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7:1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篇1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优化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问题;二是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的问题。

二、分层培养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分层教学的发展中,各种批判改革活动一直时起时伏,推动它不断向前发展。

2.特点。

根据分层教学模式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对不同层次学生把握不同的难度,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过自主和协作学习能够完成任务。教师在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年龄、兴趣、自身优势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项目。

三、分层培养管理模式的提出

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和水平的差异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各层次通过不同的方案进行培养。具体分类实施方法如下:

1.科研学术层。

致力于较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科研训练,为学生在研究生、博士生阶段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未来走学术型道路的可能性更大。学生通过深层次的科研训练,参与教师课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一般最后都能形成。既培养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科研能力也获得很大提高。

2.应用层。

重视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重视实践教学,以竞赛辅导班、指导教师指导参与竞赛为训练方式,通过参加各类竞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避免科研过程中眼高手低的现象。通过参加各类竞赛和创新项目,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基础层。

所有学生都可归入这层,最重要的训练手段是实践实验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论文写作训练。通过实践实验课程具有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实践,组织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调研,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大四阶段毕业论文的写作是这个层次学生参与科研最为重要的方式,通过毕业实习、查文献资料、提出论文题目进行研究,培养基本的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

四、分层管理模式的实践

1.“1+2+1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第一年进行必修课学习,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创造学基础知识;第二、三学年开设公共和专业选修课,并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开发;第四学年开设任意选修课,学生找工作或考研、撰写毕业论文。“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方面:(1)不完全选课制。学生刚入学对专业还存在盲目性,第二、三学年开设大量专业选修课,此时他们对专业已有初步认识,学习目的性更强。(2)前3年学生将专业课内容学完,第七、八学期开设任意选修课对学生的限制不大,是一种更灵活、人性化的教学模式。

2.选取拔尖人才

从大一第二个学期开始,学生根据兴趣和目标选择不同的层次,参与到科研能力培养中。学生先自愿报名,再通过笔试和面试,选拔具有科研兴趣和能力的学生组成科研集中训练的拔尖班。每个学生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该生一直到毕业论文阶段。学生除了按选课制学习专业课程外,还由学院额外组织进行科研训练的小班授课,并由导师带领参加导师的课题或学生自己提出的课题。

3.组建学生竞赛团队。

每学期选拔有操作能力和兴趣的学生组成竞赛团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数学模型竞赛、机器人大赛等项目;和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一起,完成建筑设计项目比赛;一些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竞赛,也可以鼓励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参与,如结构设计大赛、6m钢桁架设计、挡土墙设计等。学院通过各种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在培训过程中学生选择合适的竞赛指导教师。学生在参加各类竞赛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合作精神,更要发挥独立思考能力、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小组成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都得到了增强。

4.各类实习、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的训练

(1)教学实践。

所有教学活动与研究,都要以工程为核心,源于工程、依托工程、指导工程、回归工程。①入学阶段为学生介绍本专业发展、就业情况。②带学生参观经典工程、工地现场等,对学生进行工程认识教育。③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工程方法教育、专业发展与前沿教育,培养学生建立起工程视角,为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奠定思想基础。

(2)实验教学。

实验内容的设置要体现多样性、及时性、灵活性、实用性、社会性。①工程造价基础实验。②工程造价专业基础实验:如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计算机上机实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实验等。③工程造价专业实验:包括: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训模拟、工程项目管理实训模拟等。

(3)实习实践

①认识实习。通过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师的讲解,使学生对建筑构造、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的构成建立感性认识。②课程实习。主要是测量实习、CAD工程应用等。③生产实习。将学生下放到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全过程、多工种实习。④毕业实习。让学生了解专业新进展,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团队合作、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

(4)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内容涉及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知识,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五、结语

篇2

关键词:环境评价;课程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133-02

一、前言

环境评价课程是高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生态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环境类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一门综合性和工程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而且其内容集中体现了环境科学与技术基础、环境管理和环境法学等学科分支知识的交叉和运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1]。

我国从2004年开始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加规范严格,这对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的更高要求,学校的环境影响评价教学也应进行创新改革,以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毕业生。

专业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率,特别是在目前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当前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本文通过对当前环境工程类环境评价课程的调查研究及分析,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初步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如何适应新世纪的需求而进行环境评价课程的教学,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环境评价课程简介

从20世纪60年代初“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的提出,到20世纪末的30多年中,环境影响评价既成为环境科学体系中一门基础性学科,也发展成为环境管理过程中一项具体制度,同时还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一种有效模式[2]。

环境评价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是一个发展中的具有理论框架的学科体系。特别是近十年来,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无论在理论、法规与体制上,还是在内容、方法与技术上都有长足发展。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适应本科生培养的要求以及形势的需要,开设了这门课程,并列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目的是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的教学,使本专业的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技术与法规,融合可持续发展观,为以后从事环境保护、管理和规划等工作打下基础。

三、环境评价课程教学的探讨

1.重视教材的选用。科学、合理地选用对于知识的传授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也决定了能否达到课程的预期培养目标。然而,与其他课程不同,环境评价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涉及内容非常广,包括法律法规、技术导则、技术方法和案例分析等。目前市面上环境评价教材种类繁多,但大部分都倾向于环境评价理论、技术和方法部分。在选择教材时应注意其内容的全面性以及实际环评案例的分析,同时要及时更新教材,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前沿的知识。特别是最近几年实行环评上岗证培训和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制度以后,毕业后很多同学将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的大军,选择教材应该参考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培训教材,兼顾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和考试的内容,并使教材内容与环评上岗培训和环评工程师培训接轨。比如我们在教学中选用了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参考教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写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学生普遍反映此教材内容充实、实用、创新性强。这样,无形中我们就优化了知识体系,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更新。

2.突出工科院校课程体系开设的优势和特点。环境工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学科。新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日新月异,环境工程也在迅猛发展。要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各高校必须在相同的原则下,利用各自的优势培养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环境评价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在这方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的环境评价教学必须围绕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建筑类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并在下列内容上做进一步的改革或完善:(1)围绕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工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特点,调整课程、课程学时和课程教学内容。由于环境评价课程是综合性比较强的一门课,需要的前期知识较多,因此,该课程需要设置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污染与控制、环境监测和环境生态学等课程之后或同步开设,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学习课程的难度,更加熟练地学习该课程。(2)由于环境评价课时较短,需要对环境评价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认真整合,全面分析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内容,去除跟课程无关紧要的部分,增加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能,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3)将国内外和教师自己的新科研成果充实到课程教学内容中。环境评价知识体系是随着科学发展和大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更新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把一些最新的知识内容充实到课堂中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3.加强环境评价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1)认真备课,这对环境评价课程的教学十分重要。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对照大纲要求,找出重点、难点,同时,除了准备课本内容外,还要尽量多收集一些环境评价的相关资料和案例作为补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搜集一些实际的环评案例和课本知识相结合,使得课本知识贴近日常生活,把抽象的原理化为具体,让他们了解社会发展和生活处处离不开环评,从而激发出他们自觉学习的热情。(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于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听讲的情况,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增强和学生的互动,提问的内容可以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案例,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提问时,尽量把面铺得广一些,这样就能增强全班同学回答问题的热情。

4.重视学生的课程实践。实践教学环节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重要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毕业生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解决实际同题的能力,特别是工程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尽快转变实践教学的传统模式,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切实重视和加强实验、实习、计算机上机等教学实践环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一向有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优点,并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因此,对于环境评价课程的教学,也应该在理论教学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比如在教学活动中,可增加即社会调查、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实践环节,同时学会写好调查报告、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这样就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写作能力、社会工作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环境评价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结合实际,不能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环境评价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比如水、气、固、生态等,不但需要学生具备较开阔的前期知识,还需要学生对各个行业的生产工艺、设备以及污染物处理工艺等较为熟悉。这样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就会避免由于不了解工艺和设备情况,难以正确评价工程或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污染物治理措施。因此,针对企事业单位对环境评价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扩大知识面,改善人才层次、专业知识结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5.加强环境评价课程师资队伍培训和建设。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的效果。在当今社会,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更新可谓日新月异,这对教师特别是环境评价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要加强环境评价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育质量。建议:(1)学校派课程教师有计划地参加各种类型的专业师资培训班或研讨班。同时,加强同专业名牌大学和有经验的环境工程专业环境评价课程教师的经验交流。通过不断的合作与交流,才有利于开拓眼界,吸收好的经验,促进环境评价课程的健康发展,使培养的人才真正为中国的环境评价事业做出贡献。(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多向有其他兄弟高校和本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听不同教师的课,博采众长,这是一种提高教学能力的比较好的方式。这些资历丰富的教师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堂气氛的掌控方面都相当有经验。

四、结论

环境评价涉及内容广、实践性强,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传统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工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要求,丰富课程教学内容,结合本专业及学科的发展动态,使学生真正适应环境工程专业的要求。同时,也要积极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密切联系工程实际,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将案例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培养环境评价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刚,王宁.基于CAE的《环境影响评价》实验课教学实践体会[J].实验室科学,2009,(4):51-53.

[2]陆书玉.环境影响评价——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熊广政,裘小松.数学期望和方差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1980,(04).

篇3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改 发酵工艺

前言

发酵工艺学是建立在牢固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基础上的课程,它还涉及发酵设备、发酵工厂设计、发酵分析等内容。主要讲授发酵工业上微生物菌种的培养基保藏,发酵工业培养基及原料处理,发酵条件的影响及控制,发酵产物的提取及精制,工业微生物的生长、物质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及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以及发酵工程中的先进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纯化、保藏与复壮方法,掌握发酵工业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及处理方法,了解微生物发酵工艺及设备,了解影响发酵的因素,并掌握相应的控制方法,掌握发酵产物的提取与精制方法,掌握工业微生物生物合成的机制,了解其物质代谢及发酵机制,掌握代谢的调控机制以及发酵工程中的先进技术的原理和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一、教学方法与改革方案

作者多年致力于发酵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相对于该课程的相关教学方法和经验,发表了工业发酵方面的多篇科研性文章,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进行了发酵工艺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改革方案研究工作,具体介绍如下。

1. 教材选择及学习方式改善

现用教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该书将总论与工艺结合得比较连贯,发酵和酿造也有精当的比较,适于该课程使用。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对学习素材感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是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前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围着书本与教师转,由教师牢牢地控制着。现在,要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许多学生已经适应被动式的接受知识,回答问题机械化、模式化,遇到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的问题,许多学生宁可等待教师公布“标准答案”,能够主动质疑的学生更是少得可怜……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必然导致其学习能力的退化。改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改善学习方式,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是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需要。

新时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要求教师对教材中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体验都能通盘考虑。这样,才能利于学生的发展。实践证明,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才能使生动的教材变成生动的课堂,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和帮助学生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2. 增设与该课程相配套的实验课

实验在自编教材基础上,增开了菌种保藏(3种)及学生感兴趣的纳豆发酵(细菌型)、丹贝发酵(霉菌型)、啤酒发酵(酵母)以及大型综合发酵实验―柠檬酸发酵等内容。在实验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中,为避开与基础课验证性实验可能产生的重复,同时为避免学生实验陷入简单作坊工艺操作,实验安排以原料产品为主线,将微生物原理、工艺调控、产品分析、相关的测试和计算融入整个实验中,确保学生通过一个产品的发酵工艺技术掌握较为通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尝试性发表,为迅速发展的食品生物技术领域和发酵食品行业输送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研发潜力大的专业人才。

3. 参观实习基地建设

学生课内参观实习的发酵工厂不得少于3家,每个点均设1~2名带队指导老师(由公司技术及质量主管担任)向学生介绍工艺流程及调控技术等,这一环节大大增强了这门课程的直观性,并给予了学生接触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寻求行业生长点的机会。

4.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制作大量的彩色投影胶片,并复印装订成册,存放于资料室,便于学生翻阅;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部分发酵工厂、工艺布局等内容及一些演示性实验,给予学生更直观的印象。为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购入酿造工艺学等专业录像供学生观看。涉及到产品生产工艺调控的专题环节,还聘请了发酵企业的车间主任或技术主管作专题介绍。

5. 教与学的效果评价

主要考核方式为笔试,期中考试结合课程论文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及总论部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察,从论文中发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和特长。并鼓励学生将所撰写的课程论文(主要是综述)尝试性地进行投稿,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领域的了解和探索。

6. 注意收集毕业生、企业的反馈意见

该门课程教学的目标即是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因此毕业生及企业的反馈意见将有助于及时弥补教学中疏漏的重点,以利学生学以致用。与在发酵企业工作的往届毕业生保持密切联系,关注企业需求的新动向,及时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强化。经常走访用人单位,了解单位对毕业生的相关评价,更加了解我们所培养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从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扬长避短式的教学,以长促短,弥补不足之处,培养出更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学生。

7. 科研反哺教学

教研人员要致力于发酵食品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积累丰富的科研经验,然后丰满教学内容,赋予课堂讲授过程的生动性、真实性、趣味性和技巧性,让学生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经验和技巧。

二、教学效果

按照上述介绍的教学方法和教改方案进行发酵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开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充分利用前期课程食品微生物学及发酵工程概论等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获得了连贯的发酵与酿造的系统知识,学生自学能力明显提高。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了部分内容及进行一些演示性实验,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动感和趣味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3. 学生毕业设计乐于选择微生物发酵方向的课题,并在完成过程中表现了较高的专业技能。

由于该课程为专业课,其后续内容基本体现在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中,课程教学的成功点在于:大批学生自选进入发酵类实验室完成论文;论文设计思路较新;能较准确地解释实验中发现的现象,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障碍;在工艺性论文中能考虑生产实际需要,如成本、规模化的可行性、整体效益、环保等;论文写作用语精确,书写规范。论文指导老师也反映学生整体发酵方面的专业素质较高。

4. 学生善于提问,研讨愿望强烈,有创新意识。

5. 建立了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估方式。

以课程论文的形式于期中进行教学效果考察,并在课程论文完成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学科前沿及重点,挖掘生长点。

小结

食品发酵技术的迅猛发展将要求高等院校输送一批具备食品基础理论、精于发酵技术的高能力、高素质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教学体系仍要进一步完善,以便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由于行业间技术保密,给实践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进入工厂进行的实践环节时间越来越短,内容越来越少。为保证这一环节,要以多种形式与更多的企业联系。

另外,要注重实验教学的设计和投入。实验教学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应该占有很重的份量。加强发酵工艺学课程实验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思维能力,并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大面积提高发酵工艺学课程教学水平。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实验环境,想方设法多做实验。除了教材应做的实验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增设一些触手可及的就地取材的实验。

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靠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实验,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学生大多只能被动地听、被动地看,老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加大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很多实验内容可由学生随堂动手做,变被动听为主动学,这样教学中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首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其次才是一个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探索的平台,引导学生把探索学习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监控体系

作者简介:魏博文(1981-),男,江西彭泽人,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徐镇凯(1956-),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学院长,教授。(江西 南昌 33003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2012年研究生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00125)、校教改2013年教改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37-03

目前,国家高等学历教育正面临着发展速度与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不协调的矛盾。其中,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之重任。[1-2]但近年来国家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扩招,由社会回馈与高校测评等研究资料表明,[3-5]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集中表现在创新能力不足、实践与科研能力不高、原创性成果较少等方面;而在水利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该现象亦甚为突显。[6]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其高等人才的培养关乎社会、国家经济乃至政治建设的长远发展,如何监控与保障其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质量已然成为水利类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中思考的重点。

针对工程类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研究,近年来许多教育家及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石琳[7]认为研究生现行培养方案中对研究生实验基础、技术类课程教学不够重视,部分课程缺乏前沿性、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设置欠合理,导致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林健[8]认为,同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环境使得学生缺乏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严重疏忽和束缚了我国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郭代军[9]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在评估程序和处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不能客观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并且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到整个培养模式之中,进而阻碍了培养模式的完善。上述研究主要是从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模式的创新及质量评估体系等方面揭示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而目前专门就水利类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体系统研究的相对较少。为此,急需就其培养质量的监控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一、水利类研究生协作式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框架

水利类研究生多维协作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是指由相互关联的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三大要素共同构成的研究生培养运行方式与组织模式。前馈控制阶段可看做培养方案的确定阶段,通过社会调研了解水利行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确定培养目标,进而确定培养方案。同期控制阶段即培养方案的实施阶段,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论文选题等方面进行创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反馈控制阶段即毕业生创新能力的检验阶段,通过建立质量评估体系评价毕业生创新能力,并将评价结果反馈到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过程中。另外,在此监控体系中融入“多维协作”机制,将导师协作、校企协作、师生协作以及同窗协作引入整个体系的运行中,从不同角度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国内外先进培养模式及理念,根据南昌大学水利类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笔者及研究生培养团队提出了水利类研究生多维协作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如图1所示。

二、协作式水利培养方案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

1.注重培养方案论证,加大前馈控制力度

研究生培养质量前馈控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基于研究生创新培养目标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方向及培养环节,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总体计划。同时,研究生培养方案也是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主要基础和依据,对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和保障作用。它的制订应该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知识点选取、实验体系、新知识的规范化表述与传授等方面的因素。如果培养方案所表达的知识体系已经不能继续适应科学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就需要重新制定。[10]

水利类专业作为一类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将走向生产和社会的第一线。因此,根据水利行业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分析现行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制订科学、合理、适应水利类研究生个性发展的弹性培养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可以针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位论文三方面进行研究。

(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总方向,也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归宿。在确定培养目标之前,应加强与相关企业、单位的交流,通过社会调查了解水利行业对研究生素质、技能的需求,同时还应注意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不同:学术型研究生主要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而专业型研究生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较多注重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明确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各自的培养方式,为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2)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并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监控体系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原则,以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作为课程内容的三大模块,从而保证了课程具有宽广性、实用性的特点。针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其课程设置也进行了分类整合。如基础课程可采取学,课程编号也相同;而对于单独为学术型或专业型研究生设的课程,采取单独编号和单独开班授课的形式,这样既为学校节省了教育资源又充分体现了课程设置、研究生培养的针对性。此外,为避免课程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加强导师间的协作,同时听取行业专家的建议,让相关专业导师、专家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发表意见,共同讨论、把关,使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权威性。

(3)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学位论文更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依据之一。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其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学位论文更具有原创性、新颖性;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则侧重于培养研究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出具有独立承担其专业领域、特定岗位的工作能力。同时,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培养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研究生理论知识水平、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综合考评,所以高校必须严格把关,加强监督与管理,确保研究生学位的授予质量。

总体来说,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整个培养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在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时应从多角度入手,遵循学术型和应用型相结合、创新性和务实性相结合、多样性和特色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融入层面协作机制,保障运行质量馈控

同期控制阶段是整个监控体系的主体,将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将导师协作、校企协作、师生协作、同窗协作机制融入以下环节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创新课程。由于水利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强的学科,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应注重体系性与时效性相结合,不仅要突出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的建设,还应根据水利学科的发展趋势,加入能体现水利前沿的课程。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在教材的选择上,针对同一门课程,由导师委员会推荐多本教材,教师在广纳诸家所长的过程中传授知识、训练学生思维;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到课程的设计中,提出水利学科的发展动态,并推荐相关教材,确保课程的前沿性;定期对学生听课质量进行调查,由学生提出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并反馈给教师,导师委员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或者删减;对于部分课程,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自学,最后提交学习报告,通过组内交流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创新教学。应注重培养和训练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倡导自主式的学习,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对于涉及跨研究方向的课程,组织不同研究方向的多名教师联合授课,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水利专家开展学术报告,指出水利行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以及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采用讨论式、讲座式等多种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例如可以在授课计划的前一阶段,由教师介绍该课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而在后一阶段由学生主讲,内容可以涉及该课程的前沿问题或者对相关文献的理解,教师对其点评。

(3)科学研究与毕业论文应注意到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选题时应尽量选择实践性强的科研课题,强化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导师委员会参与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选择能够体现跨研究方向的前沿课题,使学生在准备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提高创新能力;与水利科研单位、设计单位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让研究生参与到工程实践之中开展面向问题的研究工作,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以研究项目为核心,由学生和导师组成研究团队,实施协作式教学,共同解决项目中的问题,通过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导师委员会定期选出水利热点问题,组织学生探讨研究方案和解决办法,并以报告的形式上交成果。

(4)创新环境,制订评优机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创造能推动水利类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环境,为水利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具体实现方法如下:建立导师学术讨论平台,导师委员会成员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会,交流各自研究方向的进展与问题,选出为研究生开展研究、论文选题提供素材;导师委员会定期组织研究生,以研讨班式、讲座式、现场讨论式等形式共同讨论研究生在阅读文献、科研实验、准备论文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发现、自主研讨能力。

另外,在中期控制阶段引入过程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常规教学检查与学位论文质量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培养过程进行监控。在常规教学检查方面,采用组织专家听课、检查缺课率、审查课程论文等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位论文质量检查方面,通过对开题报告、中期审查、论文初审、论文盲审、毕业答辩等各环节进行全程监控,提高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并督促导师对研究生论文撰写进行指导。

3.完善质量评估体系,促进方案过程监控

水利类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控制即是通过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的优劣对前馈控制阶段和同期控制阶段进行分析、改进,以达到不断完善和提高水利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标。一套良好的质量评估体系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也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水利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通过三个方面来构建:

(1)评估指标的遴选。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估主要是考核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及社会适应能力。该能力主要由研究生的自身素质、导师的指导能力以及学校的管理体制三方面决定,而这三方面又有各自的影响因素。据此可以选定各级指标并得到评估指标体系的架构,如图2所示。

在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指标的遴选和确定过程中可以采用导师协作、校企协作等方式完成。水利类各专业校内、校外导师可以组织讨论选定评价指标,同时积极联系行业专家,从而联合确定各级评估指标。

(2)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为方便专家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评价,还需依据相关方法、准则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确定的指标权重应该有利于水利类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能够体现各级指标的差异性及层次性。给各级指标赋予权重时,应侧重研究生的自身素质,不同级别和不同层次的指标权重有所差异,从而体现出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确定权重的过程中,提倡导师间相互讨论,同时积极征询行业专家的建议,以确保各级指标权重的合理性。

(3)进行专家评价,给出评价结果。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后,组织相关专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评估。专家的评价应该遵循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得与被评估对象有利益关系。最后根据专家的评价结果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前馈控制阶段和同期控制阶段进行完善、改进,如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创新课程和创新教学的研究工作。

四、监控体系的实施效果

从上述质量监控体系在本校水利类硕士研究生近五年的培养实践来看,能有效地监控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方案实施效果,并通过导师、校企、师生与同窗四个层面的友好协作来实时优化和保障方案运行质量,进而实现产学研的立体式深度结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其内在创新潜力。如:近三年水利类硕士研究生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及学术会议上数逐年递增,其中2012年数约为前两年总和;在导师的科研项目资助下完成的研究生硕士论文数从监控体系实施前的48.6%增幅至87.8%。同时,该多维协作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顺利实施不仅有效地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还对新时期硕士生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核指标。从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及科研来看,近年来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科研人才,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后,现已形成了一支学历高、结构合理、有丰富工程经验、综合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教师广泛地参与地区和国家水利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学校也相继获批成立了“水利部鄱阳湖水资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并与江西省水利厅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进而形成了长效科研合作机制。其中,近三年教师申报纵向科研课题的积极性也与年俱增,从人均获批率的23.4%到86.7%。这一大批可喜的成绩不仅源自于政策的支持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也与该多维协作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顺利实施密切相关,也正是由于上述科研平台和成果的友好支撑方为水利类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锻造平台,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协助机制的融入,确保了其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五、结束语

本文仅从高校教学管理层面搭建了水利类研究生多维协作培养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向不同层面注入协作机制,利用其培养全过程的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提升水利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综合能力;而对于其整体素质的提升则是多个层面的体系工程,不仅需要多方的相互融入与协作,还少不了体系内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进而通过逐步优化其多维协作式培养模式的质量监控体系,以适应新时期水利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小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制度:回顾、反思与方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33-39.

[2]佘远富,陈景春.试论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7-10.

[3]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J].高校教育管理,2012,6(6):24-29.

[4]廖和平,高文华,王克喜.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33-37.

[5]刘元林,吴卫东,刘春生,等.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17-18.

[6]高建华.水利专业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对策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10.

[7]石琳.大众化背景下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6):67-69.

[8]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3):7-23.

篇5

关键词:信息化 网络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2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130-02

互联网快速发展,已经渗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手机电脑人人必备,网络已然成为了他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想使用手机,一味地限制他们使用手机,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唯有主动让他们使用手机。为此,《建筑制图》课题组尝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融入网络环境的《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新模式。

1 该院《建筑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制图》是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该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识图综合能力,教学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和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笔者在近几年的《建筑制图》课程任教中发现,学生刚开始都很有兴趣,非常认真,课前能做到认真预习,课后能复习并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但是随着课程深度的逐渐加大,部分学生出现了学习吃力甚至不想学的现象。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笔者总结出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1 教学对象参差不齐,基础较弱

近几年由于该院招收的学生有提前招生、单独招生和普通招生等,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近几年文理科兼收,由于文科生空间想象力普遍稍弱于理科生,因此,对于这种靠图纸和空间想象力来表达设计意图的《建筑制D》课程让文科生非常头痛[1]。而且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建筑行业的实际工作,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体建筑结合起来。

从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及用人单位反映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在识读工程图样和解决工程设计等体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2]。

1.2 信息化教学手段单一,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目前该院《建筑制图》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相对单一枯燥,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比较少,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课程组尝试创建了《建筑制图》网络课程平台。

运用网络课程这一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优点非常多:(1)它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而且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3];(2)枯燥难懂的《建筑制图》知识靠语言无法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但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动画、视频等生动有趣的网络资源,而网络信息量巨大,传播速度巨快,便于实现资源共享;(3)网络课程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便于教师备课、上课,节约时间,也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和成绩的考核,提高教学质量。

2 信息化手段下《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1 信息化手段下《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依托该校智慧校园和《建筑制图》网络课程平台,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实现“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拓学”的全过程一体化教学模式。

下面以“建筑平面图的绘制与识读”为例,具体分析该课程的教学模式。

2.1.1 课前自学

课前教师登陆网络课程平台,向学生发送学习任务。

(1)识读某民用建筑平面图(一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完成单元作业。

(2)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归纳一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的异同点。

(3)打印其中的一层建筑平面图,按1:100的比例手工绘制该一层平面图。

学生登陆平台,点击接收任务,获取任务信息。观看建筑平面图微视频、课件等资源,独立查阅、整理相关资料,识读建筑平面图,完成自测题,按要求绘制一层平面图。

教师查看成绩并公布。教师将作业中出错最多的题目总结归纳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提炼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期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破除难点。

2.1.2 课中导学

按照“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两条主线,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团队合作,师生互动,分步实施教学。

(1)教师将学生分组,分组讨论交流课前任务,教师随机指定小组同学阐述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教师总结。

(2)根据课前绘制的图纸,进行各组自评(图纸核对),小组互评(图纸审核),教师评价(图纸审查),各小组相互找茬,复习所学知识,各小组指派一人汇报评阅图纸情况,相互学习,教师总结归纳。

(3)教师根据课前学生作业情况和学生绘图情况,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4)学生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完成单元测验。

2.1.3 课后拓学

课后学生登陆网络课程平台,自学相关知识,完成拓展练习,自主利用绘图软件练习建筑平面图的绘制。

3 《建筑制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成绩考核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查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性教学环节。《建筑制图》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采用单纯的理论笔试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4]。

目前该院《建筑制图》的考核方式是按考查课和考试课考核,不同性质的考核比例不同。以考试课为例,平时成绩占40%(包括平时作业10%,平时测验15%,实训成绩15%),期末考核占60%。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引导”的教学效果,转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应该特别注重《建筑制图》课程的过程考核,因此有必要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建筑制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重点是将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相互交流讨论情况等纳入过程考核中,提高过程考核所占比重。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其中,单元作业成绩占10%,网络课程学习讨论占15%,实训成绩(手工绘图)占15%(实训成绩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单元测验成绩占20%。期末考核成绩占40%,通过笔试的方式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有效地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4 结语

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施课程教学,已经成为了现今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为了顺应这一发展步伐,唯有迎头而上,改革创新。该院《建筑制图》课程信息化教学目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成为整个教与学的主体,课程组教师仍需继续努力,依托该校智慧校园和BIM实训中心,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开发具有特色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 廖先琼.高职院校《建筑制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与教学,2013(9):157-158.

[2] 魏锟.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建筑制图》课程改革初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3):55-57.

篇6

[关键词]工程型人才 技能 创新 模式

[作者简介]田兆富(1969- ),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淄博 25509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15-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等工程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实践经验等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国际经济发展与竞争的环境中,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

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建立一个完整的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对学生的综合培养,使学生热爱本专业,了解行业背景、专业最新前沿技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博的专业视角,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在生产一线顶岗工作,具备从事复杂系统的生产、制造、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敬业精神。

二、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工程意识的建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基本框架、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行业背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日常教学与思想灌输密切结合。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学科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工程型人才应该是专业化和多元化相结合。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应在学生入学初期,开设学科导论课,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大学生确立毕业时的目标,合理制订学习计划;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向学生灌输专业思想,建立专业工程意识。二是加强引导,培养专业兴趣。在低年级,开展“学习与成才”讨论及辩论会,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开设基础讲座,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结构和框架;举行专业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洞悉专业前沿知识和发展前景;组织学生参观专业实验室、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2.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进行工程基本技能的基础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工艺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形成工程素质。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区域经济,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提炼和突出各专业特色,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以服务区域经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突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培养方案按公共基础平台、学科(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教学平台三级教学平台组织教学。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前,要对毕业生、用人单位、社会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切实弄清企业的需求、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明确本专业的毕业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要胜任这些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吸纳行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使专业方案更加贴近行业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二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在专业方向模块中预留4~6学分的学科前沿课程,与企业共建专业方向,既强调专业的知识结构又重视行业方向转变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复合知识结构,既强调面向行业的专业能力培养又重视人文精神、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培养内容与企业要求的贴近度更高。

3.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完善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一是吸收部分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的科研课题都是研究当前学科前沿技术的问题,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同于让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锻炼,对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学生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又使学生体会到科研的艰辛,提高了综合素质。二是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各类研究课题,并在实验室自主进行课题研究,以促进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理论,开阔视野,认识到自身的创造潜力,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生涯,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三是实践教学要从生产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真刀真枪的训练。在实训室中要让学生多干。要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跟踪现代技术的发展,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实践教学,从现代化、规范化的要求出发,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现代行业意识。

第二,强化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一是完善认知实习环节,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岗位一线、工程一线实习,延长学生实践时间并加大考核力度,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受到行业实际环境的熏陶,并对行业的发展前景有所了解。二是加强与企业的技术协作与联合研发。企业的科技人员对原材料性能、生产流程、设备运行等情况较熟悉,又是新产品研制开发的主力军。教师对基础理论有较深较全面的掌握,并有自己的理论科研成果。学校应根据企业所提供的市场信息及生产存在的问题、研发中的瓶颈与企业积极联合,集中智力优势,开展技术攻关,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将新产品研制开发过程中的最新科技成就传输给学生,使他们了解相关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市场的需求热点,把专业与生产、市场联系起来,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把实践教学课堂置于生产企业或科研单位中进行,可将抽象概念与具体实物统一起来,给学生一个从感官到直观的认识,激发专业学习兴趣,从而密切生产、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第三,充分利用科技竞赛载体。一是不断规范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制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的训练,使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加强大学生竞赛的组织管理。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要把握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这个抓手,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三是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制度。为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以学生为主和以教师为主的科研课题立项制度,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四,结合工程实际做毕业设计。结合工程实际,学生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可以极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积极探索行业融入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广泛细致地进行行业调研,深入研究就业环境和行业导向,根据专业和行业背景,邀请行业人员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增设部分专业课程,设计并安排更多到行业才能完成的教学实践环节,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符合行业发展需要。

2.“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质量与数量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直接输送到企业。在专业培养计划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修订教学培养计划,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教学模式采用“2+1+1”的合作办学机制,学生第一、二学年在学校上课,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任务,并由合作企业的专家强化动手能力培养,教学以学校师资为主。第三学年学生分方向,以合作企业师资为主,学生修完本科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理论课程。第四学年开始,学生在合作企业实训基地内按照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进行实战实训,同时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任务。合作企业负责接收合格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学生毕业时既达到了普通本科专业的毕业资格,也能适应用人单位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3.积极参加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参与科技竞赛。学生科技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一方面,通过组织全体同学参加以专业技能比武为载体的技能比赛,让全体同学在参与中提高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选拔出动手能力强、成绩突出的同学,重点培养,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练、以练促学、赛练结合,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参与社会实践。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导师项目、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增强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制作模型、成果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

4.努力完善机械工程类CDIO培养模式。在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实训中,建立多层次多目标、面向实际生产的工程实训平台,教学过程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并利用教具、挂图、模型、录像、现场实物等,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采用面向制造工艺及项目驱动模块化教学的实训方法,学习高端数字化设计制造的相关课程及数控机床操作,使学生能熟练利用高端CAD/CAM/CAE/PLM软件进行数控编程、操作数控机床,设计出项目对应的机电设备并制作出产品,培养出能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研究开发、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专门人才。

5.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采用“3+1”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累计1年,创建高校和行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牢固树立产品制造的系统工程意识和质量意识,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

6.设置创新实验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实验班要秉承“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创新为魂”的人才培养理念,贯彻“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提倡个性、重在创新”的教学改革思路。低年级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旨在拓宽基础,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高年级学生在导师下,制订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专业教育,旨在强化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学术研究能力训练。学校要组织实验班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实践与创新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规定的创新学分。

[参考文献]

[1]李锦春.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2]王洪忠,杜瑞成.实习基地建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关系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赵婷婷,雷庆.课程综合化: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

[4]黄金林,魏双燕,郭春光.高等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5]陈玉,裴九芳.论机械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科技信息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