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的研究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主学习的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主学习的研究

篇1

一、研究引导

当今教育存在的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学生不会学习。大学生虽然经过了十多年的学习,但还是不会学习。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怎样让大学生学会学习?如何探索一条适合信息社会大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模式?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开始了研究工作。

二、教学研究过程

1.研究步骤。1专题设定,把研究课题分为六个专题: ①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革命;②什么是学习; ③学习活动的结构和规律; ④学习类型与学习者的个性差异;⑤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⑥学习评价与学习效率。2 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学生自由分配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组成专题研究小组,开始进入第一、第二阶段――技术学习阶段的学习。这一阶段为期四周,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Excel等基本文字与表格处理软件以及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我们先集中给学生上一次技术课,介绍这些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其余的时间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每个组学习积极性都非常高,计算机操作熟练的学生自告奋勇教那些技术差的学生学习电脑操作和软件使用方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精神在这门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第五周开始,各专题研究小组开始进行第三阶段――理论学习阶段的学习。这一阶段为期六周。学生在这一阶段开始阅读我们给他们推荐的相关学习理论书籍,深入分析各派学习理论,做好笔记,把自己的观点和收获添加到个人学习网页中去,丰富个人的学习作品。

第十一周后,学生开始了第四阶段――研究课题与各专业整合研究阶段。学生以班为单位,组成专业研究小组,根据本专业的特征,结合我们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并创作出各专业小组的作品,如:网站、录像、专业论文等。这一阶段我们规定为七个星期。

在第三和第四阶段,我们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自教的方式。各专题或专业研究小组的学生认真阅读我们推荐的书和资料,记下学习感受,备好本专题或专业的课,然后给其他学生上课,介绍他们的研究情况。教师参与各专题小组的备课活动,不定期和学生开展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进展情况。第四阶段的学习完成后,教师对这门课程以及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做出评价和总结,并评选出优秀学习作品。

2.研究数据的收集。我们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反馈信息、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学习进展情况等都做好了记录,并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每次指导老师与各专题组的学生备课时,会给他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并建议他们使用哪种新颖而有效的讲课形式。教师通过与学生开展讨论、对学生进行访谈,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我们与学生讨论时,提供了以下几个问题供他们参考:1) 是否已经非常明确本专题的目标?2) 引用的例子和观点是否恰如其分地证明了自己的专题?3)对本专题的论述是否结构清晰、语言流畅?4) 自己学习作品中的图片、表格、链接、配制的音乐、录像是否与自己研究的专题一致?

三、研究结果

1.学生的收获。这次教学课题的研究使学生懂得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含义、树立了学好其它课程的信心。各专题组的同学共同学习制作网页,共同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共同备课、上课,这既培养了他们协作学习的能力和与他人共处的能力,也提高了个人在信息社会的学习与生存能力。

2.教师的作用。在我们的教学研究中,教师课堂上课时间少了很多,但教师的工作量却没有减少,相对来说可能有所增加。因为教师必须融入这种学习环境,给学生正确指导,记录好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四、总结

篇2

Abstract: Our College's Teaching mode is "3+0.5+0.5".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it's emergent to nourish students' self-study thinking and self-study ability. The author tends to develop the discussion and study through adopting a series of measures, such as, establishing English self-study platform and course system creation, seeking for some comm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to handle the questions which arisen from the process of the Combination of Learning with Working Pattern. In the Combination of Learning with Working Pattern, self-study mode applie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t's vital to strengthen their self-study ability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cultural literacy.

关键词: 本科;工学结合;英语;自主学习

Key words: undergraduate;Combination of Learning with Working Pattern;English;self-study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55-02

1 问题提出及研究方法

如果说本科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特学习特点的学习群体,那么走出校们进入企业实践的那些工学结合中的本科英语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具有独特性:英语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动机,缺乏自我监控和管理能力,缺乏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等等问题尤为突出。结合工学结合中本科英语自主学习实际情况的调查报告,从建立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创新课程体系等措施出发,对工学结合中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尝试性探讨。

①研究对象: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全体学生。

②网站的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室,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企业、学校的现有条件,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的辅助技术手段。

③研究调查:

网站和相关辅导实施前调查,参加问卷调查的是某二级学院2010级四个班和2011级四个教学班的学生,计412人,为了确保真实性和有效性,问卷不记名,课堂即时完成。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外语学习成为被动的行为,很难做到自觉学习。调查发现英语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内在的深层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学习策略贫乏,没有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支撑;沟通能力较差;只完成课程作业和进行考前针对性训练,并不着眼于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学生缺乏自我管理与监督能力。

2 工学结合中英语自主学习所采取的措施

为提高大学毕业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课程设置必须合理,要体现英语的应用性。针对工学结合中英语自主学习存在的上述问题,采取了建立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创新课程体系等措施。

2.1 建设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 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具有明显的作用的,尤其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巨大的帮助。因此,要想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水平,加强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利用校企现有条件,将其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的辅助手段,加强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建设。利用学院中枢平台和先进的学部英语自主学习网站,同时,师生加强个人终端设施的配套建设。创建与多媒体网络相配套的英语自主学习方法。加强软件建设,充分发挥设施功能,为教学活动提供服务;利用网络教室,创设“寓教于乐”让学生“乐在其中”,创建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自主学习,将资料分成大学英语四、六级听、说、读、写、译和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几大块,进行学习资料收集和随后的汇总,完成了我们工学结合中的自主学习专题网站http:///english/,并投入供学生使用,并不时进行补充和优化。

2.2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创新课程体系 依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置[2]和“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先”的原则,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充分体现:加强基础知识课程――强调基础,巩固知识;扩大语言技能课程――重视实践,提高技能;增加行业英语课程(ESP)――结合专业,凸显应用,大学英语教学要自觉适应市场,根据不同专业办学情况和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现状,研究把握学生实践能力结构。以物流专业作为试点,开设外贸函电英语等课程。

专业英语的教学当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训练学生把基础阶段学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在所学专业领域中得到应用、巩固、扩展和提高,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更好地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

3 结论

通过研究,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学习动机更加明确,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上课时比以前更加活跃,讨论激烈,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会主动到我们的网站自行下载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也比以前提出更多学习上的问题,经常会跟老师探讨学习词汇和提高词汇记忆的问题;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提出如何提高写作的能力和怎样加快阅读的速度等问题,网上也有很多听力的材料,学生们也会自行下载进行听力训练,对感兴趣的专业英语进行课后学习等,对于所监控的班级,在期末考试中全体学生及格率大大提高。

在工学结合的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灵活地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资料,而当前创建新型教学结构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工学结合自主学习的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同的学生英语水平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也不同,他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来学习。这个自主学习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了学习效率。以上所述的工学结合中英语自主学习的优势是明显的,学生均能在其中获益匪浅。如何更好地运用好工学结合中自主学习的网站,使网络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学生外语自主学习效果得到最大化体现,都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

参考文献:

[1]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2]庞维国.自主学习的测评方法.心理科学,2003,26(5).

[3]陈青松,许罗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网络化外语自主学习[J].外语界,2006,(35).

[4]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李栋学.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9).

[6]吴劲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2008,(4).

[7]王联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的思考[J].职业与教育,2008,(18).

[8]陈加霖.大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英语[J].中国教育科研,2008,(155).

[9]张勇,潘素萍.齐莫曼的自主学习模型理论与启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01).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 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听力是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技术不成熟的年代,听力教学是靠教师语言输入来进行的;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教育学家们对教学策略的研究,教学的重点逐步从“教”转移到“学”,听力学习策略逐步得到世人的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也成为各个高校英语教师所关注的重点。由于传统的听力教学课时有限,学生课上学习时间少,效果不佳,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成为听力学习新的发展方向。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它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Holec(1981)首次在外语教学领域中提出“自主性(autonomy)”这一概念。他认为自主性是自我控制学习的能力,它包括确定学习目标,掌控学习内容,把握学习进度,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地点,进行自我评估、自我总结。Benson(1997)认为:“语言学习自主性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行为和技能,是指导自己学习的内在的心理动能,是对自己学习内容的一种控制。”

(一)建构主义

1966年,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Jean Piaget以“发生认识论”为出发点,提出了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主张以“学”为中心,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指导、组织的作用。他提出了“同化”和“顺应”两个重要概念。同化是指把新知识吸收进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而顺应则是指当新知识不被原有的认知结构所接受时,对认知结构进行加工变革使新知识能容纳于其中。在Piaget理论的基础之上,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建构主义进行研究。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发展了社会建构主义,提出了“边缘发展区”的概念;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学者J. S. Bruner提出“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建构主义,强调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二)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最初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后来被引进到了教学领域,广泛用于教学实践。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又叫情感教学理论,它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重视态度、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其代表人物C. R. Rogers认为“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把学生当做‘自主’的学习者,就必须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王建伟、杨洁,2007)。人本主义使学习者在学习中占据真正的主体地位,学习者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自己控制调整学习进程,自己评估总结学习结果,提高学习的独立性。

(三)元认知理论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Flavell(1979)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认为“元认知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思维,它包括对参与学习的认知过程的积极控制、实现特定学习任务的计划、对理解过程的监测和对任务进展情况的动态性评估”。Baker和Brown(1984)认为,元认知包括元认知认识和元认知监控两部分。元认知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它注重培养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让学习者自己去积极主动地自我计划、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整个学习过程。

二、听力自主学习中的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元认知为核心,强调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并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Oxford(1990)对学习策略的解释是“学习者使用的具体行动,以使学习更简单、快捷,更令人愉悦,更能自我调控,更有效,更能适应新情况”。他把学习策略分为间接策略和直接策略两种。Oxford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为自主学习提供了策略支持。

(一)间接策略

Oxford认为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元认知帮助学习者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情感策略解决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情感因素,社会策略帮助学习者把理论付诸实践。

1.元认知策略

听力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自主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Krashen(1985)的“i+1 comprehensible Input”理论指出课堂教师所提供的输入应该比学习者原有水平稍高一点,过难的输入会引发焦虑,只有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口语的输出(闫海燕、樊家进,2009)。这在听力学习中同样适用,听力材料难度过高,容易让学生产生输入焦虑,对听力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不利于听力水平的提高;听力材料过于简单,学生会产生懈怠自满的情绪。因此,要选择难度比自己原有听力水平高出少许的篇章,这样既不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受挫情绪,又能积累知识以促进听力水平进一步的提高。

听力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积极总结合适的听力技巧。在做听力题之前浏览原题,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听力过程中筛选信息,有效合理分配注意力。学习者要学会做笔记,掌握基本的速记符号,人的瞬间记忆能力有限,快速有效地记录重点信息,有助于在材料播放之后帮助回忆原文。

2.情感策略

情感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积极主动地去自主学习。传统的听力训练过程难免会乏味,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长久下来耗时耗力而且效果不佳。学生对于自主学习了解不多,大多是在教师的硬性要求下机械地完成课下自主学习内容,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学习效果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有很大关联,情感因素主要包括感觉、情绪、感情与态度(Arnold,1999)。Krashen(1982)认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介入例如语言的习得过程,它们就像一道屏障控制着习得者接触和吸收的信息,对语言的输入起着过滤作用。”因此,学生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转变他们对待听力自主学习的态度,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自主学习当中。

3.社会策略

听力检测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通过考试,它的最终用途是用于日常交际,需要在日常交际中得到检验。在日常交际中,不同的人语言表达方式、语音、语调、口音都不相同,纯粹的标准英文资料训练不能真正地锻炼听力水平,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扩大听力材料范围,除了标准英音、美音外,带有地方口音的英语资料也要接触,这对日常交流有很大的帮助。

对话是一个输入和输出兼顾的过程,在实际交往中要把听力获取来的信息转换加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个过程能在很大程度上考验听力理解水平。另外,在实际语言交流中会有很多的干扰因素,克服干扰获取对方信息这是对听力水平的严格的考验,多听多说对听力理解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直接策略

Oxford(1990)认为直接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优化信息加工过程,更好地获取知识;记忆策略指学习者采取措施记忆存贮知识;补偿策略能帮助学习者克服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优化信息加工过程,熟悉各种听力符号,输出正确的信息。因此,听力教师要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语音,学习各种音标符号的标准读法;给学生讲解意群,了解意群之间的停顿,可以帮助正确分析语句所要表达的意思;指导学生区分连读,熟悉掌握辅音与辅音之间、辅音与元音之间、元音与元音之间的连读,避免听力过程中信息的遗漏。

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优化学习过程。传统的听力教学是“听―纠正答案―再听”,现在的听力教学讲求“视听说”三者合一,视听说相结合的听力方式可以使学习过程生动化,让枯燥的听力学习变得有趣。教师设计好导入,借助多媒体技术,对课下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做总体引导,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

2.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指学习者采取措施记忆存贮知识。丰富的词汇量和对语法知识系统性的掌握是进行听力训练的前提和基础。词汇量匮乏,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会得不到原有的听力符号,而且整个听力短文的输出也会因此变得不流畅。若语法基础不牢靠,就算获取了正确的听力符号,由于语法分析不当,也得不出短文要表达的准确意思,容易造成理解失误。因此学生要有计划地扩充词汇量,且要夯实自己的语法知识基础。

文化是语言的支撑与基础,学习语言一定要积累目标语的背景知识,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积累,在听到相关的材料时,可以降低听力的难度,有助于理解,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另外,英语语言中的俚语也是值得重视的一部分,它属于地道的英美本土文化,掌握俚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篇章,避免产生歧义。

3.补偿策略

补偿策略能够帮助学习者弥补在词汇和理解方面的不足。补偿策略应用到听力理解中,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猜测、推测原文的意思,降低对语音的过分依赖。学习者在听力过程中难免会接收到陌生的单词或词组,而该单词或词组的理解缺失会直接影响整篇短文的理解,最后影响整个听力效果;如果使用补偿策略,根据上下文的语义,说话者的语气,甚至是问题的题干,推测该单词或词组的意思就可有效地帮助学习者理解整个篇章。

三、结语

总之,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在整个英语学习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英语听力自主学习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内部和外部的条件,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教师要做好引导,并且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学生要从自身出发,夯实自身语言基本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听力资料,采取正确的方式,从而提高自身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Arnold,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 and Implication[M].New York:Longman, 1985.

篇4

关键词:医学生;自主学习;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205-03

当前,医学模式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生对心理学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医学心理学》正是为了适应这一转变而设置的课程。本课程需要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身医学等相关知识作基础,但往往医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结构。鉴于本课程的学习需要,本研究试图采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法进行《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探讨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从而使学生学会终生学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2012年2~4月,以成都市某医学院四个本科班共214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抽取两个班(共107人)为实验组,另两个班(107人)为对照组,采用整群抽样随机选取的方式。为了提高实验的效果和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对学生各项学习指标的影响,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同一位老师授课的情况下,已结束科目的考试成绩平均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通过对授课老师的访谈,确定两组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方面均无多大差异。

2.研究工具。①教学方法认知态度调查表。本调查表为自编问卷,包括25个项目,每项项目后有三项选择答案(是、否、不清楚)。该问卷参照其他学科的自主学习调查问卷而编制而成,用于评测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知和态度[1]。②课中观察项目表。该表为自编问卷,包括了上课过程中要观察的相关项目,比如上课态度、学习积极性等项内容。

3.研究方法。①实验法。对实验组采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主要起指导、启发和诱导作用,强调学生课内外自学、问题发现、问题解决。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被动学习”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均由一人担任。两组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均保持一致。实验时间为9周36课时。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制度,课终后对两组的课终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②观察法。在课堂上,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观测,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表现和参加讨论的主动性。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两组在学习态度、上课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解决学习难点的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为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观察结果的判定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课题组观察人员可选用同一人员,进行相关表格的填写,表格内容包括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内容。③问卷调查法。实验后,向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发放自编的“教学方法认知态度调查表”。用以了解大学生对自主学习认识水平和态度的变化情况。④数据统计法。运用SPSS11.3统计分析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1.实验前测试结果。对两组学生四门课程的期终考试成绩进行对照分析,这四门课程分别由同一位老师授课,见表一。

由表一可知,对两组学生四门课程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其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

2.实验中观察结果。授课过程中对两组学生学习态度、师生互动、解决学习难点方面的观察结果:实验班学习态度端正,互动积极,并能以课外收集的知识解答一些疑难问题,或者能通过讨论的形式将问题提升到一定的层次。对照班听课认真,兴趣十足,但是在有问题提出时,互动不够积极,对一些疑难问题解决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3.实验后测试结果。①对两组学生《医学心理学》课终考试成绩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其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见表二。由表二可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授课之后,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②对两组学生教学方法认知态度的调查,见表三。由表三可知:从两组学生认知态度调查的结果中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对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持有更为积极认可的态度。

三、讨论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我负责管理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的学习。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它是在教师的参与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不仅没有下降,相反还有所增强。教师在自主学习模式下被赋予了新的角色[2]。袁小陆探讨了教师在英语学习中的各种角色,如促进者、导学者、设计者等[3]。庞继贤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作用为帮助者、指导者、答疑者和促进者得分是排在前四位的,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讲者、成绩评判者等不再占主导地位,得分比较低[4]。鉴于以上研究,本研究者选取了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已结束科目的考试成绩无差异的四个班级,分为两组进行了以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的对照实验研究。本研究结果发现,由同一位老师对两组学生进行授课,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医学心理学》有一定的兴趣,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均能认真听课,而且兴趣十足,但是在有问题提出时,实验组学生能以课外收集的知识解答一些疑难问题,并且能通过讨论的形式将问题提升到一定的层次。而对照组学生则表现为互动不够积极,对一些疑难问题解决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因为对实验组的教学,采用课前安排预习和查找资料、课中重点讲解和讨论、课后安排拓展知识的方式进行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所以实验组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很好地应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深化问题、解决问题。而对照组由于课前没有预习,课堂上老师教什么他们听什么,虽然在问题提出后有自己的些许见解,但显得有些肤浅,在课后除了极少量的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大多数学生下课后也就结束了这门课的学习,直等到下节课上课时才会打开书本,于是课堂上的知识点不能在课后得以深化,更没有知识拓展。另外,课终考试成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测指标,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成绩,并且通过试卷分析发现两组的分数差异主要表现在主观题的发挥上,而客观题差异不大,当然这可能与平时的知识积累密切相关。通过这一实验还发现,对实验组学生采取“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发现不同组别的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知态度也有了一定的差异,实验组学生相对于对照组来讲,他们对自主学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学习动机,特别是深层性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能以愉悦的心情探求新知识、新领域,这是一个难得的能力培养,从而使得学生最终学会终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减弱,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未来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受教育,不断自我发展与提高才能适应社会。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引导并鼓励学生进一步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刘云娜.女大学生实施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135-137.

[2]谭小平.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119-120.

[3]袁小陆.关于大学E-teacher的角色思考[J].外语教学,2006,(5):73-75.

[4]庞继贤,叶宁,张英莉.学习者自主:身份与自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22-25.

篇5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应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这一要求强调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上世纪80年代起,国内外语教学界就对自主学习开始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自主学习的本质、自主能力调查及如何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理论研究较多而实践研究偏少。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展了对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然而,很少有研究提及自主学习者的行为,尤其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行为状况的研究甚少。鉴于此,笔者在高职学生中开展课外自主学习研究,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行为,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行为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试图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商务英语专业(一)班学生,共有19名,其中女生15人,男生4人,为笔者任教的精读班学生。

2.研究内容。由于笔者主要研究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及影响因素,故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频率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共四个方面。为此,笔者设计的调查问卷相应地包含四个问题:(1)自主学习的目标是否明确;(2)制定以上目标的原因是什么;(3)自主学习的频率是否按计划进行;(4)能否分析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3.研究过程。主要以课外阅读活动为主,课外阅读的内容、难度、练习次数和时间学生可自行决定,但每周练习的情况必须记入调查表。学生们从2011年9月的第一周开始接受问卷调查,到2011年12月最后一周截止,时间跨度为4个月。在此期间,笔者每隔一周收集一次调查表,共收集8次。笔者对所记录的调查表信息进行量化统计和定量分析,得出最终结论并给出相关建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自主学习是否有明确的目标。统计结果显示,活动一开始的前两周,在自主学习中有明确目标的学生数为5人,仅占总人数的26.3℅;而大多数(14人)没有明确目标。随着活动的开展,在教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相互督促下,到活动中期,明确表示有自主学习目标的人上升为17人,占总人数的89.5℅;无目标者仅为2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期末活动结束时,设定明确目标的学生人数又呈下降趋势,降至8人,占总人数的42.1℅;相反无目标的学生上升为11人。

活动初期仅有26.3℅的人有明确目标,确立目标属于学习策略中元认知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的使用密切相关。在活动开始前学生总体的策略水平偏低,学习的自主性不强。通过活动的开展,到中期设定目标的人数有明显增加,这是学习者自主意识增强的一个表现,说明学习者集中时间和精力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策略运用能力,会保证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

那么,是哪些原因促使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呢?调查表的第二个问题可以给出答案。

2.制定以上目标的原因是什么。最初设定目标的5人当中,3人表示“对这一活动感兴趣,想通过此项活动提高英语阅读水平”,一人“平时会有计划地读些课外读物”,还有一人“想要学习优美的语言”。而到活动中期,随着全国中级笔译证书考试的临近,树立明确目标的人上升为17人,其中大多数(11)人对原因的解释为:临近考试时目标明确,无考试压力时目标不明确;或有考试压力时学习目标就明确等。到期末活动结束时,设定明确目标的学生降至8人,其中5人表示:“想把这项活动坚持下去”;“面对老师的鼓励,不好意思放弃”;“快到期末了,感觉时间不够用”等。其余3人坚持下来的原因与上文所述相同,是出于兴趣和习惯。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学习动机与外语自主学习关系十分密切,前者是影响后者的内因,直接决定学生对自主学习的体验和积极性,学习动机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而且对高职生来说,工具型动机(如考取证书、就业、深造等)对他们的影响更大,更能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行为。

3.自主学习的频率是否按计划进行。按每两周统计一次练习次数发现:第一次即活动开始后的前两周,学生练习最多的有6次,最少为1次;随着资格证考试的来临,较多的练习次数集中出现在第五次和第七次统计中,前者统计的最多练习次数为7次,最少为3次;后者统计的次数则分别为8次和4次;到期末活动结束时,练习频率又呈下降趋势。对照各自的学习计划可发现,几乎每个人的练习频率都比计划的少,没人能完全按计划执行。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能在自主学习中做到持之以恒是很不容易的。在没有教师的监督下,学生坚持自主学习的频率在很大程度上由其自觉性和意志力所决定。自主学习的频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自身的决心、娱乐或其它学习活动等。要想始终如一地保持自主学习频率,需要学习者有顽强的意志。可以说,意志力是决定自主学习成败的一个必要条件,只有顽强的意志才能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

4.能否分析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弄清楚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写出解决方法。对问卷统计的结果表明:学生基本上能分析出遇到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问题是:(1)词汇量不够;(2)句子结构看不懂,尤其是长句。当然,还有个别学生提到“不了解背景知识”“相同的词在不同的句子里含义发生变化,掌握不了其含义”等问题,因属于个例,在此不作赘述。

对以上两个典型问题,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对第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都会通过查字典或上网查阅的方式弄清楚陌生词汇,但只限于遇到什么词就查什么词。对于第二个问题,大多数学生只是将这个问题提出来,没有写出解决方法。少数学生能意识到要在语法上下功夫,但又未提及具体实施办法。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差异。可见,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着自主学习的成效,是决定自主学习成败的一个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只要有能力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才能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职生自主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发现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意志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影响高职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虽然本次研究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自主学习训练机会,但由于参与的学生人数少,影响自主学习的不可控因素还存在,故笔者期待以后能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上能对此问题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Dickinson.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倪清泉.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0,(3).

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020-02

【Abstract】Presently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have been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and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has been the objective of teaching reform. The paper mainly deal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learner autonomy, and accordingly proposes some methods and way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English teaching Autonomous learning Methods and ways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自Holec 1981 年提出“学习者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以来,自主学习就一直被众多的外语教育工作者所关注。Holec 认为自主学习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能力,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内容进度;选择方法技巧;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Littlewood将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不依靠老师而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具体指的是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进行自我检查评估。提倡自主性学习是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自主学习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协作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构建路径

自主与合作学习研究体现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并着力于实现英语学习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的根本性转变。但实际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自主学习与英语教学二者之间“整”而“不合”。这种“整”而“不合”的裂缝,导致英语教学遭受“内伤”,最后将耽误英语教学,耽误学生。

要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参与学习的方法。然而有很多的学生由于在老师的长期“扶持”下,只懂得接受“鱼”而不懂得怎样“渔”。当老师提出问题时,有很多学生只是消极地参与,被动地等待其他学生的讲解、提示,而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怎样与同学合作探究,更谈不上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1.课堂自主学习的构建路径

课堂是学生学习、熟悉自主学习过程的主场所。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共同设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监测学习效果等,它为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示范。教师要科学设计和妥善安排,尽量照顾到尽可能多的学生的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区别对待,逐渐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信心。课堂训练可以围绕以下十个方面进行:

(1)创设自主学习的心理基础

课堂教学内容需要预设,许多时候需要老师敏锐地去捕捉,这就要求教师增强自身素养,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正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于自主学习英语,源于对英语学科的喜爱和对教师素养的敬佩。在引导学习区域内,这种教师自身的素养更多地在课堂的谈天说地、谈笑风生之中显示出来,这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心理基础

(2)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调整原有的教学思路,注重寻找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结合点,变“讲堂”为“学堂”,变“满堂问”为“满堂思”。要善于引导学生改变课堂“等答案”为自己“寻答案”。在求同中存异,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能力,确立“自思”在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位置,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学会怎样捕鱼,从“鱼”到“渔”到“渔场”。

(3)营建自主学习文化

学习文化是学习过程中的惯常方法系统和期望模式,是影响学习行为、学习价值观思维以及态度和观念等的深层和隐性因素。营建自主学习文化,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个体需要,选择利用与教材配套的参考辅导书以及磁带、光盘等有声资料和多媒体软件丰富英语学习的方法和手段,以弥补大班教学的不足。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向学生阐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唤醒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消除对教师和课堂的过度依赖思想,在心理上为新模式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4)培养合作学习

Harmer(2000)阐述道:“小组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机会,因为教师没有步步控制他们的活动过程。他们能够自己做出决定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完成某个任务,不必让全班同学和老师来倾听他们做了些什么,学习的压力自然减少。”通过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而不是仅仅依赖教师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课文中涉及到的主题开展小组讨论,布置作业让小组成员分工完成,以小组为单位批改作文等。教师在这些活动中充当组织者、帮助者、协调者和监督者,使小组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B-b/2008/01/001)

(5)动机训练

Dickinson(1987)通过多项针对动机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如果对自己学习负责,其学习效果就会增强。可见,动机和自主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行动机训练的前提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西方的文化,通过感受课文内容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欣赏西方的影视片段,学唱英语歌曲,猜谜等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动机。

(6)学习策略训练

Oxford(1990)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生在发展语言技能中所运用的特殊行为和方法。学习策略有助于新语言的内化、储存、更正和运用,是自主学习的必备工具。教师可以紧密结合教材开展学习策略训练,如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根据主题句推测段落或文章的主旨;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口语;通过师生共同制作课件解决课文难点,挖掘延伸课文内涵等。

(7)自我评价训练

自我评价在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建立自信,激励动机,提供反思,显示习得等作用。对大多数的学习者而言,自主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缺少评价机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每单元课后进行单元评价。

(8)培养学生的情感策略

情感策略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动机等方面的策略。美国语言教育学家Krashen 的情感过滤学说认为:在语言输入到达大脑语言习得机制的进程中,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由此可见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总是积极、主动、自觉的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学习英语时,难免产生焦虑、害怕,缺乏信心和毅力等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在英语自主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策略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9)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直接作用于学习过程,能使学习者以不同的方式对学习任务或学习材料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进行直接分析、转换、综合、重述、推断、组织。认知策略是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因此,在英语自主学习中,我们要根据英语语言学习的特点以及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认知策略的培训。笔者认为,可以从单词记忆、阅读、听力、写作、语法学习等方面着手,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认知策略。

(10)侧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以认知策略为基础,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各种具体学习策略的策略性使用,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策略。可以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情绪和动机水平,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来制定学习计划,选择恰当的方法监督整个学习过程,帮助学习者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为下一次的学习做好准备。

2.课外自主学习

(1)课外网络中心学习

现在许多院校建立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心,学生在这里可以进行人机对话提高口语,可以练习或测试听力。计算机具有可反复进行语言训练的特点,学生借助计算机的帮助可以较快地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中心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获取并提交作业并能得到教师及时的反馈,还可以从中心提供的学习网站上获得不同级别的学习资料。根据教师布置的弹性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决定学什么和怎样学,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定期地从网络管理中心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和帮助。教师事前设计一份学生自评表或让学生做一份学习档案以便他们能阶段性地反思这方面学习的得失,自评表或学习档案也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鼓励学生到网络中心积极学习。

(2)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课余时间学习的场所。学生在课外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有益的补充。英美文化讲座和原版电影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与英语国家文化有关的知识,自编英文报纸杂志、电影对白配音、英语辩论赛、英语短剧表演等活动使学生把已经输入的语言知识从多种渠道输出,不仅培养和锻炼了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自主和合作的意识。

三、结 语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越来越受到外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关注。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尝试与探索,不仅赋予学生新的学习理念,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活动等做出决定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更多地担负起自主学习的责任。笔者相信,随着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的不断探索与实践,自主式课堂教学将会发挥其特有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成为与传统教学法相得益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2 Littlewood. W. 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9(1): 71~94

3 HARMER J . How to Teach Engli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19~22.

篇7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085-02

一、情境的巧设,激发盲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简洁生动的导语配合相应导入新课的方法,像巨大的磁石,使盲生倍受吸引,让盲生开启思维的大门,使他们获得首次深刻的感知。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可用故事的形式导入:“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警察迅速赶来,把小偷捉住了。”这样,通过教师直观、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同学们一定会疑云层层: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就发出警报呢?教师精练的导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渴求更深入地了解新型玻璃的欲望。

又如,笔者在课文《一路花香》中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印度有一个挑水工,每天都要去小溪边挑水,可是他挑水的水罐却有着不同,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盲生回答以后,教师接着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为什么在故事的结尾,这位挑水工却在感谢那只有裂缝的水罐?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看谁先把答案找到。再如,笔者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时,开头就用古往今来,一轮明月往往会引起人们无数的遐想:那里曾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人们幻想着有一天能登上月球,去探索那无穷的奥秘。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在1969年7月21日这天,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的足迹终于踏上了月球。现在,让我们跟随航天英雄一起,去共同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来创设情境。

二、多边的互动,创设盲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多边的互动,形成以小组学习为主,盲生合作交往带动师生合作的教学结构,教师以指导者或辅导者的身份与盲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组织盲生的自主活动;盲生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获得高于个体水平的能力,并通过合作活动内化为自己所具有的自主能力,提高每一个盲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例如,在学习《鲸》一课时,笔者采用了“凸现鲜明形象,促进学生自悟;落实自主阅读,促进盲生自得”的方法,成功实施了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盲生主体性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盲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自主活动中、在积极思维中达到自悟自得。又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笔者紧扣“自主—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采用抓段落,谈感悟;抓句子,谈感受;抓品读,促感悟的方法,给盲生时间让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喜欢”,讲“原因”,挥洒自主学习之精妙。让其反复阅读,细品深味,再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那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回荡在盲生心中。让其自选自读自悟,小组过关,班里竞赛,显现了自主与合作学习之功力。

再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笔者准备了乌鸦和狐狸的头饰,先把全班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分工协作,走上讲台,进行表演,学生积极性大增,人人跃跃欲试。学生自然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抓住狐狸和乌鸦的言行,配以神态和动作表演,把乌鸦爱听奉承话,狐狸的狡猾相,绘声绘色地表演了出来。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合作交流,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小组讨论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和调动所有盲生的思维积极性,激发盲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盲生的学习兴趣和展示学生的个性思维及不同见解。讨论是一种学习过程,也是一种思辨的过程。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思维清晰化、条理化,也可以使他们的思维深化。小组讨论的形式深化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尊重盲生差异,发挥其已有知识,讲究合作。

例如,在教学《雨中》一课时,笔者采用从解题入手,尝试整体感知;尝试研读,感悟人物品质;点明中心,升华情感,精心设计每个环节,通过设问激疑、填空初知、巧导自学、合作交流、小组汇报、探究释疑的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又如,在教学《春天来了》,在课前,布置自主性作业,让盲生写出有关春天的词语或句子。这样既尊重了盲生的差异,又体现了层次性,盲生有了自,课中小组交流,分层展示:“春暖花开”、“我喜欢五彩缤纷的春天”、“春天来了,小鸟飞来了,花朵开放了,小雨沙沙下,我笑了。”成功的喜悦激荡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情趣和勇气。

再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亲营救儿子时,儿子在干什么?父子相见后,家长、警察、救火队长等,他们又是怎么说的,这两个场面在文中是空白,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提出不同的意见,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在教学中,教师故意提出或者借助学生的问题,引发两个或几个不同的意见,让观点不同的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辩论,最终达到自悟的学习。

总之,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多方面培养盲生自主探索的愿望,积极创新的能力,研透《盲校语文课程标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为盲生将来的终身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绍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学习适应能力;网络自主学习;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8-4354-03

A Research on The Network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daptability

LIU Dong ZHU Zi-jiang

(Th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South China Business College , Guang? zhou 510545, China)

Abstract: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of network technology impetus to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in various disciplines, independent study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s a new form of learning, it is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dapt. In this paper, the empirical method, analysis of students’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in the network self-learning mode, the problems start from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the use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and summative fracture student actively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ndependent the ability to request information, and ul timately the formation of self-awareness of learning.

Key words: learning adaptability; network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empirical research

1绪论

1.1学习适应能力

学习适应能力或称学习适应性(Learning Adaptability)是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其是指学习者积极主动的调节自身的机体和心理状态,来适应外界环境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学习适应性主要由学习理念、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三个方面的适应构成(孙多,2007),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效果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1]

20世纪90年代,很多学者开始纷纷关注学习适应问题。Brusilovsky认为网络学习的环境制约着网络自主学习的成效,为此他提出适应性超媒体与适应性网络系统(Adaptive Hypermedia and Adaptive Web-based Systems)的概念,建立健全网络学习系统的导航栏目、在线帮助和虚拟互动功能。[2]陈肖生等研究者分析了国内网络学习的适应情况,结果显示:参与网络自主学习的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和学习技能。

1.2网络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西方的教育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提出教育的终级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能力。Holec提出自主学习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3];Dickinson则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4],学习态度是在学习过程中做出决策的责任,学习的能力是对学习过程的决策和反思。

1.3评价体系

评价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方面进行。形成性评价是在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形成”的过程中产生的,监控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将反馈意见提供给教师与学生来调整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终结性评价就是期末的考试,是高校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指导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及时反馈各种信息,终结性评价则看重期末的结果。两者的最终目的是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产生学习动力。

近年来,多门学科的教学开始尝试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这种新的模式来开展各项教学活动。鉴于此,本研究工作结合学科的特点,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探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网络自主学习适应能力的培养方案。

2问题的引出

作者将2010级和2011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将部分授课内容由教师面授改为网络自主学习,利用BB平台作为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自主学习对学生要求很高:首先学生要重视网页设计的实用能力,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其次要求学生有一定自控能力、学习技能、学会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提高学习成绩。

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自主学习实践一段时间后,学生向任课教师反映自主学习成效低。而任课教师也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与面授形式相比,采用自主学习形式后,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网络自主学习的状况。为此,教师应思考并尽可能解决如何帮助学生接受并使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

3调查设计

篇9

关键词:区域活动;自主学习;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35-02

一、区域活动对幼儿自主学习的意义分析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游戏进行自发学习,是最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整体性的活动,是最尊重幼儿学习发展个性差异的活动,是最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的活动。[2]它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是一种开放的自主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活动的开展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区域活动具有全面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保证了每个幼儿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让幼儿拥有广阔的活动空间。[3]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了探索、求知、交往、合作的机会,使孩子的欲望得到满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来选择个别或小组性操作活动。与集体教学不同,区域活动给幼儿创造了自由宽松的心理氛围,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并在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在小厨房的区域中,他们一会儿扮演主人做出美食招待客人,一会儿又扮演客人享受主人的盛情,孩子在自由、温馨的环境中尽情的活动,活动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高。

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意识。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扮演着各种角色,他们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学习不同角色的交往方式,想象表现并体会不同的情感。做医生时细心照顾病人,做店员时耐心热情地接待顾客,做餐厅大厨时礼貌接待客人,学习做菜打扫卫生等,这些区域活动的角色扮演无形中使孩子增强了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为孩子将来参与社会独立活动奠定了基础。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拥有较广的自由交往空间,他们可以在伙伴面前表现自己,从而让同伴了解自己,在与同伴交流想法的过程中来协调自己的愿望和行为。并且,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还经常模仿学习他人的行为,在与伙伴的合作中逐渐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矛盾冲突等。总之,幼儿在与同伴的共享、交流中获得了自主成长,从而养成幼儿独立、自主的品格,有利于良好社会情感的培养。

二、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认识与指导不到位。首先,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的性质认识有偏差,这是影响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区域活动究竟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还是游戏活动,不同教师的理解不同。在幼儿园实际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对教育目标和幼儿自主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把握不准确,很容易出现对区域活动理解的偏差。这种偏差主要体现为以“课”为导向的区域活动和以“自由活动”为导向的区域活动。前者认为区域活动是集体活动的延伸,“手把手”的教会幼儿材料的玩法,这对区域活动实际上造成了较强的控制,幼儿失去自由活动的兴趣,也无法形成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后者认为区域活动完全是幼儿自主操作学习,认为主要任务就是维持好秩序,这又走上了放任自由的一端。其次,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不到位。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观察,部分教师未能仔细观察幼儿在活动区域的情况就对幼儿进行指导,而且介入的时机与方式有待规范,造成教师的指导频繁且低效,不能有效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的想法,不能做到对幼儿本质性的介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教师对幼儿指导的不到位还表现为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个别教师没有充分理解幼儿的差异性,也就不能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指导。

2.幼儿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意识有待加强。幼儿区域活动的自主性主要体现为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动,可以选择材料进行操作。但部分幼儿也存在依赖教师指导的现象,在操作前不进行整体的构思,也不会主动使用不同材料完成作品,部分幼儿在操作不会使用的材料时较少进行探索,而是去模仿别人或请老师帮忙,在主动性和独立性方面不够。还有的幼儿对区域活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但容易受外界的干扰,一拿到材料就进行操作而不是先对材料进行思考,操作一次后就选择放弃,频繁更换手里的材料,不能持续对材料进行探索。而且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合作意识薄弱,愿意与别人共用一个材料与伙伴共同完成任务的幼儿较少,幼儿大都自己操作材料,与同伴合作交流比较少,有的幼儿虽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但缺乏合作技巧,幼儿的合作意识有待加强。

3.材料环境布置有待科学。幼儿在与材料互动过程中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同一个幼儿面对同一种材料应该会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幼儿在面对同一种活动材料时也会有不同的作用方式,但部分教师常常在还没有对材料进行研究的情况下就将其投放到活动区域,从而造成材料投放的误区。一方面是材料的教育价值与功能没能得到全面的发挥,教师完全是按照自己认为幼儿在操作材料时应达到的教育目标来制作材料,常常是一种材料指定为一个教育目标,从而也限制了幼儿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材料投放的过于周全,有的教师认为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投放越精致完美越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其实,过于完善的材料也会限制幼儿创造性思维,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缺乏自己的想法,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培养。此外,材料环境的布置也存在忽视幼儿兴趣的现象。材料的布置体现在幼儿的活动中,只有能够引起幼儿学习兴趣、引发幼儿操作活动的材料才是能够促进幼儿发展的材料。学前阶段的幼儿的思维水平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幼儿的学习活动需要通过游戏与自主操作的方式进行,需要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幼儿游戏中可以操作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投放材料时需要进行研究,考虑所投放的材料是否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内容,考虑能否引发幼儿的操作行为等。如材料不能引发幼儿的学习活动,幼儿失去对材料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这样的布置对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三、提高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的建议

1.做好教师角色。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非常关键,转变以“课”或“自由活动”为导向的观念,应该认真观察,把握好介入的时机。应按先观察、再合作、再引导的顺序,扮演好教师促进幼儿自主成长的角色。教师首先要充分相信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在区域活动中多观察,这也是区域活动区别于一般课堂集体教学的特点之一,感受幼儿在其中独立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他们自由发挥的无尽想象力。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与幼儿平等相处,在合适时机教师可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这也有利于幼儿对自身能力的认同,有利于他们对自身平等个体的体验。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体验由于知识经验等缺乏只停留在表面或陷入困境时,教师还要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排除困难。如此,在幼儿自由活动时教师给予充分的关注,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又给予适时点拨,启发幼儿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幼儿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内体验成功并对区域活动充满期待。

2.促进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只有给幼儿提供可操作性和探索性的材料才能吸引幼儿积极动手动脑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引发、支持幼儿与材料的积极互动,从而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教师首先要为幼儿提供有层次的活动材料。教师在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时,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为幼儿提供有层次性的材料,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要。材料是靠简单技能掌握,还是注重更深层次学习,还是注重激发兴趣与好奇心,幼儿通过对不同材料的选择,每个幼儿都会在不同水平上获得不同体验。其次,要为幼儿提供“半成品”。操作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根据教育目标投放材料,当幼儿进入教师精心设置的环境中时,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即可获得相应的发展。在投放时如果教师有目的的将材料“遗漏”或“缺失”,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比如,在“菜市场”区域,教师就可以在美工区给幼儿提供制作蔬菜的“半成品”,让参与美工区的幼儿制作蔬菜,然后将制作的蔬菜卖到“菜市场”,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动手探索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让幼儿学会主动交往。

3.重视评价环节。教育评价功能是指教育评价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能引起评价对象变化的作用和能力。它通过教育评价活动与结果,作用于评价对象而体现出来。幼儿学习活动的反馈信息对幼儿活动方式有改进和调节作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幼儿对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例如如何探究材料、如何与伙伴进行交流等。教师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分享自己的活动经验,从而带动能力较弱的幼儿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学会与伙伴交流,鼓励幼儿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幼儿协作创新。当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较好的进行探索或与同伴合作学习与游戏时,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如“你能商量着,真好!”、“你们俩配合的真好!”,如果教师对幼儿投以赞许的眼神,对幼儿一个微笑的面容,给幼儿一个大拇指等,都能使幼儿收到极大的鼓励。对不大愿意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教师也要对他们进行适时的引导,并根据幼儿发展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引导下,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会逐步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艳贞,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引领下的区域活动指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6):73.

篇10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案导学导学案设计自主学习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美国的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案导学体现了预习、上课、复习三者的有机统一,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固学等环节的调控,有助于以学定教,开展分层教学,降低数学学习难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案导学”是师生共建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我校大力推进学案导学,下面我谈谈对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设计的看法。

一、导学案设计要立足教材。

学案的设计应紧扣教材,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导学案的设计要强调关注学生,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

学案设计不能完全照搬教材,做教材的翻版,应根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生认知水平,将教材中的所学知识、材料情境化、问题化。设置好问题串,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针对班级中不同的学生,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受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在《函数与方程的零点》这一课时的学案中,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常州某天零点时气温为零下4度,十二点时气温为零上8度。

问题1:若气温是均匀增加的,问何时为0度?根据这一问题情境可设置以下一系列问题串,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零点的概念和零点存在性的判断定理。

问题2:若气温不是匀速增加的,问有没有气温为0度的时刻存在?

问题3:若气温变化时升降反复,问气温为0度可能会有几个时刻?

问题4:若将已知条件改为已知昨天中午气温为零上6度,今天中午气温为零上8度,问这一天中有气温为0度的时刻存在吗?

问题5: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探究,若把它用数学语言描述,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这些问题的起点低,能引导所有同学进行思考,几个问题逐层递进,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理解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中条件的不必要性和零点的不唯一性,突破教学难点。

导学案编制好后,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预习。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适当指导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醒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而一旦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则能使学生受益终生。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围绕学案开展教学,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需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对于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精讲释疑。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在讲解过程中,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导学案设计要重视配套练习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