心。
篇7
关键词: 美国农村教育 利益集团 发展策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据我国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显示:农村边远地区教师数量不足、补充困难,教师学科结构矛盾突出;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及生活条件水平亟待提高;农村中小学校因资金短缺,办学条件急需改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也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度工业化与城市化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障碍。美国联邦、州和地方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而同时,美国多元化利益集团也积极指引、影响和协调,在农村教育问题研究、教育立法、师资培训等更广阔的领域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此我尝试以新的视角审视美国利益集团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策略,以期对我国社会力量推动农村教育发展有所借鉴。
一、美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概述
据美国农村学校与社区信托基金会(Rural School and Community Trust)系列调查报告《为何农村事关重大2011-12》(Why Rural Matters,2011-12)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美国960万学生进入农村学区,占公立学校学生数的20%以上,另外180万学生进入那些没有被划归农村的农村学校学习,合计占公立学校学生总数的23%以上。而且,美国农村教育的规模和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2000年到2009年度,农村学区招生增长比例超过22%。全国公立学校招生增长数的70%来自于农村学区。在那些进入农村学区的学生中,有五分之二居住在贫困地区。招生数的增加在南部和西南部大多数的农村各州尤为显著。 [1]农村公立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原有问题和矛盾更加突出。这些变化给政策制定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美国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利益集团的对策
(一)学生辍学现象普遍存在。
1.问题
据农村教育问题的多项研究,农村学生辍学现象已经在美国各州非常普遍,而且愈演愈烈。辍学的学生群体主要有:低收入学生;在经济发展不景气社区内极度隔离学校的学生;无家可归学生;进入贫困学校的学生;学业成绩落后者,等等。这其中,经济条件差和地域隔离成为了最为突出的原因。研究者普遍认为:辍学问题首先影响到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另外,辍学者对自身未来经济收入和对国家税收造成影响;辍学增加了健康开支;辍学导致了犯罪率的上升;辍学降低了参与民主投票或公民活动的能力和机会。由此看来,辍学不仅是学生意愿的表达,对个人终身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从长远看,更进一步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稳定、社会公共秩序安定。因此,辍学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对策
(1)创建合作型社区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美国自立国起,公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传统已经成为公民社会的精髓。全国性非营利组织“面向未来之职业”(Jobs for the Future),在解决农村学生辍学问题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该组织倡导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机会,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积极地干预和支持创建合作、学习型的校园气候,大大降低了违纪行为学生的比例;该组织参与学校课程改革,为学生设计双重大学课程学习、双重的中学课程学分的策略,以帮助那些辍学学生赶上并顺利完成中学学业。在该组织的努力推动下,各州教育决策者认识到:辍学问题本质上来源于为每位学生提供合格教育的公平信念的缺失。每个社区、每所学校理应积极认识并应对这个问题,否则美国公共教育体制仍然可能对大多数弱势孩子造成继续伤害。[2]
(2)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减轻经济负担。
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贫困,是导致其他一切教育问题的源头。向学生提供资助,帮助低收入家庭学生走出困境是美国众多基金组织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重要策略。例如:利奥诺·安尼伯格奖学金项目(Leonore Annenberg Scholarship)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公共政策中心主持,利奥诺·安尼伯格基金组织资助。有幸获得奖学金者将获得四年他们在美国任何一所获得认可学院或大学开支的全额资助,并且每位奖学金获得者在项目选择、申报、为大学做准备的各个环节都配有知识渊博、有强烈责任感的学者指导。这一举措,使一部分处于困境中的优秀农村学生卸下了经济包袱,改变了他们的人生选择,帮助他们重新对未来树立自信。[3]
(二)教师工资偏低,造成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流动频繁。
1.问题
农村学区地域偏僻、专业隔离、教学条件差等因素,使农村学区在教师市场竞争中完全处于劣势。但是低工资却是影响农村学区对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吸引力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据美国教育数据中心统计,2007—2008年度,公立中小学全职教师年平均工资(底薪):城市教师为51,200美元,农村教师为44,000美元,所有教师平均工资为49,600。[4]而且,农村教师工资随着地域的差异、各州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学区的规模差异,也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这就造成农村教师尤其是高质量教师分布的不均衡。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CLB)中要求到2005—2006学年末,每一所公立学校的教师都必须“非常合格”,即持有教师资格证书或经州教育部门认可的人员,教师必须在其所教学科上证明自己的教学能力,并具有硕士学位的要求。地方教育当局出于自我保护原因,认为保留低水平教师和雇佣没有经验的教师,可以降低成本。因此,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教师队伍的质量进一步降低。高需求的科目或专业领域教师:如双语教师、数学教师、科学教师、特殊教育教师更为稀缺。于是多学科教师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他们为多学科和多年级服务,并承担课外职责,身心疲惫,职业怠倦感日益加强,造成教师队伍流失严重、频繁更替。从美国全国范围内看,教师流动率为15%,农村地区教师流动率有时高达30%或40%,[5]使农村学生难以获得稳定、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2. 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为学校补充优质人力资源。
美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师专业化运动,一直在致力于解决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问题。“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 TFA)是美国一个颇有影响的非营利性组织,它在农村教师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走在了前面。该组织通过招募优秀人才执教、为领导活动投资等策略使生活在贫困中的孩子获得优质教育。[6]据美国媒体报道,2009年全美共有3.5万名不同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申请TFA的400名教师岗位,其中哈佛、普林斯顿等常青藤名校的学生占到申请人数的11%,竞争异常激烈。幸运者经过5个星期的暑期培训后,再被派到全美各地的薄弱社区学校执教两年。近20年来,TFA项目已经向美国条件艰苦的26个学区派出了两万多名教师。美国舆论认为,“为美国而教”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为美国欠发达地区学校输送了优秀教师,更在于它肩负消除美国教育不公平的使命,造就了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7]
(2)植根社区文化,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教师教育机制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农村教师的教育质量。据美国学者Barker和Beckner对美国教师教育项目和机构的调查,在众多的教师教育项目中,关注农村教师教育的不足2%,只有28%的机构有关于农村教育的课程安排,只有3%的机构拥有涉及农村教学的科目。[8]农村学校与社区信托基金组织强烈支持为农村学校量身定做的社区教育,为农村教育者提供延展的、专业的发展活动。其特点在于:根植于特定地域的历史、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社区即学习的内容;侧重于重要的社区问题的解决;社区成员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社区教育通过促进对具体内容的深度思考、作为研究者与学者的持续性学术工作、满足或者超越州或当地绩效标准,恰恰能够和联邦NCBL高质量的要求并行不悖。
(三)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学校生存陷入困境。
1.问题
美国对全国公立义务教育不分城市和农村,基本拨款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专项拨款,一种是基本资助拨款,即公式拨款。采用公式拨款旨在考虑学区在教育需求和教育财政能力方面的差异,主要用于维系学区与学校的基本运转,体现公平性。但公式拨款作为主要的拨款方式,常常忽略非常小的农村学区。因为公式拨款是在学生人头数的基础上分配的,这种拨款方式表面上看起来很公平,但农村学校本身学生少,还要维持昂贵的交通和设施维护开销,在扣除这些之后就没有多少钱用于工资、材料和仪器了。[9]1980—1993年间的学校合并运动虽然对此有所改善,但终因并校不增资,农村社区环境并无根本改善,反而徒增交通负担,浪费学生时间。[10]在一些农村社区,农村学校经常需要承担超越教育孩子义务之外的其他功能,这些都增加了学区的运行成本,小规模学校正常运行更加举步维艰。
2.对策
(1)积极影响政府决策,改善农村学区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典型的分权制框架下的地方自主发展的财政制度,维持着地区间巨大的不平等,并进一步导致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机会与教育结果的不平等。[11]在2000年前,美国800多农村县区和4400多个遍布全国42个州的国家林区学校,教育经费主要来自木材销售收入,而木材销售市场萎缩,直接威胁到林区学校的生存。2000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向议会发起并最终获得通过《保障农村学校及社区自治计划》(The Secure Rural Schools and Community Self-Determination program)项目,该项目确保林区内学校获得稳定的资金流,摆脱了众多孤立的农村学校关闭的困境。该项目至2008年已经期满。2008年9月, NEA运用便捷的信息渠道, 2008年10月,《保障农村学校及社区自治法案》(The Secure Rural Schools and Community Self-Determination Act)作为公法中一部分得到重新授权。新的法案使学校每年可增加10万美元专项拨款,用于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12]
(2)利用权威研究成果,为决策者敲响警钟。
美国利益集团能够对政府决策产生强有力的制约作用,不仅在于他们选择有效的组织策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强大的专业研究团队,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详尽的调研,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从而为决策者敲响警钟,推动问题解决的进程。美国农村学校与社区信托基金会,一直致力于美国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研究。自2000年起,该组织开始对全国50个州的农村教育情况进行研究评估,从2001—2011年,每两年一次主题为“为何农村事关重要”的评估报告。该系列揭示了农村公立学校及学区的优先政策需求,描述了农村教育环境的复杂性,使政策制定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面临的挑战并能做出及时政策调整[13]。
三、启示
中国农村教育尽管与美国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共同的问题。为了改善农村教育现状,我国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农村教育改进计划的实施,在遭遇地方财政不利和地方政府执政低效等条件影响下有时事倍功半。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出了众多非政府组织,他们成为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鉴于此,美国利益集团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策略,可以为社会力量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提供若干启示。
(一)政策引导。
美国多元化的利益集团植根于美国独特的社会土壤,美国宪法给予了利益集团存在的巨大空间。我国市场化经济体制也催生了众多利益集团,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教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但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是近20年来我国一直追求却未能实现的目标。国家应在政策上予以积极引导,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在集团自身利益和国家教育收益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二)法制规范。
利益最大化是利益集团最大的目标追求,这种狭隘性就使得集团利益之间、集团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因此,《社会力量教育投入法》应该成为规范利益集团教育行为的重要保障,通过法律的途径使得利益集团的利他行为获得法的肯定,并以法的形式使支持教育的行为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与推广。
(三)利益倾向。
利益集团逐利的本性,使得在面对促进教育发展“可为”与“愿为”两者之间进行取舍。应该引入完善的激励机制,为利益集团支持教育行为实行一定的利益倾斜,使集团价值在社会公益行动中得到体现,自身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并有效地激发集团的社会责任感,使集团价值取向成为一种积极的社会导向。
(四)信息反馈。
美国利益集团运用极具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发达的信息沟通渠道,激发了社会民众参与教育的热情。而我国教育研究成果往往只是教育专家和政策制定者的专利,民众信息渠道不畅通导致社会力量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集体失语。我认为,加强信息沟通与反馈,对于利益集团积极的教育行为应及时获得公众肯定、有害行为得到有效监督和遏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决策过程也成为现今中国教育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现象。但是比起美国,这种非政府组织实践尚未形成长效稳定的参与机制、多方联动的社会运行机制和规范措施,缺乏与社会公众教育理念的共鸣、对上层教育决策部门的深层次沟通和对教育问题专业性的研究等方面。鉴于此,美国利益集团将资金、社区教育资源、社会影响力、专业研究成果形成有机整合,使得农村教育问题在一定程度、一定阶段得到有效解决,可以为我国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提供宝贵的借鉴。
参考文献:
[1]Why Rural Matters 2011-12[EB/OL].,2012-3-20.
[10]Why Rural Matters 2011-12[EB/OL].http://files.省略/wrm2011-12/WRM2011-12-narrative.pdf.
[11]戴维·T·康利著.侯定凯译.谁在管理我们的学校——变化中的角色和责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3.
篇8
关键词: 新公共服务 苏北农村教育管理 管理对策
从教育的主要功能角度看,教育属于社会公共产品,它可以培养学习者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提高个人素质和人力资本存量。培养具有现代化文明素质,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公民,从这一角度看,教育并无城乡之分。
由于城乡差异,在中国,农村教育存在教育条件落后、教育理念陈旧、教育管理原始化、片面化等特殊性,总体发展状况堪忧。教育管理不恰当是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国内学者将农村教育归纳为:“由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所组成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经营体系。”[1]农村教育管理面临复杂驳杂的内容面、陈旧坚固的官本位思想、人力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双重缺失等巨大挑战。21世纪,我国农村教育迫切需要新颖有效的管理策略。
目前农村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有:(1)管理方向不明确。是追求与城市教育相同的普遍性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学生道德素质、审美能力的提高还是培养贴近农村生活的劳动技能?管理的重心在学生还是下属职员?(2)教学条件制约管理。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农村学校债务负担沉重、教师队伍不稳定等方面。(3)官本位思想毒害。“当主任是为了当校长,当校长是为了当局长。”这样的思想要不得,这样的行径却实际存在且不在少数。在对新沂市和宿迁市农村中小学5位管理层人员的访谈中,有3位表示自己很追求升任,且认为只有当上更大的官才能管理好现在这个层面(范围)的教育活动。(4)读书无用论和教育风险投资走高,整体农村教育观趋向淡漠。调查发现,许多考上大学的农村青年已经没有“鲤鱼跃龙门”的喜悦,辍学人数实际攀升,如此致使教育管理难以得到甚至得不到家庭支持。
农村教育管理经验主要来自实践摸索,缺乏系统性。理论更新主要来自“学城市、学先进”,且不谈学的效果如何,适不适合有待商榷。
21世纪初,以美国著名公共管理学家罗伯特·丹哈特登·哈特夫妇为代表的一批公共管理学者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将公共服务描述为“一种通过充当公共资源的管家、公共组织的保护者、公民权利和民主对话的促进者以及社区参与的催化剂来为公民服务”。新公共服务的基本原则包括:政府服务而非掌舵或划桨;公共利益至上,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战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动;重视并服务于公民而非顾客;责任不是单一的;尊重公民权﹑重视人而不只是生产率。[2]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管理者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该理论对我国的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借鉴意义。
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指导下,教育管理者应当清楚自己行为的动机、行为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采取何种行动,以便更好地体现公共行政的精髓——以为公民服务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强调公共性、合法性、公民精神、政府责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公民社会与政府资源的协调和互融,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希望所在。[3]根据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和要求,农村教育管理要重视以下问题。
1.明确行为动机,转变行政观念。
农村教育要培养的是与农村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人才,农村教育是兼顾农村实际的素质教育。必须认识到,农村教育不仅要考虑提高升学率,还要考虑受教育者的现实利益,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农村各阶层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增加他们所从事职业的科学与技术含量。管理者要树立人本主义的服务理念,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要重视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要尊重公民。
管理者要从思想上树立“公民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教育服务意识,对受教育者个体的价值观和权益给予充分的关注。还要关怀弱势群体,统筹不同阶层的利益需求,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2.重视学教育管理班子建设,切实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改革落后的教育管理制度,慎选校长,任人唯贤,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农村学校一线教师要继续参加培训,校本教研,以老带新。管理者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管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权责相符,赏罚分明,加强考勤,严禁旷班,对错误重大的教师进行行政处分,任职选拔决策遵循民主原则,以人为本,管理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营造宽松、和谐、愉快的组织氛围。
3.建立与外界尤其是农村公民对话的沟通机制。
管理者要明确,教育是一种公共服务,在农村也是一样。不要将公民仅仅看成是生产力,公民是服务的接受者,作为纳税人有权力选择和参与公共服务的决策。[4]农村教育改革,首先要实现公共服务决策的民主化与透明化,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形成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有效表达机制,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事务,涉及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管理者要对民众的教育需求做出敏感的反映,同时致力于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与公众沟通对话的机制,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
学校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学校应从外界带来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新观念及研究成果,不断与外界交流信息。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目标,必须明确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与家长建立亲切、友好的关系。要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教育活动,支持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使各项活动在时间上保持连续性,在效果上相互强化和促进。
4.建立有效的监督与激励机制。
首先,管理层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制度,公布有关信息,接受人民监督,使民众真正享有选择权,并严防商业贿赂。其次,政府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对教育部门的资格、信用状况进行严格审查,并对提供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最后,政府要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对提供高质量的教育部门进行奖励和补贴。改善教师待遇,提高工资水平,这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洪君,张小莉.“新农村”视野中的农村教育及其政策选择[J].党政干部学刊,2006(5):29.
[2][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篇9
最新达州市乡村教师职称评定消息一、目的意义
实施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教师的关心和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对于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保障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保障教育公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政策内容
按照一县一策,自主实施的原则,宣汉县、万源市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补助资金由省定额补助,其他县(区)由县(区)自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
(一)补助对象。农村教师生活补助的发放对象为除城区和城关镇所在地学校以外的镇(乡)、村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编在岗教师,不包括职工和离退休(职)教师。严格落实以岗定补,在岗享受,离岗取消的补助原则。生活补助只针对农村教师工作岗位的补助,教师在岗时享受,离岗(包括退休)后自然取消。经县(市、区)及以上教育部门批准到农村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支教教师和特岗教师同等享受。在编不在岗、3个月以上外借、3个月以上外派(挂职、学习等)、退休(退职、退养、离岗待退)教师不得享受。已享受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工作补助的支教教师,不再享受农村教师生活补助,但若低于当地发放标准的应予补齐。对代课教师或临时聘用教师,由当地政府统筹兼顾,同步考虑。
(二)补助标准。宣汉县、万源市最低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400元(省财政按每人每月220元给予定额补助),其他县(区)最低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自筹资金,提高补助标准。各地应根据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程度等因素,合理分设档次和具体标准,重点向村小和教学点倾斜、向条
件艰苦地区倾斜,不吃大锅饭、不搞平均主义,充分发挥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教学点)任教的作用。
(三)补助时间。从1月1日起实施。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政府是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的责任主体。各地要高度重视,足额落实经费预算,稳步推进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工作。县级教育、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将实施办法报市级教育、财政部门。
(二)加强监督管理。补助资金要按时直接发放到教师个人工资账户,实行实名制管理,防止虚报、冒领、套取补助资金。各地要及时研究和妥善处理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平衡实施。要建立问责制度,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进行督导,对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
(三)坚持阳光操作。各地要主动、及时对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公开公示,保证各个环节公开透明、阳光运行。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广泛接受教师和社会监督。
篇10
地方政府教育职能与责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政府管理教育职能作出明确规定,政府对学校的管理要转变职能,由行政、直接管理向服务、宏观管理的方向转变。
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积极、全面执行国家与中央关于教育的宏观政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要实事求是,立足于地方教育的发展特点,灵活运用国家的教育政策,因地制宜,不断发现地方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与纠偏,推动当地教育资源完善,提升地方教育质量。
二、地方政府职能缺失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一)城乡资源不均衡,教育公平严重欠缺
一是在硬件方面,农村的教学设施简单、教学配备单一低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在教学设备的运用上,很多农村学校仅仅是摆设,为了应付检查。平时的教学活动、实验课、操作课上,学生很少接触到相关的教学设备,从而仅仅学到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实践操作基本一片空白。
二是在软件方面,农村师资力量薄弱,且不均衡。优秀教师都想向城市发展,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偏低,缺乏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教师在教育的发展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教师的缺乏,使得农村教育的发展进步缓慢、提升困难。
(二)政绩观建设重点学校,拉大校际质量差距
地方政府在发展教育的同时,没能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机械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去落实当地的教育,这样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对于当地的教育水平的提升只能是弊大于利。地方政府很多时候片面的追求教育绩效工程,不惜集中大量财力去建设所谓的重点学校,而这些重点学校只能让少数的学生受益,对于大部分普通学生是不利的,他们所在的学校教学基础设施依然简陋,对于地区间的教育公平会逐步拉大,校际质量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三)政府财政分配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城市与农村的义务教育费用均由政府财政拨款。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城市的财政收入远超过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在相应的教育投入上就会产生差距。同时地方政府在农村中小学投入方面,缺乏相应的完善机制。经费的规划、使用上存在太多的随意性、主观性。地方政府在经费的监管上也存在缺失,没有相关的匹配制度进行规范。
三、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地方政府职能缺失的对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均衡教育资源
为了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当地政府应当改善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取消重点、名校的建设,同时向落后、偏远的学校提供更多的资金、人才扶持,全面提升偏远学校的教学设施与师资力量。并结合当地学校的发展情况来调整教育投资结构,同时响应国家的“精准扶贫”战略,重点扶持落后地区教育发展,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改善学校办学的硬件设施。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当地政府一方面要加大投入的资金、改善办公环境,吸引有志教育事业发展的青年教师来此任教。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可以建立偏远地区教师帮扶项目,每期委派一定量的教师到偏远地区任教,设置2年轮换期,来解决当地偏远地区教师资源稀缺的问题。
(三)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促进办学质量提高
完善评价制度建设,正确评价学校与教师。当地政府与学校、教师共同探讨,设置出科学的评价机制。此外必须建立教学督导评估报告,定期学校、老师教学的评估报告。在督导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与家长,真实、客观了解教学情况,从而全面、公正评价每个学校的教学绩效,及时纠正教学上存在的偏差与不足。
(四)制定有效措施,关注农村教师成长
当地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完善教师的工资补贴制度,加大对偏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相应补贴,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教学评价与教学督导,设置绩效工资方案,使得真正工作的教师劳有所得,增强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与竞争感,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当然,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在设置奖金、补贴的标准上要结合本校实情,不可过多加重学校财政负担。
对于农村学校的优秀青年教师,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不仅要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发展规划,还要建立合理、公正的教师晋升渠道,帮助青年教师全面发展,以此推动农村教师队伍的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