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年度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保年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保年度计划

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关要求,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我局根据实际情况,工作计划如下:

1、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健全三重医疗保障制度,落实基本医保保障待遇,巩固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加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进一步规范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管理政策,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执行统一的门诊慢特病病种及认定标准。落实“两病”门诊用药政策,对于参加我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未达到门诊规定病种准入标准但仍需采取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费用纳入医保报销,切实减轻“两病”患者门诊用药费用负担。

2、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能力。整合原医保中心与合管中心窗口,选址商会大厦建设新的医保服务窗口,以窗口标准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规范经办服务,推行实施城乡居民“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简化异地就医办理程序,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可根据病情、居住地、交通等实际情况,统一使用电话、国家医保服务平台、马鞍山医保中心微信工作号、安徽省政务服务网等渠道,自主选择就医地开通的跨省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

3、建立健全医保网格化管理。健全县、乡、村(社区)、组四级联动机制,建立医保服务网格,形成城乡居民参保登记、政策宣传、报销代办服务“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职、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网格服务体系。在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网格监管职能,在村、社区等基础网格选拔产生网格监管员,方便群众举报和受理处置医疗乱象及欺诈骗保等违法行文。

4、持续落实农村困难群众帮扶。建立农村困难群众常态化帮扶体系,通过医疗救助资金对困难群众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分类资助,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专项台账,确保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贫困人口全员参保,实现应保尽保。巩固提高困难群众住院和门诊救助水平,加大重特大疾病救助力度,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费用给予救助。

篇2

(一)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陶瓷、纺织、水泥等传统产业得到调整、改造和提升;汽配、液晶显示器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光电子、新能源与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品牌经济、总部经济和创意产业快速推进。以金融、物流、会展、商贸、旅游和房地产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顺利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进展顺利。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编制完成《*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10)》,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省级工程中心5家、省技术创新专业镇3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中国名牌产品13个、国家免检产品13个。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4.54亿元,增长23.86%,高于生产总值增幅4.66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指数达到200.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16.88亿元,增长57.3%。

(二)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规划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组织编制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等10多项规划,逐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道路交通进一步完善,广佛轨道交通全面动工建设,首期9条与广州衔接的主干道路综合整治和绿化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一批21项和第二批21项交通重点工程分别完成了17项和4项。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水恒益电厂、南海发电一厂(三期)等项目获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德胜电厂(二期)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第二饮用水源地建设全面启动。组团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速,东平新城发展定位明确,中心组团城市建设互动发展,其他组团的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三旧”改造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首批122个建制村居改造示范村中有15个编制了村庄规划,65个已建设或正在建设农民公寓,祖庙-东华里片区和季华中心商务区改造提升工程陆续展开。

(三)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环境整治成效明显

城市环境有效改善。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4.36%,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指标排放量均可实现比上年下降10%的目标。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考核验收。集中开展了重点区域、重点污染行业整治,关闭陶瓷企业39家、印染企业9家、立窑水泥生产企业4家。加快推进火电厂脱硫工程和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促进200多家重点企业建设完善了脱硫工程,光明、河口两家发电厂实现关停。污水处理能力稳步增强,新建、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9间,新增污水处理规模30.2万吨/日。城市道路六级标准化和城市绿化建设加快推进。以“三年促变,绿地*”为目标,大力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活动,全年植树310多万株,营造各种主题林104个。稳步推进“大城管”战略,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机制体制不断创新,重点改革继续深化

依法行政和阳光政务深入推进,新增和调整了一批行政审批(管理)事项目录,建设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开通“12345”行政服务热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理顺了市与禅城区政府的事权关系,对村镇建设管理、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等11项市政府工作部门职能进行了界定。财政体制实施微调,市本级财政占全市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国企改革稳步推进,81家国有企业退出市场。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增2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总数达15家。城市可经营项目市场化运作继续推进,成功举办了**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会暨重点工程开工仪式,签约项目79个,投资总额335.8亿元。

(五)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和谐*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篇3

一、*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元至十月份,全部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2亿元,占年计划的89.7%,同比增长30.5%;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6亿元,占年计划的86.4%,同比增长30.8%。元至十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6亿元,占年计划的92.6%,同比增长36%;完成工业增加值55亿元,占年计划的90.9%,同比增长37.5%,预计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实现销售收入166.8亿元,占年计划的97.8%,同比增长56.2%,预计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利润7.2亿元,占计划的80%,同比增长39.5%,预计增幅居全省第十二位;实现税金8亿元,占年计划的88.9%。同比增长55.7%;累计产销率98.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0%;亏损企业10户,亏损面6.3%,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预计亏损额3600万元。*年,全市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占计划106.4%,完成工业增加值90亿元,占计划102.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10亿元,占计划109.4%,同比增长36.5%;完成工业增加值65.5亿元,占计划108.3%,同比增长37%,预计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占计划117.6%,同比增长55%,预计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预计实现利润9亿元,占计划100%,同比增长39.8%,预计增幅居全省第十位;预计实现税金9.5亿元,占计划105.6%,同比增长38.5%;累计产销率98%,与年计划持平;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0%,高于计划30个百分点;亏损企业8户,亏损面5%,与市定目标持平,亏损额3500万元。*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预计29家,比*年增加8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预计28家,比*年增加11家。(二)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元至十月份,全市共实施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64个,总投资111亿元,已完成投资25.5亿元,占年计划34亿元的75%,同比增长40.14%。其中,市直共实施18个(已完工9个),已完成投资15.5亿元,占年计划19亿元(不含沁北电厂二期)的81.58%,同比增长23.54%;乡镇共实施146个(已完工50个),已完成投资9.97亿元,占年计划5亿元的199.4%,同比增长76.99%。预计到年底,全市工业企业可完成投资29亿元,占年计划34亿元的85.29%,其中市直企业可完成19亿元,占年计划19亿元(不含沁北电厂二期)的100%,乡镇企业可完成10亿元,占年计划5亿元的200%。

二、*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年,我市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增长的幅度会有所下降,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因素:(一)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市经济增长已由高速扩张期向平稳较快增长期转换从全国工业增长趋势来看,工业经济增长开始明显减缓,工业经济运行平稳的特征比较明显。尤其是上海、广州、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速度回落比较明显。前三季度全国利润增幅同比回落19.7%,亏损明显上升,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同比大幅提高50.4个百分点。我市工业在全国来讲,处于工业链条的低端,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不如高端产业。在发达地区遭遇效益回落时,其滞后影响在*年将不可避免地波及我市。与此同时,受资源约束矛盾的影响,今年以来涉及工业领域的电价、油价、运价、水价、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较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从我省情况看,进入10月份以来,电力、煤炭和运力供需发生较大变化。从用电上看,到10月24日,省网用电量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57%,发电量增长4.27%,比正常负荷低100-120万千瓦时。电力需求减弱,电源建设步伐加快,电力过剩的问题开始显现。同时,煤炭、铁路运输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部分企业的部分煤种开始积压,煤炭价格下降,铁路运输货源不足,近两个月铁路运输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据郑州铁路局的资料显示,六月底全局铁路请车满足率为60%,九月底上升为80%。煤、电、运是工业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这种状况的出现,预示着我省工业经济增速将极有可能出现回落。从*年开始,我市工业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速逐年加快,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年工业生产增速18.3%,比*年增加6.1个百分点;*年工业生产增速24%,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年工业生产增速29.1%,同比增加5.1个百分点;*年工业生产增速36%,同比提高6.9个百分点。但是,由于我市工业结构的不合理,钢铁、冶金、化工、建材等主导行业全部在国家的重

标责任制考评的重要内容,促使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今年,我局成功引进招商项目6个,引进资金1.84亿元,年内到位资金2350万元,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任务。其中①滨河路二期房产开发和上游开发项目到位800万元;②科技局房产开发项到位180万元;③天然气开发到位570万元。④金牛花园到位350万元;⑤怡安居商住楼工程到位150万;⑥兴隆花园工程到位300万元。(四)突出规范运作,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今年,我们规范了各项管理机制,并加大了集中整治力度,使城市管理工作步入正规、有序的轨道。1、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得到加强。今年,我们以市政处、绿化处为中心,重点加强了城区水、电、路及绿化等基础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制订和完善了《**县市政基础设施管理规定》、《两个广场管理办法》和《**县园林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职责,加强了对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和两个广场维护与管理,使城区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今年,共维修道路1500米,下水道清淤3000米,维修路灯1200盏(次),同时,还聘请35名义务监督员,对损坏基础设施、花草树木的人和物实行全天候监管,城区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2、建设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我们注重抓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大了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专栏、宣传车和设置咨询台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城市规划法》、《建筑法》等建设法律法规,使大家遵守建设法律法规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二是加强了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组织全局执法人员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理论培训,同时加强了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整顿了执法队伍,做到了在执法过程坚持亮证517878秘书网.执法,文明执法,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三是加大了规划监察力度。采取全日制巡查和聘请义务监督员巡查相结合的方法,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违章建设上升势头,规划的龙头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全年共查处违法违章建设案件100起,违规建筑20处。3、建筑业管理明显加强。今年我们按照《建筑法》、《招投标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强化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建筑市场持续发展。据统计,今年新开工报建工程项目20个,总投资4370.3万元,建筑面积8.1万m2;全年招标工程15个,招标建筑总面积5.6万m2,中标总造价2887.6万元,招投标率达100%;今年创市“安全文明工程”3个。二是工程质量明显提高。今年我们共组织工程质量检查4次,查处质量隐患2起,挽回经济损失60多万元。实行工程监理项目20个,工程监理率达100%。全年竣工备案工程18个,工程合格率达100%,其中优良工程2个,全年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三是安全生产得到保障。大力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建立健全了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严格了安监申报程序,并对重点部位进行了跟踪监督和防护。今年,我们对全县在建工程和私房进行了一次大的安全生产检查评比活动,消除安全隐患16起,处罚施工企业违规行为2起,记项目经理一般不良行为记录1人次,收缴不合格安全帽13顶,从而保证了安全生产万无一失。(五)突出开展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今年,我局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先教活动、行风评议相结合,在打造服务型、学习型机关的同时,积极抓好各项工作,使精神文明建设上了新台阶。一是大力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从2月21日至6月30日,全系统9个支部157名党员按要求圆满完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阶段任务。在整个活动中,每名党员都能按要求参加学习、写心得、撰写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并结合实际,及时找准问题,及时整改到位,确保了先教活动取得实效。有1名优秀干部参加了全市建设系统永葆共产PARTY员先进性事迹报告会,并进行了即兴演讲;有1个支部被县委评为优秀党支部;有4名同志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PARTY员。二是积极开展行风评议。结合先教活动,我们积极向人大仪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求和意见,共发放征求意见函1600多份。经过梳理,共有9个方面内容36条意见。根据反馈意见,我们制定了整改措施,并逐一整改落实到位,使机关作风有了根本转变,树立了建设系统良好形象。三是认真开展“优化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主题活动。为全面优化经济环境,今年我们首先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人事管理制》、《上下班制度》、《建设局工作人员五不准》、《财务管理制度》等10多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根据县委6号文件精神,我们制定了《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真正做到了不应收的一分不收,不该支出的一分不支。其次,我们通过电视讲话、专栏和电脑网络等形式,就如何依法行政、廉洁执法、文明管理、优质服务等内容,向社会各界做出了公开承诺,并特地聘请12位人大仪表

、政协委员和老干部作为义务监督员,同时设置了投诉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再次我们规范了各种收费行为,将所有行政收费项目统一到政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收费,并重新印发*多份政务指南,做到简化程序、按章办理、限时办结、优质服务。通过这一活动,建设系统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四是高度重视人大、政协工作。我们把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取得很好效果。今年共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21件,保证了回复率达100%,办理率达85%,满意率达95%。五是认真抓好干部队伍、班子和廉政建设。结合先教活动,在系统内部广泛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并加强了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严格落实“”制度,坚持民ZHU集中制、集体决策制和领导分工负责制度,以及重大问题汇报制度。完善了党组议事规则,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选拔任用干部,做到分开、公正、公平。目前整个班子团结务实,清正廉洁,取得了“三个一致”的良好效果。即目标一致,作风一致,步调一致。六是全面落实县委中心工作。根据县委安排,为了搞好“双联”活动,我们把每月15日定为下基层活动日,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积极支持联系企业的工作,今年我们为联系的企业单位推销水泥7000多吨,提合理化建议7条,被采纳的有3条,该企业效益明显上升。同时我们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5万元,支持点村的结构调整,深得当地政府和群众好评。另外,我们还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帮困扶贫、捐资助学活动,共捐资3万多元。在抓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上,也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系统安定团结,局势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年以来,我县城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城市维护还不到位。今年我们在城市维护与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城区部分地段仍还存在道不平、水不通、灯不明,以及部分市政、绿化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而无法修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1、城维资金严重缺乏。随着县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区面积日益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也不断增加,相应地对城市的维护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概算,目前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正常维护管理共需资金600多万元。而我县现在的城维费仍执行九年财政预算标准,用于城市维护的资金仅60万元。由于城维费的严重不足,很难对城区市政、绿化设施和城市广场进行维修管理。2、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主要以市政处、绿化处为主。随着城区面积的扩大,维护人员由92年的20人增加到现在的近100人,而市政、绿化的人头经费仍是92年标准,每年各5万元(包括城市维护资金在内)。由于市政、绿化没有收费渠道,没有经费支付增加人员的工资,致使很难开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再加上市政处人员的医保以及绿化处人员的养老保险、医保和失业保险,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人员思想很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3、局机关行政经费运转困难。我局是实行财政综合预算的单位之一。自92年至*年,我局行政拨款的行政人员一直为3人,全年拨款5万元。*年增到20万元。目前我局现有干部职工91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7人,行政职能的事业编制人员14人,一般事业编制人员27人,提前离休16人,离退休17人。我局每年行政经费高达140万元,其中行政编制人员工资47万元,支付伤残医疗费6万元,上级政府统筹金30万元,办公经费25万元。同时,每年还要支出大批资金进行维稳、防洪和支持点村工作等近30万元,仅靠财政拨入的20万元已远远不能保证行证编制人员的基本工资,加上近两年取消了许多收费项目,以及为优化经济环境免收大部分规费,使得局机关行政经费严重不足,每年资金缺口达120多万元,直接影响我局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二)城市创建力度不大。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了2—3年创省级园林城市和创省级园林式单位的工作目标,今年虽然加大了绿化建设力度,但与石门、澧县、津市比,差距甚大。目前,县城除和平公园外,还没有1处象样的休闲公园,城区更没有几条象样的绿化街道和绿化带。各单位庭院绿化建设力度不够,在申报的32家园林式单位中,预计只有22家才能达标。建议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各部门搞好绿化创建工作,并加大绿化建设投入。(三)企业遗留问题严重。从98年起我局所属企业相继改制,参与改制人数414人。*年9月8家改制企业联合宣告破产。在企业破产工作中,我们虽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到目前止,还欠职工安置金122.93万元。其中,欠45名员工买断金21.3万元,欠114人养老保险金54.93万元,欠67名退休人员医保金46.7万元,这一问题的产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

。建议政府按有关规定,对改制企业职工所欠养老保费予以核销。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请求政府将每年城维费增到350万元,并在财政预算中增拔行政经费,以便能及时对城区基础设施进行维护管理,确实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工作和居住环境。二是请求政府从多渠道解决市政、绿化人员的两保问题,促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我县建设事业中。三是政府高度重视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并积极协调各部门搞好绿化创建工作,同时加大城区绿化建设力度,力争2007年达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四是建议政府建设系统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提到议事日程,并按劳社部发(*)20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对改制企业职工所欠养老保险费予以核销,从而确保社会稳定。

三、*年工作思路*,我们城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实现城镇化为目标,以经营城市为手段,以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建设为重点,以强化优质服务为宗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努力构筑和谐、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注重科学定位,不断完善城镇规划。要不断深化生态园林城规划理念,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突出城市个性和特色。继续搞好县城控制区详细规划,重点区域修建性详规编制,以及单体建筑规划设计。*年重点完成汽车东站、工业园、火车本稿版权是517878秘书网站区域控制性详规。并全力搞好一中文化广场、朝阳东(西)街延伸、汽车东站等项目的详规设计。同时加强协调,与国土局合作,重测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地形图,并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要积极探索规划管理新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设立规划技术审查小组,严格规划审批,严格规划执法,严肃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违章建筑,确保各类建设按规划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连续性。(二)注重基础建设,全力打造城市亮点。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城建项目,我们将积极筹措资金,组织力量,集中建设一批亮点、精品工程和特色建筑。同时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增强城镇功能,全面提升城镇品位。*年主要搞好县城重点工程和基础配套建设,建设项目有15个,建设投资规模3.5亿元,年内计划完成2.07亿元建设投资。其中续建工程7个,计划完成1.44亿元。①滨河路上游开发工程(5000万);②汽配城(900万);③金帝大厦(3000万);④管道燃气工程(200万);⑤继续搞好怡安居、富鑫花园、金牛花园、东馨花园、兴隆花园等商住楼工程建设,完成建设投资800万元。⑥汽车东站(*万);⑦安福东路建设(2500万)。新建工程6个,计划完成6300万元。①一中文化广场(1500万);②裕民路商住小区(1600万);③迎宾市场开发(*万);④垃圾处理厂(500万);⑤天鹅湖宾馆(600万);⑥小街小巷(100万)。(三)注重招商引资,全面搞活城市经管。继续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将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制定和完善招商激励机制,做好招商宣传,激发干部职工招商积极性,形成层层招招商、人人招商的氛围。严格落实招商奖惩制度,严格落实招商责任,坚持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督查,认真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落实。同时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并派出专门的招商班子外出招商,力争有几个大的项目落户**。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盘活城市现有资产,进一步搞好土地的收储、开发与拍卖,为城市建设积累资金。*年,主要搞好一中文化广场、裕民路商住小区、酒厂开发、迎宾市场开发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四)注重规范管理,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管理,是搞好城市建设的保证。*年我们将重点加强城区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抓好燃气市场清理整顿,搞好城镇绿化、美化、亮化,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管理有序、清洁优美的人居环境。组织开展创“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街道”、“绿色小区”等创绿活动,积极争创省级园林县城。大力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治理整顿,不断规范招投标行为,杜绝招投标过程中的、弄虚作假,以及违法转包、分包现象;依法查处施工队伍无资质、乱挂靠、打招牌等虚假行为;全力抓好工程质量管理,加强质监人员专业培训,全面推行工程质量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认真抓好安全生产,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使建筑业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五)注重工作实效,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同步推进,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抓好“创学”活动,并把保持共产PARTY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长效机制来抓,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维护我局整体形象。二是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本稿版权是51

7878秘书网动,强化廉政纠风与法制建设。三是继续抓好综合治理工作、计划生育管理、群团组织建设,以及县委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

点调控范围之内,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继续加强和全国、全省经济增长的逐渐减缓,工业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市工业经济增长已由高速扩张期逐渐向平稳较快增长期转变。*年工业经济增长预计为37%,增速仅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年预计工业增速将回落到20%左右。(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年度内缺乏能够形成经济增长点的大项目从近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工业项目投资的快速增长是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年全市完成工业项目投资12.7亿元,同比增长234.2%,*年完成工业项目投资23.5亿元,同比增长85%,*年预计完成工业项目投资29亿元,同比增长23.4%,这些投资极大地拉动了我市的工业增长。*年,全市计划实施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6个,总投资3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8亿元,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有以下特点:一是投资额度少,计划总投资比*年少75.6亿元,年度投资比*年少20.3亿元;二是项目规模小,在55个工业项目中,年度投资超亿元的工业项目只有4个,而*年年度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达到9个;三是高新技术项目比重低,在37个新开工项目中,只有中原特钢的模具扁钢锻坯生产线技改工程列入先进制造业项目。由于*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减少,同时年度内又缺乏能够形成经济增长点的大项目,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三)基数的膨胀也是造成*年增速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年,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10亿元,比*年增加了74亿元,较*年增加了124亿元,是*年的2.44倍。基数的大幅提高,也使得*年各项经济指标难以保持较高增幅。根据对我市工业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全市工业主要经济增长因素的调查,*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预计新增工业总产值41.13亿元,销售收入38.76亿元,利润19680万元,税金25050万元。

三、*年工业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业经济发展全局,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和开放带动战略,加快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拉长产业产品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深化企业股权结构改革,创新企业管理机制,不断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健康、协调、持续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全市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355亿元,同比增长18.3%;工业增加值计划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252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增加值计划完成79亿元,同比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计划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计划实现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22.2%。规模以上工业计划实现税金12亿元,同比增长26.3%。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计划98%。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不超过5%。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计划180%。部分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目标:工业总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2家(豫光、济钢),超20亿元的企业1家(沁北电厂),超10亿元的企业2家(豫港焦化、豫源化电),超5亿元的企业6家(中原特钢、电业公司、恒通化工、丰田肥业、万洋冶炼、金利铅业),超亿元的企业23家(济源煤业、太行水泥、高压开关厂、奔月浮玻、天龙焦化、亿华铁路器材等)。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全市计划实施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6个,总投资394255万元,年度计划投资137860万元。市直工业企业计划实施项目22个,总投资300625万元,年度计划投资92600万元。其中,续建项目6个,年度计划投资46000万元;新开工项目16个,年度计划投资46600万元。乡镇工业企业计划实施项目34个,总投资93630万元,年度计划投资45260万元。其中,续建项目12个,年度计划投资13230万元;新开工项目22个,年度计划投资32030万元。

篇4

一、加强具体工作措施

在20__年局退管办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提高对退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职责任务,切实负起责任。今年适时调整退管服务机构领导小组,调配2名能力较强的业务骨干充实到退管办,健全相关人员的配备;二是切实承担起全场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教育”工作。做好退休人员宣传教育工作,就当前出现的问题,能抓住重点,及时引导和化解矛盾;三是积极开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如在重大节假日期间搞有关文体比赛活动或与老同志展开座谈会,坚持每星期三对退休人员定期开放卡拉ok场所等等。四是加强管理力度,改善条件,提高退休管理工作水平。建立由场工会牵头,经管、政工、行政、财务等职能部门协调统筹管理的机制,按业务分工开展具体管理服务工作;健全退休管理自管小组,组织退休人员开展处我管理、互助服务。五是进一步强化社会化管理服务,落实经费,改善退管服务机构工作场所的硬件、软件建设设施设备条件。今年内退管办新增电脑1套,购置摄影机一台,退休管理服务场所配置电视、卫星接收器和日常文体等一批娱乐用具;拟好月度工作计划,努力做好退休管理人员日常事务工作;健全相关退休人员基础信息资料,设置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信息公开栏,向全场退休人员公开一系列社会保障待遇信息。

二、积极巩固和加强基础建设,努力创新管理模式

今年6月份,退管办启动社会化管理特殊退休人员居家养老社区安老服务。坚持为孤寡等特殊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和挖掘社区就业岗位相结合,成立专职社区安老服务工作队,为孤寡、独居等特殊退休人员提供各项周到细致的服务,使退休老人可以在家、在社区安心养老,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根据老人需求适时建立居家养老特殊服务队,专门为居家老人提供维修等特色服务。专业服务队为特殊退休人员解决了一些困扰他们日常生活的问题,深受退休人员欢迎和好评。为加强互助组的建设和管理,同时配合社区安老服务的新发展,退管办工作人员根据退休人员居住情况,按50—60个退休人员建立一个互助组,并建立互助片长—组长—组员的组织架构,由街道和社区的社区安老服务工作人员兼管互助组。为推动互助组的大力发展,提高广大退休人员自我管理互助服务的组织程度,我们与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系合作,由中大社工系定期派实习生到退管办从事互助组培训和组织小组活动,进行互助组团体培训和组织组员互动活动,加大互助组社区宣传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为适应退休人员实现终身学习、体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今年,局退管办举办了多种多样的老年大学培训班和健康讲座,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20__年秋季老年大学招生达到600多人,分别开了形体舞、健身舞、国画、粤曲、声乐等课程。20__年度,共举办了16次内容丰富的健康讲座,定期安排老师到街道社区给退休人员讲解老年保健等有关知识。为丰富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我局退管办充分发挥各街道的作用,利用社区资源,组建了艺术队、粤曲队、太极队、舞蹈队等文体队伍,引导和帮助退休老人参与到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中。并举办文艺汇演,为退休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余热生辉的舞台。还通过区、街、社区三级退管机构采取上下联动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退休人员身心健康的联欢会、书法比赛、文艺表演等文化娱乐活动,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加深了他们对社区的归宿感,丰富了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巩固提升的窗口服务和基础服务,蓬勃发展和不断创新的居家养老社区安老服务,以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得我局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篇5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上半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决策部署,围绕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转中求好,扎实推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等各项工作,全省经济运行继续呈现“稳步回升、稳中有进”态势,发展质量逐步提升,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民生保障持续加强。

从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看,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等指标完成情况较好;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与预期目标尚有一定差距(见表一)

(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今年以来,我省经济延续了去年二季度以来的企稳回升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3%,高于去年同期0.9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比一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加快0.8、0.9个百分点;网络消费快速增长,网络零售和居民网购分别增长80.2%、56.1%。出口增长11%,同比加快5.8个百分点,其中对中东、金砖国家、东盟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33%、17.3%、22.1%;服务贸易出口较快增长,增速达27.1%。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继续改善。从财政收入看,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5%,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从企业效益看,1-5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2.7%,比一季度回升3.1个百分点。

(二)产业升级力度加大。在稳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取得新的进展。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春粮种植面积、亩产、总产实现“三增”,分别增长1.5%、0.9%和2.3%。工业结构趋于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1%和9.2%,均快于规上工业增速。“腾笼换鸟”扎实推进,坚决淘汰了一批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4%,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4项指标减排任务进展顺利。“机器换人”成效初显,1-5月规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减少1.4%,劳动生产率提高10.3%。服务业发展总体平稳,限额以上交通、信息、商务、科技等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8%,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社会铁路、公路、水路交通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增长3.4%和12.9%,同比分别加快1.2和8个百分点。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新进展,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71亿元、997亿元,分别增长26%、33%。

(三)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实施“411”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坚持不懈抓项目推进,抓要素保障。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全国同期1.9个百分点,也分别高于广东、江苏、山东5、1.9和2个百分点。实体经济投资增势良好,工业投资增长19.7%,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5.7%,同比提高18.6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外的三产投资增长29.5%,比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产业转型升级投资提质增效,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及汽车制造等投资增速均在30%以上,明显高于面上投资增速;生产业投资增长37.1%,占服务业投资比重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势头良好,增长19.3%,比“十一五”时期高7.1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为62.2%,比去年全年提高0.3个百分点。浙商回归累计到位资金893.6亿元,增长26.1%,完成年度目标的59.6%。引进外资量质并举,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17家,实际外资77亿美元,增长22.3%,完成全年目标的56.8%。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0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50.7%;“411”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95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49%,其中127个20亿以上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9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59.6%,宁波南车超级电容器产业化一期、杭甬客专、宁杭客专、杭州东站枢纽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用。

(四)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核心战略位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创新投入不断加大,上半年财政对科学技术、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分别增长15.1%、20.2%,均大幅高于面上支出增幅;1-5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20.7%,高出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2.4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出持续增长,上半年规上工业新产品总产值增长22.1%,增速快于规上工业总产值13.5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24.1%,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也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2.8%和30.2%。创新型企业发展走在前列,我省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44家,居全国第三;新建中控智慧城市大型专用软件研究院等19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总数达74家;新增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4家省级高新园区,总数达23家。

(五)区域发展趋于协调。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政策落实,衢州、丽水等市发展提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预计上半年衢州、丽水GDP增速快于全省平均1个百分点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等增速也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加快培育,上半年完成海洋经济有效投资1022亿元。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步伐加快,6月底举办的招商推介暨项目签约会签约33个项目,签约额达1670.8亿元;上半年投资增长22.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8.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六)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就业和社会保障继续加强,上半年新增城镇就业51.7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2.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8万人,均完成年度目标的70%以上,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4%;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参保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20461元和10878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6.7%和8%,均比一季度增速有所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财政对民生支出加快,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达72.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保障房建设加快推进,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14.6万套、竣工7.3万套,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94.4%和78.5%。“三改一拆”顺利推进,拆除违法建筑5665万平方米,实施“三改”建筑面积4081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88.8%和81.6%。物价涨幅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与一季度持平,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

(七)体制改革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省级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基本完成,政府投资项目省级联合审批制度建立实施,绍兴县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试点、开发区园区化零为整前置审批试点、审批服务中介机构配套改革等扎实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成效继续显现,在创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检验监管模式、便利化通关机制和企业商事登记改革试点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在做大做强地方金融组织、拓宽民资投资渠道、创新中小企业抵质押贷款方式、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化阳光化等方面积极先行先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绍兴、嘉兴和舟山等市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不断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嘉善县域科学发展改革示范点等30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加快推进。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挑战,具体概括为“三减缓、三加大”。

1.“三减缓”:出口、消费和居民收入增长减缓。

——出口增长趋势减缓。上半年我省外贸出口增长1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月度出口同比增速波动较大,对美国、欧盟出口分别仅增长4.2%和1.9%;出货值增幅呈现逐月回落态势,表明出口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分析原因:一是外部需求持续低迷。全球经济进入相对稳定但增速缓慢的阶段,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量继续低速增长,最近世界银行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2.4%下调至2.2%,加上国际贸易摩擦频发且多样化,抑制了我省出口的进一步扩大。二是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分别比去年年底升值1.7%、3.3%和16.7%,这不仅加大了企业出口的难度,还进一步挤压企业的生存空间。据省发改委千家工业企业监测显示,从影响出口制约因素看,二季度认为“汇率风险加大”是制约出口增长的企业占比跃居第一,为58.5%,比一季度上升10.4个百分点。三是出口订单的不确定性较大。据省商务厅监测,今年以来我省出口订单景气指数一直在100点荣枯线附近盘整,出口订单处于微弱景气至微弱不景气区间。企业反映,“有单不敢接”、订单转移及短期化情形更为明显。四是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减少。上半年全省有外贸出口实绩的企业4.45万家,比去年同期减少0.2万家;其中年进出口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减少7家。上述情况表明,受世界经济复苏不平衡、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下阶段我省出口基础仍较为脆弱,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考虑到去年我省外贸出口依存度为40.9%,出口增速放缓对经济稳定增长影响较大。

——消费增速总体减缓。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增幅低于去年全年0.9个百分点,也低于近7年我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主要表现:一是国家前期刺激消费的政策逐步退出。家电类、汽车类等传统消费热点逐步降温,上半年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6.7%,自去年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二是餐饮业、住宿业转型压力加大。上半年限额以上餐饮业、住宿业零售额分别下降4.4%和13.3%,同比分别回落14.9和20.4个百分点。三是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难度加大,股市持续低迷等影响财产性收入增加,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有所下降。四是新型消费方式对传统零售业的分流影响加大。近年来网络购物、服务消费等快速发展,总量不断扩大,但目前没有全部统计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内,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消费增速。

——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减缓。虽然上半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总量均居省区市前列,但增幅有所放缓,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仅为6.7%和8%,其中城镇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个百分点,农村低于全国1.2个百分点,均低于同期全省生产总值增速,也低于年初预期目标。从收入来源看,上半年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6.9%,财产性收入仅增长2.4%,导致总体增速逐步趋缓。农村居民增收压力持续增大,主要是化肥、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普遍上涨,土地流转费和农业用工成本涨幅较大,加上部分高档农产品价跌销缓、H7N9禽流感等影响,增收任务十分艰巨。

2.“三加大”:中小企业困难、财政平衡压力和部分领域潜在金融风险加大。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持续加大。中小企业普遍反映产品价格下降、综合成本上涨、盈利水平偏低,经营环境进一步趋紧。一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降。广大中小企业受市场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严重的“双重冲击”,产品售价持续下降,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影响。上半年我省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2.3%,已连续18个月负增长。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如化纤、光伏产品价格下跌加剧。二是综合成本仍在上涨。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2元,比一季度提高0.3元。特别是企业应收账款增长较快,小微型制造业企业资金面偏紧,短期融资成本上升。人工成本比去年同期上涨10-15%,且一线员工流失率较高、中高端人才招聘难的问题突出。三是盈利水平偏低。在价格下降、成本上升、企业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增产不增收、增产不增效”现象突出,行业和企业分化加剧,中小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尽管1-5月我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2.7%,但这是在去年同期下降19%基础上的恢复性增长,与2011年同期相比仍下降8.7%。

——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逐步加大。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5%,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大幅增长支撑。下阶段,财政减收的结构性因素较多。特别是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呈明显回落态势,二季度各月的增速分别为79%、55.4%和17.9%;制造业税收低位增长,企业利润状况难有大的改善;金融业税收增速大幅回落,上半年仅增长1.2%,同比回落40.3个百分点;“营改增”8月1日全面扩围的减收影响将逐步显现,都将对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大幅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进入还贷高峰期,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难度日益加大。

——部分领域金融潜在风险有所加大。当前我省金融运行总体稳健,风险总体可控,但部分行业和地区存在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一是不良贷款仍存在较大上升压力。尽管6月份我省加大处置力度,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货款率均比5月末有所下降,但6月末全省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94.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5%,比年初提高0.0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的持续上升,对于银行信贷正常投放和我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等带来一定压力。二是部分地区企业资金链、担保链断裂事件仍时有发生。个别地区部分行业出现了风险从小微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蔓延的趋势,尤其是我省造船、光伏、钢贸等行业的企业偿债风险有所增大。加上担保链关系错综复杂,资金链断裂往往引发连锁反应,需高度关注和积极稳妥应对。

二、下半年经济走势判断与工作重点

从发展环境看,世界经济正在深刻调整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内下行压力加大。我省正面临复杂严峻外部环境和自身结构调整的双重挑战。考虑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的长期性、经济转型升级的艰巨性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严峻性,考虑到去年我省经济增长前低后高的基数效应,预计下半年全省经济仍将以平稳增长为主基调,但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主要经济指标或将呈现稳中趋缓的走势,完成全年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的目标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决策部署,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改进作风、提振精神,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不失时机加快改革步伐,毫不松懈改善社会民生,确保完成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各项目标任务。当前,要按照“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工作基调,坚持稳中有为、稳中提质,打好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组合拳”,突出“四个更加注重”: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以推进“四换三名”工程为着力点,更加注重转型升级;以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更加注重深化改革;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和谐稳定,着力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

具体而言,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要把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一是大力促进民间投资。采取更多有效措施落实国家鼓励民间投资42项实施细则,抓紧推出第二批面向民间资本招商推介重大项目,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为民间投资进入交通、社会事业等涉及公共资源利用的行业创造条件。以确保全年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500亿为目标,梳理100个左右“实、大、新、高”项目开展对接洽商,推进48个省级年度浙商回归重大项目落地。10月组织召开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二是努力推动消费提速。筹备召开全省流通工作会议,出台实施我省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快出台我省鼓励消费的政策意见,完善促消费的工作机制。积极扩大信息消费等消费热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杭州、宁波、温州无线城市(TD-LTE)国家试点建设,着力发展医疗保健、休闲养老等服务消费。积极开展老字号振兴工程等消费促进活动。抓好投资和消费的结合点,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提升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在加快都市区和城市群建设的同时,着力提高27个小城市试点镇、200个左右中心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商贸服务功能。三是积极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继续发挥展会的主渠道作用,扶持企业参展抢抓订单。积极推动企业创新拓展市场方式,加快推进“电商换市”,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相关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建设国际商务中心,推进电子商务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基地建设。加强“浙江出口名牌”培育,推动进入国外主流消费市场。

(二)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一根本问题,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加快推进“机器换人”。按照省政府关于促进企业现代化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率、装备智能化率、产品优等品率等重点目标,全面启动现代化技术改造专项行动。实施“百企装备优化提升示范工程”,重点支持100家左右企业开展存量装备优化试点,促进“机器换人”。二是全力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平台。加快省级产业集聚区创建高新区工作,抓紧制定集聚区产业指导目录,突出各地技术创新特色和新兴产业特色。进一步发挥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在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嘉兴科技城等重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建立完善吸引人才等高端创新要素的体制机制。三是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组织实施新兴产业“百项工程”项目计划,重点推进100项左右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力争在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加快突破。制定实施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培育发展政策,力争年内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达到100家左右。完善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抓好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和工业强县(市、区)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同时,争取今年再新建30家左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三)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要全面实施扩大有效投资“411”行动计划、年度计划、省重点项目形象进度计划,力争三季度明显提速、四季度如期完成,力争完成全年增长20%、投资总量2万亿元的目标任务。一是抓开工,确保全年开工“411”重大项目250个以上、新增省重点项目开工率70%以上,力争31个省领导联系省重点项目全部开工。二是抓续建,重点加快建设长安福特杭州乘用车、大榭石化馏分油综合利用、华为二期研发基地、甬台温和金丽温天然气管道、音乐学院等一批续建项目。三是抓竣工,重点推进上海大众宁波乘用车、南车轨道交通装备一期、省儿童医院滨江院区等重大项目建成发挥效益。四是抓前期,做好衔接和催批工作,加快43个左右“国批”前期工作,争取浙江LNG接收站二期工程、吉利罗佑汽车发动机生产项目等重大项目前期有实质性进展。五是抓储备,超前谋划生成一批新兴产业、海洋经济、创新载体等标杆式重大产业项目,谋划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六是抓落实,组织开展全省扩大有效投资现场推进会、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企业债券融资对接等活动,重点加强要素保障,帮助好项目、大项目尽快落地。

(四)着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要牢牢把握产业升级这一主攻方向,努力在“提速”上下功夫、在“提质”上求实效。一是加快实施“三名”工程。加快制定建名企创名品育名家“三名”工程实施方案,确定综合评价标准体系,着力增强浙江制造的产品竞争力和企业家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制定实施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和产业联盟主导型等“五型企业”创建政策,实施小微企业“扶优助长”上规模培育计划。加快制定“浙江制造精品”重点领域、指导目录和扶持政策。二是加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启动实施海洋经济“822”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年度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和两届海洽会签约项目,力争全年海洋经济项目投资超过2000亿元。全面实施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及新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建立新区建设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舟山自由贸易园区方案研究并申报设立等工作,争取新区陆海统筹试点方案、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方案尽早获批。三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深入推进实施年度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加大协调推进力度,确保今年264个省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453亿元的年度计划投资顺利完成。加大对108家省服务业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创建第三批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四是加强农业“两区”建设。坚持把农业“两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平台,在各市县的“两区”中推进一个以上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建设,开展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着力将现代职业农民、家庭农场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入到“两区”建设平台中来。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大力培育发展现代种业、农业生物、农业机械、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高科技农业企业。

(五)着力抓好重点领域改革。要坚持先行先试,积极释放改革红利,大力破解体制障碍和政策制约。一是争取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早见成效。着力巩固前一阶段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加强对取消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后续监管,启动第二批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梳理工作。加快实施企业投资便捷高效审批改革试点方案和开发区园区创新前置审批试点。全面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省级联合审批制度,抓紧制订出台省级联审平台的运行规则和管理办法。二是加快推进要素配置改革。针对我省土地要素制约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空间换地”,建立“亩产论英雄”评价体系,加快实施“亩产倍增”计划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案,抓好海宁等地的要素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三是加大对区域金融改革试点的支持。深化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台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争取在地方金融服务支持体系、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以点带面,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四是加快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等30多项国家级试点。尽快出台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相适应的海关、税务、工商、检验检疫、外汇等配套政策和监管措施。完善综合交通物流平台,争取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加快推进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等国家级改革试点。五是扎实推进医改工作。抓好温州市社会办医试点以及嘉兴市等地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六)着力帮扶企业。要高度重视、努力破解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尽心尽力帮扶企业。一是提振企业家信心。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活动,强化对我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家创业创新的正面宣传,积极鼓励扶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大技改投入,支持企业投资发展节能环保等新产业。二是努力减轻企业负担。认真落实国家从8月起再取消和免征3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税费减免政策,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前置的强制性专业服务收费,严查各行业主管部门将职权范围内的事务交由事业单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和其他机构办理并收费的行为。深化整治银行业不规范经营“回头看”活动,完善问责机制。三是帮扶企业拓展市场。引导和支持企业积极拓展市场,加快构建营销网络体系。推进浙江名品中心、省外营销中心建设,引导更多浙货进入省外销售渠道;强化对装备制造业企业拓展市场的支持,鼓励省内企业、支持政府性投资项目和政府采购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浙江制造重点装备目录中的产品。四是强化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差异化监管政策,推进“年审制”等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模式创新。强化省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的增信、分险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推动“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帮助企业批量化融资。五是积极化解担保互保风险。进一步落实加强企业资金链风险管理指导意见,加强对全省资金链、担保链变化趋势的跟踪,特别要对银行贷款依存度高、民间融资依存度高、生产经营不正常的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七)着力加快“美丽浙江”建设。坚持不懈抓好节能减排,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加快“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认真实施能源消费“双控”,制定实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预算管理办法,开展新增用能量以及现有用能存量有偿转让和交易试点。严格贯彻执行淘汰落后产能指导目录和认定标准,在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切实抓好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加快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二是切实抓好水环境和大气治理各项工作。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浦阳江流域、平原河网整治,统筹实施饮用水源保障、工业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面源防治、河道内源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等六方面重点工程。加快编制海洋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规划,强化对杭州湾、乐清湾、三门湾等重点海湾污染防治。以PM2.5防治为重点,落实年度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加快推进烟尘控制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黄标车限行区的建设,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三是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大力推进“三改一拆”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立行动项目台账,强化对各地实施情况的督查和通报。在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四边”区域率先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加强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

篇6

中医历来高度重视护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理念,突出强调了护理在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护理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流程。中医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为推动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扎实开展,提高医院中医护理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中医护理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编写了《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简称《指南》)。《指南》适用于各级医院,围绕突出中医特点,加强中医护理工作提出要求,常规性的、西医护理的内容以及对中医特色优势发挥影响不大,关系不密切的在本《指南》中不涉及。《指南》主要针对做好中医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从管理体系与职责、人员管理、临床护理实施、质量评价等四方面,在总结全国中医医院经验基础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而制定,以指导各医院的中医护理工作。

管理体系及职责医院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是医院组织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目标全面实现和工作计划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一 管理体系

(一)设置原则1.因地制宜 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合理设置护理组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2.精简高效 护理组织管理体系的设置应层级简明清晰,工作流程合理,运行顺畅高效。3.协调统一 护理组织管理体系的各层级的职责任务明确,协调配合,权责统一。(二)基本结构根据医院的不同规模,护理组织管理体系主要有两种结构形态。1.三级结构 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结构。2.二级结构 实行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二级结构。医院床位在300张以上,或不足300张但医疗、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应设护理部;300张床位以下的,可设总护士长。医院床位在100张以上或设有三个以上护理单元的,可根据医院具体任务情况设科护士长。每个护理单元或有5名以上护理人员时,应设护士长。

二 职能职责

(一)护理管理部门负责全院中医护理的临床、教学、科研、预防管理工作;制定全院中医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护理质量要求,并组织实施和考核;制定各级护理人员中医护理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等。(二)护理管理人员1.主管院长(专职副院长)在院长直接领导下,负责医院中医护理管理工作。指导护理管理部门制定相关中医护理工作计划、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督促其组织实施和落实;组织护理管理部门提出并实施中医护理人员培养计划,指导开展中医护理科研工作等。2.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的中医护理行政与业务管理。拟定全院中医护理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总结;组织制定并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定期组织对中医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组织研究讨论,制定改进措施;负责拟定全院各级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教育工作计划,并开展培训和考核;组织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科研工作;建立护理人员技术档案,建立健全护理信息系统,开展中医护理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等。3.科护士长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负责本科中医护理的行政、业务管理。制定本科中医护理工作计划,报护理部审批后组织实施;组织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定期对本科的中医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措施;参加主任或主治医师查房,指导危重患者中医护理,解决本科中医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制定并落实本科中医护理的培训计划等。4 护士长在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或科护士长、科主任领导下负责病区中医护理工作。根据护理部及病区内工作计划,制定本病区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指导病区护士或亲自操作复杂中医护理技术;定期组织护理查房,参加科主任或主治医师查房,全面掌握本病区中医护理工作情况与患者动态,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指导并做好危重患者的中医护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中医护理理论,实施辨证施护;负责病区的护理安全,对中医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组织并监督本病区护士完成中医护理继续教育任务等。

临床护理实施

一 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循医嘱。药物使用和技术操作等护理实施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执行。(二)执行标准规范。认真执行《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等技术标准和规范,充分遵循和贯彻中医学理论整体观、辨证施护,全面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三)加强协调配合。在医院统一领导下,明确护理、医疗、药剂、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完善机制,相互配合,整体推进。(四)强化检查评估。加强对医院各相关部门及临床护理岗位职责任务落实情况的检查评估,分析问题,落实措施,坚持持续改进。

二 内容与要点(一)工作内容1.生活起居护理 主要包括病室及环境、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2.饮食护理 主要包括普通膳食、治疗膳食护理和饮食健康养生指导等。3.用药护理 主要包括中药内服、灌肠、熏洗、足浴、贴敷、静脉给药等用药护理,药食作用指导及不良反应护理等。4.情志护理 主要包括情绪调整、心理调护等。5.康复护理 主要包括语言、肢体功能锻炼的中医保健操、健身操(如太极拳、八段锦)、音乐疗法等。6.专科护理 主要包括疾病护理、症状(体征)护理等。

篇7

县医院在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充分把握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等级医院复审的崭新形势,把医院发展定位为“医院提升年”,紧紧凝聚全院力量,科学规划、锐意进取、务实苦干,在促进业务增长的同时,不断提升医院的发展内涵。上半年,医院各项工作齐头并进,高河院区实现业务收入466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9%。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全院合力,上下齐心,全力以赴打好等级医院复审攻坚战。

等级医院复审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医院工作的全面检验,对医院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医院将其列入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1、加强领导,组织保障。成立了二甲复审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成二甲复审办公室,并分设管理、医疗、护理、院感、医技五个专业组,每一组都有一名院领导牵头负责,抓各专业组的复审实施、自查整改、复审迎检工作。并在年初组织全院职工进行了二甲复审工作再动员。

2、细分指标,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分明。二甲办把复审指标按专业、科室要求详细分解后,逐条落实,责任到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二甲办每月进行一次跟踪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过二甲复审简报的方式进行通报,并及时兑现奖惩,激励工作热情,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3、开展自评,完成申报。3月份组织人员对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对我院二甲复审准备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自评,达c级条款96.55%,b级条款66.80%,a级条款33.58%,自评成绩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3月29日正式向市卫生局审请现场评审。

4、评建并举,实现管理常态化。在落实二甲复审各项工作的同时,重在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指导思想,将“pdca”管理理念贯彻到日常医院管理工作中,实现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

(二)本着“抓质量,保安全,依信息化,促发展”的思路,着重强化医院管理,加强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提高优质服务能力。

1、以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为蓝本,健全制度,充分发挥医疗质量监管三级网络体系作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医务科以新的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为蓝本,继续完善制度,加强督促落实,主要包括:完善和修订部分规章制度;做好各项工作记录;完善医务科工作人员合理分工和协作流程;加强科室档案管理;强化服务意识,逐步向制度化、信息化管理过渡,在医生工作站基础上,与信息科共同推进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加强医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委员会、医务科和科室质控小组的三级医疗质量监管之间联系,重新修订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明确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目标。加强院科两级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建立起可追溯、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每月常态化开展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检查,检查结束后及时通报到各科室、督促整改。持续落实和改进重点病人(病种)医疗质量管理,控制重点病种医疗质量、人均次费用、药占比,并进行季度质量通报、落实改进措施。在质控体系中,逐步完善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大对临床路径、病历质量、单病种病例、临床合理用血等专项质控目标的监管力度。3月份集中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强力整治,取得了较好效果。

2、加强医疗风险预警,提高医疗安全管理水平。严格执行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主要有:查对制度、患者身份识别;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程序、步骤;手术安全核查;加强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临床危急值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处理;患者参与医疗安全。一方面鼓励医务人员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一方面畅通渠道、提前介入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依法、妥善和尽早解决纠纷。并每季度组织开展1次“医疗安全案例分析会”,总结经验、教训,有效规避医疗风险。

3、依法加强医疗技术管理,提高临床科室竞争实力,寻求合作,强化学科建设。5月我院开展第一类及部分第二类医疗技术检查,成立多学科、分组对全院临床、门诊、医技各科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执行情况进行考核。遵守高危、敏感技术准入规定,严格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和监督评价管理,6月份对我院手术医生分级和高风险诊疗医生授权进行能力再评价和授权。落实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并实施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对新开展医疗技术进行申请、审核、备案、评估和动态追踪的管理。2013年1月1日,我院神经外科与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对口支援协作项目启动,半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业务量同比增长34.08%,床位使用率同比增长24%,达127%位居全院前列,手术病例同比增长17例,其中开颅手术21例,颅骨修补2例,且手术质量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随着合作的深入和技能的提升,惠及老百姓的社会效益也逐渐凸显。

4、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切入点,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护理工作管理,增强病患服务意识,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三分医疗七分护理”,我院始终把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纳入年度工作重点。上半年依据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和落实“优质服务年”及“三好一满意”活动,逐步建立健全了护理工作规范,并严格落实核心制度、条例、护理管理制度,规范护士行为。落实护理目标管理,制订2013年度护理部各项工作计划和目标,包括安全目标,护理质量管理计划和质量指标,并以此监控各护理单元各项指标合格、达标情况,对存在突出质量问题的科室及时下发“整改建议书”限期整改,并按时追踪评价整改结果,保证了护理质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在2012年骨科、外科、内一、脑外科四个示范病区的基础上,2013年新增外一科、肿瘤科两个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在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合理排班、夯实基础护理,加强专科护理内涵质量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使患者得到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

(三)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健全应急组织体系,完善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上半年我院应急领导小组在充分分析我院2013年卫生应急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对我院灾害易损性进行了综合评估,重新制定2013版《XX县人民医院应急预案》,并充分做好应急物资、设备的储备,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经验。顺利完成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防治,2013年“两会”、“两考”期间的医疗保障。

(四)转变工作作风,厉行节约,打造节约型医院。

转变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今年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主题。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XX县委“二十条”,以及主管局的相关要求,上半年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要求,并下发《关于严肃工作纪律的通知》,要求全院职工严格遵守上下班制度、请销假制度,严禁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严禁当班、值班期间饮酒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落实首问、首诊负责制,尽职尽责,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并落实会务费、招待费节约制度,上半年公务费用明显降低。同时积极打造节约型医院,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做起,在全院范围内倡导节能降耗,并向县发改委申请节能改造项目立项,医院门诊、住院楼所有照明灯统一更换为led节能灯。

(五)加大设备投入和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

上半年,在医院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添置了麻醉机、听力计、中耳分析仪、电子胃镜、全自动血球分析仪、人自动血培养分析仪等价值13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有效提高了医院诊疗水平。为适应现代医院建设发展,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今年我院建成了检验管理系统(lis)、合理用药系统(pass)、临床路径系统、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手术安排系统,并与县农行合作启动了“银医一卡通”项目,使我院的信息化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六)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严格落实新农合、医保政策,多措并举,让利群众,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我院医改工作自2012年12月15日实行药品零差率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时起正式开展。在县医管委、医管办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医院得发展,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的要求,把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放在首位,以“深化医院内部改革,创新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医院内的运行机制”为重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推进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切实减轻了全县城乡居民看病就医负担。上半年,结合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要求,深入分析当前院情,广泛听取不同类别人群意见,对医院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完善,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医疗费用控制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方案,实行合格绩效与优质绩效并行的措施,以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做好效益和公平兼顾文章。同时,积极做好石牌分院的剥离工作,组织财务、后勤、设备等职能科室对石牌分院的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评估,进一步完善了石牌分院的剥离方案,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科学详尽的依据。

严格执行新农合及医保政策。在控制住院病人次均费用、药占比、平均住院日等新农合及医保运行指标上,我院每月进行检查分析,并及时将运行情况通报全院,对临近标准的提出预警,对超标的实行“约谈”,确保了我院新农合及医保运行工作更加规范、更趋合理。

(七)积极履行公立医院公益使命,大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强力推进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医院文化内涵和社会形象。

今年来,医院不断开展义诊、送医送药下乡、慰问帮扶等活动。3月15日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县政府广场为广大群众提供健康咨询活动;4月26日组织专家及青年志愿者赴三桥敬老院,开展“关爱老人·送健康”活动,为100余位老人进行了血压测量、白内障筛查、心电图检查等免费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团支部还开展了“青年志愿在医院”活动,每周一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免费咨询、免费测血压、量体温,劝阻吸烟,维持医疗秩序,帮助分诊、导诊,为行动不便患者送检送诊等活动;3月份携手县残联开展了“春风送暖·大爱无疆”活动,免费为200余名患者白内障患者和妇科、泌尿外科患者免费实施微创手术。

医院在开展公益活动的同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在5.12护士节成功举办了“我的生活、我的梦”演讲比赛暨颁奖晚会;组织了青年医师、护士“三基三严”技术大比武;开展了“廉政文化进医院”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县电视台、政府网、《今日怀宁》报、怀宁新闻网、怀宁卫生网和院内网站、电子屏、宣传栏等平台正面宣传医院发展建设,展示医院职工健康向上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面貌,提升了医院文化内涵和社会形象。

医院工作总结范文之二

xx年,我院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科教兴医工作力度,以科技进步带动医院的各项工作,提高了我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现将xx年卫生科教工作总结和xx年卫生科教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加强卫生科研教管理工作

(一)鼓励科研论文的发表为加强我院的学术水平,促进医疗科技进步,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我院医疗水平,参照XX市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制定《关于鼓励医务人员撰写论文与科研立项的规定》,进一步激励业务人员加强专业学习,提倡撰写论文与科研立项,进行临床科学研究。

(二)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提高通过激励政策及引入竞争机制,全院诊疗水平显著提高,高端医疗技术得到应用,至此一些新技术、新业务得以顺利开展。

二、讲求实效,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

(一)加强培训,提高传染病防治能力采取分级分类培训的方式,组织开展医务人员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全员培训,特别是强化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培训,进行登革热防治知识、疫情报告、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控制、个人防护培训。

我院多次组织各级医疗技术人员学习手足口、甲型h1n1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诊疗方案、防控指南等防治知识,实行全员培训,全院共培训医务人员一百多人次。

(二)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开展业务培训是提高卫生队伍素质和卫生服务水平,规范医疗服务管理有效途径。xx年,我院先后举办临床输血管理、急救技能、医院感染管理、男科基础知识及规范化诊断、护理管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加强三基培训,狠抓“三基三严”训练,专场培训12次;举办“金秋十月京、沪、粤男科专家佛山大会诊”活动,特邀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宋宗禄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院特需专家官景印教授、北京天坛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周柏发教授来院会诊、教学;共培训医务人员近五百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各专业人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三)推广中医药基本知识和适宜技术按照争创“中医药强省名市”的工作部署,大力开展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我院聘请市妇幼保健院中医专家治疗不孕不育及授课,努力提高中医药诊治水平。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科研意识不够浓厚,科研水平低,缺少科研项目。个别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积极主动性管理存在漏洞。经费投入不足,受医院经营发展的限制,难以确保经费投入。

xx年卫生科教工作计划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

(一)在院在岗培训xx年将继续做好全院人员的在岗培训,计划采用理论授课与实际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我院医护人员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的不断提高。年内计划开展全院学术讲座12次,各专业班组每周一次业务学习,积极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教授来我院开展学术讲座,并争取与上级单位联办举办省级或国家级的学术讲座和在职学历教育等;随机举行实践技能考核与竞赛,并对考核优秀人员给与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以带动我院学习氛围的不断好转。

(二)外出进修学习将采取短、中、长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有一定培养前途,且愿意

长期留驻我院工作的年青医护人员及业务骨干进行相关专业进修学习,以增强我院专科队伍建设及整体技术实力。年内计划选派5—10人次到省、市级以上医院进行进修学习。

(三)鼓励并支持医务人员进行在职学历教育,积极参加市卫局举办的各项学术活动,以提升医疗队伍整体素质。年内计划支持并安排4—6人参加在职学历学习。

(四)加大激励力度。年内计划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8篇,以提高医院知名度。

二、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拟进一步落实此项工作在我院的开展,加大检查及督导力度,鼓励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向患者及社会宣讲各适宜技术,并在工作中加以推广与运用,促进各项技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知晓度。

三、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年内将重点抓好男科与结石病科、妇科与不孕不育特色专科建设力度,努力将之打造成我院的亮点科室。为此,将大力进行相关科室的人员引进、培训及硬件投入,办XX市最好的泌尿专科医院,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四、继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本年度计划引进并开展2—3项新技术,重点考虑泌尿科开展结石病的腔内碎石取石术;妇科重点开展不孕不育症的相关手术;放射科争取开展子宫输卵管造影及cook导丝疏通等技术。

篇8

(一)围绕发展,加强综合计划、规划管理,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1、加强计划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发展计划工作报告,提出2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思路与主要指标建议,经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实施。完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印制文本提供人代会审议、通过。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等工作。规划编制工作先后被评为*市政府“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一等奖和省发改委规划编制“综合奖”。完成了《规划课题集(二)》的编印、发送工作。

2、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密切掌握全市经济动态,对国民经济各阶段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先后开展了7次全市经济运行(发展)态势分析,针对各阶段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研究分析、预测走势,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了计划的顺利执行和全市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市第十五次综合经济分析例会,专题研究第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及重点工程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措施,为市委、市政府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按月及时向省发改委上报我市经济发展数据指标和分析说明,加强社会发展动态分析,积极参与文化大市建设。

3、重视课题和政策研究。完成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与建议”、“建设新农村,推进新和谐”等15个全局性发展问题的课题调研,其中《推进新和谐要在高起点上建设新农村》被《浙江经济》录用。组织开展了对全市七个领域非公有经济进入教育领域投资情况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完成《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报市委印发实施。研究起草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665行动计划”》。起草了“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讨论稿。

(二)引导投向,加强基础设施和投资项目管理,促进了中等城市建设。

1、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综合管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研究起草了《*市政府投资管理实施细则》。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的综合管理,牵头组织财政性投资为主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以及工程概算审查,实现项目全过程管理。编制实施“十一五”重大前期建设政府投资项目规划,共33项,总投资163.64亿元。组织开展了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的考察学习。对企业投资项目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或备案制。积极宣传贯彻落实《浙江省招投标条例》。

2、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建立了重大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完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做好重点工程申报工作。编制了“*市20*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建议表”,经市政府审核,确定实施重点建设项目35项(其中省、*市重点建设项目7项),总投资101.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77亿元,同比增长27.51%。协助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工作会议,进行深入动员,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履行重点工程综合管理职能,加强重点工程督查、协调工作,保证建设进度。全市在建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9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1.17%,比上年同期增长28%。

3、重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制定了20*年*市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做好已列入重点工程预备项目名单的27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建立了20*年招商引资项目库,积极参与招商活动。配合做好高速公路复线、*-*第二通道有关前期工作。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和有关前期工作。配合市供电局做好500KV*输变电所址及线路路径论证工作。配合水利部门做好市水利项目建议书论证工作,争取列入20*年省重点项目。

(三)强化监管,加强价格调控管理,规范了市场价格秩序。

1、加强重要商品、服务的价格管理。先后组织召开调整出租车票价、开征污水处理费、调整乐虹片区自来水价格听证会,调整了我市出租车票价,出台调整和开征污水处理费政策,拟定乐虹片区供水价格调整方案。重新公布524种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药品价格,继续对非盈利市级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实行差别利率顺加作价,进一步减轻患者和医保经费负担。调整了5座我市*年底以前投产的非省统调地方公用水力发电机组的上网价格,促进实施煤电价格联运,缓解电力紧张局面。做好价格受理、成本、定价三大前期工作,加强成本监审,完善集体审价。健全价格监测定期分析制度,坚持对9大类37个品种商品每月2次的价格监测、分析。出台了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办法,核定了新世纪、银河花园2个普通住宅小区前期物业服务收费标准。

2、加强清费治乱减负工作。部署并开展了20*年度收费验审工作,对全市20*年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垄断经营性收费以及以收费形式征收的各种基金、集资、附加的执收单位进行逐个细致的验审。对4个单位发出整改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4个单位移交检查分局立案查处,注销收费许可证10个。规范和调整了会计师事务所服务、土地事务服务、防雷技术服务、有线电视服务、机动车牌证工本费等有关收费。规范培训班收费审批流程,认真审核了21个强制性培训班收费。完成了全市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单位的收费许可证办理有关延期手续。全面清理了我局近几年来有关收费文件,停止执行部分收费项目。

3、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联合运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开展春运期间我市部分公路客运票价检查,有效制止乱涨价行为。开展了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重点检查以及教育、涉农收费专项检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消费者权益。组织了节假日市场价格检查和日常菜市场价格检查,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强了市、乡镇、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建设,开展了“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认真做好价格举报工作,全年共受理价格举报投诉135件,办结137件(含上年遗留2件),办结率为101%。按照“放得开,管得好”的总体要求,加大了对价格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全年共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31件,经济制裁总额375.62万元,退还消费者36.89万元,上缴财政249.67万元。

(四)注重调控,加强粮食安全管理,确保了社会粮情稳定。

1、扎实开展粮食安全工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对具有一定规模、信誉好的种粮户发放粮食预购款,确保粮食订单履约率。今年早稻订单粮食收购10179吨,完成计划的92.18%,居*市第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严格开展经常性粮食仓储安全和“一符四无”检查,做好季度仓储千分制考核工作,指导和督促收储公司认真抓好仓库修理、器材维修以及仓容的安排和落实,有效保证了粮食储存安全。研究制定了20*年度全市地方储备粮油的轮换计划并上报市政府批准执行。认真开展了上年度全市粮食供需平衡情况和今年全市粮食农业成本调查,与财政部门协商并签订了20*年度粮食财务包干协议。编制完成“十一五”粮食安全规划,完善粮食安全预案和应急预警机制,加强粮食市场监测监控。积极开展“放心粮油”活动,坚持定期检测储备粮油产品,认真做好日常检查,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和企业,及时建议有关部门进行查处,确保居民放心吃粮。认真做好我市军粮供应工作,积极开展拥军慰问活动。

2、积极培育粮食市场。加强粮食市场培育,依法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管理,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稳步开展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工作,提出了*市粮食收储公司改革实施方案,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协助企业做好国有资产出租承包等管理工作,盘活国有资产,有效发挥现有资产效益。积极做好全市粮情监测点的监测和粮食信息的采集分析及统计上报工作,及时为粮食购销企业提供粮食产销和市场价格信息,并深入开展对粮食企业的调研活动。认真做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二周年宣传工作。

3、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围绕“平安*”建设,我局成立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及时落实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领导责任制。安全生产工作被列入局党委重要议事日程,适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得以深入贯彻执行。与下属13个粮食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人。加强《安全生产法》宣传工作,做好节假日期间的生产安排,完善负责同志带班值班制度。

(五)积极协调,服务企业改制和上市工作,加速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

贯彻落实体改会议精神,着手制定“十一五”体制改革规划,积极开展经济体制改革课题研究。研究制订放宽非公经济市场准入政策,加强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外资嫁接等多途径加速发展。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协调会,协调通用电子、制鞋总厂、清江粮管所、虹桥建筑公司、柳市棉纺厂等企业改制,指导制订改制方案。帮助胜武公司筹建股份公司,指导其制订公司章程、组建董事会、监事会等。在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我市企业改制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市政府改制文件修改补充意见座谈会,提出*市2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积极培育企业上市资源,引导、推动、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加快推进小城镇综合试点改革工作,总结改革经验,并上报柳市、乐成和虹桥三镇为省级中心镇。

(六)突出重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推广应用,推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管理,完成防火墙的配置升级工作,完成KILL杀毒软件升级部署,安装网络流量分析软件对网络进行测试管理。加强对电子政务外网计算机的管理,研究了多种互联网接入认证方式,实行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将市政府网站移植到websphere5.0平台。按照《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络技术规范》要求,对电子政务平台进行了改造,接入省电子政务外网,实现资源共享网络的全省互联。推广电子政务应用,普及短信息办公业务和公文收发业务,完成试点单位的内部公文流转、档案管理等业务应用,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完成20*年*两会网站的信息工作,在市政府网站新增设“便民信息”、“*湾港区”等栏目。扶持信息产业发展,引导软件业、信息产业制造企业做大做强,积极申报设立省级信息产业园。

(七)健全制度,加强队伍和系统建设,维护了文明机关良好形象。

1、加强能力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价格法》、《粮食流通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精神,建立健全机关干部学法用法制度,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在积极牵头推行并联审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实现了全市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全部在行政中心窗口接办,限时办结,全年承诺件提前办结率为96.27%。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责任制”、“办事承诺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新录用工作人员指导师制”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把人民满意作为标准,推行奖优罚劣制,增强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确保机关行政高效。认真做好文明机关复评,积极开展机关“四好科室”和“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

3、加强作风建设。继续深化党员先进性教育,建立长效机制,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作风,深入调查研究,提供优质服务。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意识,树立干净干事、文明干事的好形象。继续打造学习型机关,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努力造就一支“勤学习、善思考、精操作”的发展和改革干部队伍。

篇9

一、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改革的总体要求

1.能放都放。“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依法合规”。”扩权”县(市)取得相应的管理权限后,同时承担与管理权限对等的责任。

2.先行试点,逐步全面推开。在综合考虑经济实力、城市合理布局、发展潜力、地区统筹兼顾四个方面因素后,扩大管理权限首先在辛集市、平山县等22个县(市)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搞第二批试点。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

1.推动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向全国百强县(市)看齐,敢于领先,敢为人先,再上新台阶;经济条件差一些的县(市),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形成后发优势。

2.加快“扩权”县(市)政府职能转变。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取消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抓紧建立健全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大厅等服务窗口,推行“一门受理”、“一站式”办公和首办负责制,实行“限时办结制”。

3.促进产业上层次、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推进“扩权”县(市)立足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县(市)重大项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选择市场潜力大、主导力强的产业或产品,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形成持续的竞争力。

二、改革的主要措施

在11个经济和社会管理领域,河北省“扩权”县(市)可以享有62项与河北省设区市相同的权限。

(一)计划直接上报(1项)

“扩权”县(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中长期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各业务部门的专业计划,由县(市)有关部门直接向省有关部门上报、衔接,同时抄报该县(市)所在设区市有关部门。省有关部门对“扩权”县(市)的有关指标直接进行平衡,并在其所在设区市名下以“其中”形式列出。

(二)部分财政收支直接结算(5项)

1.从2005年1月1日起,设区市不再分享“扩权”县(市)收入,“扩权”县(市)收入除按现行财政体制上缴中央、省部分外,其余全部缴入本级金库。

2.“扩权”县(市)财政体制直接对省。涉及“扩权”县(市)体制上解(补助)基数、体制改革收支基数的核定,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财政补助,资金调度等事项,由省财政直接对“扩权”县(市)办理。

3.“扩权”县(市)在向省级财政报送财政收支月报、预决算的同时报设区市。各设区市按两个口径向省报送预决算,即包含“扩权”县(市)的和不含“扩权”县(市)的。

4.按照“不挤不占”原则处理好省、设区市和“扩权”县(市)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按照2004年设区市从“扩权”县(市)净得财力(分享收入减去体制基数返还),冲抵设区市2004年用本级财力安排的对“扩权”县(市)的转移支付、专款补助和其他经常性补助(剔除一次性因素)后余额为基数,余额为正数的由“扩权”县(市)每年定额上解省,省定额补助设区市;余额为负数的,按其绝对数由设区市每年定额上解省,省再如数补助“扩权”县(市)。

5.“扩权”县(市)政府的财政决算,在接受同级审计部门审计监督的同时,省审计部门可直接审计。

(三)部分经费直接安排(6项)

1.省有关部门向设区市划拨各类事业费、交通规费及其他建设资金、预算外返还资金、福利救济资金、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等资金时,凡按规定“扩权”县(市)应当享有的,一律在所在设区市名下以“其中”形式直接向“扩权”县(市)划拨。

2.拖拉机和摩托车养路费由“扩权”县(市)自行组织征收,将组织的收入全部上解省级国库,由省将分成部分返还“扩权”县(市),不再与所在设区市分成。

3.客票附加费和货运附加费、道路运输管理费征收计划,由省向各市下达时对“扩权”县(市)单列;征收资金中进入省财政的部分由“扩权”县(市)直接解缴到省;客货附加费返还资金(包括征收工作经费及分成资金)由省直接拨付到“扩权”县(市);道路运输管理费留成部分由“扩权”县(市)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按规定安排使用。

4.省交通规费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对“扩权”县(市)实行计划单列,资金直接拨付。

5.申请使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由“扩权”县(市)直接报省审批,同时报所在设区市备案;出口企业研发资金和外贸出口企业技改贴息资金,由“扩权”县(市)初审后报省有关部门审核,同时抄报所在设区市有关部门。

6.“扩权”县(市)直接向省申请县(市)文化馆、博物馆建设专项补助费。

(四)部分税权调整(8项)

1.遇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需要税收减免的,由“扩权”县(市)有关部门直接报省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办理。

2.纳税人申报的耕地占用税减免面积在30亩以下的,由“扩权”县(市)人民政府自行审批,报省财政部门及所在设区市备案。

3.“扩权”县(市)下列涉税行政审批权限比照设区市税务部门的审批权限执行: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税收优惠的年度确认,外商投资企业免征地方所得税的年度确认,外商投资的先进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延长减免的审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商税后利润再投资退税的审批。

4.“扩权”县(市)地税部门受理纳税人的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政策性减免事项,比照所在设区市的审批管理权限办理。

5.“扩权”县(市)税务部门受理纳税人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性减免的审批时,纳税人遇有“风、火、水、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及在国家确定的“老、少、边、穷”地区新办的企业,年度减免所得税额100万元(含)以上的,直接核报省税务部门审批;年度减免所得税额100万元(不含)以下的,由“扩权”县(市)税务部门审批,并抄报所在设区市税务部门。

6.“扩权”县(市)税务部门受理纳税人的处理财产损失的审批,对纳税人当年申请扣除的财产损失数额(国税征管户2000万元、地税征管户1000万元)以上的,直接核报省税务部门审批;纳税人当年申请扣除的财产损失数额(国税征管户2000万元、地税征管户1000万元)以下的,由各“扩权”县(市)税务部门审批,并抄报所在设区市税务部门。

7.“扩权”县(市)的企业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其国产设备投资额的40%抵免企业所得税的审批,纳税人技术改造单个项目总投资额,国税征管户3000万元以上、地税征管户2000万元以上的,由“扩权”县(市)税务部门直接核报省税务部门审批;单个项目总投资额,国税征管户3000万元以下、地税征管户1000万元以下的,由各“扩权”县(市)税务部门审批,并抄报所在设区市税务部门。

8.“五类”企业(已设立的鼓励类和限制乙类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的研究开发中心、先进技术型和产品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利用投资总额以外自有资金进口设备免税,由“扩权”县(市)自行审核、报省审批、报所在设区市税务部门备案。

(五)部分项目直接申报(9项)

1.凡不需要国家、省、设区市出资或平衡建设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不含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均由“扩权”县(市)投资主管部门按照建设程序自行审批;需报送国家和省投资主管部门审批的政府投资项目,由“扩权”县(市)投资主管部门按照建设程序直接向省投资主管部门申报,并抄报所在设区市投资主管部门。

2.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和限制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扩权”县(市)投资主管部门按照《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实施办法(试行)》和《河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试行)》所划定的设区市核准管理权限自行核准。

3.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外、总投资在5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由“扩权”县(市)投资主管部门按照《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所划定的设区市备案管理权限自行备案。

4.需申请国家和省资金的企业投资项目,一律由“扩权”县(市)有关部门直接向省有关部门报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并抄报所在设区市有关部门。

5.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下,符合国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鼓励类和允许类且不需办理进口设备免税的外商投资项目,由“扩权”县(市)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同时抄报省和所在设区市投资主管部门。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和所有需办理进口设备免税的项目、限制类项目,由“扩权”县(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核报,同时抄报所在设区市投资主管部门。

6.“扩权”县(市)申报的省级、国家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由县(市)有关部门直接上报省有关部门,并抄报所在设区市有关部门。

7.设区市审批权限内的中小型水库和水闸控制运行计划(跨县级行政区域的除外)、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利工程规划同意书(跨县级行政区域的除外),由“扩权”县(市)自行审批、报所在设区市备案。

8.“扩权”县(市)对所辖范围内所有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文件的审批,享有设区市的权限,审批项目每半年向省有关部门备案一次。

9.办理《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书》、《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更新设备技改及配备件证明》,由“扩权”县(市)有关部门直接报省有关部门核准。

(六)部分用地直接报批(6项)

1.“扩权”县(市)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和调整,由“扩权”县(市)政府直接报省政府审批、报省有关部门备案,同时抄报所在设区市有关部门。

2.矿产资源规划(含专项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海洋资源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等专项规划,由“扩权”县(市)政府直接报省有关部门审批,同时抄报所在设区市有关部门。

3.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由“扩权”县(市)有关部门直接向省有关部门申请核准。需省政府审批的各项建设用地,由“扩权”县(市)政府直接报省政府。

4.省级审批的土地开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保护,以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由“扩权”县(市)有关部门直接报省有关部门审批。“扩权”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可自行设置建材类零星分散小型矿产资源储量规模矿产地的采矿权。

5.在县(市)区域内的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经县(市)有关部门初步预审后,由项目法人直接报省有关部门预审、审核、审批。

6.“扩权”县(市)享有征、占用林地的初审权,并直接报省有关部门审批,同时报所在设区市有关部门备案。省有关部门对“扩权”县(市)的森林资源采伐限额指标实行单列,由县(市)有关部门审批。

(七)部分证照直接发放(17项)

1.“扩权”县(市)有关部门直接核发所在设区市权限内的各类证照(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由设区市发放的证照除外)。主要包括经营性收费、商务、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建设、交通、农业、林业、水利、科技、教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文化、体育、旅游、民政、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证照。属于省有关部门发放的证照和批准的事项,一律由”扩权”县(市)有关部门直接向省有关部门报批、核准,抄报所在设区市备案。

2.二级及二级以下建筑业企业资质、建筑业劳务分包企业资质、工程勘察乙、丙级资质、建筑工程设计乙、丙级资质和其他建设工程设计丙级资质、施工图审查机构认定证书、房地产开发二级及其以下企业资质、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工程监理乙、丙级企业资质等,“扩权”县(市)自行审查、直接报省有关部门审批,抄报所在设区市有关部门备案。

3.需要国家和省核准的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乙级以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资质、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资质等,“扩权”县(市)自行审查、直接报省有关部门审批,抄报所在设区市有关部门备案。

4.“扩权”县(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增发新股、合并及分立,由县(市)有关部门直接报省有关部门审批。冠县(市)行政区划名的企业集团的设立由“扩权”县(市)审批。

5.“扩权”县(市)有关部门直接向省有关部门申报企业债券发行等直接融资事项。

6.“扩权”县(市)自行审批允许类商品加工贸易合同,报所在设区市备案。

7.外商投资企业中先进技术企业和产品出口企业的确认考核,典当经营许可证申报,省成品油市场规划布局审定及仓储设施、加油(气)站(点)建设定点及企业经营资格审核,拍卖企业设立的审批,由“扩权”县(市)自行审核、报省审批,抄报所在设区市备案。

8.“扩权”县(市)自行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不合格企业进行后处理。

9.“扩权”县(市)中的优秀旅游城市,经国家旅游局授权,享有对一、二星级饭店质量等级的评定权。对A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评定、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由“扩权”县(市)有关部门自行审批,并有对AA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初评权。

10.“扩权”县(市)自行审批本地高中学校的设立和撤并;自行审批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学、职业中学的设立、更名、撤并;自行制定高中阶段招生计划。

11.“扩权”县(市)直接受理并初审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报省审批,报所在设区市备案。

12.“扩权”县(市)自行核发中级及以下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自行审批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案。

13.供电营业许可、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确认,由“扩权”县(市)有关部门直接报省有关部门审批或核准。

14.酒类专卖、生猪屠宰、煤炭经营、成品油管理证照由“扩权”县(市)直接报省有关部门审批。

15.从事普通货运经营(危险货物运输经营以外的)、县级行政区域内客运经营(含出租车经营)的营运证的审批、发放、年审,由“扩权”县(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发办理。

16.应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由项目所在“扩权”县(市)直接办理。应由省发放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其污染物排放状况由“扩权”县(市)核实,直接报省核发许可证。

17.六吨以下锅炉安装、告知、验收,司炉工培训发证由“扩权”县(市)自行审批。

(八)部分价格管理权限下放(7项)

1.县以下电厂非上网电量的电价授权“扩权”县(市)制定。

2.县域内省价格主管部门管理之外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授权“扩权”县(市)制定。

3.县域内医药企业生产的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价格由“扩权”县(市)价格主管部门直接报省价格主管部门审批。城市供水及价格、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授权“扩权”县(市)制定。

4.廉租住房租金、公有住房租金、经济适用房价格、公有住房出售价格、房屋重置价格、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价格授权“扩权”县(市)制定。

5.建制镇环境卫生及垃圾清运服务价格,建制镇集中供热价格,县域内液化气最高零售价格,有线电视安装费、收视费,殡葬服务价格,县内保安服务价格,授权“扩权”县(市)制定。

6.中小学印刷厂为学生提供作业本、学习资料价格,高中住宿费、取暖费授权“扩权”县(市)制定。

7.出租车运价,运输企业集约经营服务费,车站、旅游景点及各类暂扣车辆停放服务费,授权“扩权”县(市)制定。

(九)统计资料直接(1项)

分地区统计资料时,将“扩权”县(市)的主要统计数据在所在设区市名下以“其中”形式列出。

(十)部分政策直接享有(1项)

今后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委托设区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代行的管理权限,“扩权”县(市)原则上同时享有。国家和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管理方面新制定的各项政策,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新确定的管理权限划分,凡所在设区市享有的,“扩权”县(市)原则上均直接享有。

(十一)部分信息直接获取(1项)

省政府召开的综合性会议、省政府各部门召开的专业性会议、发放的各类文件、指导工作的各类信息,凡是所在设区市参加或享有的,均扩大到“扩权”县(市)。

三、改革的组织保障

河北省“扩权强县”改革工作涉及11个设区市和25个政府部门,包括发展改革委、财政、商务、国土、建设、税务等,几乎涵盖了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领域。为此,河北省委、省政府对“扩权强县”工作的组织和推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要精心组织,加强指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扩权强县”工作的指导,做好衔接和协调,确保县(市)管理权限扩大后不出现管理上的脱节和漏洞。

(二)要强化服务,大力支持

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与“扩权”县(市)对口部门联系,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对口部门的业务工作水平;认真研究和解决政策执行中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投资和项目安排、事业经费补助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扩权”县(市)的支持力度。要求有关设区市从全局出发,把“扩权强县”改革作为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积极主动做好有关工作。

(三)要用好扩大后的权限

“扩权”县(市)要认真学习领会《关于扩大部分县(市)管理权限的意见》及有关配套政策,把握政策界限,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受权幅度及有关规定做好各项工作;“扩权”县(市)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全员学习培训,强化干部队伍的法制观念,提高其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规范决策程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扩权”县(市)要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扩权”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谋划好县域经济的发展,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培育经济增长点,真正将各项“扩权”政策转化为富民强县的物质力量。

(四)要搞好协调、督导和反馈工作

篇10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持续深入开展合作办医之年。我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卫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强机制、优学科、促发展”年度工作目标,通过学科建设、提升技术、改善环境、优化流程、建立机制、提高质量和保障安全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合理调整收入结构,严格控制成本支出(药占比、材料比、输液比);强化考核机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严控均次费用,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实现住院人次、门诊人次、手术总人次及三类手术人次各增长5%以上;切实推进学科整合,打通院内壁垒,优化学科建设。

(一)详谋细划,描绘发展新蓝图

1.继续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一是争取完成急诊医技综合楼项目立项和职工宿舍2、4号楼拆迁安置,以及总配电房搬迁和发热门诊改造工程;二是引进16排CT、体检中心三维彩超、糖尿病风险评估仪、脑外科显微镜、五官科光学相断层扫描仪、角膜内皮细胞计及新生儿呼吸机、有创、无创呼吸机等大批实用型设备,拓展诊疗范围,满足临床需求;

2.积极有序推进县内医疗机构联动建设。一是完善县临床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影像诊断中心、系统信息中心和技能培训中心建设;二是与乡镇中心卫生院建立长期对口扶持关系,确定一个科室扶持一个医院;三是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功能,切实开展双向转诊,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按照患者自愿、分级诊治、连续治疗、安全便捷和尽量减轻患者就医费用负担的原则,引导和分流患者,制定和落实合理、方便、畅通的转诊流程。四是完善会诊制度。开展网上诊疗和远程会诊,方便患者及时就医和诊治。

3.进行科间整合,发挥科室互补优势。一是开展急诊、重症一体化建设,成立急诊重症医学中心。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高急救工作的运转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优化急诊和重症医学科转入和转出流程,提升重症医学科入住率,推进重症医学科会诊和转入制度建设,强化重症医学科在危重病急救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推进危重病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二是整合消化内科与胃镜室,增强科室技术力量,让技术协作更流畅,推进内科有创化治疗。

(二)严控细管,拓展业务新空间

1.把握政策方向,寻求利润空间。一是积极响应新医改政策,探索药品采购管理最优模式;二是为满足不同病人用药需求,开设院外托管药房经营;三是进一步加强耗材、试剂、骨科材料集中阳光采购管理。挤压医疗成本支出,减轻病人费用负担。

2.严格指标管理、明确导向作用。按科别合理设置KPI指标,加强控制,进一步降低药占比、耗材比、输液比,有效控制住院、门诊均次费用不合理增长,通过指标管理,明确导向,促进合理诊疗。

3.推广新业务,做好服务延伸。一是完善健康体检中心设施设备及流程,提供一站式体检服务,确保体检质量,打造一流体检服务品牌;二是积极推广免煎中药颗粒剂的临床使用;三是推广开展病友俱乐部、孕妇健康学校等活动,做好病人随访,做好服务延伸,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4.进一步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开设服务新内容。一是开源节流,节能降耗。进一步优化医院节能降耗方案,完成中央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二是医院食堂开展住院病人点餐服务;三是病房一楼设立糕点房和小卖部方便就医患者购买;四是完成新一轮保洁服务外包工作,实行人、财、物成本核算,强化结果考核,保证保洁质量效果;五是进行洗衣房改造,落实回收、洗涤消毒、质量管理、定期更换等制度,使其符合院感要求;六是加强对食堂、保洁、洗涤等外包公司的监管,确保服务同质化、一致化;七是严格落实后勤服务工作联系单制度,加强后勤服务考核,提高服务主动性和服务能力。

(三)夯基提质,再上技术新台阶

1.深入推进合作办医工作,创新合作新模式。一是成立专家工作站。制定详细年度计划,总院每月下派专家进行查房、专题讲座、手术指导、门诊及临床疑难复杂疾病诊治等方面的指导;二是积极培育和推进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做强做大特色和优势学科,再争取完成市级重点扶持学科1-2个;三是升华巩固已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使其在点和面上不断深入扩张,使掌握项目和技术的熟练程度和熟练的人数不断增加;四是开展特殊检查项目互通合作,实现分院付费,总院优先检查。

2.鼓励支持科研创新,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一是做好市优先发展重点学科骨科(运动损伤与关节镜)项目建设工作;二是全力推进外科手术微创化,内科治疗有创化,切实提升学科建设和技术水平;三是年内计划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项以上,争取市级科题立项1-2项,发表一级和二级期刊论文15篇以上。

3.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技能培训。一是修订完善医疗制度,组织学习培训,抓好落实,重点加强核心制度落实监控;二是强化临床基本技能,提升临床医生综合素质。发挥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作用,对初、中级临床医师进行CPR、电除颤、“四穿”、手卫生等培训和考核;三是加强助理全科规范基地建设,规范低年资、规培及进修医生的带教工作,确实

提高传帮带教水平质量,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四是继续每月进行急救演练和三级查房,不断强化和提高急危重症抢救能力;4. 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一是继续推进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优质护理工程的实施;二是以贯彻执行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为切入点,落实处方审核,加强处方点评和医保联动;三是加强临床药师队伍建设,提高药师下临床查房、用药指导能力,不断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合理检查。

5.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医疗安全。一是积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将医疗安全防线前移,加大对责任事故的追责;二是坚持“有错不回避、无错不担责”原则,积极处理医疗纠纷,努力扭转社会 “不闹不赔、小闹小赔、大闹大赔”的不良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四)强培增智,打造管理新品质

1.加强人才储备,注重内部培养。一是灵活用人机制,多渠道积极引进人才,加强人才储备,构建合理人才梯队;二是加大针对性外出学习培训力度,坚持委派上挂锻炼、高层次学历教育等专业化培养机制,年内争取与市中心医院协作,推出到台湾学习培训;三是派出中层干部到东阳市人民医院轮训学习管理先进经验,学习方法,提升理念,推进医院现代化管理进程。

2.推广工具使用,注重质量管控。一是继续推进推广“品管圈”、“ 5S”、“平衡记分卡”等先进质量管理工具使用,切实提高临床、护理、医技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继续加强病历质量管理,落实三级质控管理,以新版《__省病历书写规范》为依据,建立长期规范的考核制度,加大奖惩力度,确实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3.加大信息投入,进行智能升级。一是建立业务数据分析平台。完善现有HIS、财务、合理用药等系统,统一数据收集口径,即时生成各项KPI指标,提高院科两级管理效率质量。二是将收入、应付、固定资产与财务系统数据打通,实现全院人财物数据共享,提高财务数据精准率;三是实施全院床位通项目。实现借床、跨病区科室等业务的实时统计;四是优化物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达到准确核算单元实际用量,实时管理科室财物,优化流程降低消耗。五是全院无线建设。建立一个双频高速、业务区域全覆盖、无缝切换的无线网络,充分发挥医生移动查房、二级移动护理站、手持移动护理等设备功能,减轻医生护士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六是建立院感、手术麻醉、供应室追溯等管理系统,提高管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七是优化功能,实现智能无纸化。优化OA系统,实现院内无纸化办公;优化微信公众号功能,实现患者手机APP就医提醒、化验单查看;优化区域中心业务数据上传,实现__双向转诊、本县域内数据上传、双向转诊;完善自助挂号缴费系统,提高使用率,减少就医等待时间。通过一系列信息化项目实施,精心打造,转型升级,切实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五)倡文树典,凝练精神新风貌

1.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活动,切实做好廉政教育工作。一是深入开展 “三严三实”活动,贯彻落实“准则”、“条例”,持续促进医德医风建设;二是牢筑廉政防线,提高防腐拒变能力,自觉抵制“红包”、“回扣”,崇尚廉洁行医;三是以权责利相衡原则,继续优化绩效分配。充分激发职工爱院爱岗敬业精神,形成价格体现价值的分配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创业创新氛围;四是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做到科学民主决策,发挥医务监督委员会职能,做到事前参与、事中监督、事后督查,加强内部审计;五是继续做好院务、党务、财务公开,不断丰富公开内容和监督投诉渠道,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2.落实举措,增强职工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意识。一是依托学校开办职工子女假期兴趣班、托幼班,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安心上班;二是进一步加强安保队伍建设,建立淘汰制,不断提升安保人员业务素质,为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提供更好的保障;三是继续开展“第三届职工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强身健体,增强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四是优化评选方案,继续开展评优评先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和标杆,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五是积极申报创建__省健康促进医院,不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3.做好宣传、树好形象。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院外宣传阵地;二是完善网站、院报、宣传栏等院内平台及在病区投放广告机等;三是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功能,加大新技术新项目、好人好事等信息宣传力度,及时推送医院信息,不断提高医院文字、图像、视频的曝光率;四是重新设计统一全院标识标牌,塑造医院品牌新形象。

4.当好龙头,勇担职责。一是继续加强同县乡等兄弟医院的协作关系,完成下乡帮扶、下乡结对支援和培训带教任务,做好资源下沉工作,积极发挥龙头作用;二是继续开展健康俱乐部结对活动,让送医下乡惠及更多村庄农户;三是完成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任务及其他指令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