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原则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教育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问题提出
科学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之一,其本身所蕴含的自然科学属性使其相比于其他各领域活动而言,更加强调儿童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幼儿园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缺乏等原因,目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根据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相关要求,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应该注重通过环境创设的手段,使儿童形成对周围世界的积极体验。这一看似简单的要求,实则对教育者提出了较高的教学要求。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教师应通过何种策略来激发儿童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促使儿童与环境发生有效互动,以此实现科学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
(一)探究性原则
杜威认为,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科学教育最适合发展儿童的探究本能。在利用环境作为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平台或媒介时,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就是要能激发儿童探究的兴趣,给儿童提供更多自由发挥和学习的空间。幼儿教师在布置环境时对环境所传达的信息以及儿童由此而进行的探究过程要有清晰的把握和了解,注意在环境创设中适当的“留白”,以保证环境中所包含的探索任务难度适中,儿童可以带着一定的疑问亲身感受和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师切忌过于明显地在环境创设中呈现问题的结果,或对儿童的探索过程进行过早的干预。同时,所有物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是开放的,供幼儿随时探索,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儿童的探究欲望。
(二)互动性原则
科学教育环境首先是幼儿的环境,是幼儿可以参与创设、有发言权的环境。环境创设不是简单摆放和展示物品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相互启发,产生创作灵感,并在合作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因此,环境创设的过程不专属于教师,它的教育功能也不单单表现在环境创设完毕后,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所受到的影响。鉴于此,幼儿园完全有必要发动家长一同参与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通过多方的交流增加儿童对科学教育活动的丰富体验。
(三)过程性原则
科学教育强调让儿童经历体验和探究的过程,而儿童的认知特点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很快获得抽象的科学概念。布鲁纳就曾强调,“所谓学科的教学,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指导儿童参与形成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明确环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乃至扩展儿童的探究过程,而不是从成人的视角理解儿童从环境中获得知识的结果,更不能人为地缩短儿童自主探究的时间,而过多地向儿童呈现已被固定和抽象化的知识概念。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途径
(一)科普教育环境的创设
1 创设科学教育公共环境。
一所幼儿园首先吸引人们的是其整体的公共环境,而这也恰恰是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的理想平台。由于公共环境是儿童日常接触最为频繁的环境,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中存在着最为广泛的人际交往和互动,而不像幼儿园班级环境,人际交往活动基本上只局限在师生之间和同年龄段的幼儿之间。因此,在公共环境创设中渗透不同层次的科学教育元素,可以更好地激起不同年龄段儿童之间的交往和合作,满足不同发展程度的儿童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需要。如可以在幼儿园走廊、过道、楼梯等地方,让教师和幼儿一起利用图片、文字、绘画、小制作、照片等,进行科普教育主题的环境布置。
2 开辟科学活动体验场。
利用专门开辟的科学活动体验场,可以帮助儿童通过实践操作获得丰富的科学体验。科学活动体验场的开辟可以同特定的科学教育活动相结合,利用幼儿园已有的空间和教育资源,形成系列性的科学教育活动,从而使儿童在完整、连续的科学体验活动中得到成长。如我们在实践中将水池开辟成饲养小蝌蚪的体验场,让儿童在玩水、饲养蝌蚪的整个过程中感受水流的特性,体验生命成长的奥秘。科学活动体验场的开辟要奉行节俭、效率的原则,避免过多地占用教师的精力,同时要在安全保护等方面做好准备与预防。
(二)科学实践活动环境的创设
1 组织科学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科学教育活动应该面向园外丰富的科学资源,拓展儿童参与科学活动的空间,从而充实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提升科学教育活动的质量。幼儿园应对园外各种资源进行筛选和组织,设立稳定的开展幼儿科学社会活动的基地,设计和组织一套相对成熟的社会活动实践模式。如可以和科技馆、农业科普示范园、青少年实践基地等结成共建或友好单位,使其成为幼儿园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的基地;可以定期带幼儿走出校园,开展诸如记录天气、环保宣传、废旧物品回收等活动,让幼儿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2 开展家园互动活动。
家长资源是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谋求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能更好地充实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家园互动一方面能够凭借科学教育活动这一平台实现亲子教育活动的相关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对家长进行相关的科学教育培训,以及安排家长来园观摩科学教育活动等方式,能够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学的理解。如可以利用地球日、长江文化节、父亲节、科普宣传周等开展多种亲子活动;可以组织重阳登高、环保制作、科技馆体验等活动,以增加家长对幼儿园教学与管理的理解与支持。
3 定期组织科技节展示活动。
幼儿科学教育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推进的过程。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大规模的科学教育活动设立为一种定期的园所活动,如通过科技节的形式,集中展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成果,以此激发教师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积极性,以及幼儿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的自信心。此外,科技节作为幼儿园的一种特色活动,拥有特定、鲜明的主题,对于幼儿园宣传自我、扩展教育资源和谋求社区支持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我们在组织科技节的过程中,确定了十分丰富和鲜明的主题,包括“身边的科学”“绿色生活”“一起来实验”等。围绕主题,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展示活动和比赛。每一届科技节都竭力体现出自主性、趣味性、全员性、家长共同参与等特点,从而有效提升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质量。
(三)科学区角环境的创设
1 构建班级科学区角。
班级作为儿童经常性的活动和学习场所,其科学教育环境的营造对幼儿有着直接的熏陶作用。各个班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在教室内创设科学区角,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幼儿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充分在科学区角进行自由探索。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班级创设的科学区角应因班级差异而各具特色,同时应努力促进不同班级科学区角活动的开放和共享。如有的班级注重自然角的种植实验;有的班级会提供一些材料如电池、磁铁、放大镜等供幼儿开展小实验。这些材料在实践中不仅容易获得,而且可以根据活动需要适时更换,保证了幼儿始终对科学活动保持良好的探索兴趣。
2 开设科学活动专用教室。
专用教室的创设是科学教育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科学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是培养幼儿实践能力、提高其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开设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室,可以充分集中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资源,让儿童更为全面和深入地体验科学探索的氛围,也便于教师利用专门的活动空间,开展特定主题与内容的科学教育活动。
篇2
一小学科学教学导入原则
导入环节的设计并没有固定的形式与要求,但是要想使导入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首先要对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再参考以下原则进行设计[2,3]:
(一)目的性与整体性相统一原则
科学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过程与方法、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即“三维目标”[4]。一方面,导入的目的性主要体现在为每节课的“三维目标”做好铺垫,使其能够顺利实现。虽然在导入环节不能完全涵盖“三维目标”的要求,但应该就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设计。另一方面,导入的目的性还体现在要紧密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服务。导入虽然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导入的整体性指导入要与整节课的教学活动相匹配,要与教学活动的其他环节形成有机的结合,让导入为后续教学活动开展发挥引领作用。导入环节固然重要,但是在实施中要注意时效性,时间应控制在3-5分钟;导入环节的内容不应过于繁琐。在科学课教学中,导入要坚持目的性与整体性相统一原则,应在坚持教学整体性的前提下,进行有目的的设计。例如在讲教科版《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一课中(本文所涉及的课都来自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以学生播报近期国内外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关的新闻为导入,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开始思考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为实现“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二)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统一原则
导入的科学性指导入设计应以教材为依据,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前期知识水平。科学性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以班级为单位,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对导入内容、教师讲授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得导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导入的趣味性指导入设计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要生动有趣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效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更能促使学生思考导入环节所呈现的问题,为学习重点难点知识起到促进作用。在科学课教学中,导入要坚持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统一的原则,教学实际中要以科学性为主,趣味性为辅的原则进行。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呈现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讲《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用“覆水能收”的趣味实验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在本节课最后让学生试着去解释导入环节中趣味实验的现象,即由于倒放的玻璃中蜡烛燃烧消耗了氧气,从而使得大气压把周围的水压进倒放的玻璃杯中。以此让学生对大气压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直观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原则
导入的直观性指通过教具演示、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感官直接获取相关知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但需要具体事物辅助其理解。导入的启发性指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所讲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所领悟。科学课的学习往往要通过实验获得数据或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导入时要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与途径。在科学课教学中,导入要坚持直观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直观性是启发性的基础,启发性是直观性的目的。当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后,可通过设问等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例如在讲《定滑轮和动滑轮》一课时,利用旗杆模型模拟完整的升旗过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定滑轮的作用。通过老师的提问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定滑轮的作用,让实验开展更加有的放矢。
二小学科学教学导入方法
教学导入方法的选择要以上述原则为指导,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选择。选择合适导入方法对于整节课的顺利开展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课堂导入方法主要以下几种[5,6]:
(一)复习导入法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要在学生的旧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知识。所以在讲新课时,对上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讲《滑轮组》一课时,先通过提问等形式让学生回忆起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特点,再引出本堂课的讲授内容。这样可使学生顺利的完成知识迁移,让学生思维更加的顺畅。
(二)实验导入法
实验导入法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另一种是学生亲自操作。前者主要是一些操作较复杂、有一定危险的实验。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伴随现象》一课时,教师用金属钠与水反应后再滴入酚酞试剂,使得整杯水变成粉色。这个实验现象明显,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反应后水的pH值较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后者所进行的实验操作简便易行,可以让每位同学亲身体验。例如在讲《运动与摩擦力》一课时,让学生进行“拉不开的杂志”的游戏,让学生感受摩擦力。在小学阶段尽可能选择一些趣味实验,这符合杜威和皮亚杰提出的游戏符合小学生对新事物认知方式的论断。
(三)多媒体导入法
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向学生展示不宜观察的实验现象或帮助学生理解教师的讲解。例如在讲《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地震的视频,让学生对地壳运动有所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依赖多媒体。应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7]。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一些有趣且有意义的游戏软件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的教学。通过这种深受学生喜爱的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8]。
(四)问题情境导入法
有效的问题引导要与学生的前概念相关联,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明确主体的研究内容,将学生的思维尽可能的集中到关键问题上,为学生的实验探究提供一个有力支点[9]。问题情境的来源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10]。例如在讲《减慢食物变质速度》一课时,让学生汇报在课前对于超市中冷藏和冷冻区食物种类和食物产品包装的调查结果。并提出学生对于这样储存食物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因素可能与食物变质有关。除了上述提到的导入方法外还有故事导入法、古诗导入法等。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三总结
导入环节是一节课中的重要一环。教师通过3-5分钟的授课内容要让整节课进入主体内容的探索和调查阶段,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决定了导入环节设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导入的设计与授课教师的学科背景、兴趣爱好等方面有关;还与不同班级的前概念水平和所授课程的教学目标等方面有关。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参考本文所提及的导入设计原则与方法,将导入环节设计的既有效、又生动,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引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秀菊.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特色课程“小学科学课实用教学法”的开设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10):146-148.
[2]康晓燕.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原则[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68-69.
[3]赖慧民.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原则及策略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13,(01):50.
[4]邹俊.论小学科学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D].云南师范大学,2005.
[5]季宗飞.例谈物理课堂的有效导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11):35.
[6]林忠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导入方法新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1,(17):40-41.
[7]张春玲.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整体教学效率与效果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7.
[8]水卿梅.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9]刘占兰.加拿大小学科学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85-89.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交际教学原则
一、引言
(一)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关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二者的关系,学界早已有所讨论。学界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第一位的,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补充,是第二位的。这也是本文所讨论的交际教学重要性的前提。
(二)交际教学的特殊地位
交际教学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是在任务型教学法(又称交际法)中得以阐释。究其原因,正是在于交际教学的双重身份,即既具有以语言教学为载体的特点,又具有文化因素教学的若干特点。
张占一(1990)按文化在交际中的功能提出区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观点。在这里,我们所讨论的交际教学是广义上的概念,它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知识、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相关内容。它与传统意义上对外汉语教学法中的交际法有一定区别。
二、课堂教学的交际特点
(一)模拟性
课堂教学中的交际教学,多是从语言功能出发,设置一定交际情境,学生模拟真实场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必须真实体会交际双方的角色定位,明确自己的言语表达,注重交际原则的把握。由于交际的模拟性,可能会出现与自身交际特点不符的情况,这就加大了学生对所模拟的情境的深刻理解。尤其是与中国文化差异比较大的学生,可能很难理解中国人的交际行为。例如,中国人在得到别人称赞时的委婉表达,欧美学生就会很不理解。
(二)生活性
由于交际教学应服务于语言教学,起到巩固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的作用,加之对外汉语教材(以口语教材尤为明显)的主题设置多以多样化的生活情境为背景进行编排的,因此实践中的交际教学也多以生活性场景为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还是基于学生、外国人这一特定社会背景,可能在与当地中国人的接触中会得到与课本不一样的交际回应。生活交际的复杂性,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一定的难题。因为生活情境是复杂多变的,交际对象也是不确定的,而课本只能给出普通的交际示范。
(三)零散性
由于对外汉语的课型设置,交际训练多出现在口语课堂中,当然其他课型也必不可少地有所训练。综观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由于缺乏统一的大纲作指导,很难编排系统的口语教材。就目前的口语课教材而言,大都设置日常问候、购物、商量、建议等语言功能为主线的话题式口语教材。这就决定了口语课堂教学也很难像语法教学那样分类明确。
(四)单一性
课堂教学中的交际训练多是围绕教材展开的,这决定了在实际教学中交际内容具有话题单一性的特点。一方面,给学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的口语训练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给学生融入现实生活的情境设置了障碍,学生在复杂的交际情境中可能会处理不当。因此,锻炼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是交际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
三、课堂教学的交际教学原则
语用学领域关于会话规则研究较多。格赖斯(Grice)提出,出于礼貌,会话中的双方都应该遵守合作原则。这包括以下4个准则:1.质量准则;2.数量准则;3.方式准则;4.合作准则。利奇(Leech)对格赖斯的合作原则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礼貌原则。这一原则由得体、宽宏、赞誉、谦逊、一致和同情等6个准则构成。
针对上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交际特点,提出以下8项交际教学原则:
(一)语境优先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际局限在特定的角色范围之中。从这一方面说,师生双方的交际行为都是受交际环境严格限制的,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交际模式。然而,课堂教学自身的特点又会使师生、生生的交际情境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由此,师生、生生之间是在不断变换的交际情境中转变各自角色,进而决定采取何种交际策略来完成模拟情境的交际任务,最终达到加强交际能力的目的。据此,我们倡导的语境优先原则,是指先撇开课堂情境这一大环境,优先考虑所模拟的交际情境这一小环境。
(二)角色适用原则
角色适用原则,是指课堂教学中模拟情境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文化背景,在角色的选择上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当然也要做到公平原则,教师适当协调。例如,课堂教学中的交际训练,可以进行交际双方角色互换。这样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两种不同的言语交际角色,达到多练的目的,也避免了学生由于角色选择失误而造成的交际压力。
(三)双向协同原则
课堂交际教学的顺畅进行,不仅需要师生、生生进行双向合作,还需要交际双方协同合作。表现在生生交际练习时,教师作为旁观者和交际过程的监督者,对生生交际训练进行实时、适时的检测,而学生也会观察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以反省自我交际行为。而师生之间的课堂交际,也给学生以示范作用,学生极有可能发生交际迁移,在课后潜移默化地遵循目的语交际文化的若干规则。
(四)交际仿真原则
交际仿真原则要求学生在进行模拟交际练习时,要按照真实性、逼真性的要求,尽量保证交际过程的连续性。此外,学生进行模拟交际训练时尽量不要看课本,不要做提示纸条。学生可参看教师书写的板书设计,从中提取关键词,以帮助回忆交际内容。回忆际操练,有助于学生脱离课本的束缚,锻炼自主的交际能力。实际情境的复杂性,也要求学生灵活应变,处理得当,不可能有现成书本可供参考。
同时,这一原则要求教师不打断模拟交际,适当做些偏误笔记,待交际训练结束后再做相应点评。当交际训练无法继续时,教师尽量不给提示,以避免学生的依赖心理。
(五)语用纠偏原则
语用纠偏是指教师在把握交际练体方向不偏的前提下,待学生交际练习结束后,着重指出其语用偏误,而非只指出其语言知识的偏误。由于交际练习通常是在学习课文之后才进行的交际训练,旨在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功能意念的交际要求,因此,学生通常已经基本掌握语法内容,很少会出现语法偏误,反而会出现更多的语音偏误和语用偏误。尤其是在交际练习要求学生脱稿进行时,语用偏误尤其明显,表现为交际双方只考虑自己的会话内容而忽略灵活应变的原则。
(六)礼貌会话原则
礼貌会话原则与格赖斯(Grice)的合作原则、利奇(Leech)的礼貌原则具有一致性。课堂教学的交际训练,也是模拟真实情境的仿真交际,因此,对外汉语课堂交际教学也不可避免地遵循这些普遍原则。
格赖斯(Grice)的合作原则是以西方价值取向为出发点,而利奇(Leech)的礼貌原则对文化差异因素考虑不够,我们所提出的礼貌会话原则是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中国交际文化为主要内涵,相对于西方的礼貌原则,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委婉语的使用更加频繁、社会角色的高低有序上。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师生礼仪、遵循模拟情境的特定礼仪。
(七)原则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本身是针对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因此更多地涉及跨文化交际内容。刘珣指出,交际能力中所包括的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均与文化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操练交际练习时,不可忽视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禁忌。尤其是来自穆斯林文化国家的学生,对待多样文化的接受性上有所封闭,不像欧美文化国家开放性较强。
(八)非言语交际原则
周小兵(2009)将非言语交际归纳为8种:(1)手势;(2)姿态;(3)服饰;(4)眼神;(5)表情;(6)体距;(7)触摸;(8)音量。庄继禹(1988)将非言语行为分为4种类型:(1)体态行为,表现为说话时身姿、手势、表情等;(2)时空行为,包括体距行为和时间行为;(3)外表行为,包括容貌、仪表、服饰等;(4)类语言行为,包括声音的音量、音调、重音、语调等因素。
我们综合两家说法,着重讨论与课堂交际教学最为密切相关的手势、姿态、眼神、表情、音量、重音、体距等因素。对于外国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很难深刻体会中国人交际时的眼神、表情、重音等诸因素。课堂教学时,教师则更难讲解清楚。我们的建议是,对于差异较小的非言语行为,教师可以自己表演,让学生来猜测其含义。例如,教师和学生模拟交际时,教师不断地看手表,这一动作就暗含了交际对象的想快点结束谈话。而,对于差异较大的非言语行为,教师可以做动作,直接释义该动作所表达的特殊含义。
四、结语
本文所限定的研究范围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交际教学原则,主要区分了交际教学与任务型教学法(又称交际法)。在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下,突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尤其是口语课上的交际特点,即交际的模拟性、生活性、零散性、单一性等特点,并由此提出了8项交际教学的原则,即语境优先原则、角色适用原则、双向协同原则、交际仿真原则、语用纠偏原则、礼貌会话原则、原则、非言语交际原则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综合运用多种原则,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灵活多变地加以引导和阐释,锻炼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汉语文化思维。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何兆熊主编.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英]利奇(Leech),李瑞华译.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5]汤英莎.跨文化交际的言语得体性[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6]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庄继禹.动作语言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8]邹明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9]周小兵主编.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2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10]周宇岚.浅谈礼貌原则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7,(16).
篇4
高校教学课程经费分配原则管理策略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领导对学校教学的重视程度,高等学校是孕育人才的摇篮,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本保障。一个学校的人、财、物力的投入程度高,体现的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综合实力,相应的,教学课程经费的合理分配和管理成为教学管理的关键工作之一。
一、高校教学课程经费分配原则
教学经费主要分为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四大类。我国现行的高校教育经费有固定的支出体系,教育部属和中央各部属以及地方各部属下的高等院校因其所属不同,其教育经费的来源也各不相同,分别由中央财政、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财政部门进行专项拨款和管理。同时,由教学水平评估部门对于教学经费投入力度进行整体评估和外部监督,督促教学经费的合理分配。
二、高校教学课程经费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经费地区差异明显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经费从地区上划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国华东地区的高教育经费投入和西北地区的超低教育经费投入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他分别为华北、华南、西南和东北地区依次递减,整体上,教育经费的地区因素导致的差异性明显存在的。华东北地区的高等教育程度发达,西北西南地区教育水平落后,这样的不平衡会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会形成一个地区发展比例失调的恶性循环。
2.教学经费的财政投入不足
近些年来,国家已加大多高等院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整体教学投入水平较往年相比,有较大提升。但是,距离教育投入占GDP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距离世界的教育事业水平还存在很大的一段距离。并且,随着近些年学校的扩招,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高校教学物质条件趋紧,整体呈现教学条件设施紧张,甚至短缺,占用了传统教学经费,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和教学经费的分配使用。财政部门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还是跟不上实际需求。
3.教学经费分配管理仍有不足之处
高等院校对教学经费管理虽已有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很多学校的教学经费是按照各学院人数按均分配,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之间存在的成本差异,按照同等水平发放教学经费导致很多学科的研究性课程无法正常进行,很多具有专业性需要进行试验的学科长期存在经费不足,课程安排只能停留于基础理论,没有办法深入的现象;还有的高校的教学设备经费也是按照专业发放,没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发放,也没有科学的发放标准。一些学校为了应付教学评估考核,盲目购买教学设备的现象,导致浪费。这些问题反映出教学经费分配和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教学经费没有按照使用需求进行具体划分和合理规划使用,导致教学经费分配不均的同时还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
三、高校教学课程经费的分配管理策略
1.缩小地区教学经费差异
高校教学水平的发展直接体现一方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地区经济繁荣的根本保证。高校教学经费的地区差异性势必会影响到地区经济发展。国家要想实现整体经济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缩小地区教学经费投入的差异性是实在必行的举措。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当加大西北地区的教学经费投入力度,提高西北地区的整体教学设施和教学水平,缩小地区教学水平差异,逐渐趋向于平衡发展。
2.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
虽然教育部财政部都非常重视教育兴国,重视教育的力量,已经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但是实际情况是,仍然达不到世界教育水平,占GDP 的比例仍然偏低。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只有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拨款力度的同时发展多渠道方式筹措资金。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学杂费等收入外,还可以运用自身专业的教学资质和经验通过兴办二级院校,联合办学等方式筹措资金;也可以争取更多的社会捐赠以及企业捐赠;同时还可以增强自身实力,做好校办企业创增收入。
3.提高教学经费的分配和管理能力
对于教学经费的分配和管理是高校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这些教学经费都是为了用来建设学校,提高学校综合教学水平的,不应当出现利用不合理和浪费的现象。首先,对于教学经费的分配,应当编制科学的教育经费预算,预算要以学校课程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以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基本指标,对于各项费用按照具体院系具体课程进行专项专款具体划分和量化规定,这样根据院系课程要求进行分配既能避免教学课程分配不均,也能够避免教学经费的使用浪费。其次,高校教学经费应当进行规范化管理,要在教学经费预算的同时,对于教学经费的实际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以预算编制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预算编制的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教学经费的使用范围和具体细节上的操作。要从行为上规范经费的使用,保证教学经费的使用方向是用于教学设备增加和教学课程补足上,既是对教学经费使用的管理,也是对教学经费使用的监督,杜绝个人行为的贪污和浪费,实现学校整条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教学经费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保证高等教学条件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教育部高等教学水平评估的重点考查项目之一。在未来的高等院校发展过程中,需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程度,缩小地区教育经费差异,运用更多的方式筹措教学经费,对于教育经费要进行更加规范合理的分配和管理,实现高等院校综合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明全.“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2,(7)
[2]蓝艺.浅谈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32)
篇5
一、教师选择幼儿科学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选择不够均衡
教师选择幼儿科学活动内容无外乎几种途径:一是从现成的教学参考书或者优秀教案集选取,如福建省在2012年推出一套《领域活动指导》的教育用书,包括小中大班五大领域共六册,有些园直接从中选择认为是适合该班幼儿的内容。二是在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安排相关的科学内容,如有个教师针对该班初入园小班的实际,开展“幼儿园里真快乐”的主题,安排了认识玩具的科学活动。三是教师出外学习或在幼教刊物上看到一些“优秀活动设计”,就把它们“拿来”或者修改成本班的科学活动内容。如模仿某名师的科学活动内容。四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生活中突发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件生成的科学活动主题,如教师发现最近幼儿关注“海洋生物”而设计了相关的活动。与中小学全国或全省材(课标)不同,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来源多样,可提供借鉴的参考书也很多,教师的选择面宽、可灵活处理,带来的负效应是随意选择、内容不均衡。如有个教师自己害怕动物,在她班上几乎不开展认识动物的科学活动;某园为追求“科学教育生活化”,教师经常组织幼儿开展蒸馒头、做糕点、煮小吃等开展所谓的“生活化”科学活动;有些园为体现“做中学”的教育特色,所选择的多是物理科学领域的内容[1]。按照《纲要》《指南》精神,科学教育要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兴趣,让幼儿通过探索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这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也为幼儿今后进一步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全凭教师的个人理解、偏好和专长选择、组织内容,容易出现内容不均衡、不适宜等问题。
(二)内容选择难度适宜性差
一是教师不能确定哪些内容适合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无法确定活动内容是否与幼儿的经验和认知水平是否匹配。有时是内容难度过大,如有位教师组织“有趣的海绵宝宝”的小班活动,内容是“感知海绵有弹性”,而且要求幼儿“初步学习猜想与验证”的方法,内容超出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有时是内容难度幼儿年龄班不匹配,如把探索“凹凸透镜”的内容安排在前(中班),而探索“平面镜”内容安排在后(大班);把认识“空气的秘密”内容安排在前,而把认识“好玩的风”内容置后……由于对活动内容难度把握不当会出现有时幼儿“探而难究”,有时幼儿因为内容缺乏挑战性而“吃不饱”的现象。二是同一内容在不同年龄班都开展,前后重复,在探究点和探究难度上没有差别,处于同义重复阶段。如在小班下学期和大班上学期都有“(给)水搬家”的主题,其内容都是“运用工具运水”;在中班和大班均安排幼儿探索“沉与浮”;认识“磁铁吸引铁制品”这项内容在幼儿园小中大班的活动都可以找到;关于“季节”的内容,其深度在小、中、大三个阶段之间没有递进关系……教师不考虑幼儿年龄差异而将相同内容重复安排在不同年龄班,内容前后重复,难度要求却没有提高,缺乏层次性。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可能在探究兴趣、需要、经验、学习能力以及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在实践中无法准确区分科学知识的难度,使科学活动内容对特定年龄段的幼儿来说难度适宜性较差。
(三)喜“新”厌“旧”,内容的科学性差
当前,幼儿教师热衷于生成“新”内容,忽视经典的“旧”内容。在幼儿教育期刊或网站上、骨干教师的展示活动或教学竞赛等场合,总会出现一些在几年前没有的“新颖”活动。对于科学教育传统的经典内容,教师一般不会选为科学展示课的内容。如沉浮游戏、磁铁实验,按照一位老师的话说是“这些活动都太滥了,大家都太熟悉了!”下面列举几项近年来较受推崇的科学活动内容:
(1)“拱形的秘密”(发现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
(2)“瓶中吹气球”(了解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的关系),
(3)“皮搋子家族的超能力”(发现皮搋子家族的吸附能力,了解空气与吸附之间的秘密)。仔细推敲,诸如这些所谓“新”科学活动存在表述不严谨、内容把握出现偏差甚至错误等问题。如“拱形的秘密”这一内容,拱形(壳体结构)是物体材料的结构之一,幼儿生活中和自然界随处可见拱形状的建筑及物品,如拱桥、拱门、安全帽、龟壳等。如果选择该项内容,根据《指南》科学探究5-6岁的目标要求,幼儿探究“拱形的秘密”内容可定位在“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上,而不是探寻“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这种看不见“力”的原理。(2)(3)的内容涉及空气压力问题超出幼儿的水平,幼儿很难体验。在瓶子中能否把气球吹大除了与空气压力因素有关,还受到幼儿吹气的技巧、瓶子大小等因素影响,有些幼儿恰好是具备吹气技巧把气球吹得较大占满瓶子的空间,但他们所能发现的是该瓶子底部有洞,很难把吹气球与空气压力联系在一起。皮搋子和吸盘挂钩是利用空气压力制成的工具(利用真空原理)。幼儿操作后所能体验的是“我很用力压,吸盘才能挂在墙上”,很难揭示其背后的原理:把吸盘里的空气排出来(排出的空气是看不见的),吸盘挂钩就能牢牢吸在墙上。幼儿能探索的是这些工具在什么地方吸能吸得牢,影响因素有哪些。这样的内容才切合《指南》科学探究5-6岁的目标要求“探索并发现常见物理现象的影响因素”。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确实也要与时俱进。适当增加一些反映时展、幼儿喜欢又能探究的内容是必要而且必需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深入把握内容的实质而且能准确定位!有些科学的经典内容经过几代人若干年的研究,有比较成熟的方案和经验可以参考(当然也有一些内容会被时代和幼教发展所淘汰)。与之不同的是,教师们热衷“生成”的新内容,名为“创新”却往往事与愿违,反而会挤占留给传统、经典科学内容的时间。科学教育的内容首先必须遵循科学性的要求,实践中教师对于自己都没有正确理解的内容,就组织幼儿去探索其中的秘密,已经违背了科学性的要求。
(四)内容不能准确反映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
这也是目前教师选择内容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存在两种典型的情形:一是内容空洞,没有指向科学领域的核心经验。目前许多科学活动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幼儿在动手操作,活动“热闹”、幼儿“兴奋”,其内容盲目追求趣味性而缺少一个明确的核心概念。如某教师组织的“秋天的水果”科学活动:了解秋天水果的种类,知道正确吃水果的方法,爱吃水果。她的依据是“领域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呀,而且吃水果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我就按照书上的内容来上了”。分析其内容,第一点勉强与科学领域沾边,但对中班幼儿只是了解秋天水果的种类,显然是低估幼儿的前期经验,无法激发幼儿的深层探究欲望。水果可以直接吃、去皮或连皮吃、榨汁、做成沙拉或罐头、烹调成各种花样繁多的美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和各种生活小家电出现,水果吃法简直五花八门,何来“正确”之说?从“吃水果方法、爱吃水果”这一内容看,第二、三点比较偏向“健康”领域,并不是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如果缺少一个值得探究的科学核心概念,探究活动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二是内容过于追求全面,一次活动同时包含多个科学核心概念。教师在选定科学活动内容时,往往在一次活动中包含多个科学核心概念。有位教师组织有关磁铁的科学活动,内容是“磁铁的特性”,而“磁铁”包含“磁铁能够吸引铁制品,磁力能够穿透一些材料,不同的磁铁有不同的磁力,磁铁两端磁力最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等特性。又如这次“落下来”科学活动,至少包括三个核心概念:“各种物体在空中会自由着落”、“不同物体着落速度不同”、“改变物体着落的速度”。这样的内容包含多个核心科学概念,由于核心概念过量,致使探究活动内容庞杂,真正需要探究的题目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当代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儿童的探究必须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2]。科学教育强调基于少量的核心概念展开深入的学习,“少即多”[3]。如果一个活动内容的核心概念缺少或者太多都被认为是不适宜的,因为这会导致幼儿在探究“走过场”,每个环节都浅尝辄止,无法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也就无法体验到探索发现的兴奋和满足感。
二、教师选择幼儿科学活动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标准规定
比较宽泛,给教师选择内容带来诸多困难我国幼儿园阶段还没有统一科学教育内容标准,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2012年颁发的《指南》这两个重要幼教法规均没有详细规定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纲要》在“内容与要求”中宏观概括出科学教育内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生活中的科学技术,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指南》举例性提出六方面的科学内容:常见的动植物、常见物体与材料、常见物理现象、天气与季节变化、科技产品和环境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教育内容框架的支持,没有统一的“考试”,“教什么”“学什么”的内容宽泛,给教师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这也是教师选择内容存在诸多问题的客观原因。
(二)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研究不足,难以对幼儿教师选择内容起到指引的作用
有一项研究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幼儿科学教育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对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内容方面研究成果较少,力量薄弱[4]。而各种参考书、教案集虽然繁多但编写质量不高,提供的科学活动内容本身不科学,甚至出现一些明显的概念性错误,如小班科学活动“海绵”内容定位为“认识弹性”,把有关“水的张力”概念误为“水的粘附力”等。对实践中幼儿教师选择、组织内容不仅帮助不大甚至误导。哪些内容适合幼儿,各年龄班内容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和衔接,该活动内容包含的科学核心概念是什么、如果包含多个核心概念又该如何合理分解……这些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因此难以对当前幼儿教师选择内容起到指引的作用:“研究者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明确告诉我们哪些科学概念值得教师组织幼儿去探究?小中大班幼儿可以分别去探究哪些科学内容?”[5]
(三)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不足,使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比较贫乏
我国幼儿教师总体学历偏低,科学素养较弱。他们大多为文科背景出身,缺乏相应的科学背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以及科学教育的先进理念,自身缺乏对科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在职前培养阶段,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教育课程中,比起其他领域有先修课程作为基础,如健康领域教育先修课程有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等关系较密切的学科,语言领域教育有大学语文和儿童文学作为知识基础课程。而科学教育领域只有单独一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幼儿教师由于先前在理科学习的不愉快经历而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幼儿教师表示“科学领域太难,很多科学知识自己都不会,别说教幼儿了!”他们科学知识贮备不足,如将物体的“滚动”、“转动”混淆,他们自身都不清楚所开展活动中包含的科学核心概念。在职后培训中比较倾向于幼儿科学教育实施方面,对幼儿科学教育内容本身的解读和选择的关注不多。林筱彬在对与在职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教师现在获得科学基础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学习或者参加幼儿园课程审议获得,其科学内容知识大都是在准备组织活动时临时得以补充的[6]。总体上看,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比较贫乏,对同一主题在不同年龄班的学习重点及其区别与联系认识不清[7]。他们认为,探究活动就是幼儿想探究什么就探究什么,愿意探究什么就探究什么,只要是跟某个事物有关的概念都可以探究,并不对某一个主题下所包含的概念做分析,也不明确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在确定活动内容上就非常笼统、含糊,对各年龄班的科学主题与内容定位也不够清晰,无法为不同年龄班幼儿选择适合的内容。
三、提升教师对科学活动内容选择能力的建议
(一)在《纲要》《指南》指引下,加强对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协同研究
不仅加大科学教育内容的研究力度,还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双向沟通。幼儿科学教育研究是一个兼及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对于幼儿科学教育研究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4]。这对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研究同样适用。一是可以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幼教教研员与一线教师构建研究共同体,在《纲要》《指南》指引下,对如何划分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范围、如何把握科学领域各项目内容的核心经验、具体内容如何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如何为不同年龄班幼儿选编适宜的活动内容等开展合作研究,其成果尝试转化来指导实践。二是重新编写或者审定已有的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学参考用书。中小学采取“一纲多本”多种教材发行的经验可资借鉴,各地区可以由相关部门牵头编制适合本地区的高质量教参。要改变幼儿园教材以第一线教师为主要编写队伍的局面,不仅需要高校教师、教研员和幼儿教师参与编制教参来保证内容的适宜性,还要吸收自然科学领域的专业教师参与来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在编写体例上要有创新,以前教参只有目标、准备、活动指导建议等内容,新编的教参要增加内容分析、背景知识或资料提供,可提供少量较详细的、基于核心概念的主题活动教案以供幼儿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参考。为教师选择和准备一批经典而优秀的教学材料作为共同研讨的内容,这样教师自然就会将备课的重点转向“吃透幼儿”。教参内容选编要遵循科学性与启蒙性、广泛性和代表性、地方性与季节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等原则[8],尽量做到适宜、均衡和连续。
(二)以提升教师“PCK”为核心,加强幼儿教师在科学领域的培养与培训
“PCK”是一种对教学产生影响的学科知识,它使教师能够理解如何对某个学科的主要内容和议题进行表述以适合学习者不同的能力与兴趣。“PCK”包括科学课程知识、学前儿童发展知识、教师科学教育方法策略知识以及科学学习评价知识四个方面,它能使教学效能最大化。在教师培养的职前和职后阶段,都要为教师提供丰富科学课程知识体系以及加强科学教育内容的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科学素养,入学时可文理兼招和鼓励理科背景的学生进入幼儿教师队伍,学前教育专业增设科学教育方向,要适当开设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选修课程,增大科学教育课程的比例和增加实践机会,以促进教师整体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基于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展开教学,为教师以后工作中正确处理科学教育内容奠定基础。目前,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一般采取理论讲座、名师公开教学观摩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模式,着重点在教学策略方面,对幼儿教师如何正确掌握幼儿园科学领域内容、如何将科学领域内容知识进行转化融合于科学教育活动中关注不够。因此,以提升教师“PCK”为核心重构教师培训框架内容[9],有机地将教师的三类知识(关于内容的本体性知识、关于儿童的条件性知识、关于方法的实践性知识)在基于教学实践情境和活动案例的分析与反思中整合提升为一种动态化的、带有实践性、建构性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对于教师优化和改进教学、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智慧具有更强大的支撑作用,从而达到改善教师选择科学活动内容现状的目的。
篇6
关键词: 课堂导入 预科英语 原则 方法
所谓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指教师采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辅之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内容的过程。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而课堂导入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这就决定了它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导入的成败常常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整堂课的效果。
在预科英语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学对象的预科学生,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其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另一方面,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如果在枯燥的英语语言教学中,教师不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并稳固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护其学习积极性,最终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够加强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和优化,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积极的求知动力,来提高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参与意识,帮助其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我们就能达到提高预科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课堂教学导入的原则
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导入恰当与否和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如果导入恰当得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凝聚注意力、激发热情、酝酿情绪,最后导入教学内容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完成一次成功的课堂导入,基本上要符合以下三点要求。
(一)简洁性原则
导入内容须简洁,切忌喧宾夺主。昙花一现,却令人久久难以释怀,那恰恰在于它的短暂之美。课堂导入环节也是如此,它只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入的目的就是通过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同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然后展开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所以导入环节不宜过长,如果课堂导入冗长拖拉,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就与导入的初衷相悖,也就失去了导入的意义。
(二)趣味性原则
导入内容要有趣。在《基础英语・教师手册》一书中,英国著名教育家埃克斯利(C・E・Eckersley)提到:教学中趣味性问题是头等重要的问题。因此,激发、调整、转化学生的兴趣,就成为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导入的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对导入内容产生足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转化为积极的思考和主动的参与意识。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所传授内容的趣味性。趣味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上,也充分地体现在形式上,所以教师应设法用生动形象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表情、语态、动作做渲染,甚至附之于以道具,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牢牢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在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教师设计的课堂导入不感兴趣,那么无论教师多么努力都不会任何的效果。
(三)导向性原则
导入内容要具有导向性,所谓课堂导入,顾名思义就是要引入教学的主体内容,偏离了这一目的,无论多么精彩和有趣的导入都注定是失败的。即使导入内容简洁而有趣,能够起到活跃气氛,激发学习热情的作用,却不利于向教学内容的转移,那么,学生的兴奋性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引导,课堂必然会在短时间的喧哗和骚动以后重归于平静和沉闷,这当然不是我们教师所想要的结果。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发掘教材内涵,针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设计导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导入环节的引导作用。
二、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方法
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但是,如何进行导入却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学习英语的方法,则是教好英语最好的办法”(埃克斯利),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和进行导入。这里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预科学生的特点,总结了几种导入的方法,供大家探讨。
(一)随意交谈法
利用上课刚刚开始的几分钟和学生随意地交谈,这几乎是英语教师最常用的办法。大多数教师都会由天气、时事、假期生活等等内容谈起,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交谈的时候,大多数教师一般会站在讲台上。但是根据笔者的观察和亲身体验,交谈时缓步穿行于学生之间似乎更为有效和实用。在语言教学中,平等而友好的师生关系十分地重要,毕竟语言是交流的工具。笔者认为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主动表达自己和与教师沟通的犹豫情绪,更有利于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虽是随意交谈,但也不能信马由缰,教师要适时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一定的问题和焦点上,启发学生思考。我们有些教师经常是随意交谈之后,又戛然而止,并没有做到导入与教学内容之间平滑无痕地过渡与连接,这样的导入和直接开始讲课区别不大,通常达不到导入的目的。
(二)笑话引入法
可能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在第二节上课几分钟时,可能还有一些同学没有稳定下来,这时老师切不可任其骚乱,置之不理,也不要盲目训斥和制止。可以借这个时机,利用学生的兴奋情绪,讲一下事先准备好的笑话,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稳定课堂秩序。在选择笑话导入时,教师要考虑笑话和所要教授的内容的关联度。当然,不可能每一个笑话都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导入时要精心选择和编排。一般来讲,笑话都会折射出一定的人生哲理,所以可以从笑话所隐含的意义下手,进行一些人为但不机械的过渡和衔接,把学生的注意力转到课堂中来。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笑话,可以起到吸引注意力、舒缓神经、活跃气氛的作用,这是一些英语培训班的常用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对于预科英语课堂导入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三)回顾导入法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教师可在上课之前适当地回顾讲过的知识来导入新课。尤其是在习题课之前,适当回顾讲过的知识点显得更有必要。在引入新知识之前,帮助学生回忆讲过的内容,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过的知识,也为他们接受新知识提供了良好的理论铺垫和心理准备。通过巩固已学的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的衔接,将新旧知识有逻辑地联系起来,顺着知识逻辑结构达到“知新”,这样一来也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英语教学。有些英语教师对这种办法不太赞同,他们认为交际教学法在语言教学中更为有效,但是这并不说明在英语教学中不能“重复”。如果没有“重复”,就没有基本的积累,就不会有良好的英语思维和英语素养,交流时也不可能信手拈来。况且预科生的英语基础并不是特别扎实,在课堂上开小差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所以回顾已经学过的内容完全有必要。当然,“温故”可以采用提问、对话多种形式,一方面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同时“师问生答”也加强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运用能力。“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在于“温故”,更在于“知新”。
(四)背景知识导入法
预科英语所选用的教材一般稍微简单一些,选编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名人传记、寓言故事及西方风情等,教师很容易找到教材内容和现实社会、生活的结合点。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网络的发达为我们上网查询获得丰富的信息和背景知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通过介绍背景知识,建立起课文与历史、社会背景及现实生活的联系,一方面加强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吸引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思考。这样也利于教师进一步展开教学,提高授课效果。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课堂导入语与课堂导入
有些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导入无非就是讲一些华丽精妙的语言。但是导入内容并不拘泥于语言,更多的时候,“在英语课堂上,体态语言配合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马云龙,1990.9),语言辅之于动作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导入时当然需要教师精心构思一些导入语,甚至可以说导入语的精彩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导入环节的成功与否,但不能笼统地将课堂导入语和课堂导入环节混为一谈。一次成功的课堂导入不仅仅需要教师的语言艺术,同时还需要教师适当辅以动作,渲染课堂气氛,甚至需要吸引学生参加表演。总之,课堂导入语作为整个导入环节不可或缺的部分,却始终不能代替整个导入环节,它只能充当催化剂的作用,将整个导入内容催化为一场春雨,来浇灌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灵。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入模式
学生是教学对象,也是教师引导的对象,所以导入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新的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教学模式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是说我们要把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培养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因此,导入不能只停留在教师个人表演和魅力展示的初级阶段,要积极为学生提供主动实践、积极参与的氛围,组织学生“协作”。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才更有利于教师成功引导。
(三)积极的教态
孔子曰:“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完全可能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上一门功课,因为学生对教师的感情直接影响其对教师所教学科的情绪。若要学生喜欢教师,教师必须对教学和学生倾注以热情和爱,而教师的教学仪态直接反映着教师对待教学和学生的态度,所以,教师的教态积极与否决定了课堂导入的成败。饱满的精神,抑扬顿挫的声调,亲切敏锐的目光,整洁大方的衣着,协调优美的动作,自然和善的表情,都能给人以美感,令人愉快。学生听课轻松愉快,并且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教学互动,从而增强师生之间心理上的沟通,接收和理解知识水到渠成。所以,上课伊始,教师就要展现出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导入环节的成功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搞好预科英语教学,我们不仅需要对课堂进行导入,而且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顺势导入。如果教师能够在很短时间内,以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形象来感染学生,以简洁有趣的内容为载体,通过不同的形式,恰当地采用各种导入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意识,把学生的注意力转向新的教学内容,就能成功地完成课堂导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为他们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华灿.论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冯亚娜.高校英语教学课堂导入艺术新探[J].科技信息,2008.6.
[3]李如密.试论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J].课程.教材.教法,1993,1.
篇7
一、主体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它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内部心理结构上来看,主体性主要包括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三部分;二是从外部功能来看,主体性主要包括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我执教和做班主任的短短几年中,我深刻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为主动的“我要学”,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过程是老师指导学生不断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经历中的重要一环,教师需特别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意识到并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做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引导学生在知识转化、智力锻炼、身心发展方面的独立思考、主动探索。
二、平等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学的前提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一原则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当代社会最为关注的普世价值观。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是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以面向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为导向,促进学生共性需求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为目标。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向并尊重全体学生,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因地制宜地培养其特长,使每个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争取为每个学生在未来成才打好良好的基础,以使他们都能走上各自不同的成才道路,成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
三、趣味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学的激励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只有用轻松愉快而学生又乐于接受的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形成为之奋斗的动力,学生因此才能产生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最终激发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新课改以前,传统语文教学形式呆板,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新课改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学习心理,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和发现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所在,设计出形式新颖又不缺乏实际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喜欢去听课,乐于去学习,主动去践行,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和收获到寻觅真知又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四、人文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这一基本特点和基本性质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注重人文性,人文性教学不可有所偏废。新课程标准以前,在语文教学方式上,忽视人文性,过分强调工具性,以致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仅仅关心学生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训练,把语文教学变成了纯粹的工具训练。这样的语文教学没有情感的熏陶、心灵的感染,致使语文教学缺乏人文的内涵和关怀,也最终桎梏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充分彰显。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围绕情感态度和心灵感悟进行合理地引导,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五、实践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来源于实践,最终也是要面向实践的。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发现,获取信息,创新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众所周知,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的学科,实践性成为连接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桥梁。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教学资源,优化语文教学的环境,努力构建动态性、实践性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实践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加强生活的体验、感悟,最终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总之,在新课改的“阳光照射”下,我们要结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我们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新时期新课改的“崭新理念”下接受教育与学习,以切实提高和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英语课堂导入 原则 方法
前言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中学生特点的英语学习过程与方法。”而要达成这一效果,抓住课堂的前几分钟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才会在课堂的起始阶段就被吸引,激发兴趣。下面,本人谨结合学生以及本人所教授内容的特点,对英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展开一些探讨。
一、课堂导入的作用及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上课伊始通过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求知欲望。
2、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引起对所学内容的关注
生动、新颖的导入可以使学生自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形成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兴奋中心",把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学习任务中来。
3、为整个教学过程定下基调,为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开端。
二、英语课堂导入艺术的原则
1、导入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充满趣味性的导入内容会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英语课从由老师“要我学”转变成学生“我要学”。
2、导入要有时代性
富有时代性的信息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教师授课时如能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背景材料,必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3、导入要有科学性
一般来说,正常的课堂导入时间应控制在4分钟左右为宜。时间过长,就会显得先宾夺主,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时间过短,又会使课堂导入显得苍白无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4、导入要有贴切性
即导入的情节和课文的内容相联系,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课文,不能离题。
5、导入要有目的性
课文的导入是为了保证课文教学的效果,所以应该服务于课文教学,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要学。
三、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
导入的方式应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常见的方法有:
1、 1、直观导入法
即通过图片,实物等导入教学。利用多媒体如幻灯机或电脑展现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如在上高中必修①第四单元(Earthquake)时,教师可事先找一些与此有关的录像或VCD片段,通过放映,让学生感受到地震时人们的心情及地震所造成的灾难,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2、娱乐放松型导入
游戏,歌曲、故事、猜谜语、顺口溜都是属于娱乐放松型导入。这种导入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娱乐轻松的学习氛围,训练他们的模仿能力,尤其是在表达能力及听力能力的训练中。如在讲授第一册美国乡村音乐时,Country Road 那优美的旋律伴着精彩的移动画面,一下子打动了所有在场者的心,为课文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3、背景知识导入
背景知识导入是教师把课前查阅筛选的与当堂课话题有关的背景知识以故事叙述或提问回答的方式进行的导入。对于一些历史题材的课文,可采用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而对于一些科普题材的课文,则可采用介绍一些学生熟悉的事例为切入点,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
4、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把他们的言谈、表演作为导入
充分掌握学生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自由式谈话、演讲和表演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
5、复习过渡,导入新课
知识是连贯的,系统的。新的知识是在旧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导入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前先复习旧的知识,以旧带新,自然过渡,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并使之系统连贯。比如,教师在写作课上讲正式信件的格式时,首先复习以前讲过的非正式信件的格式,然后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导入新的内容。
6、比赛导入
在以练习为主的课堂中,把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和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以比赛的形式导入,以座位小组为单位或以性别为单位都是不错的组织形式,能把学生的情绪尽可能快的带入到积极参与状态,还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7、时事导入法
时事是指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这些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时事导入法首先要求教师要关心国内外时事,关心学校和学生身边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敏捷的应变能力。只有教师平时注意细心观察,才能巧妙地利用一些热点时事,为教学服务。
结束语
作为每堂课的开始,具有艺术性的教学导入直接体现“未成曲调先成情”的特点。经过尝试后我更觉得导入阶段是教学过程中重要且值得探索和研究的环节。因为通过有效的导入,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既培养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又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创造。他们产生了想要开流的愿望,自然就会更积极地思考,而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自然课堂效果就更显著。因此,“Do the things right, do the right things”将会是课堂导入艺术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刘佳;;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探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邵细芳、欧阳菁;浅谈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2,(03)
3、张国华;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模式探讨 [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张锁占;英语课堂导入的设计[J] 衡水师专学报;1999年 01期
5、刘汉昔、党永升,“‘导学法’实验的初步尝试”,《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沪),1997年第1期。
6、刘红宇 “高中英语新教材阅读课的呈现”,《中小学外语教学》(京),1998年第2期。
7、汪胜光 “利用文中插图,进行导语设计”,《中小学外语教学》(京),2002年第3期。
8、莫幸华 “谈高中英语课的导入”,《中小学外语教学》(京),2005年第6期
9、刘汉昔、党永升,“‘导学法’实验的初步尝试”,《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沪),1997年第1期。
10、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
11、杨连瑞. 英语教育学 .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0年
12、王怀彬等. 新教学方法 . 吉林科技出版社, 1995年
13、李文海等. 语言教学与文化研究 .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年
14、《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15、陈英和 《认知发展心理》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16、陈亮;英语辅导报高教版03~04学年度第31、32期;
17、王怀彬等 《新教学方法》 吉林科技出版社 1995年
18、李文海等 《语言教学与文化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19、程晓棠,郑敏编.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20、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19
2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22、周兴东 “课堂激趣六招”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5.
篇9
关键词 非医科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教育原则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一个最为活跃和充满活力的一个时期,但是,也同样增加了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这是最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事故的一个时期。目前,各高校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学生本人和家庭都产生严重的危害,如中暑、溺水、触电、骨折、流血、烧伤、烫伤、中毒、动物咬伤、昏厥等。但是,目前大学生在防范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及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互救等方面严重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导致在意外事故发生时,不能在现场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和处理,在很多情况下,都丧失了抢救的最佳时机,可能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实际上,在一个国家中,其大学生对一些必备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其国内公众对急救知识掌握的总体水平。因此,普及急救常识应从大学生抓起,非常必要也势在必行。
在实施急救知识教育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特点和校园实际,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科学性原则
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是科学急救的前提,也是实践技术的基础,理论为急救技术服务。在急救知识技能教学中,必须将理论的科学性、操作的规范性放在首位。这一原则要求:①任何急救操作技术都必须以科学的医学理论为基础;②在教学中,实践操作演示必须准确规范;③教育大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急救的程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不可随意颠倒或变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院前现场急救的目的。否则,不遵循科学性原则,不仅不能减少损伤、挽救生命,反而会造成伤势加重、终身残疾甚至死亡,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实践性原则
归根结底,学习急救知识技能的终极目的是熟练正确地操作急救技术,以便在危急情景中实现自救互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包括课前准备、课上学习与课后考核评价都应体现动手的实践性而不是动脑的理论性。例如,课前应该充分准备各种实际操作教具,如模拟人、三角巾、绷带、止血带、夹板等。上课时,要注意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可以设定一个情节,学生们一个假装病伤人员,其他几个同学对其进行急救。同学和老师在完成模拟操作后对其进行点评、指导和总结。这样容易把在大学生学习急救知识技能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暴露出来,也会使教学有了极强的针对性、效率性和操作性。
实用性原则
普及急救知识技能的教育对象毕竟是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过于理论机械的说教容易扼杀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深奥而专业的知识也往往也会降低大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开展急救知识技能教育工作时,在教育内容上,要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特点,结合大学校园的实际情况,分析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和大学生常见疾病,不能脱离大学和大学生这一特殊地点和群体;在教育方式上,讲解归纳和演示操作相结合,理论要与现实中的实例相结合,在实例中启发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用实例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典型性代替理论的抽象性、深奥性和说教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普及性原则
早在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发出呼吁,全世界每个公民应该掌握1~2门救生技术。在当今时代,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被认为是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急救技术不再是一种专业技术,而是一种必需的生活常识。基于这样的理念和认识,非医科大学生急救知识教育要体现普及性原则。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技能;二是大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必备的急救知识技能。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复杂变化,各种突发事件(水灾、火灾、地震、交通事故、传染病、伤害事故等)随时都会发生,每一个大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识技能(如人工呼吸、人工胸外挤压术、外伤出血止血、包扎固定等),不至于在危急情景中束手无策、贻误时机。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功能;评价原则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工作的内容之一,是对教学结果及成因的分析过程,通过了解分析教学情况,对其成效和缺陷、矛盾和问题作出判断,不仅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还起到一定的调控功能,因为评价的结果作为反馈信息,可以成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的客观依据,教师据此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学生据此变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学评价是如此的重要,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老师出于各种原因,淡化甚至忽略了教学评价,我们在此着重探讨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原则和方法,以期能够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
一、评价主体三位一体
从学生、教师和观教者三个角度进行评价,可使评价的主体结构相对科学,至少有了兼听之“明”。
1.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参与评价,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的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而有没有发展,学生自己最清楚。其他人的感受,对学生来说只是外在的东西。
当然,学生的评价可能粗糙凌乱,但通过引导,会逐渐具体、清楚,有的还会非常独特。引导可以分层递进:最低层次是感性的评价,如自己喜欢或不喜欢这位语文老师或这位老师教的语文;第二层是自己有没有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否得到了某些有益的指导;第三层是自己有没有掌握新知识;第四层是自己能不能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第五层是语文老师的教学是否有感染力、启发性和激励性,自己是否开始自觉涉足更广泛的语文世界;最高层次是自己和老师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至于方式,当场提问学生、即席问卷调查和分层书面检测比较简捷有效。
这样的评价,真正给了学习主体评价的权利,可促使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课后的思考、发现和探索,因此而进行的归纳和演绎等多元思维,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利于教师教学的完善与提高。
2.教师的评价。当局者可能“迷”,教师教后都非常希望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达成教学目的,怎样可以达成教学目的,用什么更好的方法走向更理想的教学境界。
过去,教师上完课后不能谈自己的体会,只有听别人评价;当一部分评价与自己相抵触时,也不能申辩,更不能反驳。因此,评价成了没有教的主体参与的受审性活动,或成为形成图解某种思想、教法、成果的虚假赞美剧。
最低层次是感性的评价,自己觉得怎样,有没有达成教学目标,有没有赢得学生的喜欢,是否喜欢教这些学生;第二层是自己是否比以前更了解学生的学习与思维;第三层是自己是否激活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身心资源,并有效地学习了新的知识、发展了语文能力;第四层是有没有发挥自己的特长,完善或改进了教法;第五层是自己有没有在言语实践中与学生产生心智、情感的共振,学生是否开始自觉地追求课外语文读写;最高层次是自己和学生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
这样,最有权评价自己劳动成果的教师有了审视和解释的机会,评价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机。
3.观教者的评价。旁观者要“清”,要知道师生最反感甚至厌恶的是自己的教和学被评得左一个不当,右一个不是,但最后也不明白怎样改进才好。因此,观教者一定要听取执教者的简介与自我反思。
最低层次也是感性的评价,观教者自己觉得怎样,有没有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不是觉得成功达成了目标,最好不要只有观点,没有实例与必要的分析论证;第二层是执教者有没有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设置明确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三层是执教者有没有否充分开发与运用学生的身心资源,给予学生大量的语文学习机会,学生学到了什么新东西;第四层是执教者有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资源和资力优势,运用成熟的或创新的教法,解决了各种教学问题;第五层是执教者有没有引发学生与自己实现心智、情感的共振,有没有享受到教学带来的愉悦体验,实现了教学相长;最高层次是学生、教师和观摩研讨三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旨在让教师明确还可以用什么更科学的理论、方法或手段把教学提升到更理想的境界。
二、评价体系以学为中心
重视“怎样教”和“教会了什么”没有错,但教学的重心是教导之中的学,“怎样学”和“学到了什么”才是核心。因此,探讨怎样以学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很有必要。
核心目标是学生的语文能力(一项或多项)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发展。这一部分可占5%。
选用的教学内容是否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没有创造性开发、整合使用教材资源。这一部分可占10%。
教师是否依据学生的需要及具体学情机智地选择内容、工具与方法,如长文短教、深文浅教、精讲多练;机智地使预设和生成的内容有机结合,有创意地进行教学;是否创设了引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氛围;有没有给学生实践、思考、讨论的时空;问题的设计有没有层次和逻辑,全体学生是否都参与并得到了个性化指导;所有学生是否都能在最近发展区”摘到果子。当然,还要关注教师语文功力扎不扎实,如言语清晰、流畅、精练、生动,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文字端正美观,板书富于启发性。这一部分可占30%。
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没有以自己的实际言行形成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丰富了学习资源;是否有效地进行了自主学习思考与合作探究交流;有没有经历了必要的学习过程、体验了具体的学习感受,如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否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了语文能力。这一部分可占40%。
发展具体语文能力的目标是否达成;各层次的学生有没有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效果检测反馈是否良好。这一部分可占15%。
这里特别强调“学”的原因在于“学”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内因,教则是外因,教的唯一任务是促进学的真正发生。因此,必须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
三、注重评价本身的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