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的利弊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9: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传播的利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红人;网络传播;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网络红人走红的原因
(一)网民的看客心理
在网络传播中,网民“看客”心理造成了对于诸如小月月、芙蓉姐姐等一系列网络红人的围观景象。而网络的多样性、丰富性也恰好的迎合了他们这种看客心态,事实上,他们仅是希望从对网络红人们的围观中,通过“欣赏”他们来使自己的心理获得,可也正是由于受众“看客们”的需求,网络红人们才有了欣赏他们的观众,获得了滋养他们生长的土壤。
(二)传统媒体的介入
网络红人“凤姐”,在网络推手的操作下,起初只是在网络上出现,可是随着传统媒体的介入,广播、报纸、电视都有凤姐的消息,最初或许一部分人知道,而现在是尽人皆知。如今,凤姐火得一塌糊涂,先前只是一些地面电视台请她去做节目,现在连在国内影响比较大的湖南卫视都看上了凤姐的火爆之势,张丹丹更特地做了凤姐的节目。
可见,传统媒体的盲目跟风,并与网络炒作形成一种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迎合受众这种窥奇心理,也正是由于传统媒体的介入,不断加深着人们的印象,使得人们从开始的一笑了之,转向把他们当做一个新闻(或事件)来对待,并对此类人群存在的价值有了重新思考。
(三)网络推手的参与
在“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和小月月的身后,都有“网络推手”的身影。网友们对于推手们的“作品”非常熟悉,但是对于推手们本身,却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网络推手” 的推广行为,满足了各方的需求――对于网络人物本人来说,也已经达到草根成名成星的愿望;对于网络推手来讲,推广了网站,获得了点击率,收获了经济利益;对于广大网民来说,也消磨了大量的闲暇时光,在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二、网络传播的利与弊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
1.网络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
在网络上,不同国家、民族、区域的人都可以进行交流;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化都可以进行碰撞;不同的知识、信息、资讯都可以在网络的海洋里沉浮,或被拾取、或被利用、或被淹没。无论是网络信息的提供者,还是网络信息的享用者,都是不分年龄、职业、地域的,对所有网络大众都是开放的。随着网络媒体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这种优势体现得也就越明显。
2.网络媒体具有广泛的传播面
因此,无论你身处哪里,只要有网络,你就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随意的享受网络资讯,简单方便。网络传播范围非常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将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
3.网络传播具有互动性
传统媒体进行单方面的灌输和宣传,无法与受众互动,更没有受众的直接参与,受众是完全被动的。有了网络,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导者,甚至还可以借助微博、天涯论坛等工具,发表自己的意见,反馈给传播者。
4.网络传播具有自主性
网络传媒的自主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网络上参与的人不是不受限制的;第二,拉近了媒体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不受地域限制;第三,进入网络媒体市场非常简易;第四,网络传播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取信息。
5.网络传播具有极强的快捷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时效性是有目共睹的。网络传播所需要的就是一台个人电脑,一台调制解压器,单却可以实时的把消息送上网络,而且网络传播是流动的,没有特定的出版时间,随时可以插播新的信息,这就决定了网络即时传播的可能。
(二)网络传播的劣势
1.网络传播易使垃圾信息泛滥
网络的公开性和进入门槛较低、审查制度不严、监管机制缺失等因素,造成网络信息泛滥甚至成灾。一个网页上会强加许多无用甚至无聊的信息,在网上搜索一个信息,会出现成千上万个搜索结果,而且很多时候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完全不一致。现在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除了产生很多“文化泡沫”、“文化垃圾”之外,还滋生了许多低俗、庸俗的文化成分。从“木子美”到“流氓燕”,从“天仙妹妹”到“二月丫头”,从“芙蓉姐姐”到“国学辣妹”,她们在玩、玩动作、玩清纯、玩自恋的过程中,网络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与日俱增。
2.网络传播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网络传播者处于一个极端隐蔽的地位,仅靠个人手段是无法在整个庞大的网络世界中找到恶意传播者的,这就无疑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人们在网上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欲望。由于在网络中多是以匿名形式出现,要从众人中脱颖而出,“网络红人”往往会绞尽脑汁,甚至不择手段突出自己,或者扭曲基本伦理道德,引起他人注意。处于这样的网络环境,不禁让人们对传统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在网络中身不由己,最终迷失自己。
三、应对网络传播缺陷的策略
(一)社会责任理论需要完善
在网络媒介急速发展的今天,在很多普通受众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的时候,社会责任理论应当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新重视。社会责任理论承认媒体具有提供娱乐的功能,但是有一个附加条件,即这种娱乐必须是“好的”娱乐。媒体在当今社会具有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因此传媒有义务对社会承担责任。这是社会责任理论对于传统媒介的要求,但是在现如今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介迅速发展,并且占领大量受众视线的时候,这样的要求同样适用于网络媒体。
(二)传媒素养与网络媒体的监管引导需要增强
笔者认为,在现代的社会里,所谓的环保绝不仅仅限定于传统意义上的空气质量、水资源质量等方面,也应当将社会信息的质量纳入监管范围。信息污染给人类、给社会带来的心理伤害绝不亚于空气污染给人们生理带来的伤害。在罗玉凤、小月月等走红网络之后,除了人们的嘲讽、消遣之外,社会上还出现了不少的模仿者,他们也以一些夸张怪异的手段展现自己,以求得到社会的关注。这样的事情对于整个社会的风气来说,也是一种污染。面对网络媒体发展带来的这种信息污染,不论是网民、传统媒体还是政府监管部门都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1.网民受众应有自律意识
作为网民受众,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增强自身的媒介素养。受众应该知道,自己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一份力量,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具体地说,就是受众在传播信息或参与网络信息讨论的时候,要首先弄清楚这一信息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能任凭自己开心或发泄,抱着“起哄”、“围观”的心理加入其中,应当采取更加积极的方式应对由于压力或无聊产生的焦虑情绪。
2.网络媒体应加强引导和监管
作为管理层也应当推出相应的制度,对于网络乃至新媒体传播本身加以引导。当然,在进行这方面治理的时候,尽量不要采取简单的行政手段,而要对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进行积极的引导工作,让全社会都认识不良信息的危害,让人们可以逐步做到自觉抵制。这样一来,不良信息在无立足之地以后,自然会逐渐消亡。
总之,在网络媒体繁盛的当代,网络红人已不知不觉的成为了网络信息的一部分,或好或坏,但都时刻影响着受众。所以无论作为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其不良影响尽量减少。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莱文森著.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竺培芬,李乔,赖茂生.网络传播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普及出版社,2002.
篇2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 模式 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 传播
众所周知,目前有关信息传播模式的模型有很多,例如,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格伯纳模式、纽科姆模式、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思模式;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米哈依洛夫模式、兰卡斯特模式、维克利模式、热传导模式、“传染病模式”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弱点,即它们是针对一般信息传播的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亟需一种刻画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
1网络信息传播概念界定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定义,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认为“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使用,从而达到其社会化信息传播的目的。”邵培仁认为“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赖茂生认为“网络传播是基于因特网的各种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的总称。”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它汇集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的传播方式。”吴风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就是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进行的信息传播。”关于网络信息传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研究,但不应因为研究者的知识、专业、实践、工作等背景不同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认识有不同,而是共同探索,最终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给予科学的揭示。
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电脑是将数据、文字、图像、音乐等信息输入、处理、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等智能化操作平台,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终端工具;互联网是网络信息的传输通道和交流平台,可以使网络上的人实现自由、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信息传播;网站则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中继媒介,它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搜索、粘贴、下载、互动、超文本连接等的中转站。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交互性、动态性、虚拟性、全球性特征,同时,网络信息传播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信息传播无序性、主体的隐匿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同
2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
模式是一种人为的象征性的设想,是一种思维的辅助工具。就我们研究传播过程来说,可以采用模式简化、去粗存精等方法,高度概括出在纷繁复杂的传播过程现象下的要素、结构。由于模式方法本身具有的优越性及其特点,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来说是十分恰当的,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已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可以深化对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网络信息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信息传播截然不同的特征,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至今为止最快捷、最便利、最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带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时代。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因此只要上了网,不管是传统大众媒介的职业传播者还是一般用户,都可以向广大的不确定的受众信息,并且能迅速甚至即时地获得反馈,或直接与信息的接受者进行交流。这种信息传播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无法窥见。然而在某一特定的关系结构中却呈现可以预见和重复出现的形式,并且对这一结构具有不易观察到的影响。如果我们引入模式方法,就可以通过“画”一些线条或公式来表示已知确定存在的但无法看到的联系,可以显示这种联系的结构、强度、方向,使已知的要素和关系尽可能固定化,从而明晰网络信息传播的整体形象,把握其内在机制和规律,将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
其次,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实践的工作。通过对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从而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运作,才能够有目的地有方向地传播信息,使网络信息传播过程有序化并达到最优化。
3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研究出来的儿种较有代表性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各自都有其强调的重点,所以笔者在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时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些模式,开拓思路,而不是孤立机械地去分解某个模式。
3.1王中义的网络传播模式
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网络模式。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呈网状分布的网络传播是无中心的,没有边际,也就兀所谓覆盖面的问题。这种网络模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网络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人格结构、所处的基本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题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受。
可以看出,网络传播作为人类传播领域中新的一员,较之传统传播模式有这样一些特点:多种传播模式的融合;互动性、平等性强;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手段。
3.2邵培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2.1阳光模式
邵培仁认为,假如可以撇开传统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惯用形式不论,那么依据网络传播或互动传播的现存状况和发展趋势,用“阳光模式”(图2)来描述和反映是比较合适的。
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如电信局或网站等)连接各个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它包括6大要素和4项要素。6大要素为:①终端机:理想配置应包括个人电脑(具有通话、通信、放音放像、录音录像、翻译、校对、编辑、搜寻等各种功能)、传真机、复印机、自动打印机等;②信息交换设备:这是网络传播的枢纽,要求容量大、性能高、线路多,以便与亿万只终端机之间以及与信息库、大众媒介、信息源之间任意联通和交流;③信息库:包括印刷资料库、声像资料库、档案资料库和各种科研资料库;④大众媒介:是指电脑通过网络与各种传统媒体(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相结合而发展成的新型大众媒介,如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视频信息等;⑤信息源:如新华社新闻信息系统、路透社经济信息系统、中国经济电讯系统等,也包括电子产品和音像制品生产、制作中心和场所;⑥社会服务:如“三金”工程系统、电脑购物购票系统、社会咨询(股票行情、天气预报、健康与心理咨询)系统等。4项因素是指网络传播中的经验因素、环境因素、价值因素和规范因素。还有,连接成网络的电缆传输通道也很重要,但用无线取代光纤光缆将是一个趋势。但是,阳光模式并非已尽善尽美,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以及认识的扩大和深入,它应进一步加以补充和完善。
3.2.2整体互动模式
整体互动模式(如图3所示)不仅要充分考虑本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复杂联系,而且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以及人类传播的全部现象。就是说,它的基本任务始终是再现整体,始终把各种要素有意识地归并到整体之中,努力找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再进一步“认识”它,“适应”它,“支配”它;而被割断联系的游离于整体的孤立的传播因素是无法认识、无法把握、无法支配的。
整体互动模式中的认识对象既是整体的又是互动的。整体互动模式抛弃了传播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突出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能动性,昭示了传播的多向性和复杂性。在研究中,我们将整体看作是互动囚素的整合与合并,将互动当作是整体形态的链条与部件,将二者的有机统一视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全面而综合的呈现,也是为传播研究寻找一个辩证分析的模式和途径。
整体互动模式包括了三个系统,即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这三个系统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将协同并存、互动互进,共同绘制人类传播的三大风景。整体互动模式还包括了构成传播活动的四大圈层因素,即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因素和干扰因素。
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四个特点:①它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②它强调辩证性和互动眭。③它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④它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不过,它虽从实用的角度勾画出了传播活动的过程或步骤,但在实际执行中并不一定要以精确的顺序正规地执行模式标明的所有步骤,决策者和传播者也无须对所有步骤给以同样的重视,因为,它可以越过一个或几个要素将信息直送特定的受传者或实施者。
3.3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3.1网络传播基本模式
将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等进行概括,得到网络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如图4所示。
图4所示的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对网络传播过程的一个粗略的概括。它虽然不能完全展示出网络传播的纷繁复杂,不能明确反映出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外在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传播过程的,但是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图例给我们展示了网络中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可以帮助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
3.3.2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
鉴于网络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不可能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概述。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他们提取网络传播中的一部分—从一个传播者到一个节点—来构造一个具体的模型。这一模式称之为“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管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受到一定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传播者选择信息、受众理解信息产生巨大的作用。
网络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传播给受众。受众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几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
这个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明确指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同一个媒介——网络。传统的大众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较少,而且不太可能通过同一个渠道实现,效果较差。而这个模式反映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通过同一个网络,实现彼此之间紧密迅速的联系和交流。
这个模型所解释的仅仅是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段,描述了信息怎么从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处传递到—个节点,再从这个节点获得反馈。事实上,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到达节点后,除了产生反馈以外,还会经由一个节点发散、传递到其他的节点,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最终形成一个循环流通的网状结构。
3.4郝金星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
该模型初步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考虑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过程以及与信息交流方式的结合。为了使模型简化,忽略了信息交流中的噪音和干扰因素。在该图中,粗实线是网络环境下的主要方式,而细实线则是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左边的直达箭头,表示了没有经过任何终结的“直接面对面”信息交流,最右边的经过“其他渠道”的信息交流表示通过信息的信息交流。“其他渠道”概括了目前除网络之外的所有可能的渠道——信息栈。
应该指出,由于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信息创建者也可以是信息使用者,信息者也可以是信息执行者。同一用户在网络条件下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创建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同样,者、执行者和使用者也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
4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上述几种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找出各种模式的利弊,以及相互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明确这些模式中有益的观点,进而提出“六度传播模式”(如图7)。
为了便于理解“六度传播模式”,首先应明确“六度传播”的涵义。六度传播是指网络信息传播也表现为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着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简单地说,六度分隔理论认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旧因而笔者借助六度传播来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如图7所示,网络信息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收。这样,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四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因此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接收其他任意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向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接受者传递信息。
虽然网络信息传播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用户可以匿名查找和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环境和道德的约束,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也通过自己的社会经历,获得了一定的自我印象,这些社会和心理因素会对每一个人产生作用,决定他们在网络上的兴趣和偏好,决定他们在网络上寻求什么信息,把什么样的信息输入网络中。
参与者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后,可以通过网络与大量的其他的参与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静态网页、BBS论坛、聊天室、视频和音频等。网络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根据自己需要获得或者传播的信息类型和自己对于传播方式的喜好而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另外,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中,有对于噪音等破坏信息的因素的考虑。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噪音对信息的传递和解码所产生的影响不会像在传统传播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那么大。不过接受者获得信息也会受到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只要必要的硬件和软件需求得到了满足,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信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
篇3
关键字:网络 恶搞 反思 亚文化
2006年初,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轰动一时,引起了中国网络视频的一次恶搞潮流。它以中央电视台法制节目“法治报道”为主线,充分利用了当时并不是很受大众好评的陈凯歌作品《无极》,把电影的基本线索加以改进,变成当下社会的离奇血案。整个短片没有任何丰富深刻的内涵,充其量是对《无极》的另类演绎,然而,这部非正统的小短片却掀起了网民的追捧狂潮。
一、网络恶搞文化的兴起
“恶搞”文化本来是日文词汇,是网络传播的一种亚文化,体现了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张扬个性、讽刺社会的反叛精神,具有强烈的草根性和平民化色彩。“恶搞”文化最初由日本游戏界传入台湾,再经由网络传到香港、继而全中国,成为一种经典的网络次文化。这种借助于网络无可比拟的自由传播性和民众参与性,形成了一种以爆笑、搞怪、恶作剧为主要特征的另类创作风格。现在在优酷网、土豆网、酷6网等视频网站不乏这样的“恶搞”视频。
“恶搞”文化在当下可以说是十分走红。它到底有什么魅力呢?可以说,恶搞运用模仿的技巧,以电影、音乐、历史中的故事为底本,加上现实社会中的流行词汇,将现实社会中的某些问题以夸张、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表现的是社会中的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或者说是一种另类创新。但是,恶搞文化无论是反映社会还是抵制主流文化,我们仅仅看到了表面,那都仅仅是一种仪式而已,网络恶搞的实质是在思想解放的社会氛围中表现出的一种宣泄自我的冲动,一种表现自我的欲求,一种张扬个性的狂欢。
按照该片制作者胡戈的理解,“恶搞是一种新型的开玩笑的方式。恶,并不是坏的意思,也不是恶意,而是表示程度很夸张,搞得比较过分。”
二、网络恶搞文化出现发展缘由探析
作为一种非主流文化产品,网络“恶搞”文化伴随着网络“恶搞”视频在大江南北迅速走红,受到大众的喜爱,尤其是青少年的追捧和竞相模仿。那么,网络恶搞文化何以以一种万夫不当之势如此受青睐呢?
1.网络恶搞文化的出现及迅速发展,得益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和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人对此还无所适从,从而产生紧张和压抑感。网络恶搞文化适逢其时,抓住了市场缺口,获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文中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四功能说”:⑴社会化功能;⑵环境监测功能;⑶解释与规定功能;⑷提供娱乐功能。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例如艺术的、消遣性、游戏性的内容等。恶搞作为网络传播的一种亚文化,体现了网络传播的娱乐与消遣功能,恶搞制作者在“恶搞”过程中自得其乐,受众在接受“恶搞”作品的过程中享受娱乐。
2.网络的出现给大众网民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我们至少在制作者胡戈那里可以看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矛头首先就指向了其“母本”电影《无极》,表达了作者对电影的“讽刺、调侃、批评”。影片《无极》耗时3年、耗资3.4亿人民币,终于“穿上”了好莱坞式的华丽外衣,而其内在则是逻辑混乱、语言滑稽,“败絮其中”自然无法获得公众认可。《馒头》可以说就是对其霸权的颠覆。
3.网络恶搞文化也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成名的新渠
道和新形式。在网络社会中,一些网民经常有意识地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或渠道去表现自己,以期引起别人的关注,达到成名的目的。他们具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望,会通过网络恶搞等极端方式,引起受众关注,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
4.传统媒体“把关人”作用在网络媒体上的缺失,网站出于自己的商业利益推波助澜。像传统媒介的编辑记者一样,网络也有网络记者、编辑在充当“把关人”的角色,但由于受众的主动权极大,所以,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似乎已褪色,某种程度上使得那些“草根英雄”及“草根文化”得以自由地在网络上传播恶搞文化。
三、网络恶搞文化利弊分析
1.网络恶搞文化之利。首先,网络恶搞文化从某种角度上讲,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作为娱乐时代的产物,恶搞自然顺应了当下社会的某种需求,恶搞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虽然这种反应未采取直观的方式,但夸张、幽默的视频等形式更能引起大众注意,更具有启发意义和警醒作用。其次,网络恶搞文化一定程度上改善当下大众的生活质量。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市群体进入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紧张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不免使都市人群在过于紧张的压力下喘不过气来,作为网络一道可口的凉菜,网络恶搞文化引起了大众的强烈反响。从现实意义上讲,网络恶搞文化可以让大众快节奏的工作步伐和紧张的都市生活变得轻松幽默,同时,网络恶搞文化容易引起网民的竞相模仿,因此,还可以帮助大众发挥创造力,促进大众个性的张扬。再次,网络恶搞文化也是一种时兴的亚文化。当我们回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所表现的这个真实世界再反观它时,我们看到的则是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
2.网络恶搞文化之弊。首先,恶搞从某些方面是对大众主流文化的抵抗和冲击,易导致大众道德观的异化和人文情怀的消解。网络具有虚无性和自由性,网民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网上大显身手,从而导致一些低俗的网络恶搞作品在网上大肆传播,严重影响着网民大众的身心健康。其次,网络恶搞易造成对人身名誉权利的“模糊”侵犯。就拿《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来说,很明显,是制作者对陈凯歌导演的影片《无极》的一种不满和指责。其中对某些不合逻辑的情节,竟谈到“在导演的安排下”,这不是对陈凯歌的谩骂,倒也有讽刺与指责之嫌,更容易引导大家对《无极》的鄙视。再次,网络恶搞容易引起著作权的纠纷。我们在优酷等网络视频网站上不难发现,很多恶搞作品就是在别人的影视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粗糙加工制作而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在央视《法治报道》和《无极》的基础上进行的。
四、网络恶搞文化之对策
首先,从大众网民来说,就是要强化道德自律和媒介素养。大众网民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恶搞的各种利弊,既要看到网络恶搞有利的一面,也应认识到网络恶搞消极的一面,努力使自己的网上言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我们还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其次,从社会机制来看,要完善网络法观和监督机制。政府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网络恶搞作品的审查,提高把关力度,充分提高警觉度,对不法网络恶搞作品要严加惩罚。同时,通过立法规定网民的上网言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和氛围。再次,从网络媒体来说,要加强技术监控,提高“把关”力度。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网络监控体系,及时删除不良网络恶搞作品。同时,提高网络净化技术,通过过滤式的选择,提高作品的质量。此外,网站经营者要以社会的责任感去传播恶搞作品,把握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提高网站的文化价值内涵。
五、总结
不管网络恶搞作品是对主流文化的冲击,还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表现,它的出现及迅速发展,足以值得我们去关注和解析。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还是抵制了大众文化的进步,网络恶搞文化必将在网络大浪的潮流中逐步找到它的合理定位,必将引导网民朝良性方向发展,也必将成为大众文化论坛中不可不谈的响亮话题。
参考文献:
[1]李径宇:《胡戈:我的内心充满搞笑的念头》,《中国新闻周刊》,2006.8。
[2]姜 楠:《文化研究与亚文化》,《求索》,2006.3。
篇4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网络素养;自我调整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139-02
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使得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体,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它与传统的媒体所不同的是它能够比较及时、快速的传递信息,它拥有丰富的资源,是一种“多感官”媒介形式,并且它可以让受众方便的进行互动和交流。因此,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其媒介素养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网络的利弊一直以来是大家争论的话题,如何正确的利用好网络就显得极其重要。大学生又是一个依赖网络的群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也不断加强。在目前的网络传播实践中,虚假新闻多、炒作跟风多、剽窃侵权多、有害信息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曾说,网络传播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对受众的思想和行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大学生而言则更是需要引起其重视。因此,网络传播需要一种社会责任意识,要有很高的职业修养。对于我们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以后可能会从事媒体这个行业,因此,这也是新闻传播应当遵循的一项工作原则。
一、网络素养的含义
网络素养,是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这一概念在1933年首先由英国文化学者利维斯和丹尼斯·桑普森出版的《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里率先提出。这一概念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一个从“抗拒媒介”到解读、批判媒介、认同、运用媒介的过程[1]。由此也得出了关于媒介素养含义的较为认同的观点:公民所应该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而网络素养作为媒介素养的组成部分,因而可以据此概括为公民所应该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网络信息的能力。它是人的基本素养中应具备的网络素质及道德规范 。网络素养应该包括使用网络的知识和技能;对网络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辩证思维能力;对网络沟通交往中的法理与伦理道德修养。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分析
(一)网络媒体及其内容的发展现状
当网络媒体裹挟着巨资汹涌而来之时,我们的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网络各种媒体的发展,包括社交网络和社交工具的兴起和流行,使得受众在对媒体信息的选择上有了更为方便的途径。网络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以自己独特的优越性为大众所喜欢,他丰富的资源能够为受众提供鲜活的资料和素材,能够获取世界上各个领域的最有价值的信息。近些年来,各个门户网站的建立和发展也使得网络媒体愈来愈丰富,像新浪、腾讯、搜狐等网站,新媒体的技术也不断的成熟,使用网络媒体的消费者也愈发的增多。过去人们看报读书的时间已经向网络转移,手机用户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机的使用,使得大家接触网络的频率更高。然而,像所有的媒体一样,网络也不例外的是一把双刃剑,有它的弊的一方面。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并弥漫着整个网络世界,使得人们不知道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正确的和可信的,很多时候根本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
许多时候,各种不良信息也会占据着网络,影响着受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网络的迅速普及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个人信息的泄露已经广泛存在,人肉搜索虽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它使得现在这个社会变得已经没有个人隐私可言。像是“虐猫案”,网民们已经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隐私,一味的要找出“真凶”,但是,这一后果造成了该夫妇被社会指责,无法走出家门。同时,黑客的攻击等也使得人们的信息很难保密,加之各种实名制网站对客户信息资料的收集,几乎每个受众的信息都会“公之于众”,暴露在大家的面前,也难免给人们造成生活上的困扰。
尤其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虽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应该拥有的民事行为能力,但是他们分析和认识世界的能力还没有很完善,处在“象牙塔”中的他们有时对现实的世界未免想的过于简单,对信息的接受也有一定的盲目性,社会阅历少,心智还不够成熟,因此,他们对于网络信息的选择更应该加以谨慎和防范。
(二)大学生对媒介的认知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武汉大学罗以澄教授指出,他们的特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他们是优化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主力军。正在发展中的我国社会的中上阶层,主要从在校大学生中产生,第二,他们是大多数传统大众传媒将来的、潜在的目标受众。第三,他们是新兴网络媒体的核心受众[2]。
对大众媒介的认知,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核心层面。媒介,尤其是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营造了一个“拟态环境”,其影响具有广泛性和社会性,传媒对青年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在它是影响青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公众意见一起,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五个最重要的因素。大众传媒不仅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引导受众态度,他的影响力还可以渗透到一般的社会心理以及个体思维和行动之中,这一点对于正处于社会化重要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目前较为准确地把握了新闻媒介的作用和功能。他们认为媒介的主要作用是“传播新闻信息的工具”“社会公共舆论机关”,这一点与新闻传播的规律也是相符合的。与此同时,也会发现大学生对媒体的接触层面上,每天接触网络的时间最长,而报纸和广播等过去大学生依赖的媒体现在的接触时间相对较少,虽然电视和报纸仍然属于大学生经常接触的媒体,但是敌不过网络。
表1 大学生媒介接触动机
因此,对大学生媒介的认知袁军曾经得出以下类似的结论[4]:1.大学生对媒介的功能和角色的认知与新闻传播理论相一致,但是也不乏有判读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的发生,遇到虚假的问题,部分学生仍旧不能很及时准确的判定信息的真伪。2.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与认知之间有一定的矛盾性。大学生以了解信息为最主要的目的,但是在进行媒介接触之后,他们却以消遣娱乐为主要的行为对象。3.大学生的媒介接触和认知行为大多是自发的,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对“大学生在校学习媒介素养相关知识”的调查显示,仅有8.02%的大学生经常学习,从未学习的占29.91%,偶尔学习的占62.07%,也就是说,90%以上的学生偶尔或者是从未学习过媒介素养的课程。
三、大学生自我认知和接触的调整
在改革开放不断纵深发展的今天,全球化与商业化浪潮席卷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各种价值观念的大量涌入使得大学生,这个接触媒介较多的群体,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抉择,因此加强网络的自我认知和接触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全社会应该共同致力的一个问题。对于我们大学里的教师而言,传授学生关于媒介的素养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大学生可以针对媒介素养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来区分不同的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对网络媒体形成一种客观的认识。同时,我们应该尽可能的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传播媒介不是“镜子式”的简单再现社会现实,相反,媒介信息的呈现过程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人”,包括记者/编辑、政府等的影响。
另外,我们大学生自己更要深刻的认清这样一个事实,不是所有的媒介信息对我们都是有利的,尤其是网络以其快速的传播方式传递给我们的也不一定是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对媒介信息的这样一种判断和评估能力。但是大学生对这一信息的分辨、筛选、利用能力不强,无论是什么样的信息,有时候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是否接受。要想少受“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这“四大公害[5]”的影响,大学生就必须得提高自己对于美丑善恶和真假虚实的分辨能力以及迅速识别各类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大学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只是简单和被动的接受信息,网络的互动性给予了他们很大的自主和自觉性去参与到这样一个社会生活当中去。现在的大学生们任何一个人都有信息的能力,像传统的大众传媒一样。但是,我们也知道,信息一旦,就会在网络上引起一种反响,同时就会有人参与到这样一种互动中来。一旦有虚假信息,就会对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把关人,不要或者是散布一些虚假抑或者是谣言类的信息。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网络对我们的影响实在是太大。因此我们如果想真正的从中获得利益,我们就必须学会“为我所用”的本领。例如,我们知道,网络扫描式的阅读方式,再加上其飞快的更新速度都不利于受众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养成,长期面对大众媒介的大学生会逐渐形成“浅阅读”的习惯。而这种“浅阅读”的习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并不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虽然他能够让你在短时间内获得某种心灵上或者是精神上的一种慰藉,但是我们并没有形成一种深思考的能力,因此,学会利用网络目前来讲是一件比较紧急的事情。
社会的发展是令人难以琢磨的,它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因此,大学生想要利用好网络,形成一种良好的网络素养,还需社会/学校和自己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 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勇,王海霞.当代媒介素养教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 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篇5
先是严厉警告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声称要对一些“大V”账号以“求辟谣”“求证”等方式故意扩散谣言的行为予以高度关注,并表示在加强日常执法的同时,正进行集中打击;接着以“故意传谣”为由分别注销和暂停“萧山君子”“何兵”两个新浪微博账号;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秩序专项行动。
互联网的确是一种神奇的传播媒介,它以极其低廉的成本和非常快捷的速度向用户提供各样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每一个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以公开的或匿名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看法。
互联网的横空出世大大拓展了言论自由的空间。首先,它突破了传统大众传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的线性模式,实现了传播的无中心化以及传者与受者之间前所未有的平等;其次,互联网的虚拟性使人们打破了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禁忌和限制,畅所欲言;再次,网络将数以亿兆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得网上用户能够与他人进行信息和资源共享。
当然,网络上也是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网络在带来传播自由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和非法内容在网上的传播,以至侵犯公民隐私,损害公民名誉,传播图像,危害公共利益。
其中,尤为严重者还有重大虚假信息流传、煽动民族仇恨以及串谋恐怖犯罪等。这些都潜在地构成对社会秩序的重大挑战。
因此,网络的出现是让整个中国社会喜忧参半的事。对民间人士来说,是不时担心网上飞来的横祸,害怕被莫名其妙地人肉搜索,害怕网络暴露隐私导致声名狼藉,害怕自己的家人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污染,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对官方来说,网络瞬息万变的情势则使其疲于应对,对网络也似乎存在“治理失灵”,一些传统有效的治理手段在网络时代变得苍白无力。
综观世界言论自由制度的发展进路,大体上是从依照习律之治到言论自由的法律实证化,再到程序正当化之下的司法个案权衡。
早期的法律制度安排均把公权力作为主要的防范对象,国家在此制度之下成为孤独的沉寂者。但是,由于言论者并不同等享有言论资源,言论自由也可能与公民隐私权、名誉权形成价值向度的冲撞等事实,驱使国家走出沉默,扮演权利实现的积极角色,于是在司法中心主义之外对言论秩序的行政调控也作为辅手段浮现水面。中国《宪法》第35条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言论自由被确立为一项宪法性的公民基本权利。
不过,由于制度安排和违宪审查机制建设等层面的原因,宪法的实现主要仰赖于立法的具体化而并不能成为司法判案援引的依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立法机关致力于搭建社会主义的法律大厦,但迄今国家层面的言论自由保障立法暂付阙如。
这导致国内言论自由的规制主要还是依据低位阶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甚至行政举措来进行。
前述针对网络言论的多种举措,其实也是当下法律现实缺憾的反映。行政化的集中处理固然能收立竿见影之效,但此种方式亦呈现简单易行的强大刚性,而其执法的晕轮效应(好处似乎明显但负面效果被遮蔽)也不容忽视。
比如,一刀切的处理方式带来所谓网络净化的同时,可能产生倒洗澡水倒出婴儿的负面效果;对言论负面效应的过度强调与严厉限制可能使言论者噤若寒蝉;何为谣言何为真言是绝对客观判断还是相对客观判断,言说者主观造谣与出于好奇的关注、评析是否应该建立明晰的区隔标准?有关机构设立审查标准然后亲行执法,是否滋生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社会疑虑?若其间有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言论权利是否可以得到救济?单纯的行政管理与释放网络社区自治功能如何轻重权衡?等等。
这些问题都应深思熟虑、戒急用忍。否则,行政执法过度强硬、缺乏柔性,难使民心归附;网络运行自有其独特规律,袭用过去现实言论空间的管理套路,也难避懒人庸政式的路径依赖之嫌。
篇6
【关键词】言论自由 隐私权 人肉搜索 冲突 协调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网络言论自由
网络言论自由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具有言论自由的共性,研究网络言论自由应从言论自由出发。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指个人所享有的以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获取和传递各种信息、思想的权利。我国宪法第35 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为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网络言论自由是指公民对从多种途径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消化,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并以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通过互联网公之于众的权利和自由。网络言论自由使公民的言论自由权摆脱了制度与平台的限制和制约,进一步促进了公民的言论自由的实现。
2、隐私权
隐私权是1890年美国两位法学家兰蒂斯和沃伦首次提出的概念,在近年被人们广泛熟知。关于隐私权的界定,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我国学者张新宝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
隐私权的主体为自然人,客体为个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其保护范围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和制约。一般来讲,隐私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公民生活自由权、公民个人情报的保密权、公民个人情报的利用权和公民个人通讯的秘密权。
3、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搜寻方式,是在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借助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提出一个问题,由人工参与解答,进而提纯网络信息,搜寻到当事人。“人肉搜索”起源于“猫扑网”,现在的“找人网”、“百度知道”等都具有人肉搜索的功能。
“人肉搜索”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的一种方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最为典型的就是对公民个人隐私权的侵犯。网民必须合理使用“人肉搜索”,使网络言论自由和隐私权达到协调与平衡。
二、 网络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表现
1、网络言论自由侵犯他人隐私权
网络言论具有隐蔽性、广泛性、无限性和法律缺乏有效规范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网络言论对隐私权具有相当大的威胁。其对隐私权的侵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个人信息的非法公开。当某人的行为与社会公德相背离时,一些网民往往会在未经当事人许可的情况下,将其个人信息和相关行为在互联网上披露。一般来讲,网民公开他人信息的最初目的是希望社会对当事人的行为给予批评和谴责,但随着信息的不断转载和传播,便可能形成一种网络暴力。将当事人的信息在互联网上披露之后,众多网民可以通过“人肉搜索”将此人找出,介入当事人的现实生活,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号称“人肉搜索第一案”的姜岩案便属于非法公开个人信息的例子。
(2)对个人信息的非法利用。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单位和个人非法搜集他人的隐私资料,特别是影视明星等公众人物的个人资料和生活琐事,并将这些信息在互联网上公布,以此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在这些信息中,往往存在夸张描述和有意杜撰的成分,通过制造“绯闻”来提高网站的点击率。目前,我国一些网站对侵犯个人隐私的信息不加限制、任其泛滥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无非是为了谋取自身的商业利益。这种现象的存在也为“人肉搜索”提供了便利条件,网民综合利用这些信息,将本来隐藏在网络深处的人从现实社会中搜索出来,部分网民出于公愤还可能到当事人的住处和单位进行骚扰。姜岩案发生之后,王菲父母的住宅多次被人骚扰,住址外面被贴满了诬陷恐吓标语,王菲的工作单位也因被骚扰将其辞退。
2、隐私权对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
隐私权对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1)过分强调隐私权。在“人肉搜索”中,许多案例是被搜索人有过与社会公德相违背的行为,网民其信息也是基于对其进行谴责的目的。如若过分强调个人隐私权,某些信息便不能被公开发表,不仅限制了公民的知情权,也限制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绝对的隐私”。
(2)滥用隐私权。隐私权的使用有特定的范围。隐私权在遇到下面几种情形时应当退让:第一、面临国家安全问题时。我国宪法第54条明确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当公民的隐私权与国家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让位于国家利益,以维护国家安全。第二、面临公共利益时。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服从公共利益。第三、面临特殊人群之时。虽然隐私权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基本人格权,公民个体隐私的范围是相同的,但某些特殊人群的一部分隐私信息却不能成为隐私,最为典型的是官员的财产公布。当网络言论基于以上几种情况而涉及到个人隐私时,当事人便不应该以隐私权的名义拒绝透露个人信息。
三、网络言论自由和隐私权的协调策略
1、完善立法规制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保护模式
我国于200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该法对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笔者认为,这些规定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只是侵权事实发生后的一种应投诉的事后审查,不能有效防止侵权事件的发生。基于这点,必须对网民的信息行为进行适时监控,在完善立法的同时加强互联网行业的行业自律。
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的制定远远落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关于网络侵权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因此,尽快制定出互联网信息侵权方面的相关法律十分必要。在把互联网行业的立法规制作为最低限度的、指导性、原则性的保护措施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互联网行业的自律机制。立足我国互联网行业特点的同时,应适当借鉴外国的相关经验,使相关法律既能切实保护个人的合理隐私,又有利于我国网络行业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在具体操作上,要赋予网络服务商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对网民的信息进行查阅和修改,并及时删除侵犯他人隐私权的相关信息。
2、在司法实践中,充分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
由于立法具有不可避免的滞后性,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司法解释,用“利益衡量”的方式解决问题便显得十分必要。“利益衡量”是指当多种权利冲突时,以公平责任原则、最小限制原则和比例原则为指导,来衡量各种利益的大小,支持其中的一种权利而限制另一种权利。对于言论自由和隐私权来说,二者的重要程度相当,当立法对它们难以作出完全清晰的界定时,就需要在司法中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实现平衡。
在个案中运用利益衡量时要基于以下原则:一是优先保护隐私权的原则。当网络言论涉及到他人隐私时,必须基于事实进行表述,不得无中生有或有意歪曲事实,对当事人造成伤害。即使是属实表述,在未危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时,也应优先保护隐私权。二是符合公共利益的原则,当网络言论确实侵犯到他人隐私,但不公布则可能有损国家利益或社会利益的情况下,应当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优先保护网络言论自由权。此外,我们也应当看到,对利益大小的判断是一种主观行为,并非固定不变的,往往会受到法官个人素养和经验的影响,遇到相关问题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分析事件,合理权衡利弊。
3、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建构网络伦理道德
网络的隐匿性使广大网民的言论传播更加自由,道德伦理在网络传播中的约束作用也十分有限,但提高网民素养、构建网络道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网民必须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提高文明传播、科学传播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尊重他人的合理隐私,在发现侵犯他人隐私的信息时,要权衡利弊,不要盲目转载,更不要进行“人肉搜索”,扰乱当事人的正常生活。
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采取强制性措施,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预防侵犯他人隐私的信息的。人肉搜索的相关案例中,网站对网民言论的审查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有效预防和阻止侵权事实的发生。二是采取教育手段,对网民进行基本的媒介素养教育,如在大学开设媒介素养的相关课程。相关机构还可以举办有关媒介素养的讲座,并在网上发表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资料,号召广大网民文明使用网络。当然,良好的媒介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需要广大网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要使网络言论自由与隐私权达到协调与平衡,必须明确二者的关系。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不能任意剥夺和限制。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要限制言论自由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网民在进行“人肉搜索”时,要充分考虑自身行为的社会意义,明确是否侵犯他人隐私权,在自由表达个人意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人的合理隐私。
参考文献
①周叶中:《宪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2
②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21
③曹岩,《论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J].《法制与社会》,2013(3)
④张浩泽,《新闻自由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冲突及解决》[J].《法制与社会》,2012(8)
⑤朱金玉、张旭东,《新闻自由与隐私权》[J].《新闻与法制》,2010(9)
篇7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传递;模式
网络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对民间声音的表达,对高层决策的影响,已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可以说网络信息传播已经成为信息传递链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信息传递已深刻改变人们接收、利用信息的生态,合理且高效的网络信息传递模式可以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提高信息传递效果。
一、网络信息传递
因特网的迅速崛起,使得通过网络开展的信息传递成为人们接受、利用信息的新潮流,所谓网络信息传递就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和手段来进行信息交流与传递的过程,为了话语权的争夺,各传统媒体纷纷上网,展开激烈的竞争。网络信息传递的发展可以分为拷贝借鉴、用户化、网络原创三个阶段。
二、网络信息传递的特点和优势
与传统的大众信息传递媒介相比,网络媒体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快的发展速度,得益于其自身具备的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构成网络信息传递的特征与优势的基础:
* 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来看,所体现的特征有数字化、全球化、信息的多样性和无限性,可存储复制、易检索;
* 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递上来看它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有迅捷性、多媒体化、交互性;
* 从网络媒体的传授关系角度来看其特征有多元性、自由性、个性化。
通过以上列举的网络信息传递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相比于传统媒介,网络媒介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 信息承载量的优势,信息海量传播带来的丰富内容;
* 新闻呈现方式的优势,多媒体信息形态赋予崭新的时空创意;
* 时效性的优势,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
* 交互性的优势比较,既是“反馈”的渠道,又是“评说”的平台;
* 信息传递路线的优势,从“封闭”走向“开放”。
总之,网络信息传递顺应了信息时代读者获取信息的心理,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网络媒介的特征和优势,注定了它的出现与发展将给传统媒介及其信息传递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改变。
三、网络信息传递的不足
目前,网络信息传递的方式、内容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当然还存在缺陷与不足。从总体上看,我国网络信息传递的水平还不高,除了少数几个网站办得较好、影响较大外,一般都存在信息质量不高、专业性水准不够、网页设计粗糙、时效性较差等问题。个别传播者为了追逐商业利益,在新闻道德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隐忧。只有理智和清醒的认识到这些问题,才有利于网络信息传递的进一步健康发展。通过调查分析,目前我国网络信息传递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内容上的不足导致为追求数量轻视质量,缺少原创内容和专业水准。虽然网络信息传递和报道新闻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但是真正原创的东西却很少,所谓的深层次报道也成为了一种噱头,许多低层次的信息充斥页面,有滥竽充数的感觉。
其次,形式上的不足。信息内容组织不合理,不清晰,信息传递过程中编排形式的不恰当严重阻碍了信息有效传递局面的形成。
第三,失范行为严重。网络信息传递因为传播者多元化、全球化、选择的自由化、传授关系的互动化,传受者身份的隐匿性等特点不同于传统媒体而形成全新的信息空间和平台的同时也为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等打开了方便之门。在网络信息传递中的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所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降低、网络信息传递明显的煽情化倾向、商业化倾向的广告化信息泛滥、网络犯罪与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四、新形势下网络信息传递的发展对策
网络信息传递存在的上述不足与失范,极大损害了网络信息传递的公信力,影响了网络信息传递优势的发挥,网络信息传递对受众的吸引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为了完善网络信息传递现存的不足,充分彰显网络信息传递的魅力,可以从网络信息传递的内容与形式、媒介功能、人才素质、传播环境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来完善网络信息传递,就必须了解受众喜欢和需要怎样的内容,受众上网浏览新闻的习惯与偏好等特征。网络信息传递的发展,造就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受众群体,网络信息受众在获取信息的习性上呈现出一些全新的变化,及时关注他们的新变化,研究这些新变化,对提高网络信息传递的质量有重要意义。了解网络受众的需求与特点,结合网络信息传递的优势与不足,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完善网络信息传递才能更有的放矢。
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舆论宣传作用,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弊害,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和战斗力。就网络信息传递的内容与过程来讲,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播的全球化使得大量的信息从各方面涌入。我国传统媒体常用的手段:不予报道、推迟报道、省略报道、内外有别报道等手段,在网络中不可能原样照搬。互联网多元化、个人化的特点使得网络环境下的舆论监督和信息传递表现出更为分散的特征,这些都对新时期的网络舆论导向提出了挑战,要充分发挥和加强互联网的舆论监督作用。
篇8
网络媒体的冲击改变了媒体的生态环境,传统媒体要想在这种新的生态环境中有持续的生命力,就应及时调整自身功能,迅速做出应对之策,其中,能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进行信息整合对于报纸价值的提升尤为重要。
由于网络媒体具有信息容量无限性和信息链接的无限性特征,任何一张报纸都无法和这样海量的网络新闻竞争。针对网络媒体的这个特征,报纸对信息量的追求不应是单纯的数量,而应当采用整合传播的方式出奇制胜;报纸记者对网上信息不应是低层次的移植,而应当进行合理整合,应以敏锐的目光,对每日每时层出不穷的网上信息进行鉴别、过滤和筛选。在信息的筛选中,一旦发现新闻价值较高的信息,就深入进行开掘,使新闻的内在光辉闪现出来。例如,报纸记者可以采用“新闻报道+新闻背景+相关链接+新闻评论”的方式进行整合传播,充分揭示报道主题,提升新闻价值。在互联网时代,报纸除了刊载新闻外,将报道重点逐步转到跟踪报道、连续报道、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等深度报道上来,无疑是一种有力的竞争手段,也是报纸价值提升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网络优势把自己的“短腿”加长,应该是报纸编辑、记者在新闻实
践中努力探索的一项内容。
目前报纸记者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程度存在差异
尽管互联网使报纸记者更加耳聪目明,同时使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操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传统新闻媒体记者编辑利用网络的程度、能力存在差异。例如,前不久,有业内专业人士对上海、北京、江苏等地十多家报纸(包括日报、周报、中文报、英文报等)编辑、记者做了网络素质抽样小调查,共收到35份有效答卷。
调查显示,35位记者、编辑无一不上网。记者得风气之先,上网也较早。在1997年前上网的10人,在1998年-2000年上网的20人,两者相加,占总数的86%。最晚的一位2004年也成了网民。此外,还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调查,例如:
上网内容:从多到少依次为:查看新闻(26人次,下同),收发E-mail(23),使用搜索引擎(20),聊天(10),浏览专门网站(8),网络购物(5),论坛灌水、影音软件下载、随便逛逛各2人次。有意思的是,游戏项无人选择。
网络采访:利用网络采访有20人,占57%,采访方式依次是电子邮件(17人次),网上笔谈如MSN、QQ等(10)。
网络调查:利用网络调查(14人次),占40%,其中调查次数大于3次的(7),占20%。调查结果,11人成功,2人失败,还有1人无所谓。
网络对于新闻工作的利弊:26人选择“利大于弊”,8人选择“利弊相当”,1人选择“弊大于利”。
网络是否对报纸等传统媒体构成威胁:21位认为“网络目前与报纸等可以和平共处,构成威胁还需时日”,占60%;11位认为“报纸等媒体已经危机四伏”,占31%。另有1位认为“平起平坐”。仅有2位认为“没有威胁”。
不难得出以下的结论: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为我们的新闻工作服务,看来还需要报纸编辑、记者有更高的眼光和能力。虽然平面媒体记者编辑已较早地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但在网海畅游、在用网的过程中、在与新闻工作相结合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无论是工作需要,还是业余爱好,他们常去的网站显得比较杂乱,比较随意,没有规则,对信息的搜索、过滤、整合、再利用也因人而异。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报纸记者在利用网络资源时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
利用网络资源的八种提示
网络时代的编辑、记者,应该是既具有较高的新闻素质,又掌握电脑和网络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观点在业界早已达成共识。那么,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笔者认为记者应从提高能力入手。
1.利用网络发现新闻。如何从互联网这个大宝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新闻线索,如何在形形的信息中辨别真伪,去伪存真,去粗存精,这却要求平面媒体工作者不仅有会查找、下载等操作技能,更应具备普通网民所不具备的新闻敏感和分析判断能力。通过网络发现党政、科教、文化、娱乐和法制等诸多领域的新闻或报道线索,正在成为报纸记者一项必备的新闻操作要领。
2.利用网上热点问题组织专题新闻。时下网络上新闻讨论组非常流行。记者可以利用互联网络上的成千上万个新闻组、布告牌和新闻论坛等电子讨论组,定期与遍布世界各地的具有相同兴趣、爱好或职业的人们进行访谈和讨论。记者还可以通过邮件群目录发现和采写新闻。互联网上有大约13000个邮件目录群,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数千个主题。负责报道经济、政治、科学、教育或性别等专业领域的记者,如能在相应的专业组里登记,不断地交流有关信息,将特别有助于新闻报道。记者应熟悉和熟练运用这些方法,为自己组织专题新闻服务。
3.利用网络对新闻事件进行追踪。在互联网时代,报纸将新闻报道的重点逐步转到跟踪报道、连续报道、专题报道、系列报道和解释性报道等深度报道上来,不断地找到新闻点,进行连续报道成为报纸记者的重要竞争手段。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后赶赴现场作后续报道,或是在突发事件结束后去搜集更确定的信息并以深入、权威的材料对事件作跟踪性深度报道,这些也离不开对网络的运用。
4.归纳信息提高新闻的价值。新闻是由多方面的信息构成的,有即时信息,也有延时信息。报道的新闻价值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新闻事件横向和纵向的交叉比较,用新闻背景对新闻事件做出的解释,把单一的新闻事件放到一系列的事件中去写,让读者能够在对新闻事件的比较中做出客观的判断,从而增强新闻的价值。这种显示新闻价值的操作手法对报纸把新闻做深做大具有重要作用。在采访报道新闻事件时,只要利用网站的搜索引擎,就可以找到各种在线资源,如辞典、百科全书、地名索引、年鉴、汇编和相关报道等,进行数据的检索和事实的交叉验证,来提升新闻的价值。
5.拓宽获取读者反馈的渠道。如今许多报纸媒体都设有读者论坛等栏目,读者可在此类栏目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同时阅读其他人的意见或就某个问题和编辑记者进行相互交流。许多报纸媒体都公布了记者、编辑的E―mail地址,鼓励用户与记者、编辑就新闻交换意见。作为报纸的编辑、记者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在传播之前进行必要的网民抽样调查,及时了解网民欲知、关心之事和其他意见要求;在传播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数字式交互技术,尽可能地同网民进行直接对话和沟通;在传播告一段落后,要善于运用网络及时分析网民反馈,为今后更好地传播服务提供参考。
6.掌握多种网络采访方式。利用网上聊天进行采访已为不少记者所使用。在网上发现了有价值的信息时,往往可以利用相应的电子邮件地址获取采访当事人的QQ或MSN进行聊天对话式的采访,以获得充分的资料来写作新闻。利用网络进行采访将大大扩大记者的采访范围,尤其是远距离多人采访。记者应适应这种采访形式的变革,通过QQ或MSN、电子邮件、新闻组等方式进行网上采访,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可视化的进行面对面采访。
7.利用想象力得到“人无我有”。 想象力在当今变得越来越重要,有人讲“知识在于检索”。知识和信息就在那里,需要想象力之船抵达。记者作为新近有效信息的收集、组织、整合、传播者,面对信息的可接触范围无限扩张的现状和传播的开放环境,要在网上和网下信息海洋里求新、创新,这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帮助记者去发现一般人眼中发现不了的新闻(人无我有),尽可能利用网上网下的优势多角度多思维逼近新闻真实(人浅我深),创造受众欢迎的传播新形式(人有我新)。
篇9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教材教参;数据库;知识产权;著作权
高校图书馆作为全校的信息收集、加_35整理中心,除了要加大做强传统纸质文献采购以外,还要引进和开发适合本校教学科研用的数据库。目前,随着教育资金的投入,教育规模的扩大,各高校在教学质量上的要求也明显加强。作为教师教学参考用的图书更是作为高校教学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但是对于教学教参的管理却一直是全国高校管理的软肋,对于不再使用的与每年出版的各种教材教参,没有专门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加以管理。目前,全国高校开始逐渐重视教材教参的管理,一般都开展了以教务处牵头,图书馆实施的教材教参数据库建设工作,对教材教参加以智能化开发与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教材教参数据库也以其便捷的检索方式和海量的存储信息越来越受到各高校教师的青睐。例如:超星图书馆、方正电子书等电子数据库中就包含很多的教材和教参书。目前,高校图书馆开发教材教参数据库主要依赖本馆收藏的相关教材教参以及从教务处获得的有关本校老师用的教材,还有一部分就是直接链接其他电子数据库。这种链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书目型数据库,如江苏省jalis下的高校教材库;另外一种是全文型数据库,如一部分高校自建的教材教参数据库,这里面最著名的就是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参考书系统,在数据库规划、著录字段、检索方面都比较有代表性,文件以pdf格式存放,界面清晰,检索方便。wwW.133229.CoM
教材教参数据库建设虽然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优秀教材教参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教材教参数据库在建设方面却面临很多难以克服的著作权问题,本文就教材教参数据库建设所面临的著作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教材教参数据库的概述
由于教材教参数据库属于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所以讨论教材教参数据库的建设,归根结底还要从数据库建设的著作权问题谈起。
1.1数据库的概念
1995年7月,欧洲议会和部长理事会通过了“欧盟数据库法律保护指令”,正式在国际条约中使用数据库的概念,在之前的著作权法中的“汇编作品”(compilation)大致相当于数据库。数据库的法律定义,各种法律文件中有不同的表述,主要有如下几种:①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关于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指令(96/9/ec)》(以下简称《欧盟指令》)第一条规定:在本指令中,“数据库”是指经系统或有序的安排,并可通过电子或其他手段单独加以访问的独立的作品、数据或其他材料的集合。②美国hr2652、hr354提案:以信息汇集代替数据库,定义为:经过系统或者有序安排的、以现有形式或者将来开发的任何形式或者介质体现出来的作品、数据或者其他材料的集合、汇集或者汇编。③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数据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按照一定的方式,经过一定的筛选,进行系统的编排而形成的一个信息的有机统一体;其内容是版权作品或版权作品之外的其他信息材料,可以通过电子手段或其他手段单独进行访问从而满足用户的需要。
1.2教材教参数据库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需要,以及检索方式的编排,此类数据库可以分为3种:书目型数据库、文摘型数据库、全文型数据库。一般来说书目型数据库开发过程中做到尊重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利就行了。制作文摘型数据库时可以不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但是要尊重其署名权并支付相应的报酬,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至于全文型数据库是著作权法保护的主体也是保护的难点,使用全文性数据库要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同时还要支付相应的报酬,在教材教参数据库建设中,全文性的数据库是建设的重点,所以各高校应该在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知识产权问题。
按构成数据库的开发(即按照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的创新程度,分为原创性数据库和非原创性数据库,两类数据库获得法律保护的途径和程度是不同的,trips协议及“欧盟数据库指令”就是采用这种分类。
1.3教材教参数据库发展现状
由于高校现在非常重视教材教参建设,所以各图书馆都在加快这方面数据库的建设,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地方性大学,更是注重教材教参数据库建设,作为自建和特色数据库,成为本馆数字化建设的亮点。目前,国内教材教参数据库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势头,这里面最著名的就是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参考书系统,该系统首批已经有300多册书籍入库流通,此系统在数据库规划、著录字段、检索方面都比较有代表性,文件以pdf格式存放,有普通检索、高级检索、分类检索界面,界面清晰,检索方便。江苏省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的jalis课题下的教材目录库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2教材教参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
2.1教材教参数据库保护的原则
2.1.1数据库作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lpo)统计,大约有130多个国家对数据库规定了著作权保护,大多数都是把其作为汇编作品的一种,将数据库按汇编作品对待。从教材教参数据库的开发工作,内容的选择以及数据库的功能上来看基本满足著作权法对编辑作品的限定,适合编辑作品保护的原则:①教材教参数据库作为一个整体作品考虑其版权;②数据库及其组成成分的著作权相对独立,即数据库的著作权不得扩展到数据和内容本身。只要数据库的资料选择和编辑构成智力创造,就作为一个整体作品获得保护。
2.1.2辛勤采集原则。由于教材教参数据库存储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实用性强,所以高校图书馆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技术、资金,但是教材教参基本上都是从别的数据库中链接或者来自于已经进人公共领域的作品,内容的选择和编排都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很难满足原创性要求。但是随着数据库复制越来越快速、简单,教材教参数据库受到的威胁也更加严重,侵权人将数据库稍微复制改动后就进入流通,严重伤害了原数据库的开发的积极性。如何对非原创性数据库加以保护,国际上一般采用“辛勤采集原则”(industrialcollectingprinciple)或称“额头出汗原则(sweatofthebrow)”,对在数据库开发中收集、选择、组织和编排上付出辛勤劳动,并付出了经费和时间,使用了一定的技术和手段,这样的数据库可以获得著作权法保护。
2.2教材教参数据库建设中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及解决办法
教材教参数据库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用中,一般存在着以下3个不可省略的步骤,首先是作品的采集,其次是作品的数字化处理和上网,最后是读者对作品的使用。每一个步骤都涉及作品的著作权问题,需要数据库的创建者谨慎对待。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要针对不同步骤、不同的使用方式妥善处理好高校图书馆与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关系及高校图书馆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例如:在采集作品时,一定要分清是属于已经超过版权保护期的作品还是仍然在版权保护期内未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对于前一种作品可以全文数字化成数据库作品,而对于后者一定要征求著作权人同意。
在对其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时,还要尊重著作权人的署名权,倘若著作权人不同意无偿使用,数据库制作者上网使用作品时还应当通过协商向其支付必要的费用。
2.2.1教材教参数据库传播与传播权问题。教材教参的网络传播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手段,目的是为了全校师生在快捷便利的网络环境中,及时方便地掌握各类教材教参的情况并合理有效地利用。但是将拥有著作权的教材教参通过网络传播,这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将网络传播权绝对化,就会妨碍社会公共利益。因为网络传播可以进行远距离教学、展览、公益表演、图书馆藏书查询、新闻传播等等,所以应当对网络传播权进行限制。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如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时事新闻报道;学校教学科研等),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已发表的作品,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2.2.2教材教参在信息服务的著作权许可问题。教材教参数据库的核心构成是信息资源库,建设教材教参的基础工作是对教材教参的收集和整理,图书馆员利用一定的手段,通过馆藏一次文献和教学用教材教参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并编制各种二次文献,如索引、文摘、题录等,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这项工作在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提高读者利用文献的速度,节约读者时间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对拥有版权的一次文献编制题录、文摘、索引是否违反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而造成侵权呢?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图书馆只有在为陈列或保留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时才属于合理使用。显然,图书馆对教材教参的数字化使用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畴。因此,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对于作品的使用可以考虑类比于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信息传播媒体对作品使用的法定许可形式。
2.2.3教材教参数据库本身的版权问题。教材教参数据库的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困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在我国数据库一般被认为是汇编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14条规定:“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数字图书馆自建的馆藏教材教参数据库,在制作上凝聚制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应视为具有原创性,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数字图书馆对其理应享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对全文数据库的建立除超过著作权保护期的作品和公有领域的作品外,在对原文数字化传播时,必须征得作品版权人许可并按规定支付报酬。
3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主要路径
3.1借鉴国外立法,完善数据库保护
美国著作权法以“最低原创性原则”保护数据库,以“降低门槛”,使那些投资巨大却“原创性”较少的数据库得到版权法的保护,这种原则值得我们效仿;澳大利亚没有制定特别的数据库保护法,却通过扩大现有版权范围达到保护数据库的目的,也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应密切跟踪国际相关的立法实践的发展,深入分析利弊得失,取其精华,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专门的数据库法律体系。同时尽快制定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图书馆专门法律、法规、规章,建立和完善数字图书馆法律体系。
3.2充分利用《著作权法》中的“法定许可”合理使用
法定许可是指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而使用其作品,但应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一种制度。《伯尔尼公约》及我国《著作权法》都确立了法定许可制度。
3.3建立著作权集中管理组织
著作权集中管理组织,是指著作权人授权著作权集中管理组织来管理他们的权力,即监视作品的使用,并与未来使用者或使用单位洽谈使用条件,发放作品使用许可证等。目前,国际上比较著名的有国际唱片协会、数字媒体协作等;国内主要有中国文学作品著作权协作、中华版权中心等。超星数字图书馆、人大复印资料就是通过这种中介组织。
篇10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72-02
在网络时代,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教育方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网络改变了社会,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拓展网络平台,提高覆盖面,扩大影响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者亟待研讨的课题,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便捷地进行高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找到扩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
一、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思想动态分析
当前,学生在日常起居的每一时刻都能很方便地上网浏览,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一方面,大量的网上信息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并茂的音像多媒体的资料。另一方面,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冲击着大学生尚未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意识上的震荡和行为的混乱。
(一)政治信念趋于危机
网络是全球化的信息网络,它既不姓“社”也不姓“资”,但与网络相伴的是西方文化进入。据统计在互联网上,英语的内容约为90%,法语的内容约为5%,其他语言约为5%。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的优势使得西方发达国家可趁机利用网络传播它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信仰,使得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念趋于模糊。多元化意识日趋取代单元化意识,成为当代学生的思维方式。现实社会和虚拟的“网络社会”的认知性和统一性,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信念。
(二)社会道德趋于迷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由于社会道德教育的滞后和经济社会发展伴随的负面产物的出现,社会伦理道德收到了冲击,道德标准如何与现实统一使得众多的大学生深感迷茫。而在网络社会中,西方政客及意识教育家以“人权博爱、享乐主义,以我为中心,自由世界”诱引高校大学生,希望利用资本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来塑造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人,尤其是高知识层次的大学生,达到世界资本主义道德意识一体化的目的。
(三)社会价值取向趋于模糊
网络信息的极端丰富,导致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方式、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除了从教师、课堂中获取知识外,更感兴趣的是从网络中获取信息,由于网络无际的自由性和极端的丰富性,造成了信息的膨胀和泛滥。当价值准则伴随着社会变迁和环境变化而改变时,相当一部分学生极易产生价值取向的错误和道德认知上的困惑,价值取向的迷惘导致行为的错位,道德取向的扭曲导致行为的犯法。一部分大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里极易忘却现实社会诸多伦理道德的束缚,放纵自己的行为。
二、网络环境对传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冲击
网络时代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方法、方式和手段都受到了冲击。
(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受到了冲击
丰富快捷的网络资源,造成接收信息的盲目性和依赖性,传统的刻苦钻研、慎思笃行的思维方式已被冲刷。网络制造出亦真亦幻的世界,不仅带给人们感官的刺激,而且留下许多网络并发症,特别是给大学生信仰很大的冲击,也给政治生活的原则和规则更大的冲击。思维方式的改变,使得一些大学生注重思想意识的自由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道德标准的西方化。
(二)教育者的地位和权威受到冲击
网络的快捷性和丰富性改变了传统的获取知识的方式,知识的传授者是网页,没有情感的维系和师生的深情厚意,教师的至上地位和受尊敬的程度受到了冲击。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是单向性和调控性的,教育的信息内容,一般都通过教育者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把关后再传输给大学生。网络传媒打破了这种单向的过程,动摇着教育者的地位,有时甚至会出现教育者所接受的信息滞后于或少于被教育者情况,从而失去教育、引导、解释的优先地位和指导地位,造成学生对教师在知识上的权威提出置疑。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受到冲击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采取正面灌输教育为主,并且用的是相对封闭和单纯的社会环境下的理论化教育为主。当网络时代到来时,传统的教育方式收到了冲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观点都在网络上传播并相互交锋、争鸣和碰撞,教育的方式也由原来为证明结论而大讲理论,改变唯理论联系实际且解决实际各种问题的教育方式。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探究
面对全球化的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成化的手段,拓展和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
(一)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校园信息网络系统必须抓住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网络思想教育,具体地说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不能采用阻挡的方式拒绝学生上网,必须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吸收健康的、有科学价值的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信息;二是网络的信息是多元化的,而非一元化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不能把网上信息进行纯正过滤,允许有正反两方向的观点和反面素材,引导大学生自主地作出判别选择,始终坚持网络系统的主旋律健康向上和真实可靠,绝不能让垃圾信息到处泛滥。
(二)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精通网络技术的思想教育队伍,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步伐跟上网络技术发展速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和运用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求这支队伍要具有很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精深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这支队伍不仅仅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也要能够熟练使用网络、管理网络和整合信息,解决网络传播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是因为它的信息量和覆盖面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吸附性。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网络也需要做到有吸引力和吸附性,让更多的大学生对它有需求并时刻渴望去“登陆”它、利用它和喜欢它,例如举办网络网页制作竞赛、软件开发比赛、可视交谈界面进行学业交流等技术含量高、健康向上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四)坚强校园网络的监控管理,全面塑造网络道德标准和健康的人格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高技术犯罪的不断增加,信息安全日显重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网络发展的趋势和所产生的社会道德问题,把网路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作为高校道德标准的新内容。针对高校的特殊上网群体,必须积极案例和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加强网络防卫体系,做好网络管理。可加强对局域网的审查,并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阻止各种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网。
总而言之,网络时代不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把握时机,运用高科技进行教学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的趋势,只要我们认清网络的利弊,充分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革新我们的工作方法,跟上时代步伐,我们将能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绿丝.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路径创新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
[2]罗树新.试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