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金融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金融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金融发展

篇1

特大城市是指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截至2008年末,中国共拥有6.07亿城镇人口,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18座,4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39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规划)中,我国着重强调要加快“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而特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变离不开现代经济核心――金融发展的推动。

北京市政府通过2008年4月30日《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京发[2008]8号)的正式对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加以明确,并强调了北京市金融业空间布局规划,即“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随后,国内其他特大城市政府也纷纷开始金融产业集聚区的筹建规划工作。金融产业集聚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区域金融发展的一种主要战略模式。随着“十二五”规划等宏观政策的陆续出台,理论界正在逐渐把研究重心转移到特大城市金融产业集聚上来。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制约因素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凸显了一系列经济金融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

就业形势恶化。观察历史数据,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虽然并没有对我国金融机构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但却在从业人员就业问题方面间接冲击了我国的金融机构。从外资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由于其经营状况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很大影响,所以外资金融机构纷纷进行裁员以度过危机。与此同时,这些外资金融机构必然会相应调整在我国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数量,这将导致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区的扩散性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影响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制约了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

资金聚集能力减弱。众所周知,土地一级开发是我国特大城市大多数金融产业集聚区都要面临的紧迫任务。受到后金融危机时代相对萧条的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土地价值下降,银行银根紧缩,放贷规模减少等问题将导致金融集聚区在起步阶段就面临融资渠道不足的挑战,不利于金融功能区扩大资金聚集规模,进而影响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

二级投资受阻。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前台业务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致使其后台对金融功能区的投资节奏放缓,造成了项目建设的停滞与推迟现象凸显。由此可推断,二级投资市场的停滞不前将成为制约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直接因素之一。同时,项目供给相对减少导致的需求减少也会降低金融功能区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形成制约。

特大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经验借鉴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以纽约、东京为代表的国际特大城市的金融产业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缓解全球金融危机对特大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所造成的阻力,美国、日本等国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推动特大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顺利有序发展。

纽约金融产业的稳定发展态势遭遇挑战。一方面,投资银行纷纷倒闭。作为历史悠久的原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在2008年9月15日,其股价下跌了近95%,出现了严重的资不抵债现象。随后的收购谈判失败以及美国政府拒绝给予援助等事件,导致了雷曼兄弟被迫宣告破产。另一方面,美国数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地位也发生了动摇。由于在金融危机中遭受的冲击较小,摩根大通先后收购了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并一举成为美国实力最强的商业银行。与此同时,华尔街的高级金融投资人才大量失业。这些变动及调整,加之华尔街的主要金融机构为适应新角色而重新进入了磨合期,将不可避免地对金融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造成负面影响。

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主要采取松紧结合的措施加以应对。首先,强化了政府的监管责任。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美国金融体系存在的巨大监管漏洞,致使投资者对华尔街和监管部门的信任度急剧下降。美国当局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开始加强金融监管,扩大美联储的权力,提高信息披露的程度以预防金融危机的再度爆发。2009年6月17日,为了重塑公众投资者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心,美国政府正式了一部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白皮书,反思了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并且提出了五项关键性目标。其次,放松了对银行信贷的约束。自2008年10开始,联邦基金利率一直下调,直至2008年12月低于0.5%的水平并维持至今。①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Board,简称Fed)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的解释,在一段时间内增发货币、降低利率这一举措即为信贷宽松政策。但美国并不是将增发的货币全部投放到国债市场,而是习惯性地将其投放到信贷市场的特定领域,这种做法被称为外科手术疗法。

东京金融产业集聚进展缓慢。首先,重创实体经济,淡化了东京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本国经济环境恶劣,消费性内需不足,以及出口降低等多重压力下,日本金融业发展受阻。作为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东京的经济形势更是不容乐观。金融危机加剧了失业与资金外流,对整个东京实体经济形成了强烈冲击,动摇了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其次,金融危机冲击金融市场,放缓了东京金融产业集聚发展速度。

日本政府采取了虚实结合的应对措施来解决金融危机中其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所出现的问题。首先,虚拟经济方面,冻结股票,以稳定市场。为减轻由于全球股市暴跌而形成的外部压力,日本政府和央行临时冻结了金融机构股票,并暂停出售。其次,实体经济方面,从企业自身入手化解危机。为达到稳妥管理金融资产的目的,有些大型企业甚至自己开设银行进行理财。此外,在金融海啸过后,中、美、英等国均采取了积极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但日本金融厅却并没有过多地进行金融监管方面调整,相反坚持了日本一贯鼓励金融创新的原则。为了恢复东京金融中心国际地位,提高日本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日本金融厅于2007年12月21日,制定了《强化金融资本市场竞争力计划》(简称“竞争力计划”),该项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大幅度地放宽国家对金融机构、证券交易所和基金的监管。

特大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健全金融机构体系。一方面,建立高度国际化、市场化、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制度。包括推动不同类别交易中心的发展、创建并强化投融资平台、建立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场外交易市场、支持债券二级市场的发展、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和产业并购重组投资基金。另一方面,初步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体系。积极促进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的发展,发挥其增强市场功能的作用,增加特大城市对金融机构总部的吸引力。

其次,优化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优惠政策实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特大城市必须充分把握机会。一方面,推行优惠政策,促进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例如,给予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并由市政府批准建立的总部型金融机构土地出让方面的优惠政策等;另一方面,大力促进金融专业法庭及有关仲裁机构的建立,研究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制度、资信评级制度等。优化法律法规体系,势必会加强特大城市聚集金融机构的能力。

再次,充分履行政府职能,强化金融服务多元性。当前形势表明,我国特大城市要紧跟国际城市的发展潮流,其构建离不开良好的金融业发展环境。对城市政府部门来说,除了要为金融业构建优良平台、营造匹配环境外,同时也应关注市场环境与法制环境的诚信建设。政府部门应着手于金融服务的多元性发展,充分满足金融业的特色发展需求。

最后,采取人才培养方案,吸引大型金融机构。后金融危机时代,要吸引和聚集大型金融机构,各特大城市就要为金融机构引进人才提供最好的政策及服务支持。人才是金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构建与发展特大城市进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应重点对人才激励机制加以完善,对金融人才发展环境加以优化;加强对金融急需人才、金融高端人才的聚集与吸引力度。应推动创建金融人才培育平台、金融职业认证平台、研究生联合培训平台、学位学历教育平台和海外人才引进平台,聚集高校人才的资源优势,构建重点企业人才的引进平台,促进形成政产学研相融合的一体化体系;开设金融人才服务中心,构建金融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人才发展基金,使金融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普遍达到特大城市级别。(作者分别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

篇2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整合创新;协同发展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11-0101-03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建设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河南经济发展、实现中原崛起而提出的一项战略举措。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群内部金融资源的整合,提高城市群金融创新能力,促进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金融协同发展,切实发挥金融在区域经济中的核心作用,10月24日,由河南省金融学会、金融时报社、河南省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联合主办,开封市人民政府协办,人民银行开封市中心支行、开封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承办的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论坛在开封隆重举行。河南省金融学会及团体会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中原城市群各城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河南省社科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有关专家学者,围绕“协同、整合、创新”这一主题,就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发展,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理论探讨。金融时报社、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有关领导到会并做了精彩演讲,人民银行郑州中支副行长、河南省金融学会副会长杜迎伟主持了本次论坛。现将论坛嘉宾演讲主要观点摘要如下:

河南省金融学会会长计承江 推动中原城市群实现金融跨越式发展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金融调控和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全社会,加强沟通协作,共同以切实有效的措施,调动和配置好金融资源。一是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引导推动作用。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区域金融协调沟通机制,及时解决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促进中原城市群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将中原城市群9城市金融产业统一规划发展;争取国家出台支持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的具体政策,如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等城市群所获得的优惠政策;切实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二是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和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大力推进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着力提升郑州核心竞争力;加强区域协作,推动金融一体化建设;拓展和创新金融业务和技术,为金融一体化提供科技支持。三是多策并举,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银行体系。加快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重组;尽快成立总部设在郑州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引进国内外商业银行;开展民间资本信贷改革的试点工作;积极培育发展农村银行机构。四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多渠道融资功能。优化整合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推动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加快中原城市群优质企业上市步伐;做大做强郑州商品交易所,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产权市场创新,建立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产权交易中心。五是推动中介服务和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时报社社长 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应该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发展中要重视地方政府的规划、协调和推动作用。除了现有的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以外,还应当对中原城市群的金融产业发展出台具体规划,把金融作为一个产业,而不是融资对待。二是要建立高效的金融监管机制、协调机制和合作机制,注意规范和疏导金融创新,为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三是针对不同的市场主体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加快城市群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四是要加强中原城市群区域的金融创新。可以考虑打破全国整齐划一的方式,使金融机构对部分金融业务进行统一经营,有效地配置城市群内丰富的金融资源,在统一管理和规划下,更加有力地支持城市群的发展。五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中原城市群金融平稳运行创造条件。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营造一个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吸引资金、促进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易诚 一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国家战略,城市群和城市化地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空间依托。二是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对于促进中原崛起、推动中部崛起具有战略意义。三是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促进中原城市群建设。第一,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支付清算体系方面的建设和创新,确保资金流转在中原城市群之间的高效畅通。第二,促进资金跨区流动,支持商业银行拓展跨地区、跨城市的伴随企业服务,促进信贷资金、投资资金在城市群的合理流动。第三,鼓励金融机构合作,包括支持建立金融机构业务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建立金融机构跨区经营风险预警和风险补偿机制等。第四,探索构建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形成中原城市群金融统计研究共享机制,研究建立覆盖整个中原城市群地区的产业经济信息网络,共同开展对金融合作发展等问题的联合研究,为全面、客观、及时反映城市群经济金融运行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城市群金融合作与互动提供信息支持。第五,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改善中原城市群地区征信环境,促进金融业信用信息整合和共享。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加大金融人才培训和交流力度。建立金融研究和交流平台,更好地为中原城市群地区建设和发展出谋献策。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赵保佑 一是要确立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先发展战略。未来的郑州区域中心形成之后可以发挥其在经济、金融方面的优势,与其腹地之间进行资金、人才、信息之间的交流,将其先进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向腹地传播,二是要积极培育壮大地方金融实力。在中原城市群金融领域中,以支持本地区的经济建设为主的本土金融机构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和壮大本土金融机构的实力,以便更加有效地反哺城市群的经济。三是构建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的金融市场。围绕金融一体化的战略实现金融产品功能的突破,切实形成城市群金融关系之问的协调机制,以效益为中心,努力构建一个具有较强融资能力的开放性、网络化的区域性金融市场,进一步确立郑州在中西部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四是建屯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之间合作的新机制。要由省金融办牵头,九市金融办配合,建立区域内的央行、金融监管机构对话制度。五是优化中原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要在郑州设立省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承接托管和处置豫内地方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大力推进征信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水平。

河南省人民政府金融办主任孙新雷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作用。把金融业发展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组建地方金融机构、引进境外金融机构、推进金融机构集聚、争取国家支持等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二是构建信息网络,强化区域内金融信息共享。三是建立联合的信用信息网络系统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手段,增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观念,自觉规范信用行为,树立“诚信”河南形象。四是加快金融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五是加快郑

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鼓励和引导在郑金融机构和将要入驻郑州的金融机构向金融商务区集中,使之成为全省金融机构的集聚区、金融创新的示范区、金融服务的优质区和金融运行的安全区。六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七是整合金融资源,做大做强本地金融机构。积极引导和督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支持规模较大、管理稳健、业绩优良的城市商业银行开展跨区域经营。积极探索整合中原城市群地方金融机构组建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增强地方金融区域聚集能力、辐射能力和调控能力。

郑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李燕燕 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要大力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业务。一是打造中部地区保险总部聚集中心。要以郑州综合配套改革方案中提到的引导保险资金运用到郑州东区建设试点为契机,主动积极引导、协调、鼓励各保险法人机构扩大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和比例,推进与各保险公司总部的战略合作。二是应将发展PE、担保、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金融租赁公司、信托等六大类作为自己的特色。三是加快电子票据交易中心建设,让票据电子化,让电子化的票据利用电脑网络进行交易。四是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积极努力将郑州纳入全国场外交易市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行长许会斌 金融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有难得的机遇,就其金融的功能和特点来看,至少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可以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金融对资源具有优化配置的作用,金融资源的流动往往起到龙头作用,可以引导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有序流动。二是可以发挥金融的杠杆撬动作用。金融支持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一定要选好支点,以小搏大,充分发挥杠杆作用。三是可以发挥金融的链条服务作用。金融业可以通过金融创新,不断拉长金融服务链条,中原城市群建设为金融的链条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使这种链条服务跨越了单一城市的地域限制,可以在更大时空领域发挥作用。

广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行长李兴智 一是要加大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建设和城际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二是要加大对中原城市群优势产业的支持。中原城市群集中了河南的大部分优势产业,只有这些产业发展了,才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商业银行将在这些优势产业的升级换代,技术改造和规模发展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商业银行要关注并支持中原城市群的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要创新出更多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四是支持中原城市群的商贸物流产业,使其充分发挥商品集散地的优势。商业银行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开发适合不同客户群体的新产品,提供特色化、差别化、多样化服务。五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生产力要素资源配置作用,引导和推动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调整,限制过剩产能、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重点支持能源、制造业、加工业、汽车工业,食品工业以及高科技产业等。

中原证券公司总裁菅明军 中原证券公司将继续发挥好自身的中介作用,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和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一是要全方位参与省内企业战略重组为契机,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并以投行业务的发展带动公司其他主体业务的发展。二是加速实现经纪业务的战略转型,加快其由以往简单的通道式服务向高层次的投资咨询和理财服务型的转变。三是抓住时机,积极推动与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尽快组建以中原证券为主导的、高水平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四是提前谋划,选择适当时机争取上市,扩大公司的发展框架。五是全面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协同创新、互惠共赢。

篇3

关键词:保定市;城镇化;金融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5日

一、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飞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城镇化基础设施的修建、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加强均需要用到大量的资金,资金供不应求将成为经济发展现状。城镇化发展的资金来源有两个途径,即财政收入和金融市场融资,其中金融市场融资占据了关键地位。金融市场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投入到城镇化建设中去,既能增加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又能促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因此,优良的金融市场能够使我国经济发展无后顾之忧。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河北省的发展速度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城镇化的发展也将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保定市位于环首都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同时它也是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设区市,同样也是农业人口最多的城市。按照保定市的未来规划,预计在2030年保定市将被打造成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因此,保定市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中的重要一环。

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的提出使保定市城镇化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因此保定市城镇化发展进程所需的大量资金需求也得到了极大地增加。而保定市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否满足保定市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资金需求将成为影响其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保定市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不仅将会促进河北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而且还会为河北省其他市区的城镇化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二、保定市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现状

(一)保定市人口城镇化现状。2011年全国人口城镇化率为51.27%,这意味着5,000年历史上农业人口已不再是总人口的主要部分。而保定市乃至河北省城镇化水平距离全国平均水平还很远。2013年保定市的人口城镇化率为42.93%,虽然10年间增长了近13%,但距河北省平均水平仍有5.19%的差距,这是因为保定市的农业人口过多,拉低了人口城镇化水平,故保定市仍需加大力度发展城镇化。

(二)保定市产业结构变化。保定市产业结构变动符合城镇化建设规律,但是我们明显地发现保定市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在一定的范围徘徊,由此可见,虽然保定市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但是第三产业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这是因为自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便慢慢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了工业大国,第二产业产值逐渐增加。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如今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仍滞后于工业化。中小企业通常都属于第三产业,它是吸收农业人口劳动力的主要部分,但是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无法通过吸收农业人口劳动力加快人口城镇化水平。因此,应加大第三产业投资,通过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

(三)保定市金融发展现状

1、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规模能够表示金融市场能够提供的资金总额,本文用存贷款来代替金融发展规模。近年来,保定市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自2008年增长幅度猛然增加。2013年保定市存贷款之和为5,892.20亿元,是1994年的存贷款之和269.49亿元的近22倍,这说明了保定市金融发展规模在20年间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同样的这也相对推动了其城镇化发展。

2、金融发展效率。投资转化率能够很好地反映资金的周转效率,因此这里选用它来代表金融效率因素。保定市金融发展效率过低,没有正确的使用闲散资金,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保定市应加大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使投资转化率得到提高。

3、金融发展结构。通过金融发展结构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市场中不同金融工具的利用情况,而不同金融工具使用的范围也不同,因此我们从中便可以推出当前社会发展状况。虽然保定市1994~2013年间中长期贷款比率偶有下降,但整体趋势却是上升的。并且我们可以看出自2007年起,保定市中长期贷款比率超过了50%,这说明保定市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在逐年增加,并且近几年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三、城镇化与金融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一)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城镇化水平的确定不是依靠单个因素就能正确反映的,它需要依靠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全面反映其真实的城镇化水平。通过整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大量文献通常只选用人口城镇化率或产业结构去计算城镇化水平。为了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本文从城乡统筹指标――人口城镇化率(UR)与经济发展指标――产业结构比重(STRU)两个方面来代表保定市城镇化水平。

人口城镇化率(UR)=城镇人口/年末总人口数

产业结构比重(STRU)=第二三产业增加值/GDP

(二)金融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金融发展程度代表了一个地区的资金融通、资源配置效率的程度。金融发展程度越高,金融市场所能提供的资金越多,对闲散资金的利用率也越高,城镇化进程中发展资金供不应求的现状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金融发展可以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结构三个方面来体现,因此本文从以上三方面来选取指标。

第一,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规模,可以用金融机构的数量、金融市场所能供应的资金总量等方面来解释,故因此金融发展规模可通过金融资产的绝对数量来衡量。在这里,本文采用金融相关率去描述金融发展规模。

金融相关比率(FIR)=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之和/GDP

第二,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效率实际上表示了金融市场的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它能将储户存储在金融机构的存款投资出去,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避免了资源浪费。因此,本文用投资转化率(FE)来反映金融发展效率,它代表了金融机构将储蓄转化为贷款的效率。

投资转化率(FE)=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全部金融机构存款总额

第三,金融发展结构。金融发展结构,主要看的是在金融市场中占据其主要地位的金融工具、金融服务。在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资金供给,因此本文采用中长期贷款比重(LOAN)反映该地区金融发展结构。

中长期贷款比重(LOAN)=全部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三)指标体系。(表1)

四、建议

(一)加强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保定市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能够提高资金转换的效率,使得资源利用率大大增加。保定市金融发展效率过低,使得许多金融机构的大量存款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会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减慢城镇化发展进程;另外,在提高金融发展效率的同时,也要提升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使得三者充分协调起来,共同为城镇化建设发挥作用。

(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方面的金融产品需求也变得多样化,仅银行体系的供给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时便需要非银行体系的支持。非银行金融体系能够根据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市场要求,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三)政府部门应重视农村地区这种现状的产生,通过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大量金融机构入驻,增加其金融机构数量。在此基础上,也能够提高存款的周转效率,减少资金的外流现象,从而也提高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效率。

第三产业对农村人口劳动力的吸收是农业人口转变的主要渠道,而中小企业是第三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是中小企业的聚集地,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通常为短期需求,因此这便需要金融机构为其开发出适合其实际情况的金融工具。但农村居民对于金融的认识几乎只存在于储蓄,而对于其他金融工具的了解却不多,这就使得金融机构不愿意开发新的金融工具,同样也无法在农村推广优秀的金融工具,无法使得农村地区的金融结构得到改善,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居民学习和使用各种金融工具,增强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

政府在金融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长期的发展政策导致政府对城镇与农村的资源倾斜程度也有极大的差别。城镇的财政投入远远高于农村的财政投入,因此政府需要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杠杆职能,统筹城乡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奕彤.金融发展对城镇化作用的实证研究――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为例[A].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2.

篇4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5)03-0029-04

一、现状与背景分析

党的十报告中全面论述了城镇化建设问题的重要性,强调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城镇化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新增了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的经济工作任务。可见,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城镇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和金融发展水平有密切的联系。金融支持是城镇化的主要资金来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农村地区金融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尤其是一些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金融服务不完善,金融缺失严重,农民的资金需求无法满足,城镇化进程受到明显的制约。因此,研究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金融发展和城镇化的关系,把握国家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机遇,完善欠发达民族地区的城镇化金融服务体系,实现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相互促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学者关于金融发展和城镇化的实证研究主要有:张正斌(2008)检验了宁夏1995-2005年金融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宁夏的金融发展与以收入计量的城镇化率之间的相关性要高于与以人口计量的城镇化率之间的相关性,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非农人口收入的增长上。[1]梁彭勇,梁平,任思慧(2008)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中国 1986-2005 年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2]周战强,乔志敏(2011)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1952-2009 年我国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短期内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但长期金融发展效率对城镇化的影响显著。[3]贾洪文,胡殿萍(2013)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考察了1991-2001年我国城镇化与金融中介发展指数、金融中介发展规模、金融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金融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相互影响。金融发展能够给城镇化进程带来积极的作用,城镇化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金融的发展有促进作用。[4]刘奕桐(2014)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考察了1980-2012年重庆市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重庆市金融发展(金融规模扩大及金融发展效率提高)对城镇化进程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短期内金融结构的调整会抑制城镇化的发展,但长期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5]吴雨佳,马广齐(2015)运用 VAR 模型考察了陕西省1978-2012年城镇化、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城镇化、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城镇化率主要是依靠其自身发展,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率的影响影响不大,城镇化率仍主要依靠国家政策。[6]

综上所述,我国关于金融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实证多是基于全国或某一个省份的数据进行研究,而欠发达民族地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金融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有其独特的特征。因此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以渝东南民族地区为例,旨在为欠发达民族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二、渝东南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城镇化

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搜集

本文选取城镇化率(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100%)作为反映城镇化水平的指标,用UR表示;选取戈尔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比率(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GDP×100%)作为反映金融支持规模的指标,用FIR表示。样本数据的选取时间为2000年到2013年,共14组数据。以下所有实证均通过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8.0完成。

(二)ADF平稳性检验

注:根据变量的趋势图和最小AIC准则确定检验类型和滞后阶数,Δ表示一阶差分。

根据表1可以看出,城镇化率和金融相关比率原序列的ADF检验值均大于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不能拒绝有一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原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值均小于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认为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由此可知,城镇化率和金融相关比率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

(三)Johansen协整检验

由于城镇化率和金融相关比率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根据表2可以看出,在r=0的原假设下,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均大于10%的临界值,即原假设被拒绝。而在r≤1的原假设下,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均小于10%的临界值,即原假设没有被拒绝。因此,城镇化率和金融相关比率存在协整关系。

(四)Granger因果检验

篇5

关键词:城镇化改革 农村金融体系 土地制度 维护农民权益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102-01

1、城镇化和农村金融现状

在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高城镇化质量”首次作为重要政策方向被明确提出,这标志着在我国人口红利即将到达“拐点”之时,城镇化将成为经济新增长点,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的人口开始集中,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村落逐步被城镇所替代,相应的问题必然随之出现,那就是城镇化所要求的硬件和软件的生活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村金融体系承担着为农村生产融通资金、盘活农村生产经营的输血功能,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城镇化率要从47.5%提高到51.5%。金融发展亟需跟上农村城镇化加快的步伐。

2、城镇化改革和金融改革相伴随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即将拉开帷幕,金融改革要想取得大的进展必然首先要解决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土地问题,所以城镇化改革的第一场攻坚战就是土地制度的改革。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土地制度改革已是迫在眉睫。然而城镇化改革出现却出现很多问题。

(1)现有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不足。城镇化改革实际操作中耕地不能得到很好保护,地方政府为完成任务以及各种地方性原因会出现滥圈耕地进行基本建设,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发展,给全国的耕地埋下很大的隐患;同时农民利益受到损害。不仅被征地农民受损害,低价补偿、高价出让,农民不能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2)土地利益复杂,地权不明确。在这一改革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中提及的“5年内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土地经营权的确定,是土地流转的前提和依据。建立健全农地确权登记制度有利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规范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减少和化解农村土地纠纷。

(3)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和规范制度。农村土地市场发育滞后,农地流转程序不规范。这是农地制度建设不完善的一个集中表现,导致了交易成本居高不下,同时也使农户在遇到纠纷时缺少法律依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差异,即土地抵押权限的不同,多数发展中国家为确保农村土地发挥社会保障功能、维护社会稳定,在允许城市土地和房产进行抵押流转的同时, 大都限制农村土地和房屋的抵押流转;同时相关机制措施不够完善,影响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推广进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使农民仍然视土地为最后的生存保障,对金融机构行使抵押权时,农民将会产生失去土地和未来社会保障的担忧,从而对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获取贷款有所顾忌,影响该项业务的开展。

以上问题的出现导致农村土地流转利益经常受损没有保障,使得相应的改革步伐缓慢,对于土地金融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3、相关解决措施探讨

(1)确认并保障农民的地权。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是的关键。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2)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适合农村发展的金融创新产品。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等内生因素严重缺失,致使主要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与服务农村、农业和农户之间不能形成有效对接,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严重失衡, 金融供给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农村金融服务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亟待转型。首先,农村金融一定要和土地挂钩,为实体经济服务,否则难以实现其价值,譬如土地债券形式,发挥土地资本化的效能。其次,国家一定要扶持真正的农民自己的合作性金融机构尤其是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三,完善农村金融有关的立法问题,创新土地抵押权制度,是土地真正成为农民的聚宝盆。

(3)借鉴国内外试验和结合国内特色的试点,总结经验予以逐布推广。像深圳市的从最初的土地国有化,消灭集体土地所有权,到今天在尊重原有农民集体及个人土地占有的基础上,通过在开发中承认原集体成员的土地权益,并在补办手续后将之转化为国有土地使用权,最终消灭现有“国家-集体”或者说“城市-农村”二元分割的土地管理机制,实现土地资源在出让土地使用权基础上的市场流转和资源配置。放过权利争议,在城市更新中对既有土地占有利益给予承认和救济;先将房地分离,使土地限制的绊索不致伤害村民的房屋所有权。放过权利争议,在城市更新中对既有土地占有利益给予承认和救济,借腾笼而换鸟,此其一也。实在不得不涉及权利又无法土地确权的,就先将房地分离,使土地限制的绊索不致伤害村民的房屋所有权,此之二也。这两种做法,都回避了目前土地管理中僵化的强制性规定,在法律巨石的狭缝中寻找蜿蜒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范立夫.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问题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0,(7):63-66.

[2]刘祚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与金融创新[N].金融时报,2011-02-28.

[3]宋爱军.发展民间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J].发展,2008,(7):119-120.

[4]刘芬华.农村城镇化、异质性金融需求与金融产业结构调整[J].小城镇建设,2010,(7):31-35.

篇6

关键词: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保险中介;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6-0010-04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在国家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整体布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不懈的扎实工作与开拓进取,在金融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纵观30年江西金融资产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而这种巨变的最大受益者当属江西居民,其拥有了庞大的银行存款,及相当规模的股票、债券、基金、信托及保险等金融资产。这既充分反映和证明了江西金融发展30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也实现了江西崛起新跨越的良好局面。本文主要通过银行业及货币市场、证券业及资本市场、保险业及保险市场三个方面来反映江西30年金融发展的成果,同时指出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一、江西金融的发展成果

1、江西银行业及信贷市场的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以后,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业逐渐培养了一支相当规模的金融职工队伍。截至1983年底,江西省金融机构达4101个,形成了一支拥有32678人的金融队伍。全省平均每一万人具有1.2个金融机构,每1035人中有一名金融人员。从图1可见,江西金融业从业人数从1981年的3.17万人,增长至1998年的8.14万人,之后逐年下降,尤其是2001年之后下降更为明显,但到2004年之后基本稳定,至2006年为7.33万人。

江西金融业从业人数的变化主要是受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影响。1998年以来,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步伐的指示精神,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机构改革和实施全员劳动合同制、规范用工管理为契机,结合体制改革、网点撤并、业务流程优化再造的原则,通过人员调整计划、科技创新以及对接收新职员、复转军人实行严格控制等措施,优化劳动组合,开展了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工作,尤其是2000年以来减员分流的力度较大,有效控制了人员规模。

经过改革开放之后30年不懈努力,江西信贷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07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5900.1亿元,比1977年的18.7亿元增长了315倍,年均增幅达21%;2007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026.7亿元,比1977年的33.9亿元增长了118倍,年均增幅达17%。江西信贷市场的长足发展为江西经济的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金融资源保障。从图2的柱状图来看,1999年以前存款余额小于贷款余额,而1999年以后存款余额大于贷款余额,并且存贷款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到了2007年,存款余额多于贷款余额的比例高达46.5%,这说明江西还有较大的金融资源可供利用。

2007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企业存款达1542.3亿元,比1977年的7,22亿元增长了213倍,年均增幅达20%;而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更是达到令人吃惊的高增长,2007年金融机构储蓄存款3360.8亿元,比1977年的3.54亿元增长了948倍,年均增幅高达26%。1983年以前储蓄存款余额小于企业存款,之后储蓄存款余额大于企业存款,两者差距也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到了2007年,储蓄存款竟比企业存款多出一倍有余。这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每年都获得了较大的增加,政府“藏富于民”的政策效应是显著的。

2007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短期贷款达1879.8亿元,比1993年的427.86亿元增长了3.4倍(由于1993年的统计口径是贷款分为工业贷款、农业贷款及商业贷款等,所以此处仅作1993-2007年的短期贷款比较),年均增幅达9.1%;而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达到较快增长,2007年中长期贷款为1975.1亿元,比1993年的118.37亿元增长了15.7倍,年平均增幅达21.7%。从1993年到2006年短期贷款一直高于中长期贷款,两者差距从1993年到1999年呈现扩大的趋势,到了1999年差距达到最大,为927.3亿元,之后差距逐渐缩小,到了2007年差距第一次变为-95.3亿元,即中长期贷款首次超过短期贷款。这说明江西的中长期项目增多,中长期资本逐渐沉淀在江西有利于江西经济的长远发展。

2、江西证券业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成果

开业于1991年3月20日的江西省证券公司,是全国首批设立的专业证券机构之一。但是,在2001年江西证券被重组为世纪证券,并迁址深圳,成为异地证券公司。好在随后的2002年,江西新成立了两家综合类券商――江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截至2007年末,全省证券公司共两家,证券公司营业网点122家。

江西在证券营业网点、证券交易额、直接融资额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江西的上市公司从1993年开始,从无到有。截至2007年末,全省证券交易额达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增幅高达455%。全省境内上市公司27家,比上年增加2家;境外上市公司4家;全年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78亿元。江西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江西提供了银行之外的直接融资渠道,有力地推动了江西经济的发展。

从江西A股筹资额的实际情况来看(见图3),1990-1992、1994、1995、2005年这些年份江西都没有实现融资,A股筹资额在整个时间序列上以2000年为分水岭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这是由于中国的“股权分置”导致股市丧失融资能力。随着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实施,A股市场逐步恢复融资功能,在2006及2007年A股筹资额同比出现了快速上升的势头。而且江西不仅抓紧在境内筹资,还积极拓展海外直接融资业务。2007年两家公司实现了境外上市融资――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新瑞丰生物有限公司,其中江西赛维融资额为4.69亿美元,是中国企业历史上在美国单一发行的最大IPO。

3、江西保险业及保险市场发展的成果

1998年以前,中国只有一家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它垄断了中国全境的保险业务,自然在江西是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江西省分公司垄断了江西全省的保险业务。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江西省分公司在1949年12月正式建立,1958年11月被撤消,保险业务停止。改革开放以后的1979年10月恢复了省保

险公司。截至1984年6月,全省建立各级保险机构91个,其中省分公司1个,地市支公司11个,县(市)支公司79个。

2005年江西保险业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截至2005年末,共有省级保险分公司13家,同比增加2家,中心支公司90家,支公司214家,营业部6家,营销服务部1151家;各级保险机构1475家,同比增加105家;另有政策性保险公司营业管理部1家。专业中介机构从无到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48家,截至2005年底新增设保险专业中介公司33家,中介分支机构15家,其中,保险机构38家,保险公估机构2家,保险经纪机构8家。保险兼业机构2000家,截至2005年底,全省共有商业性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13家。兼业异军突起,保费收入达到15.38亿元;保险从业人员4.2万人,同比下降5%,但比“九五”末期翻了一番多。产业组织结构有所优化,初步形成了多家并存、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市场体系。2006年,江西省保险业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保险分支机构快速延伸,省级保险机构共14家,保险分支机构及其网点增速达8.3%(见表1)。

目前,省级保险机构共14家,全省拥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52家,比2002年增加50家,年均新增近10家;全省拥有保险兼业机构3615家,比2002年增加5倍,形成了以银行、邮政为主体,车行、修理厂、汽运公司等为补充的兼业市场体系;全省拥有保险营销员4.4万人,比2002年翻了一番。这些保险中介机构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了保险的覆盖面,促进了保险业发展。随着保险中介专业公司、兼业机构的增加,全省保险机构主体多元化、业务经营规模化的格局正在形成。

2007年末全省保费收入114.1亿元,比1985年的0.62亿元增长了183倍,年均增幅高达27%,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保险业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稳步提高,成为全省保费收入的主渠道。2007年,全省各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96.15亿元,占全省总保费收入的84.3%,比2002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保险中介市场的形成还促进了员工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保险中介职业化、专业化的特点逐步显现。而且,江西保险产品创新领域不断拓展,产品功能不断增加,产品结构有所优化,责任险、养老险、健康险得到发展,产品日趋差异化和个性化。

二、江西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江西金融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与全国水平相比较,江西金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表明江西仍处于欠发达状态。2006年江西省人均储蓄额0.8万元,全国平均是1.5万元;每一元GDP对应的信贷资产江西不足1元,全国接近2元;金融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江西不到8%,全国为15%左右。

1、江西银行业处于“中部塌陷”境地

截至2006年末,东部拥有全国GDP的50%以上,占有60%以上的银行业金融资产,中部只占14%的银行业金融资产,而江西在中部的排名又是最低的。2006年,东部占全国61%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中部占比为15%,江西在中部最低;中部存款余额增速约17%,低于西部增速(约18%),而江西存款余额增速处于中部平均水平;中部贷款余额增速约13.8%,低于西部增速(约15.2%)及东部增速(约15.9%)而江西贷款余额增速为12.9%,低于中部平均水平。-因此,一方面从金融资产存量上看,身处中部的江西不如东部省区,另一方面从金融资产增速上看,江西不如西部省区,则江西的“塌陷”是不无道理的,而且“金融塌陷”比“经济塌陷”更严重,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江西经济发展的落后是缘于金融发展水平的滞后。

江西银行业还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不良贷款下降主要源于政策性剥离和核销,不良贷款反弹压力犹在;贷款投向控制不严,宏观调控效果不佳,对成长性产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业者等的支持不够;信贷期限结构尚待优化,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2、江西资本市场的规模偏小,股票融资比重很小

目前,全国有104家证券公司,而江西只有两家券商――江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占比仅为1.9%;2006年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25家,而全国有1434家,江西占比为1.7%;江西上市公司2006年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6.35亿元,而全国直接融资5594.29亿元,江西占比只为0.1%。可见,中国的证券机构、上市公司、市场筹资等资本市场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而身处中部的江西所拥有的资本市场的规模明显偏小,江西在中国证券业的比重很小。而且,今后上市名额将由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化,所以,可以预见的是,江西企业要想在沪深市场上市,会比现在更加困难,江西与东部省区的差距还有继续拉大的趋势。2006年,江西贷款融资比重为93%,远高于北京、上海的约70%,也高于同处中部的湖北、湖南的约80%,说明江西经济发展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银行的间接融资;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很少,其中债券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占比为5.7%。股票融资占比仅为1.3%,处于中部的下游。

3、江西保险业务规模偏小,市场不规范

2006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7.6%、17.2%、16.3%和8.9%: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16.2%、20.7%和14.2%,西部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2006年和2007年江西的保费收入分别仅占全国的1.74%和1.62%,可见江西保险业务规模偏小,即使江西保费收入2007年同比增加16%,但其全国占比却出现下降。因此,江西保险业与银行业同处一样的“塌陷”境地,即一方面从保费收入上看,身处中部的江西不如东部省区,另一方面从保费收入增速上看,江西不如西部省区。此外,江西的保险市场行为仍不规范,消费误导、违规竞争、同业诋毁、借助行政力量不当干预保险等行为仍未完全杜绝。这些不规范行为导致保险的社会公信度较低,公众保险意识不强;保险市场发展不均衡,非寿险发展相对滞后,产险公司保费占总保费比重低;市场集中度过高,各地区保险市场发展不均衡。

三、促进江西金融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江西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想有效地加以解决,必须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尽快促使江西金融走上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

1、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在国有银行方面:加快不良贷款处置,完善资产保全管理体系;规范法律尽职调查、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加强人力资源改革,探索机构扁平化管理,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与高校联合研发;完善银行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完善绩效考评及激励

约束机制。

在中小金融机构方面:通过收购、兼并、参股、资产置换等手段进行资本重组、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制上市;引入外部金融主体,如商业银行、保险资产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汽车金融服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

在农村信用社方面:为了服务三农,继续推进改革,通过扶持政策,提高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资金规模;在制度上借鉴股份制;建立合作金融监督机制,防范经营风险。

对于小额贷款组织,可以创新试点,如建立小额贷款公司,以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组织;适时推出农村的民营银行,既满足农村资金需求,又减少城市资金的流动性泛滥,抑制高房价、高股价。

2、大力培育地区资本市场

大力培育江西地区资本市场:(1)江西等中部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结合部,在将沪、深证券交易所作为全国一级市场继续发展的同时,可在南昌等中部省会城市建立第二层次的证券交易所,各省会城市建立场外交易市场;(2)对江西等中部地区企业申请发行A股股票或海外上市时应适当放宽条件,在次序上优先安排,使更多中部企业上市。

要严格按照《江西省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的要求,发展统一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杜绝产权场外交易。探索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托管和股份转让制度,不断扩大产权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规模。

3、协调区域金融发展

完善金融区域结构,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和二元金融结构(即城市与农村金融差距)问题;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及企业的发展规律,调整金融业务发展战略,如在贷款投向上,根据区域产业政策的要求,确定贷款的投放顺序、规模及结构,大力支持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等江西支柱产业的发展。

另外,由于地方金融机构规模小,其应定位于“中小企业服务”,以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4、加快金融生态建设

一是完善金融制度,出台金融生态建设法规;规范信用行为,加快法制建设。发展金融市场的过程,是把信用建立在现代契约观念之上,并通过法律手段来增强与维护信用制度稳定性的过程。二是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社区(社区是重要的微观基础),在社区开展小额贷款业务。三是将金融生态建设与专业镇、产业园区发展结合,如已实行的“打捆”贷款模式;将金融生态建设与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相结合。四是加强资信体系建设,改善司法环境,提高金融案件执行结案率。

5、加强金融监管,建立金融安全区

篇7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农村金融;涉农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3-0048-04

完善农村市场环境,强化农村要素市场建设,是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加快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打破我国农村发展的资金瓶颈,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为此,银监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特别是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规范性文件等,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和农业发展。2009年,财政部也下发了《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将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按上年平均贷款余额2%的标准执行,并将补贴资金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当年收入进行核算。在这些有利政策的推动下,各级各类金融机构在加大农村金融投入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目逐年增加。据银监会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我国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达172家。但是,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相比,农村金融的发展还远远不足,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

(一)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

1998年开始,国有商业银行推行市场化改革,对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大量收缩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无盈利或微利的基层分支机构和网点,在某些区域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乡镇的营业网点基本撤销,同时业务权限上收,农村地区的银行分支机构不再具有审贷权,对“三农”的支持作用日渐减弱。另外,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大约有2900多个乡镇(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8%)没有金融机构,700多个乡镇没有任何的金融服务。由于受到诸多限制,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滞后,也缺乏规范。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少,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农村的金融工具和产品比较单一,仍然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担保、理财、咨询等方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还非常少。电子化建设水平比较落后,银行汇票、本票等现代结算方式使用很少。以农村信贷为例,不少农村金融机构仍沿袭传统农业贷款模式,贷款品种主要还是短期农业生产性贷款等,贷款金额比较小,一般还都要求有相应的担保,难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7.9万亿元,其中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只有11.77万亿元,所占比重还不到全部贷款余额的25%,有超过75%的贷款投向了非农领域,城乡金融发展严重不均衡。由于没有任何激励措施,商业银行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为农服务的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进展缓慢,金融创新缺乏动力。

(三)政策性金融发展不足

我国农业领域专门的政策性银行仅有农业发展银行一家,政策性业务单一,主要的职能局限在农副产品收购等领域,涉农的政策性金融发展严重不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农副产品的收购主体日益多元化,在这种格局下,政策性贷款业务不断萎缩,加上政策性贷款往往收益率不高,农业发展银行逐步涉足商业贷款领域,发展定位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发展战略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影响了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和支农效果的提高。

(四)农村金融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金融业务的开展对人才的要求通常比较高。我国农村地区的整体条件相对落后,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相关的金融、计算机、法律等诸多方面的人才都非常少。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按照网点数量平均计算,每个网点专科以上学历的在编员工不足一人。很多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门、深入的培训,业务水平不高,人才的短缺使得农村金融业务的创新和拓展缺乏支撑。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

(一)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乡发展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城乡分割和城乡差距的扩大,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一方面,城市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化体系,服务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广大的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收入差距也进一步拉大。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到2010年已达到3.33:1,当前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在这种城乡二元的经济格局下,我国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业在市场化导向战略的推动下,把大量的金融资本投向了城市地区,造成了农村地区金融资本投入的不足和发展的滞后。

(二)农村金融业务往往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这首先源于农业发展自身的风险,农村经济受自然气候、市场环境、政策因素的影响比较大,生产经营一般周期长、季节性波动强、风险大,加上农民生产组织松散、信息不灵,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抗风险能力较差。与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相比,农业金融业务往往额度较小、运营成本较高、收益率较低,系统性风险较大。基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商业银行往往会把资金投入到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而不愿将资金用于扶持农业的发展。

(三)金融机构改革相对滞后

从农村金融的管理模式来看,绝大多数的金融机构还是以常规方式和要求来管理、考核农村金融业务,还存在信贷审批权过于集中的问题,很多金融机构还实施严格的新增贷款责任追究制度。这种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将信贷风险与信贷人员的利益进行挂钩,有效强化了信贷的约束机制,但同时也束缚了信贷业务的创新。在我国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很多金融机构不但不能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撑,反而将大量资金从农村地区抽走,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失衡。

(四)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不健全

农业生产本身的高风险性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这已经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实。我国农村社会信用意识还相对淡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还很不健全,涉农的政策性保险和担保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业务发展极不充分,运营不够规范。财政对涉农金融服务的激励机制和扶植政策还比较缺乏,国有商业银行对民间金融的信贷批发等业务合作缺乏保障,农村

资金外流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三、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

(一)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积极培育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支柱产业,以工业园区为重要载体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积极培育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努力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我国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的集聚能力,使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相互支撑,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关系。

(二)发挥现有主要涉农金融机构的主导作用

农业发展银行应加大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努力拓展政策性银行支农业务领域;农业银行应发挥网点覆盖面广的优势,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改进“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等传统支农金融产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途径,提升服务能力,缓解“三农”贷款难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应继续推进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改革,积极向规范的银行类机构转变,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发展;邮储银行应发挥分支机构多、网点深入乡镇的优势,加快业务转型和创新,实现由吸储向综合业务的转变。

(三)培育和创新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适度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发展,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加快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组织的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各类新型金融组织,扩大信贷资金来源。鼓励银行业通过设立简易网点、提供定时定点或流动服务等多种方式,扩大网点覆盖面,尽快实现基础性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全覆盖。

(四)加快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

以提供更加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出发点,加大金融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主导作用,重点加大绿色农业、环保、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对农业产业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建立并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等农业金融基础平台;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实行差别化的准备金管理制度,适当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试点实行更加灵活的利率政策;加强各涉农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鼓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资金充裕的金融机构开展贷款批发业务,将贷款批发给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小额贷款机构,形成各类涉农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五)推进农村金融担保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加快涉农信贷担保公司等担保主体的发展,继续加快农户联保、互保等农村金融担保方式的推广,克服个体信用担保能力不足的制约,强化信用担保等新模式的示范推广,扩大农村信贷质(抵)押范围,探索林权、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库存产品和农村住房等为载体的抵押贷款,努力扩大可担保载体的范围,提高涉农经济主体的担保能力。

(六)建立并完善农村保险和再保险体系

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大力发展涉农保险,着力发展农业生产保险,扩大农村保险业务涵盖的品种数量、区域覆盖范围和保障力度。加快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以财政为主要支撑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特别是加大对特色农业等保险的保费补贴,降低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类因素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损失。

四、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加快农村金融发展的配套措施

(一)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金融立法工作

借鉴国外相关经验,通过立法来规范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市场主体培育、业务领域拓展、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推动农村金融的有序发展。进一步明确农村地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义务,明确从农村地区吸收的储蓄应该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向农村和农业发展发放贷款,确保全年“三农”信贷投放的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要高于上年,以加大金融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

(二)发挥财税对金融支农的推动作用

认真落实财政部《关于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范围的通知》,把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范围扩大到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设立金融支农风险补偿基金,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的涉农金融业务以及涉农金融业务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给予贴息、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条件下,鼓励各级财政向开展政策性支农业务的金融机构提供贴息,降低金融支农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建立健全财政补贴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体系,推动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加大支农信贷投入,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农村地区,引导和改善金融资源配置,为农村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三)搭建政银企支农合作平台

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足、农村金融发展环境不完善的现实条件下,仅仅依靠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显然不能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问题,政府在加快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要发挥积极的引导、推动作用。地方政府、人民银行要积极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与涉农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通过举办投资洽谈会等多种形式的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促进金融机构与涉农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对接、业务合作,努力探索政银企合作支农的长效机制,加大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篇8

[关键词]金融体系; 多元化; 混业经营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9-0132-02

[作者简介]张玮(1976-),男,汉族,苏州人,研究方向:金融证券、非营利组织管理。

一、金融体系概述

从一般性意义上讲,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它是资金流动的工具(金融资产)、市场参与者(中介机构)和交易方式(市场)等各金融要素构成的综合体。金融体系包括金融调控体系、金融企业体系(组织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环境体系五个方面。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金融学教授罗伯特·默顿归纳出金融体系的六大基本功能:1清算和支付功能;2融通资金和股权细化功能;3为经济资源在时空上实现转移提供渠道的功能;险管理功能;5信息提供功能;6解决激励问题的功能。

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金融调控,国有独资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格局。具体结构如下:1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2政策性银行;3国有独资商业银行;4其他商业银行;5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6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7保险公司;8在华外资金融机构。

二、我国金融体系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与成就

(一)实现了从单一体制到多元化体系的转变

1979—1983年,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相继成立,打破了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格局,从此,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实现了“政企分开”,初步确定了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对金融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确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法规,强化金融监管,并要求建立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真正的商业银行。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暂行条例》,并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等16家国有重点金融机构派出了监事会。2001年底,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完成省级分行与所在城市分行合并、地市支行适当精简。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加强信息披露,要求对不良贷款实行“双降”。2003年底,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首先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此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先后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2007年农业银行改革“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总原则得以确立。2008年10月,《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推动了农业银行改革。金融改革以来,我国先后成立了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此期间,外资银行、政策性银行也获得同步发展。2007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3家政策性银行情况各有不同,要坚持“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改革原则。

(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初见成效

1979年农业银行成立并接管了农村信用社。1996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旨在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合作金融组织,实现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1999年,江苏等地率先进行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主要强调农村信用社要为“三农”服务,并以小额信用贷款为主,基本解决了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定位问题。2003年6月,国务院出台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标志着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随后,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在全国30多个省(区、市)逐步推开。2012年银监会批准农业银行扩大“三农”金融事业部的试点,探索商业运作也服务“三农”的有效模式。到2012年5月末,已经组建了817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机构80%的贷款投向“三农”和小企业,成为我国农村金融领域新的生力军,而且有效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步发展和健全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过4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1979年经济和金融改革以来已逐步形成一定体系和规模。为了解决银行信贷计划之外的资金需求,我国一些地区、部门开始设立和筹建信托投资机构。198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中明确“银行要试办各种信托业务,融通资金,推动联合”。 2007年银监会实施新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明确了信托公司专业理财机构的功能定位。信托公司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了“跨市场、跨行业、跨产品”的独特优势。截至2012年6月,信托业管理信托资产已发展到554万亿元,较2006年增长14倍,受托规模、盈利能力显著提高。目前,有11家商业银行试点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创新能力与专业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继续推进,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继续深化。

三、金融体系多元化转变的必要性分析

(一)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金融服务多元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的金融混业经营制度及国家间开放银行、证券、市场,对中国商业银行现行的分业经营制度带来强烈冲击。当前世界金融发展趋势体现在银行传统的存贷款间接融资业务比重越来越小,以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以混业经营证券、保险、信托及衍生金融业务为发展方向。我国金融业只有主动适应世界金融发展格局的变化,才能在未来开放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二)商业银行规模经营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在我国原有的金融制度下,银行业务、证券业务被严格区分,人为地割裂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融通渠道,银行、证券、保险的业务品种有限而单调,整体行业素质及竞争力偏低。提高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需要多元化股权结构,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打破商业银行业务间的严格限制,加大资本、货币流通,扩大经营规模和业务种类成为必然。

(三)金融创新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分业经营制度使得银行参与证券业务受到限制,抑制了一些具有转移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衍生和创新,影响了创新机制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通过丰富信贷产品、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渠道创新、组织架构创新、经营理念创新,实现多元化创新。

(四)金融经营制度受全球化冲击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经济往来的国别逐渐模糊,金融领域具有很强的全球化和超国界性的特点。目前,我国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和人民币非国际化虽然缓解了跨境资本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冲击,但网络信息与贸易能够冲破国家界限,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也对中国金融现行分业经营制度提出严峻的挑战。

四、我国金融体系多元化发展政策措施

(一)提高经济效益,降低金融风险

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资产结构较为单一,信贷资产占绝对比重,而证券资产和其他资产所占比重很小,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及风险防范能力都存在较大差距。实行混业经营,可以使商业银行业务多样化,利用内部补偿机制来稳定银行的利润收入,从而改善财务状况。

(二)有效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加快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

商业银行的分业经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的风险,但同时也限制了利润空间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对金融市场理论认识深化的基础上,我国现已推行的一些改革措施正在向混业经营迈进。

(三)加快商业银行介入证券市场步伐,实现混业经营

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大多是个人和中小机构,具有高度投机性。混业经营使机构投资者特别是银行能够介入证券市场,大大降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性和波动性,增加稳定性。此外,银行可以通过较为理性的投资行为影响其他各类投资者,改变其短期投资行为,促使证券市场在平稳中逐步成熟。实行混业经营后,商业银行对证券市场的介入会扩大中国证券市场的容量规模,使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逐步实现中央银行用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手段宏观金融调控。

[参考文献]

[1]刘莎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0(6)

[2]徐燕,王娟我国金融混业经营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0(9)

篇9

-坚持“三个融合”的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素质教育观     1.与学生的精神塑造相融合

    教育的本质不仅是一种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且还是一种塑造完善人格的活动。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种品格健全的人,其核心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价值观的精神塑造,帮助大学生树立探求真理的执著信念、甘于奉献的做人准则和追求崇高的审美情趣,并将对真、善、美的追求内化为德性,规范行为,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核。因此,学校在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中,始终坚持与学生的精神塑造相融合。

2.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融合

    学校作为北京市市属重点大学,学生多数来自北京,毕业后多数在北京就业。学校把素质教育与“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相融合,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建设,培养适应北京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使学生们既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首都的行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又能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传播科学思想、传承民族精神、弘扬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良好文化环境的形成,提升社会整体的知识品位、文化品位和精神品位。

3.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

    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以培养“应用性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进入工业化后期,部分发达地区进入后工业时期,社会对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已经从单纯对功能的需求上升到对功能与文化相融合的需求层次,缺乏文化品位的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没有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时,要高度重视工程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融合,所培养的工程师真正成为有文化、高品位的卓越工程师。

_突出引领,发挥先导,实施“塑魂育人工程”

1.推进学生党、团建设机制创新支部工作角度创新

实施学生党支部与学业困难学生“手拉手”共建制度,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各党支部不仅促进了学业困难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也带动了支部的建设。

党员教育实践创新——树立“五星党员”先进典型。

为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以榜样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来激励学生,在学生党员中广泛开展争做“五星党员”(即奉献之星、助人之星、创新之星、实践之星和学习之星)的活动,鼓励学生党员“争做成才表率”。

团支部建设途径创新——“闪光青春”团支部建设活动。“闪光支部·青春风采”系列活动是学校直接面向各个团支部开展的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品牌活动,活动举办至今已有23年,每年约有200个团支部参与到活动中。该活动通过开展以跳绳、拔河、定向比赛等为主要形式的团队活动,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强化了团队意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活力,为团支部和团员青年提供了展现集体与个人风采的舞台。

2.拓展主题教育品牌活动内涵创新

    近年来,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着眼点,逐步构建了以“五彩奥运,青春榜样”(2008年)、“我与祖国共奋进”(2009年)、“爱首都,爱工大”(2010年)、“知工大,爱工大”(2011年)、“践行北京精神,争做工大先锋”(2012年)为核心的主题教育,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主题教育,通过开展系统、科学、轻松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广,覆盖面达到95%以上,学生积极性高、自主性强、成果显著,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_突出特色,夯实基础,实施“文化育人工程”

1.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有效途径

    学校每年举办近百场各种类型系列的报告,包括院士、大师、著名学者和企业家的各种演讲、论坛等,在学生中影响广泛,既满足了广大学生不同层面的文化诉求,也加强了对学生文化品位和文化情趣的引导,使先进文化、高雅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学校现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北京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等一批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为实现人文素质和工程素质的有机融合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学校非常重视文化品牌的建设,着力打造了校园文化节和科技节两个校园文化品牌、毕业生歌会和新年音乐会两个音乐会品牌、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两个典礼品牌,有效地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增强了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2.搭建高雅艺术教育平台

    学校提出了以“引领——感染——辐射”为主线,以“高水平艺术团、一般性艺术团、院系艺术团”为抓手,以“艺术特长生——艺术爱好者——普通学生”为主体的“金字塔式”艺术教育模式。学生艺术团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多次举办专场演出,并与来自国内外高校的艺术团体开展交流活动,强化了艺术教育的引领作用;建立了舞蹈二团、院系艺术团、话剧团等群众性艺术团体,定期举办群众性艺术赛事,扩大了艺术教育的感染力。

突出创新,提升竞争力,实施“创新育人工程”

1.构建多维度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在学生科技实践工作中,建立了由“基金体系”“竞赛体系”和“实践体系”构成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康、有序、持续、高效的发展。

本科生设立了“星火基金”,通过该基金支持,很多项目在“挑战杯”等国家级竞赛中崭露头角,诸多学术论文、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孕育而生。研究生科技活动丰富多彩,设立了科技基金,建立了创新实践基地,与多家跨国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全方位满足研究生自主创新的需求,营造研究生自主创新环境。

目前,学校已建立起学校、北京市、国家、国际四级科技竞赛体制,设置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广告艺术设计、挑战杯等竞赛84项,年参与学生近3,000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

2.构建分层次的学业辅导体系

    学校建立了学生学业指导中心,负责学业辅导员体系的组织与实施,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水平和特点,通过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业辅导,大力发挥课堂外“导学”对课堂内“教学”的补充作用。自2009年起,在全校招募志愿辅导教师,建立辅导教师专家库,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和团体辅导。围绕学生的需求,学校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推行了学业辅导的三大计划,即基础课辅导计划、杰出学子培育计划和杰出学子新生计划。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学校在大学生学业辅导工作方面的理念和举措,在社会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_突出能力,拓展空间,实施“实践育人工程”

1.构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体系

    学校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外部条件进行多样化的设置,分别进行以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专业素养形成、社会服务能力、职业生涯发展为侧重点的分层实践教育,全方位、全过程、多视角地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创造条件,从而为培养个性化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一是立足平时,组织学生开展社区共建、专业调研、商业实践、社会调查等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利用每年暑假精心组织开展集中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在“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下,组织和指导学生走出校门、面向社会、开阔眼界、积极实践。三是积极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形成以校团委下属的校级志愿者组织为核心的志愿服务体系。四是大力推进国际志愿交流活动的开展,积极与国外志愿者机构建立联系,组织优秀的学生参与到国际志愿服务中去。

2.构建就业辅导与创业教育体系

    就业辅导和创业教育主要围绕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设计、组织、安排以及就业调研和专业化培训;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体系建设,把就业引导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拓展就业信息化服务职能,打造信息畅通的校企互动平台;努力改善就业服务质量,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使毕业生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共同提高;大力发展职前培训,推广就业实习、实践,建立稳定的毕业生输送渠道;深入开展创新及创业教育宣传,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就业中实现创新;建立就业工作考核与评估体系,开展专业就业预警机制尝试研究。逐步形成具有品牌课程、示范中心、特色项目、创业孵化和优质服务为一体的“五维”就业辅导体系。

篇1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盘锦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要求

盘锦因油而建,因油而生。从盘锦的经济结构上看,石油经济相对发达,非石油经济比较落后。盘锦经济发展对油气采掘业的依赖程度一直很高,“七五”、“八五”期间,油气采掘业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一直高达70%以上。进入“九五”以来,原油和天然气产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使得全市经济增速明显减缓,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名明显后移,2003~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始终处于全省末位。从盘锦的产业结构上看,“一高两低”特点十分突出,工业占比过高,农业和服务业占比较低。1984~2009年,盘锦的产业结构变化相对稳定,其中2009 年、2010年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分别为11∶69∶20和9∶67∶24,工业占比虽呈下降趋势,但一直占70%左右。盘锦的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和“一高两低”产业结构特征决定了城市转型的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盘锦资源型城市转型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盘锦经济不仅要实现从石油经济向非石油经济转型,更要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新兴产业转变,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这是盘锦经济转型的大方向。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就是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进而实现经济质量的提升。其次,盘锦工业结构呈现“高资源依赖性”和“低度加工化”使高技术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现实,迫切要求转变发展方式。进入本世纪以来,尽管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在工业中占比不断下降,但其位居第一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2010年仍然高达33.5%。如果加上石油加工业,两者合计占到盘锦工业的67%以上,“高资源依赖性”特点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则由上世纪90年代15%以上,下降到2010年的9%左右,而具有高技术特点的机械行业虽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占比仍在10%左右徘徊。因此盘锦以石油化工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特点,决定了盘锦的经济转型必须立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促进盘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现代金融的核心作用

盘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盘锦经济转型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特别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为盘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盘锦近几年经济转型的实践看,非资源型产业均呈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末,全市六大产业集群比上年增长了38.6%,其中,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塑料加工及配套产业、沥青及防水卷材产业、石油装备制造产业等主要接续产业分别增长42.1%、67.5%、36.8%和24.9%,表明盘锦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因此,盘锦金融业要紧紧抓住盘锦经济转型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有效推动盘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度,规划未来发展路径,创新发展理念,实现从资金筹集型向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型转变,搭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服务和产品,构建主动风险管理模式,强化金融业内部支撑核心,在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推动自身业务模式的转型。比如加大金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涉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信贷资源进入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行业,同时严格控制金融资源进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并逐步从这些行业中撤出,将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实现经济金融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对金融支持盘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建议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执行货币信贷政策上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

金融机构要根据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规划,主动优化贷款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加快研究制订支持盘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金融政策措施,突出对涉及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发展能耗低、污染少、技术含量高的新材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工业,促进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要加强与环保部门协调配合,逐步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建立绿色信贷评价机制,从严控制“两高一低”(即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行业的信贷投入。继续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联合贷款和银团贷款,保证在建续建项目的用款进度,同时保证企业正常流动资金的合理需求。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合作,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扩大使用商业承兑汇票范围,增加中小企业票据融资比重,对中小企业签发、承兑、持有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金融环境。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直接融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依靠一大批以低能耗、低排放、污染少、技术含量高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和行业的崛起。而这些产业和行业的崛起离不开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因此,必须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加大信贷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范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要加强对符合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条件的重点企业培训辅导,推动更多企业通过发行票据筹集资金。鼓励金融机构为符合发债条件的企业担保,提供信用增进服务,扩大企业发债规模。积极推动企业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及海外上市融资。鼓励上市公司发挥其再融资和市场放大功能,通过资产重组、配股、增发新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进行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和升级。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对于成长性好、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中小企业进行风险投资,促使一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发展前景广阔的中小企业逐步实现上市融资。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具有盘锦特色的优势产业的投资力度,促使其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吸引国内外投资,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展金融创新

要在原有金融创新的基础上,大力研究开发以碳金融和水金融为代表的后危机时代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所谓碳金融是指与碳减排有关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买卖交易与投资,也包括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及其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水金融则是指与污水处理和循环水利用有关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交易活动,包括污水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买卖交易与投资、污水处理和循环水利用项目的投融资服务。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碳金融市场和水金融市场。盘锦在这两个市场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首先,盘锦的经济主要以能源消耗为支撑,具有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其次,盘锦经济转型对两个市场存在巨大的产品需求。以循环水利用为例,与其他城市相比,盘锦居民住宅的循环水利用几乎为零。如果将企业经过处理的循环水引进居民住宅,将减少50%的饮用水消耗,同时将产生巨大的现金收益。如果银行以此收益权为抵押,对企业发放污水处理项目贷款,不但可以减少水资源消耗和污水排放,而且使企业从治污项目上获取收益,银行也可从中受益,可谓一举三得。因此要围绕发展碳金融市场和水金融市场,研究、设计和开发金融产品,并以此推动盘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打造金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