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制度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制度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制度的意义

篇1

关键词:罗尔斯;差别原则;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013-02

一、引言

200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 677.86美元,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增大,因此,对公平的社会诉求也明显增强,这成为社会保障加速改革的核心推动力。

约翰・罗尔斯作为当代正义论集大成者,在其1971年出版的划时代宏篇巨作《正义论》中,对公平正义作了系统的阐述。罗尔斯写作《正义论》是在美国民权和反战运动如火如荼的年代,他对支配西方政治哲学近二百年的功利主义进行反思,提出了一个有别于功利主义传统的公平正义论,“试图为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合理安排提供指导原则,并为现实制度的评价提供一个标准” [1]。虽然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是基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其公平理论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罗尔斯公平正义论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

(一)社会制度及其正义优先性原则的启示

罗尔斯作为新自由主义的继承者,与传统自由主义思想家不同,他不相信自由竞争的市场能够创造和维持社会公平,相反,市场竞争的结果是经常而不是偶然地与公平相矛盾,“这就需要不断调整和纠正不可避免的偏离公平的各种制度安排来保持背景正义,需要一种正义观念来界定如何去建立这些制度” [2],因此,正义是建构这些社会制度的首要原则。他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改;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 [3]

依据罗尔斯的社会制度及其正义优先性原则,可以得到两个方面的启示:首先,根据罗尔斯制度优先原则,政府要在制度安排上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适当的干预与调控,缓解市场竞争造成的不公平现象,从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其次,罗尔斯社会制度的正义优先性原则,为确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理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许多失误和教训,从表面上看来,很多问题都是制度设计层面的原因造成的,而事实却是价值理念定位错误导致的后果。按照罗尔斯的观点,任何制度的建设都应该以公平为首要价值选择,社会保障制度自然也包括在其中。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体现了“公平优先”的价值理念,公平性逐步提高,但与理论上应达到的公平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投入水平偏低。近年来,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大幅度增长,但是对农村的投入仅仅是社会保障总支出的1/10左右,社会保障支出的大部分都用于城市,这相对于几乎2倍于城镇人口的农民来讲,显然是不公平的;二是社会保险覆盖面窄,没有实现应保尽保。比如,中国2亿多农民工,只有2 000万左右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则仍处于试点阶段;三是统筹层次低,不同地区社会保障的负担不均衡,待遇差距较大。中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为省级统筹,是一种各自为政式的项目实施方式,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各地区负担的不平衡。

(二)两个正义原则的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地位、能力和现实利益不同,试图保证社会利益合理分配是很难的。为解决这一难题,罗尔斯借助于“无知之幕”和“原初状态”将人的特殊性消除,进而提出了两个正义原则。并引入了优先规则来解决两条原则的先后次序问题。第一原则,称为“最大的平等自由原则”。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最广泛的自由,且大家拥有的自由在程度上是相等的。第二原则,称为“经济平等原则”,或称为“合理的经济不平等原则”。要允许社会与经济方面的不平等存在,须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必须使那些社会处境最差者从这种不平等中获得最大的利益,称为“差别原则”;(2)在机会公正平等的条件下,保证所有的公职和职位向所有的人开放,称为“机会公平平等原则”。在这些原则的使用上,罗尔斯提出了两个“优先”。第一原则固定不变地优先于第二原则;第二原则中的机会平等原则固定不变地优先于差别原则。

首先,“差别原则”揭示了社会保障缩小收入差距的途径。对社会最少受惠者的补偿必须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公平的机会为前提。也就是说,在坚持机会公正平等、地位和职位开放的基础上,运用差别原则,从社会中挑出最少受惠者,使之得到补偿,这样才能使穷人和社会上不幸者的生活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逐步缩小社会的不平等。“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实现了表面上机会平等,“差别原则”通过改善“最少受惠者”的生活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实质上的机会平等。然而,由于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不均衡,导致社会保障可能对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从而加剧了贫富分化现象。

其次,根据罗尔斯差别原则,人们的不同生活前景不仅受社会差别的影响,也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第一原则和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只是把造成不平等的社会差别因素排除了,却没有排除自然差别因素,而这种自然的不平等恰恰是个人无法自我选择且不可避免的。正因为人在天赋、能力、性格、志向等各方面是千差万别的,即便是在同一水平基点或者起跑线上,一旦开始运动,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差距来。如果强求绝对的一致和平等,必然会打击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损害社会的进步和效率的提高。因此,罗尔斯提出社会制度和国家的任务不在于强行抹去差别,而要将这种不平等限制在能为人们接受的范围之内。这意味着罗尔斯认为,正义的实现应以不破坏效率为前提,只要符合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为保证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在可接受范围内的不平等是允许的,这为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三)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的启示

从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可以看出,只要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结果能给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带来补偿利益,使社会的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尽可能地达到公正与合理,它们就是正义的。所以,对“最少受惠者”即社会弱势群体的热切关注,构成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突出特点和个性特色,主要体现在罗尔斯的最大最小社会福利函数:

W(U1,U2,U3,…,Un)=min(U1,U2,U3,…,Un)

按照罗尔斯的社会福利函数,社会应该完善面向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这种补偿机制不是要平均分配社会资源,而是要采取“积极差别待遇的原则”,根据保障对象的不同需要实行有差别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合理地分配社会保障资源,即对于弱势群体予以优先扶助,以此来减少弱势群体在享受社会保障权益方面的实质的不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的公平。

(四)社会基本品平等的启示

罗尔斯的分配正义有两层意义,即无限度的分配正义和有限度的分配正义。所谓无限度的分配正义,是指某些“基本善”必须被平均分配。“基本的善”或称社会基本品是指实现个人人生追求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这些基本的社会善在广泛的意义上说就是权利和自由、机会和权力、收入和财富”[3],由于这些东西同社会基本结构安排相联系,应该由制度进行调整,故称为社会基本品。有限度的分配正义是指当某些基本善,例如收入和财富不能被平等分配时,不平等的分配当且仅当合乎境遇最差者的利益时才是被允许的。

罗尔斯对社会基本品平等的阐述,表明国家有责任保证每个人对基本品需要的满足。景天魁关于社会保障“底线公平”的概念正体现了这一原则。底线公平不是就保障水平高低而言的,而是就政府和社会必须承担的责任而言的。在社会保障制度和项目中,有些是起码的、不可缺少的,政府在这些方面就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同时,罗尔斯强调的平等不是福利方面的平等,而是社会基本品的平等,只有社会基本品平等分配,个人才能作为平等公民参与到社会之中。但这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会运用这些资源得到满意的结果,如何把收入和财富等资源转化为个人福利是个人责任。所以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论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进行合理分工,个人要充分利用资源,有效率的将其转化为个人福利,国家则担负起保证社会基本品平等分配的责任。这恰恰是对如何处理社会保障公平与效率二者关系的合理解释。

三、结论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在如何寻找社会保障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并建立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等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但罗尔斯的正义论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问题为背景而提出的,并不是一个无懈可击的体系,也不是超越一切社会制度的理论。所以,对待罗尔斯的理论我们不能照单全收,而是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挖掘借鉴其合理成分,推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从较低公平向较高公平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汪行福.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M].上海:上海财政大学出版社,2003:66.

篇2

2011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地和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2012年4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顶层设计”,一直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和国家标准建设的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给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的批示中要求,“从今年起每年都要发一份年度发展报告。”

显然,《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是有关方面对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教育部领导要求作出的及时回应。这一举措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高等职业教育在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上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2011年,北京大学等“985”院校陆续公布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江苏、宁波等20多个地区和以国家示范性高职学校为主体的200多所高职院校陆续首次公开了“地方版”和“院校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这些工作为“国家版”高职质量报告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国家版”高职质量报告受到广泛肯定的重要原因,是这份报告所呈现的“第三方视角”,即报告既不是来自于主管高职教育的行政部门,也不是来自于高职教育的实施院校,而是由独立于以上两者的第三方提供。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社会化的专业评价制度建设,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这方面,报告的组织者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篇3

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中国社会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的政治经济制度。其基本要素是实行公有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度。

经典文献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界定有三个基本要素:公有制;计划经济;民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来自实践又落归于实践,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是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应然之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社会和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从这些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维度进行揭示,可以提供一种认知认同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与思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精神维度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论及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时,提到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将实践精神与思想整体、艺术精神和宗教精神并列。将道德看作是一种实践精神,已是基本共识。而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的这种实践精神特质,首先表现在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其次表现在它是实践的,是主体自觉自主的有目的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由我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的,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作为社会意识,它不仅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也是对客观实践的精神把握和理论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利益格局的自觉认知。改革开放,是中国当代最大的社会变革。对内改革,其目的是以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与时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场改革在中国农村率先取得了突破,并迅速在各经济领域内展开。“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关系的变化促使利益主体的分化和多元化,相伴出现了利益需求和利益取向的多样化,利益聚合和利益表达的方式途径也多种多样,利益矛盾、利益关系、利益博弈空前复杂。思想是无法离开利益而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有一句名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产生于当代中国社会利益格局之上,是对这种复杂利益关系的反映,也是在价值层面对这种利益格局的把控、调整和引导。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规定,将国家、社会与个人纳入到一个利益共同体。关于国家、社会层面的规定,是对关涉国家、社会的共同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确证与表达。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所以,个人利益规定在于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之中。个人层面的规定是共同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实现的现实基础,也是利益共同体中个人利益实现的基本条件。

公民只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才能与国家、社会、他人相融相洽,才能保证有秩序地稳定发展中实现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最终实现个人利益。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体利益、共同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基础上,统领多元利益,实现利益的协调、均衡与最大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后的有力回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沉渣泛起,理想信念缺失、道德信仰空置。对外开放,目的是借鉴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伴随着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其文化、思维、观念也开始在中国广泛流行并发生深刻影响,也给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带来极大冲击。当前,中国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经济体制剧烈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重大调整,思想观念空前变化,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同时,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价值共识,是“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价值公约数’”,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践作为其存在基础和生长土壤,必定回归实践。实践是人们主动的、自觉的、秩序的、有目的的改造世界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所谓目的,一方面是要以客观世界的现实状况作为依据,另一方面又是对人的需要的确认,是人们特定社会实践条件下的需要的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中国特定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实践主体对关切自身生存与发展事物的渴求与描绘,也是对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与阐释。换言之,它也是目前我们国家、社会乃至公民个人需要的反映和表达。而需要又是以利益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需要,在社会关系中总是体现为一定的利益。需要是利益的真实内容,利益则是需要的社会格局。当需要被社会给予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规定之后,就表现为一定的利益或利益的关系。”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当前中国利益格局的文化自觉认知,也是国家、社会的共同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集中体现———可代表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此外,目的是人类精神进入实践过程的中介,是连接人的精神与实践活动的纽带,它决定了人类行为方向和价值。反之,不同方向和价值也表征着人类行为的不同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来的目的追求,是国家、社会和公民价值取向的融合,三位一体目标体系,是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进步、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全方位的社会目标和公民自身安身立命、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个体目标的统一。从行为规定、价值引导和规范依据而言,“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综上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综合发展的实践结果,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社会实践高屋建瓴地把握,是由实践生成的精神,同时又蕴涵了行为目的和价值取向,是社会实践未来发展的精神支撑。在这一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伦理道德一样,是以实践精神方式把握客观世界的,其产生、存在、意义等均与实践精神相契合。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关系维度

“伦理关系就是与经济、政治关系结合的,并有道德观念渗透其中的特殊的社会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从生成的土壤看,它源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关系的发展和利益格局的变迁,也是建基于这种经济关系发展和利益格局变化的政治关系的反映,是国家、社会和公民从这种特定的经济关系及政治关系出发,并在这种关系之中为自身所作的价值设定和应然性目标,一种客观关系之上的应然之理,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道德观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规定,纳入到一个价值体系之中,对应提出各自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体现的是一种具有现代国家道德价值层面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国家、社会和公民之间,可以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维度: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公民、社会与个人。其中,国家与社会是一种政治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关系形式。考察的是国家与社会的历史渊源,现实的权力边界、责任划分、利益配置以及未来的关联走向等,属于政治哲学的范畴。

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国家是社会的产物,但国家一经产生,便日益与社会分离、对立。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进步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以国家对社会的复归为结果,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和社会层面看,国家的发展是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目标的,这是为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创设经济前提、政治保障、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为实现国家对社会的复归创造条件,也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创造必要条件。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是一种政治关系,属于政治生活中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也是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对于政治关系而言较为纯粹的社会关系(即无关乎政治的社会关联)。这种社会关系在政治社会存续的相当长时间内,和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相互交织,既相互支撑又互为抵牾。在西方政治学语境下,个体组成的公民社会以及由此获得的社会权力对于国家权力是一种制约,也是公民自身权利实现的一种组织方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引发了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本质上决定了国家、社会和公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其差异与矛盾是在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利益分别。因此,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有了不同于西方语境的特殊性。在这一意义上,笔者主张将这三种关系简化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无论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证,抑或亚里士多德“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的判断,均表明个体必定生活在群体集体之中。在人类文明史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永恒的存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构成一切关于人类社会的价值、规范、思考的主题。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中,任何一种无条件的“集体优先”或“个人至上”均带有不可避免的理论偏狭和实践危害。马克思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因而,任何个人离不开集体,任何集体又都是由个人所组成的,这种现实存在造就了二者同等重要的地位,也确证了二者孰先孰后的条件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集体分为“真实的集体”和“虚幻的集体”(“冒充的集体”、“虚构的集体”),“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只有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的张力才得以消解与弥合,从而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合理联结和有序和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之下,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应然之理是通过各自的目标旨趣和价值内涵来界定及确证的,从伦理的角度考察,又是一种角色伦理和责任伦理的思维与实践。

角色在本意上是个体的,“角色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个体的特定地位、社会对个体的期待以及个体所扮演的行为模式的综合体现”。不过,由于国家、社会地位和功能具有整体性、特定性,因此可以对角色作扩大化理解和把握。将国家、社会与个体并列为角色主体,其各自的身份、地位以及与此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就形成了一种伦理意义的应然之责、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伦理在实践意义上,是一种伦理行为模式。其核心问题是,有关角色的权责伦理定位及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国家和社会层面的规定,涉及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目标;同时包括了自由、平等、公正的价值取向,并以法治作保障,这为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由预设了前提,创造了条件。这是关于国家、社会的权责伦理定位。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规定了生活在集体中的个人应有的对国家、社会、他人和职业的分内之责和道德操守。按照这样的原则和规范,从自身身份和特定地位出发,履行与身份地位相应的职责。由此,个人便是实现了全面发展自由的个人,集体也是尊重个人、个人自由联合的“真实的集体”。责任伦理是对责任主体行为的目的、后果、手段等因素的整体性伦理考量,是责任形态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应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责任主体及要求,涵盖了责任主体行为价值及目的,既是政治的,也是伦理的,与责任伦理的特点相合。首先,这种责任属于前瞻性责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个人的价值准则的一种价值引导。其次,这种责任是一种自律性责任,是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自觉主动的责任担承。强调:“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再者,这种责任是一种关护性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主体涉及个体,还包括了作为共同体的国家和社会;责任的规定不仅惠及当代人,也关怀到后代子孙。“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对前人的责任,对后人的责任。”因而,这种责任是一种整体性的、历史性的责任,关联社会生活的整体公正与利益均衡,制约未来社会能否有序和谐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规范维度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所以,它可以“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规、给国家赋形”。不仅是一种价值导向,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价值和规范的统一———生发于实践,且必当落归于实践,并凭借此规范性作用,引导、模铸、矫正主体行为的实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的价值目标,也是国家伦理的价值原则。“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作为显示出来的、自知的实体性意志的伦理精神,这种伦理精神思考自身和知道自身,并完成一切它所知道的……”显然,国家伦理建立在明确自身定位、价值意义以及未来方向的基础之上。作为普遍性的具有思考、自知和现实化特征的国家伦理,理当具有整合社会、凝聚人心的作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是对社会主义国家自身的思考、认知以及理想社会追求的表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国家伦理源于国家权力,而国家权力是一个国家拥有的对内对外的最高权力。“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社会创立一个机关来保护自己的共同利益,免遭内部和外部的侵犯。这种机关就是国家政权。”

因而,国家权力具有公共性特征。作为公共权力的物质承担者,国家须承担与其公共权力地位相匹配的责任与义务,发挥其应有作用,满足社会成员物质、精神文化的需要,同时负有对国家、社会、民族及其成员应有的道德责任和伦理关怀。亚里士多德的城邦至善追求,已经对此有所诠释。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一般国家应有的伦理责任,同时还必须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质的规定性。富强是共同富裕基础上的国富民强,民主是社会主义真实的民主,文明是承接传统文化、汲取世界先进文化的文明,和谐是和而不同、自由平等、公正秩序的和谐———由此构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同时也成为规范国家行为的依据。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价值取向,也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元”意义的社会道德规范。社会道德是社会共同体的利益要求和意志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属性,其主体为非个体的社会群体。由于社会道德所反映的是社会共同的利益,因此具有高于个体利益和个人目标的地位及价值。规范是一种标准、准则。社会道德从规范意义上讲,就是人类共同体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与基本标准。首先,规范来自于客观的社会关系,是人对客观关系的主观认知和意识反映的结果,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从主观方面来讲,社会道德是群体利益的精神外化,从客观方面来看,社会道德又是社会存在的粘合剂。”其次,社会道德来自于社会的共同利益,是将彼此孤立的个人连接起来以实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也是人们选择社会生活预期达成的保证。

社会道德以“应当怎样”来平衡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并通过协调利益、均衡利益实现社会秩序。这正是社会道德建构目的之所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也是客观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需求在社会意识中的反映,是利益主体多元、利益需求多元背景下,求得利益均衡与利益公平分配的规则和标准,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取舍与利益实现的根本指针和基本模式,是处理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依据和规则,以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保障。面对社会实践中取向多元、价值多元、标准多元的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道德规范的意义在于,确立全社会道德共识,依此可以实现对多元利益的兼顾和平衡,实现对多元社会道德的统领和整合,彰显社会道德的目标旨趣和价值追求,明确社会生活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也不是少数人的自由,是崇尚法律、尊重他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自由,是“真实的集体”中的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由;平等是没有财产限制的真实的平等,是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统一的平等;公正是社会生活各领域、各层面的公正,是程序公正、机会均等、结果公正的统一;法治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自由、平等、公正的保障,也是行为的可见规范和实际准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价值准则,也是个体道德的具体规范。个体道德是相对于社会道德而言的,是社会成员为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适应一定社会的客观需求而形成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社会道德的个体内化,又是社会道德发生作用的终端。个体道德的缺失,不仅使个人生活意义虚无,也是社会发展的障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所有公民倡导,就是对个体道德规范的明确表述,是对社会道德的具体化,它来自于客观的社会关系,是个体基于自身利益,在一定客观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道德需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体的道德价值目标、道德规范,也是个体道德行为准则。

篇5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发展;社会公平

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如何能通过统筹来减小城乡社会保障之间的巨大差异,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切实地保障我国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的健康并且和谐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的重大课题。

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存在的差异

1.保障范围存在较大的差异

目前我国城镇的社会保障项目包括以下几种:养老、医疗和低保等各种社会保险保障项目,同时还有住房公积金和经济适用房等住房保障项目以及其他最低保障项目。然而对绝大部分的农村来说,却仅仅只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予其保障,虽然在少数农村地区已经在试行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在其他城镇已出台各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却没有或基本没有在农村实行。

2.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巨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已经达到一百比一,同时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社会保障费用支出也产生了较大差距,人均支出金额已大于一千五百元。以2006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基本养老保险支出为例,当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支出已经达到1.03万元,然而同期农村居民支出却仅仅只有695元,由此基本上可以推断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水平大约是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待水平的15倍,这些数据完全可以表明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差异是特别巨大的。

3.筹资方式的不公平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不仅仅只出现在社会保障的享有,在社会保障筹的资环节上城镇和农村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一,养老保险。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目前采取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的方式,并且,大部分费用是由企业承担的,同时我国的国家财政也给予了较多支持。但是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过程中,大部分养老保险费用是由农村居民个人承担的,集体相对仅仅补助其中的小部份,同时政府的扶持更是微乎其微,这就造成了城乡社会保障筹资水平的不公平。第二,医疗保险。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有四分之三是由用人单位承担的,而城镇职工个人只需要承担其中的一小部份。但是在农村,虽然我国已经出台并实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办法,但是相应地保障水平与城镇相比还是有较大得差异。第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府的财政支出为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支持,然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来源却不同,其中各级政府承担四分之三,集体承担四分之一,但比较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总金额,城乡的差距仍然是极大的。4.管理机制的差异较为明显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机制起步时间大大晚于城市,因此成熟度相对来说也比较低,同时由于农村社会保障由多个部门同时进行分头管理,导致各个部门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与配合,造成了当下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不够统一,运行效率相对较低,运作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二、缩小我国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的对策

1.制定统一社会保障政策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全国性的规章制度,而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各地区的农民工和农民在跨地区转移的时候,尤其是在进城务工时,其社会保障账户没有办法随之调动,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大部分的农民工根本没有办法享有可靠且稳定的社会保障。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全国性的基本规则得以出台,同时逐步实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

2.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

第一,必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从而改变当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多头管理和其他不规范的现象,与此同时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也必须加大监督力度,防止社会保障管理与执行过程中出现不规范、违法等操作。第二,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国家应该对社会保障的地域范围、缴纳标准、账户转移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统一做出高层次统筹性的规划。

3.调整改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优化现有城市社会保障体制。我国必须尽快对现有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优化和改革,对于繁多复杂的保障项目进行合并,从而可以加强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管理的规范化与可调控化。第二,加快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目前,对我国当下的社会保障制度而言,最迫在眉睫就是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同时加强并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以及社会最低保障制度三个最主要的社会保障项目。

4.更新并完善社会保障网络信息系统

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需要尽快地更新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在运用现代先进科学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能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社会保障网络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篇6

今天,我县召开全县推行涉农价费公示制度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精神,以及安排、布署我县推行涉农价费公示制度的具体工作。下面,结合我县实际就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各乡(镇)、县直各有关单位要加强领导,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把推行涉农价费公示制度工作上升到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上来。

在全县实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是加强党和政府对各项农村政策的宣传,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强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的重要措施;是规范价格和收费行为,保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途径。就我县而言,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这种不正常现象还很突出,一些单位把农民看成一块“肥肉”,没有钱就向农民伸手,不管有没有收费项目,有没有收费标准,收的对不对,只管收;不是处处事事以农民利益为重,而是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损害农民的利益。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干部群众的关系,党群关系,严重影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向农民说清楚,讲明白,哪些费该收,哪些费不该收,该收的标准是多少,国家管理重要商品价格标准是多少,都以公示的方式给老百姓公示出去,让老百姓心里有数,做到明明白白交费,清清楚楚做人。因此,在全县推行涉农价费公示制度,是全县广大农村现实情况的需要,也是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方式。据此我强调:⒈会后,各乡镇及县直各有关单位立即行动起来,做好宣传发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平时要有专人负责,落实好此项工作。⒉各乡镇及县直各有关单位都要把推行涉农价费公示制度工作当成一件政治任务来抓,要从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推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版权所有

二、集中精力、抓紧时间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物价部门为开展此项工作的责任部门,各项具

体业务工作有物价部门组织实施;公示牌、公示栏、价目表有物价部门根据收费政策,收费文件,统一标准,统一制作,统一发放。在组织实施上,物价局要抽出精兵强将,分片包干,落实到人,确保在×月×日前使我县的涉农价费公示工作落到实处,公示的单位要扩到行政村一级。公示的范围要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公示。

(二)各乡(镇)政府为重点落实单位,要按照县政府的时间安排,于×月×日前把实行涉农价费公示落到实处,安排布置本乡(镇)、本乡镇二级机构及所属行政村的涉农价费公示工作。公示重点:⒈农村中小学收费;⒉婚姻登记;⒊农民建房;⒋粮食保护价;⒌农村低压电价及农网改造收费;⒍水价;⒎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收费。

(三)有涉农收费的县直各有关单位,如民政、计生、城建、国土、工商、公安、劳动农机等单位,均应在收费的场所进行公示,公开收费项目、标准、收费对象、收费依据、举报电话、公示采取设立公示栏或公示牌或价目表的形式进行公示(以县物价局的具体要求为准)。

(四)严把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内容关。对各收费部门、单位公示的内容,都要从严把关,要严格按照执行物

范围公示。严防个别单位将乱收费之列的项目、标准通过公示“合法化”。同时,要求各有涉农收费单位合法的收费,必须进行公示,非公示项目标准将一律取消,老百姓可拒绝交费。

(五)公示栏、公示牌、价目表的制做,要求全县统一,规范管理,即各乡镇所设立综合性公示栏要统一,各行政村所设立综合性公示栏要统一,各收费单位所设公示栏要统一。不能一个乡镇一个样,一个村庄一个样。

(六)公示所需费用不能增加农民负担。此项工作费用来源:⒈有县财政补一点;⒉物价部门出一点;⒊收费单位拿一点,坚决不能向老百姓伸手,若发现有向老百姓收费的单位县政府将按照党纪政纪严肃处理。

(七)物价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公示制度的作用。要按照价格违法行为举报工作制度,凡农民举报的涉农违法案件要做到件件有登记,件件有处理,件件有反馈,查处违价收费资金及时退还给农民,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使公示制度充分发挥出作用。

篇7

论文摘要: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养老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意义重大。通过分析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中的难点,提出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由于农村家庭结构变化、计划生育效果的逐渐显现,中青年农民大量流动,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等,农民家庭的保障功能正处于削弱之中,传统养老支持体系发生剧变。基于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的农村社会安全问题,加速发展、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老有所养,穷有所济”,已成为社会主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在对合肥市所辖三县(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统计数据和典型调查,着重分析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困难,并提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1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难点

1.1社会保障意识不强,“养儿防老”思想仍有不小的市场

由于一些消费理念和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农民基本没有缴纳保险费的意识。2008年合肥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15 028元,其中缴纳的养老基金达到610. 75元,占4. 06%;农村住户人均总支出5 712元,其中缴纳的保险费合计只有76. 11元,占1. 33% 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操作规程,管理上缺乏制约机制,不少农民对社保产生怀疑。特别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封建观念还很浓厚,“养儿防老”思想在农村还有很大市场,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不强,使农村推行社会保障难度加大。

1. 2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依旧渐长

2008年统计数据表明,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591元,农民人均纯收人5 368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然达到2. 9: 1。所辖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农民人均纯收人分别为5 379元、5 412元、4 600元。虽然三县农民收人都有增长,但与城镇居民收人的差距显而易见。同时,不同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的经济能力悬殊较大,同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给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实际操作增添了难度。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城乡二元结构使社会保障“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离,使农村社会保障实施难上加难。

1.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政府主体角色“缺位”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是政府主体缺位,实际上也就是政府责任的缺位。所谓社会保障政府责任,既包括有责任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农民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也包括必须承担必要的财政支出,以及通过行政手段具体实现劳动者社会保障权利的义务。社会保障的政府责任来源于: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规范性的社会政策,对社会、经济有积极作用。社会保障是政府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农村社会保障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政府在理念上对社会权利公正的宣传引导滞后,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缺位”,未承担应有的责任;同时,维系了二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事实上加剧了社会保障政策在城乡的两极分化,这是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体制原因。

当前政府在履行社会保障责任时存在较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政府的历史责任与新制度运行的现实责任一直划分不清;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对应,在社保中的主动投人不够;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没起主导作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缺乏政策法律依据和严谨的操作管理程序,也是一大难点。只有极少数地方出台了操作性强的农村社保管理办法,大部分地方难以真正将农村社保工作纳人政府的近期管理目标。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操作规程,管理上缺乏制约机制,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占用、挪用救助资金的现象,带来消极影响,不少农民因此对社保产生怀疑。

2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2.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出发点在于反贫困

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需要新的政策思路。长期以来,农村社会安全和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依赖于农村传统的社区、家庭和少量制度安排。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安全”问题,要把构建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安全网,作为反贫困战略的新切人点,根据农村贫困人口变化特点,转变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思路,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弱势群体生存问题,从而降低或消除贫困人口生存发展的脆弱性。要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进一步坚持广覆盖、低水平、分类实施、量力而行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人。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 2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应担当“主角”

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缺乏政策法律依据和严谨的操作管理程序,只有极少数地方出台了操作性强的农村社保管理办法,大部分地方难以真正将农村社保工作纳人政府的近期管理目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应该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农村公共产品提供和服务方面实现政府角色的“归位”,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比如“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是符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的。但农村集体补助极为有限,因此,作为“社会”保险,主要应体现在“国家政策扶持”上。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筹措资金可采取两个办法: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政府应采取城乡公平政策,可以适当引导、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按一定比例缴费,但政府不能推卸责任,必须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二是调整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数量与分布已明显缩小,农村扶贫资金的使用应转向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2. 3全面实行农村低保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一条重要的保障线。它是政府对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重大改革。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做法是将低于保障线的农村贫困居民全部纳人低保范围,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农村五保对象按照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全额享受低保待遇,其他低保对象按照其家庭年人均收人,低于农村低保标准的部分予以差额补助。

随着土地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逐步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轨已是大势所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政府要从加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高度出发,正确认识贫困人口问题,加大农村低保工作的力度,树立正确的社会保障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对农民和城市居民同样存在,在社会保障方面应平等对待。

第二,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农村低保资金筹措机制。明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规范政府的责任和义务,确定农村低保工作的组织机构、保障对象、保障标准、申请与审核程序、资金的筹措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法规的形式在制度上保障农村低保工作的实施。

第三,切实有效地开展农村低保工作。根据经济情况和维持农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费用确定低保标准。根据各县(区)、乡(镇)的特点,把近期工作与长远工作结合起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不仅要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还要逐步解决相对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从长远来看,最终要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有效地帮助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加大调研力度,借鉴外地经验,准确界定低保对象。农村低保涉及人多、面广,农民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家庭收人复杂,且变动较大,界定低保对象存在一定难度。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制订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界定农村低保对象的相关细则。 第五,解决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要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归根到底要靠经济实力做基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通过加快制度创新,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发展劳务经济和民营企业,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人,可以为农村低保制度的顺利实施增加助力。

2. 4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力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了多年,建立了机构,培养了人员,积累了经验。政策如果变动,使其向商业化保险转移,在短期内将造成一些不利后果:一是降低政府的威信,不利于今后开展工作。二是对农民的影响较大。不论是“退保”还是转向商业保险,都将使农民感到政策不可信。三是不利于培养农民的保险意识。大多数农民开始树立了养老保险意识,对子女养老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民政部门办理的养老保险,是在同商业保险的竞争中形成的。商业保险在农村开展养老保险的时间要比民政部门早,既然许多农民选择参加民政部门的“社会”养老保险,说明这种制度安排有其合理性,就应当坚持。四是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来讲也是一种打击。五是将放慢农村开展养老保险的步伐。从农村稳定的大局出发,应当慎重对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应终止这项工作或者仓促转向商业保险。

要稳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就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一要坚持家庭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程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用于那些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二要坚持低标准起步,根据“以支定收”的原则筹集资金。缴费比例可按照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人来确定,并设立个人缴费上下限,每年由劳动保障部门确定和公布。三要坚持因地制宜与自愿原则。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保险意识等方面的制约,短期内所有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是不可能的。要坚决避免强迫农民参加的做法,杜绝“好心做坏事”。四要坚持集体或国家补贴政策。有能力进行补贴的乡村,应尽可能采取按人头补贴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穷者愈穷”、“富者更富”的局面。对经济条件好的富裕地区来说,集体补贴一部分、个人缴纳一部分,经济条件是允许的,农民是有积极性的。五要充分利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互和共济性,尝试更大范围的互助共济。改变目前以县(区)为单位封闭运行模式,最终与城镇养老保险接轨,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六要丰富基金运作方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现基金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同时建立准备金制度,弥补基金运营可能的损失和利率政策变化造成的损失,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2. 5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养老保障的不利影响

在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工父母养老保障负面影响方面,政府应有所作为:一是允许转移就业的农民依法有偿转让、转租、人股抵押土地承包权,甚至可以考虑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托管中心”,由“土地托管中心”统一负责土地经营,不至于将大量繁重的农活等事务压到老年人身上。二是政府加大惠农政策力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减免一些不应由农民承担的税收,缩小从事种植业与转移就业之间的收人差距。三是在农村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那些经济陷人困境的老年人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可以以县级为单位,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制定不同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针对未来农村人口高龄化、少子化的趋势,可以考虑在农村率先建立起类似日本的“看护保险”制度;同时,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宜的政策,切忌“一刀切”或急躁情绪。

2. 6尽快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根据农民工最紧迫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逐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宜也不可能求大求全、齐头并进,应坚持分类、分层、分阶段、逐步推进的策略和基本原则,依次建立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失业和生育保险制度,积极而有效地维护和实现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障权益。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首先建立针对农民工的以普遍性为原则的工伤保险制度,解决好关系农民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及其全家幸福的工伤问题。

篇8

关键词:医保 医疗 卫生

医疗保障的实施是通过建立基本的医疗卫生制度来体现的,要在十年之内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一、医疗保险

(一)成果

今年我国将继续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实施方案》对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对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由之前的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同时,以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为主体的三种付费方式改革也全面启动。三年新医改以来,我们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医保的覆盖面和政府的投入确实大了,截至2011年底,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

(二)不足

但是,还有一些流动人员参保过于“流动”,没有切实的享受到医保,因为参加医疗保险有户籍限制,必须具有当地城镇户口,而且还规定“流动”人员达到退休年龄后不缴费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必须实际缴费年限不低于十年,累计缴费年限男不低于30年,女不低于25年,这让待在异乡的“流动”人员没有了归属感。

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医疗合作的报销政策也是呈阶梯状的,如果有的地区在农村医治会报销70%,而到市医院会缩小到50%,越到上级医院报销的比例越低,新农村医疗合作还存在不报销进口医疗器材的问题。笔者建议主张对医疗服务实行阶梯报销政策,越是使用低档的服务,报销比例应该越高,而越是使用高档服务,自费的比例可以相对提高,这样就可以在费用有限的情况下,让政策更偏向于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人群。还有一些特殊疾病的医疗服务,如果治疗花费效益比最优,比起透析、肿瘤等疾病,其治疗花费也不少,而且疗程较多,但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都不特别明显,对于这类病,可以减少其报销比例,而将费用投入到效益比较优的疾病上。

二、医疗环境

构建和谐医疗环境,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医生

医生是医院和患者的纽带,中国十三多亿人口拥有大概两百多万医生,意味着约一个半医生就要承担一千人的健康,而且城乡的分布也不平衡,城市每千人口三个医生,而农村每千人口1.3个医生。如果加上护士数,那就超过亚洲和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再看两百多医生中,接受过大学本科及以上的教育只占一半,其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历的只占1.1%。

另一方面,医生的培养也和教育、文化的改革息息相关,不是光靠单方面的医疗改革就能一蹴而就的,培养全科医生的任务不能松懈,我国现在有注册全科医生还不足10万,针对全科医生严重不足的现状在2010年下发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政策,即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

(二)医院

医院的改革,既是社会改革,又是民生改革,同时还要配合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否则改革举步维艰。目前“医药分开”“以药养医”“收官”始终是一大难点,改革的关键还是人才和制度的改革。

不管是三甲医院、县立医院还是卫生院,最终的宗旨还是以人为本,小到医院的一个硬件,都要着实为病人考虑。例如:在中国所有患者当中,妇女和儿童患病的比率至少超过一半,往往生了大病的患者又要寻求好的公立医院或医疗条件,所以患者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医院的容纳量,例如成都市华西第二附属医院,是治疗妇女和儿童的专科医院,那里每天都是人满为患,而且付款时只能使用现金不能用银联支付,这样对抱小孩的患者极不方便和安全。

(三)医疗器械

我国现在有医疗器材生产厂家一万四千家,经营企业十四万家。“十二五”规划期间,其增长率已经达到了全世界第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市场的费用较低,人均器械支出全世界也排名倒数(见表一)。

还有一些高端的医疗器械,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用到。例如:中国每年新增的30-50万心率失常患者中,其中仅有3-5万人能够接受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心率失常的发病率跟美国基本一致,但美国每百万人口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数量接近1000台,中国只有31台,大概只有美国的1/30。全世界的医疗器械中,美国占据四成之多,而日本占据一成,我国的医疗器械只占全世界的不到一成。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指为本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的基层卫生机构。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在已基本建成,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中的健康教育、免疫接种、低成本便民门诊等为日常的政府医疗救助提供了有效载体,是具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基层医院。

目前,全国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308 个,以全国发展程度较为平均的四川省为例,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00多个,近年来到社区医院看病的人逐渐增多,我国推行的“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的理念,目前力推的缓解“看病难”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些社区医院还提供了夜诊,为不少白天没时间看病或急诊的市民提供了方便,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解决了患者小病不上医院等不必要的麻烦。医院的竞争主要是环境、设备、人才的竞争。和人满为患的大医院相比,社区医院的环境优势已逐渐凸显。同时,随着医疗环境的改善发展,人们思想的转变,社区医院的设备、人才,迟早会稳步跟上。

四、公共卫生

目前,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已经取得新进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控制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

据统计,我国卫生事业费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公共卫生事业费约占总卫生事业费的12%。而多数发达国家公共卫生事业费占总卫生事业费的比例已达50%既左右。令人担心的是,价格昂贵的卫生服务占据了大城市和三甲医院近80%,剩下的被中小城市享受后,廉价的卫生服务都投入到农村甚至没有投入到农村,许多农村地区存在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安全状况令人担忧。由于人口众多,生活质量难以保证,一些重大的传染病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例如:我国约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这就意味着全国每11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乙肝的携带者,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例,每年约有35万人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

对一些大众性疾病或传染病要考虑疾病影响的人群、疾病的治疗效果、社会的支付能力等因素,如果制定得不够合理和科学,而只是行政指令式的,那一定会带来麻烦。

结语

新医改三年,全民医保制度已经交出了一份较完美的答卷,但是它的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病有所医”现在已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对医疗保障覆盖面的扩大会进一步向质的提升迈进。我国现在正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要立足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和深化新医改为契机,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胡善联,刘宝,徐海霞,等,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证研究:重庆市公共卫生服务券的分析与评价[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6):18-22.

[2]鲍勇,王勇,吴永平等.社区卫生服务评价体系的进一步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0(3):15-17.

[3]鲍勇.社区卫生服务现代化综合评价体系构思及有关问题的探讨[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4(1):25-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国际统计年鉴[M].2010.

[5]成都市卫生局.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C类服务包[R].成都:成都市卫生局,2009。

[6]20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篇9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核心价值观培养

1.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大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国情、加深对党的领导的正确认识,坚定政治方向;能够在与人民群众的直接接触中,深化对人民群众的认识与了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能够充分认识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激发其勤奋学习,奋发成才的动力。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提高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直接地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不仅要在理论教学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还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探索,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存在,教育内容的信息传递不是以正面灌输的方式进行,是指寓于实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②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从实践课题、活动基地、调查研究、组织管理到总结评估,以大学生的亲身实践来观察,同时以社会先进文化为指导,从而获得的知识更深刻、更牢固。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和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导向性。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必经环节,是大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既是对大学生各种能力与素质的检阅,也是大学生不断锻炼和增长才干的机会,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强化角色意识、健全角色心态、提升角色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变创新能力,寻找到社会与自身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有效地开展,确保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应制定一系列社会实践保障制度,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2.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浸入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之中的过程。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载体。“大学生社会实践,包括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和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③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等;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主要是由校共青团组织指导和学生自己组织实施,例如,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科技活动、勤工助学和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能够使大学生通过实践的检验、体验和感受,加深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既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优势,又清醒地看到自身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缺陷,以便在后续的学习中主动调整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不断追求新知的科学精神,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注重把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巩固和深化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不断地完善自我。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以及养成教育,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结合大学生专业、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安排,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强化专业技术,拓展专业知识。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及特点,注意实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性活动。并且在实践教育环节中强化和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大学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开展面向全校大学生的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必要的礼仪活动,让大学生更好感悟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专业考察、深入企业事业单位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把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突破已有知识的束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自身综合素质,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渠道和空间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完善自我、全面成才的必由之路,离开了社会实践,就谈不上能力的成长、完善与发展,更不可能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自我教育。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的手段和方法上必须不断创新,把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将社会实践纳入大学生培养计划,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知识结构合理、道德品质优秀、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也能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全面成才的要求。高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断开拓创新大学生实践的渠道和方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首先,社会实践应该采取校外与校内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社会实践资源,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校内的社会实践,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通过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校内与校外实践结合起来,创造多种实践机会,发挥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

其次,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特点,充分发挥校园资源与社会资源,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资源。例如,主动与社区、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以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

最后,建立一支专业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和长远发展指导。聘请热心、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指导教师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导师,身为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他们了解学生的性格、智力和能力状况,而且思想成熟,理论功底扎实,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实现理论讲授与实践指导的结合,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注解:

① 陈志军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篇10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 ;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一直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指的是“社会应当以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目标,主席给和谐社会这个概念赋予了具体而深刻的概括,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社会安全系统,它追求的是弥补市场经济缺陷,从多方面调节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依法强制建立的保障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收入补偿制度。

社会养老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追求的更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所有社会成员参与养老保险的机会公平,即所有社会成员只要符合法律统一规定的条件,均被强制性纳入养老保险范围。第二,通过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后顾之忧来维护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公平竞争的权利。第三就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社会成员在享受养老待遇方面的不公平。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之初是作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政策而开始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职工养老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经过20世纪80年代至今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成功实现了从国家负责、单位包办“国家保障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投保资助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

作为一项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抵御老龄化、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方面的作用固然不可小觑,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损害社会成员的机会、过程公平

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较为零散,缺乏统一的制度设计,社会化程度低。具体来看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等等。我国零散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没有在“互助共济”的基础上增进社会公平,反而是“劫贫济富”式的损害了社会公平。

主要体现在一是最迫切需要保障的部分社会弱势群体并没有被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覆盖,尤其是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数量极其有限。二是在养老保险水平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无需缴费就能获得由国家财政保证的较高的养老金待遇,企业职工却得付出较高的缴费来获取相差甚远的养老金。

城乡居民、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养老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养老金水平、缴费负担等等方面的不公平,违背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福利的初衷。

二、基本养老保险社会化程度低

养老保险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和范围。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历经二十多年实现了从县级统筹到现在的省级统筹,但是还没有实现国际上的全国统筹。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人均工资水平、退休人口负担的不平衡,造成各地的财政投入不同,退休人员待遇不一,养老金负担不一等问题,不仅造成管理上的多重环节和基金分散管理的风险。而且造成各地在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和养老金待遇差异较大,损害社会成员参与养老保险的过程、结果公平。

三、养老保险未来支付压力大,损害代际结果公平

伴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养老保险入不敷出,“透支”的问题是许多国家共同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我国养老金在从现收现付转化为部分积累制的过程中,既要为新制度下的在职职工积累养老金,又要偿还老制度下“老人”“中人”的“欠账”,这就构成养老保险基金在以后几十年的时间内收不抵支的严重赤字局面。部分学者提出通过提高企业缴费率、适当降低养老金待遇等等措施来消化隐性债务,然而从长远看来,只能暂缓“燃眉之急”,却不能“治本”。隐性支付负担使得我国新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面临巨大压力。养老保险基金的严重赤字使得正在工作的一代,既要承受巨大的缴费负担,还得承受养老保险无力兑现未来的养老金待遇的风险。这就造成了代际之间负担的不公平。

针对我国现行社会养老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如下:

(一)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进程,实现企业职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个体劳动者和灵活就业者、农村劳动者等的养老保险体系的对接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医疗技术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促使农村养老需求增长。另外,随着农村生产方式市场化的变化,农村养老需求不断增长,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政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由于受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依靠家庭养老,从以家庭养老为主转变为以社会化养老为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和生活水平差异,以及不同人群的收入差异和生活水平差异,农村应建立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从而最大限度满足乡镇企业职工、城市务工人员、失地农民、留地农民等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制度。

另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先收现付制的、待遇确定型的个人不缴费、较高养老金待遇的单位养老保障制度,仍然沿袭了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它在保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退休后获得高水平的生活保障方面确实发挥了作用,但它已经不适应我国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在养老保险制度上存在种种不公平,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应与企业养老保险相衔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待遇除了享受统一的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之外,可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实行退休津贴制度。

(二)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基础养老金

要尽快从省级统筹层次转变为全国统筹,全国范围内的统筹使用,不仅适应了劳动力流动迅速的需要,有利于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实现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而且,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状况上呈现梯度特征,差距悬殊,养老金的更高水平的全国统筹有利于化解各地区在养老金供给能力和需求方面的矛盾,平衡各地负担,真正实现社会互济互助和社会公平。

(三)放宽养老金投资政策,提高养老金投资回报

我国养老金投资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分散性等原则的指导下,主要投资于国债、银行存款等安全系数比较高的投资渠道。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未来的支付危机在短期内没有太大影响。而且在短期内消化养老保险基金债务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实现。无论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吴敬琏等经济学家提出的将部分国有资产划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经营管理,专门用于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举措,亦或是通过提高退休年龄,降低人口赡养率等缓解养老金隐性债务的措施,都是可以付诸实践的很好的应对策略。然而最为长久且最为有效的还是通过创新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领域和投资工具,提高投资回报来化解未来的支付危机。在加上不断扩大的通货膨胀率,使得养老金的投资变得更加急切。

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就是养老金入市,也就是指养老金在股票、债券、期货等市场的投资运营。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发达国家的养老金入市的成熟运作模式如美国401K计划,香港强制公积金、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等可作为我国养老金入市参考典范。它们在投资品种以及投资监管方面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四)发挥非营利组织在提供老年公共服务、公共福利的作用

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决定了他们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提供市场、政府无力提供或者无法高效率提供的公共服务,从而能够保证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公正性;非营利组织在代表社会弱势群体,如老年人利益、贫困人口、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促进社会公平、稳定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由于自身自律机制的缺失、政策环境支持不够、社会公信力低下等等原因造成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提供社会福利的参与方面偏低。

政府应改变旧有的国家与社会对抗以及政府要控制社会的观念,完善法律、放宽规制。把原属于社会的返还给社会,大力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缔造“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同时也要加强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引导和监管,促进非营利组织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建设,真正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福利多元化格局中的积极作用。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直处在不断的改革和探索之中,尽管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阻碍和问题,但却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始终在不断的向前迈进,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参考文献:

1.赵航飞.公共政策失灵问题分析—以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为例[J].科技创 业月刊.2009(5).

2.赵曼.社会保障[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高丹.政府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行为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 (31).

4.吴湘玲,张利军.我国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改革路径与发展方向探讨[J].理论与现代化,2009(4).

5.王亚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学术界,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