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政策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政策建议

篇1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城市

[DOI]10.13939/ki.zgsc.2017.02.122

随着我国流动儿童人数的不断激增,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不断突出,从1996年起,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针对性政策文件,如《流动儿童就学暂行办法》(1998年)、《特殊人群计划免疫工作管理方案》(1998)、《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2003年)等,并将解决流动儿童问题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纳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这些政策文件,主要集中在改善流动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利状况,形成了目前“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受为主”的“两为主”的基本政策框架。

1 流动儿童教育现状

学校对于儿童来说,是除家庭之外第二个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因此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管理界都有许多关于流动儿童与学校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方面,包括民办学校教育资源和存在合理性问题,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教育资源差异,以及影响流动儿童入学因素等。同时,对于流动儿童学校生活的适应性问题还存在大量的研究,比如流动儿童学习的适应性、公办学校流动儿童师生关系等方面。

国家现行政策规定流动儿童入学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受为主”,但由于在政策执行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大部分的流动儿童仍然就读于民办学校。尽管民办学校的学校条件简陋,提供的教育质量也着实令人担忧,但由于它易进易出、收费较低、收费方式灵活等特点受到不少流动儿童家庭的欢迎;同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管理界都基本形成共识,即开办民办学校是应对流动儿童入学难最经济、最快速的解决措施。

虽然国家现行政策规定流动儿童入学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受为主”,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立在以行政区划分为主的公共财政体制基础上,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政策、不合理的城乡分离的户籍政策,以及相应的尚待完善的教育法规,都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享有。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义务教育资源也是按户籍分配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而这些人员户籍所在地政府又不愿划拨经费,于是,造成了教育费用和资源的真空。加之地方经济利益、政策制定者的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国家政策要求越来越高,地方反映执行政策难度越来越大。

受教育权是目前流动儿童权利缺失最为明显,也是最为突出的一部分。杜文平在对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时指出“我国目前对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依据太少,而且条文过于模糊不清,不具备真实有效的可操作性”。尽管流动儿童有机会享受到流入地公办学校提供的教育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流入地公办学校仍不能满足流动儿童的就学需求,即使有机会,也是建立在交纳一定数量的赞助费或借读费基础上的,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有限或家庭经济情况不好而导致失学或辍学。此外,还有部分适龄的流动儿童由于各种原因失学在家。总之在流动儿童中,很大一部分人无法享受到法律所赋予公民的受教育权,也无法获得平等的受教育计划,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造成的后果就是,流动儿童受教育程度低下,不断重复着父辈的生活轨迹,传递着贫困,有可能成为严重的社会隐患。

面对流动儿童受教育方面政策、制度和法律方面缺失的问题,众多学者及专家也提出了,诸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教育券”“教育卡”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义务教育体制、加大财政投入、开放城市公办学校、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联手合作;规范打工学校;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等对策和建议。尽管各种对策、建议已经较为细致深入,可行性已大大提高。但是,对于今后政策、制度、法律规定的影响和引导仍然是个疑问。

2 城市流佣童教育政策现状分析

2.1 户籍制度

尽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学校成立,但是随着进城农民工数量的增加以及一些城市户籍的开放,越来越多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入城市,而城市中的中小学数量十分有限,难以满足这一群体的就读需求。并且城市农民工子女转学时面临高价的“赞助费”也使得很大一部分流动儿童家庭不得不做出辍学的选择跟随父母身边,无法享有进入学校学习知识的机会。

刘国鑫在《户籍制度对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影响》一文中,从户籍制度的角度对我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由于我国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城市农民工子女在入学机会、教育经费、教育稳定性等方面都得不到均等的保障,从而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2 教育的公平性

同本地的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不能顺利进入流入地的中小学就读,包括无法正常入学、超龄入学现象严重等。入学门槛过高使得很多流动儿童无法如城市儿童一样顺利进入流入地学校进行学习,有关部门要求出示各种烦琐的文件,导致很多流动儿童父母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完整的证明文件,使流动儿童错失上学机会。

这种长期的不平等现象会给流动儿童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他们容易形成自卑感,会使他们形成对自身的错误评估以及对自己未来错误的预期,造成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业以及日后的成长过程。长远来说,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成绩普遍较差,加之家庭教育的相对缺失,他们学历普遍偏低,易成为新一代的农民工。

3 解决城市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建议

3.1 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促进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户籍制度改革,尽管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但户籍制度依然没有与其他社会福利脱钩,户口依然是流动儿童平等就学的主要障碍。要想真正缩小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不均等,促进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单纯地触动户籍制度本身是远远不够的。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对教育领域的限制条件,这对缓解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种种限制条件和制度是我国一切不平等的主要来源,而户籍与教育之间的捆绑关系也正是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不均等的主要来源,时至今日,我国的户籍制度早已经不是其当初的样子,它实际具备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户口所应具备的功能。

3.2 加强与促进教育公平,使义务教育的供给途径多元化

公立学校理应成为吸收流动儿童就学的主要途径。2001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则明确强调要以流入的当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通过多种途径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且应大幅度减少甚至取消公立学校所谓的“赞助费”,彻底消除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的物质门槛,同时建构公立学校内部的无差别、无歧视、人人平等的良好教育环境,打消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的心理门槛。流动儿童回归公立学校教育不仅有利于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城市学生对流动儿童宽容、接纳的态度,促进他们对文化差异性和多元化的包容和理解。另外,对于非公办学校的建立来说,政府也应鼓励发展并为其提供制度化的发展空间,规范教育标准,提高教育质量,监督教育成果。

4 思考与总结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暴露了我国在教育制度、政策及社会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映了城乡差异化管理机制的弊端,说明我们的基础教育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管理观念的变革,需要挑战传统的教育体制。首先,要挑战属地管理的教育体制,逐步以常住人口管理取代属地管理的教育体制。要认识到流动儿童的发展与成长关系到城市长远的整体发展水平,各级政府应逐步将常住人口也纳入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方面,要顾及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他们的受教育权利进行维护。其次,要改革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省市一级政府应确保流动儿童教育经费的投入。再次,要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和监管,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满足了流动儿童教育的需求,并且是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条件下对基础教育环节的有益补充,但是民办学校由于条件限制办学质量有待提升,且合法地位获得较为艰难。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不会对正常教育秩序产生动摇,作为城市政府,应该认识到民办学校的重要性,赋予这些社会力量参与基础教育的资格,对他们加以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使他们更多地发挥有益作用。最后,需要我们社会观念的改变,不能以歧视的思维对待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要保障儿童接受义务权利。

参考文献:

[1]何昕.“城中村”的孩子们:以流动儿童为主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5.

[2]杰,高燕.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张慧洁,姜晓N.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流动人口受教育权――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8(6).

[4]杜文平.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J].教育科W研究,2006(9).

[5]刘义程.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5(12).

篇2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现状;教育问题;政策建议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教学教育改革工作得以如火如荼的进行,家庭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工作,对于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阐述,并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我国家庭教育改革、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我国家庭教育现状

作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支柱,相较于学校教育而言,我国的家庭教育发展极为不合理。就教育的行政部门和管理部门而言,其将教育过程中过多的规划、领导、管理和监督等工作都集中在了校园内部,过分地强调校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相反的,家庭教育却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对家庭教育的忽视使得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二、我国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1.家长教育观念滞后

现阶段,我国多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存在较大的偏差,一方面,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就要从小抓起,于是不断地增加孩子学习负担,使孩子没有个人的生活和娱乐空间,久而久之,使得青少年出现了逆反心理,拉大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较多家长为了了解孩子的个人成长情况,而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导致了青少年与家长之间出现了较多的心理隔阂,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家庭结构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在家庭成员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基于孩子较高的期望值并经常将自家的子女同其他家庭的子女进行对比,使得青少年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以曾经相比现阶段我国家庭的平均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电脑、手机等现代化工具的应用拉大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并减少了青少年与家长的沟通,使得家长不能及时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为家庭教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3.“学校化”现象严重

作为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最明显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学校化”长期以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相关要求,部分家长则将孩子送入课外补习班,为本就具有沉重的学业负担的青少年带来了更大的学习任务和心理压力,严重阻碍了强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解决我国家庭教育中相关问题的建议

1.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需要根据现阶段青少年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并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结合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对其展开相关的思想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家长需要摆脱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切实了解青少年自身的想法,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帮助其解决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烦恼和问题。

2.完善家庭教育体制

完善家庭教育体制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中出现问题的主要手段。以往的家庭教育工作都是家长依据自身的想法和教育观念对孩子进行主观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通常忽略了青少年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基于上述原因,相关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将家长的教育工作纳入自身的青少年工作体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家长能够客观地看待和处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帮助青少年的茁壮、健康成长。

3.加强与退休教育干部的合作

最为教育资源的人才宝库,我国离休、退休的老一代教育工作者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准确把握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状况,因此,现代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需要与离退休的老一代教育干部进行合作,通过虚心向其学习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的相关想法及完善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时掌握青少年的成长状况,从而使得青少年能够理解家长的意图并拉紧其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教育观念之后和家庭结构变化等问题,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家庭教育体制以及加强与退休教育干部合作等方面为我国家庭教育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可见,未来加强我国家庭教育的建设工作对于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亚.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2]张成建.中小学生家长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李杨,任金涛.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保障体系现状与展望[J].成人教育,2012,11(15):54-57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标准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是规范市场运行、防止无序竞争、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其产品形式可以认为是为消费者(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的专业教育服务。相当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悖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技师严重短缺的现象;而在人才市场上却有大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得不由政府出面来解决。造成这一症结的原因是职业教育的产品——专业教育服务——不能很好地“适销对路”,而其根源则在于职教部门与用人部门 (行业、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同时职业教育市场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监控——没有明确的专业标准,缺乏严格的专业准人机制。在现代商品社会里,人们已经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标准的产品会是合格产品,会有消费者青睐;同样,一个没有标准的职业教育产品又怎么能让社会放心和满意?职业教育的信誉又从何而来?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解决专业标准这一制约职业教育的关键问题。

一、专业标准的内涵

专业是指按照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分成的学业门类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第26页)。对于国家来说,专业是劳动力市场进行人才交流及用人部门或单位对各类专门人才进行选择、使用和管理的依据.也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不断进行科学的规范和调整;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专业就像是自己的产品,需要不断加以开发、改造和建设,不断提高其质量和吸引力;对于学生来说,专业是其志愿学习的对象和目标,选择了专业基本上就意味着选择了自己的就业方向和职业领域。可见,专业对国家、学校和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专业标准即专业质量标准,是由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强制性的各专业的科学规范和基本要求。其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专业目录。专业目录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专业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的最基本文件,是制定专业标准的基本依据,是指导职业院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育教学、安排招生、组织毕业生就业,以及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教育统计、招生录取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的重要资料,还可供学生报考高等学校选择志愿作参考。专业目录是专业标准的基础内容,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进行编制,以充分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同时专业目录还应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2专业的能力标准及核心课程标准。专业的能力标准是某一专业领域各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它反映了行业对员工工作能力的实际需求。核心课程标准是根据专业的能力标准为依据开发的主干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专业的能力标准及核心课程标准是专业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指导开办此专业的职业院校进行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文件和进行专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

3.开办专业的基本条件。开办专业的基本条件是对需开办此专业的职业院校在办学条件上的最低要求,其内容应包括办学的基本条件(占地面积、生师比、教学用房、计算机数量、图书资料数量、运动场所等)和专业教育条件(专业师资条件、专业教学环境——实验仪器设备及产学研情况、实践技能训练和考核的条件等)。开办专业的基本条件应根据国家的学校设置标准和专业能力标准及核心课程标准来制定,并作为专业准入的基本依据。对不具备开办专业基本条件的职业院校应严格限制其开办该专业.以从源头上保证专业的教育质量。

4.专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所职业院校虽然具备了开办专业的基本条件,但如果办学过程中不能严格执行能力标准和课程标准,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其专业教育质量也可能不合格。这就需要政府建立专业教育质量跟踪调查制度,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来监控各职业院校的专业教育质量。专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制定的评价标准。

二、制定专业标准的意义

在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实行专业准入制度.对于规范职业教育市场、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引导职业院校加强品牌专业建设以及方便学生填报专业志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加强和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宏观管理体系的需要

首先,通过制定专业标准,可以使政府变职业教育的粗放的、事后的被动管理为精准的、全方位的主动管理。目前在我国,政府主要是通过出台学校设置标准,制定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实行“红黄牌制度”,开展办学水平评估等措施对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从总体上来看,管理仍然是粗放的、事后式的和被动的。因为一所学校虽然办学的基本条件达到了国家的规定,未被亮黄牌或者红牌,但并不等于说它每一个专业都能办或都能办好;同时办学水平评估也只是对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进行整体评价,且需“五年一轮”,当评估时发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时已经无法挽回,且即使是一所通过了评估甚至是评估定为优良等级的学校,也不可能所有的专业教学质量都过关。通过制定专业标准并辅之以实行专业准入制度等一系列配套的制度;政府就可以严格控制不具备开办专业基本条件的学校开办此专业,并通过全方位的教育质量监控来保证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变粗放的、事后的被动式管理为精准的、全方位的主动式管理。

其次,通过制定专业标准,可以理顺职业教育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是相分离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到某一行业就业时,即使所学专业相同或相关,也还得到其他培训机构接受职业培训,才能获得政府认可的上岗职业资格证书。这种明显弱化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功能,严重制约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现象的存在,虽然有其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但也与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缺失和学非所用现象普遍存在密切相关。通过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确立统一的职业能力体系,就可以实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并轨,进而统筹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之间的关系,实现职业教育真正功能价值上的回归,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通过制定专业标准,可以为国家实行政府投资与教育质量挂钩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基本上是按照学校的规模确定的,没有也无法与学校的教育质量挂钩。通过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构建起科学的专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行专业准人和教育质量跟踪制度,政府就可以精确到按专业招生数量核定投资金额,并优先向该专业教育质量好的学校倾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投资与教育质量挂钩,促进职业教育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同时,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也是开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实现职业教育文凭国际间互认的要求。

(二)是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为就业做准备的教育,它与行业、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然而,如何在职业教育机构与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反馈到职业教育的教学中来,却是一个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课题。目前的做法是各职业院校自行其是:主动进行社会需求调查来为自己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提供必要的信息,自行开发专业课程和支撑资料。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必要的协调,特别是在职业院校越来越“综合化”,专业种类和覆盖面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要保证使每个专业都能与行业、企业很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实现教育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这种单方面的行动显然是力不从心的,不仅无法保证职业院校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教育产品,而且这种低水平、高成本的重复开发还必然造成了职业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应该说,这是导致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主要原因。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类型及质量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教育不只是职业教育机构的事,也是整个社会的事。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有义务和责任直接介入职业教育,通过建立制度、机构、机制,组织和协调行业、企业全面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中来。为此,《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这就要求在政府的主导下,行业和企业应在职业教育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工作就是在进行人才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专业标准。在这方面,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特别是培训包(TP)的开发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三)是引导和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重建职教信誉的需要

由于缺乏明确的专业标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只能采用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率、社会声誉等指标来间接反映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不但无法做到及时准确,而且还在一些学校中间接助长了重大楼、轻大师,重规模、轻内涵,重公关、轻建设,重招生就业工作、轻教育教学工作等不良现象;同时,由于缺乏专业标准和专业准入制度,一些职业院校在利益和竞争压力的驱动下,片面强调“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不管条件具备不具备,盲目上马所谓的“热门”专业,不仅加剧了职业院校之间的无序竞争,造成专业发

动式管理。

其次,通过制定专业标准,可以理顺职业教育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是相分离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到某一行业就业时,即使所学专业相同或相关,也还得到其他培训机构接受职业培训,才能获得政府认可的上岗职业资格证书。这种明显弱化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功能,严重制约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现象的存在,虽然有其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但也与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缺失和学非所用现象普遍存在密切相关。通过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确立统一的职业能力体系,就可以实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并轨,进而统筹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之间的关系,实现职业教育真正功能价值上的回归,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通过制定专业标准,可以为国家实行政府投资与教育质量挂钩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基本上是按照学校的规模确定的,没有也无法与学校的教育质量挂钩。通过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构建起科学的专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行专业准人和教育质量跟踪制度,政府就可以精确到按专业招生数量核定投资金额,并优先向该专业教育质量好的学校倾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投资与教育质量挂钩,促进职业教育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同时,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也是开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实现职业教育文凭国际间互认的要求。

(二)是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为就业做准备的教育,它与行业、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然而,如何在职业教育机构与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反馈到职业教育的教学中来,却是一个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课题。目前的做法是各职业院校自行其是:主动进行社会需求调查来为自己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提供必要的信息,自行开发专业课程和支撑资料。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必要的协调,特别是在职业院校越来越“综合化”,专业种类和覆盖面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要保证使每个专业都能与行业、企业很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实现教育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这种单方面的行动显然是力不从心的,不仅无法保证职业院校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教育产品,而且这种低水平、高成本的重复开发还必然造成了职业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应该说,这是导致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主要原因。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类型及质量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教育不只是职业教育机构的事,也是整个社会的事。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有义务和责任直接介入职业教育,通过建立制度、机构、机制,组织和协调行业、企业全面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中来。为此,《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这就要求在政府的主导下,行业和企业应在职业教育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工作就是在进行人才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专业标准。在这方面,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特别是培训包(TP)的开发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三)是引导和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重建职教信誉的需要

由于缺乏明确的专业标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只能采用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率、社会声誉等指标来间接反映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不但无法做到及时准确,而且还在一些学校中间接助长了重大楼、轻大师,重规模、轻内涵,重公关、轻建设,重招生就业工作、轻教育教学工作等不良现象;同时,由于缺乏专业标准和专业准入制度,一些职业院校在利益和竞争压力的驱动下,片面强调“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不管条件具备不具备,盲目上马所谓的“热门”专业,不仅加剧了职业院校之间的无序竞争,造成专业发展的大起大落,而且直接导致了专业内涵的混乱:不同学校之间虽然专业名称相同或者相似,但能力体系和课程体系却是千差万别。这些现象的普遍存在,既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平稳发展,也严重损坏了职业教育的社会信誉。可见,从制定专业标准和实行专业准人制度入手,为职业院校规定明确的专业开办条件和建设目标,引导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注重内涵发展,是重建职业教育信誉的重要途径。

(四)是方便家长、学生选择和填报专业志愿的需要

但对于考生来说,选择专业意味着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随着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考生和家长已越来越认识到对专业的选择往往比选择学校更重要。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职业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职业院校的专业也随之大幅度增多,加上缺少有效的权威预测和缺乏明确的专业标准,一些职业院校的专业往往鱼目混珠,这使得考生和家长在填报专业志愿时感到非常难以把握。在学生(家长)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的今天,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出发,政府应当也完全能够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更多的招生信息,不断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社会公信力,而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定期公布专业需求信息、实行专业准入制度和专业教育质量跟踪制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

三、制定专业标准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制定标准是为了执行标准,并通过执行标准来保证职业教育产品的质量,更好地为行业和企业服务。因此在制定专业标准时,应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特点及职业教育的现状,充分吸收教育家、行业专家、企业家的意见,既要客观反映生产、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要尽量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努力实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为了保证专业标准的科学性,国家有必要成立一个类似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ANTA)那样的跨行业综合性职能部门来负责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各省也应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来具体实施。

(二)层次性原则

我国幅原辽阔,社会、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加上一些专业(如农业类专业)本身就有很强的区域性,因此专业标准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全国统一,而应该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形成由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学校标准构成的标准体系。能够全国统一的专业应尽可能制定国家标准;区域性强或很难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的专业可由省级主管部门制定地方标准;对一些尚无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新设专业或地方特色专业,经省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制定和使用学校标准。

(三)强制性原则

专业标准是规范和指导各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保证教育产品质量的基本文件。制定专业标准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主导,组织众多资深政府官员、企业家和行业协会专家、知名职教专家广泛参与,以充分体现其权威性;标准制定完成后,应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颁布,在一定范围内(全国或全省)强制执行。国家应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办的所有职业教育专业都必须制定和执行专业标准,有全国标准的专业必须执行全国标准,没有全国标准的专业应执行地方标准,既没有全国标准也没有地方标准职业院校又确需开办的专业,应先制定学校标准,在报省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招生,并应在专业教学中严格执行学校标准。

(四)发展性原则

在制定专业标准的起始阶段,可能会出现一些专业的行业要求与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的现象,本着实事求是和可操作的原则,可先适当降低标准,待时机成熟后再逐步提高;同时,专业标准制定的依据是行业的要求,而行业的要求会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变化,因此专业标准也应进行滚动修订,一般可五年一轮,以准确、及时地反映行业和企业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主编.职业教育学 [N],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篇4

1988年,英国发起了一项名为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SMSC)的发展教育计划,作为持续推进学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政府层面不断跟进,按照政府建议中所架构的内容和目标体系,英国学校根据自身特色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实践策略,力图将SMSC教育融入学校生活的全过程。研究发现,英国SMSC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呈现以下特点:目标上,以培养积极公民为导向;内容选择上,兼具宗教性与世俗化;发展模式上,试图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统一价值观教育,促进社会凝聚力生成。

关 键 词

政策;英国SMSC教育;价值观

作者简介

宁莹莹 ,福建教育学院,实习研究员

20世纪80年代起,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英国社会环境,发挥学校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等价值方面的作用,进而培养健全发展的合格公民,英国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改革,一系列改革思想集中呈现在1988年出台的《教育改革法》中。《教育改革法》统一了国家课程,提出在全国展开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spiritual, moral, social, cultural development,简称SMSC)计划,指出:“学校课程应当致力于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并将成人生活所需的机会、责任和经验教授给学生,为培养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做准备。”[1]该计划要求英国范围内基础教育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特色,在精神、道德、社会与文化四个方面任选一个或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自此,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开始融入英国学校教育过程,为公民教育和个人、社会与健康(PSHE)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一、政策驱动下英国SMSC教育的

发展历程

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教育涵盖学生内在涵养和外在能力发展的各个方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虽明确了学校推行价值教育无可推卸的责任,但未对实施SMSC发展计划的详细内容、具体目标和实施路径进行阐述,目标和内容的模糊使得不少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未能取得预期成效。为此,英国政府在对学校课程实施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在政策层面给予指导性意见。1990年,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National Curriculum Council)了非强制性指导性意见,建议学校在社会框架内发展学生的自治能力,“教育系统有责任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和价值观,使他们学会思考和正确行为,以满足其进入成人生活后的要求”[2]。1992年英国教育改革法案中SMSC发展再次成为政府关注焦点,改革法案目标在于使年轻人成为尊重他人、具有良好行为、懂礼貌的人,要求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采取措施促进学生个人发展。1994年英国教育法重申了学生SMSC发展的重要性,政府最终于2002年将其作为学校应尽的义务列入教育法,法案第78条明确指出:公立学校有义务采取措施,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及文化方面的发展。英国同样重视在私立学校开展SMSC教育。早在2003年,《英国教育条例(私立学校标准)》就列出学生SMSC发展的具体标准,2010年《英国教育条例(私立学校标准)》将这一标准作为私立学校必须履行的责任,要求私立学校必须达成目标。

SMSC发展计划实施以来,英国不断修正与完善其内容与实践路径,致力于将计划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1994年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了一份讨论草案,围绕SMSC教育的特殊性、实施途径和评估方式进行探讨,明确定评估内容:学校是否在促进学生价值观、信仰方面提供知识和视野;学校是否引导学生反思经历、发展精神意识和自知态度;学校是否为学生树立典范,等等。1996年,由英国学校课程与标准评估局(School Curriculum and Standards Assessment Authority)举办的价值教育的论坛针对当前教育未能对学生精神和道德发展投入应有关注的现状,提出了八条建议,包括“对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采取一贯的行动”。

2009年,教育标准办公室对私立学校学生SMSC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大都能在促进学生SMSC发展方面达到预期目标,但对SMSC教育条例具体要求理解不清。为此,教育标准办公室以及其他检视机构行政人员、私立学校校长和教师、宗教群体代表联合成立研究小组,以2009年调研结果为基础开展研究,最终帮助私立学校促进学生SMSC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建议澄清了实施SMSC教育的目的、具体要求、SMSC发展内容和标准、将SMSC教育引入实践的路径等。

2012年,英国对私立学校学生SMSC发展标准进行修正,英国教育部基于修订标准,于2013年指导性文件《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给独立学校、学术机构和免费学校的政府建议》,主要为独立学校(包括独立学术机构和免费学校)的所有者、校长和教职工提供官方建议:第一,澄清独立学校标准如何与2013年修正后生效的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教育相联系;第二,阐明修正条例的意图;第三,阐述每条标准的目的。此外,英国教育部于2014年了补充建议《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补充信息――给独立学校、学术机构和免费学校的政府建议》,针对私立学校如何促进学生SMSC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3]

2014年11月,英国教育部出台《将促进基本英国价值观作为学校SMSC教育的一部分――政府给公立学校的建议》,提出将促进基本英国价值观作为学校SMSC教育的重要内容。《建议》主要针对三方面内容为公立学校校长和教师提供指导:指出公立学校有责任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提出学校在实施基本英国价值观教育方面应当采取措施,澄清基本英国价值观教育如何促进学生SMSC发展。[4]

政府以课程检视、调研等方式不断跟进学校SMSC教育实施情况,并通过建议性指导文件及时修正。虽然这些指导性建议并非强制性的,但表明了英国在促进学生SMSC发展方面给予的重视和决心。经过政府不断努力,英国学校SMSC教育目标逐渐明确,内容不断发展,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使SMSC教育得以融入课程和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英国学校SMSC教育的内容及

目标体系

学生SMSC发展与学业成绩无关,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未来生活所必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近年来,经过英国官方不断完善,形成了八条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SMSC内容体系,英国基于每条内容提出了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及预期成果,以便学校实施时明确各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第一条:内容为引导学生自知、自尊和自信。目标为学校理念要能促进所有学生的成长,确保学生自尊,尊重他人。这条标准目的在于约束学校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发展自知、自信心、幸福感和积极健康的心态。预期成果为(1)自尊并尊重他人;(2)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信仰、情感和价值观;(3)形成一套价值观、原则和信仰体系,无论是否关涉宗教,从而建立生活和行为的准则,等等。

第二条:内容为确保学生能够辨明是非、尊重法律。目标为发展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约定价值观、国家法律的认识。预期成果为(1)理解并尊重国家法律;(2)发展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明辨是非的能力;(3)认识到社会由共同的是非标准构成,但这些是非标准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等等。

第三条:内容为鼓励学生主动为自己行为负责,并明白如何积极为区域及更大范围的社会做贡献。目标为学校要引导学生理解如何为自身行为负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学校作为微型社会,要为学生提供体验社区归属感的真实情境,推动学生为社区生活做贡献,从而提升社区凝聚力。预期成果为(1)尊重他人和其他生物、他人财产和自然环境;(2)与他人有效合作、相互尊重;(3)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致力于相互理解与通力合作;(4)参与所属社区内的活动,等等。

第四条:内容为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有关英国公共机构和组织的知识。目标为教师要确保学生了解英国公共服务机构及这些机构提供的服务,以及如何进入这些机构。预期成果为(1)愿意并能够全面了解英国公共服务机构及如何使用这些机构;(2)了解英国公共服务机构提供的职能;(3)参与诸如投票或加入学生会之类的民主活动;(4)理解公民如何通过民主活动表达自己观点,进而影响决策,等等。

第五条:内容为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传统间的包容和和谐共存。目标为在英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更容易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和信仰的人。因此,学校要确保学生学会应对多样化所产生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与不同文化群体交流,促进国家凝聚力。预期成果为(1)认识并理解自己的文化原则和价值观,并能认识到这些文化原则和价值观在不断变化和发展;(2)理解自身文化遗产所带来的影响;(3)认识文化多样性,尊重他人价值观和信仰,反对种族主义,倡导种族平等;(4)包容不同文化和宗教、无信仰群体,等等。

第六条:内容为鼓励学生尊重基本英国价值观,包括:民主、法律规范、个人自由,相互尊重并包容不同信仰群体。目标为促进不同民族、信仰群体之间相互尊重与理解。预期成果为(1)理解公民如何通过民主过程影响决策;(2)了解法律允许反对民主的人参与选举,但这类人若当选将对人民福祉无益;(3)认识法律对保护公民安全、增进公民福祉的重要性;(4)了解国家行政权与司法权分离,如,警察和军队通过政府向人们负责,而司法保持独立,等等。

第七条:内容为学校管理者要避免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片面党派政治^点。目标为防止学校教学中向学生灌输党派政治观点,但并非禁止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政治观点、讨论政治议题,而是教师不应当鼓励学生支持某一特定政治观点。此部分标准并不要求学校管理者达成某项具体目标,而是以预防消极后果为主。

第八条:内容为鼓励学生尊重民主,支持参与民主活动。学校管理者应采取理性的、可操作的措施以确保学生关注政治议题。学校学习活动和课外活动都要为学生提供客观公正的多种意见。目标为学校在各项工作都要采取措施确保学生讨论政治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看法,而这些不同意见之间又存在着“平衡”,学校应当采取常识性策略确保“平衡”。预期成果为(1)理解民主是目前英国最公正的政治组织形式;(2)理解为什么要参与民主;(3)理解为什么议会制度产生法律要比轮流执政好。

三、英国学校SMSC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显性课程教学中多学科渗透

学校层面实施SMSC教育过程中,英国学校采用综合化的途径,其中一种方式是在显性课程中进行多学科渗透。首先,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2002年起,公民教育作为法定课程在英国中小学内实施,通过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学校不断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理解和态度方面的发展,为培养青少年成为积极、负责任的健全公民做准备。学校公民教育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养,发展学生明辨是非、参与社会的热情与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并尊重文化多样性,以此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发展。

其次,通过宗教课程促进学生SMSC发展。英国存在已久的宗教传统使得价值教育具有宗教性,尽管近年来教育的宗教性逐渐朝向世俗化转换,但英国政府仍将宗教教育视作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宗教教育仍是公立学校的法定课程。宗教教育提倡发扬传统文化、尊重不同信仰群体、鼓励学生问询人生的意义和精神追求,这对学生SMSC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政府将宗教教育中的优秀理念整合进学生课堂与实践中,与公民教育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

此外,英国学校还注重发挥英语、历史、科学、信息和通信技术等课程中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英语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会欣赏传统文化和美的事物,并通过写作释放自身对日常生活和世界的情感体会;历史课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和民族的过去和发展,激发民族情感;科学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世界的敬畏心、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欲和探索心;信息和通信技术课为学生提供了解广阔世界、与他人交流的平台……通过多学科渗透的方式,学生的价值认知水平、价值理解能力不断提高。

(二)通过隐形课程促进学生SMSC发展

除了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SMSC发展,英国学校还将学生课堂以外的学校生活、社区,甚至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整合进来,通过创设民主氛围、组织辩论、参观政府机构等,为学生提供在真实情境中了解民主进程、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以此渗透价值内容,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团结协作等价值观念。

第一,创设针对争议问题展开辩论的机会。这是学生SMSC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发展学生客观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英国要求学校向学生提供处理敏感和有争议问题的机会,要求教师以常识性知识引导学生客观思考,以发展学生倾听和接收他人观点、针对问题进行论辩、处理冲突、辨明事实的能力。

第二,通过学生组织提供管理机会。英国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事务,学生会、兴趣小组等活动团体都是由学生自发组织、自己选举和管理的。学生参与其中进行集体活动,选择与学校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议题进行辩论,在其中发展团体协作能力、包容心、责任意识等,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自身价值观。此外,学校帮助学生组织和参与文学、戏剧、音乐等文化艺术活动,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向学生传达学校的文化价值观。

第三,借助社会资本发展公民意识。美国学者普特南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关系网络、规范和信任”[5],认为社会资本有助于促进公民参与社会,使国家最终受益。社会资本可以看作增进个人和群体之间相互信任和通力合作的纽带。英国学校SMSC发展计划明确要求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参与社区事务和民主决策的机会,培养其公民参与能力,还要增进与其他群体的沟通,促进不同文化群体相互包容。为此,英国学校充分调用社会物质和文化资源,发展学生公民意识。尤其重视与外界机构发展合作关系,拓展学生的文化意识,如通过电影院、博物馆、音乐会、画廊、本地艺术家和国外交流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和人文素养培养。

四、英国学校SMSC教育的特点

(一)目标导向:培育积极公民

对比发现,英国公民教育与SMSC教育在内容、实施路径方面存在诸多重合与相似处。两者的主要关注点都是社会和文化问题,包括身份认同、多样性和公民等问题。不仅关注年轻人的个人发展,还关注其进入公共生活后的发展。公民教育通过培养道德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提供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发展的机会,帮助学生对正义和权利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为他们提供成为积极领导者所需的技能,引导他们理解并尊重文化多样性。SMSC发展也正是年轻人成为健全的积极公民所必需的。

首先,两者在内容方面有着诸多重合。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人了解自身权利和责任,了解社会和政治体制如何运作;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发展其表达自己观点、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总体来说,旨在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社会和道德责任、社区参与能力、政治素养。SMSC教育内容涵盖学生的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旨在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价值观念、社会参与能力,等等,与公民教育的内容和培养目标不谋而合。

其次,两者在学校层面采取相似的实施路径。英国学校SMSC教育和公民教育均采用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结合的方式开展,通过多门课程进行渗透和全面策略,调动校内外一切可用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此外,公民教育和SMSC教育都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的能力,注重以多元文化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促进社会凝聚力。

(二)内容选择:兼具宗教性与世俗化

宗教规范着人们的内心,英国社会文化受宗教影响颇深,即使公民教育以世俗化的教育形式在英国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价值教育从未摆脱宗教的影响。英国“宗教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广泛生活经验的良好机会,对能否帮助学生选择积极、务实的精神信仰至关重要”[6],SMSC发展计划将宗教教育作为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重视精神信仰的培育。在其内容中明确要求学生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信仰、情感和价值观,使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倡导宽容的理念。此外,SMSC还鼓励学生追寻精神价值,重视生活的非物质方面,深层次思考诸如“我是谁?”“要向哪里去?”等有关存在的问题,欣赏无形的事物,对奥秘、悖论、存疑的事物持有好奇心。宗教教育和公民教育共同作用,规范着学生的价值行为,教化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世俗化和宗教性的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发展。

(三)发展模式:统一价值^培育和多元文化建设的融合

英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和多信仰并存的国家,社会矛盾和价值冲突不断,尤其是近年来某些极端激进的民族主义渗入,为社会稳定带来挑战。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了价值多元,为社会融合带来更大挑战。因此,英国历来重视在多元文化中寻求统一的价值认同,以促进及社会和谐。

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及身份认同构建的迫切对英国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英国必定综合考虑不同文化、信仰和价值观的融合与共生。立足本国社会现实,英国一方面将多样性作为SMSC教育的重要内容,促进不同民族、信仰群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另一方面要求学校开展统一英国价值观教育,致力于培育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建构社会认同的根基。为了更好地将英国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2014年11月,英国教育部出台《将促进基本英国价值观作为学校SMSC教育的一部分――给公立学校的政策建议》,重申学校对促进学生SMSC发展无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将英国价值观教育列入SMSC教育中,由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对其实施成效进行检视。英国价值观教育走入学校课程的提出由来已久,2011年英国《预防举措》(The Prevent Strategy 2011)就曾指出,学校应当推进民主、法律、个人自由、与不同信仰人群相互尊重和包容等基本英国价值观,这些基本英国价值观有助于促进学校SMSC教育。不久前,英国教育大臣尼基・摩根在由教育部主办的品行教育研讨会上也指出,英国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个人品行和价值观的教育。英国价值观教育的提出,一方面是出于国家认同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相互理解、和谐共存的目的。

由此可见,英国学校SMSC教育一方面倡导“统一基础上的多样”,在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下,提倡尊重不同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促进社会和文化多样性发展;另一方面提倡“多元背景下的融合”,力图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寻求统一价值观的构建和国家身份认同,在冲突与融合中寻求发展。

参考文献:

[1]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Great Britain Statutes: 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 EB/OL].[2017-02-10].http://parliament.uk/about/living-heritage/transformingsociety/livinglearning/school/overview/educationreformact1988/.

[2]National Curriculum Council.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Curriculum Guidance [R].York:National Curriculum Council,1990.

[3]Department of Education.Improving the Spiritual,Moral, Social and Cultural (SMSC) Development of Pupils: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Departmental Advice for Independent Schools, Academies and Free Schools[R].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2013.

[4]Department of Education.Promoting fundamental British values as part of SMSC in schools-Departmental advice for maintained schools[R].London: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2014.

篇5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8-0144-02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渠道。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根据当前高中学生思想状况及其形成原因,以及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我们提出以下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1 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

按照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比较集中地进行哲学常识、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教育。现行课程的设置,对于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分析和观察社会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逐步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是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但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法律意识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课中虽有一定的反映,但相对比较薄弱,而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的任务,几乎完全让给其它德育渠道。在高中阶段,学校的道德、法律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养成教育,难以在初中教育基础上适应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加以提高。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应当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把常识教育同其它必需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结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 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改革

当代的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现代意识,他们思想活跃,勇于探索,乐意学习、掌握和接纳新思想、新理论。与此同时,他们的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和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统一他们的思想,这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特别是教材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

当前要以基本原理,尤其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为中心内容,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围绕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学生进行常识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领会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掌握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的众多矛盾和冲突。

因此,要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确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给予新的理论说明。在改革教材编写中,要不断吸收理论界已被公认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领会的基本观点,才能更好地提高常识教育的信度和说服力,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根据当前高中学生思想发展中认识水平和行为表现的不协调性、理论认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协调性的实际,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一定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进一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切实把加强基储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规范行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需求、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注意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要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会基本理论,尤其是党的现行的方针、政策、路线的精神实质,努力将学到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有关社会科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为,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素质。在考核方法上,要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把检查和促进知识、能力、觉悟的提高和认知与行为的统一作为考核的依据和出发点,切实改变单纯考核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应试能力的做法,把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撰写小论文和写调查报告、书面考核和行为表现考评结合起来;以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的落实。

4 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

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既与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因此,为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学校内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学校外部,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三线”(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一面”(各科教学、各项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的学校德育体系和“三位一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网络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我们要从大德育的角度,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取得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综合效应。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格教育;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36-02

一、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的工作。近年来,随着校园暴力事件、校园犯罪事件的频繁发生,大学生的人格问题成了这些事件产生的首要因素,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思考成了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要求。因此,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对策建议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人格教育的概念

人格,从字面上可以被解释为人的性格、能力等,也代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格即为人的个性,是人的心理特征以及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外在环境以及周围人群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和特征,这些被统称为人格。人格教育是指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来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人格教育是建立在心理教育的基础上的,其目的在于培养个人健康的人格,重视对人的思想、认知、情感、行为的培养,促使四者共同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素质、健全的人格。人格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自我认知教育、生活态度教育。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格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两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人格教育的开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一)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品德,而人格教育的基本内容就是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因此,要想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进行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前提。另外,人格教育能够促进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面对是非观念时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减轻了负担。最后,人格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思想行为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愈加困难,而人格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避免遭受不良信息的侵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

(二)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个人素质,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育人的重要工作,将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作为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重要工作离不开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格,促进学生在思想上、认知上、情感上、行为上的全面协调发展。健康的人格不仅是指心理的健康,还包括生理的健康、高尚的品格、良好的道德素质、高素质的修养等,人格教育的开展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能够将对学生人格塑造的工作落实到位。只有当个人具备了健康的人格之后,其才能在思想上具有高度的认知能力,在情感上具有正确的审美情趣,在道德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人格教育不仅塑造了学生健康的人格,同时也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性,所以说,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

(三)人格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人格教育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开始,人格教育就一直贯穿其中,并融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人格教育的开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供了可能,而这一目标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强调的。此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人格教育是建立在心理教育的基础上的,在学生健康的心理前提下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并没有实施到位,但人格教育却很好地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包括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社会道德培养和集体主义教育。而人格教育在道德教育上则是注重对学生人际关系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说人格教育注重的是个体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注重的是群体教育。人格教育对个体情感、情绪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调节自己,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无法体现的,所以说,人格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彻底地实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实现的途径

(一)打造良好的人格教育环境

人格教育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人格教育环境,而当前人格教育环境的营造主要是侧重于学校的教育环境,忽略了社会以及家庭的教育环境。从学校教育环境来看,严格的制度标准、良好的校园风气、融洽的师生关系等都是适合人格教育的良好环境。高校在组织学生进行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应当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同时积极与学生干部联系起来,及时了解学生的人格状态。此外,高校还应当设立心理辅导室,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避免学生不良心理的产生。在家庭教育环境方面,家长应当首先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避免因自身的不良行为而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无形中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前提条件,因此需要加强对社会风气的管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将积极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同时还需要积极加强对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利用主流思想来强化学生的人格教育。最后,需要将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全方面的人格教育环境。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人格教育不仅仅是从外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单纯地依靠外部的灌输来对大学生来进行人格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高校还需要引导大学生从内部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高校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观的教育,使学生的思想符合社会主流思想,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对是非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判断。高校的人格教育可以通过如道德主题教育、心理主题教育、行为主题教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正能量的传输,让学生自觉接受、认可这些观念,并与自己原本的思想观念结合起来,摒弃原本自身不良的思想观念。另外,高校应当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比如从宿舍生活守则、图书馆行为守则等学生日常活动场所的制度入手,从小处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进而上升到学生在社会中所遵守的法律行为规范。让学生认识到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从而能够对价值观念有正确的认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将正确的价值观念践行到位,长久下去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丰富人格教育的形式

当前,人格教育的主要形式还是依赖于课堂教育,并不能完全有效地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所以教师应当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对人格教育的形式进行创新,让学生乐于接受,从而有效实现人格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健康人格、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首先,教师应当不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内容,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充分选取教育的内容来帮助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性格以及优良的品德。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不断地转变,改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生活入手,联系实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效果。其次,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人格教育活动,如传统文化学习竞赛,向学生灌输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的道德思想;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向学生灌输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减轻心理负担,改正学生的人格问题。显然,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于实践,所以人格教育还应当落实到实践教育中。最后,高校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拓视野,走出校门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从而健全自身的人格。只有将人格教育落实到实践中才能有效实现高校人格教育的最终目的,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才。

五、结语

人格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意识的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引导,从人格教育的环境、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人格教育的方式等方面做努力,让学生接受全面的人格教育,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从而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苗玉东.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人格塑造[J].教育与职业,2013,(36).

篇7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招生工作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坚持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缓解升学竞争,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县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价体系,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协调、优质发展;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二、中小学招生计划

㈠小学一年级:20*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本县户籍适龄儿童3190人,考虑到外地民工子女的入学需求,共计划招生99个班级,4060人。

㈡初中一年级:全县本县户籍的小学毕业生2846人,考虑到外地民工子女的入学需求,共计划招生69个班,3450人。

㈢高中一年级:全县初中毕业生3553人(其中本县户籍毕业生3455人),计划招生72个班,3440人。其中:普通高中36个班,1720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到外地就读中专、技校、职高的考生)36个班,1720人。使初中毕业生升学比例在96%以上,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比例达到1:1。

三、有关招生政策规定

㈠普通高中学校指令性计划招生录取的对象必须是*县户籍的考生。外县(市)户籍的本县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回原籍报考,确有特殊情况需在*借考的,必须经教育局批准后方可到县招办办理借考手续。借考考生不参加本县普通高中学校指令性计划的录取。

㈡*一中录取的考生,要求综合素质评价等第不少于2个"A"(优良),且不得有"E"(待合格);*三中、*二中录取的考生须1个"A"及以上且不得有"E"。

学业考试成绩相同考生的录取,主要参照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其参照顺序是:初中阶段被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模范人物;初中阶段获县级及以上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综合素质评价3A;综合素质评价2A1P(P为合格);标志性成果的项数。

㈢省重点普通中学只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

㈣小学、初中一年级新生原则上在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办事处(片)、学区学校就读。个别确有特殊原因要求到异地就读者,必须持户籍所在地学校出具的同意异地就读的证明,经教育局同意后到借读学校报名。

㈤外来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高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在基层从事工农业技术业务工作的,子女就学时与所在学区学生一视同仁。企业"绿卡"持有人,其子女入学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并可优先挑选学校。

㈥普通高长生录取与高中招生的政策性加分。

1、普通高长生录取(原则不超过指令性计划的5%)条件:

(1)初中阶段参加市(地)级及以上正式体育比赛获个人前六名的考生和团体前三名的主力队员;

(2)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项目省二等奖及以上或获浙江省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A级"证书的考生;

(3)初中阶段获数学、科学竞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全国中小学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省二等奖、市一等奖及以上的考生;

(4)初中阶段参加市(地)级及以上体育比赛达到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标准的考生。

以上各类比赛获奖必须由教育部门组织或参与组织方有效,其中(2)、(3)两条中两人及以上的获奖项目,只限第一作者(姓名)有效。

各初中学校依据上述条件,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任课教师推荐、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推荐名单。高中招生学校认真审查推荐学生的材料,并通过面试、研究性学习成果答辩等形式,对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综合测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学校招收的特长生,体育、艺术类要占一定的比例。高中学校确定的正式录取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于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前报教育局批准并抄告县招生办公室。

2、政策性加分录取条件

(1)符合国家可以生育两胎政策,且已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农村户籍的独生女考生,可以在学业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加5分投档(其中:*一中及县外学校加2分投档)。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可以在学业考试成绩基础上加5分投档。

①归侨华侨子女;

②少数民族考生;

③港、澳、台籍考生;

④驻武部队现役军人子女。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可以在学业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加10分投档。

①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从事舰艇或飞行等艰苦工作的现役军人子女;

②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公安干警)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公安干警)子女。

同一考生如符合同一条中多款的,不能累计加分;同时符合多条的可累计加分,但以20分为限。

(4)县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应届毕业生升学享受优惠加分的,根据武教〔2006〕114号文件规定和金市教基〔20*〕5号文件精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总分从750分调整为630分)作如下调整:由教育(体育)局组织参加的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初中三年内取二个最高分相加(年度内只取一个最高分),达8分以上者,升学时在文化课成绩基础上加100分;4~7分的,升学时在文化课成绩基础上加40分。(加分换算:市级比赛1~6名按7、5、4、3、2、1;省级比赛1~8名按9、7、6、5、4、3、2、1。市级以上田径比赛中,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和少年级标准的,可按5分和2分换算)。

少体校学生也可参加加分考试,考试项目为田径,成绩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的升学时在文化课成绩基础上加40分。本县范围内相应学校予以录取。

少体校毕业生加分材料由体育科负责审核,加分信息5月20

享受第(4)款的少体校考生,符合前三款条件的也不再加分。

㈦县城初中、小学招生对象户籍迁入时间截止至20*年12月31日。

㈧严禁虚假的招生信息和进行有偿招生。各校所做的招生宣传广告,必须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㈨其它有关招生工作的具体事宜,在与本计划和实施意见不相矛盾的原则下,由县招生办公室制定《*县2009年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细则》,并负责解释。

四、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意见

㈠小学招生

1、为了保障学龄儿童的身心健康,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入学年龄应严格控制在20*年12月31日前出生。各校对本学区户籍的生源情况要进行调查摸底,对外流生源要作详细登记。

2、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小学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确保本学区户籍的适龄儿童依法全部入学。个别学校由于生源严重不足,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采取隔年招生的办法。

3、壶山小学、实验小学由于规模限制,只能满足本学区户籍适龄儿童就读,今年仍不再接收学区外适龄儿童。

4、严格控制班额,全县各小学班额均不得超过45人。

㈡初中招生

1、各初中必须保证本学区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全部依法入学。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本学区户籍的新生,也不得以所谓的"差生"为由收取任何费用。

2、各初中学校要按划定的学区组织招生,不得跨学区进行招生宣传。对本学区户籍的小学毕业生情况要进行调查摸底,对外流生源要作详细登记。

3、城区初中按"划片、就近、均衡"等原则招生。三角店小学、武川小学、古竹小学学区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到武阳中学就读;明招小学、武东小学、新宅小学学区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到实验中学就读。实验小学、壶山小学、熟溪小学以本学区户籍为依据,以毕业学校为单位,按性别和毕业考试成绩以1:1比例就近录取到两所初中学校。

4、县少体校招收新生1个班,具体招生方案由教育(体育)局另行下文。

5、严格控制班额,各校班额均不得超过50人。

㈢高中招生

我县今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实行指令性计划与择校生计划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方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自主招生。

1、*一中招14个班,680人。指令性招518人(含5%的特长生招生计划),择校生招162人。指令性计划按以下指标全部定向到初中学校:

(1)10%的计划按各校规范办学的考核结果(考核办法由教育局另行制定);

(2)20%的计划按各校当年参加学业考试的学生数;

(3)30%的计划按各校当年学业考试成绩优秀的人群(成绩优秀指全县总分从高到低前20%的人群);

(4)30%的计划按各校当年学业考试成绩良好的人群(成绩良好指全县总分从高到低前70%的人群);

(5)10%的计划按各校当年学业考试成绩的倒数10%的人群(该部分人群占本校学生数的比例越高,分解计划时的比例就越低)。

*一中指令性计划招生录取设置最低控制分数线,最低控制分数线原则上按指令性指标数的1:1.8划定。在最低控制分数线内按分解到各初中学校的指标数,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学业考试成绩相同的考生在录取时,依照本文第三部分"有关招生政策规定"中的第二条执行。指令性计划招生中,若某校的有效生源小于分解到的指标,则多余指标收回。

原新宅初中20*年秋学期整体并入实验中学的三个教学班的学生在*一中指令性计划录取时参照定向生指标办法方案划线录取。

*户口的本县初中学校毕业的考生,20*年6月30日前学籍已在毕业学校的参加该初中学校的一中指令性计划录取;其他考生不单独计算指标,在综合素质评价等第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学业考试成绩达到全县各初中*一中指令计划录取分数线最高分的,*一中作为补缺予以录取。

2、*二中招8个班,360人,其中择校生招72人。

3、*三中招14个班,680人,其中择校生招160人。为鼓励特长教育,发挥三中现有艺术教育的资源优势,今年招美术班70人(列入指令性计划),实行单独招生。专业课由学校自行组织考试,在专业成绩上线的考生中以综合成绩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的计算:〈文化成绩+专业成绩×6.3〉÷2)。

4、*县职业技术学校招23个班,1100人。由*县职业技术学校在普通高中指令性计划招生后自行组织招生。

5、*一中指令性计划的招生录取,考生不需填报志愿。*二中、*三中的指令性计划招生均需填报志愿,录取时按志愿、综合素质评价等第和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一次性取足。

6、普通高中学校择校生的招生,由考生自主选择,学校自主录取。招生时严格按上级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

7、职业高中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有关学校和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确保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1:1,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8、高中学校班额不得超过50人。招生结束后,各校必须将录取名单报县招生办公室备案。

五、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

招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政策性强,纪律严明,时间紧,任务重,关系社会稳定。同时,它又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县"战略和实施《义务教育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关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各项招生工作,增大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实施"阳光工程",不折不扣地完成招生任务。

㈠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有关学校必须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乡镇、办事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关心本辖区范围内学校的招生工作,帮助学校解决具体困难。各校必须由校长亲自挂帅,组建精干的工作班子,建立工作责任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少年儿童都能授完法定的课程。要妥善解决好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

篇8

[关键词]服务业 结构 比较优势

一、山东省服务业发展概况

山东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居于第三位,作为传统的农业和工业大省,山东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服务业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山东省服务业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发生了巨大地变化。

1990年至2010年山东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了31.9倍,第三产业结构由29.8%增至36.6%,提高了6.8个百分点。山东省服务业在最近的二十多年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对比全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来看,山东省第三产业的结构相对来说还是滞后的,低于全国水平6.5个百分点,目前山东省的产业结构还是“二三一”的类型。山东省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为41106元,根据国际服务业发展的规律,山东省人均生产总值居于中等收入水平,其对应的服务业的增加值为50%到60%。从这个角度来看山东省服务业比重严重偏低,服务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空间。

从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的内部结构来看,山东省各地级市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在17个地级市中仅有济南市服务业的结构比重超过了50%,济南和青岛两个地级市的服务业的比重超过了全国水平43.1%,还有三个地级市东营、菏泽和聊城的第三产业比重不足30%,远远低于山东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山东省服务业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服务业比重过低。

表1 2010年山东省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及构成

数据来源:《山东省统计年鉴2011》

根据2010年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的结构分布不难看出,山东省在服务的发展上传统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所占比重较大,共占48.1%,现代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少仅占27.2%,从要素禀赋的角度看,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如批发零售也、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资金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为15.89%,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 育所占比重为最低为7.14%。

二、山东省服务业同苏、浙、粤服务业的比较研究

本文将山东省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与山东省国民生产总值最为相近的江苏、浙江和广东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发现山东省服务业在发展总量和结构上与上述省份之间的差距,从而弥补不足,促进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1.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的比较

表2 2010年四省份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构成

数据来源:各省统计年鉴

四个省份中广东省和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高于山东省,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低于山东省,山东省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的位次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同位于第三位,但是第三产业的构成比例上却远远落后于其他三省。其他三省中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的是广东省为45%,高出山东省8.4%,差距较大。广东省自1990年起其服务业的发展规模一直遥遥领先,远远高于其他三省,而山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在1990年~2004年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差距不大,尤其是山东省和江苏省,在此期间服务贸易规模几乎相同。但是自2004年以来,山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的服务贸易的规模开始产生差距,层次愈加分明。

2.服务业比较优势的比较

为了更好地对四省的各个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笔者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衡量鲁、苏、浙、粤四省的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比较优势。

RCA指数,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 (Balassa Bela)于1965年测算部分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反映一个国家 (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后来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也普遍的在工业定位和地区专门化被应用,称为区商。其表达式为

公式中Qik表示某时期i地区k产业的数量,∑kQik表示i地区所有产业的数量,两者之间的比值表示k行业在i地区的所有行业中的比重,∑iQik表示所有地区k行业的总数量,∑i∑kQik表示所有地区所有行业的总数量,本文采用四省份第三产业总量来表示,两者的比值表示所有地区k行业的比重, RCA指数即为某地区某一行业的比重除以全地区该行业的比重。通过计算得到不同的RCA,如果RCA大于1则表明该行业存在比较优势,如果RCA小于1,则表明该行业没有比较优势。通过计算的到下表:

表3 四省市RCA指数

数据来源:各省统计年鉴

从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业行业中存在比较优势,但是2010年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较2005年有所降低。在2005年,山东省第三产业中有三个行业的比较优势指数不足0.6,到2010年各个行业的比较优势指数都超过了0.6。山东省在其他服务行业中没有比较优势,但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些行业的比较劣势正在减弱,表明山东省在这些行业上正在迎头赶上,但是在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比较劣势在扩大。其他省份中,江苏省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山东省最为相近,浙江省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金融业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广东省在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由此可见,山东省和江苏省在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中占有优势,而在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中存在比较劣势,而浙江省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存在比较优势,广东省在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中存在比较优势。

三、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的前景展望及政策建议

1.山东省服务业比重低,存在巨大地发展空间

江小涓指出“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收入达到中等偏上水平,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的可能性增加”认为“我国服务也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时期”。山东省人均GDP大约为7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根据国际经验,在此GDP水平上,服务业的比重为60%-70%之间,而山东省的服务业比重仅为36.6%,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于服务的消费欲望和能力也在增加;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也使得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城市化的生活中,增加服务消费,存进服务业的发展。

2.充分利用山东省的地域优势,积极发展服务贸易

山东半岛和韩国、日本一海之隔,具有巨大的区位优势,积极利用好这一优势,增加与日、韩有关的服务贸易。促进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配套服务,如金融服务,商业资讯服务;结合区位特点加大发展服务外包、旅游和会展等特色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同时结合山东省自有工业资源、交通优势和自然资源,积极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生产业和旅游业;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山东省应积极发展与绿色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服务业,不断扩大各方面的产业优势。

3.积极鼓励发展服务创新,促进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其他行业相比,服务业的创新具有更多的层次和领域。经济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间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已越来越大,不同的行业细分和专业化需要服务业在其中建立相互关系,山东省作为工业大省,根据工业的发展,创造新的与之向匹配、为之服务的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推动服务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服务的创新也必将带来工业的新发展,促进山东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因此,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服务创新,存进服务业发展的速度和品质。

参考文献:

[1]江小涓.服务业增长:真实含义、多重影响和发展趋势.经济研究,2011:第4期

[2]陈宪,程大中,殷凤.《中国服务经济报告2006》..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尚涛,陶蕴芳.我国服务业区位专业化与比较优势变动—— 基于对称性比较优势指数与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的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1:第4期

[4]崔锦荣,刘云海.我国沿海发达省份服务业竞争力比较研究.大连大学学报同,2012:第3期

[5]姚丽,刘小伟.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的比较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7:第3期

篇9

关键词:新课程;建构主义;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16-02

一、引言

英语词汇习得和教学策略是外语教育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做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一批成果。在这些词汇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大部分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了从教学的角度提高词汇的记忆积累量或词汇知识深度的把握上,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意愿和自主参与程度。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程的需要,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从课题组对本校231名学生,62名英语教师的调查问卷得知学生存在词汇习得策略单一,重复记忆策略占主流,教师存在词汇教学策略简单化等问题。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不仅要从有效性上提高学生词汇习得效率,而且还要从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应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

二、新课程标准与建构主义理论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记忆、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采用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和合作式的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接触与社会、科技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比较真实和自然的语言材料,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教师的教学效果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可见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核心思想是自主学习,即以学生为本,在以教为主导的前提下,以学为重点,由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独立寻求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真正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建构主义认知论认为,人的知识的获得是学习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是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和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该理论强调学习者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媒介进行一种带有研究性质的自主性学习。通过充分利用包括教师在内的学习资源,去主动地探索研究,进行自下而上的归纳,逐渐发现知识特征,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可见建构主义与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自主学习方式吻合度相当高。这就给教师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提供了理论遵循,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中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课题组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调查研究的结果和教学实践,提出了一套符合当下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1、重视元认知策略培训,建构学生自主学习内在动力

通过课堂培训或潜移默化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学会主动调适心理状态、设定学习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调整学习目标、计划和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并有能力参与自我评价等等,逐渐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适应自主学习的方式,达到新课标要求建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讲,元认知策略运用于高中词汇教学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评价策略三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明确词汇学习的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二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及时了解学习效果;三是帮助学生反思评价学习效果,调节词汇学习策略。

2、以合作学习为中心,建构师生、生生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

建构主义的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会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性思维,而且易于体现个性化学习风格。合作学习正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小组成员在不断的表现、吸收、反思、调整中得到相同的成功机会。合作学习以小组来界定,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而且评定合作学习的结果也从整个小组的成绩来判断。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学习在高中阶段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即将合作学习的方法贯穿在词汇音、形、义、类、境这五大要素的词汇教学中。

3、以教学任务为牵引,建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应围绕提高学习者词汇能力而展开,即词的音、形、义、搭配本身,以及词汇的语境运用能力和自动提取能力。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解释、询问、辩论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的教学模式。一是以教学任务为牵引,不断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充分利用教材,有意识地传授词汇学习策略,通过精心设计词汇学习任务,激活词汇教学。二是要通过精心设计,不断优化展示语言材料、练习听力会话阅读写作材料、总结词汇知识成果、在活动中使用所学词汇等词汇任务型教学的过程步骤。

4、优化教学情境设计,建构逼真语言使用环境

新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用语言完成对外交际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就要创设有意义的课堂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体会词的意义、搭配和用法。具体的语境输入有助于确定词义,有助于记忆词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境策略(如典型的结合上下文猜词),有助于实际应用词汇。词汇情景教学策略就是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语境,帮助学生学习、识记和运用词汇。词汇还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文化生活的工具,许多词汇都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因此在教学中还要兼顾文化语境的应用。

5、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媒介进行一种带有研究性质的自主性学习。学生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地探索研究,进行自下而上的归纳,逐渐发现知识特征,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围绕实现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展开。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的方法是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占有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词汇习得资源、充分挖掘所占有的资源探究新的知识。一是充分利用基于语料库方法的资源策略[4]。二是灵活运用探究式学习教学策略。利用思维导图记单词,或将一类词或一个单元的词编成小故事等小探究活动都能调动广大学生的兴趣。

四、对比实验

1、实验对象

为了检验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是否可行有效,课题组选取两个平行班31班、32班进行了教学实验。31班作为实验班,32班作为对照班。31班接受基于建构主义的词汇教学策略,而32班保持传统的授受式词汇教学模式。

2、实验工具

实验工具采用编制词汇水平测试题测试的方法,共100分。前、后测考察的词汇全部从教材后的单词表范围内选取并与教学进度保持一致,以确保词汇测试题难易程度与学生词汇水平保持一致,无显著性差异。

3、实验过程

实施前,对两个班级组织前测,并对成绩进行统计。由于我们的研究涉及多种子策略的应用,而词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难以立竿见影,因此,我们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实验检验,跨度三个学期,共13个月,教学实验后对两个班级进行后测。

4、前后测试成绩分析与结论

使用SPSS 19.0软件对实验前、后的两次测试数据(成绩)做统计分析和成绩差异T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1)实验前的测试中,实验班的平均分为70.09,标准差为11.308,对照班的平均分为69.66,标准差为13.456。对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进行独立样本差异检验(T-Test),t=0.185,P=0.853,大于0.05,这表明两个班前测成绩的差异性不显著。说明在教学实验进行之前,实验班31班和对照班32班学生的词汇能力处于同一水平。

(2)在实验班31班采用基于建构主义词汇教学策略后,后测数据表明:实验班31班的平均分为76.14,标准差为9.824,对照班32班的平均分为71.54,标准差为12.133。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差异检验(T-Test),t=2.249, P=0.026,小于0.05,这表明两个班的后测词汇成绩有着显著差异,实验班(31班)的成绩相比对照班(32班)的成绩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平均分的差距从实验前的0.43分提高到了4.6分。说明建构主义词汇教学策略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成效,是有效的。

五、结语

在教学实验后,课题组实时组织了词汇教学策略交流活动,对基于建构主义的词汇教学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研讨,提炼出“导学案先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优化教学设计丰富课堂,教师重点引导、答疑解惑为辅;多种策略组合并用,知识与文化情感培养并重,因课因生因时而异”的词汇课堂教学模式。

灵活的教学策略、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通过策略教学,实验学生普遍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学习策略,“得法”终身受益。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在学校其他师生中反响很好。

参考文献:

[1] 宋 刚.国外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1):54-60

[2] 江 峰,曹思思.建构主义理论与英语情境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8(1):137-138

篇10

一、网络社交环境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1.高校学生进行网络社交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网络社交成为高校学生日常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交的工具也有很多,目前高校学生最常用的包括腾讯QQ、人人网、开心网等。一项有关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调研报告表明,目前高校学生中,频繁使用社交网络的学生占到94%,只有不到6%的学生很少或者不使用社交网络。可以看出,高校学生与网络社交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社交必然会成为今后人们社交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2.网络社交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网络社交不同于现实社交,网络社交具有很大的虚拟性、随意性。网络社交的兴起,信息不受限制,从而网络的信息更自由、不确定性增强,就更加难以辨别,特别是很多低俗、偏激的信息更容易被大学生接触到,而大学生对待事物的判断能力有限,遇事不能冷静客观处理,这就给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多难度。网络的信息如果不加控制,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如2008年的家乐福事件,合肥某高校学生在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上信息,号召本校学生去家乐福示威抵制,数百学生聚集在商场,场面一度失控,在警方的参与调解下此事才得到平息。这就看出了,网络社交对学生间信息传播有着很大作用,通过网络,可以将原本不认识的学生聚集起来,而且网络社交很容易聚集起相同立场的学生,参与到抗议、示威活动中去。由此看出,网络社交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3.网络社交给学生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我们应公平公正地看待网络社交。网络社交给学生工作虽然带来了一些问题,但还带来了很多机遇。网络社交可以看成是正常社交在网络上的延伸扩展,虚拟性、隐藏性并不明显,网络社交可以使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共同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实现“面对面交流”,这对高校实现民主管理有着很大帮助,有助于实现平等师生关系;而且网络社交可以让很多通知及时传达,这对提高效率有着重大帮助。

其次,我们还应注意网络社交给目前工作提出的挑战。网络社交开放性、多元化的特征,虽然打破了以往学生工作的封闭性等,但对学生工作者来说,其中包含太多的不可控因素,无疑要根据时展来调整工作方向,例如对重大事件进行合理引导,杜绝“家乐福事件”的发生。

二、调研分析报告

我们对合肥大学城几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借助实证研究来发现问题,利用社会心理学有关原理,分层次对学生网络社交进行研究,并采用回归分析与统计检验等方法找出各类影响因素,作为以后工作的一个数据参考。

1.调研理论基础

此次调研主要考虑到学生的性别、专业、消费、生源地、学业成绩等因素作为客观评价标准来进行研究,在研究不同类型群体对网络社交的不同体验上,采用的是假设检验的均值检验进行定性分析,在量化不同因素对网络社交的影响程度上,采用的是SPSS对问卷进行量化分析。

2.调研内容

调研的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网络社交的时间、频率;网络社交的目的、影响;网络社交的频率、时间;网络社交的依赖性、网络社交的安全性、网络社交对现实社交的影响。通过发放500份问卷,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学历,不同性别。回收问卷472份,有效率94.4%,其中本科生71%,硕士生23%,博士生6%,男生女生人数大致持平,理工专业学生41%,文史专业59%,由于篇幅原因,调研问卷在此不再列出。

3.调研结果与分析

根据问卷显示,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的学生占到接近60%,可见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学生进行网络社交是为了与朋友保持联系,然后是获取信息;在网络社交的主要活动,最多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其次是与朋友聊天;根据个体间差异检验表明:理工专业学生更习惯网络社交,本科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倾向网络社交。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得到结论: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会导致网络社交使用的差异,这就导致针对不同学生要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下面提出几点工作改进对策,希望对以后的学生工作有所帮助。

三、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调研分析表明,网络社交使用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针对这种差异性,再结合网络社交的其他特点,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1.建立科学技术平台,融入学生群体

网络社交的强势出现,是信息社会正常发展的结果,也是大势所趋。因此,高校学生工作也要随之调整,首先,要建立先进的管理平台,我们应打破传统工作的封闭性,完善校园网络的管理模式建立,使用最新的平台技术构建数字化校园;其次,还应加强对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的研究,及时把握动向,这就需要学生工作者改变以往工作方式,积极融入学生网络社交圈,通过网络与学生及时交流,把握学生思维动向,特别是对那些重大事件的舆论导向方面,要特别注意。

2.细化学生工作,因材施教

前文调研表明,网络社交中存在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加强学生工作的细化。首先,基于学生个体化的差异,不同学生不同对待,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教育。上述调研也表明了,不同学历层次、不同生源地、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网络社交使用方面都有着很强的差异,这些差异正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其次,针对学生个体而言,要认识到我们要更加注重传统的学生工作,对学生思想动态投入更多的注意,线上工作、线下关怀并重。

3.注重高校学生网络素质教育

在这点,学校可以开设有关网络社交的课程或者讲座,发挥教学上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利用网络的技巧,可以使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日常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筛选辨别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网络各种信息的时候可以进行冷静沉着的判断,不会被他人左右。此外,还应注重对学生提出的网络热点问题解决研究,对学生隐私的保护也应考虑到。

四、总结与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作为大学生社交活动的新兴载体,社交网络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从高校学生使用网络社交的心理、行为出发,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是学生教育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