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18 18:0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传播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传播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时代 传播方式 跨文化

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过程中伴随的跨文化传播行为使得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并且整合,产生了文化全球化的现象。作为生产和消费文化的观众,由发达多样的媒介,我们可以在世界的不同地方注视同一个文化符号、分享同一种文化现象;它们不仅是原貌呈现,并且其更新也具有了即时性。比如现在谈到美国,人们不再只注目于其标志性符号可口可乐、麦当劳,在经历了星巴克与嬉皮士的风靡时代之后,与奥巴马、金融危机并肩而行的是一股“美剧热”。

美剧从引进到风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之前在国内的收视败北到如今的引领,究竟是什么让美剧能够一跃成为受众的新宠?

1.电视时代:遭遇滑铁卢

在此,我们以《绝望的主妇》为例。这道美国所推的文化“主菜”曾经在多国收视率极高,被誉为“可以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而2005年在国内的收视率仅为0.4%,完全不及同时期播出的韩剧所拥有的良好收视率。现实效果与预期理想的差异,以及之前《成长的烦恼》、《老友记》等剧的“碌碌无为”,似乎都暗示了美剧在国内市场的无可作为。

根源:文化及语言的差异性。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文化和语言被公认为是最能抵消外来电视节目影响的两项因素。主要由于电视传播所面对的是国家和地域中最具代表性和大众性的民众,多具有传统和保守的意识形态。

首先,“文化折扣”的现象造成难以解读美剧魅力。“文化折扣”指根植于某种文化的节目文本,可能在某种环境里具有吸引力,而在其他地方吸引力减弱,因为受众会发现很难认同文本所论及的事物的风格、价值观念、信仰、制度和行为方式。正是由于中国和美国两种文化所具有的差异性的影响,中国很难适应美剧中原汁原味的幽默、刺激、大胆和跳跃性;另外在价值道德、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加上脱离了美国本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条件,美剧中所包含的社会意识、文化价值观很难被大范围的理解和接受。

其次,本土文化“滤镜”的存在导致价值道德判断的差异。本土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语境使得受众在理解文本之前就具有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倾向性,这在观众理解、接受和处理文本的过程中起到了“滤镜”的作用,观众会像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由特定的民族文化传统而理解和对待异域文化与意识形态,对呈现的生活产生偏差性理解。比如儒家文化、家庭亲情观和个人隐私意识的影响往往可能让国内受众在对同一件事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产生与美国观众大相径庭的效果。

再次,内容的删减以及配音技术。由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电视台引进美剧进行播出的时候,多会自主回避一些敏感性话题,比如删减性色彩的画面、有所保留地翻译带有政治色彩的话语;另外,很多拙劣的配音技术音调失真、节奏和画面不搭调,使得美剧原有的风味大打折扣,观众观看时感觉到困惑和难以忍受。

相比之下,韩剧就已经成功地打人中国市场,《大长今》、《看了又看》、《人鱼小姐》等剧在中国掀起了一波波韩流,不仅家喻户晓,也创下了央视的收视纪录。然而时髦靓丽的美国主妇不折不扣地输给了婆婆妈妈韵韩国主妇们。

首先,韩国在文化上的接近性。韩剧能成功打人中国市场,关键的一点在于它找到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契合点,实现了社会文化在心理上的接近。例如,《看了又看》中提倡的大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爱、孝敬父母、夫妻恩爱等家庭伦理观念是十分迎合中国观众的;而他们的生活习惯、礼节礼貌、集体意识也很符合中国人的行为模式。由于韩剧文本中所蕴涵的韩国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并以此为根基融于社会行为体系之中,因此两国在社会文化和观众心理上具有了相当的共通性,使得中国观众对韩剧文本和内涵的解读变得更容易、更深刻。

其次,风格的塑造适合电视剧模式。当电视作为传播媒体时,观众多是被动接受。他们观看电视剧的目的,多是工作之余的消遣和打发时间,观看也往往呈现出无意识的伴随状态,比如同时在谈话、进食、做家务或是打瞌睡,他们需要的是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不需要运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的剧情。

2.信息时代:涅重生

互联网的盛行无疑为跨文化传播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它所特有的自主性、即时性、多样性和互动性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方式,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现实中的各种边界,便捷了跨文化传播行为。从另一方面来讲,文化的差异性在这里被淡化和忽略,观众更多的是以开放和好奇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网络技术所赋予受众的自与细分出来的观众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可以说是相互影响,以2005年《越狱》的网络传播为起点,《绝望的主妇》、《英雄》、《迷失》等美剧重整旗鼓,迎来了在中国市场的涅。

传媒革命带来了接受行为的转变。用互联网来传播传统意义上的“影视作品”。主要依赖的是观众自主下载或是在线观看的方式,这种点对点的形式让观众可以“按需索取”,自己掌握播出和接受的权利。而借由网络的即时性和共享性的特性,摒弃了之前存在的时差干扰。观众不仅可以打破频道、节目播出时间表的限制,甚至能完全远离电视――观众不再娱乐致死,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在传播中具有了主导权和能动性。

网络观众特征符合美剧观众的特性,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异文化的水土不服。通过网络调查问卷数据,我们得出大陆美剧迷的标准形象:大中城市的18~30岁的年轻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其中一部分是在校学生:高校校园网络拥有文件传输迅捷的网络系统,让走出家庭生活氛围的学生迅速成为网络影视资源的重度依赖者,而从家用媒介――电视观众队伍中剥离。这是没有机会接触网络的人无法拥有的娱乐体验,也是美剧迷形成的决定性条件。另一部分已毕业的年轻人也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们在闲暇时间里追求刺激和消遣。这都使得美剧具有的原始魅力能够充分地被观众解读。

网络传播群体的形成壮大,互联网上的BBS、博客等讨论组,官方网站、贴吧等聚集地为美剧观看者提供了开放的交流平台。在这里,观众不仅形成了鲜明的群体组织。而且与自己有相同爱好的人进行讨论、交流,甚至会有定期的聚会。这不仅使他们的“美剧迷”身份有了很强的识别性,在心理上也具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和对美剧的忠诚度。

篇2

关键词:通讯系统模型;民族文化旅游;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88Ⅹ(2016)01-0113-06

智慧旅游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对区域旅游发展日益重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信息孤岛式的现状和旅游信息传播相关研究的缺乏,成为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旅游信息传播研究中,庞闻等对比了5种典型的旅游信息传播模式[1],王兆峰等分析了网站信息搜寻对游客决策的影响[2],董亮揭示了旅游形象信息渠道影响旅游动机的机理[3];在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研究中,孙丽从旅游者的角度,肖广凤等和陈雪奇分别基于麦圭尔信息处理理论和两级传播理论,对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4-6].目前尚无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研究,仅有Buzinde对民族文化旅游宣传媒介进行了研究[7].文中以通信系统模型为基础,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中最主要的途径———网络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深入解析传播过程,构建符合民族文化旅游实际的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评估体系,以期达到促进区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目的.

1评估体系的理论依据

新时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开辟新的旅游吸引物.我国有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过程存在特殊性,如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主体存在缺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传播渠道不通畅;异文化的主客双方易误读对方的文化符号;社区居民信息利用水平低,对信息交流的态度趋于保守等.总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可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却阻碍了旅游信息的传播.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是使游客能够接收理解来自旅游目的地的全部信息.利用源于香农信息论的通信系统模型研究信息传播问题,使信息接收端能够准确地或在允许失真限度内重现发送的信息[8].因此通信系统模型为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提供了数学分析模型(图1)通信系统模型由信源、编码器、信道、解码器和信宿5部分组成.信息的发送端(信源)发出信息,经由编码器将信息转译成信号,使其能够在传播媒介(信道)中被传递,解码器完成对编码过程的反变换,将信号还原为信息,使信息的接收端(信宿)能够对信息理解和利用.利用通信系统模型分析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问题有两个优点:①在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中,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不再是信息和信号间的转换,而是不同信息形式间的变换;②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特殊性会对各传播要素产生影响,因此设计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特殊性.

2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解析

2.1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分析

以通讯系统模型为基础,并结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实际特点,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图2).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的网络传播的过程起始于信源,终止于信宿.各类信源(如社区居民、旅游企业、当地政府等)采集文化符号和信息符号,并以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向外传递.把关人[9](对信源信息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的群体)在搜集和获取信源信息后进行信息编码活动,即对信息筛选、分类、整理、重构,使之成为适宜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形式.编码后的信息在特定的信道———网络中传输.信宿(潜在游客)在解码中介的辅助下对接收的信息解码,并对解码后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利用.信息传播过程中亦伴随着信息获取、信息反馈和验证.信息的获取与信息的传播过程是逆向的,信息获取促进了信息传播的进行.信宿通过信道获取旅游目的地的各类信息,信道则通过从信源处获取信息来更新信息.游客的旅游活动产生了信息反馈与验证.信宿通过获取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对旅游目的地环境进行重构,形成拟态环境[10].一部分信宿去往旅游目的地进行实际的旅游活动,将会通过所接收到的旅游信息建立的拟态环境与旅游目的地实际进行对比,将差异程度通过多种渠道反馈至信源和信道处.

2.2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要素分析

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是一个完整的、环环相扣的串联过程,要提高整体传播效果,各个环节缺一不可.2.2.1信源因素决定信源传播效果的是旅游目的地的3大传播主体———政府、社区和企业.政府是最权威的信源,信息的真实程度最高;政府也是各信源间的纽带,承担着信息汇总和认证的职能;同时政府还是旅游活动的主导者,相关政策和投资能直接调控或间接影响信息的整体传播效果.社区是信源中最有活性的部分,社区参与旅游程度越高,源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就越高.企业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在提供自身信息方面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与社区的关系决定其反映民族文化的真实程度.2.2.2编码因素编码工作由把关人完成,把关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网站工作人员,另一类是已游览过景区、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游记的形式在网上的游客,但这些游客本身并不是信息最初的来源,且他们信息的过程并不通过把关人的编码,因此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游客就是自己的把关人.把关人的技术水平、与当地的文化差异决定编码的准确程度.所谓技术水平,一是指把关人的知识储备量是否足够理解信源信息内容;二是指编码准确度,即能否准确地将信源信息转译成适于信道传播的形式.而文化差异是指把关人对当地文化的理解程度.编码问题归根结蒂是信源和把关人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问题,传播关系中的人通过各自的符号解读系统解释获取的符号,并决定如何回应[11].因此具备相同的符号解读和共通的意义范围是形成有效交流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把关人本身的文化背景与所编码信息的文化背景越相近,其编码的准确性就越高.2.2.3信道因素信道是信息传播的渠道.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而言,互联网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渠道,也是文中研究的传播媒介,因此信道水平就是互联网信息传输水平.可以把信道具象化,比喻成能够运输货物的河流,用货物运输效果对应信息传播效果,由河流宽度(信道容量)、运输船的大小(网站影响力)和水的流速(信息传送水平)来决定.2.2.4解码因素解码工作一般由信宿来进行.在信宿进行解码的过程中,会受到除自身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文中将影响信宿解码的因素定义为解码中介,根据各解码中介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目的地解码中介(如导游影响、当地居民影响等)和客源地解码中介(如人际传播影响、媒体影响等)两类.2.2.5信宿因素信宿即信息的接收者,信宿接收到信息的准确程度受到的主观因素即游客的个体特征,以及客观因素即信息水平的影响.信宿是解码的主体,是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提高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关键在于使信宿收到的信息与信源提供的信息相一致,即提高信宿成为游客的可能性,并提高游客满意度.

3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评估体系的建立

3.1指标体系和权重

通过专家评议法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三轮筛选,最终确定评估指标,并建立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通信系统模型的5大传播要素为一级指标,用Ai表示;以各要素影响因素为二级指标,用Aij表示;以全面、客观、准确为原则对二级指标进一步进行细化和量化,得到三级指标,用Aijk表示,其中将部分无法量化的指标用相关联的指标代替,确保被选择的指标简单、实用、可重复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权重,通过yaaph软件对专家打分进行处理,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各级指标权重值如表1所示.

3.2状态区间的确定

传播效果评估结果实质上由三级指标的得分所决定,由此可见三级指标的重要性.因此进一步根据状态对三级指标归类,不仅使评估结果更直观,还能令传播效果的提升有据可依,有的放矢.在确定状态区间的过程中,三级指标得分值的相对高低比绝对高低更有意义.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思路来划分状态区间.

4实例验证

4.1互助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情况

青海省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其土族文化已成为青海省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互助县有威远镇小庄村、东沟乡大庄村为代表的民族村寨,纳顿庄园、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为代表的景点,是青海省典型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青海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要将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打造成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可以预见,随着青海省旅游业整体飞速发展,互助县的民族文化旅游必然进一步蓬勃发展.

4.2数据获取

采用从相关部门取得的客观数据及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对于部分客观数据无法获取,又不能用其他指标替换的重要指标,采用专家评议打分法获取.在整个数据获取过程中,客观数据占82.76%,尽可能减少主观人为性.参与主观指标评判的专家有长期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和旅游研究的学者、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经营者、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各级行政领导和民族文化游客等,多元化的打分群体和大量的评判样本使得评估主观性进一步降低.对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指标体系的测算采用0~1的数值来赋值,即分值越接近1,得分越高,分值越接近0,得分越低.

4.3互助县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评估结果

4.3.1整体评估通过已建立的评估体系对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将一级指标的对应指标得分求和,发现在一级指标中,信源因素(A1,得分0.1791)、信道因素(A3,得分0.1241)、信宿因素(A5,得分0.1210)分值较高,表明三者对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起到的综合作用较明显,增强了互助发展民族旅游的优势.而编码因素(A2,得分0.0479)和解码因素(A4,得分0.0920)的得分相对较低,说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问题主要出在编码环节和解码环节.把关人(网站工作人员等)和解码中介(导游等)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的对信息的损漏、误读和误译,是传播效果不理想的症结.目前,互助县对信息处理者有关民族文化培训的缺失是此症结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在二级指标中,信源因素下的政府因素(A11)和信宿下的主观因素(A51)两个指标相对较高,说明在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作为传播主体之一对信息传播效果的贡献较大,而游客具备的文化素养和对待互助土族文化的正向态度促进了对相关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而编码因素下的文化差异(A22)得分最低,再次印证了对把关人进行民族文化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4.3.2状态评估如前所述,整体评估并不足以支撑提升策略的制定.根据状态区间进行划分,并将三级指标归类,结果如表4所示.位于补充区间的受教育水平、网络利用率等8项指标是传播效果的最短板,说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传播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网络利用率有待提高,景区的信息完善程度、对外合作和政府支持力度不足,负责编码的网站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对土族文化的理解不到位,信息的网站不够权威,当地居民对解码起到的作用有限,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提升.应采取优先发展、重点培育的提升策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对补充区间的各指标进行优化,是提升传播效果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位于改进区间的网络覆盖率、对旅游的态度等14项因素的对传播效果的贡献尚可,但仍有发展改进的空间.在保证补充区间的有效提升的前提下,采取逐步优化、稳步提升的策略,逐步对改进区间的因素进行改进和升级,尤其是那些和补充区间因素从属于相同二级指标的关联因素更要重视,如与网络权威性相关的网络关注度指标、与信息完善程度相关联的文化代表性指标等.位于保持区间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信息公开程度等7项因素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说明互助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信息公开程度较高,网络媒介在传送信息的过程中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较少,导游和媒体在信息解码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游客的信息素养较高,信息时效性较强.因此这些因素在提升过程中可适当让位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补充区间和改进区间的因素,采取保持为主、实时监测的策略.但要实时监控保持因素的发展情况,避免其停滞不前,成为信息传播效果新的短板.

参考文献:

[1]庞闻,马耀峰,郑鹏.五种旅游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与整合[J].旅游学刊,2012,27(5):74.

[2]王兆峰,谢娟.旅游网站信息搜寻对旅游者行为决策影响的评价分析[J].人文地理,2013,28(6):143.

[3]董亮.信息传播渠道对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三个世界遗产旅游地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48.

[4]孙丽.面对游客的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研究———以青岛市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5]肖广凤,丁丹丹.网络论坛中旅游信息的传播效果分析[J].新闻世界,2012(12):97.

[6]陈雪奇.两级传播理论框架下的旅游营销传播效果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2):173.

[7]WUShwu-Ing,WEIPao-Lien,CHENJui-Ho.InfluentialfactorsandrelationalstructureofInternetbanneradvertisinginthetourisminthetourismindustry[J].TourismManagement,2008(29):221.

[8]邓家先,肖嵩.信息论与编码[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9]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田原.旅游传播中的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J].旅游管理研究,2013(4):20.

[11]威尔伯•施拉姆,威廉•E.波特.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篇3

[关键词]中美;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发展研究

一、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2012年8月,美国科学院在线发表了旨在为国家气象局(以下简称NWS)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分析、意见和建议的题为《国家天气服务:走向最好》的评估报告。报告在“平衡天气、水和气候事业,使国家得到最大化利益”的章节中提出了传统NWS价值链(即初级价值链)和第二价值链两个概念。报告认为,事业共同体(“事业”指在天气、水和气候领域提供信息、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所有公共、私人、非营利、研究和学术界实体)的建立和向公众信息的手段及其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可以被称为信息价值链。初级价值链由NWS通过核心伙伴向公众天气信息形成,这些伙伴包括应急管理者、需要紧密合作的州和地方政府以及向公众提供天气和水警报信息的广播和电子媒体提供商;第二价值链则是指公众通过非NWS核心伙伴(即私营企业、其他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在内的NWS以外的机构、组织或个人)获得的天气、水和气候信息。自20世纪80年代NWS启动气象现代化和相关调整(MAR)项目以来,天气、水和气候事业获得极大发展,第二价值链重要性随之日益提高并得到快速发展。如今美国公众获得的大量天气、水和气候信息就是通过第二价值链实现的。美国科学院的这份评估报告认为,初级价值链和第二价值链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内在关联。公众获取的相关信息仍源自NWS,但有所变化,其在传播过程中被更为广泛的非NWS核心伙伴改进并提高了准确性与可用性。当需要权威信息和观点时,NWS通过初级价值链直接联系大众的能力不可替代,第二价值链则能够让公众获得更多的实惠[1]。相较而言,我国气象信息传播价值链也可以分为二级,其中初级价值链是指以气象部门为主导,信息传递或传播者为负有应急管理职能的各级政府相关机构以及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的传播链环;第二价值链是指初级价值链传递者之外的第三方,如,有个性化需求的企事业单位、商业气象服务公司、社会组织以及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新型通信服务商等形成的传播链环。前者以公共服务为主导、为显性,在气象信息价值体系中占据基础地位,它减灾避害的功能更为强大;后者则侧重市场导向,在趋利和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更为突出,它通过提高信息供给者与传递者之间价值沟通的有效性与及时性,实现气象信息增值,并通过差异化、个性化和可用性的信息服务获得竞争优势,可弥补气象信息传播初级价值链的不足。

(二)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各行各业都在谋划改革发展之路,气象也不例外。2013年12月31日,副总理在听取中国气象局汇报时就如何发挥市场在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领域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研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及激发气象系统的活力等提出了新要求。上文提到的美国科学院的评估报告也认为21世纪的气象事业是一项高度依据科技创新的事业,提出了平衡资源与需求、NWS需要“借力”各方发展国家气象事业,从更高角度促进竞争,实现政府、市场和整个事业的共赢,凝聚美国气象国力等战略建议。气象服务的核心是数据资源和气象预报产品,即气象信息。气象信息传播是气象服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而气象信息传播价值链中涉及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应急管理者与传统媒体等核心合作伙伴、企业等第三方市场参与、传播的途径与有效性等诸多与气象工作和气象服务的相关要素。目前国内学者已就气象产业价值链进行了一些分析。如有学者提出,要培育和延伸我国的气象产业价值链。随着信息产业的成长与发展,气象信息产业价值链也已初具雏形,其中最活跃的环节是传播气象信息的公共媒体、信息中介商和电信企业,气象信息传播的增值效益为这一环节的参与者创造了丰厚的利润[2]。但总体上看,我国气象信息传播发展还不均衡,初级价值链环节占据了气象信息服务大半壁江山,有限的责任主体越来越难以承受和满足日益增长的气象信息服务“无限需求”,相对弱小的第二价值链在提供更为灵活多样的个性化信息、帮助用户趋利增值等方面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国际竞争环境来看,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问题和机制体制创新研究、积极破解气象信息服务工作中的种种困局是当务之急。

二、中美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初探

(一)美国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及其发展概况

美国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的兴起,与气象信息传播的管控及其变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美国气象信息传播的管控大致经历了从严厉禁止到逐步放宽再到彻底解除的阶段。在严厉禁止阶段,主要是刚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在1941年年底实行严厉的气象管制政策,禁止向私人提供气象资料。1942年1月,《美国报刊战时行为准则》颁布,禁止全美报刊和其他媒体发表气象信息,禁止广播播出任何与气象有关的信息。在逐步放宽阶段,主要是二战之后,美国政府逐步放宽了对气象信息的管制,在“民”思想指导下大力发展商业气象服务。在彻底解除阶段,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公私合作的气象信息服务运作体制形成,美国媒体可以自由地从私营商业气象服务机构那里定制气象信息,其结果是公众能迅速了解环境状况,在灾害降临前确保国家和自身安全。卡特里娜飓风以后,媒体更是将气象预报提高到和反恐预警信息同等重要的程度。美国实行的是公共基本服务和私营商业服务的双轨气象服务管理体制。相对于初级价值链而言,作为气象信息传播的第二价值链主体的高度专业化的商业气象服务公司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灵活性的服务。美国媒体采用的气象信息大多来自商业性气象服务公司。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对国家公共服务机构的预测预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销售给特定媒体和需要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客户。一些用户在得到这种经过加工处理的气象信息后,能更好地从事业务活动。这些用户逐渐意识到,天气不再仅仅只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旅行提供一些简单通用的基本信息,经过量身定做的特别分析后加以针对性地利用,极有可能成为创造巨大商业价值的来源[3]。

(二)我国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现状

与美国不同的是,我国气象信息传播初级价值链和第二价值链不仅起步时间相差30年,而且因法律环境与体制的不同二者也未并行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支撑的初级价值链,多年来一直呈现强劲持久的发展态势。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价值链传播则处于悄然萌发、缓慢生长的状态,直到近十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新技术新媒体兴起,以及公众对于各类气象信息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第二价值链上的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才开始发力。各类新媒体、新型信息服务企业及民间组织、私营企业的加入扩展了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的规模与空间,使我国气象信息传播开始呈现多样化局面。从早期的以部门内气象台开展有偿专业服务为主,到越来越多的信息中介商、新媒体、国外气象公司甚至一些专门的社团组织等以多样化的服务形式进入,从“气象经纪人”、气象爱好者集结的非营利专业论坛“世纪气象”、拥有数以百万计粉丝的气象“大咖”到实力雄厚的国外气象商业公司如美国阿姆斯风险管理决策公司、国内IT新锐“墨迹天气”的介入,再到各类天气APP客户端“三微”,第二价值链的兴起不可避免地改变和冲击着我国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格局[4]。当前面临的困局主要有三:

1.未充分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料和有限制的气象信息刊播权备受争议。目前国内的气象观测数据并没有充分公开,虽然有关单位可以通过交换、申请等方式取得相关数据,但数据的开放使用是有限度的。如2001年颁布的《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规定,基本气象资料可通过网络适时滚动向社会,但不允许气象资料连接广域网、互联网,也不允许用户把从气象主管机构获得的非经营性活动气象资料用于经营性活动。随着气象信息个性化、精细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粗网格”基本气象资料和部分开放的气象数据越来越难以满足国内外相关信息中介商、咨询服务商等加工生成商品化精准预报产品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商家采用国外的遥感数据,有的则在“半地下”状态下私自获取基层数据,相对混乱的数据使用现状对有序的气象服务和数据安全造成了事实性破坏。近些年,来自企业、媒体和学界关于气象数据未充分开放的质疑声不断。

2.公共气象服务与商业化的科技服务边界不清存在隐忧。在“无微不至、无所不在”服务宗旨下,我国气象部门在公共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服务、个性化订制服务等各个方向全面出击,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代社会对气象服务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仍在不断升级,气象部门提供的各类信息服务难以跟上社会大众普遍而日益快速增长的需求。如何区分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如何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如何划分气象主管机构的服务与其法定工作职责的界限,明确气象服务市场的开放领域?如何回答公众关于气象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疑问?这些都迫切需要理顺气象服务的一系列管理体制,以便促进气象服务供给的各类制度安排更加有效,供给模式更加多元而专业,既满足公益需求,又满足市场化的不同需要。

3.公众对气象信息价值认知和使用不足,容易导致社会力量与市场资源参与气象信息服务滞后或发育不良。我国的气象资源长期以来都被视为一种无偿提供给大众使用的公益性资源,人们对气象信息有偿使用的意识很薄弱。因此,许多人不愿意掏钱购买那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气象服务,而是习惯于享受免费的公众气象服务,十分缺乏那种“增值”或“增效”意识,即通过掌握更精细化的气象信息产品来拓展商机,创造更多利益和价值。这就造成气象虽与经济社会密切关联,社会参与度与认可度却偏低、社会舆论氛围不够良好,社会力量与市场资源参与气象信息服务滞后或发育不良的被动局面。

三、关于推进我国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发展的思考

如何破局,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理念上认清市场

即充分认识推进第二价值链发展的重要性与必然性,真正建立气象服务社会化的发展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的气象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公众无限增长的服务需求。气象部门长期以来在某些领域存在把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按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来提供的现象,一方面导致市场在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领域中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另一方面,由于大量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被当作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来提供,也使得气象政府职能在该领域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气象服务市场不容回避,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做好专业性气象服务,认清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的构建必将成为深化气象信息传播改革的大势所趋。推进气象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将促使气象服务主体积极、主动地研究市场、研究用户需求,有助于改善气象服务在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地方,从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充满活力的气象信息服务市场体系,这必将带来气象信息传播主体的变革。发展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成为气象信息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必然选择。

(二)法律上放开市场

即顺应改革发展形势,从法律法规上为气象信息传播的第二价值链的发展和壮大创造必要条件。现有的有关气象信息传播的法律法规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气象信息传播不相适应,气象信息传播立法迫在眉睫。自200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气象法》规定,“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制度”,“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但根据2011年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组织的气象信息传播调研显示,目前很多移动通信、互联网站和电子显示屏等未经气象主管机构许可、授权或备案而进行传播的气象信息,大多或来源与时间不明,或转载自国外气象服务网站。这一现象的产生与传统气象信息发展滞后、新媒体监管难度大等客观因素密切相关,但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气象信息服务管理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随着气象服务社会化与市场化的深入推进,这些问题将更加突显。因此,亟须将气象信息传播立法提上议事日程。比较符合实际的做法为以法律保留原则为基础,加强气象信息传播立法,实行气象信息传播服务市场准入制。由于气象信息服务涉及面广,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安康密切相关,因此,建议对气象信息服务的管理上升到国家立法的高度,即对《气象法》进行修订,以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的总法则。在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构建的立法建设中,应明确法律保留原则,采取市场准入制,将开放与否的决定权授以气象主管机构[5]。准入制内容包括:气象信息服务行业准入许可管理办法、气象信息服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气象信息服务监督管理办法、气象资料供应管理办法等。同时,要建立界限明晰的责任边界,确保气象信息传播的公共性。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的构建是以气象部门原承担的部分任务为转移的,但是这种转移应以不破坏公正性为基本原则。要建立健康、完善的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必要前提是对气象信息的“公共性”进行深入研究,必须进一步明确气象服务市场的开放领域,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开放共享的政策制度,进一步加大气象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共享力度。要划清气象主管机构与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的责任边界。总之,要完善气象信息传播法,为构建第二价值链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其关键就是要高度重视法律关系的研究,要建立平等主体地位的法律关系。不能用政治事业、国家利益思维以及行政权力本位的观念来构筑行政法律关系,各主体之间通过公法或私法甚至其他合作方式完成气象信息传播都有可能。如果以“权力”而不是“权利”为核心来设计气象主管机构与气象信息传播机构之间的关系,基于这种原则创制的“气象信息传播法”将会故步自封,将会导致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要么违法、要么混乱的尴尬。

(三)体制上培育市场

即建立国家、地方、社会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三足鼎立”的气象事业发展新格局。要加强主管机构的主导、推进、管理与支撑作用。作为气象主管机构的中国气象局,是新型格局划分与推进的重要管理机构。气象主管机构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明确发展思路、发展方向与推进目标。要为新型气象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好主管机构的主导与引领作用。气象部门各级信息服务机构作为第二价值链主体,要大胆探索、做好转型、锤炼竞争力,占据主体地位,真正成为气象信息服务航母。气象信息服务机构要尽早实现与气象主管机构的“断奶”,要借鉴企业发展的经营模式,关注并研究气象产业“微笑曲线”的两端,对其高附加值区域增加必要的投入。具体来说,就是在科技研发端,应不断推出创新型气象信息传播服务产品。在市场端则要针对和瞄准物联网等新兴服务产业,建立相应的市场培育机制,培养气象信息传播品牌,产生品牌效应。由于区域与地域的关系,省级及以下气象信息服务机构,在气象服务市场化过程中,面对的用户更具体、更直接,遇到的竞争与压力会更大,提高自身能力是生存下去的关键力量。要着力探索组建省级气象部门多功能气象服务中心,着力构建现代气象传媒体系,寻求精细化、广覆盖的突破口。要逐步扶持、培育社会气象服务机构。我国商业气象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气象主管机构要将其作为气象事业的重要补充,给予必要的政策、信息、人力甚至财力方面的扶持。逐步构建起商业气象服务体系,包括气象信息供应商、专业气象公司、媒体气象公司(集团)和气象增值服务机构,从而共同组成、相互补充,形成完善的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此外,还应建立气象爱好者协会,正确引导、合理监管使之成为气象信息传播的有效补充。

(四)制度上规范市场

气象服务市场要建立有序、有利于规范行为而又有利于竞争的市场规则,基本原则是保护消费者权利与促进竞争。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普通经济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尽相同,它实际上是由国家担保责任所引申出来的概念。消费者权利涵盖了对气象信息的利用与气象服务质量的确保等各项内容。因此,气象主管机构要履行普及服务的义务,目的在于保护公民对气象信息的知情权,既要对价格进行管制,使业者以略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提供服务,又要对弱势群体,采取措施,使其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得享服务。气象信息属于可竞争但与公共利益有密切关联的领域,政府部门应通过有效的规制手段,消减不良竞争引发的负面效应,使市场得以维持公平竞争状态。这些规制手段包括准入规制、价格规制、质量规制、环境规制等[6]。

1.准入规制,对气象信息传播机构的进入资质实行严格控制。避免重复建设、过度竞争,进而导致第二价值链的断裂或不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同时,通过法律手段克服因气象信息主体的“唯一性”而导致的缺乏竞争、活力不足的负面效应。准入规制主要通过发放许可证的方式来实现。

2.价格规制。价格规制是关乎普及服务能否实现的先决因素,也是气象信息传播机构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在国际上有两种影响较大且具代表性的价格规制模式:美国的最低回报率模式与英国的最高限价模式。这两种管制模式并没有本质上的优劣之分,都是立足于本国背景的有效选择。因此,我国气象信息传播价格规制的建立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与完善。

3.质量规制。质量规制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仅次于价格规制。为使质量规制得以有效执行,需要建立全方位的质量审核标准。包括对违反质量标准的处罚。也就是要对气象信息准确性、真实性进行严格监管;建立对消费者的赔偿机制,我国气象信息传播由于传播对象的特殊性,尚未建立起消费者赔偿机制,但对因责任原因造成的损失,可以尝试逐步建立相关赔偿机制。

综上所述,我国气象信息第二价值链的悄然兴起,改变和冲击着我国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格局,其所面临的困局,必须从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高度予以解决。从战略上说,推进我国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充分认清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的构建必将成为深化气象信息传播改革的大势所趋[7]。从战术上说,要顺应改革发展形势,从法律法规上为气象信息传播第二价值链的发展壮大创造条件;要从体制上培育市场,建立国家、地方、社会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三足鼎立”的气象事业发展新格局;要从制度上规范市场,建立气象服务市场有序、有利于规范行为而又有利于竞争的市场规则。

[参考文献]

[1]美国科学院专辑.国家天气服务:走向最好[J].科技信息快递,2012,(7).

[2]周韶雄.新形势下推进气象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气象软科学,2005,(3):90-94.

[3]陈继华.解悟美国气象经济的发展轨迹和经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61-65.

[4]陈强,程行欢,朱杏金.中国气象经济为什么未成气候[J].今日国土,2010,(10):42-44.

[5]敖双红.公共行政民营化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5.

[6]杨欣.民营化的行政法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38.

篇4

非语言符号的情感性、审美性、直观性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如:在2008年湖北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中,“QQ语言再设计”毕业设计小组成员给QQ重新设计了吉祥物,分别为黑、红、黄、绿豆豆来代表各自的家乡,展览中呈现的是以声音——各自的家乡话,来替代QQ聊天中的文字内容,整个设计以动画配以声音、手势、动作、表情,让来自各个地方的同学都参与到了设计当中,体验到了用家乡话在QQ上打招呼的乐趣,这个设计打破了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传播方式,开启了向非语言符号的情感性、审美性、直观性的过渡,再一次验证了非语言符号在现代展示设计中信息传播的重要性。

二、非语言符号在展示设计中应用

(一)图形符号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图形是视觉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设计元素中,图形以其瞬间产生独特印象的视觉魅力、一目了然的视觉传达效果,在展示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形的可识别性是其作为视觉语言的本质原因,也是图形在展示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之一,能否应用好图形的可识别性这一特质是展示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在此背景下提炼出来的符号手法更具识别性。如世博会山东馆是集科技、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综合性展览设计案例,馆体以雄峙天东的泰山为主视角,侧面是抽象的大海浪涌形象,形成“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的文化意境,勾勒出“海岱文化”的山东地理形态。可见,文化意味的传播离不开馆体的可视性视觉形象,山、水图形的可识别性成就了山东馆的文化性。以世博会展馆为例,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展馆都成为展现其近几年发展情况的展示场所,其中包含这个国家的文化理念的展示及品牌文化的展示等。在这种大规模的展示活动中,如何区别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就取决于图形符号的装饰效果。根据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属性和风俗习惯,在绚烂夺目的众多会馆中,即便在没有文字解释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宗教的各个国家场馆。

(二)声音、手势、动作等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用于陈列的装置中,采用幻灯、视频、音频、录像电视等技术应用到展示设计中,声音讲解、视频演示等手段随之出现。让观众参与到展示设计当中,交互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展示设计逐步针对观众的行为进行了系统的设计,观众因此产生了更多的互动活动。例如2005年日本世博会的韩国馆,利用多媒体互动技术使观众和展示载体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通过高科技感应技术,感应观众的行为动作,据此计算并演示一颗水墨形式的树的生长过程。观众通过手臂的动作,以方向及速度控制树枝的成长方向及茂密程度。可见,非语言符号中的体语(人)、声音等在展示设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篇5

关键词:移动媒体;信息图形化;漫画;应用

网络时展到如今,信息传播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移动媒体不可比拟的便携性取代了传统媒介,成为目前作为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大众信息传播媒介。人们日常的信息传播和接收过程,几乎都在移动媒体端完成。如今的时代,是移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过程更加快捷迅速,传播形式也由受众被动接收到互动。有趣的漫画是受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漫画简化了信息传播的过程,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效率。漫画在移动媒体时代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在移动媒体的信息传播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新闻娱乐、资讯类信息漫画在移动媒体的应用

在手机的阅读中,我们经常看到国内很多手机报都在尝试把新闻漫画放在头条导读。中国移动推出的手机新闻漫画产品《时事天下》在3个月试运行期间就达到了600万的用户数量,充分说明了新闻漫画在移动媒体中的巨大市场。借助数字媒体移动终端设备以及所加载的软件应用,新闻漫画可以将传统的静态形象转变成可动、可听、可互动的全新视觉形式,从而创造全新的阅读模式,并能够产生大量创新成果,促进整个新闻漫画行业的发展。

此外,国外苹果公司的手机、平板及苹果商城,国内联想、汉王等一大批硬件商正转向内容提供商,都在推动着数字化文化传播平台的诞生与发展,这也为新闻漫画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媒体的兴起,个体在网络上发声,办报纸、做个视频节目,已然不难,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微视频横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2013年以来,微信自媒体发展迅猛,漫画形式深入读者受众。微信公众号上的排行榜,雄霸前十的都是穿着搭配,生活幽默等资讯。漫画类的自媒体受到人们疯狂追捧。例如同道大叔,一个讲星座的条漫微信公众号,积聚了大量的青年粉丝。另外广泛受到年轻女性欢迎的公众号“爆漫画”,关注爱情,也收到大量粉丝欢迎。

二、科普类漫画在移动媒体的应用

信息图形化的基本要求就是化繁为简,将复杂的信息更直观的用图形呈现。漫画这一形式 以更为直观轻松有趣的方式将复杂原理的不同学科原理展示出来,是信息图形化得重要形式。

在网络出版和手机出版这些新兴出版业态的影响下,科普出版的内涵和外延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科普作品不仅将文字和图片印刷在图书、期刊和报纸上,或以声音、影像在广播、电视上进行传播, 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移动媒体的发展造就了自媒体的繁荣,也给科普漫画带来了空前的活力。在自媒体平台上,一些科普类的形式受到大众欢迎。从源头来看,由于新媒体的出现,科普作者已不仅仅限于原来的专业人士,越来越多的"草根"作者也将步入这一行列。科普漫画的特点是逻辑性强,能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结合漫画表现。将枯燥的知识或理论变成通俗易懂,乐于阅读的短小文章, 利用移动媒体时代阅读习惯的改变――碎片化,进行传播。比如广泛受到欢迎的自媒体,“开聊",“混子曰”。每期讲解历史事件或者一个小科学原理,语言风趣幽默浅显易懂,漫画直观有吸引力。

草根作者将科普出版由专业化走向大众化成为可能,也是科普进一步走向大众化的有益尝试。笔者认为,在移动媒体环境下,科普出版将呈现出内容专业化、创作大众化、表现大众化的趋势。

三、动漫表情在移动媒体的应用。

蛋先生的憨态可掬,“萌萌哒”的罗小黑,俏皮可爱的欢乐马与神经蛙,各种可爱的动漫表情是目前人们虚拟生活对话中最为常见的动漫形式。移动互联时代下的“全民微信”,卖萌”的动态表情,让人们见识了移动媒体下的国内动漫新的表现形式,也逐步意识到了互联网可以给传统动漫带来的无限可能。

在移动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中,动漫表情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式,无论新闻还是自媒体。主流新闻媒体运营或草根自媒体,以文字为主的内容,不可避免的都在使用的时下使用新产生的网络语言配合流行的动漫表情。比如目前正红的网络用语 “香菇”“男瘦“,马上就有了配套的的漫画表情包在网络上疯狂转载。

新的漫画形式提供给我国漫画产业新的发展方向,不管是渠道和终端在不断地融合、创新、统一。由动漫的兴起与商业化现状可以看到移动媒体平台上的动漫产业向着大众化方向发展,这让我们看到漫画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在此基础上,向漫画行业已经发展至成熟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学习并合理地借鉴,也有助于进一步对动漫行业未来的道路予以引导和改进。在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在移动媒体中漫画的发展有着更大的潜力与市场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篇6

自媒体传播时代对公众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信息海洋中肤浅信息泛滥、虚假信息横行、安全信息失窃等现象,社会公众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信息观。本文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在海量信息交流中学会伦理坚守、交互信息分享中坚持理性消费、文化信息传播中注重信息安全这三种培养策略。

关键词:

自媒体传播时代;媒介素养;信息观;观照与培养

媒介素养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提出,最初目的是为对抗由电影普及所造成的流行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冲击。美国媒介教育研究中心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①在国内,媒介素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大多都是遵循与参照西方的发展模式。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交流的频繁,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范式——交互式传播,尤其是基于Web2.0技术以微博、微信等社会网络为代表的网络虚拟社区的形成更是将互联网的交互性能发挥到了极致,使之成为一种参与式媒介样式。开放成熟化的信息传播环境与复杂多元化的信息平台使得公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选择中茫然失措。信息传播的复杂与多变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公众对传播信息的选择权和认知能力,社会公众媒介素养信息观教育时代来临。

一、自媒体传播对公众媒介素养培养提出新要求

自媒体(WeMedia)是分析博客发展时引入的一个概念。丹•吉尔默(DanGillmor)在其著作《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中首次提到。书中对“自媒体”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开放性、易用性、高时效、互动性强是其最显著的特点。”②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最早涉及自媒体研究的当属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他认为,自媒体是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核心是基于普通市民对于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但是他并没有定义何为自媒体和自媒体传播,只是概括了自媒体具有自主性越来越强、发展越来越快、应用越来越广、作用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难等特点。③“自媒体”与“自媒体传播”是在特殊的政治、文化与技术环境的背景下产生的,预示了数字革命对空间、权力和政治所带来的解放,猛烈冲击了传统信息传播模式,展示了令人激动的新发展新趋势。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不仅撼动传统大众传媒的发展格局,也使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数字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人类进入到基于公众对于传播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为核心的以“用户中心”或者是“去中心化”的自媒体传播时代。自媒体的出现开启了信息传播多元化的时代,引发了信息传播的重大变革。在现代社会,媒介素养已然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世界各国都不断地致力于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媒介素养。进入自媒体传播时代,伴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传播环境的新要求。其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对公众信息传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媒体单向传播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信息传播发展的要求。技术的支持是媒介形态演变的强大动力,同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也深刻改变着媒介的观念和公众的需求。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使得面向多数人的、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交互信息传播走上历史舞台。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自媒体传播的核心是公众对于传播信息的自主选择与共享。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传播环境下,公众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基本知识,还需要了解在信息载体中高效提取自己所需信息的传播知识。可见,自主交叉互播的传播方式对公众传播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主内容的生产对公众制作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媒体内容生产的技术关键是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进入自媒体时代,知识生产方式发生转移,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公众自主信息内容的生产逐渐兴起。相比较传统媒体条件下的个人言论发表层层受阻,自媒体的兴起大大改善了公众公开发表言论的被动局面。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都成为人们意见表达的公开疆域。这种现象喻国明先生称之为“全民DIY”:“简单来说,DIY就是自己动手制作,没有专业的限制,想做就做,每个人都可以利用DIY做出一份表达自我的‘产品’来。”而所谓基于网络的内容生产DIY,其实就是全民出版、全民传播的意思,它是一种全新的内容生产与消费的生产理念与消费模式。④事实上,在现实的网络世界中,“全民DIY”现象无处不在,但也有其弊端,需要对公众在自主信息内容生产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公众自主信息内容生产重要场所的微博,侵权现象就不断发生。例如2010年3月,著名体育评论员黄健翔所发的一条微博被张发财指为抄袭其前一天所发的微博,引发舆论关注,诸多网络大V参与其中,这使得自主信息内容生产中公众制作信息的能力被提到重要议程。

传播信息的便捷对公众的信息辨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公众对媒体信息的分析与判断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媒体传播内容的品位、价值所做的判断上。这样一种判断与选择不仅有着“即时”的作用,更有着“延时”的影响,即对于个体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等将产生长远影响。⑤进入交互式信息传播时代,依托于互联网传播技术,扎根于普通公众的自媒体,其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分享信息的便捷性,这就要求公众具备更高层次的辨析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自媒体的传播路径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一对多的扇形模式,而是点对多的网状模式。同时,不同的载体之间信息发送路径完全没有技术屏障,这使得公众分享传播信息具有快速便捷的特征。这种便捷传播信息的功能在方便公众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公众随意的转发与链接,使得信息传播的真实性无从保障,各种虚假信息充斥网络,这就对公众的信息辨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公众媒介素养中的信息观的观照

自媒体传播时代,信息技术通畅,资讯高度发达,快捷便利的阅读与方式给公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公众对媒体的依赖感加大。社会公众虽已具备获取、分析、传播和使用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能力,但随着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的变革与信息平台的更迭,面对海量信息的公众仍会不知所措、无从选择。因此,树立正确的媒介信息观迫在眉睫。

(一)自媒体传播时代公众的信息歧途媒介教育重在启发公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求达到高度自律和对媒介的有效利用。⑥自媒体传播由于难以监管、疏于监管,加之传播门槛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公众面对信息海洋中的肤浅信息、交互传播下的虚假信息、文化融合里的非安全信息时无从应对,步入信息传播的歧途,缺乏对信息传播的批判意识,直接制约着健康的媒介素养信息观的确立。1.信息海洋中的肤浅信息泛滥在信息社会,信息量正以指数函数的速度增加,人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信息便捷。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尤其是交互式传播手段的实现,使公众得以利用微博等交互式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的大量传播。在庞大复杂的信息传播网络中,海量信息传播也意味着肤浅冗余信息的大量存在。现代信息技术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半小时前的信息,也许就变成明日黄花,过时信息大量沉积于传播网络中。肤浅、媚俗化的信息传播更成为自媒体传播中的顽疾。为了提高点击量,社交网络平台中充斥着不堪入目的照片、粗俗的话语、攻击他人的言论,这不仅严重影响着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加工速度,还大大增加了用户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的难度。2.交互传播下的虚假信息横行网络中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传说中玛雅人预言的2012年“世界末日”的来临曾成为焦点网络事件,从淘宝商家的“末日用品”到房地产业的“末日抵押”,这些荒诞不经的虚假信息已全方位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甚至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虚假信息是其生产者出于某种损人利己的目的而故意制造出来的。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平台由于其传播的即时性、分享性更容易成为虚假信息传播的帮凶。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使得虚假信息的传播产生了明显的“蝴蝶效应”,某种集体认知一旦形成,将很难被打破,桑斯坦将其称为“信息流瀑”。信息得到不断强化之后,形成群体认知,对于任何个人来说,这种群体认知都代表了无形的群体权威。群体共识以权威信息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迅速散播,“流瀑”一旦形成,反对声音就显得比较微弱,⑦就算证实是虚假信息,也很难完全阻止其危害性传播。3.文化融合里的安全信息失窃全球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传播形态和传播内容的不断革新,信息传播已然迈进全媒体发展、全方位传播的时代。与此同时,社会的快速进步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文化信息的交流能力在广度、宽度和深度上得以提高。媒介网络的空前开放,使得安全信息失窃、泄密现象在文化融合中逐渐显现。在自媒体传播时代,信息安全成为更大的隐患。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会使人们有能力探究别人的隐私信息、窃取企业的商业秘密、打探政府部门和军队的机密,而在跨文化传播中,信息安全现象升级为国际问题,影响力大大超过热传媒阶段。⑧除此之外,公众自主内容的生产与聚合,通过自媒体传播与分享平台使得被动性泄密也时有发生。信息歧途在网络世界普遍存在,自媒体传播特性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公众在点击、转发、共享的刹那间,信息歧途行为就可能随之发生。随意传播信息导致整个网络文化品质得不到有效提高。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社会公众必须对媒体信息有选择地识读、理解、记忆,树立正确的信息观。

(二)自媒体传播时代公众的信息素养1.信息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观信息时代到来,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一种财富和生产力。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要求,主要指的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持与保障,必须以信息资源为依托,以信息资源共享为抓手,核心在于要求人们准确、全面地掌握和利用信息资源,协调好人口、资源与发展的关系。正确的信息获取可以使各门类信息及时有效地交流与传播,加速物质、资源、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生产、科技与商贸的增值,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协调发展。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目标实现随时随地获得、和分享信息资源,将网络公共资源转换为有益个人发展的信息。可持续发展信息观是鼓励社会公众发展个人能动性的信息观,是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信息观,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转型期社会呼唤和谐发展的信息观当今中国,正面临着历史的机遇期与矛盾的凸显期。随着社会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在社会结构中国家、组织和个体之间关系的转变,社会传播环境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型。传媒作为国家控制的重要工具,在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已经无法发挥以前“强效果论”所论及的社会控制作用。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自媒体传播手段的不断发展,公众逐渐摆脱传统单一传播模式中被动的信息接收,获得信息接受者与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在以往的传统媒体里,信息是否传播、何时传播、如何传播都要由媒介组织来决定,而自媒体信息传播权则由个人控制,信息传播自由度大大增加,获取信息手段逐渐多样。在网络公共领域中,公众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平台,从自己的利益、价值与信仰出发发表对公共问题的看法,最后通过辩论形成民意的表达,这样的民意表达“来源并不是单纯的个人偏好,而是私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与公开讨论”。⑨只有如此,才能杜绝“信息流瀑”,促进理性、和谐的信息观的形成,促进社会价值统一、社会共识与文化认同。3.媒介社会要求培养文明发展的信息观在传播媒介融合发展、信息传播快而广的媒介社会,培养公众媒介素养中文明发展的信息观,已成为国内外素质教育十分重视的热点问题。文明发展的信息观的素质教育应重点强调“科学”与“人本”的平衡。所谓“科学”就是公众需要成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有限地发现、探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所谓“人本”就是公众需要树立人本的信息观,进一步要求对信息进行人性化、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处理,尤其是以积极安全的信息造福人类,避免信息传播给国家造成损害。在当今媒介融合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传播时,只有将信息观的“科学”与“人本”双重要求纳入到媒介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中,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与时俱进与社会文明发展的使命。

三、公众媒介素养中的信息观的培养

在自媒体传播时代,影响公众媒介素养中信息观的因素涉及媒介环境与科技发展等多方面,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的复杂系统。随着传播环境的不断变化与科技传播技术的交融,需要从整个社会宏观环境层面考量公众媒介素养中的信息观培养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需要发挥公众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公众预存知识积累的前提下进行信息传播行为的善意引导与规劝。海量信息交流中学会伦理坚守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普遍运用,信息伦理问题日益凸显。自媒体传播时代的公众直接参与了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再加上监管的不及时、不到位,在信息交流中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道德伦理问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规避与减少自媒体的消极影响,构建和谐健康的文化传播环境是当前自媒体传播面临的重要课题。可是,外部规范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公众只有在信息互动交流中学会伦理坚守,在泛滥化感性信息空间里进行解读和导航,才能正确认识事件或产品信息的全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划分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⑩自媒体出现伊始,公众基于人类本能的冲动,良莠不齐的信息传播充斥其中。在自媒体文化传播中,伦理价值的缺失导致文化走向庸俗、芜杂和颓废。当自媒体已然成为全社会接受的信息传播平台,应该向着更高级别的需求发展。公众在信息互动交流中应注重人文关怀及伦理坚守。人文关怀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和尊重,它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而且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把人的生存、人的健康发展作为报道传播的价值取向。交互信息分享中坚持理性消费在网络信息社会,信息已成为社会生产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在人们日常消费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信息消费这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应运而生。信息消费是社会信息生产和交流过程的延续,是信息消费者获取信息、认知信息内容和再生信息等基本环节所构成的社会活动。而公众获得、认知和利用信息的来源主要由媒体提供。新媒介技术条件下,媒介组织复杂化、信息源多样化,经过自媒体传播进行信息的交流分享更增加信息传播的复杂性,空前海量的信息对公众的信息接收与解读能力提出了考验。信息传播由静态延伸到动态,由二维延伸到三维,传播速度光电化、传播内容多维化,所有这些,导致消费活动中阅读载体电子化、再现形式的多样化和信息消费互动化,导致公众在面对众多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传播时解读能力与批评能力下降。这就要求公众在信息分享中必须坚持理性的媒介消费观,无论是媒体提供的新闻报道,还是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都需要遵循“三品”原则。所谓“三品”原则即媒体信息应具备“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

只有坚持媒介信息的科学性、文化性和教育性,才能使得公众能够在“信息流瀑”中不迷失,从而获取真实的、有利于公共意义空间形成的信息。文化信息传播中注重信息安全全球化的技术革新使得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文化传播的速度逐渐加快、文化传播的范围逐渐扩大、文化传播的渗透性逐渐增强、文化传播的影响力逐渐提高。自媒体是公众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和平台,在文化信息传播中越来越重要。公众在享受自媒体传播带来的丰富文化的同时,也需要警惕传播中的信息安全。自媒体由于其快速便捷性与互动分享性,在文化信息传播中表现异常活跃。网络交互平台的信息随意传播,公众个人隐私、企业商业信息及国家安全信息在互联网随处可见,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在文化信息传播中必须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强化信息保密原则,保持谨慎态度,从根源上杜绝信息泄露等危害信息安全的现象发生。

四、结语

篇7

一、新闻编辑的重要地位

1.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传播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新闻信息要想传播必须要经过新闻编辑人员的整理与编辑,才可以被传播的;其次,新闻编辑的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质量;第三,新闻编辑还是新闻传播前最后的一道把关审核,决定着新闻能否得到传播。因此,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传播的基础所在。

2.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价值的重要保证

新闻编辑保证了新闻信息的各种要素齐全,保证了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价值性和时效性,而这正是新闻信息被受众接受必须具备的要素,没有这些要素,新闻信息就不会具备传播的价值;通过新闻编辑,根据新闻重要性进行排序,合理地安排播出顺序,能够实现新闻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所以,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价值的重要保证。

二、新闻编辑对新闻的重要作用

1.保证了新闻及时有效与真实

通过对新闻原始素材的重新整合梳理,使其成为具备基本传播要素的新闻信息,保证了新闻信息自身的时效性与真实性。在把握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再通过对新闻重要性的区别,将新闻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各种媒介及时传递给受众,保证了信息传递过程的时效性,如此一来,就保证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与真实性,达到其应起的作用。

2.维护了新闻的舆论指引功能

每一条新闻报道的传播,都蕴含着对受众认知方向的引导,进而会影响舆论的走向。新闻编辑正是通过对新闻素材的整理与编辑,在维持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保证了新闻信息的核心价值观念,在传递给受众之后,可以有效地指引受众的认知,避免了由于新闻信息要素的缺失引起的受众误解而产生的恐慌等问题,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3.提高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程度

从形态来看,新闻编辑是对“原始素材”的“精加工”与“深加工”。对素材进行整理和编辑时,编辑人员都是从信息被接受能力角度出发,在维持信息真实性、时效性等特性不变的基础上,对信息做出一定编辑修改,使其各要素更加清晰明确,更容易理解,进而提高了受众的接受程度。

4.保证了新闻的价值导向作用

新闻编辑通过对信息的过滤与筛选,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积极信息,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为公众的价值观念形成提供了帮助。

5.促进了新闻信息的形象多样化表现

原始素材基本都是简单的文字、图片或音频,通过新闻编辑,合理的运用图文结合、视频处理、音频配字幕等方式,对新闻信息作出处理,使其表达的内容条理有序、表现的方式丰富多样,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

三、发挥新闻编辑重要作用的措施

1.加强新闻编辑的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新闻编辑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新闻需求。所以,新闻编辑工作必须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丰富新闻基本素材,提高对新闻素材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在保证新闻信息时效性与真实性的基础上,扩展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与趣味性,让新闻信息变得更具有吸引力;同时,严格新闻编辑的筛选过程,不能因为新闻信息数量的增多而降低筛选标准,在传播中出现不良价值导向的新闻信息。

2.提高新闻编辑人员的素质

首先,提高对编辑工作的重视,信息的泛滥对新闻编辑造成了较大的工作压力,但编辑人员不能就此放松编辑工作的质量,致使新闻信息出现时效性不足、缺少真实性、价值导向不明等问题;其次,提高新编辑技术的使用,新的编辑技术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并使新闻信息表现得更加直观形象,有利于新闻编辑工作的健康发展;第三,提高基本文字驾驭能力,编辑人员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与借鉴,在平时多进行文字训练,在同事之间展开组稿和策划经验交流,提高把握新闻热点的能力,进而实现自身文字驾驭水平的提升。

3.建立良好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通过编辑组内部的监督,对于在新闻编辑中存在的敷衍了事、新闻信息编辑、筛选不当等现象进行监督,以便于内部出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督,可以对编辑的新闻信息的实际效果做出评估,对出现问题的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内外部的监督,可以有效地保证新闻编辑工作的积极效应,发挥其对价值和舆论导向的指引作用。

篇8

〔关键词〕SNS;知识管理;知识社区;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4-0080-04

1 SNS和知识社区

Web2.0技术在改变网络世界的同时,也给知识信息服务行业的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是人们根据六度分割理论[1]创立的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作为Web2.0的延伸,拉开了互联网由网络虚拟关系向社会真实关系回归的序幕,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将SNS理念应用于图书馆知识社区建设将会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突破传统模式,给读者带来全新的体验。

传统的以超链接为基础的互联网世界中,人们通过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等去获取信息,了解新闻。而在SNS的互联网世界,人们慢慢不再通过搜索去了解新闻,而是让朋友告诉你最新的新闻消息,朋友们会跟你分享他们最新在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以及感想。SNS网络结构主要由以下4个方面组成:用户、内容、社会网络和工具。这种结构通过建立低门槛的参与方式,使用户能够简单方便地贡献内容,又通过订阅机制帮助个人运营社会网络,建立“滚雪球”式的反馈模式,有效形成诱发网络效应的机制。

“知识管理”一词来自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88年的一段话。他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过程,个人通过这一过程学习新知识和获得新经验,并将这些新知识和新经验表达出来,进行共享,以用来促进、培养、增强个人的知识和机构组织的价值”[2]。

知识社区是组织中具有相同的工作经历或共同兴趣、目标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通过一定的基础设施建立人性化、技术化的社区环境,使内部以及内部与外界同时达到信息互换、知识共享的目的。知识社区按功能可分为实践型社区、项目型社区、兴趣型社区和无确定形态的社区。通常认为,知识社区可以以实体和虚拟两种形态存在。实体知识社区就是存在于现实生活的知识社区,虚拟知识社区就是存在于网络的知识社区。知识社区的建立,无论是虚拟讨论还是现实的培训,最终都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3]。

从SNS和知识管理的定义与内容中不难看出,SNS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一个天然的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两者共享一些共同的元素:社区/虚拟社区、协作/合作、信任和知识共享、共享理解。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社区是很重要的知识共享的场所,因为一个组织的知识往往是通过小规模的、非正式的、自组织的学习性网络所创建的。社区也被认为是动态的、丰富的知识创造和共享的学习模型,社区里所有的学习都包括文化适应、知识共享、协作的过程。

对于SNS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国内已有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将SNS作为一种工具[4],很少对SNS中的信息或知识传播特点进行深入探讨并应用于图书馆的。本文则从SNS社区中信息传播特点这个视角出发,就其传播方式、传播路径、传播行为和传播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了SNS在图书馆知识社区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为发展和完善图书馆知识社区,创建一个让读者乐于分享学习和经验的环境所需要的条件。

2 SNS社区信息传播分析

和传统的网络社区比如BBS和BLOG比较,SNS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不单由传播过程的某一部分决定,而是由组成传播过程的信源、信息、信道和接受者共同决定,信息传播模式会随SNS功能设置的增多和媒介渠道的复杂而从单向到双向再到多向。以SNS媒介为载体的传播是一种互动式传播,是网络人际传播。它的传播手段趋于多元化,可以使用文字、生活照、分享喜欢的东西、附加程序等。在SNS中,内容的释放和接受都首先经过了关系的洗礼和筛选,这种过滤比RSS更具智慧、更加精确、更为人性[5]。

通常来说,SNS中信息传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6]:

2.1 基于人际关系的传播行为

SNS本身的信息组织和传播方式都是通过个人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圈来传播的,内容的组织也是以关系为组织的,“我”看到的信息都是我的朋友创建和分享的,用户能够控制自己好友或者关注对象对信息传播进行调整。SNS这种关系模式,不管是对于熟人关系还是非熟人关系,在互相确定身份或者某方面的信赖关系个体之间,能够最大程度保证交流的广泛性和信息的有效性。

2.2 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

SNS网络结构中,每个信息主体都是对等的,一个“点”可以和整个网络空间中的其它任意个“点”形成交互关系,最终形成了多维度的,具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和“多对一”这几种组合的信息传播方式。

2.3 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

现代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有效提升了信息传播途径,使得传播媒介和方式变得前所未有的多样化,这不但能促使用户更加及时充分地参与到信息传播中,同时推动了语言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和文化观念的多元化。

2.4 即时互动的交互传播特征

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和信息,而SNS网络是一个融合了多种媒介的集大成平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便捷而丰富的交流手段。其基于人际关系的特点也保证了传播的及时互动能够充分有效的进行,在互相确认身份或者一方面的信赖关系前提下,人们更加容易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反应也会非常迅速。

2.5 弱关系结构及“中心式”传播路径

图1是一个典型的SNS信息传播路径图,这条信息在SNS社区中被转发了500多次,我们可以看到其清晰的传播过程。首先,围绕两个中心点的传播构成了这个传播链上最主要的内容,所以其传播非常依赖于信息源本身和某些关键点的影响力。其次,众多节点的传递和发散不断提升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图中最长的传播子链由11个节点构成,而一半以上传播子链的节点都超过了5个。

在SNS社区中,众多的信息渠道有效地降低了应用门槛,同时信息显示的异步性使得用户的重要性得到加强,信息的快速聚合以实现对信息传播的即时需求,使用户在熟悉和不熟悉的人际关系圈里和他人进行信息交互及沟通,充分满足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下对社交的需求。

3 SNS信息传播特点对图书馆知识社区建设的启示

关于SNS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及对图书馆知识社区建设的作用,国内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当前大多数研究都将SNS视作一种工具,很少对SNS中的信息或知识传播特点进行深入探讨并应用于图书馆的。同时SNS在图书馆中的实际应用处于刚起步阶段,大多数的图书馆仅限于利用SNS的某些应用提升现有的服务功能,和建立真正的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符合SNS理念的图书馆知识社区还有一定距离。

基于SNS的图书馆知识社区的建设不单是对图书馆软件和硬件上的升级,更重要的是它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全新的信息组织、信息服务和信息交流的理念。在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知识社区中,图书馆需要进行服务的升级和功能的转变,致力为其中人们的关系网构建提供技术和信息上的支持;图书馆员在信息的和传播中,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加强对信息的有效组织以便于其传播;读者也需要重新认识并适应一种新的角色,读者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信息接受者,在SNS知识社区中,他既是信息的者,也是信息的筛选和传播者。

基于对SNS中信息传播的特点分析,为构建和完善图书馆知识社区,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多维度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多元化的信息传播途径,要求图书馆知识社区和公共SNS社区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对接,充分利用各种SNS中的信息传播媒介,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不断扩展自身的影响力,并从公共SNS社区中收集整理各种最新的信息,满足读者的需求。

已经有非常多的图书馆在SNS上建立站点。以MySpace为例,布鲁克林大学图书馆、丹佛图书馆、美国图书馆等纷纷在MySpace中建立自己服务站点的基本架构图。在国内,很多高校和公共图书馆都在新浪微博上建立了空间,包括杭州图书馆、新疆图书馆、厦大图书馆等。同时在SNS上也有很多图书馆群组,比如豆瓣网上的“我爱图书馆”、“上图生活”、“首都图书馆”等。

而随着SNS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除少数几个大型的综合性SNS外,大多数的SNS将垂直化发展,各自提供专业的信息交流和社交服务,同时以统一的服务定义和数据接口和大型SNS进行对接。现在很多SNS社区,包括Facebook、人人网、开心网和新浪微博都提供各种对外的接口,包括应用软件、插件或者微应用等。在Facebook上,已经有图书馆和图书情报机构提供了各种应用,用户安装后,在账户页面左边会显示到达此服务的链接,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直接点击链接,就能获得不同图书馆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比如查询馆藏、查询数据库、在线帮助和学科导航等。

再进一步的,在现有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和数字图书馆基础上,导入SNS功能,构建一个基于社区关系网络的多维互动的信息服务平台,这样图书馆知识社区将拥有更好的人机交互体制,并能够快速的通过“小众移植”,逐步建立起稳固、可信的人气网络。同时将这些图书馆知识社区和社会性SNS网络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对接,彼此共享某些资源和服务。图书馆知识社区作为拥有大量信息资源和高素质知识人群的专业SNS社区,能提供非常专业的信息服务,成为整个社会信息链中重要的一环。

(2)基于人际关系的传播行为和“中心式”的传播路径,要求最大程度的鼓励和吸引读者参与到知识社区的建设中来,并且组织和引导知名教师学者积极发挥关键点作用,推动信息的传播广度和深度。

传统的图书馆,只有馆员和读者是信息传送的两端,且是单向的。而在基于SNS的图书馆知识社区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的读者,都是作为网络人际关系中的一个节点而存在,共同服务于信息的组织和整理以及热点的推动。信息的传播,不再是单向的,其广度和深度,是依赖于知识社区中各个点形成的合力。

从SNS信息传播模型我们可以看出,活跃用户特别是影响力大的用户对于信息的传播起着关键的作用。让读者参与到知识社区的建设中来,特别是要加强知名教师学者和活跃的学生,发挥其作为重要的传播点的作用,活跃知识社区的沟通和讨论氛围。高质量的评论和推荐,积极有意义的讨论,以及由此而展开的多种形式的线上和线下的交流,都将有效推动整个校园和社会的文化发展。

知识社区平台鼓励用户用最简单的方法内容,如鼓励用户撰写书评、影评,上传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源,通过用户自我标签或者系统标签为内容提供索引,将每一位用户贡献的内容整合到数字图书馆资源服务中,提供给所有用户分享。

知识社区平台允许用户对网站内容、资源内容甚至是馆藏目录增加标签,并将添加了标签的文章、视频、音乐、图片等的内容文件关联到网站相应标签的内容页面中,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到使用了同样标签的文章和同样标签的作者,还可以此作为建立群组的依据,扩大社交范围。

(3)即时互动的交互传播特征和多元化的信息传播途径,要求图书馆知识社区能够提供随时都可以访问的服务,包括移动访问校园终端等。同时,各种个性化的服务是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加强知识社区粘性的重要手段。图书馆知识社区将成为无处不在的关系网络,为读者提供各种便捷而又周到的信息服务。

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随着3G应用的逐渐普及,利用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上网冲浪或阅读电子书的人越来越多。主动在各热门站点建立具备传播、交流、行动能力的虚拟主体(形式可以是ID、账号、档案、频道、页面等),从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据主动权,对于在以关系为核心的网络信息传播,非常重要。图书馆也需要构建无处不在的虚拟主题,使图书馆成为学校乃至地区的学术信息资源中心,其提供的信息服务能成为读者获取学术信息的首选。随着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依赖的增强,图书馆就能“粘”住读者,从而实现“无处不在的图书馆”[7]。

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提升知识社区用户活跃度和加强知识社区粘性的重要手段。“新书介绍”、“热门阅读排行榜”、“名师推荐书目”等是当前比较常见的推送内容,而基于读者个性化信息和日常行为的信息服务也有比较多的研究[8],以高校图书馆为例,很多学校图书馆正在开展学科服务,基于课程安排并结合相关研究、讨论,为师生提供历史资料和最新情报信息,帮助跟踪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动态及一些前沿的知识,逐步做到有针对性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决策参考服务。个性化信息具有针对性,向读者推送时,过滤了很多与之无关的信息,节约了读者检索和浏览的时间,方便读者了解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和读者的需求变得更加和谐。

以上从SNS信息传播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图书馆知识社区建设的几个重要内容。概括来说,一个高效实用并且能在信息网络中发挥重要影响作用的图书馆知识网络社区,要有利于实现信息的有效筛选和高效传播,要能够充分体现以人和人关系为基础的信息组织和结构,要能够满足在移动互联时代读者实时沟通和交互的需求。

4 结束语

从SNS信息传播特点的角度出发,深入地研究如何加强SNS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有利于我们了解和熟悉SNS的特性,准确把握技术的要点和实际的需求,不断完善图书馆知识社区的建设。随着SNS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图书馆中应用的日趋成熟,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去研究图书馆知识社区的建设,包括传统的编目和社会性tagging的关系[9],对于用户行为和活跃度的分析,如何改善和推出各种切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等等。图书馆知识社区将成为公众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社会信息服务和传播的重要环节,成为文献作者、出版商、信息供应商和读者联系的媒介。同时在图书馆开展SNS服务的整个过程中,隐私和版权保护将一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需要特别加以研究和关注。

参考文献

[1]Duncan J.Watts.Six Degrees: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2003.

[2]彼得?F.德鲁克.知识管理[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秦鸿.知识社区——后数字图书馆时代的信息空间[J].现代情报,2007,(3):93-95.

[4]宋蕊.SNS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探析[J].图书馆论坛,2009,(10):83-86.

[5]詹恂,彭涛.SNS对人际传播中行动过程的影响[J].传播学研究,2008,(6):36.

[6]郭海霞.新型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和模型分析[J].现代情报,2012,(1):56-59.

[7]寇小文,吴剑霞.基于SNS的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3):60-62.

篇9

一、高等学校形象传播中网络传播特性

高等学校的形象传播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网络媒体的角色决定着它在形象传播系统中的运作路径,网络传播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于一体,是学校综合实力及水平展示的重要平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众的主动性

网络传播具有非常强的受众主动性。信息传播的受众,可以通过网络媒介主动搜索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诸如高校的简介、国内外排名、特色专业、师资力量、研究成果等。高校的相关信息如果不加以建设和更新。

(二)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快捷性

网络传播对于传统传播手段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其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快捷性。随着智能手机的异军突起,网络传播的这一特性越发明显。社会公众只要有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或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传播获取相应的信息。当前,备受大家关注的诸多媒体除了有自己的网站外,还有自己的微博、客户端、公众微信号等,中国各大报刊、各大广播电视台等均设立自己的网络互动展示平台,高等学校信息平台的建设对于内外部受众的舆论导向、自身形象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信息一旦通过网络传播,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能被迅速获取。

(三)网络媒体的开放性

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信息空间,传统媒体的把关机制在网络媒介中被弱化,如果自律不佳就会导致公信力下降,从而引发形象危机。对于民族类高校而言,影响其形象传播的网络传播平台大致可以分为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网络社交传播平台和网络信息互动传播平台。不同的传播方式,对民族院校网络形象的树立也都起着不同的作用,各种方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综合,构成高等学校的网络形象。

二、网络媒体在民族高校形象传播中的功能表现

(一)网络媒体是民族高校形象传播的展示平台

对于民族高校网络形象而言,网络信息平台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学校网站、政府部门网站、主流网络新闻媒体和第三方网站等,这些都是其网络形象的展现平台。网络信息平台总体来讲客观性比较强,信息可信度高。学校网站是学校网络信息的重要载体,对民族高校形象树立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网站是学校自身主动信息的平台,网站的内容设置、的信息量、网站页面的美观性都直接影响着其形象传播的效果。学校将特色成果及民族文化等信息通过学校网站向社会大众传播,使社会公众了解学校业绩、理念、特色及具体工作情况等。政府部门网站也是民族高校展示形象的重要平台。对于民族高校而言,身处民族地区,应多与教育部官方网站、国家民委官方网站、所属地方政府网站及教育主管部门网站建立链接。官方网站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权威性,其信息内容都经过严格的把关,而且受政府关注程度高。例如,教育部的网站中有“一线风采”专栏,主要高等院校的工作信息。在国家民委网站中,有“委属动态”专栏,主要委属民族院校的工作信息,是展示委属民族院校形象的一个重要平台。主流网络新闻媒体也是高校形象传播的重要平台。社会公众对高校认知和评价的途径大多依赖传媒提供的新闻,而高校也逐渐成为传媒报道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例如,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的激情演讲,第一时间在搜狐、新浪等网络媒体上引发热议。2015年1月网络主流新闻媒体相继报道湖南大学研究生转学事件,引发社会关注。这些事例都充分显示主流网络新闻媒体对高校形象塑造的强大力量。第三方网站的关注与建设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中国知网、中国校友会网、百度百科等网站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是社会大众了解学校信息的重要渠道。例如,中国知网等学术刊物网站,能够查询到关于学校的大量学术方面的信息,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中国校友会网等高校排名信息,都是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每年定时全国高校的排名信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是社会大众了解高校办学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百度百科等网络栏目是社会公众通过网络了解学校基本情况的最直接的手段,对学校网络形象的认识最初也多来源于此。

(二)网络媒体成为民族高校形象传播的互动平台

在民族高校形象对内传播中,通过数字网络互动平台,使部门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变得更为顺畅,信息流通更加快捷。例如,在内蒙古民族大学2014年冬季作息时间调整的通知一经学校网站,就被很多师生通过微信的朋友圈转载,经调查,学校60%以上的师生,都是通过微信朋友圈收到该通知的。另外,每个民族高校基本上都有官方或非官方的论坛。如中央民族大学论坛“村里村外”、中南民族大学官方论坛“中南民大BBS”等。这些网络信息互动平台最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信息传播者的信息一般要经过论坛版主,即论坛信息的“守门人”审核才能。参与论坛和贴吧交流的成员绝大多数是本校师生,他们通过论坛和贴吧反映学校的问题,交流学习生活感受、学校工作信息、物品交易信息等;也有很多高考考生通过论坛,向在校生了解学校的一些具体情况。这些信息互动平台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而且反映学生在学习生活遇到的一些问题居多,需要学校给予及时的关注。综上所述,民族高校形象的网络传播方式、手段及客观信息、主观信息、正面信息、负面信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构建了高等学校综合性的网络形象。我们可针对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特点制定符合本校的传播策略。

三、民族高校形象网络传播策略

(一)重视学校网站建设,增强民族特色

学校网站是民族高校网络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公众了解学校基本形象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手段,也是学校师生了解学校的重要方式。因此,学校网站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页面美观大方,增强民族符号性,选取具有地域民族特点,民族文化的标识作为点缀。学校网站的页面是学校的重要门户,是学校通过网络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折射出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和文化底蕴。例如,广西民族大学主页被评为2014年广西“最佳高校主页”,展示了学校的形象。第二,保证网站的联通性和安全性。学校网站是学校各类信息的官方网站,是受众了解学校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学校网站需要保持网络链接的通畅性和安全性,防止死链或植入木马病毒的情况出现。第三,信息量大,内外网分开,及时更新。学校网站信息,针对不同受众,有只对学校师生或相关部门的,也有对社会公众的,这就要求学校要将校内网和校外网分开,不同受众有不同的权限,向社会大众公布的信息,要保证学校网站有一定的信息量,而且及时更新。第四,学校网站要设立网络信息传播中心,充当“守门人”角色。学校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网站信息的审核及。学校设立的网络信息传播中心要发挥“守门人”的职责,对每一条信息都要认真地检查、加工、评估和分析,最后决定如何、何时。第五,注重彰显民族特色。作为民族院校,其民族特色是其区别其他高等院校最显著的特点。民族院校具备继承、发掘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越条件和独特方式。在维护民族团结,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上也有着其他院校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学校网站建设中,建议设立专门栏目,着力彰显自身的民族特色,反映自身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二)加强与其他网络信息平台的信息交流

第一,及时将学校的工作情况、工作业绩、成果等向教育部、国家民委及各级政府机关网站进行信息报送。在各类政府网站中反映学校工作及办学成果的信息越多,对学校树立良好的网络形象越有利。第二,注重和主流网络媒体的沟通和交流。尽量多地向主流网络媒体发送介绍学校办学成果和理念的信息,通过主流网络媒体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例如,内蒙古民族大学在2015年的网站更新中设立了媒体民大板块,注重收集各类主流网络媒体刊发有关学校的各类信息。第三,关注第三方网站信息,重视第三方网站的参考和借鉴作用。虽然很多第三方网站不代表官方性质,但是很多第三方网站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因此,学校相关部门要对第三方网站给予关注,对其提出的一些问题、数据或结论,要进行借鉴和参考,合理利用第三方网站对学校作出正面评价。

(三)做好舆情监督,发挥好网络社交平台、网络信息互动平台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自媒体;科学传播模式;分析

一、引言

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科学传播模式是除科技知识生产外,实现媒体、科学共同体、政府、公众之间有效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同时,在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会将评价与传达有关的内容贯穿到信息传播的所有过程中,不断实现科学知识跨越时空的扩散和传播,提升相关信息影响力。为提升科学传播工作效率,还需要结合自媒体时代的优势和作用,全面完善科学传播模式和方法。

二、自媒体视域下的科学传播模式变化分析

自媒体背景下,科学传播模式发生很大改变,其主要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参与主体的变化。在以往科学传播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普通公众对于信息传播的接收方式属于单向性的,而且很多信息主要以科学共同体、政府、传统媒体为主,对其进行有效传播和单向互动,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使公众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通常都是由政府和相关媒体进行信息的制定以及传播,未能通过与公众对话和交流的方式,突出公众在科学传播中的主体作用,进而导致单向性的传播方式,不断将传者和收者之间割裂开来,影响相关信息的有效传播。而在新媒体视角下,自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科学家和相关政府、媒体越来越强调与公众交流、对话之间的重要性,并且对待公众地位的态度明显提高,充分突出公众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科学传播的有效性,进而有效呈现出科学传播模式的双向互动特点,提升科学传播效率和质量。第二,传播方向的变化。在传统科学传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由上到下、由专业到非专业的传播模式进行。而且对于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工作,通常采用单向传播的方式,不断将科学信息的相关内容和政府所制定的相关内容,通过传统媒体分享给普通公众,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流机会有限,不能通过很好的媒体交流平台,提升双向互动质量和效果。因此,显得科学传播模式过于单一,也很难满足受众对于相关信息内容的接受需求。而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科学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很多科学信息的传播者和生产者之间主体性也发生改变,各个主体之间不再依赖传统的沟通与交流方式传播科学信息内容,而是通过自媒体网络平台,不受时空限制的进行交流和互动,最大限度地满足科学传播工作双向互动的需求,并且通过有效的互动工作,也能全面调动普通公众参与科学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科学传播工作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中的微博、论坛、公众号等,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传播,在传递的同时又能获得公众的信息反馈,不断促进普通公众在自媒体环境下话语权的提升,使各方面的交流信息更加方便和快捷。除此之外,在自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模式,有效实现多元参与主体之间互动的目标,而且相关信息内容在自媒体环境中,变得更加清晰和透明,普通公众可以采用评论、转发和留言等方式,实现对科学信息内容的接收、理解、传播,最大限度地扩大科学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促进科学传播工作的与时俱进地发展和进步。

三、自媒体视域下的科学传播模式构建策略

(一)加大自媒体科学传播力度一方面,自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信息,通常是采用双向传播和交互的方式进行,为有效提升自媒体平台科学传播工作的权威性,还需要积极结合自媒体传播渠道开放性的特点,对科学传播模式进行有效宣传,同时加强管理,保证科学传播工作在自媒体环境中健康和有序地进行,合理识别自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且为加强公众对于科学传播事业的理解,还可以采用以自媒体平台为渠道,通过微博、微信、论坛对科学信息进行传播的方式,提升公众在自媒体传播中参与科学传播的意识和热情,从而提升自媒体背景下科学传播工作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让公众明确自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以参与真实信息传播为主的原则,实现媒体平台相关信息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并且对于科学违反事件、违反道德等行为,要加大谴责力度和教育力度,有效规范科学传播工作,在自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进程,从而促进科学传播事业稳定发展,提升在自媒体平台中的工作影响力。

(二)合理完善质与量统一标准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科学传播模式需要合理完善质与量的统一标准,促进自媒体科学传播效果得到提升,有效衡量科学传播过程中的相关工作目标和方向。在自媒体科学传播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完善质与量统一标准体系的方式,合理对网络平台中科学传播的相关工作内容和质量进行有效评价,同时,结合公众对于科学传播信息的需求,以公众满意度为指标,进行科学信息内容的传播,从而发挥出信息技术对于科学传播工作的作用,而且要想推动科学传播工作的稳定进行,还需要依赖公众的作用,加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在自媒体科学传播工作中,要合理平衡科学专业的权威性与传播民主实践的关系。其主要原因是在自媒体环境下,很多科学传播渠道和方式发生改变,难以有效保障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果,进而出现各种各样误传信息问题和现状,为提升科学传播工作,在自媒体环境下的影响力,还需要通过完善质与量的统一标准,以及平衡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合理对正确的信息内容进行把控,还要结合民众感兴趣的科学议题,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传播。比如,以焚烧垃圾和转移基因为例,在进行科学传播的过程中,人们普遍关心与转基因和焚烧垃圾有关的科学和技术,此时,科学传播工作者可以结合民众表现出的参与意识和热情,对这类议题进行有效整合和完善,并且将其设定为科学传播的重点和核心,全面提升科学传播工作影响力。

(三)健全政府相关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推动自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工作稳定发展,而且在科学传播过程中,自媒体已经成为重要平台,需要通过健全政府相关管理制度的方式,合理对科学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识别。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创建准入、审查、监管制度的方式,积极对自媒体平台中低俗文化和反科学内容进行遏制,并且合理寻找这些信息传播的源头,坚决在媒体平台对这类信息就取缔,还要让相关负责人承担法律责任和处罚。其次,伪劣的科学信息内容以及迷信的信息内容,也会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进行,此时,自媒体本身也需要通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的方式,肩负起自媒体平台科学传播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对相关文化知识和信息内容进行区分,还要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不良信息内容和观点进行有效处理。最后,在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成立科学传播网络监督小组的方式,充分在媒体平台中,对科学传播渠道、管理、经营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完善科学传播工作的现代传播体系,实现对科学传播工作的法治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