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营经济发展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36条” 保定 民营经济 政策
一、“新36条”下保定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会
在中国,民营企业创造了80%以上的新产品,65%以上的技术专利。我国95%以上的中小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地方通常是民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比如浙江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比全国平均水平3.3:1低很多。
保定民营经济在保定经济发展中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截止到目前,保定民营经济数量达到27.2万个,从业人员267.5万人,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数量为1149家,且每年呈上升趋势,在2012年的1~10月份,保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家,在保定市排名第一。2012年,保定民营企业完成投资总额为1381亿元,比2011年增长46.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9.5%;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74亿元,比2011年增长20.2%,占全市GDP的68%;民营企业上缴税金占保定财政收入的74%。由此可知,民营经济已成为拉动保定经济快速发展的加速器。
为了推动我国民营经济更快的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国务院在“非公经济36条”颁布5年之后,于2010年05月13日再次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截至2012年7月1日,国务院关于各领域引导民间投资的实施细全部出台。“新36条”实施细则指出,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市政、铁路、能源、水利、电信等多个领域。“新36条”及相关领域细则的出台为保定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如何借助“新36条”之风使保定民营经济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这是加快当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保定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民营投资领域仍受多方限制
虽然“新36条”明确提出“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对于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应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政、铁路、能源、水利、电信等多个领域对民间资本实行开放。然而在保定一些国家投资的“铁、公、基”项目基本上都是有国企来承担;金融、能源、医疗、文化教育、城市公共服务等项目对民营企业的开放也非常有限;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民营企业的扶持仍然欠缺。
(二)民营生存政策环境不完善
虽然自2010年5月13“新36条”出台后,历经两年多的时间,截至2012年7月1日,国务院关于各领域引导民间投资的实施细全部出台。然而细则并没有给出具体性意见。比如在原铁路部出台的细则中,诸如哪些干线线路民营企业可以参与、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运营价格如何核定等都没有给出清晰的界定。而民营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寄希望于当地政府具体的细则上。自2011年开始,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西、湖北、重庆、四川等省市陆续出台地方细则,明确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相关领域。“十五”以来,保定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来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虽然我市出台的政策性文件并不少,但大多是文件缺乏具体的实施和操作细则,针对性差。如何根据“新36条”出台符合保定实际情况的地方细则是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三)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由于民营企业大多规模小、信誉透明度低、财务不规范、缺乏专业人员等特点,加上商业银行受经营体制和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使得民营企业获得商业贷款难度大,或者要承担非常高的融资成本。我市虽然近几年通过推动信用、担保服务等方面帮助民营企业融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唐山、秦皇、岛邯郸等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更大了。对于民营企业即使能够拿出好项目,中小企业也往往因自身存量资产不足而找不到合适的担保机构,得不到信贷的支持。由于资金短缺,即便是能源、电信和铁路等领域对民营企业开放,民营经济也很难进入。
(四)民营企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保定民营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粗放型的企业,导致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生产效率、风险抵抗能力差。其在产业结构方面良莠不齐,既存产业结构层次低、模式雷同、重复建设严重、创新能力弱的中小企业,也存在着附加值高的中小企业,如部分优秀的高科技企业。整体来看,保定民营经济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其核心竞争力不足。
三、“新36条”下的保定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优化
(一)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的进入领域
“新36条”放宽了民营企业进入市场的领域。因此保定市应在“新36条”的内容指导下,放松对保定市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限制,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利润率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和垄断行业。市场准入的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对各类投资主体实行同等对待,对民间资本不再设置附加条件。
我市处于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因此重大基础性建设的需求依然比较旺盛,在这些建设项目中,除了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需要的项目以外,都应当对民间资本敞开大门,放手让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合理降低国有控股企业中的国有资本比例。民营企业在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让民资“接力”政府投资成为“稳增长”主力;要激发民资活力,拓宽民资渠道,引导民资进入垄断领域。
(二)完善民营企业的生存法律环境
北京市作为较早新36条地方实施细则的城市之一,京版细则中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热力场站等北京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医疗、教育、政策性住房等公共事业,将成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的重点。虽然河北省在近日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鼓励民资更深入地参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建设,但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保定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具体的细则应该包括:通过法律的形式来规定哪些领域民间资本是可以进入的,进入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进入;民间资本进入后如何进行管理;民间资本如何从进入领域中退出等等。
(三)改善民营经济的融资环境
由于资金短缺,即便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建设等领域民营企业开放,民营经济也很难有力承担。因此急需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是银行及相关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融资支持。比如通过建立对民营信贷的专门机构和专项信贷资金;建立多种资产评估体系,比如通过建立健全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通过版权、商标权、技术专利、品牌价值等作为质押物来帮助民间文化企业融资,加大民营企业对保定市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二是政府加大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保定市政府出面投资建立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的担保公司或机构,为我市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降低民营企业融资的难度。通过对支持力度的加大,降低民间资本的投资风险,提高其积极性。比如苏州市政府投入了50亿元发展了57家担保公司,银行对此非常信任,民间投资者融资难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三是建立民营专项资金,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政府通过建立专项资金,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一方面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政府指引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平台。
(四)促进民营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013年成都市财政就安排了1亿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民营企业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2013年8月28日,成都市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同时要求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应向民营企业倾斜,2013年,市本级支持资金总额要达10亿元以上。
因此保定市在“新36条”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措施促进我市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1.增加对民营企业的科技支持力度。一是通过税收优惠,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科技能力来提升自身的创新水平。二是帮助民营企业建立技术开发、研究中心,提高对民营企业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力度。三是鼓励民营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鼓励民营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建立专项投资基金推动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建立民营企业产业投资基金来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发展成为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集团化公司。继2006年底中国第一只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基金获准成立后,产业基金已在我国进入稳定的发展阶段。截止到目前,河北省组建并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河北沿海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该公司将为河北省沿海产业重点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撑。保定市可借鉴此经验在保定范围内建立民营产业投资基金,对重点产业进行资金支持。比如可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专项投资基金,用来为我市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几大重点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加快这些产业升级的进度。
参考文献
[1]林智军.民间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效应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2]李义平.制约民营经济深入发展因素探析[J].人民论坛,2011年02期.
[3]冉光和,张冰.财政金融政策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1期.
[4]冯建生,张庆侠.民营经济市场准入的立法完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何南.孟宪军.依托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探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篇2
一、德州市民营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2014年,德州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一共3367家,企业总数占全部规上的比重达到97.8%。完成工业总产值8100.73亿元,同比增长16.06%。完成销售产值7973.08亿元,同比增长15.77%。完成增加值1259.5亿元,同比增长14.72%,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0.7个百分点。
但我市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成长性不足,平均寿命短等特点,如何以民营企业的成长来带动全市的经济增长值得深入研究。
二、德州市民营企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区位优势
德州市北依京津,南靠济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是华东、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连接带,处在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渤海经济圈之内,京沪、德石铁路和京沪高铁、德烟铁路在此交汇,京沪、京福、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5条国道、14条省道纵横交错,交通区位优越,并纳入 “一圈一带”战略。
2、产业发展优势
德州经科学论证提出重点培植十大产业集群。这十大产业集群撑起了发展脊梁,各个领域都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发展势头迅猛的产业体系为资本提供了成长之处、为科技提供了用武之地,为人才提供了栖息之所,使德州的发展更具底气、更富活力。
3、土地、农业、劳动力等资源优势
由于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相比较北京、天津、济南等大城市高昂的土地价格和生活成本,德州市在土地、农业、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明显,可借此增加与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联系,接受其经济辐射,开展经贸合作,寻求其产业、资本向内地转移的机遇。
(二)劣势(Weakness)
1、规模小,实力弱
从资产总计来看,在10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44户,占全部民营企业数的1.3%,比规上工业比重低0.24个百分点;5亿元-10亿元的企业有47户,占1.4%,比规上工业比重低0.09个百分点;1亿元-5亿元的企业有504户,占民营企业数的15%,比规上工业比重低0.5个百分点;我市规模大、效益好、品牌知名度高的民营企业仍然较少。
2、传统产业仍是民营企业的主体
2014年,我市规上民营企业中,产值排前五位的行业分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完成总产值共计3887.49亿元,占规上民营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8%。这些传统产业由于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附加值不高,一直是民营企业创业和发展的依托所在,而企业专业化、协作化水平的限制,亦对其产业空间拓展有所束缚,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较慢。
3、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不断上升
从2014年四季度问卷调查来看,474家民营企业有112家认为资金紧张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占企业总量的23.6%;有融资需求的398家企业中,有338家企业认为融资不容易。由于没有专门制定对于中小型民营的信贷标准,且民企稳定性不强,承受市场风险和经济发展周期波动的能力较差,银行对民营贷款设置的门槛较高,使不得不转向依赖高利率的民间借贷。
4、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低
许多民营企业脱胎于“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缺乏正规、科学的基础管理建设,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影响了企业信用建设和健康持续发展。另外,产品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低,管理水平陈旧,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建设滞后,原始积累不够,布局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还很突出。
5、产业链条短,层次较低
我市民营企业中资源型企业较多,科技型企业较少,产品附加值低,全市规上民营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7.2%,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3%。同时,企业间相互模仿,“抄袭”成风,企业研发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多数企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常年徘徊在加工、组装和制造环节,产业链条短,配套不完善,缺少高端产品,高端市场不足,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利润下降。
(三)机会(Opportunity)
1、战略机遇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不合理的规定,全面放开民营经济竞争领域,将民营经济上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将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2、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
近年来,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和指导意见。国家连续出台的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步降低了小微企业缴纳税金的额度,直接减轻了企业的税费负担,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这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四)威胁(Threat)
1、成本的增加
2014年,我市规上民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11.27亿元,同比增长17.03%,而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6.12%,远远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9.09个百分点。根据四季度问卷调查显示,有26.6%的调查企业认为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原材料价格上涨”。
2、人才制约
民营企业普遍受“用工难、人才缺”问题困扰。根据四季度问卷调查显示,用工成本上升成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首要问题。有29.3%的调查企业认为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工成本上升”。另外,有13.5%的调查企业选择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招工难”。
3、市场需求不足
国际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国内出口市场萎缩,订单不断减少,尤其是面向欧美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对民营企业冲击较大;同时国内市场受经济刺激政策到期、货币信贷政策收紧、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种影响,投资和消费增速放缓,需求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对民营企业经营环境的制约更加突出。
三、德州市民营企业的发展对策
分析显示,德州民营经济发展所具备的社会环境、劳动力价格等优势正在逐步弱化。而民营企业在人才、技术、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企业综合素质偏低,发展的后劲不足,制约着民营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工商注册、税费收缴、企业升级、品牌打造、专利保护等方面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切实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受惠面。增加各类对企扶持专项资金,降低审批门槛,重点向民营企业倾斜,引导和支持民营工业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扩大规模生产、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二)全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做强做大龙头企业
要严格落实企业培植计划,对我市重点培植的60家骨干企业和55家科技成长型企业,相关部门要加强调度,加强企业培植动态管理,建立淘汰退出机制,及时调整优质企业进入扶持盘子。强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植战略,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品牌知名、管理科学、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成为工业的骨干力量,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融资体系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继续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民营资本组建信用担保和贷款担保机构,逐步设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金制度。壮大现有信用担保公司的规模,增强担保能力,拓展业务范围,为更多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更好的信用担保服务。要拓宽融资渠道,形成政府财政拨款、银行贷款、民间集资、企业自筹、国际资助等多种渠道相结合的融资体系。
(四)促进技术开发与创新,全力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民营企业要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摆脱创业时期的“机会经营”模式,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要把创新作为企业自身的立身之本,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的大环境下,企业要顺应大势,着眼长远,视调整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冷静思考,果断决策,积极调整发展方式,着力转型创新,在经营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等环节上狠下功夫,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篇3
(一)指导思想
围绕“一业特强,多业跟进,特色赶超,产业兴镇”的要求,以特色镇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启动一园一区建设,着力招大引强,培植龙头企业,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二)发展指标
(1)增加值××6亿元,增长×××;(2)工商税收×××万元,增长×××;(3)增量投入5亿元以上;(4)引进外资×××万美元,自营进出口×××万美元;(5)新增纳税超百万企业×××个,超×××万元企业×××个;(6)新增定报企业不少于×××家;(7)新产品开发20只以上,通过省市级鉴定10只;创国家、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申报省以上科技专项10项;申报国家专利50项;(8)创省名牌产品×××个,市名牌×××个。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加大特色镇建设力度,壮大工业经济规模。一重抓鞋机企业发展,形成市级产业集群,培大育强龙头企业。二注重石油机械提质增效,做大石油机械市场。三引导纺织企业发展,扩大纺织能力。四做大磨料磨具企业,提升磨料磨具品牌。五发展冶金铸造行业,扩充冶金铸造企业队伍。六促进其他行业发展,达到产业兴镇的要求。明年争取税收百万元以上企业×××家,×××万元以上企业×××家。
2、着力构建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服务质量。镇三套班子领导、机关干部全部联系到企业,每人结合一个重点企业,实行挂钩帮扶,落实包保责任,为企业提供信息,解决突出问题,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落实服务措施,为企业用地、供电、信贷提供优质服务。明年目标:一园一区配套设施到位,启动质检中心,加强鞋机商会的力量,建立一个集群金融服务平台,鞋机集群成立一个金融担保机构,为中小会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环境优美乡镇争取通过省级验收。
3、重抓招商引资,注重外向开发。首先大力推介我镇工业产业基础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和民间资本投资,加速产业集聚和发展壮大,尤其以新规划的一区、二区为平台,力争完成引资10亿元,亿元项目×××个,500×××万元以上项目×××个,×××万元以上项目×××个。主要做法:一是围绕产业链招商。针对我镇工业企业的特点,产品结构情况,既注重上游产品的招商,也注重下游产品的招商。二是强化专业队伍招商。明确专人长年招商,落实招商指标,严格考核制度。三是强化重点区域招商。围绕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就地招商。四是借助客商引商。加大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力度,利用产品特点招商。五是激励全员招商,大打招商人民战争。实现高起点投入,高技术合作的路子。其次注重外向开发,力争外向型经济新突破。以鞋机博览会为契机,实施外向新突破。**年力争协议注册资金×××万美元,完成外资到帐×××万美元,自营进出口×××万美元,劳务输出×××人。
4、发动全民创业,大力发展全镇民营经济。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鼓励双强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等创业能人投资创办工业企业。**年争取发展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户,注册资金××亿元。意大利园区达到新进项目×××个,外资×××万美元。
5、引导企业创新创牌、加强职业培训,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一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
篇4
(一)经济总量快速发展。*年非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达到1019.1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9.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二)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民营企业规模有较大发展,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7764户,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23户,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20户。
(三)社会贡献逐年提高。据统计,全市民营企业实交税金较去年同期增长35%,个体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稳定增长,私营企业成为税收和就业的主渠道,促进了社会稳定,增加了税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市注册资金100万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达1596家,许多民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力诺的太阳能开发成为国家级研发。*慧成铸造有限公司成立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开发新产品168种。全市民营企业拥有驰名商标5件,占全市50%;拥有山东省注明商标985件,占全市商标总数81.6%;拥有*市著名商标59件,占全市总数90%。
(五)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优势产品不断加强,特色产品发展迅猛,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力诺、德嘉、九阳等优势企业的特色产品占据近40%。力诺的太阳能玻璃产量占全国总量70%,太阳能热水器占全国产量的30%;九阳的豆浆机一统全国小家电的天下;塑窗机械行业在完成产品并购后,德佳成为行业的排头兵,预计今天销售收入可达3个亿,塑窗机械成为我市民营企业优势行业。
(六)新兴行业发展迅猛。在传统行业发展的同时,新兴行业发展迅速,各类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发展较快,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分工明确的行业体系。餐饮,美容,美发,洗浴,交通运输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均形成一定规模,基本上适应了城市经济格局的要求和市民的需要。近年来,一些新的流通业态正在蓬勃兴起,在我市落户的物流中心、连锁超市、外资零售等商货企业体量大、机制活,已成为我市企业经营和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主要问题
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取得一定发展,但与省会城市地位不相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市个体私营经济数量多、规模小,商业领域多、生产行业少,市场多、生产集群少。目前,我市个体私营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中小企业多、知名企业少,个体工商户数量虽然不少,但整体实力不强。生产、加工企业少,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发展后劲不足。我市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在全省排6名左右。全省百强民营企业*只有力诺一家。在全市民营企业中,生产企业仅占20%的比重。有市场而无本土生产基地和产品群,如服装、家具、建材、电脑等产业都在我市形成了有较高辐射能力的产业市场。年交易量都在几百亿以上,但是市场主力交易的产品,多数来自经济发达、活跃的省份。甚至多年来也未在我市形成产品基地和产品集群。
二是企业经营观念落后,管理粗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缺乏创新意识,融资能力差,融资方式单一。如资金仍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多年来,我市民营企业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对银行进行单一信贷,而我市融资担保、资产评估等行业发展滞后。省农行对60家资产好的民营企业作为重点企业,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我市只有3家。目前,我市民营企业仅有力诺集团成为借壳上市企业。山东省将30家民营企业列为重点培育的上市企业,我市只有九阳一家。
三是产品技术含量低,耗能高。与优势企业配套能力差,我市民营企业缺乏龙头企业,大多为技术含量低,耗能高的企业。如*某区的一区域近百家民营企业的产品都是耗能高,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已被市政府责令关停。近年来,我市骨干企业重汽高速发展,每年配套和协作的产品达106亿,配套企业310多家,而其中100个亿,近300家企业都在外地。
三、政策建议
(一)着力抓好龙头企业。继续深入开展民营经济“五百工程”,集中力量培育扶持10家高新技术民营企业、10家成长型民营企业、10家外向型民营企业、10家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10个投资过千万重点项目企业,进一步完善对“五百工程”企业的监测分析制度,加大监测调研服务力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优先协调重点骨干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更好地发挥重点企业在发展中的龙头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民营经济总量。
(二)加强发展载体建设。完善市场体系,为民营经济搭建载体舞台。全面规范市区农贸市场,形成设施档次与省会城市相适应,功能完善的便民市场网络。加快市区农副产品市场和工业消费品市场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拓展生产资料市场的辐射面,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做大新兴特色市场,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广阔舞台。政府统一协调,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园区向特色园区、专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发展。充分发挥省会城市智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条件,重点培育齐鲁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精品工程”。新建民营企业和改制民营企业,要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协作网,延伸产业链。
(三)努力优化发展环境。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后,我市一直未出台贯彻意见。建议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要创造平等竞争、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彻底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平等待遇;完善鼓励干事创业的宽松政策环境,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各种税负,激活民营企业创业热情;营造尊重、关心、崇尚企业家的良好舆论环境,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要及时给予表彰、宣传,以扩大社会影响,在社会上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创造文明执法、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家的各项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本着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试行民间资本控股、少量政府资金参股的方式,财政资金仅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加强对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立风险分散转移机制、政府补偿机制的研究。建议借鉴外地经验,成立上市服务办公室,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推进企业上市和做大做强。由有关部门牵头,利用市发改委现有信用体系研究开发的成果,针对民营企业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促进民营企业的信用建设和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引导民营企业增强信用意识。对信用等级高的民营企业,在政府采购、融资担保、技术改造、招标投标、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进入园区和高新技术认定等方面给与重点扶持。
篇5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 国防科技工业 机遇 挑战
世界新军革的迅猛发展对各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武器装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战争形态下的武器装备,在种类、性能、高技术含量上的需求都远远超出了传统军工部门的研究和生产能力,迫切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整合、优化资源。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下,非公有制经济经过近30年的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防科技工业紧紧依托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从民用经济中汲取先进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的大趋势。
一、需求: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之前提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形成、发展更多的是出于国防安全战略部署的需要。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大后方、大小三线为主的国防工业建设,形成的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在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成为我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安全屏障。但是,由于当初的国防科技工业布局过分强调国防建设的需要,建设过程中缺乏充分的经济核算,技术经济论证、可行性分析,山、散、洞一刀切,致使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存在许多不足。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封闭性、分散性,使得资源流通困难、难以协作、生产要素闲置。[1]在内地形成的若干个要素和产业集聚中心,由于没有理想的周边地区作为其发展战略空间,进而使得区域发展的过程不能持续,不能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2]
现代战争和军事活动对资源的需求呈现出数量大、时间急、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等特点,独立的国防经济部门远不能满足国防安全的需要。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民用技术与军用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许多民用高技术成果具有极高的军用价值。因此,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融合”模式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将非公有制经济引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使得国防领域与民用领域的人才、资金、信息、技术成果、产品等资源要素呈现双向扩散、交流和融合的态势,才能弱化二者之间在争夺资源中的竞争关系,增强“共生共长”的互动协作,使二者之间产生一种正和博弈关系,降低国防建设的机会成本。[3]
二、利益: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之动力
非公有制经济遵循的是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其投资、经营、生产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因此,即使民营企业的企业家参与国防科技工业的科研生产存在支持国家国防安全的爱国思想,但这决不是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吸引其加入的最重要的驱动力正是国防科技工业存在的巨大利润空间。
国防科技工业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领域和空间。从全球军品市场来看,军品利润率高达50%,是个绝对高盈利产业。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军工领域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以美国为例,庞大的国防支出为美国军工集团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当然这也是它的利润之源。军品采购无论从市场规模,还是从利润来看都很大,而且我们国家的军队装备正在处于现代化的过程中,这样的盈利机会更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民营企业加入军品生产领域还有一种潜在的利益,同时获得的还有政策上的优惠和企业声誉的提升。各种限制会对加入军工生产的民营企业给予一定倾斜,以税收为例,目前军工集团生产的军品是免税的。并且由于军工的高品质,自然给企业贴上一张无形的质量标签,也有利于拓展民用产品市场。军队采购具有批量大、品牌忠诚度高的特点,订单稳定而且持久。加之军队拥有税收、技改政策(包括支持技改费、科研费等)、特殊市场保障等政策优惠。
三、实力: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之基础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制的转变是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密切联系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国防科技工业体制的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在规模上、管理体制上、运行机制上、科技创新能力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参与。
中国的民营企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一部分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壮大起来,不仅企业规模达到了一定程度,而且技术实力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许多民营企业的科研能力、自主开发能力都已经具备足以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
第一,非公有制经济蕴含了巨大的经济能量。2006年年底,中国非公企业总数接近500万家,从业人员约6400万,产值份额占中国GDP的65%左右。《2006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蓝皮书》预测,“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占全国GDP的比重将由目前的65%上升到75%;三分天下有其二,民营企业规模还将明显扩大。
第二,非公有制经济再获新的增长空间。《物权法》确立了非公经济在国内与其他经济的平等地位,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对民营企业资产进行保护,并与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和个人资产平等保护,这说明非公经济再次得到法律的支持,可以彻底消除民营企业家们的担心。而《企业所得税法》则给了非公经济与外资公平竞争的平台,根据该法律,包括中国民营企业在内的内资企业将与外资企业享受25%的同等的所得税税率,此前,内资企业的实际税率一般为33%。《企业所得税法》让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看到降低税率后的发展前景,非公经济必将进一步得到壮大。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正在进入军工科研生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军品生产国家以前是垄断性行业,没有明确正式放开,事实上,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中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参与已经正在悄然的进行。目前民营企业在军用产品生产领域渗透越来越广泛深入,如河南、湖北、江苏三省军品生产的企业分别是79家、70家、200多家,而其中的非军工(民营)企业分别是36家、23家和100家。民营企业参与军品市场,主要在IT通讯、交通运输、电气元件、软件协议、高科技材料等领域,先从配套供应商做起。(见下表)
参考:民企参军潘文富中国商业评论 2006-6-9
四、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之保障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它的建设、改革、发展都是以国家国防安全战略的需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牵引,由国家主导和调控的。同样,也是在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不断改革中,为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建设提供了政策上的可能和保障。
国防科技工业经过20几年的改革积累, 迈上一个改革发展的新阶段: 从关注短期改革目标(脱困)转向追求长期战略目标――通过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 打造军民高度融合的国防科技工业基础。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主题, 逐渐从军民结合、民战略, 向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工开放战略深化。
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第六条使得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有了正式的法律依据,也标志着我国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的法律化。[4]
2007年2月,国防科工委颁布《国防科工委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从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的领域、范围和程度,对非公企业提出的要求,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及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2007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了建立起政府调控有效、社会资本参与、中介服务规范、监督管理有力、军民良性互动的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新的改革目标。
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的准入、退出、投资等方面渐进的改革,为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家的引导下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在制度上提供了空间。非公有制经济的参与,结合国防科技工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必将增强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能力和水平,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社会化大协作体系的建立。
五、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挑战
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政策逐步放开的条件下,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呈现了巨大的历史机遇。但总的来看,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建立社会化协作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不论国家法律政策、经济环境还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自身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供需双方信息不通畅。国防对军品的需求与民营企业对军品科研、产品的供给双方处于 “双向不透明状态”。许多产品由于需求牵引不明确,即使民营企业花费很高代价研制出来,但不一定满足军方的需要。军品研发周期长、投入大,民企无法获得军品的信息,很难“冒险”进行前期的科研投入和样品试验。民营企业缺乏规范的信息沟通渠道,对军品市场需求信息的掌握很少,使得民营企业在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中丧失很多机会。总体上而言民营企业对军品的研制还处于初级水平。
二是军用民用标准不统一。军(用)标(准)和民(用)标(准)不统一造成了各行业的技术分割。由于军品配套涉及的行业多,而各个行业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行业标准,致使民营企业承担军品任务,在技术的标准统一上存在很大的困难。一般军品都有比较特殊的要求,不像民用产品那样通用性比较强,无法产生规模效益,企业成本比较大。民营企业需要把所掌握的技术转化到各个领域去应用,才能产生经济效益。
三是税收方面的不平等。在国防产业的税收政策中,通常以“隶属关系”或“出身”来确定是否免税,而不是仅按照最终产品来确定税率的。一些民企事实上已经承担了部分武器装备的科研和生产,但土地税、流转税和增值税等方面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减免,使得他们同军工企业竞争者相比,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地位。
四是军品采办制度的限制。军品采办的产品标准和招投标制度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入,军用标准和军工行业标准成了阻碍民用企业进入的“绿色”壁垒。如果说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使民营企业取得了一定的军品“生产权”,那么我国目前的军品采办制度限制的则是民营企业的“销售权”。销售(交换)作为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是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尽管我国的民营企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相对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高技术武器装备生产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行业分布上,以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领域为主;在结构规模上,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为主;在组织形式上,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已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发展;在产业布局上,以小规模、分散化经营为主。民营企业仍然在产业结构、经营模式等方面有待优化,使之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
总之,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既是打造军民一体化国防科技工业基础的需要,也为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从政府的宏观角度来讲,重要的是为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搭建竞争的政策平台、信息平台和市场平台。而从企业的微观角度来讲,重要的是提高军品科研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果增明,丁德科,等著.中国国家安全经济导论.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138~139
[2]陈建军.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及其选择――兼以浙江为例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6;(3)
[3]胡鞍钢,姜鲁鸣,库桂生.从战略高度认识国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光明日报,2006-02-22 01
[4]《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文件,简称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
篇6
根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苏州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比较发达的城市,积极通过政策鼓励、开拓渠道、提升服务等措施大力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和社会青年创业。近两年,全市上下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加快形成质量效益新优势、加快释放创新驱动新活力。尤其2014年,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增强。目前,私营企业29.56万户、个体工商户48.96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5%。“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苏州共有20家企业入围,其中进入前100强的有4家。苏州要继续完成经济转型,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途径。同时,人社部门还扎实推进“姑苏人才计划”,帮助民营企业引进、培养、用好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落实扶持奖励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帮助民营企业推进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产业化,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了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苏州还建立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意创业孵化园-金创大学生创业园、省级大学生科技园-苏州大学科技园。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以下简称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确立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就是为了更好地顺应苏州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构建符合学校创业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
要实现学校创业教育理念就必须开发一整套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支撑。
2.1建立符合学校务实发展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业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每个阶段。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把创业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分层推进创业教育,做到全程“不断线”。第一层次是以专业思想教育为主,把创业启蒙教育融入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系统,着重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了解所学专业以及相应的职业适应范围,启蒙创业欲望,发掘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理想。第二层次以课堂教学为主,把创业通识教育纳入正常的课程教学体系,开设《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应用文写作》、《经济法》、《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实训》、《ERP模拟训练》、《市场营销学》、《公司法》、《小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学》、《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突出课程化的创业素质培养,进一步整合、扩充、完善创业公共选修课程体系以及创业教育论坛,通过深化合作性学习课程教学改革,完善素质拓展项目的“课程化”建设,实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全程性地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第三层次主要针对有创业兴趣的学生,着重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技能,如:听取创业成功者讲座、请已创业学生作报告并进行互动交流、组织参观、社会调查等,体会创业成功者的创业历程和创业经验,并组织多种形式的创业模拟活动。并与人社局培训中心联合组织SYB培训,让学生懂得经营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学会撰写商业计划书,提高学生创业技能。第四层次组织创业实训班学生参加各级“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效创业大赛”,通过大赛锻炼学生的创业意志,完善创业定位,提高创业信心,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实施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主要贯穿在学生创业实践、实战过程中,着重创业实践的指导和扶持,学校引导在上一阶段中呈现出来的较好的项目、较好的创业者,进行实质性的创业实践,并通过总结分析、一对一辅导,跟踪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2.2开发创业教育校本教材及补充材料
由于到目前为止,国内许多的高校、职业院校都没有把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去,我校为了给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一整套比较基础的、比较系统的理论学习平台,基于苏州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指导意见和政策,开发了两套校本教材,一是《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南》,让学生们通过这本教材的学习,更详尽地了解作为一名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在创业前期、创业过程中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以及相关财务、税务知识,应该培养哪些经营管理能力,乃至如何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等创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国家以及江苏省、苏州市等有关学生创业的政策,了解学校创业服务机构、管理制度和创业技能培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技能。二是在苏州市人社局的积极配合下汇编了学校创业实训班学员的优秀创业计划书,即《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优秀创业计划书汇编》读本,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撰写创业计划书的范本,帮助学生梳理创业思路,确立创业目标和策略,为学生成功创业奠定好基础。
2.3开发远程创业教育特色课程
篇7
(一)启动一个工程,促进企业成长
制定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扶持措施,已经市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讨论通过,近期将出台。粮油、电气、医学、实业、顶大食品、香格里拉葡萄酒6家成长型企业进入全省第二批对接扶持行列,领先科技、华博晶体、四季雪面粉、酒业等84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列为市相关部门重点扶持对象。
(二)完善两个体系,解决制约难题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制定出台政策。起草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2)力促政策落实。在全系统开展了“政策落实年”活动,对国务院36条和省政府26条辑印成册广泛宣传,对全市各部门在政策落实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和督导检查,市县(区)两级都开通了举报热线电话。
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1)信用担保体系。在全市担保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将省政府下达的新增担保资金6500万元分解到县区,由主管市长与主管县(区)长签定了责任状。开展了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和风险补偿申报工作,恒嘉、金泰2家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有望获得免征营业税政策和省级财政风险补偿79万元。从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拨出30万元,对开展业务较好的担保机构给予资金补助。截至11月底,全市新增担保资金10125.7万元,完成工作任务的202.5%,全市资本金总额达到36969.5万元,担保能力18亿元。
(2)创业辅导体系。召开了全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工作现场会,挂牌命名了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并确定为全省首批3家省级创业辅导示范基地之一,在此基础上,又命名了3家市级创业辅导基地,县级3家,并实施挂牌管理。建立了我市首批创业辅导队伍,聘请了7名教授、专家学者、律师、会计师、企业经营管理者担任创业辅导师,10名专业人士担任创业辅导员。争取了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家创业辅导基地获得扶持资金40万元。在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40万元,对创业辅导基地给予专项重点支持。截至11月底,全市新增创业辅导基地4家,完成省任务的100%,有望超额完成。目前,全市已建创业辅导基地5家(省级2家,市级3家),在建3家,入驻企业和机构近480家,从业人员约11000人。
(3)人才培训体系。市委党校中小企业培训中心被命名为省级培训示范机构,建材学院、职业技术学院2家被命名为市级培训示范机构,确定了6家首批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培训企业。组织了清华大学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中小企业品牌与管理研讨班等20次高规格培训活动。全年企业、县区、市三级培训网络共举办集中培训和自主培训216期次,完成各类各级培训8.9万人次,完成省任务的113%。
篇8
关键词:国企改革、民营经济、混合所有制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加快发展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建设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对于我省“调结构、转方式”,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现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一、外省市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况
当前,上海、北京、山东、江苏、湖南、江西、四川等多个省市国资改革方案已经陆续出台,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各地国资改革的统一方向,其中一些新亮点、新动态值得关注。如上海计划让60%以上的国有企业引进特定形式的私人投资;江西规定5年内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占国资的70%;重庆的目标是用3―5年实现2/3的国有企业发展成混合所有制;江苏则要求,国有控股企业可适当降低国有股权比例,对国资股权和债权权益合并低于50%的企业,可以完全按照市场化方式管理;北京则利用首都的优势进行改革,要在一级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具备条件的一级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改革力度较大。此外,湖南、山东、安徽等地的改革方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和思路。
二、我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完成股份制改造,少数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比例达90%以上;通过资产重组、参股控股、引入战略资本等多种方式,实现了一批国有大型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在国企改制和投资主体多元化过程中,民营资本越来越多地进入国有经济领域投资。在省国资委设立(组建)的新公司中,2012年12家多元化公司吸纳民营资本1.45亿元,2013年14家多元化公司吸纳民营资本2.66亿元。三是当前我省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主要通过出资入股、收购入股、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等四种形式,领域主要集中在物流、担保、建筑、贸易、汽车销售、房地产开发等基础产业和服务业。
尽管我省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总体看,经济规模不大、速度不快、质量不高、层次较低的问题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顾虑较多。从国有企业看,有的不情愿拿优质资产进行混合,即便混合往往要求绝对控股;国有企业职工对混合后职位变动甚至丢失的担忧,而产生抵触情绪;从民营企业看,实力较强的存在不让控股不愿混合的思想,实力较弱的则担心混合后没有话语权,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二是民营企业实力不强。近年来我省民营企业虽然不断发展,但整体看,仍然规模实力偏小,治理结构不规范,创新能力不强,投资能力有限,多数不具备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实力。三是国有企业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一些性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经营战略不明确,效益较低,影响了民营资本进入的积极性;公共服务领域民营资本怎么进入、进入哪些还缺乏明确的路径;国企产权改革滞后,政策措施不明,民资民企涉足更难;企业员工持股的难题还有待破解。四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制度障碍和市场壁垒依然存在;配套的改革政策措施不完善,缺乏可操作的实施细则。五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差异较大,给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带来一定困难。
三、加快我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建议
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设立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改革领导小组,督导推进有关工作,建立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有效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完善政策措施,结合我省实际,并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出台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加强对我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和考核,建立完善相关考核制度和指标体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精减审批事项,清理废止障碍性规定,有效消除市场壁垒。
积极开展分类改革试点。实施国有企业分类管理,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将国有企业分为竞争类、公共服务类和功能类,在每类中选择合适的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总结经验,为完善改革政策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一是有序开放国有资本为主的投资领域。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吸引各类民营资本,落实好我省首批38项鼓励民间投资项目,鼓励民营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公私合作等方式参与建设运营。新建政府投资项目和新增国有企业,除涉及国家安全等特殊情况外,允许民营资本合作参与。二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或主营业务上市,支持已上市的国有股份公司实现二级产权再上市,加强后备上市资源培育,对未上市的国有企业,按照上市要求,合理设置股本规模,优化股权结构。三是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抓住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引进世界500强、省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内外专业投资机构等,支持其与国有资本合作开展战略投资,鼓励其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实施股权激励措施。有序推进国有企业关键岗位管理者、业务骨干、核心技术人员等,以货币、股权、知识产权等参与本企业改制;研究制定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条件、持股比例以及员工股权流转和退出的具体办法,完善约束机制,依法加强监管,严格规范运作,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完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依托主业突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或国内领先地位的国有企业,通过重组整合、资本运营和委托管理等途径,加快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强化资源整合、股权营运功能。
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国有独资公司规范的董事会建设,逐步引入外部董事。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出资人应健全其绝对控股公司董事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向其相对控股或参股企业派出国有资本产权代表。规范企业高管聘任考核、薪酬管理和职务消费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
壮大民营经济实力。完善落实现有各项鼓励政策,制定实施新的支持措施。激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拓宽投资渠道,积极探索民营资本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民营资本的退出机制,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民营资本的投资热情和信心。抓住当前央企尝试引进民营资本的有利时机,鼓励引导我省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央企改革,实现借势发展。
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健全产权交易市场,对全省现有企业产权、技术产权等产权交易机构进行有效整合,推动交易市场规范高效、公平公正运行,促进资本、技术等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为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创造条件。建立完善资产评估、投资咨询、交易转让、股权登记等一体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对资产评估中介组织的规范和管理。(作者单位: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混合所有制的逻辑:新常态下的国企改革和民企机遇》宋文阁、刘福东著
[2]《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张文魁著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发展 策略
一、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财务透明度,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1.加强内源融资,重视内部积累。根据融资理论,企业融资的选择应该是先内源后外源。从经济发展历史和企业成长历程来看,企业融资都有从内源融资到外源融资再到更高层次内源融资的交替变迁趋势。我国中小企业无论是从自身的经营特点还是从外部的体制约束来看,外源融资的成本都是很大的,短时期内这种情况是难以得到改变的。因此,加强企业的内源融资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2.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信息透明度,提高自身的融资信誉度,形成双边信誉约束机制。通过上述做法,中小企业自身积累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这也意味着融资能力的相应提高。
3.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努力提高资信度。中小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健全企业治理结构,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努力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实力。同时,必须牢固树立借债必还的思想,增强自身的信用观念。
二、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环境,加快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增加金融供给
1.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建立区域性的中小融资机构。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其主要特点是业务对象主要是本区域的中小企业,业务范围主要是为本区域的中小企业融通短期和中长期资金,及为其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从成本角度看,国有大银行从事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成本是较高的,因此它的职业定位应是“批发行”,“零售行”的业务应让位于中小金融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有些银行有了解中小企业信息的优势,那么这些银行就可能更多地向中小企业贷款,现实中,地方中小银行就有这种优势。因此,发展地方中小银行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由于大银行的运作成本较高,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可以发展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完善社会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确保担保公司得到协作银行、再担保机构的支持。首先,各级政府要在本级预算中编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支出预算,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其次,组建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为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最后,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制度和自律制度,并推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从业证书制度。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和我国的实际国情,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新的资信评级体系。在建立和完善新的针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级体系的同时,要鼓励并切实的促进信用评估业的发展。强化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建立起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登记制度;谨慎选择担保对象,建立起信用担保的风险控制与防范体系;加强对担保项目的跟踪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建立起担保风险预警系统。
3.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建设。我国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使中小企业在就业、技术创新和搞活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和措施。特别是办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国人民银行也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 这使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所改善,但许多实施细则并未颁布,以后还应更加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为中小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的法律法规制度环境。
4.建立和运用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第二板市场,其上市条件较主板市场低,设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近期,我国已经设立了创业板市场。同时逐步放宽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目前我国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对中小企业来说较为苛刻,政府管制也比较严厉。政府要开启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渠道,需逐步放宽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尤其是对于发行企业规模的限制。
三、发展民间金融,促进民间金融合法化,拓宽融资渠道
民间融资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以及利用民间资金与地方经济增长的有效金融形式。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而且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优化资金配置的功能,还减轻了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压力,分散和转移了银行的信贷风险,有利于优化社会金融结构,并与“地上金融”形成互补态势。在我国,民间融资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由于我国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相对滞后,以及一部分民间融资机构暴露出较大道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民间的非正规金融组织,都被冠以“乱集资”、“扰乱金融秩序”的罪名,被金融管理部门以行政方式予以封杀和整顿。随着民间融资相关主体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强,对信誉要求很高,形成了特定的民间融资“市场准入”制度,使得民间融资违约现象很少。民间金融应被纳入到统一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中,并成为整个社会融资体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无可否认其对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因此,民间金融市场的存在与发展是源于对正规金融的补充。或者说,民间金融制度产生于主流金融制度的缺位与错位。然而,无法回避的现实是,无论正规金融业务如何发展,制度如何完善,民间金融市场都并未因此衰落或消失,却反而在夹缝之中蓬勃发展,具有刚性发展的特征。这是民间融资市场所具有的独立存在与发展特性的体现。原因在于,无论正规金融演进多久,也无论其发展到何种程度,都无法涵盖所有的信贷业务,都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资金作为稀缺资源的现实,都无法满足不同资金需求偏好的客户群体。所以发展民间金融,还民间金融以正确的身份,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为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争取金融资源,服务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建设实力、活力、竞争力的新汉南,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现就加强全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信用环境、制度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建设,增强地方经济吸引金融资源的竞争力,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提高金融运行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信贷结构调整,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1、社会信用体系较为完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加快信用担保业发展,力争担保能力与中小企业发展基本适应。
2、金融环境进一步改善。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制合规合法,有效遏制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发生。规范中介服务,提高外部监督效率。金融法治环境进一步趋好,金融胜诉案件执行、结案、债权回收率进一步提高。
3、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政、银、企关系进一步融洽,信用效应逐步显现,吸引金融资源回流。金融机构存贷比逐步提高,信贷投入与全区经济增长相适应,区内重点企业正常经营资金得到保障,中小企业及“三农”贷款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政府监管协调能力增强。正确引导资金投向,扶持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搞活特色产业。积极解决金融改革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支持和帮助金融部门处置消化不良资产。
5、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金融稳定工作机制健全,金融运行效率提高,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初步建立,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
二、工作要求及措施
(一)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汉南
1、加强征信系统建设,建立覆盖社会经济各方面的信用数据库。充分发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功能,加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区工商、税务、质监、*、法院等部门要主动提供非银行信息,完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全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为扩大贷款提供信息支撑和制度保障。
2、广泛开展信用社会建设。深入开展企业资信评级工作,全区各企业要进一步规范财务制度,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到产权清晰、规范发展,不断提高资信等级,在改制、重组、破产过程中,不发生逃废、悬空金融债务行为。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街道评选活动,严格标准,规范运作,加快诚信社会建设。
3、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要定期组织征信宣传活动,培育公众失信惩戒意识,促进珍惜个人信用。要创新宣传形式,广泛宣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诚信汉南”,切实提高社会公信。
(二)建立政银企交流长效机制,努力构建规范的制度环境
1、搭建政银对话平台。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联席会议制度,由区金融办牵头,区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统计局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参加,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学习研究国家金融政策,分析判断金融运行态势,协调解决金融运行中的有关问题,通报全区经济发展形势和重大经济决策,为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确定信贷投向、促进银企合作提供依据。
2、搭建银企沟通平台。由区金融办牵头,会同各金融机构和区经贸委、工商分局、财政局、建设局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及时筛选市场效益好、信用度高的企业,举办专题洽谈会、推介会,有效解决企业资金需求。
3、建立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制度。区发改委、经贸委、统计局等经济综合部门之间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形势分析制度,定期分析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三)发挥金融核心作用,服务经济发展
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增加信贷资金投放,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全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1、强化指导作用。要加强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及时分析信贷政策,进一步加强信贷资金结构分析和贷款投向引导,建立健全信贷风险预警分析体系,为信贷投放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
2、继续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的信贷支持。要围绕我区支柱产业和工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银行资金支持,保证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的资金需求。
3、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信誉好的企业给予必要的授信额度。积极探索开办权利质押贷款、联户联保贷款、创业贷款,适度发放信用贷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由单一的贷款支持向综合转变。
4、组织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稳步发展个人住房、家庭装修、汽车消费等贷款业务,促进消费市场繁荣。要认真贯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贷款政策措施,积极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
5、增加涉农信贷投入。进一步增加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投入,支持高效农业、定单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大对农村三产的扶持,支持农资、农产品加工、销售市场建设等涉农服务组织发展。
6、拓宽融资渠道。要积极推广商业汇票、支票使用,扩大流通范围,推行票据融资。要做大做强区国资公司、城司等投融资主体,运用好金融机构综合授信。积极发挥小额贷款公司作用,探索加强服务“三农”和微小企业的有效模式。
7、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区财政局、区经贸委要探索建立企业信用担保制度,按照“政策引导、多方出资、市场运作”模式,尽快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发挥财政资金放大器和金融机构稳定器作用。
(四)构建优良金融法制环境,维护正常金融秩序
1、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政府形象。政府各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要坚持依法行政,文明行政,切实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
2、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区法院要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加强金融案件审判工作,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
3、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各金融部门要与*、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密切配合,建立长期协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机构、非法金融活动和金融诈骗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五)建立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长效机制
1、全区各部门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信贷增长点,为金融机构提供有效信贷投入奠定良好基础;要以各种方式适时向金融机构和推介有关经济、社会信息及优良项目,以便金融机构及时掌握真实情况,扩大授信范围和额度。
2、金融部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金融、发展与风险的关系,找准协调发展的结合点,千方百计争取适度的信贷权限,加强信贷营销,增强竞争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激励机制建设,加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信贷投入。
3、区金融办要研究制定创建优良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并提出指导意见。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由区政府办、发改委、监察、经贸委、统计、国土、房产、财政、国税、地税、工商、*、检察院、法院、金融、保险和各街负责人为成员的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金融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 上一篇:民政工作总结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优秀教师主要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