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规划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规划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规划的概念

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乡村规划;途径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0-0170-01

引 言:社会经济的几大发展使我国社会建设的重点从城市转移到乡村。为了极力缩小城乡差距,保证城市和农村协同发展,并且保护乡村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进行科学合理的乡村规划,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城镇建设中的主要议题。

1. 低碳经济概述

1.1 低碳经济的含义

环境保护这一话题在20世纪末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直到现在,“环保”从一个公益性话题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模式。在探索环境保护方法的过程当中,低碳概念应运而生。低碳即是在消耗资源和能源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完成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延长物品使用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购买、选择公交或步行代替私家车、节约各种资源和能源,在减少物质使用量的情况下寻求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

1.2 在乡村规划中走低碳经济路线的重要性

在低碳理念基础之上,试图以不损害自然环境的方式实现人类价值的乡村规划,即是乡村规划走低碳经济路线的表现。在乡村规划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价值取向,实现乡村地区的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实现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从而达到乡村地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这即是现代化乡村的发展方向,又能够体现出乡村规划的科学性,对实现乡村规划目的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2. 低碳经济背景下乡村规划的途径

2.1 乡村土地利用规划

用地布局是对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作出整体安排与部署,它决定了今后乡村发展方向,间接影响到今后乡村地区碳排放量。紧凑式的用地布局是低碳乡村规划的一种方式,低碳的用地布局一般以紧凑、多功能的形式组织乡村的各种用地。紧凑的用地布局具有土地利

用率高、功能多样性的特点,并且有利于减少居民出行距离和次数,从而大幅减少由于通勤造成的碳排放量。所以,在编制过程中,应根据乡村的地形地貌、历史形成格局,在低碳理念的指导下,采取紧凑的用地布局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用地。例如,美国在波特兰大城市圈规划中,将土地规划设定为以遏制汽车导向为主,划定大部分土地用作公共交通廊道,以公共交通廊道的设计来限制私家车的使用范围,用这中方法解决了城市生活向乡村无序扩大的问题,并且避免了乡村规划过程中为了满足车辆行驶需要而滥用土地的可能。这种乡村土地规划途径不仅有效控制了乡村过度城市化,而且节约了乡村的土地资源,同时减少了汽车尾气排量,也减少了乡村在控制空气污染过程中花费的治理费用,可谓是即节能又低碳的规划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2 乡村发展模式规划

乡村发展模式指的是乡村在规划发展的过程中选择哪种或者哪几种产业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来源,即乡村依靠什么样的经济形势保持自身的发展。在乡村发展模式规划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大部分乡村经济发展依靠的是农业,而乡村规划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使农村人民拜托单一的经济来源形式,改粗放农业经营为密集农业经营,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产业。以往的乡村规划倾向于使企业和工厂迁进乡村,但这种方式已经显露出许多弊端:首先,企业和工厂的迁入占用了大量的乡村土地,使农村人民的基本生活来源受到了威胁;其次,企业和工厂的排污量太大,而乡村环保设施建设不足,整体规划进程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即便企业和工厂的迁入为农村人民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收入,但是,从整体上看,这种乡村发展模式是不科学的。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乡村发展模式应该以乡村自身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主题,分析乡村能够用作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思考如何应用这些资源建设环保性强、持续性足的产业。例如,珠海市打造的滨海景观带“情侣路”,通过控制城市建筑无序蔓延、拓展滨海地区的景观建设和绿地建设、增建自行车车道、营造立体化的商业空间等方式,将珠海市滨海地区从落后的乡村改造成了宜居珠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就是在充分分析乡村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选择以城市旅游休闲为乡村发展模式进行的乡村规划,这样的乡村规划不仅保证了低碳环保,而且使珠海市乡村经济飞速发展起来。

2.3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可能性,也决定了乡村的宜居指数。我国大多数乡村都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无论是公共环境建设还是居民生活资源供应设施都比较落后,因此,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成为乡村规划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这也恰好是最能够体现出乡村规划低碳经济思想的一个环节。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过程中,我们应该以乡村能源和资源的应用为突破点,例如,与乡村生活能源供给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以开发利用乡村自有资源如沼气、太阳能、水能为主,引导农村居民使用现代化能源供给设备,而不是大兴土木去修建天然气或煤气管道;在乡村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应该有效利用原有资源,如改建废弃房屋为乡村居民图书馆和阅览室,将农业物资集中放置,空出广场型空地供农村居民进行文化娱乐活动;采用农村原有的绿植进行乡村绿化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耗费的资源少,基本上是对乡村资源的再次利用,因此既能满足乡村建设的要求,又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

3. 低碳经济背景下进行乡村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资金应用合理

低碳经济的宗旨是即解决能源和资源,又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或者说是少消耗资金。在乡村规划的过程中,要符合低碳经济的宗旨,就必须考虑到规划能够实现怎样的经济效益,或者能够节约多少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乡村规划应该“少用钱”,而是要合理地应用乡村发展和规划的资金。

3.2 资源配置重点突出

乡村规划要体现出低碳经济的优势,在某些资源发展上一定要达到较高的水平,例如,乡村要依靠绿色农业或城市旅游实现经济发展,就一定要保证相应的农业生产设施或交通获得极大发展。因此,要实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就要使资源配置突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低碳的情况下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

3.3 居民接受度高

乡村规划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农村居民对规划的支持,即便乡村规划中提出了许多节能环保的措施,但是农村居民不理解、不接受,这些措施的执行效率不高,也很难达到低碳经济的要求。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应该包括如何对农村居民进行宣传这一环节。

4. 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的提出和发展给乡村规划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乡村规划能够朝向更环保、更科学、经济效益和宜居指数共同提高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 刘鹏发.低碳乡村规划建设初探――基于多个村庄规划的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12(04):125-127.

[2] 彭 凤.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3(02):125-127.

篇2

关键词:城乡规划;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特色办学;安徽建筑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1104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同济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城市规划本科专业[1]。到2015年5月,我国设有城市(乡)规划本科专业的学校有207所,其中通过评估的高校有42所①。可以看出,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发展迅速,但水平差异较大,大城市、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校发展良好,地方性、新办专业的高校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2]。为此,2013年高等学校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布了《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师资队伍和硬件条件等进行了要求,提出地方院校可根据本校专业特色和定位增加有关教学内容,制定专业培养方案[3]。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要求。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如何凝练特色,将是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 城乡规划专业面临的新形势

(一)地方高校办学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以安徽省为例,目前有8所高校开办城乡规划专业,除合肥工业大学属于部属院校,其他7所高校均为省属地方高校(表1)。从办学时间看,除了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开办时间较早外,其他高校城乡规划或相关专业开办时间均小于15年。从办学背景看,5所高校是依托建筑学的工学专业,1所高校是依托地理学的工学专业,2所高校是依托农林学的工学专业。从招生数量看,年招生数量普遍在50~70人。这些高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大部分依托原有相近专业开设,不同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建立自身特色,已成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表1安徽省高校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简表高校名称专业名称开办时间学制专业类型招生数量/年是否通过评估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19835工学60是合肥工业大学城乡规划20005工学50否安徽农业大学城乡规划20025工学60否安徽科技学院城乡规划20085工学70否黄山学院城乡规划20114工学70否安徽师范大学城乡规划20124工学30否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城乡规划20075工学60否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城乡规划20045工学100否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第25卷第3期

顾康康,等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快速,城乡规划行业市场需求火热,毕业生就业面不断拓宽。但是随着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部分城乡规划设计企业需求日趋饱和,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也面临了许多的困难。由图1可以看出数据由安徽建筑大学就业办公室统计。,2011―2015年,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就业率整体高于90%,但2015年降到70%。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城市就业市场日趋饱和,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中小城市及乡镇选择较少。从就业方向来看(图2),35%的毕业生进入设计公司,25%的毕业生读研,这2个方向的毕业生占总数的60%。进入建设单位、考取公务员以及出国的毕业生分别占21%、7%和9%。就业方向以大中型规划设计企业为主导,就业区域以省内大城市和省外大中城市为主,就业选择仍相对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率的提升。

二、 国内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案例探讨

(一)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中唯一一所土建类高等学校。其城乡规划专业在办学过程中一向注重实践,实践教学共计6分(课内实验120学时,折合实践教学7.5学分),占总学分33.5%,加之所在地域为经济发达地区,其将专业实践与城市发展互动,形成了共赢局面。该校的课程设置以设计课为核心,从本科低年级到毕业设计各个环节以学生创造力培养为侧重点,围绕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下的六个研究方向,在学校的大平台课程基础上,设置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设计课、专业核心理论课,同时辅以宽基础、宽知识面的基础课与选修课程,构成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实践性强,学生除理论与设计类课程学习外,还应参加多项专业实践环节。围绕“立足首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行业,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定位,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范围广、就业率高。良好的就业前景带来了良好的声誉,良好的声誉又吸引了良好的生源,形成了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办学历史长,是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三所开办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学校。学科基于地方院校的特点,立足地域城乡发展,在山东半岛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研究、山东省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半岛蓝色经济区村庄建设研究、浅水层城市有轨交通研究、城市洪水防治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其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特色是土地使用,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和评价体系、城市核心功能要素配置和布局、城市建设用地变化测度和分析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山东省区域类型多样,城市发展各异,为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空间与样本。山东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技术服务方面,为地方城市建设做出较大贡献,业已成为山东省城市规划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基地,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三、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

(一)特色凝练

1.依托学校大土建学科优势,创造交叉方向

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高校,现有6个一级学科,在节能环保、城镇化与徽派建筑、地下工程、公共安全、先进建筑材料等重点领域,形成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和学术团队。因此,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积极寻找城乡规划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方向,构建相关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科特色凝练的途径之一。

2.依托地方合作资源优势,创新实践教学

落实产学研合作,是提高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保障[4]。“产、学、研”相结合是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办学传统,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应把面向市场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放在第一位。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同时,需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锻炼学生。由城市规划系、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及研究所(教授工作室)等单位共同形成了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科研、生产互相支持的体系,在省内外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为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3.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创新研究领域

徽派建筑在中国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体现了徽州工匠的建筑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徽州古村落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数量最丰富的古村落群之一,其代表黟县西递、宏村是至今为止我国唯一的古村落型世界文化遗产[5]。近年来,城乡规划专业依托学院下设的徽派建筑研究所,以及学校和世界遗产地宏村同时设立的徽派建筑陈列馆,在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与课程设计中,设置了地方建筑或古村落及古建筑保护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等课程作业,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徽派建筑,为弘扬徽派建筑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夯实基础。我国新型城镇化政策更加重视乡村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提出通过振兴乡村和农业来解决城乡发展差距的社会矛盾[6]。安徽省农村人口多,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安徽建筑大学开展大量乡村规划与研究(表2),乡村规划课程在本科生课程体系的比重日益增大,乡村规划教学与实践已成为我校城乡规划专业的一大特色。表2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乡村规划实践项目时间地点人员成果委托单位萧县新农村规划2011年7月至8月萧县20个村庄教师2人,本科生20人编制《萧县新农村规划》萧县人民政府皖北美好乡村调研2012年8月皖北6市12村教师3人,本科生6人编写《皖北美好乡村调研报告》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皖北农民及企业员工城镇化意愿与影响机制调研2013年3月皖北地区教师6人

本科生28人编写《皖北农民及企业员工城镇化意愿与影响机制调研报告》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岳西县水畈村美好乡村规划2013年11月岳西县

水畈村教师2人,本科生4人编制《岳西县水畈村美好乡村规划》,水畈村荣膺“2014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岳西县人民政府岳西县美好乡村规划2014年4月岳西县6村教师6人,本科生12人编制《岳西县美好乡村规划》岳西县人民政府宁国市美好乡村规划调研2014年7月宁国市2村教师3人,本科生12人美好乡村调研报告宁国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农民流动与宜居性调研2015年7月安徽省5县30村教师5人,本科生10人编写《安徽省农民流动与宜居性调研报告》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金寨县村庄布点规划2015年8月金寨县教师2人,研究生5名村庄布点规划(文本、图纸、说明书)金寨县人民政府海门市海州乡美丽乡村规划方案竞赛2015年8月至12月海门市

海州乡教师4人,本科生8人美丽乡村规划方案同济大学(二)课程优化

专业理论课程体系设置既注重高等教育“宽口径、厚基础”,工程教育理念的落实,同时又要适应城乡规划学科综合性、社会性与政策性发展趋势,与我国注册规划师执业制度接轨,注重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7-9]。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以城乡规划设计与城乡规划管理两大方向为核心构筑系列课程群,其中规划设计类课程以我国现行规划体系及城镇化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进行区域规划设计、总体规划设计、详细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设计能力,城乡规划管理类人才培养在设计表达类课程设置基础上增设规划政策、规划管理及规划实务类课程。实践类课程体系设置围绕规划专业“双主线、三阶段”教育过程,按专业认知规律要求分阶段设置城市认识与体验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城市建设史实习、系列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三)就业导向

据统计,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就业以规划设计单位为主,且集中于大城市,中小城市较少。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面向二、三线城市以及乡镇的规划人才需求将大大增加。因此,中小城市及乡镇将成为未来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就业市场。此外,除了规划设计单位,拓宽就业方向将成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例如,安徽建筑大学近年来组织的“创业之星”活动,多名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扩宽了城乡规划专业就业方向,促进了城乡规划学科发展。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对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提出了新要求,地方高校由于种种限制因素不可能延续985、211高校的发展模式,只有凝练特色、错位发展才能在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积极创造特色化发展道路,依靠学科和地域特色凝练教学、实践和研究内容,学科建设逐步发展创新力、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侯丽, 赵民. 中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回溯与思考[J]. 城市规划, 2013, 37(10):60-70.

[2]方程.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发展道路探索[J]. 规划师, 2013, 11(29):101-104.

[3]杨贵庆. 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 城市规划, 2013, 37(10):53-59.

[4]唐春媛. 地方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4): 15-18.

[5]陆林, 凌善金, 焦华富, 等. 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 [J]. 地理研究, 2004, 23(5): 686-694.

[6]周岚, 于春. 乡村规划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江苏实践的专业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 2014, 29(6):1-7.

[7]徐岚, 段德罡. 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公共政策素质培养[J]. 城市规划, 2010, 34(9):28-31.

[8]吕飞, 戴锏, 路郑冉. 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4): 85-89.

[9]白淑军, 许峰. 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调研类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5, 24(2): 129-133.

Exploration on the path of schoolrunning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local university under new situation:

taking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GU Kangkanga, CHU Jinlonga, ZHANG Hongyab

( 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Planning; b. Graduate Faculty,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Hefei 230022, P. R. China)

篇3

1 引言

乡村有景观吗? 乡村有园林吗? 乡村需要景观园林吗?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 在大地景观开始深入人心的现代, 对于中国规划建筑界, 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 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 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区。乡村园林以乡村景观为背景, 乡村景观在客观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人工物等, 在主观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习俗, 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景观中孕育、演变、发展、生成, 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景观密不可分, 故而, 乡村景观园林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刘滨谊1999) , 作为乡村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 乡村景观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 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 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 然而在“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 的基本原则指导下, 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 其中, 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乡村景观园林在乡村人类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 乡村景观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 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 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的城镇, 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无疑将成为“ 治病” “健身” 的一帖灵丹妙药。

在学术界, 德国、荷兰、奥地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工业先进国家早已关注乡村景观园林这一领域, 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 乡村景观园林的含义

“乡村景观园林” (Rural Landscape and Garden) 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 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 它由“ 乡村” 和“景观园林” 两个概念组成。这里用“ 乡村” 而没用“农村” 一词, 主要因为农村是与农业产业联系在一起的, 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 如今在农村, 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 有一部分并不一定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事活动, 因此, 用“农村” 来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难度域概念, 泛指城市和原始无人聚居地带以外的一切地域, 特指城市(包括市和镇) 建成区以外的地区, 是一个空间的地域系统。“ 景观园林” 的定义可以分解为“ 景观” 和“园林” 两个方面。对于“景观”, 从景观规划设计学科角度, 笔者曾有阐述: 扼要地讲, 景观包含着地球表面自然的、人工的人类聚居环境, 并且与社会、文化、习俗、人类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刘滨谊1990 , 1996 , 1999) 。对于“园林”, 张家骥先生在《中国造园论》一书中汇总了许多专家学者对“ 园林” 的理解和定义(张家骥1991) , 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 下了定义: “ 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 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为表现手段, 在有限的空间里, 创造出视觉无尽的, 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因此, 广义的乡村景观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 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乡村景观园林的界定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 过去许多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 它们不在笔者所研究的范围内。

3 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目标

乡村景观园林存在着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传统乡村景观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 随着工业文明及当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 乡村景观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 乡村景观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 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术界和规划设计界的关注重视。

从历史的演变着眼, 就乡村景观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而论, 乡村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为中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苑囿, 这是极为片面的。根据不断的考古发掘和对古代诗歌的深入研究, 人们发现, 其实全世界最早的园林应该是原始聚落中及周边的园圃和树木绿化等实用性的园林化的土地, 它也是中国园林最早的雏形, 并对后来发展起来的恬淡素静的文人村居园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就是明清之际的文人园, 也不断从乡村园林中得到启发, 从中汲取营养(刘天华1994) 。因此,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乡村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 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 尤其是乡村园林为江南文人园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 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入手,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的进程中, 村镇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截止1998 年底, 全国有建制镇17015 个(不含县城关镇), 集镇29118 个, 村庄3557700 个, 随着撤乡建镇和拆村并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建制镇比上一年增加480 个, 集镇减少1206 个, 村庄减少101635 个(1998 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 。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 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 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 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乡村城市化使乡村景观园林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 一方面, 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已经或将要遭到扼杀的命运; 另一方面, 乡村城市化已经或将要产生出新型的乡村景观园林。新一代的乡村景观园林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 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拷贝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 以改变当今新建村落的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 这是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基本目标。

4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动态

国外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如德国、荷兰、奥地利以及美国和日本在乡村景观(Rural Landscape) 、乡村地区的规划与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有限, 对当前国外在乡村景观园林领域的研究成果没有更详尽的资料, 但仅此还是可以看出, 国外非常注重对乡村景观的系统研究。

在国内, 有关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和发展, 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 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尽管如此, 仍然存在与之相关的研究, 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4.1 传统地方性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结合农村园林的实例对江河流域的农村园林的产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舒楠1997 , 陈志华1999) 。此外还有对徽州古典园林有较为详细的研究( 程极悦1987 , 肖国清1988 , 殷永达1993 , 张浪1996) , 这些文章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

4.2 传统乡土建筑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彭一刚院士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彭一刚1994) 为代表, 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 而是切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 对村镇的景观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其中包含了构成乡村景观园林的一些要素。此外, 陈志华教授等人编写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持的《诸葛村乡土建筑》两套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也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景观的关系(陈志华1998) 。

4.3 历史文化传统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古村落: 和谐的人聚空间》两本书为例(刘沛林1995 , 1997) , 作者从风水的角度阐述了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设计的关系, 在风水对园林规划的启示”一节中, 着重论述了乡村园林的一种类型—水口园林。在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中, 分别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园林、村落点景建筑等进行了阐述。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 虽然有一些与乡村景观园林有关的研究成果, 但不成系统、很不完善。乡村景观园林尚未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来研究, 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

4.4 空间格局演变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 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 分析乡村景观的构成元素, 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 分析其演变发展(刘滨谊, 毛巧丽1998) 。

4.5 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为例( 刘滨谊1999) , 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 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景观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 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5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景观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景观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 笔者提出了下列乡村景观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5.1 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5.2 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 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景观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

5.4 乡村景观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

5.5 乡村景观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

5.6 乡村景观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

5.7 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5.8 乡村景观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

5.9 乡村景观园林的艺术处理。

5.10 乡村景观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园林, 而在于寻求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 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景观园林的发展模式, 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今后乡村规划中的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创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

6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方法

国内有关中国造园理论的论着很多, 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 文献资料是了解乡村景观园林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它包括地方史书、地方志、家谱等, 这些文献资料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发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目前乡村景观园林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 这就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 然后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规律。由于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大多遵循自然法则, 随着村落的布局而形成, 很少受到来自外界人为规范的约束。因此, 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 并结合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 了解他们在居住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变化, 以及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 受到来自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土地使用政策的影响, 因此, 还需要认真领会政策、法规的精神。通过对乡村景观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通过实证对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分析、比较, 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 总结归纳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分析乡村景观园林的构园特色; 找出乡村景观园林成园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乡村景观园林研究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 它在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7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意义

乡村景观园林有别于城市景观园林, 城市景观园林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 而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运用自然, 更为朴素地保留着更多的自然真迹, 从艺术追求而论, 如果说, 城市景观园林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那么, 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虽由天作, 宛自人开”, 各自的艺术倾向不同, 并无艺术的高下之分。但是, 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 乡村景观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师法自然”只有从乡村景观园林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灵感源泉, 而目前国内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界在这一领域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 因此, 对于乡村园林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7.1 建立乡村景观园林的观念意识

乡村园林虽然早就出现, 但是由于人们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 对乡村园林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 以致于长期以来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 通过建立乡村园林的概念, 使人们对乡村园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从而激发更多的人从事乡村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以填补国内在乡村研究领域的空白。

7.2 发掘保护传统乡村景观园林环境

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大多为明清时遗留下来的, 而乡村园林由于长期以来受外界干扰少, 因此, 有的乡村园林还保留着宋元时期的风格, 这对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713 创造现代中国乡村景观园林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 探讨乡村居民对园林的需求, 以及乡村园林对大地景观环境和改善生态的重大作用。乡村园林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 而且它和人们的平凡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 因此,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 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 创造出优美的乡村园林艺术形象, 这对于我国未来乡村规划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① 刘滨谊, 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② 刘滨谊等译, 图解人类景观—— 环境塑造史论1 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6

③ 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④ 张小林, 乡村概念辨析. 地理学报, 1998 , [ 6 ] : 365~ 370

⑤ 张家骥, 中国造园论.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

⑥ 刘天华, 中国古典园林之美— 画镜文心. 生活1 读书1 新知三联书店, 1994

⑦ 农村与景观. 台湾大学农学院农村规划与发展中心编译, 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8

⑧ 舒楠, 楠溪江流域乡土文化与农村园林. 建筑师, 1997 [ 78 ]

⑨ 程极悦, 徽商和水口园林——徽州古典园林初探, 建筑学报1 1987 [ 10 ]

⑩ 肖国清, 论徽州古典园林艺术1 中国园林, 1988 [ 2 ] . 张浪等, 徽州古典园林的研究1 中国园林, 1996 [ 6 ]

ω 彭一刚, 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ξ陈志华等, 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1 台湾省建筑师公会

篇4

关键词:乡村社区;规划建设;聚落

我国新农村建设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从乡村整体规划来看,改善村民的居住空间环境是极为迫切和重要的。当前乡村地区正进行着大规模的建设与改造,但大部分的规划设计与理论都着眼于城市,关于乡村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很少。因此,农村规划建设多借鉴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法,而忽视了当地的地域特征。

1乡村社区的概念

在传统解释上,乡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区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乡划分的问题上出现很多争论。从地域、生态、文化、职业等角度都有不同的认识和争论。因此乡村的概念解释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本研究主要以行政区域为标准进行划分。社区,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提出的。“社”是指相互之间具有关联性和同质性的人群,“区”是指地域范围。因此社区概念是具有相同价值观念和习俗的人口组成的且关系密切的团体或是共同体。而现代学者对于社区的认识又分为两种,一种关注地域的共同性,如城市、村庄、街坊等;一种关注人群的共同性,如共同的社会价值观、习俗等。而城市规划学科关注的是前者。因此,乡村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场所区域内,人们通过从事相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和频繁的生活接触并且形成了共同的生活观念和习俗,以此为条件构成的地域性社会团体。

2乡村社区的特征

乡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从地域构成来看,乡村社区以血缘、地缘为主,密度小流动性弱,表现为村落或集镇形式。城市社区以业缘为主,密度大、流动性强,表现为街道或居住小区形式;从人群职业特征来看,乡村社区同质性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城市社区异质性较强,以从事第二三产业为主;社会经济特征上乡村社区存在自给自足和市场交换双重特性,城市社区以市场交换为主;生活需求上,乡村社区生活需求少且服务设施匮乏。城市社区生活需求多样且服务设施类型齐全;生态环境上乡村社区以自然环境为主,景观效果不明显,乡土气息浓厚。城市社区以人工环境为主,景观环境较好;地域文化特征上乡村社区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较强。城市社区以社会公德为主要文化内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尚在建设中。从以上对比中可以看出乡村社区的各个特征都有别于城社区,但社区规划的形式却极其相似。

3乡村社区建设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农村人口呈现出渐趋减少的态势。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减少1239万人。从上述的数据能够发现,在我国,呈现出了明显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趋势,但在农村生活的居民体量依然巨大。相较于城市,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农村在整体建设上是极为滞后的。另一方面,农村的建设需求也是极为迫切的,因为他们更想使得自己生活居住的场所更好、更完美。所以从整体来看,乡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一体化,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4新农村建设中“城不城乡不乡”的现状

传统村落建设是一个自发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聚落演变成一个“生命系统”,其外表“杂乱、无序”,内部却是极其复杂的秩序和关联,特别是村民之间通过地缘、血缘、家族等各种纽带被联系在一起,营造了极具活力的生活场景。但现在的一些乡村却正好相反,外部井然有序,内部却松散无序,村民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熟人社会”正在慢慢解体,村民凝聚力和对村庄的归属感也逐渐淡化。江浙地区乡村的经济发展迅猛,社会变迁也同样剧烈。其中大部份现有建筑已失去传统风貌,但村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也不算是现代化,这些村庄正处于一种“城不城、乡不乡”的尴尬局面。当下乡村建设,通常容易走两种极端道路:一是向后看,回归“传统”;二是向前看,追求“现代化”。前者多是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后者则多为城市近郊,或经济发展快速的乡村。

5新农村建设中惯用的空间形态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乡村聚落传统的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后,新农村规划和建设就迅速发展起来。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各建筑要素严格按照预先规划好的方格网整齐排列,这更像是一个微型的现代化城镇而不是一个村庄。华西村就是这类村庄的典型代表。这种做法忽略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村民居住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否定了村落是长时间聚集自然发展而来的有机体。乡村从表象到本质都与城市有许多差异化,然而许多村庄在规划之初就被定位为底层的城市住宅区,布局形式多为兵营式或小区式。在同一个城市,乡村社区和城市住宅小区在规划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在空间序列和组合关系上也完全没有体现出乡村聚落传统空间结构的痕迹。

6新农村建设与传统乡村聚落未建立起充分联系

聚落一般指人类群聚和生活的特定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根据自身生活需求改造自然所获得的生存环境。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中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考古发现被捕猎的动物种类就有42种)。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热带、温带逐渐扩展至寒带,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文化丰富,所以我国的传统乡村聚落包含了丰富的地域特点和建筑形制。但因年代久远,很多传统村落的发展脉络已经越来越模糊,这就导致村落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开始模仿相对成功的城市社区发展模式,导致村落发展出现了“城不城、乡不乡”的现状。很多专家和设计师致力于乡村建筑单体的设计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单德启先生在广西融水苗寨芦笙坪所做的改造,把该地本土的木楼房建造成耐火且保温性能更好的瓦房,使该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刘家平先生在云南永仁建设的彝族搬迁项目,结合彝族传统民居形态从而设计出来的新民居,这种民居方式使用起来相较于传统民居更加便捷更加安逸,并且也延续了传统民居的风格特质;谢英俊先生从事于乡村建筑的研究和设计已有很多年了,在中国许多地方,按照各地的民居传统和村民的实际需求,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建筑实践,他的轻钢构造在新民居的节能环保和降低造价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设计师都在尝试着他们的设计实践,为继承传统和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些设计实践多是关于建筑单体的设计与研究,在新村落整体规划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而现在的新农村建设更关注于村落的公共设施方面。对于以社会关系进行空间设计的案例还很少。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与传统乡村聚落未建立起充分联系。

7结束语

篇5

关键词:景观规划;生态;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在这一基础之上制定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国外农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深深的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难点仍在农村,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题。正是如此,我国学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对乡村景观规划进行了系统的、有组织的探索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二、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历程

一般认为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较早主要是欧洲的一些国家,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其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将世界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高度。

西方国家的乡村景观在最近几十年的工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威胁。如城市的扩张,各类设施的建设猛增,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大量迁入,加之机械化、现代化的的农耕方式和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废弃,改变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乡村景观的社会文化特质,加速了乡村景观不断退化,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从形成景观的社会和文化方面对乡村景观进行了理论上的丰富,给予乡村景观在生态功能、空间优势、文化传统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上世纪九十年,国际景观生态学组织在《欧洲乡村景观的未来》会议上围绕景观变化、可持续农业与乡村景观、景观恢复三个主题进行讨论研究并形成共识。解决乡村景观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出更多有效的方法才能得到满意的成果。

三、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视角

几十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从多层次、多视角来考虑,获得许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成果。如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乡村景观规划的评价体系、以及对乡村景观的保护研究等等。相比新兴的乡村规划建设,对于传统的乡村的保护研究,国家和地方也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居民都拥有较高的参与度和保护意识。总体而言,从对国外乡村景观的研究来看,具有几大特点:侧重于生态环境的研究、充分考虑景观中人的行为研究、注重景观的社会和文化价值的研究。

国际上在乡村景观规划领域的研究具有核心指导作用的“国际土地多种利用研究组”是一个由世界多国从事该领域的著名学者组成的国际组织,提出了一系列的如“空间概念”、“生态网络系统”以及如何处理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的关系问题对世界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影响深远。

美国在乡村规划中非常重视景观生态和区域文化的融合所带来的价值。比较有代表的是Forman,他在总结了北美与西欧生态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可能景观设计理论”为新形式下的乡村景观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新思路。著名捷克斯洛伐克生态学家 Ruzicka 和 Miklos 和德国 Haber 等人在乡村景观重建和土地协调利用方面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LANDEP)以及DLU 策略系统并在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德国在二战以后,随着人们对传统观念的回归,对乡村人居环境和整合的乡村意象成表现出了高度重视,对自然的追求成为社会的共识,在改革振兴乡村的过程中,在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同时,极力以改造现有环境、恢复传统乡村建筑景观风貌为特色。另外,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是传统回归和原生地域风貌文明的典型代表,在老建筑改造方面有不少独到的成功经验。澳大利亚将乡村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在创造更大的农业发展市场的同时也塑造了新的乡村景观意象。

亚洲的韩国、日本,在乡村景观规划研究中,根据本国国情,融合生态理念和文化背景,突破现有景观规划格局,推动了其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有传统乡村聚落群、有序的梯田、果园和人工草地等。

四、国内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现状

近年来,新农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学者们对如何实现新农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挖掘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以保护新农村景观的特色和完整性等问题表现出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有组织、系统性的研究。

我国学术界对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研究源自于1989年召开的第一届景观生态学讨论会。近年来我国在研究新农村景观规划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意义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如王云才、王悦与王仰麟等老一辈学者在多年前提出的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相关学者对相应景观规划的实际案例研究;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陈威先生的“AVC”理论、王云才先生的旅游规划设计理论、赵辉先生的村域景观资源利用等等都对新农村景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多方面完善了乡村建设的法律依据,确立了乡村的地位,为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五、比较分析我国新农村景观规划分析存在的问题

比较国内外乡村景观的规划,综合我国的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实践,我们不难分析出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这很多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规划水平较低

研究表明全国完成制定乡村总体规划的村庄达到了超过百分之六十的高度,但是相比国外的乡村景观规划来看规划水平较低。在新农村的总体布局模式上形式单一,甚至盲目模仿城市居住区的布局模式等使得新农村缺乏乡村应有的生活氛围和特征。

(二)缺乏合理的规范

国外对乡村景观的规划研究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多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规范,乡村居民的规划和保护意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我国乡村居民观念上的不规范导致对新农村景观规划发展混乱和低层次,虽然很多地方都打着绿色生态村等各色旗帜,形成了一定的意识,但是自行拆旧建新,毫无设计感可言的混凝土平顶依旧随意而行,简简单单的把景观规划理解为绿化种植,缺乏合理的布局。

(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乡村生态环境面对居民对资源的无节制的胡乱开发利用来促进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破坏变得千疮百孔。传统农业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促进经济增长手段的使用使得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除此之外,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国家政策和乡村居民的意识对新农村景观的理解和开发还存在这一定的局限性。

六、结语

面对农村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需求不断提高的现实,对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仍呈现出落后的发展,我国仅仅停留在传统规划学的用地平衡层面,仍需要不断的探索发展。比较国内外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理念和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国外学者们对新农村生态、对社会和文化意识等在景观规划中的重要性;未来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必须综合多学科的交叉,科学制定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模式,坚持以生态、人本、多样、本土特色为基本原则,建立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可持续体系。(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参考文献:

[1] A rriaza M, Canas JF. Assess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rural landscap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 69(3): 115-125

篇6

・慢城・

从厦门到向阳,没有直达的班车。而我们需要先从厦门坐动车到泉州,再倒一次短途中巴,距离其实并不远,却要一路颠簸地花上三四个小时。

向阳乡是南安市下辖的一个乡,位于南安最北部,与仙游、永春交界,位于群山环抱之中,戴云山脉错落其中,形成了广袤的丘陵地貌。在闽南来说,向阳已属“山区”,在南安所辖的乡镇中,向阳是财政经济最为落后的地区,全乡没有支柱产业,也没有任何工业基础,在取消了农业税之后,乡里几乎没有其他税收,一直都是贫困乡。

这样一个几乎什么都没有的乡镇,要依靠什么来发展?

夏天的日头炙烤着乡里的主干道,两边的商铺半掩着门,除了乡民以外,显然鲜有其他人造访,乡政府就位于乡里唯一的一条“向阳街”的中心,六层的办公楼是乡里的最高建筑,办公楼前大大的“海西慢城向阳”的字眼,是向阳现在对外的一张名片。这几年,凭借着这张名片,向阳乡从一个偏远乡镇慢慢变得广为人知。

打造这张名片的人是向阳乡的党委书记蔡映辉。四年半之前,蔡映辉从省厅调到向阳工作,当时的乡里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与外界隔绝,乡里的经济全靠外出打工,全乡只有一家卖鸡苗的合作社,几乎没有对外销售,本地农民自给自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农田抛荒越来越多。整个向阳乡里,在地人口只有不到五千人,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加剧。

蔡映辉的看法是,农村人会走出去,城里人也会到农村来。向阳良好的生态,就是纯天然的一张名片。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修路,乡里几乎所有的水泥路都是这几年拓宽硬化或是新铺设的,随着沈海复线的开通,也拉近了与福、厦、泉这些大城市的距离,交通方便了,才有机会把商品卖给城里人;其次,要发展这里的生态农业,向阳没有环境污染,也就意味着这里有提供优质农产品的基础、肥沃的土壤以及清澈的水源;最后的目的,就是把城里人带到向阳来旅游。

为了打造“慢城”概念,第一年,他在周边种百亩油菜花田吸引城里的游客观光。开花的时候,许多周边游人来参观,向阳慢慢扩大了影响,良好的生态被更多人认识。随后他开始推动土地流转,先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为将来的生态旅游交融打好基础。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开始慢慢有人和企业介入,承包土地来投资农业。现在乡里的农业基础,已经扩大到芳香产业、有机蔬菜、鸡鸭养殖等等。

蔡映辉很快意识到,只有通过互联网,才能真正盘活乡村。他积极利用“互联网+”,通过发展电商平台,将优势农产品推销出去。向阳乡政府对接上级各部门的惠农政策,同时邀请农业专家及电商团队对农民进行培训,建立监督管理教育机制,给农户传输发展新型农业的理念。现在,向阳乡创客空间有20家合作社、15个家庭农场、4个农业产业协会、10家农业公司。

向阳的慢是一种对外的状态,而在乡村内部,创业和革新的热情正在止不住的涌动着。

・创客・

像向阳这样的乡镇,竟然有五十多个年轻人,返乡当起了“创客”。在去年新落成的“三农互联网+空间”里遇到其中的几位年轻人时,我非常惊讶。在这五十多个年轻人中,几乎都在20-30岁之间,正是打拼的好年纪。

2014年,蔡映辉开始将“互联网+”的概念引入向阳,让农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对外销售,于此同时打响“向阳制造”的品牌。目前向阳的本地返乡“创客”已经有五六十人之多。他们分别从事不同的农业单位,经过这两年的打造,他们已经慢慢形成了一个对外营销的品牌,而这个品牌就是“向阳制造”。

在本地的生态农场“慢山庄”里,我们遇到了郭东林,他原本在水头经营一家生态农场。2011年,他将农场移到向阳坑头村,种植规模达300多亩,“向阳没有工业企业,生态好,适宜种植绿色蔬果”。公司主攻高端市场,直接从种植基地送货上门,现有稳定客户500个左右,遍及泉州市区、南安、石狮等地。

在创客中名气最大的是经营佛手产业的吴成贤。中专毕业的吴成贤,很早就到外地经营茶叶。3年前,得知向阳乡正引导村民通过电商销售推广当地优秀农产品后,他就返乡成立了佛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将植物佛手与茶叶相结合研制出的佛手果茶、蜜饯等系列产品通过分销加盟、电商平台进行推广,营业额已达数百万元。

2011年,向阳人林连升带领11名残疾兄弟姐妹创办福建首家残疾人合作社――山夫合作社,发展“特色、精致”原生态蔬菜及农产品。还根据各村不同的地理特色,规划打造蔬菜“一村一品”,因地制宜选择主打农产品。如今他已在卓厝村、马迹村、向阳村设立示范基地,通过对社员村民进行培训,起到带头作用,吸引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同时还引导他们种植和协作销售。

在向阳,像他们这样从前在外务工,现在选择回家的年轻人多了,曾经冷清下来的乡村重新又焕发了生机。用吴成贤的话来说就是,“出去务工是无奈的,自己家乡有好的创业机会,谁不愿意回来呢。”除了政府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支持以外,他们也更希望离家近一些,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来,也感染了他们返乡创业的动力。

・田边厝・

向阳的创客,并不只有这在地的年轻人。

今年三月,东南乡建主持建筑师张明珍开始在向阳乡的坑头村做民宿改造。他改造的房子位于向阳乡坑头村,一个常住人口有600多人的村落,人口数量在整个向阳乡中也算数一数二。

常住人口多,村子就有人气和活力。民宿位于坑头村旧村部边上,邻居是乡村小卖部的人家,偶尔也能听到摩托车笨拙的轰鸣声穿行在乡道之间,田间地头有荷锄而归的农夫。民宿开张的这些天,时而有串门的村民,也有人好奇地探头张望,民宿这新鲜玩意儿在当地引起了围观。

改造前的民宿主体,是一栋典型的传统闽南“皇宫起”式建筑,占地两百多平米,五开间,前后两进共有八个房间,客房七间,可同时容纳20人入住。老厝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虽然已经有了四十多年历史,却也保存得相对完整。

经历了四个月的改造,民宿在7月1号正式开业了。明珍将民宿命名为“田边厝”,顾名思义,民宿就在稻田边上。第一眼看了倒也惊艳,从天井处向门外远望,即看到一片葱翠的水稻田被门框住,在灰白的墙体映衬下宛如风景画,如若不是微风轻轻拨动稻穗,倒也真像一幅田园村居图。

改造后的老厝,无论是软件或硬件,作为民宿经营已是绰绰有余。房间的挑高足有4米,做成了上下两层复式阁楼套房,带小孩的家庭住很合适。房间地面采用传统的架空地板,不潮湿,房间改造以现代审美的温馨舒适为主题,全部用杉木由当地的手工艺人打造而成,让民宿变得很有质感。民宿的公共空间除了四水归堂的天井还有叫“冻尾雕”的卫生间,叫“禅碧处”的书吧,客房全部以闽南语来命名,如青旅房男生间叫“演到仔”,女生间叫“水渣貘”。除了明珍以外,还有几个“东南乡建”的年轻人正在参与民宿管理。茂光是泉港人,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田边厝就是茂光捉刀设计的,三个多月来,他驻点配合施工,一点也看不出来青涩的痕迹。他和他的小伙伴们是现在民宿临时的管家。

我认识的明珍,是乡村规划设计机构“东南乡建”的创办者。此前他在中国乡建院工作,2014年从北京回到家乡福建,开创“东南乡建”,专职乡村规划、落地实施的工作,这几年来,一直是福建省内活跃在乡建领域的重要角色。去年,明珍到向阳乡考察的时候,和蔡映辉书记一拍即合。田边厝于今年三月动工,七月一号开业,这也是整个向阳乡的第一栋乡村民宿。

篇7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国际可持续科学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重要实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的生态机制,其目的旨在构建美丽中国,增进人民福祉和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发展模式,也是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体现。生态旅游独立术语,出现于1983年。文化旅游,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被认为与生态旅游之间存在重合且难以截然分开。乡村旅游概念,与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概念几乎出现在同一时段,且概念相互间界定模糊。部分学者认为,绿色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高级形态,乡村旅游是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结合而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这三种旅游形式可以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发展形式。

雅安市一直注重在旅游中发挥生态优势,是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在芦山地震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贯穿于灾后恢复重建各方面和全过程。雅安市在震后恢复重建中,突出利用生态优势的主题,致力于推进旅游、与文化、生态的融合发展,成为了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

基于此,本文基于雅安市,利用在研修班(seminars)上通过讨论会(workshop)的形式获得相关资料并结合文献提出最终建议。调查对象约为70人,均来自雅安市各县。在研讨会上,调查对象按要求总结并写下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的具体措施,并详细说明理由。

一、雅安市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发展中的“三驾马车”

通过对原始资料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部分措施中都能体现动作发出的主体,主要为政府、市场、社区3个主体,其中政府和市场这两个主体体现较多,且参与者更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如政府负责旅游规划、区域合作等措施;市场主要进行市场营销策划等活动;而在产品打造及地脉和文脉的保护和发展等方面,需要政府、市场、社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雅安旅游的发展,有赖于这三者充分的合作。

(二)旅游发展类型

通过对雅安市旅游规划和本文资料挖掘可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是其旅游发展的三个重要类型,其中后两者被参与者多次强调。在这两种旅游类型发展中,以茶为核心要素的相关发展途径被体现。例如,“茶园采摘、茶园观光、茶家乐;茶马古道、茶文化教育旅游”等。这与雅安市是世界茶文化发祥地之一,是茶马古道和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相关。其次,要不断推进产业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不同的产业,同时也体现在同一产业的不同类型。在不同产业方面,要加强旅游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例如生态特色农产品打造,并以旅游业为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在产业间融合方面,打造创意农业旅游,比如“依托连片茶园打造骑游茶乡,进行采茶、制茶、茶文化教育、骑游发展模式”。

(三)重视地脉和文脉的开发和保护

雅安主要沿龙门南段山脉分布,生态环境优良、地质条件复杂;同时该地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使该区域的文化资源呈现历史延续、民族融合、空间分布均衡的立体结构。鉴于此,地脉和文脉的开发保护是始终贯穿于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地脉方面,强调“乡村原有房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湿地、森林的建设和保护。这表明了保护生态优势赖以体现的相关资源、及保护乡村建筑为主的乡村风貌两者间的结合。文脉方面,强调“藏彝文化”、“汉文化”的挖掘、宣传及保护;同时,地区特色手工艺,比如荥经县砂器、彝族漆器和绣品以及专业手工艺人,也需要保留发扬和培训。在整个地脉和文脉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还要注重对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比如“自然学校”的建立,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还需要加强社区参与,让居民切实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

二、建议

(一)“反城市”方式的乡村生活空间改善

乡村,具有不同的聚落形态和乡村景观。真正美丽的乡村,一定不是繁荣的“小城市”,而是一种充满个性与“乡愁”的反城市聚落形态。留得住游客和当地人的乡村,一定是能实现“诗意的栖居”。目前的乡村规划往往忽略了农业生产,简单对住宅进行风貌整治,搬进统一规划的农村小区,为村民的农事生产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利。规划中整齐划一的逻辑和当地农户盲目追随潮流的行为,使乡村基础设施尤其是旅游接待设施体现城市化倾向。因此,要保持乡村原有建筑特色和聚落空间形态,进行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公共社交空间的规划提升。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单一,体现在乡村建筑景观、服务方式与内容以及活动方式上。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酒店旅馆,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可以说,民宿提升乡村的个性和吸引力,是乡愁和地区品牌打造重要载体。然而,乡村在旅游接待设施上追求的“洋”和游客旅游追求的“土”有冲突。在民宿构建过程中,以强化乡村风情为导向,以现代化设施为辅助,尽量使用原有景观的材料和工法,营造一种乡村传统氛围。同时,每家民宿都有自己的传承,这种传承与特色伴手礼(如店家亲手种植的茶叶)、别具特色的美食(如家常小菜)、独一无二的故事有关(如店家切身经历)。民宿的发展从粗放单一向精致、熨帖、多样发展。民宿跟主人的魅力是息息相关的,在民宿的规划中,“人”这一元素至关重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需要被重视。

(二)产业间融合:加强旅游业和当地传统产业的融汇

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特性,具有特色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发展优势。绿色农产品是乡村核心吸引力之一。这些东西保持了乡土性和生态性,是城市人“舌尖上的乡愁”。因此,产业间融合中,尤其要强调旅游业与农业的互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地区特色农副产品,依托旅游谋发展。特色产品的推广有利于地区形象品牌构筑,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契机。绿色农副产品打造是两者间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茶是雅安市地区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当地人可以将茶叶开发成产品,并结合当地绣品或砂器进行包装和配套售卖。

(三)旅游业间融合:促进产品创新、改良、升级

在地区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融合下,开发体验旅游、创意旅游产品。或可结合亲子游,开发创意亲子农场。体验的方式多样:从农作物的播种到收获,从生长时的生理特征到加工制品;从对动物认识、观赏、喂养到烹饪制作;从农庄居住到与当地人闲聊;从拜访民俗相关展室到参与民俗节庆活动,这都是体验的过程。因此体验旅游产品,不要只进行初级体验,要结合乡村生产方式的整体流程打造。体验旅游还要配合相应制度,打造地方依恋或“乡愁”。

(四)区域合作:打造跨区域观光圈

篇8

【关键词】乡村景观;意象;形态构成

1.引言

在中国,绝大多数的人都生活在乡村,乡村作为人类聚居环境基本细胞的地位不可忽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正在逐年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乡村的面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惊人的演变。在建设过程中,乡村景观的建设是体现该地区特色风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它在人类聚居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渐重要。在以往的建设成果中,我们发现自然的乡村景观被认为是旧的和不美观的部分,很多的乡村景观建设成了城市景观的机械堆砌,推倒重建的建设屡见不鲜。这样的做法绝不是建设具有乡村特色,能够提炼乡村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的正确选择。因此,我们要从分析乡村景观意象和形态构成的内涵入手,才能寻求出一条建设优秀乡村景观的可行之路。

2.乡村景观意象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这本书中对“可意象性”作了准确的定义,即有形物体中蕴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很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而且其形状、颜色或是布局都有助于创造个性生动、结构鲜明、高度实用的“环境意象”。乡村景观空间反映了乡村和地域环境的关系,同时还与景观要素的布局结构和数量有关,从而形成乡村的景观特色。景观体验叠加构成了乡村景观的意象,而乡村景观的意象性又具有特殊性。乡村聚落形态从点状分布的的农舍到一般的集镇,跟其他景观相比,最大特点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性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生活和文化;再者,乡村景观是一种可加以开发利用的综合性资源,是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宝贵资产。

3.乡村景观形态构成

乡村景观形态分为两个层面,即物质景观形态与精神景观形态,物质形态又由自然、聚落、和生产三大景观形态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不可分割,而且在一定层面上左右着精神景观形态的形成。反之精神景观形态也反作用于物质景观形态。乡村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下形成、演变和发展的。

3.1自然景观形态。

(1)通常没有经过人类干预开发的景观我们称之为自然景观,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景观正变得越来越少,所以,本文所指的自然景观是基本保持着原生状态,人类干预较少的景观。

(2)自然景观大体包含了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动植物等要素,是乡村景观意象的总基底,进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发展出其它各类景观。我国乡村自然景观按照地理地貌差异,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型:平原型乡村自然景观(多集中于大江大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如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地形乡村自然景观(主要分布于赣南、闽浙、川东、渝、黔滇一带);丘陵平坝型乡村自然景观(多分布川西,关中,鲁中等地)。

3.2聚落景观形态。

(1)聚落形态是由住宅、田地、果木及河渠、道路等要素构成的景观形态。聚落形态一般都是在当地特殊的的地缘条件以及人文历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乡村聚落的景观形态正是这种自然地理与人文积淀的外在反映。

(2)从聚落的布局形态方面讲,村落的发展是延续的、动态的、一般都具有一个从开始定居发展到定型的过程。通常说来,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是比较小的,而生产生活环境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是乡村聚落演变决定因素。乡村聚落的最初的形态是散户、这些散户单元以河流或道路为骨架不断集聚,发展为带型聚落,进一步可发展成团状的乡村聚落。从乡村聚落的演化过程看,其实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由自组织状态过渡到有意识的规划状态。

(3)从聚落的景观构成方面讲,聚落的空间层次主要表现在周边环境、建筑群组、外部空间形态和景观节点等几个方面。从外部空间展开,人们接近村落时首先看到到村口或为牌坊,或为水口,或为桥梁,给人以村落的初始意象;进入村落,经过居民区,穿过几条街巷,到达村落的中心,通常是公共或半公共区域,具有相对开放的特征,与封闭感很强的街巷形成鲜明对比;此外水井、祠堂、晒坝等形成的景观节点构成了村民日常休憩娱乐的次中心,可作为第三道景观层次。从景观构成上看,人们对村落局部的单一印象叠加起来,构成对乡村聚落总体印象。因此,乡村聚落的可识别性是通过乡村聚落的外在景观形象而获得的。总体上涵盖:边界景观、居住区景观、广场景观、标志性景观、水系景观等层面。

3.3农业生产景观形态。农业景观是人类长期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生产性的景观。中国的农业大致经历了从原始农业、到古代农业再到现代农业的阶段。其划分的依据是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这也是农业景观逐渐演变的根本动因。与此相对应,我国的农业景观的进化演变同样也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的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农业的现代化使农业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观。其影响因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3.1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的影响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形态,我国由北至南地域面貌跨度非常大,自然气候和地形条件也各式各样,随之农业生产景观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景象。其中有三种农业景观最具代表性:

3.3.1.1北方旱地农业景观。旱地农业景观主要位于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北,中国北方十六省区旱地面积约占全国旱地总面积近74%。北方旱地既有平原耕地,也有山坡耕地,因为北方干旱少雨,因此水利灌溉设施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北方农业景观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3.3.1.2南方的圩田农业景观。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南,在南方水田系统中,尤以圩田系统更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江浙地区一直以圩田作为主要的耕作形式。圩田就是一个筑堤围堰,蓄水垦殖的过程。

3.3.1.3梯田农业景观。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先民们很久以前就开始顺应山势修筑梯田。梯田是坡耕地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在坡度大于八度的山坡上垦殖的田地被称为坡耕地。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坡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达35%以上。梯田的分布以华北丘陵、黄土高原和西南山地最为集中,并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3.3.2生产力水平对农业景观的影响。农业景观的受生产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的转变上,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面貌,同时也丰富了农业景观。生产工具的改进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而导致农业景观的变化。现代以规模化、有机种植和集约化为主的生产模式在更大程度上更新了现代农业景观的格局。

3.3.3土地利用方式对乡村景观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产生了更先进的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耕作制度,从而直接影响农业景观形态。经过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种类日渐增多;现代农业生物科技的发达让农作物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越来越少,可以一定程度上跨区域种植等等,因而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农业景观。耕作制度的进步丰富了生产性景观的多样性,扩大了农业景观格局和尺度。

3.4文化景观形态。乡村地区承载着我国数千年来农民耕读传家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村居住形态不断地演进,但源远流长的家族亲缘、邻里关系和传统习俗使居住形态成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草根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它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而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中国数千年的土地伦理充满着精神的含义,是草根文化的载体。我们的先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耕作,一条溪流、一座小山、一片风水林、一汪水塘深深烙在我们文明的基因里,归田园居成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依托和价值认同,它们虽然不像皇家贵族的历史遗产那样恢弘壮丽,也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但这些民间的、乡土的的景观,与我们的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构成了我们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乡村文化景观作为人们在长期的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渐渐形成的风俗、道德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等等,具体包括生产观念、生活习惯、道德观念、行为方式、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文化景观受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的影响,体现了一个地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其外在表达形式一般物化为生产方式、种植作物、乡村聚居区的形式和结构、村落布局、庭院绿化等方面。根据调研分析,笔者认为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土地利用,农业用地中的五大类体现了土地利用的不同模式,随着工业化往乡村的扩展,乡镇工业也成为了土地利用乡村景观之一,由于生态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制约着农业生产,导致其地域差异性非常明显,各地都有最适宜自己的粮食作物.同时根据各自的条件出产各种特色农产品;另一方面是聚落,聚落是乡村生活的主要载体。给人们衣食住行和进行社会活动提供场所,同时也是人们生产劳动的场所,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特色,经济状况生产生活习惯,以及土地开况等都是乡村聚落文化的体现。

4.结语

乡村景观意象是相对抽象的概念,但是对于其基本景观形态构成我们并不陌生,它包括物质景观形态与精神景观形态两部分,其中物质形态又分为自然景观、生产景观和聚落景观形态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聚落景观和人类的生产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是乡村景观中最核心的部分;而乡村景观中最典型是农业生产性景观,各个时期的农业文明孕育了与之相应的农业景观特色,从而形成了特定的农业景观格局,乡村具有的多彩的文化景观源自于传统的耕读思想,并在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逐渐演变成型,呈现出多元趋势。理想的乡村景观意象应以建设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维持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为目标,并结合自己的景观资源优势进行拓展。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

[3]王礼先.流域管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4]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3.

[5]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60.

[6]王浩唐晓岚孙兴旺王婧著.村落景观的特色与整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4.

[7]吴必虎,刘筱娟.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景观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02~205.

[8]闵宗殿,纪曙春.中国农业文明史话[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56.

篇9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乡村旅游产品 开发

一、引言

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中心吸引物,它符合生态学的基本要求,是能促进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旅游产品,因此具有生态旅游产品的一些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表现在对自然、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原则。参照《绿色环球: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确定乡村旅游产品的生态化标准。一是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造成环境危害。二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保护旅游地的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乡土植被、自然水系和自然风景。三是旅游产品在开发和经营阶段都必须保持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敏感。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中、宏观尺度的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功能(生态学过程) 和景观动态,近年来这一概念已越来越广泛地为旅游研究者所关注和采用。

1.景观结构理论与城郊旅游开发

Forman和Godron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不外有三种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是指在外观或性质上与周围环境存:在差异,同时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区域,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居民区等。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环境不同,如林带、狭长河流、道路交通线、峡谷等,对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廊道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廊道的宽度、内容、形状、连续性以及与周边斑块、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基质是指斑块和廊带所在的背景区域,也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等,数目多而面积小的斑块使景区的景观多样性增大,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

在城郊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借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斑块代表的是城郊旅游产品,比如旅游景区(点)、特殊景观、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廊道代表的是城市中心区与城郊地区的连接通道以及城郊地区内部和旅游斑内部的交通线路或旅游线;基质是指除此之外的背景,主要是指乡村旅游景观,由此形成一个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网络结构。

2.乡村旅游景观特征

从景观特征来看,乡村旅游景观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复合体,由村落、农田、道路、沟渠、小片林地、水面等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当组合方式发展变化或出现了明显不同的新的组成成分时就形成新景观。乡村旅游景观作为基质,在通常情况下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的总面积。当景观的环境背景或干扰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基质也会产生相当显著的变化,甚至发生基质替代 。

在城郊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态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大,如修建旅游道路及相关设施、修建旅游渡假村等都会对景观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在规划设计旅游产品时,要特别注意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将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以保持景观的可持续性实现功能优化。同时根据旅游景观的异质性原理、多样性原理、边缘效应原理,针对城乡交错带景区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景观生态设计模式。

三、乡村景观相容度分析

确定了城郊景观的格局再对景观的相容度进行评价。乡村景观相容度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定。一是行为与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行为与景观价值的匹配特征表现在乡村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程度,及景观满足城乡居民引致需求行为的程度和能力。二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相互冲突的行为导致乡村景观的质量(如美景度等)下降,景观生态破坏,自然生产性降低和景观类型退化等结果。减少或杜绝这种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在乡村规划上具有的积极意义。三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建设性。相容度较高的行为会促进景观的建设 。

王云才将都市郊区开放空间景观类型依照独立景观形态进行分类,并进行人类干扰行为的具体划分,建立相容性判断矩阵,以判断值为 0、1、3、5、7、9 代表景观类型与行为类型之间的不相容、几乎不相容、弱相容、中等相容、相容性较强和完全相容六个等级。根据对郊区行为与开放空间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分析、提出相容度较高的景观行为的建设性意见。

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本人认为城郊乡村旅游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

旅游产品包括传统观光和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传统观光乡村旅游是以自然生产和环境为基础,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以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风情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感受和参与生态乡村旅游包括生态乡村旅游观光、乡村风情及务农旅游等,领略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的特点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人造景观、景点较多,投资较大,面积有限,因此生产性能差,乡村特征不明显。高科技乡村旅游观光旅游是融观光旅游、现代高科技农业旅游科研、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乡村旅游资源。具有科技含量高、教育性和观赏性强的特点。

2.农产品开发利用型

本人所指的是大乡村旅游下的各种农产品类型。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产出。在不违背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可根据旅游业的需要,优化选择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满足市场需求和游客需求及兴趣的农作物种植和林、牧业、渔业的各种农产品。如利用租赁、教育农园形式开发的旅游产品。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农园平时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市民喜爱的农作物类型,栽种的作物主要是享受耕作的乐趣,并以休闲体验为主。同时使用的农具和采用的耕作方式等都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通过这种形式,可提高旅游产品的层次,保持游客有较高的回头率。

3.农村文化体验型

文化体验旅游就是以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为载体,开展民俗节庆体验、节事活动反映了一地的文化底蕴,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产业。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的魅力在于通过游客的亲身参与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务农体验旅游是通过亲身参加农事活动,真实体验农村生活,尽享劳动、丰收后的喜悦,真正达到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精神享受。

4.综合功能型

主要是融上述三种功能于一体,利用农村或山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前去度假,使旅游者获得乡村生活的体验和享受淳朴的乡野之趣。近郊环城市游憩带的短线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有非常稳定的客源市场。应注重开发康体、休闲、娱乐项目,可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开展“ 森林浴”活动。利用森林中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含量较高的氧气、负离子、植物精气等,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得以康复,从而恢复人体健康。可开展野餐、露营、漂流、水上活动、康体娱乐等,在旅游项目开发时利用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野生生物种类和适宜的康体气候特点,多开发反映自然野趣和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五、结语

鉴于城郊地区特殊而独特的景观条件和生态环境,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运用景观生态原理来构建合理的产品结构,不但要突出乡村旅游和农事特色,更要突出乡村旅游的生态效益,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避免向游客提供城市化的娱乐项目和接待服务的倾向,保持乡村旅游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制定科学的产品规划,对旅游产品实施动态管理,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鹂: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庞振刚董波: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旅游学刊,2001(2)

篇10

关键词:建设发展,环境、隐患,尊重自然

发展与环境隐患

在现今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国门开放,科技、经济、贸易、建筑、文化……,以不同的方式涌入国门,推动了我国科技、贸易、建筑和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各地方经济、贸易的振兴。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国土资源开发综合效益较低,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人们将面临城市扩大、人口剧增、交通堵塞等新问题。

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国的经济、贸易、通讯、建筑业……,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向前发展,取得了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在建设发展中,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日益恶化,部分水资源遭到破坏,大量耕地被浪费,水土流失、空气、河水受污染、生态环境遭破坏,一些建筑存在质量问题。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有些建筑却在20年左右拆迁,生态遭到破坏,都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留下了隐患。

生命支持资源,而资源――空气、水和土地却日益退化,环境祸患正在威胁人类。这不是耸人听闻,回顾我们在开发和建设中所走过的路程,对环境和自然的破坏所付出的代价便可说明。

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大多数开发者往往首先重视建筑的功能,建成后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形象,“个性”与“特性”。却很少注意自身对环境的影响,企业“个性”与组群的关系;企业“特性”与地区建筑特点的协调;企业、公私经济效益与社会和城市的综合效益,给城市和后人留下了新的隐患。

人们在改造环境的同时又在破坏环境,使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逐渐陷入了一个新的生态不平衡状态。后人为此在建筑与自然、城市与环境、道路与污水排放、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保护、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等等,重新付出昂贵的代价去改造、去协调,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现代人深思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只是建筑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以及建设部门所关心的问题,它所涉及的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和环境问题。仅仅停留在个人和企业的利益上,不适合21世纪人类生存与环境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使我国大多数村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较发达的地区,村、镇巨大的变化令人惊喜。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宅从过去的一层、二层,发展到三层、四、五层;在村、镇所划拨的一方土地上,一个比一个高的“塔楼”挤涌在一起,无规则的、大量的分布在城郊广大的土地上。其建筑形式有中式的、欧式的、美式的……,民办、镇办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有发展的,也有倒闭的。其中有些就其布置的随意性可以看出缺乏统一的规划,大量耕地被占用,水资源遭破坏,无序建设造成环境破坏。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剧增、交通堵塞,城市将向周边农村扩大,那种无序建设不能适应未来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必将改造或拆除。但遭破坏的自然与资源不能再生。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资源可用不可生,破坏自然与环境也许只需1年、2年,但是我们要恢复自然、改造环境却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久。

二、 发展与尊重自然

用历史的眼光看,我们并不拥有自身所居住的世界,仅仅是从子孙处借得,暂为保管罢了。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和乡村交给下一代?人类在发展和建设中存在的危机,从我们在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环境所带来的破坏和隐患,不难发现:人类尊重自然,合理理用资源,自然给予人类的回报是慷慨的、美好的;反之自然给予人类的回报是无情的、灾难性的。

今天我们在保护自然和改造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已经或正在付出巨大的代价:淮河水质清理、太湖水质达标、上海苏州河整治、城市空气污染治理、耕地保护、黄河、长江沿岸水土流失、质量低劣的违章建筑及路、桥拆除……等等,都是在我们发展的道路中不尊重自然、不重视环境、缺乏质量意识所付出的代价。

事实告诉我们,保护环境、尊重自然是我们每一位建设者“今天”或“明天”的神圣职责,是我们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住得宽敞、住得舒适,而忽略了环境与自然的保护,空气、水和土地资源保护,为后人留下祸患。今天我们在治理和改造环境与自然时,不应忘记我们承受的各种各样的“报复”,以及为此所付出的巨大的代价。

建设发展的认识与建议

城市发展规划应该扩大区域,不应局限于城市周边范围,因为今日的村、镇就是明日的城市。对扩大区域内的村、镇建设应有长远的、宏观的规划要求,开发与建设必须按照村、镇宏观规划要求进行,与其充分的节省土地、保护水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为子孙们留下一片蓝天,一个可持续发展利用的自然环境。

无论是城市建设,村、镇建设,还是房地产开发,应该兼顾个人与社会、局部与整体、现在与未来的整体利益,不能只顾局部利益、近期效益,只顾区域、个人环境整洁,而不顾周边、乃至大气层的空气和水、土地和农作物污染,贻害长远。

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以及环境设计领域,应该让每一位公民知晓和参与。通过广播、电视、公民参与、评议、政府宣传等不同方式宣传和教育,在中学就应开设这种教育的章节,使整个社会提高环境文化水平,最终将这一概念转化为社会共识。

建筑师在城镇建设、人居环境、保护自然方面是“前沿战士”,应尽心、尽职,作出贡献,得到社会和人民的真正尊重。

提高职能部门的环境意识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目前我国建筑师的社会地位还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和认同情况下,政府部门对规划的管理和实施,对城市、村、镇的环境整体性破坏的监督和管理,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可研究和制定一套建筑设计咨询专家制度,以便各企业、开发商及业主的咨询,既在宏观规划上控制,又在微观设计上给予指导,让企业、开发商及业主在工程设计之前,就了解建筑工程单体与群体、与城市、与自然环境、与资源开发和利用、与人文环境的关系。使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满足城市规划整体要求,转化为社会共识,并将这一概念逐步达到制度化、法律化。

建筑与自然的协调,改善人居环境,其实不是一个新话题。古代城市建设,讲求“相地”、“风水”、地势、气候,现代人也不是不知,只是由于城市日趋密集、人口剧增、经济发展迅速、资源紧张,追求眼前利益,却忘记了违背客观规律,无节制的索取自然给后人带来的隐患。

在高速发展建设的今天,人们应该重新认识生活空间、环境意识、生态平衡、建筑文化、建筑艺术、企业的“个性”与“特性”。建筑设计不再是单一话题;用传统的概念或设计方式来考虑建筑群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已经不合时宜。我们要用群体的观念、城市的观念看建筑:从单个建筑到建筑群的规划建设,到城市与乡村规划的结合、融合,以至区域的协调发展,都应当成为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考虑的基本点,在成长中随时追求建筑环境的相对整体性及其与自然的结合。这是规划师和建筑师现在乃至将来建筑设计的指导方针。

过去的建筑观念要拓宽,建筑“手法”要改变,要有“时间――空间―人间”意识,要注重自然与环境保护,要提倡环境社会性、整体性的追求,要学会利用与融合地区建筑与世界建筑的长处,要倡导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造福子孙;要提倡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