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增收计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集体经济增收计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我区以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切入点,财政资金主导的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思路是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基层基础、构建为农服务体系、密切与农民、贫困户利益联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体工作在资金匹配项目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下是为大家收录的辞职信范文,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一、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资产收益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调度、协调全区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确保工作开展按时间节点快速推进。
二是制定方案。先后印发了《区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的通知》、《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区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实施细则》,为开展资产收益扶贫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加强项目调度。立足各贫困村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交通区位、人力资源等情况,紧贴市场需求,从实际出发,选取光伏项目,构建科学合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和促进贫困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农村产业升级、农户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发展、基层组织加强的共赢局面。
四是强化监督管理。通过扶贫动态监控系统对项目进行实时监管,系统要求每季度填写资产收益扶贫的报表;
根据《区财政局区扶贫开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的通知》,区供销社每月报送《光伏资产收益项目绩效运行监控表》。
二、资金投入与投资完成情况
(一)资产收益扶贫资金计划投入情况
1-6月,区计划投资5400万元用于资产收益扶贫,其中:财政资金5400万元。
(二)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2020年,区计划建设资产收益扶贫项目1个。1-6月已签订分红协议的项目1个,签约率100%。项目投资完成金额54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5400万元,完成率100%。
三、取得成效
1-6月,区已实施开展资产收益扶贫的项目1个,为光伏资产收益项目,涉及216村,其中贫困村74个。贫困村平均投入资产收益项目资金25万元,项目带动贫困村集体增收53.92万元;
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360人,累计增收197万元,人均增收451.8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2
一、强化宣传,把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精神宣传到每个角落。
好的宣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全县群众增收奔小康工作会议召开后,乡党委政府迅速召开乡班子会议和全体乡干部会议,进行贯彻落实,通过各种形式如广播、标语、座谈会等形式宣传到广大群众,把会议精神贯彻到每个党员干部。经过商讨,大家一致认为:当前的工作重点是立足本地实际,抢抓政策机遇,尽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我们要抓住各种优惠政策,感激上级领导的领导和关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政风建设,狠抓工作落实。强化群众观点,树立有为意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真正为加快本地发展服务好,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难题。乡党委政府对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实现三大目标”的发展思路,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和任务。乡党委政府要求全体乡村干部要紧紧围绕县委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当前的重点项目建设,下山脱贫,安全生产,维稳和低收入农户增收等工作,抓住机遇,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做好今年我乡的各项工作。
二、结合实际,加强对接。
没有好的项目就没有好的发展平台,项目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切入点,我们根据责任书的要求。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常务副乡长为副组长,其它相关干部为成员的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了办公室。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了本乡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项目2013年建设计划表及六大项目的实施方案。对全乡5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进行全面调查,积极探索增收渠道,同时建立“一户一策一计一档案”。继续按照对症下药,分类指导,对属于救济类的给予资金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增收类给予适当的项目和资金扶持,增强其造血功能,通过有效的扶持,真正促使其通过自己的劳动,提高经济增长的结构和潜力,真正使困难群众的日子好起来。
三、真抓实干,抓好落实。
(一)、开展低收入农户项目对接。
1、开展低收入农户转移就业工作。帮助转移就业42人,主要做法是:一是将低收入家庭中有劳动力人员编入护林员,增加其收入;二是将低收入家庭中有劳动力人员编入保洁员,增加其收入;三将低收入家庭中有劳动力人员编入乡公路养护站;四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本地企业以及、云和、龙泉、等地打工等等,增加其经济收入。
2、进行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增加对农户就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开展低收入农户职业技能培训,如烟叶种植培训、茶叶技术培训、白术种植培训等等。特别是对低收入户中有劳动能力的进行免费就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和非农就业能力,促进增收。今年我乡共投入9万元。培训农民425人,其中低收入农户45人。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以奖代补项目。对于村集体经济在三万元以下的村,通过土地流转、合作开发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对增加部分给予一定的奖励性补助。由县委组织部联系,县烟草局做为技术指导单位,按照“集体带头、统一包装、分散管理”的实施方案,秋兰村、王山头村、村、山前村种植了100亩烟叶,给群众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高演村的村级集体金银花基地300亩基地已投标承包经营,每年都有近两万元的集体收入。东源村的村集体茶叶基地200亩,通过群众决议流承包。秋兰村的茶叶基地也通过承包经营的方式,增加村里的集体收入。
(三)、进行现代新农村建设。根据县里下达的任务,今年我乡将完成实施低收入农户住房救助12户,目前已基本完成。中心村建设取得较好成效,通过路灯建设、污水处理、改栏改厕、公园建设、绿化等,使中心村面貌焕然一新。投资近40万元对王山头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包括停车坪、改栏改厕、卫生整治、腰板装饰等多个方面,旧貌换新颜。
(四)、积极开展避灾中心建设。在乡政府所在地建设避灾中心,建筑面积2200多平方米,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投资约320万元。
(五)、大力发展低收入农户以奖代补项目。鼓励帮助秋兰村刘希东、村陈开林等农户以合作社等形式发展红豆杉、茶叶等项目,带动低收入农户的发展。
篇3
(2020年3月10日)
一季度以来,**镇坚定“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信心和决心,思想上高度统一、认识上及时跟进、行动上坚决执行,一方面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收官之战,推进消薄进度,为实现**镇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合村“千企结千村”项目推进情况
自201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千企结千村”结对帮扶计划,5月份,高合村与省金控开启结对帮扶,9月份,启动“青丝”民宿项目。去年3月,我们进一步梳理了项目推进计划,按项目设计、立项、规划审批、用地审批、工程招投标等五大任务,逐项落实具体责任人和时间表,县镇村三级、集团驻村工作小组和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协同联动分级抓好落实;4月底,开展了项目的土石方平整工程和通民宿道路两旁的大庭院整治;5月底前,先后完成了项目可研、初设的批复;7月份,完成项目施工图纸设计;8月份,完成村庄规划调整,土地农转用报省资源规划厅审批;9月份,启动工程招投标程序;10月份,县长特批,在全县建设用地指标极其紧张的形势下,第一批就落实本项目的用地指标;10月中旬完成招投标,中标价1055.11万元,并于11月5日正式开工,年前五幢建筑物基础工程已经完成。今年2月底工程复工,预计今年9月完成竣工验收,10月正式营业。
关于“青丝”民宿建设,接下来将着重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严格按项目施工合同约定,敦促施工单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充足的人工和机械,合理编排施工计划,加快项目推进;二是加快民宿营业人员的培训,确保在5月前签约一批合格的管理、服务人员;三是加快民宿软装方案策划,确保8月底前采购安装到位;四是及时启动营销宣传,力争在营业前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吸引充足的消费客源。
二、1—3月份消薄进度
今年1--3月份,21个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中5个村实现集体创收,其中高合村8.7万元,主要来源于为“千企接千村”帮扶结对企业省金控集团下属企业配送矿泉水、笋干等农副产品等收入;龙村村9.2万元,为店铺出租和山场出租收入;麻坞村2万元,为老茶园出租收入;和平村6.24万元,为山场出租收入;大堑村3.67万元,为山林租赁收入,共完成29.81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其余15个村中霞田创收2.33万元,金溪村创收5.7万元,共完成8.03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全镇一季度共完成37.84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从一季度集体经济收入来看,大多为场地租赁收入,产业项目发展收入几乎没有,下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增加产业收入。
一是要筹建项目库,实行“一村一项目”。镇党委把消薄工作作为中心工作进行布置,做实基础准备。针对各村实际情况,以项目为“王”,制定“一村一策”措施,建立村级项目库,并要求各村项目必须入库报批才能建设,准确把握消薄难点。
二要加强经营,盘活闲置资源。摸清家底,统计各村现有办公用房、会堂、老校舍、厂房、仓库等各类集体资产,支持和鼓励村集体以“开发、出租、利用”等形式盘活闲置和低效使用的资源,或对有一定开发价值的破损集体资产进行评估,将改造后可实现持续增收的村级资产适当进行修复,进一步搞活存量资产发包和租赁经营。如星田村利用老茶叶加工厂装修成为家宴服务中心,老大会堂租赁增加经济收入,提高村集体造血功能。
三要抱团发展,联合作战。深入抱团“消薄”的豆制品加工、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谋划。由秧畈村、星田村、石柱村、等11个村共同集资371万元,建设物业仓储中心。由徐塘村、麻坞村、等7个村共同集资90万元,建设淘宝创业园。由姚家源村与塘坞片联合共同集资410万元建设豆腐干加工厂。建设投产后预计经营性收入每个村每年可达5到10万元以上,抱团发展实现村村创收。
四要开发产业,探索创新增收点。鼓励各村深挖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如姚家源村盘活现有水上乐园、聆泉宛餐饮餐饮住宿、来料加工点,通过招标承包三个项目,去年实现经营性收益12万元。
三、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镇低收入情况
截止目前,全镇纳入省级扶贫重点村15个。2019年初低收入农户总数1435户2381人;至2019年底低收入农户数1243户1848人,其中低保户996户1307人、低保边缘户219户513人、特困供养户28户28人。2019年度共减少低收入农户192户553人。
(二)1—3月份帮扶工作开展
1、做好督促指导工作。对于帮扶村提出申报的扶贫项目,进行详细了解与指导,进一步确保扶贫项目的可行性与实际性;督促指导相关村上报的光伏小康工程收益分配使用实施计划,将于下周下发收益分配使用通知;
2、做好政策普及和宣传工作。如去年12月底入库的高合村小青枣项目,积极帮忙与县农业农村局对接,帮助帮扶村更好的了解学习最新出台的扶贫相关政策,指导帮扶对于自己村的扶贫事业进行更为详细的谋划。
3、做好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积极向各村推送各种优良招工信息,鼓励各村提供公益性岗位时优先考虑低收入农户。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结合我镇实际,全面完成全镇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压实责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村两委责任制,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工作制度,对重大事项主动安排、主动督促、主动落实,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篇4
一、强化帮扶措施,提升帮扶实效
从3月13日开始,根据组织安排从胜桥镇桐江村调整到在西岭桐江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驻村以来与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员脚踏实地对全村贫困户35户92人,低保户50户、五保户16户进行了摸实情、说实话、重实际,讲实效地进行了走访,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制定了《桐江村2019年驻村工作帮扶计划》、《桐江村2019年产业扶贫计划》和《桐江村2019年集体经济发展计划》。2019年动态调整家庭成员自然减少2人,贫困户教育助学16人,贫困户务工就业42人,级残疾16人。贫困户兜底3人,贫困户低保户15户,2019年拟脱贫4户6人。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生态、社会保障兜底、产业扶贫等政策均得到落实。驻村考勤上班83天,平均每月20天以上。
二、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扶贫
1、发展油茶产业。在全村原有4700多亩的油茶林基础上,在2018年底新流转冲头片、清溪片荒山900多亩种植油茶,并建立贫困户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工资性收入,把所有新增油茶林按面积分配给贫困户管理,贫困户参加油茶林管理的务工工资按调出市场工价的30%给付,如贫困户无劳动能力则由合作社代为管理。预计解决贫困户就业20人,每人增加务工收入5000元;二是油茶林效益收入,前五年确保贫困户每年获得100元/户以上的油茶林收益,五年后按油茶实际效益分配。
2、发展烟叶生产。积极贯彻落实镇烟叶生产部署,确保烟叶种植面积达1300亩以上,鼓励贫困群众种植烤烟,合作社加强烟叶种植技术及销售方面服务,增加贫困户烟叶种植收入及烟叶生产务工收入。预计贫困户务工收入100元/天/人,人均增收1500元。
3、发展林下经济。结合油茶产业发展,加强与相关部门联系,新引入林下油牡丹种植和茶山飞鸡养殖,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务工收入。
三、开展脱贫攻坚“三大行动”
按照市委、镇委安排部署,我村召开了脱贫攻坚“大清查、大整改、大提升”专项行动例会,制订了方案。一是在3月份对现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组织各帮扶责任人进行入户摸底调查,填好入户调查表,摸清底子,层层把关签字,确保责任落实、确保脱贫质量,防止漏评、错评和返贫问题发生。二是以村两委班子成员对全村非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供养户、重度残疾人、非贫困户危房进行大排查,排查的问题及时汇总上报镇扶贫办。在6月份对“三大行动”又进行了回头看完善。
篇5
xx县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x万人,为x个贫困乡镇"摘帽",x个贫困村"出列",x个空壳村"脱壳".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政策文件上,出台了《xx县减贫摘帽。同步小康实施意见》、《xx县扶贫攻坚"531工程"实施方案》、《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结亲十帮工作方案》、《驻村工作重点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实施强基固本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等,高位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在投入上,整合了县财政预算投入减贫摘帽专项资金x万元,扶贫产业资金x万元,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园区建设资金x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x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x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工作。同时,通过三资转换、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贷款风险分担,拉动信贷资金投入,破解资金瓶颈制约。现正着手出台《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方案》,每年由县财政贴息x万元、上级扶贫专项资金贴息x万元,拉动信用社低息贷款x亿元(年息x%),解决x户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在脱贫路径上,一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行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发展马铃薯这一"短平快"产业,实现年亩产值近万元,2015年示范种植x亩,带动全县种植x万亩。集中连片规划种植x万亩核桃,春季已完成15541亩,冬季计划种植x亩,现全县已发展x万亩,建成示范点37个,特别是县财政今年投入x万元,强化抚育管理x亩核桃示范基地,挂果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发展扶贫养羊x户x只,项目效益和群众积极性、满意度提升。实行提子、刺梨产业大户带动,提子发展到现在的x亩,其中x亩已挂果、产量x万公斤,亩均产值x万元。贫困户每年在提子基地务工收入x万元。此外,建成稻鱼共生等精准扶贫示范点35个、面积x亩,亩均产值x元。发展辣椒订单种植x万亩左右,亩均产值x元。二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大户、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户同发展、调结构、增收入。目前,共引进培育大户x多人,家庭农场x余家,专业合作社x余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省级农业园x个以上,流转土地x万亩,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三是实行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同步走。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为抓手,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一个新农村示范点就是一个党建示范点、一个小康示范点,一栋黔北民居就是一个产业孵化器,建乡村旅馆x家x张床位,农民文化家园、文体活动场所x个x万平方米,黔北民居改造x户,示范点x个。今年1至5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x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x亿元。
2.几点启示
启示一:精准扶贫不是"数据扶贫".数据是衡量贫困情况的可视化指标,但一些地区、一些人为了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在数据注水上大费心机,表现为擅改脱贫人口数量、篡改衡量贫困的指标。这次,在xx县的座谈会上,该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就向我们考察组一行直言不讳,为了赶进度,他们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存在"数据扶贫"的现象。对此错误倾向,我们一定要警惕起来。确实,信息化时代,扶贫工作离不开准确的数据。真实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决策部门掌握贫困实情,但注水虚假的数据却可能影响整体脱贫的进程。因此,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精、准"二字,无论是"精确识别贫困人口",还是"精确投放扶贫资金",都要做到数据精确、真实、可信,容不得半点水分。
启示二:精准扶贫不能等同于送钱送物。交流中,xx县干部反映,当前,有些干部对精准扶贫存在错误认识,认为精准扶贫就是简单的送钱送物,只要钱和物送到位了,就算帮助贫困户脱贫了。对此错误倾向,我们必须警惕起来。毕竟,钱和物只是杯水抽薪,只能解决贫困户眼前的生计,要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真正脱贫,远不于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贫困户掌握脱贫增收的方法。比如,可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入手,让有条件的贫困家庭每户都有1个以上劳动力参加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从而摆脱贫困。
启示三:精准扶贫要注重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造血"扶贫,是持续稳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根本的长远的扶贫。在这一点上,xx县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比如,他们把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突出扶贫攻坚"x"工程,大力发展核桃、刺梨、特色蔬菜、有机高粱、牛羊稻鱼等产业,推动贫困群众尽快实现脱贫。我们抓精准扶贫,一定要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袋子才能鼓起来,贫困户才能真正走出贫困。
3.几点建议
建议一:推进精准扶贫,要突出产业扶贫。一是要加大资金扶持。要在财政扶贫资金中直接安排到户的产业扶持资金,并逐步增加,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撑。要开展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要探索建立扶贫产业发展担保公司,创新扶贫产业融资模式,积极开办各种类型的小额贷款业务,为产业扶贫提供便利的融资服务。二是要坚持龙头带动。要大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形式,做大做强扶贫产业。要加大对贫困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入社率达到50%以上。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带动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增收。三是要加强科技扶贫。要围绕农业优势产业,积极推广新技术,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要建立健全农技推广队伍,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贫困户运用科技致富的能力。
篇6
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与金融扶贫有机结合,创新探索出“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取得良好反响。金融如何在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中产生积极作用,本刊采访了铜仁市政府党组成员,大龙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东来。
产金互促 多方受益
: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推出的“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为全面小康打下了良好基础,能谈一谈这一模式实施的背景和具体内容吗?
吴东来:2015年,铜仁市政府出台《铜仁市2015年金融扶贫工作方案》,按照“政府主导、扶贫贴息、银行助力、精准扶贫”的原则,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实施特惠金融政策,提供5万元以下、期限3年以内“无担保、无抵押”信用贷款。大龙开发区在充分调研和听取多方意见后,印发了《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金融扶贫工作方案》,将“五个一批”之首的“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与金融扶贫进行有机结合,创造性地推出了“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
“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结合国家“精扶贷”贷款政策,依托开发区产业发展优势,由开发区平台公司提供担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将5万元“精扶贷”贷款入股龙头企业,每户每年保底分红4000元,企业解决贫困户每户一个以上就业岗位,村集体按每户每年1000元领取保底分红,实现“政银企村农”合作共赢。
:“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的优势在哪里,实施至今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吴东来:“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发挥了大龙开发区产业基础好、辖区企业多、发展空间大的优势,将金融扶贫政策、企业融资需求、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衔接,是一种龙头企业带动金融扶贫的新路径和有效脱贫新模式。
实施以来,大龙开发区先后完成了两批“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工作,共为九龙村、蔡溪村、双龙村、路良村、祥查村、三寨村、前龙村、胜利村、大龙堡村、大屯村10个村的5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精扶贷”资金2870万元,贫困户用这些资金入股中伟锂电、侗乡农业和恒盛节能玻璃三家公司,实现贫困群众分红229.6万元,村集体分红57.4万元,为337个贫困家庭解决了就业问题。
“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是对“五个一批”帮扶措施的有效补充,龙头企业带动金融扶贫,是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的有机结合,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的增收问题,也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还有效解决了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真正实现了贫困户、村集体和企业“一举三赢”。
为确保“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顺利稳妥实施,大龙开发区于2016年4月18日组建了贵州大龙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入风险基金300万元,为推进“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提供基本保障。同时,重点抓好“选”“链”“保”三个关键环节。
“选”即是选准试点企业,保证资金回报和投放安全,特别强调要选择有实力、有信誉、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让入股贫困户能够放心。
“链”即是实现贫困户、村集体、企业、金融机构有机链接。
“保”即是保障“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顺利运行:政府注入风险金,每注入100万元风险金,就可以为贫困群众免抵押免担保1000万元;开发区平台公司、村集体、融资企业签订三方合同,以企业应付账款为抵押,由开发区平台公司为村集体提供担保,企业负责到期还款还息;开发区每年安排1500万元财政资金给予贷款贴息,撬动金融资金的支持。
成果共享 合力互动
:按照精准扶贫必须100%精准的工作要求,大龙经济开发区明确了精准扶贫的时间表和帮扶措施,请介绍一下推进的情况?
吴东来:为分享贫困群众将“精扶贷”资金入股龙头企业获得分红的喜悦,共同见证“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模式再结硕果,大龙开发区分别在2016年的3月18日和8月24日召开了“精扶贷”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分红兑现大会。
3月18日,为九龙村、蔡溪村、双龙村、路良村4个行政村的2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精扶贷”资金1370万元,首批兑现村集体分红27.4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109.6万元。8月24日,为祥查村、三寨村、前龙村、胜利村、大龙堡村、大屯村6个行政村的3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精扶贷”资金1500万元,兑现村集体分红3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120万元。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扶持。大龙开发区通过用足用活各项惠民政策,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工业化扶贫、交通扶贫、跨区域易地扶贫移民”四大民生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发放金融扶贫贷款8000万元,消灭“空壳村”,助推所有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产业扶贫 “输血”变“造血”
:大龙开发区计划用3年时间减少贫困人口3000人以上,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5个贫困村出列,3年内实现全面脱贫。这一目标如何实现?
吴东来:脱贫攻坚之所以难,难在贫困群众缺少脱贫门路,村集体经济去‘空壳’缺少支撑,融资信贷缺少担保。“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模式是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的结合,贫困户通过就近就业可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
中伟集团、东亿电气是大龙经济开发区工业化精准扶贫示范项目企业,以及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就业基地,带动大龙开发区30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为60户易地扶贫移民提供就业岗位120个。
2016年6月28日,玉屏・大龙“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根据双方扶贫合作协议,将玉屏县域内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大龙开发区“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民生工程,标志着大龙开发区的“产金互促541”模式开始向区外推广。
目前,大龙经济开发区已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更趋优化,外经贸战略转型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长,生态文明建设初现成效,开放型经济越加凸显,产业争新优势日益厚集。
篇7
关键词:社会转型 农村养老保障 制度缺陷 对策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不足
(一)保障水平低,难以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尽管作为国家“九五”计划的一项重点农村民政工作的头等大事,民政部门以及政府其他部门投人了相当大的精力,但距离满足农民最基本的养老需求尚有相当的距离。《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规定,保险费的缴纳标准实行多档次,月标准分别为2元、4元、6元、8元、10元、12元、14元、16元、18元、20元,供不同的地区以及乡镇、村、企业和投保人选择。缴费最长年限为40年,受益者从满60周岁开始领取养老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仅仅是刚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农民选择的缴纳档次大都很低。按照民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交费领取计算表》计算,农民每月交费2元,交费10年后,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4.7元,1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9.9元;若每月交费4元,10年后每月领取9.4元;15年后领取20元。且投保年龄越高,积累时间越短,收益越少。若再考虑到利率下调、通货膨胀、管理费等因素,农民领的养老金更少,这点钱对农民养老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所起到的保障作用十分有限,此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现象也比较突出。2002年我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5461.8万人中,东部10省(自辖市)有2832.2万人,占51.9%,人均保费达到了86.9元;而西部地区参保人数则仅为748.1万人,人均保费2元。
篇8
一、农技水利工作
1、切实抓好河道专项整治和长效保洁工作。
自3月18日县政府召开河道保洁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以后,我镇立即组织河道保洁专业队对全镇117.23公里未疏浚、保洁过的河道,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出动挖泥船9只,保洁船17只,投入人工4500多工;采用人工、机械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凡是机械船只进得去的河道、河浜,先采用机械打涝,再用人工清理漂浮物,对机械船只不能进入的河道、河浜,采用人工打捞,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为按时完成专项整治工作创造条件。在专项整治中,我们对前几年已疏浚和保洁的河道、河浜也进行了疏理,专门落实人员对水上漂浮物进行打捞,对原有保洁死角统一清理。在这次县组织的专项整治工作的验收中,得到充分肯定和好评。
我们在取得河道保洁专项整治工作成效的基础,加强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对全镇共219.19公里河道继续落实保洁责任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做到平时每月一次由农技中心负责检查,并实行打分制,与年终考核挂钩。在措施上,一是我们*镇地处海盐北部,北与平湖市、南湖区相邻,针对河道多、河面宽、水流急的特点,采用打竹栏坝的方法进行防护。二是要求各保洁队至少配备1只保洁船,要巡回进行保洁。三是落实专业保洁人员,进行河道保洁。四是加强安全教育,对保洁人员全部要求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作业时一律穿上救生衣。
2、认真抓好河道疏浚和防汛工作。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20*年规划落实疏浚河道28条,总长度为20.54公里,疏浚土方25.38万方;在5月12日完成了20.54公里疏浚河道的招标工作,整个项目共分四个标段,计划总投资167万元,整修工程预计到11月底完成。今年计划修筑护岸1.75公里,涉及河道3条,其中电庄村油车里浜380米鱼巢护岸,王家桥港495米浆砌石护岸,油车里港875米浆砌石护岸,工程分二个标段,7月30日通过公开招投标,由华兴公司和海建公司中标,预计到11月底工程全面结束。
根据上级要求,我们及时制定和完善了*镇二00八年防汛抗台应急预案和防御灾害人员转移预案。按照预案的要求,与沿海有关村落实了兼职护塘员和关闸人员,制订了岗位责任制,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在上半年我们还开展全镇机站、机泵基本情况调查,摸清全镇152座机站、173台机泵的现状与基本情况,为确保农业生产灌溉用水打下基础。
3、积极做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在现代农业中,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全程服务是我们农技工作的重点。一是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海盐县元通兔业合作社上接市场,下联兔农,在上半年兔毛低谷的形势下,我们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跑市场、灵信息,努力帮助社员、兔农找市场、稳价格,顺利地度过了3、4、5三个兔毛低谷月,为兔业生产健康、稳步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兔业生产的发展为缓解家庭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大宁蘑菇合作社创办后极大地鼓励了种菇户的积极性,蘑菇种植面积扩大到34户,59只大棚35万平方尺。我们还帮助大宁蘑菇合作社设计制作了盒装礼品蘑菇,并帮助宣传、推广、试销,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并取得一定的效益。三是发挥水产协会行业作用,坚持“海盐县水产行业标准”,严禁使用假劣兽药及农业部规定的禁用药品,确保我镇水产品质量,今年做好了三户养殖户实施生态型水产养殖塘标准化建设的申报工作,并顺利的通过了验收。四是抓好各类技术培训,今年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13期,受训人员680人次,广播讲座15讲,通过业务培训、讲座、观摩示范,把技术传授给全镇广大农户,为我镇农业生产的丰收和农民增收打下基础。五是做好油菜种植直补工作,按照上级有关要求,我们经过了调查和统计把全镇20283.6亩油菜面积的补助款于4月份已全部发放到户,补助标准每亩为10元。六是认真做好外来种粮大户生产情况的调查,上半年组织人员对36户外来种粮大户中具有代表性的张明聪等12户进行情况调查、效益分析,及时分析在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撰写了调查报告。
4、积极开展绿化造林工作。
我们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积极参与整治村、示范村的绿化规划和技术指导工作,认真规划,检查监督。今年完成绿化造林面积103亩,完成指标的125%,在去年兴隆、刘庄二个自然村种植特色水果试点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优势,继续在兴隆、刘庄二个村种植庭园经济林1600株,其中枇杷500株,柿子1100株,计划在年底前完成种植。
二、农经管理工作。
今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围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强化村级财务与集体资产管理。以推进民主管理进程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巩固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重点,进一步开展农民负担检查,确保农民负担减轻不反弹。
1、落实农民负担监管制度,做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
以维护农民权益,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为重点,继续落实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四项制度”,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农民负担监督员队伍建设,切实发挥监督员作用。巩固农村综合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根据县农民负担管理领导小组要求,组织开展对有关涉农收费部门的自查,推进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有效落实。为切实履行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监督职能,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今年我们完成了八团、永宁、兴隆、永福共四个行政村的2007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工作。
2、抓好村务公开及农村价格监督工作。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根据中央及省市县的精神,全面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要求,完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的民利,因此,做好村务公开制度是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村务(财务)公开工作,做到每季度公开一次,重大事项及时公开。公开内容主要包括村级财务收支预算,财务收支明细,村干部报酬,福利发放,招待费明细,农民负担情况,粮食综合补贴情况,行政村重大建设项目,土地征用补偿款,农民建房,计划生育等需要公开的内容。镇会计服务中心每季把村级财务方面公开表式,按照要求及时填写一式二份,一份公布,一份存档,其他公开内容由村农经员负责搜集,整理填写并负责所有公开内容表格帖到村务公开栏内,现金收支逐笔公布,由村出纳员负责填写。
农村价格监督工作主要是协助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做好涉农价费公示(牌)的内容变更和维护管理工作,协助县价格主管部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对涉农价格、收费违法案件的查处。今年三月对十三个村的涉农收费公示栏进行了更新,都按装在村务公开栏旁和醒目的地方,便于农民了解涉农价格收费标准,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做好种粮农民综合补贴工作。
为了全面、正确掌握我镇去年的种粮面积,使国家的惠农政策落到每一户农户,在二月下旬召开各村农经统计员会议,布置了对2007年度种粮农户调查要求和上报时间。全镇共涉及9405户种粮农户,种植面积62158.67亩。其中:小麦23935.39亩,水稻37332.7亩,大豆737.4亩,其他杂粮153.18亩。补贴金额228.7万元,亩均36.79元。种粮补贴在5月底前通过信用社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户的存折上。最近每亩补助又增加5.53元,补贴金额34.40万元,二次合计263.10万元,亩均42.32元。为方便农民销售自产农产品,办理农民办税卡24户。
4、做好经济薄弱村和村级经济发展调查服务工作。
根据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办公室文件精神,为了做好对经济薄弱村的各项服务工作,充分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在年初对全镇13个行政村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基础上,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确定了新一轮经济薄弱村三个(青莲寺、永宁、海塘),按照盐村办[20*]1号通知,要求三个村及时列出项目计划报县审批,今年三个村共申报标准厂房8200平方米,投资总额632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的立项申请、规划选址,正在实施项目设计和办理用地等有关手续,预计十二月底前完成招投标,年内可开工建设。
为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根据年初制定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在四月份对全镇各村现有集体闲置土地、房屋进行调查摸底,经调查汇总分析:有八个村可以利用原旧房屋及占地打算建造标准厂房7350平方米,一个村利用闲置土地可建造标准厂房1000平方米,镇政府为了鼓励各村充分利用集体现有建设存量土地,建设标准厂房,出台了激励办法,分好、一般、薄弱村三档,给予每平方50、150、250元的补助,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子。9月底完成了4个村的项目招标工作,实际建设面积1532.6平方米,其中:大宁222.8平方米,招标价10万元,青莲寺村299平方米,招标价15.3439万元,刘庄村266.8平方米,招标价13万元,兴隆村744平方米,招标价41万元。永宁村2200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项目正在规划设计中。
三、土地管理工作。
1、积极做好接待和土地执法巡查工作,根据县国土局关于开展土地执法巡查和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接待和巡查制度。一年来,我镇土地定期巡查92次,通过有效的巡查,及时发现、制止各违法用地,共发出《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47份,涉及面积14349.63平方米,其中通过县国土资源局立案查处5起,面积11151.53平方米,镇政府组织人员拆除违法建筑2起,拆除建筑面积1328平方米,及时制止违法用地势头。同时认真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和县长12345公开电话,共41件,办结率为100%,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答复。
2、认真做好建设用地复垦和造地改田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率。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去年年底立项的宅基地整理和造地改田项目的实施工作,宅基地整理涉及8个村25户农户,复耕面积49.99亩,造地改田项目涉及2个村,实施面积110亩,目前已完成实施工作,通过了县、市的验收,准备迎接省级验收。今年上半年还初步完成了*年度造地改田项目和建设用地复垦的调查摸底工作,今年计划实施永福、凤凰造地改田项目,实施面积112亩,建设用地复垦预计面积在45亩左右,其中独立工矿复垦涉及2个村,面积20亩左右,宅基地整理涉及4个村,面积25亩左右。下一步我们将在全面发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对照上级规定和要求,及时立项申报和实施。
四、畜牧兽医工作。
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畜禽的防疫和疫情监测工作。开展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工作,组织人员及时下村到户有序地做好禽流感的免疫注射工作,完成了上级下达我镇的防疫任务。在生猪的口蹄疫和蓝耳病的防疫上,我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免疫密度,确保生猪生产健康稳定发展。
2、做好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配合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加大对屠宰场生猪的尿样抽检力度,出县境外调生猪全部实行尿样检测,杜绝违禁药物和“瘦肉精”在生猪生产中的使用,配合县级有关部门,严厉查处和打击私屠滥宰和非法经营病死猪的行为,确保畜产品的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篇9
全县产业扶贫农民增收情况的视察报告
为全面摸清我县产业扶贫、农民增收现状,找准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实现如期脱贫摘帽的目标,3月上旬,县政协组织6个视察组,分别由六位主席带队,深入到XXX个乡镇、选择XXX个贫困村(20xx年出列村2个,20xx年出列村XXX个,20**年计划出列村XXX个)、XXX户非政策兜底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视察分析;召开由部分县直部门、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采取县内视察与县外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考察组到宜昌五峰、远安考察学习产业扶贫经验,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在此基础上,集思广益,形成专题视察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一)各地认识程度较高,产业发展合力不断增强。各级各单位都把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抓住产业扶贫“命根子”,认真落实产业扶贫规划。县农业局、扶贫办、发改局、财政局、林业局、农商行等部门通力配合,紧密结合部门实际,整合政策项目资金,全力服务产业扶贫。各乡镇和村认真对照村出列、户销号的标准,深入调研,科学谋划,群策群力,合力攻坚,大力实施“5117”产业扶贫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如:黄堡镇寨湾村通过流转农民土地,推动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寺坪镇龙凤村将贫困户300亩土地流转给神农本草公司,网络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马桥镇白果村20xx年发展土豆xx40亩,草场3000亩,今年计划发展银杏xx00亩,户均产业基地达到13亩,成为产业发展重点村。一批市、县驻村工作队坚持吃住在村,真帮实扶,受到基层干部群众好评。
(二)奖扶政策落实较好,农民发展积极性不断提高。各乡镇深入贯彻落实《xx县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扶持意见》、《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引导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兑现产业奖扶和小额信贷政策,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据视察了解,20xx年全县兑现产业奖扶资金6XX.X万元,发放小额信贷XX.X亿元,扶持XX.X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建特色产业基地XX.X万亩,辐射带动7XXX户、XX.X万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走访调查的XXX户贫困户中,20xx年发展1至2个产业项目的有XXX户,占XX.X%,3至5个产业项目的有XXX户,占XX.X%。
(三)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乡镇和村按照建基地、扶龙头、联农户的思路,积极探索建立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延长产业发展链条,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据视察了解,全县共注册农业龙头企业35家,专业合作社657家,家庭农场70家,20xx年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签定帮扶协议XX.X万份,辐射带动贫困户新建特色产业基地6万余亩,发展畜禽养殖30余万头(只),实现特色产品订单销售XX.X亿元。如:寺坪镇依托南河渔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大畈、天子坪等5个村、XXX户贫困户发展渔业养殖和乡村旅游,户均增收6XX元;过渡湾镇茶庵村依托襄阳佰蒂蓝莓公司,带动XXX户贫困户就近务工,户均增收14XX元;店垭镇依托楚原欣茶叶公司,带动500多户群众发展茶叶产业,户均增收12XX元;歇马镇白竹村依托九路寨景区开发,带动XXX户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到景区务工,人均增收1XX元。
(四)配套建设力度较大,产业发展基础不断改善。各级各地高度重视,整合政策资金,全面加强水、电、路、田等产业配套建设,农村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牢实。据视察了解,20xx年县水务局投入2XXX万元,集中解决了XXX个贫困村安全饮水问题;县供电公司投入2XXX万元,对XXX个贫困村、XXX个台区,XXX个集中安置点实施了农网改造;县交通运输局完成了4条县乡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新修水泥路211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42.8公里,加宽窄路面103公里;县国土资源局投入7XXX万元,对7个乡镇、XXX个村的30000亩土地实施了开发整理,硬化田间水泥路74049米,新建田间道26170米、生产路6056米。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扶贫措施落实不够。通过视察,我们认为各级各部门虽然对产业扶贫认识程度较高,但真正静下心、沉下去抓落实还不够。客观上讲,20xx年是易地搬迁年,各乡镇和村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啃易地搬迁这块“硬骨头”上,导致部分乡镇和村对本地产业发展宏观谋划不够,产业发展思路还不够清晰,编制的规划指导性不是很强,特别是对集中安置点后扶产业规划还正在谋划之中,对贫困户产业发展缺乏微观指导,存在规划与实际“两张皮”现象。从调查走访的XXX户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规划项目与实际发展相吻合的只有XXX户,占比不到XX%。少数村对产业扶贫压力传导不够,政策宣传不够,上热下冷,坐等观望,存在“你能脱贫、我也能脱贫”的消极思想,扶贫工作手册、政策汇编等资料还放在村委会,没有发到贫困群众手中,个别村干部对产业扶贫政策和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说不清楚。少数部门工作重心和精力还没有完全倾注到贫困户,小额信贷门槛较高,手续复杂,贫困群众贷款难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视察的XXX个贫困村、XXX户中只有6个村、XXX户获批了小额信贷,马良镇峡峪河村X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xx年没有一户获批小额信贷;农民技能培训针对性和时效性还不是很强,培训内容和方式还不是很接地气,20xx年全县虽然组织开展了47场(次)的劳动技能培训,但只覆盖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XXX人,仅占建档立卡总人口的XX.X%;光伏发电项目推进不快,全县报备光伏发电XXX个村,目前仅建成3个试点。
(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乏力。通过对XXX个乡镇、XXX个贫困村、XXX户贫困户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等情况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农民增收仍面临严峻形势,如果不从根本上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很难保证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从产业结构看,各地对长效产业发展认识还不够,缺乏特色意识、品牌意识、规模意识,发展项目小而全,没有特色,科技含量低,产品商品化率低,组织化程度低,据视察了解,XXX个乡镇中发展项目最多的达XXX个,XXX个贫困村中发展产业项目最多的达XXX个,XXX户贫困户近XX%选择发展生猪、土鸡、山羊、蔬菜等传统种养项目;从劳力结构看,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人员思想保守、体力不支,承接产业发展能力有限,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现象,据视察统计,XXX户贫困户共有9xx人,如果按人均2XX元产业奖扶计算,20xx年应兑现奖扶资金XXX万元,而实际只兑付XXX万元,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从收入结构看,抽查的XXX个贫困村,经营性收入平均占比XX%,最高达XX%,最低只有3%,务工收入平均占比XX%,转移性收入平均占比XX%,最高达XX%,最低为6%,说明农民发展产业的水平还参差不齐,农业产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从空间结构看,部分集中安置贫困户由于人地分离,产业发展难度较大,与“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视察了解到,20xx年兴建的部分集中安置点产业配套建设还不够到位,贫困户要往返数公里去耕种;从收入情况看,被视察的XXX个重点贫困村,20xx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5万元的只有8个,仅占XX%,走访调查的XXX户贫困户,20xx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3XX元脱贫销号标准的还有XXX户、XXX人,如果扣去产业奖扶资金,有XXX户、xx5人低于3XX元脱贫销号标准,说明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还不强,贫困户收入还在靠政策的硬性拉动,持续增收渠道狭窄、后续乏力。
(三)新型经营主体实力不强。通过视察和考察学习,我们认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产业扶贫的重要引擎,是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的中坚力量。据视察了解,目前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体实力不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较弱,融资难、扶持政策落实难等问题严重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受产业规模、资金、技术、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有相当一部分龙头公司和专业合作社规模不大、产品不精、销路不畅、带动力不强,经不起市场调整,起不到龙头带动作用。据视察统计,全县目前真正运行健康、管理规范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左右,仅占XX%;专业合作社250家左右,仅占XX%。视察中,有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反映,20xx年县委、县政府出台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能人大户发展的金融扶持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举步维艰。如:马良镇农信兴专业合作社管理运行比较规范,带动力较强,20**年基地扩大到2000亩,带动峡峪河、东风头、老岭垭等5个村发展甜玉米和旱黄瓜,产前急需xx万元资金信贷,找到银行多次协商未果,只得找亲朋好友拆借。
(四)产业奖扶机制不够完善。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去年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25类产业到户奖扶政策后,各地通过一年的实践,普遍认为政策撬动效应明显,但仍然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盼望能够调整优化。如:在奖扶项目上,类别偏多,容易分散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注意力,不利于全县主导产业发展;在奖扶标准确定上还不够合理,对全县重点产业的政策倾斜还不够,对像药材等投入较高的产业项目标准过低,对像土鸡、露天白菜等投入相对较低的产业项目标准过高;在奖扶方式上,简单地货币化注入,容易造成短期内“奖扶脱贫”,带来产业扶贫福利化和贫困户选定项目趋利性倾向,使有限的帮扶资源使用率不高。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强化督办部门工作责任落实,转变服务方式,将更多的精力和重心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注。进一步放大金融扶贫风险补偿金政策效应,鼓励金融部门降低信贷门槛、优化信贷服务;提高劳动技能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紧盯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培训到合作社、到产业、到农户、到田块;按照“放管服”要求,加强对龙头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管理与服务,为农产品走向市场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加大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推进速度,确保建好的光伏电站尽快并网发电,在建的光伏电站在6月底全部峻工投入使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解决科技创新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助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提高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建设的服务水平,畅通“农产品进城”通道,为全县广大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脱贫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二)进一步突出地域特色,培植壮大支柱产业。建议县委、县政府借鉴五峰、远安“一县一品”产业发展经验,按照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地域特色,确定3至5个最具xx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给予重点奖励扶持,激励和引导各乡镇按照全县统一规划布局实施产业扶贫,避免同质化发展和无序竞争,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之路,以特色产业为引领,助力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确保每个乡镇和村都有1至2个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骨干增收项目,为全县培植主导产业、形成“一县一品”打基础、增后劲。
篇10
刚才,仕添同志对去年我县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工作作了具体的部署;振云、益明两位同志分别就如何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们都讲得很好、很具体,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切实按照工作部署,一件一件去抓落实。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我县的“三农”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思想要正确定位
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基础地位要毫不动摇。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从生产总值来看,农业仍然占大头;从农村贫困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看,“三农”工作仍然占据着重要位置。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业大县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些实际情况决定了我们要重视搞好“三农”工作。如果“三农”工作搞不上去,我县就谈不上奔康求富,实现全面小康。因此,必须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想尽千方百计把“三农”工作做好。当前,我县“三农”工作面临着省农业厅挂钩扶持3年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遇。省农业厅对帮扶工作很重视,省农业厅长谢悦新同志明确表态,要把紫金当作他们的责任田来管理、来耕耘,从资金上、项目上给予大力扶持。目前下拨给我县的扶持资金和项目,是其他县区不能比的,即使是其他地级市也未必有那么多。省农业厅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不单单体现在扶持资金和项目上,还体现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年前,农业局长甘集灵同志到省农业厅汇报工作,一位副厅长亲自接待了他,还召集了20多位处长专门听取甘集灵局长关于我县“三农”工作的汇报。现在,机遇摆在面前,我们务必抓住机遇,开动脑筋,认真研究,选准扶持发展项目,全力争取上级支持,力促我县“三农”工作真正上水平、上档次。
但在重视抓好“三农”工作的同时,工业立县的思想也要毫不动摇。工业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不能因为强调重视农业而放弃工业,也不能因为强调工业而忽视农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各镇的实际,准确定位,明确目标,推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二、传统农业要提升
我县要想搞现代化农业还有很大的差距,就目前的县情来看也不现实。但是传统农业要巩固提升。一要巩固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当前,我县很多水陂、水圳、水渠等水利设施残旧不堪,只要发动群众修一修就可以使用。现在看来,很多镇在发动群众方面有差距。譬如有的镇在兴修水渠方面,政府已经下拨款帮助修了几百米,现在只剩下几百米还没有修好,非要等到县里拨款才去修,总认为修水利、水渠就是政府的事情,没有很好地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现在,县委、县政府经常强调要关心群众、体贴群众,并不是说群众的所有事情都要由政府全部包办,县委、县政府也没有这种经济能力。搞好农村水利建设,关键还是要各镇的镇村干部去宣传、去组织、去发动。今后,农村水利建设,除了县政府、县水务局要努力向上级多争取资金外,各镇要召集当地的驻村工作组认真研究,共同做好水利建设规划,需要群众参与的,要规划落实到每个村,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参与,需要资金支持的作好方案,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分管农口工作的领导和县水务局,要把各镇报上来的规划方案进行责任细化,该谁负责就谁负责,通过责任细化,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好。二要优化种子。当前,我县许多种子在种植过程中发生变异,影响了产品质量,对此,我们要抓好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为广大农民群众及时提供优良品种,巩固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三要推广农业科技。近年来,我县许多农产品出现滞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科技含量低。因此,我们要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巩固完善县镇两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加快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加大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种养技能,提高农产品质量。
三、流通加工要突破
搞活流通加工,是解决农产品出路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关键。近年来我县在鼓励发展加工流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搞了这么多年,问题仍然还是问题,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个别镇根本就不重视农业,连一个农业项目都报不上来。我们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加工流通问题,做到谋一件成一件。希望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研究,制订好今年加工、流通的可行方案。过一段时间,我将与几位领导专程到省农业厅作专门汇报,争取他们的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六子一水”工程要扎实推进
- 上一篇:计划生育光荣证政策
- 下一篇:幼儿园意识形态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