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研究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研究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学研究计划

篇1

本文试图通过对经济史中伦理思想的梳理,总结其演进变化的过程,从而加深对整个经济学继承和发展的理解,并对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一些建议。

一、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时期:伦主经从

这一时期的经济伦理关系可以概括为:伦理居于主导,经济受制于伦理。在古代社会,经济学、伦理学都包含在哲学之中,没有得到独立化的发展。对于经济思想的思考主要都散见于思想家的著作中。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色诺芬、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等。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坚持不同的政治立场,但在经济与伦理的关系问题上,却都有着相同的观点:

第一,财富是幸福的基础,但财富不等同于幸福,同时德行高于财富。色诺芬的财富观以物品是否有用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准,亚里士多德则提出商品有两种用途,既可以用,又可以交换。在对财富认识的基础上,他们强调人的德行以及灵魂的追求在人生幸福中的地位,认为“最高尚的灵魂一定比我们最富饶的财产或最健壮的躯体为更可珍贵”。

第二,关注公平和平等。教会代表人物阿奎那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他认为服务于公平利益的交换必须公共地进行。他肯定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商业活动,却贬低为谋利的经商活动。在具体的经济交往中,亚里士多德主张遵循“平等”原则,对于那些“没有名分从某些人手里获得钱财”,却“取得过多”的高利贷者,应受到鄙视。

通过对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经济学和伦理学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的“联姻”是不公平的,因为作为其中一方的经济学并不具备独立性。我们可以简单把产生这种关系的原因理解为财富在此历史时期没有独立地位,哲学家和神学家仅仅把财富看成是一种幸福生活的补充,把人生的目的设定于对灵魂的拯救。

二、古典经济学时期:经主伦从

这一时期的经济伦理关系可以概括为:经济居于主导,伦理为经济服务。这一时期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类似自由主义、最小程度政府干预等等思想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他们把经济学的研究与伦理道德哲学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促成了经济学和伦理学的“联姻”。

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主要集中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当中,核心是“无形之手”。“无形之手”可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无形之手”的基础——利己心。斯密根据自利是人的本性的逻辑前提,推论出互利是人们在市场经济中遵循的最基本法则。从市场角度来看,首肯利己心等于尊重人权,等于保护个人发挥自身才能的权利;从人性角度来看,利己心为个人充分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在道德和伦理的指引下利己同时利他。第二,“无形之手”的表现——提倡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斯密认为,在自由的市场体系内部,无形之手会在法律的基础上解决经济人之间以及经济人与社会之间的经济利益决定问题,从而使个人和社会的利益都能够同时实现“自然秩序”,无须政府干预。第三,“无形之手”的影响——公平分配和效率。斯密关心经济效率提高对于改善社会大多数人生活状况方面的结果,将大多数人能够分享到经济增长的结果视为公平的重要内涵。正是无形之手促进了每个经济人对于改善自身境遇的动力,进而提高了市场的效率,提高了对于公平的关注。

斯密的思想包含了对经济行为的描述,也包括了对经济活动的规范研究。一方面,他试图摆脱伦理的干扰,为经济学谋得合法的科学地位,把政治经济学视为可以通过纯粹的经济要素来分析财富的科学;另一方面,本身就是伦理学家的斯密不可能摆脱经济学和道德伦理的联系,他更多地将伦理因素引入到对经济行为的解释之中,而不是重点对市场中的道德因素作出论述。

三、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经伦分离

这一时期的经济伦理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经济与伦理相分离,道德因素最终被排除到经济学分析之外。新古典经济学坚持三个基本假定:理性经济人假设、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严格划分、价值中立。这些假设充分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经伦分离”的特点,即人是自私自利的,是追求自己欲望的满足的“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以这一行为模式出发所形成的自由市场经济乃是最成功的经济模式,是追求经济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

新古典经济学建立在边际效用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最大化行为之上,新古典经济学家以此为基础试图将经济学打造成为“精确的社会科学”。如约翰·穆勒在《逻辑体系》中解释了经济科学的性质,主张经济学是独立的科学;米尔顿·弗里德曼在其名篇《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将经济学严格划为实证科学的范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判断的,在这一点上,它同自然科学没有任何区别。因此,经济学只须研究和解决“什么是”、“是怎样”之类的问题,不用分析解决“应该怎样”之类的带有伦理色彩的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定义下的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与伦理道德“划清界限”,对于纯经济化因素(例如财富、收入和效用)的关注,使得经济学留给自由、权利的空间越来越少。象征着衡量经济效率准则的帕累托原则更是忽视了分配和平等问题。正是因为有如此多问题的存在,才为经济学内涵的丰富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机会。

四、现代经济:经伦复归

这一阶段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逐渐出现了复归的趋势,这个趋势的产生不仅有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学内部因素的发展推动,也有政治哲学领域出现的罗尔斯的正义论和诺奇克的权利论的外部压力。两者都试图恢复古典经济学家曾经有过的对社会、政治、法律和文化制度的广泛的兴趣。

面对主流经济学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严重的社会和伦理问题,许多社会学家和经济伦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福山于在《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以信任为主线,强调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批判。阿马蒂亚·森则“冒着风险触动主流经济学神圣不可侵犯的‘价值中立’原则,推动现代经济学回归到奠定经济学学科基础的传统动因上,进而重建了经济学之中的伦理纬度。”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中,森着重强调了经济学和伦理学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更多地关注伦理学,福利经济学可以得到极大的丰富;同时,伦理学与经济学更紧密的结合,也可以使伦理学的研究大受裨益。”

当然,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复归并不是说经济学一定要“吃掉”伦理学,或者说伦理学一定要“吞并”经济学。二者的平衡发展和相互影响才是发展的主流和趋势。经济学只有重建伦理道德的思维,才能更好地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为之提出解决方法。也许这样,它才能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五、结论和启示

在与伦理学关系的演变过程中,经济学不仅在自身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方面不断进步,并且也与其他社会科学发生着联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发展永远是产生二者关系演变的动因。另一方面,经济与伦理的复归本身就说明了二者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考虑,才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从西方经济伦理思想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启示:

第一,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肯定个人的正当物质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在保证二者实现的基础上通过伦理道德的引导方能实现市场交易的有序进行,保持“经济人”的积极性,进而促进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第二,扩大人的自由选择是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市场经济是自由的商品经济,政府扮演的只是“守夜人”的角色。在中国,一方面需要提高人们的“自由”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由“大政府”转变为“小政府”,这样才能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是经济发展的伦理原则。经济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总量的增加,更是社会财富在成员中的合理分配,否则贫富差距将带来社会的动荡,进而影响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近期中国提出了实现包括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内容的“中国梦”,这就要求加快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发展制度这一“生产力”。

总之,在中国完善市场经济过程中,“经济观”和“伦理观”一个都不能偏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对于道德伦理的关注,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在伦理限定的框架下加快改革、规范市场,才能使得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篇2

关键词:跨文化管理;文化;角色;心理;行为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193-02

企业目标无疑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然而企业的管理者却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文化冲击,如何在这种冲击面前更好的实现跨文化管理,从而助推企业的发展,许多管理者们都思考了此类问题,下面,我们将从新的角度,即文化对心理的作用机制来探讨。

1.崇德鞋业改变薪酬制度。广州崇德鞋业公司由日本与台湾的资本合作,于大陆设厂的企业,生产一次性注塑中高档童鞋。由于种种原因,台资退出,其股份由日方收购。现高层管理人员中有日本人6名,台湾人4名,公司董事长山中静哉、总经理田村均为日本人。公司年生产一次性成型注塑童鞋400万双,产值1亿元人民币,由日本崇德公司用自有品牌,100%出口到日本销售。公司开业初期,有10个日本人驻厂作为管理人员,照搬日本本土的做法,实行计时工资,结果质量没有保障,效率低下。在日本的文化背景下,员工遵守厂里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领导者在场不在场一个样”,没有人会偷懒。日本人认为计件工资不人道,但这些计时工资的观念和做法在中国大陆则行不通。班组长用尽办法记考勤,产量还是上不去。在这种情况下台湾来的厂长和其他管理人员提出学习台湾与内地的做法,实行计件工资。日本公司总部派人来调查之后认为,在产量上不去的情况下,长此下去公司会出现亏损,最后同意台湾厂长的建议,试行计件工资。经过试行计件工资,效率大为提高,达到了预期目标。这项制度就固定下来,成为考核车间员工的主要制度。

2.华力集团领导方式的调整。2001年,当华立集团进军美国,收购了飞利浦在美国CDMA研发中心的时候,华立集团第一次直接面临了美国文化的冲击。例如,在华立集团收购的研发中心里,由一名美国员工Dannis负责CDMA核心技术的研发,董事长汪力成为了表示对其工作的重视,按中国人的习惯,每隔两天就给他发一封电子邮件,询问工作进展。然而没过10天,该员工就向汪力成提交了辞职报告。汪力成对此大惑不解:“我如此关心你,你为什么还提出辞职?”该员工说:“你每隔两天就发邮件给我,这说明你对我不信任;如果信任我,我会按时完成任务;如有问题,我自然会向你报告。”经过再三解释,汪力成终于与这位员工消除了误解。此后,双方调整了沟通方式,汪力成不再发邮件,这位员工定期向汪力成做汇报。

首先,跨文化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赫伯特・西蒙教授对于管理的定义是“管理即制定决策”,而有些组织行为学家给出的定义则是“管理即协调”。结合跨文化管理的特殊性,目前跨文化管理公认的定义为:在跨国经营中,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文化的交互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公司目标,以维系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企业的潜力与价值。参照管理活动的本质,我们对跨文化管理给出的简述是:在多文化元素的内、外环境中,有偿地运作人力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关键是,如何针对“跨文化”这种复杂的环境,设计或维护某种机制、氛围以实现和巩固原有管理的职能。其次,跨文化范围是广泛的。本文所述的跨文化管理并不仅仅限于跨国公司的跨不同国家文化的管理。经济的全球化、不同阶层参与企业的价值创造以及企业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扮演的角色决定了“跨文化”,意味着跨文化管理者执行管理的任务时,面对着与自己或自己原有的团队文化背景不同的博弈对象。比如,不同种族、肤色、语言、信仰、阶层等。

首先,要清楚文化影响行为的心理过程。

各种著作、各个领域中对于文化的定义很多,我们比较赞同的观点是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著名的社会学家G.Hofstede教授的观点:文化是同一环境中生活的人的“共同心理程序”。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同拥有的心理程序。一个初生的孩子或者说一台只有极少数系统指令的计算机,他能做的事,主要就是被动的让自己的大脑接受周围以文化为主导的环境的洗礼,不断“学习”。父母以及周围社会的事件集合会逐渐形成这个孩子最初的逻辑,这种事件集合就是共同的心理程序――“文化”的载体,这个过程称之为“认同”。同时,在周边行为所造成的逻辑冲突时,思维上便是要进行选择,选择出自己认同的逻辑(这个过程是由以往的逻辑或认同为基础的,显然这受文化影响),逻辑的集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所被选择的逻辑集合的社会群体中的外延就被称为“角色”(一个人在群体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此逻辑和价值观的执行就被称之为“角色扮演”。也就是说,文化通过在人们身边不断的上演,导致了人们的接受和同化。最终的过程就是,文化影响个人逻辑的形成;在个人逻辑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个体就开始并且能够为自己选择接受的价值观;价值观直接外化为群体中的“角色选择”行为和“角色扮演”行为,从而作用于人的日常行为,产生引导作用,于是形成习惯;最终习惯再外化为人的行为。我们姑且把这种作用机制的链条称之为“文化作用链”。这条链的结构如下:

文化逻辑 价值观角色习惯行为。

其次,要清楚企业管理中文化影响行为的心理过程。

1.定位对方的文化导向和角色。方法主要有:(1)历史推断(通过社会历史、阶层形成历史,这一切都刻在成员的行为上)。(2)相信统计数据,管理者在很多时候有必要从咨询公司或通过自己进行调查获得关于消费者的偏好的信息。为自己的员工编辑一份调查问卷也是必要的。(3)通过可知信息(比如简历,当然更重要的是对其一言一行的观察。通过谈吐、衣着、体态、习惯之类的观察)了解博弈对象所在社会群体的文化氛围。这就要看管理者的“识人”的功底了,当然,这主要是针对管理者直接接触的个人或者群体。

2.模拟对方的价值观和逻辑。在定位了博弈对象的角色之后,管理者需要做的下一步就是模拟对方的逻辑和价值观,站在博弈对象的角色上,换位思考对方的偏好、需求等管理中的控制要点。再回到Rousseau和Tijorimala的“心理契约”的三维度理论,基于处于者企业环境中的博弈对象的三个关注方面的诉求,进行制度上的激励或者约束、产品或服务上的适应、人员方面的调动――来很好的完成管理任务就不是难事了。

例如,文章前面所述的那家日本公司。能不能在制定薪酬制度之前对于中国工人这一群体的文化作一个了解再站在工人的角度做一点思考呢。由于计划经济制度的赏罚不明,人们形成了一种吃大锅饭现象普遍、违规操作严重的氛围,中国工人或者说中国社会对于权力和责任需要很明确的制约和考核来约束。当然,不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也可以通过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总体薪资制度对工人阶层的文化有所了解,因为工厂里的工人的自我角色选择也大都是中国工人阶层中的角色。在这样的角色定位之后,崇德鞋业的管理者应该想到的是:(1)在“心理契约”方面,制定工资制度属于“交易维度”方面的契约;(2)在这个契约中,针对中国工人这一角色的逻辑,计件工资制才能促使工人们发挥最高的效率。

篇3

基于学籍数据以上特性,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管理工作者如何做好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要求;信息管理系统如何升级调整才能更完美地配合管理工作者的需求。 

1 人员管理 

1.1 信息化对管理人员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学籍数据将不再以纸质卡片、文本存档这种简单的方式存在。学籍数据基本实现电子化在各个部门中流转,只要操作得当,其将给管理者带来准确、高速的理想效果。然而,并不是所有管理工作者都能很好地适应这种转变,特别是当前高校有经验的管理者,基本都是经历过纸质文档时代的洗礼,但不得不说部分人员在新的信息技术使用方面还有一定欠缺。因此,为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就要对管理者提出如下要求。 

第一,主动提高信息技术实操能力,特别是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相关管理软件也越来越多,管理人员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使用,才能掌握这些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及技巧。这将有利于系统管理信息化操作进程的推进,更有效地提高办公效率。 

第二,总结经验,加强交流。高校里面大量的二级学籍管理工作的工作性质、内容十分相近,有经验或者有技术的管理者在工作之余经常把自己的工作技巧总结记录下来,院校一级的管理负责部门定时、定期的组织交流活动,通过座谈会等形式让大家交流沟通,同时做好记录。上级学籍管理部分还可以通过建立交流群的方式,遇到问题及时提出交流,有经验的老师提供方法,在交流中相互提高。如果学籍管理队伍一旦发生人员变动,这些总结工作将让新接手人员更好、更快地上手。另外,计算机技术较强的工作人员可以将自己开发的实用小软件、小命令分享出来,帮助大家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建设一个稳定的二级学籍管理人员队伍。学籍管理是一个重复、繁琐的工作,有经验的管理者往往比有技术的新管理者更有价值。学籍工作涉及大量的规章制度和常规内容,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在年复一年的重复工作中遇到了大量相似的问题并积累了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高校领导者应给予充分重视,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应有待遇稳定人员,最好能够做到梯度培养。 

1.2 做好数据准确入口把关 

学籍管理将分为两大块:基础数据和变动数据。对于基础数据,院校级管理者应该核实数据的准确性后,从招生部门录取数据中提取必要字段。因为涉及数据后续操作,必须保证数据与教育部学信网上学生的数据保持一致。对于涉及变动的数据如学籍异动、学院警示等数据,应该由院系管理者核查后由学生本人确定提交院校管理者处理,院校处理后应立即反馈给学生,并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进行确认。 

1.3 学籍管理与其他业务部门协调合作 

学籍数据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其涉及高校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要保证学籍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学籍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学籍管理工作者就必须做好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协调管理工作。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更重要的是与教学管理其他科室的联系,学籍数据是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最基础的数据,很多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此数据为基础展开,如学生选课、成绩录入、奖学金评定等。同时,其他教学数据也影响着学籍数据的变化,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申请休、退学,学生因违纪处分导致不能获得学位授予资格等,只有及时沟通才能做到实时更新学生学籍数据,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此外,现有高校基本都是学工和教务分开办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双方协调不足而导致学生信息收集不完整,特别是涉及学生学籍异动时,双方职责不清导致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最新学习动态,等到发现学生成绩异常时就会耗费管理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追查。因此,学籍管理者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一旦遇到多部门交叉的问题,应主动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错误出现。 

人员管理是学籍信息化管理最基础的一环,如果这个环节没有处理好,即使引进再好的管理系统也没有用。反之,管理人员素质全面提高了,信息化的推进将事半功倍。 

2 管理系统升级 

篇4

学籍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教学质量体系和制订人才培养制度的重要环节。优化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可以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本文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籍管理现状及其他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形势,对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达到稳定教学秩序及规范学生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

智慧校园;信息化;学籍管理

0引言

学籍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从入学时的资格、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毕业资格等所有过程的一种立体的、动态的管理[1]。学生只要按规定取得了高校学籍,就可以获得该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可以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按学校规定修满学分后获得学历证书。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主要包括学生注册、复学、休学、退学、转学等学籍异动管理,还包括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考试成绩管理、学业预警、毕业资格审核等程序。智慧校园理念的正式提出源自2010年浙江大学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议题,是一种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智慧校园的三个核心特征: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感知的接口[2]。

1当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籍管理系统不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学籍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不断增强,传统的手工操作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学籍管理的要求。为了满足现阶段新形势的要求,部分高职院校采用学籍管理教学系统来代替,然而各高职院校所使用的学籍管理教学系统的层次与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教学系统的功能极不完善,有的系统从不同的模块出来的数据不一致,比如,学生登录查分系统查出来的成绩是及格的,而学籍管理人员从成绩管理模块查出来的成绩与学生看到的分数不同,需要从多个模块去复核,导致学籍管理系统并没真正实现系统化的功能,这些问题不仅减弱了一个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对学生的利益也会造成危害,导致部分学生因系统中信息出错而推迟毕业。

1.2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了解渠道不畅通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制订了相关的学籍管理制度,但是存在不够完善的现象,有些高职院校总是在问题发生之后,才想到去补订相关的制度或者管理办法;有些高职院校虽制订了相关的制度或者管理办法,但却不按制度办事,执行的力度差,导致好的制度并不能落到实处。另外,学生对学籍管理制度了解渠道不畅通,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对学籍管理制度了解情况调查表所调查的150个学生可以看出,只有8%的学生对学籍管理非常了解,45%的学生比较了解,有近一半的学生对学籍管理制度只知道一点或完全不了解。

1.3学籍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稳定性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学籍管理人员的学历,大专及以下学历所占的比例为10%,本科学历所占的比例为74%,硕士研究生所占的比例为16%,大部分学籍管理人员的学历处于本科水平。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籍管理人员的学历及技能水平没太多要求,且思想上不重视,也没有为学籍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外出考察、培训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导致学籍管理队伍的素质及水平很难有一个新的突破。学籍管理工作本身是一项细致具体、烦琐复杂、工作量庞大的工作,处理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籍管理人员因承受不起巨大的工作压力,加上待遇不高,所以学籍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人员更换频繁,增加了重复工作的比例,严重影响学籍管理质量的提升[3]。

1.4学籍管理的现代化技术运用没有步入正轨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籍管理人员是计算机专业的所占比例为9%,计算机相关专业所占的比例为14%,非计算机专业所占的比例为77%,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籍管理人员都是非计算机专业的。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刚刚采用智慧校园信息化技术进行学籍管理,初步使用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对于业务流程不熟悉,管理平台的功能不能运用自如,所以不能充分发挥高效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应有的作用[4],而且高职院校各学籍管理成员对于现代化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这些都会严重阻碍整体现代化管理进程的推动进度,还有些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人员受传统方法的影响,也受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的限制,一定时期内很难从传统的管理方法中走出来,再加上不同高职院校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平台不完全一样,即使大家有一起交流的机会,交流起来也会很困难。

2高职院校的新发展对学籍管理工作的影响分析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部分高职院校开始进行智慧校园信息化的工作,新的形势对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1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急剧增加了学籍管理的工作量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来说,2012年招生人数为4588人,2013年招生人数为5548人,2014年招生人数为5325人,2015年招生人数为6778人,近四年招生人数增加了32.26%,并且报到率也呈上升趋势。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3年6月,我国共计有1321所高职院校具有招生资格,而且在校生的人数已超过1000万。伴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这些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数量还会继续增长,构成高校学生总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统计表明,最近几年,高职院校规模还在不断增长,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随着学生数量的扩大,学籍管理的工作量也会越来越多,学籍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加上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及教育部门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2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增加了学籍管理的难度

新形势下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制度也在不断的调整,发展成围绕高职教育这个中心,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需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高职院校除了强调公共课,更为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把这些方面的能力量化并作为考核指标,列入学生必须修完的学分。在转变人才培养制度的同时,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实践水平得到提升,但另一方面使得以往一直重视理论课程考核的评测系统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导致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大大增加,对学籍管理的综合水平及工作难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2.3学籍管理工作需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向个性化及多元化方向发展的需求

在当今个性化和多元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观念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化,想转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专业的选择问题一直以来是学生的需求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矛盾相对突出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对专业的选择权仍然受到诸多限制。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转专业规定》具有以下情形者,不能申请转专业: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免试入学的学生;休学、保留学籍等学籍状况不正常的;在校期间已有一次转专业经历的;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报到环节。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各院系转专业学生统计图也可以看出,由于受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最后实现转专业愿望的学生数是很少的。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应注重他们个性化及多元化的发展[5]。

2.4高职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如何融入其中

我国高职院校网络化、信息化建设近几年已取得一定的成绩,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体系已经初具规模,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自身也加大了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也暴露了较多的缺陷,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整体目标不明确,影响了高职院校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使得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没有统筹兼顾,各职能机构与各院系在信息化建设上自立门户,教务处、图书馆、科技处、财务处、学生处、总务处等职能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管理系统,有的院系也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因为所使用的软件系统不同,数据标准也不一样,导致在各高职院校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不但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而且还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大了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并没有真正融入到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去,以致极大地制约及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陈旧的观念,不断总结经验,摸索新的方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推动学籍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3智慧校园信息化的学籍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

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为了满足高职院校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满足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改进建议。

3.1充分掌握并利用学籍管理教学系统,不断完善教学系统功能

为推进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校园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早在2007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就与IBM公司共同研讨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2014年6月4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与IBM公司合作,正式启动了智慧校园顶层设计项目;2015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对IT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建成支撑智慧校园IT基础架构体系。现阶段一部分高职院校正在建或已组建的智慧校园信息化系统,覆盖有特色的教书育人制度、便捷的办公制度、实用的科研制度及时尚的娱乐制度,而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是给大家创造一个“平安和谐型、服务便捷型、绿色节能型、科学决策型”的大学校园。目前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在结构上并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只是局部的点的应用。所以在不影响学校现有的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下,怎样把云计算、互联网融入到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当中,是目前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是一项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3.2制定适合各高职院校实际的学籍管理制度

每个高职院校必须参照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并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从以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制定出符合各自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制度,学籍管理部门在严格执行规定的同时,结合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及执行过程中的反馈情况,对原来的学籍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大胆创新,把社会的利益与学生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利益最大化。

3.3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素质,增强队伍的稳定性

各高职院校要提升学籍管理人员技能,定期进行培训,让学籍管理人员了解并熟悉学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能将这些信息准确快速地传达给学生。除此,还需提高计算机信息软件的实操能力、分析及统计能力。各高职院校要经常组织学籍管理人员到知名高职院校考察、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技能。还需给学籍管理人员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帮助学籍管理人员提升素质及技能[5]。对于工作突出的人员,不仅要从物质上进行奖励,还要从职业生涯的发展上提供通道,在职称晋升上提供机会,切实提高学籍管理人员工作热情及创造性。各高职院校要配备充足的学籍管理人员,强化信息管理手段,优化年龄结构,打造成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籍管理队伍,使各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健康快速地发展。

3.4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提高学籍管理的效率

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各高职院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程度和起点不完全一样,但都是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很大程度提高学籍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各高职院校要更新观念,从传统的管理制度中走出来。而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做好高职院校上下包括老师、学生、管理人员的技术和思想的教育,确保步调一致,不然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仍然很难全面提高效率。

4结束语

智慧校园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大趋势,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智慧校园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建设需要根据高职院校的总体发展统筹规划,不断完善,保证各系统之间能够无缝对接,使得校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籍管理的信息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确保学生学籍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减少了学籍管理人员的重复劳动,避免了数据录入的人为误差,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及科学化,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强智慧校园信息化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是各高职院校长期而又与时俱进的任务。

作者:李元爱 袁华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立杰.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J].职业教育,2011(2):165-166.

[2]陈明选,徐旸.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61-65.

[3]张素英.高校学籍管理若干问题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1(9):197-200.

篇5

1适时恰当给与孩子奖励,明确学习目的

有位教育家说过:“关怀胜于冷漠,诱导胜于强迫。”表扬和激励对孩子的成长常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在学校被认同和被赞赏时,通常能发挥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激励,学生往往会知难而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动力直接转化为效果,形成一个积极的班级学习和生活的氛围,有利于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比如,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班主任和学科老师采要用奖励的方法,对表现好的学生,如“完成家庭作业”“上课积极举手”“排队遵守纪律”等学生,给予“免做作业”的奖励。同时,老师发奖品给学生或者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明确来学校的目的是学习,不是得到老师的奖励或者得到所谓的“奖品”。老师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作业不是用来惩罚学生的。

2多给孩子时间和耐心,促使孩子自律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学生的自身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有了学习目的,也很难持之以恒,因为学生年龄小的原因,他们还在成长过程中。容易松懈,班主任要关注培养的过程,在教育中老师要放慢脚步,对学生要有耐心。班主任适时指出学生的问题,帮助和引导学生提高自律意识。比如,学生在校行为举止不当,违反班级班规或者学校相关规定,那么班主任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孩子产生这样行为的原因,积极地和学科老师一起想出解决的对策,以正面的方式解决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对于低年级或者中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具体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再比如,早上利用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近阶段的表现,并发表自己的想法。如果在经过多次交谈后,班级纪律有所改善,但学生仍然会再次违反纪律,那么老师就要花更多的耐心了。

3多层反馈管理,保证学生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魏书生说过:“让每一个人充分发表意见……这是民主集中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班级管理离不开全班的共同努力,除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选举权等权利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的参与权,培养学生对事情是非的判断能力,强化学生的班级责任心,集体荣誉感。通过集体的力量,使每一位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群体的一部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班级的荣誉,受班级其他成员的监督。比如,我要求我班的学生,刚进教室时候,先到的学生拿出打扫工具进行打扫,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意识去维护班级荣誉,为班级做贡献。同时,又有专门负责打扫的几位学生负责班打扫班级卫生,最后,我设置了卫生监督岗,随时随地地检查卫生打扫和保持的情况,并且将学生卫生打扫情况进行公示,让全班监督和评价近阶段的班级卫生管理情况,时刻提醒学生要树立维护班级常规卫生的荣誉感。在维护班级荣誉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个人的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4灵活运用心理效应,提高学生学习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洞悉学生的行为活动,揣测学生的心理活动,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关心、爱护、帮助学生,使学生朝好的方向发展。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摒弃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为权威的师生关系,真正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平行的。古训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和谐的相处,特别是老师能多为学生考虑,走进学生,体验学生的感受,尝试换位思考,与学生拉近距离,缩短师生之间的心里差距,与学生产生情感上和思想上的共鸣,成为学生的“朋友”,会收到好的效果。对班级学生犯的小错误或者是身上的小缺点,及时教育。对成绩好或者守纪律的学生,不能偏袒。有些“好同学”犯错的时候,班主任总是相对宽容地处理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含混过关,即使是批评也是轻描淡写,而对于问题学生则是横加指责,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表扬麻木不仁,对批评的难以接受。这都是由于班主任或者老师在处理问题时认识上的不足,以至于对待学生身上的不足和错误,姑息或者纵容而造成的。

5任用班级志愿者,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历练

篇6

关键词: 语言文化学 观念理论 观念分析法

1. 语言文化学观念理论综述

对整个人类历史而言,观念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问题,它源于中世纪唯名论与唯实论的哲学辩论。各领域对观念的理解和研究方法都不同,这使得研究者对观念的认识也多种多样。在哲学中,观念指在意识中反映、掌握外部现实和在意识中创造对象的形式,同物质的东西相对立。在心理学中,观念是一切心理反应形式的总称。而在语言学中,观念一词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在俄语语言学中出现,但至今仍未有统一说法。不同的流派、学者对观念有不同的定义,本文主要研究语言文化学中的观念理论,下面具体看看语言学中不同学者对观念的具体定义。

捷利亚在对观念的描述中说道,观念分别存在于各种语言单位中,如词汇、成语、格言等,它不仅具有文化特征,而且具有民族标记特征。

斯捷潘诺夫认为,观念是人的意识中的文化凝结。文化以观念形式进入人的精神世界,他认为观念中凝聚着文化信息,具有记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

沃尔卡切夫认为观念只是一些有限语义构造,但是理解民族心智的关键,如心灵、真理等,属于最抽象的心智实质,它使人们走向精神价值的“看不到的世界”。它们是实用哲学的观念和意识单位,固定在自然语言的词汇中,保证了民族精神文化的稳定存在和继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语言文化观念范畴的主要特征归纳为:具有语义上的精神性、所指上的非物质性、概念构建上的民族性和结构上的复杂性等词语。

2.语言文化学观念分析及其研究方法

俄罗斯语言文化学界存在许多不同的观念研究流派,各学者对观念的看法和理解不尽相同,导致观念的分析方法存在差异。经过对诸多研究方法的探询,我们总结出两大具有典型意义的观念分析方法:А.Вежбицкая 和В. Н. Карасик等从共时的角度对观念进行多维度分析的方法; Ю. С. Степанов 和В. Г. Зинченко采用的历时观念分析法。

2.1共时多维度观念分析法

“А. Вежбицкая是当代观念研究的开创者,她认为观念体现在大量的结构不同的语言单位里,有词法、句子、成谚语、文学文本等。她的分析对象是各种语言单位的语义结构”。她根据不同的观念选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她采用的是对语言单位的文化语义,包括语法语义和词汇语义等进行分析的方法。

В. Н. Карасик认为,观念是由三个因素组成的:定义、形象和价值。基于观念的三因素论,卡拉西克的观念分析法是集语言语义与文化语义于一体的综合语言学研究方法,是对自然语言较客观、全面的分析法。其分析模式可概括为两个方面:(1)语言语义分析(词源、词典释义、语义特征、构词能力);(2)文化语义分析(与观念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包括该观念的熟语与篇章分析)。

2.2历时观念分析法

Ю. С. Степанов和В. Г. Зинченко采用的历时观念分析法。Ю. С. Степанов提出对观念的研究采用历时分析的方法: “包括辞源分析法,语言民间文化考证法,不同文化时期和现实观念阐释相结合的方法”。

按照Ю. С. Степанов的观点,“观念具有层级的构成特点,每个层级都是不同时代文化生活的积淀和结果”。在具体分析中Степанов把观念主要分为三个层级:首先是内在意义,或词源学特点;其次是一个或几个补充性的“消极”特征,属于历史;再次是基本现实特征,属于现实。“Степанов把语言文化学方法与社会历史学的文化考证方法相结合,将借助语言表达、保存和传承文化的各种手段和民族社会行为和产生的精神文化现象共同作为研究对象,所以他对观念的定义和描写是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是从历史到现在的历时研究方法”。

В. Г. Зинченко发展了Ю. С. Степанов的观念结构理论和方法,认为观念体系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内在形式、核心、现实层面。“内在形式是观念的首要要素”。他认为,内在形式与古老的传统和古代的现实有相互关系,它表达了民族初民对世界的古老看法。观念的结构就围绕其核心,构建观念的核心与概念同属一个范畴。观念的现实层面与接受者的意识相联系,是传达听者、读者对观念信息的直接瞬间的反应。在现实层面影响下,民族文化中的观念经常发生变化,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根据以上不同学者对观念分析方法理解的异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观念分析的意义在于通过分析被研究的观念确定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联系,认清周围的现实世界及确定观念作为心智词汇单位的内涵,观念分析的宗旨是通过对民族文化主要观念的分析研究语言世界图景中的民族个性。

3.结语

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观念有复杂的结构特征,它兼具主客观内容,具有一定的社会群体和民族性。观念被保存在语言持有者的民族记忆中,传达周围世界的信息,确定语言世界图景中的民族个性。对语言文化学中观念及其研究方法的梳理,可以帮助学者们运用观念分析法对某民族中关键词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该民族人民的心智特征,以及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Карасик В. И. Языковой круг: личность, концепты, дискурс.

[2]Степанов Ю.С. Константы: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М.:2004.

篇7

关键词: 二级学院; 教学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109-02

一、二级学院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实现了二级管理,即二级学院成为直接面对教学第一线的基层单位。在校一级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已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二级学院依托教学管理的良好平台,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已迫在眉睫。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运行状况和教管人员素质及工作效率的高低,都将会对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产生影响。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三者之间交流,充分发挥网络高效、便捷的特点,避免大量的重复劳动,实现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及快速集成,提高学院教学管理的能动性,改善教学管理手段落后、管理面窄的状况。通过三方的及时沟通与交流,缩减获得、处理、反馈信息过程的多种局限,提高管理效益,提升管理水平,确保管理质量,实现质量监控。

二、当前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教学管理观念落后

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管理观念较陈旧。在教学管理上,习惯于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信息收集、管理、反馈和交流,甚至有的教学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在办公室摆上几台电脑就是教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由于教学管理思想落后,不注重信息化综合技能的提高,导致教学管理工作仍然陷于繁琐、复杂、混乱的状态中。

2.教职人员信息化意识不强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者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信息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有些行政管理人员传统的教育管理思维仍根深蒂固,缺乏良好的信息意识,使得有些单位在信息化建设的人员配备、技术普及上没有到位,没有形成相应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没有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对传统手段的依赖和偏好,对网络的远离与拒绝,对信息化建设都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成为推动教管工作的障碍和阻力。

3.教学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较低

要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互养。目前二级学院教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如我校教学秘书40人当中,具有硕士学位仅2人,他们当中大多不是高校教育管理专业毕业的。学校和学院对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不够重视,管理人员获得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较少,他们仅能依靠长期在管理岗位积累的经验而工作,业务水平提升缓慢。这些都导致了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偏低,不能充分利用系统,不能熟练驾驭现代信息技术。

三、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1.树立全员参与的信息化管理新理念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并非少数教学管理人员之事,要靠全体教职人员的参与。由于大多数教育教学基本信息来之于教师与学生,管理部门与教师、学生间的信息交互就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形式。因此,教师和学生应当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方式,培养现代网格化、信息化意识。

2.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管理系统,使管理系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重视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提高,抓好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做到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硬件、软件建设并重,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做到人员优化、职责明确,责利统一。

3.构建合理的教学管理系统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象与学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对象是一致的,但二级学院直接面对教师与学生,因而又有其自身特点。其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内容应根据学院教学管理的需要、结合具体工作内容进行设计,尽量涵盖学院教学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具体包括:教学信息管理、学科专业建设、学生选课管理、考试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学生网上辅导答疑、教研室活动管理等七大模块。

(1)教学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教学通知与动态、查看,者为管理人员。

(2)学科专业建设模块,主要是指学生专业建设材料的数字化,以课程或专业为单位建立资源库,实现资源的有效查询与合理配置。同时,以网页形式通过网络实现对外交流,方便学生及时掌握和了解课程、专业信息,下载有关资料,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学生学习。

(3)学生选课管理模块,主要针对大类招生的专业,第1年无专业差别,从第2年起开始分专业上课。学生入学后要面临分专业的选择。此模块包括学生填报志愿、学生选专业前的综合测评成绩查询和排序,以及选专业结果查询等。

(4)考试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考试信息的查询和考试报名等。“考试信息查询”包括学生考试和老师监考时间和地点查询;“考试报名”主要是各类考试报名,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普通话考试报名等

(5)实践教学管理模块,一般而言,实践教学管理模块应包括专业实践管理、毕业实习管理和毕业论文管理等3个子模块。

(6)学生网上辅导答疑平台,如果每门课安排固定的辅导答疑时间,受场所及时间限制较大,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学生受益数非常有限。构建学生网上辅导答疑将为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进行交流提供一个平台。学生可通过填写表单的形式,提交各种问题。任课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可以将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整理编辑,反馈到教学过程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7)教研室活动管理模块,此模块主包括教研室活动通知、教研室活动动态、教研室活动考勤和论坛等。

四、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效果

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3个专业1014学生,教职员工54人,班级28个,是学校规模较大的二级学院,但真正从事一线教学管理基础工作的仅有3人(其中1人为临时聘用)。为了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师生,2006年,我院开始对教学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和改进。实践证明,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效地促进了学院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了教学管理水平。

一是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摆脱繁杂的日常事务工作,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五年来,我院学生人数从600余人增加到了1000余人,而管理者人数并没增加,如果按照传统教学管理方式,只会使教管人员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增加出错率,影响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用较少的人员者管理较多的学生,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

二是通过向教师和学生及时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和数据,为两者的沟通起到桥梁与纽带作用,从而有利于师生共同参与管理。随着班级数的增多,有时通知一个事项需要打几十个电话,信息化建设能够使学生通过完善的网络建设,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准确的信息。

三是有利于教管人员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全身心地去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现代化网络基本知识、多媒体技术基本应用,从而真正成为技术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教学管理者。

四是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增强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减少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目前,我院将大部分课程的课件、讲义等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开放,同时建立了答疑平台,便于学生课前了解课程信息,并能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解决疑难问题,提高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磊.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网络化的研究与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8):104-106.

[2] 刘庆业等.高校二级学院网络化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33-34.

篇8

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县域城乡学前教育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是如何以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为经营管理路径,合理配置幼儿教育优质资源,大规模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与国际都市开放式的学前教育体系相结合的幼儿园集团管理模式,以促进幼儿园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标

县域城乡学前教育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以建立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为幼儿园发展目标,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学前教育特点的幼儿园集团管理体制。

三、研究内容

纵向:组建集团的思路、组建集团的原则、集团管理的调控和对于集团管理模式的评价等方面;横向:在集团化模式管理下的各所幼儿园的内部运行体制,包括环境创设、师资培训、教育实践等,从而研究幼儿园集团化管理是否高效。

四、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系统地收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国内教育集团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文献资料;收集并整理科技幼儿园集团内部的管理文献资料,包括教职工人事制度的管理、科研教育活动的管理、后勤保障的管理等。

2.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不断完善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幼儿园管理模式。

篇9

一、辽宁来华留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1.来辽留学生规模现状

20世纪50年代,辽宁省是中国首批确定接收外国留学生的省份。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是辽宁来华留学生数量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据统计,2008年来辽留学生11540人,而2011年辽宁留学生数量已达到15079人,居全国第四;2012年为16694人,同比增长10%,国别达155个,主要来自韩国(3431人)、俄罗斯(2847人)、日本(1949人);2013年,省教育厅的数据显示,辽宁省来华留学规模达到18936人,增幅11%。2014年,辽宁将继续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来华留学生规模力争达1.85万人。从数字上看,留学生数量增长迅速,来辽留学生来源国相对集中于周边国家。

目前,全省有44所高等院校接收留学生,其中本科院校40所,占辽宁省全部本科院校的95%以上,分布在省内12个城市。留学生规模超1000人的院校5所,规模位居全国前100名的院校7所,其中大连医科大学在校留学生数达1776人,居东北三省高校首位,其次为辽宁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东北大学、大连民族学院、沈阳医学院、沈阳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来华留学生就读的院校主要集中在沈阳和大连。除沈阳和大连是辽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之外,更因为这两个城市是高等院校最为密集,同时也是留学生教育开展较好的地区。另外,从留学生校际分布情况分析,高校间留学生数量分布明显不均,专业特色强、对外汉语教育开展较早、知名度高、有地区优势的高校无疑最受欢迎。

2.留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当前辽宁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高等院校留学生管理仍存在诸多现实而棘手的问题。随着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学生管理难度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大,管理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外国留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学生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外事工作,与国家的政治安全、外交、维护安定、反宗教渗透等多方面关系密切。新时期留学生教育已从单纯的学籍、生活管理延伸到心理指导、环境适应、安全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如今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社会环境复杂,来华留学生规模快速增长的形势对接收留学生的院校提出了管理上的很大挑战。虽然各高校相继制定了学籍管理规定、住宿管理规定、生活管理规定等,但出于多种因素考虑,实施力度不够。总体而言,留学生管理日趋完善和规范,但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

首先,日常管理混乱。来辽留学生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大,无论是国别、数量和层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许多高校在留学生管理制度上并没有进行适当改革,甚至一直沿用过去的管理经验和措施,缺乏严格有效的管理方式,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混乱,办事拖沓,事先没有明确告知学生办事流程。而且,为能继续引进留学生以保证留学生教育形式的延续,在教学、考试、请假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甚至采取放任态度,在某种程度上给管理带来阻碍。分析其原因,主要受高校国际化评价指标的影响,管理人员怕影响留学生数量,在管理上属于失控与放任状态。世界一流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结构的国际化,外国留学生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其中研究生的比例更高,达30%~40%。而我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外国留学生比例不到10%,“985”和“211”大学也只能到3%~5%,其他层次的高校比例更低。留学生比例是衡量高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大环境下,高校为了提高留学生比例往往降低入学门槛,降低学历生生源标准,入学缺少统一标准,生源素质差距较大,管理非常松散。虽有规范的留学生规章制度,但只是一种摆设。管理人员怕影响留学生数量,处于放任状态,给今后工作埋下巨大隐患。 其次,有些院校费用管理混乱,缺乏按章办事的态度。留学生新生应于报到之日起数日内(各校规定不同)向学校缴纳注册费、学费、住宿费、书费等,在所有费用交齐后方可注册、提供JW202表、办理居留许可申请。但有些留学生谎称家里没给学费或学费正在邮寄途中,申请缓交学费。学校出于多方面考虑给予办理了各种手续,而学生在办完手续后就不知去向,若学生在外出现违规违法事件,学校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不交学费或住宿费的留学生,应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及时处理。但除了留学生较多的院校外,很多高校为保证留学生数量而采取缓交政策,而缓交的后果如同上面所述。最后,校外住宿存在隐患,处于管理盲区。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学生居住问题成为高校非常关注的问题,留学生的安全问题亟待社会关注。由于各高校学生住宿资源相对短缺,满足不了对住宿设施的需求,很多留学生选择校外住宿。校外居住可以切身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中国百姓生活,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了解中国文化,发展自己的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具有更大的私人空间和自由。由于校外住宿在管理上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游离于校园管理的约束力之外,加之住宿地点相对分散,学生变更住处不及时告知学校,形成留学生管理上的盲点,面临很多新问题和现实问题,无形中加大学校管理工作的难度,管理人员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生怕学生出问题。首当其冲是安全问题,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如与房主的租赁纠纷、打架斗殴、酗酒、邻居间矛盾、违法事件等。因对校外居住的学生缺乏约束力,这些现象屡见不鲜。

3.留学生招生管理现状

目前辽宁高校的招生渠道主要为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留学中介、毕业生介绍、口碑相传(占较少比例)等。辽宁高校缺乏海外宣传意识、国际品牌意识。高校若想提高国际知名度,对外宣传尤其值得重视。有些高校曾积极到国外举办留学展或各种类型的教育展,为有意到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提供与中国高等学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但由于投入产出的风险,很多高校不愿投入太多资金进行招生宣传,参加国外教育展或者去国外长期招生宣传的地方工科院校屈指可数,加之高校网页缺乏外文版介绍,更多外国人没有便捷渠道了解中国大学,堵塞招生渠道。

二、来华留学生管理对策

第一,在行政管理上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按章办事,提高服务意识,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高校依托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本科生规章制度,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原则性问题必须坚持,非原则性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灵活处理,做到严格与灵活有效结合,把问题的产生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制度化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依据,是规范留学生行为的准则。新生入学时可以将“留学生管理规定”、“学籍管理规定”、“来华留学生居留及签证管理规定”等印成册发给学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外国学生短时间内很难适应中国的生活习惯、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加之语言沟通障碍常发生不同问题。管理人员应树立为留学生服务的理念,给予适当的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关怀。

第二,高校作为接收外国留学生的主体,应积极研发自己的来华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根据教育部规定,来华留学工作要按照“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外国留学生教学与生活管理制度。为此,根据来华留学工作的开展实际和需要,进一步促进来华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开发本校来华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具备来华留学日常管理、留学生信息与签证管理系统、留学生数据统计、毕业生档案等基本功能,涵盖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招生、教学、生活服务和管理等基础环节,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些举措可以推动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和国际化进程,使申请到辽宁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能够得到更便捷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辽宁留学生招生工作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高校外国留学生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

篇10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265-03

引言

网络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对教学资源配置、优质资源共享、知识传播内容和方式等带来了极大变化,对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已成为目前学校教学改革的基础条件,是提高办学效率、解决学校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重要手段,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

目前,已经有许多网络教学系统在学校的网络化教学环境建设中得到了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当前应用的一些网络教学系统在功能上都比较单一,缺少有效的集成,如,校园博客系统、在线考试系统、虚拟教室、学生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等等。这些单一系统各自功能都侧重网络教学的某一方面,在网络教学环境建设都不可或缺,然而,这些系统都有独立的后台和数据库支持,造成了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中的许多重复建设和数据冗余,也容易出错且维护起来更费时费力。因此,将这些单一的系统的功能进行抽取后优化重组,设计出一个综合功能的一体化网络教学管理平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教学模式探析

(一)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痼疾。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4.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的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5.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6.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砦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二)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迅速和反馈及时的特点,提供化难释疑。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分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利用服务器功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服务器站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个服务器站点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服务器站点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网络教学方式

目前网络教学普遍采用的几种方式有:

1.视频广播:由网络管理中心通过播放视频(实时视频或录像)。这种形式与电视或播放录像没有太大的区别,学生无法控制,实际上是一种直播课堂式的教学。它的好处是学习者不受地域和人数的限制,且占用带宽小。多用于名师授课、学术报告、重要会议的直播等。

2.视频点播: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对服务器中的视频进行点播。内容可以是电视教学片,也可以是课堂实况录像。由于是非实时的点播,所以我们可以对其精心设计(插入图文、视频、动画等)。

3.视频会议:视音频多向实时传输的形式。由于设备昂贵,应用不是很普遍,多用于教师答疑。

4.WEB教材:把教学内容作成网页的形式。其好处是编制难度不大,运行方便,因而使用普遍。

5.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语言或软件工具开发的教材,一般通过下载到本机运行。

6.BBS论坛:师生间、学习者问以电予公告板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协作。

7.聊天室(教学讨论区):师生间通过文字、语音等形式异地实时交流。

8.E-mail:师生间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交流。

此外,网络教学还有在线考试、人员管理、课题督导以及教学博客等辅助教学方式。

二、网络教学管理一体化平台的设计

在上述网络教学模式探析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存在片面性的问题,本文将设计一个综合并优化各方面教学功能的一体化教学管理平台。

(一)开发环境

系统实现采用B/S模式,开发环境选取 2.0+

SQL Server 2005。系统架构(如图 1所示)。

(二)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系统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完成系统的后台管理功能。系统管理功能包括对系统各部分的数据和功能参数进行管理控制和设置,此外,还对系统用户角色进行控制。系统用户角色分四种: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和督导员。系统管理员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维护,能查看和设置系统的各种参数,是拥有系统最高权限的用户角色。教师角色可以利用网络教室、在线考试以及其他功能完成网络教学。学生角色可以利用网络教室、在线考试以及其他功能完成自主学习。督导员角色可以利用教学测评功能完成查听课。

人员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信息资料管理,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管理和教师信息管理两部分。学生信息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选课信息以及历史成绩信息等。教师信息主要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授课信息以及绩效信息等。

课程展示模块:该模块主要通过专题、栏目和内容的形式,将相关的课程信息以“网络展板”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方便学生了解相关的课程信息,同时还提供给学生选课功能。

网络教室模块:该模块提供一个虚拟教室的功能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在线实时互动。

教学评测模块:督导员通过身份验证后,可以浏览所有课程及对应的任课教师情况,并分别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督导员评价可以开放评价权限给学生以实现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意见反馈。

在线考试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平时的作业和最终的考试管理,其中还包括作业完成效果分析和试卷分析等功能。

资源管理模块:该模块管理系统的所有视频、课件和录用等多媒体资源的上传和下载,同时供学生和老师使用。

教学论坛模块:即教学BBS,是教学之余师生进行交流讨论的版块。

教学博客模块:该模块可以为每个学生和教师生成自己的博客系统,用来展示自己的同时还可以和大家进行交流互动。

消息系统模块:该模块相当于一个小型教学有机系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一对一和一对多的私下交流。

各模块统一集成到网络教学一体化平台框架中,底层由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持。

结束语

网络教学一体化平台集成了当前普遍使用的网络教学功能并做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实现新的教学理念,帮助教学管理者全面了解各部门各专业的教学效果,成为沟通学生和教师的一个桥梁,从而推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并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目的。系统各模块的功能设计完善、针对性强、科学有效,对教学管理规范化和教育测量网络化、自动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l]吴启迪.在第三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上的讲话[C]//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越辉.教学博客网站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初探[G]//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李培.浅谈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J].华章,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