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高质量发展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高质量发展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高质量发展方案

篇1

急诊科作为医院重要的窗口科室,担负重要的职能,因急诊科患者病种复杂多变、病情急、病情重、不定因素较多,使其成为医患纠纷多发科室。本院急诊科近3年来实施持续服务质量改进方案(发现问题-分析总结问题-制定改进方案-评价实施效果-持续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急诊护理风险评估

1.1护理人员缺乏应具备的工作责任心及对患者的同情心医者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应本着“一切为了患者、为了一切患者、为了患者一切”的服务宗旨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解除患者病痛。急诊科为重要职能科室,患者病情急、病情重,急需快速、高质量的治疗护理,患者及家属心情急迫,这就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工作责任心及对患者的同情心,解除患者病痛,从疾病本身及患者心理、精神等方面给予足够的同情心及关怀。本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因工作环境、待遇、学历、工作年限、思想压力等因素影响,部分人员缺乏足够的工作责任心及对患者的同情心。

1.2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不熟悉各项规章流程急诊护理对专业技能及各种流程的知晓要求非常高,急诊科很多纠纷与护理工作有关,因此积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非常重要。本院部分急诊护理人员存在如下问题:专业技术水平低下,对抢救流程及各种规章制度不能熟练掌握,急诊急救药品、设备仪器使用欠熟练,经常能影响抢救工作的进程。

1.3护理文件记录欠妥当医疗文书是治疗护理所有过程的记录,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凭证,高质量的护理文书应明确详细地记录患者的治疗、护理操作,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本院部分急诊护理人员存在如下问题:对护理文书的书写认识不够,不能详细、准确、及时地书写护理文书,亦存在漏记、错记的情况。

1.4护理人员不能进行高质量的护患沟通急诊护理作为重要的护理单元,对护理工作要求非常高,积极有效的沟通可以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家属的配合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本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因学历、工作经验等导致部分人员沟通质量欠佳,部分沟通常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问题。

1.5护理人员自身多方面的压力护理人员多为女性,对突发事件及重要事件的处理及应变能力常较男性弱,急诊工作中不定因素及事件较多,这就增加了护理人员精神及身心的压力,部分患者的不理解情绪及所作所为常伤及到护理人员的自尊心,并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本院急诊护理人员存在以下问题:对工作的抵触心理,来自家庭及工作上的压力过大,对于心理压力大的人员无有效的沟通开导等。

2实施方案

2.1加强工作责任心及对患者同情心的培养培养护理人员健康良好的人格,使其具备工作责任心及对患者的同情心,根据持续服务质量改进方案逐步实施。对于评估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订改进方案,如护理人员对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不满意,给予调整工作休息环境;布置较温馨、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明确奖罚制度,给予积极的物质及精神奖励,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对工作的热爱度,形成把工作的好坏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意识;同时定期培养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同情心,体贴患者,理解患者的难处及病痛。通过以上方案的制订及实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再次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制订进一步整改方案,做到持续改进,逐渐积累,每天进步[1]。

2.2定期给予专业技术培训针对本院急诊科部分护理人员学历低、工作年限少,考虑其专业技术水平欠缺,组织本科室高年资护理人员和上级医院管理人员定期给予培训,包括各种专业技术,常见抢救技术、抢救流程、各种操作制度,急诊急救药品、设备仪器的使用技术,医护之间的配合,对于接受培训的护理人员,组织定期的考核,并对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成绩不理想者给予再次培训,不可让任何人蒙混过关,严格管理。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再次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制订进一步整改方案、实施,做到持续改进。

2.3注重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文书的书写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尚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方面。首先要让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文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并对正确书写护理文书进行正规的培训,使其能准确、详细、及时地书写护理文书,杜绝漏记、错记的情况发生,同时科室专门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定期检查护理文书的完成情况,总结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再次检查整改效果,再次提高书写护理文书的能力,做到持续改进[2]。

2.4加强护患沟通能力教育针对护理人员学历、工作经验等的不足,定期邀请上级医院资深护理专家进行护患沟通讲座培训,组织人员到外院或上级医院学习交流,实景模拟培训,设置特殊事件场景,组织护理人员模拟考核,从多方面提升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营造人性化的沟通环境,倾听患者的诉说,微笑服务,使患者得到温馨舒适的护理服务,提高急症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3]。

2.5多方面缓解心理压力急诊护理人员身兼多职,充当多种角色,对其要求特别复杂,导致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较大,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谈心,帮其解决工作、生活上的问题,缓解其压力,合理安排作息制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外出旅行,缓解压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对以上整改措施定期评估效果,进一步完善,再次发现新问题并再次改进,做到持续改进。

篇2

关键词:循证护理;呼吸内科;教学

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时,明确地、审慎地、明智地采用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并将其与临床知识、实践经验相结合,并做出符合患者要求的护理决策过程[1]。呼吸内科学是现代内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不但需要具备多学科综合的专业知识,而且更需要掌握更确切可信的临床科学证据来开展临床工作[2]。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同循证医学一样,其思想核心就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由于长期以来,经验和直觉式护理在护理人员头脑中根深蒂固,被护理人员运用自如,故循证护理的提出在护理领域引起了不小的振动,成为护理发展的新动向。

1循证护理教学法简介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可简单理解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即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运用现有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对患者实施护理。循证护理的真实含义可进一步理解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受循证医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循证护理悄然兴起并得以迅速发展。尤其是在英国、加拿大和美国,遵循证据的观念被不少护士所接受,循证护理研究得以相继开展,循证护理实践在不断地被尝试。循证护理这一概念20世纪90年代末传人我国后,引起了我国护理人员的关注,并成为近年来护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1999年首先开始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实践的相关培训,并将循证护理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于2004年11月成立国内第一个循证护理中心,致力于推广循证护理实践,进行证据转化、证据传播、证据应用,翻译并传播"最佳护理实践临床指南",以推动我国临床护理实践的发展。循证护理的概念探讨和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章数量在这2年迅速增加,这说明我国护理学术领域已经以较快的速度了解并接受了国外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

2循证护理引入呼吸内科护理教学的必要性

呼吸系统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国家基层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呼吸内科住院人数日趋上升,如何快速有效的给予患者合理的内科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循证护理引入呼吸内科护理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循证护理不但给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疾病的护理更准确、更有效、更安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循证护理教育能提高教学的效果,循证医学教育强调严格的科学研究,有着固定的证据分级标准与实践步骤,让教育者能尽量遵循当前最好的证据,进行着"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循证护理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其弊端是教师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以及学生的死记硬背,教学功能是实现学生成绩的正态分布。在循证护理教育中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评判性思维,教会他们如何学会学习。护士具备了良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才能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满足患者的需求。教学中引入并实施循证护理,实质可促使护理人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医学实践,激发内在兴趣,避免了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并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使旧的医学教育体系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它还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结合,如计算机、英语与医学结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循证护理有利于教育创新,有利于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医疗人才。研究发现[3],采取循证护理理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可以改变护理人员的传统思维模式,使其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能自觉运用评判性思维,对现有的实践模式自发的提出问题,从而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实习效果显著。可以说,循证护理是推动整体临床护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3 循证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的护理教学都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视护理知识的讲解以及护理技能的培训,而对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培养则较少[4]。作为优秀的临床教学老师,其职责不仅要给护理人员传授教学大纲要求的护理知识,更应重视实际的临床实践技能以及独具慧眼的评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尽管循证护理的教学在我国临床护理的带教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高质量的研究证据多来自国外,高质量的国内研究证据相对较少,难以满足临床和政府决策的需要;高质量研究的技术人才与手段缺乏;临床研究的资源匮乏等等,但是,但近年来随着我国护理教育规范化和互联网的优化普及,护理工作人员的辨析能力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届时,循证护理将在临床护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科的护理工作人员也会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质量更高的护理服务。

总之,循证护理实践在我国刚刚起步,在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是难免的,但只要认识到差距,澄清认识,不断探索和实践,必能对提高我国护理水平产生积极作用,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秋霞.循证护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09,7(5):1293-1295.

[2]王威,李其斌.循证医学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蛇志,2012,24(4):431-433.

篇3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人口特征图景,我们需要在处理老年人问题上进行范式转移。我将在稍后继续这一话题。在此之前,请允许我首先简要地介绍丹麦的社会系统,以及我们目前正在推出的社会改革。

丹麦是拥有全世界最全面、最昂贵的福利体系的国家之一。2010年,丹麦社会服务的开支占GDP比重的33.5%。社会福利几乎完全由税收来支持,因此丹麦的税收也很高。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丹麦的税收负担趋于稳定。总的来说,税收和关税约占GDP的48%。关于老年人口的支出是最大的社会项目,包括养老金、敬老院和住家扶助等开销。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开支的范围很广泛,也包含了医疗服务和劳动力市场计划开支。丹麦的社会福利制度基于一种人人平等的理念运行。福利通常可以提供给全体公民,而公共部门必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丹麦的经验表明,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系统在社会中创造了非常有价值的社会溢出效应。其中包括:促进稳定、促进增长以及促进社会流动性。此外,似乎有证据表明,一个设计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实际上可以充当经济的稳定器,尤其在危机时期—社会保障系统可以保障国内消费,并防止贫困和排外。但是,这存在一个临界点,过了这一点,像丹麦这样的社会就会面临危险,从而变得越来越缺乏社会竞争力、无力支付大量公民所依赖的庞大的福利服务系统。

欧洲金融危机和增长过缓确实对丹麦的福利状况造成了挑战,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当前的社会保障政策。但是,有种说法是,危机恰好是创造更新、更睿智、更加关注成效和效率的解决方案的起点。

与中国一样,丹麦政府已经开始推行一项宏伟的社会改革计划,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确保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我们通常把我们的福利制度和社会服务描述为密而不漏的安全网。但实际上,福利社会应该担当“蹦床”的角色,它不仅要接住掉下的人,还要将这些边缘人“弹”回到我们社区的中心。有鉴于此,我们针对社会保障系统进行了革新:在福利技术和良好的商业案例的支持下,向更具投资导向的思维转变。

采用睿智的福利技术方案对未来的丹麦福利工作愿景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丹麦的福利远景基于以下三个主要因素:一是福利工作必须能见效,能给公民带来积极的影响,并能以最有效的方式组织开展;二是社会福利的政策措施必须是高效的。当前亟待开发出新的解决方案并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将来能为我们的公民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三是要切实应用那些能促进公民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积极参与和自尊自爱的各种新技术。

此外,要掌握我们如何最有效地创造出公民所需要的效果,为此,创立衡量福利的绩效机制至关重要。我们通过两种方式来努力考察各种工作效果,系统地积累相关知识,从而识别出最佳做法。我们既要运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也要通过创建有说服力的商业案例,来落实政治决策和社会实践中的最佳做法。

商业案例是一种很重要的工具。我们98个市级行政区负责融资并提供公民的社会服务。每个城市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来决定如何对公民提供社会服务。因此,我们需要从质量更好、成本更低等方面清楚地展示出来变革的潜在好处。有鉴于此,了解社会领域中哪些见成效,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在社会事务和改革部里,我们有很多机构从事研究并推出国家性指标。例如:丹麦国家社会研究中心将效率分析作为一个极重要的研究领域来开展;SFI坎贝尔综合一些较小研究的成果,并发表研究述评;全国社会服务委员会已经建立了一个知识门户,向市政府和供应商提供信息,方便他们了解扶助弱势儿童和年轻人的最佳做法。

此外,我们非常重视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社会领域方面的知识,并创造创新和协同效应。中国和丹麦之间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有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我们可以在如何改进各自体制问题上汇聚灵感。我们为市政府所提供、搜集和的知识,对他们实施有效而又高效的社会服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在此背景下,让我回到我的起点,即:在如何处理社会的老年人问题上,我们需要一种范式转移。

回顾历史,80年前的丹麦社会政策的特点是提供最基本的贫民救济,以有限的现金支付为主要内容。对老年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常常会被边缘化。今天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们社会福利系统的价值之所在,不再停留在仅仅提供现金补贴上,而是在于激活对他们的各种支持。老龄化尽管是一个普遍性的生物性过程,但这种过程却千差万别。许多老人直到去世一直身体健康,另一些人则可能长期遭受疾病困扰。总的来说,年纪大的人,特别是很老的人,会使用更多的健康护理、支出长期性的医疗费用。对此,一个重要的政策性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才能)在人生命的晚年,推迟(和限制)那些功能受限或机体残疾的情况。

篇4

根据多数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教学进程的安排,护理专业临床护理课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内外科护理学、皮肤科护理学、妇科以及儿科的护理学、眼耳鼻喉、传染病护理学、危险病症及康复护理学等都是护理专业的临床护理范畴。目标有效的高质量课堂教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保证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同时也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学生在日后进行护理工作中实习和参考的重要信息资料。所以,当前教师所面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有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及体现师生互动作用的前提,不断的结合护理专业临床护理课程的特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现教育理念,才能使得护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使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得有效的运用手段。笔者在这里就护理专业临床护理课的教学方法及实施过程做几点探讨。

二、护理专业教学要点分析

(一)以探究护理诊断为目的

护理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并在研究分析的过程中及时的做出正确的诊断,对需要护理的人员做出正确的护理措施。毕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适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多与患者交流,在交流中根据病人临床得到的信息提出更多的问题,以便做出最为适合的正确的护理诊断方案。

(二)以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为核心

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的护理步伐,已经由以往单纯的遵守医生嘱咐和技术方面的操作,改为运用科学的护理手段和方法对服务的对象按照严格的护理程序进行操作。在实际的操作运用过程中由于病人健康问题复杂多变,必须不断的满足服务对象的健康需要,合理处理各种复杂的健康问题并给予解决,已经成为了当前护理要注意的主要问题。这就需要护理者在运用护理程序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护理质量,给受护理者提供的不仅仅是专业,更具备人性化的护理操作,为护理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护理。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和护理技巧不断的提升自我素质。由此可见,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任何教学方法的基础和重点,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护理程序思维的活跃发展。

(三)以角色扮演为形式

通常学生的实训课都是让学生在人体模型上进行病理的反复试验和练习,将所学知识迁移到临床场景中去,通过亲身模拟实践与所学的知识进行融合,因为往往很多学生空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在真正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这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演练。而角色扮演正是符合这种现状,学生之间甚至师生之间进行患者与医生的互相模拟实习,是获得实战经验的最直接的办法。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对生命和人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感悟,懂得珍惜,学会理解和尊重,可以在今后的具体护理工作中做的尽善尽美。

三、新时期护理专业教学方法分析

(一)案例式立体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具体的案例为学生展现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真实病例,让学生从实际病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处理问题的能力。立体教学法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交叉打破学科界限是以系统为中心,将教材中有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内容进行加工,形成一个多元立体的有机结合的综合式知识并通过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法。

(二)实习教学法

众多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应用要求,所谓实习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从事一定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有关实际知识和技能,巩固已学知识,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完成规定工作的能力。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篇5

2014年我国卫生系统提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启动的活动,目的为夯实护理质量,提升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1]。儿科病房哮喘患儿病情变化快,病种复杂,加上家长期望值高,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优质护理目的是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让患儿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本研究探讨了健康教育及优质服务对哮喘患儿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儿科的患儿,疾病类型为发热、呼吸道感染、肠胃炎等。随机分为:100例研究组(接受健康教育及优质服务护理)和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平均年龄(5.3±1.4)岁,男性55例,女性4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7±1.3)岁,男性60例,女性40例;两组人员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无差异。

1.2方法 患儿入院后,护士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将病情和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告诉患儿,说明糖皮质激素对控制哮喘的重要性以及在服用吸入性激素期间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如声嘶、发音困难、咽部刺激等。叮嘱患儿必须足量、定时规律用药,一旦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及时告诉医生,进行调整药物,不应自己随意减量或停药。①耐心细致教会患儿吸入方法,具体为"开盖摇匀、尽量吸气、将喷嘴放入口内、用力按下并深吸气、屏气10s、缓慢呼气"。以保证药物充分吸入气道深部,部分患儿年龄大,记性差,可以采取图片的形式让患儿加强记忆。②尊重患儿的使用意见,及时向医生反馈患儿在治疗中的体验,告知患儿哮喘需要长期治疗,要树立正确用药观念,保持平和心态,以增强患儿信心,积极配合治疗。③加强与患儿家属的联系,让家属每日督促患儿用药,培养良好的用药习惯,发挥家庭的支持系统。

1.3优质护理 ①护送患儿到指定床位休息;②向患者介绍主管医师、护士,介绍病区环境及相关制度;③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患儿每日护理记录;④患儿家属入院后,对陌生病房环境不熟悉,护士可以帮助患儿家属者办理入、出院手续,接听患儿家属出院后的电话询问;⑤责任护士每天两次查房,护士要有“急患儿所急”的服务态度,病房呼叫铃响后,护士礼貌应答,第一时间赶到病房查看患儿情况,询问患儿的要求。了解患儿作息习惯,如患儿需要在第2d晚起时,护士要避免在睡梦中叫醒患儿。患儿需要离开病房接受B超、X线等检查时,要有护士陪送,陪送途中护士耐心向患儿解释检查项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⑥护士巡视病房就象亲友探视一样,礼貌地用尊称,保持微笑服务,体现对患儿的尊重。给予生活照顾,拉近护患关系。⑦在患儿的床头卡片上,主要写患儿的名字,不写疾病种类、家族史、年龄等,尊重患儿的隐私。护理操作时,用窗帘遮挡,让患儿有被尊重感。

1.4输液护理 ①输液前核对患儿身份,对于信息有出入的地方,护士亲自到相关科室与医生弄清楚,不让患儿家属来回跑,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操作,以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②输液前与患儿打招呼,主动介绍自己,拉近护患之间关系,取得患儿配合。③小儿多惧怕打针,护士在为患儿穿刺时,充分与家属及患儿进行沟通,穿刺时应根据患儿不同年龄,选择不同部位穿刺。穿刺成功后给予患儿物质奖励。④输液过程中护士要加强巡视,观察患儿穿刺部位有无异常,输液过程中有无出现皮痒、肤红、输液速度过快、气色差、颤抖、输液瓶空瓶等情况。

1.5观察指标 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②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1.6护理满意度 在患儿出院时,有一名护士向患儿发放护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住院期间生理、心理舒适感、护患沟通程度、环境舒适度,满分100分。

1.7统计学研究 数据录入SPSS18.0分析系统,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使用Student's t检验,当P

2 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结果比较有差异(P

2.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有差异(P

3 讨论

篇6

【关键词】 系统性心理护理;献血服务质量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systematic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raising the quality of blood donor service.MethodsThe mental state of blood donors was investigated in September 2008. The systematic psychological nursing was formulated. The blood donors in October 2008 were p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systematic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gener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were conducted in two groups respectively.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sychological consult, staff technical level, satisfaction rate of service attitude, response rate of blood donors and aspiration rate of giving blood again were compared.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atisfaction rate of psychological consult, staff technical level, satisfaction rate of service attitude, response rate of blood donors and aspiration rate of giving blood again between two groups (χ2=80,P<0.005; χ2=68.7,P

[Key words]systematic psychological nursing; service quality of giving blood

心理护理在临床上早已被广泛运用。它使无数患者得到身心康复,其治疗效果有时胜过药物。今天,心理护理的理念和模式已经延伸到许多领域,比如无偿献血领域。该领域的心理护理是指在献血前、献血中、献血后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护理手段控制一切消极因素的影响,帮助献血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1]。面对这一不同于病人的特殊人群,我们必须关注他们特殊的心理需要,包括被尊重、被关心以及实现自我爱心价值的需要。目前国内对献血者心理护理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存在浅显、散乱、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的问题,影响着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为了提高无偿献血工作质量,根据对无偿献血者心理状况调查本站建立、实施了一套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心理护理方案,较好地改善了献血者心理状况,献血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逐渐壮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8年9月、10月在我站参加无偿献血的经体检符合卫生部颁布的《献血健康检查标准》且经适宜性评估适宜献血的3214名无偿献血者,其中9月1565名,10月1649名。男1600名,女1614名,每人献血量200~400ml。

1.2一般资料《献血者献血前心理状况调查表》、《献血者献血后满意度调查表》。

1.3方法

1.3.1调查表填写2008年9月对所有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按《献血者献血前心理状况调查表》征询并填写,献血后按《献血者献血后满意度调查表》征询并填写。

1.3.2对收集的《献血者献血前心理状况调查表》、《献血者献血后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系统性心理护理方案系统性心理护理方案为:(1)培训心理咨询人员,建立首问负责制。对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心理学、行为学、沟通技巧以及血站业务工作流程、献血生理知识、无偿献血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2)介绍整个献血过程和献血知识。通过宣传资料、现场观看等形式,耐心、细致地介绍献血环境、献血流程、献血注意事项;(3)互动交流。针对《献血者献血前心理状况调查表》就①紧张与不安;②焦虑;③恐惧;④身体有轻微不适感及献血者其他疑虑进行交流。

1.3.3将公民献血科工作人员分为两组,按照常规、随机的采血计划进行采血A组为试验组,配备心理咨询人员专门从事献血者的心理咨询服务,即系统性心理护理, 献血前按《献血者献血前心理状况调查表》征询并填写,然后实施系统性心理护理方案,献血后按《献血者献血后满意度调查表》征询并填写。B组为对照组,不配备心理咨询人员,由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参与咨询服务,献血者的心理疑虑在什么地方提出就由什么岗位的工作人员解答即一般性的心理护理,献血后按《献血者献血后满意度调查表》征询并填写。

1.3.4统计学分析收集对照组、试验组《献血者献血后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χ2检验。

2结果

2.12008年9月献血者献血前心理状况调查情况见表1。献血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轻微身体不适的心理状况。表12008年9月献血者献血前心理状况调查

2.22008年9月献血者献血后满意度调查情况见表2。表22008年9月献血者献血后满意度调查情况

2.32008年10月两组献血者献血后满意度调查情况见表3。表32008年10月两组献血者献血后满意度调查情况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需求日益的改善,对安全、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更加重视,无偿献血事业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对献血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献血者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我站加强了献血环境的改善、采血设施设备的更新、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树立了服务意识,献血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改善献血服务质量,为献血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献血环境和愉悦的献血过程,我站制定实施了系统性心理护理方案,以献血者献血前心理状况调查和献血者献血后满意度调查为手段的实施计划。从表1可以看出有50%左右的献血者献血前有紧张与不安、焦虑、恐惧、身体有轻微不适感,主要是由于对献血知识、献血流程的不了解以及血站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不高造成,主要表现在第一次参加献血未体验过献血感受,担心献血无安全性保障、体检后自身有某些疾病不能做到保密、采血针头太粗穿刺引起疼痛,献血者精神不佳、感觉疲劳、有饥饿感,工作人员热情不高、操作不熟练,导致献血者产生恐惧和疑虑等消极心态,并由此产生焦虑和无奈心理,使机体的正常功能发挥受到抑制,以至于某些献血者产生了机体应激反应,躯体暂时处于功能异常状态,发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2],出现程度不同的献血反应,有时不得不终止献血。系统化、专业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献血者的思想顾虑,达到一般性心理护理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一般性心理护理存在因咨询人员不确定、专业解释不到位、献血者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彻底疏通和解决,以及存在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参与咨询解答增加工作量、影响体检、化验、采血工作的完成等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制定了培训心理咨询人员,介绍整个献血过程和献血知识、互动交流的系统性心理护理方案。从表3可以看出献血者心理咨询满意率提高了10.2%,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态度满意率提高了9.5%,献血反应发生率降低了6.1%,差异有显著性,再次献血的意愿率提高了10.1%。系统性心理护理得到了献血者的认可,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献血者的献血热情明显高涨,献血心理明显改善,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逐渐壮大,献血服务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进一步细化、完善《献血者献血前心理状况调查表》、《献血者献血后满意度调查表》,更多的了解献血者心理 ,加大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细化评价指标,不断完善系统性心理护理方案,提高献血服务质量,推动输血事业的发展。总之,系统性心理护理是血站提高献血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我们将不懈努力提高心理护理水平,为献血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我们无偿献血工作者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中医护理 教学 辩证施护

近代中医护理仍坚持辨证施护的原则,根据疾病的病因给予不同的护理,加速疾病的痊愈。如清・郑树圭在《七松岩集・淋浊》中,对“气淋”的护理强调“只宜静养”,这是根据气淋的病因而制定的,而“砂石淋”的成因“属郁怒伤肝者多”,所以在护理方面应“戒气省劳,绝欲为第一”。《万应经验良方》对伤寒的护理,根据感受寒邪之因,在护理上提出“惟宜密室避风,勿食粥饭米粒,静谨自守,只以姜汁热酒,或姜茶等类与饮,待七日传遍经络,虽不服药,亦自然痊愈。”又如,泄泻病因属脾胃虚弱,或外邪困脾而致,因此《王氏医存》对泄泻病人特别注意食物的消化,提出“凡饵汤药,萁粥食、肉菜,皆须大热。熟即易消,与药相宜,若生则难消,复损药力”。在施护方面坚持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如《万应经验方》对阴症腹痛采用“食盐二碗炒热,布包熨脐腹,老幼皆治。”此外对阴症腹痛寒甚的,症见肢冷昏厥,或面唇青手足紫黑,用葱白二斤炒热,以不烫手为度,用单布包葱安肚上慢慢蒸熨,葱冷再换热之,俟热气透人腹内自愈,内以连根葱白七大根捣烂,酒煎去渣,热灌之,阳气即回。由此可见,辨证施护一直贯穿在每一病的护理之中。

目前在各类医院病房中的护士几乎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或中医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寥寥无几。由于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严重缺乏,中西医护理未能系统、有效地结合。使得临床上中西医两套护理理论与技术并行,并且普遍存在着重西医轻中医的现象,由此导致在临床上很少有辨证施护,更没有辨证施护教学的开展。

1 加强高质量的临床中西医结合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

①加强对临床教师思想与观念的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培养什么样护理人才的关键问题。”因此,作为临床护理教育者,首先应该转变思想和观念,确立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观念,正确认识中西医护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认清各自的优势及护理内涵的共同之处,肯定中医护理理论对医学事业的贡献。②加强临床教师中医理论与技能的培训,教师首先要参加中医护理知识培训,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充分认识和肯定将中医护理融人西医护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并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临床实践。③医院应与医学院多方联手,多手段多渠道地为带教老师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环境。

教师可与学院中医系或中药系教师共同探讨中医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也可到中医医院参观学习,从而学习不同教师传授中医护理知识的技巧。

2 探索有效的临床带教方案、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①建立合理的临床教学组织管理体系。设立教学总带教负责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使各项教学工作管理到位,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②运用多媒体设备讲授理论小课,使中医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易懂。初步使护生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形成联系。③带教教师运用PBL教学方法,结合实例,到病人床前,实地讲解,引导护生参与讨论,学会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④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病例讨论,进行教学查房。鼓励护生书写中西医结合护理诊断与护理计划,学会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进行最基本的辨证分析,在确立其病因、病性、病位的前提下,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⑤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反馈机制,重视护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同时,也要尊重、理解、关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提高带教水平。

3 加强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速中西医护理技术的融汇和贯通,积极探索辨证施护科学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及时了解国际护理学科的发展,把握护理理念的发展动向。吸取国际护理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充分利用医院与医学院已有的中西医资源进行学习与研究,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积累新经验,总结新理论。运用新理论新经验指导临床护理教学,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使临床护理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向社会输送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新一代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涛.传统中医护理在现代的优势特色及发展[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2):1067―1068.

篇8

关键词:护理;素质;护士长;管理经验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30-01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为了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护士长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崇高的道德水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要思想敏捷,具有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际关系的交往能力。

护理管理学既属于护理学,又属于管理学的分支学科范围。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护理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管理者、被管理者和作用对象构成管理活动的三要素,其中管理者是活动的主体,护士长即为科室和病房护理管理的主体,如何提高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改善护理质量是摆在当前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作者参考有关文献结合多年担任护士长的工作经验就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提高护士长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护理管理中应注意的技巧探讨如下。

1 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

1.1 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心群众疾苦,把“解除病人的痛苦”作为自己最大的愿望,一切要忠实于病人的利益,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敬业奉献精神,对待病人一视同仁,杜绝贪欲厌恶之心,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重。

1.2 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技术操作:作为护士长应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并精通本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成为学科带头人,练就精湛的技术,做执行各种操作规程的模范,取得护士在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方面对护士长的佩服,要善于学习和掌握应用于临床的一系列新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新的医疗护理技术的应用。并带领全科加强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

1.3 当好护患代言人:护士长首先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对自己的下属要以诚相待,做护士的知心人,尽量满足下属护理人员的群体利益,代表护理人员与行政后勤部门协商为护理人员争取权益。其次护士长要代表患者的利益,反映患者的要求,与有关人员联系和沟通,为患者解决困难,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1.4 要有公关意识,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护士长既是护理指挥系统的中层骨干力量,又是沟通上下的桥梁,医院护理指挥系统的计划决策均要通过护士长带领护士去贯彻实施,所以护士长要团结在护理部周围,主动争取得到护理部的支持,对护理部下达的各项任务,应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落实,并及时反馈科室信息及病人的要求,参与修订护理计划。

2 提高护士长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2.1 强化培训,增强管理能力:护理管理具有独立性、综合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可分为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业务管理、护理教育管理三部分。实践证明,单凭经验管理是不能适应护理管理发展的,学习是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护士长应以学习护理管理知识及护理专业知识为重点。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即邀请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护理专家、护士长讲学,进行现身说法,解决护士长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派出去参观学习、参加学术会议、进修等。

2.2 实行护士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护士长在任职期间要根据医院、护理部的工作总目标,结合科室工作、护理人员结构、素质等方面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对护土长的任职进行考核,了解护士长履行职责、工作质量及管理水平情况,充分发挥护士长的职能作用。采取年度护士长述职,综合科室工作质量达标等管理项目和个人德、能、勤、绩的实际考核,进行本科及全院范围内民主测评,医院考核组进行综合分析,对照考核标准逐个做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结论,提交院领导审议,从而促使护士长在竞争中思考变革,提高自我,增强护士长队伍的活力。

3 护理管理技巧

3.1 作风民主,宽宏待人:护士长要广泛听取医护人员的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让护士参与病房管理,以增强她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宽宏是在一定质、量、度范围内,不怕她们工作和生活中有缺点和错误,而是捕捉有利时机进行启示、诱导、教育。护士长的作风民主、宽宏待人,能使下属护士产生安全感,大家不必担心“穿小鞋”、“抓辫子”,心情舒畅,有利团结,增加凝聚力。

3.2 公正和公开:作为护士长一定要公正,切不可戴有色眼镜,厚此薄彼,这样最容易引起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护士长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越大,其离心力越大,护理工作质量势必受到影响。在护士长有限的权力范围内,可利用的激励资源有工资、奖金、推荐晋升、派出进修(学习)、评选先进等,充分利用这些激励资源,鼓励每位护士实现自己的理想,提高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要善于发现先进思想和事迹,进行宣传和表彰,以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

3.3 注重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要经常组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以拓宽知识面。采取考试、考核、以老带新的方法。对不同年资护士,进行不同的培训。毕业1-3年的护士,主要是学好三基训练要求的基本功,巩固在校所学知识,以融会贯通。毕业4-5年的,缺什么,补什么,以自学为主,组织讲座、参加学术活动等。毕业5年以上的,除自学为主外,还应压重担,选送深造等。

3.4 重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护理管理应以严格的质量控制为根本。要着眼于各要素质量,以统筹全局;具体抓环节质量,重视终末质量,进行质量的反馈控制。反馈内容包括工作的态度、效率和质量,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反馈给护士,肯定成绩,表扬优秀,对差的提出纠正方案,达到改进护理工作,提高质量之目的。

总之在临床工作中,通过护士长加强管理,采取预防措施,反复强化,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会让业务水平及护理质量均有明显提高,同时也密切了护患关系。因此护士长在减少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工作安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护士长应树立良好的形象去影响和带动护士努力进入角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职高专;社区护理;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1-0034-02

医学模式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纯的疾病治疗与护理扩展到了疾病预防及如何增进健康,“家庭护理”、“社区保健”、“社区康复”、“健康管理”等健康需求方面的干预也成为人们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现有的医疗服务现状与这些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迫切需要医疗服务领域逐步向家庭、社区延伸,在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健康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以“促进健康、保护健康、预防疾病”为主要任务的社区护理在现代医疗服务中显得十分重要,而专门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就成为社区护理事业长足发展的保证。

1形势分析

1.1社会发展推动着社区护理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多数已具有专门的社区护理机构和比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网络,约有一半的护士在社区,从事面向社区的个体、家庭、整体人群的护理工作,尤其在对社区的老年人、儿童、慢性病人、残障人等特殊人群的护理中,在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的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随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人民群众对生命质量、健康水平和医疗保健的关注不断增加,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加上人口老龄化,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护理服务需求的范围逐渐扩大,发展以促进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为目的的社区护理,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1.2新形势下护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即社区护理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卫生部颁发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探索建立针对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模式,扩大护理服务领域,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整体性,面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力量,到2015年,要使在基层从事工作的护士达到30万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比达到1:1~1:1.5;增强医疗机构长期护理服务能力,将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和社区。

1.3高职高专层次职业教育的优势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的,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体系,《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完善护理教育方式,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强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加快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贴近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的专业护士,是我国护理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社区护理教育的问题和现状

2.1

缺乏专业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区护理人员培养体系尚不够完善。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以高等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社区护士的学历已经达到本科甚至硕士水平。而我国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仍然以岗位培训和社区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为主,虽然一些院校开展了社区护理课程或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方向),但本质上缺乏系统的社区护理教育体系。

2.2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学校学习阶段授课教师缺乏社区实践的工作经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不能将社区护理的理念、实质传授给学生。社区实践阶段由于部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太健全,从而影响了护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准确理解,很难达到在社区实习的预期目的。

2.3缺乏符合我国社区卫生工作特点的社区护理教材

由于我国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的严重缺乏,目前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其社区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积累均不够丰富,社区护理教材的编写主要借鉴国外、预防医学的教材,所学内容有许多与原有的其他护理教材重复,难以突出“社区”、“护理”的特点,以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内容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高职高专社区护理教育教学的思考

3.1加强师资培训

目前在一个以临床护理教学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下,临床带教老师自身观念的转变和社区护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我国现阶段社区护理教学的发展尤为重要。带教老师应充分认识到社区护理工作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与社区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中涉及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社区保健内容及保健制度、社区健康与健康促进以及社区重点人群如老人、儿童、妇女、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的保健及护理知识等。

3.2利用多种途径开展社区实践教学

以整合优化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为指导,着眼于护理岗位需求,从一年级开始到三年级,利用暑期个人实践、社团活动、家庭访视、社区见习、社区实习等,深入社区,早期接触社区护理工作,开展具体的社区护理实践活动,并要求在活动结束后要写出详细的体会,然后进行交流,共同讨论,不断升华,有效地提高了人际交流的能力,并且在实践中能够认真理解社区护理的真实含义,以利于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她们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兴趣。

篇10

护理学专业是医学领域中注重临床实践操作、护士技能水平的重要学科,其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临床教学,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延续、深化与应用,更能体现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以及自身业务能力、素质[1]。

然而目前国内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质量、核心能力的评价研究较多,但是忽视了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资格认定、综合考评,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2]。为进一步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队伍,构建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考评体系,本课题组开展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综合考评体系活动,旨在构建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考评体系,以及明确该体系在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选取10名咨询专家,以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专家为咨询对象,通过电子邮件或信件邮寄的方式发放评价指标专家调查表,对评价指标进行3轮意见、建议的征求和修改。专家纳入标准:研究方向为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的专家以及工作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专家,相关领域工作10年以上且有一定的权威性;熟悉所在领域的发展动态,有副高以上职称。排除标准:拒绝参与咨询的专家和非相关领域的专家。

2.方法

在充分查阅国内外文献,综合国内外文献关于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临床护士核心能力及带教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结构等资料,以及咨询专家、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目标要素,结合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发展现状,拟定遴选标准及考评体系的基本框架,并运用Delphi法调查结果,对各条目进行排序,淘汰靠后排列的条目,修改条目的措辞,并确定各条目的权重。并将上述量表分别经3名以上湘南学院及行业护理专家教授进行内容效度检测,其中内容效度指数为0.80,整体α系数为0.79,因此该表的使用具有可行性。

3.指标评价筛选标准

根据Likert 5级评分法对考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赋值,具体为:最重要(5分)、很重要(4分)、中等重要(3分)、不重要(2分)、最不重要(1分)。考虑不同专家对不同问题的权威程度不同,为了解专家对每个指标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因此在熟悉程度上按照递增程度分为5个等级:不熟悉、不太熟悉、一般、较熟悉、很熟悉,每个不同的程度系数依次为0.2、0.4、0.6、0.8和1.0。其中判断依据按常规分为理论分析、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资料、直觉选择4类,影响程度分别为大、中、小,分别赋予不同量化值。

二、结果

1.专家的参与程度以及权威性

3?专家函询均发出问卷10份,每轮回收有效问卷10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程度是通过专家对指标做出的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两方而来反映,某指标权威程度(Cr)等于该指标判断系数(Ca)和其熟悉程度系数(Cs)的算术平均值,即Cr=(Ca+Cs)/2。本研究中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 925,说明本研究所选择的专家具有可信度较高的预测能力。

2.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综合考评体系结果

经过3轮专家咨询,共筛选出60项指标,初步确立了护理本科临床带教老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大部分专家都认同护士职业资格证书是必备条件,并基本形成了总体框架和指标内涵,但目前对何时、论文的影响因子、资格认证的机构性质以及护理科研能力几个指标仍在商榷中。本研究也希望借此与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此方面的研究与讨论。具体见下表。

三、讨论

本课题针对目前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针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资格认定、聘任制度,缺乏对临床带教教学效果的综合考核评价,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激励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带教老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等现状,重点研究构建适合湖南省临床护理教育工作的带教教师资格认定及综合考评体系,使带教老师的选择、受聘、培训、使用规范化、合理化,加强临床带教队伍的建设,提高整体水平,形成合理的层次结构,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从而为培养适合临床需要、具有较强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高层次的护埋专业人才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在综合考评体系中,制定教师激励机制,将教学成绩与个人利益如职称、奖金等直接挂钩,提高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制定临床带教老师聘任制度,打破了临床教师终身制传统;通过制定带教老师的选取、培训、考核、受聘、任用、评价、再培养等一体化的方案,健全临床护理教师规范化管理模式,加强临床带教队伍的建设,提高整体水平,形成合理的层次结构,增强老师的责任感。这在曹婷等的研究结果中得到了一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