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4-01-18 18:0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发展趋势

篇1

De  la  Torre  and  Kelly研究证明,1970-1985年,欧洲共同体10国的区域内贸易占GDP比重年均增长了6.8%,区域外贸易占GDP比重年均增长了5.2%。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在1970-1975年区域内贸易占GDP比重年均增长了4.6%,区域外贸易占GDP比重年均增长了3.8%。

这个时期里发达国家成立的其他区域贸易集团还有:1965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创建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在发展中国家当中,以进口替代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实现经济增长为初衷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更是层出不穷,例如成立于1960年的中美洲共同市场,成立于1967年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等。不过遗憾的是,这些区域化组织在促进贸易和经济增长方面都没有取得太多实质性效果。这说明,在缺乏有效合作基础的条件下,简单模仿发达国家的经验并不能为发展中国家带来预想的效果。

2.第二次区域化浪潮:20世纪80年代至今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称之为“第二次区域主义”的浪潮。90年代以后,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使区域贸易经济组织的发展突破了仅在经济水平相近的国家间形成的传统做法,出现了由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建立和形成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组织的新模式。世界上三个主要地区——欧洲,西半球(美洲)和亚洲都出现了新的更广泛的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欧洲联盟 1993年1月1日,欧洲共同体拆除内部边界,取消海关,实现了“单一欧洲法案”提出的目标——建立统一的欧洲共同市场和欧洲经济区。这是欧洲历史和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9月,欧洲联盟(Europe  Union,简称EU)条约正式生效。1999年1月1日起欧盟发行欧洲统一货币——欧元。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在12个欧元区国家进入流通领域,这不仅是欧洲一体化的重大发展,而且对推动建立更加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欧盟已成为拥有15个成员国,3.7亿消费人口,占全球贸易量超过40%,内部实现了商品、资本、服务和人员的自由流动,发行了统一货币的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大市场,也是迄今为止发展最为完善的自由贸易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而2002年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首脑会议已经为欧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东扩谈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个囊括25国、4亿多人口的欧盟即将在2004年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欧盟所取得的成功无疑对世界其他地区区域贸易协定和一体化实践起到了很重要的示范作用。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在GATT多轮削减关税的谈判当中,美国一直扮演积极推动谈判取得结果的主要角色。1982年美国贸易代表威廉.布罗克建议在日内瓦展开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遭到欧洲国家的反对,于是美国开始积极推进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1988年美国和加拿大签订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广泛涉及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劳动力流动。1994年扩展成为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内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NAFTA)。

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制定清晰的商业规则,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1993年的2970亿美元发展到2000年的6760亿美元,增长了128%。2000年美加双边贸易额创下7000亿加元的“世界之最”双方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2001年底,进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6万亿美元,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24%。北美地区已成为吸引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市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亚太经合组织)。1994年的《茂物宣言》勾画了APEC实现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长远蓝图,树立了亚太经合组织发展的第一座里程碑。1995年和1996年,APEC先后通过《大阪行动议程》和《马尼拉行动计划》,开始以单边行动计划和集体行动计划两种途径落实承诺,标志着APEC步入实质性阶段。

APEC现有21个国家和地区成员,其总人口约占世界的45%,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55%,对外贸易额约占全球的46%,总体规模超过了欧盟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合作体。APEC以“开放的地区主义”独树一帜。APEC区内贸易的比重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其成员间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引进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依赖也在增强。

按目前欧洲联盟、美洲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时间表,到2010年,欧洲将成立包括中东欧、北非中东、甚至中西亚的以欧洲联盟为中心的“大欧洲经济区”在2005年以前,美洲将出现包括35个国家在内的西半球自由贸易区;在2020年前,亚太地区计划实现包括太平洋,拉美国家,甚至南亚和俄罗斯在内的环太平洋自由贸易区。世界贸易和经济活动将很可能出现以欧洲经济区、美洲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为中心的“三分天下”的格局。

二、区域化的衡量

衡量国际贸易是否越来越区域化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怎样定义地理上的地区。例如,西欧应该被视为与中欧,东欧相分开的地区,还是整个欧洲作为一个地区。同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亚洲的一部分,还是应该单独考虑。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口径,我们采取了七大地区的划分:西欧,北美,拉美,亚洲(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非洲和中东,中东欧与转轨经济地区。

表1(1958-2000年)区域内贸易占总贸易比重变化(单位:%)  

地区

  1958

1968

  1979

1990

1995

  2000

北美

32

37

  30

32

36

  40

拉美

17

19

  20

15

21

  17

西欧

53

63

  66

72

69

  68

非洲

8

  9

6

  6

  10

  8

中东

12

8

6

  8

  8

7

亚洲

41

37

  41

45

51

  49

资料来源:世贸组织(1997,2001)。

二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衡量区域化。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计算区域内贸易占区域总贸易量的比例。以这个指标来衡量,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在2000年贸易区域化程度要明显高于1958年水平,这意味着贸易更加区域化了。北美的区域内贸易比例在这个时期内存在一定的波动,不过总体上也呈上升态势。西欧的区域内贸易比例最高,而且从53%(1958)到68%(2000)有很大幅度的上升。非洲和中东的区域内贸易比例一直在较低的水平徘徊。亚洲地区的比例在1968年以后有显著提高。

不过这个方法存在一个明显不足:即使没有任何区域化趋势发生,如果一个地区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上升,人们也容易得出该地区“区域化程度提高”的有偏判断。由表2可以发现,90年代以来北美,拉美和亚洲在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所占比重都上升。因此,单纯用区域内贸易在总贸易当中的比重变化,很可能高估了这些地区对外贸易区域化的发展趋势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计算区域内贸易密度指数:I[,ij]=X[,ij]/M[,j](注:  Anderson  and  Norheim(1993).).X[,ij]是i国向伙伴国j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例(区域内贸易比例),M[,j]是j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例。指数超过1意味着贸易区域化程度较高。由表3的数据,可以发现:美洲贸易区域化程度较高;西欧的指数比其他地区低不少,但它正呈现一个缓慢上升的趋势;非洲区域化指数上升很明显;中东地区指数先下降,70年代末开始逐步提高;亚洲的指数高于西欧,不过1958年以后亚洲的指数也一直在下降。根据对这个指数的初步计算,我们发现整个世界的区域内贸易密度指数始终超过1,这表明贸易更倾向于发生在(地理位置临近的)区域内国家。

表2 (1990年和2001年)各区域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比重情况(单位:%)  

商品出口

  商品进口

服务出口

  服务进口

  1990   2001   1990   2001   1990   2001   1990   2001

北美   15.4   16.6   18.3   22.5   19.3   20.5   15.4   15.9

拉美   4.3

5.8

3.7

6.1

3.8

4.0

4.3

4.9

西欧   48.2   41.5   48.6   40.3   53.1   46.5   48.1   44.8

非洲   3.1

2.4

2.8

2.2

2.4

2.1

3.3

2.6

中东   4.1

4.0

3.0

2.9

2.0

2.2

4.1

3.1

亚洲   21.8   25.0   20.3   21.9   16.8   20.8   21.9   24.6

资料来源:世贸组织(2002)

表3 各地区区域内贸易密度指数  

地区

1958

  1968

  1979

  1990

  2000

北美

3.07

  3.57

  3.63

  3.50

  1.75

拉美

1.95

  3.55

  3.80

  3.53

  3.09

西欧

1.38

  1.51

  1.57

  1.60

  1.72

非洲

1.38

  1.91

  1.24

  2.48

  3.91

中东

4.25

  3.00

  1.17

  2.23

  2.67

亚洲

3.15

  2.84

  2.77

  2.31

  2.12

资料来源:根据Anderson  and  Norheim  (1993),WTO(2001)计算。

三、区域化和全球化:齐头并进

就整个世界而言,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相对超过产出的增长速度,即各国经济都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根据世贸组织资料显示,1948年全球商品贸易额为580亿美元,2000年已达到61860亿美元,这期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了100倍。同时,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增长率大约是全球GDP增长率的两倍,全球贸易依存度(商品贸易占GDP的比重)由战后初期的7%上升到2000年的24%。这意味着总的来说,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活动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区域化并不是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下降为代价的。

表4 世界贸易和真实GDP增长速度比较(单位:%)  

时期

  世界出口量

  世界真实GDP

1964-1973

9.2

4.6

1973-1980

4.6

3.6

1980-1985

2.4

2.6

1985-1994

6.7

3.2

1990-2000

6.6

2.7

资料来源:UNCTAD(1997,2002)。

区域内贸易倾向指数;P[,ij]=T[,ij]/M[,j]是衡量区域内贸易倾向的指标(注:Anderson  and  Norheim(1993).)。Tij是i对j的出口占i国GDP比例,M[,j]是j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区域内贸易倾向指数数值越大,区域内贸易的倾向越强。

表5 区域内贸易倾向指数  

地区

1958

1968

1979

  1990

  2000

北美

0.29

0.34

0.70

  0.67

  0.23

拉美

0.58

0.76

1.01

  0.97

  0.65

西欧

0.46

0.50

0.75

  0.73

  0.70

非洲

0.63

0.73

0.60

  1.21

  1.34

中东

2.47

1.12

0.66

  1.19

  0.75

亚洲

0.83

0.60

0.76

  0.67

  0.48

资料来源:Anderson  and  Norheim  (1993);WTO  (2001);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2)。

如果一国更开放,贸易对GDP比例上升,分母增大,这会抵消区域内贸易指数的上升趋势,也就是说,区域内贸易倾向指数的下降反映了全球化和区域化力量之间的相对强弱的变化。60年代的区域化浪潮之后,除了亚洲和中东地区以外,全球其它地区的区域内贸易倾向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90年代区域化浪潮以后,除了非洲以外,全球其它地区的区域内贸易倾向指数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这说明60年代以后,多数国家在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方面给予许多关注,90年代以来各国在贸易自由化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很大进展,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趋势开始不断得到加强。

区域贸易集团合作的不断深化对于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也意味着各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在区域层面上更紧密的相互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区域贸易集团和经济一体化组织有了更加迅猛的发展,这和国际贸易的稳步增长,跨国投资的日益活跃是相得益彰和相辅相成的。

[收稿日期]2003-03-03

篇2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区域物流;发展趋势;应对措施

一、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物流的发展趋势

随和我国区域物流服务的快速发展,区域物流也呈现出新兴的发展势头。

1.物流规模在扩大,物流市场逐渐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家本身的物流中心以及配送中心在实际的运作期间不仅仅是要服务本国,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余国家对物流提出的要求。为了推动本国的经济发展,每一个国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占据世界前茅,能够成为中心所在。此外,为了能够让物流服务全球化、区域化,企业就应该考虑到自身的规模,以此来提升规模效益。在扩大规模的模式选择上,可以使兼并,也可以是重组,同样也可以是联盟与合作。

2.服务功能在延伸,物流服务逐渐优质化

随着现代社会倡导高效化、荣兴华以及过氧化的趋势,在选择物流服务上,客户已经不再将物流成本看成为唯一的标准,质量与服务的重要性凸显了出线。为了占据主动,获取优势,就需要企业做好服务功能的拓展,能够将服务质量提升到更高的台阶上。

3.多式联运成为区域物流活动的特点

在拓展一体化区域经济的活动范围的时候,就应该将以往不满足物流要求的方式摒弃,采取多式联运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让物流活动降低成本,同时也具备了提升物流活动效率的优势,因此,在运输中,多式联运已经成为了首先方式之一。

4.绿色物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虽然物流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城市环境产生影响,比如噪音、污染物排放等,也包含了生活与生产当中不能正当处理的废弃物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尤其是受到严重污染的(pm2.5)中国在治理环境提出了新要求,也就是所谓的绿色物流。对于绿色物流而言,主要包含了:第一,对于物流系统的污染做到有效的控制,在物流方案的选择上,应该根据物流系统与活动的规划与决策选择污染相对较小的方案,比例:近距离配送方式的选择、夜间运输等;第二,建立生活废料和工业废料的物流处理系统,针对交通流、交通量以及污染的发生源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形成相对应的绿色物流体系。

二、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物流的应对措施

就上述区域物流发展趋势的分析来看,除开政府恰当的引导外,还需要市场化的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同样,物流协会的协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区域物流,其应对措施如下:

1.政府的作用在于管理和推动

第一,政府部门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部门和权威机构,负责物流产业发展的研究、制定与协调等,促使各个部门和谐发展。建立出与贸易标准像负荷的环保标准,并且衔接到国家物流通用的标准体系之上;第二,以实现国家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快对现代物流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才有利于仓储业和运输业转变成为现代化的企业模式,从而将物流的供应能力提升。另外,国内、国外物流经验的借鉴,也可以针对性建立评估体系,但是,目前的国内物流发展还需要国外先进经验的强大支持,同时也不可以忽视区域内的经验。无论是机构制定的决策,还是政府的决策,都应该注重实施之后所取得的评价与反馈效果,才能够在实践环节做好经验的总结,然后将区域物流发展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最大限度的提高。

2.企业作用在于运作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企业才是物流运作的主题,而物流的需求也来至于企业,并且也关系到其市场的成熟性,并且推动物流运作的还是企业,所以,区域物流发展提速的实现,就需要物流企业制定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拓展物流服务市场,努力提升物流服务的整体水平;建立出战略性联盟,实现网络资源之间的共享;开展信息化建设,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做好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等。

3.物流协会的作用在于协调

充分发挥物流协会的作用要紧跟形势,非政府间的横向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做好区域物流行业协会的组建,推动物流协会之间的相互合作。同时,还需要在物流协会增强本身的操作能力外,也需要强化自身同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另外,与企业的合作对于物流协会本身而言,其作用也不容忽视,所以,企业成果就应该成为成败的唯一检验标准,如此,才能够帮助企业成长,将其转变成为企业物流所需要的生产力,从而服务于区域物流。

参考文献:

[1]敦蕾.经济全球化的区域物流研究----以河北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2:23-34

篇3

[关键词]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7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35 [本刊网址]http:∥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之一是建立社区教育,保证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其目标,因此社区可以获得和谐发展。特别是因为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文化形态存在多元化的特点,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必须关注社区教育的实用价值。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即为社区教育,其作用是学校教育不能代替的。社区教育贴合民族的生产生活活动,存在于民族体内。对现阶段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探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特点

(一)民族文化性

社区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开展的基础,其面对的对象是社区的全体民众。社区民族文化是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中药组成部分,同时它们具有自己的独特的特征,与汉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文化体系和内涵存在很大的区别。通常情况下,这些民族传统文化会传承民间的习俗、礼仪、节日、宗教活动等内容。在相关的民间文化活动中,代代相传了本民族文化的精华,重要的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形式得以形成。根据现阶段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经济水平以及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已形成的这种社区教育形式和内容还将在长期存在与发展。

(二)非政府性

我国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集中区域。这些地区受限于历史、地域、交通、经济等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程度、教育发展都比较落后。特别是广大的民族地区,至今传统的农业使其主要的经济来源,浙西区域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国家的贫困县,有的甚至是国家的特困县。有些村寨距离县城比较近,可以借助条件较好的县城条件发展自己的村寨,如村委会或妇女组织开展一些扫盲、计划生育、妇女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但是没有关于政府性的社区教育的开展计划,大部分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及民间文化活动是属于自发性的。

(三)集体性

民族性、宗教性、集体性和寓教于乐的民间形式是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具有的特点。少数民族的社区教育属于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尽管是将礼仪、节日、娱乐、音乐、舞蹈、丧葬等多样化的形式融入到教育过程中,但是其系统性仍然较差,保证社区内每个成员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使其发展的目标。此种教育的潜移默化特点,使社区的共同民族文化心理与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的团结凝聚力。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少数民族的社区文化教育与集体脱离,那么教育工作将无法开展;如果少数民族文化的形式、活动以及表演活动只是局限在私人空间内,那么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得不到有效的体现,长此以往该价值就会流失。

二、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

社区教育产生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过程,它使教育的外部关系被理顺,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更加贴紧,学校教育更加受到社区内干部、家长爱护与支持,学校与经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被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内部关系也被理顺,办学的指导思想被端正,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培养许多新型的人才,可以对改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深入了解并推进,教育质量被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可以享受更多良好的服务。但是社区教育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被推行的时间较短,甚至有些地区仅仅是在部分村社中进行初步探索。现如今最大的困难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条件欠缺,教育自身的辐射功能得不到发挥;改革的一些做法被传统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羁绊,办学的方法是闭门造车,不具有开放性,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应试教育。此后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是坚持排除各种类型的干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很大的促进和推动。

三、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社区支撑体系的完善是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阶段随着我国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存在许多方面的弊端,如发展的单方面性,没有激活社会多方的力量,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协调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所以发展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多元共进”的社区支撑体系的构建。第一,社区教育制度建设的深化。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保障是制度建设,在制度上得到了充分的支持,社区教育的发展可以得到正确的指引方向。除此之外,由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因此社区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在大方向上保持对教育发展的指引,同时落实的着力点要确定,制度建设的支点设置为领导管理制度,政策运行制度以及督导评估制度,整个社区教育的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第二,社区教育法制建设的强化。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有力保证与发展的基石是法制的建设,这也是社区教育的立学之本。所以伴随着社会各界的努力与作用,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得到了加强,或者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社区教育的法律地位得到确定,法律的权威性深刻的展现在社区教育中,是依法办学,依法助学真正体现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社会各界必须注意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的问题不能被忽视,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的认同感被大大提高,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学习和构建学习型社区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社区成员的切身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社区成员的素质与生活质量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政府职能体系的构建是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建设,政府的职能被最大程度的优化,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的宏伟长远蓝图被很好地设计出来,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意义是国家、地方政府、所在社区“三位一体”的政府职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突出。第一,社区教育受到国家的全面关照,政府将制度建设工作转化为自身的职能行为。站在国家的角度,国家统筹规划、设计推行社区的教育制度建设,保证社区教育制度建设极高的权威性,尤其是由中央政府发起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制度体系必须要建立。第二,地方政府被引导使其与中央政府积极主动配合。地方政府的工作是将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保证该操作与中央政府规定的社区教育的基本法律法规以及强制性制度体系保持一致,出台的配套制度和政策必须要与当地实际保持一致,以保证政府的职能与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保持一致。第三,政府的职能范畴要被调整,相关各部门间的职责分工必须明确。如果职能存在相同或相近性,可以由同一部门承担该职责,保证过去制度建设过程中的角色混淆现象得到根本改变,以保证社区教育制度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规范行为。

(三)现代化文化教育的开展是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内在推动器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因此需要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文化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存在这种观点,社区教育的抓手可以选择文化,社区教育本土资源的挖掘工作必须要重视,将本地的特色发挥到最大程度,将特色品牌打造出来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发展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社区教育,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必须将社区文化关怀,文化主题,文化内涵之路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现阶段,各级政府从农业、文化、教育、科技、经济、乡镇企业等不同的行政系统投入大量资金,以支持民族地区各种形式教育的开展,以基础教育体系为基础,在民族地区开展成人、老人以及妇女的扫盲教育、法制教育和卫生教育;科技扶贫教育、农村技能培训要得到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农村文化站为基础,使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农村文化教育等活动得以开展。开展上述多样化的教育工作是建立在基础教育基础之上的,开展的核心地区是村、镇、乡,政府各级机构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投入其中。随着民族社区教育发展到自觉发展规划阶段,自发的、非自觉的行为已经不存在。所以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主要由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多样化教育组成,中国社区教育的完整体系主要由其与大中城市的社区教育组成。

篇4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 服务业发展 生产型服务业

引言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同样作为我国沿海三大城市带之一的环渤海地区,拥有京津两大直辖市、大连和青岛两个计划单列市,还有众多大中型城市,自然也要率先实现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本文对环渤海地区的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讨论,研究环渤海地区服务业发展动因及相应的发展对策,通过对环渤海地区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其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预测其发展的趋势,为进一步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环渤海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

本文将三大经济圈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了解环渤海区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一)沿海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比较

比较我国三大经济圈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总量高,但是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和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比一般,而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则低于其他两个城市带,显然这与该地区作为我国沿海重要城市带与经济圈的地位是不符合的。同时,表2所列数据显示,环渤海地区内部三省两市间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也制约了该地区服务业总体水平的提升。

(二)环渤海内部各省市服务业发展比较

比较环渤海经济圈内部各省市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在环渤海区域内,北京市的服务业发展一枝独秀,天津的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北、辽宁和山东则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不但服务业对GDP与就业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服务业本身的劳动生产效率也在不断增加。由表3可知,1996-2010年,全国服务业劳动生产效率平均水平逐年递增,从13011.8元/人上升至65732.6元/人;同期,环渤海地区的平均水平从18098.3元/人上升至98368.26元/人。具体看各省市可以发现,北京的服务业生产效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而天津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在2010年已超过北京,其余三省份则低于区域内平均水平,河北省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与表3所列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四大类服务业所占比例几乎没有变化。河北省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在环渤海地区内是最低的,同时,其所能收集到的数据也最少,显然,没有为实现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做好思想和政策准备,在当前我国的增长模式下,这种落后将直接制约服务业的发展。

环渤海地区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一) 城市化带动服务业发展

服务业是伴随着城市化而产生的,因此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城市化率相匹配。可以通过三大城市带的比较来观察环渤海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由图1可知,三大经济圈城市化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是环渤海地区城市化水平却始终低于其他两个经济圈。从这三大经济圈城市化比较情况可以预测它们在这几年间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即环渤海区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也会低于其他两个经济圈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环渤海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在沿海三大城市带中由领先而逐步被长三角超越,由于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未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服务业进一步发展也存在较大的空间。

(二) 区域内服务业的集聚与辐射

从服务业的区位商来看,环渤海地区服务业集聚程度处于较高水平的城市有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济南和青岛。这6个城市2000-2009年间服务业区位商均保持在1之上,说明这6个城市的服务业均具有扩张能力,其中北京市的服务业集聚水平处于环渤海区域前列,天津、沈阳、大连、济南和青岛5个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相当。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山东东营的服务业聚集水平上升迅速,由2000年的0.56上升至2009年的1.06;其他则有很多城市的服务业聚集水平有所下降,例如石家庄、秦皇岛、沈阳、威海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总体上来看,除部分城市的服务业聚集水平上升或保持基本不变外,有将近10个城市的服务业聚集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以上城市服务业区位商多年来的数据可以得知,环渤海区域已经形成了区域性的服务业发展群,以北京、天津等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带动了环渤海整个区域的服务业发展。

(三)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空间较大

生产者服务业在服务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生产者服务业在我国也称为生产业,是指在商品或其他服务产品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企业为企业提供的中间服务,是为进一步生产或生产最终消费品的企业所提供的中间投入。生产者服务业是服务业中的“亚产业”集群,是经济增长的“粘合剂”与“推动器”(程大中、陈自武,2002)。随着我国经济由以工业为支撑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支撑的经济转型,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的走向,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环渤海区域各省市的生产者服务业自然也必须加快发展速度,然而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生产者服务业所占比重始终没有成为最大的板块。

(四) 区域内各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凸显

根据前文的分析,无论是从总量、还是从结构以及集聚的角度看,环渤海区域内各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距是明显的。通过聚类分析可知,现有21个主要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区域中心城市,当北京莫属,其集聚与辐射效应都十分显著;第二层次,即区域次中心城市,就是各省域内的中心城市,包括天津、大连、沈阳、济南和青岛,这些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都比较显著;第三层次,即区域被辐射城市,包括其他16个城市,这些城市的集聚效应不显著,也缺乏辐射能力,在服务业发展水平上明显落后于各中心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中心城市行列的不是直辖市,就是省会城市或者是计划单列市,这些城市不仅自身区位有优势,在经济发展上具有传统优势,都是工业强市,而且行政级别也高于相应其他城市,都位列副部级以上,在现有体制下,其整合资源的条件与能力自然比周边城市优越。由此可见,在新一轮发展服务业的周期里,环渤海的城市间的经济位次并未有明显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水平格局依旧。这也说明,服务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以往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割裂了城市或区域经济发展历史,单纯地谈论服务业发展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也不断地促进了各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同时环渤海区域的服务业在空间上也呈现聚集和辐射的态势,通过区位商的比较,发现环渤海区域已经形成了服务业发展群,中心城市开始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服务业的发展;由于生产者服务业是服务业的发展重点,目前尚未成为该区域各省市服务业中比重最大的部分,生产者服务业将成为各省市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最后通过分析环渤海区域21个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发现该区域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凸显,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虽然各省份和城市发展速度不一,但是其发展的方向始终是在前进中的,都有其各自的服务业发展重点,必将为该区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裴长洪,谢谦.聚集、组织创新与外包模式—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论视角[J].财贸经济,2009(7)

2.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4)

3.陈剑.中国都市圈竞争的大格局[J].中国城市经济,2003(9)

4.赵群毅.对“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再认识[J].北京社会科学,2006(2)

5.刘书瀚.环渤海经济圈生产业发展模式选择[J].商业研究,2010(9)

6.王玉婧,陈雁.天津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滨海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J].环渤海经济望,2011(5)

7.楼武林,吴殿延,张艳平.环渤海地区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当代经济,2010(5)

8.程大中,陈自武.WTO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J].学习论坛,2002(6)

篇5

[关键词]中部地区;区域物流;发展模式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物流业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产业,也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为了促进我国物流业平稳发展、调整产业升级、扩大消费、增加就业机会,2009年,国务院制定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特别强调了区域物流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区域物流是指一个国家范围内或一个经济区域或一个城市区域内的物流,它处于相同的法律以及规章制度之下,受到相同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等物流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从两个层面对区域物流进行研究:一是微观层面。通常运用数量化模型工具,从公司的现实情况研究物流基础设施、合作协调、配送体系和供应链运行模式等问题(仲维庆,2008;叶杰刚,2000);二是中观、宏观层面,研究政府的职能、物流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与西方国家比较,国内研究主要侧重于概念和理论,而且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都有较大差距(j.geunes,et al,2002;donald j.bowersox,et al,2004)。虽然我国区域物流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国内很多学者(游佳,2010;敖丽红等,2007;杨志梁等,2009;郝玉龙等,2007)对区域物流的理论研究作了有益的探索。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中部地区具有优势地位的粮食、有色金属等原材料都是运输量大、运输距离长的货物,物流运营成本很高,伴随着中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原材料基地的建设,中部地区各产业基地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在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目前,如何建设中部地区区域物流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在对中部地区的经济特征和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物流与贸易集成运营的现代区域物流发展模式,为中部地区的区域物流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在全国物流网络中,中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是全国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2009年的数据,中部六省2008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2152万亿元,占全国的19.7%,2009年货物周转量为2.0732万亿吨公里,占全国的20.9%,铁路营业里程18493公里,占全国的23.2%,公路里程102.099万公里,占全国的27.4%,高速公路1.6316万公里,占全国的27.1%,邮电业务总量达到4227.2亿元,占全国的17.9%,从投资角度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66952万亿元,占全国的21.7%。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没有中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在全国形成完整的物流网络,这必将阻碍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中部地区未来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生产基地,中部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将为现代物流产业的市场提供强大动力。近年来,虽然中部地区的物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还是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物资流通体系

物资流通体系通常是指批发行业,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批发。目前中部地区物资流通体系还处于欠发达地位,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物流规模较小,企业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偏低;同时,服务项目有限,很少有高附加值的服务内容,难以满足个性化、快节奏的现代物流要求,与内地物流中心地位还有较大差距。

(二)外贸流通体系

受到地理位置的制约,中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起步较晚,速度缓慢。从历史数据来看,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划分的进出口总额要少于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统计的进出口总额,这充分说明,与企业的生产能力比较,中部地区的进出口经营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区域内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相互之间各自孤立,很难集成规模化效应,对区域外的影响力有限;知名企业起步较晚,规模不大,技术水平偏低,发挥对外开拓市场的带动作用也十分有限。

(三)商品市场建设

商品市场建设是区域流通体系的重要环节,大型商品市场建设是一个地区流通体系建设标志。中部地区的商品市场数目与交易额还处于全国的中下水平;但是,商品市场数目占全国的比例高于交易额占全国的比例,这充分说明硬件基础建设好于市场发展水平,中部地区的商品市场交易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四)基础设施水平

中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不大,各种运输方式的市场交叉明显,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同时,在主要的运输途径上,突显结构性矛盾,客货运输能力也相当有限。与东部地区相比,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综合货运枢纽的效率偏低,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各种物流基地建设明显滞后,装备技术水平较低,物流储运和集散的现代化设施缺乏,从而导致运营效率偏低,阻碍了区域物流的发展。

总之,中部地区的物流产业总体上还处于从传统迈向现代的过渡时期。区域内经济水平欠发达,产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企业规模偏小,从中部地区现有的经济状况和物流业水平来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需要结合自身区域经济特点和区域物流发展实际,吸取国内外其它区域物流发展经验,形成具有中部地区特色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

二、中部地区区域物流发展模式

目前,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小、需求量明显不足,发展现代区域物流产业,必须培育经济市场,促进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完善交通运输和通信信息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基地和物流枢纽的规划与建设以及便捷高效的商品和服务的流通体系等。因此,可以采取一种基于现代区域物流与现代贸易相融合的集成发展模式,利用物流与贸易集成运营的综合效益,不断向区域外进行商品的扩张和渗透,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拉动物流的需求量,带动

区域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物流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带动贸易的繁荣,从而实现跨产业、跨行业的横向、纵向的整体联动发展,逐步形成以现代贸易辐射力为导向的,以现代区域物流为主导的大市场、大贸易、大物流功能格局。因此,为了促进资源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产业集群优势,基于现代物流与现代贸易集成运营的区域物流系统就是以综合性物流基地为核心、物流信息系统为保障、辐射区域内外的物流网络结点为拓展,构成以物流基地、信息系统、网络结点为结构的立体发展模式,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为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品种、全方位、开放统一的市场和流通体系。

(一)物流基地建设

为了增强中部地区物流市场对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通过引进外资、政策优惠等办法,建立一个集商品储存、货物运输、流通加工及其它配套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基地。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扶持,物流基地可以吸引众多的相关服务企业和物流企业,使物流的运营、管理、服务由分散化、单一化向集成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将供应链中的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售后服务、资源共享等各种功能整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实现物流与贸易的整体互动、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还需对社会现有的各种物流资源和贸易资源进行科学调研和有效整合,加强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造,加强对相关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流程与国际接轨,加强对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与协调机制建设,形成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的综合性区域物流基地。

(二)信息系统建设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中部地区的很多物流和贸易企业之间缺乏及时公开准确的信息资源,这种情况影响了中部地区物流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优势,实现信息在企业间的快速传递,增强企业针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信息系统建设首先需要对区域内的各种现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然后通过建立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对区域内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为区域内的广大物流企业、贸易企业、辅助单位和客户之间开展商务往来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原材料网络采购、产品网络销售、货物的库存、运输、配送管理、公共信息服务管理、顾客关系管理等方面。网络采购和网络销售改变了传统的经营理念,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高效的市场开发模式,缩短了企业应对市场信息变化的响应时间;货物的库存管理、运输管理及配送管理,可以整合区域内多家物流企业的不同仓储运输配送条件,从全局范围内协调企业各自的信息、设备等资源,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集约整合优势;公共信息服务的功能就是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市场之问的信息沟通,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完善协同工作机制,提升政府对区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为区域物流的市

场化管理提供服务;顾客关系管理可以使企业与市场需求接轨,加强与顾客的信息交流,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信息资源产生的社会价值。

(三)网络结点建设

由于中部地区面对区域市场空间和消费需求不足的环境,所以,必须向区域外更广阔的贸易、市场、服务等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对区域外的商品集散功能,扩大辐射影响范围,突破地区封闭,与地理位置相邻省市加强物流贸易往来,通过寻求双赢的有效结合点,采取租赁、协作、融资等现代管理技术对现有的物流和贸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物流网络结点,不断向区域内外提供货物运输,加强商品及生产要素流动,把物流基地产生的聚集的效应逐级向外发挥作用,将贸易往来和信息传递扩展到更广阔的空间,通过结点建设逐步形成层次多、范围广的物流网络体系。

因此,通过加强物流基地、信息系统和网络结点建设,逐步构建成具有多样性、系统性、辐射性等特点的现代区域物流体系。发挥网络的渗透功能,进一步增强对区域外市场所产生波动影响,形成立足中部地区,辐射全国的现代区域物流网络空间体系。为了实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充分协调,加快产学研结合的动态合作步伐,建立实验示范区,对区域内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技术,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体制创新,将现代物流与贸易往来有机融合,建立协调发展模式。同时,通过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区域内外有形的贸易市场、无形的电子交易和信息交互平台的有机结合,带动批发、零售、连锁经营等行业的市场联动发展,扩大交易数量和辐射范围,特别是加大网络交易的力度,在区域优势互补的基础上逐步构筑具有中部地区特色的区域物流系统,进一步推动区域物流现代化的发展。

三、中部地区区域物流实现方法

区域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通过对物流全过程多要素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从而完成物流业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快速及时目标和低成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部地区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模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前提

产业转移是当前国际和国家内部经济建设中的一个发展趋势,尤其是部分服务业和制造业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我国的东部发达地区向国内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这给中部地区的物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能否将一个产业转移成功并且逐步发展壮大,这个地区的投资环境非常重要,假如投资环境较差,产业就不可能转移到这个地区,即使勉强转移过来,也很难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而交通运输是否便利,区域物流产业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则是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好坏的前提,需要指出的是中部地区在水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二)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必由之路

企业之间通常存在竞争博弈关系,但是,基于利益的驱动,企业之间往往又有合作意愿。那么,为了保证整体效益的优化带给企业利润的最大化,需要企业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通过机制创新和有约束力的契约来实现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所以,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各方企业都能接受的合作机制,激励合作企业为了保持自身在合作博弈中的地位,实现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而主动在客户服务、运营效率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在此过程中,关键在于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它是建立合作机制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明确合作产生的额外利益在企业间的合理分配,以及各种成本和风险的理性承担,从而提高企业的合作利润,降低由于市场的波动性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实现区域物流的整体效益,以及行业利润、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构建物流信息共享系统是区

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建立一个服务于整个区域的物流信息系统,突破各个企业信息独立的局面,在区域内实现物流信息的集成共享,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由于中部地区的物流企业面临着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科技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所以,可以采用基于asp模式进行信息系统的资源开发,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管理理念,通过有效整合区域内外的各种技术、信息资源,建立动态数据库,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等。通过此方式将区域内物流企业的资金、设备、人力、信息等资源的使用效用得到充分发挥,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加强与区域内外合作伙伴之间建立从信息资源交互到企业联盟的多领域合作,实现区域经济效益与企业利润的最优化。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部地区在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信息技术落后、区域物流水平偏低的情况下,发展现代区域物流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必须结合中部地区的发展实际,重点加快物流基地工程、转运设施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农村物流工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应急物流工程等工程建设,开辟一条符合中部地区特色的区域物流发展之路。本文针对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特征及物流业发展现状,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基于现代物流贸易集成运营的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新模式,对中部地区的未来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敖丽红,宋玉祥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市场,2007,(2):50-51

[2]郝玉龙,穆岩以市场一体化为平台加快区域物流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7,(8):18-20

[3]杨志梁,张雷,程晓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8(1):38-40

[4]叶杰刚,国内外物流理论研究概况[j],经济学动态,2000,(11):43-45

[5]游佳,西部地区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0,(3):30-31

[6]仲维庆,国外物流业发展经验与启示[j]学术交流,2008,172(7):107-110

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纵观人类文明史,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功能、造型和相应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所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态技术等日益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业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复合载体。而超高层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桥梁及作 为大型复杂结构核心的现代结构技术则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在世纪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创 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

一、土木工程发展现状

中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高层建筑不仅越建越多,越建越高,而且其结构体系及布置形式也日趋多样 化。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等体系、巨型结构、转换层结构、悬挑结构及高层大跨框架结构等体系是目前常见的结构体系。大跨建筑、大空间建筑日益增多,多为混凝土结构和空间钢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铁路运输事业突飞猛进,高等级公路里程快速增长。桥梁工程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伴随着桥梁类型的不断翻新,主 跨跨度一再突破;而斜拉桥的复兴更是桥梁工程的另一个辉煌。日本的时石海峡大桥(1 991 m 悬索桥)、多多罗大桥(890m斜拉桥),丹麦的海带桥(1624 m悬索桥),法国诺曼底桥(856 m 斜拉桥)被公认为是20 世纪桥梁的代表作而载入史册。而杨浦大桥、南浦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等大跨桥梁的建成都标志着我国的大跨结构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二、土木工程发展趋势

1、超大型工程的修建

在21世纪,随着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施工方法的出现,人类将有可能从事更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建设,从事土木工程的人们将为改造世界做出新的贡献,取得新的突破。西班牙与摩洛哥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割断了欧洲和非洲大 陆的交通,至今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联络线方案。如全长30km,最大主跨为2000m的吊桥方案;全线长14km,最大主跨为5000m的吊桥方案;也有的提出 采用最大主跨为5000m 的海中浮游式桥梁方案等。对马海峡的地下隧道工程、白令海峡的填筑等也是世界上酝酿中的超大型工程。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不仅需要修建大量的体育场馆,也为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城市建设带来了机遇。

2、高性能材料的发展

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把屈服点为700N/mm2 以上的钢材列入了规范;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性能混凝土及其他复合材料也将向着 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发展。

3、计算机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结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计算结果将更能反映世纪情况 , 从而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保证结构的安全。人们将会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方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以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4、环境工程

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异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融为一体。城市综合症、海水上升、水污染、沙漠化等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又无一不与土木工程有关。较大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乃至建设过程中的振动、噪声等都将成为土木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5、建筑工业化

建筑也长期以来停留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上。解放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机械化的进程,特别是在重点工程建设和大城市中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落后于其他工业部门。所以建筑业的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正确理解建筑产品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尽量实现标准 化生产。要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科学管理体制,采用专业化、联合化、区域化的施工组织形式。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

6、空间站、海底建筑、地下建筑

早在1984 年,美籍华裔林铜柱博士就提出了一大胆设想,即在月球上利用 它上面的岩石生产水泥并预制混凝土构件来组装太空试验站,这也表明土木工程的活动场所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超出地球的范围。21 世纪的土木工程将是地下包括海底的世界。实际上东京地铁已达地下三层;在青函海底隧道的中部设置了车站外,还建设了博物馆。

7、结构形式

计算理论和计算手段的进步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为结构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空间结构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同受力形式的结构融为一体,结构形式将更趋于合理和安全。

8、新能源和能源多极化

能源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问题,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和能源多极化的要求是21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是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篇7

中国专业市场自1978年始走了30的年高速发展之路,2012年底全国专业市场超10万家,2008年随着欧美金融风暴的发生,整体进入了新的调整与升级周期。三十年快速发展后恰逢难得的行业调整期,打造以“实体市场运营+商业地产开发+电商服务平台建设+供应链系统管理”为代表的第五代展贸型专业市场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结合本人多年的专业市场操盘与研究所见,拟从行业发展趋势与产业机遇两个层面观察第五代展贸型市场的发展必然。

一、中国专业市场行业发展五大趋势

(一)专业市场行业发展趋势之一:专业化由于发达国家的流通业发展相对成熟,市场环境比较稳定,交易行为也较为规范,不同的商品已形成不同的流通规律。如:工业品主要通过;小商品和日用生活品主要通过超市和连锁店;粮食主要通过期货和仓单交易,等等。因此,国外专业市场仅经营农副产品、水产品、鲜活产品,如蔬菜、水果、海鲜、花卉、肉类等,而没有类似我国的工业品消费专业批发市场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地位显著上升。自2002年以来,我国亿元商品交易市场中综合市场和其他市场所占比重,无论是在市场数量,还是在成交额、摊位数、营业面积上,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专业市场则逐年上升,市场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

2011年,我国交易额亿元以上专业市场数量、摊位数、营业面积、成交额分别为5075个、333.4万个、2.62亿平方米和82017.2亿元,占全部亿元市场的比重为73.1%、65.1%、77.5%和80.3%。而综合市场数量、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分别只占全部亿元市场的26.9%、34.9%、22.5%和19.7%。

(二)专业市场行业发展趋势之二:规模化

随着发达国家零售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规模加大,作为上游环节的商业批发商不得不与零售企业的规模经营相适应,出现了批发商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顺应这种趋势,近年来美国商业批发商的地位不断提升。

2008年,美国商业批发商销售额44108亿美元,占比72%,比2002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而生产商设立的销售分支机构和办事处的销售额仅占28%。在美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中,蔬菜水果批发市场中批发商的数量都不多,一般在50家左右,每个批发商的经营规模都很大,

能够为数量众多的超市、连锁店、中小零售商以及食品企业提供品种齐全、大批量的商品。中国加入WTO以来,面对来自外资批发企业进入和零售业挤压的压力,我国专业市场进入加速调整和改造提升时期,许多大型市场纷纷进行交易升级和管理、经营方式创新,使专业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过近年来的整顿、改造,专业市场增速虽然有所放慢,但市场的总体规模继续扩大。

截至2011年底,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达5075个,比入世初期的2000年增加1988个;市场摊位数、营业面积分别为333.4万个、2.62亿平方米,年成交额82017亿元,分别比入世初期增长1.57倍、3.17倍和场结合的一种产物。

5.23倍。

(三)专业市场行业发展趋势之三:现代化目前,发达国家的批发市场发展已比较成熟,一般规模庞大,实行拍卖制交易方式,进行电子化结算,场内设施先进,配有冷藏冷冻仓库及物流中心,管理规则完备,综合配套服务完善,辐射面广,控制“上家”和“下家”的能力很强,而且高度依赖信息技术,使批发市场的运行高效而且交易成本低。

如法国巴黎的伦吉斯农产品市场、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花卉市场,品牌知名度高,辐射半径不仅横跨欧盟,而且延伸到亚洲和美洲地区。其中,荷兰的花卉市场都装置了多个电子拍卖钟,各拍卖大钟每小时可达成1500宗交易。每宗交易成交后,电脑开出账单,买方按账单到交款台提现付款。

由于与各交通点联网,鲜花拍卖行出售的鲜花和观赏植物,都可以在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花店里。

电子商务与传统市场融合化。信息、网络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的兴起,并没有取代传统的专业市场,而是通过与传统专业市场的相互融合,把有形市场的发展与无形市场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形成一种集产品信息交换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和产品交付中心于一体的新型专业市场。电子集市(e-marketplace)就是电子商务与传统专业市目前,国际最典型的e-arketplace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市场借助行业网站,以会员制的方式发展公用的电子商务平台,让供应商与采购商同时上网洽谈、交易;另一种是以传统的供应链为基础而搭建的私有化电子集市,也就是专业市场自建网站,为市场内的客户和相关企业提供新的信息交易平台。这是目前比较完善的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模式。

中国小商品批发电子商务应用主要是采用“批发市场+B2B”这种模式。在中国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上,商户大多都是“家庭作坊”,加入第三方B2B电子交易平台,通过中文、英文网店与国外客商交流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选择。

阿里巴巴、中国商品交易中心、8848、中国饰品网、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等也就成为了中国小商品批发的主要B2B网络平台。这些网络平台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积聚了一定的人气及用户群体。

电子商务环境下批发市场的集中化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批发市场之间,交易向条件好的规范化的批发市场集中;在批发市场内部,交易向有优势的经销商集中。

1.大户集中:电子商务引入批发市场使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大为提高,市场之间的比较更清晰,采购者可以容易地选择商品质量、价格和服务最优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差的市场难以生存,其经营者会向好的市场转移,同类产品市场呈现集中化趋势。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采购者离市场的远近越来越成为次要的因素,第三方物流的发达使货物的运送成本下降,具有发达的物流配送系统的市场优势凸现。

2.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趋势:随着电子商务在批发市场运用的深化,一部分批发市场“蒸发”了,悄然退出市场;一部分批发市场“升级”了从有形市场变为无形市场;还有一部分批发市场发生“异化”,使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模式。

对绝大多数市场来说,在组织创新上,当前最易采取的形式是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这可以充分利用有形市场的优势,创办网上市场,搭建网上交易平台,为市场经营者建立网上商铺,进行网上商品宣传,引导经营者开展网上交易,实行与现货交易井行的电子商务模式。

3.市场虚拟化趋势:批发市场组织创新的高级形式是虚拟化,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转变最后导致市场的虚拟化。

这种转变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商品批发市场的组织形式,使市场从拥有大片土地和建筑物的物理市场变成虚拟市场。这种改变将使市场的投资成本下降,但交易的范围则大大扩展,交易费用降低。未来大多数原料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应该是虚拟市场,现有的占地上百亩、人流如潮的交易市场将完全改变面貌,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电子商务中心、一个大型的产品展示厅(每年开几次新产品展销会)和必要的物流设施。

(四)专业市场行业发展趋势之四:品牌全球化市场品牌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国外专业批发市场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商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和品牌农产品,把市场逐步发展成全球农产品采购中心、信息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实现了“买全球,卖球”。

(五)专业市场行业发展趋势之五:产业集群化

按照专业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划分,可分为产地型市场、销地型市场和集散型市场三种。

产地型批发市场是专业市场发展的趋势。产地型市场以当地生产基地作依托,凭借商品成本低、花色品种丰富及更新快的优势,实行产销一体化。

集散地市场发挥资讯、交通和服务的优势,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

销地型市场和集散型市场由于主要依靠大城市、大的消费群体或交通枢纽发展起来,没有当地产业支撑,经营成本较高,在地理交通优势弱化和零售业态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往往会逐步走向萎缩。由无品牌、低档次的交易平台,向商品品牌的集聚地转变,打造和创新出新的产品和品牌,市场自身也得到了改造和升级。

由于专业市场与上游制造业和下游消费者联系比较紧密,许多地方专业市场开始向生产和消费领域延伸,即吸引生产企业入驻市场或建立与市场配套的加工园区,同时,由完全的批发业务向批零兼营转变,不断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因此,许多地区销地型和集散型市场呈现出向产地型市场转型,依托强大的产业支撑获得持续发展。

柯桥市场的影响力:绍兴柯桥市场是全国甚至全球最大的布市场,这里的产品一开始并不是来自全国各地,而是主要来自绍兴本地。绍兴有数千家织布企业,年织布30多亿米。随着柯桥市场的发展壮大,市场成为本地数千家织布企业总的销售窗口,绍兴的纺织品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

义乌市场影响力:以前,义乌本身没有什么工业,所经营的产品都是来自温州、广东、福建等地,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义乌利用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和销售网络向工业扩展,引发小商品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之间的产业组织重构。

由小商品集散中心向小商品制造中心、研发中心方向发展,促进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许多产品逐渐转向本地生产。义乌向周边地区支付加工费10多亿元。义乌市场上销售的商品,30%来自本地,30%来自全省其他地区,30%来自国内其他省份,10%来自境外。

规模经济不仅体现在生产上,还体现在营销、物流、运输、融资和研发等多方面。义乌小商品市场这个年流量超过200亿元的辐射全球的流通产业集群内几乎全是小企业,义乌年产值超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只有区区不到10家,最大规模为2亿多元,大大小小“生产线”上下来的商品,都通过小商品城吞吐一空。通过小商品城的经济集聚――扩散效应,义乌小商品城在义乌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枢纽的作用。

二、批发市场转型方向

1.批发市场向零售市场转型。这种观点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并且在实践中也确实有很多的批发市场已经开始这样尝试。例如,杭州、石狮、武汉等地的服装批发市场开始重视零售业务,将批发市场内的门店打造成样板店,有的甚至打出“批发价零售”的口号,以应对大型零售商场带来的竞争压力。

2.批发市场向物流配送中心转型。这种观点也得到很多专家的认可,因为批发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物流功能,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强化和提升,并应用现代物流技术与供应链管理方法对其进行改造,将之整合为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以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进行流通加工等。

3.批发市场向综合型的贸易中心转型。这种观点认为大型批发市场应利用自身在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商品集散中心、流通加工中心、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中心”这样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贸易场所。

4.批发市场由贸易型商业向服务型商业转型。这是借鉴日本批发业的经验,认为批发商应以为零售商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己任,向“零售支持型”服务提供商转型,这也是对现代营销理念――以顾客为中心的最好应用。作为批发市场则是为其租户提供更多专业服务而不仅仅是交易场所。

5.不同类型的批发市场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如产地型的批发市场可以朝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规模越做越大,功能越做越复杂、形式越做越多样,最终向会展型、生态旅游型的产科研、展销游等综合基地发展;另一个是规模越做越小,功能越做越专一,形式越做越单纯,直至演化为一个小小的交易所,仅保存批发市场的商流和信息流功能;集散地型和销地型的批发市场则分别向物流配送中心和大型连锁超市转型。

综合我国批发市场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其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我们认为我国专业市场的转型方向是:现代采购中心与展贸中心向结合的展贸型专业市场。

因为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专业市场已有的基础设施和软件资源,使转型的成本尽可能降低,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批发市场的物流、信息流、商流功能,使传统批发市场的功能得以升级和深化,以适应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需要。

展贸型专业市场:市场经营形态由原来的现场、现货、现金交易的传统批发市场经营形态转变为集商品展示、洽谈、接单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现代批发经营形态。采购中心化能提供以物流配送服务为核心的综合化商业服务,除了传统批发市场所具有的商品集散、信息、价格形成、融资等功能外,还具有现代会展、电子商务、娱乐休闲等功能。

展贸型专业市场是以商品展示为主,洽谈、接单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一种“永不落幕的交易会”形态的批发市场。它以展为主,以贸为辅,以展带贸。现代展贸中心只保留了现代采购中心的商品展示、洽谈、接单和电子商务的功能,将批发市场的规模缩小为商务写字楼形式,突出发挥批发市场信息的功能。

篇8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模式和发展趋势。产业集群作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工具,具备与发达国家跨国大企业集团相比拼的实力和可能性,因而被看做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我国产业集群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分解和集聚、我国地方政府的积极有为以及民营经济的奋起发展这3条重要因素。要想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产业集群的本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政府与市场共作用

产业集群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出现的产业地方化现象。产业集群一词首先于1990年由美国专家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如今,产业集群已超越了一般产业范畴,是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并形成某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国许多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自然过程,其中政府决策的影响很大。我们将产业集群界定为两类:第一类是国家各部门所认定的各类开发区、产业基地和科技园,其中包括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并认为这是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主要形式;第二类是广泛存在于各区域的专业镇和专业村,这类区域在广东、浙江等地存在专门的认定机构,而在我国其他地区对此类区域仅仅是一类称呼,缺乏系统的认定程序。

基于我国国情与现实及简捷可行的统计原则,长城战略咨询初步统计全国产业集群的数量大约在3000个左右。

我国产业集群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结合国家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来看,我国产业集群主要体现有3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发展期;二是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以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为主;三是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

群狼战略实现经济跨越

在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和政策环境下,产业集群成为我国最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跨国公司作为发达国家崛起并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庞大的竞争优势。同时,我国逐步成为跨国公司布局的主战场,并围绕跨国公司诞生了一大批以中小企业聚集为主的产业集群。

然而,我国作为后发展中国家,很难在短时间内诞生能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拼的大型企业集团,唯有凭借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实施狼群战略,最终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能量和富有竞争力的区域特色经济格局,可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可见,产业集群是后发国家发挥狼群战略、实现经济赶超跨越的重要途径。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推动力。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重大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经济规模与质量、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等方面。

从经济方面分析,产业集群作为国家竞争优势来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销售收入、利润总额、GDP贡献和品牌诞生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全国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效应。

从产业结构方面分析,产业集群推动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以及产业之间的融合、协同发展。

从科技创新方面分析,产业集群作为我国技术进步和创新产出的重要载体,推动了我国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的聚集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此外,在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区域,“一镇一品”、“一县一业”蔚成风气,迅速成长起的一批表现出高度集聚特征、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集群,不仅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而且对增强国家竞争优势、引导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有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成功得益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导致产业链、价值链的分解和集聚是我国产业集群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球化的本质是产业、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起初体现为发达国家的产业、要素向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集中地表现为从欧美日发达国家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流动。

这种资源要素的频繁流动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化分工与协作发展,带动产业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内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化趋势。对中国来说,在改革开放、实施外向型经济政策的进程中,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先后进入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利用当地的资源要素优势和政策优势建立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围绕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链环节,不断涌现出来一系列配套企业,从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率先发展起来一大批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意义下的制造中心,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最亮点,也是我国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开端。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区域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紧密接轨,产业集群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地方政府的积极有为是推动我国产业集群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走向深入,地方政府充分释放潜能,成为地方发展重要的直接指导和组织者,并充分意识到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乃至对全国的重要意义,从管理具体的行业、企业改变为管理产业,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直接参与者。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营经济是在市场规律下成长起来的,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的体制机制优势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发展所遵循的规律本质上就是市场经济规律,民营企业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前沿,通过市场竞争逐步实现价值链和产业链专业化分工,进而形成资源高度集中、生产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集群。

在这种环境下,民营经济必然是产业集群在我国成功的关键。

篇9

[关键词]中国;物流;发展趋势;展望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006-05

2005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2009年,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加快推进我国物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国务院于2009年3月30日《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下简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物流业纳入我国十大调整与振兴规划产业之一。该规划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望未来十年,中国物流将呈现十大趋势:

1 由物流大国逐渐向物流强国转变

从2009年的数字看,中国社会物流总额96.7万亿元,同比增长7.4%;社会物流总费用为60826亿元,同比增长7.2%,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1%;物流业增加值为23078亿元,同比增长7.3%。2009年中国物流统计信息如表1所示。

从2010年上半年的数据看(如表2所示),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5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4%,比2009年同期加快12.4个百分点,反映出物流需求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呈现明显回升态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0901亿元,同比增长17.8%,比2009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9%,比2009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高;物流业增加值完成122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6%,比GDP增速快 3.7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快6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7%,同比分别提高0.6个和1.7个百分点,表明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贡献进一步提高。

交通运输方面,2010年初,中国公路总里程已达37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6.5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8万公里的美国。中国高速公路规划通车里程将达10万公里,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2008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79687.5公里,居亚洲第一位,拥有铁路货车584961辆,全国铁路货运量(含行包)33.04亿吨,预计2010年铁路货物发送量将达到32亿吨左右。年均增长速度为3.7%。货物周转量将达到25,000亿吨公里,年均增长速度为4.0%。一个横贯东西、沟通南北、干支结合的具有相当规模的铁路运输网络已经形成并加快完善步伐。截止2009年,中国拥有通用航空器900余架,机场70余个,起降点330余个,飞行员3000余人,2009年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431.61亿吨公里,年均增长速度为3.7%。货邮运输量455.67万吨,年均增长速度为3.7%。中国拥有400多个港口和31400个生产性泊位,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东南沿海、西南沿海五大区域港口群。2009年,中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约76.87亿吨,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8.74亿吨,内河港口完成27.83亿吨。中国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七年保持世界第一,拥有20个亿吨大港。

预计今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超过100万亿元,到202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可能达到500万亿元。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中国物流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将逐步由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转变。基本上达到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水平。同时我国的物流占GDP的比重降为10%-12%左右,接近发达国家物流费用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

2 物流作为独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中国,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独立产业,其发展水平也影响了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速度。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物流业保障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资源配置,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并增加了消费者剩余。

把物流业纳入我国十大调整与振兴规划产业之一,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

2005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2009年,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加快推进我国物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国务院于2009年3月30日《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下简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物流业纳入我国十大调整与振兴规划产业之一。该规划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区域物流全面推进,物流一体化发展渐成趋势

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全面推进物流一体化建设,既是贯彻我国区域振兴规划的需要,更是我国物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国家明确提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线,按照经济区划和物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物流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和加深不同地区之间物流领域的合作,引导物流资源的跨区域整合,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格局。

为了全面推进我国物流一体化建设,我国将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如表4所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物流区域,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物流区域,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物流区域,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区域,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域,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北物流区域,以重庆、成都、南宁为中心的西南物流区域。

为了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我国积极推进和加深不同地区之间物流领域的合作,引导物流资源的跨区域整合,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格局(如表5所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和华北、山东半岛、东北、东南沿海物流区域,要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加快发展制造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商贸物流。中部物流区域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与东部物流区域的有机衔接。西北、西南物流区域要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按照本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和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物流环境,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

4 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日趋完善

由于中国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物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已达到年均2万~3万人,其中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每年都以15%的速度增长,物流专业人才在2003年已被列为我国十二类技能型紧缺人才之一。

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一方面,大力发展物流专业学历教育。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全国已有开设物流专业的各类院校2000余所,在校生突破100万人。与此同时,国家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构筑学生实践创新的平台;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另一方面,全面推进物流职业培训。为了满足企业物流人才的实际需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在2000年制定了物流师的新型职业岗位培训和认证标准,在全国推行物流师和助理物流师的培训和认证工作,并且还推行物流师、采购师证书教育与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制度等。并从美国、英国等引进物流师与采购师证书教育。目前,物流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已经越来越受到青睐。

5 物流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加入WTO后,我国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的竞争更为激烈。但是国内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粗放式经营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过度的环境污染遭遇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这些都将使得物流产业遭受沉重的打击。一是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降低到10%左右,而我国这一指标为18.5%,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物流产业效率偏低;二是我国物流业务附加值低,增值服务少,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供给单一运输和仓储服务,缺少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三是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导致物流活动长期处于低程度的粗放阶段。

随着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的确立,特别是低碳经济的要求,我国的物流企业正通过敏捷物流等精细化经营方式,改善物流管理水平,提升物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物流粗放式经营向节约型、精益经营模式的转变。

6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将逐渐成长壮大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总体上与马士基、UPS、DHL、FedEx、日通公司、TPG等国际上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特别是物流产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物流市场的专业细分速度加快,能够适应企业专业化生产需要的物流服务及能够适应精益化生产需要的精细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集公路运输、航空货代、铁路货代、国际货代、市区快递、仓储配送于一体,实现跨区域、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涌现。

由运输、仓储和货代企业转型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有:中远物流、中海物流、中外运物流、大通空运、中邮物流、中储物流、中集物流等;新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有:宝供物流、大田物流、大连锦程物流、德邦物流、远成物流、吉泰物流等。

根据测算,到2010年,中国物流总成本将达到28505亿元,按照国际上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所占平均份额24.42%,物流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960亿元。另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2-4月的调查,57%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而在99年的同类统计中,该比例只有45.3%。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对于众多在计划经济时代建成的企业,现在正面临资产重组和企业再造。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时机,把物流业务重新调整。物流业务应该交给专业的物流公司。对于新建立的企业,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进行社会化专业化协作,物流业务由专业公司承担。到一定的时期,这样的改革就会形成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

7 物流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

第一,大型国际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如表6所示)。Exel1984年在中国设立第一个办事处,1996年与中外运集团建立了合资公司――金鹰国际货运有限公司。DHL(敦豪国际航空快递公司)与中国外运集团总公司于1986年12月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TNT(荷皇天地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SINOTRANS)1988年成立国际快递合资公司,2007年3月收购了华宇集团。日本通运株式会社(日通公司)1995年1月3日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日通国际物流(中国)有限公司。KWE(近铁运通)与北京实业开发总公司、近铁远东开发有限公司1996年11月共同投资成立北京近铁运通运输有限公司。马士基1998年在中国获得经营执照并成立独资公司马士基物流(中国)有限公司。UPS(联合包裹服务公司)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UPS成为第一个在中国独资的外资物流企业。FedEx(联邦快递)2004年11月在上海设立中国业务分区总部,2005年7月联邦快递宣布投资1.5亿美元在广州白云机场建设全新的亚太转运中心。法国邮政(La poste)2005年与嘉里大通签订意向协议,共同组建合资子公司。

第二,中国民航的机队规模由1998年的523架增加到2009年的1400余架,航线数由1998年的1122条增加到2009年的1532条。其中国际航线244条,联结132个国内城市、33个国家的75个城市。年吞吐量在千万吨以上的国际化港口有14个,如青岛港、天津港等。全国共有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253个,其中水运口岸133个、铁路口岸17个、公路口岸47个、航空口岸56个。

第三,国际性的物流中心逐步形成。我国正在建设以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港口群为依托的三大国际航运中心,提出了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完善现代航运发展配套支持政策等具体要求。作为唯一的综合试验区,明确提出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的纳税人从事海上国际航运业务或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业务取得的收入享受免征营业税政策。天津滨海新区也表示力争在5~6年初步建成服务中国北方、东北亚、中西亚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大连则通过建设“数字口岸”,逐步向东北亚航运中心迈进。深圳与香港物流正在加强合作,通过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共建全球性物流中心。如表7所示。

第四,国际物流区域对话与交流不断完善。包括中、日、韩流通及物流领域合作机制、大湄公河区域物流合作机制,交通部参与建立的中、日、韩海上运输与物流部长级会议机制。

第五,中国物流企业也纷纷到国外安营扎寨。中远、中外运已在多个国家建立码头等物流设施。

8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产业当中

到目前为止,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分类编码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物流产业当中。

物联网“物―物”相连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物流业是重点推广应用领域。在物联网基础上,人类可以用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实现对物品的有效管理以及人与物的对话、物与物的交流。物联网的建立将直接促进供应链可视化的实现,通过统一标准、统一标识,实现商品的实时查询、跟踪、路径优化和资源调配,大大优化全球供应链的性能,这将对物流业的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较早,中科院10年前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目前正加紧研发“物联网”技术。此外,中国也具备了推广物联网的条件。2009年年底,我国IPv4地址已经达到2.3亿,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第二大IPv4地址拥有国,有力地保障了中国互联网的稳步发展。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其中,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首次超过1亿人;网络支付的使用率达到24.5%,用户规模9406万人,年增幅高达80.9%,是用户增长最快的网络应用。

9 低碳经济加快了绿色物流的发展

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我国政府为此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经济已被写入国家发展规划,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物流行业是能源消耗的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的任务相当艰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物流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重要的考核指标。低碳经济促进了绿色物流的发展,这就要求尽快改变高能耗、高排放的物流运作模式,千方百计减轻物流运作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倡导绿色物流,促进节能减排。我国一直致力于物流方面政策法规的制定和颁布(如表8所示)。2003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成立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统一协调解决我国物流标准化方面的部门分立、衔接不畅、标准之间不配套等问题。2007年10月31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要加快建立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满足经济社会对运输的总需求。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要鼓励企业加快发展产品与包装物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鼓励和支持物流业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物流。2009年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海关总署和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交运发[2009]808号),要大力发展甩挂运输,促进节能减排和现代物流的发展。2010年4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要加强商品过度包装管理,整治商品过度包装之风,减少资源的消耗。另外,我国积极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托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51)的合作,致力于托盘国际标准化工作,推进联运托盘的标准化和社会化应用,降低全社会物流总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我国绿色物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0 物流企业逐步进入供应链管理时代

物流管理作为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起源,同时也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是一种发展潮流,这直接推动了全球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供应链覆盖了从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零售直至消费的整个过程。在全球经济背景下,今后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延伸为它们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在供应链管理优化的过程中,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与整个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完全集成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物流公司为制造企业设计、协调和实施供应链策略,通过提供增值信息服务来帮助客户更好地管理其核心能力,并能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来降低物流费用。

篇10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发展趋势;面临的问题

现如今,经济全球化比较普遍,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不仅提升了市场经济运行的高效性,同时相关的贸易规则也逐渐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在全球化经济的驱动下,国际贸易得到了高效地扩张,全球贸易变化明显。只有对贸易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探讨,才能够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高效性。

1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1.1 对外贸易的机遇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迎来了新的机遇。国际上的制造业在不断转移,我国的一些企业抓住了这一机遇,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加工基地。从另一方面上看,服务贸易的份额在不断提升,无论是物流还是技术的研发都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可见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速度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另外,我国的对外贸易市场空间变得更加广阔。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之一,我国企业的投资形式逐渐朝着自由化的方向发展,多变贸易趋势更加完善。无论是在商品出口还是服务贸易的发展上看,国际市场的空间性越来越强。国内市场上的短缺资源可以从国际市场中获得。实现了资源和技术的相互融合。不仅如此,跨国投资的发展也逐渐推动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我国积极地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带动对外投资工作的发展。最后,对外贸易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改革和创新,产业转型逐渐提升了对外贸企业本身的研发能力。金融行业的开放性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对外贸易的挑战

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提升。在这种状态下,我国对外贸易中的资源就很容易受到国际贸易制度的影响。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商品价格的波动情况。另外,海外能源的风险性比较突出。

另外,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明显以粗放型为主。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外贸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特点就是粗放型。这一特点和世界贸易发展方式相比差异较大。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的贸易出口产品的层次比较低,知识产权的自主程度还明显不够,而且品牌战略还没有得到全面地普及。第二,服务贸易类型的产品具有严重地滞后性。服务贸易出口数量占据着我国贸易总额的10%左右,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第三,我国外贸商品的消化吸收程度以及创新能力还明显不够,因此,培养创新意识成为今后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的重点。改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对外贸易的摩擦程度逐渐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贸易规模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在很多领域中我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日益激烈的发展趋势,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不仅如此,我国的贸易结构、体制等问题比较严重。因此,对外贸易研究人员应该用品尝的态度来控制这一问题。

2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渐突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普及程度。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如果贸易交易的平稳程度不够,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由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比较明显,要想保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员需要保证交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2.1 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协调增长

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就是减少大起大落现象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我国外贸经济本身的综合竞争力。不仅如此,出口退税政策的实现可以逐渐增加政策性金融扶持力度。同时还应该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及时地解决外贸交易中出现的各种信息交流的问题。另外,我国的跨国企业应该充分地利用两个市场以及两种资源来提升我国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建设规模,积极拓展广阔地国际市场。

2.2 转变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粗放的贸易增长方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相关的研究人员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贸易发展模式、速度以及规模等来将经济发展中心进行转移,并且加强对贸易产品质量以及效益的重视。另外,坚持独立自主和创新的原则至关重要。核心竞争力以及品牌战略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建立有效的品牌,做好技术指导,规范贸易经济秩序,协调行业组织等都是比较典型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法。

2.3 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经济全球化使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组织在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影响贸易流向和利益分配。我国对外贸易要实现更大效益,必须增强在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组织中的话语权,力争于我有利的国际经贸规则。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要求我们稳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近年来,在多边贸易体制进展并不顺利的情况下,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各种区域贸易安排不断涌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自由贸易区谈判作为战略选择。

结束语

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努力做到趋利避害,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努力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毛燕琼.加入WTO十年国际对华贸易摩擦回顾与展望[J].世界经济研究,2011(11).

[2]陶岚,阳建新,吕鹃,全毅.我国企业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标准化因素分析[J].亚太经济,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