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规划范文

时间:2024-01-18 18:0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空间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空间规划

篇1

关键词:苏州,城市空间规划,策略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剧,2000年至2010年的城市用地面积已经扩大了83.41%,城镇人口增加了45.12%,城市的用地增长率和城市人口增长率的比值达到了1.85,远远高于国际上的公认的合理阈值1.12。这个值意味着在我国土地利用效率非常的低,随着这一因素的出现,其还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产生,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水资源恶化等,一般来说,这些现象的产生和城市空间的密度有密切的关系,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有利于抑制这些现象的产生。因此我们应该严格按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所提出的“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等方针政策,我们也应该严格遵循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确需扩大的,要采取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城式布局”等方针政策。论文主要论述了在一个相对有限的城市边界下,通过空间的优化、选择、评估等方式,提高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整体提高城市的管理能力,提出城市空间规划策略[1]。

2 城市空间优化方式

2.1 形态和功能的交织

所谓的城市空间结构,通常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读:(1)城市空间形态本身的演变,Lynch认为,城市空间结构不仅又街道构成,也包括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对城市的认识等方面;(2)社会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及其源动力,如Burgess 等认为由人口,经济,用地等组成的同心圆模式。前者关注的是城市的几何形成和环境行为,而后者更加注重其功能特性。不过对于这两方面的理解,没有较为清晰的边界,有时候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

2.2 空间句法一元论

在许多的理论中,空间句法在国际上比较的活跃,该理论从空间营造活动的角度,去揭示城市中的城镇,社区,建筑物等不同尺度要空间形态,其理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空间不是一个静态的背景,空间是实现人们动态的经济和文化目标的重要手段,人们的活动和空间之间存在着相互紧密的逻辑关系,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二,空间布局同时要从俯视的角度看,同时也要从人的空间感和体会上布局,俯视是从更高更远的角度对城市空间集合图案特征进行分析,和人们在空间中的行走有着很大的差异,俯视可以总揽大局,连续的感知空间形态。第三,空间价值取决于该空间和其他空间的关联度,例如主管路和支路在城市中的连通常常使得人们更容易辨识主干道。

3 苏州案例研究

3.1 当前苏州中心城市布局的问题

苏州属于江苏省经济能力较强的县市,“省管县”的实行,使得苏州的中心城市面临着管理权限和财政权限的削减,同时,由于苏州中心城市分散的组团布局模式,以及长期的任意放手式的地方发展政策,苏州因为其不够突出而影响了其地位,片区政府各自为政,削减了苏州的凝聚力。为了适应“省管县”的改革方向,必须突出中心,使得大城市称为领头羊,带领发展整个地区的经济[2]。当前苏州中心地区的空间布局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1)组团式的布局模式导致了城市中心不够突出。苏州的城市中心共有7个模块,依托于资源的优势,中心和市区没有形成合理的经济产业梯度,同构度相似,同时,与周边区域缺少了合理的分工,对于形成中心城市是一个阻碍。

(2)和同类型的城市辐射相比悬殊。苏州作为长三角洲中的核心城市之一,和南京、无锡、宁波、杭州等城市相比,距离较大,苏州中心辐射开来的城市结构较其他几个同类型的城市较近,辐射范围小。与此同时,苏州和其他的几个县级市总体上并没有拉开距离,有些指标甚至劣于其他县级市。

(3)老城区演变为洼地,片区的发展不够均匀。苏州中心城市有七个板块,发展的不均匀性及强,各工业园区和新区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而老城区却显得明显落后,从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指标上都低于其他的区,因此未来的中心城市应该做到平衡区域经济,利用老城区悠久的历史特点去发展旅游资源,发展苏州特色的现代化服务。

3.2 苏州空间布局特征总体评述

苏州市的创新型主题在市区范围内的分布在空间上表现很不一样,但是相互存在着关联和依赖的现象。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为主的知识型主体在数量上与上海和南京相比显得非常短缺,科研院所等机构成为了科技支撑的主力军,它们在城市空间上形成了局部的聚集模式。科技型的主题在主要城区的范围集中度不高,而在城市周边的郊区集中度比较高,市中心的分布格局较为分散。服务型的主体在全市范围内的分布都比较的均匀,而且都具有一定的辐射范围,能够在主城区形成了网状的趋势,同时能够与周围的县市很好的结合一起。

3.3 苏州空间布局形成原因及规划策略

3.3.1 形成原因

城市中的创新型主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的都非常的多,另外,主体之间由于本身的属性不同,在选择区位的时候就有不同的依据。传统的区位选择理论中,认为创新的区位选择主要是把企业创造的利润与产品的销售能够结合在一起,由于主城区在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土地价格一直在飙升,使得企业生产成本不断的上升,因此创新型的主体有着不断向城市周边转移的趋势,周边的区域在享受到主体城市的服务的同时,能够降低企业的投资。此外,现在区位理论认为,区位的选择是对具有优势地理位置的区域的选择,遵从增长极理论和区位理论,其能够与该地点的自然特征、经济特征和社会要素特征结合在一起,因此,城市在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的同时,也是创新型主体的受益者,为创新型活动提供里必要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最后,中国特色的行政制度同样为创新主体的空间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影响,如各个区都有自己的技术人才,各个县市都各自为战,具有相互竞争的状态[3]。

3.3.2 规划与策略

面对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特殊阶段,作者认为苏州对应相关的空间规划理念应该从区域规划对创新型主体进行区域空间的引导和规划。从空间的形成要输可以发现城市范围内存在着不协调的恶性竞争现象;知识型主体和科技型主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在空间上的距离却非常的大,且知识型主体的缺乏限制着苏州的发展。因此,针对苏州的现状,提出以下空间规划策略:

(1)首先应该对建立城市区域范围内和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创新主体,打破行政区域的划分界限,对各个地区的优势产业进行统筹和规划,在产业聚集不同的创新主体,能够选择最为合适的空间。

(2)在分析城市内资源的同时,对各个创新的主题进行空间的整合和利用,对密切相关的主题在空间上进行调度。

(3)定期对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进行评估,从人才引进、人才创新、产品创新、科研投入等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4 结论

论文分析了江苏省区区域发展和财政体制的协同机制,提出了在该种体制下对地方中心城市空间布局的要求,拇葱麓统理论对苏州城市空间发展提出了要求,提出了创新主体空间研究的必须性。

参考文献:

[1] 邓东, 杨滔, 范嗣斌. 多重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初探――以苏州为例[C]// 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4.

篇2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空间规划;影响

0引言

城市综合体可以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综合体对城市内部空间、资源、经济等进行协调统筹,从而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并且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城市综合体的作用,使得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城市空间规划也更加科学合理。

1城市综合体的概念

城市综合体就是丰富城市的功能,并对其内部的空间进行集约化的开发,具有开放式空间并且和城市发展充分结合的城市建筑体。与城市空间规划息息相关的还有交通、广场、建筑、商务办公、文化娱乐等等,需要和城市设计以及规划相互支撑,且这些城市要素都要和城市的整体规划相结合,从而营造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特色,使得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旅游相辅相成,共同进步,这就实现了城市精明增长。

2城市综合体对城市空间规划发展的影响

2.1实现合理的邻里开发与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的本质是对于城市延伸向郊区的无秩序发展制定的改革措施。总结而言,首当其冲的就是对于城市四周的土地进行保护,特别是耕地以及林地等等;其次,就是城市环境的改善,这里不仅仅指生态环境,也包括城市的经济文化环境;再次是城市经济的稳定增长;最后,就是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这种提升可以带动内需,从而促进城市内部消费力的提高。对于城市空间的规划而言,邻里社区的建设以及精明增长的措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地资源以及城市空间资源的浪费,有利于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由传统的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变为集约型发展模式。总而言之,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对城市内部的空间资源进行整合,对城市各部分的功能进行规划,使其形成有序的组织关系,并保证城市各要素能够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发挥其功能。

2.2促成紧凑型城市设计

紧凑的城市设计主要是根据城市的功能以及空间等入手,其设计内容主要包含:二维平面的城市土地规划、中心城区、居民的出行、特定具体项目的规划和三维城市风貌设计等等。与此同时,也比较侧重于城市的有限发展方式,如图1所示。就城市设计而言,紧凑型城市其突出表现为建筑分布较为密集,开发的强度很高,这就利于城市局部资源的整合以及功能的融合。需要注意是,城市紧凑型设计不单单是依据人口密度进行判定的,否则就不能实现紧凑的城市规划效果。紧凑型城市设计的优点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运输压力,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利用率,且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可以对城市资源进行整合规划,避免了资源浪费,如图1所示。

图1 有边界的区域形态

图2 高密度开发形式

2.3实现城市边缘地区空间组织的有机整合

城市副中心也是城市节点建立的重点,这类地区可以对城市周边的物质空间要素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形成别具特色的新型城市系统,保证了城市中心和城市郊区发展之间的连贯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协调性,有利于城市整体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新型城市空间关键的建立,其重点为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这是当前改善人们生活现有面貌的必经之路。传统邻里开发,常称之为TND,其最为重要的开发理念就是提高人们出行的便利性,方便群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当然,这对于土地利用以及步行系统的建设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对于城市空间规划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邻里开发中,需要注重对于邻里社区范围尺度的把握。TND一般是根据人们徒步的平均速度,行单元的最为边界到单元中央区域的边界按照五分钟进行计算的,大多是以400米的半径范围为常规的覆盖范围大小,在这样一个区域内可以建立街道、绿地等功能片区。总之,传统邻里开发在土地的混合使用方面有着突出表现,但是对于功能空间规划的要求较高。

2.4促进城市空间的和谐发展

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对于完善城市的整体形象,突出城市特点,保护地方文化等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性作用。因此,本文就城市综合体对于城市空间规划发展的影响分析不能仅仅片面,还要兼顾城市景观、环境艺术等的影响。在城市综合体的局部空间内,较为突出的景观设计可以成为开放式公共空间内的一大亮点,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审美品位。而因地制宜、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设计在不断的发展历程中可以体现出城市规划的层次感,并且营造出和谐的城市生活氛围。城市综合体的建设需要将地上空间以及地下空间进行融合,并且使其连贯,从而保证城市空间纵向开发的有效性。一般情况下,这种立体开发在城市的CBD区域比较常见。其主要优点是:开发强度高、功能分布紧凑、地下空间环境得到改善和优化,并且增强了空间结构的趣味性,如图3所示。

图3 城市基面立体开发向导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综合体对于城市空间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功能、布局、经济等等方面。当前,我国提倡发展节约型社会,这样可以加快由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速度,需要以城市设计为核心,从城市整体结构、土地的开发利用等解决城市综合体以及城市空间规划中设计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建军,朱焕彬.城市综合体建设的空间影响效应――以杭州市城市综合体建设为例[J].规划师,2012,(6):90-95.

[2]叶冬青.本期聚焦: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及影响――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综述与建议[J].现代城市研究,2010,(7):6-12.

篇3

【关键词】城市空间组织;规划;智慧

引言

智慧城市是以技术创新、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智能技术与城市设施建设、居民活动、城市空间相结合,形成一套智能基础设施、智慧公共服务和智慧产业等功能。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本文就城市空间组织与规划的转型方向和规划准则进行讨论。

1、城市空间组织与规划的转型方向

1.1社会化转型

原先的以去单位化为核心的市场化转型中,虽然推进了市场化和工业化,但逐渐显示出市场调节机智的不足,社会发展滞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持续恶化,一个可持续的城市需要社会化转型。社会化转型应朝低碳、提升社会公众影响力、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向发展。中国城市碳循环多源叠加、多汇锐减,源汇平衡系统遭到破坏,城市空间结构呈现高碳格局,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需要探索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加快疏散中心职能,重新回归功能混合和紧凑发展,积极促进职住匹配和再平衡,治理交通拥堵、交通能耗和排放。通过空间的组织机制,促进空间资源的平等供给,设计城市规划的利益再分配和调节机制,保证基本物品的均等分配。在转型中出现“单一用地、设施供给不足”的现象,居民职住分离,这显示了城市规划依靠空间组织结构、土地利用等空间政策对生活质量改善不足,这让我们认识到城市规划应以“空间、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为出发点,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

1.2市场化转型

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和城市空间重构发生在制度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化的道路转型是渐进的,城市空间的市场化转型大体可概括为“去单位化”,单位制是建国后30年中国城市最基本的社会管理和组织形式,主要特点是居民职住接近,土地混合利用,设施供给齐备,经济生产和行政管理高度统合,日常行为空间与物质功能空间高度重叠,在之前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单位制的模式显得有些僵硬,阻碍了城市经济利益的提高,对居民的空间需求也有一定的压制,单位制的解体,实现了土地利用模式的转型,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社会组织模式加快转型,去计划指令大力推进了城市化、拉开了城市框架、拓展了城市容量,城市空间重构由经济利益与市场力量所控制主导,并将地方行为、土地财政捆绑在一起。但其的快速郊区化规模和速度失控,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高碳化、不公正、低生活质量等。要想做到市场化转型,地方政府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土地经营、资金杠杆滚动手法推动郊区房地产开发,将开发所得用于市中心改造,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进一步推动郊区居住开发。“积累体制”从单位转移到城市,地方政府发展城市经济、改善投资环境,实行“大力推进城市化、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容量”的经营策略。

1.3智慧化的转型方向

智慧城市规划即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以达到使城市生活更加智能,高效利用资源,带来成本和能源的节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智慧城市化转型围绕居民的活动与地理空间的关系,打造便捷、舒适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构建高效、畅通的城市各类要素流网络,营造生态、低碳的城市功能空间。通过感知网络、“三网融合”技术和数据管理中心建设,对整个城市进行公众服务、社会管理、社会监督。做到智慧化转型,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引导技术与生产、生活、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均衡发展,避免技术过渡超前发展而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结合物联网、信息技术等基础网络和系统建设为重点,搭建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数据平台和智能应用基础,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2、智慧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划准则与方法

2.1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准则

结合可持续城市空间模式的研究,提出“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策略“”紧凑城市空间规划策略“等空间规划策略,通过城市空间的规划控制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将各种社会价值取向融合在一起,对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行协调解决。可持续城市空间能够为市民带来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空间福利和机会,实现工作、居住、零售等综合职能,使城市朝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按照生态的准则来规划控制城市空间,达到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标准,同时,通过城市空间的规划控制,倡导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的城市空间模式,进而达到低碳的目的。

2.2特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准则

城市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当一些重大的事件会对城市空间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战争、自然灾害、奥运会、世界杯和一些大型的建设目标等。通常这些特定的城市的空间规划会和其时代价值观结合,加上特定的城市发展目标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城市空间准则和标准从而形成特定的城市空间规划。根据城市空间形态、城市景观风貌、城市公共活动体系及城市景观地标体系,通过特色要素的相互联系以塑造不同层级的特色空间,同时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依据空间景观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市总体设计,提出空间特色塑造的目标与方案。

2.3智慧城市空间组织规划的方法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将智慧城市发展理念融入到已有的城市规划体系和内容,打造新的融智能技术、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制度文化为一体的城市生产、生活和空间组织范式。通过空间规划控制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保护城市内部的绿地和生态系统格局,引入生态的法则约束城市环境,通过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规划控制从而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同样智慧城市将对智力和社会资本、包含传统交通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为动力,提升社会服务效率、促进生态、低碳经济发展,实现城市的生态、低碳、协调、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建设活动中注重质量的提高,并不仅仅追求数量,结合城市的自身优势,对城市空间进行特色规划,同时需要紧密结合市民生活,对特色地段和廊道特殊规划,适应人的活动需求,综合市民、规划管理者和专家的主客观评价,提出可靠的技术方法和成果。

3.小结

通过对智慧城市的空间组织和规划的研究,我们总结出要想做到智慧规划,就必须做到可持续城市发展,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协调居住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同时也应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更方便快捷的进行。与此同时,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

[2]吕斌,佘高红,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城市规划学刊[J]2011

篇4

关键词 城市;规划;编制;方法;空间;利用;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use planning,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use plann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 lif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method.

Keywords city; planning; preparation; method; spac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及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也开始进行转变和反思.城市建设也正由土地的粗放式使用、外延式发展向集约化.精细化发展转变。作为城市空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空间,由于在高效率容纳城市功能、集约化使用土地.建设节约型城市等方面具有自身特有的优势和特色。

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规划工作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1)“深挖洞”时期(1977年前)。我国城市“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源于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到“”“山美关系”及“中苏关系”等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掀起了“深挖洞、厂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群众防御运动,当时建设了大量的“防空洞”,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技术标准,已建成的工程质量差,可使用率很低。

(2)“平战结合”时期(1978年-7986年)。这一时斯我国处于新的国际坏境中并且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1978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人3}工作会议,提出了“平战结合”的人防二程建设方针:对既有人防工程进行改造,使之在和平时期可以得到有效利几;新建人防工程必须按“平战结合”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与建设同时,人防建设规划作为一项专业规划,被正式列入了城市规划的编制序列,并进行了单列编制在这一阶段,遵循“平战结合”的原则进行人防工程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流。

(3)“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时期(1987年一1997年)。1986年10月,国家人防办和建设部在厦门联合召开了“全国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人防二程“平战结合”的主要方向是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因此,城市规划序列中的“人防建设规划”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技术要求。“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提高城市发展的综合效益兔度来研究和编荆“人防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规划”。

(4)有序发展时期(1998年至今)1997年12月,建设部颁布了国家层面的法规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线规定》,明确规定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序在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重要性,研究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线规定》作为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一项全新内容,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不少经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由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标准建设滞后,致使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编制工作远远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需要。为此,国家建设部于2005年确立了“国家技术标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办"研究课题,组织我国主要的研究和设计单位进行研究,加速推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技术标准的建设与编制的试点工作。

2、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的方法与思路的探讨

一套完整有效、切实可行,符合城市实际发展特点和地下空间可持续利用的编制体系和方法,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指导地下空间的合理有序开发.综合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防止地下空间的开发性破坏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我国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只对总体规划层面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进行研究,并提出一套完整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法和思路。限于篇幅,未对其他层面如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层面的地下空间规划进行探讨。

2.1规划编制工作方式

2.1.1规划编制的组织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应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联合承担。这样,一方面便于全市的统一组织与协调.另一方面便于与人防工程,城市规划的衔接.兼顾各方利益,从而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科学’l、生和可实施性。

2.1.2规划编制方式

地下空间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资源,具有不可逆性(不可复原性)和介质性.开发利用需要付出高于地面空间的成本和代价,开发难度大.涉及面广。这势必要求地下空间的开发应慎重.谨慎,因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在满足城市规划编制常规要求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应重视前期研究与评估.以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实用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采用。部门协作.专家把关.公众参与,突出协调”的模式,广泛吸纳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保证规划编制的预见性和可行性。

2.2编制思路和技术流程

2.2.1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

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节约型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地制宜.突出城市自身特点.加强与城市规划的统筹,重视保护与开发的

关系.进行合理有序.有重点地开发利用。

2.2.2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价值取向

突出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功能重要载体的特征,以解决城市问题为导向.把地下空间纳入城市空间资源进行统筹考虑.实现立体化再开发.重视地下空间与城市地上空间的互补关系及二者的延续性。

2.2.3确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工作步骤和技术流程,如图1所不。

图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技术流程图

2.2.4规划研究阶段

篇5

关键词:资源型小城市 空间规划 空间逻辑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内蒙古地区城市化的加速,资源型小城市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开始崛起。许多小城镇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或地下水资源发展煤电产业而逐步被世人广知。如准格尔、丰镇、霍林郭勒等,小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内蒙古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内蒙古属于生态脆弱地区,水资源尤为稀缺,小城市如何避免传统资源型城市的“资源诅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科学规划小城市的空间格局。

一、城市空间规划的分类

城市规划的实质是空间秩序规划,是在一定制度和理论指导下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多维度分配的规则,包括经济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社会空间规划、人文空间规划。目前,人们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已从单纯的“技术、科学、理性的活动”向政治活动转变。“城市规划也是公共政策”当前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因为城市规划成果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得到合法权威部门(在我国一般指政府和人大)依法审批,成为公共政策,才能得到执行,并发挥作用。城市规划所规定的空间秩序其实质是一种经济、社会活动秩序。构建一种“有运行能力、公平持久”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秩序是城市规划追求的根本目标。

(一)经济空间规划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佩鲁把经济空间定义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经济空间分为内部经济空间和外部经济空间。根据佩鲁的定义,城市内部经济空间可以理解为城市内部各种经济元素在空间分布上的结构关系。根据赵伟《城市经济里理论与中国城市发展》一书对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的定义,城市外部经济空间可以理解为一个城市及其所在区域内其他城市共同构成的经济元素空间分布的结构关系。

(二)生态空间规划

生态空间规划是从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的角度研究小城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一体的,无论生产力有多发达,人类的对环境的改造都只能符合自然的节奏。同时,自然提供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城市的空间规划必须从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度人类的行为。Lynch在1981年就曾提出过,“一座好的城市应满足,一方面扶植的生态系统能得以维持,同时又允许经济社会方面不断进步”。

(三)社会空间规划

城市不仅是地理空间,还是社会空间。城市中不同人群的区位分布,不同组织的区位分布、不同用地的区位分布都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城市中,不同的区位分布意味着不同的空间资源的占有。所以,城市管理者作为空间秩序的安排者和空间资源的配置者,应从公平正义的角度进行城市社会空间规划。

(四)人文空间规划

人文空间在不同的领域、不同学科中有不同的涵义。城市规划中的人文空间是城市空间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城市文化意像。人文空间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人文空间包括人工环境和文化历史环境两方面的类型。人工环境也可称城市景观,包括建筑风格、城市布局等体现文化风格的物态性空间;文化历史环境是城市的人文风貌,包括城市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尚等。是人类活动在城市地区的人文积淀,表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与能力。在世界各国的城市规划中,无一不重视城市人文空间的保护和利用。

二、资源型小城市四种空间规划之间的嵌入逻辑关系

经济、生态、社会、人文空间是从不同视角对城市空间的认识并不是城市空间实际的分类。事实上,四种空间是相互嵌入的。因为“人类的经济行为都是嵌入在社会行为中”(格兰诺维特语),同样,四种空间规划也是相互嵌入的。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嵌入符合空间可持续演进的逻辑关系

经济、生态、社会、人文空间之间的嵌入逻辑或协调机制呈动态的平衡关系,同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不同规模的城市、城市的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城市,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也不同。内蒙古的资源型小城市,空间规划的背景是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 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发挥内蒙古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内蒙古这一时期的产业战略规划。因此资源型小城市的经济空间规划成为四种规划的重点,因为任何良性的平衡都是在发展中的平衡,撇开发展寻求平衡是无意义的也是不现实的。然而,发展经济就不可避免地影响生态环境,而内蒙古又是生态脆弱地区,水资源少,草原生态系统一旦破坏,难以修复。同时,处于“城尾乡头”的小城市在城市化中需要面对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在这样的问题与背景中,内蒙古小城市的四种空间规划的嵌入逻辑是:

第一,以社会空间为中心的经济空间规划

发展是解决目前落后地区经济社会问题的抓手,同时,当前存在的许多社会问题又是由发展引起的,具体说是不以人为本或不以社会目标为中心的发展引起的。由于市场经济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一部分利益主体在获得利益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主体的利益或公共利益。如屡见不鲜的污染事件、征地拆迁事件、非法占用耕地事件等。对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协调正是今天城市公共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以社会责任为标准进行经济空间规划,在产业政策制定和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以公共利益和弱势群体利益为考虑的中心。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贫富差别已成事实,公共管理部门需要在每一个具体事件中判断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结果。

篇6

关键词:公共空间、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 A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是属于公共价值领域的城市空间,在城市中心区主要指人工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开放空间。城市公共空间主要由公共产权用地上相对独立完整的公共空间和非公共产权用地上的附属公共空间构成。前者包括街道、广场、河道、公共绿地等,后者主要指建筑后退红线形成的临街空地、小广场、街区内院、底层架空的骑楼空间,以及跨越不同用地范围通向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或重要城市公共设施节点的空中连廊、地下通道和公共垂直交通空间等。

中央商务区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构成

2.1核心区控规现状分析

根据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4.2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筑开发总量达820万平方米左右,尤其是钱江路以东集中规划了约100幢高层、超高层建筑,以街区为单位成组布置,承载着CBD的主要商务功能。

该区域城市轴线明确,道路系统完善,视野空间开阔,水系、绿地等环境资源丰富,具有典型江滨城市特征。其中城市公共空间中仅道路、广场、公园、水域等用地占总用地的50%以上,对城市空间形态和肌理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塑造城市活力的角度出发,为加强城市空间的功能互动和人性化尺度,避免过于松散孤立而走向消极,核心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结合该区域内已建、在建、拟建及规划各项目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构成,为进一步深化调整奠定了基础。

2.2 核心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构成特征

核心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构成特征为:以贯穿钱江新城南北向的城市次干道——富春路和毗邻的生态景观河道——新塘河沿岸为主要发展纵轴,该线性主干公共空间带动了与之垂直的沿多条东西向横轴展开的线性副空间,并结合局部重要节点形成开放的树状公共空间网络系统。

横轴分别涉及中央公园、城市广场——波浪文化城——城市主阳台、解放东路与新业路林荫大道、森林公园与世纪花园——城市辅阳台江滨绿化带。

3.主要规划设计策略

3.1城市设计的技术性研究

3.1.1明确公共空间的整体系统结构,对相关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严格控制并积极引导,强化性格特征和功能互动;城市主轴线上保持与老城区的空间呼应。

3.1.2挖掘现有公共空间的潜力,发掘新的空间用途,根据道路、绿地系统的空间级别、功能和尺度建立立体化、多用途层次,创造具有可达性、可用性、人性化的高品质公共空间。

3.1.3以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的公共交通换乘中心为节点,塑造丰富而有趣味的大型公共空间与绿化环境。

3.1.4重视街道空间的尺度调整和街区内部功能、交通及环境的互动,激活城市生命力的基本单位,系统而全面地积极规范城市附属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

3.1.5强化城市水道系统沿河、沿江区域的综合开发利用,满足视觉的、文化的、生活的和商业的需求,形成新城特色区域。

3.1.6建立科学适用的城市设计表达模式,提高对公共空间的人工物理要素——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及各类公共设施(路灯、栏杆、天桥、通道、候车亭、坐椅、雕塑、垃圾箱、指示牌、广告位等)的控制引导,提高空间视觉质量。

3.2 规划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研究

3.2.1加强用地的混合性,增加可居住功能比例,减少潮汐交通量;鼓励大中小规模多样性投资并存,促进建筑群落的“生态平衡”,保证全周全时的生活、工作、娱乐的连续性,增加人气与城市活力。

3.2.2进行核心区公共空间总体水平和具体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有效评估并科学指导核心区公共空间建设。

3.2.3重点研究制定核心区附属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投资、运行管理办法,合理利用公共空间资源的市场价值,落实资金保障方式,加强公众参与力度,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4、城市重要公共空间建设要领

4.1 街道系统

街道作为城市公共活动行为发生的基本空间必须根据街区功能和人的行为特点建立适宜的尺度关系,而非单纯从满足机动车通行量和沿街绿化效果出发割裂街区的内在活力。应区分不同级别道路实际使用的功能层次,条理机动车、自行车、行人的合理动线,形成饱满完整的街区轮廓,弥补原规划空间稀疏的弊端,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生成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4.2 水道系统

水系丰富是江南城市的特色,历史上的杭州曾因河桥纵横而著称。河道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中心区同样扮演了空间纽带的重要角色,往往成为都市中表情丰富、性格突出的魅力地带,也体现了城市的记忆和文化关联。城市水道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景观、商业资源必须加以有效利用和发挥,与周边建筑外环境充分结合,体现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所具有的人工化和亲水性特征,不宜类比于自然山水间的做法一概绿化了之。

4.3 绿地系统

绿地具有支持休闲、游乐等闲暇活动的实用功能和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净化空气、缓解热岛效应等生态功能,也提供了多方位欣赏中心区城市景观的必要视距。核心区的绿地系统强调适应中央商务区街区格局特色和商业分布规律,通过多种模式加强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和商业渗透,加强绿地本身的活动引入,提高公园的安全性和可参与性,避免过长的纯绿化街面对周边街区商业活力的割断作用。

4.4 城市广场

城市广场是公共活动的中心和人流集散的主要场地,是公共空间体系的重要节点。人们使用和体验广场以步行交通为主要方式,只有形成舒适、宜人、便捷、安全的步行系统才能提高广场的空间品质。

4.5街区内部附属公共空间

以多种形态散布于街区出让地块内的附属公共空间是城市整体公共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复合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节约用地、集约功能、资源共享,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步行交通网络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动脉,是创造城市积极空间的必由之路。利用地面人行步道、商业街、不同标高的楼层步道(天桥、地下通道、地下商业街)、地铁站、城市广场(包括下沉广场和屋顶花园广场)和城市主要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相互连接通达,形成水平与垂直方向、内部与外部空间的网络化、立体化系统,把由于交通的阻隔而分散的公共文化设施、商业设施、绿地、广场、步行街和交通枢纽等联系起来,成为中心区的商务、商业、休闲链,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CBD地区的商业活力和城市地位。

篇7

关键词:城市流通 空间 发展趋势

一、我国城市流通空间发展的现状

从1978年到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9.6%的年均增长率高速增长,逐步进入了以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的全面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增长与生产发展,人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也稳步提高,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是1978年的4.2倍。在消费结构方面,恩格尔系数从1985年的52.5%(城镇)和57.8%(农村)下降到1999年的41.9%(城镇)和52.6%(农村)。[1] 这意味着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更多地指向工业品,这样,我国多数工业产品已经实现了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发展把我国带入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高速增长时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买方市场及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和管理观念深入人心,市场在有效配置资源方面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为流通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9年是1978年的6.0倍,而货物周转量1999年是1978年的4.1倍。[1]

伴随者流通业的发展,我国形成了流通空间开发的热潮。据统计,我国对流通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与邮电通信业和对批发、零售贸易与餐饮业)的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1.4%增长到1999年的29.8%。基本建设投资的增长使流通空间得以迅速扩展:1999年末全国消费品市场数达到88576个,其中城市市场达到24983个,农村市场达到63593个,[1] 成交额达亿元的市场在2001年初已经达到3084个。在交通运输方面,1999年末,我国运输总里程已达350多万公里,公路里程达133.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万多公里,跃居世界第三;铁路运力跃居亚洲第一;[2] 水运方面,港口的吞吐能力有大大的提高,列世界第五;民用航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新建、扩建了一批机场,增开了一批航线,这些都使空运能力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初步建立起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运输网络。在仓储方面,我国现有仓库面积约3亿平方米。一些主要大中城市新建了现代化的作业仓库,从过去单一的存储服务逐步转变为综合性的服务,重视运输、装卸、信息等方面的协调,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全国范围配送体系的物流企业正在形成,连锁商业和配送服务正在兴起。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新的开发热点,对流通空间自身发展又产生重大的影响。流通空间的全面开发为流通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城市流通空间面临的挑战

虽然,我国近年来在流通空间发展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入关以后我国城市流通空间的发展面临国外先进流通模式的挑战,这些挑战涉及商流领域、物流领域和电子商务领域等诸多方面。

(一)来自商流空间领域的挑战

商流空间是流通空间的主体,包括批发空间和零售空间。其中批发空间由各类批发市场、批发机构所在的各类办公空间等组成,零售空间更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包括百货商店、专业商店、超级市场、连锁商店、购物中心等各具特色的空间。我国零售业自1992年7月对外开放以来,实际营业的外资零售商场已达数百家之多。1999年6月,我国又在京、津、沪、渝等地开放批发业,可以预想,外资商业企业介入我国商流空间的开发和运营将加快步伐,将使我国商流空间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

1.来自商流空间规模的挑战

商流空间的规模历来是流通业竞争力的体现,我国目前城市商流空间的规模与发达国家有相当的差距,商流空间规模整体小而分散,小型的杂货店仍是我国不少城市占主体的流通空间。在全国数百万商业企业中,小企业占98%,缺乏具有国际水平、可以立足世界市场的大型流通企业。以零售业为例,1993年美国前50家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总额为4910亿美元,占全国零售总额的21.34%,而中国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1995年销售总额为499亿元,仅占国内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45%。发达国家已经孕育了一批大型、特大型流通企业,如在世界商业企业100强中,美国占了40家,日本有13家,英国有11家,而中国没有挤入。[3] 商流空间规模的扩大可以采用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技术,节约投资、降低流通费用,目前欧美的商业集团的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经营面积都在一万平方米以上,经营商品种类更为丰富,给顾客以更多的选择性。如德国麦德龙集团为世界第二大商业集团,1997年销售额达500多亿美元,主要采用仓储式连锁超市,在国内有53家,在国外有十多家,每家经营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经营1.7万多种商品,以低廉的成本和满足消费者一次购足的需要而赢得不可比拟的价格优势。1996年在上海开设锦江麦德龙超市,每家分店达15000平方米左右,年销售收入达8-10亿元。近一、二年国外企业投资首选目标是大型超市,可以预见,中国入关后,这些企业对我国的流通业将产生更大的竞争压力。

2.来自商流空间组织的挑战

通过有效组织,形成一体化的商流空间是当今社会的发展态势。其主要型式是连锁,即其内部通过纵向和横向的联合形成规模庞大的商业集团,从而使得分散商流空间也呈现整体的状态。连锁可以有效组织其所属的流通空间,形成面上的规模效应并使其合理分布,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如日本大荣公司1995年营业额达250亿美元,占亚洲第一,在国内拥有1200家大型超市,6700多家便利店、220多家大型百货商店和7个大型配送中心。中国的连锁经营也有长足发展,到1999年,连锁企业已发展到1800家,连锁店铺数已达到26000个,连锁经营企业年销售额达到1500亿元,比上年增长50%,但仅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8%。[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连锁早已超越国界,这种在世界层面上的更为广泛的跨国连锁经营将对我国刚刚起步的连锁商业产生强劲的冲击。

3.来自商流空间效益的挑战

商流空间的效益是衡量其竞争力的指标之一,每一种新型的商流空间型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生产和消费的前提下,为了追求最大的商流空间效益而产生的。近100年来,美国几乎每10年就有一种新型的零售商店产生和兴起,[4] 各种新兴零售空间形式从产生到成熟的周期因形成年代和历史条件的不同而递减,即愈是近期形成者其成熟周期愈短,这种状况与生产和消费的多元化息息相关。我国自90年代以来,也导入了国际上新型的商流空间型式,如在零售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历了两次冲击,第一次是连锁超市对杂货店的冲击,第二次是大卖场对百货店、连锁超市的冲击。但这种变革仅集中在较小的范围内,还没有在全国各地广泛推广,大多数商流空间在生产和消费变化的状况下仍采用传统的型式,如零售商业中占主体的是杂货店和传统的百货商店,百货业已经感到举步维艰,我国百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整体下降,1999年为12.9%,2000年下降到1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0%左右的水平。这导致我国商流空间的效率低于发达国家,世界上商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15%,而我国仅为8.3%,[5] 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商流空间效益较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商流空间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多元化的商流空间的形成和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二)来自物流空间领域的挑战

物流空间是城市商流空间的后勤空间,包括货运空间和物流节点空间,其空间的功能包括运输、包装、装卸、保管、流通加工等诸多方面。现代物流的概念虽然早在20世纪中期已经形成,但是近几年才全面引入我国,近一两年来形成了物流空间研究和物流设施建设的,这一方面是生产和消费快速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许多城市和地区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采取的策略。

1.来自现代物流空间的挑战

所谓现代物流业,是指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整个供应链,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进行高效率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务业。它通过对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一体化管理,以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国际上通常把降低物资消耗而增加的利润称为第一利润源泉,把节约活劳动消耗而带来的利润称为第二利润源泉,而把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挖掘的利润称为第三利润源泉。有关统计表明,在美国,产品的制造成本己不足总成本的10%;产品的加工时间只占总时间的5%;而储存、搬运、运输、销售、包装等作业占95%的时间,这说明了“第三利润源泉”挖掘空间的巨大。著名管理权威P.F.德鲁克把现代物流业称之为尚待开掘的“黑大陆”。而我国占主体的传统的储运空间效率较低,仓库的年吞吐仅为3-4次,在货运方面,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货运周转量远高于发达国家。根据全国第三产业普查资料,把交通运输、仓储、和批发等行业的成本费用之和与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比较,大约占比重为15.47%。如果考虑其他相关流通环节的费用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损失,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而美国和日本只有10%和14%,[ 6] 传统储运空间和现代物流空间的差距可见一斑。

2.来自专业物流空间的挑战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的物流活动主要依靠自身的储运设施完成。据调查,在工业企业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而由专业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产品销售物流中由企业自理、企业自理与专业物流企业共同承担比例分别是24.1%和59.8%,而由专业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6.1% 这种自我封闭,自我配套的模式直接导致了这些流通空间利用效率的降低。与此相反,发达国家的物流往往借助于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其功能就是为这些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这种物流就被称为“第三方物流”,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欧洲约为76%,美国约为58%。1994年美国第三方物流业的收入为150亿美元,1996年为250亿美元。[7]近期又出现第四方物流,是当前最前沿物流供应商,提供从运输到仓储再到售后服务的全套综合,利用他们的技术将各分离的供应链单元集成起来,如TNT、HAYS和UPS等物流企业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使得商品流通线路有了极大的改变,由以往经由制造、批发、仓储、零售商店和消费者各点之间的多层复杂线路,简化为由制造,经由专业化的物流空间而至各零售商店或消费者的流通模式。另一方面,专业化的流通空间的建设对整个社会而言,由于避免了许多重复建设,既优化资源配置,又大大节约社会成本。并使工厂只管生产,商店只管销售,通过社会分工使得生产者、经营者均可以专注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加迎合消费者的口味。

3.来自物流空间网络的挑战

近年来,国际上著名的物流公司采取合资或独资形式,开始在国内开展物流业务,如美国的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投递公司,澳大利亚的TNT和英国的卓越等公司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大中城市建立物流机构和货运网络。由于这些公司在物流空间网络建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大多与大型跨国公司有传统的业务联系,并把国内网络纳入其全世界网络的组成部分,在物流经营效率方面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随着我国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这些物流空间网络向我国的扩展将进一步加剧,在更大范围参与竞争。

(三)来自电子商务领域的挑战

世界经济已由工业经济逐步向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服务经济转变,电子商务逐步成为近期发展的热点,在商流领域和物流领域引入电子商务,可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迅速提高其运作效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流领域电子商务的挑战

商流领域与消费者最为直接的是在购物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手段,如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等。但是,更主要的是在生产空间、批发和零售等商流空间和物流空间之间导入联机(Online)系统,使有关订货、接受订货、付款、要求付款等与流通活动有关的数据交换实现联机化和电子化。在零售空间推广应用电子收款机、销售点信息系统POS(Point of Sales)、商店信息管理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等,以便在进行销售的时间与地点收集每一种商品(单品)的信息并加以储存、加工和分析,以利于提高商品管理、库存管理乃至顾客管理等经营活动的效率。并在销售点信息子系统和电子订货子系统(EOS)日益普及的基础上,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使得流通过程网络化,将各种销售点信息系统和电子订货系统的终端逐步通过Intranet、Internet网络技术连结成为一个整体。这样,消费者和生产方之间形成了完备的联系网络,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可迅速反馈到生产方以组织生产,即形成所谓的“及时生产制”,同时,使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库存得以减少,资源得到了节约,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物流领域电子商务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进展,特别是POS、EOS等的普及,物流节点空间内的库存的品种和数量将逐步趋于明确,而自动装卸机械、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堆垛机和先进适用的信息系统的采用使得物流节点空间的效率成倍提高,这样满足一定时期商品流通的库存需求降低。从7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的库存投资的波动比五六十年代有了明显的缩小,库存率也趋于下降。在货运方面,通过建立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适时监控、适时货物跟踪和适时调度;并将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和数据库技术融合在一起,可对客户位置信息进行科学、高效管理的信息管理。据统计,我国的空车返程率在80%左右,每年造成的浪费在370亿元左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成绩被低效率的货运所淹没。在差不多十几年前,美国公路的空驶率在20%左右,后来降到了10%以内,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他们应用了信息管理技术,对车辆进行有效调度。[8]转贴于

三、我国城市流通空间规划探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的城市流通空间与发达国家的城市流通空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加入世界经贸组织将使我国面临这些高效率的流通空间的挑战和竞争。同时,也可以看到,伴随着生产和消费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流通空间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并对未来的城市空间产生深远的影响。未雨绸缪,这就需要在城市流通空间规划的层面上进行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促进城市流通空间的合理发展。

(一)合理确定城市流通空间的规模

规模的确定是城市流通空间规划的基础,如前所述,我国城市流通空间的规模与发达国家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单体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提高竞争力,流通空间规模的扩大是当务之急。在商流空间方面,购物中心、超级市场和多功能综合体等大规模的商流空间是发展的一大趋势,在物流空间方面,大规模流通中心的开发和货物包装形态的大型化、集装箱化和托盘化,将促进物流的大量化,提高流通效率。而物流的大量化,又促进了大规模流通中心的开发。我国已开始着手大规模物流中心的开发,如深圳市开发建设的平湖物流基地首期规模达到2.6平方公里,在其中发展国内区域物流,在另外1.8平方公里范围内则发展国际物流。[ 9] 除深圳外,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都在积极地研究和制定促进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这样,物流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将面临大规模流通中心建设的。当然,城市流通空间的规模不能盲目扩大,需要与一定地区、一定时期的生产和消费的发展相对应,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投资效益。

(二)注重城市流通空间布局的研究

布局的合理化是城市流通空间规划的核心,城市流通空间分布的失衡必然造成空间资源在某些地区的浪费和在某些地区的不足。围绕这一问题,国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对于商流空间中的零售空间的布局研究中运用雷利零售引力模式、赫夫的购物者吸引力定律、汉森的可达性模型等模式分析购物出行的分布和各级零售空间的影响范围,[10] 运用引力模式分析购物出行的分布,运用零售空间饱和度指数分析各级零售商业区各类零售空间发展的合理性等,这些分析研究为城市流通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创造了条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我国不少城市也运用了这些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如在商流空间规划领域,上海规定大型综合超市不得进入内环线以内,以免影响市中心区的商业繁荣,其主要布点在城郊结合部大型居住区,一般按相距3公里,人口按15-20万人配置一个大型综合超市。[3] 在物流领域,深圳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产业布局中,初步确定了八个物流园区,这样便可形成集中经营、降低成本的效果,避免在物流业蒸蒸日上的时候重复建设带来的损失。虽然,人口、距离和分布的均匀性是城市流通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但是影响城市流通空间布局的因素还有许多,如当地的地理区位、风俗习惯、发展基础、交通状况等诸多方面,城市流通空间的规划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研究。

(三)培育富有综合效益的新型城市流通空间

连锁商店、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便利店、专业店等新型商流空间正在逐步引入我国,我国的传统仓储空间也在向现代物流节点空间转化。这种变化实际上是由城市流通空间的综合效益所决定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效率高的空间、服务完善的空间、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空间将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流通空间的发展和流通业发展之间线性关系被打破,单位流通空间将可容纳更大数量的流通并将产生更高的综合效益。在这种状况下,城市流通空间的实力,乃至城市空间的整体实力将得以迅速提升,城市的地位也大幅度提高,这正是每个城市所追求的目标。

(四)促进城市流通空间的公共化

城市流通空间的公共化就是需要打破目前各个企业自我包办流通过程的状况,如在物流领域需要大力发展专业化的第三、第四方物流等社会化物流体系,通过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配送节点等不同公共流通空间的合理配置,为生产方、销售方和消费者服务。城市流通空间公共化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进行专业化的流通空间的建设,如大型流通中心和各级配送中心的建设,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的现状,可以把原有属于各个企业、各个部门的流通空间合理组织起来,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加强空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网络化、组织化的流通空间发展格局。

(五)加速城市流通空间信息化的发展

流通空间的信息化将流通的空间概念转化为时间概念,减少了硬件设施的投入,降低了成本,大大缩短流通的时间,更有利于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同时也可把消费者的信息通过信息化的流通空间传送至生产方,有利于其面对市场及时调整生产发展战略。在1999年世界经贸组织西雅图会议上,中心议题之一是电子商务,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我国虽然在电子商务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信息产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络,这无疑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借助于这一优势,需要扩大流通空间信息手段的运用,我国不少城市在这一方面都有计划,上海已经提出在十五期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5年内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从5亿元猛增至200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10%左右。[11]

(六)探索城市流通空间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一体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方、流通方通过连锁、协作等方式,形成对客户联贯式的服务。在流通领域,这种一体化的服务方式,形成了对客户的供应链,供应链的整体管理和控制,可以实现流通空间的合理化和空间资源的共享,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并形成规模效益。但是这种规模效益的取得并不需要空间的积聚,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这种供应链将越来越复杂,供应链中的某个缺陷和瓶颈将会导致整体的效率大幅度下降,如现在电子购物过程中物流是一大瓶颈,从而阻碍了其整体的快速发展。其二,流通设施和流通货物的标准化也是城市流通空间一体化的重要方面,这样可以在整体上采取集装箱化、托盘化、包装尺寸的标准化、运载工具标准化和物流空间的统一化等措施,这将使得货物储运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如流通的标准化使得市际货运能运用联合运输、相接运输等过程一体化的运输方式,在城市内部货运方面能运用共同配送、计划配送、混载配送等一体化的配送方式以及共同使用物流节点空间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城市流通空间规划和建设的思路已经打破,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在和未来,每个城市流通空间均是世界纵横交错的流通网络的组成部分。针对这一状况,城市规划一是需要促进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二是需要促进我国城市流通网络与世界流通网络的接轨,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以上所涉及的问题之外,还有待于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资料:

1.“中国统计年鉴 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9月。

2.王英佳,“道路交通发展对物流的影响”, 56net. com, 2000年10月21日。

3.蔡鸿生,“WTO 与商业改革”,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0年12月。

4.谢朝斌,“工业化过程与现代商品流通”,东方出版社, 1995年1月。

5.“百货业举步维艰”,中国信息报,2001年4月9日。

6.“现代物流:企业增效的必然趋势”,56net.com, 2001年2月6日。

7.“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前景及对策”,56net.com, 2001年5月10日。

8.王耀,“‘天眼’下的物流”, 现代物流周刊,2001年2月1日。

9.高文杰,“‘物流基地’趋论”, lnet.com.cn。

篇8

关键词:城市新区;滨水空间;规划策略

一、概念与背景

(一)滨水空间概述

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同时水也作为城市的灵魂,对于城市的生态、景观、生活与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城市滨水空间是一个包含水域和陆域,富含丰富的景观和生态信息的复合区域。作为城市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城市滨水区域具有宝贵的生态资源、丰富的景观要素、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以及浓厚的人文生活气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社会公众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关心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也逐步增强。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景观设计不但要满足城市防洪安全,更要满足城市生态需求,同时利用丰富的景观与文化资源塑造宜人滨水活动空间。

(二)国外滨水区建设的经验

纽约曼哈顿、巴尔的摩、波士顿、多伦多、新加坡“船艇码头”等城市的滨水区的开发与更新带动了城市的极大发展,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表达中体现了城市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风貌的综合。因此,城市滨水景观应该形成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和持续发展,来提升城市的整体景观面貌,建立有效的开发机制,通过滨水地区的更新整合,来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战略目标。

通过大量滨水区域发展实践总结,滨水区域的发展必须考虑到生态保育、水源保护、动植物栖息、防洪水利、交通运输、城市风貌、产业发展、公众游憩等系列内容,应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加以分析与处理,从而体现滨江区域的资源价值与效益最大化。

二、项目概况

(一)都匀简介

都匀,贵州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南地区出海重要交通枢纽,黔中经济区五大主要城市中心之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见图1)。都匀城位于“九溪归一”的剑江河畔,碧玉般的剑江水穿城而过,沿江两岸莺语流花,青山耸翠,是一个山水交融、山青水秀的天然生态之城。

城市顺应山水地形呈带状发展,新老城区由剑江河串联,并与周边山体交融共生,共同形成“U”型城市结构(见图2)。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山水格局明显,生态环境优越。

(二)现状概况

清水江公园为剑江河下游段,总规划面积为1510.5公顷(见图3],位于都匀东部新城的经济开发区内,该经济开发区为城市新区,被清水江公园分为南北两片区(见图4)。区域内除已建成的部分项目及道路外,大部分均为自然山体及农田,自然条件良好,尤其是清水江公园及腹地两侧,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见图5)。目前该区域总规已覆盖,控规正处于修编中,清水江公园规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通过大型公园等城市绿地系统的打造,来带动区域的发展,同时以清水江公园城市滨水区域的规划研究成果,为区域控规的修编及优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定位与策划

(一)项目定位

根据清水江公园在整个区域的地位与城市建设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结合都匀总体功能分区与产业布局,规划将其定位为城市发展的崭新动力。即以保护河流与山体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城市公园景观塑造为核心,以中高端服务型产业为支撑;打造以康体休闲养生为中心,提升都匀整体城市空间环境为目标,辐射周边省市和吸引东南沿海市场,集生态旅游、主题度假、人文居住、品尚休闲为一体的西南地区亲水生态度假旅游新地标。

(二)产品策划

结合清水江公园的总体定位,规划提出了打造以滨江城市公园绿地功能为基础,融入生态康疗、商务休闲、体验式旅游三大核心产业的功能结构。同时根据项目要素组合(见图6),形成“三大功能――六大业态――十二大产品”的项目体系(见图7)。

图6 要素组合

图7 产品策划

四、滨江规划设计策略

(一)生态优先:生态叠加,明确边界;岸线分析,梯级控制

规划应用GIS等生态技术手段,通过景观要素、地形特征、开发梯度三大因子的叠加(见图8),得到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图(见图9),进一步明确保护及开发区域边界(见图10),确保生态可持续与土地经营的动态平衡,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三大效益的整体最大化,具体策略如下。

(1)根据地形地貌、植被水系、地质条件等形成用地敏感性分析、严格控制开发边界;

(2)明确滨水岸线梯级保护开发策略,根据生态敏感性由高到低,可确定开发强度由弱到强,滨水30米范围内禁止任何开发活动,确保区域生态价值最大化;

(3)策划引导滨水低碳交通模式。

根据不同学者提出的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适宜廊道宽度值(见图11),规划对滨江岸线作出如下四个梯级的控制。

(1)以水岸线向外30米区域内为原生态保护区域,禁止任何开发活动,结合地形特征及生态条件,局部区域加厚;

(2)30米―60米为适度活动区,设置步行道及少量休憩平台,结合地形局部区域加厚;

(3)60米―100米为公园配套区,该区域为公园开发区,可设置适量配套设施及功能场地,禁止用于商业开发,结合地形及功能需求,局部区域加厚;

(4)100米至城市道路区域为适度开发区,地块以低强度小组团商业开发模式为主,激发滨江活力,同时实现经济效益。

(二)合理开发:明确性质,组团开发;保护为主,控制强度

借鉴国内外成功滨水区域开发案例可知,一味的开发和片区的保护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实现开发与保护的有效平衡,才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长足发展。开发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可以用来反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打造,而优越的生态环境势必进一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基于这一成功经验,规划提出“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大原则,在绿色生态基底上进行一定量的组团式地块开发(见图12),对开发地块的用地功能性质和开发强度作出明确的规定(见图13),确保不破坏滨江区域的生态承载能力及景观价值。这一思路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1)明确地块性质及开发强度;

(2)运用“城市经营”理念,实现以开发带保护、以保护促开发的可持续经营模式,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共利。

(三)激发活力:低碳交通,立体便捷;策划活动,活力吸引

一个滨水空间是否成功,关键看她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吸引人、留得住人。规划一个区域要具备以上标准,就必须至少同时满足两个基本要求:首先要有吸引物,其次交通可达性高。因此基于上述要求,规划就激发滨水空间活力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1)完善滨江交通系统,打造自行车、电瓶车、水上巴士等多元立体生态交通网络;

(2)滨江开放空间为城市活动提供环境优美的场所;

(3)策划设置多样产业项目,吸引城市及外来人流,形成丰富多样的休闲活动。

在清水江公园规划中,慢行交通主要由:6米宽电瓶车道、3米宽自行车及步行道,以及水上游船、索道等多样交通形式构成(见图14)。其中22 KM环江绿道(见图15),可以举办环江自行车赛事及半程马拉松赛事,环江两圈即为全程马拉松。同时利用清水江优势的水资源可激发丰富的水上运动,如水上皮划艇赛事、水上帆船运动等(见图16)。

(四)塑造特色:融入文脉,主题分区;特色场所,布局景点

城市滨水景观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以人为因素为主导的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综合体。城市通过滨水景观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期下的城市特色及居民的经济、精神、伦理、美学等各种价值观,表达居民对环境的认识、感知和信念等文化内涵,城市也因此有了灵魂。

规划根据尺度由大到小,分别从“风貌区域―特色节点―景观标志”三个层次来塑造城市特色,展现城市文化(见图17、图18)。

(1)形成主题风貌区;

(2)打造主题节点空间;

(3)设置主题景观标志物(见图19)。

图17 功能主题分区

图18 景观体系规划

图19 景观标志及构筑物

(五)开发时序: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结合实际,有序推进

清水江公园总体规划面积达1510.5公顷,不可能一次实施完成,规划本着“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原则,依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及政府经济计划等实际情况,逐步实施、有序推进。同时运用“城市经营”的先进理念,建设地块经济开发与景观基础设施打造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直至整体园区实施完成。

五、结语

城市滨水空间因其所处的独特地段具有城市的门户和窗口的作用。在生态层面上,城市滨水区的自然生态因素使得人和环境达到和谐平衡的发展;经济层面上,城市滨水区本身所具有的高品质游憩、旅游、开发建设等多样性的资源潜质;在社会层面上,形成了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的舞台。塑造活力四射的城市滨水空间要以人为本,创造全社会成员都能共享的富有生机的城市滨水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庭伟,等.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2]陈伟等.公私合作进行滨水区开发[J].国外城市规划,2003.

[3]周玉娟.城市滨水区再开发规划控制研究[D].上海:上海同济大学,2007.

[4]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篇9

施的综合部署,区域规划空间的理论在城市规划的应用模式,为城市规划与区域空间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更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设计;区域空间;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规划设计理论

城市规划设计是在一定时期对城市的未来建设及经济发展的研究,是土地规划利用、合理布局及综合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及诸多因素建设的综合规划实施部署。

(一)理论基础

1.规划设计目标,其包括适用性、宜居性、社会性、环境性、形象性;对城市设计主体所要求的居住生活、生态环境和空间结构风格等作出发展规划目标。

2.规划设计特征,其包含以人为本、综合性、时间性、特色性;依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城市发展特色、间间静动态景观统一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特征;而精华典范的城市民居建筑沉淀了民间多年的艺术,是最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和历史文化写照的特征[ 黄志文.广西那坡县大石山黑衣壮族群干栏民居保护研究[J].民族学刊2011年12月专辑:第101页-105页.]。

3.规划设计要素,城市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用地性质、用地建设强度和环境指标。规划设计要素包含整体布局、建筑形态及其组成、开发用地、街道城区、公共设施、标志、外部空间及主体辐射。

(二)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理论

1. 两者关系。

控制性详细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对局部要素进行设计,都有“定性、定量、定位、定界”的特点。

(1) 评价标准方面,城市规划较多地涉及用地的各类技术经济指标,适用经济,与总体规划的匹配是其评价的基本标准。城市设计是与具体的城市生活环境和人的实际空间体验的评价。

(2) 规划设计重点方面.城市规划更偏币于用地性质、设施配套、道路交通布局总体安排。而城市设计更侧重于三维的城市空间结构、建筑景观特色等内容的设计。

(3) 规划设计内容方面.详细规划更多地涉及工程技术问题实施的步骤和建设项目的安排,考虑的是局部与整体、设施工程配套等。而城市设计更多涉及感心理影响,表现为具体空间环境设计.

2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结合。

据我国国情,城市设计必须且和城市规划结合。(1)城市设计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2)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主要结合点是控制性详细规划。(3)城市设计的思想观点在城市规划条件要求上有主要体现。(4)两者结合关系:城市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城市设计为城市规划创造空间形象;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继续和集体化。

二、区域发展理论

(一)原理阐述。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增长与均衡来反映,增长与均衡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美·威廉姆逊收集了24个国家横断面数据,他在对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大多数正在开发的国家,其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大多经历递增、稳定、下降这样三个阶段,即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差异逐渐扩大,随着发展,区域之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在成熟阶段,区域差异缩小。威廉姆逊结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必然会出现区际收入差异的扩大和南北二元结构的加剧,而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则会出现区际收入趋同和尖锐南北问题消失”,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先扩大后缩小,形成一个倒写的“u”字母,被区域经济理论界称为威廉姆逊“倒U形”学说,如图-1所示。

图-1

从“倒U形”理论内容可见,该理论揭示的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长期趋势。威廉姆逊的“倒u形”学说发表后,促使区域经济理论界的一些学者,利用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虽有不同,但大多数研究还是支持“倒U形”学说的。

(二)区域发展在城市规划的应用。城市规划的发展将随着区域空间经济这种发展过程而呈现出相应的演化规律。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区域空间发展的扩张,区域空间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规划同时迅速扩张;随着经济总量增加、增长速度放缓,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发展也呈现出缓慢发展的趋势.

此后,为防止或消除规模经济现象和进一步促进区域发展,需控制规划的集聚程度,即在一个区域内保持一定数量的城市节点,而不是节点数量越多或越少越好。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呈趋发展态势。城市发展水平则表现为先快速发展,在达到一定的覆盖规模后呈现出内涵式发展到接近某一相对值的规律。有关该规律概念模型图(略)。

三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相互作用理论)

(一)理论阐述。空间结构研究始于德国,该研究把一定主体的有关事物看成是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并且要考虑其时间上的先后变化,将空间结构理论视为动态的、总体的区位理论。

空间结构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城镇居民点的空间结构;最佳的城市企业规模、居民点规模和中心地等级体系;以及社会经济客体空间集中程度及空间相互作用.

(二)空间结构理论作用

乌尔曼(美国地理学家)认为空间相互作用指地理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这种相互依赖是某一地理区域内人~地通过“互补性”及“干扰机会”和“可转移性”的空间相互作用。

区域发展从一些点开始,然后沿轴线在空间上延伸;点与点之间相作用,沿着空间交通线联成轴线,点线交织成区域网络。其具有不同的动态阶段过程及空间结构。

区域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相应变化,而空间结构是最明显变化且受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影响。其区域经济增长只涉及区域内发达与非发达地区的生产和消费的增加。

四、核心~边缘模型理论

(一)核心~边缘理论

弗里德曼结合区域规划发展的阶段提出空间结构的演化经过低水平均衡发展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发展阶段~高水平均衡发展四个阶段, 并给出了一幅近似完美的演变过程图。现实世界的“核心~边缘”图景存在多种类型和结构。

从空间结构演化角度看,“核心~边缘”结构体系始终存在的, 只是在表现形式、联系机制和强度、耦合机理等方面存在时空差异。顾朝林( 1995)在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提出, 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化分孤立体系阶段~区域体系阶段~区际体系阶段~大区体系阶段四个阶段。从其对不同阶段对应的空间结构可以归纳得出核心和边缘结构始终存在。第一阶段核心比较独立, 为小区域中心;第二阶段形成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 第三阶段次级核心生成, 形成多级多核核心~边缘结构; 第四阶段区位升级, 形成大区系核心~边缘结构。

(二)新核心—边缘理论分析

旧核心—边缘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冷战时期的全球分割对峙时代,它强调是一国之内的区域系统,核心和边缘的演变机制局限于极化和扩散效应的解释,受依附理论的影响,核心与边缘的关系倾向于控制和依赖关系,对于核心与边缘互动发展问题、核心和演变问题、边缘区的类型和升级发展等,都必深入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国内外区域差异、统筹发展需要新理论,因而对 “新核心—边缘理论”研究会产生积极的政策推动。新旧核心边缘理论比较(如表-1)

表-1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作用;空间形态

Abstract: The current urban development is very fast, detailed planning can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able to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has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 i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ole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and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control elements and control targets, and the planning of urban spatial form the content discussed.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role; spatial form

中图分类号:TU984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产生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在多元主体参与城市建设的条件下,以方案式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来指导城市的建设活动已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控规作为面向市场的规划手段,弥补了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

规划间的缺失,使我国城市规划的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控规是对城市建设行为制定应该遵守的规则,引导市场行为向所希望的方面发展,使具体建设活动与城市空间发展总体战略意图相对接,限制严重影响他人和城市公共利益的行为发生,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

控规以土地利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在面对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投资来源、建设项目、建设时序等因素不明确的情况下,控规一方面可以为政府提供项目决策、土地出让与建设指引;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控规对土地的开发进行控制,引导开发者按照城市规划进行建设活动。因此,控规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1.控制作用

合理保护公共利益与生态价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通过明确公共用地的种类.规模以及布局,严格保护城市公共设施和生态设施,并通过其提供的公共服务来保障城市整体土地开发,提高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公共利益和生态效益。

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还存在众多的问题,比如建设密度过大.公共设施不足.绿地面积不够等,这些问题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质量的继续提高。究其原因,在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用地没有得到很好控制,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被逐渐吞噬,城市规划须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为目的,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进行合理控制,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强化政府对公共设施用地与生态设施用地的调控能力,积极保护城市公共利益与生态价值,引导城市良性和持续发展。

2.协调作用

合理安排用地功能与建设时序。通过合理确定城市用地功能和建设开发时序,控制性详细规划促成了相邻地块二维平面的协调和时间维度的有序,从而避免周边地块功能冲突和开发建设的冲突,更好的体现城市土地的整体价值。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协调作用还在于社会行动的协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过程实质上是协调政府各部门.社会公众对编制区空间利益诉求的过程,是对编制区发展目标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确保社会公众参与.理解并接受规划提出的各项要求,从而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避免冲突。

3.引导作用

合理促进城市开发与城市经营。控制性详细规划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确定土地的开发强度,最终形成平面+高度+时序的四维控制体系。通过确定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人口密度(其中地块用地性质.兼容性.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绿地率与公共绿地面积等作为法定条文规定下来)等空间指标,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了各地块的开发权和开发强度,引导市场与公众进行符合规划要求的开发与经营;同时,由于市场机制下开发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规划赋予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适度的行政裁量权,通过积极的规划引导,合理平衡土地价值与开发需求,为开发与经营保留适当弹性,并保证相关开发与经营合乎公众利益。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体系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我国具有法定效力的规划编制层次之一,是城市规划调控城市土地开发和各项建设活动的直接依据。在控规的实施过程中,常常遇到大量的控制指标调整申请诉求。选取控制指标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规划控制意图,不同类型.不同区位.不同用地性质,有不同的规划意图和不同的控制目标,控制内容也应各有侧重,确定控制指标体系时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用地,采用相同的控制指标体系,忽视了各地块不同的控制需求,难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和保护城市文化特色。因此,笔者对不同地区控规指标体系的差异性.指标的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为对控规指标科学确定.控规标准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

1.控制指标体系的确定要加强地区差异方面的研究

因地制宜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针对规划区的不同用地类型,如新发展地区.基本建成区.老城区.城中村.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各地块建设状况不同,建设方式与更新改造方式也不同。因此,本着有效规划控制的原则,针对不同用地.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采取多手段的控制方式和制定多层次的控制深度。为了适应同一城市不同类型建设地区的建设需求,可依据建设特点和管理要求,将规划建设用地划分为五种类型:新发展地区.基本建成区.旧城更新区.城中村改造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并根据各类型地区的特点分别明其规划原则和控制要素体系,确定其刚性控制指标和弹性控制内容。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对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进行前期研究与可实施性研究,明确实施主体,确定具体的控规编制区域。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任务书中落实总体规划对本区的定位,落实发展单元的控制要求,延续总体规划的要求。

2.控制指标体系的确定要重视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

控规中多数指标针对的只是城市建设总量的开发控制,较少考虑城市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决定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好坏的因素,除了建筑形体之外,由空间界面组成的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城市轴线和广场周围,建筑实体与界面的贴线度达到80%以上,界定的环境空间尺度宜人,也能较准确地反应规划意图,达到理想的环境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由于政府或者开发商出于某种目的,而过度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

3.控制指标体系的确定要考虑弹性分区方面的研究

从理论上讲,规划的弹性就是指规划思路及指标体系对随机性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规划与市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由于市场经济具有许多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的特征,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广阔灵活性和实用性的弹性规划体系。对于大量用地性质调整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我们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够准确,鉴于此,可以在新发展地区类型中设置用地性质的弹性分区,在此分区内的用地性质确定第一用地性质,为主要的用地类型,其他可根据市场情况的需要,设置第二用地性质的替代方案,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指标,使原来过于具体的刚性的规划控制方法转变为应变能力较强的动态的弹性的规划方法。

4.综合多种方法确定控制指标,力求科学

指标的确定必须有科学的根据,特别是容积率这种敏感的问题,可综合运用形体布局模拟法.经验归纳统计法.调查分析对比法这三种现有的控制指标确定方法,相互校验,以避免单一的方法有失偏颇。同时运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加强经济效益分析,协调业主利益最大化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关系,确保土地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和公共设施得以有效利用。加强经济分析,进行合理的经济.开发测算。经济分析是研究土地开发建设潜力,形体布局模拟是将规划空间具象化,分析对比统计是总结借鉴他人经验,规划只有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并结合实际,才能确定出符合地方发展要求的控制指标。

5.强化现状调研,制定技术标准

首先,保障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依据的准确性,加强现状调研的力度,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现状调研的技术标准,要求编制单位首先完成现状调研的分析报告并通过评审,在此基础上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其次,落实上层次法定规划的要求,合理分解总体规划的土地使用功能.人口容量.用地规模.开发强度.配套设施。

四、城市空间形态控制的方法研究

1.明确需要控制的要素

城市空间形态的控制要素覆盖面很广,而且不同城市,不同地段,不同的开发形式所需要控制的要素也不尽相同,因此,首先必须明确需要控制的设计要素。在此将需要控制的元素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为已经被纳入控规体系中的空间限定要素。如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界面、绿地率等;第二类为尚未被纳入控规编制体系,但要对塑造城市空间形态起关键作用的要素。

2.如何控制这些要素

在明确了需要控制的设计要素后,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它们进行控制,针对不同设计要素在控制上要注重层次性。应当明确哪些要素是一定要控制住的,哪些要素是建议性控制的。强制性控制要素是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最基本的和强制性的条件,由于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面貌,必须严格遵守;建议性控制要素是对必要条件的补充,它们不是硬性规定,可以根据需要针对投资者提出的申请,作出相应的调整。管理过程中做到有收有放,有紧有松。开发过程中既能保持良好的空间尺度关系,又能避免城市空间形态过于单一,使其具有多样性。

五、结语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析研究对城市规划有重大的意义,不仅能提高城市规划实施质量。而且揭示和剖析控制性详细规划自身的运作过程和实施结果,不断地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自身的调整和完善,从而巩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社会地位,促使城市规划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2]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功能探析。规划师,2002.

作者简介:

1、戴军 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建筑所 所长助理 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