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政策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教育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教育政策

篇1

关键词:民族教育政策;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

民族问题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民族教育政策是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关键,了解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对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民族教育政策概要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来源包括本地土著居民和外来移民两部分,其中移民及其后裔是美国人口来源的主体。美国目前的民族构成中,由白人和其他四类主要少数民族构成。美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和实践历程呈现出三个显著的历史特征,即同化主义、英语中心主义和教育隔离制。

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矛盾是贯穿美利坚民族发展史的基本民族问题,二者在教育领域的斗争首先表现为教育权利的斗争,因此,教育权利的问题是美国教育政策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研究内容。少数民族拥有了教育权,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问题,即少数民族语言政策、文化政策问题,这也是美国民族教育政策的重要研究内容和方向。

二、加拿大民族教育政策概要

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和多种族聚居的国家,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其民族教育政策历史经历了四个阶段:殖民地时期民族教育政策阶段、《不列颠北美法案(加拿大1867宪法)》体制下的民族教育政策、《加拿大权利法案》体制下的民族教育政策转型、《加拿大权利和自由(加拿大最高法律)》体制下的民族教育政策。在这些体制的更替中,加拿大的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一元主义文化政策、二元主义文化政策,最终转向了多元主义文化政策的大背景。

三、俄罗斯民族政策概要

俄罗斯共有130多个民族,以俄罗斯人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有德意志、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前苏联时期,在教育理论方面强调集体主义,淡化个体差异,教育的民族同化功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提倡“民族教育的复兴”,促进了对民族问题的讨论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但也导致了激进的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的出现。普京上台后,提出了“俄罗斯新思想”,并先后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国民教育要义》等一系列文件,致力于保存少数民族传统和语言,发展少数民族教育。

四、澳大利亚民族政策概要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的移民国家。澳大利亚的民族教育在对待土著民方面先后经历了霸占屠杀―同化一体化―多元等阶段;在对待移民方面分别采取了试图建立以英移民为主的白澳政策和多元文化政策。纵观澳大利亚的民族教育政策其主要经历了霸占屠杀阶段,基本上没有民族教育政策可言;同化阶段是一种断绝民族性的民族教育政策;一体化阶段,土著儿童教育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白澳政策阶段施行对待其他移民采取歧视、排斥、压制的民族教育政策;多元文化阶段下的澳大利亚民族教育政策出现了进步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澳大利亚民族教育的发展。

五、英国民族教育政策概要

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是英格兰人,本地少数民族包括苏格兰人、爱尔兰人、犹太人、诺曼底人等。除本地少数民族外,外来移民也逐渐成为非主流文化中的一员。英国属于非移民国家,这些移民多数来自亚洲和非洲的原英属殖民地,他们处于更加弱势和边缘的地位。英国在民族教育政策方面,尊重多元文化、政策制定过程规范、体现种族及性别平等、地方享有较大的教育政策制定权。英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其实是一个民族自治权利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教育民主化的过程。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西方主要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概要的梳理,使我们对各国的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从中得到了几点启示:

1.民族教育政策的母体是民族政策和教育政策,二者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民族教育政策的存在状况,并直接影响到民族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民族教育问题是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

3.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应当成为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方向,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多元文化教育实施的对象不仅是少数民族群体,主流民族群体同样也要接受多元文化教育。

4.各国民族教育政策各具特色,因为各国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等各不相同,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体系,也是做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的一项任务。

参考文献:

[1]吴明海.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冯广兰.19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族教育政策与实践的历史特征[J].民族教育研究,2007(1).

[3]Paul S・Maxim,陈・巴特尔,赵秉坤.共同的挑战:中国―加拿大原住民及少数民族教育政策[J].学园,2010(5).

[4]陈立鹏,张靖慧.澳大利亚民族教育立法研究及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1(3).

篇2

关键词:民族高校;预科生;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大学生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特殊形式,是保证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特殊有效措施。在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相关精神,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尤为重视对民族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的创新性改革,其中,“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以下简称‘民理课’)被列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公共必修课。民理课的开设对于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树立民族观,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问题的认知能力,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高校预科学生的基本情况

预科教育是民族高校的一个特殊层次,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和实际水平,采取特殊教育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举办预科教育是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民族高等教育,落实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而采取的战略措施,体现了国家扶持民族高等教育的政策,为少数民族子女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架起桥梁。

依据教民[2005]5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是党和国家加快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特殊政策措施,是高等学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认真做好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工作,对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预科班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

民族高校预科学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预科学生均为少数民族学生。②生源地较为分散,主要为中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③民族成分多。预科学生包括了国内大多数少数民族成分,包括一些人口较少民族如门巴族、珞巴族、普米族等。④民族文化差异性大。预科学生来自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南方与北方、西南与西北等各地的少数民族在传统文化、生活习俗上都有较大差异。

上述民族高校预科学生的特点,以中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2015级预科生为例,表1中数据显示2015级预科生(共498名)来自新疆、云南、、海南、黑龙江等2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新疆预科生人数最多,占总数的25.98%,湖北、广西、贵州等省市自治区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多,生源分布较为分散。

表2中数据显示2015级预科生分属40个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预科生人数最多,占总数的19.35%,维吾尔族、回族、壮族等民族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多;此外,还包含一些人口较少民族,如珞巴族、门巴族。

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少数民族预科生民族种类众多,生源地地理环境、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民族文化差异性非常普遍。

二、民族高校预科开设民理课程具有紧迫性

民族高校预科学生的上述特点,为在预科教育中开设民理课程提出了基本而迫切的要求。民理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核心教学目标,是向学生普及少数民族的一般知识,教育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各民族共同开创祖国疆域、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共同反抗外来侵略、各民族血浓于水的民族关系等基本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平等观、发展观,自觉形成“四个认同”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成为推进宣传和实践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新一代。可见,民理课程正是切合了民族预科学生教育与培养的需求,在民族高校预科学生中开设民理课程,恰逢其时,十分必要。

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于偏远的民族地区,由于民族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历史差距,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水平、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导致预科生很容易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等产生民族自卑感,进入民族高校后难以快速适应校园文化生活,在与其他同学的相处过程中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及风俗习惯差异造成隔阂、误解,甚至产生心理疾病。民理课的开设对于增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认同,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建立民族自信,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民理课教育是高校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大学生民族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少数民族预科生通过民理课的学习对于民族理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现阶段民族工作等内涵的了解可以有效地克服由于民族文化差异性引起的自卑感,更正对于民族问题的错误认识,消除由民族风俗习惯差异引起的各种矛盾,增强本民族及与其他民族的心理认同。

三、民族高校预科民理课程教学的重点

民族高校预科开设民理课程,其教育教学的重点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

作为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归属心理,中华民族认同是我国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心理的升华,是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心理,是民族观的具体体现。民理课教学的主要宗旨即为通过对于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核心思想的解读帮助学生增强中华民族认同。

篇3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政策 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759.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我国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是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持续的实施,成为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学生享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实现民族平等、社会稳定、教育公平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1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探讨

1.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主要内容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招生任务由教育部指定的高等院校承担,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原则招收学生。通过对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考试与录取、就业、教学、培养工作的规定以及各职能单位的职责与管理等方面的详细描述,希望建立一个完善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体系,使得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具有可操作性。

1.2 高等教育民族政策的价值界定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是教育公平与民族平等。教育平等在当前的研究中,主要是指教育机会均等。我国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等教育优惠政策是为了跨越民族之间的差异,消除教育上的差距,从而最终实现各民族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实施这项政策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民族平等的观念。

高等教育中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政策是对少数民族身份的学生实施的特殊的招生政策,是基于历史与现实的社会条件,尊重民族差异存在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民族平等原则而实施的一项政策。

2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出现的问题

2.1政府方面

从总体上看,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得笼统、模糊。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是迫切需要发展、振兴的领域,各产业仍然缺乏相应的高级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以需求量不高,专业性不强的专业为背景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上又有一定的困难。此外,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单一,缺少丰富的社会资金。过于单一的经费来源,不仅给国家、地方政府的财政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在政府方面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出现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我国政策实施结果的评估机制不健全,政府在制定该政策时,并没有制定有关配套的监督、评价机制,也没有设置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

2.2高校方面

实际操作与管理的过程中高校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就业指导层面,高等院校很少或几乎没有对少数民族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也没有做好监督、统计少数民族研究生就业去向的管理工作。

2.3受惠少数民族学生方面

据部分调查资料显示,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研究生并没有“定向就业”,利用政策监管上的漏洞,逃避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甚至部分少数民族研究生是希望通过借助此项政策,以达到自己获得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机会,进而增加自身的“含金量”,待完成学业后自主择业,有更好的发展。这与政策制定的预期目标存在很大的偏差。

3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完善的措施

政府要坚持政策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杜绝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走样、变形的现象。同时,对于违反协议的行为,要给出明确、有效的法律规定,对于不秉公处理、违规违法的行为严格处理。其次,政府应当积极筹措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执行的经费。

高等院校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有责任,更有义务发挥好纽带作用。从招生层面来说,高等院校既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根据少数民族研究生的特殊性、差异性,结合高校的办学优势,平衡好报考特色专业,规定考生所报考的专业的最低要求,即使录取名额有余,也要培养真正达到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人才的要求,宁缺毋滥;从就业层面说,积极提供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政策,使他们正确、及时地了解就业信息。鼓励少数民族研究生“定向就业”,积极组织就业指导专题讲座。

享受到政策照顾的少数民族学生,应当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坚定意识,诚信做人。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要时刻感恩国家政策的照顾与帮助,要客观地认识到履行“定向就业”对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提高民族地区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做一个有诚信、有责任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立军.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政策60年回眸[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1).

[2] 周晓丽.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研究――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为例[D].兰州大学,2013.

篇4

关键词:《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校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15-02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以下简称《教程》)课程以“五观”教育为核心、以“四个认同”教育为目的,突出了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新疆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一门具有鲜明的新疆地方性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根据、教育部联合下发的“5号文件”精神,在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画出一定数量的学时专门用于实践教学。在《教程》课程教授中,实践教学对于提高教学实效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亲自调查、亲自参与、亲自感受,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面对新疆复杂多变的情况,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也能够让大学生自觉坚定反对分裂主义的信念、提高大学生认识和研究当今民族问题的能力。

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实践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消除模糊认识和错误看法

1.从教授主体来看,《教程》课规定学时很有限,要在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的前提下开展实践教学,因为实践教学受客观环境的限制,同时需要大量的组织工作,使教学部门很难安排。很多教师做好的实践方案也因为受主观和客观因素无法实施,打击了教学积极性,对实践教学抱有可有可无的观点,对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实践教学很难开展,从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2.从教授客体来看,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实践教学是“由老师带领着学生外出放松游玩”,或者让学生“自由活动”,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根本任务,即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加深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种错误认识使实践教学偏离了教学目标,影响教育的实效性。

(二)应注重全面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1.实践课堂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直接影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部分感兴趣及有责任压力的学生会积极准备,而相当一部分让自己成为旁观者。

2.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学生本能排斥政治思想理论课,认为教授内容一无是处,空无一物,自然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3.大学生在思维上趋向独立自主,有了突出自我、投入社会的愿望,但是因为长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很难在短时间体现出自主意识、自觉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要准确把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度”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和前提。学生的实践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全面更准确了解理论内容,然而现实情况是在教学中常常出现了顾此失彼的局面,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在教学中较好达到两者兼顾,是众多授课教师思考的问题。

二、《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实践教学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一)丰富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提高课程实践指导技术

在《教程》的教授过程中,要求教师对“五观”和“四个认同”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对教材提及的理论内容不仅有所掌握,还要扩大其外延,对教材一些过于抽象和过于形式的内容有重组和条理化的能力,如在讲授专题二兼收并蓄,共建新疆中,因为民族较多,分组进行各民族演示时,学生掌握的资料和提出的问题要求教师要对主体13个民族有全面的了解,有了深厚的理论功底,才会在讲授中游刃有余,也为开展实践活动打好前提和基础。同时教师还应提高自身实践指导技术,学生是实践化课堂的主体,离开了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启发,主体将不容易把握在课程中的思路及方向。在实践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情况和问题会随时出现,容易偏离课堂教学中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如何化解问题,做到及时的、有效的引导,是授课教师尚需加强的素质。

(二)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紧密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是受教育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1]。让学生亲自参与,从体验中获得深刻的主体的感悟,使之内化为积极思想和生活体验,促进其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由“漠不关心”到“充满激情”的转变。

1.课堂实践内容主要包括讨论法、案例法、多媒体演示、主题演讲、辩论、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这也是教师最常用的实践方法。《教程》课是新疆的特色课程,针对学生的生源地不同,教师的实践活动设计应当有针对性,力求让新疆的学生更加了解热爱新疆,疆外的学生正确认识新疆,如在专题一骨肉相连,中华一家中新疆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时,分组让学生搜集资料,课堂上采用讨论和座谈的方式让学生阐述从古至今新疆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让全班学生明白新疆和内地关系紧密,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形成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良好氛围,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总结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理论内容,取得教学实效。

2.校内实践内容,与校园文化活动联系起来,要求学生按照要求,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或校内大型活动,所参加的活动一定是与所学理论知识有关联的内容,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年五月是民族团结月,学校会开展很多相关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程》内容要求学生参加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说说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等活动,做好活动记载,写出活动的总结报告,报告活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并且总结活动成效,最后纳入期末考核成绩中。

3.校外实践内容,即社会实践内容。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在时间安排上要平时与假期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在形式多样化前提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这也要求教师最大程度利用校外资源。社会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浅层次的社会实践,如参观考察博物馆等;二是带着理论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调研,教师要承担指导学生准确提炼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正确评价问题的责任,切忌使社会实践变异为“放羊课”。如《教程》第七专题科学发展,民族繁荣中,分组让学生搜集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资料,从吃、穿、住、用、行五个方面展示新疆的巨大变化,结合新疆经济工作座谈会和亚欧博览会等大的热点问题,加深理论深度,让学生对理论内容有更全面和更加系统的了解。三是更高层次的社会实践,即让学生正视新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教程》中关于民族问题的阐述,新疆对新疆发展的危害等,教师要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先将理论知识给学生阐述明白,然后再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展示向学生补充说明,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参观历史文化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展览,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念,明确自己的立场,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积极探索“大思政”教育模式

“大思政”教育模式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处、团委等部门开展的日常教育相融合,即构建“大思政”教育教学体系。

把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开展的日常教育和主题教育等有关内容纳入教育体系;把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与团委开展的公益活动、社团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素质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等融合为一体;把学工处的学生日常行为考核纳入课堂平时成绩,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大思政”的教育观,可以整合资源,“学工”和“思政教学”两支队伍在角色和工作职能上相互转化,形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避免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在内容上重复,在资源上浪费。虽然在实施和组织过程中有一定困难,但是相信这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力措施,应积极推行。

总之,《教程》课程的讲授,要始终抓住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放松,要灵活多变,使学生沿着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思维轨迹来完成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学习,改变学生对课程枯燥乏味的错误性认识,让这门课程变成学生衷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

篇5

关键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031-02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基本特点

民族院校在学生来源和民族构成等方面与其他高校不同,这是由其特殊的办学宗旨决定的。民族院校的学生一般来自多个民族,都在40个以上,甚至一个宿舍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民族,可以说民族院校就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一般来说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在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思维和行为习惯等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出以下方面。

1.独有的民族意识特征。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心理素质和风土人情,并得到不断传承。所以,民族院校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各个少数民族之间。例如,来自民族聚居地的学生所具有的民族意识就比散居的少数民族学生强烈一些。民族意识的差异性,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和个人心理特征,而且还影响着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处。一方面,少数民族的学生很希望得到其他民族学生的认可,并乐于与同学交流;另一方面,受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往往不善于交流沟通,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征的非正式群体,使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受到了限制。

2.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在我国少数民族都有着不同的,而且影响根深蒂固。由于其所处的独特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特点不同,决定了其不同的心理需要和人格发展规律。各民族学生来到同一个环境学习、生活,难免在人际适应、学业障碍、生活差距、自卑心理等方面产生一定的问题。他们非常需要得到认可和尊重。

3.文化教育基础相差悬殊。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特别是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普通话未普及,仍在使用本民族语言授课,学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进入大学后对于使用汉语授课方式很难适应,容易产生因语言障碍而引起的文化层次差别,学习压力很大。

4.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在民族院校的学生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较多。虽然国家、社会和学校实施了很多种资助政策,但受各方面原因的限制,无法真正帮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走出困境。经济状况不好导致很多学生不乐于与其他同学交往,有时还会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内向孤僻。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现状

近些年来,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成绩显著。但是同时,还要看到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1.管理思路明显落后。民族院校还普遍存在着套用传统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来进行民族高等教育,大多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人员往往重视对人的日常行为和校园活动进行组织、控制和管理,习惯于将学生教育引导成做事循规蹈矩的个体,从而忽视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因材施教与内心需要,导致民族特色不够突出,效果不够好。

2.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在民族院校中,大众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仍居主要地位,首先,这种传统管理方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集中式管理,和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平等、公正、民主参与模式相违背。其二,这种管理模式往往忽视了“情”与“理”、“法”的区别和统一,导致在涉及学生利益的各项工作如评优选先、奖励资助、违纪处理等事件中,不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其三,如此管理模式成效的大小通常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自身的领导、号召、交流能力及其人格魅力,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的真正要求。

3.管理制度有待完善。虽然很多民族院校都有较为清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比如全员育人机制、辅导员基本工作制度、班导师队伍建设制度等。而往往存在的不足是相关制度不健全、不精细,较难实现管理的过程化、数据化和精准化。此外,由于参与管理的专门机构、专职人员和其他管理者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系统性、全员性很难发挥。

4.管理评价不够优化。多年来,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考核与评价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评价体系仍未健全,有待优化。有的高校缺乏定性和定量的考核标准,有的评价体系不科学,如评价重点不明确,评价范围过大,评价内容空洞等等,有的考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指标不合理,导致考评的激励作用无法真正地得到实现,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有些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和模式上,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民族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强理论和制度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提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努力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教育和管理机制创新。(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该是在人本管理、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思想的综合指导下开展工作,形成规范型管理、素质型管理、民主型管理、渗透型管理和全员型管理的新局面[1]。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尊重民族习惯,贯彻落实民族政策,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原则,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到各民族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才能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2)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运行机制。首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体系。把总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具体决策要求分解,使各部门和人员能以高效的方式执行决策,积极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努力实现既定目标。其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考核制度和标准。考核项目的设计要将深入课堂、寝室建设、就业工作、学费催缴、毕业生还贷、工作研究和创新、安全稳定等方面纳入范围,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职务聘任、评优等挂钩,不断调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积极性。最后,做好总结反馈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实施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对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决策的实施提供客观的依据。(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机制。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职业化、专业化为导向,以建立准入机制,健全培养体系、强化保障体制、拓宽发展渠道为目标,着力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当然,还应针对民族院校学生多民族、多文化、多水平的特殊性,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构建全院育人队伍,力求形成以专职学生工作者为主体、广大教师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局面。

2.以人为本,做好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项工作,要做到以“人”为中心,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格特点。(1)重视思想教育和意识引导。民族高校要始终坚持带着感情来做民族工作的理念,从深层次关爱各民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首先,民族院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课堂教学,将知识传授与专题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各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文化观,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其次,民族院校要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通过开展行之有效又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强化各民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加大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诸如民族风俗风情展示、家乡美图片展、民族知识大讲堂等。再次,民族院校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问卷调查、谈心谈话、主题班团会的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做好深入、细致的引导工作。(2)重视适应教育和融入教育。首先,民族院校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在保证教育管理工作客观、平等、公正的同时,也要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适当照顾的方式,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尽早融入大学生活的同时,拉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民族院校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校园融入教育,在了解和掌握学生文体特长的基础上,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创立民族社团、组织文艺比赛等方式调动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校园生活的主动性。(3)重视生活关怀和学业帮扶。首先,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成立清真食堂,并通过增加生活补助津贴等措施给少数民族学生以经济支持。其次,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情况。学校应增加设置专门奖学金,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规划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再次,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建立心理档案、完善心理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

参考文献:

[1]刘凤,英熊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法治与社会,2013,(08).

篇6

(一)立法层级与地区分布从法律等级的角度分析,在法律层面我国尚无一部系统的民族教育法,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用两个条文对民族教育形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办学制度做了规定①。在行政法规层面,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涉及民族教育权益的法律规范有2部。在部门规章层面,由国家民委和教育部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1部。在地方立法方面,涉及民族教育权益的地方性法规有51部,地方政府规章有10部。从上图对比可知,我国目前民族教育立法的主体为地方性法规,占立法总数量的78.46%,其次为地方政府规章,占15.38%。中央立法与各级地方立法比例数为1:15.25。在地方立法中,以省为单位,共有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颁布了相关立法。各地具体立法情况如下表:在上述立法中,如果以立法形式为标准进行分类,共有8个省份各级人大和政府颁布了14部《民族教育条例》。具体如下表:对颁布法律规定的地方行政级别进行统计,规范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民族教育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44部,规范市、自治州范围内民族教育权益的法规有14部,规范县、自治旗范围内的有3部。结合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情况[1],不难发现,一方面,从总体而言,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在全省人口中占比例较大的省份,其民族教育立法数量相对较多,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而少数民族人口在100万以下的省份,均未颁布专门的民族教育条例。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在100万以上的省份中,民族教育立法的数量与各省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及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总人口比例未构成正比例关系。例如少数民族人口同为246万人的吉林省和自治区,立法数量却相差4倍。拥有236万少数民族人口,且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45.56%的青海省,尚无针对民族教育问题的专门性法律法规或条款。通过上述统计数据,不难发现,我国现行民族教育立法层级整体较低,94%属于行政法规之下的效力较低的法律规范性文件。从地方立法来看,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间,还存在严重的立法发展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法数量的不平衡。立法数量最多的云南省已经颁布了7部相关法规和规章,而有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只有一部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涉及到民族教育问题;二是,立法专业化程度的不平衡。目前,全国仅有8个省份颁布了专门的民族教育条例。其余的19个省份仅在综合性法律规范中规定了相关的民族教育条款。

(二)立法内容在立法内容上,现行的民族教育立法主要从“权益保障”“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三个方面做了规范。据统计,在已颁布65部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有62部规定了民族教育权保障方面的内容,有31部规定了民族教育内容方面的内容,有56部规定了民族教育形式方面的内容。具体而言,按照内容多寡排序,涉及立法在20部以上的依次为“设立教育专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56部,“加强师资建设”49部,“符合条件的民族考生优先录取”46部,“设立民族班和民族学校”45部,“发展传统教育”43部,“补助贫困少数民族学生入学”36部,“开展双语教育”24部。综合民族教育内容和民族教育形式,我们还可以将立法内容划分为“平等接受教育权”和“民族教育特殊性”两个部分。其中,关于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规定主要是从“发展传统教育”“扫盲教育”和“补助民族贫困学生,保障民族考试优先录取”几项内容加以规定,占全部条款的73.23%,关于民族教育特殊性,则主要是从“开展民族文化、历史和民族团结教育”和“设立民族班、民族学校”等方面做出规定,这一部分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26.77%。结合立法机关的地区分布,针对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教育权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有23部,针对散居少数民族教育权益的有10部,针对辖区内全部少数民族公民教育权益的有32部。此外,从条文数量来看,在综合性少数民族权益立法中,涉及民族教育权益的条文只有1条的有9部,占全部民族教育立法的17.64%,涉及条文为2条的有18部,占35.29%,涉及条文3条以上有23部,占45.1%。通过上述统计数据,可以得出下述三点结论:一是,我国民族教育立法规范的民族教育权益相对集中,立法内容基本涵盖了民族教育的各个方面。且对少数民族教育资源进行倾斜的立法原则贯彻始终,几乎所有涉及民族教育立法的条款都是对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体现;二是,民族教育立法的内容虽然整体较为全面,但落实到单一法律法规中,超过半数的民族立法仅有1或2款条文涉及到民族教育权益,规范的内容也通常只针对民族权益的某个方面;三是,在针对的少数民族族群方面,大部分的民族教育立法都是针对民族聚居地方的少数民族群众,尚无专门规范和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公民教育权益的法律规范。

二、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模式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我国现行民族教育立法的实证数据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

(一)立法内容的行政性特征1.我国民族教育立法政策色彩浓厚。对我国现行民族教育立法内容进行梳理,不难发现,许多民族教育政策被直接作为立法条文出现在民族教育法律法规中,且占有很大比重。例如,在各级民族教育立法中常见的“改善办学条件、开展民族特色教育”等条款。这些立法条文由于直接源自民族教育政策,更多地是以提纲挈领的方式规定了对民族教育权益保障的方向,现实可操作性有待商榷。2.我国民族教育立法可诉性不强。我国现行民族教育立法多是采用规范相关行政机关行政职责而非对少数民族公民个人授权的方式立法。这就决定了当相关行政机关时,少数民族公民个体很难就该行为提讼,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此外,据统计,在现有民族教育立法中,超过半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都是概况性的规定违法者应当承担相应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具体违反了哪一项条款应承担何等责任则无任何条款列明,这就使得我国民族教育立法的可诉性大打折扣。纵观我国近几十年的相关诉讼案例,因为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被侵犯而提起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或刑事诉讼的极为罕见。

(二)立法形态的非均衡性特征立法形态的非均衡性是我国民族教育立法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其具体包含了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保障对象力度不均等两个方面。1.我国民族教育立法地区发展不平衡。根据基本样本分析,全国目前仅有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颁布了涉及民族教育的法律法规,意味着在地方立法方面,尚有多个省份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将这一统计数据与立法条文数量和专门立法数量相结合,则仅有8个省份颁布了专门的民族教育条例,剩余19个省份颁布的相关民族教育立法中,涉及民族教育问题的条文在2条以下就占到了二分之一。与之相对,颁布的专门民族教育立法即有5部之多,云南省也有3部。可见,在地方立法问题上,我国目前民族教育立法出现了明显的不均衡。立法较为发达的省份已经初步构建出专门立法与综合立法、省级立法与地市级立法相呼应的立法体系,而部分省份尚无相关立法,或仅有1至2个条文涉及到民族教育权益问题。2.我国民族教育立法保障对象力度不均等。针对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公民教育权益的立法有23部,而专门针对散居少数民族教育权益的立法仅有10部。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在全国1.064亿少数民族人口中,约有0.343亿是散居于非少数民族聚居区[2]。可见,我国民族教育立法对于民族聚居区内少数民族公民的受教育权益保障力度相对较大,而对于广大散居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力度则要弱一些,出现了保障力度明显不均衡的问题,这也是完善我国民族教育立法体系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三)立法效果的滞后性特征1.立法时间较早,修订频率较低。据统计,我国目前民族教育立法中近一半是2000年前颁布的相关法律文件。在65部民族教育立法中,仅有12部对个别条款进行了修订。甚至有部分颁布于20世纪80年代的相关立法至今未进行任何修订①,明显已经不符合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要求。2.立法内容不符合现行民族教育的发展规律。对于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应主要从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和民族特殊教育两个方面加以规范和保障。现行立法中,根据本文第一部分对于民族教育立法内容的统计分析,超过70%的内容都是关于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相关保障措施。这一立法特点符合我国民族教育立法之初我国民族教育的状况。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得到了基本保障,少数民族公民对教育权益的需求已经更多的从享受平等的教育权转变为对民族特色教育的要求。而我国民族教育立法由于其相对滞后性的特征,尚未加强对民族特色教育的立法力度。

三、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模式的完善

民族教育立法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我国现阶段,结合我国民族教育立法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尝试从下述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树立民族法制建设理念,逐步实现从民族政策向民族立法的转变。在我国,由于民族法制建设整体较为薄弱,多年以来,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治理和民族权益保障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民族教育问题主要是依靠政策加以规范和指引。在少数民族公民教育权益受到侵犯之时,其诉求也多是通过向行政机关反映问题、甚至极端(如上访等)方式表达。加强民族教育法制建设,树立法治理念,实现从政策治理向法治的转变,是完善我国民族教育立法体系的首要任务。首先,以规范和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个体权益为基本立法模式。传统的民族教育政策十分注重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优惠政策,却鲜有关注公民个体权益。在民族教育立法时,要尽可能地避免直接照搬民族教育政策,而应当根据立法要求,从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个体权益的视角,通过对少数民族公民个体受教育权的规范和保障,来实现立法初衷。其次,完善违法责任相关规定。明确侵犯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完善配套立法工作,切实加强民族教育立法的可诉性。

2.制定民族教育法,逐步实现从单一立法向各地区、多层次均衡立法的转变。民族教育法制建设需要完备的立法体系。鉴于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分散于全国30余个省份、少数民族聚居与各民族杂居并行,且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传统、文化发展、经济建设水平的差异,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就迫切需要制定一部系统的、法律效力较高的民族教育法,作为民族教育的基本大法、统领、规范并指引全国各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立法工作。此外,在民族教育法之下,还应逐步构建起符合我国民族法制建设要求的民族教育立法体系。一方面改变现有民族教育立法水平参差不齐,立法层级较低的现状,提升民族教育立法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另一方面,强化民族教育立法的均衡化发展。以民族教育法为基准,加强民族教育立法薄弱地区的立法工作,加大对散居少数民族和城市少数民族公民教育权益的保障力度。

篇7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不仅建构了理论体系,还建构了实践体系,特别强调实践,实验,从这个角度来讲,平民教育是理论与实验、实践高度整合的教育。今天,平民教育对当代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民族教育当代诠释依然可以在平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找到答案。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标志,没有民族地教育的发展就不能说我国实现了教育公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倾斜政策,采取了诸多重大措施,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但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等原因,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成为民族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把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到民族教育中是切实可行的,首先,平民教育的理念的指向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包括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到程序公平与实质公平等。平民教育特别关注弱势群体这一被教育遗忘的对象。其次,平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他以广泛的科学调查为前提,以因地制宜的方法为基础,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条件,以每一个受教育者对实验对象。第三,民族教育中还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需求的矛盾,农村中愚、贫、弱、私的现象依然存在。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验,起点的人的发展,归宿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从教育对象上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每一个人,人人都要受教育,人人都有权受教育,特别是妇女儿童更是如此。十年“定县实验”揭示了教育的实践需要长时段的辛勤耕耘,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周期。这足以证明平民教育与民族教育发展结合的可行性。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民族教育的启示

(一)深入调查,摸清国情,适时改变和完善民族教育的法律法规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教育理论的产生离不开现实,晏阳初先生曾说“:现在所谓‘新教育’,并不是新的产物,实在是从东西洋抄袭来的东西。日本留学生回国来办日本的教育;英美留学生回国来办英美的教育,试问中国人在中国办外国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各国教育,有各国的制度和精神,各有它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万不能乱七八糟拿来借用。现在的学生是在学日、学美、学英,弄得一塌糊涂。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以许多大学生都在失业,而国家复闹人才缺乏的恐慌??这是充分模仿外国的结果,整个教育因此破产。”这样掷地有声的声音正为我们指明了当今民族教育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民族教育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民族教育法规建设总是落后于民族教育自身的发展。由于民族教育法制的不健全,导致民族教育政策所确定的各项优惠措施难以落实,民族教育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得不到保障。我们当今的学者应该深入各民族地区进行考察访问,及时的把握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对照先前的法律发现不足,使之逐渐的完善。

民族地区的教育法律法规应具有倾斜、优惠、公平三大特点。首先倾斜,从国家到地方的民族地区教育法律法规都应当有一定的倾斜力度,例如,民族地区的办学经费和教育设施的配备标准应同于或者高于同级重点校(中心校),在市、区(县)财政上,建立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费,在民族学校工作的各民族教职工,其待遇应适当高于在一般学校工作的教职工等。其次是政策的优惠,如今正在实施的有少数民族高考“降分”“加分”以及“民族预科班”等是优惠政策的具体体现,在民族教育中,优惠政策不仅限于学校也应延伸到社会中,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就业时给予适当的优惠,不仅可以为民族教育提供更大的动力,也能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各民族团结。最后是政策的公平“,教育公平“”机会均等”是民族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充分的体现了这点,一方面在教育对象上男女平等,拥有入学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平民教育更体现了教育过程的公平性。民族教育同样离不开教育公平,民族教育平等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可见,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在民族教育中的应用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切实可行的。

(二)创新民族教育方式晏阳初提出的“三大方式”即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这三种教育方式是具有连贯性的,家庭式教育使生活中的教育无处不在,使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处在教育的氛围中,学校式教育是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社会式教育是教育的范围区域时段的延伸,在终身教育中作用重大,也是作为人的社会化,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这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的过程。而当今我们的民族教育,以现在最为流行的“双语教学”为例: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民族语言文字的失传,将导致民族文化的消失。因此,重视民族语言的发展和传承是重中之重。目前,许多民族地区的学校都在进行双语教学,但方式仅限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几乎没有,这样就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要想使民族教育真正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社会的帮助,因此我们应该像晏阳初先生那样,将教育真正的渗透到所有的民族人心中,渗透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中而不是仅限于在校的学生。这样的民族教育才能既快且稳的发展。

(三)鼓励高素质人才“下乡”,加强“人才引进”,增强师资力量晏阳初针对中国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端提倡“博士下乡”,带着自己的亲人到定县投身到平民教育中,担负起教育农民、振兴农村的历史责任,并身体力行,虚心“给农民作学徒”,当初的定县聚集了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他们中有许多人是学有成就的博士(如汤茂如是留美教育行政博士)、教授(如谢扶雅是广州岭南大学教授)、作家(如孙伏园是“农民报”主编,鲁迅的学生)、戏剧家(如熊佛西是国立戏剧学校校长)、农艺师(如冯锐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博士、罗马万国农村研究院研究员)和社会学专家(如李景汉是留美社会学博士)等,晏阳初本人就是留美博士。这些都是定县实验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民族教育需要晏阳初先生这样舍弃荣华富贵、仕途前程,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的高级知识分子到民族地区去,灌溉一方土地,为民族教育的振兴增砖添瓦,民族教育的希望才有真正的期盼,才能取得更好的成功。因此我们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鼓励更多走出象牙塔的知识分子、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到民族地区任教,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首先,在引进新教师时应给予较优厚的待遇。如对教师子女在升学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对于在少数民族地区任教的大学生在职称评定、个人发展等方面都给予政策上的倾斜等,其次,我们可以加大在校师范生的培养,采取奖学金措施,在校期间免其学费,毕业后到民族地区进行支教,期满之后愿意继续留下的则列为民族教育重点培养的范围之内,离开的可以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第三,要将那些致力于民族教育事业的教师进行宣传,使他们的精神得到发扬光大,感染人们,使更多的教育者投入到民族教育事业中去。

篇8

一、民族教育的理解

由于对民族教育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民族教育认识。比如滕星教授将民族教育分为广义民族教育和狭义民族教育。其中广义民族教育主要是指拥有共同文化的民族和群体,为了适应主流社会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为了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开展的一种社会活动,而狭义民族教育主要特指少数民族教育,即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开展的多元文化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成员的自身能力,促使其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促使国民教育进一步完善;再比如耿金声认为民族教育是某个民族共同文化所体现的心理素质,并为其经济和政治服务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分析

1、教育水平高低不一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不仅学校的类型复杂多样,而且教学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比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学校的教育水平较高,而县镇学校、牧区学校的教学水平偏低,难以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

2、教育内容与实际有的不相符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内容,既涵盖了国家规定教学课程,又包含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双语课程,课程情况相对复杂凸显出许多问题,其一,设定教学课程时脱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背景,盲目对国家课程进行套用,难以有效的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其二,设定教学内容时忽略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尤其是对语言环境的认知存在明显的不足,难以对民族文化实现有效发展;其三,民族学校的教学内容存在实用性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中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缺失,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物种和文化多样性的下降;其四,教学中教材和资料的不足,无法给学生提供全面的教学服务。

3、双语教学难以顺利开展

西南少数民族在使用和学习汉语时出现了不同的状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其一,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学习汉语;其二,将汉语作为授课的主要语言;其三,将本民族的语言定位为教学的辅语言;其四,完全学习汉语。双语教学的实施,可以促进多元文化的创新,可以促进族际语言教学和民族语言教学的结合。但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师资不足、教学环境差和双语教学质量差的影响,阻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

4、基础教育相对薄弱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薄弱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入学率、升学率和巩固率普遍偏低,而复读率、留级率和辍学率却普遍偏高,在此地区普及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存在很大阻力;第二,中小学的教师数量不足,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教师年龄差距偏大、职称结构不合理、学历水平偏低,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过于落后,没有确立现代教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三,基础教育的设施严重不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教科书、课桌和教学仪器严重不足,校舍条件恶劣难以让学生获得舒适的学习环境,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

5、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提供的就业岗位更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其二,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比较突出的高校专业结构性矛盾;其三,当地基础教育发展难以快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加之学校与企业的联系难以密切,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正是这些不利因素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6、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受到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无法置办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导致当地民族教育的教学条件落后,教学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另外,教师的待遇条件无法提高,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不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7、传统教育理念制约民族教育发展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存在许多不利于民族教育发展的传统教育理念,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长期以来受到这些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自身的开放意识淡薄、科学观念与创新精神不足,缺乏积极的进取精神。另外,西南少数地区民族教育受到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影响,无法进一步提升办学效益。

三、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对策

1、采取适度倾斜的发展策略

从民族教育的全局出发,可以采用适度倾斜的发展策略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其一,采取对民族教育师资倾斜的政策;其二,采取对民族教育经费的倾斜政策;其三,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和事业单位对西南少数民族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其四,制定相关政策建立适合民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2、遵循民族教育的规律

通过对过去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代民族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的民族教育与实际相脱离,对各民族的特点重视不足,没有建立社会发展、教育和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其本质的原因就是民族教育的发展违背了民族教学的发展规律。因此,在以后的民族教育发展中必须坚持求实稳进的原则,保持民族教育发展的持续、健康、稳定,最终达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最终目标。

3、采取固基扩底的发展策略

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教育调研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发展民族教育的物质基础、财力基础和人力基础还十分薄弱。因此,在发展民族教育时必须进一步扩大民族教育的普及范围。另外,考虑到民族地区的需求和教育资源的供给方面,民族教育应该采取固基扩底的发展策略,不能盲目的向高层次进行跃进,加大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力度。

4、促进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提高西南少数民族的信息化水平,必须大力发展西南少数民族的信息技术教育,构建跨越式教育发展平台,让受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自由获取学习资源。首先,构建适合中小学的完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特别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建设中,加强英语课与信息技术课的联系,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同时,提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大力培养新型人才促进当地的现代化建设;其次,将项目引进作为建设重点,建立“实验校”和“示范校”为普及计算机教学创造条件。另外,逐渐在各个学校开设信息课程,激发受教育者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其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达到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建设目标;最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识,鼓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现代教育设施的广泛使用。

5、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要以市场为向导

在开发和培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时要重视当地市场需求。首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当地的职业教育,按照市场需求构建多元化、多层次、高水平的办学模式,构建在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的符合办学模式;其次,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开设专业,凸显教学内容的技术性和实用性。力求在空间结构上实现点面结合,使西南地区每个少数民族都至少拥有一所正规的职业院校;再次,调整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中心,让毕业生准确进行定位。比如部分高校将重心转移到社区,让毕业生摆脱高级专门人才头衔的束缚,转变为求真务实的高素质技术劳动者;最后,高等教育要将鼓励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提升毕业生承受临时待业的能力。

篇9

(一)重庆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1.民族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1)区域、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民族地区教育和主城区教育差距较大。由于重庆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黔江开发区的五个民族自治县和涪陵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加之民族地区存在一种“教育无用论”的思想观念,导致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先天不足。(2)民族教育办学体制单一。首先,办学主体单一。重庆民族地区基本上都是政府办学,这种单一的办学格局缺乏弹性,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其次,民族地区的办学结构单一,主要是“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这种教育结构忽视了民族特色,呈现“结构性贫困”。此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着‘三高三低’现象,即辍学率、复读率、留级率高,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低。”(3)重庆民族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单一。刘茜教授指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放尚停留于浅层面,缺乏规范和系统。”民族地区学校课程设置忽视本民族文化特色,缺乏本土化教材,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存在边缘化倾向。

2.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重庆民族地区由于受历史、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制约民族教育发展严重落后于主城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主要是重庆市区际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例如渝东南翼仅占全市学校总数的12%,专任教师、公共图书馆所占比例仅是全市的11%、3.6%。教育资源远远落后于主城区。

3.民族教育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民族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重庆民族地区受地理、经济等各种因素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资源覆盖面非常有限。民族地区信息化资源呈现出“重拥有、轻应用,重建设、轻效果,重发展、轻效益,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不关注信息资源的成本效益,造成资源浪费。

(二)重庆民族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1.民族教育战略化之路———健全民族教育机制体制(1)统筹城乡战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庆“实施‘一圈两翼’开发战略……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建立以城带乡良性互动机制。建立健全‘强校’带动‘弱校’发展机制,推行‘百校牵手’、‘结对帮扶’‘捆绑发展’‘名校集团’、‘领雁工程’等模式”这种对口支援发展路径有助于发挥重庆主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重庆民族地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改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格局。(2)健全办学体制,拓宽教育融资渠道。政府应实施对重庆民族教育的优先政策和教育投资。文忠长指出“采用一种‘自下而上’的投入模式:政府对农村、乡镇、县城市、州城市、省城市的投入比例依次为50%、30%、12%、7%、1%,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投资模式”。此外,民族地区必须自力更生,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办学,多渠道融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才能确保民族教育长效发展。(3)发挥民族特色,发展民族职业教育。重庆民族地区自然资源、文化人文资源丰富,尤其是独具特色的土家苗寨文化。如“富有特色的薄草锣鼓、舍巴节、木叶传情、绕棺、摊戏、毛古斯、摆手舞、竹枝歌、西兰卡普等民俗文化。”“石柱县是著名的‘黄连之乡’,彭水县是‘油桐之乡’,黔江自治县开发了省级风景区小南海”这些资源为重庆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民族教育多元化之路———民族共生教育重庆民族地区是一个由多民族、多文化组成的地区,必然要求建立“和而不同”的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体系。正如格林所言“教育必须包容符合的文化与民族”,民族教育首先要开发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尊重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其次,实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即要充分发挥重庆民族地区多元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使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主旋律中和谐共生,构建和谐的文化生态教育环境。这正是张诗亚教授所倡导的“共生教育”因此,重庆民族教育就是要把当地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实现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

3.民族教育信息化之路———远程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支持民族地区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国家开展“教育信息化工程”、“西部教育科研网扩展工程”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努力提高民族教育水平。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重庆市制定“加快建设教育信息网络,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等措施,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重庆民族地区能够共享主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总结上述关于重庆民族教育发展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民族教育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多样化对于重庆民族教育的发展学者们从教育学、民族学、文化学、民俗学等不同视角切入,采用个案调查、田野考察以及统计分析、历史研究等方法,结合民族地域性特征,探索民族教育发展的理念和策略,为重庆民族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对民族特殊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学者们对民族地区妇女、女童以及残障儿童等弱势群体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民族地区由于受封建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女童教育呈现出入学率低、流动性高、辍学率高等现象,少数民族女童受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

篇10

一、民族教育基本情况

我市民族教育工作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教育部门和民族事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族学校和族幼儿园的发展上。

市族学校,

二、民族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自治区民族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锡盟行署《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文件精神,我局制定了《市民族教育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成立了由副市长任组长,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民族教育发展工程领导小组。目前,市教育局未设民族教育工作机构,暂由教育科负责开展民族教育工作。

(二)全面落实方针政策。

我局始终将民族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按照国家、自治区、盟级文件要求,站在民族教育事关民族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高度和位置来思考,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并认真解决。

(三)认真落实民族教育专项经费。

我市财政每年拨付20万元作为民族教育专项经费。今年4月份已拨付10万元民族助学金。5月份我局向自治区申请民族教育专项资金100万元。

(四)加大民族学生扶困助学力度。

1. 落实民族学前教育阶段补助资金。根据《盟语授课学前教育补助暂行办法》要求,我局按照年初教育统计报表人数为准,受助人数为258人,春季补助资金万元,其中%由锡盟财政支付,即万元,每人每月补助28元,资金已全面到位。同时,我局加大对语授课学前教育补助范围,对牧民子女免去全部保教费和管理费,对城市语授课幼儿补助每人每月元,二连财政预算补助资金达万元,资金将于近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