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养老金融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章认为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融业务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已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首先应加快推进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建设,积极鼓励银行业加快养老金融创新。应从积极开发储蓄类养老金融产品、职业年金类养老金融产品、证券类养老金融产品、保险类养老金融产品、基金类养老金融产品、信托类养老金融产品等具体措施上加快推进我国银行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
【关键词】
养老金融;银行业;老龄化
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老年休闲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行业的占比将显著提升,涌现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养老知名品牌。银行业要充分发挥牌照种类丰富、业务领域广泛等优势,全方位精准做好养老金融服务。
一、加快推进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建设
(一)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尽快研究出台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引导银行业提高认识。出台专门的信贷管理办法,开发专业的养老信贷产品;对于县域及以下的公办养老机构要纳入银行业授信范围;鼓励银行业采取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支持个人和企业开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机构,并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对社会力量开办的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可按商业可持续原则发放政府贴息贷款;对于商业性高档养老房地产,可按商业性房地产项目进行支持。
(二)要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破解影响养老金融服务信贷投入的瓶颈。一是设立清晰的投融资主体,以地方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为担保,定向、规范、批量地获得信贷支持,加快政府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并通过公建民营和PPP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建运营;二是出台民营养老机构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建立养老机构贷款风险基金,鼓励担保公司为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融资担保,提高银行业支持养老机构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尽快出台养老产业用地管理办法,出台财政奖励政策,完善养老机构会计制度设计,加强养老机构监督管理,为银行业加大信贷资金投放打好基础。
(三)积极鼓励银行业加快养老金融创新。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要出台系列政策鼓励银行业加快养老金融创新,联合建立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联合开展项目调研和课题研究工作,不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监督合作项目的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重点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养老产业相关等养老项目发展。借鉴美国和日本经验,加强科学研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特别是传统文化,结合未来老龄服务需求,向40-59岁人口开发储蓄、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房地产等产品,重点开发综合性、新型混业经营的老龄金融产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从机构、队伍、理念、服务、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准备,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公益活动,为我国养老事业的美好未来,为构建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而砥砺奋进,凝聚起深化转型、共促发展、引领跨越、推进实现“中国梦、养老梦”的巨大正能量。
二、加快推进我国银行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
(一)积极开发储蓄类养老金融产品。养老储蓄产品的形态主要为货币,储蓄是其配置方式,具有稳健性和可保本性,处于养老金融产品的主流地位。老年客户退休收入来源传统、单一,养老储蓄是其最信赖和采用最多的养老工具。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深和金融改革的不断发展,银行业要推陈出新,积极开发以养老储蓄为主的金融产品,退休前任何年龄段的公民,可自愿每月将其收入的一定比例或者一定上限和下限的金额存入某家银行开设的专门个人养老储蓄账户,银行业可以将这笔资金投资于风险低、回报率高的政府项目,在保障储蓄人养老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为其养老储蓄增加收益。在目前经济环境不稳定、资本市场动荡较大的情况下,个人储蓄类养老金融产品有助于为储蓄人提供一个理财获益途径。我国居民都有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在目前的投资心态下,银行业开发的储蓄类养老金融产品一定会有很多人选择,大部分适龄客户将会采用以储蓄为主的方式寻求自我保障。
(二)积极开发职业年金类养老金融产品。职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障制度,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依据自身经济状况为职工建立的养老保障制度,其属性是以货币资产的形式存在。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可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多支柱型养老保险模式,有利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持续深入改革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各项制度,有利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收入稳定化和来源多元化。银行业金融机构抓住了职业年金托管的主动权,就是赢得了未来养老金融服务的话语权和市场先机。
(三)积极开发证券类养老金融产品。目前,国家已经出台政策,未来养老保险基金一部分资金将进入A股市场,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有3.06万亿元,在保障养老基金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资金投资运营将坚持市场化、多元化、相对集中运营以及加强监管等原则,可以鼓励养老基金投资长期国债和蓝筹股,这将为银行业大力开展养老证券投资创造良好的政策机遇和市场环境。
(四)积极开发保险类养老金融产品。保险类养老金融产品既指社会保险,如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也指商业保险,其中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和医疗保险都可以开发相应的养老金融产品。养老金融服务和银行业保险可以混业经营,既可提高保费收入,又可以为被保险人提供老龄服务,两者良性互动,形成银行业体系内的体内循环。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在内的金融界需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做好养老金融服务。
(五)积极开发基金类养老金融产品。投资养老性质的基金,银行业可以获得托管费、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转换费、过户费等中间业务收入,还有助于扩大银行业非利息收入规模,开辟出新的业务领域和盈利渠道。
(六)积极开发信托类养老金融产品。银行业可以面向高端个人客户推出个人养老信托产品,在退休后增加养老资金来源。具体业务形态有:一是帮助适龄客户退休前以资金方式交付信托,银行业在指定的范围内实现信托资金的保值增值,依照约定支付信托收益。二是以房养老信托。房主可将房产抵押给银行业,银行业每月给房主一定养老金。房主可与银行业做出约定,由房主全部领取该房产评估出的金额,也可约定如果子女孝顺,在房主去世后,该房产的剩余价值由其子女来继承,在房主去世后,房产的所有权归属银行业,但银行业会继续给房主的子女发放该房产剩余价值的金额。三是银行业要积极申请信托类养老资金的投资管理人资格,可以邀请保险、基金、证券、信托等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开展混业经营,实现互利共赢。四是银行业可与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联合推出养老金信托产品,具有“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的银行业控股子公司可以发行信托产品。
(七)积极开发房地产类养老金融产品。房地产类养老金融产品形态多样,例如以房养老、养老地产、租赁、互换等。国家层面已多次提出要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住房倒按揭”(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银行业,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银行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住房倒按揭”牵涉到银行业和房地产等多个行业,需要实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倒按揭养老金融产品顺利入市。
(八)积极开发投资理财类养老金融产品。老年客户受益于早年的财富积累、多年的投资经历、勤俭节约的习惯等,拥有更多的资金和资产,其对于理财的需求也非常旺盛。银行业转战“养老”市场,与银行业理财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是分不开的。对银行业而言,推出养老专属理财产品,一是可以扩大目标客户群体,将有养老需求的人群作为潜在客户来开发。二是可以更好地服务现有客户,“养老”不再只是依靠保险这一渠道,通过银行业理财产品同样能实现这个目标。这样就能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更加全面的理财服务,有益于提升客户忠诚度。随着对市场、客户的进一步细分,银行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客户养老理财规划方面大有可为,也将为普通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养老自保渠道。
(九)积极开发组合型养老金融产品。组合型养老金融产品主要是为不熟悉金融业务的老年人设计。例如,把储蓄类、证券类、保险类、基金类老龄金融产品打包运作,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再如,依托房地产,运用保险、信托、基金等运作方式,把资本品和服务品结合起来,为老年人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和老龄服务等。应不断推出期限不同、偏好不同、风险收益不同的养老产品组合。
(十)积极开发特色增值类养老金融产品。银行业可与医疗卫生、护理机构、旅行社等推出电子挂号、医疗专家预约、护理服务预约、休闲旅游等个性化非金融服务方案,满足老年客户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特殊需求,打造特殊的老年客户拓展平台。银行业要充分利用市场化金融服务工具,将金融服务差异化与社会人口老龄化有机整合,针对老年客户财富支配、健康保障、日常生活打理等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促进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提高。
篇2
【关键词】养老地产;金融服务
1.养老地产内涵
养老地产是指适宜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人心理特点及生理特点并能够满足老年人社会活动需求,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良好基础设施保障的老年住宅产品。目前,养老地产发展更加注重于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社区建设。与普通房地产相比,养老地产通常在生活配套设施、家政配套服务、医疗配套服务、康复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独特的功能设计,它融合了社区的普通居住功能、老年人适宜的活动空间、养老机构服务,以便于老年人生活与护理。
2.养老地产发展环境
2.1 人口老龄化推动了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到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60周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人口12714万人,占总人口的9.4%,比上年末提高0.27个百分点。按国际“老龄化”评判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了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了7%,自2004年起,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
2.2 养老产业政策环境得到优化
自201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民政部于2012年7月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又于2013年3月了《关于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举办营利性养老机构和残疾人机构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支持民间资本拓展养老服务市场,鼓励外资在境内发展养老产业。地方政府在养老服务市场化方面也出台了具体政策措施,例如,广东省开始针对香港服务机构在粤举办养老机构提供优先用地支持,外资养老机构入驻上海等。
2.3 养老地产项目投资热度逐渐开启
目前,我国涌现了许多成功的养老地产项目,例如,北京太阳城探索出从物业管理、购物、餐饮到医疗的产业链服务,提供包括养老、家政、餐饮、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旅游、购物、文化、娱乐等全面服务,通过收取会员费以及年服务费,产生持续现金流收益。北京太申祥和国际敬老院历经10多年的发展,这一最初定位为养老院的项目,已经发展为集养老、养生、会议、餐饮、酒店等众多业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村,它是全国首家推行会员制(会员级别包括太申祥和会籍、太申尊老会籍、太申至尊尊老会籍、祥和会籍)养老模式的国际敬老院。在会员制下,其提供的服务给那些见过太多养老院却没有勇气去住的老人带来了新的生活选择。
金融机构支持养老地产投资。例如,2012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与民政部签署了《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合作协议》。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已通过北京康联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在云南大理海东地区投资30亿元建设老龄产业项目,未来5年,还将在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建设方面每年提供大约150亿元的信贷支持。
大型品牌房企和保险公司也开始加大对大型养老地产项目的开发力度,例如,保利地产成立了专业的养老地产公司,泰康人寿、中国人寿、合众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也都开始开发大型的养老地产项目。
3.制约养老地产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养老地产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
养老地产项目,需要整合老年人生活、休闲娱乐、医疗、护理保健、家政服务等多种资源,形成完善的产业链。除了普通的住宅项目运营外,开发商还需要专业资源整合能力和持续运营能力。其建设周期、运营周期都比普通住宅项目长、资金需求大。养老地产投入大、产出慢、周期长的问题制约了其快速发展。
3.2 用地产权造成的融资困境
由于城市土地规划中,通常没有养老产业用地,在申报养老地产项目时,只能申请做养老福利事业项目、医疗健康和养老项目,以便于获得政府支持和划拨土地。在获得土地之初,较一般商品房用地价格便宜,但是由于其公益性质,土地产权较为模糊,通常定为公共建筑,不能作为抵押进行融资。例如,北京太阳城、上海亲和源等,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银行认为“它是公益的、福利的、挣不着钱”,所以屡遭银行贷款“瓶颈”。例如,上海亲和源因土地性质无法办理产权证明,不能像普通商品房通过在建工程销售来回笼资金。这导致养老地产项目在传统银行信贷融资上困境突出。
3.3 消费倾向于高收入群体
由于养老地产选址倾向于生态环境好、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健全、配套服务周全的特征,养老地产项目消费群体通常需要支付高于普通商品房的购买成本,从而获得优质的居住环境和养老服务。其消费群体也自然倾向于家庭收入较高的老年人群体,使得养老地产项目的推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4 会员制存在的法律问题
以上海亲和源为例,亲和源会员制模式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优化为一体,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亲和源会员卡作为买断50年的租赁合同,首先,从租赁行为上看,一般住房租赁合同最长不能超过20年,超过20年的部分可视为无效,租赁合同更不能继承,只能转租;其次,从期限上和土地出让期限一致,并一次性缴纳,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房屋买卖行为,但这种房屋买卖行为又难以获得法律的保障,尽管亲和源承诺会员卡可以继承,实际上不具有相关的产权继承基础。不仅如此,由于公寓没有产权,因而不能充当个人的资产证明,亦即不能享受产权升值带来的保障,或者不能用作抵押来获得其他资金。显然,会员制模式在中国虽然属于创新,属于探索的模式,因没有法律保障依据,存在潜在的信用风险。
4.养老地产金融服务需求探析
4.1 养老地产项目融资需求
养老地产是一种具有鲜明特点、资金密集型房地产项目。仅靠自有资金投入会带来很大制约,其融资需求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开发资金需求。但因大多数项目用地产权模糊,不能通过土地产权质押获得银行贷款。(2)社区建设资金需求。有别于普通房地产建筑项目,养老地产项目除了居住用建筑的建设,还涉及老年人活动场所、配套服务设施、功能区建设等,具有远大于普通住宅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3)运营资金需求。由于养老地产服务周期长,其设施维护、运营管理所需资金大、周期长。
4.2 养老地产项目金融服务探析
鉴于以上分析,养老地产项目需要灵活的运用金融服务手段来融资。
篇3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占全国总人数的15.53%,65岁及以上人口占10.06%。人口结构决定中国现已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居民养老的结构性需求迅速增加。加快发展养老产业,已成为我国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而养老金融作为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国家已经注意到“养老金融”的战略意义,并连续出台多项政策,2014《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新“国十条”)、2015年《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等均明确“金融推动养老”不仅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思路,更是指导改革方向的长期国家级别战略。特别是2016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民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养老金融相关政策。《意见》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动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改进完善养老金融领域服务,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力争到2025年建成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商业银行机构已经敏锐的嗅到居民养老的巨大市场机遇,通过提供养老理财、企业年金、养老按揭等产品服务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养老金融需求,积极布局养老金融服务领域。但是由于养老产业投资周期长、收益成效慢、回报率低等特点,并且养老产业尚未有较为清晰的盈利模式,商业银行在养老产业领域布局较为落后。可以说,我国养老金融服务的供给端的增长显著慢于居民和养老产业实际需求,畸形的供需关系长期制约养老产业的发展。
商业银行完成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布局
国内商业银行的养老金融业务多起源于承办企业年金业务,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企业年金为核心,养老理财、薪酬福利等业务为辅的产品体系。此外,商业银行的公司或个人业务部门,很早为社会养老保险机构提供代收代付、存款等服务。经过多年发展,养老金融服务实现了规模持续增长和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体系,具体有如下几个方向。
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商业银行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提供保险资金归集、资金存款、养老金代收代付等服务。商业银行与各级社保机构在社保基金专户账户管理、养老保险做实个人账户基金存款、新农保和新农合基金专户主办银行等方面开展了合作。根据人社部2014年公布的数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3.56万亿元,这其中大部分作为存款放在商业银行;另外,商业银行为数千万离退休人员提供养老金服务。
金融社会保障卡服务。金融社会保障卡是指加载了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除具有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社会保障卡基本功能的同时,可作为银行卡使用,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功能。2011年8月,人社部《关于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的通知》,对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的相关工作提出了要求,众多商业银行积极参与了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的产品研发和推广工作。通过近五年时间的探索和持续进步,商业银行在金融社保卡发卡、渠道建设、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专业经验。根据人社部数据,2014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7.12亿人,比上年增加了1.64亿张。根据中国银行年报,截至2014年底,仅中国银行一家发行金融社会保障卡就超过了6000万张。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实施社会保障卡工程,持卡人口覆盖率达到90%”,商业银行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全国社保基金托管服务。商业银行可以为全国或地方社保基金提供资产保管、资金清算、会计核算、资产估值、投资监督、绩效评估等服务。根据全国社保基金网站数据,境内资产托管银行只有四家: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数据,截至2014年末,基金资产总额15356.39亿元,其中:境内投资资产14050.61亿元,境外投资资产1305.78亿元,为商业银行带来托管费收入3.29亿元。
企业年金业务。具有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的商业银行可以为企业年金客户提供受托、账户管理、托管等服务,是企业年金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另外部分商业银行通过控股子公司提供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服务。据人社部数据,截至2014年末,全国有7.33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为2293万人,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7689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受托资金规模1365亿元,市场占比29.58%;管理个人账户数2021万户,市场占比88.13%;托管企业年金资金7689亿元,占比100%;银行系基金投资管理企业年金规模455亿元,市场占比仅6.55%。
养老投资理财。商业银行根据养老投资需求重视长期安全性、流动性的特点,提供了丰富的投资理财产品。针对机构投资者(企业年金、社保基金等),商业银行提供了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协议存款、理财产品等多种流动性高、收益稳定的产品。针对个人投资者,商业银行除提供传统储蓄性产品外,还根据投资者养老需求特点研发了养老型理财产品。此外,银行还销售保险公司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养老保障委托管理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养老需求。
养老产业投融资。商业银行在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和养老方式转变的业务创新方面有一些进展。一是为养老地产、养老社区项目开发提供融资服务,助力养老社区建设;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信贷服务。二是部分银行提供养老按揭服务,老年客户本人或者法定赡养人以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专门用于老年客户养老用途,银行核定一定贷款额度后按月将贷款资金划入老年客户,一定程度解决有房老人缺乏养老资金的难题,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养老模式选择。
综合养老金融服务。少数商业银行根据老年客户特点,推出综合性的金融增值服务,目前规模较小。一是结合老年客户活动范围小、追求简单操作等特点,商业银行优化服务流程、改造银行网点功能,推出专门服务老年客户的网点。二是商业银行根据老年客户非金融服务需求,增加特色增值服务,围绕消费结算、健康管理、医疗服务、住房保障、旅游休闲等,搭建养老综合服务平台。
不同类型银行发展养老金融业务各有侧重
大型商业银行早期通过企业年金业务介入养老金融业务,并获取了企业年金的受托、账户管理、托管等资格,确立了市场优势地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管理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量、托管企业年金基金规模上位居市场前三位,在企业年金业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工商银行不断拓展养老金融服务领域,打造养老金与薪酬福利投融资平台,开发了“如意人生”系列养老理财产品。中国建设银行另辟蹊径,与全国社保基金共同发起国内首家银行系养老金公司,获得养老金投资管理资格和其他投资管理业务资质,实现对养老金客户提供从受托、账管、托管到投资管理的全程化管理服务,甚至可以借助发展养老保障委托管理业务覆盖企业客户的员工福利业务。中国银行则是最早办理社保基金托管的商业银行之一,在养老金融业务领域推出了社会保障、薪酬福利计划及养老资产管理等一系列新型服务。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发展企业年金业务的同时,也不断开拓新的养老金融服务领域。招商银行将养老金融部挂靠在零售银行板块,依靠零售银行优势,向企业员工提供薪酬福利管理服务。光大银行大力拓展针对薪酬延付的“乐享福利计划”产品、针对企业福利整合和自主选择的“乐选弹利计划”产品,全面打造“养福全程通”金融服务品牌。中信银行是国内第一家推出“养老按揭”的商业银行,探索以房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
不具备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地方商业银行则选择了以老龄客户群体为目标,结合网点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模式。兴业银行推出“安愉人生”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以银行卡为载体,通过优化金融产品、老年客户权益两套体系,整合专属理财、信用贷款、便利结算、增值服务四项内容,结合社区银行为老年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上海银行利用作为上海市首批两家养老金银行之一的先发优势,推出养老专属卡片、专属理财、增值服务等产品,建设养老特色支行,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从金融供给侧改革角度创新发展养老金融
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保障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养老金市场化运作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客户养老金融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为商业银行发展养老金融提供了重要机遇。商业银行应做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养老金融的重视力度,推进养老领域业务发展规划和市场布局,积极创新养老金融组织服务形式,创新适合养老服务业特点的产品、金融工具,创新居民养老领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满足迅速增长的养老产业发展和居民养老需求,并推动自身加速战略转型。
创新养老金融组织形式,提升养老金融战略地位,推动自身业务转型。我国商业银行的养老金融业务部门一般挂靠在托管业务、公司业务或者零售部门业务之下,没有建立独立的业务板块,在资源整合、产品研发、人事财权、条线管理方面缺乏独立性,造成养老金融业务零散化、产品碎片化。原有组织结构已经无法适应养老金融的快速发展,难以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养老金融服务。因此,商业银行可以探索建立养老金融事业部制,将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个人养老相关的金融业务进行整合,并与银行自身战略转型相结合,探索发展养老金融的新型商业模式。商业银行可以在养老服务业相对发达、老龄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专业的养老金融团队、养老金融分支行,优化整合内部资源,提升在养老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
创新养老产业投融资产品,拓宽养老产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我国的养老产业还停留在养老设施建设阶段,业务链、产业链远未建立和打通,尚未出现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养老产业具有投资周期长、收益成效慢、回报率低、资金成本承受能力不高的特点,养老服务大多面临准公共品性和服务受众的挑剔性,商业银行在养老产业投融资方面较为谨慎。在国家政策允许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应创新养老产业信贷产品和服务,并结合集团化优势为养老服务业拓宽融资渠道,不断满足养老产业发展需求。
一是创新适合养老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机制和服务方式,拓宽养老服务业贷款抵押担保范围。商业银行根据养老产业发展导向和经营特点,制定专门的养老产业信贷政策,建立适合养老产业特点的信贷审批、信用评级、客户准入和利率定价制度,研发具有养老产业特色信贷产品。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积极开展应收账款、动产、知识产权、股权等抵押贷款创新,探索养老服务机构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产权明晰的房产等固定资产抵押贷款。
二是拓宽养老产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较多是银行或金融控股集团,拥有证券、保险、信托等多项金融资质,能够依托平台优势,为养老产业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提高养老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商业银行通过证券子公司,为养老产业企业提供上市融资、并购重组、股份转让等股权融资服务,还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非金融企业债等方式进行债券市场融资。商业银行及子公司在国家政策允许下,通过设立养老专项债务融资工具、养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养老信托计划、养老设施租赁等服务平台,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本等进入养老产业,拓展养老产业资金来源。
篇4
[关键词] 养老金投资 国际考察 现实思考
一、 养老金的投资原则
养老金是在职工离退休后予以支付的保障其日后生活需要的货币额。它是职工在为企业提供服务期间所提取的作为其劳动报酬的一部分,
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是任何投资活动必须考虑的三大原则,只不过投资的要求不同,三大原则的优先次序也有所不同。养老基金的养老保障功能决定了其投资原则的顺序是: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即必须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基金的收益率,同时确保其流动性需要。
安全性作为第一位的投资原则,是因为养老金是职工退休后的“养命钱”,因此在考虑其投资行为时应注重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在确保投资安全性的前提下,养老基金的投资还应取得一定的回报,即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因为养老基金的收益状况无论对规定供款制计划还是规定受益制计划都是至关重要的。规定供款制计划是指企业根据各期提存的金额及基金的投资收益来确定养老金支付额的养老金计划,在缴费率一定的情况下,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较高,则职工退休后取得的养老金给付水平也就可以提高,对于缴费企业来说,若养老金的投资收益良好,可以继续维持原来的缴费水平,甚至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对缴费率作适当的调整(在养老金计划条款允许的情况下);规定受益制计划是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后支付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或在职工退休后分期支付一定数额养老金的计划。由于该类型的养老金计划已承诺向退休职工支付既定水平的养老金,因此养老基金若能够取得较高的收益率,对企业来说就可以降低提供养老金的成本。正因为如此,养老金投资的收益性无论对企业还是职工都显得十分重要。与安全性和收益性相比,养老基金投资对流动性的要求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养老金计划的期限一般都较长,在通常情况下,养老金的缴费收入和投资的到期收益可以应付养老金正常开支的需要。
二 养老金投资运营的国际考察
养老金投资运营在各国的差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对投资工具的选择及投资比例上,其原因是与各国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各国会计制度等的差异有关。养老金可选择的投资工具从总体上看可分为金融工具和实物工具两大类。具体地,一般投资在以下几大类:
第一,现金和银行存款,以现金和银行存款形式保存养老基金的国家并不多见,因为银行存款的利率很低,有时候甚至跟不上物价的上涨水平,从而出现养老基金在数量上保值和增值,实际上却贬值的现象。但采用现金和银行存款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较强的流动性。
第二,购买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如国家发行的国库券、特种国债、国家经济建设债券等。由于没有违约风险,其安全性较高;在收益上是通过获得较高的债券利息(利率一般高于同期银行存款)来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因此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养老金的重要投资工具,投资比重高的可达40%左右(如加拿大、智利等),比重低的也在11%以上(如丹麦、英国等)。
第三,企业债券,是一种承诺偿还借款的凭证,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该类型的债券由于存在违约风险因而利率略高于政府债券,但风险低于股票,也是养老金的重要投资工具。一般地,由于企业的资信程度不同,企业债券具有不同的风险等级。
第四,公司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发给投资者的凭证,股票投资具有投机性、风险性大的特点,但同时也有变现性强、收益率高等优点。许多国家都允许养老金投资于股票市场,并在投资比重上都有某种程度的增加,比如英国从1970年的49%上升到1990年的63%,日本也从6%上升到27%;但有些国家却限制其投资比重,如德国规定养老金投资在股票上的比重不能超过20%①。 股票投资的收益来自于股票买卖的价差和持股期间的股息收入,股票投机注重前者,而作为长期投资的养老金更注重后者,即公司的成长性带来的长期回报率。
第五,委托投资,如委托中央银行、国家信托投资公司等进行投资。它是将养老金转化为商业借贷资本形式。这种投资的好处是投资收益大,利率较高,但不利之处在于投资不能随时回收,流动性较差,且到期时,因受托方经营状况的差异,养老金本利的回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第六,实物投资,包括房地产、基础设施等。实物投资具有投资回收期长、资金需求量大、流动性差等特点,但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通货膨胀风险,因此是养老金可以选择的投资工具之一。其中,房地产市场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有较大的风险,并且由于它涉及到的方面较多,技术性要求高,因而投资的管理成本较高。所以绝大多数国家将养老金用于购买房地产的比重都比较低。
除了以上这些传统的投资工具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创新金融工具为养老金投资提供更为广泛的选择,并且有些创新的金融工具本身就是根据养老金的特点及其投资要求而发明的。这方面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上最为突出②。 三 我国养老金的投资现状及选择
(一)我国养老金的投资现状
我国目前对养老金投资采取比较严厉的限制措施。对“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金,规定基金结余余额除预留相当于2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银行专户,严格禁止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对于企业计提的补充养老基金,虽然在投资上没有太多的限制,但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积累起来的补充养老金与基本养老金一样,也主要用于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银行。由于政府发行的国债无论从种类还是从数量上都比较少,因此养老金在国债上的投资比例也就较低,而主要集中投资于银行存款,但是银行存款的利率经过央行的多次调整,目前已降至年利率2.25%(一年期),显然,这样的一个利率水平很难使养老基金达到有效的增值。加上养老基金积累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也可能使养老基金不仅不能保值,反而会出现贬值的状况。因此,要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必须拓宽其投资渠道,促使其有效运营。
(二)养老金投资的选择与思考
笔者认为,要拓宽养老金增值渠道、促使其有效运营必须采取证券投资组合方式,将养老基金按不同比例投资于银行存款、国债、公司股票、企业债券、房地产等等,不能仅局限于某一二个投资工具上。而养老金进行有效投资运营的可行性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条件:一是基金投资机构是否具有投资决策和管理能力;二是宏观经济形势是否稳定和是否存在投资机会;三是市场为养老金提供的投资工具条件是否成熟以及是否存在创新金融工具(产品)。目前第一个条件已经具备,表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建立了基金管理机构,形成了4万多人的管理队伍,一些地区已开展了基金投资运营的试验,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精算人才和权威性的智囊团;第二个条件也已比较充分,尤其是国内经济建设中庞大的资金缺口为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在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关键在于第三个方面的条件正在逐步具备,笔者建议,当前我国养老金除了投资于国债与银行存款之外,还必须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尤其是证券市场中的企业债券与公司股票,此外还应不断发展和完善新的金融工具,为养老金的投资运营提供更为广泛的场所,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提供更多的机遇。具体地:
1、企业债券 企业债券在国外是养老金的重要投资工具之一,但目前在我国几乎是养老金投资的禁区。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大大落后于股票市场,表现在债券品种少、发行规模小和流通性差,这种状况导致企业缺乏长期资金来源。因此,在不断完善法律基础和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的基础上,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企业债券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但是其平均收益率一般要高于银行存款与国债,所以适当增加对企业债券的投资,可以提高养老金投资的收益率,譬如选择具有一定信用等级(如AA或AAA)以上的企业债券参与投资。
2、 公司股票 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适当放松养老金对股票的限制,是提高养老金投资收益的重要途径。在我国,股票市场是资本市场中发展最快的部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股市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具备了养老基金入市的市场条件:
首先,从市场规模来看,上市股票从20世纪的五十多家增加到目前的一千余家,翻了20多倍,其规模日渐扩大;再从沪深股市近几年的波动区间看,股票的投资收益率在年度之间波动很大,说明市场的投机性在逐步减少,中长线投资的理念开始起主导作用,这为养老金入市创造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市场环境。
其次,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股票市场的发展也从多方面需要养老金的投资,第一,近年来中国股市的扩容压力较大,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第二,股市的健康发展需要有长期的机构投资者的支持,而资金积累额不断增大的养老基金可以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参与投资。
篇5
信托行业深度介入养老金市场,发展养老金业务,从近期来看,是信托公司面临当前监管和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从长远的战略角度看,也是信托公司扩大自身规模和业务,改变现有的主要盈利模式,提前布局未来金融、消费重要市场,在长时期里分享养老金市场快速发展的巨大商业利润的战略举措。
信托公司深度介入养老金业务的优势
信托制度以其特有的财产安全保障功能和灵活性,使得养老金信托制度具有广泛的优越性。我国养老金政策在借鉴国际先进实践经验,并经过长期研究论证后选定了“信托型”的模式,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养老金采用信托模式下,信托业较其他行业的优势在于:
第一,信托业相对银行业的比较优势。在现行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中,与银行在资金来源上要受到资本充足率的限制相比,信托公司可以较少地受自身注册资本的影响。
第二,信托业相对基金管理公司的比较优势。信托公司可以经营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在内的所有基金业务,可以根据实业投资和证券投资之间的热点转化,灵活地转变投资的方向,在更大的范围内分散风险。
第三,信托业相对证券公司的比较优势。我国信托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在企业改组、资产评估、收购包装、产权交易、资产托管等方面开拓业务,信托业无论在人才、经验、资金以及地缘等因素上,都具有了一定的经营优势,更利于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
第四,信托业相对委托、的比较优势。首先,信托因有受托人的中介设计以及管理连续性的设计,因而更适合于长期规划的财产转移与财产管理。其次,信托设立方式多样化、信托财产多元化、信托目的自由化和实务领域宽泛化的特点,使得信托具有巨大的弹性空间。最后,信托中信托财产所有权“名实分离”,受托人承受信托财产的名义所有权,使得伴随所有权所生的管理责任与风险皆归属于受托人,而所产生的利益则完全由受益人享受。
信托公司深度介入养老金业务的模式
首先,直接作为受托人,成为养老金的直接管理者,替委托人(企业和员工)管理养老金,根据顾客的财务状况、风险厌恶程度和其他市场条件,进行投资组合设计;其次,作为投资管理者,与养老金计划受托人签订委托协议,根据资产组合的设计要求进行具体的投资操作;再次,信托企业可以作为信托产品的设计者,根据养老金的投资需求,设计出满足其投资需求的,或者作为受托人以及养老金市场参与者的财务顾问,参与养老金市场。
以上三种模式中,信托机构在养老金市场中的核心作用逐项递减,而信托企业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取决于信托企业自身的软硬件实力和在与其他金融企业的比拼中,委托人选择的结果,这就需要信托机构发现自身的优势所在,加强自己在养老金市场中的份额和话语权。
从具体业务来看,还存在以下几种模式:首先,在市场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是 “2+2”模式,这种模式是由一家机构担任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而另一机构担任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法人受托机构设立集合计划,应确定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各1名,投资管理人至少3名。由于不合规,如不对现行的“2+2”模式进行改造,预计该模式会逐渐淡出市场,不会成为未来集合年金市场中的主流模式。
其次,是“2+1+N”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同一机构担任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银行担任托管人并选择多家投资管理人。具体业务操作流程与上述基本一致,区别在于,托管人由银行担任,并且由其选择多个投资管理人。该模式市场供给主体为取得受托资格的银行,由于此模式符合投资管理人至少3名的规定并依托银行庞大的客户资源、营销网点和运作经验,有望成为未来主流模式,银行也有望凭借其市场领先优势,在集合年金市场上获得主动权并占领主导地位。而选择采用这种模式的信托公司,一般规模较小,无论是操作经验还是抵御风险的能力都较弱。对于刚刚起步的信托公司来说,选择这种模式介入养老金业务,既能参与到市场中,获得宝贵的实际经验,还能有效的分担操作风险。
此外,还有“3+1”模式,由同一机构担任受托人、账户管理人及投资管理人,银行担任托管人,与“2+2”模式相比,其捆绑程度更高,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作成本,但由于不符合投资管理人至少3名的规定,如不加以改造,预计该模式也不会成为未来主流模式。
信托公司深度介入养老金业务的路径
篇6
一、基本情况
1、地区退休人员情况。经调查,地区共有8980位退休老人,需要每月10日领取养老金。
2、地区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网点设置情况。目前地区共有金融网点4处,其中工商银行(龙水南路312号)可以领取养老金;邮政所(喜泰北路18号)没有邮政储蓄资质;银行(龙吴路550号)可以领取养老金,但于2年9月起装修,后因故停工直至2年4月底;农业银行24小时自动存取款ATM机(龙吴路480号)可以领取养老金。
3、地区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情况。经抽样调查,地区8980名退休人员中,75%在银行领取,24%在工商银行领取,0.4%由家人代领,在邮政所领取养老金的不足100人。
二、主要做法
1、深入基层走访查看。人大代表通过接待选民,听取选民意见建议。前往地区查看金融网点设置情况。
2、与银行机构进行沟通。人大代表走访相关金融机构负责人,了解网点养老金领取业务开展情况。尤其了解了银行装修停工的情况,并积极与银行沟通选民意见,要求加快装修进度。经多次协调沟通,银行已于4月底恢复装修,10月前恢复营业。同时根据地区居民的意见,银行同意增设24小时自动存取款ATM机一台。
篇7
[关键词]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实现路径;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6-0278(2014)09-013-01
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是党和政府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具体来说,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就是要求养老金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职工收入水平、物价上涨情况等一系列的因素挂钩。目前国家非常重视这一机制的建立,2014年这已经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工作推出。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并向其中有特殊困难的群体适当倾斜。这是继2005年起,国家连续10年较大幅度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养老待遇虽然连年提高,但由于养老金调整的正常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还具有巨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缺乏统一规范的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因此,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的调整机制势在必行。
一、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必要性
1.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一般而言,初始养老金是主要参照退休人员退休前一年的工资收入计算而得。退休人员退休之后,如果其初始养老金不变的话,他的退休工资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物价水平、社会的通货膨胀等经济波动情况,导致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甚至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如果要让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能得到保障和提高,就需要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2.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的要求。当前,在不同省市即使同一省市不同地区都可能存在不同群体退休养老金数额、养老金调整不一致等情况,这对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平公正社会价值等的实现是不利的。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不断合理提高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收入,让退休人员能够与大众一起共享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能够体现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和目标,体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所坚持的“维护社会公平”重要的原则。
3.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发展的需要。社会保险体系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事关社会的稳定、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养老保险制度合理、科学、完善与否关系重大。作为养老险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老金调整机制正常调整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没有形成科学的规范化机制,而是具有一定随意性、盲目性,这必备造成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发展的不匹配性,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关系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二、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现路径思考
养老保险制度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从人性角度讲,老有所养是一个国家富裕安康的标志。在当今,应对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波动,如何建立科学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显得十分关键。
首先,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应尽快实现退休双轨制的并轨,建立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是确保正常调整机制建立的制度前提。制度问题不解决,没有统一的公平合理的制度作保证,难以保障建立正常调整机制。国家从1991年正式启动养老保险改革以来,改革效果比较显著,但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企事业单位与机关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仍未实现统一。因此,国家要继续加大对事业单位、机关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建立统一的适合所有的包含机关、事业单位等在内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要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法将这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而与合并前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持基本一致。
其次,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要充分考虑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等现实情况。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是一个系统且较为长期的过程,除了考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在职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以外,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亦是制约养老保险待遇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不能一味地提高养老金水平而忽视养老保险基金和政府财政支付的承受力。在现今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加快的背景下,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时不宜过高。因此,养老金正常的调整要充分考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等现实问题,调整幅度应比较适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最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化是任何制度或体制得以最终建立且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设计、建立与运行也必须严格贯彻法制化的管理原则。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立法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养老金调整机制的健康发展,因而不会因为某些政治、经济、甚至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正常运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各级财政部门也可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合理地预测养老金收支情况,特别是在将要出现支付困难时,可尽早筹资以应对养老金调整所需资金的困难。享受养老金调整是广大退休人员的基本权利,而不是政府的恩赐。用制度和法律的形式将养老金调整机制固定下来,可使养老金调整更加透明与公正,它可以给退休人员和一切关心养老保险事业的人们一种方便的手段来了解养老金调整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这样,有利于退休人员、乃至全社会对养老金调整工作的监督,有利于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渐丈建立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11):61.
[2]王宝娜,段迎君,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建立与运行[J]金融,2011(3):28-29.
篇8
关键词:养老金;智利;改革
智利养老金改革已经经历了26年,作为较早进行私营化的养老金制度,曾经一度受到肯定和推崇。目前第一批进入这些养老金计划的受益人已经进入支付阶段,但是产生了一些引起争议的问题,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关注。本文考察智利养老金目前的状况,以及对该体系的一些争议和观点,为我国养老金体制改革,特别是企业年金市场发展提供借鉴。
一、智利养老金改革的回顾
智利于1924年建立包括疾病、养老和伤残保险在内的职工保险金制度,对私营企业和公营部门全体职工提供社会保障,1952年正式采用现收现付模式,即由政府建立的社会保障机构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收缴保险费,然后统筹支付保险金。这套体系在一段时期运作后,暴露出逃避缴费现象严重、支付负担沉重、管理费用高和财政补贴成本大等弊端。
1980年,智利建立了以个人资本化为基础、由私人营利机构管理、以国内劳动者为对象的新养老金制度。该制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1)实行个人账户积累模式,每个投保员工把每月工资收入的10%存入个人资本积累账户,同时投入投资运营,缴费资金和投资收益逐月积累;(2)由盈利性私营机构管理,养老金由民营的养老金管理机构(AFPs)负责管理和运营,AFPs需要维持一定数量的投保人和相对应的资本金(最低限额约为12万美元),并从自有资金中提取养老基金1%的法定准备金,与养老基金捆在一起从事经营。投保人向管理公司缴纳约为工资3%的管理费用,其中管理公司用约占工资0.7%的部分为投保人向保险公司购买伤残保险,其余部分在弥补营运成本后即为管理公司的利润;(3)政府对管理公司进行严格监管,成立养老金管理公司总监署(SAFP)来管理各公司的运营状况,同时政府规定了养老基金投资的限额,即用于购买政府债券的上限是45%,企业债券和股票的上限是40%。此外SAFP还会同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总监署、证监委等机构设立风险鉴定委员会(RRC),由其按月各种金融工具的风险评级,只允许养老金基金购买风险等级低的金融商品。
这套体制的改革和推广促成了智利养老金市场初期的迅速发展。从1981年到1995年间,全国养老基金的平均回报率扣除通胀因素后达到13.3%,养老基金从1981年的3亿美元发展到1995年的256亿美元,占全国当年GDP的40%之多。AFPs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使得其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成本得到控制,创造了较高的利润,在最初的14年间,平均利润超过13%,1995年上半年,AFPs盈利0.46亿美元,平均利润超过14%。养老金市场的发展也大幅提高了储蓄率,由1981年的15%上升到改革后得25%,养老金增加是一个重要因素,养老基金的增加占智利国内生产总值中用于储蓄部分的30%左右,高储蓄率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扩大了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加快了投融资工具的创新,从而使智利成为近年来拉丁美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总之,在智利养老金改革的初期,在由政府经营的养老金制度改为由私人经营管理的、社会性的养老金储蓄账户制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广泛的肯定。
二、智利养老金改革的进展和争论
智利养老金体系在最初运行的阶段显示出良好的活力,但是在最近一段时期,随着第一批改革后参与养老金体系的员工开始领取养老金,人们发现并没有获得预想的效果,一些原先生活舒适的员工却陷入了困境。据智利政府测算,目前65岁以上的退休员工中仍有17%多的员工因为没有足够的养老金而还在工作。《纽约时报》认为,在智利养老金私营化之后的25年运作,多数员工无法获得AFP所承诺的收益支付,由于高昂的管理费用等其他因素,甚至其退休后的替代率不及旧的养老金体系;很多低收入的员工的缴费水平甚至无法使其保证每月140美元的最低收入;其他的包括地下经济参与者、自雇佣者以及季节性雇佣者,仍被排除在养老金体系之外;政府则需要继续投入大量的财力来弥补养老积累不足而产生的缺口。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包括对智利养老金体系的批评,如在可选性国家经济研究中心(CenterforAlternativeNationalEconomicStudies,CENDA)2004年1月的报告指出,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实验,结果很令人失望,“系统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似乎“每一个人”——包括政府、AFP管理人、商业联合会(tradeunion)、智囊库(think-tank),甚至是世界银行在内——都认为这套改革完全失败了。至少一半的雇员目前无法获得原先来政府承诺的110美元/月的保障资金,尽管AFP的投资率获得了平均10%的高回报率,但在600万的雇员中仍有330万无法获得承诺的养老保障。一度被认为是相当成功的养老金改革出现如此危机,自然受到来自各界的关注和批评。
目前对智利养老金改革的指责和批评主要集中在:
1.覆盖率过低,缴费动力不足。这是被认为智利养老金改革最重要的弊端。CENDA报告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雇员缴费不足,很多低收入雇员甚至低报自己的收入以逃避交费,大部分参与者甚至平均一年只有两、三个月缴费。在1973年时,旧的政府保障计划达到了77.7%的覆盖率,而现在政府的计划(包括政府官员和军队)加上私营养老金计划总共才到60%的覆盖率。SalvadorValdés-Prieto(2001)在考察了智利社会保障体系1990-2001的覆盖率之后,认为政府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覆盖率,其中关键性的因素包括最低工资水平、养老金管理机构的管理费水平、经济增长水平和医疗补助水平。事实上,造成智利养老金覆盖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在于劳动力分布不均和收入水平差距,使得在养老金计划上也出现较为明显的差距。例如在圣地亚哥,一些员工通过私营的养老金体系获得较好的保障,但是由于智利的人力资源分散特征,在离圣地亚哥不远的郊区城市Independencia,很多员工是自雇员或者频繁从一个工作更换到另一工作,他们往往薪水仅维持生存需要,他们无法支付养老金的最低缴费限额136美元(79000比索)/月,这一部分缺口仍需要政府来弥补。经过SPFA的测算,如果按照这样缺乏持续缴费监管的情况发展,将会有一半的雇员在30年后退休时无法获得足够的养老金。世界银行经济顾问Gill(2004)也指出,对于很多智利员工来说,特别是对于一些低收入员工,养老金体系过于昂贵,缴费率、管理费率和保险费率都相当高昂,从而使一部分低收入家庭将资金投入到房产、教育等领域,从而使得覆盖率并没有获得实质提高。因而,智利养老金体系改革的设计者Pinera认为“是否强制雇员缴费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只要智利政府对劳工制度进行更好的改革,实现更为稳定的雇员制度,则这套体系完全可以更好运作。
2.AFPs管理效率降低,盈利状况异常,损害了养老金持有人利益。在改革初期,AFPs的运营与管理受到了一定的肯定,在私人管理公司相互竞争制约下,基金的管理成本和管理公司收取的管理费用降低都很快。在1981年开始时投保人缴纳给管理公司的管理费占工资的8%,到1995年左右已降为工资的3%左右,其中经营的好、有竞争力的公司已降到工资的2.8%。其中最大的养老金管理公司Provida以中低收入职工为主要服务对象,拥有150万投保人,管理养老基金48亿美元,在1994年该公司每月用于每个投保人的行政管理开支为1300比索,约合3.5美元。但是经过近十年的运行,智利AFPs发展出现了一些混乱的局面,效率降低,特别是不合理的管理费用提取导致异常的盈利状况,使得这一行业呈现恶性竞争,严重损害了养老金持有人利益。联邦发展基金(UNDP)在2002年5月的报告指出,AFPs过高的费用导致养老金体系成本高到不可思议,其每年的管理费用高达5亿美元,在1981到2000年间,总共达到62亿美元,而据SAFP估计,在2002年3月,管理费率高达25%-32%。SAFP同一份报告中指出,AFPs的盈利在2001达到了33.8%,在2002甚至高达50.1%,并且是在该年度经济呈现萧条的情况下。最大的管理基金盈利达到209.8%,以至于智利法律专家JuanGumucio描述AFP管理机构的盈利状况“比生意还挣钱”。CENDA总结认为,智利的养老金改革体系是其历史上最为受到严格保护而获取大量垄断利润的体系。显然,在养老金管理机构巨大的盈利下,受到损害的是养老金基金。过高的管理费用已经使大部分资金归入管理人,而持有人则忍受低替代率的威胁,根据智利规定,在不能达到一定替代率情况下需要由政府补足缺口,从而管理人的巨额盈利本质上又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支出,2001年政府所有社会支出中的41.5%就用于弥补私人养老金缺口。所以CynthiaR.Rush(2004)称智利的养老金体制甚至被认为是广义安然体制,政府在设计体制时就给机构获利留下巨大空间。
3.投资分布不合理,留下风险隐患。养老基金资产的不合理分布给未来收益留下了风险隐患。Gill(2005)在考察拉美养老金改革过程中就指出,包括智利在内的拉美国家都存在投资分布不合理的弊端,过多的资产投资与政府债券,从长期来看,这种缺少投资分散的做法将会将风险暴露在政府的金融危机之下。以阿根廷为例,在1994年,阿根廷养老基金份额的50%投资于国债,这一比例最高甚至超过70%,当2001年阿根廷债务危机的时候,养老金自然受到很大影响,偿付严重不足。而在智利,目前33%的AFPs基金,总额约为36亿元都投资与政府债券,这在目前美元走势不明、全球金融市场变化迅速的情况下留有风险隐患。成熟的养老金投资模式需要管理人合理的分布资产,不仅配置不同类别的资产,还需要配置国内资产和国外资产。
当然智利养老金体制的改革也不完全是弊端层现,20多年的改革也获得一些值得肯定的经验。
RodrigoAcuñaR.和AugustoIglesiasP.(2001)认为旧的智利养老金危机在于混乱的管理和政策制定的不善,而非媒体所描述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在进行私营化改革后,智利养老金改革重要经验在于个人账户的基金管理、私营机构的管理和竞争、个人对资产分布的选择权和在个人储蓄与养老金管理上的合理结构设计四个方面。事实上,保持独立的账户管理一直是被广泛认可的重要经验,在独立账户下员工自我管理基金,自主性较大,养老资金的风险不再依靠政府,员工自我决定投资的风险、收益,以及投资决策。管理公司破产后,一般不影响投保人的利益,管理公司宣布破产时,总监署任命一位代表把基金转移出去,投保人的个人账户可由自己选择转向别的管理公司。SAFP也认为解决目前智利养老金弊端的较好优势是,由于采取独立账户,风险传递被隔断而不会引起系统性风险,对目前困境的改进相对比较容易。
另外,智利政府在养老金改革过渡的方式和时机选择上也受到肯定,由于建立在持续积累的财政盈余和低税率上,较好地为养老金改革提供了支持。与此对应的布什总统想通过吸收智利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优点来改革美国的养老金制度,但是目前的困境引起了一些争议,在持续财政赤字情况下贸然进行改革,试错的成本将会更大。
目前,对智利养老金改革及今后走向的争论还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大致方向,一是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特别是价格监管和投资策略的监管,二是继续推进更为自由化的运营制度,给予员工更为自由的选择权和AFPs更为自由的运营环境。世界银行(WorldBank)则指出,下一步的改革应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即确保营利性私人机构管理的效率提高和资产分布合理、继续通过提高缴费来扩大覆盖率和对穷困老年员工给与更多关注,避免他们陷入更为艰难的境地。
三、智利养老金改革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养老金制度目前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机遇中,特别是企业年金制度的推出,完善了养老保险体制,为员工提供更多合适的选择和保障退休后的生活水准不至下降过多。分析智利20年多的养老金改革,将对我国养老金制度建设和发展提供众多启示。
1.提高覆盖率,完善税收等鼓励政策,增强缴费动力。智利养老金在支付阶段的危机直接来源于缴费不足,这与其员工工资收入差距大、劳工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有关。我国目前正在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体制,其中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目的就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强制性养老保险。正在逐步开展的企业年金制度作为补充性的养老保险,如果想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样需要提高覆盖率,增强缴费动力,才能在退休制度阶段显示其优越性。目前影响企业年金建立的最大障碍是税收激励政策,缺乏税收激励将会大大降低企业年金的覆盖比率。我国目前对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还没有明确规定,主要原因在于要在放弃一部分财政收入与鼓励企业发展年金之间作出选择。事实上,政府采取税收优惠措施而损失的财政收入成本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大,据刘云龙(2004)通过计量模型来测算针对企业和职工供款采取上限为4%的税惠政策所产生的税收损失,结果显示税收损失为当年(即1999年)税收总收入的1%。在这个问题上,何平(2004)曾估算,假定从2003年起,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企业普遍建立起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积累在未来2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总积累额就将达到4.75万亿元。国家在缴费和投资回报两个环节免税,累计减税总额在2020年将达到9480亿元。这表明,国家每减少1元税收,可使企业年金增加5元的积累。因此,抓紧研究推出普遍的税收优惠政策将是激励企业和员工参加企业年金制度,提高覆盖比率,实现企业年金保障效果的重要前提。
2.坚持独立账户管理,维护账户的安全性,规范管理制度,保障受益人利益。智利养老金改革的经验显示,坚持独立账户管理不仅为员工自我管理帐户受益、风险提供了条件,也为整个体制的运行降低了试错成本。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设计很好的考虑了这一点,强制规定采取个人账户管理模式,员工与企业共同为账户缴费,采取资金积累方式,并采用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资金托管人分开运营方式。这一措施能为将来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留有员工利益保护屏障,切断系统性风险传递渠道,最大限度保证员工利益不受损害。在企业年金实际开展中,需要对独立性尤为关注,特别是对采取综合经营的机构或者集团,确保不存在合谋或者其他共同侵害年金资产的行为。另外,明确执行“受托人提取的管理费不高于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0.2%;账户管理人的管理费按每户每月不超过5元人民币的限额;托管人提取的托管费不高于托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0.2%”的规定,形成参与主体有序竞争的局面。
3.充分注重市场开发,针对劳动力状况形成多层次企业年金市场格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设计非常灵活,兼顾了各种企业特征,包括大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等都可以相应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既可以采用理事会模式,也可以采用专业的法人受托机构,这些都为形成多层次企业年金市场格局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市场发展初期,由于先期投入较大,众多机构都将重点放在大型国有企业上,容易形成规模效应,管理收益较高。但我国企业年金竞争平台极为宽泛,创新是唯一的获利来源,在客户资源开发上,吸取智利模式的经验,将眼光都关注与各层次的员工状况,积极开发包括中小企业、三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客户,既能为运营机构建立客户资源优势,取得竞争优势地位,又能在企业年金市场运行中推进覆盖比率的提高,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4.建立合适的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正面临深刻的改革,努力发展各类金融产品和工具为养老金分散风险、合理配置资产提供了外部客观条件。我国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主要是股票、债券、货币类资产和证券投资基金,并且在《试行办法》中也规定了相应的投资比例。今后的发展是根据市场状况进一步拓展投资范围,可以考虑投资产业资产、海外投资资产、衍生工具等,既能提供风险对冲手段,又能扩大配置范围,最终目的是分散风险,化解局部市场动荡带来的资产风险损失。
四、总结
通过考察智利养老金改革的进展和各界对其评论,可以发现:智利养老金改革在经过20多年的运营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起有利于员工的基本框架。但是,在近几年的改革中出现了覆盖率降低,员工缴费不足;管理机构竞争恶化,管理费用提取混乱;资产分布不合理,容易留有风险隐患等弊端。针对这些弊端,智利养老金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和发展,借鉴智利养老金体系改革的利弊得失,需要注意提高覆盖比率,及早建立税收优惠措施来增强缴费动力;坚持独立账户管理,隔断风险传递,规范竞争制度;开发多层次的企业客户资源,提高企业年金覆盖面;建立和使得资产配置,分散风险。
参考文献
1.SalvadorValdés-Prieto,“SocialSecurityCoverageinChile,1990-2001”,BackgroundPaperForReginalStudyOnSocialSecurityReform,NO.30495
2.“Chile''''sRetireesFindShortfallInPrivatePlan”,“NewYorkTimes”,January27,2005
3.RodrigoAcuñaR.andAugustoIglesiasP.,”Chile’sPensionReformAfter20Years”,SocialProtectionDiscussionPaperSeries,No.0129,December2001
4.CynthiaR.Rush:“Bush''''sChileModel:TakeTheirPensionsandRun!”,ExecutiveIntelligenceReview,December17,2004
5.WorldBankNews,”PensionReforminLatinAmerica”,January27,2005
6.AlanClendenning,“ThosewhocanafforditlikeChile''''spensionmodel”,December13,2004
7.AstaZvinieneandTrumanG.Packard:“ASimulationOfSocialSecurityReformsinLatinAmerica:WhatHasBeenGained?”,BackgroundPaperForReginalStudyOnSocialSecurityReform
篇9
关键词:养老基金 保值增值 会计核算
一、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养老金即社会保险基金,也称退休金,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组成,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企业缴费进入社会统筹,个人缴费进入个人账户,社会统筹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度,而个人账户则是基金积累制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养老金覆盖人数快速上升。数据显示,1998年养老金水平人均是410多元,覆盖职工人数1.1亿人。截至2009年底,我国养老金总规模为2.25万亿人民币,仅占当年GDP的6.62%,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家全部推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以及农村逐步实行养老保险,养老金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据《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08年末,13个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省份,共积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1100多亿元,有业内人士预计,仅个人账户做实一项就可能使得未来20年养老金的规模达到30多万亿元。与此同时,各种数据显示,作为百姓的“养命钱”,养老金存在巨大的缺口,部分地区个人账户甚至是空账运行,当期征缴的保费基本用于当期退休金的发放,一些地方甚至收不抵支。而目前养老保险的实际情况是,截止2010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将近2万亿,虽然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5万亿,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对应的个人账户。
“目前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手段明显滞后,使其未来远远不能提供预期的保障水平,尤其是在高通胀时期,眼睁睁看着账户上的资金贬值。”陈良表示。据介绍,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制度规定目前结余的养老金主要是购买国债和银行存款,不能用于投资。“由于很多年没有发行特别国债,因此,养老金也买不到收益率合适的国债。此外,在银行存款中,有近80%到90%的养老金都是短期存款,不仅存款利率比较低,增值幅度很小,而且如果和物价相比还是在贬值,这个损失也不小。”陈良进一步分析指出。显然,如何使“养命钱”保值增值已经变得日益紧迫。
有业内专家表示,国际经验和企业年金的管理实践,为整个社保基金投资探索了一条道路。华夏基金公司总经理范勇宏表示,养老金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如何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是养老金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养老基金委托专业的基金管理人实行市场化运作,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最近三年来我国企业年金的实践也证明,这种市场化的运作管理模式是成功的。
显然,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途径,但同时如何控制好养老金的投资风险也不容忽视。
二、对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发展建议
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各方面条件的成熟会推动我国的企业养老金会计继续向前发展。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具有自己的特色,尽管企业养老金会计会不断向国际标准趋同,但始终只能立足于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之上,企业对养老金的会计核算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前面所作分析,对我国未来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的框架有如下建议。
(一)基本养老保险部分的养老金会计核算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基本养老保险中的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企业只负责缴纳社会统筹部分。这实质上简化了基本养老保险部分的养老金会计核算,因为社会统筹部分的养老保险从经济实质上来说属于既定受益型的养老金计划,而个人账户是完全积累制的,属于既定缴费计划,当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时,企业缴纳的部分只能按照既定缴费计划进行会计核算。因为取消了个人账户中的企业缴费,基本养老保险部分的养老金将采取既定受益计划型的养老金计划。既定受益计划下的养老金成本构成比较复杂,包括服务成本、利息费用、前期服务成本等等,它的核算需要一系列的精算假设。基于相同的精算假设,可以计算出企业承担的养老金给付义务,也就是企业的养老金负债。由于我国的基本养老金由社保机构统一治理,因此养老金资产计量的数据可由社保机构提供。
社会统筹部分的养老金由企业缴纳给社保机构统一治理,从而该部分的既定受益养老金计划有别于国际标准中的定义,未来定额给付养老金的风险并不是由企业单独承担,而是由企业和社保机构共同承担。因此,在处理这部分养老金资产和负债时,采取非资本化的观点。企业将社会保障机构视为一个外在的独立经济实体,社保机构的资产和企业的养老金负债并不在企业会计表中反映。企业的义务在于向社保机构提存与当期养老金成本相等数额的资金,只有当提存资金与养老金成本不一致时,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为一项资产或负债。并在表附注中揭示企业养老金给付义务和养老金资产价值的信息。企业还应该在会计表附注中对既定受益养老金计划的有关信息做出必要的披露。具体说明企业的养老金计划,说明养老金成本的具体构成项目及其金额,养老基金提存的状况以及主要的精算假设等等。
(二)补充养老保险部分的养老金会计核算
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为既定缴费计划,实行参保人员个人账户为基本形式的基金积累制,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保值增值。因此,补充养老保险部分的养老金会计核算相对较为简单,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企业年金,并确认为养老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新准则中关于养老保险费用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已经体现了上述养老金会计核算方法,但没有对企业年金的信息披露做出相应要求。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告时,还需要在财务会计告附注中披露:企业年金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该计划涉及的职工和期间、资金筹集的方式等;当期企业年金费用数,企业年金计划的基金投资收益和基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为企业高级治理人员提取的企业年金费用总额。
我国目前的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与这种新框架下的核算方式还有一定距离,除了需要克服前面提到的障碍因素以外,还要注重这种养老金计划的转变不能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分阶段进行。首先只是在极少数有条件的企业中试行;再根据专业人员素质提高和企业年金发展的状况,逐步扩大采用新的养老金计划及其会计核算方法的企业范围;最后达到条件成熟,大多数企业都能够将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和补充养老保险费用分别核算,且采取不同类型养老金计划下的核算方法,从而完善我国的企业养老金会计。
(三)建设高素质的会计师和精算师队伍
必须首先清除欧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中小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要依靠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中介机构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合适的企业年金计划,而要使中小企业年金市场能够吸引基金治理机构的注重力则需要政府监管机构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同时,还需要依托国家现有的教育资源,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丰富其知识储备,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导致形成高素质的会计师和精算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候新霞.企业养老金会计及其相关问题探讨.学位论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季晓东.职业养老金计划相关会计问题探讨.四川会计,2001;8
[3]金旭光.养老金会计的中外比较研究.学位论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篇10
关键词:企业年金;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3-0036-03
一、国外企业年金发展的经验
许多发达国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由“三支柱”组成,第一支柱是国家强制建立的、通过税收或缴费筹资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支柱是依靠企业和个人缴费筹资,通过个人账户管理的,养老金待遇与缴费挂钩的完全积累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通常是指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的养老保险或储蓄。三个支柱共同发挥社会在分配、储蓄和保险的作用,保证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及生活水平。但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企业年金往往缺位或存在规模小、覆盖面低等多种问题。
国外企业年金的发展经历了起步(1875-1920年)、推广(1920-1945年)、发展(1945-1975年)、完善(1975年至今)四个阶段。
早期的企业年金是由企业自愿承办的,后来在许多国家出现了强制性或部分强制性企业年金。例如,哈萨克斯坦、智利等国为了社会稳定要求企业参加养老金计划,香港的做法也类似。英、美等国为保证养老金水平,企业年金有部分是强制的。澳大利亚的做法带有准强制性,它要求雇主为雇员向经批准设立的职业养老金基金缴费,并对不建立基金的企业征税,对建立基金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欧盟的14个国家中,9个采用自愿计划(瑞典、卢森堡、德国、英国等),5个采用强制计划(丹麦、芬兰、法国、瑞士等)。
受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各国社会保障制度调整改革趋势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企业年金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企业年金发展规模大、速度快,呈跳跃式发展的新特点。如英国企业年金基金资产从1980年占GDP的21.04%上升到2004年占GDP的116.2%;美国从25.29%上升到115.0%,荷兰从45.77%上升到140.4%,呈现出数倍增长的强劲发展势头。最新资料显示,企业年金基金和寿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金融资产已占有相当的比例,并以较快的速度递增,荷兰以企业年金基金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的金融资产已占总金融资产的55%,瑞士占48.8%,英国占34.8%,美国占33%。
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税收激励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养老金缴存金额和投资收入免税,但是对养老金征税(称为EET体制)。另外一种是对养老金缴存金额征税,但是对投资收入和养老金免税(称为TEE体制)。由于税收支付的时间存在差异,这两种体制具有不同的现金流量效果,但是它们的长期影响可以是相同的。在EET体制下,养老金缴存额按照边际税率给予免税,避免了对退休储蓄的双重课税。但是它提供了税收递延的好处,这对于高收入阶层的劳动者来说具有更大的价值。所得税的累进档次越多,工作和退休生活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采用EET方法对高收入劳动者比对中、低收入劳动者更有利。
目前,企业年金正从福利确定型养老金缓慢地、稳步地向缴存金额确定型养老金转变。这种趋势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更加普遍,在瑞士和美国也很显著,并且正扩展到有大型职业养老金计划的国家(如加拿大、爱尔兰、荷兰和英国)。
企业年金的管理又分为集中式公共管理和分散式私人管理;后者又分为以公司为基础的封闭基金和由专业金融机构管理的开放式基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私人的、分散式管理比公共的、集中式管理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好、实际回报率更高。一般来说,以雇主为基础的封闭式基金,尤其是在投资大量公司股票和债券的英美国家中,有较低的营运成本和较高的投资收益。这些雇主养老金基金的问题是,这样好的业绩表现只是那些实行传统福利确定型养老金计划的大雇主中才有。
二、我国企业年金的管理模式及存在问题
中国的企业年金始于国务院1991年颁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构想,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此后,以补充养老保险形式存在的企业年金开始在部分行业和国有大型企业探索建立。但在其后的近二十年间,由于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方案的设计与目标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迟迟未能明确,加之企业社会负担重、缺乏设计年金方案的专业知识等原因,企业年金一直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
2004年以前,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定,各地企业年金的管理存在多种形式。深圳、上海成立了社保中心,由社保中心统一来运作企业年金;电力、石化、交通、通讯等行业实行的是行业统筹,将本行业的缴纳积累的企业年金集中进行管理;还有的用企业年金购买补充的商业养老保险。2004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号令)、《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3号令)出台,正式确定了市场化管理运营的原则,规定企业年金应该采取规范的信托模式。
上海社保基金的经济案件已暴露出我国的企业年金运营模式存在很大的管理问题,但即使按照两令运营的信托模式也存在以下问题:(1)企业年金信托管理问题。一是企业年金理事会专业性不足;二是理事会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三是理事会受托不易监管。(2)投资管理问题。鉴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23号令出于保护受益人利益的考虑,对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领域、品种和比例都做出了严格规定,比如只能投资到传统的投资领域,从而无法保证受益人的利益最大化。(3)受托人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问题。投资管理人自身承担的风险很小,而其管理费较高。相形之下,受托人的风险收益率明显偏低。(4)企业年金监管问题。还没有建立企业年金的有效监管体系。
制约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缺乏明确完整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年金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享有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税收优惠政策,就没有企业年金制度。目前,规范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两个政策法规都没有提及税收优惠政策,只是给出了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上限。目前,全国只有部分地区和单位企业年金享有税收优惠政策,且税收政策相当分散,费率不一致。另外,从已有政策看,也仅仅限于缴费阶段的税收规定,而没有涉及投资和待遇领取阶段;从缴费主体上看,也只对企业缴费执行税优政策,对个人缴费没有规定。因此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税收政策。
三、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尽快研究出台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
中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整体规模偏小,与成
熟市场相比,养老金发展尤其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考虑借鉴美国税法的401K条款的内容,尽快研究出台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并完善相关法规,促进企业年金和个人自愿性养老保险发展,并鼓励其通过专业化的投资机构投资资本市场,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
(二)完善相关法规
应将企业年金管理采取资金归集与运用分离,资金运用通过信托方式交给专业公司运作。许多国家《信托法》设置了信托监察人制度,监督信托机构按照信托的目的从事公益信托经营。为了维护受益人的权利,监察人可以提讼或者实施其他的法律行为。信托监察人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确保公益信托经营机构履行勤勉的信托责任。然而,我国尚未制定具体的公益信托监察人制度,所以,制定公益信托监察人行为规范,是发挥公益信托作用的制度保障。此外,还需要制定年金公益信托退出机制,防止年金流失,以确保年金经营善始善终。
(三)建立企业年金有效监管体系
企业年金计划涉及到了多重委托关系和包括证券、银行、基金、信托、保险等在内的多个金融领域的众多金融机构。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各个金融机构为了成为计划受托人、基金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或投资管理人,就必须积极地推出创新性金融产品以吸引年金投资,必须拓宽业务范围取得规模优势以降低成本。尤其是那些为计划提供全捆绑式服务的受托人,其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同时,必将打破原有的业务分割,整合金融资源。
金融监管当局必须加强不同领域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在英国,企业年金计划所涉及到的政府监管部门主要有国内税务署、职业年金管理局(OPRA)、金融服务局(FWSA)、年金补偿委员会(PCB)等。在美国,企业年金计划主要由三个部门进行管理,它们是税务局、劳工部和养老金担保公司(PBGC)。对企业年金的监管摒弃了传统的以机构为主体的监管模式,更加强调由机构性监管转向功能性监管,转向更加注重金融功能实现的功能模块实现形式,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协调,从而更具一致性和连续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养老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