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的教案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主学习的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主学习的教案

篇1

一、设计和编写生物学案的原则

学案是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课堂效率,根据课题内容,设计一系列的探究问题、要点强化、解题技巧及方法等形成纲要式的学习方案,并由学生在课前完成的一种主动求知的新型案例。“学案教学”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智能的开发,人格的健全熔为一炉。

因此,在设计和编写学案时,要遵循以下原则:运用学案要坚持“先学后教再练”的原则,学案体现思维训练为主的原则,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减轻生物课课业负担的原则。

二、学案的设计和编写

教师在编写学案时,不仅要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就是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解题能力,新知识的可能接受程度。了解学生的强项是什么,弱点在哪里。明确要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解决什么。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教法和学法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把复习和新知结合起来,把学案和笔记结合起来,把预习、听课和复习结合起来,通过认真研究和设计改变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生物学案,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原则,以课时为单位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学生学习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探究,促进学生生物课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学生角色地位的转换。“学案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两个突出”,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达到提高生物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益的目标。

三、学案的使用方法

使用学案教学的一般过程是:学案在上课前1~2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自学学案,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师精讲,学生通过学案练习巩固知识。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案的使用,使学生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主体,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后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案复习进行巩固和练习检测,以检查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效果。

四、使用学案的作用

(一)突出环节,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

在编写学案时,通过设计学习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列出,使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知道了学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重点,使学生知道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难点,使学生知道上课重点听什么,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提示;通过设计知识复习,使学生知道本节内容与哪些生物学知识密切联系,使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网络和联系,以便用旧知来学习和理解新知;通过设计教法选择,根据各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设计选择适宜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理解相关知识点;通过设计学法指导,参照历年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预习时反映出的问题,建议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新知;通过设计课堂小结,使学生知道课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使学生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二)指导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通过教法选择,使学生知道如何对知识进行理解,利用讲述法、比较法、归纳法、比喻法等教学方法加以理解;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指导类比法、谐音法、歌诀法等加以记忆和掌握;通过知识复习,使学生知道如何进行知识联系,指导学生把新知和旧知联系起来,把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通过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使学生知道如何进行知识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生物学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通过设计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使学生知道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学习掌握,通过知识复习、课堂小结、问题讨论、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的设计,使学生能够把书本中的相关生物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和结构,把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能够更好地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减轻负担,使学生轻松学习

篇2

关键词: 教学学案 高中化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所谓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它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也是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高中生上了那么多年的学,竟然不会学习,特别是处理完手头的作业后大都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无论是预习新知识还是复习旧内容,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1.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过去的应试教育过于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在要改变这唯一的方式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探究、动手操作,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实践,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其主要方式为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满足中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需要。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已由形象思维逐步发展到抽象思维,已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较强的独立思维意识,其抽象思维、分析、综合能力已有较大的提高。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历,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自控能力、认知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自学能力也有一定的发展。因此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最佳时期。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近年来的调查数据表明,学习自主性强的学生由于能系统地运用一系列学习策略,其学习成绩一般要好于学习自主性差的学生,那些智力、社会环境等方面明显占优势的学生,学习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自主性。

指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习惯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这些方法总括起来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全程渗透式策略,即将以学生为主体学法指导渗透于教学全过程、渗透于教学内容、渗透于学习各环节。而运用学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一种教学实践。[1]

二、利用教学学案培养学生化学自主学习的策略

“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学案教学就是要突出学生的自学,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对学生自学后能懂的问题,教师不讲。只有学生通过自学碰到疑难问题,急于渴求教师给以指点时,才作精讲点拨。正如《学记》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在尝试中获得成功。它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1.教学学案的设计应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思想。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只有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自觉、主动、深层次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知识,并获得相应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学案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思想。在编写时既要依赖于教材,又要高于或走出教材;既要以教材和大纲为蓝本,又要展现知识产生的过程,渗透化学思想方法,创造和强化主体参与所需要的教学活动情景。设计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保证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2.利用教学案,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学案编写要从学生的学出发,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特别是在知识的重难点等关键环节上更要注重问题的设置。学案中设置问题要有梯度与层次性,从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巧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进发,使对学生提出的新的学习要求、任务与现有的知识水平之间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发、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丰富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如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学案的编写,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盐类水解的原理、实质和规律。那么如何由盐类水解的表象(不同的盐溶液表现出不同的酸碱性)发现盐类水解的本质(盐中的弱离子和水中的H+或OH-结合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这是我们在编写本节学案时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有梯度的问题来完成。

问题引入新课:

(1)酸呈酸性、碱呈碱性、盐溶液是否一定呈中性呢?

(2)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用问题引出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为学习新知识做知识、方法、心理好准备。

讨论:盐溶液的水解规律(表象)

(1)思考氯化钠、氯化铵、醋酸钠这三种盐溶液的酸碱性,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2)从生成盐的酸与碱的强弱角度,可将盐分成哪些类型?

(3)针对实验结果与盐的组成类型上分析,可得出什么结论?

(4)应用结论推测:硝酸钾、氯化铝、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并用实验验证结论是合理的?

以上四个问题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问题1选取三种具体的盐溶液让学生直观思考其酸碱性不同的原因,问题2在问题1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盐的类型,结合问题1、2学生可以归纳总结出盐类水解的结论即问题3,问题4是对结论的运用。

讨论: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本质)

(1)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是什么?

(2)盐溶液中为什么含有H+、OH-?

(3)为什么不同盐的水溶液中c(H+)与c(OH-)大小可以不同?

(4)是否任意一种类型的盐都可以发生水解?

(5)哪种类型的盐才能发生水解反应?

(6)常见的弱酸根离子、弱碱阳离子有哪些?

问题1、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问题3做准备,分析和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是盐电离出的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使c(H+)与c(OH-)不再相等从而表现出酸碱性,问题3又为下面三个问题做好了铺垫,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总结归纳水解规律,探讨盐类水解反应的表示方法。

阅读课本P80“信息提示”,同时思考:

(1)水解方程式是用“=”还是“?葑”?

(2)多元弱酸根水解方程式需分步来写吗?多元弱碱阳离子呢?

(3)气体用“”,沉淀用“”吗?

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参与进来,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效率,还发挥了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教学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知识源于生活,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并在活动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化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化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学案,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能起到积极地作用。我们可利用高中化学选修内容《化学与生活》来完成,如:

①钢铁放在潮湿的环境中会生锈,你知道铁锈的成分吗?金属为什么会被腐蚀?如何防止金属的腐蚀?

②棉织物和丝织品如何区别?

③某些食品包装袋中有一小袋,袋中装有铁粉,你知道其作用吗?

④家中蒸馒头时往往要加些面碱,你知道其成分和作用吗?

⑤什么叫酸雨?怎样形成的?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止?

⑥草木灰和铵态化肥为何不能混用?

⑦为何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高温和紫外线可以杀毒?

⑧举出常用的净水剂并解释其净水原理。

⑨为何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能力较强?

⑩解释盐类水解与泡沫灭火器的关系。

置身于生活情境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解决问题的热情与责任感,这些学习的动力资源能促使学生自主地去寻找、验证、评价,甚至自主构建认知途径。

运用教学学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以教学实践为源泉,利用教学案进行自学、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热情和动机。但课堂教学永远是动态的,教学的研究也是永无止境的。我通过“教学案对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实践,以及对教育现状和教育发展情况的学习和思考,深刻体会到了学校内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对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新课改的精神下,逐步实践、摸索,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目标并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三维教学目标一同实现。

参考文献:

[1]付文临.运用学案导学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4-25.

[2]詹明静.导学学案教学模式的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教学管理,2007.8.20:119-120.

[3]付文临.创新教育下高中化学学案教学模式初探.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4-25.

篇3

一、通用技术自主学习教学案例体系构建原则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案例构建要和课标统一,需符合通用技术的特点,在通用技术课标的指导下开发教学案例,选用时要注意以下原则:一要具有启发性原则,预留出学生想象的空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二要具有趣味性原则,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三要坚持贴近生活的原则,拉近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贴近学生的生活,考虑学校地域、城乡特点。四要具有可操作性。

二、通用技术自主学习教学案例体系构建方法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实践教学在整个通用技术教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学生主动参加实践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它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有利于学生技术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教师就需要思考,应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选择,精选好案例,以案例为线索,创设情境,提问激趣,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完成作品的开发与设计。

(1)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创设学习案例。

通用技术课程内容不应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技术、生活经验的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熟悉的例子,就有利对通用技术的理解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案例要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尽可能考虑到全体学生都熟悉的内容,针对高中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实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技术的兴趣,使他们全心身投入技术课堂。比如在讲授《技术的价值》时,就选择了“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的这个案例,让学生试着联系生活的实际,说一说最近10年来自己家里和路上的灯的变化情况,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畅想未来高科技的灯是什么样子。正是这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量案例,为通用技术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技术、设计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自主进入学习探讨,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2)要适当加入地方特色,利用已有的资源形成教学案例

通用技术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本校已有的教学硬件,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载体和案例进行分析。比如在进行《结构与设计》教学时,引用綦江彩虹桥事件这个案例,请学生讨论它垮塌的原因。用本地特色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生活情景为接口,让学生感觉技术就在身边。

(3)教师精心准备,设计合理的教学案例

教师可以根据通用技术要求的规范,准备相应的器材设备,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去感悟、体验和探究。比如在进行《设计的基础》这一章节教学时,教师可以用“设计相框”为例,来说明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步骤。由于相框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件产品,因此学生很轻松的就进入了自主学习案例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三、通用技术自主学习教学案例体系构建内容

在通用技术的课标理论的指导下,经过教研组老师讨论、不同教师、班级教学的同课异构,以及学生的调查,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案例体系。本体系把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所学的通用技术的内容进行整合,把理论的内容充分溶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实作模块的学习,来完成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其中高一包括三个模块,分别为《相框的制作》、《广告灯笼制作》和《桥的制作》,而高二考虑到要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就只有《家用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机器人自动控制》两个模块。每个模块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为课堂教学内容部分,这部分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技术的学习,体现每一堂课的流程;第二部分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内容部分,该部分内容是对每堂课教学内容的补充,主要包括该堂课的部分案例、技术要点、创新思维培养等内容。

四、通用技术自主学习教学案例体系的教学方案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和科学与人文相融合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特征的课程,教学必须符合课程特点,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我们在实施通用技术课程的实验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1.集体面授+自学。五大教学模块的每个自主教学案例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便于集体面授,而第二部分便于学生自学,如果课堂时间不足,教师集体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学,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一般过程、基本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使用常规的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提高通用技术的素养。集体面授+自学,不仅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而且为学生进行自主创意活动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思想方法基础和技术语言基础。

2.小组活动。由于学生识知层次不一样,学校的条件的限制等原因,可以对每个班的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团队活动,不仅提高了创意设计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而且也增强了沟通合作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篇4

1、知识与技能:掌握工程中的数量关系,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根据实际情境创设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问题;

2、根据情境创设问题、理解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根据教材6.3节中问题3的情况,请你把问题3补充完整;

2、工程问题中涉及几个量?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分析问题;

3、补充问题,并做回答;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适时引导并鼓励。

(二)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有一份文件,由甲单独打字需12小时完成,由乙单独打字需8小时完成,

(1)这份文件若由甲、乙两人同时打字,则要多少小时完成?

(2)这份文件由甲、乙两人同时打字,如果中间乙休息一小时,那么打完这份文件共需多少小时?

(3)若这份文件由甲、乙轮流打字,每一轮中甲先打一小时,再由乙打一小时,那么这份文件需多少小时打完?

分析:难点在第(3)问,首先应正确判断出第几轮结束时任务接近完成,然后再把剩下的任务做详细分析解答。

学生独立解答,难点合作交流

四、教学案例

本节课的问题3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前面已经用学过的方程知识解决了许多人们提出的实际问题。那么,若我只给一些条件,你们能根据我的条件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并能自行解决吗?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已迫不及待了,几位同学催我快说,我抓住时机,马上投影出条件:“学校校办工厂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要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要6天,”你们能根据上述条件提一些问题吗?投影一打出,很多同学都不假思索地说:“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接着大家争先恐后的说:“师傅先独做一天因有事离开,徒弟接着单独完成需几天?”“师徒两人合做2天后,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同学们都显得特别激动,思维情绪活跃。在学生们提了上述许多问题渐渐静下来后,李同学高高的举起手,站起来说:“刚才同学已提出了许多问题,但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小学应用题中常见的,没有创意。我想现在是经济社会,我们是否应把思路打开,把问题与经济联系在一起。”经他这么一说,同学们又热闹起来,互相讨论着,一会儿,大家又相继提出:“现由徙弟先做2天,再两人合作,完成后共得报酬600元,若按各人完成的工作量付给报酬,该如何分配?”“若师傅工作一天的报酬是160元,徙弟工作一天的报酬是90元,若要求不超过3天完成全部工作,应如何分配师傅、徙弟的工作时间,才能使完成这项工作花钱最少?”等等,并都对所提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真是太令人吃惊了,我没想到学生竟会提出如此绝妙的问题。

这一节课,虽然在同学们热烈的学习和我的惊喜中过去了,但这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却让我开始反思,以前,我总是不放心让学生自己走,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现在看来必须改一改了。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创新点,作为老师,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思维发散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创设一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宽松环境,以及能否提供给学生探究、创新的机会,只有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使学生有了探究、创新的空间与意识,学生才有可能在这个自由的空间中发挥潜能,实现创新。同时,也使我更加坚信,放开手,学生会学的更好。

五、教后思考

想放开手,让学生学的更好,就要求教师在精心准备每节课的同时,通过合理的情境创设,正确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成功之旅,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篇5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农村初中英语 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用到英语教学当中的,对于该理论,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究其核心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自我能够主动学习,以提高学习成绩。新形势下,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暴露出了诸多不足,为此,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教学要求。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基础,通过教师引导,以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一种综合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1.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代教学以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为己任。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实际教学效果上看,远达不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学习个体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需要,才能体现出教育所具有的实际价值。相关研究表明,自主学习可以弥补学习个体在先天上与他人存在的差异,同时,通过自我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也能更好地为将来做好打算,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习个体的长远发展,同时对社会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完成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自主学习对提升学习个体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基于此,教育相关部门提出了改革纲要,就现行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整改意见,教学要强调主体的参与,不能只追求教学成绩,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如此,教学才能更具有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转变被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索知识,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基础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必须整合现有资源,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以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3.为改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英语教学无论从师资上还是教学手法和教学水平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因经济的发展远不及城市,致使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相较于发达地区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针对农村英语教师专业性教学不强,教学资源不充沛,教学方法落后等情况,采取“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英语教学尚存的不足之处,为提高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案导学教学的具体实施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种积极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更为融洽,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可起到积极的意义。在英语教学中,学案导学可分三个部分实施,其中,每个部分的实施办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以使学案导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课前准备

对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课前准备可以放在一节课要结束的末尾,老师空留下几分钟的时间带来学生预习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这一部分的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规划能力。为了让学生对下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老师在带领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可将编写好的预习学案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为下一课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创造条件。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课前预习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学什么,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我国现行教学模式让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学生自主参与到教育活动的机会十分有限,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做好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而且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自主学习。

2.课堂教学部分

(1)提出问题,开展小组讨论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可就自己在学案中遇到的问题向老师提问,老师也能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必马上做出回答,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相互之间的问题提出见解,如此,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谈论之后,老师就学生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剖析,以让学生透过表面了解问题的实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重点知识讲解

在自主学习之后,教师的课堂讲解要有针对性,对教学难点要予以重点剖析。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授课教师在预习学案的辅助下不必对所有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讲解,只要就学生自学后遇到的普遍难题以及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即可。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构架。例如:定冠词the的使用,它的使用范围可分为几种情况,如用在固定的序数词之前;特指某一事物;用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之前;用在形容词最高级之前;用在姓氏复数之前等。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定冠词the的具体用法通过实例加以引导,从而总结出其使用规律,并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区分与其他冠词的使用方法,以让学生真正地掌握the的用法。

(3)课堂巩固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点都能够理解,但也只能算是理解,达不到完全掌握的程度。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实际效果上看,学生对教师教授的知识表面上看已经掌握了,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究其原因,无非是学生只学会了模仿,而非掌握了实质性的东西。因此,在英语学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就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变式考查,以扩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其学会知识点的迁移。

3.课后加强

英语教学需要语言环境,而反复练习是掌握和加深知识的最好办法,对此,英语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学习,课后的延伸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英语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后延伸学习有一个系统的规划,通过设定问题,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寻求到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此提升学习效果。

综述

学案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可以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索获得成就感,这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是有好处的。学案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获得了足够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他们不再单纯地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知识的探索者。相较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学案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基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尚有无法转变的不利因素,运用学案教学模式,以弥补其在教学上的不足,可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朱新春. 对初中英语“导学案”的认识及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6(10):111-112.

篇6

一、“教案备课,学案备学”教学组织形式的真正内涵

“教案备课,学案备学”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包括两个方面:教案以及学案,因此要想真正把握其内涵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剖析与研究。

所谓教案,其实质是教师在课前对于真实课堂的虚拟排演。不少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完全照抄、照搬教案,而这无疑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水平与能力的发展以及进步。

学案,又称导学案,其宗旨在于让学生以“学案”为载体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着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与发展。

虽然教案备课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学案备学有着极大的优势,但是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决定了不能随意抛弃两者中的任意一方,而必须在有效结合两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取长补短,最大程度上优化教育资源以及课堂教学结构。

二、实施“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教案备课,学案备学”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表现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是实现师生双方平等互动、有效交流、真正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讲,教师要想更好地落实“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先进教学理念,必须格外重视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入与交互整合,如此方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上仅为我个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关于学案备学与教案备课交互整合的几点粗浅认识,希望能为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灵活运用“教案备课,学案备学”这一教学模式提供些许实质性的指导与帮助,从而最大限度上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切实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335-01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的书面表达形式,一般是对某一个生物教学行为展开分析和研究,形成文章,引导读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实际教育情景,以引发对学法、教法研究的深入思考。初中生物在设计教案时,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原则,以课时为单位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学生学习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探究,促进学生生物课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学生角色地位的转换。发现要真正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需要有一个载体,这就是教案,只有把传统的“教案” 逐步改革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案”,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要求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我们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案,在教学中采取了教案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设计和编写生物教案的原则

教案是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课堂效率,根据课题内容,设计一系列的探究问题、要点强化、解题技巧及方法等形成纲要式的学习方案,并由学生在课前完成的一种主动求知的新型案例。“教案教学”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智能的开发,人格的健全熔为一炉。

因此,在设计和编写教案时,要遵循以下原则:运用教案要坚持“先学后教再练”的原则,教案体现思维训练为主的原则,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减轻生物课课业负担的原则。

二、教案的设计和编写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仅要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就是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解题能力,新知识的可能接受程度。了解学生的强项是什么,弱点在哪里。明确要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解决什么。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教法和学法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把复习和新知结合起来,把教案和笔记结合起来,把预习、听课和复习结合起来,通过认真研究和设计改变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因此,我们在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在设计教案时,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知识复习、学习新知、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小结、问题讨论、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等内容,编写了环节完整、详略得当、方法适宜的填充式生物教案。

“教案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两个突出”,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达到提高生物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益的目标。

三、教案的作用

1、突出环节,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

在编写教案时,通过设计学习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列出,使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知道了学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重点,使学生知道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难点,使学生知道上课重点听什么,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提示;通过设计知识复习,使学生知道本节内容与哪些生物学知识密切联系,使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网络和联系,以便用旧知来学习和理解新知;通过设计教法选择,根据各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设计选择适宜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理解相关知识点;通过设计学法指导,参照历年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预习时反映出的问题,建议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新知;通过设计课堂小结,使学生知道课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使学生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通过设计填充式教案的详略,来体现生物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2、指导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篇8

关键词:浅谈 课程 高中 数学 教学 研究

“学案教学”以实用主义为原则,以我们学校当前的教学实际为出发点,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应试兼顾。“学案教学”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的结合起来,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案”,从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解题技能的培养到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对学生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突出个性和创新,通过师生的教学互动,达到共同提高。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们的学案教学法:

一、学案教学的基本环节

1.组织全体课题组长进行理论学习,重点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和有关学案教学的理论;2.积极宣传利用学案来进行教学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学案进行主动学习的热情;3.集体备课,参与学案的编写;4.实施学案教学;5.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学案教学;6.对学案进行汇总、修改和完善;7.对学案教学的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并不断深入研究。

二、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

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技能和意识的培养;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没让学生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在课上只能被动学习,无从体验到自主学习的过程,更无法看清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会学,用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的“学案”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增强了师生间的双向交流性.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考试的要求,编制出指导学生每一课时的助学方案,称之为“学案”,它不是“教案”的简单翻版,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地安排所研究的内容。同时,学案的编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我们不光要知道他们用好学案后的感想和建议,我们也可以事先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调整知识点的顺序和问题的难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案”通常要提前一周印制完成,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讨论交流,并在“学案”上作相关的学习记录。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先学习掌握;剩余部分在课堂教学讨论中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学案”还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探索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又反过来促进老师的教学。这样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学的全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教师的辅助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与学契合互动。

三、“学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学案”的编制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技能到理论及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指导进行自主学习.笔者在教学中的“学案”尝试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知识要点:包括学习目的、学习重难点和本课内容简析.通过不长的篇幅,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以及在自学时,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学了这课内容后,可以让自己学到哪些新的知识等等。

自学过程:包括复习引入、新课和例题讲解等.根据每一节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不同的引入,引入可以和课本相同,也可以选自课外,但关键要简单易懂,生活化,适合本地的学生.在对公理、概念和定理的内涵的处理上,将这些要素分点列出,后面预留空格,作为学生自学笔记.学生以此指导自学,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教材相关内容加工浓缩,整理记录在“学案”相关条目上,巩固掌握知识的效果。

运用能力训练:训练内容以本节内容为中心,适当联系其它章节相关内容,运用能力训练应体现难度层次的递进,学生自学时按照自己能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训练。

小结与反馈:从创造力开发的角度看,提出新问题比解决旧问题更具深远意义。在“学案”的最后预留一部分空间,作为学生自学中探究、反馈和讨论的记录。学生可以把自己发现或设想的新问题记录在“学案”上面,在课前或课堂上提出,供师生在教学中交流、讨论。

四、“学案”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编写的数学学案难易程度要控制适当,太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太简单又不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中不断调整;2.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学生如何参与及参与的程度怎么安排;学生在使用学案学习时,教师如何改进先前的教学模式以协调学案教学;3.学生的反馈是否落到实处,同样,教师对反馈的处理是否及时和有效;4.学生在使用学案后是否在学习习惯、方法、能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5.通过参与数学学案的编写,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否有提高。

五、“学案”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篇9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是所有高中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的具体体现,说直白一点,就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费效比,也就是说让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上的付出实现回报最大化。作为实现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之一,设计编写导学案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并利用好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关于编写导学案对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所起的重要作用,希望对于大家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想要编写好导学案,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不是基于以往教案的小修改,而是完全不同于以往教案的设计编写模式,是相对于教案编写模式的大调整,是教学理念的颠覆性更新,是教学方法模式的结构性转变。导学案的标准定义是什么?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备课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这里我们有必要解释一下“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常年习惯于编写教案的教师,可能会有一个困惑:导学案与教案的差别究竟在哪里?下面就跟大家解释一下教案与导学案的差别。教案就是突出一个“教”字,是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诞生的,以教师的课堂独占式的“教”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完全是一种知识点的简单堆砌,一本书一支笔一个备课笔记,老师花不到一个小时基本可以独立完成,教师用统一的口径将嚼碎了的课文知识点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因为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加剧了班级成绩的两极化。这是我们以往在教学上努力付出,但却收效甚微的“填鸭式”和“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师累了,学生厌了,课堂教学如一潭死水。导学案颠覆了教案的陈旧教学观念,打破“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要的位置。所以导学案要突出学生的“学”,体现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并且良性互动的特点。所以导学案不再是教案那样只是给教师简单的参考,而是面向教师与全体学生的教学主线图。

既然导学案如此重要,那么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好它来开展教学呢?

在课程开始之前,先要向学生展示导学案,这点可以充分利用我们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在展示导学案的同时,也向学生传达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目标有了清晰的了解,与此同时,让学生明晰学习的路线方向,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了解巩固知识的技巧。带状教师在导学案里的相关问题进行对课文的自主学习,几人一组,借助导学案的引导,围绕教材文本内容,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自主学习协同讨论之后,要对学生的自学成交做出一定的检验,这一点要在导学案中体现出来。根据导学案的预先设计,对于学生的自学成果进行汇总分析,对于一些存在的突出的共性问题,在导学案中要作出补充标注。

在学生自学检测汇总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导学案的流程设计安排,对于反馈上的突出问题,作出在课时时间及语言量上的精炼压缩,进行有效的必要的讲解,弥补学生在自主学习上的对于课本知识的领悟局限性。当然这必须是在充分肯定学生自主学习成效,同时又不让答案讲解陷入绝对化的总体框架下。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导学案的编写,必须结合本班的学情实际,在导学案中要看到对于班级各个学习能力层次学生的照顾,让成绩好的学生感受到挑战,让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希望。通过导学案的实施看到的应该是全班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木桶效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所以,我们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绝不能有抛弃差生,放弃后进生的念头,正视他们作为班级一分子存在的价值和所具备的潜力。在导学案编写的时候,要这他们着想,设计一些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水平的内容,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导学案中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为自己准确定位,向着各自努力的目标前进。

教师的作用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会学。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的重大转变,是导学案的重要功效。导学案要促使广大教师改变僵化的课堂教师模式,拓展教学思路;同时促成学生转变思维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篇10

关键词:学案 教案 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主体论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已深入人心,并开始促进教学方式的优化。前一段时间,学校全力推广学案教学模式,要求所有教师改变以往的教案教学模式;并作出了详细的计划、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督导方案。说心里话,我作为一名参加工作多年的教师早已习惯了过去那种讲义式的教案教学,让我瞬时改变,还真不适应。但是,随着“普及学案教学模式活动”的开展和推进,我逐渐发现“学案”有着“教案”无法相比的功效。我从抵触到认同,从消极服从到积极推广;我反思自己的转变过程,是什么让我对学案教学模式如此青睐?

一、“学案”比“教案”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案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案只是“华丽的剧本”。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热情如何调动,学习潜力怎能激发?

学案一般在上课之前一天左右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它使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有备而来,避免学习的被动和盲目,为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供了前提。

学案教学模式与教案教学模式的内涵不同。前者着眼于教师应该如何教,后者则是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学案会促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学生在运用学案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去自学课本或请教教师。于是,学习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成就感油然而生,激励学生更主动地学习。

二、“学案”比“教案”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

与教案教学模式相比,学案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有更强的启发性,更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使用学案的主要任务,问题探究能“以问拓思,因问造势”。学生会根据学案要求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在课堂上获得了归纳新知、揭示规律的参与权。从而,学生可以总结重点内容、规律和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脉络。教师的任务只是把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突出讲解,引起学生重视即可。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找到了主动学习的方式,学会了规律发现的方法,享受了独立思考的喜悦。由此获取的知识定比“学来的”理解起来更通透,掌握起来更牢固。

三、“学案”比“教案”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学案在上课之前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可以根据学案自主学习,对本节内容有个大体的认识,对本节的基础知识有个初步的掌握,并且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有“轻车熟路”的感觉,而且会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和掌握知识要点之中,从而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大部分学生会在课堂内对所学知识消化理解、巩固提高,减轻了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