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出贡献奖励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重大突出贡献奖励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重大突出贡献奖励办法

篇1

首先,感谢各位评委在繁忙的工作中安排时间参加评审。

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是我省科技奖励的最高奖,奖励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特殊贡献;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要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突出建树的公民(个人)。自年新修订的《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颁布实施三年来,先后有、、、和等五位同志获得突出贡献奖。五位获奖者都是长期工作在科研一线,创造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对做出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是省委、省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体现,对激励自主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科技奖励的权威性和导向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办法》修订后第四次评审,评审委员会组成结构是基本固定的,有前几届评审中的基本共识,评审过程中对标准的把握会比较明确。省科技厅前期对推荐的六名候选人又组织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初评,初评意见认为,研究员和任炳彦教授在学术水平、学术地位,特别是在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广泛公认。建议推荐研究员和教授参加本年度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总评审。对此,我就做好今年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评审再强调几点:

一是要坚持候选人科学成就、贡献和效益高度统一。评审中对这个奖项的候选人要综合考量,既重视其科技成就,更要看其科学研究对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二是要继续坚持评审标准的导向意识。前三届的获奖者既有搞科学基础研究的,也有从事技术与工程方面的,社会认知度较高,反响较好。因此,在评审中要把长期扎实奋斗在科研一线,为我省和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推举出来,注重终身科技成就积累,使评审结果切实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导向效应。

篇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奖励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科技效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科技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公民,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市人民的积极性、发明性,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市科学技术奖励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发明”方针,鼓励自主创新和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效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创新体系建设,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和培养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培育创新团队,加速科教兴绵和可继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创新型建设。

第三条为维护科学技术奖的客观、公正和权威性,市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四条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市科学技术奖的设置

第五条市科学技术奖是由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政府奖励。市科学技术奖包括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市科技效果再奖励。

市级各部门不再另行设立科学技术奖。

第六条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是指对市行政区域内,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效果推广应用工作中取得了有创造性的重大的研究效果或专利技术,为推动科技进步作出突出贡献和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科技工作者个人进行的奖励。

一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最多3人,可以空缺。

二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不分等级。

三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的奖励由市人民政府颁发科技杰出贡献奖荣誉证书,每人奖金20万元。

四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的事迹载入市志。

第七条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对具有发明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科学研究效果和效果推广应用进行的奖励。

一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颁奖每年一次。

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个等级。

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组织由市人民政府发给奖状,对获奖项目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发给科学技术进步奖荣誉证书和奖金:

1特等奖奖金8万元;

2一等奖奖金6万元;

3二等奖奖金4万元;

4三等奖奖金2万元。

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载入年鉴,对获奖项目做出主要贡献人员的事迹记入本人档案,并作为考核、晋升和评聘技术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八条市科技效果再奖励是指对荣获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奖励的科技效果,由市政府按其获奖情况再次给予同等数额奖金的奖励。

一市科技效果再奖励每年颁奖1次;

二市科技效果再奖励的奖励等级按其获奖情况分别确定;

三市科技效果再奖励由市人民政府发给奖金。

第三章市科学技术奖的

奖励范围及条件

第九条本方法适用于在市行政区域内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效果推广应用活动的组织或公民。

第十条热爱祖国、有高尚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科学和技术领域为做出发明性贡献和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发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科技工作者,可推荐、提名为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被奖励对象:

一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或创新的研究效果,且必须是荣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及以上奖励的主要研究人员。

二从事具有原创性的科技效果推广和效果转化应用工作中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明出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效果:

1工业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现年新增利税2000万元以上;

2农业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一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3篇、实现年新增产值2亿元以上,其中粮食实现年新增产量1亿公斤以上的直接实施者;

3社会发展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一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3篇、全市同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年新增利税1000万元以上。

三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方面属于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取得国家名优新产品称号和著名商标、且年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年新增利税1000万元以上的主要实施者。

第十一条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推荐项目须应用于生产实践一年以上,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应用研究效果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生物新品种属于:

1国内、省内、市内首创的

2本行业先进的

3经过实践证明具有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二具有国内、省内先进水平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效果。

三市推广、转化、应用已有的科学技术效果,做出发明性贡献、效果显著的

四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幼稚技术效果,且在消化吸收基础上有重大创新、贡献突出的

五市内重大科学技术工程建设、重大设备研制、企业技术改造、资源开发利用中采用新技术并做出发明性贡献的

六实施社会公益性重点项目中,有重大技术创新并做出突出贡献的

七科学技术管理以及科技发展战略和软科学研究工作中,有发明性贡献的

第十二条市科技效果再奖励,必需是经市科技管理部门报送,并获得了省及以上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创新奖的获奖科技效果。

第四章市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

第十三条市科学技术奖励奖实行归口管理的推荐制度,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由下列单位和个人逐级推荐和申报:

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

二市级有关部门。

三驻绵国防科研院所、大专院校。

四具有高级职称的3名以上同行科技人员联名。

五经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符合推荐条件的其他单位。

第十四条推荐单位作为行业归口管理部门对其推荐的人员和项目进行初审,对符合奖励条件的项目提出推荐意见后报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

驻绵国防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其它单位由本单位的科技管理部门初审,对符合奖励条件的人员和项目提出推荐意见后报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

第十五条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项目由主持单位按归口的原则推荐上报;市级群众团体完成的科技项目按专业归口推荐上报。

第十六条市人民政府设立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市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承担。

第十七条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聘请市内外有关专家组成。

第十八条市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规范、申报和推荐要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衡量方法等由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市科学技术奖励方法实施细则》具体规定。

第十九条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对推荐的人员和项目进行评审,评出市科学技术奖励的拟奖人员和项目。

第二十条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拟奖的人员和项目在授奖前面向社会予以公告,征求意见,期限30天。

第二十一条对有异议的项目经有关单位初审,提出处置意见后,由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审议并作出认定结论。

第二十二条对公告后的获奖人员和项目,由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报市政府,经市政府批准后予以授奖。

第五章奖励经费

第二十三条市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由市财政列支。

第六章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或自筹资金,面向社会设立的科学技术奖。

第二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应当积极支持、正确引导、规范管理,保证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有序运作。

第二十六条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应当建立科学、民主、客观、公正的评审顺序,实行公开授奖制度。

第二十七条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应向省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省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制作的四川省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登记证书》方可设奖。

第二十八条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不得向授奖单位和个人收取任何费用。

第七章罚则

第二十九条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效果,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由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奖励,收回证书,追回奖金。

第三十条推荐单位或个人提供虚假数据、资料、证明等,协助他人骗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由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取消推荐资格;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未经登记,社会力量擅自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由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

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向授奖单位和个人收取费用的由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没收所收取的费用,并处所收费用1倍—3倍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参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活动和有关工作的人员,评审活动和有关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篇3

(一)宣传发动阶段。利用县电视台、鹤鸣》网站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开展救助少儿白血病患者募捐活动的重大意义,由县红十字会、县总工会、县教育局、县工商联联合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书》号召所有自愿向白血病患儿献出爱心、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们参与救助行动,踊跃捐款,帮助贫困家庭白血病患儿适时得到医治。

(二)广泛宣传《红十字会法》争取资金支持。开展募捐。县红十字会将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县直机关团体、驻县武警、消防大队以及民营、合资、独资股份制企业。

(三)确定救助对象。此次募捐活动。救助对象为我县贫困家庭中患白血病的未成年人(年龄18周岁以下)县红十字会可根据其家庭贫困程度及治疗情况给予必要的医疗费用支持。

二、适用政策及奖励办法

(一)向红十字事业进行捐赠,参加捐赠的所有企业和个人都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8号文件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赠者准予享受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全额扣除”优惠政策。

(二)单位捐款5万元以上者,凡个人捐款5000元。由省红十字会颁发荣誉证书;个人捐款2万元,单位捐款10万元以上者,由省红十字会授予“吉林省红十字事业突出贡献奖”奖牌,同时在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监督。开展募捐和人道救助工作,加强领导。《红十字会法》赋予各级红十字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全县各级红十字会务必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募捐工作的组织领导。此次活动所募资金将全部用于救助少儿白血病患者。县红十字会要主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篇4

一、充分认识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

我矿的专业技术岗位从98年设置以来,到2004年已经6年多了,专业技术岗位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原有的岗位设置与企业发展的要求已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①专业技术岗位编制不科学。专业技术岗位不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因事设岗,而是存在着专业技术岗位“因人而设”,甚至重复设岗的现象,导致了多年来专业职务岗位编制混乱。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不合理,要求不具体,随意性较大,在岗人员具有什么资格,就聘什么职务。③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不明确。原来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对专业技术人员职责规定的不具体,致使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起来没有明确的责任和方向,缺乏责任感和积极性,从而造成这些岗位虽然存在,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④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考核、评聘脱节。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矿党委多次调研分析,认为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吸引、留住和用好专业技术人才的良好环境,为优秀技术人才的成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带头作用,就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实现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的科学化,才能为“人才兴企、科技兴企”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为此,矿党委专门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为负责人,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编制委员会,党委组织科具体负责全矿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设置。

我们在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中,坚持因事设岗、结构科学、动态管理、责权统一和精简高效原则,分职能调查、岗位分析、编写岗位说明书、岗位评价等四步进行。①职能调查。职能调查是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基础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工作需要和现有岗位的实际情况,做到岗位分工合理,工作关系协调,工作流程顺畅。为此,我们对全矿各单位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职责范围和业务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书面调查;②岗位分析。根据实际工作的内容和性质进行系统归类合并,按照实际需要进行了岗位初步设计。③编写岗位说明书。根据设岗原因和作用,岗位说明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岗位名称、岗位职责、任职条件等。④岗位评价。岗位初步设置后,广泛征求意见,对所设置岗位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对岗位设置的类别、数量进行全面评估和定位,合理确定每一个岗位的地位和价值,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岗位设置进行了相应调整,优化了系统结构。

2003年底,我矿15个机关科室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05人,19个基层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10人;全矿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415人,专业技术岗位相应为415个。2004年初重新进行了设岗定编,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全矿共设置了289个专业技术岗位,分别在工程、政工、经济、会计等系列设置了34个高级职务,其中工程岗19个、政工岗10个、经济岗3个、其它岗2个。中级职务设置121个,其中工程岗61个、政工岗37个、经济岗14个、其它岗9个。初级职务设置134个,其中工程岗95个、政工岗9个、经济岗19个、其它岗9个。并在采煤、掘进、皮带、运搬等15个单位,设置了20个技术主管职务。定编定岗后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全矿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70%,专业技术职务高、中、初级比例为1:4:5。通过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使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专业技术人才资源进一步盘活,从岗位设置上为推进专业技术职务改革、打破职称评聘上的“铁饭碗”提供了必备的前提条件。

二、制定明确具体的岗位目标责任制。

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重要环节,我们将工程、政工、经济、群文等专业分高、中、初三个层次分别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受聘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初与矿签订目标责任书,从几个具体方面提出相应要求:①政治思想上。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招待上级的指示、决议,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模范遵守职业道德,严于律己,廉洁奉公。②工作作风上。工作积极勤奋,认真负责,乐于吃苦,勇挑重担;求严务实,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和解决问题;带头搞好团结协作。③工作实绩上。能出色完成本专业岗位的各项任务,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有推广价值的专业工作、管理工作经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了积极贡献,工作实绩突出。④专业水平上。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本专业岗位要求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学术(技术)知识,并积极吸收运用新理论、新知识;或积极进行学术、技术研究,、出版论著等,取得了明显的专业(技术)成果;或获得了专业(技术)成果奖。⑤业务能力上。在本专业岗位上有较强的技术、管理、组织和决策能力,以及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⑥继续教育上。参加组织安排的培训学习成绩优秀;进修学习不少于规定课时,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不断更新丰富。

通过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增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三、坚持评聘分开,竞争择优聘任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相分离,是适应新形势要求所采取的一项改革举措。我们积极鼓励广大职工取得高学历、高职称,对具有相关学历,具备相应工作经验,并达到相应技术要求的,依据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评定标准,经个人申请,可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不受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和岗位职数的限制,不与工资福利待遇挂钩。我们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中,坚持了德才兼备的标准和实行公开竞争、择优聘用、能上能下、职岗相符、专业对口、定编管理的原则。对具有相应任职资格,有履行职责的实际工作能力,且身体健康的人员,经组织部门考察核实,根据新设岗位的实际需要,拿出初步聘任意见报经党委集体研究后进行聘任。聘任采取下发文件、发放聘书、签订聘约的方式,矿主要负责人与受聘人签订聘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受聘人员必须制定年度专业工作目标,其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工作作风、贡献与效益、水平与能力、学习与提高等几个方面,并与受聘专业岗位职级职责要求相一致。矿要为受聘人为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条件,并提供相应的待遇。

四、加强和改进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

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环节,以前的年度考核,每人发一张考核表,由个人填完上交,流于形式,失去了考核的作用和意义。为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的领导,我矿成立了年度考核领导小组及分线考评委员会,组织科根据相关规定,提出明确具体的书面要求,考核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从“德能勤绩廉学”等方面,对全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统一考核。考核中严格按步骤进行:首先,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个人年度专业工作总结,并填写《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然后,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组织职工在本单位进行民主评议;第三,组织科将《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及评议情况分类汇总,报分线考评委员会进行组织评议、考核评定;第四,组织科根据各分线考评委员会评定结果,对各专业人员综合分析汇总根据各分线考评委员会评定结果,对各专业人员结合分析汇总,并拿出初步处理意见,报党委研究审定。考核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次。年度考核同聘任、晋升、有关待遇紧密结合,做到优上劣下。考核为“优”的可以破格晋升专业职务或高聘,考核为“良”可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考核为“差”的予以低聘或解聘。今年初,我们对全矿2004年度受聘在岗的230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考核,考核为“优”的46人,考核为“良或中”的174人,考核为“差”的10人。通过年度考核置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于同一起跑线上,谁的能力强,谁就能获得重要的岗位,在什么岗位就享受什么待遇,破除了实际存在的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现了专业技术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利于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有利于推动职称工作逐步朝着评价社会化,用人聘约化、管理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切实发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

五、完善激励机制,调动专业人员工作积极性。

我们积极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奖励办法,鼓励各专业人员岗位创新,多出成果。

1、设立了“优秀人才贡献奖”,对我矿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和管理拔尖人才,根据其贡献大小一次性给予2万元以下的奖励。并对获得集团公司或市级二等奖以上奖励的人员,除集团公司或市颁发的原有奖金外,矿按同等标准给与奖励,属集体成果的,第一完成人获得的奖励不低于总额40%或主要完成人获得的奖金不低于总额的50%。

2、设立了“科学技术研究奖”,每年召开一次科技大会总结科技成果,并拨出专项奖励基金,重奖在技术上有创新的人才,表彰在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干部,以鼓励科技人员多出成果。

3、根据集团公司文件要求,我们定期为专业技术人员发放书刊补助费,并适当安排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出去考察、旅游,定期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4、定期把表现突出、成绩明显的专业技术人员调整交流到重要岗位。有些专业人员在一个岗位上长期不交流,无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工作创新性,部分专业人才学用不对口,不安心工作,能力得不到发挥。针对技术人员流动性差,我们制定了《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规定》,定期交流轮岗。

尤其是去年3月份,我们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根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需要,进行了竞争上岗。规定了竞争上岗的学历、职称和条件要求,通过考试、面试、考察、试用等方式选拔最适合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淘汰机制,有效地支持和鼓励多余的专业人才交流,把紧缺的专业人才流进来,达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

5、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内培和外培两个基地,以业务技能培训为主,加强对干部专业技术、工商管理、金融、财会、法律、计算机应用等业务培训,改变干部队伍单一知识结构。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

6、实施了“百名创新人员”工程。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创新,多出成果,每年评选一次“创新人员”,每月享受100元创新津贴。

7、2005年3月初,我矿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制定下发了《关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职务津贴的通知》,全面提高了全矿在岗受聘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实际受聘的专业技术职务执行。受聘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补贴由原来的200元、150元、90元、60元提高到井下单位700元、500元、400元、300元,地面单位600元、400元、300元、200元。通过较大幅度地提高相关待遇,不仅有效缓解了人才流失日趋严重的局面,而且较大程度调动了我矿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营造了“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环境,保证了人才队伍的稳定,促进了我矿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六、存在问题

1、定编定岗工作存在着相对滞后性。如:随着创业力度的加大,需要经常组建或撤销一些外出创业区队,这些机构不在定编定岗之列,其职数、职责、任职条件等只有按常规区队的建制执行,编制也只有临时增添,给定编定岗工作带来一定的滞后性。

2、定编定岗具有严格性和稳定性,不利于专业技术力量的储备。全矿各单位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均少于或等于编制数,人员调出后不能及时补充或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人选。我们将通过设立实习技术员岗位来解决这一问题。

3、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工作中,对照标准,严格考核,每年都要低聘或解聘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这样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目前人员比较紧张,执行标准过于严格,不利于工作。在今后的工作我们将探索一些新的方法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版权所有

篇5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全区工业经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及的主要工作安排向大会报告如下。

一、工作的简要回顾

,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严峻考验,齐心协力,扎实苦干,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保增长取得阶段性成果

初,受市场需求不足、工业产品价格下滑等因素的影响,我区大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工业发展一度出现较大困难。面对严峻形势,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保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和全市扶持工业经济发展的两个《意见》精神,从税、费、贷、电、运等方面全力帮扶企业,累计为企业落实担保贷款近4亿元、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30余项,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应对危机的信心。面对危机,企业界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绝大多数企业减产不减薪,停产不减员,为稳定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政企共同努力,我区“保增长”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67.66亿元,同比增长27.5%;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7.3亿元,同比增长25.7%;6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4.93亿元,同比增长28.5%;产品销售率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生产原煤767.3万吨,同比增长25.5%;洗煤933.5万吨,同比增长32.1%;水泥102.9万吨,同比增长18.5%;焦炭268.7万吨,同比增长7.8%;PVC11.5万吨,是的5.86倍;烧碱10.3万吨,是的12.56倍;电石24.85万吨,铁合金14.1万吨,发电56.7亿度。

(二)工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突破

以发展新型综合重化工产业为重点,组织实施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重点项目,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煤化工、氯碱化工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已建成和在建的百万吨焦化项目7个、160万吨以上重介洗煤项目14个、氯碱化工项目2个,全部建成后将形成800万吨焦炭、2000万吨洗煤、30万吨PVC、30万吨烧碱的生产能力。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神华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黑猫12万吨炭黑、1.5万千瓦尾气发电项目建成投产;神华30万吨煤气制甲醇,海亮8万吨PVC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西水创业公司日产4600吨水泥熟料和新能源、龙贵等4家机械化矿井投入生产,神华2×2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赛马百万吨电石渣制水泥项目抓紧建设。科技支撑作用得到显现,黑猫炭黑公司16万吨/年湿法生产炭黑项目填补了自治区空白,神华30万吨甲醇项目成为国内最大的以焦炉煤气为原料生产甲醇项目,工艺和环保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西水创业公司、黑猫炭黑公司等企业研发机构的建立,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为新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提高提供了科技保障。

(三)招商引资和工业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优化投资环境,强化载体建设,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投资1.5亿元,完成开发区道路改扩建30.9公里,铺设给排水及中水管网36.9公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运营,拉僧庙化工园区至海惠公路连接线、老石旦项目区主干道一期工程建成通车;实施石大门沟水库引水工程,新建西来峰项目区和拉僧庙化工园区消防站,全力配合运煤大通道、海公铁路、海惠公路、110国道连接线等道路建设,园区综合配套功能和要素集聚能力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成果进一步扩大,引进新扩建项目31个,其中超亿元项目11个,超十亿元项目3个;引进到位资金58.1亿元,完成市政府下达年度任务的232%,同比增长164.4%,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位居全市第一,获得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奖”。,全区共实施工业重点项目9项,其中自治区级4项、市级5项,总投资148亿元,重点项目开工率达100%;累计完成投资72.82亿元,其中自治区级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9.6亿元,市级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22亿元。

(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成效明显

加强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建设,完成年耗能5万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9家百万吨以下焦炭企业,取缔5家高载能企业、7家泡花碱企业、20家煤炭经营企业,淘汰西水创业公司3条旧水泥生产线,淘汰落后产能焦炭260.5万吨、水泥60万吨、电石和铁合金5.6万吨。全年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8%,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指标。组织实施了城区二氧化硫达标专项整治、矿产资源开发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白灰行业专项整治等一系列环保工程,对列入国控、区控的5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和39家焦化、高载能企业实行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和“蓝天工程”,平整道路两侧土地20余万平方米、回填土方1.7万立方米,清运覆盖固废垃圾1.4万吨、煤矸石9万余吨,覆盖煤矿、非煤矿山排土场121万平方米。全年净削减二氧化硫2487.3吨,化学需氧量203吨。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0.094mg/m3,较同期下降24.2%。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31天,同比增加25天。我区节能和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双双位居全市第一,分别获得全市“节能工作地区突出贡献奖”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突出贡献奖”。全市9家节能先进企业中我区占了6家,黑猫炭黑和蒙金公司的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获得全市“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奖”。

(五)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我区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的各项目标任务,通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化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安监员驻厂和专家顾问组会诊、巡查制度等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大基础设施的隐患排查治理,全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受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二是经济增长仍较粗放,与中央和自治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随着重化工产业的发展,危化行业规模和企业数量不断扩大,安全生产任务越来越重;四是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逐步加快,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此外,煤炭资源、水资源瓶颈制约日益明显。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的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复杂多变的客观形势,要求我们既要充分估计形势的严峻性,把困难和对策考虑的更充分、更周全一些,扎扎实实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又要坚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信心,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区工业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增长、调结构;重节能、抓减排;强服务、保安全”为工作方针,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方向,以煤化工、氯碱化工产业为主线,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狠抓运行调控,全力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工业增加值101.8亿元,增长54%。单位GDP能耗下降7.71%,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总量控制在1790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3977吨以内,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为完成上述目标,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优化升级为主线,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清洁安全文明生产,促进低排放、低消耗和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努力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做大支柱企业、做强特色产业、提升规模效益的思路,集中力量壮大能源、化工、建材、冶金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建设煤化工、氯碱化工基地。依托神华、华资、佳鑫、西部煤化、黑猫、泰和等项目,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甲醇、合成氨、尿素等焦炉煤气下游产品和工业萘、蒽油、炭黑等煤焦油深加工产品,以及粗苯精制加工项目,延伸煤化工产业链;依托海化、海亮、中联化工等项目,大力发展PVC、PVC深加工和氯碱下游产品,延伸氯碱化工产业链;依托西水创业、赛马水泥等项目,大力发展水泥预制构件、商品混凝土等深加工产品,延伸水泥工业产业链。加快电石、铁合金企业技术设备更新,加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石灰石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扶持发展环保型石灰石加工企业,推进产品结构升级。改造提升煤炭开采洗选等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和节能降耗。大力发展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等非资源型加工业,鼓励发展清洁高效新型能源产业。壮大生产业,加快发展大型综合物流业,尽快建成同洲物流园和如意俊安物流园海公线战略装车点,开工建设PVC交割仓和化工产品产、供、销、价信息集成系统。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通过“以大带小”和“以小促大”,发展产业集群。把产业链横向加宽、纵向加深,提高生产要素的集约程度,促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集中、产业升级。

二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坚持续建项目抓投产、在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前期项目抓审批。对去年竣工的项目,如神华二期、海化、黑猫、泰和、华资等,重点抓投产达产,妥善帮助解决有关问题,充分发挥新的产能;对在建项目,如神华30万吨甲醇、2×2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佳鑫、榕鑫、西部煤化3个百万吨捣固焦,海亮8万吨PVC深加工、赛马百万吨水泥和辉腾、海立等9个大型洗煤等,要认真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争取尽早竣工投产。对今年新开工的项目,如中联化工一期200万吨白灰、80万吨电石,神华22万吨硝铵,黑猫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4万吨炭黑,宏阳百万吨捣固焦联产甲醇、双清4900吨丙炔醇等,要积极做好各方面衔接服务,争取早开工、快建设。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煤化工和氯碱化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神华能源公司和化工公司等大企业为龙头,加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引导企业之间的生产链接和循环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筑大中小项目合理配套、上下游产品有序衔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以企业为点、产业为线、集群为面的循环发展体系。鼓励支持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材料,突出抓好焦炉煤气、煤矸石、粉煤灰、电石灰、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和中水回用,促进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扶持海化百万吨电石渣制水泥,双清、鸿谊煤矸石制砖等项目建设,推广应用新型节能材料。全面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快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整合步伐,续建完成华资、乌化一矿等4家百万吨机械化矿井,区属地方技改煤矿80%竣工投产,新增原煤产量300万吨。

四是加强协调服务,确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目前,国家、自治区、全市的经济会议均已结束,各经济职能部门要深入研究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切实加强工业经济运行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全力抓好煤、电、运的协调平衡保证工作,限制炼焦精煤外运,实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继续缓解“白货”铁路外运压力,实质推进重点产业、企业的直供电工作,增强主导产业的竞争力。要把银企对接合作工作抓早、抓实,积极联系金融部门,深化银企合作,努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城投担保、土地抵押、企业联保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贷款,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信贷难问题。要科学组织、编制好工业经济的“十二五”转型规划,落实已出台和将出台的产业规范性文件。加大行业协会的工作力度,促进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做好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加强对指标完成情况的监控,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五是实施企业素质提升工程,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大力实施企业素质提升工程,打造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分批次在重点行业企业中实施清洁文明生产,突出抓好西水创业、化工、华资、黑猫、泰和等试点企业,以点带面扩大清洁文明生产范围。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研究制定鼓励企业清洁生产激励政策,引导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加强清洁生产指导服务,引进培育清洁生产服务机构,加强企业技术指导,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供服务保障。加快实施“四化”工程,提升企业外部形象。按照市政府《启动工业园区及工矿企业“四化”工程实施意见》及《区创建文明城区推广清洁安全文明生产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实施企业及工业园区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使企业厂容厂貌和生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从根本上改变工矿企业脏乱差的面貌,提升全区工矿企业整体形象。引导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注重树立精神文化理念和道德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凝聚向心力,不断增强企业的软实力。要强化学习培训,塑造一批优秀的企业家队伍,组织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素质。鼓励企业开展生产材料创新、设备创新、生产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活动,切实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名牌战略,力争在煤焦、PVC、水泥等重点工业领域,成功申报国家级名牌1个、自治区级名牌1个,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成果

一是在项目储备上下功夫。深入抓好项目储备,重点调研储备煤化工、氯碱化工下游产业及非资源型产业项目和煤化工、氯碱化工、硅化工融合互促、横向联合的精细化工产业项目,紧紧围绕市场需求选项目,围绕产业链和发展产业集群选项目,围绕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选项目,围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选项目,努力增加高水平项目储备。

二是在项目引进上下功夫。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引进建设发挥资源优势、环保标准高、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争取国内重点企业集团落户我区。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抓好项目的跟踪落实,对有意向的项目跟踪到底,在谈项目紧盯不放,签约项目搞好服务,确保项目“引进一个,落实一个”,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和资金到位率。要跟踪落实远大置业百万吨捣固焦联产甲醇、盛远8万吨PVC深加工,东信2万吨三氯乙酰氯、1万吨三氯吡啶醇钠、2万吨氯化钡,华油焦炉煤气液化天然气等在谈项目早日落地,积极与东北制药集团对接开发丙炔醇制药等相关项目,全年力争引进到位资金40亿元。

三是在优化投资环境上下功夫。一方面优化“硬环境”,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年内,建成老石旦项目区至海惠公路连接线、黄河浮桥、石大门沟水库引水和园区给排水、中水管网改造工程,开工建设110千伏变电站、污水处理厂二期和黄河取水工程,实施集中供热和天然气入园工程,配套完善拉僧庙和六五四项目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加强矿区道路建设,修建正兴煤矿、神华君正煤矿和白云乌素矿区至运煤专线3条矿区主干道路。积极配合110国道连接线、海拉路城区段、运煤大通道、海勃湾至城际快速通道、运煤重载公路和省道217线至拉僧庙段二级公路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另一方面优化“软环境”。建立大项目入驻“绿色通道”,创新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积极帮助企业搞好项目推介和政策咨询,提升服务水平,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要做好准入、建设、投产运营全程跟踪服务,合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三)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工业发展提供保障

坚持节能减排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按照《市节能奖励办法》、《市节能发展规划》,加大节能减排奖励专项资金投入,继续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淘汰落后产能水泥30万吨、电石12.1万吨、铁合金4万吨。重点抓好49家能耗企业节能管理,强化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社会化节能工作。全面推广节能改造技术,促进粉煤灰、电石渣、煤矸石、焦炉煤气、工业废水等“三废”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组织申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争取政策扶持,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

以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污染减排和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全面组织实施污染减排和“蓝天工程”、重点行业环保达标专项整治、矿产资源开发综合整治、流域污染防治等环保工程,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一是进一步落实责任,对不能按期完成减排目标任务的地区和部门严格实行问责和“一票否决”。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提升污染减排水平,积极引进、推广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和工程项目,推广使用余热利用技术,年底前消除点火放散现象,实现焦炉煤气全部综合利用。二是强化重点区域、行业污染防治,努力改善全区环境质量。今年自治区十二运将在我市召开,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是今年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着力改善工业园区环境面貌,统一规划建设工业园区水源、气源、热源,实现园区余热利用和中水回用。全面开展工业固废专项整治,对不符合环保标准贮存、处置、排放的工业固废,今年起全面开征排污费。在8月底前,重点对矿区道路和煤炭露采、煤田灭火工程排渣场,及爆破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进行整治,使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明显改观。重点整治白灰行业脏乱差现状,对全区所有未通过环评审批的白灰行业一律关停取缔;对已审批但未通过环保达标验收的白灰企业进行停产治理整顿,在6月底前完成整治任务并通过验收,逾期未通过验收的一律关停取缔,并废毁设施,恢复地貌。强化饮用水源监管,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确保居民饮水安全。三是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工作。严把源头控制关口,坚决卡住“两高一资”项目,新建项目原则上必须进入工业园区。四是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环保部门要切实强化日常监管,分片划区、责任到人,实现环境执法监管的网格化、自动化、无缝隙。年内,所有排放废水、废气项目必须建设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并确保稳定运行。

(四)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

市委、市政府将确定为“企业安全素质和政府监管能力提升年”,完成市政府给我区下达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环节:

一是优化政策措施,完善机制体制。要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落实企业和政府两个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各项监管制度,使机制、体制、政策、措施等更加科学有效。近期,区政府将把今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分解下达,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在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严格考核上下功夫,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抓好落实,严格兑现奖惩。

二是强化安全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在煤矿、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民爆器材、建筑施工、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强制推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监督各企业用好用足安全生产费用。推行技术保障措施,在全区范围内,强制推行瓦斯监控和广域安全监控系统、中深孔爆破、液压锤二次破碎、危险化学品企业控制自动化系统、温控压控自动联锁报警控制系统、危货运输GPS监控系统等技术保障措施,强化全员培训和安全教育,实现向科技要安全、用科技保安全的目标。

三是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由各镇、办事处和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针对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继续有重点地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公众聚集场所、锅容管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烟花爆竹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整顿和关停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全面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按照自治区《高危行业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规定》和市政府有关要求,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登记、信息上报等工作。对排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要挂牌督办,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坚决责令限期整改,对不进行整改和限期整改不合格的进行严肃处理。

四是进一步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对于新建、技改矿井,煤炭管理部门要制定严格的监管、验收办法,督促企业认真按设计进行施工,加快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结合技改矿井工作进展情况,核准作业内容,明确技改时限、限量供应火工品,严禁借技改之名真生产假技改。继续加强煤矿瓦斯和水患治理,所有煤矿必须改造升级瓦斯监控系统,投入运行人员定位系统和井下小灵通通讯系统,随时监控井下情况。要集中力量抓好煤矿的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大煤矿企业安全投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完善安全基础设施,提升装备水平。要加强煤矿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指令畅通、调度有力、奖罚分明、制度完善、责权统一”的企业管理机制。

五是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安全事故应急应变能力。

完善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机构建设,充实物资储备和救护队伍,提高装备水平。加快神华、海化2个特勤消防站建设步伐,争取6月底前投入使用。年内,组织开展2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六是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强化事故责任追究。严厉打击无视法律、无视监管、无视生命安全的非法违法行为,造成事故的要按“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查处。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监管队伍的培训教育,提升安全监管队伍整体素质。强化驻厂安监员半年轮厂上岗和专家顾问组季度会诊、巡查制度。对因、失职渎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要严肃处理。

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政策规定,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已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