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18 18:0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治理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治理的内涵

篇1

《数学课程标准(试用)》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还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或结构关系的特征概括,是对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小学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它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行计算和解答应用题的依据。由于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精确性,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占有”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赖性。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波利亚指出: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生如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1 从尝试探索中明确概念

经常见到有一些数学教师将课本中的数学概念让学生划出来,然后5遍,10遍地抄写。学生机械地记忆,也许在短时间内能在卷面上做出来,可是时间一长,他们就所谓地“还给老师”了。其实他们根本没有理解这个概念的含义,“还给老师”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教师只有想办法使学生经历概念层层完善的过程,学生才会对所学的概念理解透彻。

笔者曾听过一节课《分解质因数》,教师在课堂中步步为营,让学生自己彻底明白什么是分解质因数。课前谈话时,教师将学生喜欢的数板书在黑板上。接着,教师告诉学生这节课要来研究分解质因数。然后,让学生自己分解。反馈时,学生有的分解成几个加数,有的分解成几个因数,有的分解成几个质因数……

教师在学生分解的时候,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后,让学生发言。首先,她叫了一个分解成几个加数和的学生。教师根据他的回答板书,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分,学生的理由是看见“分解”二字,他就想到了数的组成。

此时,有许多学生坐不住了,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个学生认为分解质因数应该是“因数”,所以应该分成几个数的乘积。教师照样把他的答案写在黑板上。第一位学生听了恍然大悟。

这时,教室里的手已经不多了。教师再叫剩下的举手的学生发表意见。学生道出了“质因数”必须是质数。教师没有很快下结论,而是稍做思考,征求其他学生的意见。

这样层层推进,让学生在自己尝试的过程中得出“分解质因数”的真正含义,比起我们苦口婆心地说、教,真是事半功倍。

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不但能使学生逐步掌握概念的本质,还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从数形结合中明了概念

众所周知数与形这两个基本概念,是数学的两块基石,可以说全部数学大体上都是围绕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提炼、演变、发展而展开的,在数学发展进程中,数和形常常结合在一起,在内容上互相联系,在方法上互相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只要我们找准两者转化的支点有的定理可以让学生彻底明白其产生的过程。

有幸观摩了杭州市2006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城区进修学校的任敏龙老师上了《乘法分配率》一课。说课时,他道出了多年前自己上这一内容时,有的学生今天记住了,过几天还是忘记。而且,教师花了很多心血到后来还是白忙活。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他力求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率的发现过程,寻找一些能使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材料。

于是,他以机器人方阵图引入本课。

让学生列式计算。学生回答的两种方法教师归类板书。(如下)

6×8+4×8 8×(6+4)

= 48+32 = 8×10

= 80(人)= 80(人)

接着,又出现会展中心扩建图。(黑色部分为原来会展中心,白色部分为扩建部分。)

让学生自主提问后,任老师将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再将学生的算式分类板书。

接着,采用数形结合发现规律的方法:问学生两个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算式里是怎样体现出来的,两个方阵图又有什么相同之处,算式里如何表现出来。很巧妙地将数和形结合起来。使学生知道乘法分配率的公共乘数与图形中的公共边是同一道理。

经过教师这样引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率的理解已经非常透彻了,不会有学生因为机械记忆而忘记了所以然。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多关注数和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透彻。

3 在实践操作中明晰概念

在许多杂志上看见《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案,总觉得数学中的角和生活中的角老师难以讲清楚。在本次杭州市新课程观摩活动中,听了萧山区实验小学周琴亚老师上的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课一开始,周老师拿出一个大圆片,问学生“老师的图形和你们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老师的图形没有角,而他的图形有角(学生的图形都是多变形)。

许多学生发表了同样的观点。周老师接着说,“你能把其中的一个角描在老师发给你的白纸上吗?”

学生在自己的纸上描角,教师把他们描的角贴在黑板上。

开头简洁、明了,而且学生非常自然地从图形抽象出了角。不会再和生活中的牛角、人民币的角混淆起来。

接着老师用尺子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角。然后让学生找黑板上这些角的共同点。当学生说出有个尖尖的东西时,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这时教师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告诉学生“这个尖尖角就是--顶点。”然后,让二年级的孩子一起跟老师读“顶点”,接着认识边,在指着边让学生读,把从未接触过的概念一步到位地强化下来。

学习了角的共同特征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判断生活中的角,学生均非常顺利、准确。

在学习画角时,周老师是让学生直接操作,然后,讨论如何画角的步骤,当学生的思维冲突相当激烈时,周老师安排了一个看书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学会画角的科学步骤。

最后一个环节更加精彩,让学生自己用材料做角。周老师又展示了一个会变的角,随着变大变小的节奏,所有的学生都成了小魔术师,在“变大--变小”

的节奏声中学生又突破了一个难点――“角的大小比较”。接着让学生折出比老师大或小的角,学生迎刃而解。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精心构筑了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描一描,画一画,做一做等的操作实践中轻轻松松认识了数学中的角,使角的概念在学生脑海中一清二楚。

4 在教师传授中明白概念

学生知识的获得还有一个非常传统,也非常中重要的途径--教师直接传授。许多数学概念是我们祖辈辛勤智慧的结晶,是千百年来整个社会所规定的一些东西。如数的写法、运算的顺序、长度和质量单位等等。这些概念,我们教师应该采用直接传授的方法。还有一些凡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无法探究的问题,也要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 也就是该探究的探究,该告诉的告诉,不是一切数学知识都需要学生探究得出。 事实上,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都要讲授一定的东西,关键在于,这些东西的给予是强制性的“塞”,还是艺术性的“导”。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如,我们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一般都是从分东西开始引入,先让学生把4平均分成2份,接着是2平均分成2份,然后是1平均分成2份。在这个时候可能有的学生见过分数,但是大部分学生是对分数一无所知的。

这时,教师应该直接传授给学生分数这个概念,分数的写法,各个部分的名称。而且在课中要反复认识,反复写,反复说。让这个全新的概念深深地扎根在学生心中。

因此,直接传授在我们数学教学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

经历方法的形成过程,使数学方法“瓜熟蒂落”。

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了许多运用数学思想的手段、门路或程序。同一手段、门路或程序被重复运用了多次,并且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便成为数学方法。学生能拥有熟练的数学解题技能,能用数学思想考虑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问题,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努力,时时渗透。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能在课堂中让学生经历技能形成的过程,掌握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用于生活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梦寐以求的理想。

4.1 追本溯源,理清来龙去脉,掌握数学技能

数学方法中的数学技能可以分为心智活动技能(如数的计算技能等)和动作技能(如测量技能等)两类。在数学技能的学习中,主要涉及的是数学心智活动技能,下面就以《除法竖式》一课教学为例,谈谈数学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首先,让学生尝试列6÷2=3的除法竖式。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列出如下竖式:

6÷2 3

也有学生根据提前学习的知识列出了书上的标准竖式:

3

3660

由于受学习经验的影响,很多学生都认为第一种方法是对的。看过书的学生则同意了第二种做法。

学生看了书以后意识到第二种做法是合理的。但是对于除法竖式实在太陌生了。于是教师开始追本溯源,让学生回忆在什么时候用除法计算。学生知道是平均分。教师举了分苹果的例子。把六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几个就用这个算式。但是如果每个人分1个呢?教师用竖式演示如下:

如果每人分2个呢?用竖式演示如下:

最后,每人分3个,得到如下结论:

学生从教师三次演示的过程中,知道原来除法的竖式可以表示分的过程。让学生懂得了为什么要这样列除法竖式的道理。知道竖式中各个数的来龙去脉。然后再让学生列除法竖式,比我们反反复复强调别漏掉两个数的乘积,要被除数减两数的积得到最后一个数强多了。

数学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遵循着“懂用熟巧”的进程。数学技能的形成又要以知识的理解为前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数学技能形成的过程,理解数学技能本身的意义,再辅以必要的练习,才能使整个数学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成为积极的智力活动方式。

4.2 变换题型,增加训练兴趣,提升数学技能

数学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数学任务的动作或心智活动方式。它通常表现为完成某一数学任务时所必需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和活动方式的自动化。这种协调的动作和自动化的活动方式是在已有数学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

数学技能的形成有助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进一步巩固数学知识;有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可以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因想办法让学生多进行有趣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

4.3 放手尝试,构建创造空间,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方法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以数和形为思想对象,以数学的语言和符号为思想的载体,并以认识和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这种思维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中学会分析、掌握方法。

在书上看到著名的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循环小数》一课的教学片断。

课一开始,吴老师组织了一个男女生分组的计算比赛。比赛题目如下:

男生组题目:① 21.305÷5= ② 70.7÷33=

女生组题目:③ 21.45÷15= ④ 10÷3=

男女生很快完成了第一道题目,他们信心大增,可第二道题却怎么也算不完!为什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活动被遇到的问题激活,而想解开萦绕心中矛盾的愿望油然而生。此时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最佳状态。

于是,有学生开始提问,为什么除不尽?

吴老师并不急于解答疑难,而是进一步让学生观察商中出现的奇怪现象,让学生猜测继续除下去的情况。

学生得出10÷3小数点后面总是3重复,而70.7÷33小数点后面总是4242反复。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能自发地去动脑筋。在老师的引导下,依靠自己的努力,把循环小数的特征弄清楚了,有效地改变了被动学习的格局。

当吴老师把“循环小数”的概念准确地介绍给学生后,让学生自己举出循环小数的例子。这样既巩固了新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素材。

由于循环小数的分数部分无限,该怎样表示,吴老师也是让学生自己先创造方法。学生思维的大门被打开了,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吴老师的课堂中因为有了创造空间,得以培养,得以提高。

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形成发展的过程,并学会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4.4 巧设情景,寻找中间问题,培养数学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数学学习目标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数学学习本身来说,数学能力直接参与其中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同时,它又是在数学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要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就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要通过对它们的运用,并与以往学过的知识技能进行综合分析,使学生亲身经历运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有利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

数学教学,学生掌握知识是重要的,经历获得知识完整的活动过程同样重要。就像人的左眼和右眼在人体中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无论什么学科,概念原理体系是“肌体”,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是“灵魂”,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体现这一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教学既重结论又重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学科认知结构。

参考文献

[1] 张闻质主编,《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2] 雷玲主编,《听名师讲课--数学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3] 章建跃,《知识分类与数学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 《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总第193期、195期、196期、199期

篇2

关键词:热阻粒超薄保温抹面;长效杀菌剂;干膜防霉液;固强界面剂;生物干膜长效防霉防潮负离子腻子;

1.前言

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标准的不断提高,建筑保温体系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中,目前复合外保温墙体做法最普遍的是外贴聚苯保温板,也是当前较为成熟的外保温技术之一。虽然聚苯保温板导热系数低、热阻大,但其热惰性指标和蓄热系数差,延迟时间短,在夏季太阳辐射时,引起保温材料外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如果突降暴雨,温度会急剧下降,骤然温差极易引发墙体保温层和表面装饰层的变化,加上阁楼天沟、凸出飘窗等局部保温设计厚度不够,容易引发热桥现象产生;另外,由于东北地区有效施工周期短,开发商基于各种原因压缩工期,施工单位忙于交工,要抢在入冬前完成外保温及装饰施工,人工大面积进行建筑小区保温施工操作,保温施工难以保证完全无质量缺陷,易引发热桥质量缺陷;加之业主忙于进户装修,物业单位初期供暖不佳,致使墙体干不透、通风透气不及时,也易导致墙体出现结露出汗,再加上原装饰涂层含有丰富的营养基,适宜霉菌生长繁育,故导致墙面发生霉变长毛。

哈尔滨市大众新城住宅小区、哈尔滨市立汇美罗湾住宅小区等工程均为多层阁楼住宅小区,在2005~2007年工程先后竣工交付后,保修期中局部出现室内墙体透寒长毛等质量缺陷,施工单位经现场踏勘和反复研究后,与哈尔滨市福特环保公司合作,采用热阻粒超薄保温材料配合长效生物干膜技术,一次性解决了室内墙体透寒长毛的质量缺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及良好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

2.技术特点

2.1不占用室内外空间; 2mm涂层的热阻相当于25mm苯板的热阻;保持持续不变的节能效果;

2.2 不对原墙体破坏,刮掉墙体内侧结露长毛部位原有涂饰材料露出抹灰层后,即可施工操作,施工操作全部在室内完成;

2.3施工程序简单、易操作,工期短,综合造价低。只要将热阻粒粉末等材料按比例倒入涂料和腻子中,然后搅拌均匀即可。混合了热阻粒粉末材料的涂料和腻子不仅在外观上没有变化,在使用方法上也与原来的涂料和腻子没有两样。热阻粒保温隔热材料只需将原有墙体基层处理后按涂料常规方法涂刷到墙体上即可。保温隔热材料施工与涂料施工可一次性完成,能节省施工费用和施工时间;

2.4绿色环保,安全无毒;隔音;

2.5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也永久不发霉、长毛。

3.适用范围

适用于住宅、商业建筑物、工业建筑物、金属建筑物、屋顶、阁楼、大棚、地下室、金属容器、运输工具等内外层保温隔热。。

4.工艺原理

热阻粒保温隔热材料采用新型微型空心陶瓷粉末技术混合而成,其作用原理是:将阻隔热量传递、折射、反射和消散到大气层中。它们在物体表面形成坚固的保护层,并使其有效地 阻断、折射和反射热能。热阻粒陶瓷粉末产品可与各种涂料及腻子混合使用,并使这些涂料成为优良的保温隔热材料,从而大幅度地节省能源。建筑节能可高达50%以上,能源费用可节约20%。

热阻粒保温隔热材料配合长效杀菌剂、干膜防霉液、固强界面剂、生物长效防霉防潮负离子腻子等形成系统技术工艺起到保温隔热,根治墙体透寒结露、霉变长毛的质量缺陷。

5.工艺要点

5.1工艺流程:刮除原墙面装饰层至抹灰层滚涂长效杀菌剂涂刷干膜防霉液滚涂固强界面剂热阻粒超薄保温抹面生物干膜长效防霉防潮负离子腻子。

5.2施工要点

5.2.1 透寒结露、霉变长毛部位,针对轻微部位边缘以外延伸30-50cm施工,较重部位边缘以外延伸70cm左右施工。保温面积的延伸能有效杜绝结露、霉变沿墙体延伸二次出现。

5.2.2刮除原墙面装饰层至抹灰层时,原有涂料、腻子要刮干净,防止原有腻子中的纤维素等营养基残留,形成霉变。

5.2.3对透寒结露、霉变长毛比较严重的部位,可在热阻粒超薄保温抹面完成后,增设无缝保温砂浆粘贴20-30mm厚挤塑板,并附加耐碱网格布抗裂砂浆抹面,然后涂刮生物干膜长效防霉防潮负离子腻子。

6.质量控制

6.1每道工序必须涂刮均匀,一刷压半刷,不得漏涂。成膜固化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2 热阻粒粉末产品与涂料、腻子拌合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比例进行拌合,拌合采用电钻带搅拌器机械拌合均匀,材料随拌随用。

6.3 内墙饰面:可以选用涂料、壁纸、面砖及其他特殊做法,颜色应选择浅色,防止影响保温涂层的热反射率。

7.结束语

采用热阻粒超薄保温材料配合长效生物干膜技术,具有更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更持久的保温隔热效果,施工简单方便,易于维修、更新,应用范围广,更安全环保。墙体维修施工每平米造价约150元,该技术的应用杜绝了结露长毛霉菌释放危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尤其是对孕妇影响最大,严重者会影响胎儿畸形、呼吸道疾病、胃肠疾病等。

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在哈尔滨市大众新城住宅小区、哈尔滨市立汇美罗湾住宅小区等工程中处理透寒结露、霉变长毛现象收到了良好实效,哈尔滨市生活报也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近几年,哈尔滨市福特环保公司与哈尔滨市生活报合作,每年初对哈市1000户困难家庭免费维修结露长毛房,均是一次根治,未发生二次维修。工程应用表明,该工法技术成熟、可靠,是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篇3

关键字:智慧城市;社会治理;城市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而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逐渐出现了诸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问题。而雾霾天气、酒驾醉驾、街头暴力、私人信息泄露等一些新问题的出现,也对传统城市社会治理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和信息技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和城市智慧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城市管理单向命令和服从的管理模式,拓宽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作用。智慧城市的建设更加关注市民的意见和需求,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过程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对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阐释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崭新形态,它不仅包含对新一代信息系统和技术手段的协同运用,也包含更多的知识利用、环境建构等方面的跨界合作以及对人本价值理念的承载。智慧城市是建立在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智能协同、全面感知、市政结合的城市治理运行方式,达到提高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效益,实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智慧城市的突出内涵是赋予了城市以生命体属性,并以城市生命体属性为基本视角来完善社会治理。一般而言,智慧城市应具备如下特点:第一是长期发展战略与中短期城市规划建设的结合;第二是宜居的生态环境和智能的网络通信系统;第三是适宜的产业创新投资环境;第四是完善的医疗救助和社会福利系统;第五是健全的教育体制和文化娱乐设施。智慧城市是一个融合了人文属性、技术属性、社会属性的整体概念,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建设智慧城市的对策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市管理的公共价值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是由智慧城市的拟人化内涵所决定,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提高人们幸福感的必然选择。第一要体现智慧城市管理的柔性化。即要体现城市管理的人性化和人情味,通过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和互动,促进人的自律自控和自我管理,从而充分发挥市民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第二要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城市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充分发展而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充分运用既是为智慧城市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也是智慧城市管理所主要依托的管理模式。对城市各类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将成为智慧城市管理的关键点。第三要坚持城市管理的民主化。智慧城市的构建应当为广大市民充分参与城市管理提供更为便捷的途径和渠道,降低市民参与城市决策讨论的门槛和成本,推动城市管理向民主化方向发展。最后,要完善城市管理的动态化和精细化。智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要改变以往静态城市管理的状态,将每一个城市构成要素的运行情况都能被实时感知和记录,做到由被动不救到实时处理的转变,实现城市的动态化管理。

2、优化政府组织体系,改革政府工作结构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变革,首先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智慧城市的建设基于对社会治理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要求政府组织结构变得更为透明和开发,形成一种在政府、企业、公众与社会之间的良好交流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求政府组织结构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化城市管理模式,展现出更大的灵活性与时代适应性。其次要进一步变革政府权力体系。变革政府权力体系以适应智慧城市建设下的有效社会治理,就是要改变传统直线式权力关系的弊端,重点处理好集权与授权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社会管理政策的有效运行。再次要着力改革政府工作结构。要实现建立在信息化技术之上的,智慧化办公手段和智慧政务系统,有效整合社会治理过程中大量的信息资源,提高政府业务效率和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利用。

3、引导多元主体的互动参与

建设智慧城市不仅是政府行为,更需要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主体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公众、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团体或个人在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首先,要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责任意识和行政补充作用。企业通过补充政府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中的局限和不足,实现自身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其次,要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的社会管理参与度。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治理参与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成熟度。再次,要充分发挥公众作为社会基本“细胞”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人公作用。公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和评价标准。智慧城市下社会治理的开展要建立与公众的合作关系,促进公众的广泛参与。

三、结语

智慧城市是和谐社会理念下,伴随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城市发展的崭新形态。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助于建立便捷有效的公共信息平台,拓宽了公众作为城市主人公对社会治理的参与渠道。对于社会治理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及城市的幸福感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区自治;居民参与;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社区治理内涵与我国社区发展的三个阶段

内涵

社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区治理成效如何将直接关系着一个社会的稳定程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社区治理的实效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城市治理的微观体现,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应当从社区治理开始。

“治理”与“统治”相对而言,社会治理理论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对我国的社区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它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治理是一个社会层面上所有行动者参与的结果。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以及各种社会机构或私人机构都不是独自解决复杂、动态和多样的社会问题。因为他们不可能各自拥有解决问题的所有资源。因此,只要在这个社会层面上得到公众的认可,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治理主体。第二,多元治理主体之间有一定的互动。治理理论认为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多元主体之间存在着界限的模糊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治理主体的参与结构往往具有多样性,可以是一种契约性合作,也可以是政府让渡部分管理权限给其他的社会组织,不再坚持政府职能的排他性和专属性,而是更加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与合作。第三,强调参与的主动性。按照治理理论进行社会管理时,强调参与者的自愿主动,而不是强制的被动行为。治理理论期望达到的最佳状态是在整个治理系统内部形成一个自组织网络,加强系统内部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第四,注重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强调社会问题的解决不再囿于传统政府社会治理模式的束缚,主张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技术,以提高社会管理的绩效。

单位体制、单位人作为中国的重要政治社会遗产,上世纪40年代开始萌芽,50年代逐渐形成,六七十年代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巩固,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弱化。在这个过程当中,社区中的街道职能慢慢的被强化,形成了多元化利益主体、动态化的资源配置结构。根据西方理论视野下的治理观点和我国目前的城市治理实际,我们可以把社区治理定义为:以社区为基础,政府与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在管理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不用的治理主体依托各自资源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模式。

社区发展的三个阶段

社区治理作为社区发展的一个目标,其治理模式也是随着社区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有所调整变化。目前看来,我国社区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行政型社区、合作型社区和自治型社区。

1.行政型社区。主要是政府主导,政府实际上处于社区治理的核心地位。虽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居委会是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实际操作当中,都是把居委会纳入到政府管理体系当中,与街道办一样变成政府的派出机构。而居委会作为最底层的一级,直接听命于其所在辖区的街道办,平时办公经费来源以及工作内容的决定都要根据街道办的安排,因此,时常受到政府下派的各种行政事务的困扰,其最主要的功能,即自治功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这种治理模式下,不仅仅是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居委会功能发挥受到限制,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活动和建设的积极性无疑都会大打折扣。行政型社区是目前社会管理格局中最活跃的一种存在模式,它的形成受我国政治社会发展中人治思想的影响深厚。究其根源,单位制作为上世纪我国计划经济的重要特征,在当时环境下,对社会资源配置、满足社会成员需求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当时的城市管理制度下,发挥了巨大的功能。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街道职能的不断强化,人民权利意识的不断觉醒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单位制的治理格局已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治理需求,其功能和地位必定不断弱化,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就当代中国社会整体转型变迁的进程而言,“单位社会的终结实际上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

2.合作型社区。政府通过授权,把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管理职能权限转交给社会组织来承担。实际上是政府放权,通过找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利用其自身丰富的资源,达到更好的社会管理效果。

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对社区的资源投入仍然是以政府部门为主,政府的职能转变和社会组织的职能加强同步进行。这种模式是在上世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单位制逐渐弱化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这种“非单位制”型的社会格局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微观基础,政府无法再通过对其直接控制的单位将社会成员纳入到整个社会管理体系当中,所以政府需要整合社会资源,通过调动社会组织,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将自主但分散的社会成员重新组织起来,进行社区治理。对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双赢的过程。至此,我国的社区治理应当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式必然会遇到其发展瓶颈期,居委会,业委会,社会组织,和街道,政府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种多元社区治理主体的博弈势必会影响到社区治理的长期效果。

3.自治型社区。由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对社区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决策,政府从法律上、制度上为这些组织提供的发展提供保障,并进行监督。根据目前学术界围绕社区自治的各种观点来看,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居民自治取向的自治,二是地方取向的自治。不论哪一种取向,对社区自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政府与社区之间的简单割裂,也不能理解为社区完全自组织的自我治理,而是与社区治理相关的各方利益相关者通过社区内的决策中心对社区的公共事务进行共同治理,尽管实现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自治”还有很长的路,但它是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发展的最终归宿。

二、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律缺位

进行社区治理并最终实现社区自治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然而,我国的《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虽然对居委会的地位、性质、任务、工作制度等作了规定,但是明显过于原则化,实际操作性不强,像对社区的界定,社区自治的性质,管理运行方式等都处在无法可依的状态,给居委会的工作内容带来了很大的模糊性,也为各级政府把居委会当做一些行政事务的落实层和最终操作层留下了空间。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作为居民自治依据的唯一一部法律,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其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社区建设的新形势,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比如,第六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按照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一般在一百户至七百户的范围内设立。 而在许多大城市,像上海,武汉等地,一些住宅小区规模明显扩大,这项规定明显已不符合现实情况。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从立法层面予以解决。

居民参与度不高

首先,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热情不高,从观念层面上分析,旧有的“单位参与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阻碍了社区居民社区自治参与意识的形成与塑造。其次,参与社区事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在目前还大量存在,社区居民某种程度上也习惯并认同了政府行为,被动接受安排的多,主动参与管理的少。即便参与到社区事务中,大部分情况下也是参与具体实施过程,民主决策等方面的参与则普遍不多。另外,社区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的发育不够成熟,没有形成全社会都来参与社区建设的氛围和环境,影响了社区管理工作的深入展开。

公共配套不完善

目前一些城市社区功能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上,如在上海,主要是为老年人、残疾人、少儿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为居民提供家务劳动、文体活动等便民利民服务,服务对象相对固定,服务内容比较单一。另外,从总体上看,发展社区服务,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的主要困难是资金不足,缺乏资金保障的长效机制

职能异位

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政府工作职能,而这些街道承担的行政事务,其中大部分又摊派给了下面的居委会来承担。目前,居委会的成员组成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群体为主,每天疲于应付街道交派的各项任务,本应面向社区居民服务的居委会,在大多数时间却为政府和社区其他职能部门做许多份外的或与社区居民联系不大的工作,使得居委会的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都发生了异位,居委会服务基层群众自治的功能难以发挥。

三、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的几点建议

实现社区治理形态从政府主导到公民自治的变革,其实质就是实现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尽管目前,实现完全的居民自治困境很多,但仍可以从理论层面进行一些可行性的探讨。

加强法制建设,确保有法可依

修订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社区治理有法可依。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新问题新情况,流动人口的迁移、人口老龄化、动拆迁的转移安置等问题,使居委会在管理上力不从心。因此要通过立法或对现有法律的修订,廓清居委会的职能,权限以及与各方面的关系,从而使政府更好地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社区治理有法律的保障。

培育社区居民自治参与意识,完善参与机制

社区治理理论的核心是参与、自治、共享。通过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居民能否有效参与社区事务,一方面取决于居民是否有成熟的社区理念;另一方面取决于是否有完善的参与机制。因此,一是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活动,为不同背景的居民提供交流场所,塑造共同的社区价值。二是以人为本,坚持社区需求,用共同需求来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三是完善居民参与机制,通过法定程序制定相关规章,形成一套健全的参与机制,以保证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增强服务意识

在社区建设的同时,要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配套设施建设。一是通过搭建自治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自治作用。发展志愿者队伍,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治服务与管理。二是优化社区软环境,打造特色服务,开展特色活动。三是利用电商打造社区服务平台,实现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服务。目前中国服务业产值仅占GDP的30%,而挖掘社区服务的商业潜力,在我国亦大有可为。

对政府职能进行科学定位,拓展社区自治空间

合理界定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的边界,进一步明确政府、街道和居委会的各自职责,政府职责有专门的部门来履行,不随意向居委会摊派。确需居委会协助的行政事务,要有明确的经费和人员,以减轻社区工作负担,创造必要的自治条件,使居委会真正的回归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定位。

参考文献:

篇5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中主要协调周边水文环境,设置合理科学的河道,并结合工程中配置系统的控污设施,维持河道内的生态,实现工程设计与生态的协调。新的水利设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中将居民环境需求与工程需求相结合,创造生态效益较高的水利工程景观,并着重综合完善城市河道的功能,以保证在关键时期发挥应用的效用为居民造福。此外,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中还着重结合文化理念,保证设计出的工程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还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之外的景观效益。

生态水利设计主要从生态可持续性出发,进行工程设计,建立良好的水利设施与水利体系。该设计理念的落实可以完善工程性能,有效的提高工程效益,更有利于生态平衡。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应用于城市的河道治理工程,可以实现多重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落实应用,不仅为河道治理工程提供理念指导,还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新的内涵,指导建成生态理念下的城市综合水利系统。

2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2.1河道治理工程概述

河道治理工程是在河道治理理念的指导下按照河道治理规划进行的航道整治工作及水利工程建设等工作。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中要注意结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远近结合、因势利导的原则。城市的河道治理工程一定要结合实际,从全局出发。上文中讲到河道具有防洪、排涝、航运、蓄水等功能,其作用不可小觑,进行河道治理的目的在于进行河道的有效规划,提高河道的综合效益。现阶段的河道治理工程中引入了生态水利的理念,而且各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不断推进生态水利的发展。

2.2生态水利工程及其设计理念

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中着重生态多样化与整体性的保持,设计理念应用于河道治理有利于在维护河道景观状况的前提下改善河道的空间异质性。

2.2.1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设计要点

首先生态水利理念注重利用水的自然功能。水的自然功能是指形成水域、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影响气候变化的功能。设计理念中所谓的注重发挥水的自然功能是指水利工程中将水环境与城市功能相结合,使其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设计理念中注重蓄水技术的引入。生态水利设计中常采用橡胶坝进行蓄洪涵水,该技术既环保有实用,而且还具有大跨度、自重轻的特点。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中注重运用自然生态工程措施维护河道生态平衡。所谓生态工程措施是指基于自然属性的人工性质的生态措施,例如人工生态护岸。自然生态工程措施用于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能够促进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相较于传统的设计理念,更加注重生态功能的发挥,而且新的生态水利设计理念还注重地下水的调节,具有较高的理念价值与使用价值。生态水利设计中还注重工程与自然景观的契合。生态水利设计主张最大程度上的保留原生态环境的自然元素,都工程的周边修护中也注意运用生态工程措施,以保证生态的完整性。

2.2.2生态水利设计理念

对城市河道工程的指导作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指导下的河道治理工程注重保持河道的蜿蜒性,保留自然化河道。河道的蜿蜒性能增加河道的蓄水量与水容量,保持河道的蜿蜒性,就是对河道自然因素的保留。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主张河道治理中构建生态水网工程。生态水网是指以河道水网为基础进行资源调配的网络系统,其中也包含生态理念。生态水网的构建需要各环节的相互协调,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善。生态水利设计理念落实还能保证河道治理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河流的物种多样性关系到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需要进行水生动物群养护,提高水循环净化水体的效率,还要定时检测水体的水质状况,以保证水体质量。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应用还需要河道工程构建生态河堤。生态河堤是一种新型的护岸技术,做好生态河堤建设可以保证河道的自然性,保护河道周边的植被,提高水体的功能效益。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河道治理注重生态元素的加入,对于新型河道治理工程的发展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3结语

篇6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经济主体 利益博弈

农业是目前我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其症结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而且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我国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博弈论主要研究一个经济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经济主体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主体选择时的决策和均衡问题。博弈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中,逐渐成为分析经济活动的必备工具。本文以博弈论理论为依据,分析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博弈,从而得到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启示。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1、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城乡统筹发展是指城市与乡村这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在这里,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整体,人口、资金、信息和物资等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存,因此,应充分发挥城市与乡村各自的优势与作用,使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最终实现共同繁荣。

2、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

(1)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各级政府的重要奋斗目标。和谐社会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工农关系顺畅健康的社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大,其原因是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农民还不富裕,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三农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而且危及社会稳定乃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靠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来解决。

(2)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城乡统筹发展是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如果不及时调整工农业和城乡关系,则会加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许多矛盾,制约我国的长远发展。通过城乡统筹发展改变长期以来农业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发展的不合理局面,可形成工农业平等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繁荣进步的和谐局面。

二、城乡统筹发展中经济主体的利益博弈

1、区域公共环境保护的博弈

区域公共环境是区域内各个经济主体赖以生存的共同外环境,若环境遭到污染,将影响到区域内每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同样,污染的环境要得到治理和保护,需要各个经济主体的公共合作,因此,区域环境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性。然而在现实中,区域环境保护的目标却常常难以实现。

用博弈论来解释,可以这样看,假设区域内有两个经济主体1和2,需要的成本分别都为5个单位,可以获得的利润分别都是10个单位,治理环境污染分别需要耗费2个单位(当然,没有强制命令的话经济主体可以选择治理或不治理)。短期内博弈的矩阵如表1所示。

如果别人都遵守环境保护的规定进行治理,而他违章排污,节省了污染处理的投入成本2个单位,而且享受到了别人环境保护带来的好处,因此他会在治理污染和违章排污之间,选择违章排污。如果别人都违章污染环境,而他遵守环境保护规定进行治理,要多消耗2个单位,不仅加大了成本,而且又享受不了环境保护带来的好处,他当然不会选择治理污染。这样,大家尽管可能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好处,但是在没有外在力约束的情况下,大都还是不会积极治理污染,因为违章排污是每个经济主体的最优选择,大家都污染环境就是纳什均衡。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大力招商引资,为地方经济的繁荣作出主要贡献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地方政府虽然在城乡规划与发展中对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卓有成效,但很多地方的城市与乡村未形成统一规划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逃避污染治理的责任;另一方面政府之间缺乏配合的积极性,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大量工业废弃物从城市转向城市的边沿以及周边各乡镇,城市周边地区的人民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造成恶劣的后果。这里既存在着企业之间的博弈,更存在着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因此环境污染问题尽管已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但因为城乡统筹规划制度的缺失而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2、城乡统筹发展中公共项目建设的博弈

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各开发商在城市与乡镇以开发房产、生产型企业、娱乐场所等见效快的居多,并从一个点扩展至一个街区或几个街区。而公共空间项目,如绿地、图书馆、停车场等却十分缺乏。用博弈论解释:是因为城乡公共项目对开发者而言不会带来直接收益,却有积极的外部效益,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提高可以带来区域的长期效益。在消费公共物品时,每个“理性人”都会做一个“免费搭车者”,因此,公共项目开发很难通过开发商共同出资开发。对于一个开发商来说,如果他投资公共项目的开发,改善了周围环境的品质,别人却坐享其成,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他的投入更多,当然不合算,这意味着生产厂商很可能得不到抵补生产成本的收益;如果别人投资公共项目从而改善了周围环境,他搭个“便车”,享受公共物品带来的好处,更合算。这样,大家尽管可能都认识到公共空间带来的好处,但从长期看厂商不会提供该物品,即公共物品很难由市场供给,至少供给不足。在没有外部强制约束的情况下,每个开发商的最优战略都是不参与公共项目的开发,博弈的结果是公共项目开发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事情。

三、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重构对策

实施城乡良性互动战略,就是要通过综合运用市场和非市场力量,既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全方位自主交流与平等互利合作的局面,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使城乡购买力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动态平衡,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将城市规划与乡镇规划纳入区域发展的同步轨道,是城市规划的延续与提高。在这种意义上,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质又在于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基本利益关系的重新构建,而寻求利益格局调整中的最小摩擦值是实现城乡统筹目标的重要条件。按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城乡规划是进行“制度交易”的行为过程。

1、制定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实现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强调集体理性,因而在以经济主体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的市场中,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时常以市场主体对立面的姿态出现,规划在实施中经常碰壁。所以规划不应停留于理想状态的表达,而应该看到实际对象。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所希望的规划才有可能自觉地贯彻实施。

关于区域公共工程开发问题,不能责备开发商唯利是图,因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市场中经济主体理性的表现,所以,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冲突的办法不是否认个人理性,而是设计一种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达到整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双赢”。如在开发区域公共项目时采用BOT(Build-Operate-Transfer)方式,为使投资者收回投资本息,并取得一定利润,政府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完善城乡统筹发展制度体系,实现纳什均衡

实施城乡统筹制度是关键,在规划空间蓝图的同时,还应该研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和机制来达到规划目标。可以把开发商自主开发作为个体理性,把城乡可持续发展作为整体理性,在强调个体理性最优时(非合作博弈),与城市其他规划如区域环境整治规划、产业带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交通系统规划等一起达到整体最优(合作博弈)。

从理论上说,在给定的条件下,社会通常自发地趋向于某个均衡状态。社会一旦到达某个均衡状态,理性的参与者将没有积极性改变已经达到的状态,因为这个状态对于他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局部最优”的。所以,均衡状态是社会活动的趋势和方向。

一切均衡都是相对的,新的制度与政策会打破目前区域开发利用的一些均衡状态,使区域开发利用向着更好的某个新的均衡状态趋进。如果一种制度不能满足个人理性的话,就难以有效地贯彻下去,不满足纳什均衡要求的制度或协定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城乡统筹发展需要设计一种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整体最优。城乡项目开发不是强制或感化各个开发商,让他们依照规划参与公共项目的开发,或完全由政府包揽,这不符合个人最优的理性要求。BOT投资就是一个较成功的制度安排,它兼顾了个人与集体的理性,构成了城乡统筹发展所希望的纳什均衡。

3、优化城乡统筹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信息有效沟通

以“囚徒困境”为例。作为警察,当然是希望两个囚犯都能老实坦白,因此,在设计制度时,就要从囚犯的角度考虑,在不同的制度条件下,囚犯可能做出怎样的反应,要了解囚犯的心理,这就是信息的作用。在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中,规划部门只有知道对象所想,对象做出的反应,那么做出的规划才具可行性。另外,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治理理念的发展趋势看,规划已经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如分权、私有化等),而以“问题干预”分析为基础,强调随机制宜或权变观念,这更需要大量、如实的信息的支撑进行制度设计。相反,规划一味推崇集体理性,忽视公众、开发商的切身要求,规划必然是难以实施的。因此,注重信息的作用,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才能合理运行。

(注:本文受到唐山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资金资助,课题名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编号:cx2010001)。)

【参考文献】

[1] 张红宇:农村改革与统筹城乡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 杨东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促进统筹发展[J].农村经济,2010(2).

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观点;综述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13-02

面对学术界众说纷纭的新农村建设主张,需要对时下的理论研究进行“冷思考”。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当前的理论研究做出必要的梳理和讨论,理性关注这一现实问题。现将近期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意义与内涵

(一)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意义

当前我国城乡差别较大,城乡二元结构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三农”问题非常突出。目前,我国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历史任务已基本完成,已经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段,完全有能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

不少学者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的形成和实施,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说明了中央政府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完整的思路。但是,也有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和后果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目前我国所提出和实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很有可能演变为一次运动,未必就能触及到困扰中国农村的深层次问题;要想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只能从体制上和制度上寻求突破口。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三个主流学派:第一,自21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林毅夫就提出,通过国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以拉动内需,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这一思路逐步为政界所认可。第二,温铁军从现实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他的新农村建设理念,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农民文化娱乐活动,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实验,在社会舆论方面影响很大。第三,农村问题研究专家贺雪峰则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重建农民的生活方式是核心。文化建设要重于经济建设,从社会和文化方面为农民提供福利增进,提高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这三种观点是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个主流学派,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前学界的研究指引了方向。

此外,茅于轼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新农村建设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城镇化建设。农民进城是历史性任务,建设新农村也要服从这个历史性的任务。农民工要进城,除了选择进入大中城市以外,也可以进入家乡附近的中小城市,因为中小城市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这样才能够使城镇化在全国各地均衡发展,减轻大城市压力,创造中小城市就业机会,让农民在家乡就变为城市人。同时,新农村建设也是一个农民逐渐减少并向大中城市或小城镇转移的过程,具体的新农村建设必然和城镇化建设同时进行。如果没有城镇化,眼睛光看着农村,新农村建设是一定要失败的。新农村建设这个口号应该加以补充,就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而且要把城镇化放在最主要的地位。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重点

以温铁军为代表的“农民合作”说认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有效应对市场和国家政策。更重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农村人口都是十分庞大的,不仅农民缺少转移进入城市的就业机会,而且那些已经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因收入太低,而无法在城市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必须立足现有城乡的二元社会结构,来解决保持农村稳定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问题。

贺雪峰认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具有主导乡村治理的能力。这其中关键是要有基层组织队伍,要有治理资源和治理能力。在农村人财物外流的现代化背景下指望农民内生形成秩序实在是不切实际。二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既然农民不能一下子转移出去,又缺少快速增收的空间,可以在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上做出文章,从而使农民的闲暇时间变得有意义,保证在他们的经济收入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却有可能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

茅于轼则认为,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实际上就是要解决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建设严重滞后相矛盾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增加城市里的就业机会,还有就是要让进城农民有自由创业的机会,在医疗与教育上也要对农民工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的资金要靠多方面筹措。首先,是把农民的储蓄用在新农村建设上,并通过金融机构或私人借贷等手段加以鼓励。同时,国家应为他们提供基础设施,以及在金融上给予各种支持,完善农村金融体制,鼓励城里人到农村去投资。在这中间,发展农村房地产无疑可以分流部分城市人群,因为农村房地产项目相比城市项目,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茅于轼也赞同,“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的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由于人们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的理解不同,所以,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问题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贺雪峰主张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是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他认为,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境;其次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从而制约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第三是农村社会事业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外,我国农村新阶段还存在着公共事业落后和公共服务缺失等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温铁军指出,第一,各级组织部门要取消或改变以往的政绩考核办法,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重新设定考核指标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放弃以GDP论英雄、以招商引资论政绩的考核体系。第二,要加强对地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培训,彻底转变地县两级政府的工作重点。第三,要加强农村基层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于问题累积比较严重的地方,应由中央和省级直接派驻工作组,把和地方各种势力没有瓜葛的政治力量输送进去,认真解决问题。第四,要想把中央对农民的好政策落实到基层,就得采取像“扶贫”、“整村推进”等方式。第五,在农村资金要素缺乏的问题上,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着力培育农民的互助合作金融。

茅于轼主张通过城镇化来带动新农村的建设。城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式可以有这样那样的选择,但是唯一不能动摇的是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决心,因为过去对城镇化政策的摇摆曾经给我们的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新农村建设历史上有过这样那样的经验教训,但应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可能奢望重新将农民留在农村来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最终“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继续实施和完善推进城市化的战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上的转移和调整,实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改革。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可能积累起发展资金,国家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才有财力支撑。

四、评述和结论

以上学者及相关部门的专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探讨,同时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这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

首先,以上学者都认为建设新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温铁军更侧重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贺雪峰却对此保留意见,认为基于中国农村分散、经济联系松散的现状,“农民合作”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贺雪峰主张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具有主导乡村治理的能力。这其中关键是要有基层组织队伍,要有治理资源和治理能力。茅于轼主张市场应是解决的手段,首先应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信贷途径和能力,相信农民能实现资本增殖的能力。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课题,当前相关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理论探讨空间,以下几方面还须改进加强:第一,时下研究成果多停留在对国家政策解读上,研究方式仍以经验性总结为主;第二,研究者的视角多是“自上往下”从宏观层面看问题,缺乏社会调查和实证性研究;第三,研究者所选村落多是官员们树立的明星村和汉族区,对民族聚居区缺乏必要的理性关注;第四,新农村建设是一动态过程,应置于历史发展脉络中作历时性分析。新农村建设是推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必须加强政策的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必要的对话和互动,进一步拓展理论研究范围和实际探索领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温铁军.如何建设新农村[J].北方经济,2005,(12).

[2] 温铁军.新农村建设:挑战与反思[J].理论探讨,2006,(6).

[3] 茅于轼.乡村建设之路[J].农村金融研究,2006,(1).

[4] 茅于轼.新农村和城市化建设同时进行[J].城市开发,2006,(4).

篇8

智慧城市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城市的重构,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城市的规划、服务和管理过程中,通过市民、企业、政府及第三方组织来共同参与。这种重构改变了传统的以资源投入为主、强调发展速度和数量的方式,变成以资源配置为主、强调供需匹配和发展质量的方式。实现创新低碳的产业经济、绿色友好的城市环境、高效科学的政府治理,最终提高市民生活的品质。

我们并不提倡存在一个终极的智慧状态,或者达到某些指标就是智慧城市,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认识的提升,智慧城市会不断丰富其内涵。就像巴生中华总商会的宏愿是要打造巴生成为一个国际商贸城,促进巴生的经济发展。这样一个国际商贸城也是为巴生在建设智慧城市的道路上增添了一笔色彩。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需要资金的资助,需要技术的支持,从而打造商贸区。发展巴生经济正是为建设智慧城市设下一个可靠的保障。

很多人可能会将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内涵混淆,其实数字城市是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将城市地理信息和城市其他信息相结合,智慧城市则注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感知。如果说数字城市更多的是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城市各领域的信息化以提升社会生产效率,智慧城市则是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更强调市民参与,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创新。同时,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不同在于数字城市是基于互联网形成初步的业务协同,而智慧城市则更注重通过泛在网络、移动技术实现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和随时随地随身商务智能融和服务。从这些不同可以了解到智慧城市的内涵是包罗万象的。

从各国的国情来比较,各国打造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一样,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却不同。像马来西亚的第二大城市巴生,长期居民除了马来西亚本土居民外,还有华裔、印度人等,因此语言难以统一.此外,马来西亚的较为复杂,这些都是马来西亚打造智慧城市的障碍。

篇9

关键词:雾霾天气;城市规划;成因;预防;治理

引言

对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人来说,秋冬季节雾气缭绕的现象已经习以为常。然而,在去年初突然爆发的大规模的长时间的雾霾天气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场雾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反思与思考。本文主要解释了人们关注的两大问题:为什么会发生雾霾?如何预防和治理雾霾?力求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为雾霾的预防和治理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一、对雾霾天气的认识

1、雾与霾的区别

①雾的内涵

空气中饱和水汽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达到饱和后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

②霾的内涵

霾,也称灰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

二者的区别在于雾形成时的空气相对湿度是饱和的,而霾形成时的空气相对湿度不大。并且由于所含主要成分的不同导致其颜色也有很大的区别,雾多呈白色,霾多呈黄色或者橙灰色。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雾本身并不是污染物。

2、雾霾天气的成因

雾霾简单的说就是雾与霾的结合,温度越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越少,大量多余的水汽与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可以结合,越容易形成雾霾。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人们冬季燃煤取暖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大量悬浮在空气中,这些固态或液态的颗粒导致了我国大气气溶胶浓度显著提高,可以说为雾霾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我国秋冬季节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地面气压较低,风度较小,大气环流极易出现异常,进而出现静稳天气。可以说静稳天气为雾霾的形成提供了温度、湿度条件。

3、我国雾霾天气的现状

自2013年以来,我国雾霾现象严重,北京、上海、济南等各大城市均发生了严重雾霾,PM2.5的概念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以北京为例,在2013年初北京雾霾天气持续了半个多月,北京各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大都为严重污染,这种大规模污染严重的雾霾天气是最为严重的一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雾霾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污染严重的特点。

二、雾霾的危害分析

1、危害人们的呼吸系统

雾霾中的小颗粒具有极强的粘附性,大量微米粒子沉积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长期生活在雾霾环境中极易引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甚至是肺癌。

2、危害人们的心血管系统

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血液循环,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的病人的影响更大。长期生活在雾霾环境中容易使病情加重,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同时,雾霾多伴随着低温,从室内到室外的冷热变化也可能使血压升高。

3、危害人们的心理健康

环境是影响人们心情的因素之一,长期处于灰蒙蒙的雾霾环境中,会使人们感到压抑、烦躁、敏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状态萎靡不振会降低人们身体的抵抗力。

4、可能会加快传染病的传播

光照、紫外线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并且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长时间的雾霾天气导致地面接受不到光照,不但使的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活性增强还会降低人们对传染性病菌的抵抗力,增加传染病的发生率。

三、雾霾天气引发的规划思考

1、优化不同类型用地的布局结构

①工业用地

工业化发展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是雾霾的直接成因,因此在城市工业用地的规划过程中要将工业区布置在城市的边缘,并使其处于下风向位置。这样就能够保证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向城市外部扩散。

②城市绿化用地

城市绿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城市的绿化工作,在城市构建一个绿色长廊,既可以为城市内部提供大量的新鲜空气,同时还能够阻隔外界污染气体扩散到城市内部。

③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

地区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居民燃煤取暖等,因此居住用地要跟商业用地隔离开来。同时要注意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城市要加快地铁线路的建设与发展、完善公交系统,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

②做好城市公路两侧的绿化工作

沿着公路做出一条绿化带,可以直接阻止汽车尾气的扩散,同时高速行使汽车所带起的灰尘等也可以直接被灌木类植物所阻隔。可以说公路两侧的绿化是阻止汽车尾气、灰尘污染的第一道屏障。

3、绿化措施

①选择抗污染性强的植物

基于我国目前空气污染严重的现状,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我们应该选择净化能力强、防尘滞尘能力好的树木,例如悬铃木、刺槐、榆树等。

②立体化绿化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例如高楼、高架桥等,传统的平面绿化方式已经难以应对污染严重的现状。因此要加强屋顶、墙面、桥面等的绿化工作,做好垂直绿化。

结语:

篇10

    当前城市与河流现在面临着众多的问题,针对当前城市与河流的诸多问题,当前政府实施了治理技术研究以及相关实践。 而后介绍了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最终探讨了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案的合理选择,抛砖引玉,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借鉴。

    1.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看来,当前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不管是在概念、内涵方面,还是在评价方法和体系构建方面均处在初级阶段。所以,非常有必要为河流系统管理提供大量的、准确的数据支撑以及决策支持。 总体说来,在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理论体系构建、方法体系设立、实证研究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1.1 明确、完善城市与河流健康概念与内涵

    纵观外相关理论,笔者发现对于城市与河流健康的概念理解比较模糊、理解片面,并且城市与河流健康内涵的趋向于多元化。 并且,相关研究倾向于选择、制定有关的评价方法,而非是清晰地说明或者确定基于社会需求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总之,不确定的、模糊的城市与河流健康概念首先限制了城市与河流健康综合评价体系的良好发展,其次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该评价体系在城市与河流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1.2 深入研究城市与河流健康的理论基础及其方法学

    尽管利用水文特征、水质理化参数、河岸带状况、河流形态结构以及生物群落指标等进行综合的城市与河流健康评价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目前仍处于初步探讨阶段,仍缺乏系统和综合的研究;此外,在评价方法方面未能建立针对不同尺度、功能定位、城市化影响下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在城市与河流健康评价方法构建和标准化方面仍有待于持续深入。

    1.3 拓展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内涵及其实践应用的范围

    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是进行城市与河流管理的重要方式与手段, 它在河流管理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已经受到较为广泛地承认。 鉴于当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以生境与河段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迫切需要以城市与河流流域为整体的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体系。没有综合性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了城市与河流评价对河流管理的指导。

    所以, 深入研究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河流健康理论、评价方法、案例实证分析等,不仅仅能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更有助于推广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相关理念和相关方法,并为特定区域的水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

    2.1 目标原则

    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性与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利用, 既要强调保护于恢复河流系统的重要作用,更要认识到人类社会适度开发河流资源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因此,非常有必要寻求开发与保护的共同准则,即强调利用评估的方式,明确城市与河流在自然界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自身健康状态,并描绘出其变化趋势;进而通过河流的科学管理,让城市与河流生态系统走向良性循环与发展的轨道。 进一步拓宽河流生态保护的理念,仅仅要求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利用这一方面用以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显然是不够的, 更加应该确保河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性来 “保驾护航”,说到底,就是要求河流自身和人类需求的持续协调。

    2.2 多维原则

    多维综合评价试图以水系、流域、河流等不同空间维度为研究出发点,并在该出发点上选择适当的评价因子,重视流域水文、生态的时间关联和空间联系,分析实现多维信息综合的有效途径;因此,成为了河流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所以,城市与河流综合评价必须强调等级和维度概念,同时运用多维度特征信息,掌握流域等级系统并确定不同等级系统的关联,向城市与河流管理工作者提供综合的现状背景资料,并指导当前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和恢复工作的顺利开展。 多维评价的内容包含微观、中观、宏观等空间维度以及短、中、长等时间维度,它是空间维护和时间维度的合理选择与有机结合。

    2.3 实施原则

    长期以来,适应性管理被公认为是管理复杂流域的有效方法。 它利用规划、监测、反馈、调控等方式,明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性尤其是不确定性。 所以,它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行为的针对性、管理结果的成效性。 尤其是该方法与河流管理的集成中提出的要求;对于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本身而言,它要求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必须是动态的、灵活的,能够结合生态系统、认识水平以及管理需求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之贯穿于设定管理目标、确定管理方案、后评估等关键环节的全过程,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强化目标监测与后评估。

    2.4 参与原则

    城市与河流健康将影响相关的河流管理行为和过程。 参与群体:对各主要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充分考虑,包括政府管理者(环保部门、水利部门、水务部门、林业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流域管理部门等)、专家(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水利学、社会学等专家)、一般公众(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河流沿岸居民)等。

    3.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案的合理选择

    3.1 评价标准的选取

    当前,无干扰状态或者微干扰程度的状态是否能够作为城市与河流健康的评判基准,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主要原因是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标准必须是动态的、灵活的,因为生态演替阶段、气候变化、地质构造变迁、人类生态价值以及社会历史文化氛围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必然导致城市水环境综合评价标准的不同。 所以,相关的评价标准需要在专家评判之后,并结合现有标准规范来进行具体地确定。

    3.2 评价指标选取

    指标的选择必须遵守以下几点要求:既可以客观反映生态系统的实际状况,又可以度量的综合参数;既要不受特定地域限制,又要易于比较;既能够考虑对人为压力的敏感性,又能够要求对自然变化的稳定性。

    3.3 流域尺度选取

    该方面需要评价流域的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植被覆盖、流域水力干扰机制、社会经济活动方式等一系列因素对城市与河流生态系统整体以及各组成部分健康状况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因此,考虑人类的价值,则需要选取较大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