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18 18:0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发展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发展的内涵

篇1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分析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现有研究中,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并未完全统一,存在着以下几种主要观点:覃成林(1998)、张可云(2007)等认为区域协调发展表现出来是一种“过程”,该过程中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相互紧密,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形成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和谐;彭荣胜(2007)认为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区域之间是相互开发、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其他有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模式”一种“战略”,等等。本文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区域之间联系逐渐密集,依赖逐渐加大区域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包含着无数“状态”。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与要求

(1)以人为本,落实地区公平发展。科学发展观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在区域协调发展上也必须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区域经济之间共同协调发展,实现各区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做到各区域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内实现整体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要发挥好国家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个区域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从健全财政体制入手,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其要健全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制,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发展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的社会事业。(2)协调发展,提高各地区发展效率。按照科学发展观之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建设、发展相协调,这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达到全面协调必须实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必须处理好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协调以及区域间的产业协调和市场协调。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3)强化落实可持续发展观。通常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会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取得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把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从根本上给予扭转。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1)实现地区基本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目标是国家实施公共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强调政府要在不同时期参照不同的标准,提供较为公平的、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这意味政府必须在极大满足社会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保障社会个区域、各群体人民享有相同的权利。(2)区域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收入的区域差距和群体差距,是中国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发展一直是国家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国家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各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控制在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适度范围。(3)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区域环境、经济基础、发展历程、潜在优势等情况存在差异,所以需要结合自己的特征,进行准确的定位,以此为支撑,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4)资源利用效率加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较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生活和生存的主要基础,在新的发展历程当中,必须把生态环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强调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集约型发展。

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要求,分析了去协调发展的新内涵,并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以期为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8(1)

篇2

[关键词]:机构 机制 管理 功能转变 内涵发展

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殷一璀指出:上海基础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历史的高点,正处于需要进行重大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上海基础教育必须实现五大转型:在教育价值取向上,要从过度追求现实功利,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质量评价上,要从过度注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而多样的综合评价;在学生培养模式上,要从标准化、同质化的教育,转向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培养;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要从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转向注重专业素养和教育境界;在教育管理方式上,要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转向更加强调思想和专业引领。

一、机制转型

1.机制转型的内涵

打造课外校外活动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的新机制。“机制”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

2.机制转型的原因

社会环境不断发展,人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家、上海市教育中长期规划出台后,机制也要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实践理论告诉我们,可以通过改革体制和制度,达到转换机制的目的;也就是说,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制和制度,可以形成相应的机制。

3.机制转型的实践

全面推进虹口区校外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我们制定了《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三年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我们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开拓创新,全力建设与“发展目标”相配套的“四大工程”,第一项工程就是“运行管理工程”。结合“中心”场所的南北新布局,功能上新的拓展和设备设施新的配备,“中心”2010年进行了内部行政组织构架的新设置,以新调整,适应新发展,形成专业相对集中,统一性、规范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科学管理机制及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运作体系,以此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体现工作特色,达到保障“中心”正常、有序、高效运行的目的。

二、机构转型

1.机构转型的内涵

建立一个有利于整合德育、科技、艺术、体育和卫生教育活动等各类校外教育的新机构。通过实践,力争使区域校外教育机构,以实践性、体验性和主题性教育为载体,成为统整校内外、课内外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实施者。

2.机构转型的原因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掀开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国家和上海市《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绘就了未来10年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其中分别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要“突出实践体验,完善德育实践体系,促进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贯通”,这赋予每一所校外教育机构、每一个校外教育工作者崇高的历史使命。

3.机构转型的实践

(1)目标定位。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是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未成年人的活动平台,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我们整合学校、社区和社会各种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各类青少年的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和德育实践活动,成为校外教育的活动及培训中心。

(2)全新蓝图。一是发挥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区学校科技教育干部、区学校艺术教育干部“三大员”的核心作用。二是为基层学校和区域广大未成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配送,搭建广大的实践展示舞台,打造虹口校外教育活动的“配送中心”。三是改造完成后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将依托欧阳校区和曲阳校区,完善素质教育“彩虹架构”,拓展青少年展示平台,服务全体青少年儿童,打造虹口校外教育活动的“体验中心”。

三、管理转型

1.管理转型的内涵

拓展校外教育机构的功能,努力构建信息快捷畅通、工作有效联动、运作机制高效、统筹协调有力、整体步调一致的校外教育工作管理体制,实施活动策划组织及总结评价的学生活动管理。

2.管理转型的原因

管理是为保证整个单位全部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管理转型意味着决策、计划、组织、执行、控制过程的转变。让每个层次的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工作与范围,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有提升的阶梯与方法供参考。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前途与目标,就能够本能地朝前拼命努力。管理的核心是人。

3.管理转型的实践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2010年3月1 2日,根据三年规划的原则和方案,“中心”四届三次教代会通过中层干部任免的决定,认定了结构改革后新一轮的中层干部,使干部任免制度更公开、公平、公正。中层干部在“中心”的发展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虹口青少年德、科、艺教育的发展上充分发挥管理、引领、独挡一面的作用。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们以《校外教育教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为引领,形成《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发展阶梯式培养方案》,逐步建立“阶梯式”教师培养系统:第一层阶的青年教师的培养,第二层阶的骨干教师培养,第三层阶的品牌教师培养,根据出台的“中心”“阶梯式”教师培养计划,加强人才孵化,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四、功能转型

1.功能转型的内涵

校外教育机构坚持公益性原则,承担对科技、艺术、体育等培训、指导、研究和服务,整合社会资源的协调等功能,发挥校外教育机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作用。

2.功能转型的原因

校外教育新的发展要求提醒我们要重视新功能开发,我们留心到校外教育机构潜在功能的拓展,以“先一步,高一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理念,最终促使校外教育的内涵发展。

3.功能转型的实践

2010年“中心”校区全面大修改建。我们在南部校区留出了近千平方米的学生活动体验空间,创设“彩虹小伙伴电视台”、“创智森林”科技体验室、“流动艺术馆”;在北部校区建成了以楼为主的“指南针计划”五个体验馆和两个展示馆,操场常年开放,为学生提供赛车跑道,目前,正在设计两个屋顶花园,一个以模拟考古现场为主题,一个以生态生物环保为主题,等等。功能的转型,使中心在顺应大教育的发展要求中,反应快,措施实,效果显著。

①创新载体,注重功能提升。一是以前瞻的目光、扎实的步伐着力打造“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二是稳步推进各试点学校的相关项目,力求达到每个试点学校各具特色,促进虹口教育的科学发展,打造虹口素质教育新品牌。

篇3

论文关键词:区域品牌产业集群创建原则

论文摘要:农产品区域品牌已成为农产品品牌经营的最佳选择,是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及其特性,总结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原则: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产业集聚,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产品差异化营销等;提出相应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标准质量体系等。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品牌引起广泛关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中国农业是分散经营,缺乏规模效益,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最佳选择,再加上区域农产品本身所积累的区域普遍认知和区域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渊源烙印,不仅能够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并促进本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将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优势和特定区域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更易发展成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品牌。

一、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指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某一行政或经济区域为核心,通过创建区域内统一的全方位系列化优质农产品核心与龙头品牌的行动,带动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强区域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的经济]。一般认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具有以下特性:

1.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

农产品品牌是在传统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必需要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如西湖龙井以优质茶叶为物质载体。形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物质载体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是某一区域的特殊气候、纬度、温差、土壤、水分、传统工艺、人文历史等众多因素。在长期的发展中,这些因素赋予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天然孕育的差异性及相对的资源稀缺属性,使得该区域的农产品和其它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从而易于形成比较优势。

2.具有产权模糊性

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实际情况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共品牌,具有产权模糊性。从历史的角度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并不完全是经营主体培育的结果,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在该区域内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为所有的该种农产品经营者共同拥有,区域性品牌的权力边界模糊,产权不明晰。产权归属的模糊性使得“搭便车”的行为时有发生,容易导致逆向选择而形成“柠檬市场效应”。

3.具有名牌效应和消费从众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往往具有广泛、持久的品牌效应,是非常有价值的地区资源。成功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消费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源,不仅能帮助消费者区分同类农产品及服务,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更能深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名牌效应能引起消费者广泛的从众行为,即“羊群效应”或“羊群行为”,比如人们习惯于像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未来不确定的环境下具有从众的偏好。

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及其构建模型

1.形成模式

目前,我国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种类丰富,然而理论界对区域性品牌形成模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名牌带动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政府经营管理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和区域形象提升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这四种模式是现阶段比较科学合理的归纳与总结。

笔者认为,在培育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可采取“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集聚”的路径为突破口,分别通过这两条主线来最终实现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农业企业集聚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内的强大的农业产业竞争优势。这种模式比较常见,且适用范围广,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时要将上述几种模式综合分析,才能合理地分析地方区域品牌的形成,更好地应用于地方区域品牌的构建与培育。

2.构建模型

一般认为,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协会组织运营是较理想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构建模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我国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区域性品牌要将区域品牌的形成流程与区域品牌的支持系统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形象的三明治模型_3]。在政府推动与行业协会支持下区域品牌的培育能够科学合理的发展,并能够很快的构成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经济,这对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也同样有一定的适用性,

三、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及历史人文因素的差异,各地区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必须做好农产品品牌的舍取,要站在区域长远发展的高度,综合评价各个农产品品牌的现实基础、发展潜力等,理性地做出选择,从该区域内的特色农产品巾将那些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品牌筛选出来,作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重点培育。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要聚焦品类和品牌的核心利益点,必须以区域文化底蕴为基础,充分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须秉承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核心价值,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农业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集区域资源为一体而形成的,富有深刻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既包括该区域特定的产品特色,也包括以特色农产品为载体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及各种隐性文化,可以说区域性品牌是该区域文化的象征。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的西湖龙井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就是西湖龙井茶的核心利益点。因此,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更是罕见的龙井茶文化艺术的价值,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产业集聚原则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指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依托农业产业化并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规模经营并取得规模效应,获取集聚优势,为区域品牌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90年代以来,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加T企业达数百家,大小茶叶加]二企业数千家,且带动了上下游关联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种植农业、茶机工业、保健品业、运输业、包装业、旅游业、会展业和其他服务行业,还延伸到安溪区域外,约有5万家茶叶经营商店遍布全国各地,全县逾70万人涉及茶行业。

3.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原则

从国内成功地区的经验来看,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府的扶持,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龙头企业的纽带作用而使分散的农业企业与农业大市场实现对接,从而发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吸引力,树立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统一形象,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产生。如前所述,“羊群效应”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领路的“头羊”决策正确,才能带动羊群整体的正确决策。因此,理性地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来创建区域品牌可以获得良好效应,这就需要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增强区域品牌的市场推广度。

其次,由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整体形象,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来说,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过程中扮演引导者、服务者兼管理者的角色,其中,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与扶持是最重要的。政府引导主要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此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并创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制度环境,从而推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

4.产品差异化营销原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进行农产品的差异化营销势在必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更应进一步开发出差异化的农产品。农产品差异化的途径有多种,包括功能差异化、外观差异化、销售季节差异化、价格差异化、营销概念差异化和品牌形象差异化等,通过实施产品差异化,将差异性转化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优势。如农夫果园就是通过营销概念差异化来打开市场的,它独辟蹊径地选择混合果汁作为突破点,因为市场上的果汁一般都是单一的口味,最多含有两种果汁,都不是混合型的,这个概念和以往的果汁产品截然不同。农夫果园正是凭着差异化营销赢得了目标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果汁市场新宠。

5.建立标准体系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首先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应包括从田头到消费这一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具体标准的制定,可依据或参考国家标准,或参考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地方标准。通过建立标准体系,能有效避免因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产权模糊不清而带来的品牌声誉风险,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治区域性品牌的各种危机。

创建完整的标准体系中,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以优质的农产品打人市场,区域农产品具有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这是区域品牌创建成功的关键要素。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能为农业生产者提品质量控制的参照体系,使农产品的生产有标准可依,以优质的农产品取胜,能赢得更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象。

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

由于各地的地理、人文等实际情况不一样,采取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模式也不一样,因此培育对策也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是最有代表性的:

1.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

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首先必须明确品牌定位,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突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定位应以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区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确立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蕴涵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加上农产品的品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的品质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着力发掘各地区独特资源优势,深层次挖掘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区域特色,便于推广。

2.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龙头企业能利用区域性品牌这个公共物品获取品牌溢价,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反过来也以其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及品牌忠诚度增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品牌效应,便于提高区域性品牌的形象和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发展。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必须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3.建立标准质量体系

农产品质量是区域性品牌创建的基础,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以及独特的栽培和生产方式确定适合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针对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区域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转变到质量优化型增长。陈宪泽以安溪铁观音为例提出了“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地理标志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达成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好运作,发挥地理标志的统领作用,集地理标志、公司、合作社和农户为一整体,采用利益风险分配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据此,我们可以类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

篇4

一、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指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某一行政或经济区域为核心,通过创建区域内统一的全方位系列化优质农产品核心与龙头品牌的行动,带动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强区域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的经济。一般认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具有以下特性:

1.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

农产品品牌是在传统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必需要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如西湖龙井以优质茶叶为物质载体。形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物质载体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是某一区域的特殊气候、纬度、温差、土壤、水分、传统工艺、人文历史等众多因素。在长期的发展中,这些因素赋予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天然孕育的差异性及相对的资源稀缺属性,使得该区域的农产品和其它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从而易于形成比较优势。

2.具有产权模糊性

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实际情况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共品牌,具有产权模糊性。从历史的角度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并不完全是经营主体培育的结果,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在该区域内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为所有的该种农产品经营者共同拥有,区域性品牌的权力边界模糊,产权不明晰。产权归属的模糊性使得“搭便车”的行为时有发生,容易导致逆向选择而形成“柠檬市场效应”。

3.具有名牌效应和消费从众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往往具有广泛、持久的品牌效应,是非常有价值的地区资源。成功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消费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源,不仅能帮助消费者区分同类农产品及服务,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更能深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名牌效应能引起消费者广泛的从众行为,即“羊群效应”或“羊群行为”,比如人们习惯于像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未来不确定的环境下具有从众的偏好。

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及其构建模型

1.形成模式

目前,我国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种类丰富,然而理论界对区域性品牌形成模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名牌带动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政府经营管理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和区域形象提升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这四种模式是现阶段比较科学合理的归纳与总结。

笔者认为,在培育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可采取“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集聚”的路径为突破口,分别通过这两条主线来最终实现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农业企业集聚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内的强大的农业产业竞争优势。这种模式比较常见,且适用范围广,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时要将上述几种模式综合分析,才能合理地分析地方区域品牌的形成,更好地应用于地方区域品牌的构建与培育。

2.构建模型

一般认为,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协会组织运营是较理想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构建模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我国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区域性品牌要将区域品牌的形成流程与区域品牌的支持系统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形象的三明治模型。在政府推动与行业协会支持下区域品牌的培育能够科学合理的发展,并能够很快的构成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经济,这对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也同样有一定的适用性。

三、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及历史人文因素的差异,各地区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必须做好农产品品牌的舍取,要站在区域长远发展的高度,综合评价各个农产品品牌的现实基础、发展潜力等,理性地做出选择,从该区域内的特色农产品巾将那些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品牌筛选出来,作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重点培育。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要聚焦品类和品牌的核心利益点,必须以区域文化底蕴为基础,充分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须秉承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核心价值,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农业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集区域资源为一体而形成的,富有深刻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既包括该区域特定的产品特色,也包括以特色农产品为载体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及各种隐性文化,可以说区域性品牌是该区域文化的象征。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的西湖龙井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就是西湖龙井茶的核心利益点。因此,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更是罕见的龙井茶文化艺术的价值,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产业集聚原则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指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依托农业产业化并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规模经营并取得规模效应,获取集聚优势,为区域品牌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90年代以来,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加T企业达数百家,大小茶叶加二企业数千家,且带动了上下游关联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种植农业、茶机工业、保健品业、运输业、包装业、旅游业、会展业和其他服务行业,还延伸到安溪区域外,约有5万家茶叶经营商店遍布全国各地,全县逾70万人涉及茶行业。

3.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原则

从国内成功地区的经验来看,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府的扶持,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龙头企业的纽带作用而使分散的农业企业与农业大市场实现对接,从而发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吸引力,树立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统一形象,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产生。如前所述,“羊群效应”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领路的“头羊”决策正确,才能带动羊群整体的正确决策。因此,理性地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来创建区域品牌可以获得良好效应,这就需要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增强区域品牌的市场推广度。

其次,由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整体形象,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来说,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过程中扮演引导者、服务者兼管理者的角色,其中,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与扶持是最重要的。政府引导主要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此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并创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制度环境,从而推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

4.产品差异化营销原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进行农产品的差异化营销势在必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更应进一步开发出差异化的农产品。农产品差异化的途径有多种,包括功能差异化、外观差异化、销售季节差异化、价格差异化、营销概念差异化和品牌形象差异化等,通过实施产品差异化,将差异性转化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优势。如农夫果园就是通过营销概念差异化来打开市场的,它独辟蹊径地选择混合果汁作为突破点,因为市场上的果汁一般都是单一的口味,最多含有两种果汁,都不是混合型的,这个概念和以往的果汁产品截然不同。农夫果园正是凭着差异化营销赢得了目标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果汁市场新宠。

5.建立标准体系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首先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应包括从田头到消费这一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具体标准的制定,可依据或参考国家标准,或参考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地方标准。通过建立标准体系,能有效避免因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产权模糊不清而带来的品牌声誉风险,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治区域性品牌的各种危机。

创建完整的标准体系中,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以优质的农产品打人市场,区域农产品具有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这是区域品牌创建成功的关键要素。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能为农业生产者提品质量控制的参照体系,使农产品的生产有标准可依,以优质的农产品取胜,能赢得更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象。

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

由于各地的地理、人文等实际情况不一样,采取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模式也不一样,因此培育对策也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是最有代表性的:

1.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

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首先必须明确品牌定位,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突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定位应以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区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确立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蕴涵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加上农产品的品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的品质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着力发掘各地区独特资源优势,深层次挖掘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区域特色,便于推广。

2.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龙头企业能利用区域性品牌这个公共物品获取品牌溢价,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反过来也以其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及品牌忠诚度增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品牌效应,便于提高区域性品牌的形象和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发展。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必须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3.建立标准质量体系

农产品质量是区域性品牌创建的基础,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以及独特的栽培和生产方式确定适合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针对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区域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转变到质量优化型增长。陈宪泽以安溪铁观音为例提出了“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地理标志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达成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好运作,发挥地理标志的统领作用,集地理标志、公司、合作社和农户为一整体,采用利益风险分配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据此,我们可以类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

篇5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区域规划转型

陆大道院士曾指出,经济地理学是 “实践任务带动学科发展” 一门应用性学科,能否参与解决区域重大问题决定该学科的兴衰,关系该学科命运。长期以来,区域规划一直是经济地理学主要实践对象。进入新世纪,区域规划运行所植根社会、经济、体制等区域背景发生了巨大变迁,新的区域问题不断出现,并由此推动区域规划全面转型。区域规划全面转型必然对经济地理学及其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国内主流经济地理学本科教材,部分教材内容已难以适应区域规划转型的实践需求,甚至部分理论体系与区域规划转型内涵相抵触,如果不加选择地将这些理论直接应用到规划实践中,可能“误导”规划,并会给未来区域发展带来更大、更尖锐的矛盾。鉴于此,本文在解析区域规划转型内涵基础上,对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进行探讨。

1 区域规划转型内涵

芒福德(L.Memford)认为,真正影响规划的是深刻的政治和经济的变革。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区域发展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客观上要求区域规划的理念、属性和目标随之变化,由此带来了区域规划的全面转型。

1.1 规划理念转向:由不均衡发展走向相对均衡发展:从空间的角度,区域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不均衡和均衡两种发展模式。区域发展模式的选择离不开历史的语境。在资本、技术和人才极度匮乏的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从贫穷、落后中突围出来,运用不均衡发展战略,给一部分地区“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让其先富起来的方针,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而且符合改革开放初期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至上世纪末,在中央政府大量支持下,沿海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区位,实现了率先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在某种程度上,沿海优先发展是建立在国家赋予其种种“特权”,并以牺牲中西部发展权为代价的基础上实现了。进入1990年代,伴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圈不断成长,三大增长极的极化效应越来越强,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城乡差距迅速拉大。如任由这种不平衡发展持续下去,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违背了不均衡发展的终极目标——“共同富裕”,而且可能危及社会和政治稳定。近年,区域协调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向,即从局部区域优先发展向区域协调发展转向,由“效率至上”逐步向注重社会公平(包括区域发展公平)演进。区域规划以解决区域重大问题为己任。区域发展战略转向要求区域规划理念由不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向。

1.2 规划属性转向:由“技术工具”走向区域公共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1930年代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规划,还是20世纪末欧洲空间规划(ESDP),尽管区域规划的范围、类型、具体目标和内容千差万别,但几乎都是针对特定地区空间发展所面临重大问题而制定的,具有很强的公共政策属性。区域规划已不再以提供确切的蓝图等技术手段为主要目标,而是注重空间规划与相关社会经济政策的集成,注重规划与区域其他治理手段一起共同引导和控制区域发展和建设。在中国,伴随多元社会和利益博弈常态化的出现,区域规划以摆脱以往“生产力布局”等技术角色,向区域公共政策层面转向。对此,张京祥指出,区域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增强旨在更好地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维护与协调区域公共利益,通过强制性或引导性的政策对区域内的社会公共资源、利益进行合理的划分与配置。

1.3 规划目标转向:由“经济增长”走向“3E”综合平衡: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特殊时代下,促进经济增长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最大的政治问题。在此历史时期,区域规划为“经济建设”服务存在广泛的社会共识,“效率至上”的区域规划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的一面。进入19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不断拉大,空间公平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伴随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人与自然之间张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彰显。趋于不断激化的空间公平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逐步消解了“效率至上”的规划价值体系和规划目标体系,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涵是强调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环境优化的“3E”(Economy,Equity and Environment) 综合平衡。国内著名区域规划专家胡序威先生指出,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地区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利益协调,还包括国家与地方、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协调。伴随着区域发展理念、规划理念的转变,区域规划目标也由“经济增长”逐步向“3E”综合平衡转向,空间发展公平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2 部分教学内容与区域规划转型不相容性

篇6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01302

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增强区域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推动区域品牌的形成;而区域品牌形成又会有力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区域品牌的培育是产业集群可持续战略发展的战略选择。

1理论回顾

1.1区域品牌理论

因区域品牌理论发展时间较少,国内外对于区域品牌概念并未有一统一的表述。最早提出区域品牌概念的是G.J.Ashworth(1990),认为区域品牌是包含某个地理区域以及区域内的产品、服务、产业、自然地理、文化和社会系统等众多层级的产品概念。

夏增玉、谢健(2003)提出区域产业品牌概念,认为区域品牌是某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并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了该地域某行业或某产品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李永刚(2005)认为区域产业品牌则是指由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的市场美誉度与影响力,其主体是区域内部的专业化企业集群而非单个企业。洪文生(2005)认为,从集群的角度看,区域品牌作为集群产品的主体和形象,是集群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地区声誉、质量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熊爱华、汪波(2007)认为,区域品牌是指产业在区域范围内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生产制造能力、较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企业和企业所有品牌的商誉总和。

1.2区域品牌建设及特性

区域品牌建设需要更多的力量支持。夏增玉、谢健(2003)认为,区域品牌的建设往往需要借助集群内三种主要力量,即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社会机构和集群企业的共同推动。孟韬(2006)认为在产业集群的生产体系建设和区域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必须非常重视强势企业品牌的发展。熊爱华、汪波(2007)认为区域品牌的形成和经营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它的形成和打造并不是单个企业的事,需要以产业集群为基础,集群内的企业群体和区域政府以及中介协会等主体共同推动下才能形成。由此可见,区域品牌主要是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以及集群企业的共同推动建设起来的。同时因为区域品牌是基于当地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起来的,因此存在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渐渐被人们认知、了解、接受,并逐步固定下来,成为区域经济的专一性特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累积凝结为区域经济的代表性符号,以至于一个品牌可以代表某个区域。这便是产业集群建设区域品牌的根据所在。

2海宁皮革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植模式分析

2.1海宁皮革品牌发展现状

海宁被誉为“中国皮革之都”,是全国重要的皮革周转中心和制造基地。海宁皮革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各项经济指标和知名品牌都处于国内前列。由此可见,海宁皮革工业区集群化发展已经发挥出较强的集聚效应。截至2009年底,全市皮革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浙江名牌产品6个,浙江省著名商标9个。2010年1月,浙江省的第一个皮革行业区域品牌形成,即“海宁皮革”。同时,海宁还分别被国家和浙江省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皮革之都”、“中国皮革皮衣之乡”和“浙江皮革商标品牌基地”。

2.2海宁皮革区域品牌培植模式分析

海宁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皮革业是全市的支柱产业,有着较长的皮革发展历史。

海宁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为海宁的区域品牌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海宁的文化底蕴是推动海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和内在因素。海宁产业集群的发展有效的结合海宁的三大文化,在专业市场的建设中融入海宁皮影戏、皮贴画,将皮革文化名扬海外,同时还将皮革文化与海宁灯展、海宁名人等结合起来,提高了海宁皮革文化的表现力、感染力,提高了海宁皮革市场的深度、广度与内涵。所以这种长期的文化沉淀所带来的品牌优势,是其他区域品牌难以模仿和企及的,是海宁皮革品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已是国内皮革行业的领头羊,与世界各国各行的交流与合作亦日益增多。

海宁皮革城会定期开展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其已成为国内皮革界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心与交流平台。博览会的举办,进一步推动国内外皮革行业经济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引领皮革时尚,加速提升皮革产业的创新,苦熬打海宁皮革这一区域品牌的产业影响力。同时,有很多国家组织代表团前往海宁皮革城考察访问,如土耳其、韩国等。由此可见,海宁皮革在皮革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集群内存在着多种专业市场。

海宁皮革集群区域品牌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关系。海宁皮革集群不但是生产中心,还是大的集散中心,是基于销售网络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海宁皮革产业集群内拥有各类专业市场,从皮革原材料批发市场、皮草销售市场到服装销售市场,应有尽有。海宁中国皮革城就是这一综合性的专业市场,截至2012年11月底,皮革城的客流量已达430万人,相比前年同期增长近10%,且2012年全年客流量将超过560万人,成交量预计突破100亿元大关。成熟的专业市场是集群内外辐射的信息网络,为海宁集群内皮革企业提品研发、价格定位和皮革销售的信息,为海宁皮革业更上一层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由此可知,专业市场是海宁区域品牌形成和传播的核心要素,其形成模式可以总结为市场集散扩张型。

3温州服装集群区域品牌培植模式分析

3.1温州服装品牌发展现状概述

作为城市形象和品牌的亮点,服装业一直是温州经济重要的特色产业与支柱产业之一。近来,温州服装集群经历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以及由质量到品牌的发展。到2007年底,全市拥有300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总产值达到480亿元。温州服装产业拥有7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产品,17个国家免检产品,达到国家最高质量等级标准优等品的有44个,进入中国服装企业双百强的有10家企业,获得省级名牌的有54个,市级名牌86个,产品通过IS09000认证的企业有80个,12个IS014001认证企业等,并逐渐显现出以男装西服为龙头,女装,休闲装,童装,针织内衣等不甘落后的格局。

3.2温州服装集群区域品牌培植模式分析

纵观温州集群区域品牌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温州特有的温州人精神和丰富的企业家资源。

温州人素有“中国犹太部落”的美誉,温州人独特的文化有重商文化、山地文化、海洋文化和移民文化等,这些都赋予了温州人连绵不绝的创造力,形成了一种区域性人文精神即“温州人精神”。正是由于这种人文精神,才创造出丰富的企业家资源,才会形成众多中小企业专业分工协作形式的“小狗经济”模式。这就是温州区域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优秀人文资源。

(2)温州人具有优秀的市场开拓能力,形成强大的营销网络。

因为温州的资源贫乏导致温州人出外经商,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没有市场的地方也会有温州人去开辟市场,这已是无须争辩的事实。几代温州游子在世界各地打拼,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金,造就了无处不在的信息和销售网络,给温州服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民间资金来源和畅通的供销渠道,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其他产业集群无法比拟的优势。强大的营销网络是传播温州服装区域品牌坚实的市场保证。

温州服装集群区域品牌所形成的基本条件表明,无论是丰厚的资金支撑,还是庞大的营销网络,不管是家族企业的集体合作,还是中介机构的积极引导,终究还是温州所特有的地域历史人文资源。正是因为温州这独具特点的地域性人文资源,才有了富足的企业家资源、流畅的供销渠道、雄厚的资金支持,从而创造出现今的温州区域品牌。由此可见,温州的地域人文资源是温州集群区域品牌形成的核心,温州服装集群区域品牌的培植模式应该是地域人文资源型。

3.3两种区域品牌培植模式的比较

3.3.1二者的差异之处

(1)集群类型不同,海宁产业集群属于意大利式集群(外生型),后者是意大利式集群(内生型),依赖于内部中小企业。

(2)集群优势不同,前后则是专业市场的促进作用,后者的优势是其厚重的历史人文沉淀。

(3)集群企业状况不同,前者是私有企业较多,后者是家族企业较多。

(4)组织模式不同,前者是政府推动+市场带动+企业主动(混合型),后者是企业主导+政府辅助(自由组织型)。

(5)区域产业核心不同,前者是市场与产业的互动,市场集散扩张功能突出,后者是地方根治性的人文资源,是服装集群的核心。

(6)区域品牌培植模式不同,前者是市场集散扩张型,后者是地方人文资源型。

3.3.2二者的相同之处

(1)集群集聚效应突出,注重于建设完整的产业链。

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完善,集群内部都会形成较好的专业化协作生产方式和完整的产业链。温州服装和海宁皮革都是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温州服装是以家族企业为单位自发形成的专业化协作生产,海宁皮革是在专业市场的带动下,以及政府的扶持而形成分层协作的生产。以海宁产业集群为例,在海宁皮革城专业市场的推动下,集群内建立了完善的原料供应市场、皮草市场等,这是上下供应链的相互合作,极大地增强了各自产业链的完善性和集聚效应。

(2)集群产业各具特点,区域产业内涵独特。

海宁和温州服装集群,其区域品牌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均表现出独特的区域产业内涵。温州服装区域品牌深受温州特有的历史人文文化的影响,牢牢的打上了温州人“文化基因”的烙印;而海宁皮革产业与专业市场之间的互动是其区域品牌形成有的竞争优势,构成了海宁皮革的区域产业内涵。两个集群各自产业内涵使该集群有异于其他集群,这也是难以复制的区域文化内涵,是其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

(3)政府直接或间接的参与集群品牌的建设培植,政府作用高效。

在海宁与温州集群区域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集群的品牌建设中且高效务实。政府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和制度建设,通过政府提供的区域产业整体形象宣传活动,带动了或加速了集群内企业共同创立区域品牌。在政府的引导下,为集群和区域品牌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平台。

4结论

通过对比和分析两个集群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区域品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集群的产业优势。温州服装区域品牌是建立在其浓厚的人文资源条件下,而海宁皮革区域品牌是由其完善且全面的专业市场推动,因此产业集群内部的产业优势是区域品牌形成和建设的基础。其次,区域品牌建设应该积极的根据集群特色打造出区域品牌独有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集群区域品牌的培植与发展。

参考文献

[1]G.J.Ashworth,H.Voogd.Selling the city:marketing approaches in public sector urban planning[M].London:Belhaven,1990.

[2]夏曾玉,谢健.区域品牌建设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

[3]李永刚.企业品牌、区域产业品牌与地方产业集群发展[J].财经论丛,2005,(1).

[4]洪文生.区域品牌建设的途径[J].发展研究,2005,(3).

[5]熊爱华,汪波.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形成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7,(2).

[6]孟韬.企业品牌、网络关系和区域品牌[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2).

[7]魏晋童.基于产业集群的温州区域品牌建设研究[J].企业经济,2008,(11).

[8]George Allen1 Place branding: New tool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J].Design Management Review,2007,18(2):6068.

篇7

内容摘要:本文以区域创新绩效的内涵及评价方法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创新效率与效果两个方面综合界定了区域创新绩效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2008年度河北省区域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区域创新绩效 熵权法 协调度

区域创新绩效的内涵

区域创新绩效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比较一致的说法。国内外的一些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和需要出发,对区域创新绩效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解释说明。美国是最早开展创新绩效指标体系研究的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关于收集和解释创新数据的指导原则;欧盟从科技投入和科技绩效两方面对成员国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该指标体系中突出了人力资源在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杨志江,2007)。在国内的研究中,大多采用因子分析法及DEA法创建指标体系进行定量评价,但其中某些概念的界定与国际标准不完全一致,如R&D经费来源、大企业的界定等。

从本质上看,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投入、产出过程。区域创新的投入表现为人员、设备、资金等,产出表现为专利技术、产品、工艺方法等。区域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对区域创新绩效的考察,不能单纯地考察其投入产出过程,即区域创新效率,还要考察区域创新最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即区域创新的效果,只研究任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因此,区域创新绩效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即区域创新效率和区域创新效果。区域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要高,即投入的资源要得到有效利用;区域创新活动要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即产出的成果得到有效利用。区域创新绩效应该是上述两个方面的综合反映。

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构建思路

依据本文提出的区域创新绩效的涵义,保证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比性,本文运用熵权法和协调度方法,分别评价区域创新的效率和效果,然后对区域创新绩效进行综合判定。熵权法的优点是一种客观的赋权方法,不掺加评价者的主观评价,但是,其结论只反映相对有效性,根据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来决定指标权重;协调度的优点是可以检测多个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协调性,得出各个行政区划创新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从而反映出区域创新投入对各决策单元产生的效果。但是其缺点是协调度使得函数意义不明确,并且评价结果受指标的绝对值影响较大。因此,本文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熵权值分析区域创新活动的有效性,用协调度方法对区域创新投入与经济发展进行协调性分析,考察区域创新活动效果,从而建立基于熵权法和协调度的复合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二)模型介绍

“熵”原本是一热力学概念,它最先由申农(C.E.Shannon)引入信息论,现已在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等领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根据信息论基本原理,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一个度量;而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一个度量;二者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若现有m个评价指标,n个待评价的单元,则该系统的熵就可定义为(i=1,2…,m),其中,(rij为原始数据归一化矩阵),,则第i个指标的熵权为(谢赤等,2002)。

对于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采用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来测量,协调度只能反映两系统间的协调程度,协调发展度则能反映系统当时所处水平的高低。在确定协调性模型之前,用简单线性加权法先评价二者的综合水平,其中综合创新能力评价函数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函数为。定义协调度、协调发展度分别为式(1)和式(2)

(K=2,K为辨别系数)

(1)

(2)

其中

根据计算结果定义区域创新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等级划分如表1所示。

(三)绩效的综合判定与比较

以熵权值为横坐标,以协调度值为纵坐标,组成二维坐标平面,适当取值,分别将横轴、纵轴划分为两部分,用以区分评价单元区域创新活动有效性和效果的高低,从而形成一个四象限坐标图,如图2所示。处于A区域的评价单元,熵权值和协调值都高,说明处于这个区域的评价单元的区域创新活动效率高,且与经济发展良好协调,区域创新活动绩效好;处于B区域的评价单元,区域创新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值高,但是熵权值低,说明区域创新活动的效率低,区域创新活动绩效属于中等水平;处于C区域的评价单元,熵权值高,说明区域创新活动的效率高,但是区域创新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值较低,区域创新绩效也属于中等水平;处于D区域的评价单元,熵权值和协调度数值都低,说明区域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均差,区域创新活动绩效低。处于同一区域的多个评价单元,则可根据其相对位置加以对比分析。

实证分析

(一)熵权法评价

1.指标与数据。熵权法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文选取了四项投入指标,分别是:科技活动人员数(0.125)、科学家和工程师数(0.125)、R&D经费内部支出(0.125)、R&D经费占GDP比重(0.125)。 三项产出指标,分别是:科技论文数(0.125)、专利授权量(0.125)、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0.25)。(括号内数据为专家打分确定的指标初始权重)。

2.熵权值评价及分析。由于篇幅限制,本文省略了其余27个省份的计算结果和一些中间步骤,河北省熵权值如表2所示。从熵权评价结果来看,河北省的综合熵值是0.0516,在被评价的28个省份中,排名第21位,说明河北省整体的区域创新效率较低,属于中下游水平。

(二)协调度评价

1.指标与数据。采用频度统计法选取指标,层次分析法(AHP)赋权,如表3所示。

2.协调度评价及分析。运用Z-SCORE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协调度评价方法计算出河北省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值,如表4所示。

从协调度评价结果来看,河北省的协调度为0.9202,协调发展度为0.8756,按照协调等级划分,河北省区域创新活动与经济发展之间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由于经济综合函数值F(E)小于区域创新综合函数值F(ST),所以河北省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这说明河北省经济的发展滞后于创新投入,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现有区域创新投入的产出效率不高,二是区域创新产出没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

(三)河北省区域创新绩效的综合判定

根据上述方法,去掉了数据搜集受限的青海、宁夏和,在全国28个省市区域范围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进行实证分析的评价结果,我们分别取熵值和协调发展度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得到绩效综合判定图(见图3)。

由图可见,河北省的熵值为0.0516,协调发展度值为0.8756,处于绩效较低的D区。所以,综合判断河北省区域创新体系绩效为中等偏下水平。其具体特征是,区域创新投入效率低;创新活动与经济发展之间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型,但经济滞后。

区域创新活动是政府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措施,对其绩效进行科学、全面评价,有利于政府认识和改进在创新投入和使用方面的不足,更好地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效率与效果两个方面,创新性的综合界定了区域创新活动绩效的内涵,基于这个内涵,运用熵函数和协调度方法构建了区域创新绩效复合评价模型,由于篇幅受限,主要对河北省区域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该模型也可以对全国其他省份进行区域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实践证明,该方法既科学、全面地衡量区域创新的绩效情况,又便于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横向比较,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通用性,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志江.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方法研究及其应用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2007.9

篇8

嘉 宾:本色

莫和

铁南

烟草行业的特殊性造成了卷烟长期以来的区域性发展,而各地烟草工业企业从收益的角度出发,都在调整产品结构,投入力度开发高档卷烟品牌。合目前“大品牌、大市场”的发展思路,各地烟草工业企业都希望借机把自己的区域性品牌发展成全国性品牌,但是这并非易事!

具备怎样优势的高档品牌才可以从众多的区域性卷烟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品牌呢?要向全国进行品牌扩张有哪些困难,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区域性高档卷烟品牌的前景如何?本期“甲申开谈”与您共同探讨。

区域性现状

主持人:国内烟草行业中,真正的全国性品牌也非常少,其中高档品牌就更少了,大家先来谈谈目前区域性高档卷烟品牌的现状吧。

莫和:不光是高档品牌,总体来说,我国烟草的品牌大多处于区域化状态。即使是36个行业重点品牌,大部分也是属于区域性品牌,就连其评选标准中省外市场份额也只要求达到10%。据2002国家局统计:36名优烟中有5个的销售范围为1个省,有9个品牌的销售范围在5个省以内。

高档品牌除了中华等几个少数之外,几乎都属于区域品牌。这其中有不少在当地是属于强势品牌的,如河南的帝豪、广西的真龙、安徽的皖烟等,但其区域性也都非常明显。

本色:其实全国性的品牌也是由区域性强势品牌发展而来的,常德的芙蓉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目前的形式来说,大多有一定实力的区域性高档品牌都在试图跨越地域性,向全国市场扩张,但是由于烟草行业目前的地方保护在一定程度还存在,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区域性高档品牌的扩张总体来说比较难。

如何扩张

主持人:根据两位嘉宾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区域性高档品牌目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跨越区域限制,向外扩张的问题。以下我们就详细的来谈谈区域性高档品牌的品牌扩张问题吧。对于区域性高档卷烟品牌来说,各位认为阻碍其跨越区域限制的因素都有那些呢?

本色:我来说说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区域性品牌承载的是浓厚的地域历史与人文等文化内涵,这使其在当地有很深厚的市场生存与发展基础,但这也正区域性品牌发展的限制因素,加大其向全国市场扩张的难度,其品牌文化很难被外区域的消费者接受。另外有些品牌起初定位于大众消费层次,这样有利于品牌的向外扩张,但向高端扩张后,在省内或临近区域内有一定的发展,而在区域外品牌提升却很困难。

铁南:我是这样认为的。目前的绝大多数区域性高档卷烟品牌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在向外扩张时缺乏必然竞争力。因为其本身就是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物。能在本地是畅销起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方保护对外省烟的一概“封杀”,导致本地人不抽也得抽,习惯了也就接受了。向外扩张,就意味着离开了本地方的保护,在外省又要受到限制,结果可想而知。

此外,卷烟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突出,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因素。没有自己独特的品牌内涵或产品特色作为支撑,即使进入其他省的市场,大多数消费者顶多是尝尝新鲜,试试而已,很难形成持续的竞争力。

任何产品,要消费者购买,就必须给消费者一个购买的理由或者支撑点,也即所谓的“卖点”。要让消费者认同、接受、并且“爱”这个产品,除了常规的口味适合、包装精美等因素外,更为重要的是产品的品牌“附加值”——产品因自身的品牌文化、内涵、命名等对购买者带来的心理上的愉悦感、身份感和成就感等等。尤其是高档卷烟品牌,如果品牌形象塑造的不够好,在某个地方让别人觉得掉身价,这个牌子也就很开拓市场了。

还有,最根本的还是地方保护的影响。这是限制区域性品牌市场扩张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主持人:由此看来,区域性高档卷烟品牌想要发展,进行市场扩张,在目前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基于行业“大品牌、大市场”就的发展思路来说,区域性高档卷烟品牌要想继续发展,必须谋求扩张,尤其是国家局要求从在2005年起,不属于名优的一类卷烟要逐步退出市场,而名优的评选标准中就有对省外市场份额的要求;另外对于任何卷烟品牌来说,省内市场都是有限的,要想把品牌做大,把市场做大,就必须向外扩张。那么,基于目前种种制约因素,区域性高档卷烟品牌该如何实现向外扩张呢?

本色:我认为,品牌定位、品牌内涵的提升很重要,要想成为全国性的品牌,就要把品牌定位到全国性的高度,如果只停留在以前的地方文化上,是很难让更多消费者认同的。比如芙蓉王,把品牌形象定位为成功人士的爱用品牌的做法就很不错。另外就是,如果其中低档品牌在全国市场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其高端延伸品牌的推广时,更要注重品牌诉求的提升。

铁南:既然是区域性品牌,那么在其他省的知名度自然不高,更不要说什么美誉度、忠诚度之类的了。首先优良的内在品质是必备保证,但是强势的广告轰炸效果也不可小瞧。现在普天盖地的烟草广告正说明了各个区域性品牌向外扩张的企图。此外,公共关系也很重要。烟草行业的行政性还很强,一个品牌的发展不能脱离政策的支持和国家的扶持。

发展前景

主持人:几位嘉宾以上的分析,都很有道理,可是目前处于变革时期的烟草行业,烟草工业企业和卷烟品牌都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大浪淘沙之后,真正的“英雄”只有几个,那么目前对于区域性高档卷烟品牌来说,除了向全国扩张之外,还有别的发展方向吗?

莫和:烟草行业内,现在提倡的就是品牌集中,也就是要不断的缩减品牌。经过一段时间的“大浪淘沙”后,只剩下少数的几个优势品牌,这样才更有实力对抗国外品牌的冲击。所以,很多区域性高档卷烟品牌在将来会逐步退出市场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

主持人:难道“不成功,则成仁”吗?卷烟作为一种嗜好性消费品,满足消费者精神方面的需求较多,在这样一个讲求个性化的消费时代,如果有一种区域性高档卷烟品牌,有自己独特的产品特色,就只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满足一个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难道就没有发展前景了吗?

铁南:从市场营销的理论上来讲,主持人的观点很有道理。这样的情况在其他行业也存在,但是和目前国内烟草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差距。我个人观点认为,等到烟草行业形成统一的市场化程度高的经营环境时,这样的发展思路是很不错的。

篇9

关键词: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产业集群;品牌效应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进步,我国交通也发展迅速,随着拉萨地区的全面通车,地区的农业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当今社会,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在众多品牌之中某个品牌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要进行品牌创建。对于农业方面来说,产品的生产经营有分散性,个体生产经营者要想进行品牌创建是很难的,但是如果将区域内的生产、经营者都联合起来的话,就大大增加了创建区域性品牌的可行性。

1 区域品牌内涵

社会在发展,人们对于品牌的认识也随之发展。所谓的品牌,对于品牌拥有者来说,可以带来更多的收益利润;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对于产品的认知度。在现在这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产品生产方与经营方为了增加自身的利益,并与其他产品进行区分,对品牌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品牌的发展也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过程,从区别物到竞争手段,再到竞争要素,最后到竞争主体。

现在有两种模式对品牌进行经营,一种是企业借用其他知名企业的品牌使用在自己的产品上,称这种品牌为私人品牌或者是企业品牌,一般表现为商品商标或是企业商标,例如“联想”等;另一种是区域性品牌,也就是所谓的区域品牌,这种品牌有明显的地理特点,例如“长沙臭豆腐”、“天津狗不理包子”等。商业竞争是残酷的、是激烈的,企业的品牌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也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也并不是所有企业想要创建有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品牌就能够创建的,其实品牌的创建成功率并不是很高。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在一定区域内的农产品在较大范围,甚至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很高影响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特点:第一,将具有区域特色且优质的农产品作为介质。任何产品的发展都是在优质的基础上才得以发展。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都有很大的区别,这就形成了产品的区域性特色;第二,产权的模糊性。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具有产权的模糊性,因为这种品牌是具有集体性质的品牌,不能单单只归属于某个个人或某个集体,其产权应该共同归属该地区所有这种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区域性品牌的产权不清晰,具有模糊性。

2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原则

不同地域由于其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等的因素的不同,创建品牌的时候要做好品牌的取舍,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对比分析每个品牌,重点分析其现实基础与发展的前景,做出合理的选择。在进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创建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

2.1 具有该区域的文化底蕴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是集合当地经济、文化等资源为一体形成的,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既包括该区域的产品特色,也包括产品所承载的价值观与隐性文化,换句话说区域性产品也是该地区区域文化的一种象征。

2.2 产业集群

所谓的产业集群,就是在一定的区域中,且地理较集中的、具有竞争、合作或者是有关联性的企业,以及一些有连锁作用的企业机构的集合。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一定要依靠农业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一定的规模与优势,为品牌的创建与发展提供保障。

2.3 政府扶持与企业带动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着该区域的区域形象,而品牌的形成能够带动该区域经济更快发展,政府必须对其进行扶持,政府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境况做出科学规划,为该地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建立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建立的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也是比不可少的,龙头企业作为联系分散农业企业与市场的纽带,有利于区域农产品品牌的聚集,从而进一步建立统一的品牌形象,促进农村区域品牌的创建。

2.4 产品差异化营销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要进一步加大对产品差异化的开发,以为农产品的发展逐渐趋于同质化。产品差异化包括:外观、价格销售时间等等多方面的差异化,农产品差异化的良好应用,将会成为区域品牌的优势。

3 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面临的问题

3.1 品牌经营主体的缺少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公共属性使品牌的营销主体造成了缺失。公共经济学中所说的物品分为公共物品与私有物品。公共物品有两个特征,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区域品牌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也就是说区域品牌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区域内对该区域品牌的使用不会对其他使用者造成影响;并且该区域品牌可以被多种经济主体支配并使用,最后导致公共品牌缺失了经营主体。

3.2 品牌形象难维护

区域品牌的使用主体不同,则外部效应的正负也是不确定的,这里所说的外部效应指的是在经济活动中某一经济主体经济主体带来了积极或者是消极的影响,但没有相应的报酬或者是承担相应的后果。区域品牌的外部效应的主要表现是:区域品牌的使用经济主体通过一些经济行为使品牌形象得到了提升,这是正效应;相反,如果出现了不良的经济行为,则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多以区域性品牌的形象难以维护。

3.3 “柠檬市场”

所谓的柠檬市场就是指信息不对称性,即农产品质量存在的隐蔽性会导致营销者与购买者信息不对称,再一步的后果就可能造成逆向选择,也就是消费者无法判断质量高低之时,就会趋向于选择价格低的产品,这样就造成了高质量产品卖不出去的后果,而劣质产品却在市场大肆流通,这种后果对于区域性品牌形象的维护与提高时相当不利的。

4 创建拉孜县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对策

本部分,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方面的对策进行简单叙述:

4.1 品牌核心价值的确定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一定要围绕该区域的文化内涵,进而确定核心价值。创建区域性品牌的时候,要深层挖掘该区域独有的资源优势,更要深层次挖掘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区域性品牌极具区域特色,有助于品牌的推广。

4.2 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加大对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的培养,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能够利用区域性皮牌增加收益,也能反作用于品牌的创建,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提高,以及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

4.3 标准质量体系的建立

产品的质量是产品品牌的奠基石,所以说,农产品的质量就是创建区域性品牌的先提条件,在对该区域的方面条件、影响因素等进行综合的考虑,并制定出适合该区域的农产品质量体系,以保证区域产品的质量,维护区域品牌的形象。

5 结束语

将拉孜县的农产品品牌创建为区域性农产品品牌,作为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必须大力提倡与实施。

参考文献

[1] 曹艳爱.农产品区域品牌散策略中“伞品牌”的作用机制——一个概念模型[J].焦作大学学报,2010,(04).

[2] 胡正明,王亚卓.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与成长路经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6).

[3] 李亚林.农产品区域品牌:内涵、特征和作用[J].企业导报,2010,(02).

[4] 刘世欣.保护和开发农产品的区域品牌和产地品牌[J].吉林农业,2011,(09).

篇10

关键词:区域金融创新;金融理论;金融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汇率、利率变动频繁,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融资的要求,从而推动着金融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一系列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形成,进入90年代如火如荼。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区域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不少不同的见解,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欧美国家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区域金融问题,根据SheilaC.DOW、CarlosJ.Rodriguez-Fuentes(1997)的研究,西方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货币经济学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主义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影响、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利率差异、区域信贷市场),此外,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LuigiGuiso、PaolaSapienza和LuigiZingales(2002)、Jayaratne和Strahan(1996)也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方面。

西尔柏(W.L.Silber)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出的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新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

凯恩(E.J.Kane)提出了“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所谓“规避”,就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行为。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报考两层含义:(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威廉·L·斯尔帕(William.L.Silber),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他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在文中他详细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原因,并用直线程序模型加以说明。斯尔帕认为:创新活动是经济推动力的产物,在金融部门中,不定期的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金融成果都源于经济刺激。金融创新是微观经济的框架,它是约束诱导、技术的进步和立法的结果。

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对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中国的金融学者们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张军洲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分析》(1995)中提出了区域金融的概念内涵:区域金融理论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他对区域金融概念的内涵要素进行了如下界定:一是空间差异要素。二是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要素。三是吸收与辐射功能差异要素。四是环境差异要素。这些要素的差异形成了区域金融概念的丰富内涵。

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类型出发,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引起的资金流动的原因、途径、趋势、效果,以及资金流动引起的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指出随着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资金流动管制有了很大的放松,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提出了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

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对体制转轨中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他们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他们认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结构构成了区域金融研究的主题,也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核心。他们强调了中央、地方与企业三方的利益冲突,蕴涵了博弈论的思想。他们的研究较为全面。

刘仁武博士在《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中通过区域金融结构和进入发展理论框架,运用实证的方法讨论了区域金融的均衡、区域金融调控、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问题。刘仁武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金融结构健全和金融发展可持续的理论框架。

支大林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研究》(2002)中对区域金融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理论界定,认为区域金融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提出区域金融成长的概念;指出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从质和量两方面对区域金融成长的规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三、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的展望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全球一体化的金融中心创造出连续24小时连续运转的金融市场。作为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血液循环作用的金融市场,其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金融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创新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因此区域金融理论还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Shaw,E.,FinancialDeepeninginEconomicDevelopment,Oxford:OxfordUniv.Press,1973

[2]Austin,TheProvinceofJurisprudenceDetermined,BeiJing:ChinaRenminUniv.Press,2001 

[3]杨星.金融创新.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4]徐进前.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6]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殷得生,肖顺喜.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