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改革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8 18:0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教育改革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教育改革的建议

篇1

关键词: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26-01

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塑造人的心灵,培养高尚的情操,启迪智慧,完善品质起着独特的教化作用。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对于教育者而言,能否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基础教育的过分功利化的状况使得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全面的教育。”

笔者在2006年主持的“河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邢台市农村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改革对策》的调研中发现,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中以下制约其发展的现象尤为突出:

(1)、音乐教师尤其是兼职教师从教能力较差,责任心不强,上课形式单一,缺乏自我提高意识;(2)教学设施缺乏,音乐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3)音乐课不开设尤其被挤占情况严重;(4)农村中小学校的领导对音乐课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

在调研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深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师因素和学校领导因素。简言之,是偏颇的教育理念引起的偏颇的教育现象。为此,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加强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保障艺术教育行政法规的贯彻落实

要想改变基础音乐教育的处境,基础音乐教育的领导者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对中小学校校长、教务主任等基层领导进行培训,以提高对艺术教育的全面认识,更新办学理念,从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育,转变那种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艺术教育的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督机制,经常深入到基层,定期进行检查,既要明察,又要暗访,对那些艺术教育的开展不符合要求的学校,要限期整改,并尽可能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对音乐教育长期得不到重视,不开或随意停开音乐课的学校,应追究其领导者的责任。

二、落实音乐新课程标准,更新音乐教学理念,鼓励创新教学

各地艺术教育的职能管理部门应加大落实新课标的工作力度,对在职音乐教师采用市级、县级、乡(镇)级三级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切实做到让每一位音乐教师都了解新课标,充分认识音乐课程的本质和价值,树立“人本位”的课程观,关注学生的兴趣、态度和需要,突出整个学习活动的整体性、综合性、审美性、创造性;改变教师“知识本位”的教学思想,将审美的感受和体验贯穿教学的始终。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现状,鼓励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教师的刻苦敬业和勇于创新意识,是基础音乐教育的巨大财富。引导教师自己动手,利用现有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与学生一起制作简易的乐器,如利用废旧纸盒、饮料瓶、小铃铛等制做出简单的打击乐器,配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节奏的练习和伴奏等等。这样,一方面使学生体验到音乐和生活的联系,又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感和创造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一味地抱怨现状的不足,一味的“等、靠、要”,莫如由自身做起,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通过努力,积极改变现状。一堂优秀的音乐课,不一定必须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而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必须是懂得音乐教学的特殊审美规律,珍视教师职责,热爱教育事业,有着高尚情操和完善品质的人。

篇2

一、幼儿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体育教育观念落后。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但是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受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化很深,评判学生的标准一般只看考试成绩,忽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阻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错误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幼儿的教育存在很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拉拢学生的家长,扭曲的教育的本质,让幼儿的教育完全变成小学教育的前期学习,不适合幼儿心里和身体的健康发展。幼儿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转变教学理念,还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对体育活动兴趣和体育习惯的培养,不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无法达到教学的的真正目的。

(二)设计活动缺乏难度。目前,我国的幼儿体育教学,学校对于体育活动的设计都缺乏难度和创新,教学活动模式比较单一,不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不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和体质的增强。尽管,幼师与幼儿朝夕相处,每天都照顾着幼儿的饮食起居,但是幼儿园的学生的数量比较多,教师的园内事物比较繁多,所以教师容易忽视对幼儿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的了解,不了解每一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也不清楚幼儿真正的学习需要和对知识真正的了解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教授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让学生被动的去接受,理解不了的也不去引导,让学生长期处沉闷,枯燥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参与度不高,挖掘不了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特点,达到不了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教师过分保护幼儿。在幼儿园的体育课上,教师对幼儿过分的保护,不能释放孩子的天性,束缚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对于幼儿,他们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无法控制自已的行为,甚至没有自我控制的意识,所以就需要要求教师确保幼儿的安全,于是,教师就对幼儿实施全面的保护,时时刻刻小心的照看着,将孩子放在眼前,制止孩子自行的在范围外活动。虽然,老师负责和谨慎的态度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但是如此一来,教师就限制了孩子的自主行为,让孩子自已去认知新事物,束缚了孩子的创新思维。

二、幼儿体育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以体育兴趣为先导。对于处在幼儿园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事物的还处在一个认知的阶段,所以做为幼儿的教育者应该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引导,让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理念。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孩子学习的热情,使孩子在兴趣的推动下爱学、乐学和好学,培养孩子学习的热情,不断的增强孩子的体质和综合素质。

幼儿园孩子的年龄就决定了孩子学习体育的特殊性,孩子对于学习体育还处在兴趣的推动下,不会知道说学习体育会增强他的身体,强壮体魄。所以,教育者们应该将体育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使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展现出幼儿体育的独特魅力。在进行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富有童趣的教学场景,先引起孩子的兴趣,为孩子编排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孩子在其中扮演一些角色,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去,让幼儿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层层的体育锻炼。譬如,在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的时候,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小动物的玩具布偶,布置出森林的场景,让孩子穿过平衡木将小动物送回家的活动,要让孩子知道平衡木下是一条河,小动物们都不会游泳,所以应该小心的穿过平衡木,不要让小动物掉到河里去了,在这种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中,可以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同时可以引导孩子进行体育的锻炼,让孩子在快乐的玩耍中进行体育的学习。

(二)鼓励创新为关键点。在幼儿进行体育教学中,要适当的放松教学的纪律,给孩子一些自由创新的空间,释放出孩子的天性,激发出孩子内在的潜能。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个别不听话的学生,他们有自已的观点和做法,往往不按老师的要求来,比较特立独行。对于这样的学生,作为幼儿教师,应该适当的给予包容,对他们的行为不要一味的否定,应该鼓励他们,说他们好棒呀,这么聪明,孩子的有些行为看起来是不遵守课堂教学的纪律,从另一方面看,也是孩子对于自已一种挑战。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弱化纪律,放孩子根据自已的意愿尽情地活动,并将好的玩法在全班进行推广,让孩子感受到自我挑战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加强孩子参与活动积极性。

篇3

关键词:英语教育专业;建设;改革

近年来,伴随着出国留学的热潮,我国的英语教育专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英语教育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是我国适应国际社会发展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迫切要求。英语教育专业的建设和改革致力于提高我国英语专业教师的师资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我国培养出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英语教育专业的建设才能满足我国的社会需要。

一、英语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发展正在不断面向国际化,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要从培养我国的人才竞争力开始。英语作为我国近年来越来越重视的基本教育,提高英语教育本身的质量,才能够加强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应正确面对英语教育专业的现状,及时发现英语教育专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一)专业性与实用性相分离

在我国的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普通英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一项工具的掌握,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强烈要求,希望通过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交流和心理上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另一方面,专业英语教学,它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它是建立在普通英语教学基础之上的一种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掌握大量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的知识,对英语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等知识有较高的理解。这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宗旨,导致英语专业教育在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制度改革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分化,这种现象的产生不利于我国英语教育专业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二)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方案的不完善

师类院校在为我国培养英语专业教师的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案不够完善的缺陷。师类院校中,英语专业分属于外国语学院,而一切相关的教学内容都是教育学院进行安排的,英语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得不到专门的设计和实施,这表明各大院校对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案方面并不重视,虽然具有明确的教育方向,却没有针对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进行系统的安排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这种现象导致我国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重点和教育的专业方向不够明确。产生这种现象的另一原因就是我国英语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够,我国的英语教育专业虽然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提高英语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为提高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效率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才能够不断适应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英语教育专业的改革策略

在面对越来越强的国际和市场竞争力,我国应积极进行英语教育专业的改革,促进学生自身能力提高,从而为我国的不断发展做贡献,在英语教育专业改革过程中,我国应将本国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要求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国的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

(一)抓住英语学科特点,建设特色化方向

每一学科都有每一学科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英语专业的教育过程中,要有能够发现和有效应用英语教育学科自身特点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加强注重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科地位,将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体系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英语教育的学科优势是其具有专业化强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只重视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还要注重提高英语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全面的掌握英语知识,才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体现英语的专业性强的特点。

(二)开发英语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系统

在英语教育专业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将职前教育作为一个课程设立突破口,将英语教育这一专业的优势和特点进行整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够学到技能。将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系统进行有效的开发,从教学的理念到教学目标再到教学内容和设施上都进行系统而完整的改革,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并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改革。将相关的教育学理论融入到英语教育专业当中,发挥英语本学科优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提高英语交际和专业能力,还能够掌握教育学方面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并领悟到教育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不断对教育理论的动态进行及时的观察,这是教育专业本学科重视基础、应用和前沿性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

为了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强英语教育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加强英语教育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实际上就是加强我国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保证我国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英语教学,从而得到全面发展,我国在加强英语教育专业的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应注重英语学科自身的优势与教育学理论的结合,培养学生既能够掌握更加牢固和深刻的英语知识,又能够掌握教育的技能。

参考文献:

[1]李辉. 对英语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及其改革策略[J]. 外语教学,2011,06:49-52.

[2]张申艳. 对英语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及其改革策略[J]. 品牌,2014,12:244.

[3]吴汉周. 师专英语教育专业改革的几点设想[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1:77-80.

[4]顾钢. 对英语专业建设改革的几点思考[A]. 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作会.第五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会议论文集[C].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作会:,2013:1.

篇4

关键词:思想品德;观察;备课;建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本文结合思想品德教学的个人经历,就思想品德的备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思想品德的备课状况

就目前思想品德课备课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四本主义,忽视现代教学手段

“知识老本、课本、教学参考书、学生作业本”构成当前思想品德教师备课的“四本”。这里没有现代化教学的手段的用武之地。

2.唯本主义,忽视学生的存在

备课时,教师只注重教学参考书和课本的内容叙述,从不分析学生的真实情况,盲目地将教学参考书所指的内容分析、教学建议搬到课堂教学中。

3.个人主义,忽视集体的智慧

教师只注重个人备课,关门思索,从不参与集体讨论。

4.抄本主义,忽视备课创新

一些颇有资历的老教师和一些兼任着学校行政工作的教师由于没有精力或不愿意创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抄写着往年的备课笔记。

5.夹本主义,完全忽视备课

奉行夹本主义的教师从来不备课,上课时总是夹着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学参考书和一本学生作业本进课堂。

二、五种备课现状存在的原因分析

任何问题的存在都不是偶然的,必有其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就以上五种备课现状而言,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市场经济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教师队伍。就思想品德课教学而言,其固有的专业特性,不如语文、英语、数学、艺术类教师那样有家教市场,致使一部分教师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教学工作的积极性长期以来得不到激发。

2.职业道德的原因

在思想品德教师团队中,有的是学校领导,掌有备课特权;有的是学校的老教师,资历深,顽固不化,不愿接受新事物,更有一种目空一切的姿态;有的是刚分配的教师,工作态度不正,他们的精力不是集中在教学工作上,工作不踏实,不谦虚。这些教师对备课工作都不够认真,敷衍塞责,存在严重的职业道德问题。

3.学科地位的不平等

在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思想品德课被视为“副科”。思想品德课教师被视为缺少教书能力的人。在评优晋级的时候,思想品德教师缺少一定的优势,长期受到歧视,内心压抑。

另外,一些师范院校热衷于热门专业,对思想品德课教育专业有所冷淡,致使报读思想品德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思想品德的教学及地位。

4.考核制度不健全

在职称评定方面,就备课的考核方面来说,过于形式化,局限于几本备课笔记,至于备课的内容、过程至今缺少科学的可操作的考核办法。

5.教学改革的问题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着轰轰烈烈的教学备课改革工作,但是改来改去到了最后,形式上是集体备课,实际上备课室成了教师们的聊天室。究其原因是因为缺少可操作的集体备课方案,缺少对备课改革的监督、考核机制。

总之,心理的、社会的综合因素造成了备课工作的阻碍,影响了思想品德教学的效率。

三、思想品德备课改革的建议

要改变思想品德备课改革的现状,不能就备课方面做文章,否则就会产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根据前面的分析我认为:

1.确立大学科观念,给予思想品德课应有的重视

众所周知,在知识经济时代,很难完全清晰地区分学科界限,各个学科之间早已互相渗透。因此,作为学校的教师、领导以及上级政府部门,应该将思想品德学科和其他各门学科同等视为一个知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思想观念上确立大学科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给思想品德学科应有的重视。

2.三位一体备好课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备课的内容不只局限于教科书,它必须不断适应日益更新的知识世界,还要不断适应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对象。新时期的教师要将学生、文本、媒介视为一个整体,共同列为备课所要关注的因素。

(1)要关注文本与时政

对于思想品德课而言,它的许多观点内容都还处于不断更新变化的过程中,需要紧跟时代形势。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时政发展趋势,不断地查阅报纸、杂志,浏览互联网,及时了解时政信息,将其及时地补充到课堂教学之中,赋予思想品德以时代感。

(2)要准确地把握学情

我们的学生不再是以往信息闭塞时期的学生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知识信息了解得广度很大,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从各个层面对他们的知识水平进行深入的分析,准确地掌握学情,根据学情对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进行选择,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3)要合理利用现代媒体

现在的学生好奇、活泼、追求新意的事物,而且现在的思想品德课本本身也图文并茂,课本的许多观点不能仅靠一张嘴、一支粉笔就能向学生说明。因此,现代的教师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它们有机地与文本、学生相结合,达到传统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只有在备课的时候坚持三位一体的备课思路,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才能有效地开展,达到教学的目的。

3.个人与集体备课相结合

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形成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各自优势的叠加效应。具体做法:

先由每个老师针对某一单元,备好课时教案,在备课时组内,每个老师都有属于自己某一课时特别要详细深入备的内容,时间为一周,一周后,备课组集会,先由每个老师针对自己所重点关注的备课方案进行试讲,其他老师结合自己的备课提出修改意见。集中讨论时,组长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备课提纲。整理后的备课提纲成为全组老师执教的范本,至于具体上课的操作,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风格。

这种备课方式有利于克服个人备课的不足,发挥集体的智慧,实现备课效益和上课效率的最大化。而且还可以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起到传统教研模式所达不到的效果。

4.建立健全备课考核的新机制

一般来说,学校的考核制度最终都是回归教师个人绩效的。在备课考核的时候,我们可以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效果相结合考核,将教学的效果进行捆绑式考核,即集体的备课、上课效果就是个人的上课、备课效果,如果个人的上课、备课效果低于集体上课、备课效果若干个百分点,那么最终的绩效考核按个人实际效果计算。

这种考核的办法,既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克服个人主义作风,又有利于发挥集体的积极性,最终利于个人与集体的双赢。

5.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再教育

培训再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培训形式往往是上级部门组织开展的,本文提出教师培训再教育的权限下放到学校,让学校和教师担当培训的组织者、参与者。也就是说,教师既是接受再教育的对象,也是再教育的主持人,由教师自己担任讲师。

教师培训再教育的形式就学校范围而言,可以有同组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如通过QQ、电子邮件、公开课等方式进行。也可以以学校名义邀请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或者开设网上呱呱课堂远程监控培训。学校要做好考勤,将其列为评优晋级的条件。

时政形势在不断地变化,科技日新月异,作为思想品德教师,除了外在的接受再教育培训之外,还要懂得每天主动地阅读大量的时政报刊,浏览互联网最新信息,主动地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要领,如白板教学、电脑课件设计等。

无论哪种培训,一定要本着一个宗旨,追求实效,让教师个人智慧在培训中有效地发挥。

思想品德教学要走出以往教学的瓶颈,有许多措施可以采取,但是备课改革应该是“先行官”,我期待本文的观点,看法能够对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带来一点启发。

参考文献:

[1]吴永军.备课新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2]周新高.关于有效备课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07(8).

篇5

【关键词】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

以皮亚杰为杰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必须通过学习者学习观念的转变来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习观念的转变。学习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相同的课堂下,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理解能力、思维、认知能力、经验等多种因素为基础来理解授课内容。不同的学生对教师教授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是千差万别的,以自己以往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去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真正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只能基于学习者的经验和背景。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在教学的各要素如:教学模式、方法、目标、教师和学生等方面有其自身的观点。与传统教学观比,建构主义认为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倡导“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指出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以“学习为中心”,还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起组织、指导和帮助的作用,教师有分寸地运用对话、创设适宜的教学氛围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把握好教与学的尺度,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积极建构成为自己个人知识。

(三)建构主义课程观

基于上述学习观和教学观的改变,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活动要紧紧围绕培养激发学生思维,营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帮助掌握各类知识和信息并整合为自己的个人知识。相对于传统的以文本教材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来看,建构主义的课程观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学会自己获取知识信息并合理利用。

(四)建构主义知识观

正如杜威所说的,“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经验的改造。”维果茨基也认为“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那么他们不会对所学习的概念有深切的理解,只是记忆了些符号”。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生活背景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建构有益的知识。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教学观念的对比分析

(一)教学模式的改变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讲授内容。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善于交流、从问题的不同角度考虑分析,重视让学生亲自实践和体验,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广阔和自由的空间。

1.学生学习地位的改变

传统教学中学生是被动学习,新时期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社会需求为核心。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究式学习,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质疑,敏锐地发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2.教学过程的改变

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综合思维训练型”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去“学会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想象力。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的特点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打破标准划一、内容一致的教学定式,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个性和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和发挥,为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二)学习环境的改变

有效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成功的,知识也是在一定环境中掌握的。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适宜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对学习内容主动构建的时间和空间,收集相关资料,达到对所学内容一定的认知,在平等友善的环境中,真正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最大限度的理解和互动。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

(三)评价方法的改变

以往的教学对学生的考查以期末考试来进行终结性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有片面性。建构主义主张进行多元的评价方法,更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既注重过程评价也注重终结评价,既有师生之间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学生自己的评价,满足了学生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提升了责任心的培养。

三、建构主义理论对现代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

新形势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应该从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出发,培养和谐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极富人文性的教育理论,适于学生对知识灵活、广阔、深刻地理解。充分尊重学生因种种原因造成的个体差异,重视不同情况下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构建和灵活运用,肯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非常有利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在强调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今天,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探究式和对话式教学,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彰显个性,思维活跃,创造力得到充分的激发。

【参考文献】

[1]宛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现代教学的启示 [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篇6

关键词: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 教学改革 动漫专业 动漫人才

一、绪论

中国动漫产业作为我国大力发展的一个核心创意朝阳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机遇。但现有的动漫人才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高素质动漫人才严重紧缺正影响着整个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动漫教育的发展。动漫教育教学是时展的需要,各大高职院校担负起了培养大量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动漫专业人才的使命与责任。可是,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动漫教育教学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及课程设置存在不少的弊端,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学方法、模式及课程设置有待改进。另一方面,产学研结合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结合。各大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一直在提倡“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1]等理念,并同多家动漫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合作项目和大量的校外实习基地,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在教学环节中的真正做到产学研的结合。

当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已不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教学改革便成为了当今各大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课题。而举办动漫职业技能竞赛正好为各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动漫职业技能竞赛

在各大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作为一项重要的创新举措为各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践项目检验衡量学习的效果,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就是通过实践项目考查动漫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根据认识论,“人们总是通过具象的事物形成抽象的认识,又用抽象的认识来指导新的具象的实践。”[2]动漫职业技能竞赛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适应岗位技能,这就必须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也就是,通过做具体的事情学习和形成知识和能力。通过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实际动手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还推进了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以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最终提高学生从业能力,实现就业。

2010年由无锡市教育局举办的江苏省第二届数字艺术大赛得到了各大高职院校的重视与关注,受到了广大学生、教师的积极参与。最终由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动漫093班的学生顾宴慈、高克制作的三维动画短片《Flower》获得了江苏省第二届数字艺术大赛二等奖的荣誉奖项。在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中,由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动漫082班的学生孙涛、辛叶添、何琳、陈诚、高飞制作的三维动画短片《Catch》获得了团队优秀设计的荣誉奖项。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就是通过实践项目的比赛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实践检验来评价学习效果,只有这样通过运用能力和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才能真正判断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的程度和水平,而传统的授课模式根本无法全面反映这种学习效果。通过动漫职业技能竞赛,我们也发现了普遍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作品不严谨不规范不完整,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弥补。

三、动漫专业教学改革

在动漫职业技能竞赛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技能竞赛,我们明确了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岗位需要与满足社会需要的动漫专业人才,而不是纸上谈兵,只会夸夸其谈的人。这就需要我们改革传统的专业授课模式、课程设置,并配以现代化的教学平台,推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动漫专业的教学方法。

1.授课模式改革

传统的授课模式存在着许多的弊端,例如:理论与实践不能充分结合,学生不能及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实践内容空洞枯燥,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实践内容未能与企业的项目充分结合,学生作品普遍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这样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当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改革授课模式便成了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课题。2011年我院数字艺术系三维动画专业与江苏巅峰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参与多项企业服务外包的项目。学生通过企业的外包动画项目锻炼,既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加强专业实践,又得到了相应的报酬,这样一来便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课程设置改革

我们通过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发现,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课程设置仍与动漫行业的岗位需求脱节。那么,如何改革原有的课程设置成为了培养动漫人才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动漫专业人才的成长;相反,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将会严重影响动漫人才的培养。

根据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我院数字艺术系动漫专业进行了课程改革,新的课程主要分三大类:公共课程、岗位群课及集中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岗位需求为导向,坚持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消除课程设置过细过多,各种课程之间互不联系等问题,避免学生学习课程单一、枯燥、适应面窄等弊端。动漫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触专业知识,加大了岗位课程的课时量,在课程的顺序上严格按照动画制作流程安排。改革后额课程设置更科学、更合理、更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

3.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对于如何化解知识点的难度,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为关键。我院教学方法改革可以借鉴适合于动漫专业教学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相较于原有以讲授、演示、指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力求在完成实训项目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1)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这种方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3]我院数字艺术系三维动画专业与江苏巅峰软件有限公司合作了多项企业服务外包项目,将项目进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通过项目锻炼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加强专业实践。

(2)校企合作教学

我院数字艺术系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教学,于2010年引进江阴市水木东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联合教学,聘请了韩国资深动画导演崔仁吉吉、朴昶进为外聘教师在校指导学生参与教学,并合作制作动画片《蔬菜精灵》。校企合作教学避免了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不一致的矛盾,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力。

四、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意义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为各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两者之间起到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动漫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需要教学改革的支持,教学改革的成果也需要职业技能大赛检验。希望今后各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动漫产业培养适应岗位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五、结语

动漫教育是时展的需要,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就肩负起了提高动漫专业整体水平的使命与责任。但由于我国职业院校动漫专业的教育起步较晚,动漫人才教育培养仍处在摸索阶段,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动漫专业教育现状与缺陷,进而在动漫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一套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市场急需的高技能动漫人才,真正使学校与市场达到“无缝对接”,为我国的动漫职业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件,2004.

篇7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心理学是课程的理论基础之一。心理学以个体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而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心理学的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对课程研制产生着重大影响。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案的制定都要以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作为依据。

2001年,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规模空前的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借鉴了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作为当代具有影响力的思潮之一,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改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图对此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建构主义心理学及其课程观

(一)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了建构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是心理学发展史中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后来在维果茨基(Vygotsky)、奥苏贝尔(Ausube1)、布鲁纳(Bruner)等人的推动下,这一理论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流派纷呈,主要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论、控制论的观点等。然而,这些理论有着共同的内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人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与一般人们所认为的“外部输入—— 内部生成”模式相反,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从外部输入到人的心灵的,而是在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人的心灵内部建立起来的。其次,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的、客观的反映,它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会随着人类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变迁或更新,而非问题的最终答案。在具体的问题中,人们还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境对知识进行重加工和再创造。而且每个人都从自己特定的经验背景出发来建构知识,给世界赋予意义,由于各人的经验背景不同,建构出来的知识也必然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独立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另外,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建构.人们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要受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并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协商,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世界。

(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是以其知识观为指导思想的。

1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所谓主动建构性是指学习的目的是要实现知识和意义的建构,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去探究和创造新知识;所谓社会性是指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与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交流互动来丰富自己的认识,从而构建起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而情境性是指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建构意义,获得知识。因此,学校课程不仅要关注知识体系,更要突出知识获得的过程,使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学会创新,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的学习是累积陛的,因为一切新知识的建构都是建立在原有经验背景的基础上的。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课程内容就不能与学生原有的经验脱节,不能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而应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选择真实性的任务,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情景,体现课程内容的实用 陛、多样性、趣味性和探究性。

3弱化学科界限。建构主义者重视问题情境的意义,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多次进行,并且保证每一次学习的问题情境都不同,而且教师要呈现给学生整体性任务,让学生尝试着去解决完整的问题。由于这样的问题往往要涉及多方面的概念和理论,所以建构主义者要求弱化学科界限,主张学科间的交叉。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观。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在他们看来,学生并非直接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各种现象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应该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经验,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识。因而,在这里,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指导者和协助者,引导学生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异,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整现有的教学资料,适当布置问题情境,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起学生的反省和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之间要进行互动、协调,以不断丰富和更正各自的认识,这也即我国传统的“教学相长”思想。

5.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观。建构主义者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因而,评价应该立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变化,注重对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考查而非学习成绩;评价类型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方式要多元化,而不仅限于传统的纸笔考试。

二、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符合时代的要求,因而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受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这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改中课程目标的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的变革和评价体系的改革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课程目标的变化。我国以往的教育极端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课本知识被奉为“宝典”,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等的培养。针对以往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建构主义者认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解释或假设,并非问题的最终答案,因而学生没有必要对课本知识顶礼膜拜,而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可见,新课改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受到了建构主义的一些影响。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长期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偏深、偏难的部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这与建构主义课程观强调的“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相一致。

(三)课程结构的调整。我国以往的中小学课程,门类过多,而且强调学科本位,学科课程占主导地位,课程内容缺乏整合。但是,学生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由各种现象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综合体,而非以专门的学科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学生将来能够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相应地,学校课程就应该突破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将各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也反映了建构主义主张的“让学生尝试解决整体性任务,弱化学科界限”的观点。

(四)课程实施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占绝对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缺乏真诚的、平等的合作和交流,教学以教师灌输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这难免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下,由于对创新教育的提倡和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关注,使教育工作者从建构主义心理学中去寻求启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主张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倡导合作学习。鉴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课程评价的改革。我国以往的课程评价存在好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重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对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单一,多采用纸笔考试。此次课改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提倡发展性评价;倡导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纸笔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小组讨论、研究论文等综合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这改变了以往“纸上论英雄”的局面,将评价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与建构主义所提倡的“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观符合。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学观、学习观等理论中虽然不失过激的看法,但它给传统的教育以有力的冲击,也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当代,建构主义理论无疑会对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李建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新课程新创意[J].教育发展研究.2002.(3).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5]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吴维宁.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篇8

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参考相关国际经验,我们建议: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我国逐步实施“以省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鼓励各省根据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特色办学。主要理由如下:

其一,大国办教育、地区差异大,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面对的实际国情。教育管理的权力和责任过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显然是不适应我国国情的。目前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由于县与县之间财力相差悬殊,许多困难县难以承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任,在课程开发、教育规划等方面也缺乏相应的能力。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具体教育事务,既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举办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也不利于地方特色的形成以及教育事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所以,以省级政府为主来承担和行使具体举办教育事业的责任和权力,是比较恰当的。

其二,以省为主统筹教育管理,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开发和学生升学就业。在这样的体制下,教师直属省政府教育部门管理,全省教师工资待遇相对一致,有助于教师的流动,为农村边远地区配置优秀教师,从而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同时,以省为主统筹管理本地区学校课程设置和开发,可以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课程体系,促进教育事业满足当地社会发展需要,包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要,也有利于配套进行相关考试改革。另外,以省为主统筹举办包括高考在内的各类毕业会考和招生考试,鼓励相关高校与各省有关部门协调进行自主招生考试,有利于根据当地发展状况和建设实际需要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逐步建立一个多样化的考试体系,有利于突破高考这一教育改革的瓶颈。

其三,以省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有利于中央政府教育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从而进一步集中精力办好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大事。同时,这样的体制也有利于各地推行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教育改革,避免出现目前中央教育改革政策难以兼顾地区差异的状况,因而有利于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因此,建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管理国情的新的教育体制,创建“以省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

第一,以省为主,把办教育的责任和权力主要放在省一级政府。在把相关权力和责任从县级政府上移至省政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教育部目前承担的涉及教育管理具体问题的权力和责任下放至省政府。

第二,在新的教育管理体制中,教育部主要负责统筹规划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实施全国性的重大教育改革计划,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国家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管理和监督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边远农村地区等教育事业资助计划的实施,领导国家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中小学教材等教育领域重大事项。

第三,省级政府直接承担实施和执行国家教育法律和政策、举办本省教育事业的各项主要职责,包括统筹规划本省教育事业发展、开办学校、领导学校课程设置和开发、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组织进行中小学毕业会考和高校招生考试(包括与相关高校协调举办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等。

第四,在省级政府之下,各市县(也可以是按照人口分布和社会发展状况所设立的学区)在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市县(学区)的学校教育日常运作,执行省政府和国家相关法令,通过由社会相关领域人士组成的教育委员会进行校长聘任等。

第五,教师队伍由省政府统筹管理,在全省范围进行统一调配,教师工作量考核和工资待遇等由省统筹进行,对在农村、贫困、偏远、民族等特殊地区工作的教师给予特殊津贴。

第六,在实施“以省为主”的教育管理新体制基础上,推行新一轮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促进教育事业适应地方社会发展。

总之,“以省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应当成为我国未来15~20年教育改革的一个中长期目标。国家可以制订一个逐步实现这一目标的教育体制改革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改革任务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相应责任,配套进行相应的教育立法,从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稳步向前推进。

(本文承蒙中国人民大学项贤明教授提供有关资料,特此致谢)

(作者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责 编 子 君)

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根本问题。我国教育领域很多现实问题之所以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管理体制的制约是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突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瓶颈,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认为,应当制定一个明确的中长期改革目标,并通过有计划的改革逐步创建一种新的教育管理体制。

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参考相关国际经验,我们建议: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我国逐步实施“以省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鼓励各省根据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特色办学。主要理由如下:

其一,大国办教育、地区差异大,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面对的实际国情。教育管理的权力和责任过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显然是不适应我国国情的。目前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由于县与县之间财力相差悬殊,许多困难县难以承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任,在课程开发、教育规划等方面也缺乏相应的能力。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具体教育事务,既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举办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也不利于地方特色的形成以及教育事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所以,以省级政府为主来承担和行使具体举办教育事业的责任和权力,是比较恰当的。

其二,以省为主统筹教育管理,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开发和学生升学就业。在这样的体制下,教师直属省政府教育部门管理,全省教师工资待遇相对一致,有助于教师的流动,为农村边远地区配置优秀教师,从而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同时,以省为主统筹管理本地区学校课程设置和开发,可以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课程体系,促进教育事业满足当地社会发展需要,包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要,也有利于配套进行相关考试改革。另外,以省为主统筹举办包括高考在内的各类毕业会考和招生考试,鼓励相关高校与各省有关部门协调进行自主招生考试,有利于根据当地发展状况和建设实际需要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逐步建立一个多样化的考试体系,有利于突破高考这一教育改革的瓶颈。

其三,以省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有利于中央政府教育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从而进一步集中精力办好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大事。同时,这样的体制也有利于各地推行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教育改革,避免出现目前中央教育改革政策难以兼顾地区差异的状况,因而有利于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因此,建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管理国情的新的教育体制,创建“以省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

第一,以省为主,把办教育的责任和权力主要放在省一级政府。在把相关权力和责任从县级政府上移至省政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教育部目前承担的涉及教育管理具体问题的权力和责任下放至省政府。

第二,在新的教育管理体制中,教育部主要负责统筹规划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实施全国性的重大教育改革计划,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国家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管理和监督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边远农村地区等教育事业资助计划的实施,领导国家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中小学教材等教育领域重大事项。

第三,省级政府直接承担实施和执行国家教育法律和政策、举办本省教育事业的各项主要职责,包括统筹规划本省教育事业发展、开办学校、领导学校课程设置和开发、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组织进行中小学毕业会考和高校招生考试(包括与相关高校协调举办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等。

第四,在省级政府之下,各市县(也可以是按照人口分布和社会发展状况所设立的学区)在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市县(学区)的学校教育日常运作,执行省政府和国家相关法令,通过由社会相关领域人士组成的教育委员会进行校长聘任等。

第五,教师队伍由省政府统筹管理,在全省范围进行统一调配,教师工作量考核和工资待遇等由省统筹进行,对在农村、贫困、偏远、民族等特殊地区工作的教师给予特殊津贴。

第六,在实施“以省为主”的教育管理新体制基础上,推行新一轮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促进教育事业适应地方社会发展。

总之,“以省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应当成为我国未来15~20年教育改革的一个中长期目标。国家可以制订一个逐步实现这一目标的教育体制改革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改革任务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相应责任,配套进行相应的教育立法,从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稳步向前推进。

(本文承蒙中国人民大学项贤明教授提供有关资料,特此致谢)

(作者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篇9

关键词:全球化;全球化影响;继续教育改革

受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为了教育而教育或是为了虚无的幻想而教育都不是教育的动力。就教育领域的改革来说,继续教育能提供给成年人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帮助他们获得职业上的发展,并不断更新在职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敬业态度。此外,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王丽和王晓华认为终身教育包括继续教育等其他类型的教育形式;终身教育不限于学校教育也不排斥学校教育。因此,继续教育可以以更多样的模式、更全面的教学内容和更新鲜的教学动态来帮助有继续学习愿望的人增加职业竞争力的砝码。本文试图完成以下几个目的:第一,本文将从全球视野探讨全球化对继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二,确定论文中继续教育的含义,简要回顾中国继续教育的特点。第三,以某电视大学为例,研究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同时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向继续教育机构及相关政策的制定者提出改进建议。

1文献综述

1.1全球化对继续教育改革的影响

“全球化”为人们所熟知,涉及人类生存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科学、教育等。1983年,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TheodoreLevitt提出“全球化”的概念,此后不断有学者增加、改变其含义。但是无论如何改变,它的内涵却使人们达成共识:人类的生活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距离限制,人与人的相处与联系日趋紧密,并且互相影响,世界逐渐变成一个整体。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对教育投入了更多的期待:教育与竞争的必要性联系在了一起;国家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对从业者的要求和培训也随着改变,并将教育与“知识经济”联系在一起。德国和法国分别在21世纪初完成了教育改革,这些改革主要是以全球化为背景,并从高等教育领域开始的。此外,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的教育经验则更加体现出全球化对其教育体系带来的优势转变。许南在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发现:留学生为美国经济带来超过5亿美元的收入;澳大利亚将跨国高等教育视作出口产业新的突破口;德国则大力支持英语授课并发展其国际进程。由此可见,教育全球化不仅促进各国反思自己的教育现状并进行因势利导的改革,而且在全球化理念的推动下,通过适宜的改革,很多国家也获得了经济上的发展。因此全球化的教育让积极进行教育改革的国家获得了“知识经济”所需要的人才,也获得了经济收益。在中国内地,全球化也冲击着教育领域,使其产生变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机构和模式更多元。为了满足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等旨在提高成人特别是有一定职业背景的在职人员的学历背景和知识技能的学校发展很快。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终身教育和全民学习的理念越来越为大众认可。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愈加明确。以高等教育为例,许多研究型大学纷纷开设国际学院,在师资、教材、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国际接轨,如中国海洋大学国际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国际学院以及成立不久的上海纽约大学等。跨国高等教育是教育改革全球化的标志之一,在学校管理、教育制度改革方面,黎万红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权力下放,在财政方面强调地方政府的责任,同时加强督导机制和学校自主。

1.2继续教育的概念

继续教育是实现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构想不可或缺的环节。现代继续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但继续教育的定义却未有定论。王丽和王晓华援引中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说法是,“我国继续教育的重点是对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张伟远从分析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远端教育之间的异同入手得出结论:继续教育可以是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的、职业的或非职业的、面授的或远程的。因此它包括了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远端教育。本文所探讨的继续教育是专门提供继续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为成人(在职或非在职)提供学历教育及非学历的长期或短期培训。

1.3全球化对中国继续教育改革的影响

李锣从继续教育国际化和继续教育人力资源改进的角度谈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汪全安、汪正慧从经济层面讲述了全球金融危机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冲击。赵锋等聚焦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发展模式。智阁和陈国雄提出面对西方国家受金融低迷状况影响抢占中国继续教育市场,中国继续教育生源流失严重,因此我国应以正确积极的态度接受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下放办学权,促进国家、地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发现: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国继续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如火如荼。但是这些讨论都仅限于对国内普通高校内的继续教育机构,这些院校的教育教学重点始终放在对全日制的专科、本科生、研究生等的培养上,因此对这类院校的继续教育研究并不全面,不能从整体上体现我国继续教育领域的发展变化。因此,本文将以国内一线城市某广播电视大学为例,探讨继续教育改革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2我国继续教育改革的现状及问题

2.1研究对象的现状及“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该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是运用电讯、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路等现代信息传媒技术进行远端教育的开放大学,创建于20世纪。该大学在继续教育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并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学校开设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等课程。其继续教育与社区结合很好,为社区建设提供了帮助,如定期开办的婴幼儿培养方面的讲座、社区再就业人员的心理辅导等。受非官方指派进行调查的限制,本次访谈仅在一个校区进行,共访问10人,提供有效调查内容的共7人。分别是1位教学主任、2位任课教师、2位班主任和2名学员。尽管参与人员有限,但是辅以观察法和文献法,可以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本次访谈主要围绕继续教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能力;继续教育国际化的推广情况;继续教育非教学员工的工作基本情况;继续教育的满意度和与企业、社区联系情况等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任课教师年龄和学历分布较好。班主任的工作强度较大,除负责几个班级的学员以外,部分分校的工作人员还需要负责招生工作并与业绩考核有一定的关系。部分教师、员工属于兼职式,因此缺乏晋升机会等精神层面的鼓励,主动工作的积极性较差。学生对教学内容满意度较高,但是因为没有与正规学历教育加以区别对待,因此为了取得学历,一些年纪较大的学员仍需要参加较高难度的英语或计算机等的常规考试,这些内容对学员的工作促进较小。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取得学历或经过短期培训后,获得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晋升机会。校企联合程度不高,一些全日制的继续教育学员缺少实践机会,且未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此外,教师及学员对国际学校交流不了解,推广程度不高。

2.2研究对象的问题

第一,学历教育课程设置僵化,与学生工作需要脱离。根据笔者的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抱怨较多的是对学历教育课程在设置上缺乏弹性机制。如高龄学员需要参加统一的英语测试,而此类英语非专业英语,对工作没有促进作用。还有一些必修课程难度很大、用途却很小。第二,该电大在国外成立分校。这是在全球化影响下迈进的重要一步,但是在调查中教师和学生对此缺乏了解。原因分析有二:一是学校对国际交流的理念宣传较少;二是学校极少进行此类活动。因此,继续教育的国际化体现不明显。许多学生有意向出国深造,却不了解电大的本科毕业证能否被国外认可或是哪些国家哪些学校可以认可。第三,兼职教师队伍庞大,缺乏具有凝聚力的晋升体系。电大定期会组织专业教师的教学研讨会,但是尽管如此仍使兼职教职员工缺少凝聚力。兼职的教师和班主任队伍还需要更有激励性质的晋升体系。第四,学校企业联系不紧密。在电大就读的大多数学生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有一些人是卓有成就的企业管理者或创业者。但是因为学校与企业缺乏必要的联系,使这些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没有及时将所学转化成生产力,造成了资源浪费。

3结论及建议

篇10

《科学素养的基准》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1993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推出了《科学素养的基准》,这是该组织推出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指导文件之一,描述了学生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不同阶段,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应该知道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美国,这个科学教育改革研究成果得到一些州的响应,有些州按照“基准”对科学教育进行改革。但是就像美国没有国家课程和考试一样,也有一些州并不采纳。

“基准”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它在科学素养方面,除了科学的内容外,对于数学和技术也进行了重点强调。它分别对科学、数学和技术的性质进行了阐述。此外,“基准”还包括了自然环境、生存环境、人类机体、人类社会、被改造了的世界、数学世界、历史展望、通用概念、思维习惯等不同的章节。有趣的是,“基准”认为心理学也属于科学课程的一部分,尽管这是否合适还存有争议,但其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来说明心理学在科学课程中的重要性。

1996年,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Research Council)――一个更有政策影响的科学研究机构――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设定了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在科学方面所应达到的程度。与美国科学促进会的系列科学教育改革的文本不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只有一个文本。该科学教育标准秉承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点是对美国教育体系的巨大挑战。因为要求每一个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达到同样的水平,整个学校教育所安排的教育资源、教师,以及家庭、社会环境因素都必须要尽其所能地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标准。

科学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不是仅坐着听教师讲,而是需要提问和积极参与。

学校科学教育应该反映现代科学实践所具有的理性传统和文化传统特征。 “标准”认为,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应该像科学家了解、认识自然世界的过程那样来学习科学。

提高科学教育质量,推动科学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标准”重点强调提高科学教育质量是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整个教育共同体整体性地做出改变,而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和课程,否则不会有成效。

因此,《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包含了教师教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科学教育评估、科学教育的内容、科学教育的大纲以及科学教育保障系统等各教育系统构成单元的标准,强调了教育各个方面的问题,而不仅限于科学教育的内容。

《不让任何孩子落后法案》(NoChild Left Behind Act)

任何教育改革实施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我个人认为基础教育改革至少需要12年,因为我们需要监测、评估整个教育改革对于各年级学生表现的成效。“基准”和“标准”都很有影响力,很多学校会选择遵循其中一个文本。但这两个文本的出台只是从研究或建议角度上推动教育的改革,严格地说并不是真正的教育改革,因为各州可以接受采纳,也可以不采纳。而《不让任何孩子落后法案》是真正意义的教育改革。2001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任期间,联邦政府批准了《不让任何孩子落后法案》,这是一项国家教育改革立法。这项改革法案的主要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教育结果的角度强化教育的绩效责任。密切监测学校学生每一个学年在学业上所取得的适当进步,达到进步标准的学校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给予各个州和学区更多灵活性。对于有些教育问题,地方可以选择自己优先考虑的领域,联邦政府不管地方如何实现以及是否实现。

采用实证有效的教育方法确保学生有效学习。强调教育研究应该像科学研究一样,周密仔细地使用对照、实验设计等一系列在科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实证来确认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此,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教育研究会获得支持。所有在学校中采用的教育方法都应该通过科学研究得到证明。

赋予家长更多的选择。家长可以了解到学校的表现情况,从而有权择校,并对学校教育改革发挥更大的参与作用。

“卓越竞争”计划(Pace t0 thetop)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卓越竞争”计划,这是一个资金支持计划,鼓励各州竞相改革教育体系。各州必须提出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改革方案,方可得到联邦拨款。计划主要支持:

推广教育标准和评估测试,使学生能够在大学学习、工作以及在全球的竞争中获得成功。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角度考虑,这是政府最关注的问题。

建立评测学生发展的数据系统,为教师和校长们提供信息来改进提高教学和管理。通过收集分析数据帮助教育决策。

招募发展教师和校长,通过奖励保持教育人员的稳定,防止教师流失到其他收入更高的行业,特别是最需要的有能力的优秀教师。

扭转成绩最差的学校的状况。

“科学、技术、EE程、数学”整合试点(sTEM)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和学习方法试点,吸取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每一个领域的基础整合成一个全面综合性的教育课程,打破各学科的传统隔阂,通过对某一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跨学科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多、更深地理解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帮助学生获得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坚实基础,毕业后可以应用到其他专业学科领域。

《科学教育的新标准和理论构架》

2010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推出《科学教育的新标准和理论构架》草案。新标准对1996年的“标准”进行了调整,精简了“基准”中过多的内容,以利于教师更好掌控,其基本理念包括:

儿童是天生的“研究者”。

对科学的理解和学习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学生对一个科学概念的充分理解和掌握不是在一年的课程或者一个单元的课程中完成的,而是随着年级的增长不断积累和逐步扩展的,我们称其为学习进展(LeamingProgression)

科学不仅仅是知识。我们希望学生不仅学习知识和概念是什么,还应该了解这些知识是如何被构建、拓展、完善和修正的。

科学教育要联系学生的兴趣和经历。科学教育需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促进公平。这与原来标准中“面向全体儿童”的原则是一致的。

新标准使用了原有标准中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工程与技术的跨学科概念归类,并特别重视工程和技术。

培养人的科学素质是教育的目标。因此,科学探究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目标的课程的最主要内容。学生需要学习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学习与别人讨论辩论。同时以培养科学素质为目标的课程,重视对科学概念的学习,但不是只能答题考试,而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评价等高级思维能力;这样的课程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不仅要求会用探究的方式,还要理解科学探究的核心实质是什么,科学知识是用特定的方式发展形成的;这样的课程强调解决问题,强调把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来加以利用。

美国科学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

学科深度与广度的矛盾

课程如果特别强调广度必然导致知识学习的表面化,学生的知识是“一英里宽,一英寸深”。但如果过于重视学习的深度,很多科学领域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无法提供给学生学习。因此存在着“精简即丰富”与“少就是少”的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这个平衡是科学教育改革很难决策的地方。

地方化课程管理带来的问题

美国没有全国性课程和真正意义的国家考试。教育的管理在各州,学生学习的学校是各个学区的税收所支持的。对于课程政府只能推荐,但没有硬性的要求。如何在全国推广教育改革,但又同时保持各州和地方化的学校管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说服大家遵从教育改革的方向,但是非常困难,因为涉及到整个美国教育体制的问题。

完成学科内容学习与进行科学探究之间的平衡难以掌握

实现培养科学素质的目标,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学科内容,了解科学知识是如何被建构发展的,以及如何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对探究和决策技能的关注增加了,相应的对于学科内容教育就会减少。做好二者的平衡非常困难,这个矛盾与“深度与广度”的矛盾是相似的。教师们的反映是我们没有时间保证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研究与实践相脱节

教育研究人员希望能够把对教学与学习科学的研究与教育改革相结合,但是研究人员很少能够把研究中的发现转化成对实践的建议,或者研究发现无法解决教育中的重要问题。这就像一些医学研究成果无法帮助医生解决临床面临的问题一样,学术论文和研究数据不能直接帮助教师的教学。提高研究质量并有效地转化研究成果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教师转变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教师对于教育改革常常会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改革不会起到什么作用。还有一些教师对于教育改革没有完全理解或者缺乏信心。改变教师的行为和实践,需要首先改变教师的理念。如何使教师们将教育改革所推行的理念内化为自身的认识并融会于教育当中,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