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行动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8 18:0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行动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60-02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劳动的意义提高到前人所没有认识的高度,这也是我们深刻认识劳动素质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地位的根本出发点。20世纪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了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生活和文化幸福的基础,劳动教育具有普遍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学生的劳动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劳动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地位和意义
1.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列为“五育”,并作为教育方针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予以落实。高职学生要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离不开较高的劳动素质,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校内校外的实习实训来培养,例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通过劳动生产实践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真正将劳动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部分。
2.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高职学生要成长成才,自然包含了提升其劳动素质。高职学生需要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下,克服自身惰性,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提升劳动就业和创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3.加强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职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在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调整,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加强劳动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就业为导向,加快形成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
尽管劳动素质教育意义重大,但是各高职院校在执行的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劳动素质低下,亟待查找原因,采取科学的对策。
二、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低下的原因
我们通过对日常生活观察、问卷调查、带队实习收集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目前部分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一般,甚至个别同学劳动素质较差。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教育的缺失是导致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低下的重要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在高职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过分溺爱与纵容导致他们劳动观念淡薄、不尊重劳动成果、不懂得感恩,甚至好逸恶劳,对体力劳动怀有偏见,没有良好的劳动意识与习惯。一些学生眼高手低,出现了学机械的不愿意下车间,学建筑的不愿意跑工地,学管理的不愿意跑市场之类的现象,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部分家长对学校组织的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不支持、不配合,少数学生不愿意参加,家长也纵容学生的做法。
其次是学校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没有将劳动教育落实到位,劳动考核的机制没有形成。比如,实习实训的考核上没有更多地考量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学生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拿实习实训报告作为评分的依据,无形中抹杀了劳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另外,顶岗实习的重要作用没有真正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局面没有形成。
2.高职学生劳动理念上存在偏差。一些学生在劳动认知、劳动价值观上存在偏差,不懂得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甚至连自我服务劳动的意识都没有,更谈不上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劳动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缺乏社会公益劳动的理念,对要求全员参与的志愿者活动不闻不问,功利意识很强。由此可见,他们对劳动及劳动素质的认知还比较肤浅,没有真正将具备良好劳动素质作为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缺乏通过各种措施来进一步提高自身劳动素质的意识,加上没有一定的劳动实践活动作为保障,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和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3.高职院校对学生考核评价不够科学合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推优入党、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等方面更多地注重的是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课业成绩,并未对学生的劳动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并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如果学校从人才培养目标上设计出劳动素质教育系统方案,并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能引导学生对自身劳动素质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三、高职学生劳动素质培养策略
篇2
劳动人民最光荣,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一个观点,五一劳动节就是劳动人民的节日,我们需要让幼儿们知道劳动节的意义,懂得劳动的可贵。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五一策划方案主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五一策划方案主题1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集体中大胆、清楚、较连贯地介绍五一中一件最快乐的事。
2、要求幼儿专心听他人讲话,知道别人所讲的内容。
3、学习在集体中清楚的与语言表带自己的意思。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画纸幼儿每人一张彩色铅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安静的、乖乖的坐在座位上。
2、提问:我们这次放了七天的假,有没有小朋友知道放的是什么假呀?
3、老师给幼儿讲述自己这七天当中最开心的事情。
讲的时候内容要丰富、表情也要丰富。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想要述说的欲望。
4、老师表扬述说的好的幼儿,鼓励那些不敢发言的幼儿。
5、发给幼儿画纸和彩色铅笔。
让他们画画自己心中最快乐的五一。
6、老师巡视,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五一策划方案主题2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五一假期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过劳动节的情感,教育幼儿热爱劳动。
3.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安全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节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明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教师讲述"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让幼儿了解。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的过好这三天的假期。
1.教师引导幼儿:"放假后你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
3.创设情境,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三、教师总结假期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一)安全教育:
1.不能玩家中的插座、开关、打火机、尖锐或易吞服的物品。
2.注意交通安全,不单独走出家门。
若外出游玩时,不离开要牵着大人的手,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3.独自在家时,不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把门关好,不给家长以外的人开门。
4.不能摸家中的药品,不到厨房去玩耍。
5.不能在危险地带玩耍,不做危险游戏;
6.熟悉三个特殊电 话号码的用法。
(二)卫生保健:
1.教育孩子要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吃熟食,养成按时进餐和自己进餐的好习惯。
2.多喝白开水,不吃雪糕、不喝冷饮。
吃东西以前要洗手。
3.勤洗澡洗脚,勤剪指甲。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有条件的可带领幼儿去旅游等,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
五一策划方案主题3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知道劳动节的真正意义,知道劳动节的由来。
2.让孩子们在“劳动真快乐”主题中亲身体验到“以辛勤劳动为荣”,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3.培养幼儿从小懂得关心他人,关心身边的事,提高幼儿的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萌发热爱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4.培养幼儿同伴间的合作精神,体验师幼、幼幼互动带来的快乐。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6.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歌曲磁带、抹布、塑料盆、喷壶、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使幼儿了解有关“五一劳动节”的基本知识。
“五一劳动节”是谁的节日?(所有劳动人民,如我们的爸爸妈妈、医生、教师、警察、营业员、工人、农民......)那它是怎么来的呢?
二、学唱歌曲及看教育片
教师教孩子们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并观看全国优秀劳动者宣传教育片,让幼儿深知劳动是最光荣的事情,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三、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带领幼儿把自己的小衣服叠好,给班级内自己的小花浇水,帮助老师擦干净桌子,午睡时帮助老师搬床,两个小朋友之间互相穿衣服、系扣子,互相帮助系鞋带,洗抹布等一些简单的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劳动比赛
在活动的最后,在班级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比赛,看看谁叠衣服叠的最整齐,哪位小朋友穿袜子最快,谁能迅速的把自己的小衣服叠整齐。经过层层选拔,分别推选出了两位“小劳动之星”,并给他们戴上了小红花。
五一策划方案主题4活动目的: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幼儿园将结合每月一事,根据体验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以劳动最光荣为题,开展系列劳动教育活动。
活动对象:全园幼儿。
活动主要负责:各班正、副班主任、保育员。
活动口号:
十个手指动动动,什么活儿都会干!
活动过程:
一、且歌且吟——故事讲述篇
1、各班搜集各种有关劳动的图片在主题墙上张贴,进行宣传。
2、各班搜集适合本班幼儿的关于劳动为主题的儿歌、故事、歌曲,在活动中让幼儿念一念、听一听、讲一讲、唱一唱。
3、各班在家园栏里进行有关劳动内容的宣传,达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的。
二、小鬼当家——劳动实践篇
(一)小、中班——我是快乐小帮手
1、各班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活动并开展。
2、各班利用晨间谈话,给孩子讲解几种劳动技能。
3、各班每天选出班级小值日,帮助老师、阿姨做好班级各项日常工作。
(擦桌子、扫地、叠被子、分餐点、分饭菜、收发本子等)4、各班每周评选出本周的“值日之星”。
(二)大班——劳动最光荣
1、开展“爸爸妈妈真辛苦”调查活动。
让幼儿观察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回家后所做的事情,利用晨间谈话进行交流,谈谈感受,让大家体会父母的辛苦,激发幼儿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的热情。
2、通过调查,了解父母艰辛之后,想一想,如何去做,并与家长共同商量,定好家务劳动计划。
3、让幼儿根据自己定制的家务劳动计划,开展“家务劳动小能手!”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每天在家做一些家务劳动,家长把孩子当天所做的家务记录下来。(发记录表)
4、周末让家长对孩子在家的劳动进行评价。
(在记录表上进行评价)
5、每周一各班评选出班级“家务劳动之星”,实现家园共育。
(三)我能行——活动展示篇“我能行”
劳动技能大比武:(分年级组进行比赛、每班男女各10人)
小班:穿衣服比赛。
中班:剥毛豆比赛。
大班:上学准备。(整理书包)
五一策划方案主题5一、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活动,从宣传“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劳动小能手”。
二、活动主题
“我劳动,我光荣”、“我自理,我能干”
三、活动内容
(一)绘画比赛
1、绘画主题:劳动最光荣
2、绘画形式:绘画表现形式不限,儿童画、国画、版画等均可。
每个班上交5件作品,可适当增加。
3、上交时间:最晚时间5月6日上交,逾期做自动放弃。
(二)我是劳动小能手
1、在“五一”放假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2、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
3、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饭碗里没有一粒剩饭菜。
(三)学唱劳动歌曲
1、各班音乐老师负责在本周学习有关“劳动光荣”的歌曲。
2、周五班队活动课,以班级为单位,举行“我爱唱歌更爱劳动”的个人演唱比赛。
四、活动要求
1、各校要组织好绘画比赛活动,将好的作品进行展览。
篇3
直面问题――分析学生消极原因
周一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到班里检查学生到班早读和值日情况,结果发现:到了早自习上课的时间,值日生们仍在教室打扫卫生,个别值日生居然还没有到班值日,从而导致卫生打扫的质量大打折扣,有很多地方没被打扫干净,连续几周的月底卫生评比,我班都是倒数,这该怎么办呢?
回到办公室,看到学校政教处下发的评比结果,我思考了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值日的意识不到位呢?为什么学生明明知道第二天值日,还会有人迟到呢?是学生习惯不好,还是自己管理上有问题?
我班共有48名同学,平均分成8组,每组6人。按理说,只要值日小组长合理安排人员,全组同学共同努力,每次打扫大概10分钟,值日就可以保质保量完成的。但是,事情并不如人所愿,我认为导致班级卫生质量差、学生积极性低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值日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稀里糊涂。每次值日,小组长基本都是凭组内同学的自觉性,在每次打扫前并没有召开值日生小组会议、提出明确的值日要求、安排具体的同学分工、制定明晰的卫生质量标准以及做好检查和监督的工作。
2.个人日常生活习惯不好,起居无律,自由散漫。例如:有的走读生因为早上起床较晚,匆匆赶到学校门口,随便在学校门口的早餐店买点吃的,等他们到班级的时候,基本就该准备上课了。
3.同学之间缺乏信任,相互猜疑,生怕吃亏。由于我校是寄宿和走读混合的完全中学,学生来自周边及周边各乡镇。每次值日,有的住校生觉得如果其他走读生还没有到,自己已经把教室的卫生打扫完毕,就会感觉很吃亏。
4.家庭劳动教育缺失,溺爱孩子严重。很多家长都是初高中毕业,认为自己没有上好学,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学习之余的琐事家长全部代劳,不仅备好一日三餐,还在生活起居上百般照顾,劳动锻炼几乎全被取消,甚至到了中学,有的家长还给孩子洗袜子、洗澡……
仅凭说教是不能完全解决认识层面问题的,之前我也强调过卫生对一个班级学习环境的重要性,没有良好、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同学们在学习上何谈效率?又如何能够保证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呢?他们心里也明白良好的卫生环境对个人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但为什么依然知行不一呢?是学生真的不愿意做,还是不想做、不会做呢?学生的行为习惯到底该如何调动才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元认知,而不仅仅是外部因素的强加。这些问题,一遍遍地从我脑海里出现……思来想去,我决定加入每天轮流值日的小组,与学生一起劳动,通过示范引领,潜移默化,和学生一起为打造良好文明的班级共同努力。
智慧约谈――唤醒、触动学生认知
1.劳动值日,重新洗牌
接下来的一周,我决定在周一的班级例会上,提出班级劳动值日“改革”的想法,推行新的劳动值日方案。首先,我也成为“流动”值日生的一员,每组值日,事先由各组的小组长召开小组值日会议,提前明确值日任务,进行劳动分工;其次,让组长将任务下发给全组同学,组内每人各自领取自己的任务后,草拟任务名单;最后,在全体同学面前公示。第一次值日,我选择加入第六组是因为这个小组中真正值日的同学最少,尤其是后面几位男同学,基本不打扫卫生,每次都是快上课的时候才来,组长批评他们,他们根本就不听,组长小王同学气得找我诉苦:“老师,这个组长我真不想干了,您换别人吧!太难干了,有的同学根本不听我的,一到我们组打扫卫生,就迟到,或者偷偷溜走。”我笑着对小王说:“要辞职?那你可要考虑清楚啊!再者,班干部辞职,需要走程序的,要经过班委会商议讨论决定才行,不是说辞职就辞职的。要不今天我加入你们这组怎么样?等这周结束后,看看效果如何,你再考虑提交辞职申请,如何?”她说:“那也行!”我说:“今天,我先替你主持,现在你去通知你们这组的同学,上午大课间到我这里开个会。”她很爽快地答应了。
2.明确分工,身先士卒
上午大课间,这组同学都到齐了,我说:“同学们,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让大家帮组长出谋划策。现在组长小王同学遇到烦心事了,大家想听听吗?”这时,我们的“甩手大掌柜”小赵接着话茬自信满满地说:“老师,组长遇到什么难事了,我看看能不能帮忙解决?没有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一听小赵接话了,就觉得这事儿有戏,于是我说:“那好,我就说说这件烦心事儿。我想问问大家,现在组长要辞职,你们希望不希望组长辞职?如果辞职,你们有没有更好的人选?”苗苗低着头,吞吞吐吐地说:“老师,她干得还真不错,我的值日任务都是她帮我完成的。反正我不希望她辞职。”大家也都表示J同,我便顺势说:“既然大家也没有更好的人选,这说明你们还是比较信任她的,但是组长反映这几日大家的值日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说到这里,大家都低下头,沉默不语。我继续说:“要不这样,如果大家都忙,没有时间打扫,我来替组长分配这周的值日任务。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和咱们这组的班干部奥奥、文文等(住校生)先来打扫,第二天组长负责整理劳动工具和全天的擦黑板任务,大家看怎么样?你们三个(小赵、苗苗、文文三人)暂时没有任务,一周后,看看我们4个人能不能逆袭?月底卫生评比看看咱们能不能进入年级前三名?到底是4个人效率高,还是8个人效率高?我们拭目以待。”
3.引领示范,情感渗透
晚自习结束后,我准时到达班级门口,等到大部分同学走完,我和住校生奥奥、文文等人就拿起扫帚开始打扫,起初这组的小赵、苗苗、文文三人并没有参与,下课后,小赵同学在玩游戏,苗苗同学在用手机听音乐,文文同学在教室里和其它同学聊天,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做这组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也没有说什么,等打扫到他们座位附近的时候,不知教室里谁来了一句:“老师都打扫到你们这个位置了,你们还坐在那里不动?”可能是自尊心使然,于是住校生小赵同学说:“老师,我们打扫哪个地方?给我们几个布置任务吧!我说:“不用,你们不是忙吗?我们三个也可以打扫干净的。”但是他们仿佛懂了我的良苦用心,这时,我听到他们三个中有人说:“我们几个来分分工吧,苗苗打扫南边两组,文文打扫中间两组,我来擦黑板和倒垃圾。”没有要我分工,也没有组长安排,他们就自己安排好劳动分工,我感觉他们已经上“套”了。于是我就说:“既然大家都愿意做,那我说说具体的要求吧!地面要扫干净,尤其是瓜子壳,黑板用抹布抹过后,用清水冲洗,再抹,直到晾干没有粉笔灰的痕迹。垃圾倒过之后,垃圾桶要清洗干净,扫帚要摆放整齐。”接着,我边擦黑板,边给小赵同学示范。垃圾桶倒过之后,我和小赵同学一起下楼,到水池处,教他们如何清洗,达到什么要求。最后,我们几个人用了不到十五分钟就打扫整洁,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他们不禁感叹:“教室这次打扫得真干净,估计明天学生会检查咱班能拿前三名!”我听到后,笑着说:“通过今天的打扫看出大家还是很有集体荣誉感的嘛!我看你们都是劳动高手!只是没有给你们机会大显身手啊!”
4.成果验收,重拾信心
因为学校要求住校生每天早上6点10分到班晨读,我身为班主任按时到班,趁着学生晨读的时候,把昨晚打扫的情况又检查一遍,将教室的窗户和门顺手打扫一遍。这一幕,班里的住校生都看见了(当然也包括小赵、苗苗、文文三人),到了7点20分,学生会的同学到各班检查来了,进来之后,教室不同寻常得整洁,让他们开始以为进错班级了,又出去看看班牌,确定没错就是高三(8)班。临走时,学生会的一位同学还说:“老师,你们班这次可真干净!下次继续保持!”我笑着说:“有什么不足,请你们指出,我们再改进。”
榜样示范――引领学生行动
1.初显成效,信心百倍
班里同学听说我加入第六组值日后,懂得了班主任的良苦用心。白天值日,奥奥和文文还有组长争着擦黑板。这样坚持了一周,评比结果在第二周公布,我班排名从倒数第一跃居正数第二,我利用周一班会课,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小王。我问她:“你还辞职不?有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她说:“老师,那我再接着干吧!”接下来轮到了第七组值日的时候,我跟组长状状说:“这周我也加入你们这一组,行不?”状状说:“老师,您加入我们,我们全组欢迎您!这周看我们的!相信我们!”
2.不断修整,强化习惯
自此,班级同学的卫生意识逐渐增强,劳动积极性也大幅提高。每个组事先分配好白天和晚上的任务,并拟好名单。平时不太积极的几个同学,也参与进来,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为了让学生们的这个好习惯长期保持下去,我仍然像第一周一样,每天晚上按时到班和同学们一起值日,第二天早晨先行检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三周的卫生评比中,我们取得了正数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再次借班会课,向学生说明一个道理:只要我们用心,我们一定可以创造辉煌,我们班不差,我们每个人都是优秀的!
3.齐心协力,深入人心
之后的值日,我依旧参与其中,只是参与度越来越少,学生可以对照学生会的检查标准反省自己的卫生值日效果,及时修正。因为学生们主动值日,劳动效率较之前大大提高,现在基本十分钟以内就可以高质量完成,有的同学甚至说:“老师,现在每周的卫生评比我们班几乎都是年级第一名,我们都很自豪,其他班的同学还夸我们班好牛,感觉好有面子!”我笑着说:“在我眼里,你们本来就是最好的!”“是的,是的,我们本来就是最棒的!”体育委员状状说。
4.成就习惯,形成班风
两个月内八个小组全部轮完,我又召开了主题班会,我问大家:“同学们,哪位组长还有烦恼心事儿?”劳动委员小涛拖着长音说:“现在的烦心事儿,不是没人值日,而是大家都抢着干,比着干,组长又有新的烦心事喽!”我说:“这说明大家都认识到卫生不仅仅是一种劳动,更是一种习惯,一种修养。我相信组长和每一位组员都能做得更好!希望大家把这种精神内化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继续保持!”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发现每组的组长都能安排好小组值日,W生积极配合,认真劳动,班级井然有序。最后,我们班不仅创造出连续15周年级卫生评比第一名的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劳动习惯,学风也日渐浓厚起来。如今,在我们班级里,劳动卫生再也不是难事儿。
劳动本身应该是锻炼学生机体、培养学生品质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也是一个人走上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但是,现实中的确有很多的劳动窘境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在劳动布置方面,我们应该多一点计划,少一点盲目;在劳动教育方面,我们应该多一点内容,少一些形式;在劳动实践方面,我们应该多一些引领,少一些说教。
总之,劳动说到底是一个人对未来生活态度的行为体现,劳动教育则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校里,劳动教育表现的是一种劳动态度、劳动质量。在社会里,显现的则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做事准则以及价值观。“大丈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劳动教育为校园教育的修行之要,乃以行育人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应携手并进,在劳动教育的路途中归因、唤醒、导行,积极立品行、正学风,为青春灌溉施肥,方能十年树木。
【张刚,安徽省宿州市桥区祁县中学,一级教师】
篇4
关于精选植树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一、活动背景:
学校是一个传播文化的特定学习场所,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和形成价值观,塑造品德和养成行为的重要场所。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参与全社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起点和标志,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活动主题:
创建绿色校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3月12日。
四、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的环保行动使学校的校园文化校园品质得以提高,通过校园带动社会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五、活动地点:
绥阳城郊。
六、活动参与人员:
绥阳中学部分青年志愿者。
七、活动内容:
义务植树。
八、活动流程:
1、早上9:00准时在办公楼前集合,配发袖标。
2、分配好活动任务,由各组组长带领成员到指定位置。
3、活动结束,组织志愿者返回学校。
九、活动中注意的事项:
1、同学在来往途中注意自身安全,及遵守交通法规。
2、请所有参加本次活动的社员,遵守本次活动的时间约定,准时到达集合地点,切勿迟到。
3、请所有参加本次活动的社员,遵守现场负责人的活动安排和调整,以保证活动能够正常举行。
关于精选植树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目标:
1.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准备:
1.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2.自制常见树小纸牌人手3~4张
3.植树的工具,在幼儿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柳树枝段。
设计思路:
从小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更新的具体体现,活动设计拟在让幼儿认识自然物,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颂扬人类改造自然、保护自然,通过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把幼儿认知、情感、行为贯穿于各种活动中,让幼儿采用不同的认知思路、多层次去认识周围世界,运用观察、谈话、种植、游戏等多种方法,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过程:
一、讲树
1.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幼儿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2.引导幼儿重点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二、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
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玩树牌
幼儿每人3~4张小纸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
玩法:
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一要讲出这两种树的树名,二要讲出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都讲对了,两张数牌就归讲者所有;讲错了,就有对方讲。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为胜。
四、种树
1.激发幼儿参与种树的兴趣
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幼儿说说如何种植“柳树”
(1)种植工具
(2)种植方法
2.幼儿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3.插上小标志,便于日后负责照看和护理。
关于精选植树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一、情况分析
从小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更新的具体体现,活动设计拟在让幼儿认识自然物,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颂扬人类改造自然、保护自然,通过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把幼儿认知、情感、行为贯穿于各种活动中,让幼儿采用不同的认知思路、多层次去认识周围世界,运用观察、谈话、种植、游戏等多种方法,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而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具有牢固的环保观念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是很有必要的。随着幼儿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进一步结合劳动教育,组织幼儿自己动手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他们把初步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并在活动中巩固这种意识。于是我们在植树节这天,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了相对应的活动。
二、活动设计
(一)小班、宝宝班植树节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懂得保护植物就是保护环境的意识;
3、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耐心、爱心,体验同伴间相互劳动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介绍植树节的相关活动;
2、已学会用水壶给植物浇水的技能;
3、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知道要保护好植物,不能随便折断树枝。
活动过程:
1、交代具体要求,告诉幼儿今天是植树节,我们将为路边的植物浇水,为环保出自己的一份力;
2、幼儿提着水壶出发到路边;
3、师提出要求,要按顺序给路边的植物浇水并注意不碰断小树苗不踩坏小花蕊;
4、幼儿开始给植物浇水,教师巡回观摩并给予指导,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
5、教师对幼儿的劳动给予肯定并进行评价;
6、幼儿收好小水壶回园;
7、互相交流体会,师总结活动。
(二)中班、大班植树节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2.自制常见树小纸牌人手3——4张。
3.植树的工具,在幼儿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柳树枝段。
活动过程:
(一)讲树:
1.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幼儿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2.引导幼儿重点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二)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玩树牌幼儿每人3——4张小纸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
玩法: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一要讲出这两种树的树名,二要讲出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都讲对了,两张数牌就归讲者所有;讲错了,就有对方讲。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为胜。
(四)种树:
1.激发幼儿参与种树的兴趣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幼儿说说如何种植“柳树”;
2.幼儿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3.插上小标志,便于日后负责照看和护理;
(五)待小树苗成活发芽后可带领幼儿去观察记录小树苗的变化。
篇5
关键词:课堂内外; 科技教育;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29-001
结合学科教学,渗透科技教育是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一条重要渠道。教师们应按照“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思想,把科技教育贯穿到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形成学科科技教育目标体系。新形势下的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是提高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科学理论和科学常识,从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科技教育因素,把科技教育纳入教学目标之中;在教学内容上把科技教育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找出最佳渗透点和结合点进行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按科技发展要求处理好认知与情感、基础与发展、教与学、全体与个体的四个关系;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将多种媒体手段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使信息传递形成抽象与直观、音与形的统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整合学科教学的功能,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指导学生网络学习,拓宽学习渠道,组织开展网上读书、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知识技能和获取最新科技发展信息的能力。
科技兴趣活动是以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实践性探索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是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打破校内外“壁垒”,立足学校,面向社会,拓宽渠道,精心设计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在科普周、科技节活动中开展科普专题讲座、参观访谈、实地考察等教育活动;学校、班级开展以科技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评比,积极开展科技小设想、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和科技小论文的“四小”活动,举办“科技节”,展示一年来师生、学校在各个方面取得的科技教育成果。健全网络,建立制度,保证科技教育特色活动正常开展有成效,以此来培养学生关注科学、关心生态环境、关心社会他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其次在科技教育主题活动中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赋予丰富的科技教育内涵,努力达到科学精神、人文品质和实践能力的同步提高。例如“珍惜生命”、“关注我们的家园――地球”、“节约用水”、“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等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形成初步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学生形成较强的创造型人格心理,在探究中遇到问题时,能实事求是,培养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科学问题答案的意识,长大为科技创新作贡献的情感。科技教育必须依托社会,实行开放教学,让学生更多地走出校门,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和条件。充分利用校外雄厚的科技教育力量和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较好地弥补了学校科技教育师资不足的弱点,解决了内容平乏的缺陷。积极开展身边科技小课题研究活动,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中专题性、特色性科技活动为研究重点,引导学生从身边生活实践中选择最感兴趣的可操作的科技实践活动小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寻求科技辅导员、社区科技人员和学生家长的参与和帮忙,并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其研究成果,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篇6
积极的情感氛围是隐形的教育力量,让幼儿在爱的氛围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能激发积极的关爱情感,呈现关爱他人的行为。
1、爱的环境氛围
一个良好的、积极的环境意味着一个能够诱发、维持、巩固和强化积极的社会行为的环境。我园自对幼儿进行关爱他人教育的研究开始,就将环境创设作为关爱教育的隐形阵地,园内的一景一物、一桌一椅、一杯一巾、一床一被等等物品的呈现以及墙面的设计、玩具的丰富与多样,都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可接受性,总体设计是温馨、可爱,色彩明亮,以孩子们喜欢的造型、颜色为主,尽可能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体验到被尊重、被接纳的爱的情感,体现的一个总原则就是“角角落落总关情,方方面面都有爱”。
2、爱的心理氛围
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灵魂。所以,要想使幼儿学会关爱,首先要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自己被老师、同伴和周围成人的关心、爱护,只有这样,幼儿才可能在有意无意的模仿中形成积极的关爱情感,并得到日积月累的强化巩固。几年来,每一个参加实验研究的老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以一颗宽容的心接纳孩子的各种行为,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生活、游戏和活动,在被接纳、被尊重的爱的心理氛围中学会关爱别人;此外,还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善于发现,用爱的眼睛去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身心特点和个性特征,挖掘个案出现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用老师满满的爱去温暖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让爱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爱的榜样氛围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积极的模仿对象,更能够激发、维持、巩固和强化孩子们所形成的关爱情感和行为,爱的榜样,既有老师的有心为之,又有老师的细心观察。老师的有心表现在老师定期组织的各种亲子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手工、亲子绘画、亲子歌唱等,使孩子们在与爸爸妈妈的共同活动中体验快乐,感受来自爸爸妈妈的那份关爱和呵护,并学会了如何关爱自己的父母和其他的家人,使关爱父母及家人的积极情感和行为不断巩固和强化;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求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率先垂范,对自己的长辈和亲人积极施爱,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播撒爱的种子,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种爱的榜样氛围,达到一种“不令而行”的隐性教育目标。老师的细心表现在老师随时随地都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极寻找同伴中的榜样和示范,及时与幼儿进行对话和交流,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爱、发现爱,放大爱的力量,使孩子们有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最终成为一个有爱、会爱的孩子。
自课题实施以来,我园坚持“教育从品行开始,幸福从启蒙奠基”的教育理念,以“关爱教育、润物无声”主题月活动为载体,每月制定主题活动方案,注重幼儿的亲身经历和亲手操作,自然习得各种经验和技能;注重让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近自然;注重有效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开放课堂,亲子同行。使关爱他人教育渗透于主题活动之中。
如爱在五月主题“幸福生活 劳动创造”:活动总目标是“以五月的劳动节、母亲节为主题生成契机,以“劳动教育和感恩教育”为主题内容,帮助幼儿了解和熟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激发幼儿的劳动激情,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和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意识,进一步宏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活动流程是“感受劳动的伟大—体验劳动的艰辛—萌发劳动的情感”;活动内容包含:劳动最伟大:职业万花筒;劳动最美丽:劳动者颂歌;劳动最神奇:职业变形记;劳动最光荣:小鬼来当家;劳动最崇高。
每一个主题的活动形式都是通过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实践活动、亲子活动等等进行的。幼儿在一次次活动中感受爱、体验爱,学会爱、表达爱。
绘本具有一般文学作品的特点,对孩子来说就是厚积薄发的熏陶感染,无论是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还是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哥哥姐姐,优秀的绘本永远是孩子们成长的好伙伴,是引导孩子们感受爱、发现爱、表达爱、学会爱的最好工具,同时它更以具体的形象、艺术语言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以能激发孩子的感情为最大特点,与学前儿童的认知心理和情绪特征相吻合,使他们学会从绘本阅读中汲取爱的营养,积蓄爱的力量,激发爱的情感,表现爱的行为,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绘本的教育功能,让幼儿体验文学作品的多种内涵,使幼儿在读读、看看、讲讲、说说中获得爱的熏染,萌发关爱之情。
为了达到研究目标,我们让老师精选关爱绘本,设计活动方案,先在1-2个班进行绘本阅读,在获得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再把绘本依次向别的班级进行漂流,如让大班幼儿阅读主题鲜明,情节起伏,侧重感悟人物心理和角色性格特征的绘本:《逃家小兔》、《快乐王子》等,;中班漂流的绘本以情节重复、人物复杂、对话句式相同,便于幼儿理解和表演等为特征,如:《嘘》等,小班幼儿选择的绘本情节、人物简单、以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为主、对话重复精炼、易于幼儿理解和表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好朋友》等,无论什么样的绘本,我们都是先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仔细揣摩、分析主人公的内心想法,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通过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分析蕴含的道理。重点引导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体验家人之间、朋友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从而激发幼儿的关爱他人之心。
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关爱教育,生活处处充满爱,事事都能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1、混龄互助。每次春游、秋游及全园性的参观超市、武警中队等社会活动,我们都让一个大班孩子和一个小班孩子手拉手一起走,在大带小活动中,大孩子能很好地照顾小孩子,沿途不断地关心小孩子;同时,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我们还经常让大班的一些孩子和小班的一些孩子进行交换,让大班的孩子做小班弟弟妹妹的榜样,带着他们一起游戏、吃饭、睡觉、穿衣等,在照料小班弟弟妹妹的过程中,把对小班幼儿的关爱之情转化为实际行为,同时也感受到老师和父母平时在照顾自己的过程中的辛苦,将这种感情延伸到回报老师、长辈、家人对自己的关爱;而小班幼儿在与大哥哥大姐姐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既学到了各种本领,又学会了与人
交往。 2、亲子活动。每学年,我园都会举行亲子游戏、亲子手工、亲子绘画、亲子歌唱等活动,使孩子们在与爸爸妈妈的共同参与中体验快乐,感受来自爸爸妈妈的那份关爱和呵护,同时,将自己对父母的关爱反馈回去,得到爸爸妈妈的鼓励和肯定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那种亲情更浓了,尤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关爱自己的父母和家人,使关爱父母及家人的积极情感和行为不断巩固和强化;
3、生活活动。组织大班幼儿帮助保育员老师擦桌子、洗茶杯、分发餐具、整理床铺;帮助厨房的叔叔阿姨剥毛豆、蚕豆,摘豆角等,将对他人的关爱之情付诸于劳动实践中,有效地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别人。
4、社会公益活动。每年3月,我们大班的小朋友都会组织“护绿”行动,把孩子们带到公园、社区,为小树浇浇水,为草地捡捡垃圾,把关爱他人延伸至一切需要关心的事物;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幼儿都能通过卖废品、收集零花钱等途径主动捐款;每年的重阳节,也会有一些孩子走进敬老院,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带去快乐,或把爷爷奶奶请进幼儿园,让孩子们为爷爷奶奶剥桔子、剥花生,捶捶背等,既锻炼了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关爱自己的爷爷奶奶;还有一些突发事件,也会激发孩子们的关爱之情。这些特定情境养成了幼儿关爱他人的行为,在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中培养了他们的爱心。
篇7
【关键词】价值澄清理论;项目教学法;旅游专业
国外对价值澄清理论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于学校德育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澄清策略的改进、价值澄清向品德教育过渡的分析和论述,其他方面的应用较为局限。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主要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国内对于这两种理论运用的研究也有所进展,但是国内的研究更注重的是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在旅游管理各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被广泛的运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经验”未注重对旅游专业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而从学生内在出发,注重价值观与技能培养结合的学科教学研究已经出现,如王联英提出的价值澄清理论及其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旅游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在预调查后得到正式问卷,以上课学生(两批次,在课题期间)为调查对象,进行结果比较:在教学方法上,70%以上的学生认为,绝大部分教师均采用了案例讨论与多媒体辅助教学,一些专业课程教师还采用情景模拟等方式。50%的学生对项目教学法表示不知道,20.4%的学生期待能使用项目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上,56.1%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很有实用价值,课堂教学组织好。教学效果上,68.4%的学生认为只学到了一些知识,大部分都不记得了。这样的结果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是没有针对旅游专业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使学生认为课程没有意义,对今后工作帮助不大,因此,他们只会选择性地听课。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效果不太好的情况下,可以结合专业与学生的特点,利用新的教学手段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使他们最终能够学有所用。在一项与教师相关的调查中,89.8%的学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除讲授专业知识之外,很有必要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职业道德的教育穿插于授课过程之中,但是需要强调:单调而枯燥的说教学生无法认可与接受。
二、价值澄清理论及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一)价值澄清理论与项目教学法结合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
价值澄清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与项目教学法有相似之处,首先二者都通过运用提出某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引起他们的行动。其次二者都强调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发挥学生主动性,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提高自己专业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得以普遍提高。最后二者都注重课程教学的原则、程序和注意事项,都强调专业课程性质、课程教学内容和存在问题,针对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均要求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旅游行业作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服务性行业之一,对从业人员既有职业技能技巧的要求,更有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的要求。高校旅游专业培养的学生是旅游行业的储备人才,因此他们应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荣辱观,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求索精神,具有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良好品德,并且除了具有旅游服务基本技能之外,还应是能够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价值澄清理论及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以《旅行社经营管理》与《饭店管理》这两门专业课程为研究对象,将两种方法论首先具体应用于这两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了解理论对于课程的应用程序、应用方法、和注意问题基础上,通过设计价值澄清理论的项目书组织课堂教学,并实施项目教学的五个步骤:任务选择阶段、启动任务阶段、具体计划阶段、实施项目阶段和总结阶段。具体过程为:第一要有目的地去选择项目,保证学生掌握应学习的内容,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第二要成立小组,定义项目工作与活动,角色分工项目课程的实施是以工作结构为主。第三拟订、编制和修订项目的工作目标、任务、工作方案等。第四步实施阶段。学生组成的小组根据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实施项目任务进行。教师发挥监督指导的作用,参与小组会议,及时答疑,教师在项目实施阶段注意把握基本步骤,及时发现问题,采用提问、检查的方式控制实施阶段的进度。最后,项目完成结果的评价应主要根据学生在项目课程实施中的整个“过程”,包括每个学生在各项目开展中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等,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价值澄清理论的对话策略、书写策略、讨论策略等,将价值澄清理论的“思考、感受、选择、沟通和行动”融入项目教学法过程中,具体贯彻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提高授课的效果。
以饭店管理课程饭店服务管理一章为例,项目完成分为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两个部分。在饭店服务管理这章中以处理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项目工作过程,再具体细分为前厅服务、客房服务与餐饮服务三个分主题。在餐饮服务分主题中,学生活动有三部分组成:课内活动(一课堂)、课外任务驱动(二课堂)和社会工学结合(三课堂)。课内活动要求学生阅读教学材料,掌握处理问题的基本步骤;再通过教师课堂讲解与小组讨论。课外任务学生要思考、感受、选择并且相互交流合作;学生采取行动主要通过角色扮演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社会工学结合需要学生实地走访一些饭店,了解饭店实际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撰写心得,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总结,分析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教师的活动主要做到教与做相结合。(1)教师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激发兴趣。(2)介绍课程的设计,学生的任务,考核方法等。(3)按照限制条件,自由组合的原则,学生分组。(4)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在民主的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言。(5)帮助学生设计场景,学生扮演角色,模拟现场解决问题。(6)教师总结评论;提高学生自我选择的自豪感。(7)布置任务:对饭店服务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总结出较为妥善的处理步骤与方法。
三、教学效果分析
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两门课程教学中使用,于课程授课结束时进行了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本调查在四个实验班级中展开,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94份,对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首先对问卷中的前五个问题进行相关性分析:S1教师将自身的价值倾向表达给学生会对您在价值选择过程中产生影响么?S2自身的价值选择是否会影响您的专业学习态度?S3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情景体验的方式鼓励学生对旅游从业人员自我道德的思考,对您正确认识旅游行业有没有帮助S4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您觉得以讨论、师生对话或书写的方式进行授课更易接受么?S5以分组完成项目(作业)的方式,通过“思考、行动、感受和沟通”等方法学习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与效果与以前相比如何?运用SPSS软件分析,从运行结果整体上看,除了S4与S1之间有明显负相关,其他无显著相关,可再进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结果表1中,问题S1和S2有强烈的负相关,解释为当老师影响的越大,学生自身价值的选择就越小,二者都是偏重在维度2上,因此可归为一类,理解为学生的价值选择受教师的影响程度。S3、S4和S5三个问题可归类为教学方法的改变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问题S6是对S5选择的补充:在S5中,您为什么这样选择?1不知道;2变好:学习到有用的东西,学习更有兴趣;3变好:提高自身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自信;4变差:与教师相关;5变差:浪费时间,没学到知识。将S5与S6二者做交叉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再对S1~S5进行频率分析(表2,其他问题分析相同)得到最终结论。
通过SPSS的运行看出问卷设计合理,可以对两类主要问题进行考察,即教师价值取向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教学方法的改变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从数据分析看出,在学生价值取向上,71.3%的学生认为教师将自身的价值倾向表达给学生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价值选择,27.7%的学生认为很容易影响,并且92.6%的学生认为自身价值选择会影响专业学习态度。结果发现教师的影响越大,学生自身价值取向选择就越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作用是肯定的。在教学方法上,98%的学生认为,教师采用的情景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对旅游从业人员自我道德的思考,对他们重新认识旅游行业有帮助。有77.7%的学生认为教师以讨论、师生对话、书写的方式进行授课这种方式很容易接受,并且教学效果好,83%的学生认为以分组完成项目的方式,通过自身思考、行动、感受和沟通的方法学习知识,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好。从结果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在饭店管理课程以及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一些进步,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影响学习学生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王联英.价值澄清理论及其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2]张超群.价值澄清法:品德教育时效性的有效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5):91~92
[3]张娟飞.浅谈旅游与旅游从业人员民生问题[J].中国商贸.2011(32):203~204
[4]娄慧轩.参与式教学在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管理学家.2011(9):180
篇8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教学实施;教学目的
0 引言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如今全世界的高等教育都在追求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核心则是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创新,诸如“探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1]等新颖的教学方式也出现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当中。教学者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学参与者的角色定位,从教师传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成教师成为学习环境的构建者,和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教师通过兴趣引导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学习环境,接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渠道,能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并且易于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并得到综合运用和锻炼。
“项目式教学”的理念来源于西方劳动教育思想,即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的雏形,经过教学过程的实践研究不断完善,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论思潮[2]。“项目式教学”法之所以会从众多新颖的教学理念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教育者实践的对象,正是因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回归其本质,培养专门的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希望掌握一些实用的,被市场和企业认可的技能。
然而“项目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它没有一套相对统一的模式和方法,而是针对于项目本身的不同而不同,所以项目式教学中一些细节并不清晰。
1 教学实施
既然是“项目式教学”,那么其核心必然是“项目”,目前项目式教学总共分为两大模式[3]:第一,学校主导,教师在讲授完理论之后,通过实践来加强和巩固所学知识,引进企业项目模式,包括项目本身的产品功能要求,技术指标,操作模式等等。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并在项目结束验收时给予评价与总结;第二,纯企业模式,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它具有的特点: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包括项目洽谈、报价、合同拟定、合同签署、生产组织、售后服务)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4]
正是两种教育模式的不同,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分歧,本文研究的分歧点在于:项目式教学是以完成项目成果为目的,还是以让学生参与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为目的,并且课程考核是以项目成果验收的形式,还是以学生技能考核的形式。
首先,由于讨论的是“项目式教学”,所以从项目的角度出发来讨论这个问题,以“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这门课程为例,这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程,包含了电路设计理论,电子制作工艺,电子产品测试,以及技术文档的编写等等[6]。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完所有理论知识之后,学生以实验的形式来进行理论的实践。如今这门课程顺应最新的职业教育改革要求,通过“项目式教学”进行实施,采用的正是学校主导模式,教师为学生设计了5个典型的项目工作任务,涉及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全部过程,即电路设计,仿真,原理图绘制,与PCB(印制电路板)设计制作,焊接,组装,调试,编制技术文件等等[7]。整个实施过程如下:
1)项目准备:
1.学生领取项目任务书;
2.成立项目小组,组织项目会议;
3.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人员分工。
2)项目实施:
1.学生按照方案实施;
2.定期做阶段性汇报;
3.教师引导,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难点;
4.项目结束,组织验收。
2 观点讨论
整个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完全被激发,更锻炼了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然而在项目验收的时候发现了问题。由于电子行业飞速发展,市场上PCB的制作技术也大大提高,教师为了保证项目的含金量及质量,给项目中的电路制作设置了一定难度,由于学校的PCB制作设备较为基础,制作精度也有限,所以对学生来说操作难度相当之大,所以在验收时大多项目没有完整的实现。目前电子行业大多企业由于生产成本的原因,将电路设计和电路制作分开,负责设计的企业没有工厂,将设计好的原理图给制作工厂代工,代工厂就专门负责PCB制作,设备先进,制作速度快,产品的成品率也非常高[8]。鉴于以上愿意,部分学生提出一种观点:在项目实施阶段,在设计完成电路原理图之后,可以将原理图交给那些专门负责生产的代工厂制作完成,最后交予学校做最终调试,并且学生提出了这一方案的好处:
1.项目进度快,学校设备有限,产品制作的速度慢;
2.产品制作成功率高,有利于学生在电路设计中发挥;
3.项目完成率高,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成就感。
学生的观点是从项目的本身出发,完全把自己的角色切换成一个公司职员,以完成项目为目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将原理图绘制完成,因为在设计电路方面,平时所学的软件及学校资源与企业几乎相同,然后再借用学校无法实现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将学生的设计成果制作完成,用以项目验收。这样学生可以完全投入到产品设计,不用担心学校设备的生产加工的局限性,项目成果更加完整。如果换一个角度出发,从学习的角度,“项目式教学”其核心依然是教学,是以教会学生技能为目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的内容:
1.学生对于项目整体的把握能力;
2.整个项目每个环节的技能掌握;
3.对于细节问题的处理能力;
4.团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5.项目成果的表现能力。
3 总结
所以从这个观点出发,学生更应该完成的去体验整个项目过程,即使最后项目没有验收成功,但是整个过程都走了一遍,对于每个技术环节都有所接触并学习,而学生所关心的生产工艺的问题,也正是学生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并不能因为硬件条件的缺陷而逃避,针对于学生的就业面向来说,是专业相关的所有岗位,所以学生必须对整个环节都有所涉及,不能有技术缺陷,以面对未来就业个各种可能性。至于项目验收的成功与否只是对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做一个参考。最后,在教学考核方面,应该以项目验收及答辩的方式为主,覆盖整个项目环节,既考验学生对整个项目的理解,也是教师对学生成果的评价。
综上所述,不论哪种观点,首先要回归教学的本质,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不能舍本逐末,毕竟学习技能才是职业教育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01:96-104.
[2]李战杰.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4,10:103-104.
[3]徐艳梅,李晓东.基于电子学档的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以《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J].中国外语,2014,05:81-87.(下转第216页)
(上接第219页)[4]宋伟.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式教学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5]祝铃钰,许轶,姚克俭.化工设计课程群的项目式教学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2,02:37-40.
[6]黎振,杨慧,王井玲.项目式教学中全过程立体式考核方式探索[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2,01:37-40.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211-02
教学模式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已进入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转换的基本方向是以就业为主体导向,不仅要彻底打破以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科化教学模式,还要打破学习与工作二元割裂的状况,走工学相结合的道路。中职护理专业要达到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的目标[1],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和技能培训势在必行。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研究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提出的,他们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随后,我国教育界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渐趋重视,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中央教科所朱小蔓教授给出的定义是:“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对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体验,加以一定的抽象化、结构化的把握所形成的特殊理论模式。”上述各种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不尽相同,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学模式这一术语的含义。
综上所述,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能起到桥梁作用。
二、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基本类型
(一)情境教学
1.概述。情境教学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出发,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思辨的学习情境或情景,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参与和作用下,实现知识传承、能力提高和迁移、职业情感形成的统一的教学方法[2]。
1978年,李吉林提出情境教学的设想,目前已逐渐推广应用到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中。如李悦在中职护生护理技能实训中应用情境教学,通过实训前进行创设不同的诊疗场景、实训中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在护理实训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操作的能力,有效改善实训效果[3]。
2.特点。采用这一教学模式,主要作用在于让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针对于护理专业教学,教师需要在教学前收集大量与临床接轨的资料,准备不同临床护理的教学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行动”等步骤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通过所扮演角色的语言、行为特点,系统完成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评价全过程,使自己的认知、情感、技能操作能力全面发展。
(二)案例教学
1.概述。案例也称事例、个案,最早就出现于医学领域。案例教学是指将发生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事例,学生以已学和正在学习的知识点去整合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使学生有效地认识案例,从而提升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探研该模式,文献研究发现,案例教学尤其适用于医学教育教学[4],如李国华等将案例教学用于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采取“提出问题―分析案例―讨论案例―总结评述”的步骤,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主动、有效的掌握护理学基础知识,提高教学效果[5]。
2.特点。护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特点是着眼并针对于加强学生能力培养,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有代表性的真实事例,让学生在案例的思考、分析、讨论中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建立适合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逻辑思维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采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情景最好选取学生今后职业生涯中经常遇到的情景,缩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案例中蕴含的问题和面临的决策,就是今后工作岗位上不可回避的历练。
(三)项目教学
1.概述。项目即以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为目的的任务。项目教学指师生共同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的教学活动。
项目教学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2003年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针对护理专业教学领域的研究偏重于评价教学效果,比如项目教学对护士开展护理研究课程的效果研究、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6]。国内近年开始逐步在护理学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如夏军阁、叶华在外科护理、外科实训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认为项目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掌握实训项目的理论知识和适应临床一线岗位要求的专业操作技能、扩大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专业培养与临床工作岗位的零对接[7,8]。
2.特点。项目教学的实质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具体情境和小组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负责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从而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并且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与答疑的作用[9]。
(四)PBL教学
1.概述。PBL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把学生置于混乱、结构不良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步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PBL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中,当前已成为西方医学教育的主流模式之一,它也必将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PBL教学目前已从医学领域走向其他学科教育领域,并演化出多种流派[10]。
2.特点。PBL教学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具体问题的不同,从而导致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同变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在学生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如曹秀风等以进入医院实习的大中专护生为研究对象进行PBL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研究,认为PBL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11]。涂华婵则进一步大胆尝试,在中职内科护理PBL教学中融入体验式教学,更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进一步提升了学习效率[12]。
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PBL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效果均优于传统医学教学[13]。但是,PBL教学对各方面条件有一定要求,如卫承华等在医学院校实践该模式后认为,实行PBL模式:①成本较高;②部分学生因自学能力不够、已长期适应传统教学模式等原因,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在理论内容学习中可能遗漏部分内容[14]。故在国内中职学校需要根据实际将PBL模式加以改革和推广,才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笔者将国内外优秀数据库作为搜索库,对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相关文献进行信息检索发现,其中被引频次较多的是关于PBL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等在护理课程中运用的文献。综观国内护理专业三十多年的教学模式改革,一直朝着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的目标进行,实践性、综合性、参与性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三大突出特点[15]。学校、教师应共同努力,通过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医药卫生类(第一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姜大源.职业教育:情景与情境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3]李悦.情境教学在护理技能实训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2,4(4).
[4]韩庆奇,张宝,刘文宝,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应用中的基本模式及特征[J].西北医学教育,2013,(2).
[5]李国华,李加善.案例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
[6]Chen J.Problembased learning:Developing resilience in nursing students[J].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1,27(6).
[7]夏军阁.项目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
[8]叶华.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在外科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0).
[9]赵志群.对《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4).
[10]黄亚玲.PBL教学模式探索[J].医学与社会,2005,18(6).
[11]曹秀风,蔡美兰.PBL教学在护理学中的新进展[J].内蒙古教育,2014,(4).
[12]涂华婵.内科护理PBL教学中融入体验式教学的探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1).
[13]乔文达,张宏伟.论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改进[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8).
篇10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小学教师是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的主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展,要落实小学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长期以来,小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导致小学
二、抓教育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要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必须抓好教师的基本技能。因为,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搞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教师除了要具有“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思想教育”“电教知识”等一般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以外,尤其要加强“语言”“板书”“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制作”“组织管理”与他人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及“教学机智”等基本技能。
1.语言。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小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有条理、生动形象。例如,数学语言是利用一些数学的名词术语、关系符号来表达数学概念、结论或说明解题思路的语言。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且要求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也能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例如,把算式(65+35)÷(40-35)读作“65与35的和除以40与35的差,求商是多少”。这样,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总之,语言修养是与思想修养分不开的,每一个教师都要下功夫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2.板书。板书是小学教师的第二基本功。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理解概念、系统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影响,并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板书应规范、有条理、重点突出、简练明确、布局合理。板书的方式要不拘一格,有的用表格式,有的用提纲式,有的边讲边板书,也有的在新课结束时系统板书。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一节好课的板书,在教学时犹如一幅具有整体结构的蓝图,把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鲜明而又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3.教具、学具的使用和制作。在小学教育中,有些学科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要解决这个矛盾,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就十分重要了。使用和制作教具、学具也成为小学教师的另一个基本功。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具和学具。例如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低年级可多用大小、颜色不同的纸或其他材料剪几何图形;中年级可多用钉子板;高年级可发动学生自制教具。其次,使用教具要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或发展过程,使用时要注意恰当的时机,做到适时、适量、适度,以达到直观的目的。教师还要具有操作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功。
4.教学中的组织管理。教学中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不仅表现在课内的教学环节中,如收发作业本、使用学具、订正作业等都应有统一的常规,反映在教师敏锐的视察力、说话的感召力和行动的感染力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神情、言语、气氛上洞察学生的内心活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教师的讲话要有鼓舞力,要有激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以教师自己谦虚好学的精神、自信和不怕困难的乐观情绪来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一切行动来有效地组织学习。
5.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三、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1.改革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义务教育教材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课程的改革主要应围绕下列3个方面进行。
(1)学科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必须渗透思想教育。那么,各门学科又怎么渗透呢?这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①注重挖掘各门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②注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③注重“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2)把原来单一的学科课与活动课程结合起来。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获取新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有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才能使学生动静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展语言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掌握基础知识与发挥特长相结合。
(3)国家统一课程与地方课程配合进行。学校必须开足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不能削弱音、体、美课程,适当增加一些地方课程,把劳动教育与地方课程挂起钩来,既有育人性,又有社会性。
2.把活动课程落到实处。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活动课程落到实处,必须从几个方面去抓:①学校要成立活动课程领导小组;②学校要把活动课程排入课表;③活动课程有专人指导,检查、落实;④活动课程要做到有组织、有目的、有内容、有计划、有场地。通过活动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道德情操、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3.创设环境课程。环境课程是一门新型的、比较隐蔽的课程。它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校开发环境课程的途径有:(1)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经常的、大量的教育,利用学校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例如:①留心观察学校周围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写有正面教育意义的文章或小评论;②利用黑板报、壁报、画廊、宣传栏等,搞好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③利用小记者、小编辑,充分发挥课间一分钟新闻的作用;④利用升降国旗仪式,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⑤张贴名人画像、名言、宣传标语、举办各种展览;⑥开展使用礼貌用语,净化学校教育环境。(2)开展社会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应是一种比较广泛的、长期的、普遍的教育,利用社会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例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深入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了解国情,了解工农业生产、科技卫生、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腾飞的大量的社会信息。(3)进行家庭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应是直接的、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
的生活、行为习惯。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场所,孩子的成长、培养、成才都与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要创设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
四、改进教学方法
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体现素质教育,除了有一套良好的教材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先进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体现素质教育。
所谓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方式。但方法不能只限于几种,它应随教学任务、教材及教学对象而不同。如:讲解法、练习法、实验法、启发式谈话或发现法等,都是在一定情况下适用的。总之,无论那个学科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重视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培养能力,体现素质教育。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