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的特点

篇1

2、金融债券一般不记名、不挂失,但可以抵押和转让。

3、我国金融债券的发行对象主要为个人,利息收入可免征个人收入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

4、金融债券的利息不计复利,不能提前支取,延期兑付亦不计逾期利息。

5、金融债券的利率固定,一般都高于同期储蓄利率。

篇2

关键词 金融监管体系 韩国 特点

韩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认真总结危机教训,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监管体系由原来的多元分散模式转变为目前单一综合的监管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及多次危机洗礼,这种监管模式既展现出一些优越特点也暴露出不少缺点和不足,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汲取。

一、韩国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现状

韩国目前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一)金融监督委员会(FSC)

金融监督委员会是隶属于韩国国务院总理的合议制行政机构,下设证券期货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制定、修改和解释金融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负责对所有金融机构(包括外资金融机构)营业执照的发放和吊销,审批机构设立、合并、业务转换及转让事项;三是检查、指导金融监督院(FSS)的日常监管活动。四是对证券、期货市场的管理议决权。

(二)金融监督院(FSS)

金融监督院是韩国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实体机构,也是一个综合性的金融监管组织。其主要职责是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但也接受金融服务委员会和证券期货委员的委托从事其他的监查任务。

(三)韩国银行(BOK)

韩国银行是韩国的中央银行,其主要任务集中于货币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调整,同时仍然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由于履行职责需要,韩国银行目前仍然通过一些间接的渠道参与金融监管重大事项决策,并有权参与金融监督的与其职责相关的现场检查活动。

(四)存款保险公司

存款保险公司成立于1997年,存款保险公司对投保的金融机构具有监督检查的权利,由于韩国实行存款强制保险,所有的存款机构均需参加存款保险,这就意味着存款保险公司对所有的存款机构拥有一体化的监管权利。

二、韩国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优缺分析

韩国目前的监管组织体系,是在经历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对原有的监管框架进行大规模改革之后形成的,其突出的优点是:统一监管模式适应了金融混业发展的需要,堵塞了监管漏洞,提高了监管效率。改革以前,韩国监管架构具有明显的分业特点,金融监管职能分布在韩国银行、财政部、银行监督院、保险监督院、证券监督院五个监管机构之间,各监管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责任不明、相互扯皮,效率低下。改革之后,监管标准得到了统一,监管覆盖面积明显扩大,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监管协作水平显著提高,既堵塞了监管漏洞,又提高了监管效率。据统计,原来监管机构有1700多人,改革之后监管人员下降到1300人左右,监管人数减少,效率却大幅度提高。

但是,这种监管组织模式在实践当中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饱受争议的一项就是金融监督委员会独立性不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金融监督委员会和金融监督院的权力过于集中,可能出现过度控制问题,导致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力下降,甚至引发权力寻租而诱发腐败。最后,韩国银行和金融监督院的协作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作为最后贷款人,韩国银行需要迅速准确地掌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信息,甚至需要委托金融监督院(或与金融监督院联合)开展一些专项检查。但是直到目前韩国银行与金融监督院仍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委托或联合开展的专项检查也鲜有成功的事例。

三、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必须与本国国情相适应

纵观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千变万化,但其中一条基本规律就是要与本国的国情和金融发展特点相适应。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监管组织模式,必然导致本土不适应症。韩国目前的监管组织架构,借鉴了英国和日本的基本模式,但是仍然结合韩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特点进行了调整。

(二)适应金融混业发展的监管组织变革宜早作谋划

目前我国金融业仍然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方式,但是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交叉日益明显。从金融机构竞争能力的角度来看,混业经营是未来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分业监管组织模式去应对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监管真空。韩国危机的暴发和处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分业监管模式不能适应混业经营发展,因此应当及早研究如何根据混业经营发展的形势进行监管组织变革问题。

(三)中央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与监管协作至关重要

随着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的剥离,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监管协作机制至关重要,信息共享与监管协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重要的是要通畅而高效。

篇3

关键词: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近年来,外包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2003年之后,服务外包产业开始形成规模,被政府和社会广泛认可,并进入高速成长期。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多部委,推动服务外包产业政策的逐步实施,全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府配套政策的出台和大力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外包服务的业务内容也涵盖了多个行业,主要来自于金融业、电信业、制造业和政府。

金融外包是指金融企业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其所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可以降低运营的成本;把资源集中在核心的业务上;缩短新服务或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抢占商机;获得内部所不具备的外部资源;利用承包商的比较优势在同行业竞争中获利,等等。但是,金融服务也有潜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风险:第三方可能有悖于发包机构的总体战略目标,自行处理业务,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或者是发包机构没有对承包方实施有效的监督;或者是发包机构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对承包方进行有效的监督。这些都会导致难以挽回的战略性损失。

(2)声誉风险:第三方对客户不能提供与发包机构同一标准的服务;或者第三方服务质量低劣;或者第三方的操作方式不符合发包机构的传统做法等。比如,呼叫中心的服务质量比较差,以及其他的活动违规作假等等。

(3)合规风险:第三方没有遵守隐私法,不能很好地遵守保护消费者以及审慎监管的相关法律,没有严格的确保合规制度,由此产生的风险就是合规风险。

(4)操作风险:没有充足的财力来完成承包的工作,并且没有能力采取补救措施;技术故障;欺诈或者错误;发包机构检查成本过高或者难以对外包项目实施检查所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的起因主要有四类:一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如操作失误、内部欺诈、内外勾结等。二是操作流程引起的,主要是操作流程不合理,或是由于没有有效执行操作流程而引起的。三是系统因素引起的,指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交易系统等失灵造成的。四是外部事件引起的风险。

(5)监管障碍风险:被监管机构不能及时向监管当局提供数据和信息;导致监管当局在不能及时了解承包方的业务活动,从而导致了监管障碍风险。

(6)信用风险:该风险主要来源于服务商。服务商可能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发生变化,无法提供合同规定的服务;或者从事不符合受包方利益的行为所导致的风险。

(7)国家风险:指由于政治、社会和法律环境变化所造成的风险。如2009年12月的迪拜债务风险就是国家风险。

(8)合同风险:受包方履约的能力不强;对于跨国外包来说,选择适用法律很重要,如果适用法律选择不当,就会引起适用法律所辖的风险。

(9)退出策略风险:金融机构过度依赖某一承包方,导致自身丧失处理业务的能力,没有办法在必要的时候将外包业务收回;如果终止合同,则快速终止合同的成本会极高。

(10)集中和系统性风险;承包方给整个行业带来的风险特别大,体现在各个金融机构对承包方缺乏控制,反而被承包商“牵着鼻子走”,从而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鉴于以上十大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存在,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呈现以下特点:

(一)金融外包业务的业务内容相对简单,并且产业成熟度低

中国金融机构进行的金融外包,在降低成本、缩短新产品或新业务向市场推广的时间、有效利用外部的资源、把资源集中在自身的核心业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业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业务的内容还相对简单。从业务的深度来看,相对复杂、涵盖环节较多的整体流程外包仍然很少见,而是以单点或局部外包业务为主;从业务的种类上看,仍以重复性强的基本后台处理业务为主,大部分职能型业务如人力资源、采购等金融市场的研究和数据分析、财务、保险理赔、批发银行等前台高端业务的外包很少;从服务提供商和发包商的合作关系来看,我国金融机构把外包业务提供商的价值主要定位在短期“补缺”方面,很少出现有通过与外包商的长期合作实现业务创新、流程优化以及改善运营模式等长期目标的战略外包。

(二)在金融行业中,相当部分的子行业服务外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从整体上看,银行业务的外包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因为资金实力雄厚,参与业务外包的程度很低。而对于保险行业,虽然对外包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并且在更广泛的业务环节上逐步引进外包,但其所占比重很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已经拥有了技术实力雄厚的软件开发人员和IT系统维护人员,所以对于数据中心的数据备份和管理维护等核心业务,出于保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很难选择外包;而对于那些非核心的系统维护工作,内部解决也比较方便,所以选择外包的可能性很小。

(三)市场份额比较低,总体规模比较小、

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还处于成长初期,虽然在过去几年里,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稳步增长,但总体规模还比较小。从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来看,根据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统计的数据,到2008年底,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仅为48亿元,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则为97亿美元。中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市场还不及美国的7.4%。从金融行业服务外包的渗透率来看,中国金融行业服务外包的支出仅占整体金融业运营支出的0.53%,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则达到1.86%,几乎接近于中国的四倍。

(四)外包承接企业承接大型项目和系统服务的能力不足

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的提供服务模式基本上都是被动的,在接受任务和提供服务时,主要是严格按照发包方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另外,国内外发包方目前只愿意将事务性、操作性以及层级较低的业务进行外包,原因是对中国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和水准还存在相当大的疑虑,从而导致发包方和受包方还没有建立起深入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总而言之,中国本土服务提供商在承接大型项目和系统服务方面的能力显得尤为不足,特别是与跨国服务商在风险水平控制、资质和技术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五)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极其匮乏、迫切需要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

外包企业和高校,特别是我国政府还没有“治本”的根本措施,我国补充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主要手段仍然是传统的海内外招聘等方式。要想确保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高质量,有利于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建立起多渠道、多形式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政府与行业协会外包人才长期有效的培养规划,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

鉴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特点,要想提高金融服务外包在我国外包市场中所占的比重,有没有什么对策可供参考呢?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加强金融服务外包的全流程风险管理。选择最适合外包的业务,选择好外包商,管理好外包双方的伙伴关系。其次,要建立金融服务外包的各项配套机制。完善外包商的评级准入机制和外包业务风险监测和后续评价机制。再次,充分利用合同控制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通过谈判,与外包商签订一个可操作性强、尽可能完备的合同。最后,加强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道德风险监控,防止寻租行为的出现。尽可能通过集体决议的方式来避免寻租行为,避免影响外包业务的质量,甚至出现法律风险。

从战略选择的角度来看,一是要不断完善法律框架和监管机制。我国需要为金融服务外包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督规定,从而来规范金融服务外包,为外包提供商的选择、风险防范等提供法律依据。二是要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承接业务的领域和范围。我国金融企业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争取在全球范围内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核心业务。三是要重视与国际金融服务发包商的长期合作关系。长期合同是企业间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合作双方只有进行更多的信息交流,才能有更加紧密的协调与合作关系。四是要加快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金融服务外包发展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前提就是专业人才培养。中国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应以服务外包市场为导向,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金融服务专门人才,在高端金融服务外包方面提高竞争力。

以上从风险防范和战略选择两个角度,对金融服务外包面临的风险和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一些参考对策。同时,也期望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能够在更深层次上获得更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论文关键词:金融创新 金融期权 期权费 收益折现法 b—s模型

论文摘要:金融期权既能有效地转移金融风险,又能保护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使其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是一种最具特色和最有发展前途的金融创新工具。本文从金融的多重创新和权利义务不对称性两方面,对其作了一些新的探讨。期权的定价模型,一直被认为是期权理论中的一个难点。许多有关著作或者对其搁而不提,或者使用大量数学推导讲得过深。本文特从无形资产的收益折现法出发,较平直地揭示出它的定价原理,可以作为期权定价理论方面的一种入门知识。

金融期权在当前金融交易中最具特色。它既能有效地转移金融风险,又能保护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使其进退自如,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被人誉为金融工程中的核心工具。

一、从金融创新看金融期权的特点

金融创新包含金融技术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三部分。金融期权就是创新的金融工具之一。一种金融工具的创新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对原有金融工具适用期限加以改变;2对原有金融工具交易方式加以改变;3对原有金融工具交易对象加以改变。而且,这些创新又可以重叠和交叉进行,使创新从基础工具(货币、股票和利率)开始由低到高,形成一重创新、二重创新、三重创新、四重创新等等多个层次。其中,外汇期权和股票指数期权就是这种多重创新的典型。

外汇期权交易可以追溯到最简单的即期外汇交易,当即期外汇交易的交割日期延长到两个银行营业日以外时,就成为一种新的外汇交易,即远期外汇交易。所以,远期外汇相对于即期外汇而言,就是其一重创新所得的金融工具。而当远期外汇交易改变其交易方式,由场外的自由签约转变成在交易所内按标准合约进行交易,便产生了外汇期货这种新的金融工具。这样,外汇期货既是远期外汇的一重创新,同时也是即期外汇的二重创新。如果外汇期货再改变其交易对象,即由买卖有形的金融商品改为买卖无形的选择权,这就是外汇期权交易。因此,外汇期权既是外汇期货的一重创新和远期外汇的二重创新,而且也是即期外汇的三重创新。当外汇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交叉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金融工具——外汇期货期权(options on foreign currency future)或外汇期货式期权(futures-style options)它们对即期外汇来说,已是其四重创新了。

同样,由最简单的股票现货交易开始,延长股票的交割期限,就成为股票期货交易。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只限于现货交易一种方式,所以对股票期货交易比较陌生。其实,巴黎证券交易所自1983年10月24日起,就把证券市场分为股票现货市场和按月结算的期货市场两部分。而且,一些著名的大企业都离开现货市场转入期货市场,从而使该市场又被称为明星市场。显然,股票期货就是股票现货的一重创新工具。当股票期货交易改变其交易对象,即由股票本身改为反映股价涨跌的指数时,又创造出了股票指数期货。它是股票期货的一重创新,或者说是股票现货的二重创新。如果它的交易对象再由已经不是实物的指数,而进一步弱化为完全无形的选择权时,这就又有了股票期权和股票指数期权两种创新的金融工具。它们可以分别认为是股票现货的三重创新和四重创新。

由此可见,金融期权是一种经过由低到高多重创新的、比较复杂的金融交易工具,是当前金融工程学的重点研究对象。

二、从权利和义务看金融期权的特点

金融期权交易对象不是特定的商品或劳务,而是一种不承担义务的单向性买或不买以及卖或不卖某种作为标的物的金融商品$包括外汇、利率、股票、股票指数和期货合约’的选择权。这种交易通过期权合约,以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金融期权可描述为交易双方通过签订期权合约,有偿地给予买方如下的权利:按签约时商定的协议价,限定在以后合约到期日欧式期权或签约后至到期日的任一日$美式期权’,向卖方购买或出售订约数量的标的商品。其中,有权买入的叫买权,有权卖出的叫卖权。这种权利是单向选择的,即并不要求期权买方到时有执行合约的义务。由此可见,期权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说所承担的风险是不对称的,即期权买方可选择有利时机行使期权,使自己有尽可能多的盈利机会,但却少风险,因最大风险无非是放弃期权,听任其过期作废而损失一笔期权费;相反,期权卖方的最大利益就是当买方放弃期权时,能赚到一笔期权费,但当买方行使期权时,却有无法控制的损失风险。这种交易似乎不可思议,即买方必可得利,而卖方只能吃亏。那么,谁还愿意做期权卖方呢)但至少有下面两条理由可以回答这一问题。

1在市场经济中,金融交易的价格涨跌无常,因此有人看涨,也有人看跌。在同一时间内,这两种看法相反的人,就可以互相搭配组成一买一卖的一张期权合约。这可图示如下:

2卖出期权的多是银行或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它们开办期权业务的目的:一是在同行业竞争中借以吸引更多的客户;二是凭借自己优势来谋利。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较客户灵通,所以当许多客户预测不准而大批放弃期权合约时,这些金融机构便能积少成多,赚取大笔盈利。这正如保险公司虽有赔款风险,但并未阻止其保险业务的发展一样。

三、期权费的定价原理

如上所述,期权费是期权卖方惟一的收益来源,也是期权买方最大的风险损失金额。因此,期权费定价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必须通过双方协商决定交易所内的竞价也是一种协商的方式。为了使得双方协商有一个明确的客观根据,早在70年代以前,就有许多西方学者和实务工作者试图找到一种期权费定价的通用方法。但由于期权费与其对应的标的物价格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关系,而且期权费还要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期权费的定价问题变得十分困难和复杂,成为当时金融实务研究中的一大难题。直到1973年美国的费希尔·布莱克(fisher·black)和马龙·舒尔斯(myron·merton)利用随机微分方程等高深数学工具,建立起b-s模型(b-s formula)即欧式股票买权模型,才获得重大突破。以后,又由罗伯特·默顿(robert·merton)等人加以完善并推广到其它类型的期权费计算上。这些研究成果被应用于金融市场的实务中,大大促进了期权交易的迅猛发展。为了表彰这项杰出的成就,默顿和舒尔斯两人被授予199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布莱克因已于1995年去世,而未能分享此项殊荣)。

尽管b-s模型使用了高深的数学工具,其算式令人望而生畏,但是基本原理却并不深奥难懂,因为它所依据的就是虚拟资本和无形资产定价的收益折现法。期权作为一种权利,与版权、专利权和特许经营权性质一样,其买卖价格,即期权费的定价也应当使用收益折现法倒推出其资本化价值,以作为期权买卖双方的交易基础。因此,可得如下的计算公式:

期权的理论价值=一定时期的预期收入/同期的折现率(即平均利润率0

这里以较简单的欧式期权为例,则以上公式中的“一定时期的预期收入”,就是期权合约到期日由协议价(以x表示),与标的商品的现价(以s表示)两者之间差额所表示的内在价值(以e表示)。如果以m表示期权合约的标的物交易单位(如股票期权的100股),则对于每份买权合约来说,有:

反之,对于每份卖权合约,则有:

前面说过,x与s之间对比,应有小于、大于和等于三种情况,所以从理论上说,e也有负值、正值和o三种情况,并被分别叫做虚值期权、实值期权和平值期权。但从期权实际执行看,则只有实值期权执行时才能获利,因此这里把e规定为最低应为0,而不小于0。

现举一欧式股票期权的虚拟例子,以说明期权费的定价方法。设该期权的股票现价为16美元,协议价也是16美元,即为一平值期权。期权的有效期3个月,此期间美元的市场平均利率为年利6%,且预测到期日股价不可能仍为16美元,而将在13-19美元之间波动,并估计其各价位的出现概率(以p表示)作正态分布(这是较典型的状态),则显然该期权的预期收入是一个随机变量,可按下表用出现概率作权数,求出其加权平均值即数学期望值。

由上表可知,该期权的每股买权的预期收入$即内在价值0.55美元。再根据收益折现法把它化为现值,按复利公式除以1美元的6%年利的3个月本利和,即1+0.06*3/12=1.015美元,从而得该1股买权的理论价值为:0.55/1.015=0.542美元

这也就是该期权1股的期权费,但股票期权合约以100股为交易单位,所以每份合约期权费为:0.542*100=54.2美元

当然,以上每股买权的期权费也可以用上表的s*p和x*p两栏的数学期望值分别折现后相减求出:

上式中,c为买权的期权费。如果将此自拟公式与b-s模型相对比,则可发现:两者除使用的数学工具有初等与高等的区别外,它们的基本思路和算式结构还是一致的。因此,可以把此公式作为理解期权定价理论的入门知识。

所谓b-s模型,乃是如下的一个表达式:

现对该模型的各项内容加以说明,以便对它有个概括了解:

1.c是欧式期权费,s是股票现值,x是协议价。这些都与前述公式一致。

2.t是期权到期日前剩余的有效期限,通常以年计算,如3个月可化为1/4年。

3.r是瞬间无风险利率或无风险投资收益率,即购买国库券或存入国有银行存款所得的没有信用风险的收益率或利率。由于市场存在套利活动,当有取得无风险利率机会时,会引发大量套利活动,这样无风险利率存在时间不长,所以叫做“瞬间”的。

4.n(d1)和n(d2)是标准正态分布变量的累计概率分布函数。算出d1和d2后,它们的数据可分别从正态分布函数表中查出。d1和d2的计算因子中,分别涉及股票年收益率的变动和误差,其计算细节不再详述。

篇5

性供应链金融平台等,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关键词] 供应链;供应链金融;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9—0100—03

一、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概念

(一)供应链金融的产生

供应链金融伴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而产生,作为企业优化管理方式的供应链管理在谋求企业内部整合,控制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后,逐步将目光放在企业上下游采购和销售等与外部的联系上,企业经营伴随着物品、资金的流动,企业之间必然发生存货、赊销、预付款、订单等贸易行为,在金融机构的推动下,供应链成员企业积极参与供应链融资问题的解决,以节约成本,提高竞争力,实现多方共赢。从1998年起,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已很少,而商业银行信贷又以担保和抵押信贷为主,能否提供有效的物品抵押担保是企业得到信贷融资的关键。同时商业银行存在的信贷配给使得只有个别企业能够得到信贷支持。供应链金融正是在解决抵押、担保的问题上,利用供应链中的结构性资产,实现企业信贷融资的金融创新。

国内最早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20世纪初上海银行开展的存货质押业务。改革开放后,相关业务逐步恢复,而国内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始于对产业集群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作为供应链金融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先者的平安银行首先于21世纪初开展了产业集群供应链金融研究,在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带,选择能源产业链作为供应链金融融资探索的突破口,为其供应链节点企业提供票据贴现等金融服务,解决了集群企业融资问题,发展自身业务,进而把发展能源供应链金融的融资经验扩展到汽车、钢材、有色金属、粮食等产业领域。后来为了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实践和风险控制,逐步侧重对单一供应链上企业融资需求的分析,形成了自偿性贸易融资模式。

(二)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兴的融资方式,其理论及模式还处在不断完善中,如胡跃飞(2009)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人们为了适应供应链生产组织体系的资金需要而开展的资金与相关服务定价与市场交易活动,对供应链金融的概念进行了更加广泛的阐释。徐学峰(2010)认为供应链金融应当界定为整个供应链范畴之内,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融资方案。

首先,虽然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大都由商业银行的实践推进完成,商业银行作为资金供给方在供应链金融主体中占据主要席位,但也应看到供应链金融主体不仅仅是商业银行,一些财务、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物流公司等机构正逐步进入其中,从整个金融市场来看,供应链金融的主体应当界定为金融机构;其次,供应链金融的外延不应太大,供应链金融的产生是基于对贸易融资的探索,所以在概念的界定上应当体现出两者的不同。

综上所述,供应链金融就是金融机构或物流企业通过对特定供应链进行分析,对这个链条上的相关节点企业提供系统性金融与资金服务的活动。

二、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点

产业集群是一个研究较为成熟的经济领域。早在100年前,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就提出了产业区的概念。随着对集群现象研究的深入,产业集群的概念由迈克尔·波特提出,他认为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领域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国内外有很多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本文借鉴王缉慈(2001)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即同处在一个产业领域,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由于具有共生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群体。这些公司的相互联系和关联主要体现在供应链上产生的贸易关系。

(一)产业集群的特点

1鼻域性

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它是基于一定目的的企业和机构集聚在一起,形成一定企业区域或地理上的集聚现象。形成这种集聚的原因包括成本最小、劳动力充裕、资本、信息服务等经济因素和一些社会因素。许多企业集聚在一起,构成了各条供应链企业,可以实现劳动力和信息的便利流动,从而为企业的生产和技术革新创造了条件,同时产业集群中还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如地缘能够维持企业间的贸易稳定。产业集群也被称 为块状经济区,正是源于其区域特征。 2蓖络性 产业集群内部各经济体基于不同分工形成了特定的角色,处于生产经营的不同供应链上,各条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使了供应链之间的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构成集群内企业的相互联系的空间网状结构。长期的合作关系使企业间的供应链与单一企业的供应链模式具有相似性

,在集群发展过程中,集群内部的资金、贸易和信息技术的交互,形成网络化的供应链,有利地推动了整个集群的发展。

3惫采性

产业集群中企业不仅具有地理上的联系,同时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各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联系。集群中的企业基于供应链的延伸发展而来,集群内企业目标一致,形成了稳固的经济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本地区的经济实力。集群中的企业一般具有同一产业类别,即所属行业具有一致或相近性。他们共同组织在一起与群外企业产生联系,正是基于内部企业的频繁贸易和非正式的联系使得集群能够生存发展。

三、供应链金融与产业集群的联系

产业集群中的众多中小企业形成各供应链,供应链企业间必然产生贸易、资金往来,这就为供应链金融服务与产业集群提供了客观的环境,实际上,由于产业集群的特点与供应链金融的实施环境较为契合,使两者联系紧密。

(一)产业集群是供应链金融的客观环境

产业集群内的众多企业形成地理上的供应链网状结构,为开展供应链金融创造了良好环境。开展供应链金融首先需要供应链节点企业,至少两家企业存在供应链支持关系方能实现供应链金融,产业集群内众多行业关联企业形成供应链网状结构,集群中劳动转换成本较低、物料与人员的转移成本较低,彼此存在的产品贸易联系和资金往来成为发展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条件。产业集群的区域特征代表了区域的经济实力,促进产业集群 升级和壮大,资金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经济区域性发展趋势较强,基本上每个省份都具有一定数目的产业集聚区域。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后,会具有一定的政策优势和品牌优势,能够对资金构成一定的吸引,如长沙市重型机械集群,不仅得到了本地政府的政策支持,由于其规模、市场占有和技术实力,同样在国家政策中得到了一些支持,其本身所形成的客户群体使其具有很强的品牌优势,其产生的溢出效应对整个集群内部的所有企业都有积极影响。同时基于供应链形成的产业集群更加稳固,生命力更强。 (二)供应链金融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融资促进作用

供应链金融针对企业的供[ ]应链结构性资产进行金融设计,供应链金融通过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节约成本,盘活资金,巩固供应链关系,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内部是同行业企业或相关企业的集聚,能够获得供应链金融的企业势必会在供应链管理上做得更好,成本更低,库存更小,流动资金更充裕,这些都会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长期的资本支持,同时也需要短期的周转资金。一般认为,供应链金融提供短期的金融服务,但是其周转快、反复信贷的特点,实质上相当于解决长期性资金问题,稳定的供应链金融有助于集群企业的资金稳定。同时,供应链金融能够加强客户间的联系,有助于维系企业客户关系。产业集群实质表现为供应链的集聚,供应链金融一般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而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居多,成为供应链金融的重要客户群体,同时核心企业也有助于进一步节约财务资金。伴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和物流的快速发展,物流供应链金融的跨区域特征对产业集群的跨区域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供应链金融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一)鼓励多渠道资金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

目前主要是银行信贷在参与供应链金融,选择性的业务开展与配给性信贷的存在,使得其对供应链及企业的选择较为苛刻,并不能完全涉及一些企业集群。伴随着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可以多鼓励保险、基金、小额贷款公司等多种资本参与其中,增加供应链金融的竞争性和资金支持量,完善产业集群的融资环境,从而从供应链金融上升到产业融资,促进产业集群的长期发展,同时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供应链金融主体即资金的提供者更加丰富,有助于供应链金融实践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的健康成长。

(二)完善法律制度环境及区域政策

金融行业趋向混业经营模式,但商业银行的职能定位和管理体制并未完全体现出这种趋势,传统的经营模式已有碍金融创新的开展。银行可以成立专门的产业事业部或供应链金融公司来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与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公司共同开展业务,这样可以解决在质押物监管中出现的监管职责问题。从发展历程来看, 第三方中介的介入就是为了解决由于制度不完善对发展供应链金融产生阻碍的问题。实际上一些担保公司、物流公司参与了仓储质押融资,有些担保机构的业务开展都是隐蔽进行的,目的在于规避制度性约束。 虽然2007年《物权法》的出善了部分规定,如质押权的登记制度,以应收账款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但是质押仅是登记

,有的地方并不接受机构的查询,个别事物在相关法律中并不能找到明确解释,缺乏操作便利性。同时没有一定的市场便于质押物的交易和变现。在供应链金融中充当抵押品的资产如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变现将有助于控制企业违约风险。有利于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法律制度仍有待完善,同时,我国的产业集群大部分都是市场与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为营造区域创新环境促进供应链金融创新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三)构建系统性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由于产业集群中多条供应链构成网状结构,本身就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环境,所以为其提供供应链金融需要一个系统性安排,如统一的信贷征询系统、抵押品交易市场中心、第三方电子服务平台等。电子商务化和系统化是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统一的信贷征询系统能够集中企业的真实信息,便于金融机构的授信决策。同时构建统一的交易和集群内服务平台能够降低供应链金融的交易成本,同时平台的可视性和精确性可以进一步减少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降低融资风险。供应链金融由于供应链的延展性,使得产生集群系统内外之间的融资联系增多,随着全球贸易化的发展,封闭性的集群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发展,需要加强集群系统金融的服务功能和内外衔接才能更好地实现集群发展。可通过探索产业集群系统内部供应链金融模式和集群间跨系统供应链金融模式来提高供应链金融技术。目前一些地区由政府出面联合一些公司构建集群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如长沙市线上融资交易平台主要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和网上交易系统,促进金融资源的集聚,服务于集群中各条产业链,满足集群企业的融资需求。

(四)积极探索产业集群下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措施

产业集群下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仍然是重要方面,例如供应链金融存货支持融资中,存货面临仓储、监管和估价等问题,如何提供安全、便利的存货保管,是控制融资风险的重要方面,目前可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或担保机构提供仓储服务。供应链金融的风控措施征信调查包括对特定交易资产、交易对象、企业基本信息的调查等,并作出信用级别的评定,以决定授信与否及额度大小。一个产业集群里会包含几条主要供应链,体现此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企业授信调查内容包含对核心供应链的整体评价,从而决定对供应链上企业的授信与额度。针对一系列同类型企业进行统一资信和跟踪信用调查,同一集群中企业不同的资产类型、资本结构和经营状况具有可比性,可以把风险控制在系统风险范围内,同时可以节约成本和风险控制成本。构建集群内统一的信贷调查系统,减少信息不对称有助于长期授信行为,更深入地了解企业交易实质,并对后期跟踪信用评价起到辅助作用,同时降低了授信成本。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宝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倍怨靥炀济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供应链金融支持的思考[J]蔽鞑拷鹑冢2011(10): 33—34

[2]宋洪林惫α唇鹑谟氩业集群发展的关系研究[J]被北金融,2012(1): 22—24

[3]张浩被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研究[J]倍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 54—58

篇6

关键词:金融中心;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8-0048-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8.10

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经济金融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聚集着大量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产业,全面集中地开展国际资本借贷、债券发行、外汇交易、保险等金融服务业。目前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有伦敦、纽约、东京;其次是阿姆斯特丹,苏黎世,巴黎,法兰克福。这些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经济金融的舞台上发挥着极大的功能,从而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资金的融通,加快金融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在开放条件下,我国政府高瞻远瞩,着眼于未来经济金融发展的大动向,明确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前上海市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并且取得了初步成绩,其他城市如北京、深圳等市也同样提出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中心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城市竞争力,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伦敦金融中心的历史演变

伦敦金融城是世界上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16世纪,随着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光荣革命”,政治、经济都得到了飞速发展。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珍妮纺纱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的发动,并使英国的经济实力极度增强,在这一时期英国又开始对外扩张,其殖民地遍布全球。此时的伦敦不仅是英国的汇兑与清算中心,也是全球国际贸易的汇兑与清算中心。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成为最先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在19世纪时,英国货币成为了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货币,以及在工业生产、殖民地占有、对外贸易、资本输出等方面该国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加之伦敦交通方便,金融机构发达,使得伦敦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其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都是主要参战国,因此,在这一期间英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削弱,金融环境也十分脆弱,不得不放弃资金本位制并实行外汇管制,英国政府实行了国有化计划和严厉的政府管制。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1945年英格兰银行的国有化,而能源、钢铁、燃料和运输行业也被国有化,导致几个较大的行业从股票交易所消失,这也导致了英国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下降,其第一金融中心地位逐渐被纽约取代。但由于伦敦金融市场历史悠久,联系广泛,金融体系结构健全,经营方式多样,设备先进,通信、交通发达,有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业务人员,因而伦敦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1957年,英国发生了英镑危机,在这场危机中,英国政府为了抑制对英镑的投机压力,禁止伦敦的银行向第三方的贸易进行英镑放贷,这也促使银行转而吸收更多的美元存款并发放美元贷款,伦敦也因此成为最早和最主要的境外美元市场。20世纪60年代,由于冷战、美国实施的资本管制等原因,欧洲美元市场在伦敦得到了迅速发展,伦敦也因此成为世界最为重要的欧洲美元市场。1979年10月23日,英国政府宣布取消英镑的汇率管制的决议,同时支持英国反托拉斯机构―公平贸易办公室(OFT)向限制贸易行为法庭(Restrictive Practices Court)提交伦敦交易所的规则,要求会员只对证券交易收取最少的手续费,从而消除价格竞争[1],这两个事件的发生也预示着伦敦金融城走上了根本变革之路。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其他国家的金融中心业务蓬勃发展,英国金融行业因缺乏竞争活力而面临进一步丧失在全球领先地位的危机。英国为此进行了重大金融改革,即1986年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第一次金融“大爆炸”。第一次金融大爆炸是由撒切尔夫人发动、由政府推动的,以金融综合经营为特征,金融服务业自由化的改革,解除管制,引入竞争,将此前极为封闭的金融城推向全球市场。称为英国的第二次金融“大爆炸”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它是由英国政府推动的,以统一金融监管为特征的金融改革,简化了英国传统的复杂金融监管体系,配合之前金融业务自由的实施,伦敦的金融业发展得到一个新的契机。这两次改革奠定了目前英国金融业繁荣的坚实基础。近几年,一度被认为衰落的伦敦金融城迅速发展,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昭示伦敦重新获得并强化了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缩短了与美国的距离,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纽约华尔街。进入21世纪,伦敦金融城启动全球化战略,全力打造全球化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当今国际金融中心格局中,伦敦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二、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特点

银行业是整个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主导,伦敦金融城汇聚了547家外国银行,其中33%来自欧洲,英国银行业50%以上的资产都是由外国银行管理。在保险业方面,世界上第一家保险市场,著名的“劳合社”就诞生在金融城,全球20家顶尖保险公司也都在此有公司。伦敦的保险市场国际化程度很高,大约40%的业务来自美国,33%的来自英国,其余部分来自欧洲大陆和世界其它地区。近年来保险业发展迅速,业务量大幅上升,收益也稳定上升,2001年的总保费收入达200亿英镑①。而劳合社作为“伦敦市场”内的市场,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专业保险市场,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商业保险人和第六大再保险人,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从事直接保险业务的执照。20世纪90年代,劳合社整体承保能力达到100亿英镑,而在2003年承保能力上升至144亿英镑。而外汇市场则是由300家英格兰银行批准的“外汇指定银行”和14家经纪公司组成,是目前最大的外汇市场,每天的外汇交易额达到6000多亿美元,是华尔街的2倍,管理着全球4万多亿的美元资产②。截止2006年4月,伦敦外汇市场成交量占全球的32.4%,排世界第一位,二、三、四位分别是纽约,东京和新加坡,在世界外汇市场上独占鳌头。伦敦金融城汇聚了180多个外国证券交易中心,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375家都在金融城设了分公司或办事处③。伦敦证交所成立于1773年,业务主要包括中央及地方债券,外国政府债券,工商企业及公司股票、债券等,为世界上最大证券交易所之一,来自60多个国家的470多个公司获准在此上市。伦敦是主要的债券中心,2007年6月末,伦敦国际债券余额占全球的13.9%,列全球第二位。以伦敦为发行基地发行英镑的国际债券占国际债券余额市场的8.2%④,列世界第三位,全世界70%的国际欧元债券在伦敦交易。伦敦短期资金市场主要包括贴现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地方政府借贷市场和银行英镑定期存单市场等。伦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同业拆借中心。2006年英国同业拆借市场十分活跃,同业拆借数量继续稳步上升。2006年一季度末,英国同业国内贷款比2005年增加了356亿英镑,到年末达到6182亿英镑,此外金融衍生产品也十分丰富⑤。

三、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确立的原因

伦敦的经济实力在工业革命后得到迅速的发展,由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英国一度称为世界工厂,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其成为了经济大国。许多美国和欧洲投资公司纷纷入驻伦敦投资、开业,使伦敦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贷款市场和抵押贷款市场等迅速发展和逐步扩大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它的法律体系和会计系统已经或将达到国际标准,监管体系更加灵活,离岸金融市场的地位更是强化了伦敦的国际化金融中心的地位。伦敦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它有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港口和航运市场,世界上所有的主要造船、航运和租船公司都在伦敦设有代表机构,伦敦还有希思罗机场这一欧洲客运量最大的国际机场。伦敦拥有最好的电传、电话、传真、卫星通讯及快邮网,许多服务设施都是一流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为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伦敦高度自由化和开放程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也正因为如此,许多美国人在伦敦设立的美国银行比在纽约的还多,也比英国人在纽约设立的多,而且云集了大量的海外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任职于伦敦的重要金融部门如投资咨询公司、经纪公司、银行协会等为伦敦金融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伦敦的人才资源十分丰富,汇集了大批律师、会计师、经济师、精算师、系统分析师、管理顾问等高端人才。依托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的国际性综合大学,很多高级金融人才都在伦敦接受高等教育。从市场分析、法律咨询以及其他专门人才的服务来看,伦敦有4500名分析师,大大超过纽约的3000人和东京的1200人,全世界83%的顶级律师事务所将总部设在伦敦,金融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达100万①,这些尖端庞大的专业化人才牢牢稳固了伦敦的国际金融地位。伦敦金融创新程度十分快速,且与时俱进,在不同阶段及环境都不断地推出金融的创新成果,如创造了金融衍生品和掉期业务、欧洲债券、公开募集债券、国际存托凭证等。1986年伦敦证券交易所进行了“大爆炸”改革,允许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进入证券市场,金融创新使得伦敦保持了国际金融中心的活力;1917年政府通过《竞争和信用管理条例》降低银行准备金比率,金融机构的贷款限额被取消,允许银行灵活自由确定存放款的利率。1979年10月又取消了外汇管制,为国际资本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从1981年8月1日起,英格兰银行实施新的《货币管制条例》,该条例保证逐步取消银行淮备金比率和最低贷款利率,使金融机构在从事资金借贷活动方面具有很大的长期弹性[2]。

四、伦敦金融中心的发展对上海的启示

(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机遇

1.抓住国力长期持续上升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机遇。强大的国力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坚实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而且在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出现强势增长,全球经济步入复苏,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1992年中央就确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为国家战略;2005年6月浦东新区成为当时全国惟一的综合改革试点区;2005年7―8月,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和人民币衍生产品的推出,也为上海市成为人民币交易、定价中心提供了前提;2005年8月央行上海总部的成立,为上海打造金融中心所提供的相关服务以及对市场监控的功能得以大大加强,从根本上改善了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其在金融方面的集聚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

2.抓住打造人民币金融产品之都的机遇。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外汇市场成交额,这与人民币完全自山兑换的进程和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开发有着密切关系。上海目前亟待做的并且能够做的是构建人民币金融产品中心。首先上海已基本建成丁以金融市场为特征的国内金融中心,通过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体系基本形成;其次人民币目前在许多国家已成为硬通货,人民币债券和人民币金融衍生品的需求逐渐旺盛,急需一个统一的市场;再次国际经验表明,国际金融中心都是本币金融产品的交易中心,并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人民币作为外汇在全球交易,可以吸纳各国在上海设立席位,集聚人民币交易。

(二)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挑战

当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以下几点。

1.如何应对扩大金融开放后更加激烈的竞争。目前提出建设国际性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有许多,如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也纷纷规划建设国际性区域金融中心,尤其是亚太地区发达的金融中心城市利用其先发优势,加紧争夺我国的金融资源,竞争开发中国概念或中国题材的金融产品,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构成严峻的挑战。

2.如何在建设金融中心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一方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将为国家以及各类市场主体管理金融风险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工具和更加有效的操作平台;另一方面,随着金融资源和金融交易在上海的高度集中,金融风险对上海的潜在影响增大,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为上海大量的金融机构,数据中心,计算机系统等建立安全有效的防卫系统,是监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面临的新挑战。

3.如何形成更加有利的推进金融中心建设的机制。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必须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建立起更为有效的领导和推进机制。在更长的时间里,如果不能形成中央有关部门和上海市委共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领导机制,如果不能形成和实现政策聚焦,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如果不能形成金融创新机制,将延缓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

(三)伦郭金融中心的发展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至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中要不断的吸取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验,不断学习和借鉴尤其是具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在充分发挥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优势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上海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的中心位置,与我国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相邻,与美国、日本等亚洲、美洲国家和地区隔海相望,上海市正在加快国际贸易、航运中心的建设,为上海市的经济金融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平台。上海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金融业取得快速发展,先后建立起证券、货币、外汇、期货、黄金、票据等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性逐步扩大,中外金融机构纷纷在上海设立总部或者分支机构,市场交易日益活跃,这些都为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上海市金融从业人员人数远不及伦敦,为此,上海市要加大力度整合金融人才教育和培训资源,疏通金融人才的流通渠道,使金融复合型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得到较快提高。

2.建立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金融发展。从上海金融业的发展状况看,虽然已经建立证券、外汇、期货、黄金等金融要素市场,但与伦敦相比,在规模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等方面差距十分明显。同时交易品种少,这就要不断加紧完善各类金融市场,建立健全各类金融要素市场,扩大交易品品种,特别是期货、期权衍生品等金融产品,积极推动国债期货、石油期货、交易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各种金融手段的创新。上海市目前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300余家,和伦敦相比差距很大。上海市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多吸引金融机构落户,加快上海离岸金融的建设,扩大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

3.改善金融运行的基础条件,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基础,要不断加强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推动机制体制的创新,加强金融法治环境的治理和完善,加强金融安全稳定机制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加强金融集聚区建设及专业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规范政府的金融行为,使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水平继续保持领先,逐步实现国际接轨。

4.形成灵活的管理体制和监管体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中央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一方面政府的作用应集中对市场的推动和市场凤险的监管方面,提出预警信号,实行间接直接干预;另一方面政府对市场的介入应逐步减少,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平等、自由、宽松的市场环境的同时制订一些金融法规、金融政策,颁布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总之,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学习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验,系统地查找与其他金融中心的差距,然后制定全面的措施努力赶上;突出重点的同时,寻不断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最主要的弱点,进而加以改善;要认识金融市场体系运行表面上的巨大差距,更要抓住建设金融中心各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加快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进程。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时期 金融管理 金融机构

一、引言

新时期的金融管理不仅要符合新时期的特点还要能够合理的应用于金融机构中,与服务完美的结合,在监督和控制金融机构的同时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使金融机构在新时期中长远的发展,推动金融行业安全、平稳的发展。为了促使新时期金融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应当明确新时期金融管理所具备的特点,详细的分析和思考如何合理的应用新时期金融管理。笔者在文中就新时期金融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展开思考,希望能够探索出合理应用新时期我国金融管理的方法。

二、新时期我国金融管理的特点

在新时期中我国金融行业中依旧存在很多风险,威胁着金融行业的发展。针对此种情况,优化和调整金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合理而有效的运用金融管理,使其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控制,降低金融机构存在的潜在风险,为整个金融市场创造良好环境,促使金融行业更好的发展。我国金融管理在新时期中表现的特点主要有:

(一)制定适用于新时期的金融管理制度

金融管理能否合理的、有效的应用与金融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有很大关系。在新时期中构建完善的金融管理制度,使金融管理在新时期中与服务完美的结合,进而提高金融机构整体水平,增加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金融管理部门的建设

具有较强实施能力的金融管理部门能够对金融管理进行约束和监控,促使金融管理在金融机构中合理而有效的应用。在新时期中,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建设主要就管理观念、工作方针、管理原则、工作人员等方面展开。结合新时期的特点,重新确立金融管理部门的管理观念,做到与时俱进,符合国家发展需求;针对当前金融行业的整体环境,制定有效的、规范的、合理的工作方针,对金融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管;保证金融管理部门所开展的各项工作符合审慎的原则、市场淘汰原则、国家法制的原则,促使金融管理部门开展的工作有意义;通过培训、教育、宣传等手段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更好完成工作。

(三)将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作为重点工作

新时期中,金融行业中依旧存在非法集中集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等情况,给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威胁。因此,对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能够规范金融机构,促使金融机构进行正规的金融活动,推动整个金融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就新时期我国金融管理展开的思考

在新时期中,我国金融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时时刻刻受很多潜在风险的威胁。为了推动我国的金融行业平稳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不断提高,加强金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认为应当加强新时期金融管理体系的建设,使其更加的完善和健全,以此保证金融管理规范的、合理的、有效的应用,才能够保证金融行业及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构建完善的健全的新时期金融管理体系的措施是:

(一)优化金融监管的相关管理制度

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金融行业不仅受国内金融机构的影响还受国外金融环境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需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健全的金融管理体系对金融管理的应用进行约束和控制,使金融管理合理的应用于金融机构中,对金融机构中所开展的各种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金融活动合理的开展,这将降低金融机构受不良因素影响的可能,创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然而,要想构建完善的金融管理体系需要对金融监管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使金融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有效的控制金融行业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为金融市场创建一个硬性的保护政策,促使金融行业稳定,安全的发展。

(二)提高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从业水平

在我国经济蓬勃的当下,市场竞争机制越演越烈,金融机构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将会出现很大的波动,直接影响其长远发展。构建完善金融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其能够对金融管理进行约束,金融机构开展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各种金融活动,避免金融机构进行不正当的活动,给其他金融机构带来风险或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威胁。构建完善的金融管理体系除了需要优化金融监管的相关管理制度外还需对提高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从业水平,保证金融从业人员能够合理的、正规的、规范的执行金融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管理体系的作用。提高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从业水平需要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其一,对金融管理从业人员进行素质培训。重点指导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熟知员工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使金融管理从业人员能够在工作过程中规范自己的行为,符合相关金融管理制度。

其二,建立合理的金融管理制度,以此来约束金融管理人员,促使管理从业人员在进行具体的工作过程按照正确的做法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控制。

其三,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运用金融管理从业人员,促使金融管理人员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进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结束语

金融行业整体的发展情况直接牵动着中国经济发展。保证金融行业安全、平稳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新时期背景下,金融行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安全、平稳的发展,依旧受很多潜在风险的威胁。此种情况下需要合理的利用新时期中金融管理,使其有效的与服务结合,以此来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保证金融行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保证新时期的金融管理合理应用成为关键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应当通过优化金融监管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从业水平等措施构建完善的、健全的金融管理体系,对金融管理进行约束,促使金融管理合理的应用于金融机构中。

参考文献

[1]孙颖.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合理性及改革完善的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1(09).

[2]张海梅.广东政府金融管理改革与创新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

篇8

关键词:地方金融机构;货币市场;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6)12-0048-02

一、天津市金融机构参与全国银行间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天津市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的交易量逐年递增

近年来,天津市金融机构参与全国银行间市场交易日趋活跃,交易量逐年递增,货币市场业务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2006年1-9月,天津市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的交易量为12964.95亿元,同比增长50.70%。按地区(按省)综合市场排名,天津市位居全国第8。天津市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历年同期交易情况见下表:

(二)天津市参与全国银行间市场交易的主体

由于绝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由其总行统一参与全国银行间市场交易,所以天津市参与全国银行间市场交易的主体为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天津市商业银行和天津市农村信用社)。以2006年1-9月为例,从金融机构综合市场排名看,天津市商业银行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交易量之和占全市金融机构全部交易量的95?郾78%。其他参与全国银行间市场交易的金融机构包括:交通银行天津分行、渤海证券有限公司、天津信托公司及少数外资银行,其交易量占比很小。

近年来,作为天津市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交易量最大的机构,天津市商业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快速增长,年交易量由最初的几百亿发展到2005年的几千亿元,在全国银行间市场近5000家机构中名列第11,并获得了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和财政部、政策性银行等发债主体承销商资格及债券结算人资格,建立了包括债券投资、现券买卖、结算、债券回购和票据回购等多元化的资金业务体系。

二、货币市场交易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影响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货币市场的作用十分重要,能有效地促进资金的供需平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传导货币政策。与此同时,参与货币市场交易有利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多元化、信用风险转移、流动性风险防范及经营效益提高。

天津市金融机构通过近几年参与全国银行间市场的获益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显现:一是突破了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地域限制,在全国树立形象和信誉。全国银行间市场为区域性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有利于与全国同业之间进行交易、交流与沟通,扩大交易范围,提高了经营效率。二是促进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多元化。除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加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通过债券投融资业务,地方性金融机构拓展了业务领域,新的资产业务包括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国有银行次级债和回购融出资产;新的负债业务有回购融入资金,扩大了金融机构主动负债的空间。三是促进了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开展。天津市金融机构利用甲类结算成员资格面向全国为中小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提供结算服务,目前共有结算服务客户40多家,2006年1-9月结算交易量近400亿元,取得了良好的效益。通过合作,天津市金融机构与客户实现了双赢。四是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提供了更为主动的工具,且可更多地开发新的业务空间和利润增长点。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一直固守从资产和负债结构来考虑流动性问题的惯性,这是一种静态的、被动的传统观念,而货币市场本身独有的特点可以为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工具,可以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同时也为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尽管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在货币市场中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不具备许多后者的权利(如发行次级债等),但他们可通过债券回购等方式提高流动性水平,通过债券投资获得稳定的收益,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近年来,天津市商业银行通过积极参与市场运作,在存贷比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了较高的盈利水平。

三、应对宏观经济波动与市场风险的措施

篇9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起始和发展阶段基本与欧美国家保持一致,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业务,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起步。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7年至2013年,该阶段是我国互联网金融1.0时代。自招商银行推出网上银行之后,其它各个银行也相继推出网上银行业务,并且不断创新,包括互联网营销、财富管理、支付业务、建立金融信息门户网站等业务。互联网证券与互联网保险也相继在2000年左右诞生。这些传统金融机构开展网上业务起步虽早,但是发展并不迅猛。同一时期国内新型金融业态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开始萌芽。2004年,支付宝平台成立,第三方网络支付在我国正式起步,并逐渐成长起来。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3)》的数据显示,至2012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2007年,国内网络借贷兴起,出现一批P2P平台,截至2012年增长到110家。2009年,互联网众筹模式作为继P2P网络借贷之后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在国内开始起步。总体来看,2013年之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各个业态均已成型,但处于缓慢发展期。第二阶段是2013年至今,为互联网金融2.0时代,互联网金融各个业态均呈现爆发式增长。2013年被公认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2013-2014两年中,我国互联网金融得到迅猛发展。据业内统计,2012年我国仅有200家P2P机构,经过2013年一年的迅猛发展达到800家,2014年年底已经超过1500家。年网贷成交量也由2012年的212亿元增至2014年的2528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270%,月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99%。第三方支付也迅速发展,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23.3万亿元。经2013与2014两年爆发式增长,中国第三方支付不仅在规模上是全球最大的,业务种类也是全球最多的。在互联网理财方面,根据天弘基金最新披露的2015年第一季报信息,截至2015年3月底,余额宝规模已经达到7117.24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货币基金。在此期间,我国众筹融资平台的数量也在稳步上升,截至2015年4月底,我国众筹平台已增至149家。同一时期,银行、券商、保险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也以互联网为依托,对业务模式进行重组改造,加速建设线上创新型平台,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经过两年左右的迅猛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各业态发展情况归纳如下(见下表):

发展的特点

(一)主流模式和产品积极借鉴国外经验,但本土化创新突出

整体来看,国内互联网金融各业态基本都首创于国外,并由国内互联网机构引入,如互联网支付源自美国PayPal、P2P源自美国Prosper/Lending Club、众筹源自美国Kickstarter等。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国内互联网机构均结合实际进行了优化完善,如支付宝在PayPal基础上增加了担保功能;国内P2P机构的客户定位不再是Lending Club所定位的信用卡用户,而是存在短期融资需要的中小机构/个人,同时在Lending Club基础上普遍引入了担保服务。此外,国内电商平台结合支付交易数据首创了“网络小贷”模式,并引起国外PayPal及亚马逊等机构的效仿。因此,国内的互联网金融虽源于国外,但本土化创新较为突出。

(二)互联网金融仍是市场补充,但传统金融机构的“脱媒”趋势逐步显现

一方面,从互联网金融各业态的发展情况来看,其规模总量相比传统金融机构仍较小,以发展最为成熟的互联网支付为例,2014年互联网支付整体交易规模约为8万亿元,仅占同期全国电子支付交易规模的0.57%;P2P业务2014年的交易规模约5,000亿元,仅占同期全国商业银行信贷总额的5%。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对象主要是中小机构/个人,尚未对传统大型企业、高端客户形成有效渗透。因此,从规模体量和客户定位来看,当前互联网金融仍是市场的补充。

另一方面,互联网机构凭借其在流量资源、账户体系、用户规模、服务体验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客户获取金融服务的首选前端平台之一,这一点在金融产品销售业态中最为明显。余额宝、微信理财通、东方财富活期宝等已成为互联网用户主要的理财渠道。互联网金融机构横亘在最终客户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传统金融机构的“脱媒”趋势逐步显现,特别是对互联网技术较为薄弱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将可能逐步沦为互联网机构的后台金融服务提供商。

(三)互联网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金融布局之路正逐步融合、趋同

一方面,互联网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相互间的经验借鉴越来越频繁、深入。如2014年互联网机构纷纷加大了对传统金融机构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在已有互联网金融架构基础上按照传统金融的方式强化风险控制;传统金融机构也加大了对互联网技术的投入,立足“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基础按照市场领先的互联网平台模式进行改造,在账户体系、产品开发销售等环节开展全面的优化创新。

另一方面,互联网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的经营布局过程中,出于获取牌照(资质)或用户/技术等资源的需要,相互间的资本合作日趋频繁、紧密。传统金融机构方面,如平安集团通过收购第三方支付机构“上海捷银”,不仅获取了互联网支付等牌照,还实现了对支付业务的快速布局;海通证券通过投资麦子金服、91金融等互联网机构不断深化对互联网金融的布局。互联网机构方面,支付宝通过收购天弘基金,直接获取了基金牌照,并有效实现了基金与支付业务的深度融合;东方财富收购同信证券不仅获取了证券牌照,同时为后续深化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奠定了扎实基础。

未来,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的界限将逐渐模糊,业务模式、服务方式将逐步融合、趋同,基于统一账户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有望成为未来金融的最终形态。

面临的机遇

近年来,网络与金融的融合日渐深入,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大批电子商务类企业深度涉足金融业务,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平台等新型、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迅猛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也呈现出加速和深化的态势,互联网金融日益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与发展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在诸多历史机遇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在国内面临的四大机遇如下:

(一)信息化产业革命背景下,“互联网+”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我国互联网正处于大发展、大融合、大变革的历史阶段。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正在全面部署与加速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互联网+”正演变为一场重新发现生产要素、释放生产力动能的集体实践与社会化创造性实验,一次关乎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生态治理模式等领域的深层次重构。正因如此,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总理明确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随着互联网与传统金融行业融合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将爆发出更大的正向推动能量,进一步激发金融市场蕴藏的巨大活力,大幅提升我国金融发展水平。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亟需互联网金融支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平稳度过新旧产业和动能转换期,需要强劲有力和恒久持续的支撑力量。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成为首要任务。我国原有金融机构体系的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大量轻资产的中小微企业及普通居民的投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特别需要金融创新与多样化的金融支持,这使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的发展具备了潜在的市场基础。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带动金融领域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和突破口。

(三)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获得了发展契机。

近年来金融业改革开放步伐提速,需要构建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与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从而为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提供了发展空间。金融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金融脱媒和金融深化。中央的许多文件里都提到,要着力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要提高资金资源的流动效率,减少风险的集中集聚,减少政府对金融的干预,让金融真正成为经济的晴雨表,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状况。这就必然需要增加金融机构的多样性,使市场主体多元化。在解除了高度的金融管制后,金融领域不断改革开放,才可能涌现出如此众多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与各类新兴金融业态。

(四)中国网民众多,运用广泛,服务消费市场巨大。

中国人口众多,互联网消费群体巨大。据统计,截至2014年末,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61亿。这些都为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金融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资金多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约束,易于导致货币乘数放大;互联网金融平台往往难以或不去审查资金流向,可能影响国家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的效果;互联网模式使金融风险更易于传播、扩散,处理不当极易影响地区、行业金融安全稳定。

(二)法律合规风险

目前互联网金融一些相关行业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确,不少经营行为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吸存、非法套现、虚假宣传或洗钱犯罪;一些平台或个人的互联网金融行为甚至直接冲击相关行业的监管底线,如通过网络向非合格投资者发售各类所谓“理财产品”、或向200人以上的投资者发售股份等等。

(三)资金安全风险

P2P网络行业卷款潜逃等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并愈演愈烈;据统计,截至2014年末国内累计上线P2P网络借贷平台1942家,其中发生跑路、倒闭等问题的平台达367家;2014年以来,二维码支付等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也已引发广泛讨论。

(四)信用体系风险

我国目前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征信体系处于条块分割中,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借贷信息,工商部门管理工商的登记注册信息,公安部门管理公安的案件信息,法院管理法院的诉讼信息,房地管理部门管理房地产信息等等,相关部门各自管理一个部分,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一方面,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相对薄弱、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尚不能接入征信系统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领域授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管控;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领域融资人的信用信息不能录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将增加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信用审查难度,形成了重复借贷的交叉风险。

(五)信息安全风险

由于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加之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技术实力有限、信息安全保护不力,互联网金融企业网站被黑客侵扰,导致正常经营中断,以及企业数据与客户信息泄露等信息安全事件已时有发生。

(六)企业经营风险

篇10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贷币

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时间漫长

就目前的态势来看,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但是由于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要完全复苏所需的时间将会是十分漫长的。首先,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自身流动资金短缺或偿付能力不足的现象;而另一方面,由于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剥离了大量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因此急需重新注入大量的资金以弥补其亏空。其次,全球经济的复苏还会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美元的贬值、经济的失衡及失业率的攀升等等;美元的贬值极有可能造成在实体经济或金融市场中出现新的泡沫,严重影响了经济或市场的稳定性;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失衡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其要达到再平衡的态势又需经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失业率的攀升、就业压力的增大等非经济因素则会从另一角度制约和干扰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

除去上述所提到的不利因素,诸多有利的因素将从正面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而且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其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首先,针对于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及措施,这对刺激经济的不断增长、恢复当前的市场信心、扭转经济的下滑态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复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为了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刺激本国经济的增长,从国家财政上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巨额的投资,并对其他领域也加大了其投入的力度,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政策或措施都将大大的推进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其次,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将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在长期内会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总趋势。因此可见,在上述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仍将会在整体上实现复苏,但需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

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转移加速

从另一角度来说,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早先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强制性的调整,其调整的原因是该模式无法维持全球经济的持续曾长;经过这次强制性的调整,可以使全球经济重新回到再增长的良性循环之中,但其调整的成本却是极其高昂的,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一次重大衰退。

为此,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必须对早先全球经济的增长模式进行一次根本性的调整,例如发达国家必须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遏制超前和过度消费,减少自身的资产负债率,执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等;而发展中国家则需重新调整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刺激?肖费,以实现从内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拉动,防止因外部不稳定性所导致的经济增长乏力。

经过本次金融危机,全球产业将加快向具有低成本、市场潜力大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或其他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实现对产业的转型或升级,以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全球经济的早日复苏以及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新能源和环保节能产业有望引领全球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在本次金融危机过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其在新能源和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人力度,努力推动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以此来引领全球产业结构的再调整,使其拉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其次,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载体,西方发达国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分工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和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仍将继续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科技、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由此可见,全球产业转移将呈现出多层次、多梯度和多向性,横向与纵向相互交融,从而形成更加复杂的全球产业格局。

三、国际贸易投资加速,但受保护主义制约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向复苏,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投资将会再次活跃,并从很大程度上推动全球经济加快复苏。首先,全球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从而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且拉动了全球范围内相关服务业的增长,创造出了愈来愈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国际贸易投资的加速还会对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内其产品、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的流动会更加便捷,其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最后,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会带动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对绿色产品、环保节能技术及设备的更多需求,拉动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复苏。

但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国由于大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加快本国经济的复苏,将采取一些对本国经济或市场的保护主义政策及措施,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尽快恢复经济,保持经济的平衡,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超前消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进口需求,因此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尤为不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其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的现象,也将会对西方发达国家带来一定的冲击,其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恢复就业市场,降低失业率。最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企业破产率的增加,各国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通过设置相关障碍防止过多的本国企业被兼并或控制,尽力降低其投资或兼并活动给本国经济所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从而弱化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限制了国际性投资活动的发展。

四、国际货币体系出现新变化。但仍将以美元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