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与安全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保与安全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保与安全的关系

篇1

关键词:石油安全;环保监督;应急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053

石油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主导的地位,几乎一切机械设备都离不开它。但是它在发展的同时,安全环保监督管理工作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那么结合现状,相关部门应该怎样去合理的解决石油问题。本文接下来则围绕此进行探讨。

1 加强石油安全环保监督和管理工作内容

(1)管理化学品和有毒气体的排放量。落实好石油安全环保的监管工作,才能够有效保障石油的质量、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资源需求。污染物、有毒气体、化学品的排放管理工作,是石油安全环保监管工作的重要部分。石油作为一种化学资源,它所含有的重金属对人类环境影响很大,对人体本身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要根据它的化学元素含量去检测石油的安全环保性,同时也要对其排放物加以检测,这是最基本的排放物管理工作。

(2)落实安全环保的相应法律法规。安全环保监管相关部门针对石油企业的生产过程,不但要对石油中的污染物、有害物质予以高度关注,而且还要对安全环保相关标准与规章、行业法律制度等在石油企业中的落实情况予以重视。另一方面,石油企业各部门也要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大监管力度。杜绝污染与危害才能保障石油企业正常、安全运行,只有严谨落实石油安全环保相关标准,才足以提升石油企业的生产水平与运行质量。

(3)落实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安全问题之所以很重视,因为它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为了进一步保障石油的生产安全监管工作,管理人员的配备和教育培训也是石油环保监督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安全环保监管人员的监管能力及安全环保意识对于石油企业安全环保方面的监管工作质量而言极为关键。对安全环保监管者强化培训,将培训落实到位,提升其综合管理能力,才能够有效保障安全环保监管工作的高效化。

2 加强石油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的具体策略

(1)明确安全环保责任,加强协调沟通。要落实好安全环保监管工作,明确责任主体,促进各主体间的有效沟通及协调。对于石油企业而言,安全环保问题是极为关键的问题,其关系到企业今后的发展,同时也关系着企业每位工作人员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明确责任主体,也即将企业安全环保工作的各项环节合理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使企业的每个人都参与到安全环保工作的负责中来,使目标明确化,提升工作质量。此外,石油企业需强化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并共同制定安全环保工作的详细规则,促进工作的合理分配。

(2)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完善石油管理工作。石油企业的安全环保是有整体性的,只有强化安全完整性管理,完善石油管理工作,才能让安全管理更加完美,无懈可击。而要对石油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予以完善,相关部门应该借鉴外国先进思想和经验,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以进一步做好管理工作。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只有通过丰富的经验向导,多样的管理方式运用,才能够一定程度推动安全环保监管工作的完整性发展。此外,要实现监管工作的完整性,企业安全环保监管人员需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摆脱传统监管工作存在的固有定势,勇于开拓管理思维,科学结合实际,促进石油安全环保监管工作趋于完善。

(3)加强石油安全管理法的落实。石油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是受石油安全管理相关法律规范管理的。本国石油安全相关管理条例,是石油企业进行安全环保监管工作落实的主要依据,也是重要的依据。要最大程度消除石油企业生产和运营过程中衍生出的安全环保问题,则需高度重视相关法律规范及标准在石油企业监管工作中的执行。需注意的是,安全环保管理法并不以制定为目的,其真正目的是实际的执行以及奏效。故石油企业领导者须树立法律意识,强化对监管人员的有效培训,严格要求监管人员基于法律的指导落实各项工作的执行,通过法律规范来进行验证石油企业安全环保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及科学性。

(4)加强隐患排查,定期检查管理。 石油安全环保问题要得到有效解决,就应强化安全环保隐患的排查工作。石油安全环保监管工作中,预防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环节,只有通过事前的安全问题控制,才能够最大程度实现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我国近年来石油安全环保问题不断出新,其重要原因就在于隐患排查工作缺乏力度。为了让石油企业健康稳定的l展,最基本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就是定期检查管理和加强隐患的排除。石油企业要加大隐患排除的资源投入,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充分落实好定期检查,结合实际建立起职业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石油安全环保监管队伍,这对石油企业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结语

安全环保工作监管工作是石油企业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工作,深入了解强化石油企业安全环保监管工作的内容,并就强化安全环保监管工作的具体策略予以探讨,促使石油企业凭借合理的策略,优化企业安全环保监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强化各部门的沟通及协调,完善监管工作,有效落实安全环保相关法规,强化隐患的排查,全面做好石油安全环保监管工作,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晓谦,张良.石油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08):00259.

[2]林旭.石油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石化技术, 2016,23(04):201.

篇2

1.1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大机器化运用到企业的生产中,标准化、流水化作业普遍应用起来,生产流程被分解开来,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率,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由于员工的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给员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社会效益。因此对员工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将员工的安全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部署中,是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落实,是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员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直接面对着可能存在危险的生产环境,任何的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酿成惨烈的事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如未能正确地使用设备,或者是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员工未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等等,这些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都极有可能给员工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使员工能够按照操作流程正确地使用设备,掌握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辨别危险源,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当事故发生时,积极参加事故抢救工作,提高安全意识。

2目前健康安全环保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了更多安全生产的知识,提高了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技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不足。

2.1建立的体系机构不完善

企业的各职能部门权责不清,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没有足够的重视,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淡薄,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未能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事故发生后为企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审核机制,文档资料管理混乱,安全生产的培训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只处于管理层面,不能有效执行,发生事故时,各方责任人往往推卸责任。

2.2培训师数量不足,培训质量不够理想

培训师的职责是将安全操作的知识传授给员工,帮助员工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这就要求培训师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实情况是企业员工众多,工种复杂,与之相对的是高素质的培训师数量不足,培训时间不够,培训方式单一,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缺乏实践指导,培训气氛不够活跃,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响着培训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培训质量不太理想。

3加强员工健康安全工作的措施

3.1建立健全组织结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的经营所有者和各级主管领导要重视健康安全环保培训,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企业负责人和各级领导担任小组长和组员,将健康安全生产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为企业的工作内容纳入整体建设的发展战略当中,学习国外先进的培训模式,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邀请有关专家、教授为员工讲解安全健康方面的知识,将健康安全环保培训落到实处。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考核机制,将安全责任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责任书,要求员工遵守责任书中的规章制度,严格量化考核,将日常安全管理纳入考核机制,同领导的绩效直接挂钩,用制度规范企业的健康安全环保管理。

3.2开展全员安全环保宣传教育,稳步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

企业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全员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强化作业前风险辨识以及动态风险识别与控制,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宣扬安全知识、宣传遵守安全制度的优秀人物事迹、鼓励员工人人讲安全、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着力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达到消除隐患、减少违章、杜绝事故的目的。

3.3强化现场检查,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企业要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入现场检查员工的操作情况,根据安全标准化考核标准,对员工的操作现场点评并做好记录。要深入开展反习惯性违章专项整治活动,对检查出来的违章违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实行责任连带,强化责任追究,发现违规违章的操作发生,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形成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网络。强化岗位风险管理,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在作业过程中,确保高风险作业的受控管理。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使公司的安全环保形势继续保持平稳良好的发展态势。

3.4创新培训模式,突破传统模式的桎梏

以前传统的健康安全环保培训模式主要是向员工讲解职业健康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以“讲义方式”为主。近年来培训的方式不断变化着,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和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现场向员工展示健康安全方面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使员工有着更直观的了解,更方便他们掌握,而且在教授的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的员工可能会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彼此交流,不断创新,比单纯的知识讲解更有效果,对于保护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更具有实践的意义。培训结束后,深化员工对于健康安全环保方面的认识,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活动,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讨论,加深职工对于安全环保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员工健康安全的能力,让安全环保的思想扎根于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尽可能地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中。

3.5运用计算机技术,完善监测考评体系

篇3

关键词:新型,环保,美观

或许人们会觉得石油机械设备的外观与其实用性没有关系,但是现如今,在当代社会人的眼里,买一件商品首先要看的就是外形,石油机械设备亦如此,要想进一步打开国内以及国外的石油机械设备市场的话,设计出既新颖又环保的设备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设备的基本要求

要设计一个美观的石油机械设备,首先就要观察它的尺寸,大小。其次,就要考虑它的实用性,众所周知,它是被运用在油田中的,所以不仅要观察石油机械本身的尺寸,还要根据人体可操作的程度来使它适应人体。因此,设计石油机械设备的时候要尽可能的符合成年人的操作需要。在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装置的力度设计,力度设计这个问题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力度设计好比是一个门上的手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手可控制的最舒适的力度,力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力度过小就开不了门,过大又会导致手的不舒服,虽说是石油机械设备外观设计,但是力度设计这个问题也是不可以忽视的。

设计中的比例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比例指的是一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设计出一个人们能够接受的并且喜爱的设计,就要把握好比例的均衡。同样地,石油机械设备不仅仅需要尺寸大小适合,还需要靠设计者把握好比例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具有美感的设计都需要运用比例手法,下面这几种比例方法正是当今时代设计业所推崇的:黄金比例,相加数级比例,平方根矩形,整数比例等。常用于我们石油机械设备的是黄金分割法。运用黄金分割法的基础上再加上适当的纹理和色彩,就能够在外形上抓住人们的眼球,让人们眼前一亮。

二、新颖的设计理念

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和石油开采难度的增大,石油机械设备的销量不断增加,它的运用也变得更为广泛。在很多人的眼里,石油机械设备是一个笨重的,呆板的机器,所以要想把我们设计的机械设备在那么多品牌的机器中脱颖而出,首先就要从外观设计中入手。就重量来说,轻便稳定的机器要比笨重呆板的机器更容易为人所接受,轻便的设备可以带给人一种轻松灵活的感觉,由此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井架和钻杆,它们都具有这样一种轻便的外形,但是它们缺乏了一种稳定性,而钻井平台非常稳定,但是又缺少一种轻便的造型,所以我们要取长补短,根据不同的机器来研究不同的对策,下面这几种处理方法可以用来辅助增加设备的稳定性与轻巧性:

重心较高的设备我们可以把它的重心设计地稍微低些,比如增加它的底部面积来增强它的稳定性,反之重心略为低一些的设备我们可以减少其底部面积来增强它的轻便性。而对于重心与受力面距离较远的设备,比如抽油烟机,我们可以扩大它的受力面从而减少它因过度弯曲而倾倒的状况,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架空模式和对称模式,这两种模式在现代设计中比较常见,常用于增强轻便效果和增加稳定安全的造型效果中。

实用轻便和视觉轻便同等重要。把握好各种颜色的特性也能够有效地增强人们对设备的视觉轻便效果。比如较暗的色彩放在设备下部可以让人们的视觉产生一种安全的感觉,放在顶部则有了一种轻便的感觉,粗糙与光滑的材质也能与色彩一样产生同等的效果。

设备外形的过渡和呼应是同样不能忽视的,很多人都不了解何为设备的过渡和呼应。过渡,即一种联系方式,这里指的联系方式不是人与人交流的联系方式,是指在设备中两个相邻的形状、颜色、面被一种逐渐演变的形式联系起来形成和谐的视觉造型效果。比如说小部件上的直角转折,没有第三个面作为过渡,棱角分明,轮廓线较清晰。这种小部件能够予人一种严肃锋利之感,但缺点就是不够柔和,令人尤感生畏。反之要是运用面面之间作为过渡的话,就能够给人一种亲近之感,这里介绍一种比较被人广泛运用的方法就是圆弧过渡法,通过一些小的圆弧面进行过渡,既能产生柔和之感,又能把轮廓表现得清楚和明了,但是要注意不能运用较大的圆弧,虽说圆弧能够予人一种柔和感,但它却会因为半径过大而让人有一种无力、柔弱的印象,更有可能产生臃肿肥大的感觉。因此,在设计石油机械设备时要尤为注意,根据不同的形体大小来选取适合的过渡平面以及过渡圆弧的大小,而选取过渡形体的时候则要用主体较协调的其他形体,这样就使得个设备外形既规范统一又有适度的变化,既能产生生动的感觉,又能变现的自然与协调,而呼应不是指人们通常的那种呼叫应答,而是设计工作人员对设备外形的某些相似或相同的特点进行特殊处理,比如色彩、材质、形体、上下、左右。运用这些特殊处理可以使它们在色彩质感等方面达到一种艺术效果,从而让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交相呼应,整体统一的感觉,进而对设备产生好感。

三、整体与部分的处理

设计好一台设备要先从细处入手,再观察整体,整体和部分是密不可分的,整体造型可分为重点部分和次要部分,造型要做到突出重点,对重点部分进行特殊处理,对于次要部分进行简单处理,下面这几个方法可以有效地突出主体:通过使用各种对比,艺术手段,比如运用线条,色彩等美学视角来增强其艺术感,充分利用设备的特点来吸引人们的视线,从而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重点过多的话会导致主体不明确,混淆人们的视线,还有可能加重了制造厂家的负担,所以在处理中要先考虑好各方面的问题,以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为目标。

四、环保与美观相融合

众所周知,国内的各项环保工作都未曾得到过很好的落实,生产石油机械设备亦是如此。在国外,绿色制造理念得到了很大的贯彻,但是国内却未得到重视,高污染高耗能的设备在国内比比皆是,这些设备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危害我们的身体。所以环保问题一直是石油机械设备中的难题,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是要制定一个合理计划。

第一,应该从石油机械设备的生命开始来考虑,考量它所带来的的经济效益。

第二,从它淘汰后的归属地考虑,即完成工作后该如何回收。

第三,与生产商建立绿色环保的合作关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四,需要考虑该用什么原材料来对石油机械设备进行设计,根据参考资料显示,设计新型设备要选用绿色属性较重的材料,例如H型钢,它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价格也实惠,生命期长,此类材料已经广泛用于当今建筑业中,成为人们建筑的首选环保材料,所以此款材料也可以在石油机械设备中广泛使用。

第五,旧的石油机械设备已经不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旧的设备过于呆板和木讷。因此我们在设计一款新的石油机械设备时要充分利用好环保这以一理念,加入艺术的美学审美视角,根据绿色视觉环境来设计,增加一些绿色的生机,给人们一种既环保又时尚美观的视觉感受,进而达到了打开国内以及国外石油机械设备市场的目的。

篇4

一、智能电网的系统及其组成情况

(一)智能电网的定义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电电力),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二)电力使用安全性对低碳电力的要求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快速实现供电可靠的性能,必须确定一个电力系统的最优使用容量,也就是在可靠性供电与供电预算之间确立一个支撑点,使得预算成本与可靠性能之间可以相互衡量。对于我国来说,能够全面根据系统的边际容积来预测与估量供电时的可靠性能。因为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构成一旦发生较大的转变,边际容量的数值与EEU之间的关系便会有一定的变化。所以,在研究供电可靠性的高水平发展期间,确定一套合理全面的可靠性测量技术对于实现低碳电力系统来说尤为重要,要想做到这些一定要保证在实行基础上满足一些固定的条件,比如:(1)需要一定数量的低碳发电机来供电,保证供电的可持续性;(2)准备充足的发电燃料,随时满足发电需要;(3)发电燃料尽量满足多样化,以保证发电燃料短缺时不会对发电系统造成威胁;(4)保证市场上的价格信号稳定且具体,使得系统的不平衡性尽可能的降低。

(三)智能电网的形成要素

智能电网主要特征要素归纳为六点,即具有坚强、自愈、兼容、经济、集成、优化等特征。要想使得智能电网有效的支撑起电力系统,必须要保证其规划、技术、运行以及用电方面的机制得以全面确立,在此基础上要保证其环保性与智能性充分发挥出来。这几种机制的确定首先要从源头找出规划的目的,使得能源得以转变,加强环保与可再生的性能,使得低碳发展更加快捷迅速;然后从开展低碳技术作为出发点,在已知的条件下保证运行与推广更加广泛全面;最后,要保证大量低碳发电设备能够一齐运行,使得智能电网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智能电网对低碳电力系统的支撑意义及其实现方法

(一)智能电网对低碳电力系统的支撑意义

根据以上对智能电网目标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出,低碳电力系统实施的主要意义在于实施环保输电与用电,实现低碳化意识,使得电力系统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撑作用。从具体角度分析,智能电网的环保作用主要分为直接阶段与间接阶段。直接阶段是指从根源处使得化石燃料消耗量减小;间接阶段是指通过提高终端能效、减少过程损耗所带来的节电量,进而使得源头能源使用量减小;直接减排效益是指由于减少源头能源使用所减少的CO排放量;间接减排效益是指通过优化投资,实施更多的能效项目,进而带来减排效益。

(二)实现低碳电力系统的方法

要想通过智能电网来探究实现低碳电力系统的方法,首先要清楚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四个环节。具体使用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要实现清洁发电,在发电过程中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使得以往使用的化石能源大量减少,保证发电过程中的环保性能。其次,要实现优化调度,它主要表现在输电期间,合理的安排输电的环节,使得输电期间能够更加安全、经济与高效。然后,要实现合理用电管理,保证用户与电力系统之间的使用更加方便,服务水平有所好转,用电效率得以提高。最后,要实现投资优化,使得用户的电力负荷程度得以改善,减小电网的投资。

篇5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包装安全生产工艺

引言

当前,因食品包装印刷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食品企业的关注。印刷品的质量不但受包装产品印刷质量技术的影响,特别是食品类的包装物,食品包装卫生指标直接关系到食品能否进入市场,影响意义深大。据相关资料显示,部分地区的食品安全抽检调查结果表明,不少食品卫生因为包装物而导致指标检测不合格。污染源主要包括:光油、油墨、薄膜、黏合剂等。因此,为了食品包装安全必须对食品包装的生产工艺方面进行控制。

1.食品包装安全对生产工艺的要求

1.1食品包装安全对上光油的要求

食品纸质包装物一般需要对表面印刷进行上光处理,这样不但能够到达耐磨、防潮的保护功能,而且有利于商品包装的美观。但是部分上光油容易产生包装表面有机物的残留,造成食品包装达不达标。在生产工艺中采用溶剂型上光油,虽然耐磨性以及亮度性能比较高,但是由于溶剂中存在甲苯,极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而水性上光油虽然在耐磨性以及亮度上无法跟溶剂型相比,但是从食品卫生安全的角度出发,其无毒、无味、没有挥发物,比较适合用于食品包装印后加工工艺,当前,水性上光油作为环保型的包装已经应用于不少食品包装印刷中。

1.2食品包装安全对油墨的要求

作为食品包装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油墨已经成为了当前食品污染的主要来源。当前,食品包装中的油墨品种繁多,且性能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树脂型和溶剂型是传统食品包装印刷油墨,但是此类油墨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极易造成食品重金属、溶剂残留等问题,严重影响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当前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普及,人们健康卫生意识的增强,食品包装印刷中绿色环保油墨的使用是食品包装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食品包装生产工艺中选择正确的印刷工艺尤为重要。为了食品包装的安全,在纸箱、纸盒等食品包装可以采用无重金属、无有机溶剂的合成颜料和合成树脂制成的油墨进行印刷,做到安全环保。作为新型的环保油墨,大豆油墨将油墨中的矿物油替换为大豆油,以减少食品包装对食物和环境的污染。近些年来,柔性版印刷工艺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3食品包装安全对黏合剂的要求

黏合剂在食品包装中比较常用,主要用于黏合瓦楞裱贴、手提袋、纸盒、覆膜、镀膜加工生产以及纸箱等,黏合剂对食品包装印刷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成分的黏合剂影响截然不同。为了减少和避免食品不受到污染,食品包装黏合剂要做到无味、无苯类以及无毒。如果采用泡花碱作为瓦楞纸箱裱贴的黏合剂则容易产生纸箱回潮的现象,进而使得包装内的食品出现损坏变质现象。所以,通常情况下泡花碱黏合剂禁止使用在食品纸箱包装中。此外,黏合剂中合有苯类有机溶剂等有毒、有害物质也会对食品的包装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从绿色食品的长远角度出发,食品包装中黏合剂应尽量采用水性黏合剂。

1.4食品包装安全对薄膜材料的要求

食品纸箱、纸盒、开窗的细瓦楞纸箱、以及食品软包装等包装都会用到薄膜,薄膜对于食品包装安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食品包装安全中对于薄膜的特性不能忽略。在生产过程中,薄膜往往会添加一定量的低分子添加剂和助剂,如爽滑剂、防雾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等等,在不利条件的影响下,薄膜容易产生有害物质的化学迁移和物理迁移。所谓迁移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薄膜内部的有害物质释放出来,直接危害到与之接触的食品。因此,食品包装中薄膜必须要具备无毒、无味的特性,在薄膜生产中的添加剂和助剂与非食品包装的薄膜有着本质的区别,低分子量的助剂必须要符合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规定。确保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薄膜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

1.5食品包装安全对纸张、纸板的要求

作为食品包装中常用的材料,纸板、纸张都必要要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卫生要求,这也是食品包装的首要基本条件。现在西方国家采用一种不合荧光剂以及有害化学物质的食品专用包装纸。这种纸张不但能够抗黏、防水、耐热,而且有高阻隔性能,可以进行反复使用,使用完后用清水洗净后可再次使用。从食品安全、卫生的角度考虑,将原纸作为食品级的基材,而后进行淋膜工艺处理,最终形成卫生、干净的食品包装材料。当前,这种加工工艺在不少食品包装容器的生产中得到了应用,比如纸盘、纸杯等。

1.6食品包装安全对印刷工艺的要求

彩色印刷在食品包装中比较常见,喷粉工艺在生产车间内产生的喷粉容易在印品的背后黏附,然后,食品在与印品包装相互接触后出现污染,特别是液体食品的污染。此外,由于油墨的耐磨性和干燥性比较差,印刷油墨容易出现印迹过底情况,致使油墨黏在印品背面。曾经有生产工厂在进行食品纸容器产品的印刷时,由于油墨的不耐磨以及干燥慢,产生了印迹转移到纸板淋膜面上的情况,最终导致了客户退货。因此,在食品包装印刷时应严格控制喷粉工艺的使用,在油墨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耐磨以及快干、快固着的油墨进行印刷,尽量做到食品包装印刷的卫生和清洁。

1.7食品包装安全对生产机器的要求

设备是生产的重要硬件,是产品质量的基础。在日常印刷、上光、压光、覆膜和产品成型加工过程中,因机器不良的原因而造成包装产品污染的情况不乏存在,如机器转动机构不良而出现溅油、机器的某些部件脏污、机器的某些机件工作状态不正常等,都容易使印品产生脏污现象。所以,工厂一定要加强对生产的管理,要制定生产作业工艺要求和质量管理措施,平时要重视对生产设备的保养,用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和约束机制,确保生产机器时刻保持干净、良好的状态,防止食品包装产品在印刷和印后加工生产中,受到不正常的污染。

1.8食品包装安全对生产作业环境的要求

不论是印刷还是印后加工生产作业现场,创建无粉尘、无蚊虫生产作业环境是防止食品包装产品污染的基本要求,是企业以形象赢得市场的最基本条件,也是企业竞争和生存的环节,切不可忽略这一基础环节。食品包装就是容不得半点的马虎和一点点的失误,否则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给工厂名誉上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如某厂就曾经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忽略了生产现场的防蚊虫控制措施,客户却正好发现了这一食品包装最忌讳的质量问题,对该生产厂家进行了质量投诉。所以,食品包装印刷和印后加工的车间,一定要注意保持生产现场的清洁,确保生产的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

篇6

关键词:环保;安全;管理;应急;监督

现阶段,我国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且工业事故的发生概率居高不下,其中石油行业生产排放的污水、废气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明显,该现状提醒石油企业要尽快落实安全环保监督,同时对于突发的环境问题要制定严格的应对措施。下文简单介绍了油田安全环保及管理的内容,分析了管理原则,进而提出安全环保监督管理措施,以期能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油田安全环保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遵循相关环保法律标准并落实治理措施。油田的安全环保管理中,不能只关注石油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还要监督油田中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及安全环保制度的落实情况。油田自身也要加大管理力度,只有无危害、无污染的生产,才是石油企业安全运营的前提条件,才能提高石油的加工质量和利用率,让石油企业获得长足发展。

(二)控制危险化品、有毒气体及污染物的排放。石油油气混合物的挥发会严重影响大气环境,并且其遇到火源时会发生火灾,甚至发生爆炸,所以工作人员更要确保生产过程的环保及安全。有效控制危险化品、有毒气体及污染物的排放量,石油属于化学资源,内部含重金属对于人类环境有很大影响,所以,在保障石油安全环保和隐患问题时,先要根据化学元素含量去检测石油安全环保,同时对排放物进行监管,是对石油问题的最基本监测。

(三)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环保培训。安全环保工作,是石油企业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安全环保监督管理者的安全环保意识以及监督管理能力,对于企业的安全环保监督工作质量而言较为关键。重视安全环保监督管理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是安全环保监督工作高效化的重要保障。

二、应急管理的主要原则

(一)以人为本。在开展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时刻关注员工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对于任何可能发生导致伤亡的突发事件,要有及时的安全保护措施。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马上开展紧急救援工作,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及破坏程度。

(二)分级负责。在油田各级领导的同一指挥和带领下,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可控、资源等因素以及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

(三)快速反应。提高员工应急处置事故的反应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社区、企业单位人员的积极性,依靠群众的力量,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完整和准确的信息,然后跟踪及果断决策,迅速处置,减少危害和影响。

(四)资源整合。整合现有的公共应急等信息,建立监测、预测、预警系统,建立一个网络互联、科学和有效的预防体系,整合现有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措施,建立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定期不懈的安全系统,整合现有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和组织网络系统,建立统一的、科学的、高效的指挥系统。

三、加强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的实施路径

(一)明确责任主体,重视安全环保工作。明确责任主体是开展安全环保监督管理工作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相关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同时要保证各责任主体沟通及协调的顺利进行。安全问题无小事,对于石油行业来说安全环保更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石油行业存在安全一票否决制,因此油田更要提高对安全环保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使安全环保工作分配到各部门,并细化到各部门人员,使安全环保监督管理工作万无一失。

(二)优化应急预案,做好内部管理。在油田开采中经常会遇到突发状况,完善应急预案是对此最好的办法。遭遇突发状况时,应急预案中的很多措施都可以帮助石油企业减少损失,因此,优化应急预案,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也有助于强化油田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油田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做出灵活的处理,实时预演,保证各种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的贯彻落实。

(三)加强定期检查,排查隐患。对于解决石油隐患问题的策略,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加强隐患排查,定期检查管理。近年来,我国石油企业隐患问题漏洞百出,为了让这些隐患问题彻底得到安全的整理,隐患的定期排查是非常必要的。很多石油开采现场为了减少人力物力的投资,不按照规则去排查隐患,导致问题日益变大,最后酿成大祸,所以,定期检查管理是对于隐患问题的最有效策略。

(四)借鉴先进的经验,确保油田安全管理的先进性。在石油企业的管理中,安全管理具有很多具体措施,应该对每一个步骤进行调整,提高油田管理的先进性,让安全环保监督管理更完善。同时,在先进性管理上,相关部门应该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思想理念,促进自身管理模式的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油田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其能否安全运行不仅关系着员工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还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油田企业要认清自身安全环保管理现状,加大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力度,制定科学的应急管理预案,避免环境及安全问题的发生,确保油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营,进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慕典伟.石油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国企研究,2015,20:146.

篇7

数据显示,2010年,宿州蛹桥区恶性肿瘤死亡人数2150人,沈丘死亡1724人。这个死亡率比全国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高一倍,与同区域的对照区相比,高达四五倍。《图集》一书证明,企业排放的污水进入河道,污水中的汞、铅、镉等各种化学元素长期渗入地下,造成当地人的癌症高发和高死亡率。

现在的问题是,有了这样的证据后该怎么办?研究人员只是希望,癌症高发与水污染关系研究结果的公布,有助于全社会思考:促进经济发展要不要考虑环境和公众健康?

仅仅让人们思考是远远不够的,更应利用这样的证据讨回公道,并阻止大规模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方面的罪恶行为。这就得看当事人、公益律师能不能采取法律行动,向污染企业追责。向污染企业提出法律诉讼,不仅在于要让因污染而死亡者和患癌的受害者获得赔偿,更要通过法律行动为受害者伸冤,并通过这样的诉讼伸张正义和公道,从而落实谁污染谁担责的天理和环保法规。

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直接相关的科研结果的价值,也体现在这一证据或成果是否为人们、为法律所接受。直到现在,还有人并不承认这一科研结果或客观事实,认为癌症高发是否与水质污染有直接关系,目前尚无定论,“就好比吃辣椒炒肉,你吃没事,我吃了可能就得病,说不清楚”。

而国外环境污染的集体诉讼早已积累了不少成功案例。199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辛克利铬污染诉讼案,就是一个典型。在律师事务所做文秘工作的艾琳・布洛科维奇偶然发现,美国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使用大型天然气压缩机来压缩天然气,这些压缩机需要冷却塔来冷却,冷却水注有六价铬,以防止机器生锈。这些水被直接存储于池塘中,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导致辛克利地区居民癌症高发。艾琳得到当地643人的签名支持,承担了集体诉讼,结果让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赔偿给受害者3.33亿美元,创造了美国诉讼史上的赔偿金额之最。

这一诉讼为辛克利小镇的居民讨回了公道,捍卫了小镇居民的环境安全权、健康权,而且使得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及类似的企业再也不敢污染环境。

那么,在我国,中华环保联合会或其他律师,是否愿意为受污染的淮河流域癌症村的村民讨回公道,并以索赔的法律行动来阻止中国日益恶化的水、空气和土地污染?即便有机构或律师愿意帮癌症村村民讨回公道,可只有《图集》一书所载地区的水污染是癌症高发的吗?

篇8

【关键词】国有企业;安全管理;研究应用

安全是责任、是速度、是效益,更是使命、是政治、是和谐。如何把安全保市场、安全保生产、安全保提速、安全保效益、安全保发展、安全保和谐真正落实到工作中,是石油钻井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责,必须全力抓好。

一、把树立安全管理新观念作为实现本质安全的根基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能控,关键在人。因此,安全工作要从人本管理、科学管理、精益管理的“三树立”入手,在企业各级管理者中确立安全管理新观念。

1、树立人本管理观念。安全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就是把珍视人的生命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充分发挥安全保证和监督两大体系工作效能,以安全风险的超前防范为核心,科学评估安全风险,准确辨识危险点和控制点,逐级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2、树立科学管理观念。企业安全工作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科学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方法,要按科学的管理模式,切实实现安全管理方式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的转变。按照逐级负责、分层管理与系统负责、专业管理工作的要求,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形成层次清晰、责任明确、控制有序的安全管理闭环系统。

3、树立精益管理观念。精益管理是企业加强全面管理,实现生产管理与安全管理相结合的需要。从细节抓起,规范企业行为,提高工作质量,追求“零违章”,努力实现“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

二、把落实责任作为实现本质安全的天职

安全工作,心慈手软不行,慈不掌兵。我们做安全工作,不只是兼职监督、专职监督之责,所有管理岗都有安全这个责任。管责重于监责,管责先于监责。讲安全要不厌其烦,抓安全要不畏其难。

1、一定要把安全视为生命。员工的生命关系到员工的家庭幸福,更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声誉,也就是企业的命运,最根本的是关系广大员工的利益。特别是企业管理者,更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作为企业管理者,你如果关心自己的政治生命,关心自己的“饭碗”,就应该认认真真地抓安全,在自己责任范围内,不因为工作的失误、不因为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丢掉自己的“饭碗”。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所以,要进一步做好压力的传递工作,让各级人员管理者真正认识到当前安全环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认识到“一人酿成事故,全员就要减‘票子’、干部就要摘‘帽子’”的严重性,进而不断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安全工作的执行力。企业各级管理者,都经过了多年的工作,得到了组织多年的培养锻炼,走上管理岗位,很不容易,而因为一时的工作疏忽大意,使自己的单位、自己分管的工作、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出现了重大安全事故,导致丢了“饭碗”,政治生命也就结束了。再说企业的命运,因安全不能达标而使企业的效益受影响,声誉受损害,最根本的是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受损失。古人讲“人命关天”,那“天”指的是天子。今天我们讲“人命关天”,这个“天”应该理解为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视群众利益为“天”,让群众在发展中受益是我们的“天职”。符合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符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安全没抓好,使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受到影响,对企业来讲,就是“塌天”的事!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把安全视为生命。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党员干部、一个负责任的管理者,必须要深刻认识这一点,否则就是政治上不及格。

2、一定要把“三标”这本“经”念好。“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操作”是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系运行的核心,是管理岗的管理运行行为和操作岗的具体作业行为的准则、尺度,每个员工对自己岗位的标准要常念,要记准,要背熟,由深刻理解到成为个人职业习惯,使这种习惯一直成为个人作业中的一种本能,达到下意识地就能按照标准做。当把“三标”熟悉到、习惯到成为作业中的本能了,这就叫素质养成。训练有素是什么意思?即训练之后形成的个人基本素养。所以一定要在员工熟记本岗的作业标准上下功夫,要像教徒诵经一样,那么执着,那么虔诚,学而不厌,孜孜不倦。要在全员掀起这么个,并持续下去。

企业管理者要按职责在贯彻“三标”、实现“三标”上把自己的职责履行好,在这方面的检查力度要加大,搞好贯标评比,努力实现“三标”工作覆盖全员、覆盖生产全过程、覆盖生产全天候的工作机制,一直把这项工作推动到成为每一个员工的基本素养,成为员工作业时一种下意识的本能,那才是真正的贯彻,那才有助于实现本质安全。在抓“三标”尤其是员工的标准化操作上,要切实提高员工识别风险、规避风险、自我保护的能力,全面推进“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大力倡导安全文化,全面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3、一定要把安全经验分享搞活搞实。开展安全经验分享这项活动,作为企业抓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很有效的。尤其是在培养员工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化解风险能力,确实效果不错。但是就目前来看,企业在安全经验分享活动的开展上,还有欠缺。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把经验分享这项活动从几个方面把它搞活搞实。一是要自上而下,搞全员的经验分享。要做到企业从各级领导到基层、到班组,人人做分享,不只是骨干在进行安全分享,所有员工都要做分享,要把这种做法做活、做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全员参与。二是既要强调讲者讲得清,又要注重听者听得明,切实分享到经验。经验分享其实是在讲我们的事故案例或者风险识别等,因此,讲者要讲得清,要确实把经验讲出来,把教训讲出来;听者要听得明,确实要从讲者那儿学到东西。我们强调经验分享,既要强调讲者,更要注重听者,让听者听后确实增长经验,至少都能总结出教训。如果只是讲者讲得明,而听者无动于衷,没学到什么,没明白什么,那等于是有经验而没被分享。所以经验分享的目的,是让员工分享到经验。三是所讲内容要宽泛。安全工作包括的领域很宽广,那么安全经验分享所要讲述的事故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已遂的人身伤害,或者工程事故,而应该是已隧的、未遂的人身、设备、工程、交通消防事故及自然灾害等,还应包括风险识别的,隐患排除的,以及制止违章等等。

三、把强化措施作为实现本质安全的途径

企业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强化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作为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新途径。

1、强化制度管理,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严格的管理是确保安全和提升员工作战实力的重要前提,制度的约束是企业实现安全的保障。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为此,企业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并在不断创新中加以完善,使之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留空档、死角,特别对各级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遵章守规情况给予高度关注。从健全安全管理法规着手,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从源头上实现安全管理体系从事后管理向超前预控的转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2、筑牢安全基础,有效开展基层HSE建设。一个企业是否平稳安全,首先表现在生产现场,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管理的缺陷,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都是导致和诱发事故的根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抓安全工作,必须立足于基层,着眼于夯实基础。一是增强安全监管执行力,践行“有感领导”,落实“直线责任”。各级管理者,要率先垂范,高度重视安全环保,变责任为压力,化压力为动力,以更加严肃的态度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环保各项措施。深入基层进行安全检查,指导基层查找问题,落实整改,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使管理者责任的落实,由被动领导向主动领导转变,由被动责任向主动责任转变,由被动工作向主动工作进行转变,将持之以恒地把安全工作往细里做,往实里做。二是严查违章行为,落实“禁令”、“规定”。违章是当前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安全生产的主要瓶颈,违章不除,将永无宁日。所以,必须把落实“禁令”,狠反“三违”行为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下决心、下大力气根除违章行为。切实提升全员安全环保素质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员工“想安全、懂安全、会安全、能安全”意识。引导员工要从细微入手、从小事做起,立足把每项操作都做标准、做到位,使员工干标准活、放心活、完美活,只有每个岗位、每个基层都安全了,企业才会实现总体安全;三是要认真抓好风险管理,尤其是抓好基层施工前的危害因素识别,让基层人员掌握和运用危害因素识别手段,把“安全重在防范”、“违章即为事故,隐患就是灾难”的安全思想、“干部违章指挥等于杀人,职工违章操作等于自杀”的警示,逐步植根于职工的脑海里,见诸于行动上,使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持稳定态势。

3、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总结企业发生的种种事故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事故都是“人”的问题造成的,而不是设备设施等硬件不“硬”、客观环境不好等原因造成的。所以,抓安全工作就要从治本入手,着力解决好“人”的问题,也就是人的素质问题,着力抓好全员培训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强素质练技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综合素质,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专业知识。

篇9

【关键词】幼儿园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33-01

在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中,安全工作是首位,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而稚嫩的生命。幼儿的习惯、知识、技能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没有什么比保障幼儿生命安全更为可贵的了。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曾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宁,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因此认真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是以幼儿为本、是落实党的十精神,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我们伟大的强国梦、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是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前提

(一)加强教职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

保护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园教职员工的重要职责,教师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幼儿安全的守护者。教师的观念与行为是幼儿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园长要通过多种教育方式转变教师观念,教育教职员工牢固树立幼儿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意识,加大安全工作教育力度,时时、处处、事事讲安全,把安全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教师正确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创设安全、和谐、温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精神环境,使幼儿得到身体及心理上的安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我们将幼儿安全教育纳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计划中,将安全教育活动融入幼儿游戏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和方法。

(1)将安全教育纳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每学期我们都将安全教育有计划地列入教育教学计划中,在教育教学中完成安全教育任务,教师通过安全图片、看图说话、诗歌、故事等,使每个幼儿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说说、涂涂、画画中了解掌握安全知识。实践证明,它是幼儿安全教育非常有效的途径,是幼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基本手段。

(2)将安全教育融入幼儿游戏中。安全知识最终要转化为安全行为才是教育的根本。教师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安全知识、自救及逃离躲避危险的技能,还可组织幼儿通过游戏学习了解正确拨打特殊电话号码:110、119、120等。

(3)将安全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感知、操作、领悟、建构生存安全能力,并让幼儿在生活中参与安全管理,让幼儿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监督中受益匪浅,为他们提供交流、交往的机会和环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充分体验生命的意义,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能力,培养了品质,又维护了秩序,保证了安全。实践告诉我们:幼儿一日生活是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的必要环节。

二、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的保证

(一)落实园长责任制

园长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教育、检查、指导工作。园长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时时讲,月月讲,天天讲,逢会必讲,警钟常鸣,防微杜渐。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幼儿园各项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健全的安全。

(二)落实分工负责制管理制度,是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关键。

建立切实可行的幼儿园安全体系,落实分工负责制。签定各种安全责任制,层层签定,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1)落实幼儿园安全保卫制度。建立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并设立保卫机构,配备专职保卫人员,建立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门卫制度及职责,建立外来人员登记和验证制度。门卫由专职保安担任,明确幼儿园安全保卫职责。

(2)落实幼儿晨检制度。幼儿来园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晨检,除检查身体状况外,还要检查幼儿是否携带危险物品,如:小刀子、小钉子、小纽扣等,因为这些物品有时会对幼儿造成伤害,所以要消除这些不安全隐患,就要求保健医、保健员、教师要严格做好每日晨检工作,要细致、认真地检查每一位幼儿的口袋、书包及手里是否携带有危险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落实幼儿园消防制度。认真落实幼儿园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职责、消防设施和器材定期维护,保证有效使用,设置必要的幼儿消防安全标志。

(4)管理好幼儿园水、电、气、暖及有关设施的安全。建立用水、用电、用气、采暖及户外大型体育器械等相关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和更换。

(5)加强对有害物品管理。对于有毒药品(如灭害灵、灭鼠药、消毒水等),单独存放,妥善保管,专人负责,让幼儿远离危险,确保幼儿安全。加强对卫生药品的管理,保健室内药品、消毒物品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过期的卫生用品。

三、幼儿园、家庭、社区形成合力是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的要素

(一)创设安全的幼儿园硬件环境

为幼儿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幼儿园的楼房、水、电、气、暖所有设备必须安全、环保,符合幼儿年龄的特点。房屋合理布局、隔离室合理设置,教具、玩具绿色、环保、安全,符合幼儿特点,为幼儿创设安全环保的硬件环境。

(二)创设安全的幼儿园外部环境

幼儿园周边环境安全,道路安全,远离闹市区、网吧,为幼儿提供健康的外部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三)落实家长为幼儿第一监护人的责任

幼儿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监护人,必须树立为孩子负责的意识,对幼儿的安全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遵守幼儿园接送制度,凭接送卡接送孩子,确保幼儿人身安全。

幼儿园要做好在园家长的培训与沟通工作,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网络、家园联系册、致家长一封信、电话随访、家访等形式对家长进行不同时期相关安全培训,并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家园同步,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四)全社会必须树立为幼儿安全负责的意识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目前,中国每年能源消耗量占全球19.5%,石油消费量一半多依靠进口,煤炭消费量相当于其他国家的总和,高能耗产生了仅占世界8.6%的GDP,却留下许多受污染的城市、全世界1/3的垃圾和频繁发生的公共环境事件。正因如此,如何维护公共环境安全,已经成为亟待中国政府解决的难题。

加大惩罚力度,完善法律法规

在中国,有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即中国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被追究刑事责任者尚不足二成。有学者统计发现,从1998年到2002年5年间,中国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了387起,只有25起被追究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犯罪。2003年到2007年间,中国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90多起,被追究违法犯罪的仅12起。

在环境保护部原总工程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朝飞看来,问题的症结在于违法成本低,而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后果必然降低法律的威严和效率,从而导致违法排污屡禁不绝;而守法成本高无疑会淡薄人们的法律意识,视法律为可有可无。正因如此,提高违法成本和守法自觉性是完善环境法制建设的首要问题。“首先以制定环境损害赔偿法为重点,完善环境损害救济的法律制度。其次建立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让污染者为其违法行为付出高昂代价。”杨朝飞表示,在这一方面,中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比如,加大对污染企业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民事赔偿和刑事处罚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决、公益诉讼等环境损害救济途径,切实落实企业环境责任。

广西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英辉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表示,中国要控制公共污染事件的发生,首先应加大惩罚力度,一旦出现重大公共污染事件,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对长期不加整改的企业必须强制关闭,把环境发展和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大公众参与与信息

近年来,在中国环境领域出现了一个不好的趋势。由于前期公众参与的严重不足,不乏一些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的重大项目引发群体性抗议。其实,从国际惯例来看,化工厂的建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是最初的厂址选择,还是环境评估,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可以说,一个化工厂的最后敲定往往是其与当地政府以及周围民众博弈的结果。然而,这一过程在中国的部分地区往往被缩短甚至直接省略。这样一来,不仅会导致民众缺乏危机防范意识,也使企业缺乏应对措施。

对此,曾经被邀请观察公众参与环评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明德表示,目前的公众参与流于形式的情况相当普遍,更多的仅仅是把公众参与当做一种程序,对决策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实际上,公众参与程序的目的正是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那些容易受到项目影响者的意见。如果反对意见强烈,那么这个项目恐怕应该考虑其他的方案,甚至否决。对于信息披露的适当方式,曹明德教授认为,信息披露应当采取引人注目的方式,明确向居民告知待建项目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数量,会对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缓这些影响等,从而使得信息发挥应有的功效。

除了公众参与之外,信息公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所所长杜骏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信息是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以实现的保障,也是政府应对公共环境事件的前提与基础。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信息来源多种多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官员不应再对知情不报抱有任何幻想。因为如果隐情一旦曝光,将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甚至引发,这样一来政府的公信力也会随之大打折扣。因此,在公共环境事件发生后,政府必须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消息,最大限度地增加事件的透明度,从而减少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和疑虑。

加强NGO的作用

实际上,潞城市环保局曾多次发现天脊集团污染环境的问题,但由于其只是一个县级市单位的级别,因此对这个省级国企的污染行为无可奈何。一个有着重大环境风险的企业仍能日复一日的生产,这在中国并不是个案。

对此,曹明德教授表示,NGO在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这方面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理解NGO的社会角色时,千万不能把它看作是政府决策的对立面,认为NGO是在捣乱。NGO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向政府反映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经济社会管理。实际上,NGO是在从政府的决策过程中寻找问题,避免政府的武断决策,防止出现严重的后果。”

对于NGO的作用,曹教授并非夸大其辞。在美国,各种类型的环保NGO多达1万多个,不同环保NGO都有自己的核心活动,涵盖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各个方面。从美国的环境保护体制中不难发现,除了以联邦政府环保局为主线(包括各州的环保局以及环保相关政府部门)形成的政府管理体制外,美国的环保NGO在保护环境和资源权益方面给予政府、企业的压力与合作是美国环境保护与管理的一个主要动力。

相较于美国,NGO在中国的发展仍有较大空间。曹教授认为,中国要适当地放松NGO的发展环境。一方面,作为组织体的NGO与公民个体相比,实力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公民个体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也缺乏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资金和资源。而NGO就不一样,他们拥有专业的团队,有环保方面的专家,有法律方面的专家,还有募集资金的能力。

链接

面对突发的公共环境事件,如何积极的防范和应对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与中国相比,一些发达国家在防范和应对公共环境事件上积累了较好的经验,可供中国借鉴。

信息公开是生态安全的重要一环

1986年,作为对印度博帕尔有毒化学物泄漏事件的回应,美国颁布了《应急计划与社区知情权法案》,旨在保障公众对社区内存在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知情权,更好地应对紧急事件。这一法案建立了一个面向公众的有毒物质排放清单,规定企业每年必须公开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环境排放信息。这个清单要求公开的污染物种类达666种。

此外,对于需要申报污染物排放信息的企业,法案中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些企业每年需向美国环保署申报相关数据。美国环保署将所得数据输入一个向公众开放的数据库中。公众可以通过数个网上数据库方便地获得详细的企业污染物排放与转移数据及地图等资料。目前,加拿大、菲律宾、韩国、欧洲的一些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等国都采取了类似的制度。

拥有完备的应急法律体系

经过长期的发展,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紧急状态法律体系。从宪法、综合性法律《国家紧急状态法》到各项具体的单行法都规定有紧急状态方面的法规内容。此外,还有直接规范危机处理的应急预案和计划。其数量可观,内容十分详尽。

日本是按照防卫(属于战争状态法范畴)或非防卫(属于非战争状态法范畴)的分类,把紧急状态分解到《应对外来武力攻击法》《灾害对策基本法》等法律中。

俄罗斯的应急法律体系也相当完善,以宪法和紧急状态法为基础,制定了《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法》《俄罗斯联邦战时状态法》《俄罗斯联邦反恐怖活动法》等100余部配套的联邦法律、法规和大量总统令、政府令。紧急状态法启动以后即成为“小宪法”,在其统领之下又有很多具体的部门法规。

设置专门的应急防灾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