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科技成果管理 奖励申报 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242-01
科技成果是科技工作者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体现一个科研单位科研任务完成质量及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新项目立项申请的技术基础。科技成果的申报和奖励对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促进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和选拔优秀人才、打造知名专家、培养创新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激励和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发挥了积极作用。科技成果评价、科技奖励申报的管理工作做得如何,在直接影响着成果的获奖等级,甚至影响到成果的获奖率。如何使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得到充分肯定,使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相应的奖励,提高成果获奖率,是科技成果管理人员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从掌握政策动向,拓宽报奖渠道,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成果获奖率,完善保障机制及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就如何促进科技成果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掌握政策动向,拓宽报奖渠道
科技成果管理的法律法规是科技成果管理的依据和前提,为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提供各种有力的支撑条件。科技成果、鉴定和奖励的本质是社会对科技成果的承认,也是对科技工作者能力、水平的承认。科技成果奖励无疑具有鼓励科技人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推动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的作用。对科技成果奖励的管理,就是要体现上述科技奖励的原则、功能、方针和政策,以使科技成果奖励充分发挥激励作用。随着科技创新地位的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鼓励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国家及各省科技奖励政策都在完善,科技奖励、评审办法、鉴定细则等在不断修订。例如:2009年3月,国防科工局对《国防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2010年7月,工信部的新版《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开始实施;2009年,国家能源局了《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管理办法》及《国家能源科学技术进步奖励管理办法》,并于2010年开始组织国家重大能源成果的鉴定及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对于科技成果管理人员来说,首先应该及时学习并掌握这些相关的政策,并根据这些管理条例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工作,将最新的政策及时通报给科技工作者,结合本单位科研成果的具体情况指导并帮助他们进行科技成果奖励的申报,积极拓宽报奖渠道,借助不同科技成果鉴定和奖励申报的平台,进行科研成果的推广,扩大产品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为促进市场转化打下基础。
2 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科技成果获奖率
提高科技成果管理的成效,提高科技成果获奖率,就应优化工作流程,及时总结归纳管理上的经验和教训,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积极做好科技成果申报的策划工作
在科研项目立项或签订合同时,就应对整个项目全周期的成果进行报奖策划,避免被动申报和仓促申报,特别是重大科研项目更要提前进行成果树的梳理,理清成果的层次和脉络。在做好研究的过程中,应注意资料积累和收集整理工作,包括与成果相关的数据、影像资料等,同时中注意成果专利的申请、知识产权的保护、应用证明的出具等对成果的申报有利的支撑材料。有的成果虽然不错,但在报奖时因准备工作不充分,申报材料粗糙,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或创新点及先进性不突出,或层次不分明等种种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成果的评审和获奖结果。同时要选择恰当的报奖时机,避免报奖无序、冲突或因小失大,同类技术成果应均衡申报,以避免在同一年度一批同类成果同时申报,导致自我撞车、自我竞争的局面出现。
2.2 严把鉴定及报奖材料关
科技成果鉴定和报奖材料是专家评价成果的重要依据,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成果水平的体现[1]。在成果管理的过程中,要力争做到把握好申报过程的每一环节。为申报项目的通过率,不仅组织专家要对技术内容进行审查,还要根据报奖软件的填写说明和形式审查要求,对各项申报材料进行细致的形式审查,做好报奖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第一关。
3 完善成果管理的保障机制
成果的申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鉴定到报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报奖周期长,申报材料格式要求高,不少科研人员认为费劲申报后还不一定能评上奖,导致科技人员报奖的积极性不高,或申报过程中敷衍了事。因此,要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充分发挥激励与约束作用,完善推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保障机制。一方面可配套相应的奖励政策,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进行激励,以提高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热情和申报成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将研究成果及对成果的推广、应用及申报奖励等作为对科技人员进行绩效定量考核指标之一,发挥其约束作用,让科技人员感到危机与压力,增强科研活动的竞争活力,这也是提高科技成果管理的有效措施。
4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国有科研院所,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大批的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一般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成果转化属于政府主导型或研究单位供给型,研发什么、谁来投资、谁来评价、谁来应用等一系列问题,都预先做好了安排。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能力、取得的其他应用性成果,以及成果的二次转化应用等等,其开发与应用往往被束之高阁,面对市场需求“无动于衷”,多年无法产生经济效益,造成成果“等待”转化、能力“等待”开发的现象。知识创新没有在市场经济活动产生它本应该发挥的功效、创造出它本应该有的效益。因此,在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形成的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好科技成果管理体系和平台,转换管理模式,确立市场意识,加强效益观念、专利意识,注重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把科研成果通向市场应用的路径问题解决好,是科研事业单位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之,科技成果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靠长期的、多方面的工作积累。科技成果的获得既需要科学研究者的创造性研究活动,也要有科学管理策略的引导。一项高水平、高效益的科技成果,如果专利没有申请、成果没有及时鉴定、成果推广应用后的证明材料没有及时索取,如果报奖前的准备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给申报带来损失。因此,作为成果管理人员一定要在思想上认识到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把政策吃透,要把科技成果申报工作抓紧、抓实,才能真正做到报奖时从容不迫、得心应手,才能真正把科技成果的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篇2
民办高校存在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科研团队建设不足、科研平台建设不能满足需要等与创新驱动战略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做出改革和创新。应当采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科研创新团队;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发挥科研育人作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改善科研工作条件等举措,促进民办高校科研实力和竞争力,让民办高校真正为国家、社会做出服务和贡献。
[关键词]
创新驱动;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创新体制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尤为迅猛。但是,在科研管理活动方面,我国民办高校和国外高校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大环境下我国民办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还有待创新,在管理方式和组织运行方面需要探索,在管理机构设置、激励机制及科研评价机制方面有进一步推进的空间。
一、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诸多不足亟待完善,制约民办高校创新驱动和科研工作转型升级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
民办高校成立初期形成的以统一、量化为特征的科研评价机制,对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全面提高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高校科研体制机制中的问题日益显现:片面的将论文数量、项目和经费数量、专利数量等与科研人员评价和晋升直接挂钩的做法依然存在;科研评价的不良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分类评价实施不到位;科研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这些问题己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因素,严重影响高校科研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1]。
(二)科研团队建设不足
民办高校缺乏科研拔尖人才,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匮乏。科研团队难以真正形成,特别是整合科研力量联合申报高档次课题的意识还比较淡薄,科研团队的建设亟待加强。造成科研团队建设不足的原因:一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大;二是教师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高职称的教师大多是退休人员,年轻教工目前还缺乏科研经验,独当一面开展科研的能力不强,尤其是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三是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没有时间、精力开展科研工作;四是教师主要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开展创新活动,团队协同创新不足,缺乏研究的连续性,难以凝练学科优势。
(三)科研平台建设不能满足需要
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靠收取学生学费,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经费优先用于满足教学,因此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民办高校的实验实训室设备主要满足一般性的教学实验需要,不能满足高水平团队对科研设备和实验室维护的需要。同时学校用于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还比较欠缺,科研信息资料和科研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创新驱动和科技发展平台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四)自我特色发挥不明显
民办高校应用型特色在科研创新方面发挥不明显,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研究课题不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体现不足,忽略科研与行业、产业之间的实用性关联,忽略科学研宄对地方区域发展的指导作用。民办高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选取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创新战略,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注重做好科技服务,最终实现学校科技创新工怍的持续发展。
(五)科研成果转化不够强
民办高校承担高层次,特别是国家级、省级的重点项目很少,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不多,在核心期刊以上档次发表的论文偏少;争取横向课题的能力不强,横向课题立项很少。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方面进展缓慢,成果转让经费低,成果转化成效不明显。特别是开展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政策研究和咨询建议,以及科研促进教学的实际效果不突。
二、民办高校创新驱动和科研工作转型升级的对策
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人才短缺、科研经费投入少、科研基础设施比较差、科研成果转化成效低等问题。因此,民办高校创新驱动和科研工作转型升级,应针对存在问题,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拉”“推”结合,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是民办高校科研发展的有力措施。科研工作的管理要规范化和科学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改革学校和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建立以技术成果突破性、带动性、成果转化情况和社会服务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健全由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制定完善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以奖励的方式“拉”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发挥科研奖励引导和激励作用。但是,只“拉”是不够的,还要“推”,要进行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各级人员的工作责任制,科研工作要计算工作量,要把科研工作作为教职工的一种责任,定好任务与待遇挂钩,奖罚分明。此外,对科研管理部门也应该健全机构配备高素质的人员,建立责任制,让所干的工作与职务、待遇挂钩,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科研创新团队
科学研究不能靠单枪匹马,组建团队是关键,而学科带头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大力引进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发挥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的传、帮、带作用,培育科研创新团队;采取资助扶持方式培养副教授、博士和硕士等中青年科研骨干,促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成才。对于引进和培养的人才、要创造条件留得住、用得好。要以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民办高校要发挥自身管理的灵活性,可以“借鸡生蛋”,聘请名师为学校的兼职导师,指导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带领学校科研人员申报课题,发高水平文章,出高水平成果。
(三)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发挥科研育人作用
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下,民办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列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注重科教融合、产学结合,强调协同育人,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等项目,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坚持立足本地战略,结合区位优势,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领域研究,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和决策咨询,为行业、产业、企业的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提供科技服务。将面向行业特别是企业的授权专利数量、决策咨询、横向科研经费和获得地方、行业奖励情况作为衡量学校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也是检验学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和行业产业中地位的重要标准。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充分发挥科研育人作用。
(四)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改善科研工作条件
科研经费的投入是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在学校办学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尽可能在学校经费预算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逐步增加科研投入,满足课题立项、课题配套、科研奖励和其他的科研经费支出。此外,还要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科研设备的购置和实验室建设,打造科研平台,改善科研工作的条件;要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开展文献检索、项目查新等服务,解决教师在科研工作中查找资料难的问题;要完善校园网建设,满足教学和科研人员开展科研获取信息的需要。科研条件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关键环节,民办高校应抓好硬件建设和科研服务,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五)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主动服务创新驱动
科研成果是教师科研活动的最终体现形式。民办高校应强化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一是力促教师在综合性权威报刊、重要报刊、专业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多发表理论文章和学术论文,在权威出版社出版著作,论文著作被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媒体转载或宣传,力求在课题结项的鉴定中多出达到优秀等级的研究成果,力争在各级各类优秀成果奖的评奖中提高获奖等次;二是精选和推介调研咨询报告,通过内参形式报送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或省直厅级以上单位作参考服务决策,争取研究成果得到市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厅局级以上单位、大中型企业采纳,使研究成果以文件、政策、方案、计划和领导者讲话等形式得到转化[2];三是加强科研与教学、科研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使科研成果学科化、专业化、课程化、教材化,直接进教材、进课堂、进实验室、进学生头脑;使科研成果专利化、市场化、品牌化,直接生产成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
总之,民办高校要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大为、有所小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策略,只争朝夕而又不急于求成,有序推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充分发挥科研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
作者:刘英 单位: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教技[2013]3号)[Z].2013-11-29.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服务;科研管理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从2009年转型发展,2014年正式成立科技处,近三年,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科技厅、教育厅、卫计委等项目百余项,获“全省教科研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本文试图分析科研服务做法及目前取得的成绩,探索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与建设,以此能够为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增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分析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科研管理现状
高校多年的发展历程已使普通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相对完善,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若完全参照普通高等教育的科研管理方式,显然是不能完全匹配的。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科研管理理念陈旧、体制落后,[1]科研定位存在偏差,科研激励机制不健全,科研监督约束机制尚未建立。[2]管理目标认识模糊且投入不够、科技资源不足且利用率不高、科技成果与市场严重脱离,[3]未能很好建立人本化科研管理机制[4]等等。我院从2009年由江苏职工医科大学与江苏省中医学校、江苏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江苏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江苏省卫生人才培训中心五家单位合并转型而来,具有普通高职院校发展的典型特征。转型之后,科研项目申报等工作一直依托教研督导室,直到2013年,学院发文正式成立科技处。此时,对于科研工作的管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科研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并且和与日俱增的科研项目数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我院科研成果数量以及青年教师申报课题数日渐增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的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从科研管理制度方法上看,规章制度不健全,与各系部沟通反馈渠道不顺畅,多头管理明显,分工不明确;从科研项目申报与过程管理上看,没有建立科研系统管理平台,依然利用人工和电子表格相结合的方式,科技处在项目申报时更多起着“材料投递二传手”角色,技术含量低;从科研成果转化上看,“重立项,轻管理,轻转化”的问题在高校,尤其是一般高职院校屡见不鲜,我院也应是重点思考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区域地方经济,进一步带动学生就业。较大的科研管理压力迫使学院亟需探寻一条规范化的科研管理服务模式的道路,只有不断更新科研管理理念,转变科研管理服务方式,方能更好解决当前存在问题,同时也为我院科研工作稳扎根基,扩大学院影响力而奠定基础。
2提升科研管理对策分析
阻碍科研管理效率提升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向服务主导型科研管理转型尚未完成,科研方向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科研资源不能有效管理和利用。尤其在服务主导型的科研管理模式中,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通过了解科研人员在科研进行中遇到的问题,来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更细节化、人性化的修改。[5]为切实解决存在现实问题,学院提出N+1科研服务模式。所谓“N+1”科研管理服务模式,是指服务形式呈现多元化,而科研管理目的具有唯一性,即切实提升科研管理效率。科研管理目的,主要是围绕科研项目而开展、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同时提高竞争力,这也是科研管理工作核心所在,即目的的唯一性。服务本身贯彻的是一种为人的理念,服务形式易于呈现出多元的态势,即服务形式多元化。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为理顺科研管理制度,更好地为教工服务,我们推出了多效举措:首先建章立制,制订《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制定科技手册,内容涵盖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经费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等四个大模块,做到教师人手一册,对于科研工作的疑问,方便可查;明确各二级学院分管科研的院长及科研秘书,与各系部之间联系更为畅通便捷;在尚无科研管理系统的情况下,调研多家单位,为了科研经费能够用之得当,为了便于管理,我们创建了科研经费使用卡,确保经费报销记录清晰,双保险有据可查;为规范诚信学术氛围及挖掘专利需要,制定论文审核备案表。每年度组织开展院级科研项目申报,一来可以为申报高级别项目打下研究基础,二来可以将工作中的工作当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项目化,鼓励全院教师参与科研的背景下,重点培育优秀青年教师投身科研;与此同时,与附属医院加强紧密合作,院级科研项目面向医院招标,医院申报积极性亦十分高涨,增加教科研协作;服务区域地方经济,依托健康科技产业园,与学院所在浦口区政府合作紧密,多项具有区域特色项目正紧锣密鼓建设当中。
3取得成绩
一直以来,高职学院科研管理工作围绕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同专业建设、经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教学研究十分重要,学院也设有专门的高教研究所负责教学研究工作。但与此同时,不能因其固有的人才培养使命而过于标签化,在国家级大项目上的攻关,我们也会结合自身行业科研优势,尝试新突破。事实证明,这不仅没有耽误“主业”,反而会成为学院发展的重大新亮点。科研管理服务可以有很多模式,但归根结底,其宗旨不是干预,而是导向;顺应学科、人才发展的方向,为其搭建桥梁、扫清障碍,才能发挥最大的能量。应用型人才也需要素质培养,专业性人才可能也会从事不同的方向,学院的主体——师生要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思路、有实力,才可能实现科研新的突破创新。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专业实力的竞争,更是顺应发展综合实力的竞争,这才是真正的核心软实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与此同时,科研服务不仅仅局限于低层次的服务,更要向高层次科研管理转变,正如有些学者所言,要构建一流高职院,就要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提升科研管理人员英语水平、法律知识,如知识产权法、合同法等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知识保障。[6]经过近两年不断地开拓创新,学院科研项目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与飞跃——接连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等。学院科技处曾在2014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交流展示会上获优秀组织奖,在2015年底申报江苏省教科研系统先进集体评选活动中,获“全省普通高校教科研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6年,科技处编辑部《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入选第八届江苏省科技期刊金马奖。一次次成绩的取得,正是对我院科研管理工作的肯定与认可。除此之外,科技处牵头学院健康科技产业园,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实现创新与突破。
4前景展望
学院科研工作取得成绩,但同时存在问题;已有科研项目多,但转化成果少;科研成果多,标志性成果少;如何加大成果转化率及具有高层次科研成果奖将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作为科研管理工作内容之一,形成标志性科研成果[7]尤为重要,学院正逐步搭建科研团队,努力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使影响力走出去,与市场对接更为紧密;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发明专利,思考实现转化,凝练研究方向,形成具有学院特色标志性科研成果,增强学院科技核心竞争力,将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郭萌.提升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的科研管理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6):573.
[2]朱勤.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4):9-11.
[3]何添锦.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途径探析[J].商业时代,2008(1):57-58.
[4]邹丽阳.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J].职业与教育,2014(8):29-30.
[5]杨威,尚海茹,甘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与效率提升[J].工业经济论坛,2017.4(1):112-113.
[6]张小兰,韩薇,吴咏梅,刘华翔.“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培养浅谈[J],科技风,2017(2):227-228.
篇4
[关键词] 学科建设; 问题; 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62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104- 02
对高校而言,学科建设是各项工作的基础、根本与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载体,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办学层次与社会声誉的必由之路。H校作为一所新组建的本科院校,加强学科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1 H校学科建设现状
近几年来,H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水平,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目前,H校共有工、管、经、文、法、理六大学科门类,分属16个一级学科,设有16个教学院(系、部)及3个工程中心,在校本科生近25 000人,建有33个实验中心和157个实验室,其中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十一五”期间,H校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4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省六大人才高峰等人才项目5项,省级科技成果奖7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学校始终依托特色学科,发挥行业优势,与企业走合作共赢之路。现已拥有康尼公司等6家股份制科技企业,在干线铁路和城市轻轨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具备了国际竞争的实力和水平,在机电工程、电力工程等成套技术与装备方面也具备了国内领先的竞争实力, 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余元。此外,学校还先后和国内外30多家知名企业签署协议,吸纳社会资金3.64亿元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这对H校学科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支撑作用。
2 H校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H校在组建本科院校后1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科建设从无到有,从自然生长到主动建设,从意识淡薄到逐渐增强,从整体实力较弱到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所新组建的本科学校,与历史较为悠久的兄弟本科院校相比,在学科建设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① 观念滞后,仍有一些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学科建设意识淡漠,重视教学与专业建设,轻视科研与学科建设;② 学科队伍整体实力不强,缺乏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缺少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部分学科的学术梯队出现断层现象;③ 学科研究方向凝练不够,难以形成明确的、稳定的研究方向;④ 学术氛围尚不浓厚,教师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少,学校举办重大学术会议少,教授国内外合作研究经历少,在各级学术组织中任职少,职位偏低;⑤ 学术研究水平不高,全校科研工作中,单兵作战、小打小闹多,兵团作战、联合攻坚少,缺乏高层次科研课题与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缺乏高水平科研成果,如高水平学术论文、有影响的学术专著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等;⑥ 学科的整体布局急待进一步整合与优化,与学科研究方向、学科研究团队相一致的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尚未真正形成,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不够,即使对一些已有的重点学科有较多经费支撑,但也存在使用绩效不高等问题。
3 H校学科建设的主要思路
3.1 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校党代会提出的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工程”。“筑基地,搭平台;凝方向,促优化;聚人才,组团队;出成果,彰特色;上层次,上水平”。实施“特色发展战略、错位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发展战略、依托发展战略”。坚持“统筹规划、区分层次、分步发展、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立足于为地方与行业经济发展急需服务;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3.2 学科建设基本原则
H校学科建设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各校学科之间存在差距,主因是师资队伍水平存在差距,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以及学术团队的培养与形成,这自始至终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充分参与。因此,以“教师为本”无疑是学科建设工作的出发点与着力点。二是要坚持突出重点原则。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学校人财物毕其功于一役,使其长足发展,最终带动全校整体学科水平的提高。三是立足于服务地方与行业经济发展原则。在H校,尤其要重视紧密结合地方与行业经济建设需要,加强应用学科建设,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使学科建设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力和更持久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四是系统性原则。学校必须将学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使其形成合力,以提高该项工作的质量与效益。
4 H校学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4.1 选好学科带头人,建设好学科团队
学科带头人是一个学科学术团队的灵魂与核心,其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科发展的水平与特色,学校应采取超常规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充实重点与特色学科的力量,花大力气培养和引进能迅速提高H校学科水平的高层次人才,要建立一套“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优秀人才选拔与任用机制,对选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给予重点扶持,如提供国内外研修机会,鼓励与支持参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及高级别科研院所科研项目,提升学术层次,督促学科梯队开展经常性学术活动。其次,要改变当前科研工作中因“单兵作战”、“单打独斗”而导致无法承担重大研究项目的状况。科学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渗透与融合,新学科与新领域不断产生,这就需要我们组建好学科团队,搭建好学科平台,开展多学科、跨学科合作,以集成优势,形成合力,提高效率,从而承担更重大、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并收获更高水平、更丰硕的科研成果。
4.2 构建好学科平台,营造好学科建设环境
一是要建设好硬件平台,包括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良好的研究工作环境。这既是承担高水平科研任务、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前提条件,也是吸引与稳定人才的关键。对H校而言,当前要搭建好大电力、大机电、大文科三大基本平台;要发挥原有优势与特色学科,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建立若干个特色鲜明、研究方向相对稳定的校级重点实验室与研究所,力争具有更多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研究中心,已有省级重点实验室要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迈进;要与企业共建研究院,以集中学校在人才、科技与基础实验室条件方面的优势和企业在市场、研发和资金方面的优势,通过这个重要平台,校企共同遴选项目、优化资源、应用集成、孵化产品,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以进一步推动H校学科建设快速发展。二是要建设好软平台,包括科学的学科建设发展思路与先进理念,扎实作好学科有关制度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学科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机制;要进一步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为学科建设工作给予支持;要建立一套符合学校实际情况且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高水平论文、专著、教材、科研项目获奖、鉴定、专利等成果给予奖励;要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学科建设氛围。
4.3 凝练好学科方向,打造特色优势学科
学科研究方向的凝练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H校学科建设必须与区域、行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地方、行业进行长期有机融合,积极作为,为地方支柱产业与创新体系提供有效服务,以增强H校学科建设活力并形成优势与鲜明特色。结合H校实际情况,在选择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时,要注重以下几点:①要充分预见到学科发展的趋势,瞄准机械、能源动力、电气、控制科学、材料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发展的前沿,促进学科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对H校学科发展从高端进行设计,给予优先建设与倾斜投入。②要切实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以现有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为基础,整合有限资源,凝练特色方向,形成3~5个体现行业特色、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学科群体。③要充分利用H校以工为主的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在大电力、大机电和大文科三大平台基础上,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3~5个新的学科增长点,不断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增强H校为社会和地区经济服务的能力。
4.4 加强科学研究,以项目带动学科发展
科研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学科建设的载体。由于H校是一所新组建的本科校,需要进一步浓厚学校科研氛围,强化教师科研意识,提升教师科研积极性。学校要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和发展思路,强化校级项目立项的指导性作用,充分发挥校级课题作为各级纵向课题预研项目的功能,使校级课题成为申报更高级别纵向课题的基础。积极培育学术团队承接研究项目的能力,认真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技项目指南,努力提高项目申报水平,力争使H校在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计划和科技攻关项目上有所突破。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周边高校间的科技合作,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要进一步疏通信息交流渠道,完善组织运行机制,认真了解和把握地方与行业企业的科技需求,充分发挥H校应用型的特点与优势,获得更多来自企业的科技项目。同时,要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产品技术发展方向,通过开展由政府或企业支持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集成,与企业研究人员共同进行应用研究,直接参与企业的研发活动,加强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在合作与服务中开展技术创新,锻炼学科队伍,提高学科水平,推动应用性学科发展。
4.5 健全学科建设体制,完善学科发展机制
一是要制定好学科建设规划,明确学科建设目标。学科建设规划要根据H校以工为主、“应用型”特点,紧密结合区域与行业发展需要来制定,并且学科建设规划中的学校目标、职能部门目标、二级院系目标与教师个人目标要衔接协调,形成整合一致、职责明确的目标系统。二是要制定科学的科研管理规定。如适当减轻学术骨干繁重的教学任务,可实行教学编制和科研编制两条路并行,构建良性循环的教学和科研团队,为不同需求的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又如完善科研管理、科技奖励与激励制度,如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经费配套奖励办法、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鼓励出版高水平论文、专著、译著,申报专利等,确保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健康有序开展。三是要建立健全学术队伍建设机制,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全校教师积极投身学科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证学科建设各项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四是要制定好学科带头人遴选标准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激励、竞争与约束机制。重点建设优势学科,营造有利于学科带头人成长和学术梯队形成的工作环境,明确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个别重点建设学科试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对有利于学科发展的高水平论文、专著、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奖、兼职研究生导师等方面采取特殊的措施与政策,力求在相关指标方面有更多的收获,实现跨越式发展。五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以学科建设成果为目标的资源(人、财、物)投入机制和工作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实行“学科特区”政策,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特殊扶持政策,采取灵活自主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参照硕士点评审指标体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补强H校的弱项。建立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对重点建设学科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评估一次,评估的结果作为学校学科建设规划、布局、资金投向及制定相应措施的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 自身基础 创新理念 服务地方 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宁夏大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按照“基础扎实、人格健全、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确定了“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力求通过努力,使所有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并且使其中3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目前,学校拥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现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7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能源化工(天然气转化)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东基地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实验室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夏大学阿拉伯国家研究院,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重点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夯实基础,提升实力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学校确立了“学科建设要有新提高、科技立项要有新突破、科研成果要上新水平、队伍建设要有新成绩、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服务地方要有新作为”的六大要求,以强化激励机制和管理执行力为突破口,先后出台了《宁夏大学学科建设规划》《宁夏大学科学研究与创新奖励办法(试行)》《宁夏大学横向合作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科技服务地方若干意见》《宁夏大学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政策灵活性和导向性,显著提升了师生员工的科研创新及服务社会的意识和主动性,有力地支持了高素质人才培养。
(一)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总量加速发展,全面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阶段。“十二五”宁夏大学科研经费由2011年0.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47亿元,五年科研经费总量达到7.03亿元,比“十一五”1.5亿元科研经费总量增加了5.53亿元,利用两年时间走完了过去五年的历程,实现了年均1.4倍多的增速。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达到了1.56亿元,占总经费的86%,包含2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973计划前期研究等项目课题,重大科研项目的争取和承担规模为学校更好地服务地方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同时,立项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获得了自治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宁夏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280项,经费1.13亿元。在人文社科领域,获批教育部、文化部、国家语委、国家民委项目152项,项目总经费900多万元,年均增长50%,较“十一五”的12%有了迅速增长,进一步协调了文理工科研立项结构。这些均表明,学校科研创新实力已初步迈上国家创新资源平台,具备了与国内特别是西部地区同类院校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能力。
(二)科研成果产出不断涌现
“十二五”末期,学校紧紧围绕内涵建设,持续强化了科学研究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严把立项、检查、鉴定、报奖关,尤其是对广大科研人员“科研生命线”的质量意识培养,显著提升了成果质量。共通过科研成果b定(验收)176项,优秀率达到89%;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8项;获宁夏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3项;自治区自然科学论文奖一等奖17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45项。特别是在“逐步加大高水平成果奖励力度,淘汰低水平成果”思想和制度引领下,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年均595篇,较“十一五”的700篇有所下降,代表原始创新能力的三大检索收录论文共发表249篇,是“十一五”71.89%,实现了年均1.4倍的增速,创历史新高;授权专利48项,其中发明专利占47%,较“十一五”年均的29%有了大幅提升。
(三)科技创新平台功能不断释放
针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的功能定位,集中力量在督导、检查、保障、奖励上下功夫,激活了创新资源,凝聚了创新合力,起到了引领全校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的作用,成为学科建设、科研基础条件改善、科研项目承担、成果产出、研究队伍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两年来,获批立项各类科研项目总经费7341.82万元,占全校科研经费的39.05%;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82万元,占全校的28.55%,国家社科基金189万元,占全校的32.85%;形成了215名博士的人才队伍,是全校博士的54.06%,成为全校最强的一支创新队伍;支持了国家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少数民族、211全部8个学科的申报和建设。特别是改善了学校科技基础条件能力,共争取国家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能力建设项目,自治区创新与发展项目经费1200多万元,新增购置大型仪器设备100多台,涉及化工、生物、农业、环境等多专业,对全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和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了突出作用。
(四)科研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
近两年来,面对国内高校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加速的新形势,以培养和引进“学科建设需要与研究型人才”为标准,借助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和一般项目历练,以及迅速提高人才引进门槛、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校级基金配套等多项措施,通过面上培养群体,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在青年才俊和高水平领军人才“两端用力”,使创新人才数量有了较大增长,层次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7人、第三层次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人,自治区313人才30人,1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体专任教学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52%,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达到21.6%,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比例达到80%。建成了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达到了7个和校级科技创新团队8个,获批了“宁夏回族学人才”等3个高地,特别是入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次获得。
二、政产学研结合,实现共赢
围绕建设“服务宁夏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服务中心”目标和“创制政策、畅通渠道、完善机制、搭建平台”的服务思路,集中加大了与区内各级政府、事业单位、行业企业的联系、联络、联合的“三联”,拓展校企校地合作力度、频度和广度,持续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咨询,得到了政府认可,取得了服务双方的“双赢”,激活了校内资源与校外服务需求的互动积极性,探索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政合作带动型服务社会模式”。
(一) 借助学校资源,提高服务地方能力
近年来,学校先后召开了四次宁夏大学服务社会新闻通报会,推介了服务资源,吸引了社会各界重视。与科技厅、发改委、民政厅、经信委、农垦集团、宁东管委会等厅局举办了合作交流会、座谈会和洽谈会,争取了支持,畅通了渠道,建立了牢固的服务关系,为长期合作打下了基础。搭建了每年召开的“宁夏大学地方科技局长论坛”服务合作交流平台,邀请全区县以上科技局主要领导来校洽谈合作,突破了瓶颈,建立了地方需求瞬时反馈与资源立时对接的服务机制。以此为基础,聚焦一线需求,与银川市金凤区、西夏区、固原市原州区、财政厅经济建设处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设立了3项合作基金,推动10多个学院与科技创新平台与县区管理部门建立了长期服务关系。
(二)横向合作结构优化,质量显著提升
通^不懈努力,在自治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学校横向科研规模显著扩大。“十二五”期间,学校横向合作经费达到7670万元,超过整个“十一五”1200万元的经费总额,年均增长达到30%左右,增速历史最快。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科研纵横比,占到科研总经费的近两成。2011年,首次实现了单项横向合作项目经费超100万元,全年超1000万元的突破。2015年40万元以上的横向经费项目达到11项,占全部立项数的21.6%。
与此同时,学校创新了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与神华宁煤集团、英力特化工有限公司共建了煤化工工程实验室、与百瑞源枸杞有限公司共建了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与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和御马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共建了宁夏葡萄与葡萄酒研究院,与青龙管道共建了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大北农饲料共建了宁夏饲料工程技术中心,与小任果业公司共建了宁夏大学设施农业人才科技培训有限公司、与国电隆基硅业有限公司共建了宁夏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等,以此实现了13个科技创新平台的全面开放运行。
(三)实现产业联盟,组建专家服务团队
牵头成立了“清真牛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32个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通过这些努力,持续不断地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将企业和政府事业单位的资源和需求纳入学校发展轨道,在机械制造、绿色建筑、生物医药、生态治理、设施园艺及牛羊饲料等方面申报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示范推广和转化了红枣分级分选机、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和改良剂等一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的科技成果。
另外,根据学校不同专业访学,结合自治区区域发展需求,学校在现有的110余名自治区农业科技特派员基础上,遴选和组织了45名专家带项目服务企业、14名专家深入全区贫困村指导致富,23名专家积极参与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人事厅专家团服务基层。尤其是依托自治区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基地,以8位首席专家、28名队员专家的综合团队,全程指导了20个基地的建设和运行,示范应用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同时,以“教授+青年骨干+学生”形式,组团20余支,主动对接基层需求,承担了100多项横向合作项目,包括技术咨询、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技术服务等任务,已经成为自治区生产战线长期提供稳定智力支持的一支队伍。
(四)对接发展需求,提供决策参考
对接行业发展需求,先后承担了西夏文研修班、宁夏阿訇短期培训班、宁夏葡萄产业技术人员培训、天地奔牛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培训、泰瑞制药和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的员工培训、奶牛饲料与疾病防治技术培训、马铃薯贮藏技术培训等培训任务,并借助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为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等培训技术人员和生产者,共有20000人次。
以创办的《决策参考》《生态决策参考》《211工程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窗口,瞄准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针对葡萄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生态补偿、内陆开放型试验区建设、黄河金岸发展、中部干旱带生态保护与发展、中南部生态移民、宁东基地循环经济及化工产业发展为专题,提供了决策咨询报告,部分得到了自治区主要领导的批示和实施。同时,全校以学院、研究机构为单位为自治区提供了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2011、宁夏现代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贺兰山和罗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监测与生物保护、宁夏“十二五”工业科技发展规划、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认证中心建设咨询、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宁夏人口发展总体思路和对策研究等100多项政策、法律、创作、规划、理论等研究成果,为自治区民族团结稳定和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明确既定目标,开创服务新局面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科技工作两大主线,在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基础上,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以此为指引,按照此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的主要路径,结合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和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要求的“两大中心任务”。
(一)明确目标,多点开花
今后学校要以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力,细化管理、强化奖励、注重鼓励。加速扩大科技规模,快速提升内涵,强化特色,持续推进原始创新,集中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学科建设力度,注重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协调发展。以“政产学研用”密切结合为突破口,以“五型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服务资源的开放化和市场化,紧密围绕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最大限度地将科研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服务,支持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推进宁夏经济社会跨域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争取项目,产出成果
在项目上,力争在“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等重大项目立项上取得新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年立项达到100项左右;教育部社科资助项目立项达到50项,科研经费总量突破1.5亿元。
在成果上,力争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数量增长1倍;出版研究著作200部以上;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翻一番;新增国家级奖励实现新突破。在领域上,力争建成5-10个自治区层面的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水平较高的研究领域,1-3个优势研究领域进入国家级行列。在服务上,力争横向项目增长1倍,建成5-8个专业化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00个左右服务地方基地、100个左右服务地方团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大学科技园、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3个专业化检测服务中心、13个校企联合实验室或技术中心和3-5个人文社科领域的服务平台。
(三)重视科研创新,促进人才培养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更加强化观念,坚决走高水平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支持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要大力推进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将前瞻性研究与课堂相结合、应用研究与学生实践相Y合。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的教师与学生团队结合形式,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激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和研究院等机构要在博士生、硕士生全部参与科研基础上,面向本科生开放,吸收本科生参与。通过高水平的科研和服务,培育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四)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服务社会
将科研定位提升一个档次,通过多层次、多方式的激励,鼓励承担高层次研究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提升创新层次。逐步加大国家重点项目、高质量论文、国家及自治区政府奖励和优秀著作的一次性奖励力度。突出应用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服务的地位。加强重点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促进高水平、高质量成果产出。通过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倡导严谨治学、自由探索、负重拼搏的精神,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更加重视科研和科研促进教学工作。将持续探索,力争建立健全一套符合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体系,使全体科研人员开展高水平研究和全方位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洪.新时期高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探索[J].中国市场,2015(26).
篇6
【关键词】校本研修;实效性;策略
校本研修是以教师自主参与、自我提高为基础的一种高效率的培训方式,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教师的工作过程,不仅是一个研究教育对象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研究自己的过程。教师只有瞄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积累,理论提升,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本研修的宗旨是为了教师的发展,就是要把教师的创造潜能激发出来,将教师的价值感、责任感从自我意识中“唤醒”。校本研修的目标就是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需要,以师德修养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以知识更新与拓展、教育教学原理、教学基本功训练、学科教学整合能力训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能力训练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从事校本研修的具体工作过程中,我认为要提高校本研修水平,就应该结合实际,实施校本研修实效性策略,在实践中采取适合校情的“七结合”校本研修形式,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传统培训方式,主动请相关教育专业人员为教师集体“充电”:可以邀请教育专家为全体教师进行诊断性专题听评课和讲座;邀请省市优秀教学能手为教师做示范引路课;邀请名校教师到校做课,并作相关的校本研修主题报告。除了邀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讲座,学校还可以将教师送出去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变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为主动吸取养分的过程,使理论与实践真正融合。这些培训活动,使教师在与行家、专家的互动过程中,自主吸纳“我”所需求,并在专家与“我”的融合过程中,主动建构“我”所特有,使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经验,在教师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领航行动与个人研修相结合
领航行动即实施师徒二级结对活动,也就是专职教研员与学校骨干教师结对指导,学校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指导,形成传帮带的教师培养模式。结对师徒从业务学习、听课议课、课题指导等方面签定领航行动协议,教科处每学期末对照协议进行量化考评。徒弟在师傅的诊断性指导中,不断获得新的提高和成长,同时,师傅在带徒弟的过程中也会获得自身发展。个人研修是在师徒结对基础上的内化和延伸。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制定追求高一层次目标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在深入开展校本研修中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学校要为每位教师配备高性能的电脑,接入宽带互联网,让教师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能。教科处通过下发促进教师理解新课程纲要的资料和优秀课例,使教师进一步理解新教育理念,并在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中,逐步反思及改变自身教育行为。学校图书室要及时向全体教师提供最新教育类杂志期刊,给广大教师传递最新教改信息,并在借鉴中结合实际学会创造。
学校要逐渐形成以教学实践研究为核心的教学氛围,要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维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尝试,鼓励推陈出新,取得校本研修的新突破。教师在领航行动搭建的平台上,确定目标,寻找相应教育理论和知识武装自己,在自修和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实现自我改进和提高;同时,对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的传授和指导须有一个自我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样才会有实质性的收获和帮助。通过专家抓骨干、骨干抓年轻教师的拜师结对活动,结合个人研修,就会不断打造出一批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名优教师。只有加大对青年教师业务能力、专业成长的培养力度,才能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实现学校快速高效发展。
三、岗位练兵与知识检测相结合
学校要采取岗位练兵的形式,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纳入常规教学要求中,利用教研组会、各类专项培训会、教学设计比赛、学科说课比赛、教学随笔比赛、试题征集等形式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将竞赛内容和文稿质量纳入教师量化考评中。每学年,学校要对教师进行一次课程标准和专业文化课知识闭卷检测,每次检测单人单桌,主管业务的领导监考、阅卷之后将试卷反馈给教师,限期纠正错误,二次交卷。通过以上途径,督促提高教师的个人基本功和业务素养,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课程理念的教育,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树立“心中有课标,用课标指导教学行为”的意识。同时可以开展以年级组为单位的普通话、钢笔字、简笔画训练等为专题的教师能力达标训练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四、课题带动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课题带动校本研修是以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方向,以问题的发现与界定为研究起点,以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最终目的的教研活动,它源于教学又服务于教学。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学习、提高的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新者。确定课题后,从参与人员到参与班级、从总体部署到具体方法都要有明确的要求,确保课题研究的扎实开展;制定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课题研究人员和获得教研成果的教师给予鼓励,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教研的主动性。同时,将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专题讲座”、“听课议课”、“课例研讨”、“教学反思”等日常校本教研活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都参与”,使教师在科研——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中提升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就需要不断面对教学实际问题,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职业工作方式。
五、校内研讨与校外辐射相结合
校内,广泛开展“同课异构”“打磨课”教学探究,积极组织 “年级研讨课、学科研究课、学校精品课”活动。校长、主任、组长及任课教师都可以随时听“推门课”,及时进行研讨,寻找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所在,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探索。落实观课后的评课和讨论环节,为大家提供交流的机会,运用理论分析实践,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自身实际教学水平,使教师通过交流获得有益信息,达到资源共享。每学期要进行三到四轮常态课的研讨选拔活动。第一轮是年级组内“常态”研讨课,第二轮是选取排名靠前的50%进入教研组参与“同课异构”研讨课,第三轮是每个学科组选取5人进入学科研究课,第四轮是学校每个学科5人中选取2人进入学校精品课,为全校教师和帮扶学校进行展示及送教活动。第一轮年级组研讨课排名靠后的教师,教学处负责安排其上回头课,不定期组织“领航行动”的导师和指导教师进行听议,强化指导。此项活动也需与教师量化考核挂钩,多上一个级别的课,就多得考评分,以此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六、成果提炼与校际交流相结合
为了挖掘教师潜力,增强教师自信,学校要为教师提供自我展示、资源共享的平台。创办校刊、开发校本教材便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广阔舞台。学校可以成立校刊编辑室,积极组织教师撰写教学随笔、成长故事、感想反思、教学经验等文稿。校刊可以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德育特色、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栏目分类,将教师撰写的优秀文稿刊登交流,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打造科研型的教师团队。同时,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可以利用本土资源,通过积累、筛选、整合、提炼,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开发国学、环保、文明、劳技等方面的校本教材,展示和彰显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这对于校本教材体系的建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创建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研修价值。学校提炼教科研成果,与其他学校共享,才能彰显其特有的价值,要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互通有无,采取多种形式相互学习借鉴,才会在更大范围内、更多内容上实现师资、设备、信息等资源的共享,使教师得到充实和提高,带动辐射其他学校实现创新发展。
七、制度保障与经费投入相结合
构建和完善校本研修机制,能够推动校本研修的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学校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负责人,建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三级管理体系。学校加强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不但要做到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的“四落实”,更要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内容,人人有目标,活动有记录的“四有”要求,保证研修活动的顺利开展,真正将校本研修作为提升学校内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学校可以为每一位教师订购业务书籍,以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应的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教师培训等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活动,提高活动质量。规章制度要把考核结果与奖惩、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开拓进取,改变教学行为,从而推动校本研修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校本研修要长计划、短安排,早准备、重落实,勤记录、详收集、抓过程。建立校本研修工作档案和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将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考试成绩、课件制作、听课笔记、学习收获、优秀论文、个性案例等信息及时记录,并纳入教师工作学期量化考评中,为教师提高业务素养、积极开展研修活动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做到管理规范化,培训过程化,使校本研修工作正常开展,确保研修质量,加强过程管理,推动研修进程。
为了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学校在经费上应予以大力支持,做到四个保证:保证项目研究经费、保证课题研究经费、保证外出学习经费、保证校内奖励经费,为校本研修提供经费保障。
总之,校本研修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探索中发展,在反思中前行,拓展校本研修内容,创新校本研修形式,在新课改背景下,让校本研修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促进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顾泠沅.推进校本教研 聚焦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2007.5.
[2]校本研修:理论与实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1(1).
篇7
1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我系以电气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校企联合实验室为基础,搭建了高层次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见图1)。
1.1加大实验室投入,改善实践教学环境我系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大力改善实践教学环境。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建设了全校性公共实验平台、专业基础课实验平台、专业课实验平台。2009~2010年,再次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了更新,重点建设了包括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电机教学实验室、电气工程自动化教学实验室、电工与热工计量教学实验室、继电保护实验室在内的10余个实验室。购置了功率信号源、变阻箱、数字万用表、计算机、继电保护设备、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单片机开发板、DSP开发板、常见集成芯片、电子负载、电子电路实验箱、风力发我系统、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等设备。同时,还对实验环境进行了改造和修缮,并为实验室新购置了空调、门禁等基础设施。
1.2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建设优质实践教师队伍我系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不仅有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参与实验指导,还有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的专职实验教师队伍。负责实践教学的专职和兼职教师中,有多位教师获奖,包括国家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国家教学名师奖、清华大学优秀实验技术人员奖等等。近2年,我系进一步加强了实验系列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相继引进了1名副教授和2名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作为实验系列教师。我系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比如:实施了实践教学带队教师奖励办法,支持并鼓励实验系列教师投入到校外实习实践工作中去。2009~2010年,实验室系列教师承担了所有的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带队任务,他们在实习现场的系统讲解和答疑,进一步提高了实习实践效果,学生反响热烈。同时,带队进行实习、接触生产一线,也为提高实验系列教师业务水平提供了平台。2010年,我系制订了科技辅导教师制度,从各二级学科中遴选优秀的青年教师作为科技辅导教师,指导学生的科技活动。
1.3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课程是教学的主要载体,实验课程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究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我系不断对已有的实验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并积极鼓励开设新课。2009年,清华大学“实验室科研探究”入选国家精品课。我系面向全校开设的两门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电力电子变换与电机控制”和“虚拟仪器技术”是该国家精品课的教学单元。这两门课程的选课学生来自电机系、机械系、精仪系、经管学院、自动化系、材料系、工物系、人文学院等多个院系,实现了跨院系、跨专业组织课程。课程重视将实践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积极推进探究式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效果显著。为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分别编写了相应的讲义。课程单元负责人、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教学实验室主任毕大强博士获第七届“清华大学优秀实验技术人员”奖。“现代高电压实验技术”课程原有的授课模式是以演示实验为主,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高电压方面的相关知识。2009年,我系支持该课程任课教师进行了全面的课程改革。从以演示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演示实验为基础,以自主创新性实验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革后的课程,要求学生自主设计综合性的创新实验,并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完成实验内容,实现实验目的。在此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改革后的课程实现了从以演示实验为主向以创新性实验为主、从以灌输式为主向以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课程改革效果优秀。
1.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创建国际一流实践教学平台我系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多次选派实验系列教师赴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访学。全系各实验室每年共接受近20个国家或地区的来访参观和交流合作。如2010年,接受了包括美国、英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参观,并邀请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英国布鲁内尔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20余个国内外知名大学、企业的专家学者作交流报告。
2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2.1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实践基地布局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感受生产实际的主要平台。我系利用强行业背景的巨大优势,与很多海内外大型电力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进一步巩固与北京施耐德电气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良好合作关系的同时,2009、2010年,又新建了北方联合电力公司、沈阳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电网公司、山东海阳核电公司4个实践教学基地。基本实现了“全方位建设,多角度推进”的实习基地布局,即:实践基地全面涵盖电气学科的电工和电力两个行业,为本科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产业实践、研究生就业实践、博士生暑期实习等提供了保障。2009年,清华大学—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实践基地获批成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10年获学校批准,沈阳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校级实践教学基地(见图2)。
2.2制定了规范健全的保障制度科学有效的管理,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我系采用过程管理模式,由系带队教师、基地指导教师、学生支队长对校外实践教学进行全过程管理。2010年,实施了系领导带队实习机制。由系(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等亲自带队,分别率学生赴各基地进行生产实习。系领导们分别出席了各基地的欢迎仪式,还发表了讲话。这一机制进一步加强了与实习单位的合作关系,也鼓舞了带队教师和学生的士气。为了提高教师、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我系还采用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为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颁发证书和奖品,并为实习带队教师提供生活补贴。
2.3企业专家库企业专家往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工程经验,可以立足生产实际,洞察学科前沿和行业走向。我系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建立企业专家库。所谓“送出去”,即选拔一批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所谓“请进来”,即吸引一批具有优秀素质和教学能力的企业工程师到系里授课。
3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的建设
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为依托,我系建立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实践能力提供了条件,拓展了空间。
3.1建立了全开放实验室开放实验室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我系的积极推动下,“电工仪表与测量开放实验室”的装修改造工作已于2009年8月顺利完成,成为全开放式的实验室,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场地和平台。改造后的实验室分为:基础实验区、科技竞赛实验区、讨论区等多个区域。每个实验桌都配备有计算机,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调压器,DSP、FPGA、MCU开发板和全系列电阻电容,万用表和电烙铁等基本实验设备。同时,实验室增加了门禁系统,采用弹性管理,使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自主进行实验,也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包括电机系、信息学院各系、物理系、工物系和医学院等多个院系的学生利用该实验室开展了科研实践活动。2009~2010年我系参加挑战杯、北京市FPGA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种赛事的项目的准备和调试工作均为在该实验室完成。
3.2大力支持学生参与丰富的学生科技活动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系积极组织并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各种科技活动,包括:校内实践活动(如SRT计划、挑战杯等),校外竞赛(如电子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为保证竞赛效果,使学生真正赛有所得,我系不仅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免费的实验场所,还为他们配备了辅导教师,并提供经费上的支持。2010年,我系出资支持2007级本科生社会实践支队赴深圳进行电动汽车相关项目调研。配备了3位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分别负责调研前相关知识准备,与调研单位的联系,和赴深圳对调研活动进行现场指导。这3位教师均为我系在电动车领域颇有造诣的优秀青年教师,从师资配备上保证了调研活动质量。以我系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为支撑,近2年学生频频在竞赛中获奖。如:我系1个本科生团队以PLC实验室为平成了参赛项目,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并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设计竞赛唯一的一等奖;在第五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中,我系获得一等奖、三等奖各2项等等。
3.3制定了一系列科技活动鼓励政策我系通过科技活动鼓励政策,在系内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如2009年,建立了持续跟踪培养机制,鼓励他们巩固已有成果并争取有新的突破;建立了多渠道宣传机制,对获奖项目和作品,在全系范围内通过网络、简报、视频等渠道进行大力宣传,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建立了奖励机制,对辅导教师和获奖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促使教师、学生做出优异成果。制订了“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本科生科技活动鼓励办法”,并于2009年对此办法进行了修订,对在科技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本科生进行推研加分奖励。该办法意在鼓励学生本人申请或参与教师设立的SRT项目、课外科技项目、根据课程设立的开放式研究型课题、各课题组的科研工作等等。该办法自2009年起实行,至今全系已有38人获得推研奖励。
4实践教学体系
我系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将实践课程与科技活动相结合,以校内、外两大实践教学平台为支撑,建立了有电气工程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拓展了人才培养的空间,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见图3)。
4.1以国民经济建设需求为导向,确定了实践教学定位以国民经济建设需求为导向,建立开放式、需求化的电气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电气工程学科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学科。我系一直立足我国实际,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随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电力行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系以培养服务社会、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己任,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有效利用丰富的校内外教学资源和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实践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解工程实际、学科前沿、社会需求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
4.2以强行业背景为依托,进行实践教学内容建设以强行业背景为依托,建立智能式、专业化的电气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我系利用行业背景的巨大优势,建立了科学的实践基地布局,同时也与行业内众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都为教师进行项目研究,学生进行实践、开展科技活动和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我系鼓励并支持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与企业联合进行科技项目研究,并将优秀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如:将工程实际问题引入实践教学和学生科技活动,设立与行业实际相关的SRT题目和本科综合论文训练题目等。并通过科研和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就业。形成教师与学生,企业与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多相良性互动。
4.3以科学性为目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以科学性为目标,建立全方位、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我系进行了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建设内容包含了:实践环境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经费管理等各种要素。并设立了全方位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内基础实验培养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认识实习和金工实习丰富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通过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生产实习培养学生对学科建设和行业发展的理性认识和对工程实际的认知能力;通过科技活动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等素质;通过1年的综合论文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篇8
一、*非公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非公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仍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从总量上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年底,全州非公经济组织有人才6840人,占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的3.48%;其中仅有研究生11人,本科675人,大专1313人,中专、高中4841人;高级职称323人,中级职称1434人,初级职称3243人。从楚雄德胜钢铁有限公司、*盘龙云海药业有限公司和楚雄永兴建工集团三家规模民营企业调查摸底来看,在管理人员中,大学以上学历125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43%,大专学历210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91%,高级职称31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6%,中级职称207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95%。从以上数据看出,我州非公经济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相比,差距较大。
(二)缺乏施展才华良好环境。一是企业不敢放心大胆使用人才。多数民营企业主不愿把生产经营权放心交给其他人独立去运作,甚至有的连日常事务也要越俎代庖,使企业人才职位到,而权力未到,才不能尽其用。大部分非公经济组织仍沿用“家族式”管理模式,家长制色彩较浓,重要岗位一般为亲朋所占据,使请到的有用之才成为摆设,而无用武之地;二是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不足。一方面,大部分民营企业不能按规定提取和使用技术开发费用,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少;另一方面,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不足,科技经费到位率较低。由于受科技经费的限制,民营企业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受到制约。三是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机制,部分民营企业没有根据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所在岗位和所作贡献,确定工资待遇,没有实行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多种分配形式,很难实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造成非公经济组织中的人才工作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民营企业一方面缺乏人才,另一方面又留不住人才。
(三)从业人员系统培训不够。一是由于受时间、经费、培训内容、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等影响,大多非公经济组织业主不愿选送人才去培训,在人才培养上缺乏超前观念,缺少紧迫感。二是有关部门对培训非公经济人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把非公经济组织人才的培训作为促进我州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缺乏非公经济组织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计划,造成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参加进修少,知识老化、观念陈旧,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即使部分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参加培训,他们不是从提高专业水平出发,而是唯文凭、为评职称或企业资质升级的需要,
(四)人才引进效果不佳。一是受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许多人不愿意到民营企业任职,造成非公企业缺乏人才,而社会上又有大量人才处于闲置;二是由于我州在城市规模、创业环境等方面缺乏优势,非公经济组织在全省有较高知名度的集团较少,对人才的集聚和吸引力不强;三是用人企业引进人才还停留在传统的方法上,没有形成比发达地区“比优更优、比活更活、比宽更宽”的人才引进新体制。尽管近几年人事、劳动部门和用人企业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多次召开“人才供需见面会”,但结果还不尽人意;四是由于部分民营企业经营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在用人上都想立即使用能够进入工作角色的人,不愿意花时间和经费对员工进行培训,而是纷纷互相挖墙脚,竞相抛诱饵,使民营企业人才不断跳槽。
二、加强*非公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非公有制经济要大发展,人才是关键。在今后的几年里,能否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十一五”规划的实施。
(一)加强非公经济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非公经济人才对我州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切实要把非公经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合理使用列入议事日程。一要总体统筹开发人才。要充分发挥人事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强非公经济组织人才队建设的宏观指导,把非公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党委、政府人才开发的总体规划,由各级人事牵头,组织工商联、经委、乡镇企业、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单位制定非公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发展培养规划。同时,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保障有力、强化服务、放手发展的原则,加强非公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和服务。二要建立人才统计制度。将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年度统计与工商、税务等专项业务统计、登记工作一起布置,由各级人事部门牵头,组织工商联、经委、乡镇企业、劳动和社会保障做好非公经济组织人才统计工作。同时,建立人才资源分析报告制度,定期对非公经济组织人才资源状况进行分析,解决非公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建立人才信息库。依托各级人才服务交流中心,一方面,建立各类求职人员信息库,为非公经济组织提供详细的人才资源情况,方便他们选择合适的人才,同时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做出科学分析,引导企业储备、招聘各类人才;另一方面,建立非公经济组织需求人才信息库,方便人才查询、咨询及选择适合的创业和发展岗位。
(二)优化非公经济人才队伍建设良好环境。*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吸引人才需要有良好的软硬环境。为此,要根据*非公经济发展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确保人才乐意来,留得住。一要引导民营企业主重用人才。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方法和形式,引导民营企业主敢于打破“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有用人才,真正做到爱才、惜才、放心大胆使用人才,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二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引导民营企业推行以聘用制为主要内容的用人制度,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建立符合企业性质和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用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创造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三要建立科技经费投入保障制度。根据非公经济组织的特点,积极探索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科技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加大对非公经济组织人才的开发力度,保证科技经费足额到位,为企业建立研究开发中心、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应用、产品中试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等提供资金资助,使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三)完善非公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坚持重点岗位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原则,按照管理权限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人才培养工作。一要树立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教育培训观。把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教育培训纳入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探索建立“宏观调控、分类指导、企业主动、个人自觉”的富有活力的培训机制。各级政府要适当增加经费投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加强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企业、个人等主体共同参与非公经济组织人才的教育培训,可通过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强化岗位培训,组织技术革新和攻关,改进技能传授方式,促进岗位成才。二要实行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分类教育。按照“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对非公经济组织人才进行分类教育。对经营管理人才,要通过建立市场化、国际化的教育培训机制,如有条件的企业可组织人才,赴国外或外地考察学习,提高他们适应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对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可选送到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深造,提高他们的科研、学术水平,培养一大批在国家和省、州具有领先水平的非公经济组织人才;还可通过担任学科带头人、负责项目攻关、新产品研发等多种措施,对非公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实践锻炼。三要加大非公经济组织现有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非公有制经济总体水平较低,大部分企业实力不强,经济薄弱,大量引进高层人才力不从心,所以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加大现有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为现有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不断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四要继续抓好非公经济组织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由人事部门牵头,工商联、经贸委、乡镇企业局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继续抓好非公经济组织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实行培训、考核、使用和待遇相结合,逐步建立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用的高技能人才成长机制。
(四)建立非公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引进机制。要通过建立比发达地区“更优、更活、更宽”的人才引进新体制,吸引和留住人才。一要开辟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引进工作“绿色通道”。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提供政策支持、经费资助和相关服务,用人企业要承担人才引进的主要责任。可适时组织行业性、专业性的非公经济组织人才交流会、引才引智洽谈会、科技恳谈会等,引进人才和智力。可与省、州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协调、联系,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引进人才、成果带进人才、技术入股拉进人才。充分发挥我州现有网站的作用,创建网上人才市场,开通人才引进网上“直通车”。对引进的人才,在科技计划项目、外出进修和参加学术会议等方面予以倾斜,并积极创造条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住房、社保、职称评定、子女入托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外聘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二要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公经济组织就业。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公经济组织就业,提供相应的人事服务,保留其原有身份、工龄,做好其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同时继续做好以非公经济组织为主体的人才招聘活动。
篇9
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勘测行业进入超常规发展,行业单位的服务领域和规模发生较大变化,行业单位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有部分城市勘测单位的服务主要定位于服务政府等公益事业;也有少数城市的勘测单位已改制成民营公司(如南京、大连、深圳等)或国有企业(如北勘、芜湖)。多数城市勘测单位仍然是一方面为各级政府和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等公益性事业服务,提供勘测和地理信息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承担项目,为社会和公众服务。但与全国许多事业单位一样,城市勘测行业也存在着“定位方向不清、体制模式不明、管理运行机制不科学”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制约着行业进一步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次课题研究工作,将在深入把握国家有关事业单位改革政策导向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新时期符合城市勘测行业特点的属性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一方面有助于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营造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外部支撑环境;另一方面就行业内各城市勘测单位现阶段的体制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为行业内各城市勘测单位把握体制改革阶段的发展方向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引,促进城市勘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行业交流学习,深化内部改革,加强管理创新,促进行业单位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勘测单位为适应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对城市勘测工作的新要求和为满足社会各界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的需求,从单位内部运行机制等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在质量管理方面,多数勘测单位都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的单位还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对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上了新台阶;在人事制度方面,基本实行了在职人员的聘用制度;在分配制度方面,逐步建立了较为科学的符合现代企(事)业制度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在财务管理方面,建立了适应现代企(事)业管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在经营管理方面从传统的以计划经营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市场开发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在人才建设和科技创新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制定了鼓励科技创新的相关制度和科技成果奖励办法。有的城市勘测单位获得高新企业认证,进一步从税收等各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有的城市勘测单位成立了高新技术公司、软件企业,提高了本单位的科技研发实力,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使经济效益有了大的提高,许多工程项目和科研成果获得国家、部、省市级奖励。城市勘测行业单位通过相互走访、学习和交流,单位的科研实力、科技水平、管理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勘测事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本次课题研究工作,将加强城市勘测行业内各勘测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经验方面的交流学习,增进各城市勘测单位的业务合作与拓展,增强城市勘测单位的市场竞争意识,分析制约行业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问题,探讨行业内部改革的方式方法,为深化城市勘测行业经营体制、管理模式(包括科技创新管理机制)的调整提供建设性意见,推动各城市勘测单位的管理经营模式创新,以利行业经营型体制的发展。
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前期准备工作今年3月23日城市勘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城勘专委会”)在三亚召开了四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会上提出了开展城市勘测行业发展研究的计划,与会代表经讨论一致同意开展课题研究并提出了很好的实施性意见。5月初,城勘专委会向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汇报了开展城市勘测行业发展研究工作的方案,得到了协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致赞同。5月17日,在桂林召开的全国优秀城市勘测工程评优工作交流大会上,城勘专委会介绍了开展行业发展研究课题的背景、内容与架构和工作组织模式等,并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支持。会后,城勘专委会确定了“中国城市勘测行业发展研究”课题专家组成员,拟定了行业内主要合作单位。与管理咨询机构(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就行业发展研究的前期调研工作进行了协商沟通,制订了《中国城市勘测行业发展研究调查问卷》、确定了重点调研单位及课题计划和合同等。城勘专委会已将《中国城市勘测行业发展研究调查问卷》发放给所有会员单位,启动了行业发展研究课题的调研工作。课题研究组织模式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推进,达成既定目标,本次课题研究工作由城勘专委会主导,各主要城市勘测单位参与,由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具体承办,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相关各方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1)城勘专委会:负责课题的总体组织与推进,确定课题专家组成员,把握课题的研究方向和进展状况,审查和课题成果报告等。(2)专家组(17人):主要负责课题前期框架的审议,参与课题的开题研讨、研究报告稿的审议、报告成果的最终评审等环节。(3)参与课题的城市勘测单位(34家):负责就本课题的推进委派相应的成员或联络员,承担相应课题研究经费,对咨询公司所承办的具体调研工作给予充分配合。(4)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指派1位项目经理,2~3位咨询顾问及行业研究员参与到课题组,承办课题具体工作,包括课题的前期资料收集、课题方案框架制定、课题实地调研、课题中各类相关报告的撰写等工作。(5)其他城市勘测单位:必要时配合、协助专业咨询公司完成课题相关调研问卷和必要的深度调研工作等。课题研究的工作方式本次课题研究的工作方式主要采用调研方式进行。为保障课题的顺利开展,提高行业发展报告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本次课题调研将采用多种调研方式来完成。(1)重点调研与一般调研相结合重点调研选取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分布,具有代表性质的城市勘测单位,突出调研信息的典型代表性;同时广泛开展一般调研,保证调研结果的普遍适用性。(2)网络调研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网络调研通过网络的形式增加调研信息的广泛性与及时性,也可以增加调研的便捷性与经济性;同时开展实地调研以保证调研信息的真实性,加大调研信息的挖掘深度。(3)模块调研与专项调研相结合模块调研即问卷调查,应用模块调研方法,快速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样本数据,也可增强调研结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专项调研能深入获取政府等权威机构的专项数据资料,提高调研的有效性,同时保障调研成果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课题研究成果的编制与验收研究课题报告的内容(1)主报告①城市勘测行业发展回顾;②城市勘测行业发展现状、特点及突出问题;③城市勘测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④城市勘测行业发展对策及建议(法律政策层面、行业管理层面和行业单位层面)。(2)专题报告①适合城市勘测行业特点及发展需要的体制模式专题研究;②城市勘测单位业务发展专题研究;③城市勘测单位管理创新专题研究;④城市勘测单位科研管理与技术创新专题研究。研究课题报告的审核验收以专业咨询公司课题组为主完成报告初稿后,城勘专委会组织专家进行初稿报告讨论会,对初稿进行审议研究,并征求行业单位特别是常务理事单位的意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专业咨询公司课题组再根据初稿讨论意见进行报告修改后,形成最终报告(主报告和专题报告)。城勘专委会将最终报告提交包括政策部门在内的相关部门、专家进行大范围审议,并组织专家组与专业咨询公司进行终稿意见征求会,对终稿进行审议讨论;专业咨询公司课题组根据终稿审议意见进行报告报告最终修改完善。城勘专委会根据专业咨询公司课题组提交的研究课题最终报告,组织专家进行课题验收与评审;验收合格的报告将印刷成册,发送所有会员单位参考应用。
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
(1)应用课题成果,增进城市勘测单位与行政主管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提升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勘测行业的认知度,优化外部支撑环境。城市勘测行政主管部门在勘测保障服务上起着主导作用,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上起着引导性作用。课题成果能向城市勘测行政主管部门全面深入地展现城市勘测行业的发展现状、技术发展水平,在主管部门与各城市勘测单位之间搭建相互了解与沟通的桥梁,使城市勘测主管部门更好地发挥主导性作用。同时,为主管部门在制定和完善各项相关政策提供基础性支撑与建设性意见。随着城市勘测向大众化、普适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众接触、认识、了解、关心城市勘测事业。加大课题成果的宣传,为大众提供一个了解城市勘测行业的新窗口,提升广大群众对城市勘测行业的认知度;课题成果能全面反映城市勘测工作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活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通过课题成果,扩大城市勘测行业的影响力,提升行业地位,为城市勘测事业的科学发展与顺利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应用课题成果,明确城市勘测行业的改革定位,把握体制改革的实质内涵,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我国城市勘测单位,绝大多数属于事业单位,是此次体制改革的对象。因此,此次改革将给整个城市勘测行业带来深远影响。应用好课题成果,明确城市勘测行业的公益服务性定位,切实把握好此次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涵即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深入领会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借助课题成果中所提出的改革对策与建设性意见,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作为城市勘测行业创新发展的契机,构建勘测公益服务事业的新格局,促进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3)应用课题成果,深入解读行业政策,把握转型时期政策导向,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迎接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勘测的发展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同在。课题成果能深入剖析现阶段城市勘测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行业内各城市勘测单位提供建设性意见。应用好课题成果,加大行业间企业管理经验的交流沟通,拓宽城市勘测单位管理思路;把握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的发展,破除城市勘测行业内原有的体制机制症结;理顺城市勘测单位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权责清晰、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科学人事管理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职工福利、社会保障体系;把握转型时期政策导向,变挑战为机遇,全面推进城市勘测单位的体制机制创新。(4)应用课题成果,适应市场需求,丰富城市勘测公共服务产品,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城市勘测公共服务是以向政府提供服务为主,但同时也离不开市场开发。政府性质的公共服务更多地体现出城市勘测的公益性、基础性、保障性,市场开发则是直接针对并满足社会大众的特定需求,市场开发的公益性产品同样是城市勘测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应用课题成果,迅速摸清市场环境,掌握社会大众对城市勘测公共服务的需求,转变以往按常规勘测、按规范勘测的勘测模式,推进城市勘测单位按需勘测发展。改变以往勘测公共服务产品单一,产品短期的现状,推出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勘测公共服务产品,提高勘测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勘测服务模式,完善城市勘测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勘测行业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促进城市勘测工作价值的全面提升。
篇10
关键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反思
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稳步增长的办学规模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动力
会计专业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创办于1986年,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专业前身为昆明地质学校、云南旅游职业学校(中职)会计专业,共招收了26中职班级,培养了1100名毕业生,毕业生深受省内外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学院升格为高职院校后于2013年开始招收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目前在校学生规模三年制大专727人、五年债大专754人,年平均报到率92.25%。2016届毕业生数113人,其中,直接就业87人,升学25人,升学率为22.12%,参军1人,就业率为100%,就业对口率98%。
二、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
社会需求:截至2015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20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5400万户,中小企业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就业的主渠道。地区需求:截至2015年底,云南省民营经济户数达225万户,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私营企业39.5万户,比上年增长34.8%,增速比去年提高6.9个百分点。产业需求:旅游业是云南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云南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在当前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大背景下,转换经营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成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每个旅游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转换经营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旅游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水平,就目前而言,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恰恰是云南绝大部分旅游企业(包括酒店和餐饮企业)经营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学历需求:根据我院对社会和旅游行业企业会计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要求明显高于学历要求、实践技能要求高于理论知识要求。中小企业对专科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占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58%。岗位需求: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显示,中小型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专业岗位主要是:出纳、会计、办税员、审计助理。
三、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准确的培养规格定位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一)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出纳、报税、成本核算、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成本管理、内部审计等日常经济业务处理的操作技能,能胜任出纳、会计、审计等工作岗位,有深厚的职业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二)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出纳岗位、财务会计岗位、税务会计岗位、审计助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在基层积累多年工作经验后,通过努力取得中、高级专业职称,可提升至会计主管、财务主管岗位从事专业管理工作。同时也培养面向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等会计、审计服务中介机构的审计或税务鉴证岗位、会计或税务咨询岗位。本专业根据服务面向的企业和岗位以及学生未来职业拓展路线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见图1)
(三)定期评价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实时调整培养目标规格,保证和社会经济或地区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相适应1.紧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开展了两轮会计人才需求调研一轮针对社会通用会计人才需求,一轮针对云南旅游行业会计人才需求,并根据调研结果实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确保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2.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制定和修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划分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分析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的工作流程,充分利用企业、行业专家的意见,直接引进行业标准作为专业培养标准,最大限度的实现学校到社会、学习到工作的无缝对接。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中,通过不定期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全面了解社会、行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以三年(一届学生)为一个周期,总结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3.加强教学质量监管,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建立健全包括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教学方法研讨与改革、教学检查与评价、学生职业能力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监督管理,提升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保证教学效果。同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教学条件,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加大以改善实践性教学条件为重点的办学经费投入;强化以“双师型”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4.建立和实施毕业生回访,跟踪制度,以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的评价情况来衡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通过委托专业咨询机构,定期向毕业学生进行电话回访、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通过回访,反映出目前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中,高职大专是用人单位较为广泛选择的学历层次,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本专业毕业生的重要技能。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动手能力较强,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较为扎实,能够较为快速的熟悉工作岗位流程,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四、围绕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打造“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手段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基础学院马列部在开设政治思想常规课程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将政治思想教育融入学生就业、创业实践中,增强了政思想教育的可操作性和考量性,也使政治思想教育的效益由隐形变得显性。在专业系部,从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专业介绍、到学生学习期间的专业课程教学、再到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指导,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全面贯穿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整个工作过程,在刚入学的第一学期便开设了《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定期开展有关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专题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解了今后在自己的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并自觉遵守这些准则和规范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核心学院坚持“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全面推行体现“以能力为本位、学中做、做中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照“划分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分析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的工作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实施,实践性教学占整个专业教学课时的60%以上。在完成必须的专业教学的同时,本专业在校内定期举办包括出纳实务、纳税申报、票据翻打等方面的会计技能比赛,积极组织参加校外各项会计技能大赛。
(三)打造带有浓厚企业、行业特点,体现职业特性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有力保障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聘请企业专家、行业专家进校授课,举办讲座,开展以企业冠名的各种专业比赛、文化体育活动,促进校企文化交融,营造就业、创业氛围;在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班级文化建设等物质表现形式凸显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目的和宗旨,使学生职业能力素养教育看得见、摸得着。
(四)加大会计专业就业、创业指导,强化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变得有目的、有方向五、建设符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支撑会计职业能力和素养要求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才培养目标的保障,也是确保教改成功的关键。我们遵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把教学教法的改变和课程体系的重构作为教改的重点,提出了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淡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界线;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强调职业岗位技能,构建职业岗位课程板块;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根据云南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等原则构建课程体系。
五、“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有效保证
根据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采取“外部引进和内部提升相结合、教师走出去和专家请进来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广泛筹措资金,多方面拓展教师发展空间,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见图2)
(一)进一步优化师资数量与结构(见表1)
(二)进一步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通过加大“双师素质”教师引进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鼓励支持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聘请企业、行业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到校内兼课等方式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队伍。
(三)加强教学梯队建设,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重视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3--4名骨干教师。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以骨干教师为核心,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以“校内讲师”和院级教坛新秀为中坚力量,以外聘教师为补充的教学梯队。
(四)注重培养青年教师通过组织岗前培训和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培训,组织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相关高校进修深造等方式来培养青年教师。同时,为青年教师配备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业务指导教师,负责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