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传播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网络伦理问题。本文在对网络性质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伦理建设的具体措施,并分析了网络伦理建设新的特点。
[关键词]网络传播;网络伦理建设;网络技术;网络道德;政策法规
网络社会,是由不同的网络社区组成的一个虚拟社会,它存在的基础是网络技术。在这一虚拟的社会结构中,虽然其行为主体仍然是现实社会中真实的个人,但网络在技术上的特殊性使网络媒体产生了许多传统媒体未曾遇到的新问题。面对这些新的网络伦理问题,我们应针对其特殊性,在理论上加深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设措施。
一、基本的认识前提
1.关于网络技术的性质
作为技术层面的网络,它是一个中性的工具,并无是非好坏之分。其任何正面的负面的价值延伸,都是主体操纵者——人的价值观念的体现与物化。如果你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网络,那么它就是你实现理想、通向成功的桥梁。如果你以消极阴暗的心理对待网络,那么网络就是你走向沉沦、犯罪的独木桥。
网络巨大的负作用就是产生于使用者对科学技术的滥用、误用,产生于人类价值观念的偏离。有些人被无所不能的网络技术带来的信息便捷、物质富有、生活安逸等等表面现象所蒙蔽,对工具至上、技术决定论等等偏激观点盲目崇拜,并将眼前的功利作为最终目标追求,使自己成为技术的奴隶。网络技术上的“可行”并不等于行为上的“应该”。你能够在网上横冲直撞,甚至可以随便散发不负责的信息、随便破坏他人的电脑系统,但人的道德修养是你一切行为的最高主宰,使你不能胡作非为。只有将精神价值、人文关怀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发挥网络技术的综合优势,从而有效推动社会的高速发展。
2.关于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的关系
网络社会依存于现实社会,网络社会行为是现实社会行为的延伸,表层的数字关系所遮蔽的恰恰是深层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在网络空间中,人虽然摆脱了诸如邻里角色、现实直观角色等现实空间中制约人的道德环境;但在超传统地域的网络范围内,人发挥作用的动机并没有变,植根于现实空间的传统道德与新型网络道德的行为者是共同的行为主体,它们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区别。因此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就应该是构成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参照。
由此看来,网络道德并非空穴来风,现实社会几千年的道德积累是它坚实的基础。事实上,人类发展到现在形成的丰富多彩的传统道德,其一般原理和基本运行机制,充分反映了人类社会活动的一般规律,网络社会既然是人类社会的生活空间,其普适性就不言而喻。因此,人类在维护网络空间秩序时必然要引入传统道德的优秀成果和富有成效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加以协调发展,从而形成“网络社会”更高水平的新型道德。
3.关于网络伦理作用的特殊重要性
在现实社会,伦理与法制,是维持社会平衡的两大重要杠杆,而且法制的明确性、强制性,使它的作用更大于伦理的作用。而在网络社会,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快捷性成为网络法制的障碍,因此网络伦理建设具有更加特殊的重要意义。
网络伦理,是指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道德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媒体对象等等之间的关系。网络伦理建设,就是要在这些关系中建立一些相应的原则规范,使之成为网络媒体使用者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凝结人类高科技发展水平的网络媒体,自然也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化的水平。在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形态中,自觉的道德规范的遵守应该更具普遍性、操作性。它不仅弥补了网络法规明显滞后于网络发展的现实,而且,即使在法规健全的情况下,它也可以起到法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法律是通过强制性手段,针对严重违法行为制定出的各种惩罚性措施,因此它只能用于惩恶,而不能劝善;只规定人们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必须禁止,而没有指明什么是应该去做的、什么是鼓励去做的。道德伦理建设,则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起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与内在性,不仅对不道德行为进行批评、谴责,同时也对道德行为,尤其是高尚的行为予以褒奖、鼓励,显示出文明社会中人类行为的高度自觉性,这一特点最吻合现代网络技术运行的客观规律。
二、网络伦理建设的具体措施
网络社会的整体建设,需要伦理、法制、技术、管理等多种手段齐头并进。侧重于伦理建设措施而言,由于网络伦理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网络伦理建设的具体措施也需要多层面、多角度的协调配合来进行。
首先,建立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无论网络交往如何具有隐匿性,其行为主体不外是现实社会中的真实的个人,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其网络交往行为的文明程度。因此,对现实社会的公民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如社会责任感、民族自尊心、科学人生观等等的教育,是防止网络失范行为发生的基本前提。当然,我们更应该意识到网络失范行为已严重存在,并产生着恶劣的社会影响,我们有必要对影响网络行为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如对网络传播中产生的特殊的网络文化现象、心理现象,对网络社区形成的规律及功能、作用,对特殊的网络交流方式与特殊网络交流符号系统等等进行分析,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推动网络主流文化的建设,确立以集体主义原则为主导的自主型网络道德模式。目前网上流通的信息五花八门,需要对内容积极健康的网站进行保护与宣传,确立网上正确的舆论导向。虽说网络舆论环境相对宽松,但多种声音中仍然有一个代表主流的声音。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于一体的网络传播,仍然体现着时代脉搏的跳动。在主流文化的引导方面,需建立网络社会健康的道德评价标准,这一标准的确立,要在全面权衡网络社会中的自由与责任、个体与群体、全球性与本土性、权利与义务等等各种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确立网络社会的终极道德目标,并将这一目标尽可能量化、细化。将其实现过程划分为上、中、下3个不同的层次,制定最优标准与最低标准的具体指标,中间标准的完善途径,利用行为范型的诱导、基准道德的推崇、基本道德的法规化等手段推动网络社会价值评价标准的确立。
其次,加速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这在控制不良信息流通方面至关重要。虽然网络道德建设的主体是人,但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的产物,人性的脆弱是与生俱来的。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仅仅依靠人自身的道德修养来起作用是远远不够的,一定的技术约束也是帮助道德完善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在针对外来信息的入侵上。目前,在全球信息产业中,CPU(中央处理器)的产量美国占92%,系统软件生产量美国占86%,世界性大型数据库70%设在美国①。如果长期缺乏技术方面的有效措施,由此带来的强国对弱国的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渗透,以至对弱势文化的摧毁,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任何国家都应该有义务和能力对外来信息进行审查与控制。就网络整体发展而言,目前计算机安全技术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要落后5到10年。随着网络道德失范及网络犯罪问题的日趋严重,各国政府及网络专家都加大了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如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反黑客技术等等。一些发达国家如美、日、德等国将信息安全技术列为国防、科研的重点,并形成相当规模的信息安全产业。而我国,由于网络技术整体发展水平的差距,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因此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以及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再次,制定富有弹性的网络社会的政策法规与道德原则。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相应的政策法规总是滞后产生,因此,政策规范的制定者们,要有超前的发展的眼光,对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把握,为其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同时要考虑这些政策规范的传统继承性,许多现实社会中的法规与道德原则,在网络社会中同样适用。如英国哲学家罗斯在其《正当和善》(Therightandthegood)中提出的7条基本道德义务:守信、赔偿、正义、仁慈、自修、感恩、无害等,在网络社会同样具有适用价值。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行是建立在不同关系与不同层次的管理协调机制的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的,虽然网络伦理建设的重心是网众的行为自律,但他律与自律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法律的存在能帮助预防不道德和破坏行为,法律作为道德规范的基准,使得大部分人可以在此道德范围内进行他们的活动。没有界限,就很难确保没有影响和侵犯别人的情况。”②目前在网络政策法规的制定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网络建设起步较早,积累的经验也较多,因此,我们应对国内外网络道德建设的相关经验及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对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各大网站的使用条款及服务规则等进行比较研究,对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和可能产生的利弊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供网络规范化运行机制的有价值的参考。目前,随着网络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网络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已不断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网络管理条例及网络礼仪的自觉遵守,已被越来越多的网络社会成员自觉接受。
最后,建立网络传播的全球伦理道德。网络新闻传播的载体互联网,是一个全球联通的信息传播系统,其全球联通性决定了互联网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伦理道德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只有那种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观念特征,能达成某种全球共识的普世伦理范式才能成为网络社会的主导伦理模式。关于这种全球伦理模式的探讨,早在1993年,人们为了解决一些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环境、生态、核武器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宗教组织就已发表了《全球伦理》宣言,对其内涵的探讨从那时就已开始。有的学者认为,普世伦理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价值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③也有的学者认为,现代道德危机四伏,解决方法就是重建一种新的普遍主义的伦理体系,追求一种最低层次的全球共识。然而在目前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利益多样化的形势下,互联网虽然在推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但同时与之相应的散裂化趋势也在发生。新形势下的全球伦理应该是建立在各国与民族文化平等、自由、互惠的基础上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内涵丰富的伦理范式,它应该体现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共同利益,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综合现有道德的合理部分,能妥善解决网络冲突所带来的严峻社会问题的伦理范式。
[page_break]
三、网络伦理建设的新特色
“我们的时代渴望整体把握、移情作用和深度意识,这种渴望是电力技术的自然而然的附属物。在我们之前的机械工业时代,人们热情洋溢地申明个人的观点,这是自然而然的表达方式。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喜欢的感知模式,所以它都倾向于为每个人、每件事规定一些受宠的模式。”④
虽然,网络伦理建设是现实社会伦理建设的继承与发展,但网络社会的特殊性,使其伦理建设也具有自己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是构成新的网络伦理模式的基础,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对这些新特色进行归纳:自主性、多元性、开放性。
1.自主型道德模式
相对传统依赖型道德而言,网络道德完全是一种自主型的道德模式。基于自由互惠、全民共享原则建立起来的网络社会,人际交往具有极大的隐匿性,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企及,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为正常的伦理关系得以维系的主要保障。因此,进入网络空间,只有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只有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一个网民行为的高度自律成为网络社会对网民的基本道德要求。
网络自主型道德模式,是一种积极进取的高层次的道德自律,它要求人们在网络实践中自觉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如无私的奉献精神;自觉遵守各个层面的道德规范,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并自觉监督其他网民的违规行为,在人人自律的前提下,形成一种高度自治的理想社会。“由于电力使地球缩小,我们这个地球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村落。一切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都结合起来,以点的速度产生内爆,这就使人的责任意识提到了很高的程度。”⑤
2.多元型道德模式
与传统价值观念较为单一相比,网络道德是一种多元化的道德模式。当然,这种多元化并不是指网络社会道德的混乱无序,而是指它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更广泛的人类利益而言。
在传统现实社会,道德虽因生产关系的多层次性而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但每一个特定社会都只能有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道德,其他道德都是处于从属、被支配地位。这种以一元为主导的道德形式,因为现实社会地域界限的明确、社会等级制度的分明而显得十分有序,并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但在网络社会,网络构成成分十分复杂,网络传播是一种网状式无中心的分散结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团体的各种道德都融会在一起,它们产生强烈的碰撞与冲突,并导致网络社会秩序一定程度的混乱。如美国电子边疆基金会发起人约翰·P·巴楼的网络无政府主义宣言:“我宣布,我们正在建构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空间与你们试图强加给我们的各种专制体制将截然不同。你们既不享有管制我们的道德权利,也没有任何使我们感到害怕的强制性手段。”等等。
为了避免社会生活的混乱局面,不同的道德选择必须制定出一些全体认同的价值判断标准,使之带有一定的权威性与主导性。目前,网络道德中,一些公认的道德规范正在逐步形成,如协作原则、全民原则、自由原则、互惠原则等等。这些原则只要能体现更广泛的全民利益、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大的包容性,他们就能成为多元化、多层面的网络道德的构成要件。
3.开放型道德模式
与现实社会道德的排他性相比,网络道德是一种自由、平等、张扬个性的道德模式。
互联网联通世界各地的信息,实现最大的资源共享。在这里,没有最高的管理机构,没有等级、特权,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网民,既是网络社会的中心又是网络社会的边缘,道德主体的创造性、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打破了限制人际交往的时空障碍,
“天涯若比邻”,朋友遍天下。从前,、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等不同造成的各种隔阂,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难以理解,更无法交往。而网络传播满足了人们的各种好奇心,填补了知识的各类空白,简便的网络交往手段更提供了相互理解、学习、探讨的渠道。
在网络开放的交往模式之下,一方面,丰富的人类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另一方面,异质文化的冲突更加尖锐,在这种激烈的碰撞之下,合理的、优秀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意识得到发扬光大,而陈腐的、堕落的、非人性的思想意识则遭到淘汰。
网络道德的开放性就是面对各种不同道德的碰撞,使人类的道德精华得到丰富与提升。
注释:
①《报》2000.2.8
②英·尼尔·巴雷特:《数字化犯罪》P103,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③德·孔汉思·库舍尔:《全球伦理——世界宗教会议宣言》P12,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篇2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权利限制,理论探讨
2001年我国修改《著作权法》,提出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并授权国务院另行制定该权利的管理办法。这无疑是根据中国法律文化的特点,又深刻理解作品在网络传播的权利与保护的一个立法创设,比之“网下复制权、发行权的涵义延伸”及“向公众传播权”、“向公众提供权”[1]的提法更为准确、明朗。然而,如何在加强信息网络传播权利保护的同时,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作出必要的限制,以及如何限制,包括对现行法律的修订及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管理办法》中如何体现,则是学术界目前尚未作出深入探讨的。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限制的背景
我国知识产权领域无论在立法方面还是在研究方面均起步较晚,甚至有在争取“入关”“入世”过程中被发达国家“赶”着提高保护水平,特别是被美国通过四次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牵”着走过来的感觉。入世前夕,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准不断攀高,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的保护水平。由于这是我国学界权威与司法、行政自觉不自觉的一次联手行动,故,直到2003年初,当超越TRIPS最低标准的“强保护”在社会实践面前显得尴尬的时候,有关评论也仅仅认为是过去偏于落后,现今“致力于提高本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原因,轻描淡写,并不涉及“攀高”与“超标”的社会背景与人为因素。相反,对一些学者在入世前后从中国立法与实践出发论证与批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偏高,则指责为“多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过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国家利益不利的角度出发,缺乏学理上的深入分析与理论上的说服力”(费兰芳,2003)。当然,学术争鸣,各抒己见,轩辕难定;只是,评论过去,当有一定之规,且以不失偏颇为宜。我国2000年学界出现某些指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偏高的学说,联系实际,从发展中国家的现状、TRIPS协定的最低标准以及我国弱势群体诸多方面予以论证(沈木珠,2002),须知要突破我国知识产权界的某些藩篱而发表某些零碎的不同见解,这在中国入世前已属极不容易的事情,何况那些具学理上深入分析的有理论建树的一家之言。
二、劳伦斯·莱格斯关于限制网络知识产权的论述
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教授劳伦斯·莱格斯于2000年和2002年分别出版了《代码及网络空间法》、《未来的观念》两部专著,并发表了一些文稿,对网络知识产权的限制提出新的见解,提出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在网络时代已经沦为特定利益集团的牟利工具,必须对之加以改革以恢复其本来面目的理论。劳伦斯?莱格斯限制网络知识产权的理论基于其对因特网对美国社会格局影响的分析。他认为因特网的出现冲击并瓦解了以古典经济学和自由民主为基石、崇尚个人主义的传统社会,使世界呈现互联、开放的崭新面貌,特别是大大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成本,逐步产生了一个资源的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公共产权与全民所有代替了私人产权与个人主义,人们在其中交流细节不再是经济的或法律的程序,而是资源的共享。
网络的公共领域,属于新型的公共领域,劳伦斯·莱格斯借鉴了YochBellkler教授的三层次社会模型将之分为内容层、物理层与逻辑层。基于此,劳伦斯?莱格斯坚决支持开放源代码运动,并对美国国会1998年通过的《数字千年著作权法》中的反规避条款[2]提出批评,认为这一法案是好莱坞、RIAA等商业集团运作推动的产物,它将代码变成了法律,限制了公共领域的范围,违反了知识产权法的根本原则。
在具体对策与具体法条的修订上,劳伦斯?莱格斯也分别从物理、逻辑、内容三个层面提出了意见。在物理层的公共领域,他主张限制诸如AOL、WARNER等集团公司的寡头垄断;在逻辑层的公共领域,他主张通过改革公司与分配规则进行维护;在内容层的公共领域,他认为应修订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律,进一步扩展与丰富公共领域的范围,有效抵抗利益集团的垄断,保护网络创造者、使用者的利益。有鉴于此,我国学者对之作了充分肯定,认为其限制网络知识产权的理论应当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三、我国学者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理论探讨与趋势
我国学界,目前遑论提出限制网络知识产权理论,就是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探讨,也是2000年较多出现对知识产权判例的批评而后引起人们更多思考的。中国学者考虑对知识产权的限制,一般无法跳出反垄断的框架,即在一批反垄断专家的论述中,从反垄断的角度提出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问题并作分析,如中国社科院反垄断专家王晓晔教授等。国内知识产权专家一般较少系统研究知识产权滥用的限制问题,更绝少对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和法规提出批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中国的一代知识产权权威与国家知识产权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关系过分密切的缘故。当前中国知识产权界这四“位”认识一体,舆论一律,无疑已对中国知识产权的学术争鸣与发展构成了影响。
迄今中国学界对知识产权滥用提出批评,力主限制的并不是知识产权的圈里人,而是被称为平民学者(陈虹伟,2002)的沈木珠教授。沈教授主要研究国际经济法,但也对知识产权领域颇为关注。早在1999年,她便对“中国知识产权第一案”[3],上海“天美时”闹钟侵犯日本著作权等案的判决做出完全不同解释[4],得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攀高”与“超标”的结论,进而对知识产权滥用的限制及中国修订著作权法作出探讨,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尽管声音微弱且为权威刊物所封杀,不能有效影响有关法律条文的修订,但毕竟使中国知识产权学界在舆论一律的景况中出现一种不同声音,并由历史证明了这份思考的价值。2002年12月一份来自发达国家的报告在上正式发表。这份由英国政府赞助,由“知识产权委员会”(CTPR)完成,从发展中国家利益出发考察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报告明确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权衡自己的利弊得失来制定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而不应该盲从美国和欧盟的相关法律和措施;因为即使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稍微提升,都会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传播和知识产品的扩散。报告体现的正义精神和主要观点,与我国两年前知识产权研究这支“支流”与另类不谋而合。
知识产权委员会的报告以发达国家的条件和能力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得出在知识产权几个涉及的相关领域,发展中国家一定会吃亏的结论。报告把中国排在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位,一方面是因为整体技术力量较强,另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中60%最贫穷的人是中国人。此外,笔者认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之高也是一个方面的因素。在中国入世一周年WTO专家组的例行年检中,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是专家们认为可以免于审查的。然而,对发达国家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以及跨国巨头超越实际的不合理定价,报告是持反对意见的。同时,呼吁发展中国家限制知识产权的滥用,认为在发达国家,对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做法,有复杂和周全的法律制度来制衡,保证公众利益不受伤害,如竞争法、反垄断法等;但是发展中国家没有,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国家特别容易受冲击和伤害的原因。
四、目前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保护偏高的因素分析
《著作权法》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该法出台后,中国无论是相邻立法,还是司法实践,社会舆论,均存在使正在制订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办法》保护水平偏高的可能。
1.相邻立法方面
同为《著作权法》第58条指定由国务院制定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修订时正值我国加入WTO,知识产权保护相互“竞高”与“超标”之时,其中的权利限制条款,就比《著作权法》缩减了许多。如《著作权法》基本保留了原《著作权法》“权利的限制”的内容,新修订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则删去原《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2条的内容:“因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等非商业性目的需要对软件进行少量的复制,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的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使用时应当说明该软件的名称、开发者,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依本条例所享有的其他各项权利。该复制品使用完毕后,应当妥善保管、收回或者销毁,不得用于其他目的或者向他人提供”,新设第17条:“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这里的“学习和研究”,局限在学习研究该“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上,与原条例的学习研究的内涵与范围完全不同。此外,“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等非商业性目的”需要的复制,则完全不作考虑。这种提高软件著作权保护水平的做法,可能影响《信息网络传播权管理办法》的制订。
2.司法保护方面
在有案可查的网络著作权纠纷第一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9)海知初字第18号中,就表现出明显的就高不就低的法律适用趋向,这就是陈卫华诉成都电脑商情报社侵犯著作权案。姑且不论该案本当遵循原告就被告的管辖原则,由被告所在地的成都市有关法院审理,[5]就是在判决被侵权上也显见开了惩罚之风。该案判决之时,我国并无明确具体的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可供适用,法官判决可依据的,乃从原《著作权法》第11条与第46条的部分规定引伸而来。被告未经原告同意,擅自将原告已经发表的文章《戏说MAYA》上载供阅读下载属于侵权;而且,原告以无方名义发表时注明“版权所有,不得转载”,被告不能适用《著作权法》第32条的“可以转载”,但须“支付报酬”的规定。然而,如何惩罚,《著作权法》与实施细则没有规定,也没有相关案例可以援引。在法无规定的情况下,过分强调被告的“主观故意”显见不妥。特别是惩罚性赔偿金693元,是按国家规定的应付稿酬231元的3倍,属判决无据。若按此比例,陈兴良一案的赔偿金与稿酬,就远不是8万元了。因此,我们以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第一案的经济赔偿,开了一个巨额赔偿的先例。
如果说陈卫华案在维护作者对作品专有权方面作出新的探讨,即从传统的网下侵权向网上延伸的话,那么,王蒙诉世纪互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著作侵权案,则将这种保护的法律依据作出新的解释,对法律适用作出新的运用。如针对被告提出的“我国法律对在国际互联网传播他人作品是否需要取得作品著作权人的同意”没有任何规定,法院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作品载体形式、使用方式和传播手段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影响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五项所明确的作品使用方式中,并没有看到穷尽使用作品的其他方式存在的可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作品载体出现,作品的使用范围得到了扩张,因此,应当认定作品在国际互联网上传播是使用作品的一种方式。”“作品在国际互联网上进行传播,与著作权法意义上对作品的出版、发行、公开表演、播放等传播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之处,但本质上都是为实现作品向社会公众的传播使用,使观众或听众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作品传播方式的不同,并不影响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传播的控制权利。因此,被告作为网络内容提供服务商,其在国际互联网上对原告的作品进行传播,是一种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侵权行为。”(胡鸿高、赵丽梅,2003)
以上判决文字要阐述的,实际上就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许超先生在第三届海峡知识产权学术交流研讨会上的论文《关于网络传播与著作权的关系》所表述的:“我国著作权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网络传播权,但是著作权法以列举的形式规定了使用作品的方式,也就是说,除了法律列举的方式外,凡公开利用作品,都属于作品的使用。立法时采取列举的形式,而没有采取列尽的形式,是由于当时不可能预见到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使用作品的方式,一旦出现新的使用方式,至少可以由现行法律中的‘等’字来予以调整。”(张玉瑞,2000)张玉瑞先生更是一言中的:“著作权法的现有规定,可以直接适用互联网上的侵权行为。”
以上判词与断论,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其前瞻性。但应当指出,这种前瞻,也仅仅局限于对学术研究而言。这里的问题在于,法官的判决与学者的研究,甚至社会的舆论不应当混为一谈。我们是成文法国家,法院判决当依据法律,而不是依据法律外的官员与学者的言论。如果原《著作权法》一个“等”字便可以调整解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诸多问题,2001年我国大可不必对著作权法第10条第12款做出增补。王蒙一案判决起码有两个地方是含糊的:一是被告所强调的“刊载原告作品的行为仅属于‘使用他人作品未支付报酬’的问题”,判决书避而不答。二是被告赔偿王蒙经济损失1680元及诉讼支出的合理费用166元,这经济损失指的是稿酬,还是经济惩罚金?比较陈卫华案,24427字的《坚硬的稀粥》被上网,1680元似乎是未付稿酬。然而,判决书上强调的是“经济损失”;作为经济损失,1680元的数字似乎又少了一些。尽管王蒙案的赔偿金按侵权字数的比例不如陈卫华案高,然而,在社会影响与对作品在网上的传播权的保护力度上,无疑比陈卫华案大出许多,仅仅是其在法律上尚没有直接适用条文,却在判决书上言之凿凿,似乎现有法律对网上侵权真的“已经足够”所酿造的气势,就足以使陈卫华案相形见绌。两案相比,陈卫华案的判决,似乎在法理上是“蹩脚”的,然也因这蹩脚,却使陈卫华案的判决显得不那么强词夺理。两年后,我国著作权法修改出台,宋木文(2002)在论其修改时终于承认,“法院在审理六作家(包括王蒙)案件中,由于在著作权法中找不到直接的法律依据,只好采取了变通的办法宣判王蒙等作家胜诉。”
这种法无依据而变通判决的事情,在西方法制国家似难以通行无阻,如美国合众国诉麻省理工大学生莱马奇亚案。法官造法的学理并不是说法官可以离开法律凭空做出判决。我国在法无依据的情况下变通裁决,说明了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从一开始就恃强势,并呈现一丁点儿霸气。这种霸气,一直延续到著作权法修订后的陈兴良案。陈案的霸气表现在对数字图书馆视同第四媒体的强行分析上:本案中,被告某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企业法人将原告的作品上载到国际互联网上,虽以数字图书馆的形式出现,但却扩大了作品传播的时间和空间,接触作品的人数,改变了接触作品的方式,同时在该过程中被告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保证作者获得合理的报酬(胡鸿高、赵丽梅,2003)。
从王蒙案到陈兴良案,中国司法借名人造势的策略显而可见。这种策略的运用,在法制不健全的中华大地上应该说是十分成功的,对推进立法与司法改革也不无作用;但是,如果对名人与凡人使用不同的做法,适用不同的法律,必然不利于推动中国的法制建设。笔者以为,美国对数字图书馆某些例外条款的规定,虽然不定全适用于我国,但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社会舆论方面
自《著作权法》确立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以来,尽管司法界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利的保护总体上仍呈攀高趋势,社会舆论却对之表示不甚满意。这种不满意表现有三:
其一,夸大网络信息侵权的范围、程度与作用,强调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比任何问题更大,更混乱,更复杂,“大量的上网作品并未征得版权所有者的同意”,“数以百万计的计算机用户正在利用MP3、Napster及其他技术,通过互联网共享各种资源,其中不仅包括音乐、电影和软件,还包括刺绣图案,而且他们通常并不支付这种权利应支付的费用”,甚至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越来越多的信息上网,也为不法之徒提供了可供侵犯的丰富资源。”(王蕾,2002)姑且不论这种舆论重墨描绘网络传播负面作用并不符合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实际,仅就上述言论分析,已可见其实际上并不能正确认识权利保护与资源共享的关系,特别是把数以百万计的最终用户中无数的合理使用,也视同为侵权行为而深恶痛绝。
篇3
1.H5广告让文物活起来。2018年5月8日,7家博物馆联合了名为“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的H5广告。该广告与抖音合作,配以热门的流行音乐与网络热词。广告中文物或嘟嘴卖萌,或手舞足蹈,截至5月22日,累计播放量就突破1.18亿,点赞量达650万,分享数超17万。这样年轻化的创新形式,确实引起了受众的很大关注。2.表情包凸显“反差萌”特色。2014年故宫博物院的“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表情包推出大获成功后,各大博物馆纷纷效仿,结合所藏文物特色,推出自己的表情包。这些表情包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使严肃庄重的文物卖萌,形成巨大的反差,结合当代年轻人的交流方式,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3.微博、微信官方账号沟通、互动及时。截至2018年8月5日,故宫博物院就拥有571万微博粉丝,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也拥有381万粉丝。能达到这样的成就,主要原因还是近年来博物馆官微的转型,不仅文案结合目前流行语,诙谐幽默,还非常注重与受众进行沟通互动,形象亲民,广获受众好感。4.“博物馆+电商”创建官方网店。故宫淘宝店自2015年成立以来,凭借其卖萌搞怪的文创产品赢得好评,“尚方宝剑伞”“冷宫冰箱贴”等特色产品都引起网友追捧的热潮。其他一些博物馆也在网络上创建了自己的网店,走上了“博物馆+电商”的道路。5.文物APP传播传统文化。上文所述的传播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但是不利于深入传播传统文化。因此,开发APP便成了深入传播的很好选择。至今故宫已推出了8款APP,这些APP都是对文物进行详细解读的,让用户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物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具有针对性。
二、博物馆文物网络传播的伦理风险
在目前娱乐化的大环境下,博物馆采取这样的传播方式有利于拉近与广大受众之间的距离,获取更多的注意力。但是,博物馆这样的转变也萌生出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反思。1.追逐利益,单纯发展文创产品。故宫博物院年销售额超10亿元,其他博物馆也纷纷开设网店,积极发展文创产品。但是许多中小型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并没有结合藏品特色进行创意开发,而走的是旅游商品开发的老路,还停留在求数量不看质量的阶段。开发文创产品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创产品的流通,来传播历史文化信息,让广大受众更好地认知传统文化。但是许多博物馆模糊了文创产品的本质,以盈利为目的,开发众多文创产品,并且价格高昂,没有多少文化内涵。2.盲目追求热点,过度娱乐化倾向严重。2016年,故宫博物院名为《穿越故宫来看你》的H5广告,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一则现象级广告。该广告以《胤禛十二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等藏品为基本素材进行创作,广告中朱元璋做出了说唱、自拍等现代行为,风格滑稽搞怪。除此之外,还有李清照抛媚眼比剪刀手、雍正洗脚等表情包都与历史人物形象不符,这样过度娱乐化的方式,非常容易误导受众。再如2018年与抖音平台合作的H5广告《文物戏精大会》中,用“戏精”称呼文物,有哗众取宠之嫌。抖音虽然是目前热门的社交平台,但其传播形式引起诸多争议,因此有受众认为,这更像是抖音的广告。在该广告中,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唐陶俑三彩展示了见到皇上、大臣、粉丝的不同状态,自称为“千人千面”,但其传达的“两面三刀”的理念有违主流价值观。3.文创类型同质化,卖萌搞怪表现单一。在目前博物馆文物网络传播过程中,不管是文物表情包还是文创产品,大多数采用了将藏品或历史人物卡通化的方式。从文创产品的“Q版皇上”到官微的“萌态”话语,都可以体现这一特点。诚然,文物卖萌搞怪这样的方式比较受年轻人欢迎,但是一味地卡通化,不考虑藏品本身所含历史信息,也造成了不协调感。并且,单单卖萌无法体现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无法吸引受众深层次了解,大多数受众浅尝辄止。
三、博物馆文物网络传播伦理风险的应对策略
1.将社会效益放首位,多方位传播历史文化。非营利性是博物馆的一大特性。博物馆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不代表不能营利,巧妙地把握好传承历史文化的任务和营利之间的尺度,才能更好地进行文物传播。因此在开发文创产品时,要使文创产品能够讲出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受众不仅能“带回家”,还能“记得住”。在目前的互联网浪潮之下,博物馆更应该多方位传播历史文化,而不应局限在文创产品开发上。故宫博物院在多方位传播方面就做得非常出色,不管是吸引注意力的H5广告,还是各类深度解读的APP开发,故宫都有涉足。即使取得了年销售额10亿元的成绩,但仍然倡导让文物从“火起来”到“活起来”。可见,只有坚守博物馆的社会效益,才能实现博物馆文物传播的真正价值。2.追求传播热点与文物IP系列化开发并重。博物馆一改往常严肃庄重的姿态,与新媒体平台合作,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需要讲求尺度,卖萌搞怪绝不等于“恶搞”历史。文物传播必须实现文化精神的传承,这才是博物馆的本职,而不仅是给受众带来笑料。同时,对于文物IP的开发也不应局限在网络传播这一个领域,网络传播固然有其优势,但其传达的内容毕竟过于表面。因此,与综艺节目合作或拍摄纪录片等传播形式便可以弥补网络传播的空缺,形成综合体系。如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采用了短小精悍的分集设置,一集仅5分钟,却详细地介绍了文物背后的传奇故事。这样的设置也非常适合互联网传播的碎片化特征,符合快节奏下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网络传播传达浅层信息,综艺节目和纪录片再对文物进行深度解读,才是使受众领会文物文化意义的最佳方式。3.挖掘文物特色,实现“文物再生”。每一件文物都传承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挖掘文物的特色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举足轻重。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发的文创产品“翠玉白菜伞”。该伞边缘如白菜叶,伞收起来就是文物“翠玉白菜”的模样。这样的文创产品不仅拥有观赏价值,还拥有实用价值,将文物与文创产品巧妙结合,吸收本身的元素加以转换,实现了“文物再生”。文物IP开发绝不仅是流行元素与文物的简单相加,让受众深入了解到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才是最终目的。
篇4
【关键词】网络传播课程 平顶山学院 课程改革
一、网络传播课程教学现状
出现于20世纪末期的网络传播,相对于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来说,是一种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等技术为核心的新的传播形式。其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相互渗透立足于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整体模式的出现,发展速度和影响范围却远远超过之前的传统媒体。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微博用了14个月。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使得熟悉网络传播的方式、掌握网络传播规律,且具备搜集、判断信息能力的专业化网络新闻工作者成为媒体炙手可热的人才。与此同时,网络传播也成为当下教育界关注的新热点,各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纷纷关注网络传播研究和人才培养,先后开设相关专业。华中科技大学于1998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网络新闻传播班。北京广播学院于2000年,开设了中国第一个网络传播学院。随后,清华大学传播系开设了新媒体研究专业,招收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在新闻专业本科生中开设了网络传播课程。武汉大学在报纸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及广告学之外,新开设了网络传播专业。除此之外,各高校相继成立了网络传播的研究中心,如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与新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等。由此可见,网络传播学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多起于省部级一本院校,网络传播专业教育上任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网络传播研究和人才培养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平顶山学院是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一所地方综合性院校,在其长期的办学历程中,确立了“文理渗透,博学专长,教学与实践结合,理论与技能统一”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和独创精神,经过良好的训练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基于学院的地域性和办学理念,使得其下属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设置网络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中也致力于以培养新闻传播领域的网络媒体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作为地方院校的平顶山学院,其下属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7年,开设了网络传播课程,由最初面向新闻学方向的专业选修课,课时6学时,到面向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和广播电视编导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的并行设置,课时36学时,经过六年的发展,课程设置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课程的教学的实施中还需要根据地方院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层次进行相应改革。
二、网络传播课程教学内容及问题
由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所设置的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显示,其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通过对网络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系统学习,使得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规律,掌握网络新闻写作、页面编排等相关知识,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从事网络媒体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能较快适应媒体的工作要求。
针对平顶山学院地方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以及网络传播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分为网络传播实务和网络传播理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网络传播实务,内容分为:网络传播的基础技术、网络信息制作与、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互动组织和网络公关与广告传播。该部分涉及的内容偏向技术操作方面,且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在教学过程中,如顺利完成此部分内容的讲授,需要学生对网络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和课堂练习的方式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如何让具备文科背景的被授课学生能够轻松、容易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凸显此部分内容的实践性特色,如何增强学生的相关动手能力,都是该课程教学改革中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第二部分的网络传播理论,内容分为: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网络中的新闻传播者、网络传播的受众、网络传播的效果和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该部分的授课内容可以说是对传播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回顾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并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针对热点问题、典型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完成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如启发学生运用把关人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等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分析网络传播过程中诸如网络红人、人肉搜索等典型现象,通过课堂讨论、分组辩论等形式完成相关理论的学习。学生在具备传播学等相关基础课程学习的前提下,能较好地掌握此部分的知识,但如何结合网络传播自身的媒体特点去把握其传播规律,如何解读基于网络传播基础上的新媒体、新形式的传播规律,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教学改革中拟解决的又一关键性问题。
三、网络传播课程教学改革和对策
在网络传播教学过程中,落实平顶山学院所设定的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这一培养目标,解决课程教学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注重课程教学中的改革,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实现目标。
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所倡导,后广泛应用于管理学、法学、医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自20个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目前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案例教学法有效地缩短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案例的解析,使得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的方式来获得相关经验,从而得出相关理论知识,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在讲授网络传播理论部分中的网络新闻传播者、网络传播受众和网络传播效果等知识点时,先引入当前网络上出现的热点现象、热点问题的典型案例,如网络上盛传的各个版本的2012末日言论,以及这种言论影响下的媒体反应和受众反馈等,然后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一热点现象中所蕴含的传播规律,从而完成对相关抽象理论的学习和掌握。
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典型方法,其注重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生动的表现方式组织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发现和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件制作中,以PPT演示、视频、音频相结合的辅助形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丰富的授课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如在讲授网络新闻制作与中,网络图片、网络音频的格式的大小和选择的知识点时,可采用不同格式的图片、音频之间比较展示和同等格式的图片、音频之间比较展示的方式完成,使学生认识到选择网络图片格式取决于图片的清晰度和大小。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对图片、音频格式一目了然,更为容易地掌握所学知识点。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巩固、加深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完成网络传播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遵循特色性原则、实用型原则和混合型原则,具体表现为在授课过程中,较好地把握平顶山学院的地方院校特色和其设定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可针对网络传播课程第一部分内容的实践性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增加网络实验室教学实践环节。具体落实为,课程学时设置上,按照一定比例分配,教室授课时段和实验室实践时段。如网络新闻编辑、网络页面设计部分的学习,如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讲授,而缺乏相应的学生实践,则很难落实相关知识点的讲授,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先由教师讲授相关知识点,然后由学生针对所学知识点在网络实验室进行相关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给予相应的辅导,通过“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练习模式,来进一步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点,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授课及实践教学,使得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网络传播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网络传播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平顶山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其地方院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一、媒介融合对传播学专业的影响
“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如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介融合在一起。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具备“多元融合”的知识背景,新闻传播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要求从业人员既具有现代传播观念和全面深厚的知识结构,又具有熟练使用现代传播技术和新闻采编能力。很多专家就媒介融合时代,如何把握“融合”的度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可以看出,媒介融合要求当前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能应对传统媒体的采、编、播等任务,还要熟悉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熟练掌握新媒体传播的技能。以上研究虽然没有直接谈到网络传播技术方面的课程群或体系建设问题,但涉及媒体环境下传播学人才培养理念较多,进而影响到课程的设置问题,为本课题的研究间接提供了指导和参考。网络传播技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根据媒体形式的变化,将技术融合到新闻传播学科中,以“融合”应对“融合”,建立完善“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体系,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将会为培养应用型传播学人才提供更好的帮助。
二、“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存在的问题
传播学专业是山东省首批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虽然经过长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定位不够明确
由于历史原因,课程群中的部分课程仍旧按照理工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并没有按照应用型传播学人才的发展目标来设计。主要原因是授课教师对传播学专业缺少一定的了解,造成授课内容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传播学专业来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大致理解,不必掌握过多的原理,够用即可。
(二)课程之间衔接不良,内容重复
由于课程大纲往往由任课教师单独编写,因此难免会造成课程之间衔接出问题。部分知识点在先修课中没有讲到,但在后续课中却需要用到;或者有些内容在先修课与后续课中重复出现。如,HT-ML语言既可以出现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也可以出现在“网站建设与管理”中,如果两者没有协调好就会出现衔接问题。
(三)部分内容不适应新媒体发展,有待更新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出现,部分课程内容出现与当前实际情况脱离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备课时,按照教学大纲指导的内容进行准备,没有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而高校的教学内容往往滞后行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就造成学生对授课内容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所学知识对今后的就业没有帮助,产生烦躁厌学情绪。因此,应适当增加新的课程内容,如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对媒体数据进行挖掘、统计分析显得日益重要,可以在相关课程增加此类内容。
(四)技术与传播理论的融合程度不深
在多年的授课过程中发现,技术类课程往往容易脱离传播理论而单独存在,成为纯粹的技术。人们往往欣喜于一种新的媒体传播技术的出现或互联网应用形式的更新,却没有对其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没有从传播学的视角来审视这些日新月异的技术。从传播学角度而言,技术存在的价值恰恰在于利用它能为信息传播提供哪些服务,实现传播的目的,因此,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应该在传播学的专业理论框架下进行深度的融合。
三、“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体系建设方案
(一)建设思路
首先,传播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规格是面向社会生产一线,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能熟练运用多种媒体传播技术,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这样的人才社会需求量更大,网络传播技术类课程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这一总体目标。其次,网络技术课程群的建设要调研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掌握当前行业采用的主流技术、发展动态,特别是行业为适应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形势,对用人提出了哪些新的标准,知道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再者,课程体系建设中应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在媒体高度融合的情况下,新闻传播工作者不仅要能提供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还要深谙各种媒体形式的传播要领,而这些仅仅通过理论学习是不能掌握的,必须通过实践反复练习。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体系重构与优化过程要将整个实践课程贯穿到各个学期。
(二)课程群体系重构与优化
课程群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其重构一般采用“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方法,纵向来看将课程群分为基础课程、主干课程、方向课程三个阶段,横向上看每个阶段分为传播理论、网络技术理论课、网络技术实验课三个部分,这样总体上形成了“三个阶段,三条主线”的课程群结构。第一阶段为基础必修课,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学习网络技术课程打下基础。“网络传播概论”让学生了解网络传播的概念、传播方式及其相关理论,为今后学习其他课程做好准备;“计算机导论”是了解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及学科知识;而“程序设计语言”是今后学习网络技术类课程的必备基础,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编程能力,所以放在基础课阶段开设,同时还配备课内实验,实验规模较小,可以单独完成。第二阶段为主干课程,是课程群最为核心的部分。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的原则,无论今后学生的专业方向是选择前台美工还是后台编程方面,该阶段的课程设置都可以满足需要。此阶段的传播理论课主要是“网络传播实务”,该课程从新闻传播实务的角度明确学习技术类课程的目标,让学生从传播学的角度去把握技术类课程,而不是单纯的唯技术论。“计算机网络技术”侧重于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层技术。通过安排课程实习,让学生能够动手搭建计算机网络环境,为今后的网络传播应用建立基础。“网站建设与管理”让学生掌握网站建设的需求、设计、开发、部署、测试等完整流程。而“网页设计”与“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分别为网站的前端、后台的开发奠定基础,实际工作中需要前后台开发互相配合。第三阶段将侧重方向课程的设置。课题组通过到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以及青岛市软件园等开展行业企业调研,结合自己的办学情况,设置为网站前台和后端开发两个方向的课程模块。根据当前行业需求,开设网站美工课程,主要讲授色彩、字体、创意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内容。另外,还根据当前网络媒体的发展需求,开设“网络新闻编辑”课程,讨论网络新闻编辑活动的方方面面及新近发展,从理念、运行、事例到版面、图片、音视频以及新兴媒体等。这两门课都是在网页设计的基础上延伸。而在后台开发方面,承接“数据库技术和应用”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网站应用系统开发”以及“手机媒体APP开发”两门课,为媒体行业培养后台开发人员。特别是手机媒体APP,随着近年来移动传媒业的发展,具有较大市场空间。“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为较高层次的媒介管理理论,可以作为该阶段学生的传媒理论选修课程。同时,该阶段实习任务设置为“网络传播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新闻专题网站的设计、开发和部署工作,可以为PC版,也可以是移动版,以此检验学生对课程群的掌握情况。纵向来看,三个阶段整体上又有三条脉络,分别为传播理论、网络技术理论课程、网络技术实习课程。传播理论从概论、实务再到管理,层次逐渐提高;实习从课内实习、课程实习,再到毕业综合实习,难度也逐渐加大。这样,在三个阶段形成了以网络技术课程群为中心主线,同时以传媒理论为辅助主线,而又同时兼顾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主线,三线齐发的课程体系。在设置课程体系的同时,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使得各门课程间有良好的衔接,同时增加新的授课内容以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网络传播环境;企业;公共关系; 网络媒体
中图分类号:F27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052-02
一、问题的提出及理论概述
1.问题的提出。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网络公关已经成为企业组织议事日程中的重要内容。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传播速度快、消耗少、网络覆盖范围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使得企业在网络传播的背景下能够与广大受众方便、快捷地有效互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在网络使用人数上,据官方统计中国更是在全球排于首位。面对这样庞大且不断增长的网络公众,企业公共关系中的网络公关已经刻不容缓。据此,区内企业与相关受众的沟通方式应该百花齐放,与时俱进地进行结构性整合,为企业组织与广大公众和谐沟通开辟新的渠道。
2.理论概述。公关关系是社会组织用来建立公众信任度的工具,在企业的持续发展中具有咨询、倡导和参谋等作用,这是企业公共关系活动所处的特定地位所决定的。企业的公共关系主要是对企业和员工、股东、媒体以及各类企业关系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通过信息传播等公关活动,倡导友善和协调关系,达成企业与受众之间的双向沟通,从而塑造企业的美好形象和声誉,使企业立足社会公众谋求企业长足发展。企业公共关系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信息双向交流及行为互动的过程,以增进社会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达到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企业公共关系在处理企业和市场、媒体以及国家等关系上显示着其强大的作用,同时对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公共关系活动的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与潮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定会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助推器。
二、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企业公共关系
利用网络传播环境开展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我区企业立足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公共关系兼容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优点,不但能够以最少的消耗达到最佳的效果,而且传播的地域范围和信息量更加广阔,因此,我区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好网络的强大力量,借助网络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企业公共关系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企业公共关系,以往的企业公共关系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方式相对单一,在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的网络促进了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并且为企业提供了促进各方关系沟通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企业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也是其能否获得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比如行业间的网络生态环境,这种关系不仅指同行竞争,它还需要同行沟通、合作以共同推进行业的良性发展。网络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传播工具,在企业公共关系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影响力。
三、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公共关系的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之间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网络为我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这一切都要求企业积极建立门户网站、对网络舆论进行管理监控、遵守网络礼仪、遵循网络诚信原则,注意防范网络风险,积极预防企业公共关系危机。同时,在网络逐渐普及的背景下,企业通过网络传递企业及其产品的信息,积极倡导民族企业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的态度,以公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与所处生态环境共同发展,荣辱与共,树立美好的具有特色的企业形象。
四、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公共关系的缺陷
网络传播的特点是信息传递快捷、双向、开放。随着互联网在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腾飞,我区拥有的网络用户不断增长,这使得不少企业开始注重网络推广,力争使公众在网络的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企业品牌文化,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有意识的建立起网络公共关系平台,企业在网络公共关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通过网络快速地和更新企业及其品牌信息,并且和内地各省的消费群体进行信息互动和交流。术业有专攻,在实际公关活动过程中,由于地域和欠发达等主客观因素,企业对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公共关系的认识缺乏专业的网络公关活动理论与技巧,还不能完全将网络传播理论充分地融入到企业网络公共关系活动中,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公共关系建设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首先,企业未能充分重视网络的作用。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可以把从点到面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正因为网络不是现实存在的客观物体而且具有很大的虚拟性,致使企业不能有效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及时而正确的判断,从而忽略一些虚假信息,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其次,企业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公共关系活动缺乏清晰的目标,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企业常常在网络传播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却始终没有一个企业核心形象作为支撑,导致企业无法开展科学的公共关系活动,从而降低了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公共关系活动的成效。再次,随着网络经济和网络社会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进入了一个无处不有、无所不用的境地,企业将前所未有地更加依赖于网络,而网络特有的跨区域性、无主管性、开放性等特点,在本土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可见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存在一定的隐患,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有意识的提高网络应用、企业网站维护等技术和防范公共关系危机的意识。
五、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公共关系的要素
网络作为一种媒介形态,传播着海量的信息,并在社会中的主导性作用巨大。企业通过网络这种新的信息传播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全面的掌握企业舆论中的主导权和主动权,从而更有利于塑造企业本土形象与民族企业品牌。按照人们对网络的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网络用户是对网络比较了解,能够熟悉运用网络的人们。一个企业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公众的关注度状况。这些网络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企业形象及其产品,并且与企业进行沟通、互动,进一步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确保公众对企业行为有正面的认识与理解,唤起公众对企业的好感、兴趣、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公共关系的平台
1.网络站点。当前的网络站点类型繁多,不同的网络站点适合不同的对象。综合型网络站点的名气比较大,用户人数多,而且内容丰富多样,专业性不是很强,所以适用于对消费群体公众没有什么限制的企业。一般不同行业的网络站点都有其特定的用户群体,比如,如果企业的受众以我区的农牧民居多的话,就要考虑建设双语(藏语和汉语)网站;再如,中关村电子网的用户大多数是买卖电子产品或者热衷于电子产品的受众,这样的网络站点就适用于专门从事电子行业的企业。
2.讨论平台。企业通过讨论平台和讨论企业的相关信息,允许广大网络用户之间以及用户和企业之间进行讨论,通过丰富多样的网络传播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为目标公众提供通过网络及时向企业进行反馈的渠道,可以充分体现“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公共关系公开性原则。公众不仅是企业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企业信息的制造者。网络讨论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是企业内部公众联系的纽带,又有可能成为企业外部公众的发泄地,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帖子来告知目标公众企业组织的产品信息动态,还可以发起企业文化及企业产品的讨论活动,增强人们对企业的认识与关注,从而实现公关效果;成功的讨论平台不仅能够为企业壮大公众群体、研究市场动态,而且充分发挥公共关系的重要作用,树立企业的完美形象。企业可以在讨论平台中总结、提炼、吸取用户提供的有效信息,从而作为提升企业形象与改进企业相关产品的参考意见。它还能够发挥集体的凝聚力量,激发企业目标公众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感情,为企业争取更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3.微博。微博是网络行业中交流和传递信息的一种新方法。微博庞大的公众数量和现实的互动效果使它成为了一个高效率的公关媒体。大多数微博用户都是个人,他们通过微博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和感受,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更新,影响范围广,从而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处在中国发展浪潮中的藏区企业要积极建立企业微博,结合民族文化实时开通藏语和汉语微博,使双语微博为企业的形象塑造添砖加瓦,促使企业与广大公众进行良性互动,建立企业与受众互信、互爱、互助的良好关系,来实现和达到内求紧密团结,外求长足发展的企业战略目标。
虽然企业大多是以纸质或电视的方式与受众沟通,以建立企业和公众的联系,但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主动把公共关系理念纳入到其对网络的调控体系中,与公众构建密切和谐的关系,结合我区区域经济的现状综合考虑企业与公众的共同利益,为实现主客体共同利益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互动信息平台。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的公共关系定会迎势发挥越来越大的主导作用,帮助我区本土企业不断提高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有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谢尔霍兹.网上关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 居延安.从美利坚走向中国的报告——关系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张晓菲.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企业公共关系探析[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0:7-20.
[4] 杜珺.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公共关系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10-21.
[5] 刘占全.企业网络公共关系策略初探[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02:11-19.
[6] 叶莉.网络公共关系探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文,2008:12-21.
[7] 时洪镇.论企业网络公关的异化[D].沈阳:辽宁大学,2011:7-11.
篇7
2009年,笔名为绵绵的作家王莘发现其2000年出版的作品《盐酸情人》在未经其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被谷歌公司擅自收录并提供下载。2004年前后,谷歌为打造世界一流的世界图书馆,与出版商及图书馆展开合作,以扫描等方式收录了大量已出版的图书,其中就包括作家王莘的作品《盐酸情人》。在律师的协助下,王莘于2009年12月对相关公司提讼,认为被告侵犯了自己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该案件前后经历了4年多的时间,先后经过三级法院的6次开庭。最终,北京市高院于2014年1月5日作出终审判决,认定谷歌公司的行为不构成合理使用,侵犯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维持一审法院做出的判决:谷歌公司立即停止侵害,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和合理支出6000元。[1]最高人民法院曾在2011年做过相关统计:2011年1月至10月,全国法院受理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分别为52708件和38682件,同比分别增长42.2%和39.79%,其中半数都涉及信息网络传播权。[2]经常权的结果客观上致使网站经营者不堪重负,继而出现了一些版权公司。这些公司以营利为目的,在全国范围内提起大量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的诉讼,借此每年获得高额利润。上述案例及数据从不同侧面表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置顺应社会科技的发展,为新出现的侵害著作权的行为提供了权利保障,填补了通过网络途径侵害著作权无法可依的空白,对鼓励创作及创新型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其所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虽然王莘通过诉讼的方式为自己讨回了公道,但从她的维权过程可以看出其维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诉讼过程所耗费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远远大于胜诉所获得的利益。在实际生活中,像王莘这样有勇气的人并不多,大部分受害人会因沉重的维权成本而选择忍气吞声。另一方面,许多网站经营者往往是在无意识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侵害了他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为规避此风险,网站经营者不得不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大量减少摄影作品以及其他容易侵权的网络作品的使用。这就可能导致网络作品传播率的降低,进而影响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损害作者的合法权益,甚至是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法律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它们既存在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的进步促进法律不断发展完善,法律的改进又反过来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扫除障碍、保驾护航。作为法律重要内容的权利,也同样受社会发展的制约,伴随社会发展不断改进。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产生正是这一规律作用的具体体现,是在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为更好地保障著作权人的权利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前后,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信息网络技术也不例外。一方面,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新途径,大大加快了作品的传播速度,拓宽了其传播范围。另一方面,观念的落后及法律的空白给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为满足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需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96年通过相关条约首次确立了著作权人的向公众传播权。随后,一些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以国内立法的方式明确了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的网络传播权。由于现实的迫切需求和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在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中新增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2006年,更具可操作性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正式生效。毫无疑问,信息网络传播权是顺应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第一,有利于作者著作权的全面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使著作权的保护延伸至网络这一新领域,突破了传统著作权保护的历史局限,使制止通过网络这一新型媒介进行非法传播的违法行为有法可依,填补了相关的法律空白,全面保护了作者的著作财产权。第二,有利于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产生,为创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表明了国家不遗余力保护创新的决心。每一个著作权人的著作人身权与财产权都能得到切实保障的良好氛围,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创作积极性,有利于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第三,这是用法治思维解决社会问题的典范,有利于法治国家的形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多元多变,各种利益分歧、矛盾冲突相互交织,只有法治才能有效整合各种张力、化解各种冲突,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根基。[3]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产生正是用法治思维解决社会问题的典范,有利于法治国家的形成。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需统筹考虑的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设置任何权利的最终目的都不是保护某一群体的利益,而是实现某种实质上的正义,这种正义可能是实体上的正义,也可能是程序上的正义。“在个人权利和社会福利之间创设一种适当的平衡,乃是有关正义的主要考虑之一。”[4]笔者认为,正是信息网络传播权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各相关主体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从而引发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因此,信息网络传播权必须统筹考虑各方因素,努力实现各利益主体间的平衡,不然便会适得其反,产生许多社会问题。笔者认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置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一)保护作者著作权的因素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和产业革命,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知识产品的占有、使用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这导致两个问题的产生:一方面,商品生产者迫切需要获得最新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发明人面临技术转移、公开带来的丧失竞争优势的风险。在此背景下,为保护发明人的合法权益,专利权应运而生。随后,一些国家又制定了著作权制度和商标权制度,进而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制度。这样看来,整个知识产权制度产生的初衷从很大程度上说,是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利益。著作权制度在西方国家产生并发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对西方国家的文化复兴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确保了这些国家软实力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反,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著作权保护意识薄弱,盗版现象泛滥,整个社会创作动力不足,进而阻碍了创新型社会的发展。可见,著作权制度乃至整个知识产权制度的设置,不仅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人的相关权益,而且客观上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创作者的利益得到保障,才会鼓励更多的人去创作,进而使整个社会处于良好的创作氛围中。因此,著作权制度设置所考虑的首要因素,应该是如何更好地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社会公共利益的因素
法律的基本功能在于平衡利益。作为法律重要内容的权利所保护的利益,并非其天性就应该受到法律保护,而是因为这种利益在自然状态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法律的强制力来平衡。这种利益一旦被法律以法定权利固定下来,便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某些人在享有权利时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权利行使到极致,甚至侵害他人权利或危害社会发展。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为例,其产生的初衷,是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防止作者的著作权受到侵害。然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过度保护容易造成权利垄断,进而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况且,从法理的角度来说,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任何作品都会或多或少地吸收、借鉴前人已有成果。其相关权利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和一定层次上获得相应的利益后理应回馈社会,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进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置,应合理考虑社会公共利益的因素。
(三)网络自身特点的因素
从互联网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到现在,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32亿。[5]如今,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信息传播的简便快捷与即时。此外,与传统信息传播渠道相比,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内容形式多样,受众还能在虚拟的人际交往平台上进行充分互动。正是网络的这些特点,为作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传播空间,满足了现代社会对信息的多重需求。同时,也正是这些特点,使通过网络侵害著作权成为一件极其容易且隐秘的事情。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置应在充分考虑个人与社会利益分配的前提下,适当考虑网络自身的特点,力求发挥网络在传播作品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四)作者创作动机的因素
个人创作的原始动力无非是个人爱好或获得名利,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后者逐渐占据优势。因此,笔者认为,在某些(甚至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能够满足著作权人经济上的利益,著作权人就有可能不再去追究侵权人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传播作品的人给予著作权人以经济上的满足,那么传播其作品便不能认定为侵权行为。这既符合著作权人的利益,也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具体制度设计
(一)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客体作准确分类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客体是网络作品,对于网络作品进行准确分类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对网络作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有助于理论研究的开展。另一方面,对网络作品进行分类有助于信息网络传播权制度向着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使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网络作品适用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制度。理论界对于网络作品的分类多种多样,笔者认为网络作品分为以下三种较为合理:第一种是传统载于纸等载体上而经数字化处理后可以在网络上传播的作品,如传统已出版的书籍又通过扫描等形式在网上传播的作品;第二种是在网络上利用数字化技术直接创作的作品,如网络小说;第三种是网络出现后产生的新型作品,如在线交互数据库等。[6]
(二)设计全方位、多层次的权利限制制度
显而易见,设置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目的在于以法定形式肯定权利人对作品在网络中传播的有效控制权,而非遏制公众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自由和实现信息的共享。因此,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置应当统筹各方利益,不断探索权利利用形式,设计全方位、多层次的权利限制制度,力求在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和实现社会的最大利益间找到平衡点。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权利限制制度的权利限制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合理使用制度、法定许可制度、默认许可制度。合理使用制度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权利人的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法律制度。法定许可制度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情形下,可以对未经他人许可的作品进行有偿使用的法律制度。默认许可制度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权利人虽未明示许可在网络空间传播作品,但是从权利人的行为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可以合理推定其认可他人使用作品的制度。前两种制度在我国相关法律中已有明确规定。例如,我国《著作权法》在第23条、第32条第2款、第39条第3款、第42条第2款、第43条中对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作了明文规定。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与合理使用的范围应适度扩大。我国目前的著作权相关法律中没有默示许可制度,但民法理论中的默示可以为其提供相关理论参照。前文对网络作品的分类有三,其中第三类作品是网络产生后出现的新型作品,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作品,明显区别于前两类。其特点在于在网络特定空间,著作权人发表作品的基本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利用网络平台使更多的人转载、传播,用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7]比如,在各种BBS网站或在布告栏里、粘贴各种帖子和评论,甚至以作品形式出现的文章、图片、动画、音乐、录像等。这类作品如没有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则可以认为著作权人愿意通过网络传播其作品。
(三)建立保护著作权的集体管理制度
篇8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工具,迅速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体,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越来越成为当代青年尤其是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传播的普及和主流地位的上升,给传统的教育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新的媒体形式,并赋予教育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
二、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的特点
(一)传播内容的数字化和利用的便利性
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根据二进制的特点,把传播内容转化为0和1两个数字,由于遵循统一的标准,生成的信息具有可检索性,早期的网络就是从目录和新闻组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样就可以利用多种搜索引擎或门户网站进行检索,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二)传播的互动性和快捷性
网民通常通过公共网络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如通过BBS、论坛、聊天室、E-mail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实现即时的在线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从而也省去了传统媒体的许多中间环节,的信息能在瞬间传递给受众,而且网络传播的内容可以方便地实现刷新,在内容上所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也是传统媒体所未有的。
(三)传播信息的大容量和多种媒体的统合
互联网络资源都是在线的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将个人的、政府的、公司的、团体的等各种资料汇集在一起,普通公众通过联网的方式就可获得共享资源;同时,在具备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外,更是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综合为一体,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四)传播的开放性和选择性
网络传播所面对的是参与上网的所有个人,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平等的,不会因为个性的差异而区分对待,就其传播范围来说也是广阔的,没有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同时,由于传播的网站众多,内容也涉及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丰富多彩且分工精细,网民可选择范围极为宽广,每位网民都可自由选择适合的个性化网站。
(五)传播信息的再生性
网络中传播的信息量极大,对于个人只能吸取其中的极小的一部分,网民可以阅读、复制或打印,将其变成为个人信息;也可经过自己的再加工,重新,成为网络传播信息的一部分,供其他网民再利用。
三、传统教育的问题
作为高校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教育一直得到高校的重视,但无可否认,这一传统的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教育流于形式
根据调查,目前各高校都开设了教育课程,一般作为公共课教学来讲授,目前均采用的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形式,授课多采取大合班,上百人都不少见,有的高校多达五百人之多,这根本无法保障教学效果;死板的照书本讲读,不仅形式枯燥,更不被学生接受,也不用提教学质量了;教授内容缺少深度,与现实接合不紧密,大学,是一个深化思想的阶段,简单的说教不足以满足学生的要求,无学体现高等教育的要求,让大学生把作为自己的信仰追求,必须在内容上做到与时俱进。
(二)网络传播带来的信仰多元化和信仰的缺失
由于网络的普及与广泛利用,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也前所未有的增大了,包含着宗教色彩的西方国家信仰教育、文化潮流和经济思潮等都不同程度上地影响了我国的高校学生;在学习到了外国先进科技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因而,学生在坚定信仰方面不断动摇,甚至缺失。
(三)缺少对网络的充分利用,没有占领网络新阵地
在高校中,只把教育作为政治理论教育或是看作社会发展的需要来抓,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忽视了大众,教育主体被人为缩小,规模当然也减小了,面对互联网络的汹涌发展,没有及时添补新的空白,对于新的思潮发展不能及时掌握,不了解非正常动向,这给理论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四、网络传播时代应有的高校教育
除继续做好传统的教育外,面对网络传播时代的现实,应该把网络文化建设作为重点事情来抓。
(一)努力建设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也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网络文化进行理论教育,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事实上的平等地位,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充分利用自主学习和创新空间,教育者担当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和交流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影响和选择。由于信息交流的双向互动性,交流双方都可以变为教育的主体,理论教育的双向互动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展开,无疑有助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具体方法可以是利用现在的校园网络,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建立BBS站点和讨论论坛,对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学生关注的问题给以关注,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二)关注网络思潮发展,改革理论教学内容
理论是与时俱进的,这要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不仅仅讲授枯燥的原理,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并应该到实践,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利用好网络这一媒体风向标,对于一些新的社会思潮,多加以分析研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理论是最先进的,从而才能坚定的信念,做到有的放矢。
篇9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深入,图书馆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信息网络化和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化,更是未来图书馆实现高科技化的必由之路,所以,这对于新一代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拥有更高的职业素养,并进行相应的网络技能培训,这样才能使图书馆更好地应对网络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网络时代;图书馆;应对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传播方式层出不穷,从传统的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出版物传播、电信传播等方式,发展到网络传播,数字传播......都让人们感觉到传播为人类带来的巨大冲击,而众所周知,图书馆与其他传播方式一样,也是社会公众传播系统,当然,由于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图书馆虽然属于传播的范畴,但和传统的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体有着诸多的不同,在网络媒介盛行的时代下,图书馆的传播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图书馆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是本文所讨论的巨大主题。
一、网络时代传播的具体特征
传播文化信息是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之一,也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就传播媒介方面来说,网络具有自身巨大的技术优势:
(一)交互性。
网络传播的最大特征便是其交互性,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处在一种完全平等的地位,并随着情况的发展可以进行互换,这在很大情况下,改变了过去传播者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加强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沟通和接触,使内容的传播既可存在于传输者中,也能够存在于接受者中,有利于传播者更好修改传播手段,大大地提高了传播效率。
(二)自由性。
网络传播不受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任何限制, 人在网络中既可以是传播者,更是受传者。这为言论等方面的传播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但是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这促使网络信息过于泛滥,许多信息质量不高,大量虚假信息、劣质信息在网络环境下蔓延,占有相当数量。
(三)融合性。
网络传播是一种传播方式的集合体和共同体,是一种将书信、电话、书刊、广播、电视、电影、光盘等集合于一体的综合的传播性媒介,基本所有类型的传播活动都能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这大大提高了网络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此外,也有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将网络传播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即海量信息、空前的强时效性、多媒体功能、交互性和易检性、全球性与个性化。[7]所以,对于网络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传播的媒体,从更深层角度来看,由于其功能的发达性,更应将其看做传播和精神交往的桥梁。总之,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 必将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
二、网络传播对图书馆的影响和作用
(一)图书馆传播模式和传播角色发生巨大变化。
从传播活动开始的那天,便有大量传播学家和学者提出了种种的传播模式,就起根本,一般来说,最基本的传播活动都是沿着:信息传播者接受者“这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正是由于信息,才将传播者和接受者紧紧地联系起来,加强信息地交流和沟通。
对于图书馆来说,在网络时代之前或者网络时代初期,由于信息的闭塞和保护主义,使接受者未能获得所有信息,而图书馆由于收集书目和经费的有限性,使信息的获取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图书馆由于其自身原因,使其传播的信息更易获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图书馆是公益性传播地点,第二,图书馆的信息都是在处理、组织后才开始面向大众的,这样使信息更加系统,更容易帮助受众获取最新最快最全面的信息。
而在网络时代,由于网络传播等方面的特点,使图书馆的传播角色发生了变化:
(1)在网络传播中,虽然网络信息量大,并有一定的经济问题,但是任何信息的获得都是有可能的,但没有任何人能够接收所有的信息资源。
(2)在网络传播中,图书馆与信息接受者之间之间没有了中间人――出版者或出版社,新时代下,图书馆所有的信息便是网络传播的所有信息。
(3)网络信息数量的庞大性和复杂性,所以对于图书馆来说,没有如此大的制作和组织信息的能力, 因此通过图书馆手段来进行传播的网上信息只占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很少一部分。
(4)公众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很容易地获取网上的信息, 比如有更多的信息是通过非图书馆渠道流向接受者的。在网络时代, 图书馆在传播通道中角色的变化, 至少可以给图书馆带来如下几方面的影响。
1.图书馆传播信息源的范围扩大。
在前网络时代,图书馆的馆藏并不是所有社会信息的集合体,而是出版社向社会发行的出版物所蕴含的信息,而出版社的多有信息,都是经过其工作人员严格筛选后所剩余的信息, 所以,图书馆的传播信息十分有限,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由于网络信息传播具有数量大、限制小的特点,而且,没有了出版者的存在,图书馆有权利直接面对网络信息的接受者,因此图书馆传播信息的多少和大小不会再受外部环境――信息源范围的限制,仅仅受到自身传播能力的限制。
2.图书馆职能分化且竞争对手增多。
在前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基本没有竞争对手,但是在网络时代中,由于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利润范畴,这就促进更多的机构和组织加入到网络信息的整合中来, 使图书馆对社会信息组织整理这一职能在网络环境下分化。许多大的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和腾讯等,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而与此同时,许多新闻媒体和机构都对网络信息进行了组织,如路透社、法新社等,他们对信息的处理,都是在整合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和网络信息的前提下进行的,其分析、存储的信息量巨大,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在信息的传播上便失去了其本身的优势和特征。
3.图书馆各种新职能产生。
网络信息的传播更具有自由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的受众,促进了传统出版业的发展,但是,正是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有着自由性和随意性特征,使各种垃圾信息泛滥,导致了“信息污染问题”,这极大要求有人进行信息的规范工作,而图书馆具有公益性和自主性的具体特点,一般不会受到利益的驱使,可以根据信息传播的特点,进行信息的把关,担当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 向公众提供大量的高质量信息。有学者提出, 面对庞杂的网络信息“,网络编辑”是图书馆管理员新的工作职责,一般来说,网络编辑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经历从事以下方面的工作:包括利用各种手段,比如用 HTML, SGML 或 XML 写脚本语言, 管理相应的电子邮件, 运用先进的网络安装技术、服务器维护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技术等。网络传播的发展为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职能和工作,为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图书馆传播方式的发生巨大改变。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虽然图书馆与其他传播机构一样,都是沿用信息传播者接受者的基本信息传播手段,但与其他传播手段不同的是,在图书馆中,接受者处于主动地位,图书馆却处在十分被动的地位,这和其他的传播机构有着巨大的不同,所以,在这个方面,图书馆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相比其他的传播手段来说更加人性化,给信息的受众更多的自,来选择相应的信息,当然,这种传播方式有着巨大的缺点,在信息数量过于庞大时,传播效率也相对较低,对用户的要求也较高。所以,图书馆需要适应和结合而网络传播交互性强的具体特点, 比如在用户进行检索中,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改变自身传播手段,向用户传播特定的信息,将传播的模式由用户的“拉”变为图书馆员的“推”。如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兴起的“推送”技术, 便和这种传播手段十分相似,他依靠一种基于网络的智能化软件, 为用户提供更加适应其情况的个性化的服务, 有效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果。
三、网络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改变观念并开发网络信息资源。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传统图书馆的许多职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可能被新的信息技术所代替,因此,图书馆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将自身定位从传统的纸质印刷品走向更为广阔的信息资源,尤其是电子信息资源,由于网络上信息的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对网络信息进行增值处理显得十分重要,在网络时代,图书馆必须结合自身传统优势以及网络固有优势,在各类信息网络资源的开发中占有自身的地位,这一方面是图书馆自发展的需要。
与此同时,图书馆应该树立自身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充分了解自身在网络大环境中面临的激烈竞争情况。而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科技的发展,图书馆很难在信息搜索等方面有所作为,因此, 图书馆只有在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中做出努力,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位置,同时也有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
(二)发挥自身传播优势,增强责任感,并做好网络信息资源的监督者。
由于网络传播具有自由性和快捷性等具体特征,使各种网络资源能够及时进入到信息传播的前沿。面对网络信息的存在的具体特征,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担任起网络信息资源的监督者角色,“守门人”是大众传媒中的概念, 指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以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 具有检查功能、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桥梁功能。虽然网络传播中的“守门人”并不具有绝对的监督权力,但却在信息监督的活动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图书馆在发挥好传统的信息组织功能基础上,还要起到信息筛选的功能。这有利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和扩大,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增强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三)提高图书馆官员队伍素质并学习各种网络传播新技术。
由于网络自身的高科技性和发展迅速性。这就要求图书馆能够在各种新网络技术推广后能够快速进行新技术的跟踪学习,与此同时,图书馆要引进大量的技术型和综合型人才,在熟悉图书馆基本管理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学习,对于在职的图书馆馆员来说,要有效强化耳鸣在职培训的意识和观念,紧跟技术发展动态,有效与其他的网络传播机构竞争。
(四)用传播学理论指导图书馆日常传播活动。
在网络时代下,图书馆在传播中的地位得到一定的巩固和加强,作为一个新的独立个体,其传播内容,不在依附于出版社下面,有了自身独立的职能特征,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图书馆员的传播学知识,如关于传播者的研究、受众的分析、反馈机制的思考、传播效果的理论等,并将其用于具体的工作中,有效开拓图书馆工作的路径和角度,帮助图书馆工作进入一个新台阶。
四、结语
因此,从根本来说,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对于图书馆来说,既要正视自身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同时加强对图书馆员素质的培训,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在新的网络时代下存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
[2]赵志立.试论网络传播对传播理论的冲击[J] .社会科学研究, 2002(4) : 153- 156.
[3]瞿红.试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走向[J] .前沿, 2002( 6) : 80- 82.
[4]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J] .国际新闻界, 2002(1) :60- 64.
[5]翟云仙, 毛一国.网络传播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4(6):9- 12.
篇10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网络链接
一、网络数字技术的产生促使立法变革
现如今,“互联网+”成为新兴飞速增长新模式,互联网作为载体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新兴的数字技术不仅大大减小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距离,同时也不受时间限制,为人类活动创造了新的空间。传统的作品的创作、使用和传播方式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快速发展中发生了剧烈的变革。因而,低效、速度慢、传播范围窄等特点的传统传播模式逐步被新模式所替代,被人们所接受并以飞速发展。
网络作为新型的传播介质也不免带来了较多问题。因互联网传播具有高效性、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将作品数字化一遍迅速的传播,使得较多的公众更方便的获取。但作品一旦在网络中公开,在网络传播的空间下,作品的权利人却难很难对于其进行把我。未经授权的擅自下载、传输、复制其作品的行为十分普遍。
现如今的生活方式和认知因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同样,著作权制度也因此进行了变革。所以,对于新型技术的发展与研究,必须进行正确而且合适的应对,促进我国立法的完善与适应。更好的将制度与技术进行配套,从而充分的保护知识,保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促进技术社会的良好发展。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相关立法及理论基础
因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二者相结合,所以运用网络进行传播信息的行为自然而生出相关权利。网络著作权作为代表性权利,其关注度与日俱增。信息网络传播权首次作为独立的权利出现在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并将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定义。可以从定义理解到两层方面意思:第一,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作品必须经由权利人自己或者经权利人授权;第二,权利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或在法律许可之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作品。2006年7月1日起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的基本原则、权利属性、权利限制、权利行使、法律责任等做出了相对全面的规定,同样也是我国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保护的标志。2013年3月1日实施的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决定,也扩大了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范围和力度。但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对版权保护制度产生强烈的冲击及影响。通过具体判例中不难发现立法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技术的发展,其滞后性、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保护方面的不足
(一)网络链接的责任认定不明
网络连接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产生出的一种技术,本身是提供互联网用户访问远程资源的方式。在网络环境中不同的连接拥有着不同的连接效果,却不能一概而论的判断是否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关于何种情况下删除链接和恢复链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只是对什么情况下删除链接,什么情况下恢复链接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而对于链接在何种情况下构成侵权没有详细的规定,也未对建立链接的服务提供者进行法律责任进行规定。网络链接提供者因为只提供链接技术服务,由于我国较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正常链( 一般链接)、纵深链、埋置链和加框技术。因链接方式的差异化导致发生了较多的法律纠纷,难以把握链接中具体侵权责任问题,由侵权的构成要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当依据网络链接的不同方式,判定侵权的内容与相关网站的法律责任。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界定特征不准确
之所以在判定网络链接是否侵权时存在差异,不仅因为法律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侵权构成要件,更因为在制度中并没有很好的解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念与界定。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关于信息网络传播的定义源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但是仅仅是粗略的并没有针对性的规定,法律既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概念并不能充分的结合网络作品及其传播的本质特征,这使得相关规定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
特别是在《著作权法》中“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这一表述中,它并不是信息网络传播唯一的特征。学界较多的观点是将这一特征归纳成“交互式传播”,但例如网络短信等并不符合此项特征。再有,使用者在网站中进行浏览时对于网站广告也无法进行控制,使用者处于被动状态。因此“交互式传播”并不是唯一的传播方式,相比字面上理解的“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权利”更加狭窄。现如今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如若继续按照原有的定义进行权利保护,无法将较多的传播方式纳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畴,相对应的司法实践则会出现司法不公现象,将会特别凸显出法律制度的局限性,法律制度的局限性将凸现出来。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限制缺失
之所以需要平衡社会公益和个人利益,就是为了更好的区分确定网络连接的责任。然而这种平衡能够更好的实现就需要通过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制度对权利人的权利进行有效限制。
我国相关法律通过加强对技术和权利管理进行保护,也同时赋予权利人应有的网络传播权,但是未曾对网络传播权的权利限制进行合理解释。网络传播权的合理使用虽然出现在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管理条例》第6条至第10条,但合理使用原则仅出现在较窄的范围内,并未包含有网络环境下的适用原则,因此尚未存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法律保障。法律制度中的这种缺失,无疑会造成利益的倾斜化,使著作权人的专有权无节制地在网络上蔓延。因此,在以后的立法和修法中,结合当下网络环境中传播的特点,为了更好平衡权利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使用的范围以便与权力限制制度相吻合,达到更好的立法意图与司法实践效果。
四、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保护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不足导致各地法院对于制度的理解与司法实践出现差异,尽管《著作权法》中有相应的“兜底条款”,但相应适用则不免显现出局限性。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规则已出现一段时间。但是,我国立法的进程需要紧随技术革新和国际法制发展,立法缺失的问题需要进行明晰界定。
(一)扩大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使用范围,赋予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
为了更好的确定合理使用范围,明确合理使用制度,同时应增加信息网络传播的法定许可。可以在著作权法修改中增加网络转载、摘编的法定许可,即网络服务提供者转载、摘编已经在报刊、书籍、网络等其他媒体上公开发表的作品,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作为侵权行为,此外,在权利人进入网络公共社区以及开设个人门户时,如果没有明确禁止其他网站的转载和摘编,就应该视为默示许可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进行非营利性传播。当然,使用者必须尊重权利人的著作人身权和其他著作财产权。
(二)根据信息网络链接方式的不同,区别信息网络设链者的法律责任
作者在签订作品使用的具体网站应当在链接技术上设置某一具体限制,以保护作者的传播权利。即网站设计链接应当限制其只局限于作品主要信息的链接。以上要求反映在立法上,就是应当既注重保护作品的著作权利,也要考虑民众的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表现在互联网上,就是尽可能给信息交流以较宽松的环境。一个作品的作者有权考虑如何尽可能多地获取报酬,但也应当考虑一个社会效益问题。因此,国家立法,应适当允许网络有文摘性质的链接刊登,允许通过链接全文浏览,但不付报酬不得下载。当然这里所指的都是一般性网络链接,如果网站进行的是深层次网络链接,则应当认定为侵权。(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法学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