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奖励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奖励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奖励办法

篇1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制度。在本省行政辖区内,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镇国有土地是指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属于全民所有的土地(以下简称土地),但地下资源、埋藏物和市政公用设施除外。

第四条  国内外的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均可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土地开发、利用、经营。

第五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在使用年限内依法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  土地使用者开发、利用、经营土地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七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主管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工作,负责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终止的登记和监督检查。

县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负责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终止涉及的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登记。

登记文件可以公开查阅。

第二章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八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第九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位置、面积、用途、年限和其他条件,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计划部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共同拟定方案。土地使用权出让方案应按照《黑龙江省土地管理实施条例》规定的国家建设征用、拨用土地批准权限报经批准后,由土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实施。

第十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出让合同。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具备地块位置、面积、用途、年限、建设期限、出让金数额和支付方式及期限、违约责任等主要条款。

第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业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

(五)综合或其他用地五十年。

第十二条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会同财政部门、物价部门、城市规划和房产管理部门按照土地用途、土地区位、建筑容积率和土地使用年限,在城镇土地评等定级的基础上,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定期进行评估,确定基准地价,作为出让土地使用权收取出让金的基本依据。

第十三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和协议的方式进行。

第十四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依据经批准的出让方案,向有意受让人提供下列资料:

(一)地块位置、范围、面积、地面现状和城市基础设施现状;

(二)规定的土地用途、建筑容积率、密度、净空限制等规划要求;

(三)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卫生防疫、交通、抗震和防火要求;

(四)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和规则、出让年限、出让金支付方式和建设项目完成年限的要求;

(五)其他有关文件。

第十五条  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程序:

(一)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发出招标书或公告;

(二)投标者按招标文件规定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投标和提交保证金;

(三)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对标书进行评审,并向中标者发出中标通知书;

(四)中标者持中标通知书在三十天内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的定金;

(五)中标者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登记、领取土地使用证,取得土地使用权。

第十六条  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程序:

(一)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拍卖公告;

(二)竞买者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参加竞买手续;

(三)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公开拍卖,由主持人宣读土地使用权拍卖规则,简介该幅土地情况和公布底价后,竞买者应价竞争,最后确定出价高者为受让方;

(四)受让方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当场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的定金;

(五)受让人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登记、领取土地使用证,取得土地使用权。

第十七条  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程序:

(一)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向有意受让人提供出让土地使用权地块的必要资料和有关规定;

(二)有意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交土地开发建设方案及所出价款、支付方式等;

(三)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对有意受让人提交的文件审核论证,于十五日内给予答复;

(四)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有意受让人协商一致后,双方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由受让人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的定金;

(五)有意受让人按合同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登记、领取土地使用证,取得土地使用权。

第十八条  未经出让方同意,逾期未全部支付出让金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有权解除合同,土地使用者所交定金不予退还。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未按合同规定提供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有权解除合同,并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双倍返还定金。

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时,中标者未按规定日期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取消其中标权,所交保证金不予退还。未中标者所交保证金,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全部退回。

第十九条  根据批准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方案,市、县人民政府组织招标或委托有关单位对预出让地块进行开发后,再进行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二十条  土地使用者应按合同规定开发、利用和经营土地,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的,应当征得出让方同意并经土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并按本章规定重新签订出让合同,调整出让金,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换领土地使用证。

第三章  土地使用权转让

第二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

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其他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

第二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转让应当签订转让合同。

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登记文件所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

第二十三条  土地使用者通过转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第二十四条  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随之转让。

第二十五条  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该建筑物、附着物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者转让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之转让,但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作为动产转让的除外。

第二十六条  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可以分割转让。同一建筑物产权分割转让的,建筑物使用范围内土地使用权同时分割转让。土地使用权不能分割的,按共有土地使用权处理。

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分割转让的,应当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

第二十七条  土地使用权转让,双方应持转让合同和有关证件,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过户登记,换领土地使用证。

土地使用者因转让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而导致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应分别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过户登记,换领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

第二十八条  土地使用权转让时,转让人应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缴纳土地增值费。土地增值费按增值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具体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十九条  土地使用权转让后,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的,依照本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办理。

第四章  土地使用权出租

第三十条  土地使用权出租是指土地使用者作为出租人将土地使用权单独或者随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租赁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

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不得出租。

第三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出租,出租人与承租人应当签订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不得违背法律、法规、规章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

第三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出租的期限,应当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内,由出租人与承租人双方协商确定。

土地使用权出租期间,出租人必须继续履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承租人应当依照租赁合同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第三十三条  出租人在土地使用权出租期间需要转让其土地使用权时,应提前三个月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承租人有优先受让的权利。

出租人在土地使用权出租期间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第三人时,原租赁合同对第三人和承租人继续有效。

第三十四条  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出租,出租人应当在租赁合同签订后十五日内,分别到土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未办理登记手续的,租赁合同无效。

出租人或承租人发生变更的,应当依照前款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  土地使用权抵押

第三十五条  土地使用权抵押是指土地使用者作为债务人或第三人(以下简称抵押人),将其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作为抵押物抵押给债权人(以下简称抵押权人)作为清偿债务担保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土地使用权抵押,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必须签订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抵押合同不得违背法律、法规、规章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  抵押的期限应当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内,由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双方协商确定。

在抵押期间,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不发生转移,抵押人必须继续履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第三十八条  抵押人可以在抵押物价值范围之内,同时设立几个抵押权。

第三十九条  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抵押,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双方应当在抵押合同签订后十五日内,分别到土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未办理登记手续的,抵押合同无效。

第四十条  抵押人到期未能履行债务或者在抵押合同期间宣告解散、破产的,抵押权人有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抵押合同的规定处分抵押财产,以抵押物折价或转让抵押物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抵押权人处分抵押物时,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分割转让的,必须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

按前两款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的,应当依照规定办理过户登记。

第四十一条  抵押人以抵押物清偿债务时,一项抵押物有数个抵押权人的,应当按照抵押权登记的先后顺序受偿。

第四十二条  抵押权因债务清偿或者其他原因消灭的,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双方应在十五日内到原登记机关依照规定办理注销抵押登记。

第六章  土地使用权终止

第四十三条  土地使用权因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届满、提前收回及土地灭失等原因而终止。

第四十四条  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土地使用者的土地使用证及其他证件同时废止,并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注销其登记。

第四十五条  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请续期。需要续期的,应在土地使用权期满六个月前向出让方提出申请,经出让方同意后,应当依照本办法第二章的规定重新签订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办理登记。

第四十六条  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依照法定程序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并根据土地使用者已使用的年限和开发利用土地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偿。

第七章  划拨土地使用权

第四十七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未按本办法履行出让手续缴纳出让金,土地使用者通过其他方式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应按本章规定办理。

第四十八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必须事先到土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补办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其审批程序如下:

(一)土地使用者应当持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产权证明等合法证件,向土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二)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申请人经协商一致后,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三)土地使用者应当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土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登记手续;

(四)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双方当事人,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租赁、抵押合同;

(五)土地使用者应当在转让、租赁、抵押合同签订之日起十五日内分别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登记手续。

第四十九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应按地块标定价的一定比例收取,但不得低于地块标定价的30%。划拨土地使用权出租,也可按月或按年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具体缴纳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报省土地管理局备案。

第五十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出让期满时,土地使用权由土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无偿收回;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当市、县人民政府收回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偿。

第五十一条  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因迁移、解散、撤销、破产或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无偿收回其划拨土地使用权,并可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出让,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处分。

对划拨土地使用权,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城市规划的要求无偿收回,并可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出让。

无偿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时,对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偿。

第八章  罚  则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未经批准或者越权批准出让方案而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按非法占地和越权批地行为处罚。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未经登记和未取得土地使用证的,其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根据情节处以出让、转让、出租、抵押金额千分之五以下的罚款或收回土地使用权。

第五十四条  土地使用者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开发、利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予以纠正,并处以每平方米十元至五十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转让、出租、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分割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没收其非法所得,并根据情节,处以非法所得50%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  罚款全额上缴同级财政部门。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七条  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个人,其土地使用权可以继承。

第五十八条  土地使用者应当依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纳税。

第五十九条  依照本办法收取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土地转让增值费列入财政专项基金管理,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土地管理局另行制定。

第六十条  本办法由省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篇2

过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65-01

七年级新生面临角色改变、人际关系重建、学习难度加大等问题,会在心理上出现不适应的现象。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出现问题的原因入手,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学生克服不良情绪,渡过心理适应期。

一、开展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

主题班会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七年级新生出现的自卑、焦虑、胆怯等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地进行诊断并治愈。开展主题班会时,教师首先要考虑七年级新生的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班会主题,如“走进中学校园”“我的学习我做主”“相亲相爱一家人”等。其次,采取多样化的班会形式,如演讲讨论、观看视频、游戏竞赛等,结合班会主题,设计班会流程,包括班会活动环节和流程的安排。最后,教师要对主题班会的开展过程进行点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积极性如何、学生存在的疑惑等,通过点评达到启迪学生心灵的目的。

例如,针对七年级新生适应新环境较为困难、角色转变意识较弱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召开“走进中学校园”主题班会,让学生观看影片《走进中学校园》,感受初中生角色的转变,看完影片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说:“进入初中后就要住校了,还要做一些我们以前没做过的事情,如洗衣服,安排生活费的花销。”有的学生说:“学习科目由3科变成了十几科,完全吃不消。”此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价,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对进入初中后的变化感受都很深刻,这些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的,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从上初中第一天起,就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中学生了,要调整好心态,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学生能够意识到角色转变的重要性,逐渐从小学生的角色中走出来,进入中学生的角色,这样能够有效地帮助初一新生渡过心理适应期。

二、开展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凝聚力

进入初中以后,有的学生对同伴存在戒备的态度,这对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十分不利。通过开展课外集体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交往平台,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帮助、相互了解,更好地让学生融入班集体,尽快渡过心理适应期。首先,教师要选择一些团体活动性较强的课外活动,如才艺表演、游戏竞赛、科学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参加团队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其次,以体现互帮互助、团结合作为目的,优化活动流程,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布置活动场景,给学生构建一个安全温馨与和谐的活动环境,拉近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围绕七年级新生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圈这一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 “开火车”活动,做法是:将全班学生分为12个小组,每组4个人,每个小组站成一个纵队,并用呼啦圈将学生连成一排成为一列“火车”,同时让学生按逆时针跑,追赶前面的一组学生,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团结协作,追赶前面一列“火车”。此次活动把学生感兴趣的呼啦圈运动和跑步项目相结合,布置了温馨的活动场景,采取了有效的奖励办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多彩的课外集体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培养班级凝聚力。

三、采取激励措施,增强学生的自信

进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学习难度加大,很多七年级新生出现厌学、弃学的现象。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由于学习难度加大而出现不适应的心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要进行客观的评价并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此外,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点,经常采用“你真棒”“很好”等具有激励性的用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例如,班主任可以开展英语听写词汇之“星”活动,以一个学期为限,对每一次听写活动都获得满分的学生,授予“听写词汇之星”的荣誉称号,并奖励给每一位当选学生一本《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教师在批改每一次词汇听写作业时,对于获得满分的学生,可以在本子上写上“你真棒”“非常好”等话语;对于未获得满分的学生,可以在本子上写上“再努力”“下次你就是冠军”等话语。不同的激励措施,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安全渡过心理适应期。

篇3

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全体学生的文化素养,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化生活习惯,以“一切为张庄乡中学“书香了学生的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推动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学校决定在今年5月份举办首届“读书节”活动,努力构建“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从而创设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

活动中,我们将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读书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能力;激励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以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通过“读书节”的开展,推动学习型学校的创建,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活动中,我们将主要抓好“讲座、阅读、竞赛、展评、写作”五个主要环节,使读书活动在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上形成规范和特色

【活动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读书节”的开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读书是一件终身的快乐事情,争做一个有情趣、有修养的读书人。

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增智慧,以读书促养成,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育人格,形成“人人爱读书,读书来育人”的校园读书氛围,使“读书节”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

【活动主题】

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校园。(横幅)               

【活动宣传口号】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获取知识,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

3、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4、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未知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5、人不但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

6、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7、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8、书是一叶扁舟,带你驶向成功的彼岸。

9、读书,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横幅)。

10、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横幅)

【活动组织机构】

组 长: 白斌

副组长: 李华  廖广华 张守俊 阮效磊   

组 员:全体老师 

【活动时间】

说明:1、初步定于每学期开学的第三个月(约十一月、五月左右)。

2、本届活动时间具体定于5月18日—6月18日。

【活动筹备】

1、印发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目录(复习),印发初中生必背优秀诗文目录,印发语文新课标必读课外阅读书目,印发中学生课外阅读选读书目。

2、寒暑假、“国庆”“五一”长假等课余时间,各年级组语文老师根据新课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至少3本文学名著,并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读后感)。

3、做好“读书节”启动之前的宣传报道:学校板报、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尽可能以读书为主题,或倡导读书活动,或指引读书方法等等,内容不拘,形式多样;并做好宣传标语的横幅悬挂工作。

4、重新启动的《荷韵清风》文学社团要尽快做好人员重组,稿件征集、审定,版面设计,栏目分配,排版等等相关筹备工作,使“读书节”活动有一个有效的写作交流的平台。

5、语文组各老师尽可能做好自己所负责的有关“讲座、阅读、竞赛、展评、写作”等各筹备工作:制定活动计划,设定比赛规则,选定内容、人员,确定时间、地点,以确保“读书节”活动高质、实效、顺畅地进行。

【活动主要内容、形式、要求】

一、   讲座

每学期的“读书节”活动期间,由语文教研组的一位老师开设一次读书讲座,以新课标必读、选读的作家、作品为依托,可以是“专题的文学讲座”,也可以是“好书推荐会”的形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为名著的阅读作导引,以“讲座”来促“阅读”。

这项活动要求语文老师务必选好题,寻找相关的资料,写好讲座稿,在讲座前,张贴海报,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在讲座中尽可能设计师生互动环节,让讲座开得有声有色有成效;讲座后,务必留下阅读任务和思考空间,以促进阅读的延续和深入。

二、   阅读

指导学生根据新课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的内容,利用寒暑假,国庆、五一长假,双休日,周末,阅览课等时间,沉下心来,好好读点书,读点经典,读点名著,这既能增加人文底蕴,促进“精神发育”,又能培养优良品德,提高读写能力,还能漫游古今中外,渲泄喜怒哀乐,纵横过去现在,驰骋传统现代,享受着阅读的快乐,品尝着经典所拥有的永恒魅力。

⑴ 图书推荐。每学期为学生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3—5本,开展好“同读一本书”和“各读各的书”活动。

⑵ 成果交流展示准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积累文化知识,写好读书心得等。

⑶ 建立“读书日”制度。每学期“读书节”期间集中一天(或半天)时间,什么课都不上,只上“读书课”,以大力营造校园读书的氛围。

三、   竞赛(活动)

推荐竞赛(活动):

⑴书海絮语——一次现场书法比赛。(要求选择名著中的精彩文段为内容)

⑵百花齐放——一次手抄报评比。(以读书活动为主要内容

⑶文采飞扬——一次现场作文比赛。

⑷文笔精华——一次征文竞赛。(参考题目如:《读书改变了我》《我和书的故事》《书香人生路》等)

⑸知识回放——一次名著知识竞赛。(备课组各老师每人出10个相关题目,然后由负责老师组卷)

⑹精彩纷呈——一次诗词(散文)朗诵会。

一次读书演讲比赛  

一次书本剧表演会。

⑺ 书香溢校园——一次摄影比赛。(捕捉校园内各种有关读书活动的感人场景、学生老师读书的专注神情,用精美的画面和巧妙的标题折射校园内四溢的书香。)

⑻至理名言——“我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过程中,把自己的读书感想化成只字片言,写成属于自己的读书名言和大家分享。)

⑼经典留香——周末电影节活动。(利用“读书节”期间的周末坐班管理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经典名著电影电视,如《城南旧事》《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⑽妙笔评析——美文大家读活动。(指导学生品读精美散文,复印成A4纸,标上班级、号次、选编者名字,并在美文上作评注和简析,教师集选优秀者合订成《美文集粹》以供大家阅览,品读。)

几点要求:

⑴原则上要求每个年级组都能积极参加,考虑到初三学子们中考的压力,所以活动重心放在初一、初二年级组。

⑵各年级组可根据实际需要择取5-8项适宜的活动来开展,务必要做到责任到人,力求各尽其责,各尽其能。

⑶各年级组力求建立“读书节”的资料库、资源库,并做到与其他年级组无私交流、共同分享。

四、   展评

以“读书博览会”的形式对“读书节”的成果加以公布、展评。内容包括:

⑴现场书法比赛成果展评;

⑵手抄报展评;

⑶优秀读书笔记展览;

⑷至理名言展览;

⑸读书剪贴本展览;

⑹优秀读后感展览;

⑺优秀征文展览;

⑻优秀《美文集粹》本展览;

五、写作

从摄入与输出、承与传的角度看,“阅读”摄入了大量的文化营养,是实现“生存经验的传承”中的“承”,而“写作”是为了实现其中的“传”。“阅读”和“写作”是实现人类文化传承的重点,也是构建语文教育模式的重点。因此在“读书节”中,“写作”作为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对读书活动成果的有效巩固,也是“读书节”的最终目的。

重新启动的《荷韵清风》文学社是实现写作交流的有效平台。

文学社由经验丰富的老师负责,在此不赘述有关细则。

【活动总结】

一、设奖:

1、按年级每项个人比赛项目,根据参赛数,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一等奖得5分,二等奖得3分,三等奖得1分。

2、综合个人,按单项累计加分。

3、班级团体总分为班级学生所有比赛得分之和,设一、二、三等奖若干。

4、另设“优秀组织奖”每年级2名,“校园读书之星”每年级5名,均按总分从上到下排列顺序来截取。

5、奖励办法:获个人、团体一、二、三等奖者,发给奖状、奖品。

二、颁奖:

由白斌校长对“读书节”活动做简单总结,教导处在总结大会上给各项活动的优胜者颁奖。

篇4

关键词:职业中学;校园文化;环境

当前,由于初中生源急剧减少,有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越来越困难,而有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仍呈现火暴场面。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我们如果过细探究其原因,招生形势好的学校大都是得益于长期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办学成果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可见,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将决定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建设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一、学校校园文化环境的构成要素

校园文化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下,在培养人才和不断完善自身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一是物质文化,即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校园显性文化。它包括校园的建筑与布局,校舍内部的装修、陈设、环境的布置,校园绿化、美化等;二是制度文化,即校园文化的软件,主要指校园中各种规章制度、学习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娱乐活动方式等;三是精神文化,即学校传统校风和人际关系等。它既是学校价值观的充分体现,又对学校成员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确定产生巨大的潜在的影响。以上三个方面互为表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转换。

二、充分认识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艰巨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普遍文化基础差,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也差些。他们的自信心多数在中考是不同程度的受到挫伤,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问题学生,这些学生不但学习习惯差,而且品德上有一些难改的恶习。而学生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得以很好实现。为建设好职业中学的校园文化,学校校长和教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规范好学生行为并使学生回复自信心;第二个问题是老师的普高“情结”使得其对职高的功能定位不准。第三个问题是对校长而言,没有升学指标去评价老师,怎么去管理老师?怎样去鼓励学生?甚至会对构建校园文化产生重重困惑和迷惘。

三、从营造育人环境的高度建设校园文化

学校作为育人场所,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从营造育人环境的高度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着师生性情,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塑造着校园人的优秀品质,培育着师生的创造精神,激励着师生奋勇前行。它的教育效应是无声的,但又是强大而永恒的。在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过程中,首先,我们着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人文环境,力求做到“一山一水显文化,一草一木铸形象”。其次,有意识地寓德育于山水。让严肃的教育增添生机和活力,变得平易近人,可亲可敬。再次,我们还十分注重体现环境的丰富思想文化内涵。校门的造型象征着初升的太阳;橱窗定期展示我校办学特色、办学成果、各种活动的精彩照片和优秀毕业生的照片、事迹,使整个校园充满了智慧与创造、积极与进取的氛围;实训车间的墙上“创新、协作、诚信、务实”八个大字,让企业和企业文化悄然来到学生身边,让学生在学校能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二)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实现制度育人

制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好的教育制度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学校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建设,实现制度育人。

1.体现人本管理思想,增强岗位职责意识

校长首先要有开放的教学管理思想,充分信任教师,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降低管理重心,增强教师对制度管理与执行的自主意识。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已越来越凸显出它的作用与价值,在考勤制度、考核制度上都采取弹性化管理,给予教师更宽松、自主的空间,给予教师充分的人文关怀来增强执行制度的自主意识,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潜能。

2.把握发展方向,增强创新意识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办学思想,增强制度的创新意识,用制度创新来引领学校发展方向。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制度是职业中学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教师专业的提升、发展必须有学校管理制度的支撑。多年来,我们制订了《专业课教师到企业的实践制度》《中高级职称评审细则》《教师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等制度,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三)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实现活动育人

“普高要安静,而职高要热闹。”这句话可能有些失之偏颇,但它却道出了职业中学要更多地开展课外文化活动的道理。课外的文化活动对学生有三大好处:一是充实了学生生活,扩大了学生活动领域,密切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二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了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三是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精神。特别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这里找到了位置,增加了表现欲,提高了竞争力。

(四)重视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提高育人效果

职业中学的学生一毕业,就要到企业或其他行业就业,那么,首先检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质量好坏的就是用工单位。有时,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当企业来学校面试学生时,可能由于某生仅因为留长发或不自觉讲了一句不雅的口头禅而遭拒绝,这说明学校没有与企业的文化对接。企业最看重的是学生的什么,作为学校应该主动了解,从而在平时就以企业的要求来教育学生,做到不但技能与企业无缝对接,文化也能实现对接,这样的学生势必受到企业的欢迎。有人曾做过调查,企业最重视学生的是:第一重视学生的职业意识、工作态度,第二重视的是专业技能、人际沟通能力。为了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学校应该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引入企业和其他的文化,与校园文化形成合力,增强育人效果。职业中学要实行文化的“校企结合”来彰显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和塑造校园精神文化,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即团队协作精神、客户至上的理念、平等对待员工的理念和激励与创新的理念;二是学习研究企业文化;三是全方位实施“校企结合”,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习惯等都要满足企业的要求;四是学校的管理包括教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都要向优秀企业学习,要与优秀的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另外,针对中等职业学生行为习惯差,我们还引入了军营文化和礼仪文化,将这些文化贯彻到日常管理当中。我们对学生寝室布置就是按军营寝室的要求来进行的,每月开展评比,经过一定时间的督促,所有的寝室布置都达到了军营标准;我们对学生的个人行为要求是“四统一”:统一服装,统一发式,统一礼节,统一问候。在统一中我们营造了一种整洁的校园文化环境,打造了高品位的形象。最终为企业输送了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