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0:0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篇1

关键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论文写作 导师角色

0 引言

到目前为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培养单位已达158所,其中40所院校已产生(或即将产生)毕业生。在这过程中,许多与MTI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例如教学课程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方式的创新、实习基地的建设、毕业论文的模式、就业方向的扩展等。对于一门新兴的专业,其发展必经历借鉴和探索,需接受社会现实的各种挑战。对于初接触这个专业的学生而言,导师的存在就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提出了三种论文形式:(1)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2)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字的实验报告;(3)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穆雷根据翻译行业的职业特点,借鉴其他专业学位中关于学位论文的要求并结合翻译行业的实际操作流程提出将MTI的三种学位论文形式调整为四种,即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和翻译调研报告。之后,穆雷、邹兵在此基础上综合归纳了MTI学位论文的五种方式: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调研报告和翻译研究论文。由于没有先例可循、没有常规的写作模式,在从选题到答辩的整个论文完成过程中,师生都有许多疑惑和彷徨。笔者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所处的大环境下,从学位论文实际完成过程入手,探讨导师在“设计者、诱导者、研究者和管理者”宏观角色下的微观角色。

1 论文完成过程中导师的角色

1.1 选题、开题——掌舵人

毕业论文作为对学生在校学习、研究、实践成果与素质能力的检测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选题、开题,作为论文的第一步将直接影响整个论文的成败。因此,选好了题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穆雷、邹兵在对首批15所MTI高校毕业生学位论文的统计中发现:翻译项目33.9%,实验报告0%,研究论文66.1%。这一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仍倾向于选择传统式的论文研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原因:第一,由于没有先例参照,学生为了顺利毕业往往会选择有例可参的研究性论文;第二,由于没有经验,没有明确的论文规定,导师为了指导起来方便多建议学生采用有先例的研究论文形式;第三,导师与学生交流不够。据笔者了解,部分学校师资紧缺,导师带领的学生不仅有翻译方向的,还有语言学方向或文学方向;优秀导师带领的学生甚至多大数十名。这种情况下,学生虽有意选择其他论文形式进行尝试但导师与学生交流较少某些想法得不到肯定、支持与实施,最终使学生的想法扼杀在摇篮中。

笔者对西南大学首届MTI毕业生学位论文进行了统计,发现翻译项目98.4%,实验报告0%,研究论文1.6%。就“翻译项目”与“研究论文”两种论文形式而言,该数据与穆雷、邹兵所获得的数据差异较大,但这说明西南大学在把握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及突破传统的论文写作方面作出了较大努力。

以上两组数据虽存在一定差异,但都显示实验报告为0篇的事实。是实验条件不允许还是其复杂过程令人却步?这值得深思。

由此看,论文选题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测试,也是对培养单位教学条件的检测,对培养目标把握程度的反映。选题、开题时,导师应像掌舵者一样牢牢把握学生选题的大方向,引导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培养目标,让学生把握所选论文的目的、意义以及其科学性、合理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尝试。

1.2 写作——教练员

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写作过程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是师生共同合作、紧密联系的过程。翻译作为一种认知活动,一种技巧,一种艺术,它要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所选论文涉及的领域,例如法律、机械、医学、建筑、哲学、科技等;要在熟练运用办公室软件的基础上使用一定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例如trados, wordfast, lingoes等;选择实验报告的学生还需要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实验。因此,写作过程就是一把标尺,测量学生是否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广博的文化背景知识、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严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勤奋诚信的人格特征。

写作过程中,学生就是球场上的球员,导师则是场外的教练——提供战略战术,但不参与比赛竞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虽提出了论文形式但具体要求、相应格式都未说明,加之无先例可参照,导致MTI学生束手无策,无从着手。导师应为学生指出着手点,如参照其他学科专业学位论文形式或国外同专业学生论文形式。此外,导师还可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板,使学生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动或改进。如西南大学已从首届MTI学生开始采用这一方法,获得了较好的结果。翻译硕士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更注重实践,更注重与其他学科(行业)的联系。这一点在论文中得以体现。导师除要求学生勤于使用工具书,善于利用网络,敢于向专业人士请教,还应要求学生具有“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研究态度。毕业论文的完成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往往需要数次修改、删除、增减才能完成。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自改、互改,导师也要认真修改学生的论文,尤其是翻译部分或实验部分。

1.3 答辩——导演

毕业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进行测试的直观环节。它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简要概述自己选题的原因、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回答答辩委员会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由于其新生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大多按照常规论文答辩程序进行,从而产生了不少困惑和困难。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

1.3.1 形式、标准单一

培养翻译专业人才,首先要正确认识传统外语专业人才与翻译专业人才间的差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明确指出了翻译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传统外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有根本的不同。仲伟合、穆雷、许钧等都比较了传统外语人才与翻译专业人才的不同,并就翻译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建议。正是翻译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应有别于传统的学术型学位论文答辩。但由于目前大部分学生仍倾向于选择传统的研究论文,使得各校多沿用学术型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和评审标准。这使部分选择实践报告、翻译项目的学生感到困惑和无助。

1.3.2 答辩程序不够规范

部分学校由于师资紧缺,每名导师需要指导十几名甚至数十名学生;加之教师科研、教学、生活的压力较大,导师很难投入大量时间来指导学生的答辩而多半让学生独自努力或分组演练。同时,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毕业答辩必须集中在有限的几天内完成,客观上造成毕业答辩时间紧张。最初还能保证学生的答辩时间,到最后不得不以“缩减学生答辩时间”的方式来按时完成任务。部分学生毕业答辩时间甚至不足10分钟,这不仅有失公平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答辩质量。《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有一位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然而由于实际条件不足许多学校都未达到这一点。另外,部分答辩委员会教师考虑到学生的毕业问题、就业问题、院系名声、学生情绪而不愿过多指出学生论文中的不足或提出较多较难的问题。这些原因导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生的答辩时间短、要求低、质量低,甚至给学生留下“走过场”的印象。

毕业答辩在检验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也在考验学生自我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导师应根据培养大纲设计符合本专业本校的论文形式并及时推出针对MTI实践报告、翻译项目的新评审标准。导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答辩的重要性,组织学生互评,指导学生如何准备、如何答辩、如何在答辩后进一步完善论文。此刻的导师不只是教练更是一名导演。他指导学生全面把握翻译过程中的重难点,深入理解翻译理论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运用,并要求学生能在答辩过程中“演”好“应用型、专业化、职业化”翻译人员的角色。

篇2

[关键词]  农业推广; 学位论文; 质量; 评价体系

农业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持,积极培养应用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本地区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05年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提出大办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我们今后学位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以及发展专业学位教育,要认真研究专业学位教育规律,把专业学位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就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行各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是因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发展的[ 2 ] 。10多年来,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职业背景,有效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密切学校与农业、社会有关部门的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通过以应用型、着眼于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为主线的教育后,他们的研究课题成果又很快投入到社会需求中去,在农村、农业建设中发挥显著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的持续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已被实践证明是一条源于实践,深化理论,创新发展,应用提高的有效高层次人才培养之路。

一、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业中最重要的环节。

1981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对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方面,硕士要求坚实地掌握理论知识,且专门知识是成系统的;博士则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知识上呈现了逐级递进的要求。在工作能力方面,硕士除具备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外,还强调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不仅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且要作出创造性的成果,突出了层层提升的能力要求。而研究型学位与应用型专业学位对论文的要求又突出了理论深化和应用转化的区别。推荐阅读: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毕业论文

学位授予条件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在对学位论文的要求中。研究生学位论文以选题、开题、研究、分析、总结,到修改成文答辩的全过程也是对该生理论与技能、知识与分析理解的全面检验,也是综合能力培养与提升的过程。所以,撰写学位论文需要涉及的因素很多,它必须有前沿性、创新性,又必须要有应用性和前瞻性,要有技术性又要有条件利用性等因素[ 3 ]。

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特色

篇3

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1]。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是相对于中医学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目的是培养具扎实且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且具有娴熟且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中医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中医实践性,培养内容具有专业领域性。采取科学且合理的培养方案并加强培养过程的管理,对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针对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最新制定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专业及年限

 

培养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掌握坚实的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的现代诊疗技术,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能独立、规范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疾病诊治工作,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传承学习、并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的高级中医药临床人才。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我校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专业。

 

培养过程中将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临床轮转最为主要,同时注重祖国医学传统经典传承。导师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将实行导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制,同时,鼓励且积极吸纳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教师对研究生进行教学培养。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培养要求者可以延长学习年限,但全部年限不得超过6年。延期期间费用由个人承担。

 

二、课程学习与考核

 

课程类别包括学位课程和公共专业理论课程。学位课程以中医临床专业发展为导向,涵盖中医学专业必备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突出对中医临床思维与诊疗方法的培训与强化和对现代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与科研相结合,既符合国家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整体要求,又体现学校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自身特点。学位课程由研究生院组织课程的讲授及考核。学位课程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答辩前应修满不少于21学分(政治理论课3学分、外语2学分)。

 

公共专业理论学习课程为培训基地对规培人员开设的公共专业理论学习课程,由规培课程的讲授及考核任务。

 

课程教学主要采取集中授课、案例研讨、专题讲座、网络教学等方式进行。课程学习原则上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主要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进行,各培训基地应予以支持。课程考核采取笔试、学术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其中,学位课程考核由研究生院组织实施;公共专业理论课考核由所在培训实施。各门课程考核均为百分制,并以60分以上为合格,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分。

 

三、临床能力训练和考核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有关住院医师培训的规定执行。临床能力训练第一阶段为通科能力培训(24个月),即在中医各相关专科轮转培训,主要对中医临床工作能力进行培养,要求掌握相关的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第二阶段为专科能力培训(9个月),即在所学专业进行各专科培训,以强化各科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提高此类专科疾病的诊疗能力,掌握中医专科诊疗规范、临床操作技术、中医专科特色疗法。根据中医临床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将师承培养方式融入到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每周跟师半天,累计每年跟师不少于30次。培训期间,可采用临诊抄方等多种形式学习指导教师学术思想、诊疗思路或临证经验。主要考核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实践操作及思维能力。最后,对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研究生,认定其临床能力考核合格。

 

四、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

 

在选题过程中,鼓励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从临床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临床需求,进行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的规划研究,鼓励研究生对专业最新进展密切相关的自主选题进行剖析研究。接下来进行开题报告及考核,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一般在第一学年进行开题考核,考核小组对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是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议。开题考核时应具有详细记录,并填写相应表格。接下来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须体现中医学独有的特色,鼓励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设计论文过程中运用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中医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医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病例分析报告、临证经验总结、临床疗效评价、临床应用基础研究、专业文献循证研究、针对临床问题的实验研究等。最后,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答辩过程将按照《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位工作细则》的具体要求和程序进行。研究生须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考得《医师资格证书》 ,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方可提出学位申请。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通过后,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并提出授予专业学位的建议,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中医硕士专业学位,颁发中医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五、分流机制

 

根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对某些不适宜继续按照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进行合理分流。

 

在规定培养期限内,未完成学位课程的研究生不可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环节,要求延期补修相关学位课程、肄业或者退学,其中,补修相关学位课程成绩合格并达到其他培养要求者,可准予其毕业并申请学位。第二学年内未获得《医师资格证书》的研究生,根据其个人意愿,允许其申请转入同专业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渠道,但须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要求进行培养和管理。第三学年仍未获得《医师资格证书》的研究生不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但可准予其延期、结业或退学。延期培养期间获得《医师资格证书》,达到考核要求者,可重新申请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但是,延期期间仍未获得《医师资格证书》,未达到考核要求者,只准予其结业。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完成学位课程考核,但其未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可对该研究生进行毕业考核和论文答辩,准予毕业,但暂不授予其学位。毕业后三年内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研究生,可申请授予中医硕士专业学位;若研究生毕业后三年内仍未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学校则不再授予其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毕业当年未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但其他培养环节均达到要求者,可准予其毕业;在一年内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并重新申请论文答辩通过者,可补授其学位。

 

六、组织管理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硕士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双重身份,接受学校、培训基地管理,由学校研究生院统筹负责。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包括学术指导教师和临床能力训练指导医师。学术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各轮转科室需成立指导小组,负责指导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训练。

篇4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1998年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就组建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论证组,展开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期论证工作。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00年8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2001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设,全国24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04年将试点高等院校扩大到47所。现在又增加了23所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 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杜宝贵.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1-23.

[2]朱立言. 公共管理硕士课程设置与公务员能力建设.

篇5

【关键词】课程设置;毕业论文;培养质量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设置的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它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自1997年首次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经走过了10余个春秋,随着培养院校的增加,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已初具规模。在国务院学位办、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专家指导委员会的管理和指导下,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管理)实践、评价体系等一系列规范和要求,各培养单位之间不断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整个教育过程有了日渐明晰的认识,初步达成共识,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如何完善这一体系,继续提高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问题,仍处在不断摸索之中,本文主要从课程设置和毕业论文两个方面来探讨进一步加强教育硕士的培养。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教育制度的灵魂,教育政策最终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如何从课程设置上提升高等师范教育的质量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须从教育硕士坚持的职业性方向出发,紧密结合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实际,适当压缩政治理论和英语等公共课的课时比重,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专业性强、实践性鲜明的实践型课程,并增加观摩教学等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突出实践能力的特色鲜明的专业学位硕士。

1、从教育硕士实际出发,创造性的设置课程。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史面向中小学教师职业及课程教学实践需要的,因此教育硕士课程必须贴近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现实,要考虑到中小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实践需要,必须提供有助于中小学课程教学顺利开展的策略和方法,突出针对性和务实性,以适应和满足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现实需求为宗旨。教育硕士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纵深度和前沿性;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还要提高学生教育科研能力。为此,必须打破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以教师职业的实践需求为依据,创造性地设置课程。务实性与创新性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对哪一方面的忽视或弱化,都会直接影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2、从教育硕士实际出发,针对性的设置课程。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教师职业为依据,且其培养对象具有多学科专业的特点,这决定了其课程设置不可能像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那样围绕着单一性质的学科专业来组织安排,而是要围绕多重性质的学科专业需求来组织安排,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不仅要关注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知识的纵深度,而且要关注其知识体系构建的宽广度、前沿性和应用性。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拓宽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既要进行跨专业或跨学科的学习,还要积极主动地了解限定教育科学的发展、变革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实践、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等问题,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既要拓宽教育硕士的知识背景,又要及时反映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变化及趋势,将现代教育思想、方法、手段纳入课程之中,使教育硕士在学习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增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促进教育改革的能力。这就决定了课程设置的复合性。但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复合性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范围和数量的限定,也不意味着众多科目的随意堆积,还必须本着重质量和高效益的准则,依据学生需求,少而精地、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

二、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是教育硕士教学管理的最后的教学环节,也是教育硕士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的质量可以全面地衡量教育硕士培养的效果,也可以从侧面体现出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水平,所以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质量是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1、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开端。能否选择恰当的题目,直接影响到教育硕士论文的写作和水平。题目选得不好,就可能走许多弯路,费许多周折,甚至难以完成学位论文。国务院学位办规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他们的本职工作,对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可以说,学位论文是教育硕士将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创造能力结合的集中表现。因此在学位论文选题时,我们不是以自己的研究课题和学术见解来框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志趣,而是从教育硕士入学开始,就向他们宣讲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让他们理解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位论文的侧重点,要求论文选题应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推行实证性研究,促使他们在课程学习开始就思考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一般我们要求教育硕士首先自己选定几个题目,然后学员之间进行讨论,避免选题冲突,在自我研讨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自己的论文主题,然后交导师审定。

2、论证开题报告。

争取在校学习期间完成论文资料的收集整理根据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和课程学习的排,我们要求在第一学期中期就确定每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使导师与研究生尽早接触;在第二学期开始就确定论文的选题范围,以使他们利用在校学习的时机尽早开始积累资料,确定论文主题和完成开题报告的论证。为保证教育硕士论文质量,我们高度重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工作。开题论证是教育硕士能力培养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关键环节,由于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真正具有教育学科背景和基础教育实践经验的导师不足,往往导致教育硕士论文选题不合理,论文写作难以顺利完成。我校教育硕士研究生主要采取脱产一年的培养模式,为此,我们要求导师组最迟在学员入学的第二学期末组织开题论证会,论证会成员要求包括教学论专家和基础教育一线专家,人数不能少于5人。

3、督促学位论文写作。

由于教育硕士多数为基层教学骨干,回单位后都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工作紧张,加上中学文献资料的限制,许多教育硕士回原单位后将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搁置一边,寄希望于最后的突击,这必然会影响论文的质量。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我们规定教育硕士在校撰写论文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整个学位论文的撰写时间不得少于1年。学校开发并运行了研究生管理系统,研究生论文开题后管理系统自行记录时间,至答辩申请不到1 年的系统将不同意答辩申请,这一措施更加规范了学位论文的管理。实践证明这对保证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是非常有效的。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我们实行学位论文预审制度。在申请论文答辩之前,由导师组对提交的论文进行预审,符合要求的方提交答辩申请,避免由于导师要求不一而导致论文水平差别太大,影响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加大学位论文盲审力度,进一步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盲审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我校一直坚持实行学位论文双盲抽查评审制度。这一制度不仅给教育硕士学员一定的紧迫感,而且对指导教师也起到了督促作用。学校除了统一按比例进行抽检外,鼓励各学科方向自己进行论文盲审。对未达到硕士学位水平的论文要求其修改,并推迟其学位论文答辩。实践证明,这一措施对提高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教育硕士的培养目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业务能力,而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这两个教学环节正是考核学生的实际业务水平,所以这两项工作也是各培养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应该对这两项工作严格把关,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行工作条例(第三稿)[A]. 2002.

篇6

专业学位 农业推广硕士 研究生教育

一、背景介绍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1990年开始设置和试办专业学位教育,经过了20年的发展,到2011年硕士专业学位增至39个,招生人数累计已近百万。1999年5月,为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农业推广硕士(暂定名)”专业学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截至2011年,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近百个,年招生人数超过万人,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在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的发展模式和对策,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发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为例,介绍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方法,并就相关模式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探讨。

二、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现状及特色

近年来,云南农业大学结合自身实际和区位特点,努力探索适合于地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农科专业学位教育相对滞后等省情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教育规律,在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构建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工作,对云南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和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作用。

云南农业大学从2002年开始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现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和高校教师三种专业学位。到2011年12月止已授予硕士专业学位641人,其中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557人、兽医硕士学位66人,高校教师18人。到2011年12月,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1275人(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1183人),在校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数1243,规模上与专业学位人数已超过科学学位研究生人数。

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形成了以下特色:

1.积极开展招生宣传工作,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拓展生源,成绩显著

国家下达了招生计划后,我校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优秀生源,进一步加大了招生宣传力度,把专业学位的特点、性质及培养目标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以宣传。在全国开展在职攻读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学校中,2009年招生639人,在69家招生单位中排名第一;2010年招生385人,在73家招生单位中排名第二。2006年~2011年云南农业大学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规模,录取在职攻读研究生共1912人,其中农业推广硕士1786人。

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管理不断创新,特色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云南农业大学自2002年开始招收培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结合自身实际和区位特点,努力探索适合于地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农科专业学位教育相对滞后等省情的教学管理模式,经过近八年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实践,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具体包括:(1)初步构建了以严把关为中心的论文质量保障体系;(2)主要课程教学实现团队化;(3)严把导师遴选环节,严格执行双导师制;(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云南省相关产业行业发展结合,对云南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结合农业推广硕士发展需要,增设新领域

为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010年4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在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中增设了“设施农业”领域并开始招生工作,云南农业大学成为西南片区首家农业推广硕士领域协作组组长单位,这在地方农业院校也是首次。

三、主要做法

云南农业大学结合自身实际和区位特点,努力探索适合于地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农科专业学位教育相对滞后等省情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教育规律,在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构筑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工作,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绩,对云南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和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分级管理,有效激励,提高招生宣传人员的积极性

2005年开始,云南农业大学实行研究生教育校院分级管理,研究生处代表学校行使管理职能,明确研究生处、学院的职责、分工与权利,突出研究生处的宏观监控和指导功能,强化学院的主体意识与自我发展能力,建立校院互动、紧密配合、重心下移的专业学位教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学院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研究生处招生科负责招收和录取,培养科和学位办负责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合作办学的监督管理。各学院组织招生宣传和生源拓展、授课和各培养环节的实施。

学院和学校进行对考入学生的学费实行比例分成(一般为73),学院在再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老师进行招生宣传,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招生简介、招生目录、参考书目等招生宣传资料内容详实、丰富、信息量大,达到了全面介绍和宣传的目的,在招生咨询活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工作中,我们力求体现人性化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广泛开展招生宣传、咨询、查询等工作,迅速、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录取时,按照国家的计划严控录取规模。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办学质量

为做好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关文件精神,我校结合自身特点,制订了一系列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包括:《云南农业大学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分级管理办法》《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工作流程》《云南农业大学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命题的规定》《云南农业大学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规则》《云南农业大学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云南农业大学关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任课教师的规定》《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考试及成绩管理的规定》《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选聘办法》《关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云南农业大学关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及答辩评价标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保证了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规范学生的学术行为,促进研究生的学术创新,杜绝各类学术不端现象。

实行二级管理后,各学院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培养管理实际,也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如经济管理学院制订了《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等11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修订了培养方案计划的32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3.以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探索灵活的办学方式

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边工作边学习,为了解决工作和学习时间的冲突,采取了平时自学,每半年集中一个月时间面授的方式。对生源比较集中,同一领域超过20人以上的地州,可以申请联合办学点,减轻学生到昆明就读的交通、生活等经济压力,不足20人的领域,必须到学校本部参见面授。到目前为止,校外集中联合办学点有15个。

教学组织与管理,严格按照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学的相关规定要求进行,课堂授课时间1年2次利用寒暑假期间集中进行,每次约1个月。部分课程有云南农业大学选派,其他课程委托办学合作单位组织选拔师资进行教学,授课教师完全以教授为主,副教授和其他部分高职师资参与少数课程。教学组织和管理按照云南农业大学和合作单位的教学管理规定,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云南农业大学在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1.各领域生源及招生规模不平衡

农业推广硕士原有13个领域,云南农业大学除林业、水产两个领域没有开办之外,其余11个领域都招生,但有招生的11个领域的招生人数极不平衡;招生人数最多的农村科技组织与服务是人数最少领域招生数的60多倍,农村与区域发展和农村科技组织与服务两个领域招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83%。

2.教材建设相对滞后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就全国而言,无论是公共课还是各个领域的专业学位课,尚无统一配套的适于农业推广硕士教学特点的高水平教材,教材建设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质量。

3.充分发挥校外第二导师作用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这就需要有实践经验的校外第二导师充分发挥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部分第二导师未能在研究生培养中充分发挥作用。

五、建议

针对目前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现状和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按照全国指导线进行录取,体现公平原则

根据报考云南农业大学考生的GCT和专业课考试成绩来看,近两年来,较往年有大幅度的提高,比如我校在2009年报考我校农业推广硕士的达1053人,但按照学位办的招生限额(350人)录取,尚有98名GCT成绩在全国指导线以上的考生无法被录取,导致以后的考生报考热情受到冷遇,2010年报考人数就降到788人。

2.按照各领域生源及招生情况,对各领域制定不同的录取指导线

在同一类型的专业学位中,各领域生源及招生规模不平衡,自然学科录取人数较少,而社会学科录取人数较多,导致许多以前本科时读自然学科到报考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时改报社会学科,为了培养更多的自然学科人才,建议对各领域制定不同的录取指导线,扶持相应的领域人才培养。

3.加强教材建设

鉴于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教材建设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质量的情况下,建议加强相关教材的建设。

4.充分发挥校外第二导师作用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这就需要有实践经验的校外第二导师充分发挥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应加强第二导师相关的激励和淘汰机制,充分发挥第二导师对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建华,沈月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2).

[2]张世红,刘亚琼,李焕英.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1).

[3]王文君,上官新晨,徐明生,杨武英,周志娥.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篇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重点提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价值原则和价值追求,“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一、概念界定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以及“来者不拒、去者不止”的培养原则,到古希腊先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闪现的教育公平思想的光辉,从近代民主先驱为争取平等教育权的呐喊再到当下世界各国为维护与促进教育公平的各项举措,不同时期,“教育公平”的内涵各有不同。

 

教育公平内涵的三个层次:教育起点公平,即入学机会公平,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教育过程公平,即在前者的基础上,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教育结果公平,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够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效果。

 

国内的大多数学者目前对教育公平的定义中,很少涵盖教育质量内容,我们所说的教育公平不仅只讲教育“量”的公平,还应该包括教育“质”的公平,“量”的公平是用来保障受教育权利的整体实现和教育机会的普遍增加,体现了教育的普惠性。而“质”的公平则是教育公平内在本质的基础上,将教育的外部公平和内部公平提升到更高层次,教育的外部公平包括机会均等、教育资源享有权利均等,教育的内部公平则包括受教育个体素质能力的最优化、最大化的发展。

 

(二)教育质量保障。“教育质量保障”这一概念,是对经济管理学中“质量保证体系”的借鉴。田恩舜在其研究中提出,质量保障体系是“企业以保证和提高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

 

教育硕士学位是一种具有教师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是为保证和提高基础教育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由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机构、质量保障单位等相关利益主体,将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各因素整合成为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二、内涵链接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过程,包括培养目标、招生条件、培养路径、专业和课程设置、论文要求、培养方式以及指导教师等方面。

 

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主要侧重在理论的研究,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主要注重于实践和应用,但是对于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实践,而忽视理论的学习,要秉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想。学位公共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三种课程是我国目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主要形式,具体的各种课程,不同的院校也有不同之处。

 

在课程及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育硕士的培养应当在满足针对性及应用性的基础上,也要采纳学术性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理论创新性和知识体系拓展性。对于选修课、交叉型学科以及边缘学科可以适当增加,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及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通过对现代化的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创新性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及翻转课堂等等,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其中教育管理及培养结果包括课程成绩、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论文答辩、学术成果和社会评价这些指标。所以在学术成果和论文的审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公平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审查,全面、客观、公正的对培养结果进行评价。

 

三、意义与启示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之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正如恩格斯所揭示的那样,人类关于教育公平也早在教育公平的概念产生之前就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我国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一种类型,存在其产生的社会必然性、实践特殊性等等。努力实现教育硕士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实现教育硕士教育起点公平,是完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要前提。只有入学机会公平,确保满足教育硕士招生条件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才能够进一步推进教育硕士培养过程公平的实现。

 

(二)实现教育硕士教育过程公平,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育质量与公平在对“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的目标追求是一致。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既是有效率的教育,也符合教育公平的差异理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虽然近几年我国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教育硕士的培养仍然偏重于“学术化”和“理论化”,在培养过程中实现教育公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有助于自主学习模式的形成。

 

(三)实现教育硕士教育结果公平,不仅是对每一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生涯负责,同时也是对培养院校自身教学质量的负责。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成果是由学校的培养质量以及培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存在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等。社会评价作为教育结果的另一项评价指标,主要来自于社会对已经毕业的教育硕士的评价及认可度。

 

总之,高等教育“量”的增加提升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实现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才能够实现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能够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与支持。

篇8

专业学位研究生[1]从发达国家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可以看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的热爱农村,了解农村,关心农村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批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类人才,这个任务应该由农业推广硕士的相应领域来完成;需要一批集产品生产、加工、运销联成一体,把农业建设成为一体化经营的综合产业的人才,这就要求农业推广硕士要培养一批懂得科学管理,又有市场管理理念的综合人才;更需要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农业建设成为高度社会化的新型产业,这就需要农业推广硕士要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批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各个方面的应用性人才;新农村建设更需要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和环境,把农业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产业,这就要求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一批林业和农业机械化,农村和区域发展领域的应用人才。从以上几个方面足以看出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应用性人才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

二、目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在招生考试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执行的入学考试是通过GCT考试,然后参加各招生单位组织的专业课程考试和面试合格后才有资格进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这样势必会有一些人会因为对数学、外语、语文和逻辑知识的淡忘而使其失去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机会。

2.招生单位偏多,使得生源分散。目前我国有招收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单位有73个[2],这里既有高等院校,又有科研院所;既有农林类高等学校,又有综合类院校。因此,在招生单位的布局上,有关职能部门要有合理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农业推广硕士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区域性布局上可否考虑一区一所或两所,另外在各个学校的招生领域上也要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求多求全有时未必是件好事,这样保证农业推广硕士有一定的招生规模,不至于造成生源的过分分散;只有保证规模,才能有效益,才能最终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现在有的招生单位每年的招生数量很少,有的领域只招几个人,很难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缺少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案例教学偏少。据笔者了解,各个培养单位在农业推广硕士的师资队伍建设上都想了一些办法,但目前来看收效不是很大,大部分的任课老师还是按照全日制硕士的授课方式来给专业学位研究生上课,在上课的过程中任课老师尽量的教授与农业推广有关的知识和内容,但是苦于目前一个老师的精力有限,涉及的研究课题有限,所有案例相对较少,不利于培养真正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保证农业推广硕士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1.改革招生入学考试的模式,使那些真正从事和热爱三农问题的管理者和科研人员有机会提高自己。农业推广领域的各个协作组配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共同调研,研究出一套适合农业推广硕士入学考试的科学合理的方案,使招来的学生既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又有一定的科研基础,使这批人经过农业推广硕士阶段的学习,无论在理论上和能力上都能有提高,更好发挥各自岗位的作用,更好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笔者建议能通过宽进严出的方式,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处理好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关系,使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走上良性竞争,健康发展的道路。现在由于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单位多,在区域上的布局等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有一些自律性较差的招生单位不遵守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一些规定,存在跨地区办班现象,更有一些单位不执行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或在执行的过程中有偏差,造成对考生不公平的现象,使一些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这既浪费了我们的教育资源,又影响高校的社会形象,这部分考生混得了文凭,进而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建议各个招生单位加强自律,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组织生源,录取合格考生,使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走上良性竞争,健康发展的道路。

3.加大案例库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农业推广硕士不同于科学硕士,农业推广硕士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也有别于全日制研究生,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能直接切入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案例库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尽可能组织在农业推广方面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案例库的建设工作,实现资源共享[3]。

篇9

一、中国会计专业硕士教育的制度背景和发展

(一)中国开展会计专业硕士教育的背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专业人才,他们必须系统掌握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技能,对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理由的能力。但是目前中国有一千五百余万会计人员,绝大多数没有研究生教育的经历,具有硕士学位(尤其是会计学硕士学位)的高层次会计人才更少。仅以注册会计师行业为例,截至2001年,该行业从业人员数为160 697人,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为55 897人;而这些执业注册会计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数为1 085人,仅占1.95%。这与市场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学历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形成了巨大反差。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会计从业人员迫切希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而刚刚开始从事实务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也急需注重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针对上述情况,为提升会计教育水平,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会计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保证会计行业的稳健发展,同时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目前状况与会计行业应用性强的矛盾,2004年3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国正式设立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管理体制和培养目标

在设立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的同时,为了规范该学位的教育水平,保证会计硕士学位教育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成立了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负责组织开展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该委员会由来自教育部、财政部、中注协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办学院校的专家共23人组成。

教指委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确定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要面向会计职业、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会计实务有充分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理由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

(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发展进程

1.单证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篇10

“实践环节是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国内外关于培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探讨,都注重实践环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通过“较深入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学技能训练”来实现的。深入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除了本科阶段师范专业学习背景以外,研究生培养阶段还要深化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一般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课堂集中教学进行教育专业理论学习的深化;二是通过与实践教学结合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即通过更高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促进理论学习。至于教学技能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教学活动,因此,充分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要“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与管理工作”,并且“应届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文件强调了实践教学环节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缺少制度化和规范化

由于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缺少投入,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部分培养院校出现有些实践教学基地只挂牌,无学生进入基地实践的局面。使得实践教学环节无法真正落实,培养方式流于形式。

(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很难保证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其中第一年是在校集中上课学习,第二年是进入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有些学生因为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外出找工作,而培养学院和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沟通,导致部分学生未达到为期一年的实践教学时间,因此很难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教学相关材料的归档不完善

学生在实践基地实习期间,培养学院未能及时追踪学生实践教学情况,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性材料很少有保存,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结束后无法提供学生实践教学的相关档案材料,因此对于学生实践教学成绩的考评也缺乏灵活机动、客观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

(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师资队伍管理不够

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一般是由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学教师来担任,与高校教师不同的是,这些指导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教学一线,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可以在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全面的指导,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师资队伍不稳定,缺乏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管理非常重要。有效地管理可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明确实践教学的方向;激发导师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潜能,更有效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通过有效管理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环节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以提高办学水平。

二、建立健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机制

(一)规范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制度化规范化地建立稳定可靠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必须的。因为实践教学是培养专业型教育硕士研究生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教师和研究生走进中学课堂,与实际教学相融合,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其次,要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资源,建立互动机制,建立中学教学资料数据库并及时更新,以便更好地与教学实践基地进行联络,也可聘任校外指导教师并实施有效考核评价。

(二)构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三步实习”实践管理体系

所谓“三步实习”即为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和教育实习。为保障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有充足的时间进入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实践,在研究生入学第一年就安排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教育见习和研习,第二年全年教育实习,这样不仅能够满足教育部规定的应届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要求,也能丰富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

(三)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档案管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时中会产生大量丰富的实践教学档案,这些实践教学档案能够反映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实践教学档案可以作为记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经历的资料,通过实践教学的灵活多变、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品质进行全方位的考评,以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优良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更有效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成为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的管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教学能力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具备过硬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对于高校教师,虽然有过硬的理论水平,但是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因此,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一般都有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培养,在进行实践教学环节时,研究生将会进入实践教学基地接受校外导师的指导,因此对于校外导师师资队伍的规划建设对实践教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