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9:1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论文

篇1

1.1监理市场的不规范

当前的监理业务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地方,例如监理业务的转包、监理证照的挂靠行为以及系统内搞同体监理等。这就使得整个监理市场的规范性以及开放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很多主管部门利用监理权力,对下属监理企业进行蓄意的保护。

1.2监理工作的不到位

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影响到监理工作高质量运作的重要因素。从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项目的急剧增长,我国现有的监理人员基本素质水平和数量都不能够更好的满足工程发展的实际需要。很多单位出现监理证的挂靠行为。这就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工作的实施出现不倒位的情况。

1.3监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偏低

监理人员的素质状况也会阻碍监理工作的实施,通过对各大企业的调查了解到。目前很多企业中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涉及到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管理等技术方面的人员。而单位的监理人员也大多数是从这类技术人员中经过短期的培训就上岗作业的。实际情况是这些人员当中,不少人员对经济管理以及法律方面的知识都有待加强,这就导致监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偏低。

2建筑工程监理的重要作用

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涉及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很多环节,是一项系统化控制的操作方式,其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保证建设的合法规范运行

建筑工程的施工往往会牵涉到多方的利益,而监督部门往往都是通过合同的形式对工程的相关事项进行有效的规范,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监理部门的规范控制,不仅有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可以极大程度上的保证工程能够在施工周期较长的情况下合法规范运行。

2.2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工程监理的最主要职责之一,它是项目评价工程质量的基础参照之一。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可以包含全局控制、方案的审查、协调各部门关系、以及工程验收四个方面。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监理工程师的行为也会直接决定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以及价值的实现。例如对监理工程师对进场原材料的检验、对现场施工工艺的监控工作,都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3工程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的进度与施工单位的成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它也设计到工程时间计划控制以及现场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监理工作可以从工程的设计、项目的招标以及施工和竣工等多个不同阶段进行综合控制。可以有效的剪短投入时间。其次,监理过程中,工程信息的管理也能够对基础信息进行更加及时、准确的把握,提高工作效率。

2.4建筑工程监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

成本的控制,一直以来都是各企业单位所要控制的重点工作,而在保证质量与进度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监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工程费用的控制,通过监理部门对每一项成本的统计核算,制定出合理的采购以及投资方案,避免造成更多的材料或者人力资源的投入,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效率,同时也是节约了成本。其次,对各项清单的认真审核,也可以减少工程中的附加费用。

3建筑工程监理的控制措施

3.1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作为监理工程师,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要有充足的学习能力以及扎实的监理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情况能够做出合理到位的判断与处理。其次,思想道德的培训加强也尤为重要,通过相关内容的培训,使相关人员避免出现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适用合理的竞争手段,这也关系到人员自身的修养。

3.2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理体系

不同企业和单位的内部结构都会有所不同,企业管理部门应该针对自身的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监理体系。保证每项工作都能够全面的进行监管到位。同时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条例,保证监理工作贯穿到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监管人员也应该积极配合,严厉执行。

3.3树立正确的工作原则

篇2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建筑物是产品,但不等同于一般产品,因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的长远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然而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管理混乱等原因,造成一些建筑工程不能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施工质量不能符合相关技术规范,造成了大批建筑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特别是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立刻凸显出来,相当一部分建筑出现了开裂、倒塌,从而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现阶段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从根本上消除质量隐患,确保工程质量的提高。

2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结构的设计、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场地环境、施工工艺、管理制度等。

2.1 建筑结构设计 为了赶时髦,求新颖,许多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只重视外部美观,造成建筑结构受力不合理,而且不方便施工。

2.2 建筑材料 土建工程中所用的水泥、砂、石、木材、金属、沥青、合成树脂、塑料等统称为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建筑质量的好坏。 2.3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正常的磨损或故障、不按规程的操作、仪表失灵检测设备精度失控等,都会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造成建筑工程的质量事故。

2.4 场地环境 建筑场地及周边的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统称为建筑场地环境。场地环境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场地环境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干,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

2.5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不同的施工工艺将会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不同的施工质量,一般来说,先进、合理、规范化、系统完善的施工工艺不会出现偶然或突发的质量问题,而且能够加快工期,降低成本。

2.6 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的好坏,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对于确保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成本至关重要。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原则 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必须坚持与遵循特定的施工质量管理原则,采用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来确保建筑工程达到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3.1 “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建筑企业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这一基本原则。把建筑工程的质量放在第一位,时刻为建筑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考虑。

3.2 预防、预控为主的施工理念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树立预防、预控为主的施工理念。将考虑的重心从事后检查调整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避免突发事故的发生。以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对材料质量、对施工工序、场地环境的监督与检查。

3.3 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 无论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或施工人员,还是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从工程的客观实际出发,恪尽职守,尊重科学,遵纪守法,严格自律,秉着科学、公正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认真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4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4.1 建筑材料的管理 对于建筑材料的管理,要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首先要做好材料的源头控制。挑选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发质量鉴定能力的采购人员负责各种建筑材料的采购,做到详细掌握各个材料生产厂家的详细信息。同时还要做好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提前安排好材料的运送计划及路线,当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要加强检查验收工作,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工程上。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建筑材料的储存工作,提高工地临时仓储的防水、防潮功能。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4.2 机械设备的管理 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合理装备、安全使用、服务生产,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生产效益,取良好经济效益创造条件。搞好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科学、规范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并确保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管理和良好保养。同时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操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定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及维修人员),贯彻“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健全持证上岗制度、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做好日常保养、小修、中修等维护保养工作,严禁带病运转。

4.3 场地环境的管理 做好建筑场地的设计与规划,实行封闭施工,工地出入口地面应当硬化并保持周边整洁。同时还要落实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度,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并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处理。

4.4 施工工艺的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要严格根据工程实际,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认真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组织进行技术革新,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及先进性。对于一些技术难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操作方案,以实现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篇3

1.重视管路敷设作业以及电线穿管作业的施工质量控制。

在进行管路敷设施工时,要重视对材料的检查核实。确保各种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材料的品种型号、规格以及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管路在进行内外防腐后,还需要在其外壁另外刷两道沥青漆处理。同时,还需要注意穿管作业的施工控制。施工人员必须要确保电线护口位置以及管口的外观完整,要先进行检查,核实后再进行施工。此外,还需要确保配电柜内部导线线路整齐且规范性排列。进行安装插座施工时,尤其需要注意确保PE线与N线连接的正确性,并做好套管封堵处理工作。

2.重视施工审查工作。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施工审查工作。就以是否具备安全电气这一问题安排专人针对电缆竖井、电气设备基础等关键施工环节进行详细评估与审查。此外,还需要注意审查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后期扫尾工作时是否会影响已经安装完毕的电气工程的运行质量,以此保证各专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能够配合与交叉进行。

3.重视各类管线的预留与预埋作业的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提前需要预留一些暗敷线路以及一定的孔洞,这是为后期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导管管线的敷设做准备。因此,必须重视对这一作业环节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控制:其一,在预埋预设管线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硬塑料材质型的线管,针对这类型线管,必须确保线管接口位置的严密性。且需要选择锁扣的方式连接这一部分的线盒与线管;其二,针对需要埋设入楼板内部的线管来讲,埋设的有效深度需要控制在15毫米以上,且其埋设的位置要选取底筋与面筋的中间位置;其三,以上所述各项作业完成后,就需要进行验收工作了。在这一环节,需要待建筑工程的监理以及工程项目的业主方共同验收,且确保工程合格后才可以将此项目工程作为隐蔽工程进行处理,此外还需要做好这部分隐蔽工程后续管理工作,最好安排专业人员接管。

4.重视施工验收工作。

不仅工程竣工需要验收,工程施工过程中也需要验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以及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对于那些外观存在明显损伤、工作性能明显低下的施工设备坚决不予以进入施工现场。要确保施工材料合格、施工设备三证齐全,即保修证、检验合格证以及出厂合格证。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涉及到消防材料的检验入场问题,除了做好常规检查外,还需要向相关消防部门上报,予以专业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式主要是施工验收。可以是分段工程,也可以是全部工程。在这一阶段,进行施工检验验收的主要方式便是通过对建筑工程已完工的电气施工工程进行试运行,评估电气工程的使用性能与安全性能等关键技术指标。如若在试运行中电气设备存在任何安全性以及技术性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直至验收合格。

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的对象主要为工程项目的主要电气设备。建筑电气施工不仅要注重设备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要重视整个电气系统操作运行的可行性。电气施工的主要对象便是用电设备,对用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控制需要从照明灯具、开关插座以及配电箱等三方面着手。

1.照明灯具。

照明灯具在进行安装施工时可能出现的施工安全问题有:位于螺口灯头的相线与端子错误连接,将端子与零线进行连接,一旦通电,就会造成人员电击伤害。因此,在进行安装灯具时,要准确掌握灯具线路连接的要求,并提前审核图纸中标注的位置,再进行施工,避免施工安全问题。

2.开关插座。

电能传输的总控制装置便是开关,而插座则是电路连接的中间介质。开关与插座二者共同存在于建筑电气系统中。安装开关也可能出现安全问题,比如因安装不当,电源开关线盒的埋设深度过大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天气潮湿或者高温开关就会加快腐蚀。安装插座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线路连接不合理,最常见的便是地线、零线与相线连接错误。这些施工错误一旦形成,虽然可能只是极小的问题,但影响后果却非常严重,不仅会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还会造成施工人员伤亡。因此,在进行安装开关与插座时,要确保各项线路准确连接,同时注意建筑室内环境,比如温度、湿度等对插座、电源开关的影响,必要时可以使用保护盒进行防范。

3.配电箱。

配电箱,顾名思义,就是为建筑正常使用分配电力,是影响建筑投入使用后供电的主要设备。在配电箱施工中,可能出现不按照图纸规定的方案进行安装,比如:防腐不彻底、标高不明确,而最为严重的便是施工人员安装完毕后,并未进行常规调试便开始正常供电,引发用电安全事故。配电箱的安装要以电气图纸为主,并根据箱体标高、坐标尺寸进行安装,确保施工安全。

三、结语

篇4

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对策

一、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设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和建设生产的特点决定的,建设工程及其生产的特点:一是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二是产品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三是产品形体庞大、投入高、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四是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由于建设工程的特殊性而使工程质量有以下特点:

1.1影响因素多

建设工程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决策、材料、机具设备、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措施、人员素质、工期、工程造价等。

1.2质量波动大

由于建筑生产的单件性、流动性、没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使工程质量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

1.3质量隐蔽性

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分项工程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因此工程质量存在隐蔽性,若在施工过程中不及时检查,事后在表面检查很难发现内部的质量问题。

1.4终检的局限性

建设工程虽然有竣工验收,但无法进行工程内在的质量检验,发现隐蔽的质量缺陷,因此项目的终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以预防为主、重视事先、事中控制。

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管理意识,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做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然而,现阶段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质量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过度的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忽视了长期的效益,从而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主要涉及到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监理单位等,如果在施工质量管理中,任何一方过度的注重自身的利益等都会对建筑施工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而且,从作者的调查中分析,经常存在一方或多方的质量意识薄弱,导致一些施工环节质量管理不到位,如施工工序的不规范、施工操作违规、不按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等,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2.2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会根据建筑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从而保证质量管理的有序进行、有章可循[3]。然而,作者在对当前建筑施工管理制度调查中发现,质量管理制度并不完善,而且,在很多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依旧采用陈旧的管理体系,形式化管理过于严重,将会严重制约建筑施工的质量,不利于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由于一些部门人员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并不重视,从而导致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没能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再加上缺乏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重视,从而对建筑施工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

2.3注重建筑施工方法的运用不当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括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正确的施工方法是保证工程按期保质完成的前提。施工过程中的方法,指在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在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多的,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不能严格执行,不按标准和规范施工,不注重施工过程的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出现问题了才去处理。特别是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三、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分析

3.1全面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意识

应全面的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本着“以人为本、重视质量、提高质量”等方面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要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重视起来,从而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其次,应强化建筑施工的质量教育,充分突出质量教育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增强各个岗位职工的质量意识,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工作。不仅要注重建筑施工质量意识的培训,更要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严格约束和控制自身的实际操作水平,尤其是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质量监管知识培训,全面提升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数据分析的能力。再次,为了避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失误的现象,应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并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以此来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另外,应结合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工作人员灌输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等重要的观念,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意识,对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3.2建立健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通过以上对当前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分析了解到,由于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将会给建筑施工的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对此,需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建立健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质量。首先,应加强部门人员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并结合建筑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建筑施工工程自身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的综合分析,不断的完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管理体制的适应性。其次,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应转变自身的管理观念,打破传统施工质量管理观念的束缚,并加强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出质量管理制度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再次,应建立建筑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制度,这也是对建筑施工质量存在影响较大的环节。因此,应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并不断的规范建筑施工质量,将监督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特别是在竣工阶段的监督管理更不能松懈,要坚持做好每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

3.3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现场管理人员要仔细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定现场管理的目标和标准,并制定出管理制度,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4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篇5

1.1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建筑工程都是建设单位发包,施工企业实行总承包,然后通过分包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单位不同,建筑的质量也就存在各种差异,在工程管理中就没有一套可以共用的建设施工准则。建筑工程总包企业对工程施工技术主要采取文档型的合同制进行管理,与施工分包单位形成进行技术连接。但是,实际管理中,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不能够完美地链接,总承包施工方和分包施工方在进行交接时也会出现管理漏洞,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此外,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全面地履行其管理职责,现场施工人员不能严格地落实相关操作规程和遵照规章制度的要求来进行施工,导致工程施工中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

1.2施工管理监督力度不够

建筑工程施工中,高空作业项目较多,这给管理监督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执行施工标准,不能正确合理地操作机械设备,没有完全理解施工工艺及规范;工程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管理技能和合格的职业素养,形式主义严重,处理问题存在弊端。工程施工管理整体缺乏监管机制。

1.3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1.3.1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

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追求施工进度,想尽快投入施工,临时招聘施工人员,且没有时间对其进行培训;施工人员对工程的要点、难度、施工细节等都不了解,只是机械地进行施工操作;一些项目管理者的任用,往往是有社会关系但缺乏工作经验的人选;对于监理单位来说,还存在一些监理工程师身兼多职的现象。

1.3.2材料的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中,部分施工单位的采购负责人在选择材料时只片面地为企业节约资金,没有客观地选择材料供应商。工程使用的材料存在不符合业主、监理或者设计要求的情况;施工单位为了提早开工且不敢质疑采购部领导的工作质量,监理单位验货匆忙或不进行全部检验,导致不合格的材料流入施工中;同时,施工单位因疏忽大意,保管或使用建筑材料时混杂堆放,一些材料会因堆积导致化学反应,施工人员也会因认识的限制导致错拿错用,严重的甚至导致建筑的刚度及实体结构强度产生质量问题。

1.3.3施工技术导致的质量问题

目前,建筑工程中很多一线的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他们在建筑工程方面的工作经验仅限于吃苦耐劳,其有限的文化程度让他们难以涉及更多方面的工程内容;同时,部分工程管理者虽然具有行业资格及技能证,但与自身的技能和学历并不相符,存在有经验的没技术,有技术的缺乏经验的现象,导致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缺乏技术引领者,从而一些新材料,新型机械自动化施工技术难以推广。同时,在我国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工化生产仍占大多数,机械化的运用还是很少,导致工程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2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是工程管理的最终目标。工程管理中,首先应根据质量目标编制质量计划,按照图纸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严格遵守工程质量的自检和互检制度,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工程的质量。

2.1完善工程施工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达到要求。实施工程管理时,还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施工技能培训,提高其技术操作能力,使其更符合工程规范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应及时制止施工中的违规操作并对责任人进行警示处罚;对施工中的规范行为采取一定的激励制度,调动工程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管理人员应将具体的工程任务分配到每个施工人员的手中,明确每个施工人员自己的责任,完成好自己在工程中的任务,施工中每道工序落实到专人负责,提前计算好相关数据,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与解决,保证施工质量。

2.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是建筑施工管理技术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工程的整体部分和某个环节的施工,都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尤其在招投标阶段,就应将有关技术要求进行交底。工程管理人员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施工过程,更应该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是一层扣一层的,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技术交底工作更深入地了解施工过程,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

2.3整体优化施工管理系统

优化施工管理体系,就是针对建筑管理中的相关技术质量问题进行优化,建筑施工单位可应用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率,避免建筑的施工中技术误区的产生。进行混合型的建筑工程施工时,工程图纸非常重要,可在技术上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一般采取施工图审查系统对此进行完善。对于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收集工程数据,做好相应的工程技术文件,当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更加方便地对其进行及时反馈及修改,因此,施工图审查系统及相关工程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2.4改进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全自动或半自动化的机械操作方法已经取代了传统人力操作领域,如混凝土施工中的高抛免振动施工法和钢筋的自动加工机械处理施工法等。机械设备的投入会大大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时,机械化施工还可减少人工操作的麻痹大意和松懈所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先进的施工技术结合先进的机械化设备,不仅可以节省人力又能降低成本、加快工程进度,更能保证施工质量。

2.5强化推广新技术,大力培养人才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Q6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而且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施工质量管理是最为关键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已成为建筑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决定了建筑施工管理的成败,我们应该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建筑质量的关注。本文就主要阐述了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相关的解决措施。

2 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1 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没有达到预期结果,很难对各个施工人员实施有效控制使得施工中出现质量不合格,主要体现为很多施工单位没有较高的质量意识,经常发生短期行为。许多建筑单位的现场施工技术和管理操作人员由于专业施工经验较少,在宏观和微观的控制及把握上能力较弱,造成现场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比较无法管理,并且,由于对施工的要求、工艺结构及施工的管理组织没有较为认真深刻的理解,导致施工设备在投入的数目、标准要求出现了本不应该在施工中产生的现象。另一方面。工程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不按规定的操作而导致质量问题是常常出现,就使得对材料的控制更加困难。

2.2 施工过程中工序操作不按照要求严格规范,导致了本来不该出现的损失,而且工作量大,纠篇难度及经济损失较大,纠偏决策也比较难做。在施工中,由于操作工序产生工作失误产生的误差由于没有被快速察觉,便会导致施工单位务必进行对误差存在的区域重新修补或重做,有这些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可以避免且是非必须的。

2.3 安全施工对与工程整体的进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施工操作人员对于安全管理的认识并未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缺乏全观念,这就会在施工进行过程中导致十分严重的安全事故。

3 工程施工中管理优化措施

为了使施工的成本、质量、进度及安全等管理实现优化和完善,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管理,这样才可以达到建筑施工单位经济和社会效益共同达标。笔者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如何达到规范要求,依据实际工程的亲身经历,特提出了已下几点意见。

3.1为了对施工质量管理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以及确保每项操作的高效完成就需要对于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优化,首先应该提高施工单位的意识,成立质量保障体系。其次,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的准备阶段要制定较为详尽的规章和奖惩制度,尤其是关于工程质量的奖惩制度。

具体而言,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材料与工序是最为重要且必须重视的方面。(1)工程材料管理人员,务必在工程监理在场的情况下,必须对负责、仔细的检查进入作业现场的材料,尤其是配件的有关资料,在进行完详细的确认后,材料才可以进场。对于不满足施工工程要求的材料,一律不予采用;②对于工序的质量管理,应该加强操作工程中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工程监理单位应对质量采取有效的检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技术质量监督,务必使施工质量达到技术规范。而且,只有在技术交底完全时,质量检测员才可以允许工程进行工序施工。

3.2 操作人员控制措施。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而言,施工人员是其决策、管理和操作者,在质量控制中起到第一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把施工项目的组织者、管理者、操作者当做控制对象是施工项目的首要任务,尽可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人员积极性,避免人为失误。所以,对于在建筑行业的专业从业人员必须要严格对待资质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对于那些特殊、重要技术、危险作业工种的技术人员应该着重培养技术素养、心理素质和组织行为方面加以培养控制,关于书面交底工作应该在施工之前落实;对于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必须加强;必须制定较为严格和完备的管理制度,对于施工队伍要规范管理、作业技术活动;制定和完善施工质量奖惩机制,使得每位工作人员将工作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

3.3 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施工成本管理的优化。首先需要做到以下三项工作,第一、为了资金的合理规划,要做好对资金要进行详细且合理的预算规划和资金的利用规划。第二、对于招标文件的每条每项要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采取多方面的仔细讨论,对于成本,尤其是投标阶段务必要有效控制。第三、为了日后可发生的赔偿和确定有利合同条件提供屏障,应该预测工程成本,仔细编写标书。其次,为了对竣工时进行结算成本的准确核算,应当要求施工工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为了高效管理成本必须优化方案。在对为了把施工单位的利益达到最佳,把施工成本降到最低值,必须要严格进行各项审查工作,对个方案要进行严格的审阅,要把施工方案最到符合规范,工艺合适。

3.4将工程进度以最快、最安全、最符合规范且可以按照计划完成工程,首先,根据工程现有的各方面条件及施工计划安排工程期限,编写出具有高效的施工性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应当涵盖:工程开工之前的各项工作、对施工方法和流水作业的选择、对每个工种的衔接与搭配进行协调、对施工人员的组织及项目材料和每个项目工程的工作计划和项目时间的有效安排和总工期的确定等。然后要必须合理且符合规范地对劳动力、材料、工程准备基金采取快速、高效的安排,安排工程管理人员务必对有可能引起进度延迟等现象,应该采取符合规范的各方面方法去解决问题。其次,对于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要进行充分合理的调动及安排。因此,在施工进度的安排上,对大型机械的及时快速进入现场和转移要全方面考虑,为了保证进度,应该使得对于体积比较庞大的机械设备,要对其和工序进行合理安排。最终,面对这一新方法和新工艺的使用上要协调好技术支持。必须对新的工序要进行充分考虑,对于改进和发明的工艺及新问世的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在遇到对于有可能将施工期限延迟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工序和技术方面的难题,务必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及高效的方法以解决难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施工的整体进度中,工程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仔细、严格进行的监督检查。在施工管理中不仅需要单位管理层的全力努力,并且对于项目的施工人员务必要全力以赴,对于项目进行的场地及安全等管理措施要严格要求,

以确保落实每项工作。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将为了建筑工程的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将建筑行业的管理提高到新的台阶,这样建筑行业的施工单位才可以

长远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占锋.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12).

篇7

关键词:施工合同;司法解释;建筑市场;影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施工合同司法解释”)已于2004年10月24日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该司法解释将对我国建筑市场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个人见解进行初步解读探讨,期望以此抛砖引玉。

1工人欠薪可以发包人

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实际施工人以转包人、违法分包人为被告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实际施工人以发包人为被告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为本案当事人。发包人只在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

“实际施工人”理应包括从事实际施工的工人和分包公司、劳务公司等法人,“违法分包人”应是指包工头,因其没有营业执照等合法许可证书,而“转包人”应是将全部或部分工程转包出去的承包人和各级分包人。

工人包工头和转包人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而且未限定事由。为了主张权利(英语的主张权利claim就是建筑业的“索赔”),工人可以拖欠工程款的发包人,但没有说明此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这可能是为了避免政府被的缘故,而社会发包人不能豁免。另外,该条款未规定“违法分包人”可以。

我国法律承认代位权。如果甲欠乙1万元,乙欠丙1万元,而乙不积极向甲讨债,丙就可以“代位”甲。由于“违法分包人”受法律约束,由工人行使代位权拖欠工程款的发包人是合理的法律安排。

2垫资施工合法化

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的,应予支持,但是约定的利息计算标准高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部分除外。当事人对垫资没有约定的,按照工程欠款处理。当事人对垫资利息没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支付利息的,不予支持”。

该条款明确支持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这表明垫资合法。多年来,我国有关行政规定一直禁止垫资施工,但《民法通则》、《合同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涉及建筑市场的法律都没有禁止垫资的规定,所以,垫资施工并不违法。

垫资合法化可能对建筑市场产生的影响是:

(1)招标人将垫资作为商务评标内容之一,甚至加大其评分权重,以至投标报价竞争变成了垫资能力竞争。

(2)招标书没有要求,但投标人在投标书中承诺自愿垫资到工程竣工,以此优惠条件争取中标。

(3)垫资施工使业主支付担保显得不必要,承包人也没有理由既要垫资施工,又要提交履约债务担保。

(4)层层垫资,例如,发包人要求承包人垫资30%,承包人要求分包人垫资50%,分包人要求工人垫资70%.。

建筑市场出现大量垫资活动,可能会导致三角债情况进一步恶化,因此,为规范垫资施工活动,可能有必要规定:发包人应提交垫资金额的保证担保;承包人也应提交垫资金额的付款担保,以保证支付工资、材料款等。

3固定价无须鉴定

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约定按照固定价结算工程价款,一方当事人请求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鉴定的,不予支持”。该条款可能对建筑市场产生的影响是:

(1)由于法律不支持对固定价进行鉴定,从而无法合同约定的固定价,因此,造价管理文件和审计报告都无法影响合同固定价的结算,除非得益一方同意妥协。

(2)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时,当事人应注意约定工程项目增减等调价条款,否则,如果施工中取消了许多项目,承包人有权获得全部固定总价;反之,如果增加了许多项目,承包人也不能获得固定总价以外的支付。

(3)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固定单价合同,当事人应在合同中约定可调价项目和材料价差的计算方法。例如工程量清单中的大理石项目,如果合同不约定大理石材料可以调价,双方只能按固定价结算,即使大理石的采购单价比合同高一倍或者低一倍。

4合同结算条款优先

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建设工程的计价标准或者计价方法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结算工程价款”。该条款可能对建筑市场产生的影响是:

(1)工程价款取决于施工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意,而不是造价管理文件,双方应详细约定结算条款,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或固定单价合同时也应注意约定调价条款。

(2)签定施工合同后,只能按合同条款结算。当施工合同的结算条款与造价管理文件矛盾时,法律上应按施工合同的结算条款进行结算。

(3)由于审计部门只能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计价标准或计价方法进行结算审计,因此,政府工程应强化事前的合同管理,而不是强化事后的结算审计。

5无书面签证亦可结算

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工程量有争议的,按照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签证等书面文件确认。承包人能够证明发包人同意其施工,但未能提供签证文件证明工程量发生的,可以按照当事人提供的其他证据确认实际发生的工程量”。该条款可能对建筑市场的影响是:

(1)我国法律承认口头合同,但规定建设工程合同采用书面形式,因此调整施工合同的内容应采用书面形式。但上述条款明确:只要能够证明发包人同意施工,工程量就不一定需要书面签证,并且,既没有要求以书面形式证明发包人同意施工,也没有要求以书面证据确认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发包人应慎防无意中一句话就增加了工程量,对有争议的签证应签署本方意见而不应拒绝签字。

(2)对于合同以外的工作,如果没有图纸等证据,承包人应事先向监理工程师取得书面指示,作为同意施工的证据;但抢险等紧急情况除外,因为,如果承包人不采取应急措施,无权对损失扩大的部分提出索赔。

6擅自使用视为验收合格

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后,又以使用部分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主张权利的,不予支持;但是承包人应当在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内对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质量承担民事责任”。该条款可能对建筑市场产生的影响是:

(1)发包人擅自使用未经竣工验收的工程部分,视为验收合格,承包人豁免质量缺陷的处罚。但验收合格不等于免除保修责任,除非发包人擅自使用造成损坏。

(2)在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寿命内,承包人对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承担民事责任,这意味着:承包人要“终身”承担该部分工程的质量责任。

(3)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二十七条规定:“因保修人未及时履行保修义务,导致建筑物毁损或者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保修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保修人与建筑物所有人或者发包人对建筑物毁损均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保修人应及时维修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质量缺陷,但业主使用造成的损坏应自负维修费。超级秘书网

7其它要点

施工合同司法解释还有以下需要注意的要点:

(1)无论合同有否约定,拖欠工程款都要支付利息;

(2)发包人拖欠工程款,承包人催告后可解除合同;

(3)承包人拖延工期,发包人催告后可以解除合同;

(4)发包人收到结算后约定期限内不答复视为认可;

(5)发包人对工程质量缺陷有过错的也应承担责任;

(6)合同无效而工程验收合格,发包人须付工程款;

(7)工程返修后验收仍不合格,发包人可以不付款;

(8)签定的“黑白合同”,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为准,因此垫资条款应列入备案合同,否则可能不受法律保护;

(9)施工合同纠纷以施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既是说:只能在工程所在地打官司,这也是国际惯例。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外墙保温工程;施工质量;有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能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节能降耗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建筑方面的耗能量历来都比较大,尤其在保温措施上,所以要降低成本消耗是关键,同时还要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现阶段使用的保温锚固件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外墙保温工程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提高锚固件的使用效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外墙保温的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施工锚固件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的外墙保温是一个重要的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锚固件是一种特制的锚固件,它在保温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有效抵抗负风压和热应力,能够防止建筑物的保温系统由于长时间受到物理应力和施工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大面积脱落。保温锚栓的性能较高,普遍受到认可和广泛的使用。

目前,建筑工程外墙外保温锚固件的抗拉承载力的标准并不一致,很多都是行业自定的或者建筑企业联合自制的标准,在有些规范中,也只是将外墙外保温的性能指标列了出来,没有具体的实验说明,国家也没有出台行业标准和实验程序规定,导致施工现场检测的难度和问题重重,我们要对保温墙体的质量负起相关的责任,在国家相关的标准尚未出台以前,不断探索出最科学的锚栓实验方式,使其能够使用于更广的范围内。

对于保温锚栓的抗拉承载力的现场检测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影响效果的因素,一般对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实验的结果要以10个测量值的平均值表示单个的锚栓抗拉承载力的现场测定值,同时去除与平均值相比的最大偏值,最后保持相差在20%以内。检测的准确性为保温施工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建筑工程外墙保温锚固件质量的有效控制方式

首先是通过选择保温锚栓的类型来确保其抗拉承载力的强度,从而达到提高外墙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措施中使用到的保温锚栓主要的类型有两种,它们是按照保温锚栓的紧固方式来分的,一是拧入式自螺母紧固类型,也叫做打结式,另一种是敲入式膨胀紧固类型,也叫做敲入式。这两种保温锚栓各有特点,在使用上起到相互补充的效果。打结式的锚栓主要通过金属沉头自攻螺钉拧入时使得锚栓的塑料套管的工作部分达到膨胀的状态,从而起到锚固的作用,金属沉头要经过特殊的防腐处理,以能维持较长时间的锚固作用。敲入式的锚栓的安装是靠塑料膨胀钉或者也是经过防腐处理的金属膨胀钉敲入时,使得保温锚栓塑料管套的工作部分达到膨胀的状态,从而起到很好的锚固作用。具体情况的不同,所采用的锚栓类型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使用效果。保温锚栓的锚固形式和基墙的材质对锚固的效果影响有着明显的影响。例如基体的材质是混凝土形式,有效锚固的深度是35毫米,则锚固效果最好的类型是敲入式锚栓,配套选用金属膨胀钉,如果配套选用塑料膨胀钉的效果会次一些,采用打结式的锚栓效果不是很理想。再如建筑基体材质是多孔粘土砖的情况下,则一般多采用打结式的锚栓,这种类型的锚固效果最佳,其余的都不理想。这是因为在使用的时候,打结式的锚栓在实心墙体中打结时,要通过沉头自攻螺钉的拧入,才能使塑料管套打结,实心墙的周围空间的限制较大,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使其打结,所以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所有的打结式锚栓的紧固利都比不上敲入式的紧固程度。

其次是建筑工程保温锚栓的不同安装方式,也会给外墙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保温锚栓的安装方法通常包括打结式锚栓和敲入式锚栓,这两种安装的方式都会给保温锚栓的抗拉承载力的检测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倘若建筑施工现场对保温锚栓的安装方法存在一些诸如安装工序、安装工艺方面的问题,不仅影响整个检测的精确度和合理性,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保温锚栓的锚固作用,影响建筑外墙的保温效果。在建筑外墙上施工用的保温层材料有胶粉聚苯颗粒系统或者是膨胀聚苯板系统,它们在锚栓固定后都会产生很多碎屑,这是因为保温锚栓是要安装在建筑墙体的保温层之上的,也即在保温层施工完毕后,再打孔进行保温锚栓的安装,打孔的过程中,各种材质的保温层都会有大量的碎屑滞留在孔中,堵住了孔眼,如果孔眼深度不够,锚栓的塑料套管就更难安装进去,无论是打结式还是敲入式的安装方法都有类似情况的发生。打结方式的锚栓需要拧入螺栓,孔眼的堵塞使螺栓拧入时难以打结,而敲入方式的锚栓安装时需要敲入膨胀钉,孔眼的堵塞使得膨胀钉敲打不到适当的位置上,如果要用强力将膨胀钉敲入进去,很容易造成锚栓套管的部分裂开,从而失去了锚固的作用。现阶段使用的很多锚栓管套的外径一般在7毫米到10毫米之间,但是不同生产厂家生产住的锚栓管套的粗细不尽相同。建筑工程中通常使用钻头直径是10毫米或者是8毫米的电锤来打孔,这是比较标准的,但是再结合上述的锚栓管套的直径来分析,就会出现很多矛盾的现象。例如采用10毫米的钻头进行打孔时,锚栓塑料管套的外直径超过孔径达1毫米,这就会造成锚栓塑料管套很难装入的困难,如果锚栓塑料管套的外径比孔径要小1毫米,那就容易使锚栓工作部分膨胀后的紧固力较差,不能实现有效锚固的目的。用打结方式进行安装,那螺栓在拧入之后还必须再多旋转几圈才可以保证锚栓工作的部分充分打结,用敲入的方式进行安装,则要多敲入几次才能保证膨胀钉顺着锚栓管套敲入进去了,倘若敲入的时候出现倾斜,那就会导致膨胀钉从锚栓套管的侧壁穿出来,锚固作用便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最后是要保证锚固深度和建筑基体的强度,从而使外墙保温工程的质量达到相关的标准。保温锚栓的锚固深度一定要超出25毫米,实际工程的建设中所使用的保温锚栓的长度一般都在35毫米和45毫米之间,这样才能充分起到锚固的重要作用。否则连接的效果会受到影响,给整个工程的安全也带来隐患,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保温锚固的深度,以便达到加固的目的。可以通过使用足够长的锚栓套管增强保温层的厚度,刮糙层和有效锚固深度的总和,一定要确保锚固的有效深度大于保温锚固总长度的25毫米,这样使得构造更加具有安全性和牢靠性。提高基体的强度也十分关键。建筑物墙体一般是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如果混凝土的强度值很低,建筑基体的强度就不高,外墙保温锚固的与建筑基体的连接点在受到拉拔力的作用下,就很容易松懈或者断开,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外墙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控制与锚固件的质量控制关系密切,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方式,确保锚固件的使用与安装质量,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外墙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比较适宜的锚固件类型,并采用适当的安装方式,确保最终的安装质量,以达到理想的保温效果,为节约能源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广辉.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2]房国兴.浅谈聚苯板外墙保温施工工艺[J].中国科技纵横,2010(6)

[3]陈昊.浅谈建筑外墙保温施工的几点体会[J].城市建筑,2010(4)

篇9

【关键词】房屋建筑;渗透 问题;施工管理;质量监控

引言:

房屋建筑渗透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加强房屋渗透施工技术有效应用,可以提高房屋建筑质量,使房屋建筑使用性提高。当然,要想实现房屋建筑渗透施工技术有效应用,需要施工管理质量监控的有效实施,对施工作业予以全方位的质量监控,避免房屋建筑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引起渗漏情况发生。所以,建施工管理质量监控是非常必要的。对此,本文笔者就从分析房屋建筑渗透问题产生原因展开,就如何优化施工管理质量监控进行探讨。

一、房屋建筑渗透问题产生原因

房屋建筑之所以出现渗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房屋建筑施工设计不合理

房屋建筑能否长期坚固、稳定、安全的应用与施工设计有很大关系。为了可以建设高质量的房屋建筑,在对房屋建筑施工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相关规范性标准及设计标准,对房屋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予以合理的、有效的设计,促使房屋建筑施工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性。但目前房屋建筑施工设计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按照此设计所开展的房屋建筑施工,直接导致房屋建筑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降低房屋建筑的应用性。房屋建筑施工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为:

(1)设计细节处理不当。房屋建筑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具体设计中除了对大方面予以有效设计,还需要对窗台的坡度、房屋滴水槽、墙体接缝等小细节予以有效的处理。但事实上,很多设计单位追赶进度等原因,忽视建筑细节的设计,致使所设计的房屋建筑施工方案,存在细节设计不合理的情况。

(2)不同材料分界面连接的设计。在对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不同材料分界面连接设计也是重点工作之一,一定要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适合的连接方式,如此才能保证连接点坚固、稳定,为使房屋建筑有效应用做铺垫。但目前一些设计人员相信自己的经验或为快速完成设计方案,选用常用的连接方法来处理不同材料分界面连接问题,这是设计存在缺陷的表现,将对后续施工有很大影响。

(二)施工质量不佳

房屋建筑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施工人员严格参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按照施工要求,科学、合理的开展施工作业。但因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一旦作用在施工作业中,将会大大降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房屋建筑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方面有:

(1)屋面质量不佳。连接山墙和女儿墙的泛水位置处需要慎重处理,如若处理不当将容易产生渗漏问题。但在实际施工中常因施工材料选择不当、施工技术运用不规范、施工工艺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此时施工质量不佳,大大降低屋面使用性。

(2)屋面板管道质量不佳。屋面板管道施工质量不佳表现为排油管道、卫生间和保温层中的排水管道中的渗透。屋面板管道质量不佳的原因是在铺设每个管道的过程中并没有用防水材料对其周围予以防护,仅用水泥砂浆来填充还存在填充不满的情况,这将大大降低屋面板管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引发渗透的情况发生。

(3)铝塑钢窗的质量不佳。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选用铝塑钢窗,按照规范施工工艺来安装铝塑钢窗,这必然会提高铝塑钢窗的使用性。但是在安装铝塑钢窗的过程中,如若未利用发泡胶对其进行严格的封闭处理,这将会导致铝塑钢窗边框密封不严,这将降低这将降低铝塑钢窗的实用性。

二、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监控的有效实施

针对当前房屋建筑容易出现渗漏问题的情况,加强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监控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对房屋建筑施工进行有效的监控,尽可能的提高施工质量,为建设高质量的房屋建筑创造条件。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监控有效应用的措施为:

(一)提升设计标准,严格控制建筑施工设计

因为房屋建筑渗透问题的出现与建筑设计不合理是息息相关的。为了可以避免房屋建筑受设计因素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提高设计标准,并严格控制建筑施工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设计标准的提升,是对以往房屋建筑设计予以分析,明确以往设计标准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标准予以优化和调整,这势必会提高设计标准的严苛性、合理性、有效性,对建筑设计予以约束。施工管理质量监控的过程中,依据完善的设计标准,对建筑设计各个方面予以监控,确保各个方面合理设计。

(二)加强房屋建筑施工监控

(1)严格监控屋面施工

在对房屋屋面施工予以质量监控的过程中,主要是做好屋面结构层的施工质量管理力度,即严格检查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确保其可以有效的应用于屋面施工中;对山墙和女儿墙的连接处,予以有效连接,确保其紧密相连,再利用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予以处理,提高屋面的密实性,这可以促进房屋屋面有效应用。

(2)加强铝塑钢窗的施工

为了提高铝塑钢窗的应用性,在对铝塑钢窗安装的过程中,严格埋设的窗框、门框、墙壁,促使其可以稳定的镶嵌在墙体中,避免出现缝隙。另外,在处理铝塑钢窗与墙体衔接处时,注意选用适合的施工工艺,科学、合理的施工,从而提高铝塑钢窗的应用性。

结束语:

针对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容易出现渗透的问题,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质量监控是非常必要的,其科学、合理、有效的应用,可以对房屋建筑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提高房屋建筑质量,避免房屋建筑渗透的情况发生。所以,加强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工作的有效落实是非常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洪军.论从房屋建筑渗透问题透视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监控过程[J].《企业导报》,2011(20).

[2]赵梅;高荣誉;刘文春;;预应力叠合梁斜截面抗剪性能有限元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

[3]丁永君;吴学辉;杜剑;;单向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非线性有限元分析[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黄增红;易小生;;房屋建筑工程渗漏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探讨[A];2013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

篇10

[关键词]质量工程 问题 集成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27-03

质量工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简称,自2007年实施以来,在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是“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改革措施。但也必须看到,以项目建设为出发点的思路,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使质量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受到了限制。笔者根据多年从事高校教学管理,特别是质量工程管理的经验,对质量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就新一轮质量工程的建设提出建议。

一、质量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重项目申报,轻项目建设

质量工程建设初期,各高校对质量工程项目非常重视,工作认真踏实,成效比较显著。随着质量工程项目在高校影响力的增强以及标志性特性的显现,部分学校出现功利性倾向。为使项目申报成功,专门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打造、包装,在人员结构上进行调整,在科研和教研成果上进行组合,使整个申报队伍的结构、成果尽可能地符合申报要求,这样的项目一旦申报成功,由于后续建设跟不上,往往造成项目进展停滞甚至瘫痪,建设工作无法进行。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确实具有实力获得立项的项目而言,通过3~5年的建设应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才能符合建设要求,大家心中并不清楚。由于目前质量工程项目只有评审指标,没有最终完成期限的指标,使得质量工程项目失去了后续发展的方向,最终造成质量工程项目日常管理不善或轻视项目建设等现象。

2 单一项目建设的方式削弱了质量工程的整体性与效果

质量工程是国家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精神,质量工程的建设以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万种新教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等项目来实施,这样的思路本无过错,但数量的累积比质量的变化更易显现,使本为提高教学质量设立的质量工程演变成为项目数竞争的数量工程。那些在科研和教研方面有着明显优势的重点大学,在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立项中占尽优势,而数量众多的一般大学特别是省属地方院校明显处于劣势,只能凌乱地填补一些数量空白,即便通过多年的努力也很难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要想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显然是很难的。从内容来看,质量工程所建设的内容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而构成一个系统,项目是其中的子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要素的系统质或新功能,具有非加和性,也就是说,每个项目的最优并不能达到整体效果的最优。事实上,现有的质量工程是以项目制运行的,项目的负责人只负责本项目的建设,考虑的最高目标恰恰是项目的最优,质量工程整体的效果不在其考虑的范畴,使项目与项目之间各自为政,本身具有紧密关系的质量工程内容被人为地分割,无法形成合力,从而削弱了质量工程的整体性,影响了质量工程建设的最终效果。

3某些项目评审指标描述模糊,对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造成潜在影响

质量工程项目自实施以来,国家即制定了各个项目的评审指标,用于国家级项目的评审,各省也根据国家的标准制定了本省的评审指标,对于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起到了引导作用。但从已实施的评审指标来看,各项目的评审指标有较多定性描述,且描述较为模糊,在评审过程中难免出现主观理解偏差,使评审结果出现差异。如《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中关于“课程内容”的评估标准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处理得当”,“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的评估标准中有“教书育人效果明显”,《教学团队评审指标》中“教师培养”指标的评审标准有“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措施科学、合理”等模糊描述。这样的描述还有很多,评审时,评审人对“效果显著”、“科学、合理”等词句的认定标准直接关系到评审结果,影响到评审的公正,也为各种项目评审的人为操作预留了空间。

二、新一轮质量工程的集成式发展

“十二五”期间质量工程应如何发展是我们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都应该总结“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认真透析质量工程建设的内涵,理清各项目之间的关系和层次,将项目作为子系统,集成到质量工程这个大的系统中,构建质量工程项目的集成体系,以集成式发展的思路开展新一轮质量工程建设。

1 确立质量工程项目的集成体系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质量工程以项目方式推行,所有的项目在一个平面展开,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内在关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互依托的层次也没有形成,项目建设更多考虑的是项目本身,而不是该项目在质量工程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质量工程整体建设的作用,很难将各个项目整合到一条发展的主线上形成合力。在评价质量工程的效果时,无法用一个有效的载体来对质量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只能根据项目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列,导致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明确。因此,在新一轮质量工程建设中,首先要认识到质量工程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由相关的项目(子系统)集合而成,项目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所有项目应集成到系统中形成体系,系统内项目之间有层次和结构,相互依托,每一个项目的建设不仅为项目本身服务,同时也为其他项目的申报或发展服务,以此达到一个或多个优势学科的形成,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笔者认为,一个或多个优势学科的形成是新一轮质量工程的目标,它可以体现各个项目集成发展后的整体效果,是质量工程建设成效的载体,应该将其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新内容纳入质量工程体系,使质量工程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数量堆积,而是为形成优势学科开展的有选择、有目的的系统建设工作。为使新一轮质量工程建没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笔者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以优势学科的形成为载体,从课程建设入手,分析了质量工程各项目的内在关系,构建了质量工程项目的集成体系(见图1)。

2 集成申报,分类评审

在现有评审指标中,精品课程作为质量工程的基础,在特色专业、教学团队、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评审指标中都有体现,但这种体现只是得分项目,也就是说有精品课程可得分,没有不得分,是否有精品课程作为基础对于上一级项目评审的意义不大,其结果势必造成对课程建设的不重视,也难以将课程与其他项目联合做大做强。集成申报是将精品课程作为上级项目的必要条件,精品课程的门数以及课程性质将对上一级项目的申报起着决定作用,这样高校在申报精品课程时就会认真对待,以优势(特色)

学科的形成为目标,认真思考申报精品课程的学科所在及这个学科的后续发展能力、有没有培育的希望与价值等,避免申报时的随意性以及拼凑申报等现象。此外,还应将教学团队作为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将特色专业作为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必要条件。通过层层引导,使高校清楚教学工作必需从最基础的课程建设抓起,只有课程质量和数量并举才能为其他项目争取更多机会。因此,学校应沉下心来思考课程发展,仔细分析课程发展的方向,在已有的资源中发掘、培育突破口,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使新一轮质量工程不再是各个高校数量比拼的面子工程,而是根植于课程,以促进教学团队培育、形成专业特色为主线的教学质量工程。

目前已建质量工程项目的评审,主要是采取分级评审的方式,即国家级由教育部组织评审,省级由各省教育厅组织评审。由于我国高校发展层次有着明显的差异,重点大学特别是“211”大学,在学校发展上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大量财政投入,其发展的水平远远高于一般省属高校,现有省级评审方式使“211”大学在各省内具有绝对优势,削弱了一般省属高校开展质量工程建设的愿望,长此以往,不利于“211”大学的发展,也背离了质量工程建设的初衷。分类评审是将“211”大学统一到国家层面,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质量工程的评审,使立项项目为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各省负责本省一般重点大学和省属普通高校质量工程项目的评审,评审时按类进行,建设效果显著的质量工程项目可申报到教育部与“211”大学竞争国家级项目。

3 师资队伍是实现集成式发展的关键

在质量工程集成式发展的体系中,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和特色专业项目作为整个体系的支撑和主干,对体系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师资队伍作为核心,贯穿这些项目建设的始终,是建设的关键因素,抓好了队伍建设,就抓住了质量工程建设的主体,质量工程的集成发展就有可能实现。

在集成式发展的思路下,高校在选择申报精品课程时,不仅要考虑这门课程负责人的水平、能力以及课程内容的先进性,还要考虑这门课程现有教师队伍的水平,这样才能在课程负责人的带领下快速形成一支高水平的课程教学队伍,所以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是形成一流师资队伍的过程,也是培育优秀教学团队的过程,精品课程的建设可为教学团队以及其他项目申报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团队建设本质上是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由于其工作的性质,组织形式非常松散,首先要将他们组合到一个团队中,提供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中有共同的愿景和奋斗目标,精品课程就起着这样的作用。由于有精品课程作为平台,使平台内人员的业务具有关联性,在研讨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活动中有共同的语言,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为教学团队的形成提供了保障。其次,为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与精品课程相近或相关的课程组合形成课程群,产生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团队中一课多人、一人多课,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讨论的课程内容,多门课程的教学打破了课程原有的壁垒,使课程内容协调、融合和精简成为可能,那些有能力的教师在团队中相互交流和学习,脱颖而出快速成长。教学团队,特别是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团队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成为教学骨干培养的有效载体,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为新的精品课程的申报催生了增长点,进一步促进了教学团队的发展。如太原理工大学以“智能控制基础”精品课程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使教学队伍由最初的课程负责人1人发展到8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年轻化的教学团队,博士化率达到70%;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以国家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为示范,将该门课程建设的理念推广到课程群中,创建了“计算机硬件技术与控制系列课程组”国家级教学团队,团队本着“立足原有、增强底蕴、依托团队、优化结构”的原则,通过实施教师培养和继续教育计划,提高团队成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新增了“自动控制原理”和“计算机控制技术”2门精品课程。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的关键和核心。教学计划的执行、人才的培养、课程改革的实施、教材教案的编写、实验实践的指导都需要教师的参与,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到专业的建设水平。特色则体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涉及到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力度和创新程度、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的推进程度等因素,教学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成效对“人有我优”起着决定作用。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结构类课程教学团队,以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了土木工程专业方向建设,不断增强各专业方向的实力,着力于特色专业方向建设;桂林理工大学以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支撑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级特色专业等。

综上所述,师资队伍作为集成式发展的关键,是各类项目必不可缺的核心,各个高校只有建设一支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师资队伍,才能在质量工程建设中争得发展空间,最终实现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鸿江,尹军,从国家级精品课程到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经验启示[J],首都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廖红,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学团队的创建[J],教育探索,2010,(1)

[3]谢克明,精品课程建设与中青年教师培养探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邹逢兴等,以国家精品课程带动系列课程建设,催生国家级教学团队,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