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传播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微信时代;信息传播;社交媒体;分众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2-0090-02
2011年1月微信之初,仅具备即时通讯和分享照片等简单功能,即便如此,一直到2011年4月,微信也达到了400多万的注册用户。同年5月新增voice?message的功能,使微信的使用人数有了首次较为明显的增长。2012年4月,微信新增朋友圈的照片分享功能,2014年初开始新增部分商业化功能。至此,微信正逐渐变为一个越来越完善的“信息传播系统”。
微信在信息传播方面综合了许多社交媒体的特点,但微信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广泛流行,还是因为它把握住了目前移动互联的发展脉络,在综合其他平台优点的同时,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那么,微信的信息传播究竟具有哪些特点呢?
1 即时性
社交软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社交”,而社交最注重的就是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即传播者可以随时传递信息,只要接受者在线,就可以立即接收信息,并给出反馈。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在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方面整合了微博、QQ的功能,做到了信息的即时、即使传递、即时接收。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即时性应当不仅仅停留在信息的传播过程,还包括信息量的即时传递。微信主打的语音消息功能克服了以往文字消息可能造成的理解偏差。语音消息可以完整还原信息者传播信息时的语气、心情等状态,这大大拓展了传递内容的信息含量,这种信息传递类似于“现场直播”,传者和受者几乎能够同时、同步地获取整个传播过程中的全部信息。此外,微信的实时对讲、网络视频等功能,也实现了真正意x上的即时性。目前,在快销时代,受众越来越渴望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获得最大信息量,微信的这种“即时性”相较于微博、人人等社交平台更能够满足受众的这种需求。
2 交互性
交互性的概念范围十分广泛,如果单看字面意思,它可以理解为交流性、互动性。事实上,交互性往往主要被应用在计算机及多媒体领域。将交互性拓展到新闻传播,它既可以指媒介与使用者之间的交互性,又可以指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交互活动。根据唐思和麦克米伦的理论:“交互性是一种变量,当媒介使用者发现自己对媒介的控制感越强,互动目的是知会而不是劝说时,交互性随之增加。”
在微信中,无论是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还是使用者与相当于“大众传媒”的微信公众平台之间,交互性都很强。实际上,微信为使用者创立了一个平等的交互环境,使用者微信好友之间的交流不具有任何门槛,同样,使用者与公众号的交流也是彼此平等的。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不同,用户想要与公众平台交流的内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发送,公众平台管理者也可以在后台及时查看。微信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信息传、受者的关系,在他们之间,信息的传播是双向的。随后微信又推出信息两分钟之内可撤回的功能,这让信息者可以选择信息交流的开始、暂停和中止,在某种意义上,这里的信息接受者进一步掌握了主动权,于是,交互性随之增加。
3 发散性
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形式相同,微信也经历了从“点对点”到“点对多”的发散性转变。目前,微信的信息传播是这两种形式相融合的复杂结构。
由于微信使用者与其微信好友之间大多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社交关系,相比于陌生人,他们之间的信任度要高得多,再加上彼此之间的强烈交互性,所以好友之间点对点的信息传递,以及群聊中点对多的信息分享都能够达到比较好的传播效果。在彼此信任的状态下,他们很少会对信息来源以及信息可信度产生怀疑,更容易产生评论、分享等行为。
此外,即便微信使用者与他的某些好友并不具有现实中的社交关系,但两人能够成为好友也一定是出于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利益等原因,所以,他们之间传播的信息往往能够引起彼此共鸣,进而引发转发、分享。
一旦以上这些“点对点”的传播行为开始产生,信息也随之广为扩散。而除了“点对点”以外,微信公众平台、朋友圈和群聊则更集中的体现了“点对多”的传播方式。在微信中,信息传播的趋势是具有明显发散性特点的“树枝形”。
4 分众化
所谓“分众”,可以简单理解为“细分受众群体”。在信息爆炸到信息过载的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正逐步加快,受众进行信息筛选的时间迅速缩减,但是,受众的需求又是多种多样的,于是,“分众传播”正成为新媒体抓住受众群体的关键。随着互联网话语权的下放,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简单化、碎片化、分众化。这也是对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进一步延伸,媒体越来越重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微信中的信息分众传播主要表现在微信公众平台方面。微信公众平台采用使用者主动订阅的形式,订阅后也可随意取消关注,给予了使用者主动选择权。订阅号倾向于资讯传达,服务号定位于服务交互,企业号专注于内部通讯。在平台创建之初,开发者就已经将公众平台进行了精细划分。除此之外,可以说,能够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的公众平台,诸如“严肃八卦”“新闻传播学研”“know?yourself”等分别专攻娱乐、学术、心理等领域。一个信息过载、信息过杂的账号,很难引发受众的关注欲望。
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分众传播”形式,可以精准定位到具体受众,进而筛选信息,对信息进行进一步优化处理,从而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
5 工具化
微信信息传播的工具化其实与微信的商业化相辅相成。微信已经从仅仅具有单纯社交功能的软件变成连接使用者与入驻商家的一款重要工具,也成为了使用者和商家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微信的工具化主要体现在了它的支付功能。2013年8月,微信正式与财付通进行合作,开通微信支付,这是微信实现工具化的重要一步。自此之后,微信用户只要绑定银行卡,就能够实现转账、交易等基本功能。2014年1月,微信团队又开发出“微信红包”功能,依托于广大的用户群体,在新年期间,“微信红包”几乎已代替“实体红包”成为联系使用者社交关系的工具,而今,微信红包也正超越其开发之初的原有意义。
目前,打开微信钱包,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转账、手机充值、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等功能,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地进行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支付。随着微信支付功能愈加健全,越来越多的商户入驻微信,“快滴打车”“同程旅游”“京东商城”“微票儿”“大众点评”等都与微信保持着长期合作。微信的工具化几乎已经囊括使用者吃、穿、住、行的各个方面。腾讯在《2015年度微信白皮书》时,已经将微信定义为一种“生活方式”。
对微信信息传播特点的研究也为分析微信时代的信息传播趋势提供了依据,以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把握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规律,促进传统媒体的转型和新媒体的革新。
参考文献
[1]黄璜.微信传播的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4.
篇2
关键词 组织传播 特点 功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组织传播活动历史久远。从早期的政治组织以及各类民间行会和经济组织到现今日臻完善的各种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公益组织等等的建立,组织传播活动不断地发展和繁衍。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和传播学的发展完善,组织传播研究拥有了更深厚的理论土壤;社会进步和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也为组织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组织层面思考更实用空间。深入了解组织传播的时代特点和现实功能是实现组织信息交换和协调,实现组织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步的前提。
1 组织的概念和组织传播的内涵
1.1 组织的界定
传播学研究中对组织的定义比较统一,往往涉及以下维度:具有一定物质资源和人力支撑的,目标明确的社会集合体。组织的生存样态千差万别,规模可大可小,大到世界政治联合体、跨国集团、政治组织,小到小区居委会、小家庭都可视为一个组织。我们最普遍的组织称谓主要特指政府机构、企业公司、社会公益组织等。“组织”和普通社会群体明确分界点就是组织具有清晰确然的分工和岗位责任,具有阶梯化的领导体系以及管理角色和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和岗位的可流动补充性,以及组织各部门间的相互依赖和紧密协调性和系统内人际协调和互动的规范化常态化。所以,组织是一个有序化的、由人组成的群体,他们具有共同的目标、协调统一的系统和为组织成员普遍接受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
1.2 组织传播的涵义
组织传播活动由来已久,从古代的诸侯征战到朝廷统治,从行业行会到社会公益组织,组织传播伴随着社会分工和社会体系的完善而不断发展。所谓组织传播,就是指组织通过组织分支和管理系统所进行的层次清晰、阶位差异明确、目的性强的信息传播活动。各种各样特色不一目标各异的组织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肌体。每一个组织如果想持续运转,必须有既定的共同的目标,科学适用的统一协调,以及对组织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而这些都是和信息传播同步进行的。
2 组织传播的特性
2.1 传播主体独特性
组织传播是以组织或团体的名义进行的,实际执行人是组织的成员;不管是传者还是受者,都被赋予组织的某个具体机构位置,他不是纯粹自由个体,而是以组织的某种身份来发送或接受信息,并对组织肩负岗位使命。组织传播中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是目标明确的,为了一次工作任务的完成,为了提高相互协作的效率或者为了危机化解形成团队合力等,总之传播主体间并非像人际传播那样自由、随意、松散。
2.2 传播行为阶位性和强制性
组织有着明确的责任分工和管理层级,组织传播在这种系统内领导和被领导,管理和执行,任务下达和目标实现都需要大量是指令性、教导性和劝服性的信息内容来完成。这些决定了组织传播具有明确的阶位性和强制性,无论是成文的规范还是约定俗成的组织习性,已经形成就对规范对应的组织层面具有约束力和强制力。
2.3 传播对象具有确定性和封闭性
绝大多数组织成员是固定的,而且具有成员身份程序上的进入和退出机制。组织信息传播的传播对象的确定性表现在成员固定,传递对象清晰可见,具体会议、文件都有明确的传达目标和参与身份界定。组织传播总是有身份限制和界定清晰的范围。一些政治组织和商业组织的信息传播内容往往有保密的要求,且阶层内外差别明显,传播对象是局限于一定范围和空间内的。
2.4 信息传播渠道多样性
新媒体时代,传播渠道更加多样、便捷。组织传播可以是口头交流也可以借助电信、网络视频、电视电话等媒介手段;也可以是书面文件传达;还可以利用现代网络传播技术(卫星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载体和沟通方法来实现向组织传递信息的行为,现代化的组织信息传播大都具有形态多样、迅速及时、全球化传播、自由和交互的特点。
3 组织传播的功能分析
3.1 沟通协调,内部和谐
既各司其责,又统一协调是组织正常运转的基本要求,组织信息传播连接了各个部门和岗位,贯通了组织运行的每一个环节。这些环节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应对相互支撑,成为在统一目标下协同作业的整体。多元文化背景下,人性化管理是需要组织内部有效的信息沟通协调,形成独特的组织文化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达成共识,从而形成和谐的内部合力。
3.2 指挥整合,提高管理效率
领导指挥是组织传播中实现组织目标和任务必然环节。在组织体系内,从组织目标的设立,到具体的任务下达,实施执行到过程的监督和程序修整,到后期完成总结等,都是在一定规范和信息互动中实现的。
3.3 应对变通,优化组织生态环境
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组织环境也是风云承转,任何组织都会经常应对组织内部的变化和社会外部环境的适时变迁。新状况和新矛盾通常是常态化地伴随着组织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应对变通,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就是建立在组织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之上的。及时快速的信息融通应变能力,对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关系密切。
3.4 整合资源,提高社会影响力
一个组织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具备在复杂社会背景中的开拓力,必须在组织传播中有意识地促成共识,整合内部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从而挖掘出组织最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完成组织目标。同时,组织做为独立的团队,获得社会认可和理解可以为组织发展、壮大提供优质环境,也可以通过组织传播所释放的符号信息扩展组织影响力和美誉度。
4 结语
总之,组织传播是组织的一种基本行为,传播是组织产生存在的前提,而组织传播是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组织是利益与价值实现的载体,组织传播所体现出来的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理想追求以及集体处事习惯所形成的具有约束力、感召力和激发力的精神氛围。任何一个成功的组织,任何一个注重组织成员成就感与满足感的企业,都以优良的组织效率和与时代同步的责任意识为前提的。具有一定伦理智慧的组织传播将会建立起一个个高效能、充满人性温暖的和谐组织世界。组织传播中每个细节不容小窥。
参考文献
[1] 程士安等.数字化时代组织传播的新特征——浅析危机管理的变化[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7(3):28.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微博信息传播 微博理论 信息传播模式
1 概述
近年来,微博客作为WEB2.0的核心应用之一,其对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沟通与交往模式,也无疑是信息传播研究的重要课题。考察微博客的信息传播特点,了解决定微博客信息传播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微博客信息传播的未来趋势有助于合理利用微博平台,使微博平台高效运转,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有文献中少有专门针对微博客信息传播机制的理论进行分析的,特别是微博客信息传播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特点,大多数文献都是以SNS网络结构为对象提出信息传播的路径模型,再以微博为例来分析和研究。
本文首先总结了微博客信息传播的特点,然后对微博客信息传播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模型进行具体阐述,最后指出微博客信息传播研究的发展方向。
2 微博客信息传播的特点
2.1 微博客信息沟通平台特点
微博沟通的平台是微博迅速流行的基础性条件。从微博服务平台的角度对微博进行分类,早期微博一般是由独立运营的服务提供商和门户网站推出,如欧美市场的专业性微博Twitter,国内微博则是门户网站占据主导地位,微博迅速流行后,各个网站都推出了微博。Riemer K和Richter A指出公司微博的使用主要是提供新信息和协调内部成员关系,个人微博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1]。国内微博客网站都有较强的实用性、娱乐性,李燕萍比较了新浪和腾讯微博网站的基本功能、娱乐功能等,认为两大微博网站的界面整洁、功能多样,操作简单,且两大网站的微博的信息沟通与网站自身的特点有关,人们在腾讯微博交流的多是情感、人生价值观,而在新浪微博人们更多的是对热点话题、娱乐八卦发表评论[2]。此外,微博客平台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微博客的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信息阻碍了信息沟通的有效程度,垃圾信息的增长,将人们淹没在信息的中。梅泽勇和高舒认为微博的虚假信息使得微博沦为谣言的阵地,需不断提高微博网站的监测和过滤技术[3]。
2.2 微博信息内容特点
微博的与众不同在于一个“微”字,在140字数的限制内或者附带图片以精简的风格展示用户想要表达的内容来实现即时的信息分享。微博的即时性表明信息均是正在发生的。微博手机客户端的开发,微博信息可以在任意地点分享,不为地域网络所局限,可以使用户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处于微博客构建的社交网络中。微博实现了朋友间实时动态信息的共享。比较微博和其他媒体,可将微博定义为:一种博客形式的广播媒体。网络安全公司Purewire的调查报告显示,发表大量信息的用户占微博总体用户数量的20%,表明多数用户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非信息的产生者。因而,当今微博客更多的表现为从个体到群体的传播媒介,微博信息的即时广播性具有巨大应用前景。
2.3 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特点
微博社会网络关系特点是研究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的出发点与核心,微博信息的传播即是通过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传播。微博的社会关系网络,也称为微博的人际关系网络,指微博用户、他的关注对象和他的粉丝。微博信息在转发和评论的过程中,通过微博社会关系网络传播和扩散。王晓光、袁毅和滕思琪用核心-边缘分析、中心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微博社区用户交流网络的结构特点[4]。他们还研究了新浪微博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分析了微博社区内信息传播的特点。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发现腾讯微博社区的网络关系具有小世界特征。一个关系网络是由多个节点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组成的集合,处于每个节点的用户在节点中信息,因此每个节点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者。由以上观点,可以将微博社会网络分为微博用户自身的社会网络(个人的社会关系)和用户有关的节点网络(关注对象和粉丝)。按米尔格伦的“六度分割”理论,任何节点之间都可能存在某个路径,通过节点之间的路径关系将节点之间的关系划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2.4 微博信息传播路径特点
微博信息传播路径主要指微博信息的传播模式或模型问题,微博信息的传播路径描述了信息传播的方向与方式。现有文献认为微博信息的传播路径是裂变式传播和聚合式传播的结合。裂变模式是一条微博信息通过用户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一对多的传播(1-N-N),聚合式传播是在微博网站的热帖、热词的排名中形成聚焦模式。谷岩认为微博信息的裂变式传播是在嵌套交错的关系网络中以多个维度传播,以病毒方式裂变扩散。以微博为例,SNS网络社区的信息传播模式有多种,如“中心式”传播、“关键点传播”、“链式传播”、“蒲公英”式传播、“综合式”传播,微博信息的实际传播路径是随时间动态变化的,且各个传播模式会发生动态转换。
3 微博信息传播的理论基础
3.1 经典的信息传播模式
①拉斯韦尔的5W模式
图1描述了拉斯韦尔的5W模式。该模式提出了信息传播的5个基本要素: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以及取得什么效果;揭示了信息传播的普遍规律。
■
但该模式也存在缺陷。郭庆光指出:“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众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或者说,该模式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没有体现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②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
图2描述了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该模式提出信息传播涉及的6个要素: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和噪音。相比5W模式,该模式引入了噪音这一要素。
■
图2 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
与5W模式类似,该模式仅关注信息传播的单向过程,而忽略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反馈与互动作用。
③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在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的基础上,德弗勒提出了一个传播互动模式,如图3所示。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有双向互动性;勾勒出反馈的环路,在模式中融入了反馈机制;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信息、传播和反馈整个过程都有影响。
■
图3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式把信息传播过程看作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的系统,却忽略了系统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
④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图4描述了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从社会心理学视角里研究信息传播过程,认为信息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该模式阐释了“传播者-媒介-接受者”这样一种基本模式;涉及三种关系:传播者与信息的关系,传播者与自身的关系,以及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
■
图4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3.2 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针对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不少学者以经典的信息传播模式为基础,结合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性进行过有益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例如,邵培仁的“阳光模式”;孟庆兰的“六度传播模式”;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孟庆兰的“六度传播模式”以六度分隔理论为基础。每个传播主体都具有双重身份:传播者C和接受者R。在传播过程中,每个传播主体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并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网络工具或应用来参与到与他人的信息交互中。
谢新洲提出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涉及的要素有传播者、信息、网络媒体(媒介)、受众以及反馈。其中网络媒体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多种技术或应用,同时传播者和受众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4 微博客信息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4.1 微博用户关系网络的演化动力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研究
现有文献关于微博用户关系网络和微博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是分割开来的,尤其是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集中在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区分了节点的“强关系”和节点的“弱关系”,“强关系”与“弱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路径。目前,已有学者开始关注从微博用户关系和行为规律的角度研究微博信息传播,由于每个微博用户都是微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节点,挖掘核心用户和普通用户的行为特征,从他们之间的转发、评论等互动机制中发现信息的扩散流动路径与动态趋势已逐渐成为微博信息传播研究的热点。
4.2 微博信息的价值含量影响微博信息传播能力的研究
微博信息的价值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微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广义上的微博信息价值可定义为信息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由于微博信息的简短、琐碎使得微博信息呈“碎片化”的表现形式,因此信息的真伪难辨、信息的质量和价值无法保证,在大量信息涌入时,微博信息的传播具有深刻的复杂性。现有文献对微博信息的研究多数为微博热点话题和微博关系网络有影响力节点的挖掘研究,少有文献对微博信息价值如何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速度、强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4.3 微博网络社区关系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信息传播模型、交流模式的实证研究
微博社区实际上基于微博的网络社群,关于微博社区的挖掘研究大多是从微博的商业应用展开的。微博社区的信息传播理论模型和交流模式的实证分析将是未来舆情监控与信息安全的关注重点。根据现有文献对微博社区的分类,微博社区主要有单一、主题和相同应用平台微博社群三种,按相同应用平台微博社区的定义与特点,它被认为是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广的社区模式,但以上微博社区信息传播的理论分析缺乏相应的实证依据,很多关于微博社区信息传播的文献都停留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实际上现有微博社区的挖掘研究是微博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深入扩展,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复杂网络的构成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由小的网络社区构成,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都具有的普遍特性,微博社区是微博社会关系复杂网络的一种表现形式。基于社区结构发现的文献提出了大量的算法,而基于微博社区的网络结构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或者基于微博社区定义分类的网络结构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的实证研究还并未展开。
5 结论
微博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空间与沟通模式。微信息传播时代的到来,正在广泛深入地影响到每一位社会行动者的思想理念、生活方式,并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有微博环境下的信息沟通研究大都是以定性研究和理论分析为主,整体上看,微博信息传播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国内的微博信息传播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缺乏相应的理论和实证依据,当前微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博信息传播的理论基础性研究还需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Riemer K,Richter A.Tweet inside Microblogging in a Corporate Context 23rd Bled eConference eTrust:Implication for the individual,Enterprises and Society June 20-23,2010; Bled,Slovenia,2010.
[2]李燕萍.微博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3):77-83.
[3]梅泽勇,高舒.基于微博的网络社群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5):2-4.
[4]王晓光,袁毅,滕思琪.微博社区交流网络结构的实证分析[J].情报杂志,2011,30(2):39-43.
篇4
关键词:教育考试考务工作;自媒体时代;发展趋势
一、教育考试考务工作的现状
考务工作的所有环节都是围绕考试进行的,但考务工作并非只有考试这一个环节,而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体系。考务工作即为考务管理,是一个大的考务系统,涵盖了考务信息、考务工作部署、考务信息反馈三大环节。这其中又包括对网站信息更新、考试报名、考试流程安排、考场布置与监考安排、试题分析等多环节的管理。
目前,考试前的考务工作中存在考务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混乱、考务信息链接错误等问题;考试中存在各种基于网络的考试作弊问题;考试后存在信息反馈不足、考务总结不细致等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考务信息的已经完全依托于网络,但信息的传播依然是点到面的传播模式,同时网页中存在信息杂乱、更新无规律等特点,容易使关键性信息被大量其他信息掩盖,以致信息传播失误,进而出现考务工作失误。这些问题都影响着考务工作的正常进行,对考务安排、考生考试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是教育考试考务工作的重点。
二、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
自媒体即个人媒体,是基于网络时展出来的新型信息传播平台,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信息传播中对传播者以及传播渠道的束缚,同时也是对接受者接收方式的突破。
1.信息传播点到点。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传播平台逐渐显示多样化,信息传播从以前的点到面,逐渐形成多种趋势,但仍然有很多未知性。自媒体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点到点的优势,基于网络,伴随移动媒体的出现,各种信息平台也相继产生,移动媒体均属于个人化,这样信息传播也随着移动媒体而产生了实际意义的点到点传播,因此产生了向一定数量的群体或某个特定的个体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可能。
2.自媒体的传播者具有平民化、普及化等特点。网络具有平民化、普及化的特点,随着移动设备的产生,也逐渐产生了适合个人、组织、团体、机构运行的网络传播平台。这样的自媒体平台从一开始的基于固定媒体的博客、贴吧、论坛等网络社区转移到以移动设备为媒介的微信、微博、百度等,都实现了信息者身份平民化的转化。
3.自媒体信息传播更具有扩散性。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是传播者到接受者的点到面的封闭性信息传播,而自媒体时代形成了传播者到接受者、接受者又同时成为传播者的无线扩散式的信息传播,这对信息的和传播具有十分强大效用。
三、自媒体时代下教育考试考务工作的发展趋势
1.教育考试考务信息渠道更多元。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考务信息的有效传播,应使用多渠道的考务信息方式。在网络时代,基本上都是基于考务系统的官网信息,有时会因浏览者数量增多而出现后台拥堵、考生无法登录、信息无法传递等现象,这会给考务工作的有效进行带来不便。因此,在自媒体时代,可以依托于自媒体平台,如建立官方信息的微信公众号或官方账号,注册、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采取多渠道、多角度的方式进行教育考试考务信息的传播。
2.教育考试考务信息更丰富。现在的考务工作基本都是将教学与考试分隔开,但是绝大多数的考生会有在考试的基础上提供相应考试指导的需求。所以适当地建立考试咨询分析、注意事项解读、考试评价、志愿指导等方面的系统或软件,会提高考生对信息接收的全面性,同时提高考务工作的效率,提高考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考务反馈的信息搜集更及时。考务信息的反馈与总结是一次圆满的考务工作的结尾,同时也是下一次考务工作的开始,其不仅是对这一次考务工作有效用,对各项规定的实施和落实进行归纳,同时可以作为数据库分析近几年教育发展趋势,也可以对下一次教育考试考务工作提出切实的指导。基于自媒体的考务工作就可以针对考生、监考教师、考务工作者的问卷或考务工作建议栏等环节做一些工作,实时收取反馈意见。
四、总结
完善的教育考试考务工作是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是落实政策的一部分,如何更好地实施教育考试考务工作,做到为考生服务,为社会服务,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网络时代考务工作现状。自媒体出现后,考务工作从各个环节带来了新的生C和改变,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多角度地探寻教育考试考务工作的发展新方向。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 模式 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 传播
众所周知,目前有关信息传播模式的模型有很多,例如,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格伯纳模式、纽科姆模式、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思模式;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米哈依洛夫模式、兰卡斯特模式、维克利模式、热传导模式、“传染病模式”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弱点,即它们是针对一般信息传播的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亟需一种刻画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
1网络信息传播概念界定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定义,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认为“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使用,从而达到其社会化信息传播的目的。”邵培仁认为“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赖茂生认为“网络传播是基于因特网的各种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的总称。”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它汇集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的传播方式。”吴风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就是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进行的信息传播。”关于网络信息传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研究,但不应因为研究者的知识、专业、实践、工作等背景不同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认识有不同,而是共同探索,最终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给予科学的揭示。
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电脑是将数据、文字、图像、音乐等信息输入、处理、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等智能化操作平台,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终端工具;互联网是网络信息的传输通道和交流平台,可以使网络上的人实现自由、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信息传播;网站则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中继媒介,它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搜索、粘贴、下载、互动、超文本连接等的中转站。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交互性、动态性、虚拟性、全球性特征,同时,网络信息传播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信息传播无序性、主体的隐匿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同
2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
模式是一种人为的象征性的设想,是一种思维的辅助工具。就我们研究传播过程来说,可以采用模式简化、去粗存精等方法,高度概括出在纷繁复杂的传播过程现象下的要素、结构。由于模式方法本身具有的优越性及其特点,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来说是十分恰当的,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已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可以深化对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网络信息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信息传播截然不同的特征,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至今为止最快捷、最便利、最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带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时代。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因此只要上了网,不管是传统大众媒介的职业传播者还是一般用户,都可以向广大的不确定的受众信息,并且能迅速甚至即时地获得反馈,或直接与信息的接受者进行交流。这种信息传播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无法窥见。然而在某一特定的关系结构中却呈现可以预见和重复出现的形式,并且对这一结构具有不易观察到的影响。如果我们引入模式方法,就可以通过“画”一些线条或公式来表示已知确定存在的但无法看到的联系,可以显示这种联系的结构、强度、方向,使已知的要素和关系尽可能固定化,从而明晰网络信息传播的整体形象,把握其内在机制和规律,将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
其次,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实践的工作。通过对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从而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运作,才能够有目的地有方向地传播信息,使网络信息传播过程有序化并达到最优化。
3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研究出来的儿种较有代表性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各自都有其强调的重点,所以笔者在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时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些模式,开拓思路,而不是孤立机械地去分解某个模式。
3.1王中义的网络传播模式
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网络模式。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呈网状分布的网络传播是无中心的,没有边际,也就兀所谓覆盖面的问题。这种网络模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网络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人格结构、所处的基本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题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受。
可以看出,网络传播作为人类传播领域中新的一员,较之传统传播模式有这样一些特点:多种传播模式的融合;互动性、平等性强;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手段。
3.2邵培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2.1阳光模式
邵培仁认为,假如可以撇开传统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惯用形式不论,那么依据网络传播或互动传播的现存状况和发展趋势,用“阳光模式”(图2)来描述和反映是比较合适的。
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如电信局或网站等)连接各个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它包括6大要素和4项要素。6大要素为:①终端机:理想配置应包括个人电脑(具有通话、通信、放音放像、录音录像、翻译、校对、编辑、搜寻等各种功能)、传真机、复印机、自动打印机等;②信息交换设备:这是网络传播的枢纽,要求容量大、性能高、线路多,以便与亿万只终端机之间以及与信息库、大众媒介、信息源之间任意联通和交流;③信息库:包括印刷资料库、声像资料库、档案资料库和各种科研资料库;④大众媒介:是指电脑通过网络与各种传统媒体(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相结合而发展成的新型大众媒介,如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视频信息等;⑤信息源:如新华社新闻信息系统、路透社经济信息系统、中国经济电讯系统等,也包括电子产品和音像制品生产、制作中心和场所;⑥社会服务:如“三金”工程系统、电脑购物购票系统、社会咨询(股票行情、天气预报、健康与心理咨询)系统等。4项因素是指网络传播中的经验因素、环境因素、价值因素和规范因素。还有,连接成网络的电缆传输通道也很重要,但用无线取代光纤光缆将是一个趋势。但是,阳光模式并非已尽善尽美,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以及认识的扩大和深入,它应进一步加以补充和完善。
3.2.2整体互动模式
整体互动模式(如图3所示)不仅要充分考虑本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复杂联系,而且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以及人类传播的全部现象。就是说,它的基本任务始终是再现整体,始终把各种要素有意识地归并到整体之中,努力找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再进一步“认识”它,“适应”它,“支配”它;而被割断联系的游离于整体的孤立的传播因素是无法认识、无法把握、无法支配的。
整体互动模式中的认识对象既是整体的又是互动的。整体互动模式抛弃了传播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突出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能动性,昭示了传播的多向性和复杂性。在研究中,我们将整体看作是互动囚素的整合与合并,将互动当作是整体形态的链条与部件,将二者的有机统一视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全面而综合的呈现,也是为传播研究寻找一个辩证分析的模式和途径。
整体互动模式包括了三个系统,即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这三个系统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将协同并存、互动互进,共同绘制人类传播的三大风景。整体互动模式还包括了构成传播活动的四大圈层因素,即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因素和干扰因素。
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四个特点:①它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②它强调辩证性和互动眭。③它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④它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不过,它虽从实用的角度勾画出了传播活动的过程或步骤,但在实际执行中并不一定要以精确的顺序正规地执行模式标明的所有步骤,决策者和传播者也无须对所有步骤给以同样的重视,因为,它可以越过一个或几个要素将信息直送特定的受传者或实施者。
3.3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3.1网络传播基本模式
将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等进行概括,得到网络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如图4所示。
图4所示的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对网络传播过程的一个粗略的概括。它虽然不能完全展示出网络传播的纷繁复杂,不能明确反映出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外在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传播过程的,但是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图例给我们展示了网络中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可以帮助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
3.3.2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
鉴于网络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不可能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概述。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他们提取网络传播中的一部分—从一个传播者到一个节点—来构造一个具体的模型。这一模式称之为“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管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受到一定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传播者选择信息、受众理解信息产生巨大的作用。
网络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传播给受众。受众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几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
这个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明确指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同一个媒介——网络。传统的大众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较少,而且不太可能通过同一个渠道实现,效果较差。而这个模式反映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通过同一个网络,实现彼此之间紧密迅速的联系和交流。
这个模型所解释的仅仅是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段,描述了信息怎么从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处传递到—个节点,再从这个节点获得反馈。事实上,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到达节点后,除了产生反馈以外,还会经由一个节点发散、传递到其他的节点,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最终形成一个循环流通的网状结构。
3.4郝金星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
该模型初步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考虑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过程以及与信息交流方式的结合。为了使模型简化,忽略了信息交流中的噪音和干扰因素。在该图中,粗实线是网络环境下的主要方式,而细实线则是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左边的直达箭头,表示了没有经过任何终结的“直接面对面”信息交流,最右边的经过“其他渠道”的信息交流表示通过信息的信息交流。“其他渠道”概括了目前除网络之外的所有可能的渠道——信息栈。
应该指出,由于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信息创建者也可以是信息使用者,信息者也可以是信息执行者。同一用户在网络条件下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创建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同样,者、执行者和使用者也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
4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上述几种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找出各种模式的利弊,以及相互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明确这些模式中有益的观点,进而提出“六度传播模式”(如图7)。
为了便于理解“六度传播模式”,首先应明确“六度传播”的涵义。六度传播是指网络信息传播也表现为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着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简单地说,六度分隔理论认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旧因而笔者借助六度传播来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如图7所示,网络信息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收。这样,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四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因此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接收其他任意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向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接受者传递信息。
虽然网络信息传播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用户可以匿名查找和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环境和道德的约束,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也通过自己的社会经历,获得了一定的自我印象,这些社会和心理因素会对每一个人产生作用,决定他们在网络上的兴趣和偏好,决定他们在网络上寻求什么信息,把什么样的信息输入网络中。
参与者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后,可以通过网络与大量的其他的参与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静态网页、BBS论坛、聊天室、视频和音频等。网络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根据自己需要获得或者传播的信息类型和自己对于传播方式的喜好而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另外,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中,有对于噪音等破坏信息的因素的考虑。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噪音对信息的传递和解码所产生的影响不会像在传统传播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那么大。不过接受者获得信息也会受到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只要必要的硬件和软件需求得到了满足,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信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
篇6
关健词:信息传播 社会控制 大众传媒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传播学通常把信息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自我传播)、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群体传播(自然发生的一般非组织性群体所从事的信息传播,包括群体外传播和群体内传播)、组织传播(组织所从事的信息传播,包括组织外传播和组织内传播)和大众传播(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在现实生活中,这5种类别的传播总是同时存在和相互交织在一起。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通过社会规范指导和约束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调节和制约各种社会关系的过程。信息传播的高度发展,把整个世界变成地球村。信息传播不仅拓展了人们了解社会的空间,也拓展了国家社会控制的深度和广度。
1信息传播对社会控制的影响
1.1信息传播是社会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勘中把人与人相互之间的联系称为交往,并把交往放到与生产同等的范畴来看待,认为交往是实现生产和分工的保障。马克思、恩格斯把生产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因而交往就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认为当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程度,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状况如何将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马克思所说的精神交往正是人类信息传播,他的论述最终被高度发达的信息产业所证实。信息已经成为继物质、能源之后制约社会发展的又一个主要因素和资源。
可见,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人、组织、国家所进行的任何活动都必须在通过信息传播的途径对外部环境进行必要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出活动的计划和决策,而计划和决策也只能以信息传播方式进行传达才能实施。因此,有学者把人类的信息传播称为社会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传播学者郭庆光认为,社会发展是建立在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信息系统与社会政治系统、经济系统和文化系统重合、交织在一起,它的运行除了受到其他系统的影响和制约之外,其本身的运行状况如何也对其他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发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传播系统出现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1.2信息传播不仅为社会控制提供相关信息,而且为社会控制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国家通过主权、法律、纪律和规章、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舆论等手段进行社会控制,对每一种手段的运用,各个国家有所不同,它们在制定每一种控制措施之前,是基于对环境一定程度的已知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不是盲目的。而这种对环境的已知状态,是信息传播作用的结果。实施社会控制,要做到有的放矢,就必须进行广开言路,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这是一个获取信息的传播过程。
国家通过各种政令、法律、规章制度进行社会控制,而这些政令、法律、规章制度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植入人们的思想之中,更不可能直接就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国家必须将之转化为一定的介质(比如语言、文字),通过一定的渠道(比如报纸、电视、广播、书籍等)出来,并通过各种培训、教育或说明、解释,使人们理解,逐渐采纳。而其他社会控制手段(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实际上是以信息传播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思想观念或礼仪。而作为控制手段的社会舆论,其本身就是信息传播的结果。
1.3信息传播具有社会控制功能
信息传播不仅为社会控制提供必要的相关信息,并为社会控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信息传播本身就具备社会控制的功能,主要由以下2种方式表现出来。
1.3.1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指多数社会成员对某些人或事的议论和评价,其可能是客观的判断,也可能是捕风捉影的传言,但总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相关社会成员的声誉,具有较强的社会控制力量。以大众传播为主的信息传播可以专业化、高效率、全方位地反映社会公众的意见,形成社会舆论,并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控制;而新闻媒介作为舆沦信息的“把关人”,控制着舆论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流量和流向,而传播什么、重点在何处、强调到何种程度、对信息作何种解释等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把关人”决定的叫。某件小事一旦进人媒介传播渠道,就有可能形成社会焦点,引发社会关注,形成社会舆论。
信息传播,尤其是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不仅向公众传播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而且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众,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因此,以大众传播为主的信息传播具有形成社会舆论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强大功能。
1.3.2社会流行
信息传播具有创造流行的功能。通过大众传媒对传播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取舍,就可以创造流行,形成社会潮流,从而影响社会风气,而其影响不亚于社会规范的强制性。和社会舆论的形成一样,某一事件一旦以大量复制的方式进人传播渠道,当某类信息达到一定的规模,就被人们认定为是社会的一种普遍性事件,便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反应,从而这种原先不具普遍性事件也就成为时代的特色和潮流,社会流行因此而形成。
信息传播创造社会流行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广告的方式来实现的。广告作为一种广泛有效的传播手段和宣传方式,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商业广告作为消费新潮流的引导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使人们的消费观念、经济意识、审美观念、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告不仅传播一种商品,也传播一种观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消费范式。广告的广泛性和无孔不人的特点使这种观念和消费范式很快成为大众跟随和模仿的对象,从而形成了社会流行,影响社会风气,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但影响人的观念意识,还可以直接对人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强制作用。
篇7
关键词:小学;体育文化;信息传播;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8?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32-02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体育信息传播目前已经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已经与媒体信息介质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湖南地区的部分小学生体育信息传播的现有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对小学生体育信息的获取途径、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状况、影响因素、意愿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解和调查分析,了解体育信息传播对于小学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择寻求相关专家学者的支持,设计本次研究所需要的调查问卷,并实行定点随机问卷发放500份(基本上每个校1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回收率为95%,其中男生250份,女生200份,在年级分布上,一年级80份,二年级76份,三年级74份,四年级75份,五年级73份,六年级72份,然后对所有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体育信息传播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影响。在本次调查研究中,不同年级的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所受影响的因素也不一样。对于刚入小学的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家庭和社会对于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影响比重较大;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这个高科技电子产品快速发展时期,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网络媒体,都为体育信息传播提供了媒介,使得体育信息传播的体育导向成为三、四年级学生影响程度最大的。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网络媒体传播的影响,使得体育信息传播的体育导向影响仍占最大比重,并比较三、四年级稍有上升。学生选择信息传播途径对于自己体育价值观念的影响比例大约占到80%左右,其次是同学和朋友,这个群体大约占到40%,家人和社会的影响大约占到35%,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大约占到30%。此外,本次的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女生的体育价值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变化的幅度不是很大,家庭和社会对于体育的影响一直都占有一定比例,体育信息传播的影响逐级略有上升。而对于男生而言,体育信息传播和同学、朋友对其体育价值观的影响较大,随年级成上升趋势,且体育信息传播的上升幅度明显比女生大。而家庭对男生体育价值观的影响随年级的增长稍有下降。可见,男女生之间体育价值观的影响因素也是存在着差异性,男生受体育信息传播尤其是网络媒体和朋友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女生,而女生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较男生高。
2.体育信息传播对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区氛围、也是一种精神文化,它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而这种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重中之重。在体育信息传播中,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到某位体育运动明星的赛场风采,从而特别的迷,学生对这项体育信息的接触越频繁,对于项目的喜好程度越高,参与这项体育活动的机率也越高,甚至会模仿体育明星的动作。在这种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学生最终对这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体育信息传播使小学生对他们所认为的时尚和潮流进行追崇,从而形成校园体育文化表现的重要形式。比如:小学生们会穿着很酷的衣服模仿小街舞明星跳街舞;不上课的时候,会有很多小朋友拿着五颜六色的溜溜球在手中戏耍;戴着护膝,脚下踩着滑板或溜冰鞋在校园里穿梭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体育文化娱乐方式有90%都是通过信息传播途径获取的。可见,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中,在获取社会体育娱乐途径上,体育信息传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这些学生的体育活动形式与特点构筑了整个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所以关注学生的体育生活,本身就是关注学校的体育文化生活。那么,体育信息传播对学生的体育生活所起到的影响也就是对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所起到的影响更大,作用时间更长。体育信息传播是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在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中,体育信息传播的健康性、积极性、真实性对于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的管理人员,不能单纯把目光和精力集中在信息传播方式上,还需要关注信息传播的导向问题,这对于小学生体育取向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启示与建议
1.体育信息传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体育思想培育相互促进。体育信息传播对小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念的影响很大,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助推剂,使得校园体育文化多元化,而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健康的、向上的、丰富的,有序的精神文化,对于学生体育思想培养有促进作用。反过来,学生的体育思想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形式和特点。校园体育文化通过有效的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使得信息传播便捷化、快速化,引导学生对体育的再认识是十分重要的。可见,三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2.要加强体育信息传播的引导和监管。体育信息传播的快速、便捷,对学生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兴趣的影响,决定了它在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是不可避免的利用条件。而科技的发展,网络的管理漏洞,使得许多体育信息传播的健康性、真实性让人质疑。这是需要我们在媒体引入的过程中,把积极乐观的体育价值观念注入学生的思想中,使体育信息传播呈现出我们所希望出现的结果,所以引导和监管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
篇8
论文摘要:互联网络在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现实社会;而信息作为网络中的主要元素,是产生此种影响的关键因素。它以不同的传播模式在网络中传播,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根据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特点,把它的传播模式划分为“传统模式”和“新模式”,并着重分析和预测了“新模式”下信息传播的各种因素将对现实社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适当的建议。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蓬勃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了1.37亿人,其中使用ADSL、CableModem、专线等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104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75.9%。而新兴上网方式——手机上网也初具规模,达到1700万人。另外,计算机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网络设备性能的提升以及上网费用的下调使得越来越多的网民可以用宽带形式在网络上从事学习、研究、工作、娱乐等事务。
网民大规模地从窄带网络向宽带网络迁移是我国互联网事业不断发展的标志。相对于窄带网络,信息在互联网中有了更多新的传播方式。在这些传播方式中,有些我们已经有所了解,有些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新生事物,需要去深入探索研究。本文结合目前互联网络中信息传播的新方式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对其作了深刻的分析。
一、信息在互联网络中传播的传统模式及社会影响
在窄带网络时代,人们上网方式多数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其一大特点就是速度慢。对于当时普通的33.6kbps或者56kbps调制解调器而言,计算机终端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信息传播方式以文字为主。因此,该时期网络上的信息载体以电子邮件、论坛、邮件列表和静态网页为主。这一时期的信息在互联网中的传播呈现出专门化、区域化、非扩散性等特征。这是因为该时期的网民大多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社会阅历,上网尚未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网络速度限制,他们上网很多时候是为了获取某种专门的信息,信息来源不多、渠道单一,而且信息多与其感兴趣领域有关,一般在获取信息之后即离开网络。在这一时期,信息在网络中呈现良性传播,即使存在部分恶意信息,但由于受到网络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的限制,无法在大范围内造成社会影响,恶意信息往往在传播过程中自我失效1。
宽带网络普及之初,上述这种窄带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还一定程度上地存在,但是已经开始出现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相对于采用56kbps调制解调器上网的网民而言,宽带如ADSL、CableModem等上网方式,其接入速度可以达到512kbps以上。带宽的加大使网民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信息数量必然增多,而网络中提供信息的媒介也不断丰富。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如大规模门户网站的兴起、搜索引擎、点对点信息传播等。另外,硬件、软件、服务的完善,使得上网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普通百姓也能体会到互联网对其生活的影响。信息,无论是良性信息还是恶性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范围和速度都迅速增大增快,不再限制在某个区域或者某个领域,而是借助各种传播模式呈发散状传播。在这一时期,各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传播模式在考虑了其技术效应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其社会效应,加之国家立法的滞后,管理措施的不完善,网民的素质开始参差不齐,因此出现了大量的恶意信息传播,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如各种谣言在网络中散播无法知道其真假、各种非法信息的出现等诸多表现。
本文之所以把以上窄带时期和宽带兴起初期互联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式称之为传统模式是因为其本质上与其他媒介对信息的传播形式无异,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普通网民在互联网络中大多是作为信息的接受者,上网如看电视、听广播一般。在这种模式下,网民被动接受大量信息。无论是门户网站还是搜索引擎,其提供的信息量巨大,但是不一定提供有用的信息。这也带来了“信息垃圾”、“信息过量”等诸如此类的话题。同时,网民面对大量的信息,在选择信息的时候也处于被动地位;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大量的信息,无论有用无用,无论对错,无论真假。诚然,部分高素质人才能够很快从大量无序的信息中分拣出自己需要的部分,但宽带网络普及速度以及普及范围所带来的超额信息量常常会超出普通人的鉴别范围,从而导致信息的接受者无所适从。
归根到底,传统模式下网络信息的传播存在两个大的缺陷:(1)未能够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导致信息获取不准确;(2)未能在网络中发挥人的作用,人在网络中属于被动的主体。这两点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
二、信息在互联网络中新的传播模式及其社会影响
人们对互联网络中的信息获取要求日益提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服务的完善,近年来信息在互联网络中的传播模式有了较大的变化,个性化服务、聚合技术、博客、网络视频、问答搜索等形式日渐兴起。从技术上看,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增强、网络速度的提升以及网络技术的成熟为这些新式的信息传播模式提供了优良的设备环境;从社会效应上看,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多及对学习、工作、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促使信息提供者提供更加优的服务。同时,网民们作为互联网络中的主体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信息传播的媒介中去,而不仅仅是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从人机对话模式接受信息转换成人与人对话模式接受信息。信息传播模式也呈现出多样性,从传统模式中的以文字为主的信息模式转化为以文字和声音、动画、视频并存的模式。
互联网络中新兴的信息传播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模式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不再利用大量的冗余信息来满足信息接受者的需求,而是在把信息交与接收者之前,通过个性化技术、搜索技术、聚合技术等对信息进行分类,把接受者关心的信息送出;同时,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中人的主体作用,通过博客、播客、圈子、网络视频等方式,使网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为其他信息接受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
互联网络在这个时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对现实社会产生的影响也随之而有所变化。
首先,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以个性化服务为基础,利用每个人的差异来提供具有不同针对性的信息。搜索引擎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人们可以在越来越多信息前找到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简单的罗列;聚类技术可以按人们个性化要求把信息分类,只提供某些关心的领域;问答搜索提供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对话,从而避免机器判断带来的信息错误;网络点播为每个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订阅内容等。以上这一切都可以使信息接收者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有效信息。
其次,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博客、播客、圈子等web2.0元素的出现使网络应用愈发简化,以往许多需要用代码实现的环节现在可以在可视化环境中完成。这样,部分网民就彻底转换为信息的提供者,并且这部分人大多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之时也把自己的知识向网络中传播。点对点通信的广泛应用不仅使传统通讯模式下的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继续流行,同时也出现了新的技术,例如点对点下载、点对点视频播放等。人们基于点对点通讯技术可以在网络中只获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也均是基于该基础上建立。它们的出现颠覆了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中人的地位;人不再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寻找信息然后获取或者作为信息的主动提供者。
再次,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革新。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体同时拥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特点。其特点之一便是网民的参与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这个虚拟的社会中。互联网络中传统信息传播模式是简单地把书本、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传播的内容搬到互联网上,其只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而新型的传播模式有网民的大量参与,使得互联网信息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网民发表的信息大量存在于互联网中,因而也出现了各种信息水平参差不齐、虚假信息借此散播、盲目跟风等时有发生的现象。但是,理应该是越辩越真,如网络中存在不同领域的用户,他们基于对自身利益的不同要求,发表了维护其自身利益的言论;但这些言论往往在经历不同领域的互联网用户辩论或者经历必要的信息引导之后能够得到去伪存真的答案。另外,在政治、经济、科技或者是日常生活等领域都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研究和评论,且无论其正误。这样的环境能够造成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使各个领域的决策者能及时了解现实社会的信息,对监督国家机关、社会机构的运行以及对公民整体文化素质和信息判别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最后,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下,由于信息的可定制和可约束,人们虽然获取的信息量比宽带网络兴起初期获取的信息量也许会相对减少,但因目前互联网信息量巨大,如何对各种信息作出有效鉴别,防范恶意信息对社会袭扰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早期的信息传播以文本方式为主,对转播的信息基于关键字的过滤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因此,对于恶意信息,其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其传播范围。但是,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已经发展到以声音、图片、动画、影像等为主体的信息传播。现阶段基于这些领域的识别技术能力也有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活动,如银行账号盗用、诈骗财产、散播非法言论、洗钱等还时有发生。在上网门槛越来越低的今天,网民的素质以及鉴别能力亟需得以提高才能处理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社会,应受到某种制度的约束才能使虚拟社会得以正常运行。因此,针对网络中各种新型信息传播模式的出现,在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仍需要加快步伐,制定出适合该发展模式的法律。
三、信息在互联网络中的其他传播模式的预测
篇9
关键词: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与控制
随着教育领域内科学技术成果的不断介入,各方面都发生重要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广泛采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体。教育信息传播是传播理论向教育研究渗透而产生的结果。教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教育信息传播的特征,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并根据教育的客观规律,探求获取最佳教育效果的途径;重视研究教育传播过程自身的特点,通过对知识信息的传递来培养和训练人,发挥教育的总体效益。
1教育信息传播过程及其构成要素
教育信息传播过程是教育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通过教师、媒介、学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是:教师先把教学内容进行编码整理,形成信息载体,通过媒体通道(如电脑)进行展示;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受这个信号,在自己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对该信号进行理解(译码),并做出一定的响应;教师根据这个响应进行分析并进行诊断评价,以调整自己认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教师是信息的传播者、处理者、帮助者、组织者,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传播。教师的传播技巧及对媒体使用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作用在于能动地根据学习目的接收信息,根据自己的认知处理信息并做出反馈,最后对信息进行再整理。客体包括传播信息及载体、教学环境、师生的心理因素。客体产生促进教学或干扰教学的效果,最后被组合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2教育信息传播的—般规律
2.1学生对教师发出的信息具有进择性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学生,他的学习动机、兴趣、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不同,对教师所要表达的信息接受能力也大不相同,导致其对信息的认识角度不同,或接受的信息量的不同。教师所传播的信息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就可以选择接受更大的信息量。
2.2传播的信息要具有薪异性新异信息能引学生更大的注意,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新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应对教学信息加以编码,增加有用的信息,使用图文声像增强信息的新鲜感,使信息更具有表现性,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强学生对信息进行记忆的动力和能力。
2.3信息传播过程要有科学性人类接受信息的速度是有限的,所以传播的速度不能太快;同时人类对信息编码的方式极为敏感,如对黑白图片的识别需要1.2秒,而对彩色图片的识别只需0.9秒。教师采用科学的编码表达信息,尽量控制信息的冗余,能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2。4合理排除和利用信息的干扰干扰总是伴随信息传播出现。教师应该尽量排除客观上的干扰,减少信息的冗余,采用合适的编码方式,创建适合于教学的传播环境,利用自身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将干扰降到最低限度。
3教育的控制
3.1综合规划和具体确定教学过程的任务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从教学任务规划开始。最优的规划要求以综合的方法来设计教学任务,不容许教学任务具有片面性,要同时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等整个教育教学任务。最优的规划应当考虑教学过程的整个系统的特点,即认真估计受者的实际情况、现有的条件,预测在现有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优效果。在研究受者的基础上具体确定学习任务,可以作为教学最优化的一种方法。因为这样可以根据受者实际学习的可能性来拟定措施,进行有效的教学,使传者的教育影响同受者的可能性和积极性水融,从而获得很高的教育效率。
篇10
摘要:以手机和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媒介特性使媒体环境更趋复杂化。本文在对新媒体及其媒介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透视新媒体环境下所发生的变化,探讨新媒体环境对广告传播模式的影响,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新媒体、新媒体环境及其带来的新的广告传播模式,为新形势下的广告传播提供战略思维。
关键词:新媒体 媒体环境 广告传播模式 新媒体及其特征
新媒体是指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基于数字技术革命,依托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介形态。本文所要讨论的新媒体主要包括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其特征如下:
内容更新的即时性。麦克卢汉曾预言:“时间和空间在瞬息时代反而双双化为乌有。”①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出版时间固定、信息采播成本高的弊端,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记录、传输和处理方式,使信息传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随着LBS技术的发展,广告主甚至能追踪定位消费者,实时推送有效促销信息,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即时即刻。
受众到达的精准性。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源自大型组织,信息被传送给大量同质化的受众。新媒体时代,受众的裂变使得传统大众媒体的强大效果一去不复返。以一定的内部相似性和外部区隔性为特征的小群体的受众群组成了传播意义上的广大受众,广告主需要在有限的传播覆盖面上深挖群体的独特媒介消费习惯黏性,拓展传播的深度。
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互动性是新媒体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较之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所在。新媒体变传统媒体以传者为主体的单向信息传播为双向的、多维的传播,传者和受众之间不再是一前一后、一上一下的传受关系,而是一种交互关系。由此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带来了传受双方地位上的平等性,进而导致了传播模式的演变。新媒体环境对广告传播模式主体要素的影响
1948年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论文中提出了关于传播的五要素公式,即传者、讯息、媒介、受者和传播效果。②传者、受者和媒介是广告传播模式的三个主体要素,三者构成了传播模式的出发点、过程和目的地。
传者要素。传者是传播行为的始发者,他们发出讯息以引起受众的预期行为。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中,传者居于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决定信息的内容,选择信息的载体,主导了整个传播流程。而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受众个性化的凸显,传者失去了对于传播过程的绝对控制权。广告到达目标受众的成本越来越昂贵,也越来越难。
受者要素。受传者,又称信宿,是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者的作用对象。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开始有选择性地接受信息,进而主动地搜寻信息,甚至信息,传受双方身份界限模糊化。受众的裂变导致传统的信源权威中心被颠覆,无数分散的信息传播中心开始出现,受众开始要求传者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性,受众由大众群体向异质化个体转变。
媒介要素。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是将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传者和受者双方连接起来的纽带。媒介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融多种传播形式于一体,兼容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是媒介形态的集大成者。受众对于媒介的感官也突破了单一的感知界限,信息传播成为全方位、多维度的感官体验。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模式的演变
媒体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广告传播模式。按照广告传播媒介的不同时期来划分,我们可以将广告传播模式的发展历程归为三个时代:人体媒介时代、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
人体媒介时代的广告传播模式。广告活动起源甚早,在商品交换刚出现时,人们通过叫卖的口头方式推广自己的商品。笔者将其广告传播模式归纳为下图:
图1
这一时期广告传播的特点是:第一,媒介载体主要限于人体本身,以口语为主,还包括表情、语气、手势、动作、语速等非语言要素,信息的保真度较高;第二,广告传者和广告受者的交流是面对面的、互动的,信息的传播和反馈可以即时发生;第三,传播距离受到口语的限制,范围较小;第四,广告传播以促成交易当场完成为目的;第五,广告受众的选择是随意的,广告传者走到哪里,便在哪里获得他的目标受众。
传统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模式。文字、印刷术和电子媒介的发展使传统的广告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传播不再需要遵循面对面的同步传播模式,传播距离更远,影响更广,广告传播也由此发展为一种大范围的、有组织的活动。美国广告学者阿伦斯对这一时期的广告传播模式作了归纳(见图2)。
图2中,信源即为广告传者,渠道即为承载讯息的媒介,即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该时期广告传播的特点有:第一,媒介载体摆脱了人体本身,出现了统一的、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专业媒介来履行传播的桥梁作用,大众传播“强大效果论”盛行,广告主只要在电视上做一条广告就能到达绝大多数的受众;第二,广告传播变同步互动式传播为异步式传播,信息的流动具有鲜明的先后顺序和单向性,反馈变成了非实时性的非同步行为,零散、滞后,难以与强大的大众传播效果相匹配;第三,受众被视为统一的无差别群体,广告传播的信息以适应最大多数人的需要为标准,传者和受者之间的鸿沟日益明显;第四,传播距离扩展,范围开始扩散到世界;第五,广告的即时购买促进作用弱化,促销的作用从广告效果中分离,广告效果越来越偏向抽象的长期作用,如树立品牌形象、培养品牌认知度、改变受众态度等,广告效果具有延迟性,更加宏观和抽象。
新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模式。世界上最早的一条网络广告是1994年由AT&T刊登在美国Wired网络杂志上的横幅广告。④自那时起,新媒体开始改变广告主对受众的单向输出的局面。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
这一模式颠覆了传受分离的传统模式,传受双方处于互动的循环交流中,双方地位平等,角色互易。传播与反馈统合为一个同步式过程,信息传播呈现循环互动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广告传播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3
上图中,信息传播由信源中心向边缘扩散,受众由异质化的个体组成了信息传播的网络节点,与信源和其他个体受者之间都存在讯息的交流和互动。讯息传播呈现多向性、扩散性和无序性。
与以往的广告传播模式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模式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第一,广告信息传播由中心向边缘扩散。传者成为信源,信源成为具有相同关注点的个体受者话题聚合的中心,而受者在两级传播后也可成为新的信源,传受双方身份模糊化,专业的媒介组织不再是权威的信源中心,个体开始发挥信源角色作用。
第二,广告传播由异步式线性传播重返同步式互动传播。与传统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模式不同,信息传播不再是一个线性、单向的传播过程,信息在传受双方之间双向流动,传播与反馈是同步的、即时的,可以通过同一媒介进行,也可以通过其他媒介进行,方式更加灵活。
第三,受众由同质化的大众群体向异质化的小众个体分裂。受众的裂变使得大众化的受众群体消失,受众以个体集群方式出现,广告传播开始针对具有独特人口统计学依据和内在价值观特征的个体。此种情况下,广告主所要思考的不再是如何到达最大多数的受众,而是如何能使有效信息到达最有效的受众,并使他们深刻理解信息内容。
第四,受众本位时代来临,传受双方地位趋于平等。媒介强大效果论的时代已经过去,受众开始有甄别性地选择蜂拥而来的信息,并对传者做出反馈,传者以受众需求为标准对传播信息进行修改。在信息的多层级传播中,同一个个体同时扮演着传者和受者两个角色,传受双方身份互易。
第五,信息传播多维化,广告主对广告传播流程控制性弱化。大众传播时代,信息传播的中心即是信息的广告主。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绝对中心消融,各个个体受者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流互动,其对于广告传播的态度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广告传播效果难以估量。
第六,传者对信息的传播控制力下降,信息变异成为广告主十分担忧的现象。由于受众地位的上升,受众出于自身对信息的不同动机,对信息进行改编再传播的可能性增大。此外,由于信息传播的层级性、无序性、多向性,使得传者对信息传播的控制力下降,由此导致信息距离原始信源越远,信息保真度越低。
结语
综上所述,广告传播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广告传播从一种短期的、临时的传播活动向长期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转变,从单次交易层层深入广告受者内心。媒介要素的进步,对广告传播的影响是深厚的,它影响着传受双方的关系,影响着人类传播活动的能力极限,使得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模式呈现出与以往模式不同的特点。本文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广告传播模式的演变过程所作的梳理分析,希望能为以后广告新媒体的研究提供有效助力。
注释:
①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60页。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