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控机制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控机制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各分局、直属监管所要认真学局、省、市局关于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特种设备特点,扎实推进我区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顺利开展。要按照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一个台账、四个清单”与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明确部门职责,落实监管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管合力。
二、持续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按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扎实推进危化企业、压力管道(含蒸汽管道)、气瓶、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电梯等专项整治エ作,加强执法检查力度,重点查处非法生产制造、违法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设备,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持证作业人员不足或无证上岗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从严、从重处理。各分局、直属监管所要督促、指导本辖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2020年10月31日前完成“双控”机制建设,并一步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双控”机制,并依据《省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评佔标准(试行)》,认真组织开展企业自我评估和监管单位的监督性评估,对评估不合格的要责令限期整改。
三、积极推进企业年报制度,持续推进联合惩戒
一是持续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工作。将市场监管部门在依法履职过程中产生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结果等信息及时归集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悳公示系统()并依法公示。二是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年报工作。在特种设备生产企业等与安全生产相关的高风险行业领域,对于取得相关许可证的正常经营企业,要求企业依法履行主体责任,推动实現应报尽报,确保2019年度特种设备生产企业年报公示率实现100%。
四、积极构建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结合我区安全生产特点和行业发展实际需要,督促企业结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生产标准,制定适合我区发展特色和行业发展要求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标准支撑。
篇2
一、2017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及碳排放强度目标完成情况满分25分自评得分25分
2017年川汇区政府各级各部门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委、区政府深入实施振兴川汇方略为统领,按照国家、省节能降碳工作部署,坚持把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以及碳排放强度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着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着力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着力推进重点领域能效提升,坚持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主要通过推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强化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以及碳排放强度能力提升和监督检查,努力营造崇尚节约节能、绿色消费与低碳环保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节能降碳工作成效明显。
2017年度,我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为 3 %,实际完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为 9.87 %,超额完成了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完成“十三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进度的31.5%。2017年我区能源消费总量为661万吨标准煤,较2016年增加19万吨,未超出2016年度662.6万吨的能耗总量控制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区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为18%,年均下降3.89%,2017年度我区碳排放量为1292.76万吨,碳排放强度为0.652,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为5.41%,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十三五”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进度的30%。
1.年度能耗强度降低目标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依据区统计局反馈信息,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值;
2. “十三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进度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依据区统计局反馈信息,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值;
3.年度能耗总量控制目标,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依据区统计局反馈信息,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值;
4. “十三五”能耗总量控制目标进度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依据区统计局反馈信息,已完成。
二、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15分自评得分15分
1、年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依据环保川汇分局反馈信息,已完成。
2、“十三五”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依据环保川汇分局反馈信息,已完成。
三、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年度煤炭削减任务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我区已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年度煤炭削减任务。我区根据《河南省“十三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编制了《川汇区“十三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重点用能单位,并实施煤炭消费替代管理,将新建燃煤项目煤炭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2017年,我区积极推动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四、措施落实情况
(一)节能目标责任满分4分自评得分4分
1.加强节能统筹规划,我区制定了《川汇区“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并下发到各相关单位严格执行。
2.我区分解了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任务。
3.开展了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4. 实施了问责和表彰奖励制度。
5. 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发挥有效作用。
(二)产业结构调整满分4分,自评得分4分
1.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下降。
2. 我区严格实施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
3.大力发展非石化能源。
我区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太阳能光伏扶贫政策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满分12分自评得分12分
工业领域满分3分自评得分3分
1.根据统计局等相关数据,我区完成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进度目标。
2.建立完善工业节能管理制度。
3.推进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建筑领域
1.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得0.5分;积极实践低能耗、超低能耗建筑,引导农村地区实施建筑节能,提升建筑能效。
我区执行了《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通知》、《周口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周口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建筑政策,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积极引导农村地区实施建设节能,提升建筑能效。新建保障性住房、各类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等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虽然市里没有对我区下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但是我区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中心城区以特许经营方式推广空气源热泵,实施了周口平原宾馆、周口迎宾馆、周口怡馨养老院等空气源热泵示范项目13个,总输入功率1012 千瓦,供热供冷面积4.1万平方米。制定了《川汇区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细则》和《川汇区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耗动态监测等工作,充分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和新型墙材,明确了目标任务,明确了装配式建筑发展重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园区,积极建设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等,河南省金华夏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00万平方米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已申报建设部装配工产业基地。
2.我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已超额达到要求(2016年达到32%,2017年达到40%)。
3.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改造计划目标明确,创新模式推进改造,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耗动态监测。
我区执行了《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通知》、《周口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周口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建筑政策,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积极引导农村地区实施建设节能,提升建筑能效。新建保障性住房、各类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等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虽然市里没有对我市下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但是我区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中心城区以特许经营方式推广空气源热泵,实施了周口平原宾馆、周口迎宾馆、周口怡馨养老院等空气源热泵示范项目13个,总输入功率1012 千瓦,供热供冷面积4.1万平方米。制定了《川汇区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细则》和《川汇区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耗动态监测等工作,充分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和新型墙材,明确了目标任务,明确了装配式建筑发展重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园区,积极建设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等,河南省金华夏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00万平方米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已申报建设部装配工产业基地。
4.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目标明确,措施完善。
周口市兴源建材有限公司年处理200万吨建筑垃圾项目。
5.发展装配式建筑目标明确,方案可行,政策完善,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逐年提高
河南省金华夏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00万平方米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已申报建设部装配工产业基地。交通领域满分2分,
交通领域满分2分自评得分2分
2017年,我区继续推广节能汽车和新能源车辆。转发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制定并落实绿色交通发展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
公共机构领域满分2分,自评得分2分
我区印发了《关于2017年度全区公共机构节约资源工作安排的通知》,认真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措施,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完成了2017年度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开展了2017年度周口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情况考核,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区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工作进行了支持。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满分1分,自评得分1分
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管理满分1分,自评得分1分
(四)碳市场建设与区域低碳发展满分15分自评得分15分
1.监测计划制定与数据核查报送,5分。
2.碳市场能力建设培训,2分。
3.低碳试点建设,6分。
4.市级温室气体清单,2分。
5.其他市场机制(加分项),1分。
(五)重点工程及技术推广满分2分自评得分2分
1.组织实施节能低碳重点工程,1分
2.实施节能低碳技术产业化工程,0.5分。
3.开展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工作,0.5分。
(六)支持政策
1.价格、税收政策落实情况,2分。
2.节能专项资金增长情况,2分。
(七)市场化机制
1.探索开展用能权交易,加1分。
2.推进绿色金融服务,加1分。
3.推行合同能源管理,1分。
4.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1分。
5.创新市场化机制,1分。
(八)监督检查
1.健全节能法律法规,1分。
2.开展节能执法监督检查等,2分。
(九)管理与服务
1.加强能源统计能力建设, 1分。
2.健全能源计量体系,1分。
3.加强节能培训,0.5分。
4.加强节能低碳宣传,0.5分。
我区转发了《关于2017年全省节能宣传月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川汇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17年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月活动,通过开设专题专栏、刊发评论言论、加强网上宣传等形式加强节能低碳宣传活动,从而增强了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川汇区政府2017年度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完成情况
一、 目标完成情况,满分25自评得分25分
依据统计局数据我区已完成目标任务。
二、 方案制定情况,满分20分自评得分20分
我区已编制了《川汇区“十三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
三、体制建设情况,满分,8分自评得分8分
四调整产业结构情况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1、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淘汰非电行业落后产能,4分自评得分。
2、“双替代”工作实施情况,4分自评得分4分
2017年我区“双替代”工作任务5000户,实际完成6936户超额完成1936户。
3、实施重点节能工程,2分自评得分2分
我区实施了四方药业药业锅炉改造项目。
(五)优化能源结构情况8分自评得分8分
1、大力发展风电项目建设,1分自评得分1分。
2017年,我区积极推动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2、优先保障水电和能源发展相关规划内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发电上网,满分1分自评得分 1分。
(六)燃煤设施治理情况
1、推进热电联产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4分自评得4分。
2、全面整治燃煤锅炉8分自评得8分。
我区所有使用燃煤锅炉的企业单位已全部实行了天然气改造。
3、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4分自评得4分
4、加强推进散煤治理5分自评得5分
2017年我区关停了所有燃煤使用和售卖点
(七)强化准入管理情况
篇3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三年行动,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以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执行严格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先进适用的安全设施设备体系、全员覆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体系为内容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细化、实化、有形化,企业安全生产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部门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扎实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企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以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为重点,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工贸企业要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根据岗位的性质、特点和具体工作内容,建立覆盖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覆盖所有管理和操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企业所有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和考核标准。加强安全生产法制教育,提高全员守法自觉性,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内生机制,建立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监督考核机制,推动各个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2.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主要负责人要强化落实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带头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做到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应急救援“五到位”。在生产关键时间节点要在岗在位、盯守现场,确保安全。
3.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要强化企业内部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落实一岗双责制度。要严格落实以师带徒制度,确保新招员工安全作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重点岗位、班组和一线从业人员要严格履行自身安全生产职责,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
(二)以建立企业技术和管理团队为重点,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企业要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全力支持安全管理机构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企业要持续提升安全管理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安全技术团队。到2021年底前,各规模以上工贸企业通过自身培养和市场化机制全部建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团队。
2.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结合企业装置、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作业场所等,组织有经验的岗位员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制定覆盖所有岗位和全部操作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风险告知卡、应急处置卡,为员工提供操作必须遵循的程序和方法、必须严格禁止的行为和异常情况下紧急处置步骤和方法。
3.强化安全投入。要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严格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制度,坚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确保足额提取、使用到位,严禁违规挪作他用,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严格落实安全技术设备设施改造等支持政策,加大淘汰落后力度,及时更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企业要加强从业人员劳动保护,配齐并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
4.强化安全教育培训。要建设全员覆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开展常态化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制度。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建立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考核结果。
5.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类企业要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和行业专业标准化评定标准的要求自主建设,从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等九个方面,建立与企业日常安全管理相适应、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重点的企业自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规范化。企业要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运行过程中,根据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变化,持续改进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2020年12月31日前,全县所有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至少达到三级标准;小微企业按照《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安监总管四〔2014〕17号)开展达标创建。
6.强化安全文化引领约束。企业要结合实际,构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体系,将安全文化贯穿于企业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引领、激励、凝聚、约束作用,引导广大员工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通过员工从内心深处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同,促使安全文化成为员工的共同认知,最大程度激发员工安全生产责任感,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逐步形成员工的安全行为习惯和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
(三)以设备设施风险源头管控为重点,强化企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1.加强设备设施的源头安全管理。企业要建设先进适用的安全设施设备体系,从源头上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管理,科学、合理选用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本质安全型设备设施。加强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管理,定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及时淘汰、更换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的、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设备设施。结合企业特点,积极探索、使用符合企业实际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升设备设施自动化控制水平,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建设,从本质上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水平和生产效率。
2.健全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度。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科学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定期组织专业力量和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持续更新完善。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评估,加强动态分级管理,科学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安全风险档案,实现“一企一清单”。
3.健全安全风险管控制度。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安全风险分级、分类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等重点环节,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2021年底前,各类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4.建立安全风险警示报告制度。企业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告知牌,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应急处置卡,确保每名员工都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企业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明确风险管控和报告流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制度,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和报告工作全面负责,要按照安全风险管控制度的要求,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定期向相关监管部门报送风险清单。
(四)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健全完善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1.加强安全隐患排查。2020年底前,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以风险辨识管控为基础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要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记录、通报、报告等重点环节的程序、方法和标准,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与政府部门互联互通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2.严格落实治理措施。企业要按照有关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加强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并向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报告;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现闭环管理。2021年底前,规模以上工贸企业要全部利用省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及时更新本单位信息、上报隐患自查自改情况,实现动态分析、全过程记录管理和评价,防止漏管失控;2022年底前,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五)以专业化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为重点,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社会治理。
1.建立完善企业安全承诺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结合本企业实际,在进行全面安全风险评估研判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向社会和全体员工公开落实主体责任、健全管理体系、加大安全投入、严格风险管控、强化隐患治理等情况。
2.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诚信制度。2020年底前,将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度,对存在以隐蔽、欺骗或阻碍等方式逃避、对抗安全生产监管,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产生重大安全隐患,违规更改工艺流程,破坏监测监控设施,以及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迟报事故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观故意行为的单位及主要责任人,依法依规将其纳入信用记录,加强失信惩戒,从严监管。
3.充分发挥安责险参与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功能。深入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AQ9010-2019),鼓励企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通过实施安责险,加快建立保险机构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等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时间安排
从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7月31日前)。按照统一部署,各工贸企业要进行全面安排,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二)组织实施(2020年8月至12月)。各工贸企业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强化推动重点工作、研究建立工作机制,结合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促进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三)重点推动(2021年)。各工贸企业要坚持统筹推进、持续深入、重点突出、务求实效,紧盯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实施等重点目标任务,按照时间进度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各相关企业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工作中的短板和弱项,逐项推动落实。要梳理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成果,报送县应急局,供学习推广。
各工贸企业要总结形成本专题年度工作报告,于相应年度11月20日前报县应急局。
四、保障措施
(一)精心组织。各相关企业要将本实施方案与相关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抓好组织实施和督促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务求取得实效。
(二)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介,动员和引导从业人员,全面理解、参与和推进专题行动,营造浓厚的氛围,确保专题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篇4
今年来,街道办事处坚决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区政协的监督下,围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全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议精神,切实强化责任,落实任务,明确措施,严格考核,不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办事处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按照《区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出台《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片区和相关单位,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制度。
一是抓人力和设备投入。自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以来,办事处先后组织对公共区域裸露地面、拆违拆临建筑垃圾堆放点等进行防尘网覆盖30余次,出动人员1000余人,覆盖面积30万余平方米;街道新采购中型洒水车一辆,雾炮6台,招聘专职司机两人,截至目前出动洒水车200余次,对辖区内主要路段进行全覆盖喷洒,有效降低了PM10浓度。
二是抓责任主体。对辖区内所有工业企业和建筑工地进行了排查,确保所有工业企业裸露地面进行硬化或百分百全覆盖;按照厂区堆场、料场要建立围挡,实施覆盖、洒水、喷淋等要求,整改企业10余家。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和“六个百分之百”的防尘降尘措施,辖区内共7个建筑工地均已落实属地帮包责任人制度。
三是抓污染源治理。此次行动开展以来,办事处对辖区内所有污染企业进行了逐一排查,共取缔散乱污企业8家,取缔30吨以下燃煤锅炉5处,取缔非法散煤销售点3处,禁烧区内所有烧烤转入室内,并使用环保炉具。
四是抓增绿透绿。结合此次拆违拆临工作,办事处已经将所有拆违完成的公共区域、无人管理的裸露地面纳入增绿透绿计划,分批逐步进行绿化,目前已完成绿化5000余平方米。
五是抓重点区域。对办事处空气质量监测点周边2000米范围内进行了全部清扫和地面硬化,并每天定时进行路面洒水和防尘喷洒。确保重点区域不出问题。
五是抓应对重污染天气。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按等级依次蓝、黄、橙、红四个级别预警,对应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实行重污染天气工业企业停产限产,保障发生重污染天气时能够有效应对。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办事处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环保执法力量较薄弱。办事处环保办无执法权,执法中队人手不足,在污染源排查力度和散乱污企业关停力度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过境货车缺乏监管。东外环大量渣土车、长途货车经过,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但一直缺乏监管,是办事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项难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工作中,道将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进一步突出重点、狠抓关键,以坚定的决心和超常的举措,把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一是压紧压实责任。深入贯彻《新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保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定期研判,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升。健全生态环境建设考核奖惩制度,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严格按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要求,不断夯实党委、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责任,加快构建党委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主体、社会共同管理的工作格局。
二是突出重点任务治理。落实区政府目标责任制各项目标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定期巡查裸露地面覆盖情况,定时洒水,加大淘汰城市建成区3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2019年底完成淘汰。进一步加强散乱污企业巡查,发现一家取缔一家。进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方案,细化应急响应措施,组织指导企业制定“一厂一策”的停产限产实施方案,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篇5
近年来,我市将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突出重点环节,强化节能执法监察,健全长效节能机制,全市节能工作进展顺利。2017年,我市圆满完成潍坊市政府下达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71.9万吨,同比下降13.9%(比去年同期减少煤炭消费11.6万吨),超额完成煤炭消费控制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节能目标管理
一是分解落实节能目标任务。与各镇街、经济开发区及重点用能单位分别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措施。市政府印发了《**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将煤炭消费控制工作分解落实到镇街和重点企业,并纳入年度节能目标考核。强化能耗数据分析,定期测算节能目标和煤炭削减任务完成进度,密切关注影响完成任务完成的重点因素和潜在障碍,及时落实有效措施。
二是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督管理。各重点用能单位严格执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按期填报能源利用状况报告。12家重点耗能企业按要求设立了能源管理岗位,聘任了能源管理负责人,并在潍坊市经信委进行了备案。在全市积极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除“十三五”新增的3家重点用能企业外,有11家重点用能企业建成能源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其中9家企业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评价,2家企业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组织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推进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三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节能技改力度,广泛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中化弘润多功能和TMP循环水系统整体优化项目、中联水泥1#、2#原料立磨粉煤灰掺加设备节能改造项目、英科医疗烟气余热利用节能改造项目等预计可形成年节约1.2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
四是依法开展节能执法监察。制定印发了《**市2017年节能监察工作意见》,组织对益能热电、惠泽新材料、海化盛兴、诺迪维铸造、奥普利金属和多路驰橡胶6家企业产品能耗限额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监察。与潍坊市节能监察中心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中化弘润、中联水泥、明祖山水泥开展了国家重大工业节能专项监察,对中联水泥、中化弘润和振兴化工3家企业开展了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执行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等节能专项监察。
二、主要减煤措施
一是加快燃煤锅炉淘汰改造。积极开展清理整治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行动,拆改工业用燃煤锅炉594台,其中改电(气)245台,预计年减少工业煤炭消耗15万吨。
二是实施节煤改造项目。中联水泥高热值粉煤灰配料替代原料项目,可使吨熟料煤耗降低10千克/吨左右,预计年可减少煤炭消费2万吨。盛兴热电近两年对部分小区蒸汽供热改为循环水,涉及供热面积近40万平方米,年可减少煤炭消费约1200吨。
篇6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及时传达,全面部署。
接到上级下发的通知后,学校组织党员教师召开了意识形态专题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上级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学校意识形态实施方案,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追究问责,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明确工作职责,健全领导体系。
学校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王清群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常规化、制度化,主抓推进、落实、督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校意识形态工作。党支部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自身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负责分管年级、处室的意识形态工作。
(三)加强思想引领,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以支部书记讲党课开局,把党员干部的意识形体教育渗透进党支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计划中,通过组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都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在平时工作中践行“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求全体教师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用先进的文化方向和高尚的意识形态引导和武装教师队伍。通过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使其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上好每一节课,服务好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不断提升了广大教职工的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和管控,发挥网络积极作用。
针对当前网络信息量大、传播快、吸引力强等特点,学校始终把校园网服务与教学和网络舆论安全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了网络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校园内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师生的微博、微信、QQ等,建立定期汇报及网络事故随时报告制度。在加强管控的同时,积极宣传传播正能量,坚决抵制一些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和有害APP等对学生的影响和侵蚀,使校园网络不仅服务与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
(六)汇聚正能量,突出正面宣传。
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校园网络、电子屏、微信工作群、楼道张贴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利用班会、每周的升旗仪式等教育形式,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传统美德有机结合起来、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了教育活动,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通过各种宣传和学习手段,让主流意识形态在学校中占据主导地位,不断提高其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一)理论学习方面不足。
党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足,系统性不强,理论学习倾向于机械化,习惯于会上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系统学习还不够。
(二)思想意识重视不够。
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意识不足,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软任务,存在“重业务轻思想工作”的倾向。
(三)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和统一部署,缺乏组织性和指导性,存在工作部署多、检查落实少等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充分加强党支部学习的带动效应,创新学习形式,完善学习手段。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工作机制,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篇7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CDIO;工程教育;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302(2015)12-0093-01
0引言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做中学”和“项目教学”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其教学大纲较为系统、工程教育理念较为创新,将教学与具体的项目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设计真实项目任务,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情景中,学习者通过探究、合作解决问题,进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学科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1基于CDIO模式的教学项目规划与设计
秉承“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已然成为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采用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其基础是在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体现CDIO理念,这意味着整个课程体系需要以项目为主线,把培养技能所需的知识、能力目标及应具备的素养等融入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其特点是需要掌握的内容都围绕项目核心进行,并与该核心融为一体。《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是我校通信专业重点建设的课程。课程开发建设中,采用校企共建模式,借助校企资源优势、解析通信行业典型工作岗位,设计学习情境。通过企业调研、教师赴行业挂职的方式,收集大量行业对网络优化岗位的要求,输出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典型工作任务。针对网络优化所涉及的主要岗位有:网络规划工程师、数据分析工程师、网络测试工程师以及站点勘测与设计工程师。为了实施案例教学,引入大唐移动公司典型工程案例,根据移动通信网络专项优化分类,设计出基于CDIO教学模式的优化案例项目,且项目的实施均为团队合作,学生在项目的剖析、分解及实施过程中学习、探索、应用知识,并有效掌握项目实施流程、组织与管理,培养其CDIO能力。
2CDIO模式《移动通信网络优化》项目教学设计与实施
2.1项目教学设计
通过教学项目规划与设计将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合理、通用、可操作的教学准则。CDIO模式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教学项目设计,应着重考虑项目题材的真实性、涵盖课程的全面性及系统性。项目设计者需把控项目设计的方法,强调把培养工程能力为导向的理念渗透进项目。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应对辅导教师进行全面有效的培训。并且制定结果评价的相关标准,其项目实施和结果评价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2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培养符合行业工程技术要求的人才,需要熟悉工程训练的双师型教师。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课程在组建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教学团队的基础上,采用教师参加培训学习、赴行业挂职和技术交流等方法建设师资团队。
2.3项目教学实施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方向课,其在讲述通信系统的架构、系统工作机制、关键算法及高层信令的基础上,讲解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的流程及方法等。由于该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备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工程能力,因此在课堂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重视学生完成具体项目优化的能力。在项目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根据专项优化的分类:弱覆盖问题优化、导频污染问题优化、越区切换问题优化、接入性能优化等,从大量企业真是案例中筛选出针对某类专项的典型案例,设计相应教学项目。为此在我校通信工程专业2012级《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课程的开设中,在注重学生前期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采用翻转课堂方式,基于真实的工程实践项目,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在课堂上,授课教师将学生分成3-4人的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优化项目任务。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给出整个优化思路和方案,然后在课堂上由小组同学对项目进行汇报讲解。在此期间,授课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可随时提出和该类优化问题相关的疑问,由讲解小组成员进行回答,授课教师对答案进行点评。在讲解小组成员、其他组员及授课教师三方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知识点的提出、剖析、理解、掌握和应用。
2.4CDIO模式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课程项目教学效果
本次教学改革通过在我校通信工程12级“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课程中实施后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密切联系行业实际等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综合技能、高层次思维能力的机会。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更高,有助于培养其自信心,改善其学习态度。
3结语
CDIO模式下的项目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将教学过程和具体的工程任务相结合,充分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设计项目、构建教学组织实施方法,从而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显著。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课程旨在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网络优化人才,采用项目驱动的CDIO教学理念更有助于该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赵金玉.基于CDIO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在我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论坛,2013(20):206.
[2]任至勇.校企联盟机制下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课程的建设与开发[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0(5):114-115.
[3]王艳玲,李倩,李艳.基于校企合作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以长春大学光华学院为例[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7):232,225.
篇8
关键词:电子线路 项目化教学 立体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TN7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040-01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项目化课程改革是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侧重其实践性与应用性。
《电子线路》项目化教学是以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为最终目标,注重实践,将完成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的工作过程整合成工作任务;以任务驱动教学,并将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描述,设计任务单,要求学生从咨询、决策、实施、评估等四个方面开放式学习,梳理任务中O计的理论知识,突出制造工艺要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熟悉各种典型的单元电路,能够掌握电子器件的外部特性和参数,并能够结合电路图及设计要求,具有独立完成电子元件的选型、测试、安装、调试、排故等职业技能。
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关键问题
项目化课改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整体设计中项目的设定。以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为最终目标,注重实践,将完成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的工作过程整合成工作任务。每一个项目应该能把知识与技能串联起来,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来自企业生产或人们生活的实践,选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能够反映企业的先进技术。每一个项目均要求学生从咨询、决策、实施、评估四个方面采取开放式学习,梳理理论知识,突出制造工艺要领和操作技能培养,熟悉典型电路,能够独立完成电子元件的选型、测试、安装、调试、排故等基本操作。其二是完善其考核评价机制。全程进行过程考核,按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职业团队合作五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融入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等评价机制。建立奖励制度,在抢答、表述、5S管理、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成绩上都给予奖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三是教学过程应用立体式教学模式学习。图书、视频与面包板套件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巧妙融合,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图书是指以教材为主,融入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视频是指实践教学视频,手把手教你如何检测元件、组装、调试电路。面包板套件是指面包板、项目所列电子元器件。
二、“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条件
“项目化教学模式”应具备的条件有两个方面:一是具备先进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包括实训基地及实训设备。实训基地指电子技术实训室、电工技术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学校重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提供多媒体、录像视频等技术支持。实训设备包括面包板、线路板、与项目相对应的电子设备套件等。二是软件设施方面,具有基于Multisim2001等电路仿真软件、电子技术在线课程学习网站及技能型“双师”教师队伍。学院图书馆内的电子和纸质版的资料丰富,CNKI(中国知网)数字图书馆数据库资料全面;学院与多个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可第一时间获得企业的相关信息。
三、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线路》项目化教学改革主要体现“整体化”教学改革理念:其一是课前精心预设,包括优化的整体设计及单元设计。整体设计是以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为最终目标,按照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进程表设计等几方面展开,确定实施整体性改革方案。优化的单元设计是制作声控闪光电路等5个典型项目的单元方案,过程实施课件、点评课件、理论讲解课件等。其二是课中精彩生成,指具体的实施方案,即结合电子产品职业岗位需求,融入职业行业标准,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制定信息页、工作页;并结合单元方案,细化具体的实施步骤及内容。教学中应用动画、图片、视频、影像等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边学边做,学中求乐,在乐中求学,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其三是课后巧妙延伸,包括学生作品、评价资料及实施总结。学生作品指学生实践环节中八路锁存器等典型项目的实物展示,并且成果中体现教师的评价、评语及学生的实践体会。评价资料是实施过程考核制度,制定项目完成情况考核评分评价表,项目实施过程的跟踪记录表,能力测评表等。实施总结包括学生实践阶段性总结及教师项目化课改总结。教师项目化课改总结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手段、实践环节的排故方法等方面总结。
参考文献:
篇9
一、工作目标
围绕2014年全市安全生产事故“双降、双控、一杜绝”的总目标,加强对爆炸物品生产、电力和电力建设施工、市内铁路道口等行业的安全监管,指导、协调船舶行业安全生产,实现重点监管行业年度事故控制指标和安全生产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进一步促进企业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主体责任以及行业管理部门落实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监督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达到一般隐患整改率100%,跟踪督改到位率100%,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治理完成率100%。
二、工作任务
(一)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全面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并全面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全面落实监管责任体系。
(二)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委具有安全监管职能部门要按照《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要求,建立健全本行业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制度,形成重大隐患跟踪治理和验收核销良好运行机制。重点企业要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资金使用制度、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制度、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等各项制度,确保隐患排查全员参与、重大隐患实时监控到位。
(三)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重点企业要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及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根据本行业标准化评分标准及风险辩识结果,对所有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做到隐患整改计划、责任、资金、时限、防范措施、应急预案五落实,确保事故隐患得到及时、有效治理
三、排查治理重点
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规定,全面排查治理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现场管理类隐患,具体包括:
(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及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特别是隐患排查责任体系;
(三)生产工艺的合规性和安全符合性情况。
(四)企业安全生产设施、装置、特种设备完好状况及管理维护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五)危险性高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输送管道、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
(六)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及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落实情况;
(七)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情况;
(八)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救援物资配备及维护情况;
(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卫生“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使用)执行情况。
(十)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工作责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是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抓手,也是预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措施,各部门、重点企业要高度重视,为组织好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的开展,委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左军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为成员,部门分工为经济运行局负责全委事故隐患的汇总,督查推动工业领域重大隐患的整改工作;电力能源处负责市直电力行业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的督查;国防科工办负责民用爆破器材生产、销售企业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的督查,指导、协调船舶行业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交通运输处负责市内无人看守铁路道口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的督查;委各直属单位按照《安全生产保证书》的要求,做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各重点企业广泛动员,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
篇10
2021年上半年,总工办聚焦“第四期轨道线路年内全面开工”、“轨道交通TOD开发项目落地”业务主线以及集团党委关于党史教育主题活动的部署要求,在集团领导的谋划推动及集团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总体评价:成果可见、困难不少、未来可期。现就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以及下半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高质量推进轨道第四期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一是第四期建设规划调整报告完成阶段性成果,具备开展地方预审查条件。二是推动15号线二期可研按计划获批,为实现年内开工,并与一期工程同步建成投用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同步开展轨道第四期拟调整项目(6号线东延、7号线一期和17号线一期)不同线路走向、不同制式方案的前期工作,形成多方案成果。四是为提升轨道交通环保品质,通过尽可能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全封闭声屏障(少数高架区段)以及施工工法优化等措施,尽量减少建设和运营期间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五是为解决规划方案审批手续后置问题,借力市政府督查办创新承诺制推进方案审批。六是积极推进“四化”理念落地。24号线一期和15号线作为示范项目拟采用全自动运行;在勘察设计阶段全面应用BIM技术,为全生命周期实现BIM运维管理提供技术储备;以15号线T3航站楼和24号线一期广阳湾站为试点,逐步推广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应用;积极探索垂直电梯、长大扶梯等应用解决山地城市深埋车站问题;在设计阶段通过研究跨线运营、大站快车等方式充分发挥快线功能。七是全面落实集团数字化转型战略。涉及集团轨道交通的8个项目群中的112个项目已在初步设计中全部落实,新增总投资21个亿全部纳入项目概算待批复。
(二)重庆东站项目取得实质性成效
一是投融资方案、可研、初设相继取得市政府、市发改委和路市联合批复,特别是可研批复明确了枢纽集团的业主地位。二是引入“世界眼光、国际水平”策划和设计团队精心打磨城市设计,形成了高水平设计成果。三是高标准落实“四化”,直饮水和集中能源供应系统,经过多次方案论证基本确定了两项系统工程的实施路径。
(三)积极推进TOD项目落地
一是机制保障,成立TOD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TOD综合开发前期工作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序运转。二是摸清家底,完成土地资源尽职调查。分三批完成475个站点、35个车辆基地的调查工作,初步梳理约105个具备成片开发潜力的项目,正在编制分批实施计划。三是精心谋划,做好规划设计引领。引进AECOM、法铁、戴德梁行、中建西南院等全球顶尖策划咨询和专业设计团队,完成1号线4个示范站国际方案征集,同步开展天堂堡、大山村等项目策划及城市设计工作。四是示范先行,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海峡路、四公里停车场和九曲河停车场项目已完成规划公示;石马河立交储备方案已通过市规资局审查;大学城和微电园项目正在开展控规优化工作。五是多方联动,积极探索合作模式。与中建、龙湖、万科、复星、远洋等具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重庆TOD综合开发。
(四)换乘整体提升工程进展顺利
一是第三阶段16个首末站于今年6月底前基本全面完成。二是今年继续推进的40个一体化港湾站项目正有序推动,年内全部建成投用。
(五)公交站场建设提速提质
一是主城区公交场站布局规划已通过市规资局审查,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后为公交站场的建设提供法定依据。二是按“十四五”公交入场率100%的目标,今年上半年启动了43个公交站场的前期工作。三是沙坝公交上盖开发调规方案通过市规资局审查,待报市政府批复;双堰自主开发项目前期手续基本完成,满足开工条件。
(六)提前完成主城区坡地堡坎崖壁绿化美化项目
集团已于6月底全面提前完成共10块坡坎崖土地绿化美化工作。
(七)全面加强党支部建设
严格对标对表集团直属党委有关工作要求,切实履行基层党支部主体责任,不断强化思想、组织、队伍、作风、纪律、制度建设。每月按时召开党支部大会和主题党日活动,支部书记讲授党课1次,与支部党员谈心谈话3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轨道四期项目
一是部分未开工项目因部门意见不一致推动困难。6号线东延伸方案、7号线一期和17号线一期项目审批推动难度大。二是部分重要节点技术方案不稳定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18号线北延段与27号线换乘通道、27号线车站主体及TBM区间受重庆站方案影响无法稳定,方案无法得到批复;24号线增设桃花路站以及商贸城北站至广阳湾站线路方案仍未取得市政府或市级主管部门明确意见;18号线三期过江隧道选址方案不稳定,导致小什字站及区间方案不稳定。
(二)重庆东站项目
一是融资方案未落地。路市双方批复的初步设计与市政府批复的投融资方案、市发改委批复的可研报告不一致,CTC投资主体等核心内容有重大变化,对投融资方案有较大影响。二是东站站前片区如何在初期有效引入产业,聚集人气,真正实现站城融合发展是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三)TOD综合开发项目
一是顶层设计缺乏推进协调机制。缺乏市级统筹、强力推动的工作机制,市级主管部门及相关区县思想认识上有差距,主动推进的意愿较低,无法形成合力助推TOD开发。二是审批流程不明晰且技术标准缺失。目前TOD项目在方案设计方面并无针对性的技术标准,导致前期工作审批过程无规可依、无章可循,审批流程不明确、耗时长,前期工作进展缓慢。三是现行规划调控机制市区矛盾突出。开发指标要在项目所在行政区平衡,对地方利益触动大,规划指标落实难。四是具体项目推进中,政府要求和企业诉求难以契合。四公里等TOD综合开发范围内租赁住房比例较高;石马河立交项目区政府要求配建学校、公园等;金山寺等大部分轨道交通设施用地未办理土地权属,出让主体存在矛盾;轨道交通四期项目本体用地外、涉及其他权属单位的用地,未就合作范围、模式等达成一致意见,预埋预留设计推进困难。
(四)公交站场建设项目
一是既有的公交站场上盖开发模式难以继续。市级部门对公交站场上盖开发管控更加严格,通过先取得划拨用地再调规变性实现土地收益的模式难以延续。二是五里店公交枢纽项目补征土地未落实。主体工程已完工,但由于项目补征土地迟迟不能落实,严重影响配套道路的建设。
三、2021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对标开工任务,高质量推进轨道第四期项目前期工作
按照市政府制定的“2年全开工,5年全建成”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强统筹管理、加快手续办理,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条件。力争实现15号线二期9月开工,6号线延伸段、7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12月开工。按照实事求是、对历史负责的原则完成6号线东延支线方案中断运行交通影响评估和社会稳定评估,尽快明确该段实施方案。
(二)深化城市设计,高品质推进重庆东站片区建设
通过进一步深化设计和完善产业策划,形成高站位、高水准、可实施的站城一体化设计方案,加快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年内实现站前4宗地块出让,加快产业导入,促进站城融合。
(三)细化目标任务,做牢做实TOD综合开发项目
保持战略定力和工作韧性,积极协调市级TOD领导小组办公室,完善工作机制、硬化工作责任、提高决策效率。加快建立可实施的TOD综合开发项目库,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分时序分阶段推进项目落地。加快与项目所属区政府、权属单位洽商,尽快就一体化城市设计范围和合作开发等相关事宜达成共识,确保预留预埋与正线工程同步实施。积极探索一、二级开发联动开发路径及合作模式。对标对表年初计划,四公里停车场、海峡路项目力争第二批出让,微电园、大学城等项目力争第三批出让,确保TOD项目年内生根开花。
(四)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公交站场建设
根据“十四五”公交站场建设计划,启动10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取得8个可研批复,5个划拨批复,年内再新建公交车位290个,公交入场率提高到59.4%。完善五里店公交枢纽项目前期手续,落实项目土地。持续推进第四批公交站场上盖开发项目调规工作。
(五)优化方案,推进38223项目土地整治。
进一步摸清情况,完善土地储备手续,启动开发策划和控规优化工作,落实7号线车场选址方案,细化19号线和26号线站位选址。
(六)加强科技创新,启动一批课题标准研究工作
启动集团牵头的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技术研究和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技术标准编制工作;完成一体化换乘实施规划标准大纲;继续编制主城区公交优先道2021-2023年划设规划。
- 上一篇:林长制宣传工作开展情况
- 下一篇:物联网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