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林长制工作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做好林长制工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条件;搞好;林业植物;检疫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林业企业已逐步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如何摆正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位置,切实开展好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保护林业建设成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伴随着林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经济的发展,使国际间、省市间、企业间的贸易往来频繁不断,一些检疫性、危险性病虫的传播种类和途径越来越多,传播范围越来越大,传播速度越来越快。面对这种新形势,新情况,一方面我们的林业植物检疫任务更加繁重,形势更加严峻;为了保证林业植物及其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协助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采取相应而可行的措施,杜绝危险性病虫的传播蔓延。
2.搞好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可行性措施
2.1.加强领导,增强责任感,是搞好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是我们搞好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林业植物检疫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行政性、法规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光靠一个部门和一个系统的努力不行,必须唤起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才能奏效。造林绿化之所以能取得显著的成绩,是在工作中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有责任,层层有检查并兑现奖惩;森林防火工作年年能取得巨大的成绩,最重要的也是实行了严格的各级领导森林防火责任制。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之所以没有提上应有的位置,就是没有一套能够引起各级领导重视的有效机制。领导任职期间没有危机感,何谈使命感和责任感?!加之森林病虫害不“冒烟”,突发性没火灾那么强,损失也不象火灾那么明显,那么引人注目,所以引不起各级领导的重视。这些具体问题就导致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长期以来发展缓慢,成效甚微。尽管国家林业局三令五申要加强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尽管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责任重大,但是,得不到各级领导重视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所以,只有把领导的切身利益和切身责任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真正挂起钩来,认真兑现奖罚,明确责任和任务,使领导者逐步在头脑中形成林业植物检疫工作是林业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依法做好的事业。有了这种责任感、使命感,领导者才能象支持造林、绿化、防火工作那样支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理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公安、林政、资源、邮电、公路、铁路等各相关部门才能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调动到执法、守法上来,并自觉为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出谋划策,严控把关。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被认可,我们的事业才能飞速发展。
2.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是搞好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前提。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调配合,充分利用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做好林业植物检疫的重大意义、检疫法规、防治成效、典型案例(例如: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栗山天牛等国内外检疫对象的传播蔓延给我国林业生态和林业经济带来的严重损失和影响)等方面的宣传报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不断提高公众认识,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林业植物检疫的良好氛围。让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检疫意识,依法办事,让林业植物检疫成为经营者的自觉行动,并自觉充当义务宣传员去支持和宣传林业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执行林业植物检疫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2.3.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是搞好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条件。植物检疫工作是一项行政执法工作,在市场经济建立的初期,我们就意识到,建立一套科学的林业植物检疫体系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我们的职责是既不能将检疫性及危险性病虫害引进来,也不能将本施业区内的检疫性及危险性病虫害传播出去。工作中必须加强管理,依法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随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运而传播蔓延,确保林业生产的安全。根据国家不断颁发的关于加强检疫工作的文件、法规,基层实际操作部门要结合实际运作情况下发相应的办法和规章,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同时,在贮木场、苗圃、各林场(所)、各林政检查站等要害部门配备专(兼)职检疫员,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依法开展检查、监督、调查和检疫。做到林业植物检疫专人抓、专人管、专人把关。各部门、各行业协调配合,依法检疫、依法管理、科学经营、齐抓共管。真正形成林业植物检疫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完善的检疫体系。认真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法律、业务学习,提高执法检查水平,切实做到行政执法程序、行为规范,联合公安局、监察局、林政科、稽查队、巡警队等执法部门,通力协助,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对辖区内所有木材及其生产和经营地方进行产地检疫,对违章违法调运木材及其产品的经营者和货主进行严肃处理,以一警十。坚决按法律法规办事,不留死角,不违规办检疫,不办人情检疫,工作态度热情,服务周到。同时,为了方便客户,保证货物的顺畅装、运,可以提前检疫、进站检疫、跟踪检疫、联合检疫。只有这样,才能使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才能对企业的木材经营等经济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2
关键词:战术武器 质量管理 改进措施 技防 预控能力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178-02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2]。对于航天型企业更是如此。质量不仅关乎型号研制的成败,更具有深远的政治影响,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做好航天企业特别是战术武器型号的质量管理,将有着深远的意义。
1 质量管理方式改进的必要性
1.1 现状分析
从目前的战略部署上来看,国家对于战术武器愈加重视,投入逐年加大。我厂承担的战术武器型号任务从原来的单一型号、小批量生产向多型号、中批量生产转化。企业也从原来的单件研发型生产向规模性生产转型。
企业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个别不协调因素,阻碍了体系的有效运行。“十一五”前期由于承制的型号少,生产任务当量较小,人员配置相对充足。型号的质量管理以“人防”为主,常用的方法可概括如下:一是靠各阶段组织“双想”,以头脑风暴的形式,预测质量风险;二是靠反复的质量复查、检查整质,排除质量隐患;三是靠经常性地总结回顾已发生的质量问题,从中提炼经验教训以达到改进的目的。这种做法在“十一五”前期,战术武器型号刚刚迈入小批量生产的初期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提升交付产品的质量有显著效果。但上述方式对个人的技能、经验依赖程度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保证产品的质量。
1.2 问题统计分析
随着战术武器型号批产量增加,质量管理上的短板凸显。统计企业2013年战术武器型号中发生的所有质量问题,其中低层次质量问题约占问题总数的21%,低层次质量问题导致的质量成本占所有故障成本的35%以上。低层次质量问题已成为战术武器型号,特别是批产型号的顽疾。
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低层次质量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操作不按工艺文件操作,导致质量问题发生:反应的是操作人员“照章办事”的质量意识不强和工艺文件指导性差的问题,约占低层次质量问题的48%;(2)质量隐患未被及时发现和排除,导致质量问题发生:反应的是员工特别是生产一线人员发现问题能力不强、反应问题积极性不高和问题反馈渠道不畅通等问题,约占低层次质量问题的43%,其他原因约占9%。详见图1。
从以上统计分析结果来看,随着战术武器型号的不断发展,以“人防”为主的质量管理模式日益落伍,必须依靠质量管理方式的改进和创新。在新的形势下,转变质量管理的模式和思路以适应生产规模的变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要。
2 战术武器型号质量管理改进措施探索
要降低战术武器型号低层次质量问题,应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解决质量问题发生的根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向工艺要质量,解决工艺文件指导性不强问题
战术武器型号产品不仅存在多个型号且每个型号涉及多种产品,有的产品每批次订货量几件,有的则为几十件。每个产品工艺、操作方法各异,而且每批次滚动生产,情况错综复杂。大规模生产的流水线作业模式很难适应战术型号产品的特点,难以得到推行。企业目前的生产模式为按专业划分车间,每个车间有自己的生产区域,产品生产过程中需在各生产区域流转,依靠工艺文件、图纸和生产路卡指导生产和流转过程。工艺文件编制动辄十几页、几十页,操作人员边看工艺边翻图纸边干活,文件理解不透彻,容易触犯工艺纪律。同时有经验的工人,不仔细看文件,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工艺文件的冗长繁琐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为产品质量埋下了隐患。工艺文件的可操作性、可指导性较难满足生产现场的需要,迫切需要提出一种新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工艺文件与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录像相结合的模式。
工艺文件与作业指导书相结合即对于产品加工工序简单、不存在操作难度的采用表格化工艺文件形式指导生产,对于工序复杂的产品,采取表格化工艺文件与作业指导书并行的模式,指导产品加工的先后顺序和流转过程并用于质量记录(取消路卡),简单工序直接按此加工,具体到比较复杂的工序,专门编制作业指导书,作为工序的详解,配以图示、文字、照片等,保留在具体工位,指导操作。特别适合零、组件的机加工和电装、单板调试等环节。对于这部分可综合考虑车间设备的布局,在局部、小范围实行流水线作业。
对于较复杂产品的总装阶段,产品体积大,涉及工序多,作业指导书和流水线作业不再适合,可采取定点装配,人员流动的方式,以表格化工艺文件与作业指导录像相结合的模式,操作前组织操作、检验人员进行培训,观看录像片,详细、直观的点明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车间配备多媒体设备,保证录像在需要时,随时可以查阅、观看。
针对不同产品、不同生产工序的特点,采用工艺文件与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录像相结合的模式,提高文件的直观性,增强了文件的可操作性,使操作人员对于操作要点一目了然。
2.2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照章办事”是质量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按工艺文件操作,客观反映了企业一线操作人员质量意识不高;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客观反映了一线操作、检验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强,技能水平不够的问题。质量意识的提高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必须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培训工作是企业应长期坚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培训工作的开展形式应多样化。应设置各种各样的专题培训,如可将“照章办事”作为一项培训专题:课堂上为员工解读“照章办事”的真正含义和出现形式的多样性;针对不“照章办事”造成恶果的,应组织编制案例集,结合实例,使员工真正认识到不照章办事的后果;对于实际工作中发生的例子,应加大惩处力度和开展举一反三工作,使员工铭记教训,从而达到提高意识的目的。
技能培训方面也应为员工开发更为广泛的培训、交流平台:如“师带徒”培训,鼓励、奖励师傅将工作中的方法、技巧无保留的传承下去;组织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操作“比武”;组织专业知识培训,通过考核合格后晋级等“星级”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参与积极性。如战术型号目前实行的“发射车车长制”通过培训、考核,晋级一星、二星、三星车长的“星级”管理方法为战术型号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专业化的车长人才,满足了型号需求。战术型号规定无车长证的人员不得担任车长岗位,杜绝了人员经验、能力不足带来的低层次质量问题,该管理方式也是从“人防”向“技防”转变的一项重要尝试。
2.3 重视引导,调动全员反应问题的积极性
目前航天系统推行质量问题双归零制度,一旦存在低层次问题特别是管理问题,要求“严肃处理”。制度的初衷很好,意在防微杜渐,起到警示作用,但具体到执行过程中,容易发生偏颇。例如2013年初发生的发射箱渗水质量问题:在箱体内部焊接时存在焊缝质量问题,无人反馈,到产品全部完成后进行例行试验阶段发射箱淋雨试验时发现漏水,问题原因分析耗费了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产品返修需将全部箱子拆解、补焊再重新装配、试验。该问题的处理比产品在问题发生时返修的质量成本增加近百倍,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件事物要想使其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必须有积极正确的引导。质量管理也是同样,一定通过“重奖”激励大家向正确的方向去做,再通过大力宣传,号召大家去学;对于质量意识淡薄的行为用制度去规范,辅以必要的惩罚措施。这样有“名”有“实”的做法,一定能调动起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发现质量隐患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全员质量意识的提高。
2.4 完善设施,畅通信息沟通的渠道
(1)在车间固定位置设立“Near Miss”问题反馈箱,一线人员遇到问题,可随时填写放入箱中。
(2)制作现场质量问题记录手册,按班组分发,并指定手册管理员。上述两种方式需由专人定期去收集问题并把收集的问题通过填写网上流程进行处理。
(3)生产现场配备电脑,保证车间每班组一台,一线人员随时可以上网填写信息反馈单。
3 结语
质量为先是航天企业不变的宗旨,如何在复杂的任务中找到适合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有效杜绝解决质量问题的发生,是个永无止境的课题。航天人一定要本着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去总结和提炼,才能彻底做好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肖智军.精益生产方式[M].海天出版社,2005.
- 上一篇:计划生育工作年度计划
- 下一篇:骨干教师主要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