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政策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政策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政策的作用

篇1

[关键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微循环;微血管流动指数;预后

中图分类号:R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6X(2016)03-0197-04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6.03.10

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是ICU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1]。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arly goal directed therapy,EGDT)是治疗严重脓毒症的主要手段之一[2],目前在重症领域广泛应用,但脓毒症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近年研究表明,严重脓毒症时仅恢复患者的全身血流动力学水平是不够的,其微循环障碍可能持续存在,脓毒症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是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始动因素[3]。本研究采用旁流暗视野成像技术(side stream darkfield imaging,SDF)对老年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微循环监测,探讨微循环指标微血管流动指数(microcircular flow index,MFI)对EGDT达标的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于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液体复苏治疗的老年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44例,年龄≥65岁,符合SSC2012脓毒症诊断标准[4]。年龄65~96岁,平均(83.04±7.52)岁;其中男34例,女10例。按照EGDT方案进行液体复苏并在6h内达到如下治疗目标:(1)中心静脉压(CVP)8~12mmHg;(2)收缩压(SBP)>90mmHg和平均动脉压(MAP)≥65mmHg;(3)尿量≥0.5(ml/kg.h);(4)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

排除标准:年龄

1.2方法:所有患者EGDT过程中以及脓毒症的“集束化”治疗参照2012年美国危重病学会(SCCM)和欧洲危重病学会(ESICM)共同制定的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5],主要包括液体复苏、早期抗生素治疗、控制血糖、血管活性药物、输血、镇静镇痛、机械通气、预防应激性溃疡和营养支持及预防深静脉血栓等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液体复苏入量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ICU留置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及28天死亡率。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治疗获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后实施。

1.3全身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PHILIPS INTEVIL 60中心监护设备监测,全身血流动力学指标经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PV2014L13,Pulsion Medical Systems,德国)获取,即采用脉搏曲线分析及动脉热稀释法持续监测心排血量(CO),记录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心排指数(CI)、CVP,检测ScvO2及动脉血乳酸(Lac)等指标。

1.4微循环指标的监测方法:采用旁流暗视野成像仪器(Microscan;MicroVision Medical,Amster-dam,Netherlands)采集患者液体复苏后的舌下微循环指标。患者取仰卧位,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后,舌下采集微循环影像,每次3个部位,采集稳定、清晰的微血管图像至少15s,采用AVA3.0(Automated Vascular Analy 3.0)分析软件(Microvision公司,荷兰),进行舌下微循环图像的半定量分析[6]将微血管流动指数(microcirculatory flow index,MFI)作为微循环状态的评价指标,参照文献[7]将完成EGDT的老年脓毒症患者分为两组:MFI≥2.6的患者定义为高MFI组,MFI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小样本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累积生存情况,P

2结果

2.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冠心病、糖尿病及慢性肾病)、感染部位及入组时的液体复苏量,血管活性药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酚丁胺)及APACHE Ⅱ、MO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EGDT治疗后全身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乳酸、ScvO2水平的比较:EGDT治疗后达标的老年患者中,高MFI组与低MFI组比较,全身血流动力学指标如MAP、HR、CI、CVP比较未见差异,高MFI组ScvO2值较高、Lac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预后参数的比较:与低MFI组比较,高MFI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缩短,28d生存率明显增高(P

2.4生存分析:高MFI组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低MFI组(P

3讨论

脓毒症是由细菌、真菌或病毒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感染会造成不可逆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导致微循环障碍及低血压、水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继而引发器官功能衰竭。目前对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有效治疗手段是抗感染治疗、早期液体复苏等集束化治疗,早期液体复苏旨在恢复有效的血管容积,保证心排血量,改善循环血流和氧供。然而诸多证据表明[8~11],仅仅对宏观血流动力学的复苏并不能改善微循环灌注、器官功能和生存率,液体治疗不当会导致肺水肿及组织间质水肿,影响氧合及组织细胞的供氧,使病情进一步恶化,休克的治疗不仅要纠正血容量不足,同时更应该注重改善微循环的血流分布,保证组织和细胞足够的氧供,微循环的复苏才是重症脓毒症复苏的最终目标[12]。

近年发表的大型循证研究除要求液体复苏使MAP、CVP达标外,多采用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时衍生的下游(Downstream)指标如混合静脉ScvO2和乳酸的水平变化以反应脓毒性休克组织缺血和氧代谢异常,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高乳酸血症与组织缺血和细胞线粒体功能不良有关,但同时还受肝功能异常等因素影响。严重脓毒症往往合并脓毒性心肌损伤,导致心功能恶化,当脓毒性休克导致局部组织缺血严重微循环出现分流时ScvO2出现异常增高[13~16]。本研究发现,对成功完成EGDT的老年脓毒症患者,全身血流动力学指标MAP、CI、CVP达标,全身灌注恢复,但不同患者微循环的状态是不同的,大约近2/3的患者合并微循环功能障碍,同时发现MFI对成功完成EGDT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与低MFI相比,高MFI的患者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较短,28d生存率明显增高。高MFI组患者经过充足的液体复苏,患者得到及时、足够的容量支持,微循环功能恢复正常,器官组织灌注情况良好,因而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反之,低MFI组,微循环障碍持续存在,说明在脓毒症早期治疗之后,还应该对患者的微循环状态进行密切关注,重建微循环是脓毒症的治疗的关键,也是优化液体治疗和管理的要素。由于MFI具有明显的优势,笔者认为如果将微循环指标MFI整合至液体复苏目标参数体系,有可能克服或弥补现有方法及目标参数的不足,对于存在微血管流速较差(MFI低下)的患者,通过加强容量管理和微循环功能状态调节,尽可能保持足够的组织灌注,防止或延缓脏器功能不全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SDF技术使微循环监测在床旁得以便捷地实施,具有直观、可重复及无创的优点,还可测定总血管密度(total vessel density,TVD),灌注血管密度(perfused ves sel density,PVD)、灌注血管比例(proportion of perfused vessels,PPV)等指标。从理论上讲,微循环监测能科学、客观地反映脓毒症患者更确切的机体状况,对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评价和治疗决策均十分重要,能正确、及时地对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治疗,本研究不足之处是患者样本量较少、高龄患者较多、没有对患者长期生存率进行调查,同时在治疗脓毒症的措施中,有多种因素如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患者的基础疾病等均可能影响其观察[17],因而微循环监测在老年危重病领域的广泛应用尚需要大样本临床研究支持。

参考文献

[1]Angus DC, Linde-Zwirble WT, Lidicker J, et al. Epidemiology of severe sep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alysis of incidence, outcome, and associated costs of care[J].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1,29(7):1303-1310.

[2]Evans T W. Hemodynamic and metabolic therap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 New Engl J Med,2001,345(19):1417-1418.

[3]Ince C. The microcirculation is the motor of sepsis[J]. Critical Care,2005,4(4):S13-19.

[4]Levy MM, Fink MP, Marshall JC, et al. International Sepsis Definitions Conference. 2001 SCCM/ESICM/ACCP/ATS/SIS International Sepsis Definitions Conference[J].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3,31(4):530-538.

[5]Antony V, Kevin R. Surviving sepsis guidelines 2012[J].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3,41(12):e485-486.

[6]Backer D D, Hollenberg S, Boerma C, et al. How to evaluate the microcirculation: report of a round table conference[J]. Critical Care,2007,11(5):1-9.

[7]Pranskunas A, Koopmans M, Koetsier P M, et al. Microcirculatory blood flow as a tool to select ICU patients eligible for fluid therapy[J]. 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3,39(4):612-619.

[8]Ait-Oufella H, Bourcier S, Lehoux S, et al. Microcirculatory disorders during septic shock[J]. Current Opinion in Critical Care,2015,21(4).

[9]Cecconi M, Backer D D, Antonelli M, et al. Consensus on circulatory shock and hemodynamic monitoring. Task for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J]. 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4,40(12):1795-1815.

[10]Corrêa T D, Jakob S M, Takala J.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targets in septic shock: is it time to move to an individualized approach[J]. Critical Care,2015,19(1):1-2.

[11]Saugel B, Trepte C J, Heckel K, et al. Hemodynamic Management of Septic Shock: Is it Time for'Individual Goal-Directed Hemodynamic Therapy' and for Specifically Targeting the Microcirculation[J]. Shock,2015,43(6).

[12]Voort PHJVD, Mark VZ, Bosman RJ, et al. Testing a conceptual model on early opening of the microcirculation in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J]. European 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2015,32(3):189-198.

[13]虞意华,严静,龚仕金,等.老年严重脓毒血症患者和急性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比较[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6):364-366.

[14]Peake S L, Anthony D, Michael B, et al. Goal-directed resusci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septic shock[J]. New Eng J Med,2014,371(16):1496-1506.

[15]Yealy DM, Kellum JA, Huang DT,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protocol-based care for early septic shock[J]. New Eng J Med,2014,370(18):1683-1693.

[16]Sandra L, Peake, Anthony, et al. Goal-directed resuscitation in septic shock[J]. New Eng J Med,2015,372(14):1301-1311.

篇2

[关键词]就业问题;税收政策;税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82-02

1 税收政策

1.1 税收政策的含义

税收政策,指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选择确立的税收法令制度和税收分配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政策是在一定的税收理论指导下,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制定的,可以分为总政策和具体政策。

税收总政策,指国家的税收政策,是根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税收基本矛盾后确定的,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指导原则,也可以称为“税制建立原则”。税收总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是建立各项税收制度的总则。

税收具体政策,指某一税种的政策,是在税收总政策的指导下,解决税收工作中具体矛盾后的指导原则。税收具体政策会随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而变化,在每项税收制度中的表现不相同。税收总政策与其相应的具体政策,对于税制的总体布局与税种结构的形成,以及税制要素的确定都非常重要。如果税收总政策和具体政策模糊或者错误,税制的建立和改革就会发生偏差,进而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1.2 税收政策的分类

从税收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来看,税收政策可以分为紧缩性税收政策、中性税收政策和扩张性税收政策。

紧缩性税收政策,通常在经济高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使用。即运用提高税率、开征新税等政策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增加税收收入、实现政府调控国民经济运行方向的政策意图。

中性的税收政策,通常在经济运行平稳、运行势头良好的情况下使用。即沿用现行的税收政策,继续保持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

扩张性税收政策,通常在通货紧缩、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使用,即通过降低税率、取消某些税种等政策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减少税收收入,刺激有效需求的政策意图,促进经济繁荣。

2 就业与失业

就业是劳动者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2011年3月,国家统计局预计截至2010年年末,中国总人口数量达到13.41亿,我国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总量最多、劳动力人口数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政策导向的变化,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民生发展的重要课题。

2.1 就业的基本概念

(1)就业的含义。就业是劳动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不同的国家对就业概念的界定各不相同。《辞海》对就业的解释是,就业也称“劳动就业”,指具有求职愿望的劳动力,为了取得相应劳动报酬或者经济收入,而从事某种社会生产活动的经济现象。

世界各国对就业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大同小异。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在一定年龄段内的劳动力,使用生产资料从事社会生产活动,获取维持生存的报酬或者经营收入的经济现象,即可称为就业。可见,就业主体应当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达到法定年龄。②劳动者应该具有劳动能力。③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属于合法的社会劳动。④劳动者所从事的活动能获得相应报酬。在我国,从事无偿劳动的劳动者均不属于就业范畴,如义务劳动、家务劳动。 除此之外,军人、在校学生、病退人员、离退休人员、家务劳动者、服刑犯人、不愿意工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也不属于就业范畴,不能算作劳动力人口。

(2)就业量的影响因素。现代就业理论普遍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就业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

①经济增长,通常认为经济增速越快,劳动力需求就越大,相应的就业率也就越高。②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越合理,就业水平就越高。③技术进步与管理水平。④人口因素,劳动力供给受人口总量影响,当人口总量增长较快时,劳动力人数将相应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⑤劳动力工资,通常认为,当劳动的实际平均工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时,就会产生失业,两项工资的差距越大,失业规模也就越大。

2.2 失业的基本概念

(1)失业的含义。失业是与就业相对的概念,对劳动者而言,失业通常指在法定劳动年龄以上、一定时间内有工作能力但没有找到工作,并且在寻找工作机会的经济现象。失业表明劳动者不能使用生产资料从事社会生产活动,失去了取得劳动报酬的机会。

(2)失业的分类。经济学家根据失业的特征及其引发机制,对失业类型进行区分,失业一般为三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即由于经济调整或资源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间转移,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在实际劳动市场上,由于工人寻找最适于自己的工作需要时间,失业率总是围绕着自然失业率波动。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工作类型与寻找工作的人不匹配所产生的,是指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由于劳动者所拥有的条件与工作所需的技能、学历、年龄等不匹配,导致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周期性失业,也可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这种失业与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是一致的。在复苏和繁荣阶段,各厂商争先扩充生产,就业人数普遍增加。在衰退阶段,由于社会需求不足,各厂商又纷纷压缩生产大量裁减雇员,形成令人头疼的失业大军。

3 完善我国促进就业税收政策的思考

实现充分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税收作为经济调节的一个重要手段,需要配合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在政策上支持促进充分就业。

3.1 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和制定配套制度

法律条文的严谨可以保证执法部门在执行中不出或者少出偏差,给纳税人和执法者没有漏洞可钻,既保证了税法的严肃性、增加了税收收入,又起到了预防职务犯罪的作用,对于新老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中产生的税负不公等政策不完善之处需要及时调整,只要吸纳劳动力就业达到一定比例,应该给予相同的税收优惠待遇。对于其他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漏洞之处,要及时调整和改进,以保证税法的公平性。

3.2 实行普惠制,惠及所有失业人员

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目标应当惠及所有失业人员,把税收政策用来作为促进就业的调控手段,实际上是政府向失业群体提供的一种特殊的公共服务,任何失业者只要符合享受这种公共服务的条件,都应当有权或有可能享受。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条件的可实现性和平等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失业者都可以平等地实现这些条件,不应存在排他性。至于在实施税收政策目标时财政的承受能力问题,关键是税收扶持的标准或程度的确定。只要根据社会总体的失业状况和财政的承受能力来合理确定扶持的力度,就不会有大的问题。

3.3 扩大优惠税种范围,加大再就业税收激励的力度

扩大下岗再就业中优惠税种,建议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给予增值税减免;另外,对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的个人所得税既然在税收管理上比照个体工商户进行管理,同样在税收优惠中应给予其与个体工商户相同的待遇。

3.4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目前,我国多数学者主张以家庭为所得税纳税单位,在费用扣除时综合考虑纳税人的状况,包括婚姻、赡养子女、老人等情况,允许子女抚养费、子女教育费、老人赡养费等纳入税前费用扣除项目。实现相同收入家庭缴纳同样的个人所得税,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政策目标。个人所得税的完善:一方面,使大多数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有所提升,这将激励失业人员更加努力的去寻找工作,从而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企业雇用劳动力的成本间接下降了,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将增加,进一步对就业起到促进作用。

3.5 开征社会保障税

弗里德曼的“心理预期”和托达罗的“收入预期”等理论,说明人们的心理预期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反作用。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能避免人们在失业时由于经济状况恶化而做出过分消极的心理预期,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恐慌抑制消费和社会有效需求。因此,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以征税的方式筹集社保资金,在全国范围内统筹社保资金,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与社会化程度,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们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心理预期,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充分就业的实现。此外,从国外的税收实践经验看,征收计划生育税、人口出生调节税等,也是改善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春成.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11(5).

[2]蔡防,都阳.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10(6).

篇3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政策体系 作用机理

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途径。要实现这些目标,不仅要求人们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制定可行的方案、提出具体的途径,更要求政府要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理念为基础,制定完善配套的政策体系,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体系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是指城市和乡村统一安排规划,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根据城乡之间的客观联系与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城乡各自的比较优势,并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有效联结起来,打破城乡界线,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平衡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

农村的生活、生产、文化等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因此,统筹城乡要消除的是城乡之间的不平等,而不是形态上的城乡差别。具体而言,统筹城乡并不是通过耕地变厂房、农村变城市的方式,而是通过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农村的生产条件、生活质量(包括劳动强度、工作条件、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等)与城市逐渐消除差异,从而使住在农村仅是环境选择,当农民只是职业选择。

二、政策体系的内涵及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

1、政策体系的内涵

政策是政府及其他非政府公共部门根据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目标的要求而采取的行动方案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们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案和条例的总称。政策的本质集中体现三个方面:其一,政策集中反应和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其二,政策是执政党、国家或政府进行政治统治、管理国家的工具或手段;其三,政策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政策体系是在一定范围内或按照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将各种政策组合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政策间相互作用,以便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政策体系是个系统,它由若干子系统构成,政策体系中的子系统,就是具体的不同政策。一个个独立的政策有其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各个单独的政策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政策体系。政策体系从整体的角度,协调涉及作用对象的各个方面,使各个子系统在范围内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2、政策体系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机理

(1)政策体系从宏观角度全面合理地规划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利益。政策具有可以引导整个社会朝着政策制定方向发展的功能。在内容上,政策一是规定目标,确定方向;二是用所确立的目标和方向来教育公众,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健全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证。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从科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到经济、法律、资源、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环境的影响。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只有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才能形成一种生产、生活、教育、娱乐等结构合理、布局得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2)政策体系为城乡统筹发展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政策是国家管理的手段、工具和杠杆。几乎所有的现代国家和社会都通过政策来开展各项活动,主要体现在国家发展计划、维护社会秩序以及处理和协调各种政治(如党派、各社会团体)、经济(如生产与消费、消费与积累、国家、集体和个人)以及民族等利益关系上。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首先应当在制定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促进城区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备相应的促进农村发展的产业、就业、土地、税收、户籍、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用改革的办法吸引企业、个人及外资等以多种形式参加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同时,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创新突破,形成总体层面的政策框架。及时总结已有成功经验,形成适应不同地域和村镇的具体政策指引,使影响民生各个方面的政策构成相互促进的城乡统筹发展政策框架体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努力营造良好的城镇社会环境。

(3)政策体系为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民的利益提供保护。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意义重大。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可能会因为城市建设项目、政府指定的专门绿化带、乡村两级的自行转让或租赁集体土地等方式而成为失地农民,且这种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在征地补偿方面给予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款偏低、征占地补偿款计算标准不明、相关补偿费用剥离不清以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不到位都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因此,如何通过政策降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通过政策调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政策保护失地农民的应有利益已经成为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政策难题。

三、推进城乡统筹的政策体系建议

1、完善户籍改革和管理政策,促进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

城乡二元结构始于户籍制度,由于城乡分离户籍制度的存在,广大农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与城镇居民不同的待遇甚至是歧视。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要打破不平等城乡二元体制下公民的权责关系,使人们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剔除黏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使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拥有一致的社会身份和平等的社会地位。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户籍改革,但这些改革大多只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触及实质性层面。形式上消除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差别,但在与户籍相关的政策福利上仍然区别对待。不过,这已经在户籍改革上迈出了第一步。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是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一个公平、有序、合理的环境。

2、完善劳动力市场政策,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和充分就业

加强劳动力市场改革,消除劳动力流动和就业所面临的体制、政策等限制因素,吸引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向城市。首先,大力发展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形成包括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和培训等在内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成本、收益成本等方面的建议,减少盲目流动造成的损失。其次,完善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市场组织体系,调控和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

3、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政策,促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流动

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全会提出还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改变过去不允许土地流转的政策,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首先,可以将分散的土地通过流转集中到一些龙头企业和经营能力强的农业大户手中,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推进农业产业化,更好地利用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其次,可以使更多的剩余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的二、三产业,既促进城镇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化,也可以使他们的知识、技能等得到提升,增加农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

4、完善公共物品供给政策,促进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财政政策长期向城市倾斜,导致城乡公共物品供给严重失衡:一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悬殊,二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三是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差距较大,四是城乡社会保障建设差异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政府要优化财政资源的配置,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投入力度。首先,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在一些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上增加政府投入,包括一些大型水源工程、重点水域的堤防建设、重点地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大型灌溉区的河道清淤工程等。此外,还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重点支持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和维修保护,重点支持土地整治,加大农村小型公益设施的建设。其次,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和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逐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选择支持一些具有开发潜力的农业科技项目,逐步提高农业发展中的科技贡献率。再次,完善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公平分配城乡之间的卫生资源。最后,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统筹城乡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调整财政支出格局,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医疗、失业、低保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贫困和失业人员提供最低收入支持。加大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投入,建立农村“大病统筹”医疗体系,并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体系。

5、完善农村金融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农村金融领域中,合作社处于主导地位,但农民很难从信用社得到贷款。农村经济只储不贷,资金流向城市,支持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要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使农村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与资本有效结合,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注:本文受唐山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王景新、李长江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高松: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J].经济研究,2009(10).

篇4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 劳动力就业 面板数据

引言

我国作为经济转型期的人口大国,由于受自身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制约,长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历来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例如为促进下岗人员再就业,从2002年开始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为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在2007年出台了《就业促进法》等。数据显示这些政策措施在就业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从2003-2011年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9800万人,并促进了产业部门间就业结构的优化,因此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依然控制在4%左右。在未来一段时间,面对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压力,如何实现“以增长促就业、以就业稳增长”的良性互动,成为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2007年,国家提出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2011年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政府促进就业机制,提高就业质量”。如何发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促进效应,更好地提高劳动力就业质量,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1998-2011年期间各地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进行研究,试图解决两个主要问题:第一,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地区间劳动力就业效应可能存在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第二,根据计量分析结果,结合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对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回顾

近年来诸多学者围绕就业问题在相关领域不断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例如Keith(1987)对联邦财政政策在促进就业与保障就业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认为财政对就业的保障有助于稳定个体经济行为。Ogawa(2003)通过建立动态的劳动力需求函数,发现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就业具有负面影响,同时还发现金融机构贷款的态度对小企业的就业状况影响敏感。Bekemans(2007)从社会保障制度的融资问题、维持福利水平问题、社会保障与经济之间的问题等三个角度对社会保障与就业政策进行研究,建议将社会保障对就业的效率研究转向对就业目标(质量)的研究。Thomas and Russell(2010)采用扩展经济增长模型,探索经济自由对美国就业增长的影响,发现享有更多经济自由的地区(定义为保护私有财产和私人市场)将会实现更高的就业增长率,而财政税收政策在促进就业增长中的作用不显著。

Alam等(2010)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研究,实证表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力,并实现教育、卫生等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协调发展。在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结构方面,认为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加大对社会生产性部门的支出将有助于实现经济的更快增长。Marco and Stephen(2011)为探索财政政策和失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新型的动态模型,认为政府可以通过两大方式创造就业机会:一是直接增加公共开支,二是间接减少对私营部门的税收。并分别就平衡预算政策与赤字融资政策的财政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将会影响到私营部门就业机制。Carlo(2012)认为目前所面临的低就业率反映出劳动力市场体系与财政政策深层次的问题,建议在财政政策影响就业的两个关键领域进行政策调整,这两个关键领域:一是影响员工绩效的税收制度;二是社会福利计划的结构设计方面。在此基础上主张通过降低非工资劳动成本、重新设计失业救济金、提高培训与教育等措施以缓解青年失业并实现就业增长。

国内学者针对就业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为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劳动力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在理论与政策分析方面,李善民(1995)认为财政有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的功能,通过市场化改革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王延中(2003)对中国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同时指出了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更好地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建议。赖德胜、孟大虎(2011)指出中国当前就业支出仅占GDP比重的0.34%,并且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应加大财政资金对就业的支持水平。同时应改善失业保险的支出结构,完善就业政策覆盖面。而在实证分析方面,有的学者从长、短期的比较分析中得出结论,例如王文甫(2008)认为政府支出对促进就业效应的发挥与消费者风险规避系数相关,政府支出对就业的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朱翠萍、蒋智华(2010)同样指出财政支出对促进就业只具有短期效应,而在长期内需要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方式提升就业水平。

金成晓、马丽娟(2011)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货币政策对就业的影响不显著,扩大内需政策对国内就业的影响也微乎其微,经济增长也没有带动就业的相应增长。而刘新、刘星(2010)通过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总体而言社会保障对促进就业的效应不明显。但通过对各省市间的比较发现,东中部地区促进就业的效果要较西部地区要更好一些。也有学者认为财政政策无法促进劳动力就业,例如王根贤(2009)认为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又表现出排挤就业的现象。徐海霞(2011)认为我国的宏观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显著,但是在促进就业增长方面并未取得明显成效,原因是财政政策具有逆就业的倾向。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学者们关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研究存在较为明显的分歧,因此有必要就此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运用面板数据考察地区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等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扩展和创新,以期为更好地促进劳动力就业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参考。

计量模型和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

在参考Blanchflower and Oswald(1994)对劳动力失业与工资水平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简约型计量模型,如(1)式所示。简约型模型的优点是不依赖某一特定理论,在选取能够反映劳动力就业的相关经济指标的基础上,分析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程度。一方面检验相关因素对促进就业的贡献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对地区间可能表现出的差异性在量化的基础上予以比较分析,并结合模型所得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

(1)式中,i(i=1,2,…,N)代表地区,t(t=1,2,…,T)代表年份。ui、vit分别表示地区效应与模型的残差。Employit表示第i期的劳动力就业人数,Fiscalit表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数额,Wageit表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Insuranceit表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Disputeit表示劳动争议受理案件数。为了加强对劳动力就业的考量,模型额外选取三个指标Wage、Insurance、Dispute,其原因在于:一是工资水平作为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价格,对劳动力的供求及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起到重要影响。由于工资变动对劳动力就业同时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因而劳动力就业量的变化受这两种效应大小的影响。如何实现长期趋势内的工资增长与保障就业间的平衡,需要加以分析。二是失业保险也有稳定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的增加有助于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生活,同时也是适应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需要。三是伴随着中国现行劳动用工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劳动关系也在日益发生变化,统计表明,法院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劳动争议问题一方面反映出劳动者目前所面临的就业环境与就业质量(即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建设所取得成效,劳动力市场建设是否完善对就业有重要影响。

(二)数据来源

模型中所用指标数据源自以下不同的资料库:劳动力就业人数源自中国宏观经济信息库;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源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劳动争议受理案件数来源于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回归结果

本文将采用上述样本数据实证检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等相关变量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考虑到地区间在现实状况和劳动力自身供给等方面的差异,在估计回归方程时,为从宏观上了解变量间的关系首先进行整体回归分析(见表1)。同时考虑到影响劳动力供给因素的区域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性,在参数估计时再次进行分地区的回归分析(见表2)。

(一)整体回归结果

表1给出了我国1998-2011年30个省份全样本回归结果。文中hausman检验统计量为负值,所以应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整体上模型的拟合度较高,拟合度达到约0.88的水平。从估计结果来看,财政社会保障支出(Fiscal)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提高劳动力就业有一定成效,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在劳动力就业的积极效应得到体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Wage)其作用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在失业保险参保人数(Insurance)方面,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对增加劳动力就业有利,同样劳动力就业的增加也为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提供了现实基础,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也反映了相关部门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程度和服务水平;在劳动争议受理案件数(Dispute)的系数方面,存在着最为明显的分歧,各估计的结果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因此并不能作出结论,需要进行分地区的进一步估计。

(二)分区域回归结果

为考察地区间的差异,将总体样本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后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由表2检验结果的数据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度较高,并且地区间的差异十分明显。从变量Fiscal,Insurance,Dispute的系数来看,其作用与表1所示基本一致。从变量Fiscal来看各地区全部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并且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从东部向西部递减;变量Wage仅东部地区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并且符号为负,说明东部地区的较高的工资成本可能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从变量Insurance来看仅东、中部地区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并且系数较大,其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其他因素,这也在政策层面上为促进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可操作性渠道。从变量Dispute来看,仅中、西部地区分别通过了5%、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劳动力就业与劳动争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从分区域估计结果中可以发现几个特征:第一,在所选择的解释变量中,只有变量Fiscal对各个地区的劳动力就业都有促进作用(尽管数值相对较小),说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促进就业具有整体效应。当然地区间的就业效应从东部向西部逐次递减,这也为区域间劳动力流动的方向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思路,而地区间财政投入力度的差异可能也是劳动力就业择选的一大考虑因素;第二,工资 (Wage)对劳动力的就业效应仅反映在东部地区,说明东部地区较明显地存在工资曲线。近年来的东南沿海的农民工返乡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事实经验,当然工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也不应忽视,二者均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就业发挥作用;第三,变量Insurance系数反映出东、中部地区在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与促进就业间建立起了良好的联动机制。由于各地区失业保险制度不但包括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更体现在职业介绍与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支出。东、中部地区良好的联动机制,说明这两大地区失业保险制度对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发挥较好;第四,从变量Wage和Dispute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比较来看,东部地区更多的是体现在工资薪酬层面,而中西地区则主要体现在法律保障层面。

结论与对策

本文通过对1998-2011年社会保障支出等相关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整体而言劳动力就业受社会保障支出、工资水平、失业保险覆盖面和劳动争议等因素影响显著,但地区间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两点对策:

第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是促进劳动就业的前提。持续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助于带动劳动力就业,同时也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提供了资金支持。统计显示中国GDP每增长1%将带动劳动力就业增加100万人,而近年来社会保障支出也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远大于同期的GDP增长速度。但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同样面临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冲击。因此有必要通过进一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减少对现有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冲击。

第二,进一步改善劳动力就业环境和就业质量,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对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扶持力度,同时鼓励劳动力提高其创业技能,降低其创业风险。另外要更加重视劳动者的诉求,建立和完善劳动协商机制,使得劳动力市场制度和劳动力供求机制得到完善和发展。在坚持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通过实现区域间公共财政资源与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优化组合,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就业,提高居民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1.Keith M. Carlson .Federal Fiscal Policy Since the Employment Act of 1946 [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December 1987

2.Kazuo Ogawa. Financial Distress And Employment: The Japanese Case In The 90s [R].NBER Working Paper 9646,April 2003

3.Lone Bekemans. Social Security And Employment: An Instrumental Link [J].International Journal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Vol(5).2007

4.Thomas A. Garrett and Russell M. Rhine. Economic Freedom and Employment Growth in U.S. States [R].Working Paper, March 2010

5.Shaista Alam, Abida Sultana and Mohammad S. Butt. Does Social Expenditures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 Multivariate Panel Cointegration Analysis for Asian Countries [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0 Vol(14)

6.Marco Battaglini and Stephen Coate. Fiscal Policy and Unemployment [R]. Working paper,April 2011

7.Carlo Cottarelli. Fiscal Policy and Employment in Advanced and Emerging Economies[R].Working paper,June 2012

8.李善民.财政、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9.王延中.中国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J].中国人口科学,2003(1)

10.赖德胜,孟大虎,李长安,田永坡.中国就业政策评价:1998-2008[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11.王文甫.政府支出、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效应分析[J].经济科学,2008(3)

12.朱翠萍,蒋智华.政府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与政策建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3)

13.金成晓,马丽娟.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就业效应的计量研究[J].经济科学,2011(6)

14.刘新,刘星.地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基于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经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15.王根贤.促进就业与GDP同步增长的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思考[J].当代财经,2009(9)

16.徐海霞.周期性失业与宏观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5)

17.Blanchflower, D.G. and Oswald, Andrew .J. The Wage Curve. Cambridge and London [M].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1994

18.吴忠民.青年失业与工资曲线—中国城镇的证据[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5(3)

篇5

关键词:货币政策;政府采购;政府支出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141-02

目前,全面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协调和促进宏观调控作用已形成共识。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主要包括促进环境保护、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等。在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实行什么样的采购政策,以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政府采购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关联性分析

从稳健的财政政策来看,在政府采购制度日臻完善的情况下,作为财政支出构成的政府采购的绝对规模不可能呈现总量上的增加,不可能通过扩大规模来适应上述宏观经济政策的需求。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只能随总的财政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也就是说,应通过改善其购买支出的结构,达到适应稳健的财政政策目的。比如,在财政预算规模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减少某些公共投资(比如政府建筑),减少政府生产性支出,加大节能减排、社会福利性的采购政策来配合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减少投资性(主要表现经济建设支出)的购买支出改善需求结构,进而改善供给结构,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从从紧的货币政策来看,紧缩的货币政策最容易导致的负面效应是投资减少,就业率下降。因此,促进就业历来是从紧的货币政策条件下首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我国目前人民币汇率呈现单边升值、出口减少、外资投资减少或撤离、成本推动型的通胀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条件下,就业问题就有可能会变得十分突出。正如前述,稳健的财政政策不可能通过大规模扩大预算来绝对地增加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或者只能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增长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但就业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必须予以解决,这就客观要求通过内生性的就业需求来解决,或者说,通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部效应来解决。

二、从紧货币政策下的政府采购政策的具体措施

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政府采购政策应以稳定就业为主要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部门预算编制与审核应更多考虑政府采购政策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包含政府采购预算在内的“两上两下”的部门预算管理体制。从预算的角度来讲,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严谨性和权威性,但从政府采购预算的角度来看,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采购人(预算编制单位)按照规定编制部门预算时,往往只考虑本部门的利益和实际需要,很少考虑宏观政策需求;二是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很难在预算支出科目准确反映;三是由于采购商品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导致采购预算的标准难以确定,反映到预算科目中就导致其准确性存在问题。

一方面,从部门预算的角度来看,政府支出应适应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各级预算部门应扩大社保、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的预算规模,减少其他预算支出。另一方面,采购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预算单位的指导,鼓励和支持符合宏观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采购预算编制,要增强采购的计划性,采购单位也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开展采购活动,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也不得超标准采 购。

2.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采购力度

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品采购力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就业。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服务)物化了较多的活劳动,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采购,本质上就是对就业的支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有关中小企业劳动力就业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情况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不仅是当前宏观经济的需要,也是今后采购政策随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需要。第二,改革评审办法和采购方式。可以借鉴美国采购法律规定,“所有预算不超过1万美元并属于小额购买的政府采购或服务合同都必须留给小企业”, 对会议采购、环境绿化采购、家具、印刷、桶装饮用水等采购,可以考虑实行定向采购,允许采购部门向该类企业直接采购。第三,鼓励大型采购项目中标企业向该类企业进行分包。在制定这类政策时,应借鉴美国的做法,在采购合同金额达到一定规模时,合同条款中一定要有“最大努力条款”,说明承包商在签约时,已经最大限度地将合同的分包部分授予了它认为具备履约能力的小企业。

3.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杠杆作用,推动社会生产成本降低

目前,我国的通胀主要表现为输入型和成本推动型的通胀,某种意义上讲,从紧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不会太明显。政府采购表现为对社会最终产品的需求,利用成本传导的反向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通胀的加速上升。一方面,可以通过限制产品构成主要以进口原料为主要成本的产品采购,促使企业提高工艺水平,采用国内替代产品。另一方面,减少对生产性支出的采购需求,加大对消费型产品的采购需求。生产性支出的扩大采购,会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加大对消费型产品的需求,会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降低生产成本。

4.继续深化政府节能采购政策

政府是能源的最大消耗者之一,政府机关公务用车、日光照明、办公设施用电用水、建筑能耗(包括建筑装饰能耗、建筑机电设备能耗)、供暖供气能耗已占全国能源总消耗的5%以上。在政府采购中,全面深入推行节能采购,对我国节约能源,规避能源造成的通胀和经济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年政府采购节能清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向环保节能产品进行倾斜政策的实现,但是,政府采购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发挥其主观能动的作用。这主要包括加强对政府采购产品的节能综合研究;利用政府采购平台,推动全社会节能;强化政府采购节能标准等具体方面。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戴步斌.发挥政府采购宏观调控作用[N].人民日报(理论版),2004-05-25.

篇6

关键词:就业;税收;政策

实现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目标,应立足于促进对就业具有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失业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关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问题。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中就业岗位的有效或实际增加。因此,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首先应直接作用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

一、改革现行税制,降低宏观税负

持续增收与结构性减税并举。优化税制结构,努力开辟税源,加强税收的管理,不断堵塞税收管理漏洞,保证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适当放缓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或进行结构性减税,实施促进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税制改革可从以下几方面着眼: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减轻行业税负,促进技术进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改分类个人所得税制为综合所得税制,这样有利于个人对闲暇、工作、投资、消费和储蓄的合理选择,最终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适当扩大税基,以利于平衡各群体之间的利益,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和促进就业。在适当的时候,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并取消有关收费。

二、运用税收政策,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减少地区差异发生的结构性失业

劳动力供给区域差异和中国近年来投资方向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总的看来,经济增长越慢、地方财政能力越差的地区,失业现象越严重。因此,可以通过运用税收政策影响投资方向来防止地区差异造成的结构性失业比例进一步增加。比如,给予落后地区中的一些重要的产业部门和企业以投资抵免或加速折旧的优惠政策,提高资本积累能力,扩大生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区域性税收政策应与产业政策相结合。除全国普遍实行的对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等的税收优惠外,还应对基础设施、能源以及特色产业给予减免资源税,增加增值税抵扣项目等税收优惠,优化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促进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达到刺激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目标。同时,可以配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西部大开发,制定有关区域优惠税收政策,鼓励向这些地方投资,以促进这些地区的就业。

三、调整税收政策,适应入世后的新情况

首先,考虑到入世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影响,税收优惠要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劳动―资本密集型企业转移,使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成为我国比较优势升级的基础产业。同时,要有选择地发展资源密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可通过采取税收优惠措施鼓励和发展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关键的产业、骨干企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其次,税收政策要向外向型经济倾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说,可从三个方面完善税收政策:一是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合理调整关税政策。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高出口退税率支持国内企业出口产品的生产;合理利用WTO有关保护国内产业的规定,最大限度地保护民族工业,以维持和提高就业水平。二是促进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我国将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对于外商投资创办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再次,努力与其他国家一起减轻国际重复征税,促进提高我国劳动力的国际化就业程度。

四、加快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步伐,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现行税制下营业税因重复征税等问题导致第三产业税负过重,而税负过重导致的危害之一就是降低了第三产业的利润率,从而使这一产业对现阶段过于充盈的流通资本缺乏吸引力。相对于第二产业来说,第三产业所需的资本要少,且不需要太多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和设备,国家政策对行业的限制也更为宽松,供给方较少受到同类型垄断企业的竞争排挤,是准入门槛较低的产业。这些因素导致的充分竞争使行业平均利润率相对较低,而较高的税收负担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投资回报率低下,进而迫使许多的潜在市场参与者转而从事回报率更高的行业,所以第三产业整体规模因为缺乏投资者的积极性而得不到扩大。而第三产业被证明是“创造就业的机器”,发达国家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达70%以上,而我国仅为30%左右,这说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还有很大空间,因此,要通过财税政策积极促进第三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重点支持养老服务、医护服务、物业服务等就业容量大,安置成本低的行业和钟点工、季节工等灵活就业形式,所以,应当加快增值税扩大征收范围改革,并在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行业加大税收减免或优惠,降低第三产业税负,为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助力,进而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公众生活水平的目的。

五、税收政策要向农村农民倾斜

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因此,应积极鼓励农民在本土就业。除了发展中小企业、个体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外,还应鼓励农民采用吸纳劳动力较多、耗用资本较少的农业新技术,新工艺,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另外,通过合理垦殖、综合治理、技术改造等多种形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鼓励农副业的发展,对从事农副业的农民予以减免税等税收上的支持。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给予乡镇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就近转移和开发就业。围绕“三农”问题的税收政策应围绕“农”字做文章:凡地点设在农村,直接方便农村劳动力进工厂的加工企业,要实行税收优惠,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凡是从事对当地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与精加工的项目,要实行税收优惠,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进而不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有效安置农村季节性“闲置”人员,减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压力;凡是为“三农”直接服务的项目,如是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服务、农村劳务输出服务、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培训服务等,要实行税收优惠;对直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和农村副业的项目,要实行税收优惠。

参考文献:

[1] 丛明,杜登涛. 积极实行促进民生改善的税收政策[J]. 中国税务. 2014(03).

篇7

一、当前我国就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

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投资快速增长和消费需求增加、以及积极的就业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等因素,是拉动就业平稳增长的主要因素。

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上半年GDP增速虽然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但仍达到10.4%,预计全年可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

投资快速增长和国内消费需求增加。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8%,比去年同期加快1个百分点,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另一方面,消费需求旺盛,1――6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4%,同比加快4.6个百分点,名义增速创12年以来的新高。在净出口拉动作用由正转负的情况下,经济依然能够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国内需求的拉动,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退步实施。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要求;《就业促进法》也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2月3日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提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财政对就业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2761.61亿元,比去年增长了24.2%。

二、2008年我国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2008年,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形势基本不变。新增劳动力资源仍在1000万人以上;下岗失业并轨工作基本完成,但失业人员规模超过800万,就业工作仍面临诸多突出问题。

一是高校毕业生将这新高。2008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69万人,超过年新增就业岗位目标的半数,如果考虑到自考、成人高考毕业生,还将增加100万左右毕业生。此外,还有280多万高职和中专毕业生的加入。

二是2008年是企业改制、关闭破产的最后一年,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任务繁重,对就业安置产生堆积效应。其中,依法破产和政策外破产需要安置的职工约200万人,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大;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力度进一步加大,将导致100万人需要寻找新的就业岗位。

三是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与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在东南沿海地区,包括一些中西部地区,都越来越突出,岗位空缺和劳动力过剩现象并存。

四是再就业岗位不稳定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并轨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社会保险陆续等问题仍待解决。尤其是困难地区、困难群体和困难行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依然突出。初、高中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在一些地区也较为突出。

五是震后灾区劳动力的就业安置和就业援助也迫在眉睫。灾后重建在带来投资和就业机会的同时,还会因当地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工作条件破坏严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就业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将会持续一个时期。

三、当前影响我国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当前,国际和国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将会进一步加剧就业的总量失衡和结构性矛盾。

一是出口减速。受人民币升值、世界经济放缓、出口退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季度出口增长明显放慢,增速由去年同期的27.8%下降到21.4%,降幅达6.4个百分点,尤其是加工贸易减速更为明显,低于去年同期9.2个百分点,对加工贸易企业就业无疑会带来不利影响。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的出口。

有研究证明,在中国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出口每波动1个百分点,将影响中国18-20万人的就业。受负面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纺织服装、制鞋、玩具、摩托车、家具、照明器具、自行车等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多是劳动密集行业。

二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从2008年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企业资金的获取难度加大,投资受到约束。全国工商联最新的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税收增长33.8%,而私营企业税收增长33%,低于全国整体0.8个百分点。这是自2000年以来,私营企业税收增幅第一次低于全国水平。作为吸纳就业的主体,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就业产生冲击。

三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中小水泥、小煤窑、小火电等企业关闭,将直接会使就业岗位减少。另一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限制和禁止类的项目,银行将从严从紧控制信贷投向。投资需求的抑制将会导致劳动力需求量的减少。

四是企业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及劳动力价格均呈上升趋势,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两税合一等政策,也会提高出口型企业的生产成本。《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人工成本。目前来看,受成本上升影响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由此而对就业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四、对2009年就业形势的预测

2009年,我国经济减速、外贸滑坡、宏观调控政策变动、企业成本上升、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等因素的作用会比2008年更为突出,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同时,2008年仍是《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磨合期,劳资冲突上升是就业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仍然具有新的就业增长空间,就业形势不会出现显著的恶化,特别是城镇登记失业率不会出现大幅度上升。

首先,我国仍然具有促进此业增长的经济基础。经济增长仍会在相对高位运行,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将成为就业增长的基本动力;投资和消费有望维持较高的增长,从而拉动就业需求。

其次,目前中国的就业表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特征,在部分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的同时,也同时出现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部分地区正进行新产业置换和产业转移,造成新增就业与失业在总量上的相互抵消。

第三,二元结构没有反映农民工的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将化解一定的失业压力。结构调整中首当其冲的失业者是农民工,他们或者返乡,或者转而从事非正规就业,或者实现异地转移就业,但其中大一部分失业农民工不会反映在统计失业

率中。

第四,就业质量和就业数量的替换。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通过自我调节,放弃对就业质量的要求而选择相对灵活的就业方式或实现短期就业。

五、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就业评估机制和就业监测机制

加强就业宏观管理,积极发挥发挥宏观调控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在宏观调控措施出台之前,应该把就业效果评估作为政策可行性分析的重要内容,充分考虑到宏观调控措施对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避免和降低宏观调控政策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保持就业促进政策的连续性。

完善行业预警和就业监测机制。2008年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国际贸易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将更为显性化。首先是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出口行业及就业。另一方面,来自美欧等国的出口设限、反倾销等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相关行业的就业压力将更为突出。通过完善行业预警和就业监测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经济结构调整和行业波动带来的就业风险。

(二)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

进入2008年以来,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出现加速迹象,如果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会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就业需求也会出现质的提高。(如美国上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应加强政策引导和调节,在促进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推动区域间的产业置换和产业转移。

(三)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应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在产业置换、转移和升级过程中,采取差别化的政策。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作用,完善评价机制与监督机制,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引导中小企业深化专业化分工协作,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关企业建立协作配套关系,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重点在产业集群和具有产业优势的地区推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鼓励中小企业进入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培训服务,提高民营企业管理水平。

(四)加强关闭破产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职工安置工作

对于关闭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产生的失业问题,要制定失业调控预案,在失业预警的基础上,对失业源头在量上进行把控。对于关闭破产、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中的失业职工,符合条件的要落实好政策,包括失业保险补贴政策、加强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五)进一步加强《就业促进法》的贯彻落实

目前我国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比重较高,单纯依靠GDP增长无法解决此类失业问题,需要发挥积极就业政策的作用,完善劳动力市场功能,提高就业信息、就业培训等就业服务能力。我国《就业促进法》以及《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是对积极就业政策的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在经济运行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需要各级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促进就业的各项部署,把就业工作真正放在“民生之本”的位置上做实做好,充分发挥积极就业政策的作用。

(六)发挥就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作用,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从上半年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来看,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建议运用各种投资手段,支持有潜力、专业设置合理、与市场对接密切的高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更新改造实验设施、购置实习设备,推动我国高级技工培养。

篇8

一、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一)将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维护权益三位一体作为劳务输出输入工作的总抓手,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有机结合。

(二)大力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工作。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职业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生长点,重点规划,统筹部署。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民工择业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专业技能,培训一大批符合企业需求、具备相应技能的农村劳动者。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培训机构的作用,整合各种资源,建立一批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继续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就业信息对职业培训的引导,“以输出带培训,以培训促输出”。

(三)加强和改善农民工就业服务。实施春风行动,把进城就业农民纳入公共就业服务的范围。城市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向农民工开放,积极为进城农民工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对求职登记的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健全县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渠道,规范发展各类劳务输出组织,搞好劳务输出服务。搞好劳动力市场的清理整顿,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维护求职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快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及时处理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对因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等问题申请仲裁的案件,视情况减免应由农民工本人负担的仲裁费用。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对于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逐步建立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

(五)指导具体从事劳务输出工作的服务实体搞好培训、服务、维权三个环节的衔接,使三者有机结合。在劳务输出工作中积极创造和大力推行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以引导、鼓励和支持。

二、切实加强输出、输入双向对接

(六)推动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之间、职能部门之间、工作实体之间,围绕培训、服务、管理和维权等方面工作,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和工作配合,建立双向对接的渠道和机制。

(七)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劳务输出输入交流平台,为各类劳务输出组织和培训机构与用工单位直接交易提供便利。

(八)指导民间机构加强对接,鼓励输出地和输入地劳务公司、培训机构等市场经济组织间开展多形式协作。

(九)研究制定劳务协作的相应制度,建立必要的激励约束督促机制。

三、制订和落实农民工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政策

(十)结合完善再就业政策,研究制订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民工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合理确定他们的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标准。

(十一)建立职业培训补贴与培训效果挂钩、职业介绍补贴与就业服务效果挂钩的机制,运用政府购买成果、招投标、培训券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道德风险。

四、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十二)充分调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各类劳务公司、职业中介机构的积极性,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鼓励和引导他们大力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十三)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农村基层组织、社会团体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后续服务,逐步将自发外出人员纳入组织化轨道。

(十四)发挥农村劳务经纪人的作用,研究制定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五、努力打造劳务输出输入品牌

(十五)抓品牌是搞好劳务输出输入工作的重要抓手。鼓励各地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加强对品牌的扶持,打造一批经得起市场检验、能够在区域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劳务品牌和劳务输出输入服务品牌。

(十六)加大对劳务品牌和劳务输出输入服务品牌的宣传与推介,用品牌的良好声誉带动劳务输出工作质量的提高。

六、抓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建设

(十七)重视发挥县一级党委、政府在劳务输出工作中的作用。劳动力输出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将抓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建设作为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措施。我部将根据省级劳动保障部门的推荐,于年内确定一批国家级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并加强相关指导。

(十八)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的指导和支持,将劳务输出政策的制定贯彻和工作的推进落实抓细抓实。指导示范县在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县乡就业服务体系,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搞好与输入地以及用人单位的双向对接,大力发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十九)充分发挥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的典型引导作用,及时提炼和推广他们的经验做法,加强对其他劳务输出县的工作指导,使劳务输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更多的地方开花结果。

七、搞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

(二十)认真贯彻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发[2005]68号),贫困地区劳动保障部门主动与扶贫部门加强协作,共同扩大贫困地区劳动力职业培训规模,有效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二十一)指导培训机构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指导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积极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发放工作,加强对学员的就业服务,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后稳定就业,大力维护贫困地区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二十二)加强与扶贫部门合作,建立定期协商制度。有条件和有必要的地方,共同成立专门领导小组。

八、进一步夯实劳务输出工作基础

(二十三)强化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劳务输出输入工作的资金投入。劳动力输出数量较大的地区,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环境有关工作的通知》([2004]92号)要求,成立专门领导机构。

(二十四)制定劳务输出专项规划,建立劳务输出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加强督促和考核。

(二十五)研究制订推动劳务输出输入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快有关制度建设,规范有关业务流程,为劳务输出输入工作创造更好的环境。

篇9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劳动就业  

1 我国目前劳动就业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尽管我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具体表现为:一是劳动力总供给严重大于劳动力总需求,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下岗失业人员多,就业难。有技能的劳动者短缺,劳动者总体素质偏低,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大学生当年毕业群体每年都在激增,就业压力大。三是地区和部门间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和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资源枯竭地区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加大,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也十分突出。

2 人民币升值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一是直接影响进出口贸易进而影响就业。出口是我国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人民币升值,出口商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则会相应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以资本技术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来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作为中国优势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商的积极性。同时,人民币升值引起进出口相对价格的变动,导致出口减少,从而导致已经就业的人员失业。

二是对国内商品的价格指数产生影响。近年来,进口成本的增加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出口商的利润。我国出口企业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但出口产品价格却一路走低。人民币适度的进一步升值,可以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稳定出口利润,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和就业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是影响外资进入。目前我国的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和外资企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减少导致提供的新的就业机会减少,而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房地产、基础设施以及服务业、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会使外商的投资成本上升,但人民币升值在提高外商投资成本的同时,也提高外资利润的汇出比例。在吸引外资方面,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外资的投资质量相当重要。

3 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措施

3.1 坚持正确的汇率改革方向

在汇率改革方面,坚持“主动、可控和渐进”的原则,尽量避免人民币在短时期内的大幅升值,以给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留出时间和空间同时,在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制定应对升值的进出口政策,如出口退税、农业补贴和农产品进口配额等,尽量减少升值给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3.2 实行结构调整政策缓解就业压力

从宏观经济政策上讲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扩大内需,用国内市场的扩大来消化和弥补出口下降造成的总需求下降;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实现我国产品由低劳动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转变,大力发展国内经济。应实行结构调整政策以缓解失业压力,鼓励中小企业及第三产业发展,扩大中国产业结构。

3.3 在就业战略和劳动力市场方面

打破城乡和地区分割,实现农民的自由迁徙权,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各项“权益”,实行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实现农民的自由迁徙权;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减少劳动力市场障碍,改变目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同时,应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强化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土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

3.4 注重开发性就业方式的运用

开发性就业的优点在于:(1 )能够减少现有企业因承担过多的失业安置任务,而使长期存在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局面得到根本性改观;(2)能够较好地发挥劳动者的个人潜质,充分实现人尽其才;(3)能够带动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它们趋于合理化,形成就业安置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格局,因此该安置方式应予特别关注。开发性就业的渠道有:(1)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鼓励创办一些有市场需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3)挖掘原有企业和产业的就业潜力;(4)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力度, 培植大批民营职业企业家阶层。 3.5 将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作为一件战略性任务来抓

应建设一大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切实加大政府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3.6 制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就业促进政策

应考虑扩大前一个时期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扶持政策的覆盖面,包括对那些出口受影响严重、涉及就业人数多的行业,实行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实行与增加就业挂钩的各项优惠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失业。

4 法律方面的应对措施

4.1 要加强和完善劳动立法,从立法上保障劳动者享有切实的劳动就业权

《劳动法》及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虽然出台,但依旧不利于依法治国的实现,有必要尽快制定《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反就业歧视法》、《就业保障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就业法律,构建完备的保护劳动者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体系。

4.2 要完善劳动监察制度,从执法上保障劳动者劳动就业权的实现

目前我国劳动监察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如人员和设施配备不足、职权不够明确、监察力度不够、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地方行政干预过强等问题。必须给予劳动监察必要的职权和行政支持,在制度上保障劳动执法的顺利进行。在劳动就业法律中,有必要赋予劳动监察机构必要的职权并大力加强执法,从执法上保障劳动者劳动就业权的实现。

4.3 完善司法制度,从司法上保障劳动者劳动就业权的实现

我国目前制定专门的劳动诉讼法尚有困难,应该充分考虑劳动争议的特点,在现有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一些特殊的规则,如完善司法援助制度、灵活运用先行判决和先予执行等来解决上述问题。待条件成熟,可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或劳动法院,适用专门的程序来处理各种劳动争议案件。

篇10

关键词:退休人力资本性别

我国退休制度的建立可追溯至1978年,除对特殊人群有不同规定外,基本沿用至今。根据国发〔1978〕104 号文件规定的男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工人50岁退休。除此之外,特殊工种男性55岁退休,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50岁退休,女性均为45岁退休。对于骨干专家和高级专家退休年龄适当放宽,通常比法定退休年龄晚五年退休。

但是,从人力资本视角来看,现行退休政策确有调整的必要,本文将从现行退休政策对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质量、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性别差异、国际惯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现行退休政策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

现行退休政策可能造成人力资本存量的浪费,造成人力资本总量的下降。在我国,0-14岁人口的比重由1990年的占比27.7%下降到2010年的16.6%,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相反,老年人口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由1990年的5.6%上升到2010年的8.9%。在总人口中,0-14岁代表新生力量,而65岁以上人口代表需要赡养的人口。当前的生育政策下,我国15岁以下人口持续下降,并且速度越来越快。这一现象带来的隐患是,当前劳动力人口退出劳动力市场时,将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进行补充;此外,这部分人的养老会给社会保障带来巨大压力。同时,这种人口构成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总体人力资本水平会有很大的影响。老年人因为退出了劳动力市场而不直接参与生产,因此,他们的人力资本水平比较低,从而使我国总人力资本可能下降。

二、退休年龄对人力资本投资可能有反向抑制作用

在现行退休政策下,法定退休年龄与受教育程度基本不相关。这意味着,尽管高学历人口人力资本投资较多,但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服务时间却相对较短。人力资本的投入与产出时间非常不匹配,从人力资本的投资来看,投资期长而获益期短,会抑制个体教育投资尤其高学历投资的积极性。

理性的劳动者会追求效用最大化,在做出教育投资的决策时,需要对教育投资成本与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进行比较:如果收益超过成本,劳动者有动力进行教育投资,反之就不愿意进行投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投资者只有减少教育投资成本才能使效用达到最大。因此,劳动时间越短劳动者越不愿意进行教育投资。可以看出,强制统一的退休年龄过早将人力资本较高的人逐出市场,造成高学历人口的人力资本市场价值发挥时间过短,从而难以实现其全部价值。

三、现行退休政策对人力资本质量的影响

现行退休政策忽略了人力资本质量的变化。退休年龄的确定应该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当前国民经济经历了三十年的快速增长,人均寿命也大幅延长:1982年为67.77岁,到2000年平均提高了近4岁,2010年已达到74.83岁 ;同时,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由1982年的5.2年提高到2010年的8.42年。1982年以来,我国初中教育水平的人口增长最快:高中教育水平和大专以上教育水平的人口从1982年到2009年增长了15倍,增长速度非常快。

一般认为,教育、健康、工作经验通常被认为是人力资本的变量,它们在不同方面代表了个体的工作能力,他们对就业往往具有有正向作用。但是,从1982年以来,我国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预期平均寿命都在增加,而工作年限一直在减少。其原因在于,教育年限的增加以及退休生涯时间的延长对工作时间形成了挤压。伴随着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均寿命的增长,工作时间占比将会在生命周期中越来越小。如果考虑不同受教育程度个体的人力资本差异,则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工作年限的挤压越严重,人力资本发挥的作用越小。

四、现行退休政策忽视了人力资本性别差距的缩小

最初规定了男女差异化的退休年龄,一方面是考虑到男女生理条件不同,另一方面,相对男性,一般认为女性人力资本投资较少,从事简单劳动、非技术性劳动和低职务工作的人数较多,劳动效率较低(潘锦棠,2002)。实际上,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整体劳动条件已大大改善,对体力劳动的要求已大大降低。同时,女性接受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劳动力市场上女性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从1985年到2009年,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幅度比男性更大。总体来看,与男性相比,女性未上过学的人口数的减少速度明显更快,在高等教育中性别差异也已大幅降低。到2010年,本专科的女大学生占大学生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9.8%以上,硕士生中的女生占比已经达到了48%以上 。这使得男性和女性的人力资本性别差距不断缩小。

五、与国际通行作法不同

从国际范围来看,退休年龄往往需要根据经济、社会、人口等的发展变化作相应的调整。当前,老龄化已成为全球趋势,相当一部分国家将法定退休年龄往后推移。从1983年以来,绝大多数国家退休年龄都在向后推迟,以此缓解老龄化造成的社会压力。2010年,OECD成员国男性平均退休年龄为62.9岁,到2050年将延长至64.6岁。例如,1935年美国政府规定男女65岁同龄退休,但后来退休年龄一直在60-70岁之间调整,最新规定是到2024年逐步将退休年龄从65岁延长至67岁;德国政府取消了其在1992年规定的男子工龄满35年、女子工龄满30年可以退休的政策,取而代之的是从2012年起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逐步提高到67岁。潘锦堂(2003)的研究发现,但老龄化国家的男女平均退休年龄比未进入老龄化的国家通常高4 岁左右,退休年龄与人口预期寿命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制度上,弹性退休制度是相当一部分国家的选择,如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日本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现行退休政策没有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将不同劳动者进行区分,忽略了劳动者的退休意愿是存在差异的,也没有看到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男性和女性在人力资本和劳动效率上的差距正在缩小。因此,我们有必要适时调整现行退休政策,同时,其他国家对退休年龄的调整可以为我国改变退休政策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