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财学习感悟范文

时间:2024-01-18 18:0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理财学习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个人理财学习感悟

篇1

近几年,个人理财中心、贵宾理财中心、财富管理中心、私人银行等面向中高端人群服务的机构发展迅速,为我们提供了体验、购买各种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的“超市”。为了使读者了解不同种类“金融超市”的规模、档次、产品丰富程度、服务质量等。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设“财富中心”栏目,为金融消费者的选择提供参考。

一位财富管理团队的带头人,一直给自己的团队成员灌输“客户永远是第一老师”的理念,促进团队与客户的共同成长。

她就是建行北京分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财富管理中心主任汪泓激女士。8月23日,在典雅、高贵的建行北京分行财富管理中心,本刊记者对汪总进行了专访,请她阐述财富管理的深刻内涵。

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大众理财顾问:

您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状况?

汪总:

中国的个人理财市场应该说非常繁荣,尤其这两年非常火爆的资本市场,更是对它的发展起到了飞跃性的促进作用。

需求拉动方场发辰建设银行从2002年开办第一家理财中心时开始,一路走来,有一个非常强的感觉,那就是市场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起初,客户只是咨询一些简单的理财问题,现在不仅能提出很专业的问题,而且需要银行提供具体的理财规划。

服务方式转变促进市场进步我们的理财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原来只是举办一些客户联谊活动,目的只是让客户认知我们,而从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上半年,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基本上与理财市场的发展状况紧密结合,如股指期货讲座、房地产市场讲座、内地与香港市场投资机会等。实践证明,客户的参与度非常高。

竞争推动市场成熟。目前,外资银行进入,中资银行的竞争压力更为加大。外资银行的定位是中高端客户,而这些客户正是中资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主要对象,这就带来了客户层面的直接竞争。这对市场与客户而言是好事,使他们增加了选择的余地,也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我国的理财市场还属于新兴市场,必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中资银行的专业理财师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外资银行虽然具备非常好的服务和管理体系,但对中国市场也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第三,从监管角度看,我们的业务规范与风险控制的法律制度也需要完善。

大众理财顾问:

您如何看待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的竞争?

汪总:

外资银行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从事个人理财业务比我们早很多年,其管理架构、产品体系、服务流程、人员配备方式等都很成熟,在短时间内吸引中资银行部分中高端客户,分流部分理财业务是很正常的。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坏事,有压力,才能激发动力,才能促进自己尽快发展与进步,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学习的时间大为缩短。

当然,中资银行也有自身的优势。第一,作为土生土长的银行,它最了解中国的政策法规与人文环境,本土优势得天独厚。第二,像建设银行这样的中资银行,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其网点优势、品牌优势、客户资源优势,也是外资银行无法取代的。第三,目前A股市场备受世人瞩目,基金市场空前火爆,而当前外资银行无法介入,而且中资银行与国内保险、证券与信托机构的合作已经非常顺畅,这就给中资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业务带来了巨大机遇。第四,在外汇业务方面,目前内地市场购汇很方便,当前在天津还试点鼓励中资居民客户投资H股市场,这都给中资银行的理财业务带来了机会;相反,外资银行在他们所擅长的外币市场却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如美国的次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等。

服务:细分之后精准定位

大众理财顾问:

如何对理财客户进行细分?如何服务于细分市场?

汪总:

客户细分是个人理财业务的前提,建设银行非常重视客户分层工作。我们实行3级架构管理,即金卡客户、白金卡客户和财富管理中心的会员客户,门槛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和300万元。

建设银行的客户队伍非常庞大,即使按照20万元、50万元、300万元的分层标准也不够细,所以建行北京市分行正在启动彩虹工程,即在北京市搭建横跨东、西、南、北四环路内的服务彩虹。彩虹工程的核心是对客户的定位更明确,对中高端客户的服务更精准。具体做法是在综合网点建立个人理财中心,在高档商务楼及社区建立贵宾服务中心、同时在北京市建立5~6家财富管理中心。到2007年底,我们的财富管理中心要达到4家、贵宾理财中心40家左右、理财中心150家左右。

产品方面,我们对中端客户提供人民币的“利得盈”、外币的“汇得盈”系列产品,对高端客户提供财富系列产品。“利得盈”系列产品发行速度很快,目前已经发行了50多期,平均每星期1~2期,产品种类也很丰富,包括债券型、信托性、新股申购型等,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为了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我们今年还将启动“理财引领人生”活动,主要是面向100万元以上的客户。这部分客户是外资银行的重点,又是中资行服务的薄弱环节,精细化程度不够,且客户量很大。为此,我们把这部分客户抽出来,作为2007~2008年的服务重点,要求各理财中心完成客户服务流程,实行标准化服务,并逐步吸引新的客户。

大众理财顾问:

财富管理业务与个人金融业务、理财中心的业务有什么区别?

汪总:

个人金融业务是基础,财富管理中心的客户资源来自于个人金融业务,财富管理业务所服务的群体和服务内容与个人金融业务不同。

个人金融业务更注重于网点服务,客户主要接受大堂经理、理财顾问的产品推荐和服务,就像进入金融超市一样。而财富管理是基于对客户风险偏好分析、家庭资产的了解以及对未来的预期,对客户进行整体投资规划。这种规划既有阶段性的,也有伴随一生的,涉及子女教育、保险、养老、税务筹划等,是金融整体化服务,是多市场、多方面、多角度的服务。

目前建设银行执行双客户经理制,支行理财中心与财富管理中心都有相应的客户经理为其提供服务,客户的结算关系在支行理财中心,更高一层的财富规划与财富管理在财富管理中心。这种安排更符合国内银行的特色,若完全把高端客户放在财富管理中心维护,一是客户不方便,二是与支行网点的利益有冲突。

队伍:提升素质无止境

大众理财顾问:

建行在提升客户经理的素质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汪总:

建行职员的业务素质、职业素质、风险素质在业内是受到普遍认可的。每年,我们的人力资源部门都要投入大量精力,对新员工、网点人员、客户经理进行培训。具体到理财业务人员,基本分3个层次:一是最基本的业务培训,即上岗培训,如我们每星期都会安排“每周一课”,对全行的客户经理进行各类业务和服务的讲解;二是对客户经理的升华培训,如很多在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境外培训机会;三是从业资质培训,鼓励员工去社会上拿证书,目前已经有100多名客户经理具备CFP、AFP或CWM认证资格。

今年8月,建设银行北京分行财富管理中心代表建行参加“上证风云榜2007首届中国精英理财师评选”获得团体第一名,充分证明建设银行在财富管理领域的竞争优势,也给客户带来了信心。

大众理财顾问:

您作为财富管理中心的管理者,都有哪些感悟?

汪总:

篇2

【关键词】中职生;理财教育;实践

“理财”一词,最早见诸于21 世纪90年代初期的报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理财”概念逐渐走俏。什么是理财?理财就是对个人、家庭财富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系统的管理、安排。简言之,理财就是打理钱财。

中职生是少年向青年转变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开始阶段,一方面他们远离父母、独立生存,有独立支配金钱、开始学习如何打理钱财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们具有强烈的消费需求,但又不具备成熟的理财观念和能力。因此理财教育对于中职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并未设置针对学生的理财课程,更没有相关理财教育活动。笔者认为,中职学生的理财教育必不可少且刻不容缓。理财教育应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和素质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中职生实施理财教育应尽早提上日程。本文从中职生理财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原则、效果评价及实施等六个方面入手,探讨中职生理财教育实践模式。

一、中职生理财教育的目标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服务的人,是对教育的预期要求和规定。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它是教育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它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的,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转变观念,摒弃只注重技能和技术的培养的狭隘指导思想,对中职生实施全面教育。

而理财教育应成为全面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注意对中职生进行理财知识的传授、理财技能的培养和理财价值观的树立教育,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财素养、正确运用物质财富的能力和正确的金钱观念。在培养中职生理财能力的同时,促使其他能力如管理能力、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发展,使理财教育成为思想道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二、中职生理财教育的内容

这是理财教育的核心。由于中职生的年龄偏小且知识不全面,理财教育的内容不易过于深奥,应该侧重于一些日常的理财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比如:

(1)使学生明确金钱的意义,正确地认识财富,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2)有关收入的教育,鼓励学生靠自己付出劳动来获取社会性收入,通过工作,促进学生增强对世界、社会、生活乃至人生的认识和感悟。

(3)引导学生正确消费,包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制定和执行预算、了解商品和讨价还价、辨别广告等,掌握一些投资理财的知识――银行存款、股票、基金、债券等。

(4)对学生进行理财道德品质的教育。理财不只是一个阶段的行为,而是终身的行为。良好的道德品质会为学生理财提供动力支持和正确的引导方向。

三、中职生理财教育的方法

要实现理财教育的目标,就必须选择正确合适的方法,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认为,中职生理财教育应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讲授法

在日常的理财教育中,理财知识是基础,进行理财教育离不开一些基本经济常识的传授。理财中的的主要经济名词、市场运作规律以及遵守的规则等要向学生讲明,并从向他们解释清楚各种经济现象的关系与影响。要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避免死板灌输。在教师授课为主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聘请金融行业的专家来校开讲座,向学生接受理财领域的最新动态、理念和方法,做到与时俱进。

2.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设置一些模拟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未来生活模拟、投资模拟、商品交易模拟、银行理财模拟等。

3.实践法

实践法是让学生能够自主操作日常的个人理财。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到银行进行实际演练,如让学生亲自去银行开一个账户,完成存款手续,了解储蓄利率,了解信用卡的开户和利息率,并咨询汽车贷款、住房贷款等业务;学生购物时要求他们做出有关质量和价格的比较,然后再做出购买决定,并解释清楚为什么会做出此种决定;等等。

四、中职生理财教育的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理财教育不仅仅指对理财实际技能的培养,还包括对理财道德品质的培养。要做好理财教育,就要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完整统一。

2.针对性原则

又称因材施教原则。学校应根据中职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设置理财教育课程,教育深度、教学方法必须与中职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接受能力相配套。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财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次上,还要能在实际中解决理财方面的问题。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要联系实际经验及大众媒体中介绍的相关实践,在教学活动中设置相关实践性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

4.与时俱进原则

时代在发展,传统的理财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因此向学生传授新的理财方法不可避免。

五、中职生理财教育的效果评价

效果评估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理财教育有效性的评定,它对实现整个教育过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估:

第一,看中职生是否能够相信自己,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理财;

第二,看中职生是否能够进行自身投资;

第三,看中职生是否能够有计划地花钱,理小财等;

第四,看中职生是否能够明白适当的负债并非坏事,但要避免对负债依赖性;

第五,看中职生是否能够理解理财就是要坚持,要耐得住寂寞。

通过以上五个评估内容,只有中职生能够拥有其中一点或几点就意味着已经有效果了。

六、中职生理财教育的实施

中职生理财教育的实施需要教育过程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其中最主要的有:学校开设专门的理财课程,父母对理财教育的重视,社会各界的条件支持、提高师资专业化水平、学生自身重视等等。

理财能力是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关系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生活的幸福。理财能力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相互合作,对青少年而言,学校理所当然成为了理财教育的第一线。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理财课程尽早提上日程,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和技能,使他们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梁治.受益一生的理财计划[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8

[2]白鑫刚.我国青少年财商教育问题刍议[J].青年探索,2007(4)

[3]斯翠青.加强对中职生的消费教育[J].中等职业教育,2011(2)

[4]关颖.城市未成年人理财教育略论[J].当代青年研究,2005(1)

作者简介:

唐琼,女,33岁,中职德育教师,政治学讲师职称,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学士学位,现主要从事中职德育工作(包括德育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

篇3

【关键词】 全球化 跨国交流 就业素质 赴美实习

一、概述

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大学生在全球范围内定位职业生涯;与其被动地等待全球化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背景、阅历经验等进行“改造”,不如让大学生主动提升就业素质,做好应对全球化浪潮的准备。因此需要推进教学实践探索,拓宽大学生的实习或兼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跨国实习的培训。实习或兼职是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外获得实践知识、培养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国际化视野下大学生的实习或兼职工作必须在更高的起点和平台上进行。要鼓励大学生到跨国企业、外资企业实习或兼职,或者直接到国外企业实习。

二、大学生跨国实习途径及价值

跨国实习是激发学习潜能的过程,一种终生有益的体验,能锻炼学生掌握新知识和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理性的思维和方法来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笔者今年参加了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以期培养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赴美带薪实习项目是美国政府在1948年通过的信息及教育交流法案中设立的一项旨在促进国际青年文化交流的计划。该法案允许世界各国的大学生持J-1签证进入美国企业进行为期3―5个月的带薪实习,并利用实习之余,在美境内旅游体验美国生活,了解美国风土人情。该项目为全世界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踏上美国国土、体验美国生活文化、提高英语能力、进入美国企业、与美国同事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实习生并肩工作的机会。

1、跨国实习能培养大学生国际化视野

每年来到美国参加暑期实习的学生有数万人,我国学生有机会获得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体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跨文化交流学习的好机会。可以体验不同种族人群的宗教、文化、经济、语言、思维、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差异,能更多地了解世界,培养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及合作共事的能力,有利于形成个人的国际化眼光和视野。

2、跨国实习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

在全英文环境中与美国同事并肩工作,可以锻炼学生良好的口语沟通能力及交流技巧。现在国内的英语教学多年来提高不快,原因在于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国内英语并不是日常交流的工具,学生使用英语只限于课堂上,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跨国实习使学生必须用英语沟通工作以及日常生活,这无疑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帮助。

3、跨国实习能改善学生的心智模式,培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观察、思考、感觉世界的方式,每种文化都包含着自然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发现。文化可以分为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公开的文化是指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包括服装、道路、建筑物、餐饮、家居、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等等。隐蔽的文化是指价值观、信仰和思维方式等。如果没有体验过对方的生活方式以及接触过对方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生活环境等文化形式,你不会知道一个陌生的民族是什么信仰、有什么价值观。为此笔者在实习期间有意识地前往美国首都华盛顿、经济中心纽约、波斯顿等地进行文化考察,极大地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视野。

可见,跨国实习不仅拓展了学习环境和工作方式,也为已有知识增加了新的价值内涵。这种多文化的接触有利于打破固有思维定向,改善个人心智模式,也增强了大学生走出国门迎接更大挑战的信心。

三、跨国实习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

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社会的最终形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大学生具备完美的心理素质、广泛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完善的个人知识结构和诚信合作的思维方式,具备驾驭信息与知识的现实转化能力等。跨国实习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效提高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独立生活能力是孩子成材和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能力。然而,由于很多家长从小就剥夺了孩子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包办、保护中长大,致使有些孩子直到大学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而跨国实习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管好自己,培养较高的个人素养,这对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2、增强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一个大学生突然被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问题,能否独立解决各种困难将由他身上某些平时被忽视的“非智力因素”决定。良性的“非智力因素”包括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合群而乐于助人的性格,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合乎逻辑、理性而冷静的思维方式,做好日常小事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只有增强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顺利完成跨国实习任务。

3、锻炼大学生尊重他人的能力

一个人处于新环境时,肯定会对异国文化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感。而对于保持和发展国际交流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说,具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接受新事物、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要做到完全理解和接受他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能做到真诚倾听、尊重对方,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他人,从而减少交流的困难。

4、培养大学生包容文化双重性的能力

跨国实习使大学生的思想走出封闭和僵化的状态,并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的主体性和选择性。实践显示,从浅层次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情感表达,到深层次的处事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跨国交流的大学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交际规则为例,大学生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交往对象,会比较注意和尊重对方的交际规则,如守时、礼仪、着装、场合和避讳等。

5、提升大学生个人沟通能力

任何一个大学生在进入陌生的环境时,内心都会产生孤独与压抑,学会适应环境是打开局面的重要手段。积极的为人处事态度会使自己的心情重新沐浴阳光,脚下的路也会越走越宽。要掌握交往的技巧,首先要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准,比如真诚、友爱、相互帮助、尊重他人、爱心、同情心等等。这些最基本的沟通交流素质,在跨国实习过程中会有真实而新鲜的体验。

6、提高大学生个人理财能力

理财能力差,是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相当多的学生理财不善,如有的同学在手里有钱时什么都买,而月底就捉襟见肘。所以,在跨国实习过程中必须学会在有限的预算下合理安排各项开支。身在国外,朋友间的聚会、参观旅游也是实习生活的一部分,类似消费都需要把握在预算之内。

总之,跨国实习对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一次新机遇、新挑战,对思想上的历练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多了解与理解一种文化,无疑是多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维度,多了一层探索世界的智慧。

四、跨国实习的启迪与感悟

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为同学们安置的所有岗位均为非技术性的入门级基础岗位,适合所有英文基础较好的在校大学生参加。岗位分布于全美各州,工作时间以每周30至40小时为主,工资标准按不同岗位支付,最低工资不低于美国联邦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通常每小时工资为7美金至10美金不等。笔者在4个多月的美国实习经历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启迪和感悟。

1、学会理解工作

在学校时,除了老师,周围的人基本上都是同龄人,在工作岗位,则要学会与各种年龄层次的人友好相处。过去一直是依靠父母的收入维持生活、学习和成长,工作后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报酬开拓美好的人生,因此学会了理解工作、热爱工作、珍惜工作。

2、学会体验工作的成就感

对大学生来说,积累工作经验和技能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能太计较收或职位的高低,任何工作都是可以改善和创新的。比如用更短的时间、更少的代价达到更高的质量、更美的效果。当自身的本领已经到了脱颖而出的地步,收入和职位自然会提升。

3、学会自我提升

有些技能可以跟老师或从书籍中学到。但是,像“关心、体贴、联想、创意”等意识和习惯,只能靠自己的悟性和实践来掌握。所以,要学会听取各种不同的见解,同时,做到更宽地联想、更缜密地构思。借助前人的经验和别人的智慧,自我更新、提升自己。

五、就业素质实证研究

1、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新特征

(1)国际分工全球化,就业出现新的特点。近期研究表明,美国潜在的服务外包将给承接服务的国家创造高达1400万个就业岗位。仅在金融服务业,服务外包给东道国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将有200万个。这些给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科技发展综合化,国际合作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全球性的合作日益增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将在未来的职场中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3)工作环境多元化,跨文化合作日益增多。经济全球化使职场中的人际交流关系变得更为错综复杂。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等的人在一起工作将越来越成为职场中的常态。许多跨国公司在招聘一开始就喜欢选用有全球理念的员工。因此,具备国际视野、善于跨文化沟通的毕业生将会成为职场中的宠儿。

(4)毕业生就业机会增多,但是能在国际环境下工作的毕业生较少。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引起了人才的全球性流动,我国大学生赴国外就业的机会也相应的增多。据麦肯锡对89家跨国公司的调查,5年内,外企(约28万家)在中国需要75万名大学毕业生,约占同期中国大学可提供优秀人才的60%。麦肯锡公司在《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称,中国的毕业生人数很多,但只有不到10 %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跨国公司在中国招募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从事跨国经营的人员不仅要熟悉国际经济的运行规则,更要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能够承担国际环境下工作的任务。显然,我国缺乏这样训练有素的毕业生,这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更先进的产业。

2、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素质提升策略

“全球化背景下,今后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力强弱的,不再是普通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多少,而是掌握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高层次人才的多少。”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就业带来深刻影响,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必要采取主动性策略,以增强学生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1)提高大学生企业实践课程质量。企业实践课程对大学生有专业成长的巨大价值和作用,是其专业成长的初级,是他们适应职场角色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大学生逐渐形成职业实践知识和智慧的过程。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大学生专业素质的结构与质量,可以影响其将来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水准。因此,“生存技能”和“发展性能力”是大学实践课程的两个目标,要根据这两个目标,培养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自我提升潜力的毕业生。

(2)强化跨文化交流教育。为使学生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形势,各个高校应该增设跨文化交流的课程,让非涉外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掌握跨文化交流的基本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应该在许多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中得到渗透,使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掌握必要的跨文化交流技巧,能运用在不同的跨文化交流场合,如教育、旅游、商业等方面。

(3)加强跨国交流接触,提高实践能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学校还应该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实践跨文化交流,将课堂教学与跨国交流实践活动相结合。实践证明,只有实际参与跨国交流,才能使知识转化为进行交流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4)以强化国际视野为导向,调整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大力培养能熟练运用外语、熟悉国际事务、懂得并遵守国际惯例和国际礼仪、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高素质毕业生。

全球化的经济呼唤既有专业技术又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跨国实习、缩短了大学生社会适应期,开阔了视野,强化了大学生适应能力、外语能力、跨文化沟通技巧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就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珍刚、李华明:国际化视野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策略研究[EB/OL]..

篇4

[关键词] 旅游产品与玩具设计专业 高职教育 培养模式

一、对旅游产品与玩具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虽然江西的经济发展开始复苏,旅游业也比同期快,但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如何才能实现旅游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将目前简单粗放的旅游接待方式转变为精致、人性化、专业化、系统化、个性化的旅游接待方式。创造出更多有特色工艺品、纪念品和游客能参与的娱乐性项目,促进游客的购物、娱乐等旅游消费。抓住时机培养能设计旅游产品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全国旅游产品行业的现状是:地方特色的品牌不多、自行设计新的产品过少,传统产品简单、不美观,没有专业人才研究和开发新的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因此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成为旅游产品行业继续再发展的关键。随着全国的旅游行业飞速发展,旅游产品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经调查,每家旅游产品生产厂长期空缺专业技术人员平均2至3个,如果以全国有4500家生产厂来计算,则缺口高达近万个职位。主要空缺的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

二、旅游工艺品与玩具设计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1.学院的发展以及教学环境的分析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具有四十余年办学历史、广泛的社会影响及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是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高校。学院秉承“求真、笃行”的办学理念、立足江西、服务沿海、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开设的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职业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福建、杭州等地区均建立了就业网点。通过网上就业平台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

2.教学质量的保障

教学必须现行教育方针和教育部高等教育改革各项原则为依据,根据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使之更能适应本专业高职人才培养规律。教学围绕某一特定的职业岗位和岗位群进行,以岗位需要的职业素质为导向,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达到上岗要求,毕业即上岗,不需要见习期; 是有别于老大学的“精英教育”。

教师队伍以“双师型”为主,“双师型” 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或技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搞好高职教育的个关键。如我系阮刚毅老师是从建筑设计院调来,教师分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两类,其比例大体是1∶1。在鼓励教职工“一专多能”、“一人数岗”的同时,分配上拉开差距,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动手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安排他们去工厂实践自己的专业技术。

在教学上:一是教学设施先进,使用多媒体、幻灯片,二是授课方式灵活,针对在今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允许学生设想出很多答案,不设标准答案和唯一答案。三是实训课―― 缩短学生走出校门后与社会的“距离”,它在该校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课时的安排上与理论学习的比例为2∶1。实训需要基地。现已建成模具室,画室,专业设计室、电脑房等实训基地。

3.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

艺术设计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共21人。并聘请了一批省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如:南昌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周曙教授,江西师大龚声教授等。本系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如胡诚教授去年成功举行个人画展,并得到各界好评,袁小华讲师主编了《色彩构成》,王莉讲师参编《平面构成》,师生每年都有40余件设计作品及绘画作品参加全省或全国美展。并邀请省内艺术设计著名学者和知名企业的美术设计师来院讲学,如:点石广告公司老总廖长辉、珠海蓝韵装饰公司老总赵华等。艺术设计系教学管理规范,要求每位老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提高教学质量,每年都要有作品发表,每年派遣一位老师去高等学院业务进修或去企业技术培训。

4.课程体系的保障

经过2年~3年的探索和实践,构建科学的、合理、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1)根据《以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改革完善本专业的课程体系。(2)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依据本专业设计的实际出发,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强调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对本专业教改的渗透,进一步强化动手能力培养,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3)将所有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大块。一是在公共课程中,注重了加强大学语文知识,思想道德的教学,增设了马克思哲学、营销学、旅游学等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强职业道德的灌输。二是加强英语和电脑辅助软件设计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全国英语三级等级考试,电脑辅助软件开设了PHOTOSHOP、3DMAX、CAD等设计辅助软件,并要求通过大学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

从社会实际要求出发,以动手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两条主线,构建旅游工艺品与玩具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的力度,压缩课程门类,淡化学科体系,具体有以下几点:

①课程设置针对性。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第一,注重专业教学,突出动手实训能力的培养;加强电脑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具备运用电脑辅助设计的能力,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二,以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工作室和校外企业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在玩具设计,旅游产品设计,制作等动手能力。②基础课程教学适应性。在教学中,强调基础课成为专业的“基础”,改调子素描为设计素描,改绘画色彩为装饰色彩,从宏观上考虑基础课所从属的专业课和生产一线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以下能力。培养视觉反映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力。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③实践教学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在“初步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中,学生从专业思想教育和认知实习中,初步了解专业。在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实训课,设计课和现场教学,采用讲、做(操作);结合在做(操作)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内容要求具体,训练系统,积极推行毕业证和职业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并逐步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④与企业挂钩、建立与社会、企业沟通的技术教育训练体系。要培养的高职应用技术人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经常组织教师深入工业、工程生产第一线,调查用人部门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由此来修订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选聘一定比例的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这利于高职院校与生产、科研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又利于学校及时了解企业技术发展状况。

三、关于玩具设计教学体系

1.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玩具设计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把旅游产品与地方人文特色,民族风俗相融合,处理玩具或旅游产品的造型与色彩、结构与功能、材料与工艺的关系,并将其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及功能设计上。该专业着重培养具有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具备较高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事玩具产品及其他旅游产品的造型设计、功能开发及研制的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1)能力为本。利用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理论传授、实验实训和岗位操作三位一体的基本教学方式。(2)学生为主。定期举办技能运动会和优秀作品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市场观念,创新和创业能力。(3)依托企业。依托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教学安排。(4)要求学生毕业时不仅要拿到大专学历证书,还要拿到相应的美工技术资格证书,导游证、计算机水平等级证等。

2.学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旅游和造型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好地掌握专业领域较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基础、设计表现基础、玩具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及工艺、市场经济及旅游营销等知识。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表现能力、动手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3.主干学科

玩具设计、旅游产品学。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装饰图案、构成基础、卡通造型设计、玩具造型及结构设计、专业软件、工艺品制作、民族风俗、旅游产品学、材料及工艺学。修业年限: (专科)三年。就业方向:玩具设计公司、平面设计及广告公司等。并与广东省中山市康达电子玩具有限公司、浙江省宁波市新泰玩具厂、广东省东莞市海浪旅游工艺品有限公司、广东点石广告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了稳固的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学生就业有保障。

参考文献

[1]管 平: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构建.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