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学习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自主学习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
一、当前幼儿自主学习积极心态养成教育存在错误倾向
(1)教学活动内容选择不合理。在教学上出现随意性和 “小学化”倾向,“灌输”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内容不适合幼儿的学习水平,或者进行大量的低水平的重复,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活动方式的采取不适当。教学活动不能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为基础,不注重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的“活而不动”,教师主导过多;有的“动而不活”,幼儿只是机械模仿,没有积极的情感参与。
(3)教学活动片面强调游戏化。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幼儿教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不能光为游戏而游戏。有的教学活动表面上看把游戏和教育结合在一起,而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效果。
二、幼儿自主学习积极心态养成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体验性原则。要创设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学习的环境,让幼儿全身心自由投入其中,通过参与操作获得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
(2)适应性原则。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注重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目标的合理性、活动形式的可行性、操作材料的层次性。
(3)主动性原则。自主性是指教学活动不是外在强制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出于学习主体的兴趣和需要,自发、自愿、自主地进行活动。教师要使用适宜的言行来指导幼儿活动,以保证幼儿活动的权利,尊重幼儿活动的意愿,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的内容,满足幼儿兴趣和发展的需要。
(4)互动性原则。在活动内容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心理特点,努力使课程内容吸引幼儿,唤起幼儿的共鸣,从而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幼儿自主学习积极心态养成教育方法探索
1.营造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积极心态的心理氛围
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要尊重幼儿积极心态的天性,从幼儿的内在需求出发,激发幼儿主动愉快地学习。幼儿教学不在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也不在于获得某种特殊的技能,而在于关注幼儿的发展与成长。一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积极加强引导,满足其求知欲望和探索需要。二是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学习;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和疑惑做出自己的解释、理解和判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独特的理解与创造,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发问,使幼儿的思维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三是创造宽松的自主学习环境。幼儿在自主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低级错误,但从幼儿的认识水平来说是合理正确的,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进行评判。
2.构建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积极心态的学习环境
篇2
一、可为幼儿创设可选择的多元性环境,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
学习的性质是由环境决定的,良好的环境会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什么样的环境里,就有什么样的学习。选择性是幼儿自主学习的骨架特征。孩子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进行选择的环境,试想,一统的环境,连选择都谈不上,哪来的独立自由,更没有自主学习。但是,幼儿园是一个教育机构,它的学习不能是放任自流式的,盲目等待“无心插柳”的收获,因此,这个可选择的环境,是有“一定”界限的,必须是由老师提供的,确切地说,是老师根据孩子的需要创设的。可选择的环境虽然是老师创设的,却是给孩子利用的。孩子能否自由地学习,可选择的环境是关键。可以说,孩子自主学习的环境,应该就是可供孩子独立自由地选择的学习环境。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是可选择的环境呢?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的活动环境。
1、可选择幼儿自己喜欢的内容
决定孩子学习状态的因素,不是学习内容的深浅,而是这个学习内容是不是孩子喜欢的,感兴趣的。能否激起孩子的热情的,能否引起孩子探索和认识兴趣的,能否使之成为孩子当前需要的,因此,在自主学习中,我们一定要从孩子出发,从孩子的问题和矛盾冲突中,来确定孩子的学习内容。
2、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
“有材料陪伴”的学习,是孩子的学习特点,材料的适宜性,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自主学习的成效。提供大量丰富、合适幼儿发展的学习材料,供孩子自由自在地选择,犹如为孩子提供了千万条大道,让孩子依据自己的水平和意愿与兴趣爱好,欢畅地奔向共同的目标,获得发展。
一般来说,孩子是通过动作与具体事物和感性形象接触,来感受信息,获得经验的。所以,在孩子的学习活动中,我们要尽量把学习内容物化为可以呈现的经验,尽量让学习材料传递更多的信息,蕴涵更多的学习价值。如生活常识,我们让孩子在日常中获得,例“光和影子”,其中的材料有手电筒、各种塑形动物和厚薄不一的纸;手工制作,在动手操作中完成,其中的材料有纸、笔、颜料、刀具等;健康的情感,在亲身体验中养成,例“我们的中国”,其中的材料有中国地图、各地风光的录象、各地风味小吃、孩子在一些名胜地的留影等;文学语言,在角色扮演中潜移默化地修养。总之,我们在孩子自主学习时,一定提供给孩子可以操作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使孩子可以离开老师,自主的进行学习有了保证。
3、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展进程
孩子是有差异的,孩子的愿望也是各不相同的,他们有各自喜欢的内容、材料,也有各自喜欢的活动方式。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有不同的发展进程。让孩子自己选择发展进程,应以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为前提。当孩子自选的发展进程,影响他的整体健康发展时,教师就要研究创设适合该孩子的内容和材料,供他选择学习。
二、持幼儿进行计划做回顾的活动
其主旨在于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而这个环节对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大有益处,每一个环节也离不开幼儿的自主学习。比如在计划。幼儿要将个人的观察与思考以言辞表达出来,这其实就是在明确自我的决定与未来的行动;在工作阶段,幼儿要实现有目的的连续,集中精力解决面临的问题,这就促使他们针对目标不断调整自身活动;回顾时,幼儿要进行反思。谈论并展示他们完成的工作,进行评价,这为他们下一步修正、变革、改进活动提供了依据。在连续不断的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计划、准备、意识、方法、执行、反馈、补救和总结等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这正是自主学习的全部环节所在。
1、在计划中帮助幼儿明确内在想法
在“计划”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在于帮幼儿制订明确、详尽的计划。计划必须包含幼儿同教师之间一次思考深入的交谈。教师可以和共同任务和兴趣的幼儿交谈,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亲密无间的交谈。在这个过程中明确幼儿的内在想法,并帮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如:手势、行动和语言来表达计划。另外,还可为孩子提供具体丰富的物体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2、在做中引导幼儿寻找可行途径
“做”是显而易见的前提,是提供给幼儿直接的机会,让他们将计划阶段的构想付诸行动。幼儿在多变的情境下展开工作,经常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是受新事物的吸引而忘记园丁的目标,要么是在计划受挫时,不能灵活的加以变通。对于前者,教师可以不断的通过语言、手势、眼神等加以提示,也可以多组织群体性的活动,让同伴之间相互支持。对于后者,教师要帮助幼儿分析原因,寻找可行的途径实现目标,让他们在已奠定的方向中顺利持续。
3、在回顾中提升幼儿经验水平
在回顾阶段,教师应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鼓励幼儿回忆有意义活动过程和经验。如果要避免孩子孩子讲出来的话让没有参加词类活动的幼儿不知所云,教师应支持幼儿将作品拿出来共享。另外,教师可以用一段评论,或是对幼儿工作阶段表现作为幼儿回顾的开场白,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并提升幼儿的经验水平。
篇3
【关键词】幼儿;本土资源;利用;自主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再次强调幼儿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者独立地、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幼儿的学习以自主探索为主,通过操作材料、与同伴交往等方式积累经验,促进自身知识、能力、行为的发展。那么,如何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给予有效地指导帮助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本土资源、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环境,自主学习。
1.生态环境。
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什么是活的环境呢?我们生活中的大环境,如:乡土地理、民间风俗、传统文化、生活经验等便是一个活的环境。我们应充分利用周围的乡土资源来创设生态式区域活动特色,促进幼儿阳光发展。
①生态运动区。
以《指南》为引领,依据幼儿的动作发展,我们可以创设“生态运动场”适合幼儿运动的区域,分别设置了攀爬区、平衡区、投掷区、野趣区等运动区域,这些活动区都配置了适合幼儿走、跑、跳、投、钻、爬、攀登、平衡等动作发展需要的各种户外活动玩具,这些难度系数不一的运动器械和富有挑战性的运动游戏情境,顺应孩子们好奇、好动、爱玩的天性,激发着孩子们运动与认知的兴趣与潜能。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区域、运动器械,开始自主游戏。在其乐融融的活动中,幼儿的身体动作得到了自由自在的舒展,内在的欢乐得到了尽情的表现,体质和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②生态游戏区。
以《指南》为引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学习方式,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我们可以创设丰富而趣味的生态游戏区,让幼儿在水区里,可以自主地钓鱼、捞鱼、舀水、提水、泵水;在土区里幼儿可以自主地挖土、敲土、运土、挑土、制土砖;在民间游戏区里,可以开展民间传统游戏,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材料简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又不受场地、人数的限制深受幼儿的喜欢。
二、环保文化,自主学习。
①本土文化长廊。
本土文化长廊中,我们凸显了农耕文化、饮食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如:创设农耕文化馆,布置了石磨、蓑衣、鼓风机等丰富的材料工具,让幼儿愉快的体验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饮食文化,创设了“美食一条街”展示了当地的传统小吃“面线糊、肉粽”等材料、工具与步骤图,幼儿在动手制作中,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非物质文化,创设了泉州南音、高甲戏、惠安石雕、晋江布袋木偶戏、永春白鸭汤、德化瓷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利用家乡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引导幼儿在自主中观察学习,自主中成长。从而培养幼儿自主参与的兴趣、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②精神环境。
我们除了在物质环境上满足幼儿,在精神上我们应营造温暖、轻松地精神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如:户外体育分区中,幼儿在轻松、愉悦地环境下,我充分地信任幼儿,让幼儿自主地选择运动内容,运动方式,如何玩?和谁一起玩?游戏中我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地情绪影响幼儿;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活动中的闪光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与幼儿之间建立平等、尊重、和谐的关系,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幼儿发展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宽松、充满爱与平等的环境,帮助幼儿养成自立、自信、自尊、自我约束等良好品质。
三、开展游戏,自主学习。
我们可以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民间传统游戏,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材料简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深受幼儿的喜欢。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幼儿身体发育存在的不同,同时尊重幼儿个体发展存在的差异,针对每个人的发展情况,灵活进行引导。如:抓石子、弹珠子、踢毽子、花样竹竿舞、抬轿子、跳房子、跳皮筋等。这些传统的民间游戏不受场地、人数的限制,幼儿非常喜爱,能激起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和积极情感及勇敢、团结协作的品质。
四、多元评价,自主学习。
评价起到导向和促进的作用,所获得的经验是表象的、零碎的。适当的评价,能帮助幼儿将表象的、零散的经验进行系统化,画龙点睛的对幼儿所获得的直接经验进行处理。能充分挖掘幼儿有价值的经验。
1.自主评价。
鼓励幼儿大胆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不仅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还能使幼儿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如:“我有快乐的事要跟大家分享:我发现了什么?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还应该做什么?”让幼儿乐意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2.同伴评价。
如:引导幼儿说说:“你踢的毽子真好,可以向大家介绍你的经验吗?”这样既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又能激起幼儿想说的愿望以便更好地向同伴介绍或展示各种成功的经验,让幼儿清楚地了解自己和同伴的活动情况,互相交流、互相反馈,知道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树立榜样或改进不足,使幼儿在评价环节中,互相学习,提高积极性,共同进步。
3.全面评价。
通常是通过观察,发现闪光点、创意上进行讲评,加以鼓励,或指出幼儿在创意方面应努力的方向,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大家提出来讨论,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商量解决的办法。对幼儿的行为,我们一般采用纵向式的积极评价。积极地看待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并利用其进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应品读《指南》、践行《指南》,在《指南》的引领下,充分认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利用本土资源,让孩子的学习越来越自主,一步一步成为学习的主人,按照自己的需求,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大胆、自主的学习,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自由、健康、富有个性地成长!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
篇4
关键词:幼儿;自主;尝试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115-01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学习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提法明确了游戏在我国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意味着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对小学这种正规学习的一种准备,这种准备不仅包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学会自主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在工作实践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激发幼儿的自主积极性
兴趣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组织、创造、强化的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工作中,要善于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在活动中注意观察他们的表现,关注其对活动是否有兴趣,是否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其中,坚持从培养幼儿的兴趣出发,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
良好的环境创设应体现开放、自由的特点,能让幼儿无拘无束地参与活动,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主性、自信心。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是发展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前提。具体包括物质环境的创设、心理氛围的营造 、活动内容的丰富等。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中,聊天活动是孩子们自发的活动,他们在这个活动中能畅所欲言,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自主能力的方法。在班级里,我经常和孩子们聊天,也鼓励孩子们自发的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这时我惊喜的发现:几个平日里不善言谈的孩子也积极参与其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看法,话讲流利了,脸上洋溢着一种满足。从中我想到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自由地表达自己心愿的机会,让幼儿的心理上也有了自由。这不正符合了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吗?从中不难看出,游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自主性、积极性。
二、评价讲究自主性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教师和幼儿都是活动的评价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和合作的过程。只有将涉及活动的所有人的意见、观点都加以综合,才能真正反映幼儿的发展。评价的方式、评价的时间、评价的程度都会对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评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要给予的第一个评价就是微笑。我们应该对幼儿每一个创意都表现出倾听、微笑和接纳的态度,欣赏他们,注重他们自主能力、创造力的发展,鼓励他们大胆、积极、自主地展现自己的创意。
《幼儿园工作规程》还指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应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发展。教师的肯定、赞赏、鼓励都会增强幼儿的积极情感和信心,另外,在自由活动中,我还主张并鼓励幼儿进行自主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看到孩子们用稚嫩的童音去评价自己的伙伴,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内在潜能得到了开发,自主能力、学习能力必将得到发展。
三、给幼儿参与的权利
篇5
一、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学习的动机、需要和兴趣,作为幼儿自主学习的出发点,重视幼儿的社会实践,积极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搭设“脚手架”。利用幼儿学习直观性的特点,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如在人物画《我的一家》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细心观察爸爸、妈妈服饰的区别,男孩、女孩的着装特点,然后请幼儿讲一讲自己的一家人去游玩或是在家休闲时生活的情景,这样的题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他们熟悉的场景,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绘画时,积极主动,想象丰富。
二、恰到好处的指导,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教师首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的、愉快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绘画。教师应根据每个孩子的能力,因势利导,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用建议的口吻指出作品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激起他们对美术活动的浓厚兴趣。如在《马路上的汽车》主题活动中,有的幼儿画的公共汽车,有的画的特种汽车有的画交通岗;有个幼儿居然表现的是一起交通事故。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千万不能做贬低性评价,挫伤幼儿的自尊心,扼杀了幼儿观察生活的兴趣。应该首先肯定孩子是细心的,就势引导孩子说出在生活中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告诉幼儿是否可以画一些积极的画面,教他富于同情心。
三、评价幼儿的作品,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信心。
在评价这一环节中,让幼儿主动参与评价同伴的作品。幼儿做完画,先讲述自己作品表达情感,然后让别的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引导幼儿欣赏技能强,构思新颖的作品。如,幼儿在评价同伴作品时,说出你最喜欢哪一副,那个小朋友的画最有意思……在活动中,教师评价作品的态度,对幼儿起着很大的激励作用,对于不太起眼的作品,发现其闪光点,给予鼓励。让幼儿真正感到教师对自己的作品感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四、多种领域相结合,是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动力。
篇6
【关键词】建构游戏 幼儿 教学
一、序言
建构游戏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一类幼儿游戏形式。建构游戏有助于挖掘幼儿潜能,帮助幼儿成长。围绕建构游戏形成的教学方法以幼儿通过有意识地积累、组合、配置建构材料,主动实现各类认知建构,以获得心理满足和实际认知经验为主要教学目的。在幼儿教育中建构游戏是体现幼儿自主性的一类活动,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这类游戏并不是教师或家长强制给予的活动。在实际建构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游戏阶段性特点,突出幼儿自主性,让幼儿在建构游戏当中提升自主能力,感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围绕建构游戏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展开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丰富游戏材料使幼儿在探索实践中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当中提出了幼儿教育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同时要支持和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发表观点。按照《纲要》要求,幼儿教育阶段要注重于幼儿自我探索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使幼儿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体来看,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是实现幼儿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决定教学质量和影响教学内容的重要教学措施。当幼儿获得新的教学材料时,往往会有一个主动探索和熟悉掌握的过程,在教学当中这个过程是准备期。准备期中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材料,进而能够启发幼儿的自主想象力,为后期幼儿自主建构奠定基础。建构游戏具有多重作用,运用游戏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可见,幼儿使用积木搭建模型时,搭建过程中容易因为颜色、样式等原因经常半路“返工”,幼儿之间因为意见不统一而产生争执,进而吵闹。教师发现这些问题后,应以启发的方式去引导幼儿。如教师要问:“除了使用积木,其他玩具是不是也能帮我们创造出漂亮好看的大房子呢?”幼儿通过想象回答:“扑克牌可以做房盖,蜡笔可以作为门前小树的树干。”可见幼儿通过自我想象和积极探索,能够解决一些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幼儿对游戏材料的探索和认知,可以使幼儿逐渐拓展自主建构的想象力,有更多想象的自主性,在游戏教学中体现出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做好技能引导培养幼儿自主建构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养成主动学习和探究、创造的学习品质。从实践角度来看,幼儿对游戏材料的探索和有效认知是幼儿不断成长的必经过程。这个时期幼儿要把脑海中构想的形态和形象转变成为理想的作品,而这个转变过程就需要幼儿掌握一定构建技能。教师在幼儿建构技术培养方面要做好引导,培养幼儿自主建构兴趣。
如在彩虹图形的建构中,幼儿想要使用积木作为基本材料。幼儿反复尝试后,无法将多种颜色积木搭建在一起。几次尝试后,幼儿有些沮丧,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后要积极加以引导,提示幼儿是不是能够将橡皮泥作为黏合剂,使积木搭建更为牢靠。在教师引导下,幼儿找到橡皮泥等辅助材料,较高质量地完成了预期的建构游戏目标。
从幼儿实际建构活动中可见,幼儿会因为技能不足遇到许多难题,教师要做好引导者,适时给予幼儿必要提示,进而使幼儿产生兴趣,强化其动手操作能力。总体上,建构游戏中经常会出现难题需要幼儿自行解决,教师引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启发幼儿展开实践,提升其自主能力。
四、开展科学评价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给予幼儿科学客观和鼓励性评价,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有利于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评价当中应主要注意三方面问题。
一是要给予幼儿肯定。在教育心理学当中可见,当人取得一次体验式成功后,便会激起更多次的展开对成功的探索和追求。在建构游戏当中,教师要适时对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性、能动性予以激励性评价,进而能够使幼儿得到心理的满足,取得进一步成功。总体来看,当幼儿得到教师表扬后,幼儿自信心逐渐得以建立,有助于幼儿后期的顺利成长。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和鼓励者,使幼儿在学习中收获知识,同时培育其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是要突出幼儿自我评价。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营造一个良好氛围,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包括参与集中评价。通过引导和拓展幼儿自主思维,可以让幼儿有效思考,正确认识“遇到问题怎么办”等实际问题,通过评价可以使幼儿认识到错误,懂得道理,能够在幼儿当中形成好的学习游戏氛围,使幼儿主动参与模仿和创新,促进全体幼儿的同步成长。
三是教师要承担多重角色。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往往承担着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在具体评价里,教师则承担支持者、合作者和引领者的角色。教要了解每一名幼儿的心理特征,进而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通过评价发现幼儿自身优点和特长,让幼儿能够充分从自主建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其自主能力。
五、结语
幼儿教育要突出其游戏性,通过建构游戏能够引发幼儿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能够培养幼儿自主思考能力,使幼儿更具创造力。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建构游戏要使每一名幼儿获得成功的快乐,通过成功激励幼儿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慧玲,郭霞. 在建构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指导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6).
[2]严杨杨. 浅谈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4).
[3]杜鸿艳.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提高校园游戏水平[J].学周刊,2016(20).
篇7
图谱介入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更具体、更形象地展现歌曲的内容、结构等,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恰当运用图谱小仅把歌唱活动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歌唱活动之中,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使幼儿学得愉快;更重要的是学有所得,图谱的运用可以促使幼儿自己动脑,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让幼儿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从而积极思考,自觉接受新知识。但如果把图谱当作普通的教学挂图,那存在的意义就小大了。那么,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利用图谱,笔者对此结合相关实践来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观察完整图谱,支持自主识记
完整图谱是指教师在活动中按照歌词顺序排列呈现给幼儿的图谱。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歌词、理解歌词。通常可以用两种方式将完整图谱展现在幼儿面前。
1.同步呈现
同步呈现就是指所有的图谱在活动开始就全部呈现给幼儿,幼儿通过观察,大致了解了歌词内容。通常这种歌曲的歌词鲜明,内容并列。图谱形象能通过幼儿的仔细观察,略猜出几分歌词大意。如大班歌唱《小鱼的梦》的图谱形象是鱼儿、池塘妈妈、星星、珍珠被、风儿通过观察,幼儿都能说出所看到的熟悉形象,细心的幼儿还能发现图谱中的动态描绘。在视觉帮助卜,幼儿迅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新的识记对象,这就是最基本的自主学习。针对幼儿的踊跃发言,教师及时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归纳提炼,再反馈给热情高涨的幼儿。当幼儿听出所要掌握的新歌词就是自己发言的提升后,自主学习的热情就会被唤醒、激活。同时自我调整对新旧经验的交替更换,减轻了活动中的心理负担,从而以更大的学习兴趣去熟悉新曲调。
2.逐步呈现
如果歌唱活动中的图谱都是以同一种方式出现,幼儿就会出现审美疲劳,从心理上削弱了对歌唱活动的兴趣。所以完整图谱的呈现方式需要教师的巧妙处理,让幼儿保持对歌唱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自主识记能力。大班歌唱《云》的两段歌词小仅具有情节的发展变化,而且还有相似的歌词元素。掌握了第一段的演唱后,教师就可以设置启发的问题。引导幼儿在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处思考、想象第二段歌词的大概。会唱白云白后,面对图谱中的蓝天,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蓝天蓝。第一段中知晓了帆船帆船装的什么,走得这样慢,观察雨点的图谱后,沿着他们会小会跟着唱,会怎么唱的线索引发思考情节。当幼儿发现出示的图谱和自己的猜测相近,再对照第一段歌词的结构,第二段歌词就应运而生。由于歌词都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卜有意识地运用现有知识对新歌词进行分析、组合而成的,所以识记歌词并演唱就小是一个难题,反而是幼儿的兴趣所在了。
幼儿是一个个体,每一个幼儿的识记能力也各有差异。在活动中发现,同伴问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力量会明显提高更多幼儿的自主识记能力。面对完整图谱,每一个幼儿对每一张图谱都有小同程度的熟悉识记能力。说说自己的疑惑图谱活动会邀请到一大批的小专家,以自己的解读方式帮助同伴重新认识、巩固记忆。找找自己的喜欢图谱活动也会吸引很多的欣赏者再次观察图谱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识记方法,可能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你追我赶效果吧。
二、纠正问题图谱,促进自主探索
幼儿在自主思考、自主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获得亲身经验,这样的经验知识才是幼儿自己内化了的知识。
1.在查漏补缺中发现
改编自《麦兜响当当》主题曲的大班歌曲《我好想》的部分图谱已经在前面的环节中摆在了指定的位置上,其他图谱则似有序似无序地排列在黑板的最下方。幼儿倾听了教师的有表情演唱后,发现空白处全部需要从图谱群中挑选合适的图谱并安排到相应的位置上。仔细欣赏若干遍后,除了最后两张,其余的图谱摆放位置都达成了统一意见。这是两张极其相似的图谱,是两张小同歌词、相同曲调的图谱。两张图谱都画有两张嘴巴,小同点就是两张小嘴的形状。有的幼儿认为第一个叽里咕噜这两句要区分开来,图谱小要一样,便于区分;也有部分幼儿认为第二个霹里啪啦嘴巴应该是张开的,图谱应该摆放在后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正在大家都争执小卜时,乐乐向笔者提出批评意见,我觉得老师的图谱可以把两张合并成一张图谱。第一张嘴巴是闭起来的,第二张嘴巴是张开的,画在同一张图谱上,小就行了!大家听了,一致赞成。乐乐只是从最简单的嘴型上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真是一个小错的好办法!也正是由于笔者的失策,提高了幼儿的分析能力,让更多的幼儿在活动中活跃起来、兴奋起来、行动起来。
只有仔细倾听,才能述说自己的见解,才能发现别人的小同。分析缺失图谱的教学策略小仅能让幼儿逐渐养成倾听的良好学习品质,还能学会在分析中思考、在思考中求知、在求知中探索。
2.在寻找规律中感悟
当孩子们在听歌排图的基础上学会了歌曲,接卜来就可以发起更大的挑战:让幼儿发现图谱的规律,感受、理解歌词。还是《我好想》的歌曲,笔者在图谱的排列上小仅关注横向顺序,还有意识对应图谱的纵向,当要求幼儿找出这些图谱的规律时,孩子们很快就能说出纵向第一列都是我好想我好想,第二列都是许的愿望,第三列都是啦啦啦,第四列都是喜欢什么愿望就做什么动作。揭秘了歌曲来龙去脉的规律后,孩子们犹如猜到谜面一般恍然大悟,识记歌词已是水到渠成。此时乘胜追击,问幼儿有什么新愿望,新愿望替代旧愿望,幼儿轻松寻觅到创编路径。新编歌词应运而生。
通过让幼儿找规律,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帮助孩子理解、熟悉、记忆、创编歌词,使活动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寻找,自主掌握了学习的有效方法。
三、设计完美图谱,体验自主之乐
在歌唱活动中教师只是个组织者、引导者,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面对教师设计的形象图谱,幼儿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尝试接受新挑战的想法就会掠过一些喜欢动脑筋的幼儿头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笔者尝试着引导幼儿缓步进入自主设计的殿堂。
1.完善空缺图谱
大班歌唱《云》里的歌词简单、明朗。根据笔者对班级幼儿能力的了解,确信他们能在引导下,完成简单的图谱设计。活动中,笔者在黑板上出示了四张空白纸,当引出第一句白云白,蓝天蓝后,好多幼儿就迫小及待地盯着黑板要发表言论了。趁热打铁,笔者给大家立下规矩:如果你有想法,别急着回答,请上来把你的想法设计在空白纸上,让它成为图谱的一部分。君君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幸运儿,她在第一张白纸上画了一朵白云,就下去了。笑笑看见了,急着发言:刚才老师小是唱到蓝天了吗?还应该画上蓝天。话还没有说完,直接奔上去就画了蓝天。虽然小朋友对笑笑的行为有点意见,但观察后又一致认为这样和歌词就更匹配了。接下来,句型相似的歌词就被大家仿编出来了,到帆船帆船装的什么?走得这样慢这句时,小朋友有了小同意见,有的说装的什么就画一个?,还有的一定要画XX,经过老师引导,大家一致同意用?。活动期问,幼儿对图谱设计的矛盾时有发生,但通过笔者的合理引导,战争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虽然笔者的想法没被设计成图谱,但可以现场演唱给大家听,或者还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自行设计,同样摆放在黑板上过一会瘾。
在给大班歌唱《老鼠画猫》的时候,教师根据歌词设计了图谱,但是这首歌曲中有个上滑音,小朋友演唱的时候老是记小住,经过大家的讨论,图谱中小老鼠的尾巴重新用很夸张的画法并且改变颜色尾巴往上钩,幼儿一看到便自然会把声音唱得像老鼠尾巴一样向上翘,立刻找到了滑音的感觉。这样的歌唱形式,他们觉得很好笑、幽默,因此,幼儿接受得也特别快。大胆地利用美术中的色彩、线条、图形等因素,将它们与图谱融合,为幼儿理解图谱提供了更便利、更丰富的途径,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也在图谱所展示的形象中得到启发和提升。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有矛盾就说明有想法,有想法就会有思维碰撞。小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体验,都会让幼儿逐渐喜欢上自发、主动的学习,也更乐意接受新事物的挑战。
2.表现动听音乐
大班幼儿初步具有了较高的思维水平,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能力为一首歌曲设计完整的图谱。他们能通过较高水平的倾听、思考,有意识地把隐性的思维表达到显性的画面上。而教师则以活动的支持者身份参与幼儿的自主学习,是幼儿学习的伙伴,也是学习成果的分享者。 大班歌唱《山谷回声真好听》中的歌词情节和幼儿的生活经验非常吻合,而且班级中很多幼儿都感受过回声。在活动时,笔者尽量有感情地给幼儿演唱这首歌曲,勾起大家的回忆。然后以探求的口吻征询幼儿:你们能把我的歌声留在图谱中吗?你们也能用好听的声音演唱这首优美的旋律吗?一连串的追问激起了幼儿的设计兴趣。他们从紧张心理逐步缓解到放松心理,再调节到兴奋状态。睿睿用一条连续的3倒画线条表示山谷,还画了一个嘴巴和一个X,并告诉大家,这是歌曲的第一句山谷里静悄悄。看着图谱我开始演唱,大家开始检测。刚唱完,就有幼儿开始鼓掌了,下一句小朋友进山了,乐乐是胸有成竹地设计了大家都认可的第二张图谱。接下来的每一个幼儿都非常珍惜自己的机会,每一张图谱也都会得到集体的评价、修改并逐步完美起来。整个设计过程充满欢乐,充满自信。当笔者弹奏起旋律时,惊奇地发现幼儿自主设计的图谱在识记歌词准确性和速度上都超过了平时的设计。而且平时经常发生的相互帮助指导小明白、小理解图谱的环节,在这次竟然取消了,缘由就是我的图谱,我设计;我的设计,我明白。此时的教师已完美隐退。
篇8
关键词:主题活动;区角活动;自主学习;个别化教育;持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084-02
近年来,随着对幼儿自主学习重要性认识的日益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逐渐从灌输式教学转向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学习。与传统的集体教育活动相比,主题活动应注重从幼儿学习的兴趣与需要出发选择活动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强调孩子的积极体验和自主探索,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同时由于人们对主题活动的过于热衷,也导致了对其他形式教育活动的忽视。
一、主题活动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思
主题活动作为幼儿自主发展的有效教育形式,虽然突出孩子的探索与生成,事实上却难以充分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因为主题活动常常采用集体教育活动的形式,让全体幼儿在同一时间学习同样的内容,并以相同的速度与方式进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难以顾及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无法真正满足每一个孩子的学习需求。而且,主题活动突出的特点是以主题的形式来展开的,每学期选取若干个主题,有节日类的、社会实践类的、自然科学类的,等等,而这些主题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并不是按照知识的由易到难加以逻辑组织的,因此缺乏系统性。主题活动虽然主张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生成活动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传统教育活动中忽视孩子兴趣与需要的弊病,但在学习方式、师生关系、活动控制等方面仍然与集体教育活动差别不大。
二、区角活动的教育价值
区角活动作为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有效教育形式,以其个别化学习的鲜明特点使得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具体落实。更为重要的是,区角活动不仅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而且是按照系统的知识结构组织的,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材料,因为在区角活动中投放的材料是有层次的、系统组织的,能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的。
区角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积极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幼儿的学习是一种非正规的学习,孩子们渴望按照自己的兴趣与意愿去探索、发现,他们的学多发生在自发的活动和游戏中。而区角游戏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区角活动中,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种类和材料,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决定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用什么玩,从而积极地与同伴、玩具和材料互动。所以,区角活动是孩子发挥自主性的最好场所,它使幼儿在与周围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从操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区角活动独特的空间与时间特性更有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在空间上,它允许每个孩子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自主地选择,可以选择不同的区角;在时间上,它允许每个幼儿按自己的学习速度进行学习,同样的操作内容,有的孩子一两次就能完成,有的孩子则需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这给予幼儿充分自主学习的可能。区角活动更深地发掘了幼儿的潜能,体现出儿童的发展是在其自身的活动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
2.真正有效地落实个别化教育。近些年,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对个别差异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由过去认为的年龄差异、认知能力差异转变为认知结构、发展速度及心理特质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性格、发展模式、学习开窍的时间点、学习倾向及家庭背景都有所不同,即使同年龄的孩子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要真正尊重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就必须使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特点与水平。区角活动个别化学习为主的方式,使尊重幼儿个别差异这一现代儿童观得到了真正实现。在区角活动中,幼儿按自己的兴趣与学习速度独立或结伴活动,教师与孩子间的个别接触机会明显增多,这既强化了师生间一对一的互动,又使教师获得了实施个别教育的良好机会,便于因材施教,促进幼儿成为独立性的个体,改变了主题活动中全体幼儿在同一时间、以同样的方式与速度学习同样内容的模式。
3.促使教师自我提升。由于主题活动的目标与内容往往都是事先拟定好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面对的是全体幼儿,一般很难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进行即时调整,也很难做到对每一个孩子充分观察与关注。而区角活动是一种个别化、小组的教育活动,教师面对的是每一个儿童,因此能充分地观察孩子,并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与水平即时调整教育内容与方式,以适应每个孩子的需要。在区角活动中,教师通过不断的观察,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特点与个性差异等等,促使教师自我反思和成长。
4.有助于教育的系统性与可持续性。虽然区角活动与主题活动都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但二者又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主要反映在知识的系统性方面。主题活动往往缺乏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系统性,而区角活动要求知识必须是系统有序的,是按照逻辑结构组织的。同时,区角活动还特别强调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可持续发展,它并不要求孩子在一次区角活动中就能实现教育目标,而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与能力安排适宜自己发展的学习速度。区角活动的目标相对于主题活动而言更广泛长远,它是教师根据月目标或学期目标制定的,有一个较长的达成过程。并且,根据幼儿操作和探索的实际水平,教师要及时不断地调整活动目标,使各种活动材料的投入能更好地定位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上。
三、将区角活动与主题活动高效地融合
鉴于区角活动与主题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不同作用,我们应该将这两种活动形式有效地结合,最大程度地挖掘它们的教育潜力,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成长。
1.区角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生成。区角活动是幼儿自发的形成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水平与能力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进度的活动,因而区角活动是幼儿的“学习岛”。如果在区角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对某一活动感兴趣,教师就可以考虑将这一活动生成全班幼儿参与的主题活动,这样,区角活动为主题活动奏响了“序曲”。例如:教师发现这段时间在班级的一些区角中,幼儿对与气象有关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小小新闻角中,很多幼儿收集并了近两天的天气预报;语言角中,有小朋友在为其他孩子讲述有关小动物和天气的故事。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区角活动中孩子的兴趣,形成关于气象与天气的系列主题活动。
2.区角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组成。在以往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往往要求全班幼儿围绕一个内容来展开。事实上主题活动的目的可以是一个,但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却可以以小组形式来呈现,这样,区角活动就可以作为主题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使教师能充分地观察并指导每一个幼儿。例如,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将气象与天气作为主题活动,并将有关气象活动的主题分解成几个方面放在区角中,形成小组探索的活动:表演角中,孩子彩排模拟地震逃生;科学角中,孩子探索地震灾害发生的起因。这样,区角活动本身就成为主题活动的一部分,作为主题活动的“和声”而存在。
3.区角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延续。区角还可以作为主题活动的延续而持续地发挥其重要的功能。围绕气象这一主题,教师还可以激发孩子开展进一步的延伸活动,如角色游戏、体育游戏、阅读活动、艺术表现活动(音乐、绘画、制作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各区角的活动者进行充分的交流与点评,引发孩子强烈的学习与模仿兴趣,从而达到有感受共分享,有经验共交流,有问题共探讨。这为丰富幼儿的区角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有助于幼儿的进一步探索、自主学习与发现。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活动单;小组竞赛;探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113-01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是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幼儿就学得越快越好。实践证明,这样易造成幼儿思维的惰性,而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方法,是以损害幼儿终身发展为代价的“教育”苦果。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如皋“活动单导学”模式应运而生了。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解放思想,快速转换角色,将课堂活动交给幼儿。做到“四个转变”,即从重教向重学转变、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重模式向重个性转变,充分体现教师“导”和幼儿“动”。“活动单导学”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在幼儿园各领域活动中迅速展开,并越来越体现出它的用武之地和顽强生命力,其地位不可小视。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习的有关理论, 谈谈“活动单”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对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以“单”促教,不教而教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活动单导学”的思想指导下,教师根据活动的内容,依据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设计出贯穿教学活动的、富有特色的活动单,吸引幼儿自主学习。
在《灯、钉、鹰、星、》的语言活动中,教师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活动之前,先将全体幼儿分成四活动小组,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活动;接着在教室的大屏幕上,呈现是以图片(灯、钉、鹰、星)的“活动单”;然后,教师示范并提出的问题,给与一定的时间,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此时我们看到孩子们以小组的形式,他们有争议、有协商、有辩论,个个轮番发表者自己的见解。最后得出大家认为一致的答案。在整个小组活动中,教师这种以“单”促教,不教而教活动单导学模式,一改过去的教师在前面教,幼儿跟在后面学的模式。推动着幼儿自发、自主地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幼儿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幼儿来说,他们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并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处于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中,从而能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这既是“活动单”精髓,更是我们教育的宗旨。
二、以“单”促学,不学而学
“活动单导学模式”它推崇“让孩子主动地学”、“在活动中学”、“让孩子们善学、乐学”。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它有效地改进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在《灯、钉、鹰、星》的语言活动中,教师利用设计巧妙的活动单,让幼儿在“活动单”引领下,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学习儿歌的活动中,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创编出儿歌的前半部分“手关灯,钳拔钉”后。又创编出下“抢打鹰,乌云遮星”语句时,其他小组的幼儿就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有的说:老鹰是我们的朋友,不可以把它打死;有的说:儿歌的前面都是三个字,为什么最后是四个字..... “那么你的认为怎样才好呢?”.此时,教师又巧妙地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幼儿说“用大声喊叫办法,吓走老鹰”“用扔石头的办法,赶走老鹰”“用好吃的东西把老鹰引开”“不要用枪打鹰,用枪赶鹰”,幼儿在争议、探索和探究中,找到最终大家都认可的结果,
教师在“活动单”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一改过去,教师在前面教一句,幼儿鹦鹉学舌般的跟在后面学一句的做法,这种以“单”促学的方法为幼儿提供了自主选择、大胆探索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了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的学习经验。为幼儿后续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三、以“单”促思,自我完善
篇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怎样的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自主学习呢?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见这样一段话“幼儿自主学习的骨架,就是选择性。自主学习中,孩子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进行选择的环境,来培养和表现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一、内容的可选性
兴趣是幼儿学科学的最佳导师,孩子们有着与科学家一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好奇、好探索,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的世界,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这个时候,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在日常带班的过程中走进每个孩子,学会蹲下身子融入孩子之中,倾听童声世界中有价值的内容。例如:世博会期间,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参观了世博,回到幼儿园之后,孩子们对世博会中各国的展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这个热点,老师组织孩子们开展了科学活动《垒高》,正是因为孩子们对世博会各种展馆的关注和热情,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兴趣特别浓厚,他们不仅认真摸索垒高的各种技能方法,更重要的是垒高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坚持不懈、团结合作的世博精神。类似这样的内容很多,有的是孩子生活周围的事件引起的热点,有的是是孩子玩耍的核心……在这些活动中,有时候是为了满足好奇、融入社会而进行活动,有时候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活动,有时候是为了享乐玩耍而进行……这些因为孩子的主体需要而产生的活动,为孩子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能。
二、材料的可选性
《纲要》指出:“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提供活动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如在中班科学探索活动《连接》,材料为回形针、夹子、扭扭棒、纸条、毛线、吸管等,这些材料既可以作为单独连接的材料,也可以作为连接的工具,这就给予了孩子十分宽广的探索空间,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扭扭棒、毛线、回形针、夹子等都可以通过自身连接,也可以通过工具连接,如毛线和纸条、吸管等可以用夹子、回形针等工具进行连接,同样是毛线、夹子、回形针这一种材料,既是自己连接的材料,也可以是连接的工具,还可以怎样连接呢?孩子在又开始不断思考同一种材料不同的连接方式。就是这些孩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熟悉的材料,由于孩子的关注点不同,获得的信息和得到的认识也是各不相同,充分体现了孩子在探索过程中的自主性。
“有材料陪伴”的学习,是孩子的学习特点,正是因为这些适宜的材料,让孩子的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的感受着来自材料的信息、不断的积累经验,从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自主学习成效。应该说提供丰富的、合适的操作材料,供孩子自由自在的选择,犹如为孩子提供了千万条大道,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水平和意愿,欢畅的奔向共同的目标,从而获得发展。
三、发展进程的可选性
孩子是有差异的,孩子的愿望也是各不相同的,与他人不同是孩子应有的权利。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选择了与自己水平相一致的操作材料,同时也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速度。如在科学探索活动《玩管子》的活动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直径为8厘米的塑料管,弯形连接管和T形连接管,生活中常见的小物品:如笔、小瓶子、积木、小汽车、石子儿、纸张和海洋球。孩子们在探索操作的过程中,有的孩子选择了海洋球和石子儿穿过管子,很快的完成了老师提出的“试一试,让这些小玩意儿从管子的一头进去,从管子的另一头出来”的任务;而有的孩子选择了难度较大的弯管、纸张等进行尝试,从而满足自己探索时排除万难,获得成功的喜悦;还有的孩子尝试着将直管和弯管进行连接,从而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又如中班科学活动《转动》,其目标是愿意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我们为孩子准备了筷子、绳子、勺子、风车、呼啦圈等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让孩子尝试让这些物品转动起来,有的孩子选择了呼啦圈,风车等材料,很快便让它们转动了起来,并不断深入尝试,感受力与转动的关系,有的孩子也选择了这些材料,但是他们尝试的方式不同,他们在不断尝试运用多种方法使之转动起来、有的孩子选择了绳子和纽扣,尝试着两种物品配合使纽扣转动起来……而这个时候,老师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从自己的操作中获得不同的经验和感受,因为孩子的每一个选择,都能够让他们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感受。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通过共同的交流讨论,让孩子将自己的想法、认识与同伴磨合、研究,从而达成一个自己愿意和能够接受的概念,重新构建自己的认识思维。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拥有自己独特的进步速度,为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有创造力的社会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上一篇:财会监督工作调研报告
- 下一篇:农村基层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