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化建设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文化建设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治文化建设意见

篇1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个体的学生,面临了多种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当然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有害事物和诱惑。学校的德育部门也随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社会媒体公开的报道,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当然,这种现象的产生不能归咎于教育,因为教育并不是万能的,虽然教育工作者“用各种办法尽量把少年控制住……”;但是,这也促使社会各界加强了法制教育及法治文化的建设。从辩证角度来看,“法治理念培育的价值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又因为“其内容和特性差异,在人才培养上具有相辅性”,那么,在这种大形势下,如何在校园进行法治文化建设,值得行政者及教育者深入去探讨。

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初等教育包含了小学中学,在这12年学制里,全国都开设了《思想品德》和《思想与政治》等课程。这些课程,旨在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思想教化,但在执行上,却不尽人意。下面以中小学为例。1.思想道德课程“副科化”。在现行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之下,大多学校重分数而轻它,会把正常开设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课程,当做副科对待,小学大多没有正式的任课老师,而是指定的老师临时代课;初中的初一初二阶段虽有专职老师,但上课也不深入,主要让学生自己阅读,期末甚至让给其他文化课,让学生做作业,没有很好地教授学生理解掌握法律知识;高中有文理分科,虽然有反向会考,但也有名无实。2.评价的偏差。中小学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等荣誉评定(近年有些区域在呼吁取消该评定),这些评定在实际操作中是以文化课成绩来认定,以致于对学生其他方面很少衡量,使学生不重视对思想道德法律知识课的学习。3.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滞后。特别是在乡镇农村的中小学,少有法制法律的宣传,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不浓甚至没有。

“公民教育不只是教授有关政府或宪法原则的基本事实的问题,它还是一个灌输特定的习惯、德行与认同的问题。”作为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是以公民为对象,通过公共生活参与,以培养好公民为目的的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而走上了一条急功近利的道路。针对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一、在学科教学中建设法治文化

教育阶段开设的学科课程,并不是简单的传播知识普及文明,还承载着国家教化思想修齐的功能,因此有必要在各个学科课程中有计划地培育法治理念及建设法治文化。

1.不折不扣在常规课程中培育法治理念。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承载公民国情教育的主要载体是《思想品德》,那么科任教师就必须认真钻研,不能流于形式,要努力去发掘其中蕴含的法制法律知识,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比如要让学生懂得日常哪些交通行为是违法违规的,不能止于“红灯停绿灯行”,应该从发生在身边的事引起,如爸爸骑摩托车没戴安全帽是违规,叔叔酒驾是违法的等。纵观近10年大学生犯罪的事件,远的如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近的如李天一事件,都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对法制教育和法治理念的培养的重视。法制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法治理念失去生成的基础,公民法制意识的淡薄和部分人践踏法律的行径,也就不难找到原因。因此,高中的政治老师平时授课不能唯瞻高考指挥棒之马首,应该在平时从灌输法制知识做起,比如教授经济学时不仅应贯彻市场的公平诚信等,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培养诚信务实等品格。大学应严格课堂考评,在期末考试上严格把关,不能“放水”。

2.在校本课程中培育法治理念。近几年教育部门加大了对校本课程的建设,主要是建立在延伸拓展学生知识面和相关学科能力培养层面上。目前开发较多的还是学科校本课程,如政治科编订《》等;但心理课及其校本课程却很少。目前较多中小学仍未开设心理课,这是一个局限。据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小学心理指导专业委员会调研分析,目前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约占1/3,其中:有心理障碍的占34%,有心理缺陷的占12.5%,有心理异常的占28.1%。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可略窥一斑。心理问题产生的影响不仅止于青少年自己的身心健康上,重要的是影响了甚至扭曲了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对价值是非的判断,以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中小学的心理课及心理课校本课程的开设势在必行。

二、在宣传上建设法治文化

要让法治文化建设深入“人心”乃至耳熟能详,除了在学科教学上下工夫,还要在宣传上大张旗鼓,抢夺一块阵地,不能让学生的耳目充斥着街头广告媒体谈资网游购物,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净化校园环境,创造和谐校园。具体可以有以下做法:

1.在校园开设法律广播,节目如“法制在线”“法律博士”,不定时开播宣传,简便易行。

2.德育科(政教处)不定期统一各年段登载相关法制知识、警言、活动资料等黑板报,并作统一评比;印发法治小报等。

3.在校阅览室、图书馆内增加法律刊物;有条件的在班级图书角上增加一份法制报或相关法制刊物等。

4.借助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学校法治建设,争取更多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德育工作。

5.在家校联系上宣传法制法律,增强家长的法律意识,引导其对学生进行教育。

6.加强和职能部门的联系,如邀请检察院司法局等进校园进行普法维法宣传与咨询。

法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用法治的理念,通过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制度和程序……在学校形成崇尚法律、遵守规则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在宣传基础上建立一套制度,是构建校园法治文化的形式保障,绝不能走过场,凑热闹。

三、在专题教育上建设法治文化

专题教育,主要是针对时事热点,学生动态,学科或德育工作需要进行开展,有以下形式可供参考操作。

1.法律宣传专题报告会。主题多样化,可以是交通法律法规宣传,也可以是预防犯罪教育等。

2.主题图片、案例展。如举办“防范未然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消防日普法宣传展”、举办“远离,珍爱生命―国际禁毒日图片展”等。

3.师生书画展(含手抄报、漫画)。如举办“八荣八耻师生书画展”、“反腐倡廉书画展(漫画展)”、“做个守法小公民手抄报展”等。

“在维护社会秩序、强调守法理念等方面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等方面,法治理念培育起主导作用。”这些专题教育,形式直观,鲜明体现法制法律特色,能够很好地促进法治理念的培育,对校园法治文化的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四、在社会实践上建设法治文化

如果说前面的法治文化建设措施是做足“内功”,那么在社会实践上建设法治文化则是做“大”做“强”。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检验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方式,对德智体而言是课堂教育的延续,也是学习法律、践行法律的重要途径。比如有的学校在假期开展“走进法律服务中心(调解中心)”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这个中心可以直接接触较多日常的法律问题,跟着工作人员一起探讨,寻找可行途径等,对学生来说既检验了所学所思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坚定的法治理念,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好铺垫。这无疑是大有裨益。

篇2

关键词:权利;法治;权力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要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要建立相配套的主导文化体系,即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因此对法治文化进一步思考,了解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一、法治文化概念

对法治文化,目前有各种解读。具有共识性的观点认为,法治文化应该包括法律制度结构和法律观念结构,以及自觉执法、守法、用法等行为方式,是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等价值在内的人类优秀法律文化类型。法治文化是以追求民主、自由和权利保障为目标,在一定的治国理念和与此相适应的制度模式确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具体而言,法治文化就是在建立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其核心是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模式的确立,以及在此理念支配下相应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建立与运行。

二、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

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个层面,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及历史因素,需遵循其固有规律顺序而积极推进。我国是个缺少法治文化传统的国度,培育法治文化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着力培养公民对法律的崇尚和信仰。法治文化的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为前提,法制宣传教育应以切实提升公民的法治理念为中心目标,将法治"口号"内化为公民自愿自觉的行动,培养公民对法律发自内心的尊敬,形成法治文化和法律观念的现代化。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有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 普法的功能和目的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播,而是法治理念的渗透和法治文化的深入,更重要的是在于法律信仰的建立。推进普法教育,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一是要树立教育与服务相结合、以人为本位的理念。在普法教育过程中,要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宣传者本位意识过渡到受众者本位意识,全心全意为受教育者服务。二是要树立动静法治(制)结合、以动态法治为主的理念。推进普法教育,不仅要宣传静态的"法制",更要宣传动态的"法治"。着眼于从人的内在精神层面的需要出发,规范、调整和引导人的行为,逐步实现全社会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法律信仰的塑造、法治文化的形成。三是要树立权利义务相统一、以权利为本位的理念。"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法律规定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 在普法的内容上不仅要普及现代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灌输现代法律平等、自由和权利保障的精神。只有唤起个人的权利意识,才有可能真正树立起现代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

(二)推进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着力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提高公民的法治素质,促进全社会知法、守法、用法、尊法,依靠法制宣传教育可以实现。但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文化观的真正形成,从根本上讲要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度,而逐步培育形成。"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公正的举动祸害尤烈,因为后者不过是弄脏了水流,前者却破坏了水源。" 法律只有在实施中满足了人们的安全、正义和秩序的需要,使损害得到救济,利益分配的扭曲得以矫正,其威信才能树立,其权威性、公正性和神圣性的价值才得以彰显。司法公正起到了公平正义法治价值体系形成的巨大潜在作用。法治文化的建立不但要以良法存在为前提,更要以良法的公正实施为目的、为保证、为重点。虽然说整个法律的实施,是包括着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执法司法和公民群众的普遍守法两个基本的方面,但前者即掌握并行使公共权力的执法和司法者却始终处在决定和影响法律实施的主导方面。因此,作为一个必须满足法治要求的和谐社会,就必须要实现执法和司法的公正。因为只有执法和司法公正,才能维护社会公正,而这显然是整个法治文明的基础。所以,培育法治文化的实践中,必须进一步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和抓紧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三)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法治文艺创作,着力营造全社会普遍关注法治文化的良好氛围。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要把握法治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注重在法治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理论,更好地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由于中国法治文化的缺乏,目前,对法治文化内涵的研究基本都是以西方的法治文化为坐标的 ,所以,在法治文化的研究培育过程中,要注重继承吸收传统的法治元素,并大胆借鉴和移植"外来"的先进法治文化,同时使之民族化、"本土化"。加强法治文化培育和移植,一是要注意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批判。通过批判,使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糟粕成为一种"恶",从而使人们形成自觉抵制这种落后文化的心理和习惯。二是其他文化形态要保持与法治文化立足点、价值趋向等方面的一致性。三是要正确处理好法治文化与道德文化的地位关系。如果是以"依法治国"来表达法治的话,就表明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最高准则,道德只能服务于法治文化。要鼓励引导支持法治文艺创作,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法治文化产品。重视发挥执法机关和专业文化团体、业余文艺团体、各级文化馆站的作用,贴近法治实践,贴近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法制题材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让法治文化融入主流文化之中,以丰富生动的法治文化作品吸引人、感染人、说服人,不断提升公民的法治文化修养,从而形成全社会普遍关注法治文化的良好氛围。

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法治文化的形成,能强化公众从思维认识、自身行为等方面对法治生活的文化判断力和约束力。法治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素,决定着我国法治进程和建设方向。

(一)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保障。法治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是任何国家和社会一致追求的目标。加强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和体现,中国“法治”在几代法律工作者和法学专家的打磨下日趋完备。但法治似乎仅仅还停留在制度的建设上,离法治理想相去甚远。我们只有把法治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当中,才能把法治的思想、观念、精神、思维等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法治工作,只有上升到文化的层次,使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因此,法治文化建设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是法治社会建设重要保障。

(二)法治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建设一个团结和睦、宽松自由、协调有序、运行良好的法治社会,不仅要有完备的法律制度规范体系,而且更需要一个尊崇法治精神、敬畏法律权威、自觉遵守法律规范的良好社会环境。而这样的社会环境就需要有一个高度发达的法治文化来支撑和塑造。任何社会构建都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也离不开它的文化基础,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基础。主席也曾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由此可见,法治文化建设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要素和必备要件,更是在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三)法治文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保证。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着力构建法治既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和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和追求。社会管理创新是一种践行法治的基本活动,而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因此,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法治文化的引导、促进和提高,只有弘扬法治精神,强化法治理念,才能保证社会管理创新的正确方向,才能保持社会管理创新的生命力,才能提高社会管理创新的效能。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要充分体现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和法治价值,在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培育法治文化,提升全民的法治文化素养,使社会管理在“法律至上、崇尚法治”理念的引领下,实现从“应急治理”到“长安法治”的转变。

法治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我国在法治文化建设的道路上会遇到挫折和坎坷,但我们要坚信这条道路的方向是正确的,而且我们会朝着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朱景文主编 法理学研究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篇3

关键词:传统法治文化;作用分析;法治建设

本世纪初的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法治现代化革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新世纪我国的治国方略和目标。

一、传统法律文化包含很多优秀成分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成文法、判例法共存及制定法与民间法并列的“混合法”模式;“无讼”价值观下节约成本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守法观念;司法中“亲亲相容隐”的人伦主义;“慎刑恤狱”的司法人道主义;“实质正义”的司法价值取向;法律的“集体主义本位”;“为政在人”的人治观;“亲民”的政治道德观;法律语言的简洁;司法人员的人文素养;古代行政立法、监察制度及廉政建设及历史上“变法”的经验等等,这些都包含着符合现代法治的成分,经过改造,完全可以为当前的法治建设服务。

二、中国法治建设离不开传统法律文化

2.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先进的成分,例如前述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将法律建立在民族的伦理道德之上,通过礼法互动来保证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实现法律的妥当性价值,更好地稳定社会秩序。传统法律文化中这样的内容还有很多,它们都是我们当前法治现代化建设的现成的本土资源,西方学者庞德曾说过,中国在寻求“现代的”法律制度时不必放弃自己的遗产。西方学者能有如此真知灼见,对于这些优秀的遗产,我们更没有理由不继承。

2.2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不能割裂历史传统。文化建设不是一项空中楼阁的事业,文化自身有历史延续性的特点,任何一国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今天的一切与历史传统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的发展决不能割裂历史,不能完全摆脱传统。

2.3移植的法律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任何外来文化进入一个国家之后都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才能被消化、吸收,从历史上看,中国对印度佛教的改造,日本、韩国对从中国传入的儒家文化、佛教、道教的改造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种改造是对外来文化进行过滤、吸收和选择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一种文化是不可能轻易地移植到另外一种文明里的。

对于所谓的“本土化”,按照学者的解释,一方面是指“按照本民族的特质而发展”,还指“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等密切相结合。”其主要原因是只有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才能使民众对移植的法律产生亲和力,便于民众接纳,减少推行的阻力。

三、法治建设中要利用好传统法律文化

3.1仔细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庞杂、良莠不齐,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成分的同时还包含着更多的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已被时代抛弃的糟粕,因此,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时,必须仔细地鉴别。对于其中的专制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泛刑事主义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应毫不犹豫地予以抛弃,对于其中含有的优秀成分,亦必须仔细鉴别,巧妙合理地予以运用。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我们曾有过许多失误,将精华当作糟粕予以抛弃及将糟粕当作精华而奉行的错误都曾犯过。前者如近代第一代法律家在对待传统“混合法”的态度方面,“混合法”本来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遗产,但是近代第一批法律家在西方“三权分立”思想影响下,却认为法官“援引比附”(即适用和创造判例)是司法干预立法事务,有悖原则,故对“判例法”采取否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法律制度向大陆成文法系一边倒的形势。后者如从建国至今,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律工具主义”仍被许多人所奉行,将法律视为无产阶级“刀把子”的观念仍大有市场,针对社会治安的状况,隔一段时间就在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推行的“严打”竟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种常规的手段。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人民群众现代法治意识与观念的培养。所有以上这些失误,都反映了我们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认识的浮浅与幼稚。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还应对传统法律文化中一些契合现代西方法律发展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方法律的弊端而被一些西方学者推崇的内容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因为中国的情况不同于西方,中国与西方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情况,在西方要避免的一些东西有时反而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对象。

篇4

关键词 文化;专业建设;多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10-04

教育是建设与发展文化的基础,是传播文化的主阵地,对社会整体性进步具有根本性意义。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1],这是对传统意义上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拓展与丰富。文化传承创新成为普通高校办学职能的普遍要求,而对以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为目标的高职艺术院校而言,因其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对口性,在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理应有更高的目标去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背景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2]。本文中“文化”取其狭义,即“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自2006年始,中央连续制定下发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将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当前,文化建设领域出现了几个标志性的变化。

(一)文化体制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体制,由于统得过死,缺乏生机和活力,严重制约了文化发展,因此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除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文化艺术单位外,一般艺术院团和其余各类文化艺术单位分期分批转制为企业。国有文化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发展

本文将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称之为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简单地说,就是积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作产业经营。当前,文化产业在我国获得了迅猛发展,国家的文化产业结构由单一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型向庞大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型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的宏大目标。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在国力不断增长的同时,正积极投入财力、物力,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布局、促进数字和网络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切实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等。把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现代国家政府的基本责任和重要义务,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客观需要[3]。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当前,国家对文化典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传统经典、技艺、重要文化遗产、濒危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少数民族史诗等若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抢救给予了高度重视。

上述变化反映了我国文化建设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历史时期,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可称其为“文化多元发展”。

文化多元发展是高职艺术院校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背景,它对高职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传统的艺术生产主要集中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领域,很少大规模地与社会的产业化活动发生关系,而在文化多元发展背景下,艺术生产已不仅仅限于完成演出与创作的过程,艺术产品的创意、策划、管理、传播、批评与信息咨询已成为艺术生产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高职艺术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化多元发展赋予了高职艺术院校新的使命和责任。在此背景中,高职艺术院校必须重新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办学基本命题。而这些都要求高职艺术院校着眼办学的基本元素和载体——专业建设,以专业为载体和抓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二、应对文化多元发展背景的专业建设总体设计

专业建设是一个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尤其是在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下,更需要高职艺术院校立足现实,重新审视教育发展面临的环境变化,在专业建设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中体现出适应性变革。

(一)紧贴市场

篇5

国家设立的各级各类博物馆是历史文化遗产收藏、管理、研究的重要场所,更是一个向社会公众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群众提供健康丰厚精神食粮的重要源泉。加强博物馆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社会宣传教育职能,是培育社会公众和谐文化精神,形成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构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础的重要方法与途径。本文结合博物馆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利用博物馆社会宣教职能开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新局面。

一、充分认识博物馆宣教职能的重要意义,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社会宣教工作的重点。

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而建设和谐文化、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深入广泛、扎实持久的宣传教育工作,历史国情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国奉献教育、文化科技知识教育是这种宣传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也是博物馆社会宣教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博大精深的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蕴含的精神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兴衰史的见证和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物教材,是团结、凝聚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纽带。博物馆通过文物陈列展览这个平台对社会公众宣传教育,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与民族自豪感,树立人们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心,有利于构建具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底蕴、社会主义实践风格和鲜明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发展博物馆文化,充分发挥其社会宣教职能,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荣辱观的伟大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各类博物馆,要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对外宣教职员工作的重点,努力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二、加强博物馆社会宣教工作,努力开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新局面。

1、突出构建和谐文化主题,打造文物陈列精品工程。构建和谐文化重在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与品位,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模式,以和谐文化来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作思想支撑。从博物馆文化的视角来突出、表现和谐文化主题,就应在文物陈列展览的社会宣教工作中,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工程,以健康高雅、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博物馆品牌文化去影响、感染公众、塑造公众的理想信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实施文物展览精品工程,选题要准、立意要新、以引起公众的关注与共鸣。在展览内容上,突出强调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丰富内涵,着力表现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思想。在展览形式上,寻求表现手法新的探索与突破,改善文物陈列空间布局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在整体布展环境上,要注意营造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让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走进展厅舒心、愉悦、享受高雅的文化品位。

篇6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梦想 班级文化 班集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1如何创立以职业梦想为核心的班级文化

职业学校学生都是义务教育阶段完成后、或者高考结束后分流出的没有升入普通高中、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在社会大环境和自身心理上都承受一定压力情况下进入职业学校学习。

1.1首先要开展的活动是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一个班集体在学校诞生后,可以通过自我介绍、组织小活动、共同完成小游戏等方法先进行互相认识;也可以开专题班会:找差异、找共同点、找特征来实现互相之间认识和认知。

1.2结合对所学专业的初步认识,发现自我、设计自我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四步完成:

(1)采用破冰分组方式,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参与讨论,从而达到使其对所学专业有所认知的目的。

(2)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学生讲出自己的认识,并谈谈自己选择学习本专业的初衷。

(3)完成第一、第二步后,班主任老师(也可请专业任课老师)讲解本专业学习规划、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4)布置学生结合自己面对的专业,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初步设计自我职业梦想规划,形成书面上交。

1.3提炼班级每个学生的职业梦想,形成班集体在校期间座右铭

(1)班主任老师仔细分析每个学生的职业梦想,找出所有的积极向上的、有意义的职业梦想规划。

(2)组织全班学生讨论,针对这些职业梦想规划,拟定一个班级口号,作为班级在校期间的座右铭,能激发学生斗志,能激励学生前进的口号,扬起学生职业梦想的旗帜。

(3)将选定的体现职业梦想规划的口号,全班一起设计并悬挂于教室 讲台最上方,像吹起为实现职业梦想奋斗的号角。

总之,挂在教室的座右铭,凝聚全班学生职业梦想,学生每天都能看见、触摸,让梦想逐渐变成现实,就是所有人的追求。

2结合学生特点形成以职业梦想为核心的立体的班级文化

梦想要丰满起来,就要有不同的支撑点,才能坚实从而飞翔,所以,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建立以职业梦想为核心的立体的班级文化。

2.1不同专业的职业教育对象,他们的职业梦想会各具特色

笔者所在职业学校,主要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计算机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幼儿教育专业、电子技术专业、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农村综合经济管理专业等,各专业培养学生面向不同的职业领域,所以在学生入校后,应根据学生自我认识、发展、设计过程,会形成带有所学习专业的特色职业梦想。

2.2学生自身心理、生理特点可以通过立体的班级文化氛围得以完善和健康发展

(1)中职学生特点是:自理、自立能力较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考虑强化学生这些方面,为他们的职业梦想助力、加油!

(2)高职学生多数已经形成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各方面因素影响,他们可能心理负担过重,所以,对于高职学生笔者认为工作重心应放在卸下他们心理包袱,轻装上阵,为职业梦想开始筹划、奋斗。

(3)围绕职业梦想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丰富的班级各种特色活动是立体班级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

P各种球类、跳绳、踢毽、唱歌、跳舞等等多彩的班级文体活动能够播洒“友谊”之种;

Q各种演讲比赛,比如“诚信”演讲比赛在班级文化中可以开出“团结”之花;

R不同的主题班会,比如“同学,我想对你说”更可以在班级文化中结出“理解”之果。

3以职业梦想为核心的立体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直接架起学校和职业的桥梁,而学生在校只有短短几年,一般是三年,所以,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梦想从形成到实践没有更多的思考、适应、沉淀过程,这就要求立体的班级文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型的,与学校、社会能沟通并有效结合型的班级文化,所以,以职业梦想为核心的立体班级文化应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3.1班级文化建设要融入学校的建设发展

一个班级是学校的一个有效单元,学校的建设发展可以为一个班级的建设发展提供平台,创造良好的机遇。

笔者所在学校目前是青岛市人社局批准的承担社会公益职能的电子商务培训基地,所以,电子商务专业在课程开设、学习、教学计划设置上都与其他专业会有区别,针对于此,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梦想与现实的距离会更近一些、更直观一些,在专业学习的更早阶段就接触、体验职业的魅力,电子商务班级文化建设应体现这一点。

3.2班级文化建设要与学生就业、走向社会实现有效对接

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一般为两年,第三年就走向实习岗位,为就业而开始练兵了,所以,以职业梦想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应该在此之前就在学生心理上作好接受这一切的准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为此打下基础,做好准备,适应接受新环境、新岗位,这些可以运用一些方法,独立在班级内部或者在更大范围内开展。

(1)至少每学期在班级开展一次职业梦想大赛,可以由此推动学校开展职业梦想大赛。

(2)可以结合本专业面对的不同岗位开展职业模拟活动,设立模拟职场,让学生们积极参与。

(3)根据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情况,与实习单位、实习基地联系,让学生参加职业体验。

(4)至少每学期开展一次创业项目设计活动,与学生一起探讨职业与创业。

(5)通过前面活动,对脱颖而出的学生,可以带领他们参加市级、省 级、全国举行的创业设计大赛。

综合上面三方面所述,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中的班级文化建设是职业学校建设发展的基础,是形成良好文化氛围的先决条件,而班级文化建设中职业梦想为核心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更是职业学校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以职业梦想为核心的立体的班级文化的建立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动态的过程,更是一个开放的过程。

参考文献

篇7

法治文化是相对于人治文化而存在的一种进步文化形态,它是法律制度、法治精神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的程度和人们对法律信仰水平的总和,其核心内容应包括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所谓法治文化,就是以法制教育为内容,以文化形式为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多种文化艺术形式,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

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法治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现实需求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法治文化相当薄弱,而与法治文化相对立的人治文化则根深蒂固。与法治精神相悖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不正常现象之所以时有发生,固然有很多原因,但人治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法律的制定需要先进法治文化的熏陶和铺垫;法律知识的普及需要先进的法治文化作载体;法律的有效实施需要先进的法治文化作保障。

(二)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也是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坚持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只有加强法治,才能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民主、塑造社会诚信、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培育法治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实现法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有利于夯实法治国家建设的文化支撑,有利于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创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体现当代法治建设方向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当前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工作合力需要加强

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在尚未完全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的情况下,个别单位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认为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与自己无关,对法治文化建设的主动协调配合不够,对组织实施法治文化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法治文化建设的进展。

(二)内容形式不够丰富,文化融合需要加深

法治文化内涵涉及到法治的体制形态、法制体系、法治思想、社会心理以及公民的日常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现有的法治文化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看,都较为陈旧,不能有效的吸引民众。法律与文化的结合点也未能得到全面开发,与机关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的融合程度需要进一步加深,与传统文化、廉政文化、行业文化、旅游文化、环境文化等有待进一步拓展。

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一)在树立法治文化理念上取得新进展

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及法治文化建设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用它来指导法治文化建设实践。

二是要强化服务群众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的充分肯定。法治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以法治精神塑造人,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以法治文化熏陶人,最终达到提高人的法律素质,确立法治精神意识。

(二)在法治文化培育阵地上要有新进展

一是要发挥电视专栏的普及作用。电视等大众媒体是面向百姓进行宣传最有效、最节约社会成本的方式,可快捷地传播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群众接受信息最快的方式和渠道更多的不是在课堂里,而是在网络上、电视里、报纸杂志上。

二是发挥法制书刊的引导作用。法治文化具有先导作用,唯有能够满足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需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需求、青少年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需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防范法律风险的需求、农民群众参与基层自治的需求及流动人口依法维权的需求,才能有效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在法治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篇8

一、立脚服务文广事业发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一)大力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注重法制教育与干部职工意识教育相结合,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形成崇尚遵守宪法、贯彻维护宪法、自觉学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强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大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生产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促进文化娱乐、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生产经营和管理,推动文化娱乐、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市场平衡较快发展。通过举办法制讲座、送法进企业、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行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水平。

(三)突出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推进三项工作深入开展。增强公民法法律意识,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力,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促进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和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深化法治创建活动,全面提高社会法治管理水平

(一)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结合,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的意见》,进一步深化法治机关(单位)创建工作,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促进管理创新,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夯实法治城市细胞工程。大力推进“诚信守法企业”、“法治单位”系列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崇尚法治、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三、深化“法律六进”活动,抓好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

总结“法律六进”的好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和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指导意见,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全民普法的深入开展。

四、加强普法队伍和阵地建设,创新法制宣传的方式方法,增强普法依法治理的实效

(一)充实普法骨干队伍,加强法制文艺队伍、执法队伍的培训和建设,通过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着力提高普法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引导各类文化团体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着力建设法治文化传播平台,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引导力和感染力。弘扬法治文化,加大法制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推广力度。认真组织我市业余作者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作品,认真组织形式多样的法制文艺演出活动,引导公民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律价值取向和法律行为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篇9

江苏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经验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坚实基础。法治政府建设无法脱离经济社会发展而孤立进行,它是建设新江苏、再上新台阶的系统性工程之一。江苏法治政府建设的实践证明,经济与社会的率先发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现实基础,而法治政府建设的深入推进则为江苏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不断提供法治引领、制度规范和保障作用。数据显示,江苏GDP突破7万亿元,在全国占比达1/10。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法治政府建设和经济社会形成的良性互动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能力提升与文化建设为精神动力。法治政府的制度建设必须与政府工作人员法治能力提升以及整个社会的法治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方能取得成效。江苏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其中,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律素养、法治能力至为重要,这就需要注重法治文化建设,使法治政府建设与法治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共同推进。

法治惠民与人民满意为价值追求。在法治建设进程中,江苏始终坚持把法治惠民作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实施法治惠民实事工程,推进法治实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省各地通过实施法治实事工程,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涉及环境保护、教育经费、医疗卫生、劳动争议、公正规范执法、社会保障、食品安全以及征地拆迁等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努力维护群众利益,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据统计,全省公众安全感达95%,群众法治建设满意率达92%以上。

制度完善与机制优化为重要保障。江苏法治政府建设将制度构建和体制机制保障放在前提与基础位置。依照中央部署,遵循建设规律,结合省情实际,不断总结全省各地在法治政府建设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政社互动的“太仓模式”、公职律师制度、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海安样本”等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很大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法治创建与实效考评为有力杠杆。法治创建和实效考评是推动全省各地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工作载体,也是检验、衡量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在江苏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开发创建了考评方面的量化指标体系并付诸应用,大大提升了省内各级政府机关和公务人员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

江苏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法治思维和办事能力尚需提升。部分领导干部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与法治的关系上,在作出决策、处置重大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方面,法治意识不强,法律知识不足,法治能力欠缺。因此,“关键少数”的法治思维与法治能力的提升,仍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

公众参与和社会沟通尚待深化。有些地方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程度不高,有时流于形式。相关部门在组织、引导社会公众介入日常性参与活动方面的工作成效不显著,对公众意见尊重吸纳程度较差,公众参与的动力减弱,导致公众对政府作出的部分决策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制度建设和政策实施仍待强化。一是部分涉及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的建章立制工作轻重缓急把握有时不到位,部分重点领域的政府立法未能及时有效组织开展。二是部分制度建设存在应付上级要求、追求政绩色彩,在实际中难以有效实施或发挥应有作用。三是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评估清理不及时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多元互动和良法善治有待提高。在社会治理领域,多元主体互动参与、良法善治的社会治理局面尚未普遍形成。调研显示,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重管理轻服务、重控制轻商谈、重秩序轻权利、重结果轻程序、重经济效率轻社会公平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监督问责和考核量化仍需加强。一是问责制度虽已普遍建立,但难以严格实施。二是立体化监督体系虽然形成,但及时监督乏力。三是政府内部监督不到位与规避外部监督时有存在。四是考评机制已经运行,但评价体系及具体标准的科学化程度尚需继续提升。五是考评结果运用尚不够规范,考核指引效应尚不明显。

深入推进江苏法治政府建设的对策思考

深化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方面的培训,重点培养领导干部的规则思维、权利思维与程序思维;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要求谙熟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注重通过法治实践提高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工作实践中,在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中逐步形成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逐步强化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

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和实施效果。在建章立制过程中,主动向社会公开征求立法建议项目,根据轻重缓急程度合理编制政府立法规划,制度建设兼顾前瞻性与可行性。重要行政管理地方性法规规章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避免政府立法中部门利益的干扰。开展制度实施的成本收益分析等活动,注重制度实效的发挥;开展立法后评估等活动,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制度内容,提升制度建设质量。推进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等工作的常规化。

规范参与式行政程序建设。要拓宽参与渠道,丰富参与形式,提升参与效果。对涉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决策、政府立法、规范性文件制定等方面的信息应充分公开,为公众有效参与提供前提条件。积极引导和规范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确保各类公众参与都能在制度渠道内妥当地进行。防止公众参与的表面化、形式化,完善对公众参与意见的处理反馈机制,强化对未采纳公众意见说明理由方面的程序建设。将说理贯穿于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全过程,加强公众参与行政执法监督载体建设。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对社会矛盾纠纷信息的收集研判,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积极培育基层群众自我管理的意愿与能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灵活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和方式履行社会治理职能,提升行政机关在解决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中的作用。

篇10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建设决定组织的战略高度,有活力的文化造就有活力的组织。近几年,山东省*市国税局全面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点的国税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导向和凝聚作用,形成了具有自我约束力和创新活力的现代管理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国税员工干事创业的动力,促进了税收事业的和谐发展。20*年以来,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8.61%,全市纳税申报率、税款按期入库率分别达到100%,各项税收主要指标均超过了国家税务总局和山东省国税局的征管质量要求。

打造核心理念凝聚精神力量

理念是文化的核心。共同的价值理念能凝聚人心、整合力量。采访中,*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崔源潮告诉记者:“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们既立足实践,又从先进思想中汲取,提炼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国税文化理念,形成全员一致认同的精神文明追求、人生价值取向和健康行为准则。”

自20*年以来,*市国税局把国税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文化研究办公室,总结国内外的先进理念,邀请有关专家讲座,组织员工深入研究与探讨,集思广益,对团队愿景、国税精神和核心价值理念进行反复提炼。先后征集文化建设意见、建议800多条、价值理念200多条,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基础上,秉承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使命、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倡导的“忠诚、法治、尽责、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围绕建设“管理文化、执法文化、廉政文化、健康文化”,提炼了“法治文明创新高效廉洁”的*国税精神和素质过硬、执法规范、服务优良、公平和谐、业绩一流的团队愿景,组成了共同价值理念体系。

在采访中,*市国税局办公室主任王晓东告诉记者:“刚开始,不少人认为文化就是文体活动,与我们的税收工作没有直接关系。通过听专家讲座和参与讨论,我们对文化有了新的认识,逐渐感受到国税文化是一种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是管理的一种软实力。”